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精选(九篇)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

第1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摘 要 本文就银行业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在阐述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范围不经济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开展混业经营,拓展业务范围,降低其风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在各类企业之间会考虑到有无范围经济,是否适合兼并。它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一、范围经济的发展

范围经济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在1975年定义,是指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强调生产的范围经济。1990年钱德勒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销售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强调的是生产和销售的范围经济,比生产的范围经济更进一步。2005年丁晓正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企业在生产两种 以上产品时拥有的成本优势。这一定义说明了范围经济可能来自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等各个过程,拓展了生产、销售意义上的范围经济。

尽管范围经济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必须生产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第二,产品的单位成本由此而降低。范围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多产品企业生产经济性的来源――成本的节约,开启了一个从成本的角度研究企业最佳经营范围的视角。

范围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范围经济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是范围经济的内在经济性,或企业的范围经济。王永将企业的范围经济分为企业和行业两个层次。广义的范围经济指同一地区范围内多个企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给单个企业带来的益处,即聚集效应,是范围经济的外在经济性,或区域的范围经济,这是对范围经济理解的延伸。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国际上普遍采用潘扎尔和威利格提出的范围经济程度(SC)来计量。

假如存在两种产品,若 ,则表示范围经济, 越大表示范围越经济;而 ,则表示范围不经济。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有:投入要素的共享,即不同商品的生产会使用相同的设备或其他的投入;统一管理的效率;生产过程的互补性。

二、银行中的范围经济

1.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界定

银行虽然不能生产类似工商企业的产品,但可以将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看作金融产品。银行的范围经济是指随着银行经营产品品种的增加或者业务领域的扩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的下降或者边际收益提高的现象。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主要表现在由银行生产多种金融产品的成本要大大低于一些专业化机构分别生产相同金融产品的成本,它包括产品多元化所带来的经济和地域扩张所带来的经济两个部分。

2.范围经济对银行的影响

范围经济与联合生产有关,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会产生影响。从成本方面来看,联合生产具有可以分摊固定成本的优势,并且可以获得信息共享的好处,提高银行的效率。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多种产品的单家企业生产这些产品比每种产品由单个企业生产更为便宜时。银行是特殊的厂商,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且属于多产出的厂商。

西方学者认为银行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度技术进步具有密切关系,且影响着银行的效率和成本。有关银行效率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银行规模及产品组合对成本的影响,即所谓的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另一类则是探讨银行实际的效率与效率边界的差异。由于衡量的方法不同,对于银行是否享有范围经济的结论并不一致。既有认为联合生产并不能降低成本,规模较大的银行已有多元不经济的现象。也有相信银行联合生产可以节省成本。

银行的监管需要成本,银行业的监管成本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监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和危机救助成本;二是被监管者支付的成本,包括服从成本和福利成本(抑制成本和生产者的福利损失);三是消费者还必须支付的消费者福利损失;四是监管失灵成本。

商业银行需要监管,以保证其安全性,但一方面监管会引起直接的资源成本,包括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行为的过程以及被监管方在执行监管条例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监管会引起间接的效率损失,银行实施监管条例可能会使被监管主体采取更为激进的经营策略、妨碍金融中介的创新、削弱银行的竞争力,进而导致银行业的低效率,其监管行为会干扰市场机制对资源的自动配置作用,又限制了充分竞争,从而这些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个社会福利水平。而范围经济一方面则可以减少监管所引起的直接资源成本,另一方面不仅可以使被监管主体采取更为稳妥的经营策略、促进金融中介的创新、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从而提高银行行业的效率,增加银行内部的资源自动配置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的福利水平。

3.国内学者的研究及一些启示

杜莉、王锋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4―1999年的范围经济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存在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现象,并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规模较大的银行在扩大经营范围时更容易获得范围收益。王聪、邹朋飞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而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范围经济系数与其资产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刘宗华、邹新月对1994―2001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杨大强运用广义超越对数函数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1995―2005年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范围不经济,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范围经济。窦育民,李富有运用商业银行的二次成本函数方法,通过对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6年的范围经济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所选样本期限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不经济,少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经济;而中国l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样本期限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经济,少部分时间内表现为范围不经济。在中国14家商业银行出现范围经济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总体水平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中国14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分别与其固定资产和存款总额的自然对数呈负向相关关系,而与银行的产权制度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三、结论

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本质是其成本效率问题,范围经济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分析说明银行的产权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关键因素。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产权不明晰,结构人员冗繁,无法建立其良好的激励机制,造成银行效率更为低下,缺乏竞争力,没有真正发挥优势,进一步导致范围不经济。因此,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

另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范围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与多元化经营即综合经营联系在一起的,实行综合经营更容易出现范围经济。发达国家银行混业经营下,其业务综合化,资源共享和品牌效应,成本节约都产生了范围经济;相比较下,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下由于业务种类少,技术水平不高、职工素质低,利率管制造成范围不经济的状况。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而混业经营载体的最高形式――全能银行,可带来明显的范围经济,并且全能银行是范围经济的最佳表现形式,全能银行的范围经济不仅表现在产品的综合化和全面化经营上,而且在监管模式选择上也同样带来显著的范围经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范围经济资产专用性低,进入成本低,可以改善银行的内部资金结构,拓展资金的运用渠道,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只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开展混业经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田苗苗.范围经济研究述评.问题研究.2009(3):89-91.

[3]徐文彬.全能银行监管模式选择的范围经济分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73-77.

[4]窦育民,李富有.中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7):87-91.

[5]马祥振,王文平.银行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技术进步.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34-36.

[6]杨大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51-56.

[7]郭艳玲.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业务范围拓展实现范围经济探讨.金融视线.2008(9):22.

第2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 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复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第3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 历史 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

3 为适应“ 经济 全球化”,

3.2 设置规模适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

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

设置行政机构的关键在于理顺职能关系,合理配置权力。明确权限职责。优化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3.3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4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运输业;密度经济;幅员经济;范围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36-01

在一般制造业中,范围经济是指多种产品共同生产时,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要素,会产生成本节约,从而使其相对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时具有更低生产成本。它是一个企业继规模经济之后,规模在纵向上达到饱和,从而转向横向,也就是多元化经营的一个策略。而在运输业中,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与一般制造业的略有不同。这主要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运输产品是货物和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是一种位移服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质量维度。在受雇运输的情况下,运输业者从提供的运输产品中取得对应的市场收入。如果将制造业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将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 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也就是说,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 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1]。

一、运输业中的范围经济。在运输业中,密度经济是指在固定设施和载运工具的能力不变时,运输网络上运量的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运输成本下降的情形;幅员经济是由于增加产品运输种类引起产量增加使单位成本降低;运输范围经济是保持运输密度和产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运输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从而使网络总运量增加而引起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这三个概念可用如下的图示形象说明:

上图为A、B、C、D四个节点构成的确定的运输网络系统。其中,密度经济是由于运输线路上(以AB线路为例)运量增加,客货流量提高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幅员经济是通过增加运输产品种类(如在BD间、BC间使用不同档次车辆、开行更多服务内容的线路等)来使单位运输成本降低;运输范围经济则是保持运输密度和产品种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运输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E节点处使网络总运量增加而引起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2]。

二、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一)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一个完整的运输系统是由站口为节点,以固定路线为连接,包括相关管理和服务组成的,具有运输服务功能的网络。直达运输和中转运输是其最基本的两种结构形式。直达运输就是从起点到讫点的运输。其成本主要是运行成本、管理成本、装卸费用等必需的固定成本。轴辐运输,也称中转运输,是指从起点出发,中途经过中转,然后到达终点的运输。采用轴辐式运输可以把不同站点处的货流量合并到同一条路线上,以增加密度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同时,不同路线的货物可以分享中转处的设施和服务,也使得管理成本减少。但中转运输会增加中转货物的运输距离、装卸时间及费用,使其成本上升。这样一来,采用中转运输是否具有经济性,在于比较直达路线结构所带来的单位运输成本的降低与货物中转运输所带来的单位运输成本的增加[3]。前者大于后者,中转运输具有经济性;否则,不具有经济性。

(二)轴辐式路线结构经济性的模型分析。

如上图左,为直达运输结构示意图,这里面是三次直达运输的一个表述。A地到B地,A地到C地,B地到C地,以及它们各自的回向。上图右,为轴辐运输结构示意图,这里的路线理论上有N*n条,以及它们各自的回向。现假设:(1)各站之间的货物流动量相同;(2)各车辆成本及站口的相关费用相同;(3)轴辐式路线结构中航线的平均距离与直达路线结构中路线的平均距离相当。符号说明:(1)N为站口数量;(2)q为各站口间货流量,包括往返运输量;(3)qd为直达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货流量;qz为轴辐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货流量;(4) 为直达路线结构时各路线上的固定成本; 为轴辐路线结构时每条路线上的固定成本;(5)C(q)为各路线上的可变成本,C(q)=βqγ 其中,β>0,0

结束语:提高运营线路流量以获得密度经济,增加多样化运输内容以产生幅员经济都可以使运输的网络经济效益得到改善。但在运量和运输种类都已经饱和的前提下,更有效的措施是扩大运营区域取得范围经济。但随着运输网络扩张,网络节点增加使运输成本增加,一旦该成本增加的幅度高于客流密度提高使运输成本降低的幅度,则出现了网络不经济现象。这里的运输网络该扩张到一个什么程度,如何让用路线数量和客流量来表示,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量化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作者简介:孟静(1987― ),安徽蚌埠人,现为安徽大学2011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周伟,姚志刚,王元庆.基于范围经济的运输网络扩张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3):92-95.

第5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物流集聚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1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等功能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不断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准确率,减少库存,从而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显现。杨春河博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三带——四区”的空间格局。[2]三带是东北和中国西北部的以能源和原料产业为依托的物流产业聚集带,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区域;中部以煤炭工业为依托的产业聚集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区;东南沿海以制造、进出口、消费为依托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域,包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四区是长三角产业物流聚集区;珠三角物流产业聚集区;环渤海物流产业聚集区;东北能源和重工业集聚区。

2 产业集聚的主要竞争优势理论

2.1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物流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近利用丰富的物流人力资源、市场、物流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正如克鲁格曼指出:同类工业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人聚集到一个地区,能够产生大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并把他们的新技术普遍带给各家工厂,从而造成繁荣。

2.2 范围经济理论

钱德勒(1990)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销售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企业层面认为范围经济实行的是产品线深度策略,即在现有的产品系列内不断的增加产品品种规格的策略。企业实行范围经济,把一元化经营的行业拓宽到多元化经营的行业,目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方面比价成功的案例是海尔的范围经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它还可以通过同其他物流企业建立虚拟企业、动态物流联盟等方式进一步扩展自身的物流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包括订货采购、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时,有能力把这些服务整个过程中的相同工序尽可能最大化,从而获取范围经济效益。

3物流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机理

发展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都认为:区域内及区域之间的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资的交换、转移任何经济体都无法发展壮大,就不会产生增长极,不会有增长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进而而梯度推移也不会实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区域内、区域之间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物流是实现区域内、区域之间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的重要手段。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物流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资源等,物流企业本身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规模,降低了物流企业固定资本的分摊比重,降低了物流企业的使用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企业众多,这些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动力,这就会刺激物流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外,物流产业集聚在一起,原来的点对点、要素对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发展成网络成员之间稳定的、紧密的联系,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得到加强,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将会减少。物流产业集聚在一起拓展了信息的共享范围,减少了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不畅,提高双方识别不确定环境的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

3.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经济区域中各类产业和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动。一般而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内容。根据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交通运输业、物资仓储业和流通加工业等)大都属于第三产业。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服务企业数量众多,这样就可以在集聚区建立诸如信息、人力资源、技术、金融、法律、中介、监测和检验等专项服务,带动我国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国民经济比重,优化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外,物流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区域物流的发展对于区域产业经济会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进而改变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3.3 有利于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具体来说,增长极的动力系统并包含着创新动力、市场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和优化动力、产业集聚动力以及制度推动力等五大基本要素或子系统。产业集聚是增长极形成的动力之一,产业集聚能够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推动增长极的内生动力。首先,物流产业集聚集中相当规模的物流人才,资金和物流技术,众多企业之间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产生极高的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推动增长极增长,其次,物流产业集聚使得区域内部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空间交易成本,提高了区域增长极的效率,再次,物流产业集聚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产业集聚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发挥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结论

物流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物流产业集聚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政府应在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鼓励物流集聚区坚持立足于自身的企业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284.

第6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成因分析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作为城市载体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工业、商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联盟与融合更加频繁,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或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融合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城市群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空间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没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作保障,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开始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

二、现代物流在中心城市聚散功能中的理论阐述

物流网络是由各级物流节点和连线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结构形式。这里“节点”是指各级物流中心,“连线”是指由交通、通讯干线联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在物流网络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要素在“结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形成“轴线”。“轴线”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扩散的要素与附近区域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产生新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主要源于它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城市的聚集是为了扩散。扩散功能是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效益的溢出,它提高和带动了区域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心城市对区域的主导作用及吸引力。扩散是区域城镇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心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只有不断地向周围城镇扩散其发展效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地获得新的发展能量。这种集聚和扩散过程要通过一个高效的物流网络来完成。

三、中心城市聚散功能形成阶段分析

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群经济活动的集聚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与周边城市构成了开放型的经济循环系统,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对流”。各种网络的经济联系纵横交错,互相渗透,进行大量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形成多层次的经济网络体系。城镇体系网络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骨架系统,是城市群中各种经济网络体系的核心,它由具有不同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一个城市群,依据内在经济联系整合而成的空间系统。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4种,即离散形、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形。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发展大体是一个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过程。

离散形。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活动联系少,城市化水平低,工业不发达,经济活动以小范围内的孤立、分散、封闭状态为特征。城镇规模小,职能较单一,等级均衡,同级城镇间联系不密切。城镇间的联系,以上下等级之间的行政、商业及其他服务性活动联系为主。由于这些小城镇经济以服务于本城需要的非基础部门为主体,与外界经济联系微弱,从而导致以若干小城镇地域范围的封闭分割并形成低水平、低速度、均衡的城市体系。

聚集形。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区域中具有区位优势的城镇快速成长,形成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城镇之间横向联系也逐步加强,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城市首位度提高,城镇数目比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基础部门结构及城市经济结构简单,次级城市变化相对缓慢,城市之间联系以不同等级的纵向联系为主。

扩散形。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城市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对区域的扩散作用日渐增加,周围城镇得到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随着扩散作用的日益加强,城市等级规模基本形成,各城镇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小城镇数量增多,城镇职能分工和互补性明显。

均衡性。区域经济已进入繁荣、发达,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知识和信息成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生产力逐步向均衡化发展,极化与扩散作用出现均衡。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城市间联系密切,城市体系出现网络化、多中心的特征。

第7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分税制、立法

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立法(简称“分税制立法”)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虽已初显成效,并从整体上勾画出我国财政体制立法的基本框架,但尚未构建形式完备、内容规范的分税制立法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立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我国分税制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已显得十分必要。

一、分税制的立法界定

财政体制,又称财政管理体制,经济学中的通说认为,它是“在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部门、单位之间的职、责、权力和相应利益的制度”(注:陈岱孙主编:《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4页。)。除通说之外,还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财政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制度(注:陈共等:《财政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财政体制是划分各级政府财力和财权的法规(注:姜雄壮:《当代财政学若干论点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第233页。); 财政体制既是财政管理制度又是财政分配关系(注:姜雄壮:《当代财政学若干论点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第253页。)。据此,我们认为, 学者们均是从不同角度来界定财政体制的。实际上财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法的涵义是不同的。国家立法时须首先界定财政体制的概念,否则会引起歧义。换言之,立法界定财政体制时,可参照但不宜直接引用上述某一种关于财政体制的定义,应综合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具体包括:(1 )财政体制的法定涵义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事权十分广泛并且直接延伸到经济组织内部,政府财政管理权的范围较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事权一般不直接介入经济组织内部,财政体制不直接规定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个人间的分配关系。(2 )财政体制的法定涵义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3)财政体制的法定涵义还应与财税法的其他法律规范相衔接。因此,财政体制可界定为划分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的制度。相应地,财政体制法就是调整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财政体制法就是财政分权法,它在财政法体系中居基本法地位。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依财政体制法划定的财政权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

财政体制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形成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基本形式,分税制就是一种分权式的财政体制,故称之为分税制财政体制。关于分税制问题,在我国除少数学者主张它仅为一种税收体制外(注:郝昭成等:《财税体制突破与利益重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 页。),通常将其定义为“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为基础相应划分财权和财力的一种分权式财政体制”。(注:储敏伟:《分税制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载《财经研究》1993年第12期,第18页。)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定义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分税制的实质问题,但并未涵盖分税制的全部内容。概言之,分税制是依法划分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之间财政权的制度。从各国分税制立法的实践看,我们认为,分税制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分税制是一种涉及多种财政要素、多种财政行为的综合性财政体制。以法定形式划分税收收入是划分财力的关键,而财力的形式受制于财政权的划分,财政权的分配又是依据各类、各级国家机关的性质和职责的,通过分税制可以将财政权分配关系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因此,分税制是一种含税收管理体制的财政体制。财政权由财政立法权、财政行政权、财政司法权构成,分税制立法必须划清三种不同属性的财政权并进行合理分配。

2.分税制是分设机构、划分事权、划分财政权三者相统一的财政体制。依我国宪法,财政权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是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的。世界上不少国家还分设国家税务行政机关与地方税务行政机关,并设置了专门的税务司法机关。各类国家机关的职责不同,事权也不一样,划分财政权应与各自的事权相一致。机构分设的目的是为了划分事权和财政权,划分财政权和事权亦要求机构分设。

3.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选择的一种分权式财政体制。市场经济是自主、分权的经济,它为分税制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即中央和地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适当分权。分税制作为一种分权式财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是一致的。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并无独立的财政权,缺少实施分税制的基础。

4.分税制是一种以配套齐全的法律体系进行保障的规范化财政体制。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无疑要求构建完善的财政体制法。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分税制,并在宪法中确认各类国家机关的职责及相应的事权,为分税制提供国家基本法上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律将分税制各个方面的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二、分税制立法模式的选择

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各国分税制立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分权措施及分权程度上是不相同的。概括起来,分税制立法可以分为相对分权与绝对分权两种立法模式。前者是将财政立法权和财政行政权主要集中于中央,同时赋予地方国家机关一定的财政立法权和财政行政权,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虽相对明确,但亦有交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大。后者则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权较彻底,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财政立法权、财政行政权和财政收支范围非常明确,互不交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不大。那么,从实际出发,我国应选择何种分税制立法模式呢?我们认为,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立法体制决定我国分税制立法的模式应为相对分权式。

1.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财政体制法是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分配关系的准则,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在法律上的反映。财政体制既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又构成经济体制的一部分。集权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法所规定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水平较低甚至不实行分权,这种立法模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扬弃。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发展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多种利益格局并存要求实行分税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必然促使中央适当集中财政权以形成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和财力,同时,分配给地方一定的财政权,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2.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政治体制保持一致。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它统一行使分税制最高立法权;省级(或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在不同国家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有权制定分税制的地方性法规。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决定我国财政权以中央统一为主、地方分权为辅。即与宏观调控相对应的财政权必须统一在中央,适应市场调节的财政权由地方行使。在税收体制中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就是政治上相对分权原则的体现。

3.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立法体制保持协调。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实行两级立法体制。在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地方,省级(或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推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务院曾制定了一批税收方面的暂行条例,这并不表明国务院是立法机关,更不表明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条例构成一级独立的中央立法,因为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条例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进行的授权性立法。同理,省级(或经济特区)人民政府根据省级(或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授权性立法亦不构成一级独立的地方性立法。由于财政体制法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显然,财政体制法的表现形式应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三、分税制立法内容的建构

各国分税制立法的模式虽不尽相同,但其立法内容的建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规定在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之间主要划分财政权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项权力。分税制立法的核心是划分财政权,主要目的是使各级政府具有与其事权相称的财力。各级政府的财力是由各级政府财政收支范围和转移支付规模决定的,财力受制于财政立法权和财政行政权。具体而言,分税制立法至少应包括以下六大方面的基本内容:

1.划分事权。划分事权是分税制实施的基础,划分事权的关键是将财政立法权与财政行政权分开,将各级政府的事权分清。分清各级政府的事权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政府应承担的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范围,防止政企不分;二是将政府事务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分配,防止权责不明。故将有关事权在各级政府间划分并不等于均分事权,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的实际情况,遵循适度分权、受益、职能优势原则。下级政府有能力承担的事务,应由下级政府办理,上级政府所负责的事务须是不宜由下级政府承担或下级政府无力承担的事务;一项事权应分配给哪一级政府可以依据其行使事权受益范围所涵盖的行政区域决定;各级政府都有处理不同事务的优势,(注:于宗先主编:《经济学百科全书。财政学》,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89页。)在划分事权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划分国家财政级次并确定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国家财政的级次通常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财政支出范围是由各政府的事权决定的。划分财政支出范围一般遵循以下标准:凡是规模庞大、需要巨额资金和高新技术才能完成的经济事务或社会事务方面的支出,应由中央财政承担,否则由地方财政承担;财政支出受益对象遍及全国的,应属于中央财政支出范围,仅及于某一地方的,由该地方财政承担,财政支出的计划或标准须全国统一的,属中央财政支出,须地方因地制宜的,为地方财政支出。据此,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现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以及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注:参见《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划分财政收入的范围应遵循事权与财力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财政收入范围应以财政支出的范围为依据,确保中央对财政集中全国大部分财政收入,因为中央政府除直接安排消耗性财政支出外,为实现宏观调控还必须安排大量的转移性财政支出。划分财政收入的关键是划分税收收入,并符合效率、适合、相当、经济等多项原则。

3.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范围。划分财政收入的范围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并以财政支出的范围为依据。划分财政收入的范围应确保中央财政集中全国大部分财政收入。具体包括:(1 )税收收入的划分。划分税收收入应以征收管理效率高低决定某税归哪一级财政,同时,以对经济发展促进大小决定某税归哪一级财政。我国目前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确定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将与地方利益关系密切、税源分散、需要发挥地方组织收入积极性,便于地方征管的税种作为地方税。(2)国有企业利润的划分。目前, 中央企业税后利润全部上交中央财政,地方企业税后利润全部上交地方财政。(3 )其他专项财政收入的划分。

4.建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将其财政收入按照法定标准、程序划转给下级政府作为其收入来源的一种拨款形式。根据财政收支法划定的初次财政收入范围,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财政收入,但按法定财政支出范围,全国大部分消耗性财政支出由地方直接安排。中央与地方这种纵向的财政收支差额是由转移支付来实现平衡的。此外,由于同级不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许多贫困地区维持机关正常运转的财政支出都不能保障,同级不同地区间财政收支差额也需要转移支付来平衡。因此,转移支付对于弥补地方财政收支差额,维持整个国家各个地方财政负担的公共服务最低标准,以创造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经济稳定有重大意义。(注:汪兴益:《试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载《财贸经济》1994年第8期,第36页。) 转移支付有一般转移支付和特殊转移支付之分。前者又称整体性支付。上级政府对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具体用途不予限定,由下级政府自主支配使用。后者亦称专项性转移支付,它是上级政府依照特定目的和条件对下级政府的特殊补助,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某一地区难以承担的全国性和跨地区性项目,以及上级政府所鼓励发展的行业或项目,实现国家特定调控目的。

5.划分财政行政权。财政行政权主要是各级政府运用国家所赋予的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强制性的权力,如公债发行权、税款征收权等。这种权力不同于财政立法权和财政司法权。财政立法权、财政司法权虽然也具有国家强制力,但财政立法权是针对各类财政事务制定和法律的权力,财政司法权是针对财政刑事案件、财政民事案件和财政行政案件进行审判的权力。但财政行政权应受制于财政立法权和财政司法权。划分财政行政权的总原则是,各级政府及其财政主管机关依照财税法,对属于该级财政收支事项独立行使财政行政权,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行使监督权。

6.划分财政立法权。根据法治原则,各项财政权的划分最终表现为立法权的划分。政治体制及立法体制上的差异造成各国行使财政立法权的机关不完全相同,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立法权的分配办法各异。在西方国家,税法必须由议会制定,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大小因各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或单一制有所不同。在我国,宪法对立法权在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作了划分,这种划分适用于财政立法权的划分。这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最高财政立法权,财政法律是制定财政行政法规、财政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国务院根据国家权力机关授权,可进行财政委托立法,也可以制定财政法律的实施条例;法定的地方权力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不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财政法规。

四、分税制立法的完善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虽确立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但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分税制立法尚不完善。我国分税制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政府职能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各级政府事权不清;在统一税法、集中税权时,忽视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原有地区间财政分配格局尚未打破,缺少转移支付的法律规范;税收司法保障体系不健全。故在走向21世纪之际,应构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法统帅下的税收基本法、财政收支划分法、国债法和转移支付法等构成的财政法体系。

制定税收基本法可以解决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各自的税收征管权限以及设立税务司法机构的问题。对此,省级权力机关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已有法律依据。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7条规定,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这里所称地方性法规理应包括税收地方性法规。赋予并允许地方实际行使税收立法权,有助于将地方诸多“费用”一并纳入税收管理的法制轨道。目前地方政府征收许多名目的“费用”,实际上相当于地方税。众所周知,分税制实施后我国地方税制更加薄弱,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有助于建立完备的地方税体系。税收基本法应将地方税收立法权具体化。同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监督,还应建立税收地方性法规备案备查制度。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权限的划分应坚持“各管各税”的原则,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征管,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征管。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可参照我国现行的铁路、航运司法保障体系建立。

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可以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划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范围。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事权仍不明确,也不科学。政府经济方面的事权过大,社会事务管理投入不足。各级政府事权不明确,造成有利的则争,无利的则推。进一步划清各级政府的事权,首先,应按“政企分开”、“职能转换”的原则界定政府的经济事权。政府应逐步放弃直接从事个人、社会组织有能力承担且与公共服务、宏观调控无关的经济活动,放弃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直接参与,集中力量从事个人、社会组织无力承担或与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其次,应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将政府经济事务与社会事务方面的事权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划分,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使各司其职。再次,可设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管事项,并可以由中央政府有偿委托地方政府单独办理。此外,对国有企业利润、公债收入、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也应在财政收支划分法中进一步明确其财政收入级次。

制定国债法。国债是我国弥补财政赤字、筹措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现行国债管理的依据不仅停留在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上,而且过于简单。国债法应对国债发行的条件、审批程序、国债的种类、发行的规模、国债的交易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通过立法实现调整国债结构、控制国债规模、强化国债管理、提高国债使用效益等目标,使国债市场化、国债管理法律化。

制定转移支付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上下级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均衡以及各地区间公共财力分配的大致平衡,但目前转移支付除规模不大之外,更主要的问题是不规范,不能完全实现转移支付的目的。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待于制定规范、完备的转移支付法。转移支付立法应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各地区基本财政服务水平相当为目标。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数额应采用因素法、税收能力指数法等公式化的办法测算。特殊性转移支付应依专项财政拨款法规定的条件、审批程序、使用监督办法进行划拨,减少任意性。

第8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会计模式的确定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现阶段,包括各个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都有待完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模式的特征,作用和内容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会计模式在会计模式体系中的重要性

企业会计模式是指企业在国家会计规范指导下,通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业务程序、选拔和聘用会计人员。确定和使用会计方法、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开展会计管理而形成的企业会计工作体系。

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会计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会计模式导向、会计规范、会计管理体制、企业会计模式、会计人才管理体系。在五大要素中,会计模式导向是最基本的要素,它处于最高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基本运行走向;会计规范在会计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反映会计模式导向的前提下,指导、约束会计管理体制和企业会计模式,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相关性;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企业会计模式是会计模式中涉及实务最多、最为活跃的因素;会计人才管理体系是根据会计管理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要素有着制约或促进作用。

企业会计模式自身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与会计实践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会计模式是国家会计模式在本企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经济环境对企业会计模式的影响

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会计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一般而言,会计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会计工作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的总和。在诸多因素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外部对会计工作的要求等,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对企业会计模式产生影响,其中以经济制度、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会计模式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经济制度影响着企业会计模式的制定和实施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这个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此种经济制度下,政府充当社会管理者、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机构这两种角色。政府的双重身份要求企业会计模式须做到:向政府传达基层企业的会计信息,为政府这一宏观经济调控者提供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和依据j企业会计模式须配合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为其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绩效衡量、引导和利益分配等管理职能服务;企业会计报表须切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尤其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为政府完成企业所有者这一角色的职能服务。

(二)经济模式必须得到企业会计模式的配合和支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环境下运行,其发展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企业会计模式必须配合和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权清晰的特征要求通过企业会计准确计量和报告企业产权,以保护各个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权责明确的特征要求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准确量化产权投资人和债券投资人的权利和责任,使得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债权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政企分开的特征强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企业投资者的双重身份对企业的不同影响;管理科学的特征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上,为优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用信息。

(三)企业会计模式的发展状况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会计模式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须考虑企业规模、水平,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复杂程度等因素。同时,还应为以后经济发展和业务增加所产生的会计新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现代企业会计模式的途径

目前,企业会计模式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有差异、信息客观性与相关性相背离,会计监督机制与内部人员控制存在矛盾。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会计模式的要求,以及企业会计模式中现存的三个问题,为了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企业会计模式。

(一)建立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针对企业内部经营业务的特点、范围,管理要求和人员素质设计和实施的,用于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即为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应设置会计机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机构是组织和实施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针对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会计业务和会计理论的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二)据实整理会计信息系统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企业会计模式设计的主要任务,便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和运行。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包含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会计信息流程等几个要素的设置和这几个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

(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的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但监督工作由谁来做。如何做,这又是会计监督机制首要解决的问题。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分离的体制是解决会计监督机制问题的有效方式。企业内部的会计仅负责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会计报告和其他信息,内部监督职能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会计信息的质量则由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来评价和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负责,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企业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有关责任。

四、结束语

第9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动态外部性;产业集群;经济增长;企业家;政府

中图分类号:F4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2-0041-05

所有外部性现象,本质而言,均源于相互依赖的人类行动。至少可以将两种类型的外部性排斥在新古典框架中的“市场失败”之外:一是货币外部性;二是外部经济。这两种外部性均为市场过程发挥作用和有效运行的现实表现。货币外部性是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作用配置资源的必然现象,由市场利用价格机制作为工具不断发现和扩散新知识的过程所致,是典型的市场成功现象,这点已经达成共识。本文重点关注马歇尔外部经济概念,并试图对空间外部性加以动态扩展,追寻动态外部性、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联。

一、动态外部性:对马歇尔外部经济概念的扩展

庇古在马歇尔外部经济概念基础上,扩充了外部不经济概念,将外部性定义为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基本形成了静态的技术外部性理论[1]。瓦伊纳区分了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2]。鲍莫尔(Baumol,1952)将所有市场无效归因于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间的差异,扩大了庇古对“市场失败”原因的论述[3]。米德(Meade,1952)辨析了两种类型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即无偿的生产要素和氛围(unpaid factors and atmospheres )产生的外部性[4]。Bator(1958)将所有偏离帕累托最优的现象均理解为外部性[5]。布坎南和斯达布尔宾对外部性概念进行了更具操作性的界定:当UA=UA(X1,X2,…,Xm,Y1)时,一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身能控制的活动(X1,X2,…,Xm),同时还在他人行为Y1控制之下,产生外部效应[6]。一般将外部性界定为,某一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他人福利产生的外在于市场体系的影响或效应关系,是没有被市场交易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附加收益。外部性概念是最难以琢磨和含糊不清的概念之一,新古典框架中的外部性,几乎均与政策相关,强调政府介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矫正市场缺陷,增进社会福利。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思想,显然不同于新古典框架的一般分析。他注意到,除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还有一种关键要素,即产业组织,包括分工、机器改良、产业相对集中、大规模生产以及企业管理等等方面。马歇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导致企业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由于任何类型商品生产规模增长的原因不同,我们可以将经济分为两种,第一种取决于产业的一般发展,第二种取决于个别企业所用资源、其组织和管理效率。我们可以将前者称为外部经济,后者称为内部经济”[7]。他将企业内分工导致效率提高称为内部经济,即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随着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内部经济是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马歇尔将企业间分工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为外部经济,也就是企业集群产生的经济现象。外部经济是由于企业外部各种因素导致生产费用下降的集体效率现象,包括企业离原材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远近、市场容量大小、运输通讯便利程度,其他相关企业发展水平等等。外部经济往往能够因为性质相似的许多企业集聚在特定空间或地域而获得,实际上是空间外部性所产生的互动经济效益,也就是本文关注的动态外部经济。

借助外部经济概念,马歇尔关注静态框架下特定产业扩张导致长期成本下降的情况,集中分析了基于分工基础上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以及产业内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生产集合,讨论了现实生活中企业和产业实现递增收益的现象。经由企业间协作产生的互动行为,包括通过技术、技能、信息、知识、诀窍和新思想在产业群落内个人之间以及产业内企业间的传播与应用等扩散、溢出途径,能够推动特定地域的产业集群与产业演化,并实现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产业演化。其中收益对企业而言大部分是外在的,但是对产业来说则为内在的,会使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因此,尽管单个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可能向上倾斜,规模也会受到限制,但是整个产业的成本会下降,产出倾向于增加。马歇尔对外部经济产生的产业集群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收益递增现象的关注,表明他已经洞悉到外部性和地方性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

强调产业集群地方化外部性的基本特征,克鲁格曼继承和发展了马歇尔产业生产的空间定位问题,包括共享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技术与知识外溢、地方供应者和消费者间增强的相互作用、分享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地方化外部性等方面,运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收益递增、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思想工具,对产业集群增长进行了研究,解释了产业空间集聚现象韦伯首次提出了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概念,详尽分析了聚集经济的形成、分类及其生产优势。。

马歇尔意义上的外部经济,是分析产业集群现象导致集体效率的合适概念工具,通过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联系效应(Hirschman,1958)[8]以及关联产业的相关制度和协会安排等途径,为理解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与收益递增有关的现象,提供了一条有益思路。如果加入动态时间因素,扩展这一分析路径,可以发展出动态外部性概念,进一步解释专业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等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或者收益递增现象。这样,动态外部性就将空间外部性的时间维度展开,动态过程中企业家争胜竞争导致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所产生的学习、模仿与创新,引发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产业集群式经济增长现象。杨(Young,1928)的“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9]、齐普曼的“规模的外在经济与竞争均衡” 、罗默的“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和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等有关文献,均论及动态外部性问题。动态外部性、专业分工与收益递增和集聚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二、动态外部经济、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

集群概念源于生态学,原意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生物族群。集群是一个组织概念,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其最显著特征是空间的聚集性和产业的网络关联性。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特定地域形成的具有聚集经济特征和动态外部效率的产业组织。产业集群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成为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具备市场或科层组织无法拥有的综合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地域集结成群,产生动态外部效应从而获取动态竞争优势的现象与机制。随着时间推移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模仿,产业群落中的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并在合作中竞争,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效率,充分展现了动态外部性促进产业集群和地域经济增长的优势。

产业集群是正生产外部性在特定空间或区域的集中表现,即单个企业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多种互补方式和途径相互促进并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机统一,实现集体效率和收益递增[12],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增长。产业集群是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是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动态外部性在一定空间范围作用过程的结果。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技能的集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共享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地方空间特征所产生的外部性,催生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现象。在动态外部经济的语境中,产业内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够通过多种学习和模仿渠道在产业内和产业间传递与扩散,传递和扩散的过程又能够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和新机会。由于争胜竞争中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和结构稳定性,市场过程会内生出企业之间多种新的合作机会和竞争形式,以降低交易成本并扩展交易半径,形成相互依赖和共同生存的互惠共生群落,产业集群实为有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效率群落。主流经济学外部经济导致投资不足的分析,源于建立在静态的单一企业基础上。一旦研究视野转入动态角度和多维视角,结果更为开放。广泛的外部性足以使后来企业聚集在原有企业周围,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复杂链条以及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学习效应、知识扩散效应等动态外部性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空间聚集现象,成长为合作的组织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体系。

集群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产生各种复杂形式的相关结构,能够产生学习效应、协作效应等导致的自增强机制,实现收益递增,推动特定区域或空间范围内随着时间之轴展开的经济持续增长。集群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节省能源、原材料、运费、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能够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干边学过程中企业间相互联系所不断发现和产生的新技术、新知识与新机会,通过形成合适的学习区域,在产业集聚情形下得到充分利用和广泛扩散,倾向于不断催生新的企业和新的分工合作方式,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cs)效应,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实现专业分工、技术进步、新知识、市场范围扩展、产业成长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甚至成为空间集聚现象――城镇或者增长极的生成途径之一18世纪产业革命催生了聚集经济,产生了工业城镇,促进了商业、服务业发展,扩展了城市边界和空间范围。生产专业化发展导致人口聚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各种经济活动出现空间聚集的地方,产生城市经济。Hayek(1988)在斯密市场范围决定分工思想基础上,加入人口增长提供新机会的因素分析,分析了劳动分工、知识、财产、个人积累资本新形式、差异、交流和交互作用、市场范围等等现象的所形成的复杂过程和复杂结构,实际上描述了人口集聚与扩展秩序、城市成长之间的关系。。

杨小凯等将聚集效应区分为两类:第一类聚集效应是从事制造业的人集中居住便于改进交易效率和促进分工,新古典城市化理论就是运用规模收益和第一类聚集效益解释城市出现的。第二类聚集效应是分工的网络效应和集中交易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专业分工的正网络效应和地理集中能够节省交易费用,城市的产生由于集中交易,有助于扩展交易机会并提高交易效率。[11]杨小凯等人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城市理论,则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关键作用。分工产生的正网络效应和分工中的合作所引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出现聚集效益和集群效应的基础,错综复杂的动态外部性正是经济效率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网络属性,通过提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企业之间交互学习过程赖以进行的框架,使得知识在企业网络内不断得以创造和扩散,动态外部性得以有效发挥作用。产业集聚过程中频繁而广泛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中不经意形成的非正式网络,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资本,能有效分享、扩散和传递默示知识,从而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知识、技术、管理、组织创新速度,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及其有机组成的产业成长出来的空间集群,形成共享知识并在存量知识基础上持续产生新知识的增长时空集合体,能够支撑特定区域范围的经济持续增长。集群经济中边干边学所产生的动态规模经济和动态正外部性,能够解释相当部分的地方性经济增长现象。如果关注集群经济的网络特征和获取新技术、互补技术的动态优势,关注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取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实现协作收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复杂网络,对空间外部性与动态外部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知识的发现与扩散、集群现象与经济增长等等现象,就会给予更为深刻和动态的现实理解通过制度、组织和专业化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各个方面之共同演化(Dosi,Fabiani,Freeman and Aversi,1993),相互联系的产业、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市场、政府与社会,借助主流框架中的所谓“市场失败”现象,即外部性、公共物品、知识问题等等具体机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表现出市场过程内生的动态效率特征。

三、产业集群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争胜竞争的企业家行动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或产业网络体系,是争胜竞争的市场过程内生的产业组织形式。市场是一个不断矫正的动态过程,由争胜竞争的企业家推动并由敏锐的企业家抓住利润的行动构成。企业家必须不断发现和营造小生境小生境(Niche),本意指微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中,每种生物都适当生存于属于他自己的小生境中,这个小生境有各种的种属,这些种属间维持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群落就是由这些实际存在的小生境(realized niche)构成。,以确保在争胜竞争中获胜。受到利润机会激励的企业家,是对市场机会敏感的行动主体,抓住市场机会是企业家表达发现资源正确价值的方式。企业家发现和企业家创新的动态争胜竞争过程,不只局限于技术改进,还包括管理方法、公司文化和组织学习、组织边界扩展与延伸等等方面的改善。企业家凭借对市场机会的出色洞悉力和敏锐观察,为保持争胜竞争过程中的优势,总是不断寻求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寻求适合企业成长的小生境。企业家行动过程中,借助动态外部性的中间作用机制,当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特定区域展开合作与竞争时,企业集群成长为共赢共生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生态系统。在利润激励下,企业家发现知识之动态过程,也必然体现在真实时间之旅所展现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成为城市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与关键机制。

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和组织不断受到激励去发现更新和更好行事方式,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生存环境,相互竞争的企业家竞相采取并模仿更为成功的做法。当企业间、产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链条聚集在特定区域成长为网络结构时,集聚过程内生出产业集群现象,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群落依托与载体。实际上,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争胜竞争的企业家行动是产业集群式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特定区域和空间范围内,借助特定场景知识优势和地方知识优势,企业家不断发现、交流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持续解决分散知识有效利用问题的过程,必然能够推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产业组织方式的演变。这一企业家推动的过程必然内生出专业分工、知识分工、收益递增、集聚经济、产业集群等等现象,产业集群式经济增长可能成为伴随争胜竞争企业家过程的必然现象。

如果目光不局限于新古典框架,而是从市场过程角度理解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联系,那么整个市场经济存在的外部经济和动态外部性,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过程中,核心在于企业家不断发现和利用知识,争胜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网络系统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马歇尔意义上外部经济或者正外部经济的拓展。网络外部性最早源于网络价值的研究,最初主要用于对有形物理网络的研究,比如交通网、电信网等。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s law)认为,网络价值与网络大小的平方成正比,网络大小是指网络中的节点(nodes)数量。网络效应是指网络价值随着网络规模增大而增大的现象。实际上,只要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联系,就可能存在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的思想,可以看作是斯密、马歇尔和杨分工、技术进步、市场范围、经济增长循环互动关系思想的现展。

通过灵活、多样和复杂的方式与途径,包括基于组织分工的企业间竞争合作所形成的企业网络[14]。通过争胜竞争和自发协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彼此模仿,企业家争胜竞争不断引发一系列新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当受到利润激励,企业家不断在动态展开的知识发现过程中,沿着时间之轴呈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美好图景,同时,企业家不断扩展市场半径挖掘市场机会或者以更具竞争力的生存方式发展空间,区域或特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持续增长现象必然出现。实际上,产业集群往往是在产业和创新的动态中不断演进的。如此,产业集群成为企业集体生存和发展的合适依托,成为产业发展的合适空间组织方式,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合适路径。产业集群的出现,大都是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获得专业化经济优势、人力资本优势以及特定区域社会文化优势和持续创新的氛围等而聚集到一起,产业集群的成长基本上依赖产业与市场的互动。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一种自组织系统,其成长与演化主要是企业家行动推动的市场过程,是自由竞争和开放竞争的自发过程。

如果将企业家发现与知识扩散、专业化、收益递增、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现象联系起来,并且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扩展至生产与消费空间聚集现象,可以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边界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企业家推动的产业集群型经济增长的结果,市场机制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惟一有效机制,而争胜竞争的企业家是这一过程的内生力量。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已经成为产业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涌现,一些国家提出了明确的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加拿大、新西兰、印度、马来西亚与埃及等国家还制定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然而,如果不尊重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企业家争胜竞争行动,通过政府干预封闭企业家自由行动的选择机会,很难想像产业集群方式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存在不容忽略的潜在风险,必须谨慎制定和实施类似产业集群政策的公共政策。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主要是自发扩展的秩序,政府不能凭借主观愿望规划产业集群。当然,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并非没有任何作为空间,通过降低产业交易费用、引导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经济外部性等非直接干预措施,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与利益机制,能够实现产业集群型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Pigou,A.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Macmillan,London,1920.

[2] Viner,J.Costs Curves and Supply Curve[M].The Long View and the Short,Glencoe,Ill: The Free Press.Originally published in Zeitschrift fur Nationalekonomic,1958.3: 23-46,1931-1932.

[3] Baumol,W.J.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of the State[M].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2.

[4] Meade,J.External 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 in a Competitive Situation[J].Economic Journal,1952,62(245): 54-67.

[5] Bator,R.H.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8,72(3): 351-379.

[6] Buchanan, J.M.,and Stubblebine,W.C.Externalities[J].Economica,1962,29(116): 371-384.

[7] 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8th ,London: Macmillan,1920.266.

[8] Hirschman,A.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9] Young,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Economic Journal,1928,(38): 527-542.

[10] Schmitz,H.Collective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Return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4): 465-483.

[1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 Reekie,W.D.Markets,Entrepreneur and Liberty: And Austrian View of Capitalism[M].Sussex: Wheatsheaf Books,1984.

[13]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基于对正统理论的的批判和将市场作为一个过程的理解[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4] 李新春.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与市场转型[J].经济研究,1998,(4).

Dynamic Externality,Industrial Clusters and Economic Growth

\=

WANG Ting Hui

Abstract:

Integrating bot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and the path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to economic growth,the concept of dynamic externality can be an appropriate instrument of explain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As one type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outcome of dynamic externality.Rivalrous competition among entrepreneu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nd force for economic growth led by industrial cluster.Government should follow spontaneous strength and inherent law of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 when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promoting industrial cluster.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