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第1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引进人才挖掘潜力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路径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2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科院校;教与学模式;改革创新

0前言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2]工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来进行产品创新和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化,从而实现自主创业。基于以上,本文结合实例,简要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世界各国积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47年就开设了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政府、高校及社会机构联合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则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来实现差异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相较于国外来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做出了重要努力。2002年,教育部对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试点,2008年,教育部建设了多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验区,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3]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层面,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创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举办一些创业参观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和革新,将高校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无缝对接。工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从教学模式的改革着手,促进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对于扩大大学生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创新创业下工科院校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和变革诉求。着眼于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社会产业链条不断变化,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4]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事业的领航器,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因此,工科院校需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以此来将工科院校打造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基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更多的人才。(2)凸显工科院校竞争力的契机。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特色化教学,避免办学趋同性,有助于提升院校的竞争力,打造特色院校品牌。(3)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工科院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需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学生个体发展。

3工科院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分析

3.1工科院校教学理念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工科院校教学理念的基础,CDIO主要表现为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即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对产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以此来对学生职业能力、交流能力及团队配合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提升学生产品构思、设计及实施运行等综合素质能力。[5]对于工科类院校来说,其课程有着显著的技术特色,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要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进CDIO理念,重新构建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及实习实训等诸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素质提升等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对接。3.2工科院校教学特征在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的教学特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及学生互动等方面体现,具体特征总结如下:工科院校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大多理论性较强,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6]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工科院校涉及到的课程知识面广泛,且知识更新快速,尤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的背景下,许多工科院校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融入了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科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难度;工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还有着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创新创业教育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涉及到理论课程,还涉及到实验教学、项目教学及实践实习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4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4.1教学内容上文中提到,工科院校学生有着基础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应当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注意各个专业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和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和原理的讲授,同时应当融入领域中的新技术,并将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创新知识搭载到教学内容中。[7]此外,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相对庞杂,不仅涉及到理论分析与计算、工程建模等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同时由于相关知识更新快速,涉及到众多前沿技术,许多专业教学模式中都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有效梳理教学内容,以知识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及学生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为根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性划分。在基础层阶段,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基本实验及参观实习等方面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阶段主要以专项训练、科研项目、专题讲座及案例训练为主,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4.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纽带。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实际学情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的选择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工科院校不同专业课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应当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项目设计+创业训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核心专业课教学来说,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灵活采用网络、多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讲授,同时将创业训练、创新竞赛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偏重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课来说,应当适当增加项目实训、参观实践、实验教学等学时的比重,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为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此来深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4.3考核方式对工科院校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发挥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导向作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要打破传统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的局限性,坚持以学习过程为主导、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技能考试、小组团队测评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重点集中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上。考核内容要增加实践性、拓展性及涉及到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团队配合和技能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实例分析

自2013年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面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主要专业基础课赫然在列。本文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模式改革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方案。5.1教学内容改革“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从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并探讨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定性、定量分析、仿真实验和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提升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改革前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以模块化思想为基础,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将整个课程教学细分为四个模块。(1)理论讲授模块(56学时,占总学时70%):主要包含六方面内容: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要求;②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讲述复频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求取方法、梅森增益公式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奠定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③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从整体上介绍线性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性能指标,典型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重点掌握二阶欠阻尼系统的分析方法;④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重点讲述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及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⑤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重点掌握频域特性的绘制方法,利用频域法分析系统的性能,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探讨,探讨BODE图和NYQUIST图在实际系统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提出关于频域法分析的新想法。⑥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探讨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改善的作用。理论讲授内容学时虽然有所减少,但内容更加精炼,重点突出,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融入了学生探索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2)案例分析与综合训练项目模块(12学时,占总学时15%):选取一级和二级倒立摆、智能寻迹小车等先进性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控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具有应用;综合训练项目主要以“自选被控对象数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撰写研究论文”为主。通过综合训练项目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工程背景下提取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是提升系统控制质量的关键。通过案例分析与项目综合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此外,综合项目训练可以与工科院校相关创业项目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3)实验模块(8学时,占总学时约10%):实验模块主要包括二阶系统过渡过程研究、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等,实验的选取要有着典型性和创新性,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设计实验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工艺创新等。(4)实习与实践模块(4学时,占总学时约5%):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到实际企业观察控制系统的具体构成和操作流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5.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特点,对传统偏重于讲授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灵活使用启发式、探究式及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举例来说,线性系统频域法、非线性系统分析等是课程中的重难点,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抽象,不便于学生的内化吸收,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启发来发散学生思维;在讲解频域分析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工程实例对频域法的详细过程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频域分析方法的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对频域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和探讨。5.3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考核方式遵循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内容适当增加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项目设计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的内容,最终设计考核方案如下:①平时成绩(10%):主要对学生上课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②项目设计(20%):主要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及创业素质等进行考核;③实践动手能力(20%):主要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等进行考核;④考试成绩(50%):在试卷中增加实际应用试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6结论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下,工科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工科院校教学有着知识更新快速、基础理论繁杂及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工科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案能够与创新创业教育良好对接,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任志玲 李巍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琼.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3):62-67.

[2]胡文龙.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3]孙伟,王美,费兆奎.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51-53.

[4]肖国红,周梅,弓清忠.工科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集美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成功案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7:43-45+90+128.

[5]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第3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意义

世界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占主导地位,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靠于科技创新的水平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创新、与创业已成为经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历届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2006年初,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了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各个高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党的“十”也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领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实践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要求各级政府贯彻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做好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敢于创新的民族才能是充满活力有希望的民族,善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深刻的战略性。做好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任何一所高校必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一)创新创业概念

创新与创业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又有相互的联系,因此必须明白他们各自的概念。

创新的概念涉及面很广,包含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广泛领域。原意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更新;第二、创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总的意思是破除旧的,确立新的。创新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充满了创新、创造性思维实践和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创业的概念在“辞海”里定义为“创业基业”,突出开端的艰难以及过程的开拓与创新意义。刘建钧认为,创业是一种创建企业的过程,或者说是创建企业的活动。他指出创业活动必然涉及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创业活动【1】。创业要体现出创业者个体或团队为了改变现状,造福社会和后人,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功利性的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创业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通常指创建一个新的企业或经济实体;广义的创业一般指创造新事业的过程。

创新与创业从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源泉和前提,甚至是核心和本质。清华大学学者雷家X认为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因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反过来也会推动创新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关于创新教育,目前世界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其一,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精神、思维、创造能力说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这种定义认为它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其二,创新教育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开展创新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增强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要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都称为创新教育。这种定义认为它是一种能力教育。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大会指出:创业教育是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郭丽君等人认为:因而创业教育应包含三层目标:第一层是通过学习了解创业;第二层是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创业品质、精神和能力的人;第三层是通过学习成为经营企业的企业家【3】。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企业活动的综合能力教育,让学生从单纯的就业求职者成为职业岗位的缔造热,既创业者。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更应成为渗透于人们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

总之,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的目标趋向是一致的,都是着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素质发展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看重的是如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教育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据还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会更高。不仅如此,从目前从事双创教学师资队伍人员的组成状况来看,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有的只是接受了短期的培训,讲课内容只能局限在理论分析,无法真心培养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很难达到经验分享与创意激发的教学效果。

4.创新创业教育停留于浅层。双创教育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课程,不但偏向于经验分享与创意激发,更总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感染与思路整合。而直接从高校内部经由简单的培训,就充当双创教育师资的薄弱现实,可能会是双创教育变成新的“素质教育”,而让“素质”进一步蒙尘。

这种情况下的双创教育,似乎更多是一些简单肤浅的画一张商业策划书,要么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学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努力靠近双创的发展需要,就必然执行处许多的创业“速成班”,比如把生涯教育课程改个名字,然后加一些创业相关知识,即是创业教育的升;或者找一些企业家做相关的演讲、顾问、教练,即说明创业与现实接轨。更有甚之,动员学生把旺盛的精力用去送货,低买高卖各种小商品等,以此催生花样繁多的“创业项目”来体现校方的双创教育成果。

(二)非重点师范类院校双创教育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欲望与动机不够强,大部分就读师范的学生存有传统的“吃黄粮”思想;选择学师范专业就是为了当老师求安稳,所以,更愿意把精力用于修炼成为传统的“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素质和能力上,死守教师职业。他们认为创业教育只是为将来创业服务的技能型培训,自己不需要创业,也就不需要创业教育的培训,似乎把自己变成了双创教育的“局外人”。对双创教育的认可度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

2、部分学生虽有一定的创业愿望,但受到专业、学科背景的限制,短时间内还不够突破知识、经验、技术与资金方面的阻碍。尤其是师范类学生对行业的运行规律、要求、技术、管理、信息都不太熟悉,又在产品的开发中会过于依赖他人,以至于创业成为了师范类学生的一大难题。

四 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氛围、文化分文、社会文化的速立,政府政策和导向的加强等各个方面。同时,它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它的效果与成果有了能短期内难以显现。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继续不断助力,更需高校不断主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才能使我国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由低级向高级,又简单模仿向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上发展,已达到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一)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及魄力的人,因此,双创教育要围绕此目的展开。

1.创新创业意识熏陶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人对创新创业活动自觉的反映,也就是对创业者行为祈祷促进和动力作用的个人心理倾向,包含需要、动机、意志等心理成分。需要是源,动机是泉,意志是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的根本源泉,必须高度重视,唤起意识,调动出学生的欲望。

2.创新创业观念教育

创新创业观念属于思想范畴,是对创新创业的意义、目标以及行为的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教育的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避免误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毕业后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做出努力。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更新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思想观念,避免“守株待兔”的被动就业误区,避免守业型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不适应,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

3.创新创业素质提升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需要具备明显的素质和特点。其中素质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政治思想素质事关创业者努力的方向及效益取向;道德素质对创业成败起至关重要的技术性作用;心理素质与情商(AQ)息息相关,表现为对挫折和逆境的反应;身体素质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和基础。

4.创新创业精神激励

创新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勇于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勇担责任、团队精神等品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在30年中追踪研究了800人的成长过程。发现成就最大的20%与最小的20%最明显差异就在于个性的不同。高成就者具有自信、进取心、坚持住等特征。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或潜在的创业者,鼓励学生的开拓创新与敢为精神,教学生会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5.创新创业能力强化

创新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创新创业精神的体现,与先天的性格气质有关,但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获得,既有特殊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制。包含了创新创业认知能力(认知环境、自我把握机会的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科技应用,分析,解决问题,应变能力等)社会能力(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6.创新创业知识学习

知识是创新创业的支点。这里的知识既是指创新创业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法律、申办程序、管理,运营等知识,更是指带有跨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师范类高校在知识培养上应注意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力求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为”T”型,上横代表知识的高度和广度,下横代表知识的力度和深度。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将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创业领域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及成功率。

(二)完善校内创新创业管理、教育及研究体系

1、高校有了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思想和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基本内容后,必须要有实行有力的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笔者认为,对于师范类高校可以借鉴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中的大学主导模式(独立的团队与组织)、大学嵌入式模式(在已有的组织中加入创业教育功能)、学院主导协作模式(若干学院共同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中),把这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即可以加强影响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性,又能实现资源共享综合考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特点。同时,还要结合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形成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校级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中,必须由校级主要党政挂帅,教育专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在负责统筹推进双创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沟通和交流,整合校内外一切力量和资源,指导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巨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应当多元。威斯帕(KarlVesper)教授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评价的七个要素:提供的课程、教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校友创建新企业的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的创业领域的会议和出版的学术期刊)。第一,国家应当根据高校的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同的高校比如重点和非重点,职业学校与非职业学校,综合性与专科性高校游荡有所不同。其次,评价机制中的专家学者要兼具资深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时机成熟,可以建立评价资格认可制度。再次,有了评价就要有激励处罚措施,在资金、政策和教师晋升上给予优惠条款,这样能充分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动力。第二,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评价机制。评价要力求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外显的知识掌握,也要强调学生的品德、情感和意志的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反馈,以便引入竞争意识,促使各方有针对性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

(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观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计内容广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这些内容并不是随意堆积在一起的,需要一个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其内容在结构上既要相互独立,又应相互融合,整体上需要体现渐进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事实上,现在非重点师范大学里并不是所有院(系)、专业的学生都是师范生,创新创业微观体系可以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角度来考虑,在校级统筹的同时一定要发挥院(系)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根据其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的变化,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一年级的学生有相似的思想、生活和思维特点,可以按照年级的不同进行阶段的划分。另外,学生除共性之外还有个性,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所不同,其思想意识、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可以按照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1 一年级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大学一年级侧重创新创业知识、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大一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适合面向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创业理论”、“创业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是什么,对创新创业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观念。在课程之外辅以创新创业讲座,结合专业对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请立项等进行讲解培训,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往届学长以及作品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思考创新创业的理念,同时可以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创意类、小制作和发明类科技竞赛和成果展览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投身创新活动和创新实践的信心。

(2)、大学二年级侧重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和精神的历练

面向大二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技法”、“KAB创业指导系列讲座”、“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商业管理类、法律法规类、融资销售类、心理逆商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能力,历练学生的创业精神。在此阶段,可以组织对创业感兴趣及有潜力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通过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将学生逐渐引入师长的项目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并有针对性的锻炼各方面的素质。

(3)、大学三四年级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开设“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就业指导”、“创业实务操作”等旨在培养创业能力和魄力的课程;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进而学习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在实战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创业基地等实体真实了解企业的运作和文化,参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研发与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总之,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浸泡式的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其认识到双创教育是当今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使其初具创新创业品质和精神,初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学生群体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是有教无类,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也就是有教有类。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而言,它重点在于创新创业的普及性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重点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其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进取,并逐渐掌握学做结合,执行统一的要义。

3以学生专业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师范高校里有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等,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时常会因遇到本专业以外知识不够或不懂技术,而影响其视野、构思,甚至影响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学校应尽快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要敢于打破现有的诸多限制,形成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条件,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合知识,以为造就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钧.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2]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亲年科技,2007,(152).

[3]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分析比较【J】.高教探索,2008,(1):135.

[4]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

[5]李敏义.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高教观察,2007(1):42-43

第4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93-03

作者简介:陈莎莉,湖北随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产业组织。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项目“建设国家陶瓷科技城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0DR00501);江西省“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区域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63)。

一、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跨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江西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创新型江西。2009 年江西省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着力打造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绿色照明及光电产品、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文化与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两年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0 亿元,同比增长47.4%,对江西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0%;2011 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0 亿元,同比增长46.4%,光伏新能源、稀土新材料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发展已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增强江西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发挥江西省后发优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何减少重复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何降低创新成本,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如何集聚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战略性创新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等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和运行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

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社会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从宏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能促进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以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等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满足产业和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与高新技术的扩散,这将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从微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为各类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实现平台和创新需求方的无缝对接,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能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与理论综述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载体,平台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易使用性,在整合公司内外部技术时就曾用到“平台”概念,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大批量生产与流水作业。

平台方法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先后提出产品平台(Product Platform)和技术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的概念。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仅是企业后续研发的基础,也突显出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中心、不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战略,它使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迅速,能源源不断向市场输送高质低价的新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平台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进过程。基于以上原因,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是最有价值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国家资产。

2000年以后,我国理论界关于创新平台的研究逐渐开始升温。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因素构成。张学礼(2007)提出政府是创新平台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具有战略导向和综合协调服务的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王亚萍(2008)指出政府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持者与服务者,企业是创新平台的服务对象,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及商业化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邓衢文(2009)认为创新平台是把创新从观念引向实践的重要途径,应重视公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使创新平台成为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必要创新要素交流与沟通的场所。郑小碧和陆立军(2011)论证了区域创新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意义与可行性,从多层级互动的角度辨析了产业集群视阈下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构架、实施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根据对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本文认为区域创新平台是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本区域创新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特色,依托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组建,汇集整合区域中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体系内部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促使创新中的潜在不确定性收益向现实收益转化的制度架构。由此可见,区域创新平台是一组由各种规则制度和主体间结构组成的虚拟平台,是支撑区域内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的集合,包括企业创新运行的物质基础设施、信息保障、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及与区域协同创新有关的制度支持。创新平台并不真正拥有所有的创新资源与要素,而是科技资源的“配置器”与“转化器”,可协调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现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想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创新工程。它的建设和有效运行需要调动区域内各方力量共同完成,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作用,双管齐下,合力运作,才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平台与创新需求者的顺利对接。

(一)构成要素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创新活动主体、技术基础设施与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创新活动主体是区域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包括平台的管理方、核心企业及关联企业所组成的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是创新平台的可控性支持要素;环境因素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外部资源等,属于不可控性支持要素(如表1所示)。

(二)系统结构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主要由技术创新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与创新服务平台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技术创新平台是整个系统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含知识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平台和资金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孵化与扩散平台(含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层次的平台;而创新服务平台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后勤保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与外部支撑条件,具体包括宏观调控平台、管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三)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前期创新资源调查与战略研究为基于平台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提供客观和可靠的依据,使创新平台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还能有效地解决创新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然而,创新资源分布于省内不同的创新主体,具有高度的分散性、隐蔽性和私有性等属性,进行深入的创新资源调查并掌握准确的分布信息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并且通过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资源归集也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是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主导力量,政府财政性科技经费应是平台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还可以适当运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规范运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应坚持以平台管理方为中心、政府参与的合作模式,应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主要角色与地方政府的配合角色作用,即“政府搭台,创新平台唱戏”。创新平台是各类创新主体之间长期合作的载体,应逐渐加深主体之间的信任度,从而降低协同创新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扶一家、带一片”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示范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市场的形成,推动知识流动与技术扩散,从而推进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

技术支撑是创新平台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核心优势。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存在着“搭便车”、“囚犯困境”以及低技术锁定等问题,会侵害知识开发企业与技术创新先发企业的利益,从而引起创新停滞。若对知识产业进行明确和严格的界定,则会抑制创新知识的溢出效应,基于创新平台的知识共享与协同优势将不复存在。依靠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最佳手段,创新平台还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规范不同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平台应加强企业创新活动实施过程和资源共享的信誉管理,对平台创新参与企业的创新资源虚拟共享程度实行监测,通过平台网络系统定期相关信息,使企业“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系统排斥的可信威胁。

4. 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

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区域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实现创新活动向市场活动转换、理论研究向经济效益转换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定期重大创新成果,发挥创新平台的成果和中介交易功能。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或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应当引进风险投资,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化运作,并加大对后续研发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是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四大基本功能。现阶段,江西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依靠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技术升级,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创新平台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围绕江西省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基础性通用技术与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与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与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戴涵莘(1976-),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2010年度“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项目“创新经济背景下苏州高技能人才开发与发展趋势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N1012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97-02

一、创业与创新的关系辨析

要开展创新与创业的一体化教育,首先要厘清创新、创业的关系。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实施创业教育,不单是为解决当前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还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长远大计。1991年创业国际会议的东京会议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可见,“创业”不等同于创办企业或其他赢利机构,它还包含寻找机会、采取主动、创造性解决问题等内涵。创业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的实施对象具有普遍性。

创新教育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它更注重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土壤”的养成。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有着必然的联系。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共性在于“以人为本”,是贯穿教育各阶段的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个性、知识和智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侧重又各有不同,创新注重价值发现,创业注重价值实现。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创新并不必然导致创业活动,创业也并不等于创新,二者应视为互有交叉、相互支撑的统一体。

二、“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甚明确。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中忽视了青年学生立足岗位创新创业的主流事实,忽略了青年学生进入企业创新创业,或在就业一段时间后自行创新创业的现实性,重视原始创新,轻视岗位创新;重视现实创业实现,轻视创业的能力具备培养;重视创新创业方法教育,缺乏创新创业技能训练。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从制度上看,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专业教育未形成有机联系,使创新创业教育不够深入,融合度不高。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教师始终坚守着“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使得创新创业所需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研究能力难以开发训练,弱化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主动性。从学生层面而言,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测验与考试等标准化程序的磨练后,形成了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显单一,视角也越狭隘。凡事均按标准答案思考的怪圈,对专业创新思维和能力形成造成很大阻碍。

3.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素界定不清。职业能力培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特点进行系统性研究,首要应该明确哪些要素是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同时,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素不仅是具体的,而且要具备可操作性,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是针对个体发展的。但目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要素的界定或是较为标准单一,不结合学生个体情况,无法灵活操作;或是界定模糊,没有明确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地位。

4.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少院校将将创新教育的重点停留在专业竞赛之上,忽视了竞赛中的关注重点,往往与今后岗位的技能发展需求相脱节;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推动就业工作和创业的利益化实现作为引导学生创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把创业教育简单地定位为“企业主速成教育”,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急于寻找商业机会,重创业经营,轻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

三、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体,其培养的人才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既不等同于创新型人才,也有别于创业型人才,更不是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创新与创业教育为基础平台培养出来的复合型实践人才。

1.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起点。对于大学生这一以知识和技能为首要创业资本的群体而言,在专业教育中深入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将其创新创业建立在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与专业课程相互结合,将创新创业方法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进而形成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牢牢把握的主要原则。

2.培养要素以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高职学生在三年培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要与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同步进行。“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结构的专业能力包括基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发展学习能力和技能创新能力为主;社会能力包括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种“可携带的能力”,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种“准能力”的培养,是为进入岗位后的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与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3.培养体系以一体化渗透式为特征。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团队导师制为基础,以分层培养为方法”的一体化渗透式教育理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机整合教学环节、培训环节、活动课程环节和校企产学研四个主要培养环节,在全过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方法的引导教育,形成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层化培养体系,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体,立足于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层、职业技术的专项能力层、行业特性的职业素养层和团队合作的“双创”职业能力层四个培养层次,使学生能多角度、多选择、多切入点地进入“双创型”职业

能力层化培养体系,开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4.培养载体以活动课程开发为创新。活动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将课程的实施过程隐性化,将课程的实施效果显性化,即以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生命体验作为学生个体意识提升的途径,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专业的累积、创新思维的形成和社会生活的体验。通过开展如创新工作室、研究性项目等各类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形式的活动和项目,引导学生形成将理论与实践知识融会贯通并内化的能力,探求如何将创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迁移到各项工作与学习活动中去,使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远见、魄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

四、“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选择

1.构建“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层化培养实施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互相衔接。分层式的培养模式符合实践教学的规律性,递进式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根据“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结构的特征分析,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层化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2.落实“双创型”人才培养载体。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是以岗位需求为第一要素的,所以人才培养的载体必须与岗位需求相关联,即设计出具体的“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层化培养体系是有机整合教学环节(课堂、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实训)、培训环节(课程认证、技能鉴定)、活动课程环节(课程兴趣小组、竞赛、TRIZ创新培训、SYB培训)和校企产学研(研究性课程、横向项目、企业外包项目、订单企业课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四个主要环节,涉及从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到考核评价的全过程。所涉及的课程以任务形式进行组织,通过项目逐一贯穿,组织团队全力实施,最终达到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学习,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综合实力的提升。这是“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能否成功推进和被企业、行业乃至社会所认可的关键。

3.建立“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执行体制。“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要营造“包容兼蓄、多元共生”的环境氛围,体现创新性,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的对象是面向所有学生,采取不分年级、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学生完成相应阶段的训练后,可以选择继续下一层或者退出;学生参与活动和接受考核后,由系、部颁发参加活动证明或证书,完成较好的项目可以给予相应的实践创新学分。对于师资的支撑,应形成第一、二层培养师资以青年专业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为主体,鼓励专业教师按照自身特点,强化校企合作和项目开发能力;第三、四层培养师资应以具备一定研究能力与团队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主任为主体,同时加以辅导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对于每一层的管理,要依照学生自身特点按项目分组,鼓励有创新内容的作品参加各类大赛。

[参考文献]

[1]谢小荫,孙伟,战弋.中美高校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12).

[2]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第6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23-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高校的积极参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较大进展,但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高校、政府、企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政府和企业所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尚未被高校很好地利用,三者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合作联动的机制。政府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在强化学生的技能,形成对创业的支持体系,而没有涉及高校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介入只局限创业师资的浅层次补充和创业资金的支持,而缺乏更大背景下与高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企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动力。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战平台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普遍采取创业孵化园、创业中心等形式,但参与对象仅限于那些有较好创业项目的部分学生,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又一时没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包括普通学生而言,除了创业理论课程,很难接受系统的创业实践教育。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瓶颈

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但缺乏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以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请了一批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或担任学生创业导师,虽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缺乏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这些创业导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但他们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考评,每个创业讲座或报告自成体系,授课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整合包括高校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在这些社会力量中,企业因其最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源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才能从实质上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

二、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据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也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这一系列的文件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势,但在实践操作方面却存在先天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高度实践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的教育,只有在开放的系统中,通过高校与外界的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创业能力需要有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需要独立生存、自我学习、独立思维判断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公关、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高校的象牙塔,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从封闭运作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向开放的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惟其如此,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良性循环与发展。

(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恰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所在。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使用方面获得未参与企业难以获得的优势。同时,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联系,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高校的更大支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三、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政府大力支持,进一步提供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设立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出台一系列包括财政、金融、税收、工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能够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外部动力,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政府应探讨设立能够组织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这一方面能够为高校获取企业界的相关资源提供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从各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设立能够组织协调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组织是普遍做法。为有效推动本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Skills)与小企业服务中心(the Small Business Serv—ice)联合成立了毕业生创业委员会(Council fo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以加强大学与地方商业协会的联系,促进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法国研究与工业部成立了创业教育实践观察站(OPPE),这一机构已经成了为大学教师及学生创业进行服务并提供资源的重要机构。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印度科技部成立了“国家科技创业人才开发委员会”,并实施了长期的科技创业人才开发计划。

(二)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办进校园,积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战平台

企业要充分认识参与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可以在大学生中间树立良好的口碑,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可以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可以选派优秀人才长期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也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更可以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关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学校专业平台,以科研成果、技术和人才为资本,将企业办进校园,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参与、体验实际的创业过程,进一步提高其创业参与度,激发其创业热情。英国企业积极参与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指导、资金赞助和创业实习。商业组织,如英国工业联邦、英国商业议会、小企业联盟和全国创业联盟等都发挥了作用。贸工部下属的“小企业服务”和“商业连接”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支持服务机构。企业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企业只有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

(三)高校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创建创业型大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持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作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进一步探讨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协调,多方沟通,既要努力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又要争取参与企业的观念认同,积极创办创业型大学,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方面,高校要实事求是,开展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在将企业引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一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积极将企业引进校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战及平台;二是要选派优秀师资进企业锻炼,积累创业实战经验,弥补自身不足;三是要改革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探索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承认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和在企业实习的课程学分,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收4个创业“淘宝班”,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开展各种创业技能学习。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引入多家物流公司入驻该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取得明显效果。

四、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做报告、提供实战平台的层面,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理论教育。这里的理论教育不是指高校需要传授的纯理论知识,而是指企业对自身经营历史的系统理论总结。通过对自身成败经验的理论概括,让学生对创业的历程既有直观的感受又能得到理论的升华。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论坛、创业报告主讲人普遍停留在讲授自身创业史的事实层面,未能对自身的成败得失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致听取报告的学生只能了解报告人的创业史,难以看到其成功背后的共性规律。高校应与参与企业加强沟通协调,一方面高校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主动帮助主讲人提炼创业历程,进行理论升华;另一方面企业主讲人应放下身段虚心向学校教师学习一些授课方法。双方共同提高,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物质回报与精神满足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获得物质回报是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一方面,政府可以在税收、工商等多方面对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高校应对那些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政府、高校共同努力,探索建立有效的回报机制,是吸引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基础。愿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家大多是热心公益、具有远见卓识的成功人士,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除了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回报,精神满足也是吸引其积极参与的重要动力。政府、高校可以通过评选本地区最具影响力创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十佳企业,授予企业家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创业导师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给予精神上的认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三)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

短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相辅相成,短期效果是长远效果的前提,长远效果是短期效果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的辩证关系,切不可急于求成,简单地以毕业生创业人数、创业报告的场次、孵化园的数量等具体、短期的效果作为评价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标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长期影响,很多效果可能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显现。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及长远效果要有充分的认识,避免短视行为,切忌急于求成。

积极引进企业力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各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离开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政府支持、高校主导、企业认可的长效共赢机制,是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孙珂.21世纪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67—71.

[2]刘敏.法国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72—75.

[3]陈浩凯,徐平磊.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的创业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9):45—48.

[4]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79—83.

第7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维实践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98-04

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目标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培养聚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高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稀缺等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不优、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师资力量有限、科研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比重偏低等问题。虽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初见成效;但培养平台不完善、实践教学比重偏低、培养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构建符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的实践平台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的构建。所用相关数据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调研数据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9份,剔除掉无效的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0%。从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样本男性少于女性,男性占比44.18%,女性占比55.82%。

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比重低、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等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创新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脱节。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否有机衔接”的调查中,有43.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7.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13%的大学生认为“不是很好”。很多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杂乱,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专项训练环节,相应的创新课程流于形式。调研数据表明,有6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课程体系中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环节。另外,认为实践教学内容能体现实用性需求的学生占比为90%,同时有66%的大学生希望教学内容体现专业前沿性。

2.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课程体系存在忽视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的问题。部分课程知识重复,课程设置之间有机联系较少,学生能够触碰到的学科前沿有限,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文化视野狭窄、创造能力低下,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另外,课程设置的非农化倾向明显[1]。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调查中认为教师实践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形式”的学生比重最大,为45.55%;其次是选择采用讨论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学生,各占23.97%与22.95%;选择研究式教学的学生比例仅有11.64%。在“践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灵活”的调查中,认为教学方法一般的占33.2%,认为比较科学的占22.7%。另外,有17.1%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实践教学观念科学、先进”,而41.4%的调查者认为一般。这表明实践教学中仍存在大量的“填鸭式”、单一化等灌输性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的教材“照本宣科”讲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之间存在严重不一致,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被忽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

4.实践教学比重较小。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基本流于形式。在“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调查中,认为“一般”的占30.5%,认为“有点少”的占36.3%,认为“很少”的占17.1%。实践教学的薄弱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都造成严重影响。

5.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高校教务部门教学管理体制跟不上实践教学需求,考核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过程与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教学监管、考核方法是否合理科学”的调查中,38.7%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0.5%的大学生认为“不太合理科学”。高校缺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独立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实验安排缺少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对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35.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性、方向性”一般。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课教育,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重知识的纵向衔接,轻知识的横向联系”的倾向,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在量或质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2]。同时,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仅依靠高校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容易造成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3]。

(三)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

当前大学生思维开阔,但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大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想法并不全面和成熟,不具备持续创新的毅力。在教学中,创新系统思维训练课程涉及较少,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储存和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和自我思维建立,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性的认识,忽视了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

(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

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不清晰,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精神需加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估”的调查中,选择“一般”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56.8%,其次是“比较差”,占比为19.5%,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评估“很差”与“很强”的大学生分别占比为7.2%与6.8%。由此可见,学生对其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属于一般水平。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导致解决问题的深层性能力普遍缺乏。

(五)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实习环节多流于形式

在“是否具备适宜大学生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的调查中,30.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8.2%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不具备”。同时,有32.2%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学生对学术科技活动的参与率不高。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平台较窄;学生进企业实习环节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在“实际上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否充足”的调查中,有31.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2.6%的人认为“不是很充足”,仅有10.3%的人认为“充足”。

另外,缺乏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孵化平台。目前,社会上功利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兴趣与爱好的探究很少,鼓励创新、尊重探究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高校校内实验室资源及实践平台还不够完善,实验室与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校内实验室的开放度不够高,校外的农业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等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有34.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一般,导致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校外实习也大多不能落到实处,处于“放羊”的状态,难以匹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六)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植根性”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客观上需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但高校、农业部门、企业、合作组织等单位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产学研缺乏深度合作,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基地难以建立,无法联合培养人才。有33.6%的被调查者认为“产学研合作基础”一般。另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备,有35.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存量”一般,22.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丰富,仅有15.8%的大学生认为非常丰富。可见,需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与社会合力致力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政策,建立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与协议。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一)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多维实践平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突出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组织、管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各方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多维实践平台对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与自我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超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走出课本,培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分层次递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创新人才质量。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创新实践中主动寻求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弥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作为实验室不足的有效补充,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得到验证和发展。

(三)搭建实践平台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牢固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进行思想创新与理念创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四)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促进学生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需要

据教育部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受到专业设置不匹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岗位实习机会少等因素影响,导致岗位设置求大于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要求大学生在专业领域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

创新能力内涵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培养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5]。依照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6],在“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是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构建由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组成的多层次、多角度面向学生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如图1所示)。

“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和核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实验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重要支撑,挖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与知识创造力,锻炼其运用缜密思维、科学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校外实习平台为延伸,为学生提供校外生产基地、实习基地,进入F实工作环境,是学生知识、技术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着力改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层次和结构,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

1.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要凸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紧跟市场需求,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要及时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补充最新的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信息,及时调整与更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农学课程与非农应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围绕核心课程不断渗透和融合学科内与学科间知识,推进课程教学、讲座互动、项目设计、应用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课程学时比例,解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另外,打破以课程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重新进行学期安排。要提升课程质量,把握课程体系设置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创新学习留有足够的余地[7]。

2.推动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注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思维分析方法、原创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活动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因材施教,支持教师参与新教法研究,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而不是理论灌输来获得和掌握技术、技能、知识和经验。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行开放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逐渐由知识传授转变为指导、建议和评估,变“教学”为“导学”。同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收集与合理采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特色,注重理论创新,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结构的改革,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8]。

3.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着力改善队伍层次和结构。在实践教学平台中,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是关键。要重视教学师资力量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强化管理,通过外出考察、访问学者等形式,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实践教学基地考察,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实现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可通过外聘专家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邀请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访,引进或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这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高水平的成果基本上都来自于优秀师资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另外,要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合作和学术交流,注重培养教学队伍的国际化视角。

(二)建立实验教学平台

提升实验室开放度,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打通经、管、农的实验课程知识体系,建立实验教学平台,挖掘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要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构建现代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绝佳实验场所。高校要认识到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切实推进实验室开放[9]。一方面,通过中心授权管理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开放实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除完成所学课程中的实验要求外,学生还可选择实验其他科研活动或课题。依托实验室教学平台,深度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引入科学的教学及管理理念,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上积极思考,寻求创新突破,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的设置要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在实验内容设置上,适当降低以验证性内容为主的实验课比重,增加合作社知识竞赛、模拟训练、模拟农产品贸易等项目,开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向社会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在“双创”环境下,充分利用国家、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科竞赛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组织实施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设计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竞赛活动,能促进本科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训练,循序渐进,形成大学生参与科创活动长期良性发展,培养其创新毅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有效推动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导师制”,注重把导师个人最新科研成果与学科学术前沿及时与学生分享,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吸纳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申请、调研、写作等全过程,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也可吸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成立科技社团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训练。

(四)完善校外实习平台

校外实习平台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以及获得技术、信息、知识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在维护、规范原有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开拓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优化“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关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块。既满足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需求,提高其知识获得能力、知识交流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其不断扩充知识体系,也为企业获得所需人才提供了便利,实现共赢、优势互补。

(五)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发挥教研室组织功能,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与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的合作,建立多主体联动机制,推进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参与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三农问题研究,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库和专业数据库,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要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实践教学学习、研究和交流,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微系统。组建多个师生共建的创新科研团队,以涉农科研项目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开展与农业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以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创新能力综合技能训练,推动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通过构建多维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充分调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多维实践平台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的空间,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明权,行怀勇.新常态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230-231.

[2]郭晓丽,何云峰.能力本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51-53.

[3]胡煜,冯明智.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7-90.

[4]卢艳军,季英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3):14-17.

[5]于彦华,周建忠.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77-279.

[6]刘贤赵,李朝奎,陈新保,全斌,王志强.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47-150.

[7]王花,王玉芳,李静,袁丽虹.基于原创能力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7329-17330.

第8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成长;耦合协同

0 引言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将产业成长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分工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AdamSmith,1776),国际贸易有利于突破资源和报酬递减规律的束缚,从而促进产业成长(David Ricardo,1817)。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途径,企业的创新汇集起来会造成某些产业的创新,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的创新,从而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有密切关系(Schumpeter,1912),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落是经常性的,而一个产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会出现长期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Marshall,A,1920)。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由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等各种因素决定(Porter,M,1990)。根据对外依赖程度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成长的模式划分为依附型、自给自足型、自立型三种形式(宋乱、柴瑜,1999)。产业成长是外源动力机制和内源动力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向吉英2005)。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关联性、成长性、创新性、风险性和导向性等特征(刘嘉宁,2011)。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重大意义,其更迭标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效应

产业成长实质上是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产业成长外在地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内在的表现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技术的提高。产业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产业在数量变化上的特征;产业技术的变化是产业成长中质的改变,是引领产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决定产业成长速度的根本因素(赵玉林、徐娟娟,2009)。作为产业成长层级的一种标志,技术创新构成了产业成长的内在统一体,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成长有了现实基础,而且其速度决定产业成长的速度。反过来,产业成长使得技术创新得以实现,并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促进了技术创新质量与速度的提升。一方面,产业成长要以技术创新作为基本支撑条件。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物质财富是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是通过产业规模扩张、生产能力提高。因此,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是一种典型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

1.1 产业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的胁迫效应

技术创新的主要对象和载体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表现在技术产业化的动态过程(吕明元,2009)。首先,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分离的影响多依赖于过程创新与工艺创新,然而若使一个产业得以形成和稳定则有赖于更多的因素,这也就要求产业成长系统中其他的配套设施要与技术创新同步,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成长。其次,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动力,纵观产业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再次,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动态性。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其发展不仅仅会趋向与饱和而达到成熟化,而且还会走向衰退和死亡,最终被其他产业所替代,当技术创新产生新的技术或产品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形成了。

1.2 产业成长对产业技术创新的约束效应

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技术创新扩散,而技术创新扩散是在一定的产业成长环境下进行的。产业成长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制约着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程度和规模(赵维双,2005)。一是产业成长作为技术创新的物质载体。产业成长的实质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在产业成长阶段,需求增长的空间很大,产业成长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载体。二是产业成长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平台。随着产业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既构成企业进入的内在动力,也吸引社会成本的不断流入,从而形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产业内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必定要寻求新的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了环境。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点

产业技术创新从表现形式可以分析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从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产业成长是从产业的诞生、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动态过程,产业技术创新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协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如图1。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点图

2.1 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一

根本性(突破性)创新是指技术创新有重大突破,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并获得相应效益的创新形式,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产业诞生和形成的动力。产业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产业新生、产业分化、产业派生和产业融合。通过根本性创新而产生一个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程度对产业的新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分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经济需求的动力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就会从原有产业中分化出来。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就是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可以从生产过程和通用技术两个角度来考虑,技术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集成性创新。在整个产业形成过程,根本性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

2.2 渐进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二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改进和完善的基础上引起的渐进性的,连续性的创新。产业成长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产业选择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启动、加速和加强三个阶段,渐进性创新对产业规模的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利润迅速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产业技术创新点渐进性,使得产业的规模得到提高,产业要素得到合理的利用,从何使得产业成长不断地提升。

2.3 持续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点之三

持续性创新是将与学习相联系的渐进性改进和变化相联系的突破性创新两种模式的对等、结合和一体化,是一个能够将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有效结合的创新方式。产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性的产业技术创新为产业成长的动态提高提供了内在动力。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创新群和一系列连续的创新,这就是持续创新过程,它跟随在重大革新之后,伴随着一个新产业的成长和老产业的再生或衰亡。持续性创新是产业创新活动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成长要了解持续创新的模式或规律,增加对持续创新经济价值的认识,培养持续创新能力,消除制度障碍,获取竞争优势。以持续创新的观点来看,初始创新者未必能从创新中获益最大,而模仿者获竞争对手可能受益最大,如计算机鼠标由施乐公司发明,而苹果公司却从中获益更大。这一现象对产业竞争策略的制定有很大启示意义。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机制的实现

3.1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企业集团作用

企业集团是指通过资本契约等形式,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联合体,具有高资本化、归核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和规模巨型化等特点,企业集团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技术进步要求有巨大的投入并承担巨大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大型企业集团日益称为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一个国家也只有依靠本国的大型企业才能形成技术开发能力,通过大型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的开发和作用,进而影响和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从而促进产业成长的持续和稳定。围绕企业高端化、集聚化目标,进一步发挥企业集团对产业成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重点扶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给予配套政策扶持,实现超常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组织实施技术先进、影响巨大、投资规模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

3.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产业规模扩张、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为目标,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通过本平台的建设,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3.3 实施新兴产业人才计划,培育科研团队

围绕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大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力度,形成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良性循环的新格局。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大力提高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通过新兴产业人才计划,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与流动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4 依托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开区、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汇聚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平台,加强对周边地区、产业、企业的开放和服务,促进科研活动与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的作用。

3.5 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产业技术扩散效应

围绕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建完善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试制、技术咨询和推广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产业孵化器建设。依托各类专业园区,高起点建设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完善信息共享、成果展示、产权交易等平台,规范产权交易秩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按行业特征和关联度,把中小企业组织起来,组建中小企业的“联合舰队”,加强上下游协同联动和信息沟通,提高中小企业合力创新、共抗风险、共闯市场的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要素加快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科技成果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傅贻忙.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评述[J].现代商业,2011,(10).

[2] 傅贻忙.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

[3] 黄金川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藕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

[4] 胡建绩.产业发展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张序萍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6] 熊勇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7] 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8] 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9] 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J].学术论坛,2005(7).

第9篇: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高专为推动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增开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近两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高专 创新创业课程 构建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即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1]。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学分规定。但是由于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重构。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

(一)课程体系欠科学。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国家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体系欠完善,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开设,部分学校规定了创新创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但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而设。课程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统一、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真正纳入学分制管理。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应用性强,专业要求高,社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学生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位置。但医学类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的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课程内容与实践融合不够。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理论多于实践,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缺乏实践环节,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还有的学校开设幕课、SPOC等,辅以SYB创业培训。教学模式较单一,局限于书本上现有的创业知识,欠缺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创业团队互动等实战环节。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致使对学生创业团队的辅导力不从心。在实践活动方面,大多是参与或者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观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场所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不能满足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3]。

(四)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强。创新创业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实践经历及授课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校内兼课教师,专任教师很少,名师更是匮乏。某些教师缺乏创业实践与经历,偏重理论教学,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课程地位较低,课程开出率及质量不高。加之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视,教师指导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对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大多认为作为医学生,毕业时马上创业是不现实的。因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为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不能有失败。医学生在校实践经验不足,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炼才能有创业条件。因此,对医学生而言,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设一两门选修课,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或者讲解几个创业案例,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学制短,课程任务重。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专业性强,课程门类繁多。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除完成正常的课堂学习活动外,还有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医学专科教育三年的学制较短,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的课程学习外,没有更多的富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即使迫于修业需要,选修一两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是走走过场,混个学分。

(三)就业形势良好,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小。在就业形势较乐观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量不足,质量不高,某些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选修课,将其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课时量少。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兴趣和意识,更多的学生满足于毕业时及时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识教育模块。此模块课程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医学生应具有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风险、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通识性课程,学分设定一两学分,可以幕课、SPOC等在线课程的形式开展,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激发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双创”优惠政策,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学校、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力[4]。

(二)专业教育模块。医学类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专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专业及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开设《医疗企业创办基础知识》、《中医馆的开设》、《乡镇诊所之路》等,此类课程可邀请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大师、技师等来主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开展,如育婴师、中药调剂师、保健按摩师等,获取一个证书给予一定的修业学分。另外,如果学生课程任务重,就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

(三)实践教育模块。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可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或者提高实践活动所占学分,完善学分体系,结合课程体系丰富学分制度,将学分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学分和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成果、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开放实验成果、社团成果、创业成果等纳入学分管理。通过这种学分制度既能鼓励广大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转向创新创业实践,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广阔空间。学生在获取创新创业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5]。

(四)创业孵化模块。针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允许他们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创业孵化课程的开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创办企业可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常见问题,如企业组织建设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形象设计、法律风险防范等,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二或大三的W生,属于精英教育模块,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创业积累[4]。

总之,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教育为背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个性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36号,2015.

[2]付恩砚,陈飞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J].亚太教育,2016,8(15).

[3]马永斌,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8-140.

[4]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