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理财规划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理财规划的重要性

第1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期财政规划;年度预算;气象部门

中图分类号:F8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142-04

中期财政规划(Medium-term Fiscal Plan),是指为确保和增强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在确定中期财政政策基础上编制的多年度财政规划[1]。中期财政规划是中期预算的过渡形态,它按照三年滚动方式编制,第一年规划约束对应年度预算,后两年规划指引对应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对后两年规划及时进行调整,再添加一个年度规划,形成新一轮中期财政规划。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关系正发生变化。一方面,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经济增速下滑已是常态,财政收入也呈现增幅下降趋势,国家宏观调控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长期以来以政府财政为主力军的激励模式式微[2]。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仍在。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健需要正确引导,推进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进经济总量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年度预算相比,中期财政规划在实现总额控制、战略性资源分配及营运效率三大核心目标以及加强财政受托责任和提高财政透明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优势[3]。

中期财政规划是预算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对于国家治理能力提高、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改善、政府施政目标实现以及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具有重大意义[4]。就气象部门而言,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有利于规划、政策、预算衔接协调;减少年度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促进部门绩效提升。

(一)气象部门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作用

第一,使规划、政策、预算衔接协调更加紧密。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着眼于对宏观经济与财政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周期性财政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5],能使气象部门各年度甚至各阶段的预算安排与跨年度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政策及气象活动等全面有效结合[6],使衔接协调更加紧密,保证了既定方案的顺利实施。指引气象部门在编制规划与预算时,由过去争取财政资金向预算约束下最优政策目标转变。第二,减少年度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中期财政规划除了对年度预算进行预测和指导之外,还对年度预算有较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支出限额对支出总额进行控制,避免传统预算思维下多报预算额度,导致预算执行困难,造成年内大量资金结存,既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又造成资金闲置浪费的现象[6]。第三,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预算安排除了需要遵循气象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之外,还有多项的分领域专业规划。特别是建设性项目多为延续性跨年度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几年甚至十几年。对于这些项目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有利于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得年度之间财政支出更为连续,避免支出政策的碎片化和预算支出安排的随意性。第四,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促进部门绩效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将会树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理念,可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分阶段预算绩效目标、指标等标准,注重考核项目的中期政策效果,勾画比较清晰的项目进展思路。同时,对中期政策效果的评价可以反馈到下一个编制周期内中。如果本轮中期规划不达标,尤其是约束性指标不达标,未能实现绩效目标,就要重新考虑其预算资源配置问题[7]。

(二)气象部门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现状

2014年,财政部着手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气象部门组织内部编制三年滚动规划。2015年,《财政部关于推进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财预〔2015〕43号)出台,指出“2015年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编制2016、2017、2018年三年支出规划,此后每年向后延伸一年”。当前,气象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仍在探索之中,只是针对支出的需求进行初步的编制,整体全过程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还未进行。在编制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时,存在预算项目库储备少、资金规模小,基层预算编制时间紧、缺少科学编制依据,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维护等现实问题。

1.项目库储备少,项目前期的工作需具体考虑

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要求气象部门编制好3年滚动项目。但从反馈的情况看,存在3年项目申报减少,项目资金规模下滑的态势。往年年度预算编制,并没有建设项目库的要求,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使得项目储备少的情况凸显出来。按照财预〔2015〕43号文件规定,“部门中期财政规划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中央部门因重大增减支因素需要调整3年规划的,应在编制新一轮规划时重新测算提出需求,按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流程报批。经批准后,按调整后的规划实施。”“财政部根据未来财政收支预测结果,可以结合部门提出的调整需求相应调整部门未来年度的支出规划,并在编制规划时通知中央部门,各部门根据新的支出上限调整部门分年度支出安排,按程序报批后实施。”故2015年预算编制时,经过严格审核、深入论证,如果项目未能申报或搁置的,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如果延至2016年申报或启动,调整3年规划的程序性难度将会加大。所以导致当初没有申报项目,今后就很难申报的情况。故中期财政规划启动前期需做好项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考虑。

2.基层预算编制时间紧、缺少科学编制依据

气象部门实行气象部门双重管理体制与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在推进中期财政规划过程中,基层预算编制的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一方面,从预算编制流程看,预算编制时间早于项目确定的时间,任务没定,钱要先定,违背了“钱跟事走,以事定钱”的原则,预算与项目间容易产生衔接性、科学性、约束性问题。中期财政规划虽能改善这一局面,但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检验。其次,基层普遍感到预算编制的时间太紧。财务人员只能根据近年来收支规模,结合明年工作计划,人为编制下年预算,谈不上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基层财务人员未必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很难站在全局高度去思考中长期发展规划,更难考虑年度预算在中长期阶段内的合理配置。即使进行中期财政规划,基层财务人员也很难预测未来2―3年支出情况。此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配套机制还未到位,基层进行科学编制预算工具是欠缺的。例如,还未建立起与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需要从部门实际出发,统筹考虑中期财务规划,对基层预算进行科学指导。

3.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维护问题突出

多年来,气象投入偏重于工程建设,规划多是建设内容,对建设新增业务能力的预估预测偏弱,对建设后新增硬的业务能力需要运行和维护需求,没有做过系统评估工作,缺乏稳定有效的运行经费和维护经费投入,普遍存在“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维护”问题,无法保证气象工程建成后的长期良性运行,做好中期财政规划需要正视这一问题。此外,随着新兴技术推广和应用,原先战略决策中的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结构性调整的可能,支出规划如何契合整个气象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顺应战略决策的布局调整,中间隔着一个“真空带”。

(三)气象部门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认识

1.中期财政规划是综合性规划

中期财政规划是综合性规划,它不同于年度预算侧重预算支出的编制,而是基于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目标及任务,服务于事业发展;它不是单纯财政保障规划,而是将发展规划涉及发展目标、保障目标纳入到中期财政规划之中,使发展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之间是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因此,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应该调动气象部门各机构各部门的积极性一起来编制规划,毕竟规划为业务发展支持服务的,业务部门的想法、要求要体现在规划里面。但也要认识到,中期财政规划不能替代整个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事业发展的牵引还是要基于“十三五”规划。

2.中期财政规划不是对年度预算的替代

中期财政计划管理既是年度预算在时间序列上的拓展,其实施又要具体落实在各年度预算之中。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中期财政规划中每一年度的预算确定还要根据政治经济情况进行修订调整,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年度预算的编制更加符合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需要。应注意到,中期财政规划比年度财政预算更具有前瞻性,适度超前的特点虽然让普通基层财务人员感觉不适而难以落地,但这绝不是中期财政规划应该缓行的理由。恰恰相反,适度超前的中期财政规划可以解决年度预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立中期财政规划并非易事,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实践、逐步完善,在实际推行中应考虑三大问题。

(一)中期财政规划和气象发展规划的匹配问题

气象发展的五年规划反映了气象主管机构在未来五年内所面临的科技形势、工程目标、重点任务等,涵盖了未来五年宏观、中观层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度应该与此形成呼应,依据气象战略要点形成与之匹配的综合财政管理制度。从时间上看,五年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不一定能实现很好的衔接,如何实现有效的滚动对接需要考虑。从内容上看,表现为粗线条的发展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需要的精细化要求之间的差距。因此,做好中期财政规划,势必要将滚动理念融入到五年发展规划之中。建议完成下一轮发展规划之前,先制定出中期财政规划,为下一轮发展规划所考虑的内容作补充。

(二)中期财政规划要建立在全口径预算基础之上

全口径预算就是在公共预算之外还要考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未来还要建立债务预算、税式支出预算,只有将这些部门收支都纳入预算考察之内,才有可能对气象部门的中期发展规划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制定的部门中期预算才能更加有效。目前,按照财预〔2015〕43号文件规定,中央部门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预算范围是中央部门预算的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还不包括地方财政拔款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未来到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较为成熟阶段,有可能会结合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考虑把中央、地方的规划和国有资本经营统筹进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头归库,最终汇总,体现部门全口径综合预算的概念。

(三)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离不开财政部的指导

中央部门中期财务管理编制方法要求,气象部门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按照部门职责,提出规划需求,测算提出部门的3年支出需求。因此,气象部门自身需要加强测算分析能力,对部门预算进行合理的动态平衡,提高预算编制尤其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需要财政部门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充分考虑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其他中央部门的合理诉求,按照国发〔2015〕3号与财预〔2015〕43号文件的相关规定给予指导,给出具体文件清单和操作流程,让气象部门可以更好地进行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使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在规划期限、编制步骤、重点内容和管理方式上与全国中期财政规划保持衔接。

(一)顶层设计要与实际需求的测算相结合

任何规划不仅仅是宏观文字式的描述,它要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的政策部署。因此,要做到顶层设计和实际需求测算相结合。一方面,要结合气象部门双重管理体制与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做好项目的总体要求和顶层考虑。支出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支出项目的安排。另一方面,现有的预算管理水平决定了气象部门的收支规模编制汇总,不可能完全从基层逐级汇总。但基层的需求需要反映出来,需要对基层支出情况进行大体摸底,这就需要统筹设计好气象发展的大方向、大工程、大部署,增强气象部门实际需求的测算能力。此外,要加快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

(二)夯实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是系统性的制度设计,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之上。首先,要把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翻译”成项目,做好气象部门的项目库建设,继续完善3年滚动项目库。其次,探索中期财政规划指导清单制度,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3年滚动项目、经费、政策的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指导基层工作。再次,要制定支出定额,按业务功能分类,凝聚公共服务项目、防灾减灾项目、探测项目、预报预测项目、信息传输项目等,细化相应的支出定额。按照细化项目做支出标准、支出定额,提供标准来编制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

(三)合理制定战略决策、中长期规划及绩效目标

气象部门的总体战略决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绩效目标是编制中期预算的前提和基础。中期财政规划要以战略决策为依据,以实现气象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预期绩效目标为导向,以年度发展计划为参照系,为气象部门实现中长期目标提供财力保障。依据气象发展5年规划和《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等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投入重点和预期绩效,编制3年分年度的滚动实施计划和分解目标,作为气象部门滚动预算的基础和前提。以此确保分年度滚动实施计划和分解目标要切实可行,支出绩效目标具体量化。

参考文献:

[1] 石英华.积极稳妥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J].公共财政研究,2015,(1):61-73.

[2] 《中国财政》评论员.推进中期财政规划 改革促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J].中国财政,2014,(11):1.

[3] 肖文东,王雍君.“十二五”时期中国预算改革的思考――基于引入中期预算框架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1,(11): 117-122.

[4] 吴通苗.论高校财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基于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视角[J].全国商情,2014,(Z2):90-91.

[5] 李燕.编制中期预算是财政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 高文秀.浅析气象部门滚动预算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8):139.

[7] 王志刚.建立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4,(13):44-46.

第2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内容提要:从财政视角对城市规划进行绩效评价能够判断财政投入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效用并引导财政资金的流向。本文将城市规划实施虚拟为一个项目,从项目决策、实施和绩效三个阶段构建了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财政投入对滨海新区规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实用性,能够满足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需求。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财政视角 绩效评价天津滨海新区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6-0025-05

一、引言

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是指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评价,其直接评估对象是城市规划本身,需要依托城市载体实施Ⅲ。随着城市规划在城镇发展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诸多学者从规划内容、环境影响以及规划成果等多方面、多角度开展了城市规划绩效评价研究。财政支出是城市管理者意志的直接表现,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财政支出不仅直接用于城市规划的实施,而且对社会资源投入城市规划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不仅能够判断财政投入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效用,还能正确引导财政资金的流向,是实现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财政支出统计口径和规划实施绩效范围的不确定性,目前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的绩效评价鲜有涉及,评价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是继深圳、上海浦东后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200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简称新区规划)正式实施,随后滨海新区被中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财政对新区规划的实施投入大量财力,滨海新区的经济社会近10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开展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典型样本。本文以新区规划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方法,构建了以财政支出决策实施过程为主线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区规划实施前后的财政绩效进行了评价。

二、研究方法

(一)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范畴

按照评价的维度,城市规划的绩效评价分为总体绩效评价、分类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财政支出角度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属于分类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实施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成长型城市,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影响较大;对于成熟型城市,城市的发展更依靠服务、创新等城市内生驱动力,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对象主要是成长型城市。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是城市规划领域财政预算、财政投入及产出、财政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可以理解为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财政收支活动的实现情况与既定目标的差距分析。评价范畴包括城市规划领域财政投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财政投入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及按照城市规划进行财政投入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等。

(二)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方法

1.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实际运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分为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种,可计量方法主要包括相关系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最低成本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不可计量方法有问卷调查法、专家评议法以及横向比较法等。基于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实施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财政与城市规划绩效密切指标的相关关系,判断城市发展阶段。

在确定城市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财政绩效多层次性和覆盖投入产出全程的特点,建立城市规划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年度财政支出作用于城市规划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对城市规划绩效进行评价。

2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是衡量目标绩效的工具,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评价活动中最关键的部。财政支出既可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对城市规划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又可通过各类财政政策带动产业、城建和社会发展间接影响城市规划实施。

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财政支出对城市规划进行投入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将对城市规划实施虚拟为一个项目,所有对城市规划实施产生影响的财政投入均视为虚拟项目投入的组成部分,从整体考察财政投入的全程绩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递阶层次结构,共分为四层。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指标分别从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绩效三个阶段选取。

3.指标权重

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关系到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权重法、熵值权重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选择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选定来自天津市高校教师、规划局和财政局的30位专家根据指标间重要程度对各层指标进行打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决策权重。

4.数据来源

各指标数据中,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及项目绩效中公共属性指标数据来源于专家评价,对比滨海新区的城市规划和其完成状况由专家依据统一标准按百分制打分确定。其它数据来源于滨海新区2004年-2013年统计年鉴。

为了便于比较,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正指标,将历史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l,数据处理方法如公式(1):

对于负指标,将原始数据中最小值作为1,数据处理方法如公式(2):

三、结果与讨论

(一)城市规划财政投入与城市发展关系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CDP)、年度财政收入、建成区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等四项指标来反映滨海新区发展状况(图1)。由图1可以看出,以新区规划实施的临界始点2006年为界,新区年度财政支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其中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为20.8%;新区规划实施后的2006年至2008年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为37.1%;而随着2008年3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2008年至2012年,新区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80.5%。GDP、建成区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分别计算财政支出与GDP等城市发展四项指标相关系数(表1),结果显示财政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四项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其中与固定资产投资、GDP、年度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8,说明滨海新区属于成长型城市,财政支出拉动与城市规划实施密切相关。

(二)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将城市规划实施虚拟为一个项目,从整体考察财政投入的全程绩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递阶层次结构,共分为四层,覆盖了城市规划决策、实施和绩效的各个层面。其中一级指标分三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权重为15,项目实施阶段权重为20、项目绩效阶段权重为65;二级指标取决策制定、决策保障、资金管理、规模、经济发展等10项指标;三级指标取论证决策、组织、资金、人口规模、经济效益等22项指标;四级指标取论证科学性、目标完整性、组织机构、资金到位、人口总数、建成区C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49项指标,各项指标权重见表2。

(三)城市规划绩效评价

将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依据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得到研究期内滨海新区各年度基于财政支出的城市规划绩效综合评价值(图2)。

由图2可以看出,研究期内新区规划的综合评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至2006年,综合评分出现波动情况.这一时段财政投入对新区整体发展影响不大;2006年至2008年,新区规划实施以后,财政投入呈现上升趋势,综合评分稳步增长;2008年至2012年,随着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综合改革方案的批复,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财政投入增速加快,综合评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基于财政投入视角,对比新区城市规划发展的前后10年,城市规划实施绩效呈现随着财政投入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财政投入对滨海新区规划的实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对新区规划发展的引领作用也十分突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支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新区的产业和社会事业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的增速显著超过支出,说明这一阶段财政投入的效率较高。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本文基于财政投入视角,创造性将城市规划的实施虚拟为一个项目,简化了财政支出和城市规划实施间的复杂过程和联系,构建了一套可行性强的基于财政视角的城市规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规划决策、实施和绩效整体考察财政投入的全过程,使得利用公开数据对财政支出作用于城市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成为可能。

2.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前后10年的发展进行实证评价,显示财政投入对滨海新区规划的实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对新区规划引领作用突出,财政投入的效率较高。证明了本文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第3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战略目标 财务规划 财务管理

当前,企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自主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整体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匹配性不仅是企业持续经营的迫切需要,而且已在很多企业成为了财务管理的实务。公司战略目标和财务规划布局的有效组合是实现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更是公司提升整体价值的首要前提。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和投资者对投资效益的追求,决定着整体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公司财务业绩依赖于公司正确的战略,也就是说,公司财务目标的实现与战略目标的选择具有本源同质性。

一、基于战略目标选择下财务规划的相关概述

纵观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繁荣发展的制胜法宝。基于战略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利用财务规划,对提高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企业战略目标导向下的财务规划内涵

财务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体,是在企业战略的愿景下,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在分析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基础上,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创造性和决定性谋划。

2、企业战略目标导向下的财务规划特征

(1)财务规划的支持性和从属性

财务规划的总方向是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上的支撑和资金上的保障,尽管它有其自身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它必须要服从企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并为实现该战略提供财务上的帮助和资金上的保障。

(2)财务规划的长期性和前瞻性

一方面,财务规划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实务中,企业财务规划需要摆脱追求短期经营成果的弊端,重视资源整合、节约利用和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它更具前瞻性,是因为其对未来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提前部署以便顺利解决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

(3)财务规划的动态调整性

规划是根据当前环境分析得出的预测结果。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因此规划的作用在于以变制变。当环境出现较大变动并影响全局时,财务规划也要随之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既定战略目标下公司财务规划的基本思路探讨

所谓的企业战略目标,其实质就是将来企业要实现的总目标,这种目标大体上是不会随便改变的,但是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抽离出来的小目标会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并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地位相对于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而言,仍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企业总目标分阶段实现的手段。企业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阶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由此推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不管是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还是生产管理活动,都应该配合的是企业各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提出财务规划的概念,即围绕实现企业战略而进行的各种财务预测活动。

在公司战略目标实施过程中,财务规划要跟随总体目标的思路而变动,并与总体战略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基于战略目标下的财务规划,是在企业现有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既考虑各项指标的历史水平,又考虑未来的变化,从而得出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符合公司战略目标的规划。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各级目标进行修正,财务规划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规划、修正、再规划,再修正的过程,这也类似于战略目标的完成,经济环境的变动导致公司有修改现有战略目标的需要。

例如一个公司确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盈利最大化。在这个总体目标确定的方向上,公司的财务规划可以按照下述思路考虑。

首先应根据公司现有的销售市场、财务状况和生产状况制定出目标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财务的总体目标;其次,对目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进行分配,确定出目标总资产收益率和目标权益乘数;然后,将总资产收益率进一步分解为目标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即企业财务的二级目标;企业所采取的相关战略, 将二级财务目标细化为企业主要报表项目的数额,即企业财务的三级目标。第三级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财务报表规划的过程,然后考虑需要多大的资产规模以支持这样的增长。资产总规模确定以后,进行资产配置,将总体资产细分至各个科目,即资产的运用问题。最后为了达到这样的资产规模,应该如何进行融资,也就是考虑资产的来源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优化公司的财务指标,提高公司销售利润和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最终实现目标净资产收益率的过程。

公司选择的战略不同,财务规划关注的重点也就不同。这也是财务规划为何列入公司机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合战略目标公司财务规划的确定途径

1、着力转变财务规划的职能定位。财务规划目标要将原来的核算型财务转变为战略支持型财务。这种转变是基于财务规划的执行可以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最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而实现这种转变,财务部门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向、完整记录企业的历史事项、给企业决策部门提供简单的财务信息、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家是不行的。提倡战略型财务规划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调整为服务于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经营运作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财务部门日常的核算工作中要提高效率和效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支持企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中,和企业决策者共同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信息,以协助其他职能部门更敏捷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2、企业财务战略规划部门要正确定位,深刻理解企业战略,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主动出击。作为企业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财务战略规划对公司发展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再重要也不能改变其在企业总目标实现中的辅助地位。战略型财务规划最重要的职责,仍然是通过和其他职能部门有效配合,来促进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现。

那么要想充分发挥财务规划的职能,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刻理解企业现阶段所制定战略的内涵、背景及其实现的优势和障碍。在此基础上,财务部门就可以根据企业战略来定位自己应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战略导向。如企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抓住机遇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发展,目的是为了抢占市场并击垮竞争者。那么财务战略的目标定位就是全力以赴帮助解决实现该目标的资金问题,并做好内外部的沟通,以本部门的行动带动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到战略实现中去。这种财务规划活动是主动型的,它不等待高层管理部门来告诉该怎么做,而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总目标财务部门就应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3、财务规划目标要与公司战略选择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匹配。一般来说,现行战略目标下公司经济增长一般表现为粗放和集约两种方式。一般以粗放增长为主的企业应采取稳健型财务规划战略,以集约方式增长为主的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规划。目前以粗放增长为主的公司大有存在,但总的来说,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是社会客观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更是企业要做大做强所必须经历的转变。为推动这种转变的实现,企业财务规划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的规划,加大提高施工能力的机械设备投入力度和规模,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的创新力度,强化集约经营,推行技术创新,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进行资源配置,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使其企业经营集约化和高效率得以实现。

总之,在对财务活动做出规划时,需要结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施和执行情况。财务规划的内容也要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切合,不能盲目遵从某一指标或某个条件。在实务中,公司财务规划也需要重大动力以及全新的观念,才有可能获得战略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秦海波.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商场现代化,2007;18

[2]谢家清.金融危机下中小施工企业财务战略探讨.交通财会,2009;10

[3]杨吴.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以CS企业集团为例.经济论坛,2009;02

[4]冯晓威.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导向下的财务战略规划.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第4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创新探析

作为一种基础性工作,财务管理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价值。计划生育对于我国而言,不单单是基本国策,更是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和推动相关医疗医保制度,逐渐增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业务数量,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其财政方面的收入支出。而作为各地区计划生育经费及相关行政事业收费的主体负责部门,地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财政集中支付的改革背景下,其财政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也得到了有效创新。

一、计划生育工作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当前,我国不断出台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促进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地方性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也得到相应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计划生育财务管理情况。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极为显著的非营利性特征。对于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来说,推动计划生育事业的进步是重点工作内容,其具体包括这几方面:宣导计划生育政策;培训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者;管理相应的计划生育药用品;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工作等。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计划生育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和强制性。计划生育财务管理的特点也比较多样化。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费用通常源自财政经费,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单位,主要的经济来源即财政拨款。而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一成不变,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不仅使得计划生育工作职能必须有所转变,也使得计划生育财务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因此,计划生育工作既要完成国家政策性任务,更要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技术服务收入。

二、计划生育工作财务管理现存问题

(一)缺乏专业财务人员

目前,针对财务管理来说,专业性的财务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要,然而据调查我国计划生育财务管理中,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不完善,人才价值及作用的体现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加剧。但在信息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中,如果不能保证人才的专业性,势必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受限。同时,现代机关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必须拥有信息化操作和专业财务知识与能力,即财务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随着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如果财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势必会造成各类现代先进技术价值难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体现,进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

(二)财务制度有待完善

无论企业或事业单位中,财务制度都是最基本的一项制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保持与法律制度的统一性,以促进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增强。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和较强的管理意识等,导致在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开展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甚至不完善等问题。而在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工作中,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有三个方面的体现:首先,动态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部分单位存在监管事业收费项目力度不足,不按照两条线收支规定及时将费用收入上缴入账,而是将其挪作它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多源于内部控制措施不完整,难以起到监管规范的作用。其次,未规范支出流程,对会议记录制度落实不到位,没能规范大额支出。最后,会计核算内容缺乏真实性,在对会计信息审核时不规范,进销具体药品的过程中,未根据规定进行核算,导致会计信息无效失真。

(三)财务管理缺乏实效性

对于计划生育财务管理来说,财务管理缺乏实效性不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能效率,并影响计划生育部门正常运行。由于计划生育工作拥有一定的收费权,计生部门财务管理工作既对外也对内,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其实效性的限制。部门单位对财务管理重点把握不准,易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在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止步不前,制约其快速正常的运行,致使财务报告指导作用丧失,无法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的具体运行状况,也无法为上级决策或改进工作提供良好服务,甚至还会对工作开展产生不良影响。总之,财务数据不真实,将造成财务管理实效性低下,更将制约其持续创新和有效改进。

三、计划生育工作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一)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

计划生育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应保持一定的动态性,并紧抓创新,以确保每项工作处于动态的状态,也就是说,现代财务管理模式是具有动态性特征,故要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必须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进行完善,保证管理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计划生育部门内部应建立由上而下的管理层级,视作动态管理机制的基础,促使计生部门各阶层人员都具备较强财经纪律与管理的意识,促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动态管理机制必须维持常态化,并在持续完善过程中,为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性、专业性保障,最终以坚实的财务基础推动计生工作开展。

(二)正确认识计划生育

提高计划生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应让相关人员正确认识计划生育工作,并提高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计划生育部门是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部门,对国家计生工作的作用举重若轻。计划生育部门应清楚认识到财务管理和计划生育两项工作的关联性,即财务管理工作推动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它围绕着计划生育工作而开展,因此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以确保计划生育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进而有效实施计划生育工作。

(三)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将计划生育部门的财务收支纳入财务管理范围内,充分实施两条线的财务收支措施,保证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计划生育部门应及时将收入费用上缴入账。同时计划生育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费用支付计划,包括列支项目、金额及用途等,并由计划生育部门领导将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且在通过审批后,再加以实施。计划生育部门要维持正常运营,主管财务部门应适当下拨备用资金,以免计划生育部门发生资金难以周转的局面。

(四)加强专业培训

计划生育部门应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专门设置财务部门及人员,并且要保证该部门人员具备超高的专业素养,也要使其全面掌握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让财务人员了解国家最新政策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合理记录处理正在发生或已发生的业务,进而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充分发挥计划生育财务管理核算监督的职能,推进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维护计划生育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长年受巨大人口数量的困扰,要改善我国现状就必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计划生育工作极其重要。因此,鉴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对计生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越来越有着更高的要求。计划生育工作者既要具备政策理论和业务方面的知识,也要将为人民服务视作毕生宗旨,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另外,还应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规范计划生育部门财务管理,合理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义务,规避乱罚乱收等现象。同时不随意调换计划生育部门财务人员,以免造成不熟悉工作流程,而至相关收费支出等工作难以开展。除此之外,还要不断规范计划生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合理推进相关工作开展极为关键。财务管理是落实计划生育的基础前提,其管理效果高低直接关系着计生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能,对使用资金的科学规划,也利于各项收费项目和补贴工作的落实,从而发挥其本身应有的实际价值与意义。而随着我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框架,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变化,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应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即在今后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工作将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开展。

作者:李丽文 苏伟鹏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肖玉静.论计生服务站财务管理的提高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251.

[2]田红梅.新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计划生育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36:50.

[3]许军育.计划生育服务站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9:53+43.

第5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企业财务系统是为在企业财务活动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从当代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企业财务系统论的研究具有财务实践基础,企业财务系统论的课题是财务实践亟待研究的课题。任何理论的扩展都是基于实践操作的经验总结,财务实践的发展,给企业财务系统论课题的研究带来了需求和空间。企业财务系统通过企业财务系统的构建、实施、监督、评价等活动,把企业财务系统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使输入转变为输出,成为增值的过程,将逐渐复杂起来的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简约化,建立起正常的最佳秩序,从而减少各种资源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结果,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一、理论阐述

(一)企业财务系统内容的界定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企业财务活动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企业财务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此,企业财务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由于企业财务系统是各子系统分层次的合理构建,所以企业财务系统又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特点。同时,企业财务系统自身还是一个有机系统,它还具备了高层次系统的特殊性,即具有目的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我们只有在了解上述各个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才能推动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用系统论的观点认识企业财务活动的企业财务系统是指运用完整性、联系性、集中性的概念,探求适用于一切企业财务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系统的本身和任何子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静止的,而是以一定的系统而存在的。

(二)企业财务系统的特征

企业财务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层次和内容,涉及到诸多制约因素。要深化企业财务系统再造,就必须遵循这一综合系统的脉络,深入全面地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借鉴企业财务系统的特征。企业财务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动态性。整体性即企业财务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其目标、内容、手段、活动等要素统一协调在系统整体之中;结构性即企业财务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且保持一定规则的相互联系;功能性即企业财务系统的功能取决于各要素各自的功能发挥,但相互之间又存在联系与合力;动态性即系统因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导致整个系统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二、企业财务系统的功能分析

(一)预测功能

企业财务系统预测就是在认识财务活动的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据此推断企业财务系统运行的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企业财务系统预测不能脱离企业的各项业务预测,是根据业务活动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将业务预测结果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企业财务系统预测为其他财务工作,如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财务系统预测功能就是预测者根据已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对企业财务系统运行状况及结果进行分析、估算和推断的功能。

(二)决策功能

企业财务系统决策是根据企业财务系统预测的信息,采用一定的科学的决策方法,就可以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企业财务系统各级组织运行最优方案的过程。企业财务系统决策功能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从若干可以选择的财务活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的作用或效用。

(三)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是指代表一种侦查、比较和改正的程序的作用,即应建立某种反馈系统。首先应该有规定地把某种实际状况,包括组织绩效和外界环境,反映给组织,而后由管理人员或电脑对预期目标或标准加以比较,比较结果,其差异如果超出了所规定的程度,管理者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改正行动,保证实际行为及实际发展不脱离原有目标的设计。

(四)评价功能

企业财务系统运行评价功能是指对企业整体经营业绩和运作效率从企业财务系统的角度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它是评价主体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的作用。企业财务系统运行评价的对企业财务系统产生的效用就是它的评价功能。企业财务系统运行评价借助于企业财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评价功能。

三、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的优化

(一)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

企业财务系统战略是将战略思想运用到企业财务系统规划,就形成了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是指企业在企业财务系统中所做的重大、长远谋划,它是指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影响的基础上,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财务系统运行效率,从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来谋划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在企业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和具有重要作用。

(二)企业财务系统战略规划的优化

1、确定战略规划的层次

战略规划往往是指贯穿于一个系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决策活动中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做出的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从战略规划的含义中可以感觉到,战略规划是有层次的。战略规划层次是从属于战略规划本身的概念,一个战略规划可以而且通常总是包含多个层次。层次表现为目标层、方针层、行为层等。

2、控制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控制是指在战略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将实际情况与战略规划方案加以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纠偏措施,保证战略规划方案及时、准确地实现。

3、修订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修订是指在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经过信息反馈和原因分析后所做的修改和纠正工作。在战略规划实施或者战略规划控制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际绩效与预定目标(战略规划目标)存在明显的偏差,就必须对战略规划方案进行修订。适时、果断地修订战略规划目标,可以减少企业可能蒙受的损失。

4、分析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分析就是从战略规划的高度对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所作的分析,为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或调整、更新企业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将环境及企业自身结合起来进行战略规划分析,就成为企业全部战略规划关联工作的出发点。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趋势的分析,可以促使企业关注外部环境及其趋势,可以促使企业能够不断保持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

5、选择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选择即制定战略规划方案,它是战略规划的起点和首要环节。一个企业要发展,就要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客观环境变化的局势,又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规划目标。它既有利于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以此为依据,去发动全体职工为实现这一战略规划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

6、实施战略规划

就是将制定的战略规划计划具体落实并付诸行动的过程,是企业按照战略规划方案的具体要求,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发挥优势、把握时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具体活动。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企业战略规划只是一个粗线条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实施就必须细化,将粗线条的目标、阶段、重点和对策等变为具体的行动计划。良好的战略规划执行系统,不仅是保证企业战略规划成功的前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战略规划制定中的某些不足,减少损失。

第6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第三方理财最早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香港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在10年前起步,台湾地区则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培训专业的理财规划师,而中国大陆则还处在起步阶段。第三方理财是金融服务经纪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一般是由独立的中介理财顾问机构提供的综合性理财规划服务,这种服务基于中立的立场,不代表任何机构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也不仅仅代表单个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理财规划服务涉及范围内容广泛,包括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筹划、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方面,以客户个性化、多元化和长期的理财需求为根据,为客户度身定制适合客户个人情况的理财方案。

第三方理财是金融混业经营或金融交叉营销的价值核心所在,所以说,能否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提出理财方案,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外一些第三方理财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具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是成为理财规划师的一项重要标准。第三方理财的收入来源一般是金融机构的产品佣金、客户交纳的服务费,或界于两种收费方式之间的混合型收费方式。

为什么要选择第三方理财?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对于财产管理观念的差异。从传统上来说,中国人通常具有财不外露的心态,往往把自己财产不是自己小心看护就是留给最亲近的家人管理,没有让外人管理和运做自己财产的传统。自己管理财产固然安全可靠,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运做资产的专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财产管理的像专业人士那样,在保值的基础上还能不断的升值。因此,委托专业人员帮助自己管理运做自己的财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方理财的优势

第一、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产品销售模式,完全按照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中立方式服务。第三方理财由于其第三方的中立特性,其服务的重点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向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同时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客户关系。

第二、人性化、个性化的理财服务。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的理财顾问提供具体投资建议或销售金融产品不同,第三方理财顾问提供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以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总体的理财规划战略与方案。这样的理财方案往往涉及基金、保险、证券、信托、税收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客户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第三方理财帮助客户制定的是一个长期的可执行的计划,侧重于量身定做和个性化。

第三、第三方理财之所以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键在于它的独立性和公证性。由于第三方理财不受任何金融机构的影响,这样的第三方身份弥补了客户在对金融机构的信息理解和利用中的不对称和不平等地位,帮助客户规避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风险,实现了客户选择真正符合客户利益的金融产品的愿望。

第四、通过第三方理财可以培养客户正确的理财意识,传播正确的理财知识。现在国内说起理财,大多还停留在投资的领域。其实,这样理解理财实在是断章取义、贻笑大方的。因为真正的理财重点不但在于资产的增值,更在于资产的保值,在于客户的生活状况发生变故的时候,还能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而不至于一下子落到衣食无着的地步。另外,理财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财产的分配和传承,在于为自己的子女教育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理念只有通过理财规划师详细、完善的理财方案的制定和与客户多次、充分的交流才能传达。

第7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引言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对于国家经济以五年为时间段进行的中短期规划,体现了我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把控,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二五”规划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未来五年内经济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为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内中国将会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的结构改变,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从强国向富民的发展重点的转变,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起来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解读和相应分析

(一)“十二五”规划政策摘要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做出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投资理财的方向,对“十二五”纲要进行解读,可以得到下面的理解:

1、传统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其发展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我国第三大能源煤炭资源的开采,在总结“十一五”规划计划7.5%使用率,实际达到11%的经验上,“十二五”规划采用扩大备用煤炭能源开采量计划,规划目标产值41亿吨/年,以保证工业能源供应,能源产业发展更具有计划性。

2、基础性产业高速优质发展

基础性产业,例如电力,铁道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发展影响着众多相关行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对其进行投资的关注度。

铁道部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铁路建设加快发展,预计新线规模将要达到三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预计将达到十二万公里左右,与“十一五”相比,投产新线增长幅度高达87.5%。大幅提高运输能力,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内发式增长,加大铁路运输覆盖范围,对于某些地区的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电力发展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其电网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电力供应,预计投入资金达到2039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发展。电力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内发式增长,效果是长久,日益显现的。

3、民生、民营成为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将要实现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就是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二,提高公民保障力度,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卫生,收入方面,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将个人看病承担费用比重减至30%左右,提高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性资金等。

(二)对于目前投资理财方式影响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进行理财规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作用。

1、现金规划中加大备用金规制

“十二五”规划对于经济发展重点转化为民生方面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GDP计划达到7%的基础上,目标居民收入增长高于7%的幅度。随着民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同时,结果必然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普遍呈现出上升趋势,如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7.9%,城镇居民提高14.1%,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物价水平就会随之而出现上升趋势。因此,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理财规划中留置备用资金数额,则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虽然留置较多数量的备用资金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但是在总体数额较小的情况下,这是合理减小理财风险,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理财规划的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对于现金规划中的备用现金规划,应适度加大数额。

2、投资产品对于股票、债券观察为主

股市中股票的变化情况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危机的应对逐步取得成功,且从“十二五”规划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对于企业的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较好的规划。具体包括上述的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煤炭能源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动力的铁路事业,电力事业。

那么在进行传统股票类投资时,在关注企业发展远景时,应当对于民营企业,煤炭行业和之前地理位置较为不优越的企业予以适度的关注,因为其随着运输、电力等发展约束条件逐渐消除后,必然会在“十二五”规划时期涌现一批“黑马”。

二、结论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出现了变化,由此,我们进行了理财规划方面的改变的初步的探索,并得出了对于个人基础性现金理财应加大备用金,对于传统类股票投资应加大关注借助政策发展的“黑马”企业,而不是一直关注于以往企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2]孙明哲.“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3]柴效武.个人理财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旺军.投资理财―个人理财规划指南,科学出版社,2008

[5]欧尼尔.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李方.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上海金融,2012

第8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价值和两者的关系

1.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价值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的应用,就有着鲜明的价值体现。能在税收筹划管理的应用下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企业的发展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盈利能力进行衡量的,所以企业盈利大小就和税后利润大小有着紧密联系。企业要想在税后利润最大化的呈现,就要能够充分的注重税收筹划的工作科学有效的实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完善化,就能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得到加强。

再者,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税收筹划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对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会计管理水平提升层面。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要素就是资金以及利润和成本。而在企业经营中税收筹划的实施,就能够将这几者进行综合。这就能够将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实施税收筹划的实施过程中,在对财务工作人员方面的要求也有着相应的提升,从而就能将会计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另外,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对税收筹划的应用,能有效防止企业陷入到税收法额陷阱当中。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加强,就能充分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加强。

2.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关系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和税收筹划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和企业的每项工作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要素,对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税收筹划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着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开展的,在应用的目标上都是为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在税收筹划的工作实施收益方面,也会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方面,其主要就是起到财务决策的作用,能为企业的领导者在决策中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才能帮助企业获得利润。两者对企业的利润获得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而税收筹划作为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两者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财务管理的质量得不到提高,也会影响到税收筹划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的特征以及类型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的主要特征体现分析

从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的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在合法性特征上是比较基础的特征。也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税收筹划要能够和法律的先关规范相符合,不能与其相抵触。而在税收筹划的目的性特征层面,就体现出了税收筹划作为理财活动和筹划活动,就要能为实现一定意图和目标来加以实施,所以在目的性的目标上体现的就比较突出。

再者,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在预期性的特征上也比较突出,在对税收筹划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就是对未来经济事项作出的预测。因为在纳税义务的滞后性性质的基础上,企业只有在交易之后才能进行纳税。在这一客观实施的情况下,就能够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税收筹划的相关工作得以实施,也能将税收筹划的预期性特征得以鲜明呈现。

另外,企业的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的专业性特征以及风险性特征层面也有着呈现。从其专业性特征层面来看,主要就是在进行税收筹划中是按照国家的标准要求进行执行的,所以在专业性上就比较强。而风险性的特征则主要是体现在,这一筹划活动是有着预见性的,所以在筹划过程中就会有着一定的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的主要类型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而对税收筹划类型来看,根据不同的标准就能够将税收筹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的节税筹划类型就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合法方式下的税收筹划类型。在这一类型的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对税法当中的起征点以及减免税等优惠应用,在投资以及筹资的活动中进行科学化的安排,就能够达到少缴税以及不交税的目的。在这一类型的税收筹划方面主要就是对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应用。

再者,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类型中避税筹划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会非违法方式的税收筹划的方法,主要就是在对当前的税法充分了解以及对相关的财会知识掌握情况下,对税法的一些规范没有违背,从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投融资等方面,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化的安排。这样也能起到避税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税收筹划的类型中的税负转嫁筹划类型也比较只能够。在这一类型中的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手段的应用,然后对价格实施相应的调整以及变动等,将税负进行转嫁其它人进行承担。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起到税负转嫁的作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压力也能得到有效减轻。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税收筹划在其中应用有着其可行性。由于税收差别待遇,能够为企业在这一工作中开拓发展的空间。企业在对税收筹划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以及经营等活动进行的科学合理化的安排。通过对税收筹划得以明确化以及进行规范化,就使得企业在税收筹划的发展空间上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其作用的良好发挥。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税收筹划加以应用,也能制度上能提供相应保障,这就比较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提升。在税收筹划的实际应用中,也能够为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增加,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功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效率也能有效提升。

2.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现状来看,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对税收筹划的了解没有全面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税收筹划的引入,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一些企业在这一概念的理解就不是很深入。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税收筹划有着错误性的理解,认为直接的偷税漏税以及逃税,要比复杂化的税收筹划来的方便,对税收筹划的科学正确应用没有得到正视。还有是企业的税收筹划中在风险意识上还没有充分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税收筹划的风险没有注重,这就对财务管理的水平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

再者,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税收筹划的成本意识方面相对比较缺乏,以及在相关的人才方面还比较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对税收筹划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这些层面的问题就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对这些问题就要能及时的解决,针对性的应对,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科学有效应用。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够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科学应用,就要注重措施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实施下,就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得以提升。

第一,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要能严格遵循相应原则。只有在这些原则遵循下,才能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其中在合法性原则方面要得以重视,对税收筹划的应用要在法律框架下加以应用,不能对国家财务会计的相关法规等进行违背。对税收筹划的应用要和时展相结合,根据最新的法律规范来进行遵循。还要能在实施中和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相统一。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实施的,所以两者目标要能相统一。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的应用也要能将成本效益原则,以及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原则相遵循。只有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才能有利于税收筹划的应用价值最大发挥。

第二,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在不同的阶段得以发挥作用。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筹资决策中的应用中,就要能充分的了解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企业会有着不同税负以及成本列支方式等,通过将税收筹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加以应用,就能将筹资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在具体的应用中就要能加以选择,对金融机构融资以及非金融机构借款等都能加以结合实际选择。

第三,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能充分注重税收筹资的应用。对于缺乏税收筹资观念的问题要能及时性的转变。在我国的税收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发展背景下,在税务体制管理的层次性要进一步的深化。政府方面就要在税务活动的开展上加大力度,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方面进行加强,并要能积极的引导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行为规范性实施,认识到税收筹划应用重要性以及科学性等。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的应用,要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财务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利弊要能得以有效的权衡,进行实施科学性的筹划。企业的税收筹划的实施中,要严格和税法的时效性相遵循,对风险的防范要能加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多变的情况下,税法也会相应的变化,企业在对税收筹划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就要能够和税法的相关规定紧密结合。

第五,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税收筹划的应用,还要能够对税收筹划的管理实施机制建设工作得以完善化。这就需要对一些专家进行聘请,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制定相适应的税收筹划的科学机制。要能确保独立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将机制和相关法律规范进行紧密结合,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完善加强,才能有助于税收筹划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

第9篇:理财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经营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122-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转变,财务管理逐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在筹资、投资以及常规经营等方面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现有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本文对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

一、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税收筹划特征分析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与其它形式的财务经济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政策性。关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税收筹划能按照现行的财务规章制度开展税收方面的管理工作,充分地体现了税收筹划政策导向性的特点。换而言之,合理的利用税收筹划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现代企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减少缴税金额,这对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税收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择优性的特征。由于税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税赋弹性,使得在现代企业对财务账目进行管理时具有可选择性,现代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能按照实际的负债状况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对投资、筹资和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并根据企业实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这些方面均能提高企业税后利润,而税收筹划能在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案,进而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三是实用性特征。基于税收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采用税收筹划能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减少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这一方面而言,在节税方面,采用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的实用性[1]。

(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分析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在对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管理时,对各个部门的运营和发展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开展企业财务管理时,税收筹划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筹划的开展主要是服务于财务管理的,双方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现代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开展税收筹划之后获得的经济利润,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的回报率,不同形式的缴税方案,能获得不同的盈利效果,同时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制定新的发展计划,而税收筹划是财务评估中重要的保障,两者在实际操作中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的资金正常的使用和运转;另一方面,在开展财务管理时,税收筹划能对企业缴费金额进行计算,并有效的规避一些高税率的经营项目。在现代企业中对在营项目税负状况进行分析和优化,能影响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真实数额,筹资决策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投资,而投资方面的决策,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税收的财务资金成本。基于这样的状况,对现代企业而言,在制定新发展项目时,使用税收筹划的理财观念势在必行[2]。

二、税收筹划理念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原则

(一)明确税收筹划和避税的差异性

税收筹划是对企业财务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正确合理的应用税收筹划能降低企业缴税金额。税收筹划与避税理财目的相同,并且两者均不影响税收在法律上的地位,也不削弱在税收方面功能的发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应对两者进行区分。避税主要是遵循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实施的原则,根据税法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来合理的规避在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属于与税收立法精神相悖的一种理财行为。在现今社会中,很多民众对税收筹划存在诸多误解,很难将税收筹划和避税进行区分。税收筹划在收集操作中,一旦存在税收导向不明确的状况,并且在税收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税收筹划将会转化为避税形式理财行为。反之,在实际操作中完全按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税收进行系统的规划,这样的理财行为才属于税收筹划。基于税收筹划和避税的属性具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为保障对税收方面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和监管制度,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税收筹划中的违法行为[3]。

(二)明确现行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由于税收筹划属于一种专业性与政策性较强的理财行为,税收筹划理财行为的合理性,主要是根据税收立法,精准的把握税收中的相关制度,领会其中的精神,以上才是开展税收筹划活动的核心内容。现今国内现行的法律体系层次较多,不仅有人大机构颁布并实施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有国务院对税收法的制定标准,在以上的国家机构对税收制度以外,还有其它形式税收的规章制度与规范性的文件,例如不同税种具体的运作细则、附加说明和暂行办法等。这对税收筹划的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在采用税收筹划的方式对自身的税收政策进行管理时,应明确现行财务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以保障税收筹划的理财行为能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进而为企业和国家的税收做出重大的贡献[4]。

三、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筹资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企业对财务方面信息的管理主要从开展筹资活动开始,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资金的使用权一种经济活动。按照企业经营的规模不同,现代企业会采用不同模式的融资方式。现代企业的税负与成本支付方式有较大的差别,科学的税收筹划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保障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在维持现有项目运转的基础之上,还能为制定新项目的发展起到保障性作用。税收筹划能采用税前扣除折旧费的形式,来减低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所得税,还能在当期应缴纳税所得额中除去一部分的利息费用,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税负。作为一种特别的融资租赁形式,销售之后回租项目中的部分资产,能获得一笔生产经营资金,同时还能和国家税收政策有效结合,进而取得较好的节税效果[5]。

(二)在投资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而税收筹划主要是从组织形式、投资方式、投资产业类型以及投资地区等方面着手,制定最优的投资方案。在投资地区方面而言,税法存在很大的区别,在目前现行的税法中,取缔了部分地区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只保留了对我国西北地区投资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对高新科技企业予以14%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充分的利用地区之间税收存在的差异性,对新项目进行投资。而将税收筹划应用在投资的战略决策中,不仅要对投资的形式进行管理和选用,同时还要对增值税、股息以及利息的所得税进行核算。目前,在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试行阶段,税收筹划应按照新的税后政策,为企业投资中资产抵扣的环节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

(三)资金运转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要的经营活动包含了商品的生产、供给和营销等部分,其中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税收标准,例如,在销售的环节中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开展税收筹划的理财行为,一是对收入金额的确认;二是通过收入的时间进行税收筹划。在税收管理中,时间属于重要的维度,选用不同的结算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纳税的时间,为企业资金争取更多的时间价值。通过税收筹划方式对资金使用进行管理时,主要采用快速折旧法来开展适当的理财行为,这样能实现当期利润延后的目的,进而延长纳税期。另外,还能采用财务账目的转销法与备抵法,均能在现行财务规章制度的范围内,降低当期的利润和企业的税负金额[6]。

四、结论

企业为了降低税收负担,进而获得更大的税后收益,使用的主要方式为:逃税、节税和避税。纳税人采用以上方式时需要充分掌握现行的税收政策,不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为了更好的降低现代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应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纳税管理,其中纳税筹划的理财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同时还能保障国家整体税收,应该予以广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王婷.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原则与相关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2

[2]李振湖.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及云会计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4(8):84-85

[3]任雪平.探讨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问题[J].企业导报,2014(4):93-94

[4]余公平.关于啤酒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相关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18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