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科室护理培训精选(九篇)

科室护理培训

第1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现状;发展

手术室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随着近代科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和麻醉学等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1]。再加之各种最新技术及新方法均最先集结于手术室,均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且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手术室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旨在回顾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并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出展望。

1我国手术室护理专科发展的动力

1.1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部提出,我国医院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及服务整体化的医院,向着质量效益型、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发展,实现效率、质量和待遇的提高[2]。随着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广,旨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对护士的岗位管理,推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局面已经到来。对于手术室护理而言,护理模式的改革给原有手术室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对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带来了挑战。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需要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护理专业化入手,响应手术室医疗改革。而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化培养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提高专业化的重要方法。

1.2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医学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临床中运用先进的科技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们的健康。在手术室,微创手术,如各种显微手术、介入治疗、内镜治疗等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应用,临床中在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追求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此外,各种高风险手术已经开展,如人工脏器、器官移植等,推动了新设备的应用。因此,手术室中手术方法、手术室模式的改变均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有效配合医生,以促进手术室高效运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2.1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

在美国最先流行高级护理实践,以顺应护士专科化发展和提高护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护理专家是高级护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护理研究生毕业且获得专科护理能力认证后的护士才能成为临床护理专家[3]。而在日本,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护理领域,具有熟练护理技术和专科知识且完成了对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则可以获取专家护士资格[4]。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两个概念,专科护士是指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且经过某专科系统培训后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而临床护理专家是经过系统实践和理论培养且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专科理论知识并具有护理研究生及以上学位,并通过统一资格认证后的护士。因此可以看出,二者在学历要求、专科领域深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5,6]。

2.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因护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能素质有一定的规定。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导致其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与普通病房存在差异,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定位为具有一定的学历条件,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并累积一定的手术室实践时间;再接受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后,具备独立解决护理工作中难题和良好评判性的工作能力。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这一理念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既要参与到手术中,高质量配合手术的完成,还要求护士作为手术环境的“维护者”,手术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者”,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保障患者安全。手术室护士还需要作为院内感染的监控者。相比较以往的手术程序,护士已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手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在一定领域已发展为技术助理,如专职内镜护士、医生助手镜等。而在国外,已经设有麻醉护士或者护士麻醉师来负责患者的麻醉工作。专职麻醉护士需要有熟练和扎实的麻醉配合技术和抢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麻醉机、监护仪、自体血采集和回输器、血气分析仪、神经刺激器以及各种药品,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气管导管、喉镜及支气管镜的使用方法[7]。虽然对于麻醉护士的设立在我国还未开展,但也表明手术室护士承担具有专科性的角色职责已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国内外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培训模式及培训时间要求不同、对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要求不同、专科护士认证方式不同、专科护士角色及工作内容不同等。在德国,成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单位出具两年的工作证明,然后再接受2年的专科职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再通过州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获得专科护士职业资格。而在美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接受3个月的培训课程,并通过一定的资格能力测试后才能取得认证[8]。

3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在一些护理领域开设了专科护士的培养,如已开展了对糖尿病、造口护理、重症监护等领域的专科护士培养。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更能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其必要性已在护理界得到了重视。而当前我国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欠统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也较长,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显著制约了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卫生部最初于2005年委托中华护理学会启动“手术室护理师资培训项目”,其目标是为临床手术室培养护理骨干,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次,已有500多名手术室护士参与了项目培训并通过了考核,取得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资格。随后,全国各省市也逐步开展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班,使得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认证逐渐标准化。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两部分。(1)理论授课:专科管理理念、专科设备和手术器材的最新应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的要点和护理重点,手术室常见基础操作技术,手术室急救技术及手术室教学管理等。(2)临床实践:手术间手术配合,包括所有配合流程、仪器使用等;在手术供应部学习敷料和器械的准备、消毒灭菌、保养流程等;在麻醉恢复室学习各种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以及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等。卫生部计划在今后加快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以期为临床培养更多的优秀专科护士。实践表明,专科护士实现了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和教育的目标,促进患者康复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并为其提供专科领域的建议[9]。当前的专科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承担多项配合工作,包括负责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并兼顾手术室护理培训工作和科室的教学科研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化,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民对护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4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培养的展望

当前国内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培训仅在2005年才开展,存在培训机构不统一、资格认证标准不统一、专科护士岗位设置和职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全国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仍需要加大合作,共同探讨适合我国的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通过对我国专科护师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4.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国务院于2011年明确护理学已不再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是一级学科。因此临床护理需要明确护理学科定位,建构适合护理学科发展的体系,加强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护理学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应做到互补合作,实现共赢。

4.2发展多元化培养模式

我国各地区护理管理者应在充分借鉴国外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经验上,联合院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应该在依据高等院校系统的理论研究上,依托医疗机构的临床师资队伍,发挥较好的人才培养作用。在专科护士的培养形式上,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学制式培训和分期学分积累模式等。规范化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促进护理专科化的健康发展[10]。

4.3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的培养规模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预计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且素质能力优良和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2],该目标已得到了部分实现。但由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起步较晚,当前专科护士的培训机构标准不一致,导致全国无统一权威资格认证标准,因此逐步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标准仍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以实现对手术室护士多角色的转化,促进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推动手术室护理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4.4强化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

当前,对于手术室护士培训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在职培训,因此,医院需根据手术室专科化护士的培训标准,制定专科化护士的准入标准、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等。

4.5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

第2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方案

手术室新护士是指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1~2年内的护士。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2007年底经3家医院重组后建立,目前手术室共计65名护士,开放约21间手术间。自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新入科护士9名,其中有工作经验的占50%,而2012—2013年,新入科护士17名,有工作经验的占20%,我们面临新入科人多,无工作经验的多、医院手术室又要进行分区管理人员要分流的问题,如何让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能够独立当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为了使新护士能尽快胜任手术室的工作,我们有下列做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7名,其中女性12名,男5名,年龄20~26岁。本科3名,大专14名。

1.2方法

1.2.1确定组织架构。科室建立管理架构和业务架构,管理架构由科护士长、分管教学的护士长、总带教和教学秘书组成。科护士长负责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分管教学的护士长负责对总带教、专科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工作考评,总带教负责对专科导师和带班老师工作考评,教学秘书协助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通知、安排、统计工作。业务架构由分管带教的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专科导师组成,建立科室带教小组,护士长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总带教负责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专科组长负责具体培训和考核内容的实施,专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制带教。

1.2.2确定培训目标。第1年基本掌握手术室护理内涵、掌握手术室工作流程、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熟悉其巡回配合,能够独立当班参加手术室值班。第2年能够掌握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具备手术室常见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掌握各专科常规2~3级手术的洗手及巡回配合,能够通过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为进入准专科护士培训阶段做好准备。

1.2.3培训内容。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其中专业理论包括手术室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常规、应急预案;外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手术室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常见手术麻醉配合及麻醉并发症的配合要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概念与防护原则;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1~3级手术配合护理、文件书写、信息系统操作、单病种急诊手术处理、读书报告书写的内容。而人文素养是由入科后第1周,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进行单独理论授课并签订遵守手术室职业操守的协议,每个月参加科内集中式授课及讨论,学习指定阅读书籍如《职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医院文化指南》《护理政策法规指南》《护士条例》《医学伦理学》等。

1.2.4培训方法

(1)集中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课,每天交班前半小时由总带教或专科组长进行当日手术的每日1问以及理论或技能的授课培训;情境模拟培训,主要运用于应急预案的培训,由新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来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采取竞技比赛和辩论交流的形式,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定期回顾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的手段,我们采取的是每周培训的内容每周考核完毕,以少量多次、及时反复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同时参与全科的其他培训,例如护理查房、安全教育、业务学习等。

(2)“一对一”师徒制带教。原有的总带教负责、带班老师带教模式,总带教要全面负责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而人员的培训要求、目标、内容、方法均不一样,总带教精力有效、常出现顾此失彼,学生满意度不高,带教效果差、带班老师不满意的现象。而带班老师带教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连续性、带教内容随机不系统。自科内有了经选拔的多名带教专科导师,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立即摆脱了这种现象。采用“一对一”师徒制带教,科内带教小组的专科导师与入科新护士进行双向盲选,选定后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示范操作、带班指导、谈心沟通、笔记批阅、工作质量的检查,学生的各种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3)晚自习。鉴于应急能力培训模拟的多,实战少,自学内容无时间完成,参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每周进行2次的晚自习至20:30结束,在晚自习期间跟班,学习值班期间应急情况的处理、也可书写笔记、阅读指定专业书籍、观看手术配合视频,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术室知识技能,直至进入手术室值班。

(4)各专科轮转培训。第1年每个专科轮转1~2个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专科护理操作,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常见急诊手术洗手配合。每个专科轮转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过考核者继续在其专科轮转直至考核通过。第2年每个专科轮转2个月要求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和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各专科2~3级手术洗手、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各类急诊手术洗手配合,同样进行出科考核,而未通过者影响其轮转的周期继而无法参加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

(5)实时评价反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制定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表,从其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带教结果,学生反馈几个方面评价,作为带教老师考评和调整的依据;对带教新护士的评价反馈:实时搜集分析新护士工作中的问题,采用品管圈活动,及时解决问题,改善培训效果;对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如家长制管理方式,接受度低、逆反心理,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学习态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一,培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无法落实的现象等均是在实施过程中实时反馈所发现的,及时采取改变家长制管理方式,寻找刚柔并济的平衡点,有奖有罚,取得信任,增加接受度;又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因人施教,避免模式化;重新调整培训方案,提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实时评价反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考核与准出

分管教学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成立科考评小组,手术室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由总带教每周进行考核,《“三基”应知应会》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手术室一般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内操作组每月考核,专科护理操作或手术配合在各专科轮转结束由专科组长和总带教进行考核,综合专科知识每半年1次由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科内其他统一培训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总带教、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新护士工作满一年由科考评小组,进行理论、操作、人文素养综合考评,符合要求进入第2年的培训。满两年各科轮转结束,独立当班进入手术室值班,本人申请,由科考评小组和护理部对其进行准出考核。

2效果

2.1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缩短

统计了自2008年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共新入科护士9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6个月。2012年至2013年新入科护士17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2个月,明显缩短了独立当班、进入值班的时间。

2.2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2012年到2013年医师满意度的调查及同行评价,医师的满意度从95%上升到98%,同行评价的优秀等次从人数的70%上升90%。结合科室的人力现状,2~3年的优秀护士能够参与到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例如肺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

2.3教学相长

专科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拓展专业知识,才能巩固其各项技术,具有指导考核新护士的能力,这些压力提高了专科导师工作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而授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授课技巧以及制作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例如PPT的制作,授课模具等。

3讨论

第3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月培训考核前临时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确定培训者,由培训者本人做培训前准备工作,运行中发现培训者准备不充分,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意见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出现一项操作多种流程,针对这种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全院集中考核前先进行全院护士长和各科操作能手的培训考核,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一名流程规范、操作娴熟、护患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并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优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限时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限时补考

    2012年以前由于参加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时间有限,考核不合格者就退回科室由护士长来完成补考,运行中发现大部分护士长补考时评分较松未起到再培训的作用,2012年护理部对不及格者进行严格要求,在所有人员考核结束后对不及格者给予补考不但不降标准反而标准更高,直到合格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

第4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 N2级护士; 急诊科轮转; 培训

doi:10.14033/ki.cfmr.2016.35.0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161-02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分层级培训是护理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目前笔者所在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改进并完善培训方案,以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及病区护理质量,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2015年1月笔者做了一份以基于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护士层级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N2级护士(毕业4~6年的护士)应参加急诊科的轮转培训,以提高急救技术和应急能力,护理部也规定护士晋升护师之前必须完成3个月急诊科轮训,2015年4-12月参与轮训的护士有34名,笔者对这批护士进行了研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分四个院区,2015年4-12月,全院在各院区急诊科轮训的N2护士共34名,年龄22~26岁,平均(24.68±2.41)岁;护龄3~5年;学历:中专7名,占20.6%;大专23名,占67.6%;本科4名,占11.8%;其中妇产科4名,儿科3名,大内科15名,大外科12名。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计划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护士轮转培训,保证轮转学习的质量,护理部要求各院区急诊室根据接收和带教能力,制定接收计划,并填写《急诊科轮转护士接收计划表》,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人员安排及护士需求制定科室轮转计划,并填写《科室护士急诊科轮转计划表》。这两种表格分季度上报至护理部,上报时间为每季度倒数第2周,护理部根据科室计划安排轮转,并于每季度最后1周公布下一季度轮转及接收计划。四个院区每期可接收护士共12~15名,时间为3个月。培训前统一进行考核,内容为急救知识如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及各项急救技术操作如吸痰、心肺复苏等。

1.2.2 确定培训内容 由护理部统一制订《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明确每个阶段的培训及考核内容,轮训者每人一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急诊科布局,常用仪器如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使用及维护,心肺复苏术,各项规章制度,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观察,护理病历书写,交接班与转运流程等。

1.2.3 带教老师资质认定 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护士培训质量,要求在急诊工作满5年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并取得急救技能培训资质的护士[2]。每一批培训结束后,轮训护士要填写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表,提出意见及建议,科室召开研讨会, 年终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不合格者取消带教资格。

1.2.4 实施系统化培训

1.2.4.1 阶段培训 第一阶段:第1周进行岗前培训,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讲解急诊科工作环境、急救仪器、药品、物品的放置与使用,要求轮训护士熟悉各项制度与岗位职责,以及急诊危重患者、留观患者护理表格的书写及要求,交接班方法以及如何与120、ICU、手术室及病房交接等内容。第6天进行考试,合格者第2周入科工作。第二阶段:第2周起至第2个月末,实施一对一跟班带教,带教老师随班讲解,整个学习期间采取导师制。轮训护士跟随带教老师共同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带教老师要采取边工作,边讲解,边提问的方法带教,并根据轮训护士的个人情况,结合带教计划,因人施教。第三阶段:第3个月开始至轮训结束实行双班制带教,轮训护士与带教老师值相同的班次,但要独立完成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并独立书写护理病历。要求带教老师做好监督及指导工作,轮训护士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请教带教老师,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1.2.4.2 多形式培训 除了临床带教,整个轮训期间轮训护士要随科室完成每周三的理论培训,完成每个月的操作培训。临床带教要与集中讲座、观摩操作录像、护理查房、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有机的结合。有研究表明,最受认可的护士培训方式居前3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角色扮演,发放资料自学最不受认可[3]。

1.2.5 定期考核与讲评 阶段性考核由带教老师每两周组织1次,了解各阶段学习的重点是否掌握,并听取轮训护士的收获和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及方法,达到最终的培训目标[4]。最后1周完成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均记入《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

1.2.6 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分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护理病历书写5项。培训结束前1周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急诊案例情景模拟考核。理论考核由总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建立题库,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考核,理论成绩评价标准:≥8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参照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对6项急救操作进行考核,抽签方式决定考试项目,共2项,操作成绩评价标准:≥85分为合格。护理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从案例情景模拟考核中给予评分,选取急诊科常见危急重症病例,轮训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模拟案例现场还原,包括医生、急救设备、患者自身情况,甚至还有患者家属,由护士现场处置,考核护士急救意识、病情观察和应急能力。病历书写抽取独立护理患者时书写的最后一份护理病历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以无记名方式调查轮训护士对急诊科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阶段安排的合理性、培训的具体形式及效果的满意程度;培训结束后2个月,对受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轮训护士对培训方法、形式、内容及效果满意度为94.1%(32/34);轮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2.6%(63/68)。轮训护士培训后急救意识、急救知识及技能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急救护士的临床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5]。轮训护士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奠定了急救基础知识,锻炼和培养了急救意识,规范了急救技能操作,病情观察能力也得到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也适应当今循证护理的需要[6]。表1结果显示,通过轮训,护士临床工作各项能力均有所提高。

3.2 提高各临床科室的病情观察和应急抢救能力

轮训护士返回科室后能学以致用,在面对各种危急情况时,不再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对患者的观察也更加仔细,能够发现问题,并能为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逐渐成长为各科室骨干力量。随着轮训人员数量的增加,科室整体对危急重症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和抢救应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3 护士轮训可以减轻急诊科的工作压力

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是全院最忙的科室,轮训护士的加入,补充了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她们在轮训前基本都在内外妇儿大科轮训过,有一定基础护理知识及经验,她们在学习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急诊科由于人力不足造成的工作压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

3.4 N2级护士晋升护师前轮转急诊科培训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医院的迅速的扩建,各个科室的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而急诊、危重患者却逐年增多,这就要求护士有更高的急救技术、应急和病情观察能力。但参加培训的护士,培训前作为N1级o士(工作1~3年)定科前要参加内外妇儿大科为期3年的轮训,临床上主要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基础护理,急救意识和抢救经验缺乏。定科后作为初级责任护士,多为是从开始独立分管轻症患者到熟练应用专业知识执行整体护理的阶段,必须具有应急抢救的能力,及时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抢救的机会多,有利于护士快速掌握急救技能[7],让她们参与急诊科轮训是有必要的。医院早在几年前就有护士参加急诊轮训制度,但因医院的扩建,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轮训制度没得到很好的执行。为了提高其培训的依从性,护理部将职称聘任与培训相结合,聘任护师岗位之前必须轮转急诊室3个月并取得合格证书,使制度更好的落实。

N2级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是各科室提高护理质量,尤其是急救护理质量的需要,但由于理论轮训时间短,实际操作机会也不多,难以巩固实践操作技能。所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需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急救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8]。

参考文献

[1]董梅德,吴玲,马红.急诊科轮转护士系统培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26-128.

[2]曹艾斓,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24.

[3]陈丽,冯先琼.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5,29(7):2561-2563.

[4]王红,黎瑞红.耳鼻喉科护士急诊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20):27-28.

[5]陈莉萍.护士实行ICU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36-137.

[6]白永菊,付燕.ICU进修护士的带教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28.

[7]刘玉兰.急诊科轮转护士急救技能的培养与管理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6):567-568.

第5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机动护士;人力资源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课题,而临床一线护士短缺是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2011年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间与手术室护士之比为1∶3,根据标准规定,为降低手术室职业风险,每年手术室人力资源增加幅度应低于总体人数的10%[1],而2016年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31个省份2 039所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中发现,手术间数量∶手术室护士数量(中位数)=1∶2,较2012年调查结果明显下降[2],随着“两孩”政策的开放,孕产期护理人员增多,手术室人力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手术室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化保障手术室的职业安全,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孕产期所造成的暂时性人力资源短缺,是每位手术室管理者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院自2016年3月开始建立手术室机动护士库,进行统一培训、管理和调配,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手术配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东院区手术室开放手术间33间,年手术量约2.9万台次,护士108人(其中手术间护士87人,产假年均7人次),其中女90人,男18人,年龄24~54(29.61±4.06)岁。学历:硕士1人,本科95人,大专12人;职称:主管护师17人,护师/护士91人。护士长1人。

 

1.2方法

 

1.2.1手术室机动护士的选拔

 

手术室机动护士的选拔标准如下。

 

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业务能力、应急能力和适应能力。②工作5年及以上,职称护师及以上。③遵循自愿原则,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根据护士日常工作表现及科室工作特点进行初筛。④参加手术室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纳入手术室机动护士库,发放医院内资格证书,有效期3年。

 

1.2.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管理与调配

 

建立手术室机动护士库档案,由护理部统一管理,记录护士的基本信息、培训、考核与调配期间工作表现。原则上每3年进行人员增补调整一次。遇有孕产、哺乳、脱产学习等情况,经复岗培训考核合格后再次上岗。手术室机动护士要服从手术室护士长的调配安排,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需要,提出用人需求,机动护士根据所在科室排班,利用休息时间结合自身意愿提出申请,接受手术室护士长统一调配。若手术室人员及机动护士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护理部在保证机动护士原有工作部门人力资源充沛的前提下,进行机动护士统一调配,将机动护士调配至手术室工作。机动护士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发生不良事件时,承担相应责任,连续5次因个人原因不能参与手术室工作者取消手术室机动护士资格。

 

1.2.3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与考核

 

以提高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根据手术室工作要求、岗位职责及各专业手术配合特点,将培训分为集中培训考核与定期培训考核两部分。

 

1.2.3.1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与考核

 

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教、情景模拟、实践操作培训方法。集中培训与考核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为期2周的基础培训,主要内容为手术室专科知识、专业能力及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包括:与手术室相关的法律法规、手术室工作标准规范、手术室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感染控制、安全管理等相关内容)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与无接触戴手套、铺设无菌器械台、隔离技术、器械的处理及维护等基础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技能培训,结合机动护士所在科室、个人意愿及手术室实际需要、临床护理安全等因素,将机动护士分配到手足外科、产科、腔镜外科、眼科、血管外科和口腔科专业手术间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手术配合实践,培训结束后分专业进行考核。此阶段要求机动护士掌握特定专业解剖知识与器械护士配合技能。培训方式为上述专业专科护士担任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培训频次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安排,要求机动护士根据当日手术配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由各带教老师对机动护士的当日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给出建议。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专业的解剖基础知识、手术物品准备、器械护士配合要点、专科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手术患者沟通技巧等。考核成绩由带教老师日常评分与理论考试得分构成。通过考核人员护理部颁发手术室机动护士准入证书,有效期为3年。

 

1.2.3.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定期培训与考核

 

考核合格的机动护士建立微信群,教学护士根据培训计划每周推送培训内容,机动护士通过自学及术前小课堂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手术配合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临床操作过程中各专科带教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修正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护士长及教学护士加强机动护士实践操作的督导,年终进行手术室相关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室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所配合专业的手术室专科理论及器械护士手术配合情况。

 

1.2.4手术室机动护士的使用

 

获得手术室机动护士资质的人员主要承担第二阶段中技能培训相关专业的器械护士配合工作,由“一对一”带教阶段的带教老师担任巡回护士工作。手术室前一天进行手术排程及人员安排时,优先选择难度系数较小的手术进行安排。根据机动护士申请情况,由带教老师提前评估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及手术配合的难度系数,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安排本专业的机动护士进行配合。

 

1.2.5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待遇

 

在手术室工作期间享受所在科室同级别护理人员待遇的2倍,绩效工资由护理部及手术室共同承担(根据本人表现、工作量、按照护理部及科室机动护士绩效管理方案进行发放)。

 

1.2.6效果评价

 

(1)统计机动护士3年聘用期间的调配次数、工作时间、所承担的工作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带教及工作满意度的评价:①采用自制量表,由机动护士对手术室的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4个等级,<80分为“不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9l~95分为“满意”,96~100分为“非常满意”。

 

(3)科室对机动护士的评价:

 

①每年度对机动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②岗位胜任力评价:护士长、教学护士及专科指导老师对机动护士进行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采用刘佳[3]研制的手术室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评分标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为完全没有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评分越高能力越强。

 

(4)整体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4(]Minnesota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

 

短题本,本问卷共有20个条目,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3个维度。内在满意度指薪资待遇福利、升迁发展及工作所带来的声誉等;外在满意度指个人对于所处工作环境及与领导、同事间关系的满意程度;一般满意度包括个人专长与兴趣的应用及配适程度,学习机会与工作保障等。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为非常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不确定,4分为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该问卷在护士人群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0.85[4],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

 

2结果

 

2.1机动护士一般资料及调配工作情况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培训

 

手术室机动护士56人,通过考核37人。其中男6人,女31人;护师21人,主管护师16人;年龄(29.73±2.60)岁。调配机动护士3 185人次,计25 168 h,配合完成手术7 518台次,无不良事件发生。

 

2.2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评价

 

手术室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43±1.62)分和(96.43±1.97)分,满意及以上比例分别占100.00%及91.90%。

 

2.3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后各时间段考核成绩比较

 

手术室机动护士培训结束后、医院内多部门执业满1年、满2年及满3年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得分呈逐年递增趋势,理论成绩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技能成绩两两比较除满2年和满3年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详见表1。

2.4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后与聘用期满时岗位胜任力比较

 

培训结束后及聘用3年期满,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均明显提高,两个时间点比较除自我概念维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5个维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详见表2。

2.5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执业前后整体工作满意度的比较(表3)

3讨论

 

3.1手术室机动护士可有效缓解手术室临时性人力资源短缺

 

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提高到2.74,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但随着“两孩”政策的开放,护士大多为女性,临床普遍出现暂时性护士短缺现象。为确保护理安全并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孕产期所造成的暂时性人力短缺,我院开始借鉴护士多点执业的管理模式,在医院内实施护士多科室执业管理模式下的机动护士管理。护士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护士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的行为[5],可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的短缺,但因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缺乏科学规划及政策指引,导致护士多点执业存在医疗风险,护士的安全隐患增加、影响第一执业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等弊端[6]。为避免以上弊端,我院实施医院内护士多科室执业模式,为手术室招聘机动护士,此管理模式由护理部统筹管理,机动护士和用人科室可实现护士班次的信息共享,从而合理对手术室机动护士实施调配,有效避免了机动护士因为趋于利益所造成的疲劳过度增加的护理风险,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另外本院护士对医院内职业环境比较熟悉,便于机动护士更快更好地适应科室工作。手术室实行机动护士医院内多科室执业模式3年期间,共完成调配机动护士3 185人次,计25 168 h,有效缓解了手术室人力不足的现状。

 

3.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开展护士培训,从而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7]。同时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再次提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不断提高临床专科护理水平,发展专科护理队伍[8]。岗位胜任力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并在此岗位上产生优秀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的总和,它与组织中具体的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岗位的职权、职责、环境、激励和约束制度等因素的影响[9]。护士岗位胜任力指的是护士对各类护理技能、专业成长、终生学习、价值观、评判思维、信息应用及科研教学的能力[10]。本研究对手术室机动护士实施手术室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集中培训和定期培训考核,聘任期间机动护士的理论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年终考核除满2年与满3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整体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效果明显,培训方式得到了机动护士的认可。护士岗位胜任力是决定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本研究对于机动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结果显示,聘用期满机动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知识技能、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素质、带教和培训5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培训结束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手术室机动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工作胜任力,保证手术安全,可为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提供支持和借鉴。然而自我概念维度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机动护士从事手术配合过程中,在疑难手术的配合、紧急情况的处理,各主刀医生习惯的把握方面,与手术室全职护士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机动护士自我概念方面的成长和评分,因此应该针对机动护士工作中的不足,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技术指导,提高机动护士的工作自信心。

 

3.3手术室机动护士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11]。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受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的内容、上司的领导方式、晋升机会、薪金报酬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执业后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在手术室执业期间其职业荣誉感增加,收入提高有关,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工作满意度与薪酬水平相关,随着薪酬水平的增高,工作满意度也增高[12]。另外,机动护士在手术室工作期间,尽量将其安排在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的手术间,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便于与本科室医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全面了解本专业患者的手术情况,提高其对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发现病房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在临床工作改进中的发言权,促进了科室间的沟通,从而提高日常工作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工作满意度。

 

4小结

 

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院外多点执业模式存在的不足,有效缓解了手术室护士临时短缺的现状,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手术室对机动护士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解决临时性人员短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兴莲,吴荷玉,杨英,等.机动护士库在手术室专科化弹性排班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3,28(16):62-63.

 

[2]郭莉,米湘琦,陈肖敏,等.全国2039所医院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17,17(8):1014-1019.

 

[3]刘佳.手术室器械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

 

[4]张文文.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及其对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影响.济南:山东大学,2015.

 

[5]凌张宾,唐明霞,宋智慧,等.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现状.护理学杂志,2018,33(8):107-109.

 

[6]唐喻莹,徐杉,李娜,等.护士多点执业的利弊分析与建议.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19-12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05-0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11-18.

 

[9]温贤秀,敬洁.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机动库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7-330.

 

[10]陈殷钰,卢慧琴,李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成效.浙江医学教育,2017,16(6):13-15.

 

[11]Joiner C,Van Servellen GM.Job enrichment in nursing:a guide to improving morale,productivity,and retention.Rockville,Md:Aspen Systems Corporation,1984.

第6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项目较为集中,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对骨科、神外、胸心外等大手术及仪器设备多的腔镜手术的配合满意率偏低,对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1.1医生不满意项目原因分析

1.1.1物品准备不齐全:护理人员对新器械性能不熟悉。另外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欠缺,手术步骤、医师习惯、器械认知、手术评估欠妥导致物品准备不齐全。

1.1.2手术传递器械不主动,欠熟练:科室低年资护士多,他们承担着大量的器械配合工作。由于手术室工作经验、专科理论及技能缺乏,在配合器械复杂、精细的腔镜、骨科、胸心外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时,就显得尤为吃力。要达到默契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再加上部分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差,理论不扎实,学习不积极,科室培训不认真,对新器械、新设备知识匮乏。另外手术过程中有个别护士注意力未能高度集中,未及时关注手术进展,导致配合欠佳。

1.1.3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随着我国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国家交流越来越多,大批先进的进口及国产精密手术仪器与设备运用于手术中,这些仪器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操作面板多为英文标记。要求操作者必须正确连接、调节、使用、清洁和保养。有些仪器设备本身还部分延伸至手术野因而要求术前灭菌[5]。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今众多的高科技精密贵重仪器使用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1.1.4手术摆放不当:手术安置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手术野的暴露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故手术医师对手术安置的要求很高。手术安置是手术室护理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项基础操作,涉及人体解剖和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但大多手术室培训此项操作时只涉及到如何安置、安置的注意事项等,对人体解剖及人体力学原理忽略学习,普遍缺乏规范化培训导致护士操作机械。另外年轻护士巡回经验少操作机会少,对安置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后果知识匮乏,导致手术摆放不当。

1.2干预

1.2.1加强专科配合训练,提高手术配合水平:①把低年资护士培训作为重点,建立培训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专业强化培训,每月专人集中讲课、一对一带教、短期内熟练单科手术等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②分层次进行培训。护士长、专科组长、高年资护士组成培训计划制定小组,搜集不满意项目,针对配合薄弱环节制定培训计划并承担授课任务。对于配合不满意的手术,如骨科、神外、胸心外及大手术开展前瞻性业务查房及业务学习。邀请专科医师讲课,学习相关手术的解剖、生理病理、手术步骤、术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等,并模拟手术物品准备及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低年资护士在参加新开展大手术、疑难手术后及时写出手术配合笔记及心得,交给护士长批阅。③科室订购多种手术相关书籍、杂志、图谱、多媒体等资料供护理人员查阅。选派科室年轻护士前往先进医院进修,护士长带领骨干护士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提高整体专业素质和配合能力。激励年轻护士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1.2.2手术放置的培训:①理论培训:通过图文及多媒体的形式授课,内容包括各种手术的解剖功能位、人体力学应用、各种手术的要求、摆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各种手术标志物的角度、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及预防、手术床、架及垫的应用、防止坠床及管路滑脱措施、摆放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等。授课后对护士进行理论考核,以巩固讲授知识。②实践培训:理论培训完成后由培训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包括患者的确定、用物准备、手术床的调节、手术的放置、患者安全措施的实施。练习时手术室护士可分为2~3人一组,采用“角色互换”[3]和“亲身体验”[4]进行练习。使手术室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准确掌握标准手术的摆放方法。最后进行实践考核,由护士长、培训老师监考,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安置的准确性、熟练程度、患者舒适度。

1.2.3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培训:新仪器新设备使用由厂家人员集中手术医生和护士同时同地进行授课,针对仪器设备的概况、操作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日常保养、清洁要求、存放环境、配套设施及中英文文字说明等开展培训。并确定设备负责组长,组长承担以后该设备使用的日常培训。其他使用中的设备定期开展专科组长授课、厂家人员授课、老师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最后由护士长、专业技术人员、专科组长三者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考评。

2体会

第7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一、教务部职责

1、在医院党政领导下,执行医院的教学管理职能。负责全院的教学管理,包括本科教学、研究生 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卫生部临床临床药师培训、z省专科护士培训,各 级各类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的培训和教学,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外教学、远程教学等;

2、组织协调全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3、对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三级学科/科室等进行教学工作的业务 指导、督促管理、评估检查;

4、负责与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

5、组织医院教学督导组开展工作;

6、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 级主管部门的教学管理规定;

7、负责组织实施师资培训、青年教学比赛、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等;

8、建立健全医院各类教学管理档案,收集汇总全院各类教学/培训数据,提供全院教学/培训数据 报表;

9、负责全院教学工作总结,协助主管院长完成医院教学发展规划。

二、教研室/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科室职责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组织管理本二级学科(教研室/培训基 地/培训中心/科室)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 等)、各级各类培训基地的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程教学、计划外教学等。二 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主任全面领导,分管主任具体负责,设秘书一名 协助主任及分管主任具体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培训工作任务 ;

3、负责对所属三级学科、相关科室进行教学/培训业务的指导和督促。

4、负责与医院教务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5、根据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

6、负责本二级学科教学/培训档案的归档管理,向教务部提供教学/培训数据报表等。

三、三级学科职责

1、建立本三级学科的教学管理组织,负责组织管理本学科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等),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科室主任全面领导,分管 主任具体负责;

2、按照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科室的教学/ 培训工作任务;

3、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对本科室教学/培训档案原始记录进行归档管理,向二级学科提供教学/培训 资料数据等。

四、教学督导组职责

医院教学督导组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全院各类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评估等工作 。对全院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具 体职责如下:

1、全面了解学校教学动态和各级教学组织的管理情况,对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提供意见和建议, 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广泛听课,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和督导;

3、随机抽查作业、试卷等,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4、深入医院有教学任务的科室,检查临床的本科生见习/实习和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 士/技士等的临床带教情况,评价带教教师的教学效果;

5、担任青年教师试讲和赛课的评委;

6、参与研究生、住院医师、护士、技士的面试及各项考核工作;

7、参与年度教学检查工作;

第8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1.1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550张,开放5个手术间,年手术量约6000余例。收集整理2010-2011年入科的5名新护士的培训资料为对照组,2012年以后入科的5名新护士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的传帮带培训模式,即新护士进入手术室后,经过护士长1周科室管理制度等培训,进行岗前理论考核合格后,指定1名热心带教、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负责新护士全程带教,从简单手术的洗手配合开始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每2个月组织一次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科内护士、手术医生对新护士进行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合格后担任独立值班工作。观察组采用集中岗前培训与专科护士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时间也为1年,具体方法为:

1.2.1完善带教体系

科内成立由护士长—总带教—专科护士组成的培训小组,制定1年培训计划、目标,建立新护士培训项目单。给新护士每人提供1份资料袋,内有科室规章制度手册、手术室工作流程、1年培训及考核计划、专科轮训计划表、各科手术配合手册、常规器械卡、新护士技能考核表、护士业务技能评估表。

1.2.2集中岗前培训

由总带教集中岗前培训1个月,第1周:学习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进行与手术室相关的职业教育;第2周:采用多媒体反复学习外科洗手、无菌操作、留置胃管尿管、手术摆放等基本操作,认识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拆装、保养及用途;认识各种引流管、缝线、手术材料的名称及用途等;第3周:到中心供应室学习清洗、打包手术器械及各种无菌包;第4周:在示教室里情景练习各项基本操作。1个月学习结束后,由护士长和总带教对她们进行岗前理论及操作考核,2项各占50%,总分100分,成绩在80分以上即可进入下阶段培训。

1.2.3专科护士带教

将新护士分散至各个专科小组进行临床手术配合学习,我院分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6个专科,根据各个专科手术特点,安排4~12周不等。在专科培训期间要求新护士每天做手术配合笔记,写出物品准备、手术步骤、手术、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医生个人习惯等,做到术前预习,每重复配合一次,就将笔记完善1次,直到详尽、准确为止,专科护士每周批改1次。专科护士每周用PPT进行专科理论授课1次,并与新护士就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互动交流。

1.2.4阶段性座谈会

护士长和培训小组成员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组织座谈会,内容有新护士在该阶段工作中优点及缺陷,满意度测评反馈,提出下阶段培训目标,征求新护士对带教管理及科室工作的建议。

1.2.5带教过程管理

总带教定期对专科带教阶段进行检查与评估:每天有配合笔记;每周有理论课;专科出科有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专科学习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按技能评估表内容对新护士进行工作能力测评;新护士项目培训单记录完整。

1.2.6考核标准

2组新护士均采用统一考核标准。岗前理论考核包括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基础理论包括各专科解剖知识及基础医学理论,仪器器械使用注意事项,各专科手术配合要点等;操作技能考核有手术摆放、仪器操作、无菌技术、实际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等。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包含新护士工作态度、医护手术配合、科内护士之间配合、学习态度、对患者服务共5个条目的满意度测评,按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计20、16、10分,总分100分。对新护士的理论(30%),操作技能(30%),满意度测评(20%),应急能力(20%)进行综合考评,总分85分以上为合格,即可独立承担值班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岗前理论考核、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满意度及综合考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传统带教存在弊端

传统的一对一传帮带方式基本上由护士长一人管理,新护士的临床手术配合要服从带教老师的轮班需求,所以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并因各个带教老师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不等,新护士培训后出现操作不规范,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现象,需相当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并存在安全隐患。

3.2新带教模式的优点

第9篇:科室护理培训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价值。方法:本样回顾分析手术室2009-1~2010-12对手术室新进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室新护士均完成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技术操作、手术配合程序均达标。整套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优良100%,3年前同期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75%,2008~2010年间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3年前同期。结论:加强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现代化手术室护士的要求,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 手术室 新护士 培训

手术室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无菌技术要求高的专业学科,如何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培养手术室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初步达到新世纪能力型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这需要手术室管理者通过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手术配合、抢救技能娴熟的手术室生力军。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室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统称为手术室新护士10人,均为女性,其中中专1,大专7人,本科2人,年龄19~24岁,平均21.8岁。以各专科有代表性的常规手术为主,培训法律法规、职责制度、基础护士操作、手术适应证、解剖、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手术步骤、术中巡回、洗手护士术中配合的要点等。

1.2 方法

1.2.1法律法规教育 对新进手术室护士宣传并实施法律法规的教育,医院手术室作为外科病人治疗的场所,危险性高,易引发医疗纠纷,应注重手术室护理中的法制问题。宣传并实施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责任倒置、医德医风的建议等文件,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

1.2.2 理论培训 培训以手术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为主,培训方面引入IS09000标准体系,建立动态连续的培训系统,目的是使新进护士了解手术室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及手术室的应急预案,操作常规等理论体系,设备、器械名称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1.2.3 操作培训 带教老师指导新护士具体的操作。包括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器械传递及特殊器械处理等。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急救抢救技术。并考核护士对手术消毒、铺巾、缝针、术中无菌技术、术中器械传递方法等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基本理论知识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示范手术配合技术操作,抢救性手术配合要点,熟悉病情的观察,培养应急和抢救的能力。

1.3培训考核 包括主观考核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客观评价以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的分数为量化指标。理论考核包括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的职责、手术步骤的配合、安置及注意事项、抢救手术的工作流程、一般器械及特殊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法、手术室易出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技术考核包括无菌技术、安置,穿针比赛、敷料包器械包的包装及消毒有效期,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术,常规仪器的使用。主观评价指标:护理管理人员、同事、自我评价结合,工作能力及态度、职业道德、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考核。每月考评一次。。客观评价:评分1~5分,计算总的得分,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90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上为合格。将近3年考核结果与3年前同期人员资料对比。

2 结果

手术室10名新护士均完成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达标,技术操作考核达标,手术配合程序达标。整套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优秀9名,良好1名,优良率100%,3年前同期相同数量新护士考核结果优秀4名,优良率75%,2007~2009年间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3年前同期,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由于专业性强、难度高,技术要求规范,对新进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进护士如何熟练各种操作技能,培训老师对新进护士进行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本资料通过我院理论培训、规范化的专业技术培训,巩固了手术室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新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术室10名新护士均完成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达标,技术操作考核达标,手术配合程序达标。整套综合规范化培训考核优秀7名,良好1名,优良率100%,3年前同期相同数量新护士考核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3年前同期,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考核-培训-再考核-再培训,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新护士对操作技能的领悟更深刻、更明确。新护理人员经一系列规范培训,理论和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整体护理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将有利于新护士的顺利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是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加强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引导新进护士发挥工作自主性、创造性,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逐渐完善的新进手术护士培训考核制度,以培养技术熟练,职业道德优秀的专业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包丽梅.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黑龙江医学,2003,27(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