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创新类培训范文

创新类培训全文(5篇)

创新类培训

第1篇:创新类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发展对策;研究

1引言

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深刻的思考,提出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发展对策,切实担负起应有的使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做出新的贡献。

2辽宁交专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现状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辽宁交专”)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从1989年起步至今已有26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学校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发展机遇,在省交通厅和交通全行业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1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历史

(1)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辽宁交专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始于1989年,在26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事业的振兴密切相关。从1989年到1998年,是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起步阶段,主要从事交通行业计划培训,包括市(区)县交通局长培训班、县(区)公路段长培训班、港监培训班、交通执法培训班、各市教育培训人员业务培训班等,累计培训6500余人次。这一阶段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是项目比较单一、培训人数较少、培训范围较小,主要局限在为交通行业和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提供必要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对社会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培训还没有很好开展起来,社会办学影响也不大。

(2)规模扩大、效益提升、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从1999年至2015年是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学院开设了21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三种学历教育办学类型,专科、专升本、本科、研究生四个办学层次。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行业、交通行业及企业的社会优质资源,不断探索培训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涵盖交通建设、汽车维修与检测、物流管理、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岗位培养、资格证书考试等综合性培训。同时,承担了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等企事业单位的各类培训,年平均培训达到20000人次以上,培训项目、业务范围和培训人数快速增长,在省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理念比较陈旧、发展思路需要拓展。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亟需提升之处。首先是对国家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配套政策抓的不准、把握不够、理解不透,失去很多培训项目,或者立项的层次不高、效益不好。其次是对继续教育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不够,市场开拓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抢抓市场、适时拓展业务、扩大培训规模,导致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项目结构不够合理,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再次是管理水平不高、成本意识不强,很多培训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经济效益不是很好,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2)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需要进一步规范。一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高技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导致高职院校没有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同全日制教育放在同等的地位,在发展理念、管理运行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对欠缺。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大多数只是学校常设二级机构,但是既承担了管理职能又具有教学职能。如既承担了招生、报名、注册、日常管理、论文答辩等工作,还承担授课任务安排、教师队伍协调、甚至考试场地安排等具体工作,要顺利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往往要与很多部门进行多方协调沟通,导致在教学、管理以及对外联络等各项工作中掣肘较多,影响了培训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3)管理团队整体素质不高、开拓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继续教育内部人员来源比较复杂,不但缺乏专业化、正规化的管理人员,而且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从事继续教育项目开发、市场开拓、组织和营销的骨干力量薄弱,积极主动研究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状况开发新培训项目的能力不强,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对管理队伍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队伍参加有针对性的各种学习和培训比较少,即使参加了一些学习和培训,由于考核评价措施不到位,导致学习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好。

3交通类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3.1明确继续教育发展定位、创新经营发展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首先,交通类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研究国家有关的政策制度,依托学校专业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满足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交通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继续教育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定位,主要是利用好三种资源,即国家政策资源、经济市场资源和学校品牌资源。其次,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在推进继续教育工作时要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资源用足,要把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和市场资源用活,要把学校专业特色、优质教学资源和良好办学声誉发挥好,而且要结合实际把这三种资源充分挖掘、延展和利用。再次,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提升特色发展能力。发挥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实训条件领先的优势,在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开拓、特色培训项目遴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管理团队、教学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继续教育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3.2打造一支觉悟高、能力强、勇担当的管理和教学团队

人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交通类高职院校要不断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团队、教学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首先,学校必须着力培养一支责任担当意识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的管理队伍。管理层应紧密跟踪国家继续教育发展形势和政策导向,学习全国其他继续教育机构先进的办学理念、运行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加强管理团队的业务培训、学习和进修,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聘任或培养等形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运转协调的用人机制,给敢干事、能干事的人发挥能力的平台,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素质能力过硬、能够委以重任的骨干力量,打造创新型管理团队。其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动态的专兼职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队伍。根据继续教育各专业设置情况,选聘教学经验丰富、职称学历较高的专任教师,既可以担任各专业的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参与各类培训项目的申报、专业设置论证等工作。同时,从行业、企业和其他经济产业部门聘请高级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以及专业课程建设,打造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3开拓市场资源、培育培训项目、创建特色品牌

交通类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紧密依托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开拓市场资源,形成特色明显的继续教育项目品牌。首先,抓住交通行业内培训市场。加大与交通厅直属单位、交通系统内各市县的联系,充分发挥道桥、汽车、物流、轨道交通等专业优势,开拓交通行业和企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项目。以交通运输部1+32平台建设为依托,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完善管理,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占领我省交通行业干部、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市场,努力满足交通行业发展对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其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研判和预测教育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动态和趋势,抓住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地方政府部门紧密联系,开展长线培训项目合作,建立需求稳定、对象稳定、内容稳定的培训项目。与行业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岗位资格认证培训。再次,在学历教育方面上积极与本科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增强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同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扩大学历教育培训市场。

3.4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交通类高职院校发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应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和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大发展。首先,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依据社会培训、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等主要业务工作重新划分学院内部机构设置,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招生宣传、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职责。其次,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增强竞争意识。针对各岗位内容和性质制订详细的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和任职要求,从“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入手,将定量与定性考核、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建立起以贡献、业绩和效益为标准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分配制度。再次,要重视考核结果的使用,把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奖惩、工资晋升和职务提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并使在职管理者安心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管理能力,并保持较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动力,协调好学院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使得个人与学院共同发展。

4结束语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通类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管理者应在准确把握趋势、认真梳理经验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好形势,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发展目标与重点,在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特色培训项目、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做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在服务中求生存,在奉献中求地位,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以特色与质量力求实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

第2篇:创新类培训范文

一、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理念

网络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必须把握这种趋势,以理念创新为先导,谋划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格局。1.树立人才教育培训网状关系、网状模式的理念。长期以来,医院对各类人才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本上是单位内部人对人、点对点的线状关系,由此形成了人才教育培训的线状模式。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医院内部各类人才之间以及医院内部人才与外部社会之间,实际已构成了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网状关系。从关系这个角度看,对医院各类人才思想、行为的影响因子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部,外部社会各种关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应当把握教育培训关系的变化,将外部社会这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纳入医院人才教育培训的关系体系,以互联网思维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总体布局,推动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长期沿用的线状关系、线状模式向网状关系、网状模式转变。2.树立人才教育培训主体、客体互转互换的理念。网络时代,各类网络空间、自媒体、社交群、工作群等不仅具有社交工具的功能,同时还具备媒体功能、公共空间功能,这就使得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随时可以转变成为媒体人(即信息的转发者、者)。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要把握网络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主体、客体能够轻易实现互转互换的特点,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医院各类人才当做教育培训的主体,纳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实施体系,推动各类人才由被动接受教育培训向主动接受、自觉参与转变。3.树立人才教育培训线上线下融合运行的理念。当今中国,已快速进入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网络社会这个“大众”对医院各类人才的影响力已逐步超越医院这个单位“小众”,并促使医院各类人才由“单位人”快速转型为“社会人”。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必须把握社会这个“大众”对医院各类人才的影响作用,同时兼顾医院“小众”的发展需要,在继续提升以往线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同时,积极运用网络媒介手段和方法,推进线上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探索建立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完整融合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同步运行机制,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二、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渠道

网络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必须顺应这种趋势,以渠道创新为突破口,带动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发展。1.运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媒介。以往,医院开展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主要采取召开会议、集中学习、谈话教育、发放学习教育资料等方式。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召开会议还是集中组织学习,埋头看信息、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因医院工作特殊性,缺课无法补以及学习教育资料发放后扔一边看也不看的情况十分普遍。正如指出的那样:“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作为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者,必须清醒看到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网络新媒介时代到来这个大趋势,深度理解并把握医院各类人才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灌输教育、书本学习转向电脑、手机等网络新媒介的内在本质,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平台、网络群,推进会议、学习、教育、思想交流等网络化运行,以传统媒介向网络媒介转型来提升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质效。2.运行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四个难”(时间难统筹、人员难集中、内容难落实、效果难保证),症结在于传统的渠道、方法、手段具有时空局限性。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者不仅要重视网络的渠道功能、工具功能,同时还要深刻领悟网络所具有的时空功能,利用网络建立更大范围、更大空间、更广领域、更加灵活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将以往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安排内容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传统时空转变成以网络为中心的时间碎片化利用、人员网络化集中、内容便捷化落实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彻底解决好“四个难”问题。3.运作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形式。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媒介、新渠道、新时空的运用,必然带来培训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形式的全面调整与深刻变革。在此前提下,医院实施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应当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将传统的线下大型、集中、统一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形式转换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实施学习教育资料网络化推送,为医院各类人才提供网络化、无纸化的学习服务,便于医院人才利用碎片化时间灵活、便捷地开展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习时间难统筹、人员难集中、学习内容难落实等问题。再如将集中学习转换成利用网络群开展学习讨论,使得人员参与时间更加自由、时间跨度更长、信息影响更久。

三、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内容

第3篇:创新类培训范文

一、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理念

网络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必须把握这种趋势,以理念创新为先导,谋划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格局。1.树立人才教育培训网状关系、网状模式的理念。长期以来,医院对各类人才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本上是单位内部人对人、点对点的线状关系,由此形成了人才教育培训的线状模式。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医院内部各类人才之间以及医院内部人才与外部社会之间,实际已构成了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网状关系。从关系这个角度看,对医院各类人才思想、行为的影响因子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部,外部社会各种关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应当把握教育培训关系的变化,将外部社会这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纳入医院人才教育培训的关系体系,以互联网思维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总体布局,推动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长期沿用的线状关系、线状模式向网状关系、网状模式转变。2.树立人才教育培训主体、客体互转互换的理念。网络时代,各类网络空间、自媒体、社交群、工作群等不仅具有社交工具的功能,同时还具备媒体功能、公共空间功能,这就使得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随时可以转变成为媒体人(即信息的转发者、者)。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要把握网络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主体、客体能够轻易实现互转互换的特点,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医院各类人才当做教育培训的主体,纳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实施体系,推动各类人才由被动接受教育培训向主动接受、自觉参与转变。3.树立人才教育培训线上线下融合运行的理念。当今中国,已快速进入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网络社会这个“大众”对医院各类人才的影响力已逐步超越医院这个单位“小众”,并促使医院各类人才由“单位人”快速转型为“社会人”。医院谋划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必须把握社会这个“大众”对医院各类人才的影响作用,同时兼顾医院“小众”的发展需要,在继续提升以往线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同时,积极运用网络媒介手段和方法,推进线上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探索建立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完整融合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同步运行机制,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二、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渠道

网络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必须顺应这种趋势,以渠道创新为突破口,带动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发展。1.运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媒介。以往,医院开展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主要采取召开会议、集中学习、谈话教育、发放学习教育资料等方式。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召开会议还是集中组织学习,埋头看信息、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因医院工作特殊性,缺课无法补以及学习教育资料发放后扔一边看也不看的情况十分普遍。正如指出的那样:“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作为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者,必须清醒看到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网络新媒介时代到来这个大趋势,深度理解并把握医院各类人才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灌输教育、书本学习转向电脑、手机等网络新媒介的内在本质,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平台、网络群,推进会议、学习、教育、思想交流等网络化运行,以传统媒介向网络媒介转型来提升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质效。2.运行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四个难”(时间难统筹、人员难集中、内容难落实、效果难保证),症结在于传统的渠道、方法、手段具有时空局限性。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组织者不仅要重视网络的渠道功能、工具功能,同时还要深刻领悟网络所具有的时空功能,利用网络建立更大范围、更大空间、更广领域、更加灵活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将以往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安排内容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传统时空转变成以网络为中心的时间碎片化利用、人员网络化集中、内容便捷化落实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时空,彻底解决好“四个难”问题。3.运作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形式。医院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新媒介、新渠道、新时空的运用,必然带来培训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形式的全面调整与深刻变革。在此前提下,医院实施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应当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将传统的线下大型、集中、统一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形式转换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实施学习教育资料网络化推送,为医院各类人才提供网络化、无纸化的学习服务,便于医院人才利用碎片化时间灵活、便捷地开展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习时间难统筹、人员难集中、学习内容难落实等问题。再如将集中学习转换成利用网络群开展学习讨论,使得人员参与时间更加自由、时间跨度更长、信息影响更久。

三、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内容

第4篇:创新类培训范文

1科技实践活动分析

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从“冯如杯”学生课外科技实践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综合型比赛,到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专项竞赛,我校都取得过非常优异的成绩。但近年来随着学校和科技活动的发展,学生规模扩大,竞赛种类繁多,使得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应有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尽人意。特别是随着新校区的建立,两校区教学结构的形成,学生更加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较缺乏综合运用能力,科技实践活动氛围不强,培养体系较为松散。各种科技实践活动种类繁多,没有良好的衔接规划,使得学生没有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实践培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精力。师生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时,学生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不能获得良好的鼓励。都极大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提出,着力于解决我校科技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完善了科技实践训练体系。

2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

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首先,梳理与学生科技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正常的课程学习和课程实验中能充分学习和掌握科技实践中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其次,探索了各级各类学生科技活动的统筹方法,针对我校形式多样、对象不一的科技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学生科技活动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研究完善了师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激励制度,提高了学生教师的积极性,组建了专业的培训教师团队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1衔接学生科技实践与课程实验内容

依托院教学实践中心和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协调与“单片机原理”、“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相关课程,在实验中心自行开发的实验平台上,开设“单片机综合”、“EDA综合”实验课程。单片机综合实验结合新校区的“大学生实训-接口技术”课程,在向大一、大二学生教授单片机及电路基本原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包括:单片机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口操作、单片机定时器操作、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控制、键盘及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编程、串口通信等5个基础实验,单片机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控制、单片机DAC(DigitaltoAnalogConverter,数模转换器)控制、温度传感控制、光敏传感器控制4个提高实验和波形产生系统开放实验。并结合北京市大学生EDA竞赛,开设了MSP430单片机讲座与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认识和编程能力。EDA综合实验在“大学生电子实训”(本部校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EDA基础课程的特点,开设了:时钟分频、流水灯、按键与LED控制和键盘与LCD控制等4个基础实验,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ADC和FP-GA控制DAC、DDS(DirectDigitalSynthesizer,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产生等3个提高实验,任意波形产生器和信号频谱分析仪2个开放实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除上述基础内容外,学院学生科技实践指导小组还配备了嵌入式、视频信号处理、三维显示、电机控制、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教师,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提供咨询指导。

2.2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学生科技活动

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本科辅导员联动宣传和培训机制。分别在新校区和校本部校区成立学生科技实践兴趣小组,采用开放式培训模式。新校区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适当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联合工程训练中心,由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场地,并培养一、二年级学生“电路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同时开设单片机沙龙,为以后的科技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本部校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联合学生科协,设立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三、四年级学生提供了单元电路设计、FPGA应用、系统设计方面的培训和场地。在两校区分别进行了“冯如杯”科技活动动员,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活动,为来年的“冯如杯科技制作”、“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全国嵌入式系统邀请赛”等学科竞赛预热。同时为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对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提供了指导,便于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各项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单片机、FPGA等培训,还有一部分同学得到嵌入式、视频处理、电机控制、机器人等方面的培训,均可在后续的学科竞赛等科技实践中发挥作用。单片机/FPGA是大学生电子竞赛、电子人才技能竞赛的主要内容,也可用于参加冯如杯、信息安全竞赛,同时是嵌入式邀请赛、挑战杯的基础。统筹安排学生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效率(不同年级、不同实践能力的同学,进行基础、提高、综合等不同级别的个性化训练),保持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2.3建立完善师生激励机制

将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纳入到日常课程体系中,开设“大学生电子实训-接口电路”(新校区),与“大学生电子实训”(本部校区)一起将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学分化,一方面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师年终考核绩效中得到体现,从而提高教师参加科技指导的积极性。在本部校区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及沙河校区工程训练中心,形成常态化学科竞赛培训机制,将学科竞赛的培训纳入课程实践环节。经过遴选成立“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小组”。该小组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主,和其他学院热心学生科技实践指导的教师组成。由学院本科教学院长任组长,各个竞赛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及在科技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高年级学生任顾问,本科辅导员任活动负责人,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培训指导体系。

3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效果

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几年来的运行,在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基地建设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形成两校区运行的电子信息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至今培养了285人。在两校区的运行模式下,设置了多层次多梯队长周期科技实践培养方案,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了一条良性可持续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发展链。

(2)成立了以院系领导负责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指导小组,集中学校优异的师资力量,在各个年级设置相应实践课程,开展针对性常态化教学和培训,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稳定,专业全面的科技实践培训教练队。

(3)组织撰写了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实践类《单片机和EDA指导书》,在总结多年来北航大学生电子竞赛、冯如杯等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指导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常用的电路模块,工具模块和设计方法,设计完成了单片机和FPGA最小系统,在学生科技实践中进行了推广引用,对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在2012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北京市一等奖3项,北京市二等奖13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北京市二等奖9项、北京市三等奖6项。在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

4结语

第5篇:创新类培训范文

【关键词】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之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对于基层央行干部的业务素质、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创新。因此,加强对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理念落后

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将处于动态过程中的银行业务发展对职业岗位的要求,简化成为专业要求与学历,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部分基层央行领导更加重视业务考核,由于业务考核是硬指标,能够充分体现基层央行的业绩,但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则属于“软任务”,即学不学、学得怎么样看不出效益来,主要体现没有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不仅没有具备培训长远的规划,而且没有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内在规律把握不够

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内在规律把握不够,主要体现在方法上不够创新。目前,部分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统一配菜”的方式进行,类似于“计划式作业”,也就是想让基层干部什么时候进行培训就开始培训,整体来看受训者没有掌握主动权,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另外,培训工作理论与实践融合不够,照本宣科、偏重理论,没有与实际的情况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性,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性、系统性不足

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性、系统性不足,主要在上内容上缺乏创新。部分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远期规划、具体内容以及操作流程方面不够协调,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整体。例如,培训工作没有与人力资源的调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晋升提薪等等方面结合起来,导致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东一头,西一棒”的现象。

(四)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监督性

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倘若能够有效实施,取得预期的效果,必然要有对应的机制进行监督、评估与约束。然而,目前干部培训工作虽然构建了培训考核制度,但是却没有将其细化与落实,直观来讲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从而影响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二、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教育培训理念创新

任何创新首先是理念上的创新,要改善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要尽快实现转变,即从不重视到重视,从拓展知识面到挖掘人的潜力,由计划培训到按需培训。具体来讲,第一,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并非口号,而是一定要落实。对于基层干部来讲,在他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基层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树立“全员培训”理念。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情况,分岗位、分层次开展培训,从而在基层央行内部形成“人人讲学习、处处有学习”的良好氛围。以往,我们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是软任务,其主要原因难以看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工作中最缺的知识入手进行培训。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干部之间的差异性,做好分类、分层次培训,确保每一个干部都能够达到与其岗位相符合的业务水平。

(二)教育培训方法创新

教育培训方法创新,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授课的方式多样化。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经验,采取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启发式教学等等方法,据笔者所知这些方法也非常受学员的欢迎。比如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够培养学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点毋容置疑,理论与实践一旦分开将不会有任何的效果,对于基层央行干部来说则更为重要。作为干部来讲,深入基层进行实践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因此,在培训方面可以增加实地考察的内容,而且务必要坚持将这种方式进一步完善。第三,“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信息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培训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这样便可以实现跨平台自主学习。例如,微信、QQ群、APP学习平台、网页浏览等等,有利于基层干部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三)教育培训内容创新

教育培训内容上的创新,需要坚持以需求为目标,重视实用性与系统性的结合。第一,实施“模块化”教学。比如,可以将人民银行党校主体班作为教育阵地,然后根据业务能力提升、形势教育、基本规矩、党性锻炼等等模块对培训课程进行精心设置,以道德品行教育为主要的培训内容,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力度,让每一个学员不仅能够提升业务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党性得到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的境界。第二,实施“菜单式”培训。例如,根据基层央行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每一年的年初,在实施干部培训之前做好调查,从而设计出干部培训需求情况调查表,对不同类别、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干部进行调查,以致于了解其学习需求,进而针对干部迫切需要解决或者迫切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开展针对性培训。以“菜单”的形式列出来,确保每一个学员能够明确自身“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从而提升干部培训的质量。

(四)教育培训体制创新

教育培训体制上的创新要坚持客观公正、重视实效、突出重点、重在激励的原则。第一,要建立并完善约束机制。例如,以监督检查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分制度以及干部学习档案管理体系等等为重点,从而构建对应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形成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相互监督的监督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约束学员。第二,构建考核机制。例如,将学习成绩核查制度、学习考试制度、学习培训效果综合培训制度等等作为重点领域,以学员的学习成绩与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从而对干部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学习方式、师资团队等等方面进行考核,这样不仅可以为学员施加一定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将其作为干部奖惩方面的依据。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央行职能面临着全面的转型,使其央行更加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独立性以及宏观性。新形势、新常态也为央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业务能力高、综合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厚以及具有创新理念的基层央行干部队伍更加迫切。在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基层央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基层央行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峰,李发毅.人民银行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研究———以某中心支行为例[J].青海金融,2017(09):42-45.

[2]何秋雨.发挥人民银行县支行中层干部能动作用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7(01):3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