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理财子公司发展问题浅析

理财子公司发展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实施,银行理财业务转向理财子公司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自2019年我国成立第一家理财子公司开始,近年来各家银行机构也在积极部署设立理财子公司,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相关产品体系也随之建立,存续产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资管行业正本清源的大背景下,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管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理财子公司天然带有各种优势和行业特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优势,加快理财子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理财子公司;发展特点;发展建议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共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2018年9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逐渐拉开净值化转型的序幕;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正式落地。在发展的过程中,理财子公司具有天然的优势,也面临许多发展难题,如何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利用目前的政策优势,加快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值得我们研究讨论。

一、理财子公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理财子公司发展现状

自2018年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下发后,各银行机构都在积极部署设立理财子公司。2021年12月27日,广银理财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国内第七家正式开业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至此,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除浙商银行外,已有11家的理财子公司已开业或批准筹建。回顾监管对理财子公司的批复历程:2018年,2家获批筹建;2019年,15家获批筹建,11家获准开业;2020年,7家获批筹建,9家获准开业;2021年,5家获批筹建,2家获准开业。截至2021年底,共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2家已拿到监管开业批复,开门营业。这些理财子公司已基本覆盖主要的商业银行,地方银行也陆续加入理财子公司的申设大军,目前已有8家地方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或开门营业,2021年12月贵阳银行也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未来会有更多符合要求的银行加入这个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这29家理财子公司中有4家是中外合资筹建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心,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借鉴外资机构成熟的资管经验,更好地推动我国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外资机构来讲,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共享我国资管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2022年初正式落地实施,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也基本完成,转型过程中理财子公司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理财子公司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是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合格产品,母行也通过提供各项资源,将产品逐步向理财子公司转移,据普益标准统计,2021年底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突破万款,相较2020年增加超180%。

(二)理财子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规律:从发展主体来看,未来主体将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商行,中外合资的理财子公司也将逐步增加;从市场范围来看,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对外的逐步开放,理财子公司的资产也将在全球进行配置;从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各项监管的统一及不断规范,通过监管套利已不太可能,各理财子机构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利用已有资源,在产品方面及资产配置方面精耕细作,逐步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从专业化程度来看,随着资管新规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各运营机构在目前相对同质化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创新,在资产配置与产品设计上,更加专业、专精,持续加强科技赋能,使未来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更加专业化、科技化。

二、资管新规下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优势及特点

(一)监管政策的支持

理财子公司能够将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从预期收益型转变为净值型,能够很好地实现表内外资金的风险隔离,提升投资等的专业性,将理财业务拉回“代客理财”的本源,监管对于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一直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对于理财子公司的设立门槛较公募基金低,目前仅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商行以及1家外资银行拿到了公募基金牌照,而从新规以来29家商业银行筹备或开业理财子公司的情况来看,理财子公司的申设难度应低于公募基金,未来将成为众多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发展资管业务的主流模式。另一方面,从产品设计来看,理财子公司允许发售结构性和分级产品;从产品销售来看,公募理财产品不再设置销售起点,首次也不需要进行柜台面签,宣传、销售渠道也较之前拓宽,这都有助于理财子公司进行产品宣传及降低投资者投资门槛;从投资角度来看,取消了非标投资不能超过本行上一年度资产总额4%的要求,也无须纳入母行的信用风险体系,放宽了非标投资的限额,另外理财子公司公募产品在合规的前提下,可直接投资股票,且在满足集中度等要求的情况下,还可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子公司自己发行的产品;从合作机构上来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也可进行合作,有利于理财子公司加强与基金、券商等的业务合作,方便整合各机构资源,提升投资能力。

(二)母行各项资源的支持

理财子公司脱胎于母行,相较于其他类资管机构,天然拥有母行资源带来的一系列优势。首先,理财子公司基本的业务等都是从母行移植过来的,带有母行的品牌效应,更易获得投资者及资产合作机构的信赖,一定时期内,他们会将理财子公司的信誉等同于母行的信誉;对于资产合作机构来讲,他们也会在看重母行资源的基础上,展开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从而使理财子公司站在更高的合作平台上。其次,母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为理财子公司销售理财产品提供更宽的销售渠道,较多的客户资源是其他资管机构所不具备的,为理财子公司带来更稳定的资金来源,从另一个角度也降低了拓展客户的成本。再次,虽然理财子公司已经是独立的法人,但是后续母行仍然可提供很多的资源支持,比如一些业务联动、对公业务协同等。最后,理财子公司的业务无论从产品到销售,还是从投资到风控,都脱胎于母行,天然带有母行成熟的运作模式、丰富的产品及资产种类、严格的风控制度,有完整的运作模式及规范,更利于业务开展,后续只需研发新产品并拓展投资,不断创新,一出生便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理财子公司规模优势

理财子公司从注册资本到管理规模均具有其他资管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从目前已成立的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来看,国有银行基本在100亿元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50亿元左右,城商行大概在20亿元左右,相较于基金公司1亿到50亿元的注册规模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从管理规模来看,目前的理财子公司基本都在万亿元以上,特别是一些国有大行,基本都在2万亿元以上。理财子公司自带的规模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管理资产并进行多样化投资,获得投资者的信赖。

(四)理财子公司轻装上阵

理财子公司将银行理财业务的间接融资方式,通过嵌套等一系列操作,回归资管业务的直接融资,化解了影子银行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理财子公司诞生于统一监管的政策环境下,从根源上避免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套利现象,对多层嵌套及投机套利等问题进行统一监管,这些高风险业务得到了清理整治,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情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变。通过这一系列“正本清源”的操作,理财子公司轻装上阵,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降低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提升了投资的专业性和灵活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理财子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投资者不懂产品,风险偏好低,导致客户流失

资管净值化转型后,许多投资者对产品的运作模式、产品性质等都不甚了解,对产品的净值波动接受程度也较低,另外相较于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比较保守,风险偏好较低。转型后的理财产品,有投资权益类的资产等,相对风险等级也有所提升,而部分客户因为风险评级很低,很多产品不能购买,有的投资者不能正确看待净值的波动,因担心也不愿投资净值型产品。对于更加喜欢“预期收益”的银行投资者来讲,新的净值型产品对其吸引力并不大,伴随着整个转型过程,将有一部分投资客户流失。

(二)投研能力较弱,产品类型单一,整体收益下降

现有各理财子公司运营团队基本来自母行工作人员,其在长期从业当中深植于母行的传统银行信贷文化与新形态的资管文化有很大不同,这对净值型产品及投资有很大影响。首先,在信贷文化影响下,理财子公司组织架构设计、风控流程等,更偏向于传统信贷模式,更倾向于授信审批,制度僵硬、程序复杂,直接投资流程及风险控制、投资经验等方面相对准备不足;其次,银行理财比较擅长固定收益类投资,对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等投资涉及较少或基本不涉及,缺乏投资经验、投研体系及人员储备,造成产品类型单一,投资者选择较少;再次,银行资管投研能力不足,虽然也有专门的投资团队,但较为缺乏专门的研究团队,即使投资人员进行研究,也是不成规模、不成体系、零散的研究,而且集中在债券类资产,对股权等领域缺乏深入研究,整体投资收益不断下降;最后,理财子公司不仅要面对投研能力建设、产品研发,还要面临对产品整体管理能力、产品运营能力、信息披露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应对声誉风险能力等方面的挑战。

(三)对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

随着人们的财富不断增长,加上国家对于“房住不炒”的政策动向,人们投向金融领域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相较于券商、基金的高风险,银行系理财产品收益稳定,更受投资者青睐。随着理财人数不断增加,消费者投诉也日益增多,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产品转变成净值型后,很多客户对运作模式、开放期、净值的含义缺乏正确认识,在产品运作过程,出现众多投资者不知道何时赎回、何时购买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净值波动,也会有跌破预期收益的情况,超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引发客户不满。投资者投诉后,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继而产生声誉风险,特别是公募理财,涉众比较多,这就对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理财管理人,要做好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升产品信息透明度,及时解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加强同投资者的沟通。

(四)资管行业竞争加剧,同质化竞争严重

资管新规前,银行、券商、基金、信托、非银等各类金融机构面对的监管不同,各机构间也会相互合作,通过层层嵌套的通道业务等进行监管套利。资管新规落地后,消除了监管套利的可能,各金融机构在同一监管政策下,竞争逐步加剧。理财子公司除了要面对各机构的同业竞争,还面临理财子公司以及银行资管的竞争。而理财子公司或银行资管的竞争,无论从产品还是投资来看,同质化非常严重,各自优势和劣势也都相近甚至雷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道路,尽快布局和抢占市场。

四、理财子公司发展建议

(一)充分利用母行优势,做好投资者教育,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团队

首先,上文提到,母行具有很多优势资源,理财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利用母行的品牌效应,吸引和维护投资者;利用母行遍布的销售网络,抢占客户市场;利用母行的运作经验,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体系。其次,继续做好投资者教育,一方面,要让投资者详细了解何为净值型产品、每款产品如何运作、采用何种模式;另一方面,要让投资者充分明白何为“打破刚兑”,其本质含义应是投资者风险自担,而不是指投资者赔钱,投资失败就是打破刚兑,它的核心要义是投资者获得收益,是以承担风险为前提的。最后,积极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团队,一方面要提高销售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无论是产品端还是资产端的专业化知识,都要烂熟于心,不能在营销的时候,对自己的产品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围绕客户的年龄、职业、资金规模、风险偏好等做好投资者画像,对投资者进行分层,深挖重点客户群,定向精准营销。

(二)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投研能力,积极布局权益市场,加强科技赋能

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在于人才,要不断加强对投研人员的培养,适时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从外部引进投研、销售、运营、风控等方面的人才,弥补专业化人才的缺失;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形成宏观研究、行业研究到债券等品种的研究再到单一资产研究的投研体系;继续发挥银行固收类投资优势,积极布局权益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挖掘优质资产,不断提升产品收益;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获取市场信息,为产品研发、资产投资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识别风险,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高运作管理效率,促进理财子公司业务向智能化发展。

(三)加强消费者保护制度建设,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理财子公司要注重消费者保护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消费者保护制度。一方面,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确保营销人员推荐风险匹配的产品,在营业场所销售,必须做到“双录”;另一方面,按资管新规要求,对产品信息、净值情况、资产运作情况等做好信息披露,在面对客户投诉时,应高度重视并以客户为中心,解决问题,以防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而引发声誉风险。另外,理财子公司要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高度重视消费者保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做好风险应对及处置方案,将声誉风险进行常态化的全流程管理,增强全员防范声誉风险的意识,消除风险隐患。

(四)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同质化严重的资管市场,倒逼理财子公司做出改变,在当前状况下,借鉴国际上相同机构或券商等同业的发展经验,利用母行品牌等资源优势,迅速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形成自己的客户群。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不一定非要走“大而全”的道路,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服务特定客户群,实现“小而精”的发展。在目前环境下,还可与基金公司进行优势互补,在委托投资代销方面进行合作,与券商合作投研服务等,理财子公司也可以与这些资管机构通过竞合的方式,共同发展和进步。

作者:穆燕秋 单位: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