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选(九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1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运用 五个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能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可是如果使用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减少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数学课堂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我认为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师应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然后再去选取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对教材和现有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不能单单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积极探求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把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提升。虽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益,但凡事要讲究一个“度”,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更应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产生副作用。那种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代替教师的作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二)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小学多媒体教学也不应理解为全堂多媒体演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学生在动中探索知识。

(三)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什么事物都有着两面性,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如此,它新颖而且多样,它更直观的给学生呈现知识,它让课堂形式更丰富,可以说它有时让教学变得更简单,学生更喜欢,从而教学效果更好!但有时在教学中对它的不当使用、过度使用又会让原本简单的教学变的更复杂,反而影响了课堂和教学效果,所以不是不用多媒体教学,而是要慎用!

(四)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中的时间分配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从新课的导入、知识的传授、巩固题材的出示、作业的布置等,全部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堂的全过程是多媒体“一厢情愿”,把学生当成一个可随意往里填装知识的袋子,课堂表面新鲜热闹,而学生处于消极接受地位,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五)处理好多媒体展示与板书的关系

第2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一、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教学手段演进的必然结果

由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所以很难传达丰富深厚的历史知识。其结果是讲者乏味,听者索然,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更谈不上自觉自主学习了。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改变昔日凭口说教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模式,扫除传统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呆板的教学弊端,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教师也可以从单纯引领学生接受知识,转变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因此,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是教学手段演进的必然结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辅助历史教学

将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好好学习和研究。在历史客观真实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大量收集相关历史资料,采用现代技术使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如:1.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图片,配上画外音;⒉教学时利用现成的史料磁带、磁盘或光盘;3.用Photoshop模糊滤镜激活模糊历史图片;⒋截取电影电视的历史音频、视频资料;5.用动漫三维体合成有身临其境效果的历史情景……这样的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感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一方面,让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学生感官,使之耳目一新、身心愉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再现已消逝的历史情境,寓理于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使学生深受情境感染,内心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如讲授《红军长征》时,我把主席的《长征》一诗引入课堂,还选播了两段遵义会议前后有关红军长征情节的录相片断,并配合解说进行适当旁白和巧妙设问。真实形象的画面,再现了长征的历史情景,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学生形成了十分清晰的时空概念,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学生们为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红军长征初期失利而义愤填膺;为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节节胜利而拍手称好,体会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还深刻认识到正确决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长征的胜利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新的胜利。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 历史教学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不学习、不培训、不研究、不更新观念,上不了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反思活起来,收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笔者结合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成为引玉之砖。

在新课程中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笔者从这三方面着手来探讨。

一、反思前准备

历史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时空跨度大的人文学科,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从时空上看,古今中外,横向的、纵向的,星罗棋布;从认识水平看,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如何让历史教学跨越时空,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更全面准确,是我们要苦思冥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操作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

1、运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教学理论,努力参加教学科研。

学习教学理论是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教育科研是反思的能力保障。上好课是写好教学反思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课堂教学,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维的广阔空间。当然,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也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升华: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2、运用网络资源,转变生存方式。

以对待教材为例,许多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样出考卷。教师只有完全抛开旧体系下的教学生活的束缚才可能真正还自己一个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自我,我们所欣赏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自我,所以说存在式生存方式是反思的人格基础。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进行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而这些资源的获得也都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二、反思中得法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反思的类型有多种,方法也多样,笔者在此谈谈几种具体方法。

1、建立word文档档案。

这样做法是为了写好反思札记,它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建立了word文档后,下次反思就可以在前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补、删修,这样既能体现思维的跳跃、发展,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反思可以是“课后思”,也可以是“周后思”或“单元思”,或者“月后思”、“期中思”,甚至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教学反思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师生双边互动两方面。一是教师自我经验的总结,主要是成功之举(亮点)与“败笔”之处。在记录时,力求把握好感悟点、选好切入点、注重精要性。二是学生反馈意见。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他们总会有许多“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现今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也有很大的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可以通过网络,比如说以邮件的方式直接传输给教师,信息的反馈如此迅速,大大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效率,这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同时也可为再教时确定新的重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实践依据,以期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比较研究法

“观察自己的教学”与“观摩公开课”是最有效的比较研究反思法。所谓“观察自己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的授课过程用多媒体设备录制下来,自己在课后观看,最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情况。“观摩公开课”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媒体展示。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三、反思后落实

只有反思,没有落实,所有的努力就只是一纸空文。只有发现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成为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因此,教师要为反思的落实制定好计划,在反思的基础上再反思,并对自己的反思进行阶段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应大力给予支持,多多创造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的文化环境,多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成为教师教学反思的推动力。

第4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国际法;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42-02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本科的部分专业课要进行双语教学。①在法学本科的17门主干课程中,国际法课程是学生掌握了基础法律理论和方法后为大三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理解和国内法不同的独立法律体系的存在,掌握国家间进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该课程先天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是开设法学双语教学的首选课程之一。国际法课程具有理论性和运用性强、涉及范围广和时代特色明显等特点,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国际法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对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非常有效。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不仅可以减少或降低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而且对于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强有力的帮助。

一、运用多媒体解决国际法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选择中英文教材的困境。在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一直是展开教学的困绕之处。首先,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难度过大,且不能体现中国国际法的理念和需要。国际法双语课程的教学需要体现知识、技巧和价值的结合。和国内法不同,国内法体系下各门课程是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观念体系下构建的,价值冲突不明显。而国际法的英文教材基本都是英美和欧洲大陆学者编著的,存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倾向,原版英文教材的选择不是最佳的方法。②其次,国内编著的中文国际法课程教材不能满足双语需求。实现中英文在何种程度上的结合是上课老师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精心制作双语课件将英文国际法的术语、原则和制度同国内的国际法教材有机结合,通过教师的把关和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受外国教材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上不合理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中英文的比照和参考,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避免了中文英文各自为阵和转换上的难题,达到通过两种语言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例如,国际法中有很多拉丁语表述,Jus Cogens,Obligations erga omnes,双语幻灯片有利于正确理解这些内容的真正含义,避免汉语翻译上的局限。

2.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困境。首先,国际法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且和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课程。在学习和讲授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理论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形。其次,本课程面向大三的学生开设,尽管这些学生大都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考试,但许多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高,加上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因为语言障碍而思维落后,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进度而渐渐产生厌学情绪。灵活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国际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新闻、广播或其他方式作为开场,通过问题将学生引入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有用的方式。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直接、有效和快捷的信息。通过信息更新,将目前发生的国际问题适当的和国际法的讲授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适当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在感兴趣问题上的深入学习,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例如,2011年5月国际刑事法院对卡扎菲逮捕令的新闻,可以被用于解读对国际刑事法院的作用和局限,使得国际法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结合国际时事政治和新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多媒体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某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基本跟上教师的讲授,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需要注意本课程和法律外语课程的区别。法律外语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而国际法双语课程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根据知识点的难度选择适用中文或英文,而不是进行中英互译。在海牙国际法学会暑期班的培训中,常常有教授制作英法双语的幻灯片,以使得某些原汁原味的法言法语得到表述。概念或理论的名词解释用英文表达,困难之处用中文讲解。在掌握了核心概念和理论后,学生阅读英文材料或者捕捉国际新闻中的法律意义的能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国际法双语教学的效果

1.运用多媒体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提高法学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高学生面临真实案例时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具有很大帮助。案例是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重要内容。国际法双语案例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讨论,多角度、多方式地培养学生中英文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国际法有关原理的把握。双语案例教学运用于国际法中具有其本身的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首先,国际法的讲授过程,案例分析必不可少。国际法的案例一般较复杂,判决原文少则数十页,多则数千页。③由于判决过长,法律背景的不同,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大多忽视了案例的应有地位。但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司法机构的判决是国际法的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对国际法案例教学有很大帮助。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精心制作,能通过较形象和集中的方式对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观点进行对比,明确争议焦点,放弃次要争议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并且把握判决的核心。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在有限的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对国际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有感性认识。在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的官方网站上,有判决的原文,并有一定的视听资料,甚至有案件的庭审实录,适当精选素材,可以直接让学生了解国际法院的庭审程序。诸如《东京审判》、《卢旺达饭店》等电影可以作为课后资料让学生从国际法的角度来发掘电影里国际法的运用和对国际法理解得有误的地方。再次,在模拟法庭的法庭辩论中,学生自己制作和展示幻灯片,能确保讲述和辩论过程中观点明确、焦点集中,真正达到争论的效果。双语教学的实践,期望于学生尽量用英文进行案例的陈述和辩论,多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英语水平的有限,提高对控辩双方观点的理解。在现在有很多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利用这些竞赛中的各种英文资料,对国际法双语教学是很大的帮助。

2.运用多媒体提高讲授质量。制作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环节,幻灯片在某些内容的讲授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国际法的双语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首先,通过图形可以使有关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层次清楚。例如,在讲授联合国的组成和职能时,通过结构图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该机构的构造和职能分工,逻辑清楚,容易掌握。其次,幻灯片的正确使用可以将知识点串起来,形成连贯的体系。例如,海洋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峡、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彼此相连,某些领域存在重叠,法律规定也有模糊之处,单纯用口述的方式讲授,学生容易混淆知识点,学习难度很大。这时,用幻灯片展示立体结构图,再具体讲述这些区域及其法律地位,学生将轻松而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包括像大陆架的定义这样的地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相糅合的难点。在某些内容上多媒体的运用降低了讲课难度的同时,提高了理解的容易度,便于识记有关内容。④

3.运用多媒体演示资料查找,提高法学基本素质。通过互联网查找国内外的资料是学生急需的重要能力,迅速、准确地查找到权威的第一手资料,能保障知识的更新和观点的更新。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如何迅速准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中英文法律文本,了解国际组织的工作动态,在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找到原始资料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多媒体演示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法学数据库的使用方式,演示国际组织和某些国家政府中法律文件的查找,多媒体教学是无法替代的方式,其简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保障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教学内容。各国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不仅是WTO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是各国际组织宣传其工作的方式。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通过互联网了大量的信息,掌握了有关查找方法后,学生将拥有一项重要技能,使其在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难题的解决上受益。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迅速、快捷地找到所需材料,利用国际国内有关信息,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正成为懂外语、懂法律的国际化的法学人才。

4.通过学生网络终端自行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在众多法学学科中,国际法具有与生俱来的国际性。与国内法不同,各国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制度的差异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本国特色,学习内容和国际接轨存在难度。而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是共通的,外国法学院也开设同样的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可以了解并学习外国法学院的讲授内容。安排一定内容的网络终端自行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外本课程的教学。例如,在联合国网站上的国际法视听数据库,有世界著名国际法学者、国际法院法官的演讲录像,是权威和前沿的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讲解。⑤适当安排学生课后学习,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学生受中外老师的熏陶、并和外国学生在同样的学习水平上,实现学习内容的国际化和交流标准的统一。

当然,多媒体运用也可能带来某些不利影响,例如,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可能减弱教学内容的体系性,过多的幻灯片、视频会带来逻辑的混乱;花过多精力去制作课件,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等。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教师和学生的法学和英语的基本素质才是国际法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合理运用多媒体应当进一步探讨。最后,用联合国的口号来形容多媒体对国际法双语教学的作用很合适:“it is your word!”

注释:

①如2001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第8条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强调要在国际性相对较强的专业中率先实行双语教学。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7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强调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②例如Thomas Buergenthal &. Sean D.Murphy,Public International Law,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明显体现了美国通过国际法来推行的外交政策。权威国际法教材伊恩.布朗利著的《国际公法原理》国别特色不强,但其英美法的特点明显,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国际法观点。

③例如2006年WTO欧盟转基因产品案的判决正文有760页,并且有2500页的附件。Panel Report,European Communities-Measures Affecting the Approval and Marketing of Biotech Products,WT/DS291/R,WT/DS292/R,WT/DS293/R.

④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主要有:空间法模拟法庭:http:/// 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http://.hk/moot/ 杰赛普模拟法庭:http:///jessup/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http://icc-cpi.int.

第5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教学中 ; 合理运用 ; 多媒体 ; 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在教育中的逐步普及,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着传统的教学课堂所不能比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易接受。而且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还能实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尤其是不少教师在举行公开课、优质课或者进行一些课堂教学评比时,更是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淋漓尽致,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那么课堂教学质量到底怎么样呢?我们说任何事物的运用都具有其两面性。运用的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我想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筛选与取舍

1.1 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师为了使课件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需要在一些设置上反复设置,测试、演示,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挤占了钻研教材教法的时间,进而可能会影响老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所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根据教学需要,多借签能找到的现成的课件。

1.2 从多媒体教学过程上来说,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相矛盾。因为,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涉及来进行,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事先设计好了一个有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而学生只能沿着这个轨迹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手段运用的过程中,应有多向性,让课件的辅助作用发挥出来,而不是成为课件的奴隶。

1.3 从多媒体教学效果上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比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往往非常重视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课件图文并茂,富于变化,一般都会设计上动画、小动物,还有一些优美的图片,这些东西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手段应合理运用,而不是越多越好,防止出现课堂气氛空前好,学习效果特别差的现象。

1.4 从对学生的影响上来看,多媒体教学有时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生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幕,会使眼睛产生疲劳的感觉,从而影响学生的视力。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长时间注视屏幕眼睛感觉不舒服”、“屏幕不清晰,看起来非常吃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屏幕转化太快,使人眼花缭乱”。所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最好是适度穿插。

2 多媒体教学手段正确运用

多媒体教学毕竟是现代化的教学措施,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可比拟的,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扬长避短。对于上面所说的局限性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解决的。

2.1 正确解决多媒体制作时间与钻研教材教法时间的矛盾

多渠道获得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只见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从而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课本,钻研教材教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平时多注意登陆一些网站,多注意搜集教学中有用的课件,既可以是现成的,上课时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也可以是间接的,借鉴其中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做到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置专门的课件制作人员,成立课件制作小组。另外作为同教研组成员也可分工合作,可以根据实际分工制作课件中的某部分,然后汇总,最后再根据个人的讲课的需要进行小的调整,从而达到资源的共享。

2.2 正确解决课件固定不变的教学思路与课堂教学灵活性的矛盾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把启发、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灵活的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先进的教学理念。应注意启发式教学的渗透,在涉及问题上,应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但不设计固定不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开放、发散的思考问题,这样就既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又可以克服课件设计固定不变的缺陷。

2.3 合理解决课件设计与教学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

第6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手段;作用;误区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能把语音、图象、视听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多媒体设备普遍走进了教室。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地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满足时代和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越来越多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电教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只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替或包办一切数学活动。

一、多媒体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象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方便的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接触的信息。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文本、图象、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它可以极大的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

2、有利于突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与我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笔者认为,好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是较科学、合理的,符合认识论中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的两大支柱的原理:一是教学环境的创设,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路的设计。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习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最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略,多媒体的制作过程,其实质便是教师在为学生的学制订策略,为学生的学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课前,课上则主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理念。

3、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多媒体生动活泼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注意的时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通过细心观察直观画面,让学生插上了丰富的想象翅膀。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切换方便的特点,能很方便地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数学情境,同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利用这些纵向、横向的数学情境相比较,教师可以从容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能力,从而达成新课程改革的能力目标。

4、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数学事件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手段在物理教学的使用误区

1、多媒体投影代替黑板板书

虽然多媒体投影,在文字图形上具有书写作图方便、文字图形清晰、设计美观丈方、图示形象逼真等优点,但缺点是多页不能同时显示且保留时问不连续.而传统黑板板书的优点是:其一,用黑板板书可以控制教学时间,通常有“黑板满,时间到点”的说法;其二,黑板上的文字图形可以整板显示并且可以长时间连续保留;其三,黑板上能够呈现整节知识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理清思路.当然,黑板板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显然,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而且还要把多媒体与传统黑板有机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彼此弥补其不足,从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不需要黑板板书,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进行板书设计,那种认为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备课时不需要进行板书设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的板书设计与不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的板书没计应有所不同,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教学的重点与非重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在黑板的突出位置板书;(2)注意教学内容的结构,板书的文字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性和脉络性:(3)注意板书内容的先后和重复,哪些内容在黑板上要先写,哪些内容在黑板上要后写,哪些内容投影中有了不用板书,哪些内容投影中有了需要板书,这些,在板书设计中都要缜密考虑,合理布局;(4)注意板面区域的分配,屏幕挂在黑板前与没有挂在黑板前的两种情况,黑板板面区域上哪些部分用来板书内容,哪些部分是用来板书图形,哪些部分是用来学生板演,这些都要合理分配、布局恰当.

第7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 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运用能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形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西沙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海的西北部,远离学生生活,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上课伊始,可先播放一段西沙群岛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一段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亲身感受一下“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样,学生的身心一下就会自然地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一些说明性的文章中,单凭教师的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出事物的特征。为了解决这些抽象问题,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还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能够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事物,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我们知道,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因此在板书时,我设计了一个拱形画在黑板上,并在拱形中分别板书了它的不同特征。就在这一堂课结束后,一位同学走到我面前说:“老师,这样的拱桥,车辆该怎么上去呢?文中说赵州桥很美观,我怎么感觉不到呢?”是呀,本课的插图只是赵州桥的一个远景图,学生根本无法看清桥上的每一个细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又用了整整一课时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不同角度的赵州桥,并用搜集来的其它一些桥的图片和赵州桥形成一个对比来突出“坚固”这一特征。这样,既达到了预设目标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突破难点

现代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但有些课文内容,单靠学生朗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则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特性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战士们在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有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教学难点,就要通过教学课件演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只有战胜这些困难,才能夺下泸定桥。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播放视频录像,荧屏上战士们在桥上英勇奋进的一幕幕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深深地震撼着每位学生的心灵,在这种震撼中,学生深入地理解了革命战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转贴于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促进理解诗歌内容

第8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帮助教师教学和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电化教学的优越性只要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各种物理现象就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够轻松地学习。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抓住如何把它们运用于教学中的关键,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和才能。

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而通过图、文、声、动画、影像等,加强表现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手段,自制课件、下载动画、利用影视作品等通过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电子白板等展演,生动有趣的音响、画面,使学生在直观、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学习、复习、练习、操作模拟仿真实验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条件有限,某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电流、电压、力的相互作用、物体浮沉、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磁场分布等,不能让学生得到完整的感性认识,而影响课程的学习。如在讲物体的颜色时,通过电脑模拟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和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各种色光,或各种透明物体);在讲相对静止时,可以通过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上的精彩片段演示什么是相对静止;在讲电流、电压时,利用动画让学生能真切看到电流和电压。这样让学生一目了然,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果把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能创造出更佳的教学效果。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可化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例如,“磁场分布和磁感线”这一概念就是一个教学难点。首先在投影仪上把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上,用条形磁铁在玻璃下,轻轻敲打玻璃,让铁屑按照磁场规律排列,然后改变磁铁的磁极(两南、两北、一南一北),因为磁铁不透明,应在投影仪上标出极性让学生观察,这样就把抽象概念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磁场分布的概念。又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时后面学生由于距讲台较远而看不见,如果通过电子白板模拟演示,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进一步进行实验推理时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运用多媒体教学烘托课堂气氛,容易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讲“噪声的危害及控制”一节,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乐音和噪声进行对比,能烘托出强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到乐音的优美和噪声的折磨,并在此基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创设情境。下载与章节前配文相符的画面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很好地起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中利用多媒体同样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如用视频或录音播放声音的回声,剧场、会场的混响,都有助于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实,学习物理不单是学习前人发现的结论和定律,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史和发明史,更深层次地了解科学家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明白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融入了他们的努力和拼搏。通过影像资料介绍他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他们的探究精神。用影像资料播放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辉煌成就,如古代青铜镜的使用、火箭的发明、地磁偏角的发现、指南针的发明,今天的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火箭发射技术、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标志着我国核技术水平的中国环流器一号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运用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事迹,形象生动,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如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利用火箭原理,向学生播放我国长征2号成功发送澳星的现场实录,那感人的场面能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叹。同时介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

第9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范文

一、多媒体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不够成熟,因此,小学生往往对色彩鲜艳、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多媒体则是以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形象动感的画面给学生创造了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以最优状态投入教学活动当中。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再现了当时的情境:大年夜的晚上,又黑又冷,天上还下着雪,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走着、走着———这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翘首凝望,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正是这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还比较抽象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地方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中缘由,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则能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能够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因为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声、图、文集于一体,弥补了学生一些很难感知的东西,小学生因为认知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情趣。而运用多媒体能够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再加之我们教师精彩的讲解,因而能很快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文章中“开凿隧道”的方法很难理解,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展示了这一过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