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第1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引进人才挖掘潜力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路径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2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科院校;教与学模式;改革创新

0前言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2]工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来进行产品创新和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化,从而实现自主创业。基于以上,本文结合实例,简要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世界各国积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47年就开设了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政府、高校及社会机构联合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则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来实现差异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相较于国外来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做出了重要努力。2002年,教育部对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试点,2008年,教育部建设了多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验区,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3]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层面,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创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举办一些创业参观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和革新,将高校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无缝对接。工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从教学模式的改革着手,促进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对于扩大大学生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创新创业下工科院校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和变革诉求。着眼于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社会产业链条不断变化,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4]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事业的领航器,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因此,工科院校需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以此来将工科院校打造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基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2)凸显工科院校竞争力的契机。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特色化教学,避免办学趋同性,有助于提升院校的竞争力,打造特色院校品牌。(3)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工科院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需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学生个体发展。

3工科院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分析

3.1工科院校教学理念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工科院校教学理念的基础,CDIO主要表现为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即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对产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以此来对学生职业能力、交流能力及团队配合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提升学生产品构思、设计及实施运行等综合素质能力。[5]对于工科类院校来说,其课程有着显著的技术特色,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要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进CDIO理念,重新构建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及实习实训等诸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素质提升等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对接。3.2工科院校教学特征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的教学特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及学生互动等方面体现,具体特征总结如下:工科院校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大多理论性较强,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6]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工科院校涉及到的课程知识面广泛,且知识更新快速,尤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的背景下,许多工科院校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融入了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科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难度;工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还有着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创新创业教育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涉及到理论课程,还涉及到实验教学、项目教学及实践实习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4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4.1教学内容上文中提到,工科院校学生有着基础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应当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注意各个专业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和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和原理的讲授,同时应当融入领域中的新技术,并将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创新知识搭载到教学内容中。[7]此外,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相对庞杂,不仅涉及到理论分析与计算、工程建模等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同时由于相关知识更新快速,涉及到众多前沿技术,许多专业教学模式中都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有效梳理教学内容,以知识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及学生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为根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性划分。在基础层阶段,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基本实验及参观实习等方面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阶段主要以专项训练、科研项目、专题讲座及案例训练为主,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4.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纽带。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实际学情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的选择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工科院校不同专业课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应当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项目设计+创业训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核心专业课教学来说,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灵活采用网络、多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讲授,同时将创业训练、创新竞赛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偏重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课来说,应当适当增加项目实训、参观实践、实验教学等学时的比重,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为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此来深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4.3考核方式对工科院校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发挥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导向作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要打破传统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的局限性,坚持以学习过程为主导、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技能考试、小组团队测评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重点集中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上。考核内容要增加实践性、拓展性及涉及到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团队配合和技能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实例分析

自2013年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面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主要专业基础课赫然在列。本文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模式改革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方案。5.1教学内容改革“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从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并探讨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定性、定量分析、仿真实验和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提升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改革前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以模块化思想为基础,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将整个课程教学细分为四个模块。(1)理论讲授模块(56学时,占总学时70%):主要包含六方面内容: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要求;②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讲述复频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求取方法、梅森增益公式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奠定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③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从整体上介绍线性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性能指标,典型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重点掌握二阶欠阻尼系统的分析方法;④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重点讲述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及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⑤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重点掌握频域特性的绘制方法,利用频域法分析系统的性能,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探讨,探讨BODE图和NYQUIST图在实际系统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提出关于频域法分析的新想法。⑥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探讨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改善的作用。理论讲授内容学时虽然有所减少,但内容更加精炼,重点突出,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融入了学生探索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2)案例分析与综合训练项目模块(12学时,占总学时15%):选取一级和二级倒立摆、智能寻迹小车等先进性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控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具有应用;综合训练项目主要以“自选被控对象数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撰写研究论文”为主。通过综合训练项目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工程背景下提取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是提升系统控制质量的关键。通过案例分析与项目综合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此外,综合项目训练可以与工科院校相关创业项目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3)实验模块(8学时,占总学时约10%):实验模块主要包括二阶系统过渡过程研究、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等,实验的选取要有着典型性和创新性,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设计实验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工艺创新等。(4)实习与实践模块(4学时,占总学时约5%):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到实际企业观察控制系统的具体构成和操作流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5.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特点,对传统偏重于讲授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灵活使用启发式、探究式及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举例来说,线性系统频域法、非线性系统分析等是课程中的重难点,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抽象,不便于学生的内化吸收,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启发来发散学生思维;在讲解频域分析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工程实例对频域法的详细过程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频域分析方法的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对频域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和探讨。5.3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考核方式遵循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内容适当增加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项目设计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的内容,最终设计考核方案如下:①平时成绩(10%):主要对学生上课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②项目设计(20%):主要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及创业素质等进行考核;③实践动手能力(20%):主要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等进行考核;④考试成绩(50%):在试卷中增加实际应用试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6结论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工科院校教学有着知识更新快速、基础理论繁杂及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工科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案能够与创新创业教育良好对接,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任志玲 李巍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琼.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3):62-67.

[2]胡文龙.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3]孙伟,王美,费兆奎.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51-53.

[4]肖国红,周梅,弓清忠.工科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集美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成功案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7:43-45+90+128.

[5]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第3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不少高校已经日益重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从总体发展来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因而,也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强调创业的重要性,忽视了创新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较为重视对创业学生的培养,例如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邀请知名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等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形式,但在创业教育开展的同时,不少高校往往也忽视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创业为其“表”,而“里”在于创新,即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创新成为高校大学生内在的自觉品质,创业教育的成效性也必然会大大提高,因而,只有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业平台的完善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1.2 对社会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需要积极响应并参与进来的工程;同时,单纯的依靠高校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这项工程需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进来,从而形成系统的合力因素。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在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中仍然不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与政府、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具体来说,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极为有限;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社会企业发展有效结合,造成企业界参与不足;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又难以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造成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形成有效的助力。

1.3 较为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实践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通过实践能够不断地发现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因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都不能偏失。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集中于课程设计方面,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师资队伍配备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在理论的实践方面却鲜有成效,难以寻找出有益的实践路径,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提升认识,合理地思考和评估风险。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集中于各高校积极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设备、人员方面的支持,特别是缺乏专业的指导,使得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基地难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1.4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

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需要;从高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改变高校以往单一的学生考评体系的需要;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起创新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理性地思考问题,增强其对社会的观察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因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大包大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点立足于服务大学生群体,明确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度性建构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在信息交流、区域沟通、技术支持、运营服务中承担起高校的服务者角色。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构建的路径思考

2.1 完善制度建设,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制度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优化大学生的考评机制,激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热情。

2.1.1 营造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孕育出的学生气质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因而,通过制度化建设努力营造出高校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当前,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宣传媒介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舆论阵地,突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宣传;同时,奖励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并对创新型成果进行校园巡回展示,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2.1.2 优化高校大学生的考评机制

改变高校大学生的考评机制,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纳入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并给予较为重要的权重系数,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定期对自身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做法进行思考与反思,鼓励大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真正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经验的分享与交流会,提高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的积极性。

2.2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课外实践并举

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途径。一是丰富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系统化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现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新颖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多元化、开放化,既有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也要有社会、企业等精英的讲学,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吸引力。二是积极探索有益的实践课程。实践是对理论学习的运用与升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当前,高校首先应认识到实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的创新创业类竞赛,通过导师指导、个性化服务、学分奖励以及成果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寻找与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通过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经济,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的专业条件,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开展合作,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更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鼓励高校大学生将自身所学专业紧密地与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模式和企业相结合,通过实践积累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

2.3 明确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服务者角色

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服务者角色。树立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服务理念,构建个性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高校应有效地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构建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专家库、技术信息资源库、行业信息库以及图书资料查询等系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通过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训,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通过开放高校的研发资源,引进企业创新研发基地等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可以提供工商登记、财务、法律咨询、办公场地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从而构建起“教育培训、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孵化扶持、开业指导、跟踪评估、经营诊断、咨询服务等‘一条龙’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2.4 系统地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模式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系统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是适应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道路。在构建“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高校扮演着牵引各类资源的重要角色,高校应注重对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交流沟通、寻求政策争取;通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适合本校不同专业发展的产业实践基地,为高校大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上寻找产业合作的道路;通过广泛地开展企业合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营项目有力结合,为高校大学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例如法律组织、商业培育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组织架构方面的咨询与借鉴,从而探索出一条以高校为主导,“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模式,有力地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的高校大学社创新创业教育中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鉴于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高校应坚持渐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一刀切”,而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色、立足的重要、培养的对象与目标分层次多元化地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第4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93-03

作者简介:陈莎莉,湖北随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产业组织。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项目“建设国家陶瓷科技城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0DR00501);江西省“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区域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63)。

一、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跨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江西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创新型江西。2009 年江西省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着力打造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绿色照明及光电产品、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文化与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两年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0 亿元,同比增长47.4%,对江西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0%;2011 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0 亿元,同比增长46.4%,光伏新能源、稀土新材料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发展已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增强江西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发挥江西省后发优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何减少重复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何降低创新成本,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如何集聚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战略性创新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等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和运行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

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社会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从宏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能促进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以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等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满足产业和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与高新技术的扩散,这将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从微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为各类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实现平台和创新需求方的无缝对接,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能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与理论综述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载体,平台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易使用性,在整合公司内外部技术时就曾用到“平台”概念,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大批量生产与流水作业。

平台方法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先后提出产品平台(Product Platform)和技术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的概念。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仅是企业后续研发的基础,也突显出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中心、不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战略,它使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迅速,能源源不断向市场输送高质低价的新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平台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进过程。基于以上原因,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是最有价值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国家资产。

2000年以后,我国理论界关于创新平台的研究逐渐开始升温。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因素构成。张学礼(2007)提出政府是创新平台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具有战略导向和综合协调服务的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王亚萍(2008)指出政府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持者与服务者,企业是创新平台的服务对象,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及商业化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邓衢文(2009)认为创新平台是把创新从观念引向实践的重要途径,应重视公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使创新平台成为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必要创新要素交流与沟通的场所。郑小碧和陆立军(2011)论证了区域创新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意义与可行性,从多层级互动的角度辨析了产业集群视阈下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构架、实施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根据对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本文认为区域创新平台是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本区域创新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特色,依托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组建,汇集整合区域中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体系内部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促使创新中的潜在不确定性收益向现实收益转化的制度架构。由此可见,区域创新平台是一组由各种规则制度和主体间结构组成的虚拟平台,是支撑区域内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的集合,包括企业创新运行的物质基础设施、信息保障、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及与区域协同创新有关的制度支持。创新平台并不真正拥有所有的创新资源与要素,而是科技资源的“配置器”与“转化器”,可协调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现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想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创新工程。它的建设和有效运行需要调动区域内各方力量共同完成,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作用,双管齐下,合力运作,才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平台与创新需求者的顺利对接。

(一)构成要素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创新活动主体、技术基础设施与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创新活动主体是区域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包括平台的管理方、核心企业及关联企业所组成的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是创新平台的可控性支持要素;环境因素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外部资源等,属于不可控性支持要素(如表1所示)。

(二)系统结构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主要由技术创新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与创新服务平台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技术创新平台是整个系统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含知识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平台和资金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孵化与扩散平台(含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层次的平台;而创新服务平台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后勤保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与外部支撑条件,具体包括宏观调控平台、管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三)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前期创新资源调查与战略研究为基于平台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提供客观和可靠的依据,使创新平台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还能有效地解决创新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然而,创新资源分布于省内不同的创新主体,具有高度的分散性、隐蔽性和私有性等属性,进行深入的创新资源调查并掌握准确的分布信息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并且通过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资源归集也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是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主导力量,政府财政性科技经费应是平台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还可以适当运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规范运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应坚持以平台管理方为中心、政府参与的合作模式,应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主要角色与地方政府的配合角色作用,即“政府搭台,创新平台唱戏”。创新平台是各类创新主体之间长期合作的载体,应逐渐加深主体之间的信任度,从而降低协同创新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扶一家、带一片”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示范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市场的形成,推动知识流动与技术扩散,从而推进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

技术支撑是创新平台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核心优势。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存在着“搭便车”、“囚犯困境”以及低技术锁定等问题,会侵害知识开发企业与技术创新先发企业的利益,从而引起创新停滞。若对知识产业进行明确和严格的界定,则会抑制创新知识的溢出效应,基于创新平台的知识共享与协同优势将不复存在。依靠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最佳手段,创新平台还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规范不同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平台应加强企业创新活动实施过程和资源共享的信誉管理,对平台创新参与企业的创新资源虚拟共享程度实行监测,通过平台网络系统定期相关信息,使企业“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系统排斥的可信威胁。

4. 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

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区域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实现创新活动向市场活动转换、理论研究向经济效益转换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定期重大创新成果,发挥创新平台的成果和中介交易功能。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或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应当引进风险投资,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化运作,并加大对后续研发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是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四大基本功能。现阶段,江西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依靠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技术升级,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创新平台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围绕江西省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基础性通用技术与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与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与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困囿;路径

作者简介:陈诗慧(1986-),女,湖北仙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张连绪(1963-),男,河北高阳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改革路径研究”(编号:2017A07),主持人:陈诗慧;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项目“广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改革路径研究”(编号:GDGZ16Y004),主持人:陈诗慧;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编号:2016MZXQ17),主持人:齐立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71-07

一、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步入深度的调整期,产业发展中的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由产日趋专业化、产业结构走向高端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种新常态的阶段。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合理化的区间,必须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助推经济社会改革的战略支点。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保障经济增长稳中求进、行稳致远方面,固然需要具备“有所作为的进取心、居安思危的平常心、攻克难关的自信心”,但核心还在于能否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势头,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基于此,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双创”就此成为当前我国一股社会热潮,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砥砺前行。而推动社会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以创新创业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方向实现转型升级,要从传统上的资源要素指向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过渡和升级,积极培育创新型经济,以创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必须以技术革新为手段,核心在于培养推动科学技术优化升级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职作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输送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社会重任。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高职应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从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历程来看,经历了一条典型的以政府推动的发展之路,深深打着政府政策主导的烙印,在方向选择上经历了由“以创业带动就业”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型的过程[3]。国务院于2015年5月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创造出更大的理论成果,探索出更多的实践经验[4]。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社会层面的“双创”热潮,都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职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都应对此加深认识,要充分认清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所提出的紧急应对措施,也不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提出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强派的临时任务,而是高职院校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引领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剖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偏颇,陷入认识误区

当前,针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从高职内部来看还是外部而言,对其普遍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在其内涵和价值取向存在着多重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新手段。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简单地定义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被严重的扭曲和泛化[5]。并且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选择上,主要以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创业技巧培训、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在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选择上,片面地以就业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被狭隘化,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难以科学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第二,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催生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否认,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提升人的发明创造能力的作用,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就此而言,学生个体在思想以及行为中具有质变性的首创活动都属于“创业创业”范畴,如果仅仅关注现实中的创新创业成果而忽略了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理念创新,无疑偏离了高等教育的主旨。

第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创新创业对个体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准、知识面有着较高要求,如果受教育者没对专业领域知识深入理解掌握,缺乏专业知识支撑的创新往往是哗众取宠,创业则会犹如沙滩上的城堡,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的创新创业教育只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难以满足“双创”时代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以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启迪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以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育模式,侧重为学生提供条件支撑,如实训基地、政策倾斜、智力服务等。这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虽然都突出强调了受教育者在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各有特色和效果,但短板也非常明显,就是在具体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设计上往往仍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在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主导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创新创业精神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薄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难以适应“双创”时代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模糊不清,重视程度不足,而更为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适性的就业指导教育,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6],如许多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或者主要以讲座形式进行,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师资的安排上往往是依托于关联性专业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为缺乏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在创新创业实践层面仅仅停留于校园内的创业设计大赛、商业模拟竞赛等表面化的方式,与现实中的创新创业情境相脱节。

(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短缺,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

首先,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资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也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m然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其中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以期培育、汇集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但目前这类尝试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的配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类型,需要完善系统的教育基础设施支撑,但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以及政府主导建设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多以满足专业学科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为目的,远远达不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要求。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短缺已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掣肘因素。

再次,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材资源较为匮乏。以美、英、德、日、澳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已经比较成熟,普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创新创业教材。与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尚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较为滞后,现有的教材专业化层次不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材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最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制度性体系资源不足。目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尚未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创新创业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广大高职院校并未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高校主流教育体系外,成为一种边缘性教育类型[8]。如此以来,极大地降低了全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在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突出,在教学安排上随意性和临时性较大,无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异质性偏差,缺乏有效的校内外协同机制

从外部来看,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界的联动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类型,不仅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付出努力,还需要将政府以及市场主体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起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大外部支撑。从本质上讲,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到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创业者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系统化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共同组成的“异质性网络”[9],而不同的主体往往有着迥异的利益诉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由于在不同主体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协同机制,而使得异质性偏差无法得以消解,最终导致多元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作性不足。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现阶段各类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中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是价值观的冲突[10]。化解价值观冲突的关键在于构建所有创新创业教育参与者的共同价值观或愿景,形成共识,才能有效调动其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集中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尽管一部分高职院校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但却普遍缺乏与外部社会主体的合作协同机制,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机制,导致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从高职院校自身内部来看,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足。近些年来,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为中心加快了推进综合教育改革的工作力度,力求在本校既定办学定位、教育方向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发展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由教务部门主导的,其拟定的行政文件无法对学生处、二级学院、团委等部门形成有效指引和约束,更无法调动社会企业的积极性,使得相关措施无法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其一,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对教务处、团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制度,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组织保障,使得在校内职能机构和教学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步调不一;其二,校本部和二级学院之间,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着分歧,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上的意见不统一,如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建设、市场信息调研、教学模式、教育设计论证等层面均难以将学校教务和二级学院教学融为一体;其三,在顶层设计层面,许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完善系统的制度规定,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的评估上,存在着过于重视创业率和成功率等片面指标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未能得到有效改观。总之,由于校内外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各方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陷入异质性偏差当中,导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对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将各方主体合理、高效地联结在一起,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系统,是摆在每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五)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从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情况来看,尚未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制,而是将传统专业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进行简单的移植和复制。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与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混同,将专业教育评估中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评测、学生成绩分析等传统评估方式移植到创新创业教育上,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特征。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估片面地理解为对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成果的统计和评价[11]。这种机械僵化、形式主义的评估体系完全无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复杂性,一方面降低了其评估结论的可信度,丧失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估工作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失去了总结反思的机会,贻误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进程。

三、新常态下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

(一)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由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缺乏准确的认知,而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沦为简单的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术指导,大大降低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质量。只有首先准确、清晰地界定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正确理解创新与创业内在关系,破解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理论盲区,才能真正找到持续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动力因子,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

准确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内涵,应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传统的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升级和有机融合,并非两者的简单叠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由原先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上升为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12]。后者与前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在于“创新创业”着重强调在进行创新实践的同时力求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或者现实经济价值。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将工作重心工作放在对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以及思维的培育启发上。虽然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训练重视度不足,实际上,创新思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个体只有具备了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等强大的多维度、系统性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型教育,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对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

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优势,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区域经济特征和发展水平建立起有特色、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学校层面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承担起建设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任。地方普通高校要重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受教育者的新创业知识以及训练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民营经济十分活跃,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利用外部的便利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京津翼地区在新兴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集聚了国内最为优秀教育资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科学引导大学生从事技术型或文化型创新创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传统产业比重大,大学生创新教育教育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不断引入创新创业元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以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知识课堂”[13]。虽然知识的掌握是个人能力形成的基础,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但知识的最终价值应当体现在个体通过知识学习获得的综合素质的沉淀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非知识掌握本身。而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高分低能”现象已经充分证明了传统“知识课堂”教育存在着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局限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我驱动能力的开发。对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应找准改革方向,努力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型,树立起“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实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首先,可在线上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虚拟仿真中心,开设助学类、训练类与模拟类三大创新创业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其次,在线下建设创新创业研究实践平台或实验室,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代传统的书面考试;第三,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体制机制,将企业的经营资源和行业经验引入校园,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贴近社会生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由“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有效过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后备支撑

首先,强化师资资源建设。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完善、组成形式多样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综合性较强,需要教师既有专业领域知识、又有创新创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从业经历。因此,要提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一是,要加强对原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可以以举办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学术交流会、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二是,在做好内部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外部引进,打造一支雄厚的“双导师制”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选拔一批创新创业学术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专门聘请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建树的社会性人才兼职任教,充实到现有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来。第三,要注意发挥大学生辅导员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优势,通过系列活动、创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加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学科[14]。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出创新创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既要把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进日常专业教学工作当中,还要注重课堂学习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统一。另外,打造高质量的本土化教材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重要内容,政府和高职院校应以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调动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实际的高职创新创业学科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资源建设。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指向,建立起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验、创业设计大赛、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等为一体的连接桥梁。同时,还要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社会性资源有效整合。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卓有建树,主要与社会各行业企业的强力支持有关,行业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实践机会、实习岗位方面都有着较为充沛的资源,为其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应借鉴其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更大的舞台。

(四)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政、校、企”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协同配合,应着力构建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构成的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各方的协同育人效应,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加强与地方企业经济体交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多方主体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弥补高职院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资金不足的短板[15]。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税费减免,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其次,强化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调动社会性力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优势,与高职院校一道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方案设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助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

高职院校在强化与外部主体协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顶层制度设计,强化校内主体之间的协同,以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抓手集聚校内各方主体力量和资源,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协同网络。努力调动二级教学学院、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宣传部等各部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加强各个组织机构、部门的协调合作。

具体而言,应从机制建设入手,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首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导班子建设、组织架构设计、人员配置、具体实施、考核评估等方面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进行领导,如“创业教育委员会”,通过其制定立足于校内外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统筹力度。其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机制。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制度,实现教学资源有效整合,逐步解决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内的师资力量薄弱、优质教材缺乏、基础设施滞后等“痼疾”。第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按照目标统一、资源共享、权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原则,将高职院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教育资源调动和整合起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服务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氛围形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五)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无法真实反映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对此,在创新创业教育u价指标的选择上,既不能简单片面地以企业创办数量、创业大赛获奖数等指标作为为评价标准,更不能僵化地沿用传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而是要以深入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一套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特点的质量评估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在于必须系统、全面、科学地分析各类要素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6]。一方面,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划分进行分类评价。具体而言,以创业知识教授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可以沿用传统的一般专业学科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实践性、过程性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宜采用交互式、跟踪式的评估方式;以差异化、个性化辅导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则应依据创新创业成果的质量、数量等标志性成果来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具有成长性和周期性,因此应采用五年左右的创新创业成果数据为评价依据。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不同教育类型的方向和特征规律,并以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评价。根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情况,可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价,如对涵盖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度的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成效的评价、对校内外各类资源整合程度和效果的评价、对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的评价等等。总之,通过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教”的作用,共同提升我国高职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良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5):25-29.

[2]杨芳.不再让学生对创新创业心存畏惧[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20.

[3]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3):56-63.

[4]张天华,刘艳良.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综述及问题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57-60.

[5]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6]马永斌,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7]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8]栾培新,盛春辉.STS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的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6(3):150-154.

[9]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10]李月云,杨文艺.强化协同: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2):56-60.

[11]吕晨飞.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断层与教育闭环的构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2):108-114.

[12]李亚员.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4):83-87.

[13]郭庆,海莺,赵中华,刘涛.打造线上线下大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4-6.

[14]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72-75.

第6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23-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高校的积极参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较大进展,但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高校、政府、企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政府和企业所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尚未被高校很好地利用,三者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合作联动的机制。政府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在强化学生的技能,形成对创业的支持体系,而没有涉及高校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介入只局限创业师资的浅层次补充和创业资金的支持,而缺乏更大背景下与高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企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动力。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战平台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普遍采取创业孵化园、创业中心等形式,但参与对象仅限于那些有较好创业项目的部分学生,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又一时没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包括普通学生而言,除了创业理论课程,很难接受系统的创业实践教育。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瓶颈

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但缺乏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以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请了一批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或担任学生创业导师,虽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缺乏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这些创业导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但他们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考评,每个创业讲座或报告自成体系,授课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整合包括高校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在这些社会力量中,企业因其最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才能从实质上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

二、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据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也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这一系列的文件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势,但在实践操作方面却存在先天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度实践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的教育,只有在开放的系统中,通过高校与外界的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创业能力需要有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需要独立生存、自我学习、独立思维判断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公关、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高校的象牙塔,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从封闭运作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向开放的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惟其如此,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良性循环与发展。

(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恰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所在。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使用方面获得未参与企业难以获得的优势。同时,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联系,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高校的更大支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三、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政府大力支持,进一步提供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设立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出台一系列包括财政、金融、税收、工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能够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外部动力,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政府应探讨设立能够组织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这一方面能够为高校获取企业界的相关资源提供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从各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设立能够组织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是普遍做法。为有效推动本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Skills)与小企业服务中心(the Small Business Serv—ice)联合成立了毕业生创业委员会(Council fo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以加强大学与地方商业协会的联系,促进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法国研究与工业部成立了创业教育实践观察站(OPPE),这一机构已经成了为大学教师及学生创业进行服务并提供资源的重要机构。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印度科技部成立了“国家科技创业人才开发委员会”,并实施了长期的科技创业人才开发计划。

(二)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办进校园,积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战平台

企业要充分认识参与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可以在大学生中间树立良好的口碑,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可以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可以选派优秀人才长期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也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更可以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关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学校专业平台,以科研成果、技术和人才为资本,将企业办进校园,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参与、体验实际的创业过程,进一步提高其创业参与度,激发其创业热情。英国企业积极参与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指导、资金赞助和创业实习。商业组织,如英国工业联邦、英国商业议会、小企业联盟和全国创业联盟等都发挥了作用。贸工部下属的“小企业服务”和“商业连接”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支持服务机构。企业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企业只有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

(三)高校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创建创业型大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持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作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进一步探讨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协调,多方沟通,既要努力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又要争取参与企业的观念认同,积极创办创业型大学,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方面,高校要实事求是,开展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在将企业引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一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积极将企业引进校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战及平台;二是要选派优秀师资进企业锻炼,积累创业实战经验,弥补自身不足;三是要改革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探索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承认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和在企业实习的课程学分,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收4个创业“淘宝班”,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开展各种创业技能学习。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引入多家物流公司入驻该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取得明显效果。

四、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做报告、提供实战平台的层面,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理论教育。这里的理论教育不是指高校需要传授的纯理论知识,而是指企业对自身经营历史的系统理论总结。通过对自身成败经验的理论概括,让学生对创业的历程既有直观的感受又能得到理论的升华。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论坛、创业报告主讲人普遍停留在讲授自身创业史的事实层面,未能对自身的成败得失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致听取报告的学生只能了解报告人的创业史,难以看到其成功背后的共性规律。高校应与参与企业加强沟通协调,一方面高校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主动帮助主讲人提炼创业历程,进行理论升华;另一方面企业主讲人应放下身段虚心向学校教师学习一些授课方法。双方共同提高,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物质回报与精神满足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获得物质回报是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一方面,政府可以在税收、工商等多方面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高校应对那些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政府、高校共同努力,探索建立有效的回报机制,是吸引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基础。愿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家大多是热心公益、具有远见卓识的成功人士,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除了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回报,精神满足也是吸引其积极参与的重要动力。政府、高校可以通过评选本地区最具影响力创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十佳企业,授予企业家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创业导师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给予精神上的认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三)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

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相辅相成,短期效果是长远效果的前提,长远效果是短期效果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的辩证关系,切不可急于求成,简单地以毕业生创业人数、创业报告的场次、孵化园的数量等具体、短期的效果作为评价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标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长期影响,很多效果可能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显现。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及长远效果要有充分的认识,避免短视行为,切忌急于求成。

积极引进企业力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各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离开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认可的长效共赢机制,是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孙珂.21世纪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67—71.

[2]刘敏.法国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72—75.

[3]陈浩凯,徐平磊.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的创业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9):45—48.

[4]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第7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实践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袁志华(1972-),男,山东济南人,常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创业力培育为核心的生涯教育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111)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0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34-03

20世纪50年代,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就开始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自主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大致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更新的意思;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5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已达268万人,高职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已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8%、53%和43%,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之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定性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就业创业模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传统高职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培养“技工型”操作人才,不注重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事实上,随着高校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纯粹“技工型”操作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整体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转型,培养树立以创业为核心、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的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实现由就业教育守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换,必须考虑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诸如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理论功底相对薄弱、高学历师资力量相对偏低、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平台建设相对完善等。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实践创新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

一、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运行的。创新教育同样也必须遵循实践的基础地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以实践为基点较之一般高校更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而言,对理论创新缺乏兴趣,加之理论知识功底不深,如果以一般的高校基础理论层面上的理论创新作为重点和基础,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能够较好地在实践教学中学到新东西。从学校师资力量而言,高职院校往往也具备很多具有良好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和一定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创新条件。因此,需要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1.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就是要在实践操作中摸索和创新经验,把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发挥重点作用,促进其与基础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相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于操作型技工型实干型技术人才,因而对于在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实践层面的技术操作,往往更能促进创新的成效。

发挥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务必确保一批具有实干技术的技术专家型人才。这批师资队伍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能深入浅出地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娴熟地指导大学生们在技术操作层面的动手能力。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技工型应用性。在此理念下,师资队伍的动手能力往往不可缺少,如有可能尽量要采用一批有过企业技术履历或至少在企业锻炼过的技术性人才。

2.在教育管理上,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效应。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离不开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建设。无论是日常学生基础工作还是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工作,务必确保大学生创新的实践平台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让大学生身心愉悦,提升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具体专业特点,发挥第二课堂的后续效果。例如机械类的院校可举办一些创新性的技术性的车工、钳工、CAD等比赛,既达到了学生工作的娱乐效果,又达到了实用的专业锻炼和动手操作能力效果。再比如,团委等社团组织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专业的技术性优势与相关企业开展暑期实习和资助办学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可节省企业人力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创新相关的实践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学生工作的实践效果要尽量覆盖到全体学生。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如果学生工作中实践创新的辐射不能到位,将会影响其专业兴趣与第二课堂的操作技能,进而影响第一课堂的基础学习,并最终影响其学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仅使学生群体当中小部分人受益,远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大氛围。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始于创业之类大赛,有较强的精英色彩,竞赛成了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连贯性工作,异常重要。只有从大学入学阶段开始就把创新思维、创业思想教育传递给大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工作系统当中,并且贯彻于始终,创新创业教育所辐射的范围才不会偏窄。

3.在就业工作上以实践为平台,促进实践创新与现实就业创业相结合。毋庸置疑,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就业问题与实践技能操作技术往往一进学校就联系在一起。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方案开始与特定企业对接,学生一毕业就进入企业实习、录用。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往往与实践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较快进入到企业技术型工作角色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和学生工作的专业综合素能锻炼上为其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相对对口的模式。

目前众多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对于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更是如此。一般而言,普通高校在纯理论方面科研优势要较明显于高职院校,但高职院校在实践操作技术层面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产学研实训基地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加大在人才、实用技能方面与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加强其科研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帮助高职院校解决时下的部分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实践创新还为高职大学生由就业向创业发展提供了便捷。创新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实业承载,即创业。创业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就业,就在于一个“创”字,因此创业与创新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只有培育了创新意识,在创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同样,创新和创业在本质上之所以有统一性,就在于开拓性、开创性与新颖性和变革性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实践创新中、创业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融合“创新、变革”的核心因子于其中。事实上,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实践创新层面动手能力较强,不拘泥里于纯理论,敢于拼搏,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创业成果,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创新研发成果,由于在实践中产生,与实践技术运用靠得很近,一研发出来就直接投入生产,一些参与研究的毕业生一毕业就直接以本产品成果去注册公司创业。同时,这些创业的成果又会反馈回来促进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的进一步研发,这在一批成功的校友企业回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中体现得很明显。

二、弘扬大学生实践主体性,激活实践创新主体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性、自然性因素。第二,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即进入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第三,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即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在这里主要代指高职大学生个人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教与学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应该发挥其固有的主体性,主动地吸取教育知识,并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分离较重,尤其在高职院校的第一课堂体现得特别明显。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往往在第一课堂上与教师教学很难配合。一方面,理论教学本身枯燥无味,相对晦涩难懂;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知识基础本身就弱,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不知所云。这样,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很难展开。为此,务必发动学生实践主体性,在教学当中极力调动学生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调动了学生热情和兴趣才有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其次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在教学当中以实践的现实模式克服抽象的纯理论模式。高职大学生往往是在“行”的体验上促进“知”的丰富性,在实践教学之中促进教与学的科学融合。

在学生工作层面,要在团委学生会等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彰显主体性而取得的综合素能也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就业的职业发展空间。据2011年6月9日公布的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则分别为86%和84%。而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有61%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29%接受过自费的培训,其中14%既接受过自费培训又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还有24%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可见,大学期间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锻炼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更便捷地走在职业道路前列。

在就业创业层面,发动实践主体性,带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新局面。一方面,学校作为平台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联系起来,推进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就业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方互动和双向选择,因而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性异常重要。大学生要创新就业机会、在就业创业层面打开局面必须在实践层面创新自我主体性。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技能的对口性,往往较强依托高校就业平台,但缺乏自我主体性的就业,被动地等待就业,而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创业工作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提升理论创新力,夯实实践创新科学认识论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因而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点的,以实践创新为基础。但是创新以实践为基点并不是以为认识活动不重要。实践创新同样也少不了必要的理论创新为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创新理论建设,才能提升实践创新的高度。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理论总结的基本理论创新活动。如前所述,在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学生工作还是就业创业工作,实践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实践层面的成果务必以理论的形式给予总结。只有在理论总结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而给予改进,从而变成最基本的创新形式,进而变成“实践出真知”。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让其熟悉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带动第一课堂的基础理论教学。相反,如果仅停留在实践层面的动动手,没有得到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升华,高职大学生尽管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也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难以做出大成果。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以实践需求建构创新理论。除了基本理论总结外,理论创新还必须在实践需求当中稳步发展。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也必须在实践需求的动力中发展。高职院校由于实践的基础性,也产生众多的理论创新需求,因而理论创新在高职院校也势在必行。比如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活动当中,企业的产品在哪一方面的需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在哪一方面理论创新的成果。再比如在教学活动当中,众多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实践的模式下,CAD,Pro/ENGINEER等理论创新教学成果蓬勃发展。

实践创新离不开实践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理论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在实践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夯实“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科学认识论模式。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过程本身也是实践作为基点与理论作为补充的统一过程,而实践的主体性把实践基点和理论创新有机地结合,进而推动科学认识论模式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陈浩凯,万学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刘平娥,唐骏,蒋爱民,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

[5]王传中.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6]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第8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成长;耦合协同

0 引言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将产业成长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分工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AdamSmith,1776),国际贸易有利于突破资源和报酬递减规律的束缚,从而促进产业成长(David Ricardo,1817)。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途径,企业的创新汇集起来会造成某些产业的创新,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的创新,从而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有密切关系(Schumpeter,1912),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落是经常性的,而一个产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会出现长期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Marshall,A,1920)。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由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等各种因素决定(Porter,M,1990)。根据对外依赖程度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成长的模式划分为依附型、自给自足型、自立型三种形式(宋乱、柴瑜,1999)。产业成长是外源动力机制和内源动力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向吉英2005)。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关联性、成长性、创新性、风险性和导向性等特征(刘嘉宁,2011)。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重大意义,其更迭标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效应

产业成长实质上是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产业成长外在地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内在的表现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技术的提高。产业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产业在数量变化上的特征;产业技术的变化是产业成长中质的改变,是引领产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决定产业成长速度的根本因素(赵玉林、徐娟娟,2009)。作为产业成长层级的一种标志,技术创新构成了产业成长的内在统一体,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成长有了现实基础,而且其速度决定产业成长的速度。反过来,产业成长使得技术创新得以实现,并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促进了技术创新质量与速度的提升。一方面,产业成长要以技术创新作为基本支撑条件。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物质财富是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是通过产业规模扩张、生产能力提高。因此,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是一种典型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

1.1 产业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的胁迫效应

技术创新的主要对象和载体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表现在技术产业化的动态过程(吕明元,2009)。首先,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分离的影响多依赖于过程创新与工艺创新,然而若使一个产业得以形成和稳定则有赖于更多的因素,这也就要求产业成长系统中其他的配套设施要与技术创新同步,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成长。其次,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动力,纵观产业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再次,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动态性。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其发展不仅仅会趋向与饱和而达到成熟化,而且还会走向衰退和死亡,最终被其他产业所替代,当技术创新产生新的技术或产品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形成了。

1.2 产业成长对产业技术创新的约束效应

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技术创新扩散,而技术创新扩散是在一定的产业成长环境下进行的。产业成长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制约着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程度和规模(赵维双,2005)。一是产业成长作为技术创新的物质载体。产业成长的实质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在产业成长阶段,需求增长的空间很大,产业成长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载体。二是产业成长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平台。随着产业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既构成企业进入的内在动力,也吸引社会成本的不断流入,从而形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产业内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必定要寻求新的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环境。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点

产业技术创新从表现形式可以分析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从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产业成长是从产业的诞生、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动态过程,产业技术创新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协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如图1。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点图

2.1 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一

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是指技术创新有重大突破,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并获得相应效益的创新形式,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产业诞生和形成的动力。产业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产业新生、产业分化、产业派生和产业融合。通过根本性创新而产生一个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程度对产业的新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分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经济需求的动力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就会从原有产业中分化出来。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就是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可以从生产过程和通用技术两个角度来考虑,技术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集成性创新。在整个产业形成过程,根本性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

2.2 渐进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二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改进和完善的基础上引起的渐进性的,连续性的创新。产业成长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产业选择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启动、加速和加强三个阶段,渐进性创新对产业规模的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利润迅速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产业技术创新点渐进性,使得产业的规模得到提高,产业要素得到合理的利用,从何使得产业成长不断地提升。

2.3 持续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三

持续性创新是将与学习相联系的渐进性改进和变化相联系的突破性创新两种模式的对等、结合和一体化,是一个能够将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有效结合的创新方式。产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性的产业技术创新为产业成长的动态提高提供了内在动力。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创新群和一系列连续的创新,这就是持续创新过程,它跟随在重大革新之后,伴随着一个新产业的成长和老产业的再生或衰亡。持续性创新是产业创新活动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成长要了解持续创新的模式或规律,增加对持续创新经济价值的认识,培养持续创新能力,消除制度障碍,获取竞争优势。以持续创新的观点来看,初始创新者未必能从创新中获益最大,而模仿者获竞争对手可能受益最大,如计算机鼠标由施乐公司发明,而苹果公司却从中获益更大。这一现象对产业竞争策略的制定有很大启示意义。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机制的实现

3.1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企业集团作用

企业集团是指通过资本契约等形式,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联合体,具有高资本化、归核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和规模巨型化等特点,企业集团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技术进步要求有巨大的投入并承担巨大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大型企业集团日益称为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一个国家也只有依靠本国的大型企业才能形成技术开发能力,通过大型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的开发和作用,进而影响和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从而促进产业成长的持续和稳定。围绕企业高端化、集聚化目标,进一步发挥企业集团对产业成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重点扶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给予配套政策扶持,实现超常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组织实施技术先进、影响巨大、投资规模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

3.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产业规模扩张、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为目标,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通过本平台的建设,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3.3 实施新兴产业人才计划,培育科研团队

围绕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大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力度,形成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良性循环的新格局。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大力提高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通过新兴产业人才计划,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4 依托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开区、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汇聚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平台,加强对周边地区、产业、企业的开放和服务,促进科研活动与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的作用。

3.5 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产业技术扩散效应

围绕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建完善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试制、技术咨询和推广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产业孵化器建设。依托各类专业园区,高起点建设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完善信息共享、成果展示、产权交易等平台,规范产权交易秩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按行业特征和关联度,把中小企业组织起来,组建中小企业的“联合舰队”,加强上下游协同联动和信息沟通,提高中小企业合力创新、共抗风险、共闯市场的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要素加快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科技成果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傅贻忙.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评述[J].现代商业,2011,(10).

[2] 傅贻忙.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

[3] 黄金川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藕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

[4] 胡建绩.产业发展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张序萍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6] 熊勇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7] 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8] 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J].学术论坛,2005(7).

第9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高专为推动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增开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近两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高专 创新创业课程 构建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即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1]。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学分规定。但是由于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重构。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

(一)课程体系欠科学。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国家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体系欠完善,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开设,部分学校规定了创新创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但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而设。课程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统一、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真正纳入学分制管理。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应用性强,专业要求高,社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学生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位置。但医学类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的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课程内容与实践融合不够。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理论多于实践,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缺乏实践环节,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还有的学校开设幕课、SPOC等,辅以SYB创业培训。教学模式较单一,局限于书本上现有的创业知识,欠缺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创业团队互动等实战环节。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致使对学生创业团队的辅导力不从心。在实践活动方面,大多是参与或者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观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场所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不能满足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3]。

(四)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强。创新创业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实践经历及授课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校内兼课教师,专任教师很少,名师更是匮乏。某些教师缺乏创业实践与经历,偏重理论教学,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课程地位较低,课程开出率及质量不高。加之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视,教师指导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对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大多认为作为医学生,毕业时马上创业是不现实的。因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为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不能有失败。医学生在校实践经验不足,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炼才能有创业条件。因此,对医学生而言,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设一两门选修课,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或者讲解几个创业案例,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学制短,课程任务重。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专业性强,课程门类繁多。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除完成正常的课堂学习活动外,还有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医学专科教育三年的学制较短,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的课程学习外,没有更多的富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即使迫于修业需要,选修一两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是走走过场,混个学分。

(三)就业形势良好,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小。在就业形势较乐观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量不足,质量不高,某些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选修课,将其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课时量少。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兴趣和意识,更多的学生满足于毕业时及时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识教育模块。此模块课程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医学生应具有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风险、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通识性课程,学分设定一两学分,可以幕课、SPOC等在线课程的形式开展,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激发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双创”优惠政策,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学校、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力[4]。

(二)专业教育模块。医学类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专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专业及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开设《医疗企业创办基础知识》、《中医馆的开设》、《乡镇诊所之路》等,此类课程可邀请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大师、技师等来主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开展,如育婴师、中药调剂师、保健按摩师等,获取一个证书给予一定的修业学分。另外,如果学生课程任务重,就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

(三)实践教育模块。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可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或者提高实践活动所占学分,完善学分体系,结合课程体系丰富学分制度,将学分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学分和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成果、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开放实验成果、社团成果、创业成果等纳入学分管理。通过这种学分制度既能鼓励广大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转向创新创业实践,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广阔空间。学生在获取创新创业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5]。

(四)创业孵化模块。针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允许他们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创业孵化课程的开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创办企业可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常见问题,如企业组织建设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形象设计、法律风险防范等,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二或大三的W生,属于精英教育模块,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创业积累[4]。

总之,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教育为背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个性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36号,2015.

[2]付恩砚,陈飞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J].亚太教育,2016,8(15).

[3]马永斌,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8-140.

[4]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