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精选(九篇)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第1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高师初等教育的学生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使得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更不适应他们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及时调整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宄的重要课题。

 

1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体系

 

目前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虽然普遍实行“分级制”,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教材,甚至同一所院校不同的专业教师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从初等教育专业所要求的专业条件角度出发,钢琴教材必须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钢琴教材要按照单元来编写,所有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开始学习钢琴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建立钢琴学习的基本框架;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的钢琴应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伴奏上,教材内容安排上应偏重设置一些伴奏曲目,这也是目前教材中所缺少的。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材还应该适当增加曲目的浏览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还可以增强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2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内容

 

高师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展开和深入,如果仅仅凭借一门钢琴教学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钢琴的发展历程、弹奏技巧等是远远不够的,要将钢琴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理论知识为支撑,才能真正掌握钢琴的演奏技法。相应的扩展教学内容可涉及钢琴的理论知识等。钢琴教学内容的各个分支,如基本功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各类中小型乐曲都应让学生有所涉猎并掌握。但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应在内容上适当取舍与调整。

 

以下对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首先,钢琴技法中的基础部分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相关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要予以合理的安排,使之成为贯穿钢琴演奏学习全过程的主线。适当安排的钢琴练习曲是技巧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难易度一致的演奏曲目。

 

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该将重点放在难度较大、耗时较多的复调作品上,只可适当涉及。相反,中小型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个流派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手法和风格,还可以作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再者,难度适中的大型作品练习对于学生加强钢琴技巧运用的帮助也是不小的,可听性较强的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乐曲的整体把握和乐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专业教师在选择练习曲目时,可适当侧重训练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除专门开设伴奏课程外,还要在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分析讲解各种伴奏类型与手法,为日后工作中的机型伴奏储备知识能量。

 

最后,要重视钢琴弹奏理论与钢琴教学法的学习。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早就配套开设了《钢琴艺术史》课程,通过史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对钢琴艺术史上各个流派的特征和风格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意识。再以开设的《少儿钢琴教学》为例,通过本门课程,能够使这些未来的教师深入、系统地研宄少儿钢琴教育中的各项专门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从而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系统而正规地进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使学生将来在音乐教学与业余钢琴基础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研宄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方能找出一条适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实用之路,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3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方法

 

传统的钢琴教学法以示范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等,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还可邀请钢琴演奏名家进行讲座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师的风采,激发他们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讲授法在具体应用时要结合本门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师授课语言要准确、简练、清晰、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注重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想象力,抵制填鸭式的比较呆板、效率低下的教学。

 

高师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时,早已是成年人,按照钢琴教学来说,已经错失了开发钢琴早期技能的最好时机,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成年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和肯钻研、能够进行对比学习研宄的优势,通过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让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钢琴理论和实贱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以下三方面要引起相关专业教师的注意:

 

首先,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通过教学互动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与学生的广泛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未知知识、培养乐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自我空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查阅音乐历史文献来了解钢琴发展历史等知识,从更广泛的范围来感受钢琴教学,还可以通过参加音乐会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对作品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进行探讨。教师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摈弃一味追求“高难度”、“高技术”的教学方法,钢琴教学不只是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从而激发演奏欲望。应该从高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着手,通过技术训练和思训练,发挥成年学生的学习优势。高师学生因为年龄较大,弹奏能力自然不能跟从小就表示一种紧迫的要求,或者要求立即实现的命令。这种用法是把尚未实现的动作主观上当做已经实现,同时命令对方去做,并带有劝诱的语感。所以语气委婉,易于接受。这里要注意区别「退^七与「退(动词的命令形)在语感上的差别。「退表示单纯的命令,说话人主观的发号施令,语气粗鲁、感觉生硬。

 

2.5表示感受、感情(惊奇、悲痛、高兴、叹息等)

 

2.6确认对方时的一种礼节性表示

 

确认对方时的一种礼节性表示,也可以理解为对模糊学习钢琴的音乐学院科班学生相提并论,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与分析能力。最后,在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材施教,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技术的学生的差异性,选取适当的教学实施方案。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在练习曲目的选择上还要采取精弹和浏览相结合的原则,松弛有度。因材施教使教学难度增加,同时对专业教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形式

 

目前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实贱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观摩课(又称公开课、研究课。

 

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观摩课(又称公开课)是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应用到的教学形式,但对研究课却很少涉及。研究课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研究目标或课题,根据需要采用几位教师对一位学生授课的形式。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原则、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加以选择。

第2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难有各方面的原因,应强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模式,建立全员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向OECD提交了著名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论文,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被世人承认,。他根据一个国家高等学校能够容纳大学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在15%至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就业市场体系和机制不完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改革,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使得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处于低谷状态,使得这些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大量接收毕业生存在很大的困难。加上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系统只是初步形成,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够通畅,有的地方和高校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政策措施不到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市场规范、市场监督方面的主导作用不够,使得某些单位想要的人要不了,毕业生想去的地方去不成。

(二)高等教育结构矛盾突出。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因素。从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高校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结构上看,专业划分、招生结构和教学组织过于僵化,缺乏应变性。这种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虽然多数毕业生择业时,能根据专业特点寻找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但也有不少学生盲目追求高薪酬、高职位,忽视自身的专业特长,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反差太大,加大了就业难度。另外,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顺利就业。独生子女因在社会的人际环境相对狭小与封闭,家庭对其抱有较高的期望,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导致他们心理相对孤僻和敏感,盲从依赖,缺乏独立性,其择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和消极被动性。"

(四)用人单位择人观念的影响。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功利化、实用化以及一定区域内买方市场的形成造成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招聘人员时。认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入角色的过程较短,与刚从大学毕业的毕业生相比更容易从基层做起,比较稳定。可以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有的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本来大专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却偏非要本科学历甚至是硕士不可。此外,有的单位越来越看重学校名望而忽视毕业生实力,名牌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非常抢手,而一般高校则显得有些冷清,造成学校之间冷热不均。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政策指导、理论指导、心理指导、技术指导、信息指导等.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职能发挥不理想。在近二十年的时问里,我国高校就业体制实现了从计划分配到按市场就业的快速转变,但由于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就业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存在差距。甚至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够,工作人员不到位且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有些高校虽然专门设立了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但就业工作制度、机制没有形成,使得就业工作主要以审核生源、申报就业方案、签证、统计就业率等琐碎工作为主,充满了行政色彩,很难行使就业指导的职能,远远满足不了毕业生及社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指导工作难以达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

(二)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的工作手段之一。许多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办公系统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缓慢。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工作方式的转变,因此信息来源分散。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形式僵化。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泛泛地向毕业生进行单向“灌输”,召开“毕业生动员会”、“就业形势、政策报告会”等,普遍缺乏针对高校毕业生个性特点的互动式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指导形式多年不变,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等诸项服务上,均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毕业前阶段性指导工作模式,显然已无法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的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的现实。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举措、力度和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促进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它涉及到许多学科和领域,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都是每一个就业工作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老师应该掌握的,就业指导人员应该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使得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二)实现就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工作手段。高校要加大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更须加大投入,抓紧进行就业信息网络等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三)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以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心理测试指导、学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为指导体系,结合学生共性和个性,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职业目标。

1、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是对就业环境、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是指导人员运用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陛地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向定位,科学地勾勒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状态,真正做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对于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身在这社会中的价值,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导。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心理素质如何,对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目标的实现、职业成就的评价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市场是一个崭新而奇异的空间,他们第一次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盲点和误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3、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升学指导。当前,有些高校认为“大众化”了。可以放松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这是不对的。只有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使大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让学生能够不断自学提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合理优化知识结构,重视人文科学学习。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知识,没有内化到个体身心结构中时,都是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个体需要后就会被个体吸收应用。"

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和关注市场改革的取向,及时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科研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再一方面,要为大学生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和第二学位提供需求院校需求专业等信息及政策的咨询。通过参考学生的职业理想、个性特点、智能水平、身体素质、家庭状况等,指导学生选择升学的院校和专业。

4、创业指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伙伴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大学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人明确提出要把高等学校办成“创业者的熔炉”,他们在就业指导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求学生~方面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叉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业”的理论和政策上的准备。美国的“自主创业策略”可以为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很有益的启示。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而且有助于经济的繁荣。我国在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大学生是创造力较强的一个群体,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支持他们进行自主创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创新的方面。

(四)建立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全面统筹,齐抓共管。高校应协调校内各级党政部门,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都来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级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导师组成的工作体系,校、院(系)两级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3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聋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56-001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初起源于欧美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即将具有相同问题的人或相似经历的人组成小组,通过活动的形式给予辅导。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二、聋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透视

1.聋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由于生理缺陷,使聋生表现为认知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听力的丧失和交流方式的局限造成聋生适应行为低下。严重的听力损伤也影响了聋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懂人们的语言,聋生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有时难以理解人们许多复杂行为的实质,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或猜疑,从而引发出某些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如自卑、焦虑、自制力差、攻击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猜疑、胆怯、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

2.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以上心理特点,造成聋生很多的异常行为和心理问题。表现在聋生身上的异常行为有自我习惯性动作。自私、易受暗示、粗心大意、偏食这四种异常行为是出现在聋生身上既严重又普遍的心理现象。聋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长期以来,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用于对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通过对其内容和方法的考察,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同样适用于对听力障碍儿童即聋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

1.适合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1.1解决浅层次的认知、情感、行为障碍。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聋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滞后,认知存在表面性,认知经验贫乏,认知方式僵化死板,情感发展存在偏差,固执、孤僻、冷漠,行为发展方面也有异常。而团体心理辅导在解决羞怯、感情与社交孤独、社交回避与苦恼等问题上都有明显效果,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对轻微的心理障碍也有治疗效果。如在“微笑握手”活动(参加者要和班里每一个同学握手,对每一个同学微笑表示友好) 后,和大家分享感受时,一位同学说:“握着一双双充满友爱的手,看着一张张面带微笑的脸,我感觉到一种温馨和力量,刚来时的孤独和无助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脸上挂着的灿烂笑容。”

1.2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形成自信等品质。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在聋生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特别适合于他们在团体中比较分析、自我领悟、自我成长,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1.3改善情感体验,如焦虑、恐惧、孤独、情绪自控力差,不善表达情感等。团体辅导将具有类似共同特征和需要的人组织在一起,团体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参加的学生容易找到共同性,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充满希望和改善的力量;在团体活动中期阶段,团体凝聚力使成员进一步找到风雨同舟的感觉,使个体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互相帮助;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很多成员抱着改善的态度加入,加之被他人接受、关心,更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

2.聋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2.1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聋生入学后,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人群,大多数聋生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心理互助活动用模拟的方式将每位聋生推到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为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创造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同学们之间的坦诚交流打破了许多人的自我封闭,入校时孤独无助的感觉在他人的热情相助中逐渐消解,能有效地缓解聋生的孤独无助感,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解决他们在社交中遇到的问题。

2.2开展团体心理咨询。聋生的不自信,大多是由于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对他人的信任等原因所致。团体心理咨询小组的良好氛围能使聋生产生一种安全、依赖、温暖、接纳的感觉。当他们发觉团体内其他人员也具有相同的心理困扰,他的问题并不独特时,就会改变对自己的评价,改变自己的已有观念。这种观念改变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更有利于协助聋生实现各种发展性目标,如学会交往、建立自信、形成某种新行为,更有利于解决聋生共同的心理问题和发展问题。

2.3情境体验法。即给聋生提供一种情境或氛围,让他们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讲完赞扬别人的技巧后,每位聋生发一张用彩笔写好的“请你珍存”的纸卡,让他们离开座位去寻找对象,互相写赞扬对方的话。然后请部分聋生到前面宣读。聋生们在宣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受到了情境的感染和鼓舞,从情感上得到了升华。这一方法对改变聋生情感发展中存在的孤僻、自闭、退缩、冷漠等心理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4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初等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在于“知识+技能”,同时也算是一种独有的优势。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一步的掌握这些知识所对应的技能,以便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就业都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针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语文教学技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快的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显得十分必要,这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获得提高。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概述

初等教育专业俗称为“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为受教育者打下基础的教育,是学生日后发展获得有利保证的教育,是文化知识积累的准备阶段的教学。一般而言,初等教育是指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所针对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适龄儿童,它也正是国家整体教育所重视的关键部分。在初等教育中,我们从儿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令国家文化的整体水平得到稳定的提升,使国家轻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同时,初等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便满足人们接受初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而就高职初等职业教育专业而言,它是初等教育者成长的摇篮,是初等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势头变得愈发迅猛起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初等教育人才,使初等教育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催化下迎来了新的发展。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特点浅析

目前,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即若要判断高职初等教育是否取得了成功,那么就需要看學生是否能够在日后的教育岗位上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出有用的初等教育人才,那么院校和教师必须先弄清楚初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找到初等教育的关键核心,从而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基础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就目前的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切实落实初等教育上承幼儿园教育,下启中学教学的基础性过渡作用,让此阶段的教育体现出保育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让小学生在学习到有用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指引,这样小学生才会变得会学习、能学习、善学习。

另外,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职业性体现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将教学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够将各项教学活动予以有序开展。换而言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关键在于“教育”,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从目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始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予以重视,其中校企间的合作变得愈发的频繁起来,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初等教育专业所要学生掌握的是小学职业技能,这和其他技能的教育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故学校在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学生学成后从事教育工作对小学生起到的相关榜样作用,适当的将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力规范性予以强调。这样一来,才能够使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更趋于合理,能够完全满足儿童学习的基本需求。

三、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高职初等职业教学专业的学生若要能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那么就必须要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读懂整个教材表现知识的基本意图。目前,对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小学教材的内容是日后教育工作推进的一大关键,若学生想要具备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那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其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看懂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以便让后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拼音知识的学习时,教学的安排可以稍微的灵活一些,不要将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直接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而是将声母和韵母进行适当的拟人化,让二者愉快的玩耍起找朋友的游戏,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了解到拼音声母和韵母的拼写规则。

同时,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教学的目标予以合理的设计,令学生开始懂得如何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教学的初步脉络,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对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明确。也就是说,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去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理解,以此来让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这样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才算是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最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了解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大致内容过后,为了让日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多元化整合,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师生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我们这里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从初等教育的特点入手开始探索,然后再针对具体的技能培养进行了适当的深入,希望能够为高职初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初等教育之中,为未来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良菊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廖智勇.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以识字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5(9):90-91. 

第5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国民教育就是“在国家权力机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普及教育的形式,实现民众教育”。而民众教育“起源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它主要是通过母语教学为民众提供初等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的社会福利,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因此也常常被称为大众教育”。从这可以看出在近代,初等教育可以被称为“国民教育”,所以近代法国的初等教育即法国当时的国民教育。笔者选择近代法国初等教育作为思考的对象,是因为法国的初等教育建立的过程是特立独行的,而且近代中国国民教育的建立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对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分析

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国家政府,均颁布了多个国民教育政策,对初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与改革,每一个改革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钟文芳的《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史》和其他书籍、文献中涉及的近代法国初等教育改革方案的梳理与比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部分:

1.法国重视教育,各执政党在频繁的政权变更中亦不忘对教育进行改革。在他们提出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时,绝大部分都会重视初等教育,重视国家对初等教育的控制权。

2.法国有重视教育立法的传统。从1791年—1881年,共有11个著名的法案提出,其他的数不胜数。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就体现在这些法令的条文中。即使许多法令并没有实施,但是这仍然无妨于他们制定法令的热情。

3.法国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呈现反复性这样曲折前行的特点,这是新势力与旧势力不断角逐的过程。

(1)在破仑建立第一帝国之前,初等教育政策具有激进性。法国在大革命后就明确提出废除宗教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国家抓住教育的领导权。但是,却矫枉过正,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到最后,这些法令只能是一纸空文。

(2)在拿破仑时期,初等教育更多地显示出怀柔甚至倒退。虽然,国家与教会为争夺教育管理权而展开长期争斗,但焦点在中等和高等教育,实际上初等教育还更多地从属于教会。

(3)第一帝国之后的时期,初等教育显得更为动荡反复,光看社会形态就足以表明多样性。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也是处于“倒退—前进—倒退—再前进”的循环中。

4.直至《费里法案》,初等教育的内容与课程设置才发生巨大变化。在大革命后,初等教育的教育内容仍以读写算为主,只是加入了道德与公民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在国家初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5.尽管反复,初等教育世俗化却也是在前进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学校由国家管理、为国家育人,教育与宗教分离,这是不断前进的发展,逐渐在进入较高水平的现代化,而且这样的进程要比英美快得多。这一时期,法国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6.逐渐重视教师的问题。在此期间,法国不断探索师范教育,制定教师标准,选拔教师,不断保障教师的地位与生活,将教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

三、对中国初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纵观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有诸多启示:

1.建立与完善初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重点在逐步落实

法国的每次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通过教育法案的形式作为先导,总结已有教育发展,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法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落实非常重要。在相应的立法出台之前,必须要严格印证可行性,以免出现过于激进,导致成为一纸空文。

2.提高师范教育质量,重视教师的选拔与评定

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虽然在不断地重视教师教育的质量,但是在师范生的选拔、教师资格证的颁发上仍然不够严格,大众对于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看法也未达到预期的高度。如何才能选拔出优秀的教师苗子,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难题之一。

3.迸发思想的火花,用教育思想指导实际行动

法国的启蒙运动,诞生了多位思想家,他们的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了法国乃至全欧洲的国民教育进程。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即使在曲折复杂中,也没有太偏离大方向的原因。就我国而言,我国缺少这种思想的碰撞。

4.顺应经济发展,寻找自己的路

法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初等教育与国外肯定有不同之处。但也只有在经济稳定、国家财政可以担负初等教育发展的时候,初等教育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5.机遇始于困境,发展赖于稳定

有压迫就有反抗,转机往往就藏于危难之中。我国近代初等教育制度也是发端于危难战乱之中。但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教育是无法稳定发展的。为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应对现在的困境,我们必须要保证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转变改革,寻求突破。

6.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保障生活水平

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教师幸福感也很低,很多老师不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法国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教师相应的问题,可谓是与发展同步的,我国对教师的关注则是落后很多。所以,为了保证初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关注教师本身的地位与生存问题。

7.注意培养国家公民,发展公民教育

法国是公民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首创国。其公民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其悠久的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虽然我国也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公民教育实践仍然很缺乏,公民意识仍然很淡薄。我国在发展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髓,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2]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腾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朱旭东.欧美国民教育理论探源:国民意识形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张越.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的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7]周怡.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朱东旭.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5.

[9]刘钦腾.启蒙理性抑或民族主义:18世纪法国国民教育思想起源探寻[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2):38.

[10]高峰.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8.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第6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一-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

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综合一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

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

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第7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1986年和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作出了明确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初级中等学校,除了举办普通初中外,还可举办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与普及义务教育结合起来,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应当看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这个决定是从我国实际作出的。

但是,初中阶段教育分流的局面,直没有打开,其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就业者的政治文化技术准备缺乏应有的要求,在于历史遗留的鄙视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比如,1949年9月中旬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务会第六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在《共同纲领》教育章内应列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条款。会上一部分人反对,理由有三点:(一)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1(二)苏联无职业敏育;(三)中等、高等教育巳将职业教育包括在内。争论结果,主张列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条款的意见被否定。可见,初中阶段不主张分流的思想是由来已久的。

为什么普通初中

的教育规模必须适度

适度的普通初中教育规模,是教育宏观指导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普通初中教育规模必须适度,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要求与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相适应。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受条件所限,在相当长时间内,速度不可能太快,相对规模不可能大。因此,明确坚持普通初中适度规模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转变单纯的升学教育。目前,我国农村普通初中毕业生只有少数能升学,百分之七八十要回乡劳动就业。单一化的普通初中教育,实质上是单纯的升学教育。农村教育应该从单纯为了升学转到为本地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能的人才,并应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方向上来。普通初中教育控制适度规模,有利于这一转变。城市的初级中等教育,也应改变单一化的普通初中结构。

2,有利于消除普通初中教育规模过大而造成的弊端。诸如:农村新补充的年轻的劳动大军,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生的,大多是升学竞争的失败者;学生中因升学无望,而厌学;因滋长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而,辍学流失等等。

3,有利于为农职业初中的发展“腾出地盘”,创造发展初筝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

城乡初级中等教育的区别,应侧重在教育结构和职业敏育的层次重点方面。农村初级中学阶段,应有相当规模的农职业初中。而城市的初中阶段的教育结构,要以普通初中为主,分流只作为有益的补充。

为什么要区分劳动技术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内容,而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关系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素质的重大问题。

但是,两个“技术”教育不能混滑。界限不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教育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在普通教育方面,容易把劳动技术教育,错误地当作职业教育加以排斥,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给基础教育带来重大损失。在职业教育方面,容易以劳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认为普通初中有了劳动技术教育,就已经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了职业教育,就等于职业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结合起来了。这就势必影响我国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

我圆需罗什么样的合理

第8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发展历程

18世纪前英国的初等教育发展缓慢,主要是国教会开办的具有慈善性质的针对贫民儿童的学校。初等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师不是专门职业,多由牧师、手工业者、退伍军人、老年人兼任。富人则聘用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和中学预备教育。 因而,在18世纪前,英国初等教育师资的系统培养基本上是空白。

进入19世纪,随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资培训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一些组织和个人开始挑选一些优秀学生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职能,形成了英国最早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导生制。但是导生制的教学效率低下,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远不能满足初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随后出现的中等师范学校(Training college)修业年限短且规模小,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当时初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期出现的见习生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范学校的不足。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仍未能彻底改变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正规系统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尚未形成。

1870年《初等教育法》及随后陆续颁布的一些法案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急需大量小学教师。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政府设置的走读制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小学教师。1902年的教育法案授权地方政府建立师范专科学校,负责培养初等学校师资。 这样,一批由地方政府拨款的师范专科学校应运而生。至此,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基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广泛成立了受地方教育委员会监督或大学管理的“地区师资培训组织(Area Training Organization, ATO)”负责各地区师资培养事宜。初等教育师资由“地区师资培训组织”中的教育学院培养。学制以两年为主。

1975年“地区师资培训组织”被撤销,教育学院被关闭、合并或是并入大学,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师范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由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体制改变为非定向体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基本上已不存在培养师资的专门师范院校,师范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系、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的一个专业。

当前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状况

英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型的,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或者是在职人员想换一个职业,他们都可以选择投身到教育行业。投身教育行业的必备资格是“合格教师身份(QT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只有具备了该资格的人员才可以在国立中小学教书。而要想获得这一身份,就必须参加职前培养(ITT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 一些教学经验丰富而又没有合格教师身份的教师,可以申请直接参加合格教师身份的测试)。

(一)师资职前培养途径

职前培养的课程主要有以下两类:大学阶段(Undergraduate)和大学后阶段(Postgraduate)。前者即在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QTS。后者适用于已获得学位的人员。他们需要额外接受一至两年的培训以获得QTS。

大学阶段的课程又分为两种:教育学士(BEd)和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with QTS)。教育学士(BEd)是一种荣誉学位,该课程专门为培养师资而设,学员在获得该学位的同时即可获得QTS。 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with QTS)是指学员在攻读专业学位的同时修读QTS所需课程,在获得所攻读专业学位(文学士或理学士)的同时即获得QTS。大学阶段课程要求学员脱产学习3至4年或在职学习4至6年。

大学后阶段的教师职前培养方式包括: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PGCE)和校本职前培养模式(School-centred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简称SCITT)。

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PGCE)针对的是已经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非教育学士学位)却又想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该课程旨在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因而不包含所任教学科方面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既然该项目的申请者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其学科专业知识也应当能够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如果他们在大学所学专业与所选择的任教科目相关性不大,则可以选修相关的培训预备课程(pre-training courses)。 PGCE课程要求学员脱产学习一年或者在职学习2年。该课程已成为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最主要的培养形式。

校本职前培养(SCITT)由相邻的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联合组织,面向的是想在中小学接受职前培训的学员。这一项目的优势是:不但学员可以得到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而且培训也能够紧密结合当地的师资需求状况。另外,大多数学员还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研究生教育证书。

(二)参加职前培训的资格

英国对于参加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学员的入学要求是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GCSE)英语和数学成绩达到C级水平。而如果准备教小学或第二、三关键阶段学生(7至14岁学生),学员的成绩除了要满足上述要求外,还需有一门学科课程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成绩达到C级水平。 培训资格的限制为合格师资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师资职前培训机构

英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师范院校,师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一些有条件开设师资培训课程的院校,经认可后均可从事师范教育。受训者只要选择一定的培训模式,修读完相应的课程,即可获得合格教师身份,具备了做教师的基本条件。目前开设师资培训课程的机构主要是:大学教育系(学院)、高等教育学院以及和高等教育机构有合作关系的部分中小学。

(四)职前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依据《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和职前培训要求》(Qualifying to Teach: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and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制定。 该文件从职业价值观和行为、知识和理解、教学三方面规定了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标准,同时也对教师职前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供职前培训的机构必须设计培训的内容、结构和方式,照顾到学员的不同要求,确保学员培训期满能够达到合格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学员培训结束时还必须具备教授至少两个连续年段的教学能力。该文件还针对实践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同培养模式对于在小学实习的时间要求分别为:四年大学课程(BEd)32周;二至三年的大学课程24周;研究生课程18周。

师范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研究(Curricular Studies)、专业研究(Educational Studies)和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英国小学教师不分科,小学教师应当能够胜任国家统一课程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 因而,“课程研究”类课程涵盖了国家课程的所有科目和领域。学生通过该类课程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法。同时,学生还应当从中选择其一作为学习的重点,突出该学科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专业研究包括教育原理与技能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教学实践则是学生了解小学教学实际,培养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位师范生至少具有在两所学校实习的经历,同时还必须满足时间上的要求。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特点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制度体现了世界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发展趋势,具有培养渠道多元化、规格高、实践环节时间长、重视大学与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等特点。

(一)培养渠道多元化

在英国,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渠道。对于即将上大学的人而言,他们可以选择攻读教育学士和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已经大学毕业的人则可以选择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或者是参加校本职前培养,而且申请者可以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单位。多元化的教师培养途径可以确保把有志于初等教育的人士纳入到师资队伍中,从而提高初等教育师资质量。

(二)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规格提高,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

当前,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全部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新教师均具有学士学位,有的还拥有研究生证书。英国的教师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综合性大学通过开设相应课程参与师资职前培养。综合性大学通过提供广博的学术性课程,弥补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三)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时间长

英国非常注重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环节,各种培养途径都对实习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小学实践的时间要求为:四年大学课程(BEd)32周,从第一学年起就开始安排学生到小学进行见习、实习,时间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延长;二至三年的大学课程24周;研究生课程18周。

(四)注重与小学合作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强调大学与小学的合作,高等教育机构与小学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担负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任务。其中“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最具代表性。该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执教技能,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的实际需求,增强了职前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我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启示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实行多元的培养模式

《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国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多渠道的师资培养模式具备了可能性。但是高师院校依然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机构,参与师资培养的非师范院校为数甚少。我们应当借鉴英国通过课程来进行师资培养的方式,鼓励非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师资培训课程参与到教师教育队伍中来,从而真正实现师资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二)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先培训,再认定

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途径也可以走上教师岗位。但是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存在着缺陷,即忽略了申请者是否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训练这一前提。这种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生仅通过资格认定而不实施严格的教师教育训练的做法,显然无法确保小学师资总体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做法,针对高等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专门开展为期一至二年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从而确保所有教师证书获得者均能受严格的教师教育训练,促进小学师资质量提升。

第9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师范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时期,扩招的举措充分释放了民众读书上大学的渴望与激情,并以比政府预设的速度更快的节奏向前推进,原定于2010年后调整为2005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目标实际上于2002年就提前实现,曾经不可企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切切实实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20%,从而一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与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几乎同时发生的是高等学校的合并、升格的步伐加快,截止到2000年8月,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且一直余绪未断。在这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高校合并、重组的变革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大幅度减少,恰如有学者提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的惊呼。在师范院校大量减少的同时或更早,师范教育固有的、分层有序的三级结构也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长期并存的中师、师专、师范本科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悄然瓦解,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职的中等师范学校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淡然退出,宣告了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过渡的时代转型,这是一场从制度到观念到心理的范式变革,喻示着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中师的隐退意味着师范教育结构的重心开始上移,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层次得以整体提升,专科成为进入小学教育人才市场的基本信号(少数中西部地区除外)。然而,中师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所有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让这部分教育资源整体地剥离出教师教育的轨道,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积极寻求升格或合并以跟上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的需要,如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北沙洋师范学校等5所中等师范学校于2000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的是与当地高一级学校合并成为其初等教育系(学院);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借壳生蛋”的形式和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初中五年制大专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在专科层次之上,有不少的本科师范院校也积极参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但规模不是太大。可以说,原有的部分中等师范学校(现提升为专科层次;少量还是本科层次)仍是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主体,只是被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体系。

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披上高等教育的金色光环以后,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是否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呢?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是否就处于一种有利的发展态势呢?这是我们感到并不轻松的话题,实质上我们就怀有某种程度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未来前景的担心,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师范教育结构调整转型之时,在教师教育制度开放转轨之际,小学教师教育新的培养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尚未正式建立,新的培养机制和动力尚未完善健全,所面临的当下的一些困惑与困窘。当然,这种困惑与困窘直接指向培养主体学校。

二、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入学比率的变化,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组与重构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各专业重新占有和分配资源的过程。计划的定向培养的体制已经打破,作为刚刚跨入高等教育系统稚嫩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呢?

1.生源素质下降。这虽然是一种很平凡的关切,但决不是平庸的赘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降低了人读大学的门槛,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是无庸讳言的。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征程中,其生源素质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足更多的中下层次学生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但生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是情理之中也是无须掩饰的事实。对于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来说感受更为强烈——这类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原来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之职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优秀拔尖的学生应考;而现在纳入高等学校专科批次招生录取以后,是同类学生的最低层次报考,生源素质的落差是极为明显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初始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陷入低谷,尽管国家采取适当降分、提前录取、优惠补助等政策仍难以凑效。如今师范教育整体局面已大为改观,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大提高,但小学教师教育由于其办学主体层次的低下性,又无特殊的照顾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生源素质的下降无疑对质量保障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就业市场挤压。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效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政策厂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有渐次下降的趋势,使得对小学师资的需求比例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 2003年12月29日报道,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教师还缺 3000多人,但师资状况基本上是小学超编,初中持平,高中缺编;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小学生人数将由 1998年的805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517万,降至2010年的500万。相应地,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将由1998年的36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23万,2010年的22万。届时,除去自然减员外,小学教师将过剩8万多人。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教师来源构成多样化的重要的制度体现。但在目前教师资格证书的实施还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干扰正常的教师人才招聘市场,从而也使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和拥挤。

再之,—些师范大学本科生(非小学教育专业)甚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俯就”小学教师行业,而这种可逆性(指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高一层次就职)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小学教师就业市场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经多方分割,无疑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愈显逼仄局促。

3.学科地位边缘。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的运行系统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而是在高校学科趋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发展生态中被挤入学科的边缘,成为高校学科群体发展的附属和陪衬。同时,在教师教育从独立定向走向开放多元的今天,师范教育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学科规制模糊不定:如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混合培养”还是“阶段推进”,尚处于试验和论争之中;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全能型”还是“分科型”,也存在长期的范式之争。由是观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学科逻辑的不成熟而难以在高等学校的多学科环境中得到彰显。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还是学位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并列的是普通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正式的学科地位。直到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才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为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大初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促进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力量的提升,是保障小学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三、小学教师教育的抉择

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其实是对作为培养主体的普通师范院校的挑战。向多科性、综合化发展是这类学校的必要选择。尽管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有点学术储备不足,师资设备紧缺,专业嫁接困难,但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还有,如何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非定向就业的适应性和迁移性,这是一个培养计划必须考虑的真问题。有学者提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主张变狭隘的“对口”,观念为较强的“适应”观念,毕业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选择就业领域,则在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实践训练等方面均应反映这种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目前专科层次仍是其培养的主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求得突破和发展,如何拓展专业的适应面和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积极地进行变革。从前瞻性和可行性角度出发,小学教师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抉择:

(一)上层次的提升:构建高举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根据国际比较研究,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进入15%至20%这一区间时,小学教师的培养开始进入本科阶段。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叶便进入了教师教育本科化时期,并基本上取消了独立存在的师范院校,而是由学术性高的综合大学、文理学院承担起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研究生院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培养中小学师资的职责,使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950年,美国中小学教师只有50%的人具有学士学位,几乎没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而到了1976年,小学教师中具有学士学位的占到99%,具有硕士学位的占到33%。

我国教师教育基本上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发展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是下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已经明确提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

举办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有利于改善生源素质状况,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提高,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向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已有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化办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有的迹象均表明,我国教师教育向一级师范过渡并不遥远。紧要的是,专科师范院校在向本科层次转变、升格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有所作为,而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总之,本科化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必要的联姻: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所谓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小学教师教育和初中教师教育实行全面贯通、整体融合、统一培养,培养既能承担小学教育又能承担初中教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需要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结构和功能的承担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解决中小学师资供求矛盾的现实需要,在小学师资相对过剩,可以向中学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供需总体基本平衡;同时,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顺应了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转变。其一般模式是:学生在修读学科教育获得规定的学分基础上,再集中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小学与初中教师培养的一体化是可能的。

我国小学教师教育首先要实现本科化,这是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基础。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一体化,需要重新厘定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果。

(三)政策的扶持: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村教育也莫不若此。由于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十分艰难,教育环境和资源十分落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且得不到保障。据资料显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城乡差异较为明显: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和7.6个百分点,而高学历教师比例的城乡差别分别为20.7和)4.2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大农村地区占全国代课老师总数的82.37%。如果考虑到城市中小学校由于编制和聘任合约的原因存在代课现象,考察农村中小学校实施代课行为可知是一种被动而无奈的选择。

农村中小学校代课现象主要集中于小学,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所处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几乎等于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收入低,基本工资常常不能到位,非常清苦。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见饱和,但通往农村就业的渠道始终不畅,造成城市滞胀农村空疏的局面。据笔者所知,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近年来就业形势持续滑坡,但农村学生愿意回乡支教的比例极少,即使回去也想任教初中而不愿栖身小学。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农村小学教育的弊病直接影响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质量。为了确保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由政府出面制定对边缘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资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由教育行政部门派出调研组考察农村小学的师资需求情况,每年拟订出各地所需定向培养指标,再与当地当年高考生(必须是上线的考生,也可适当降低标准)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毕业后的服务年限。政府拨出专款对培养对象的有关大学生活的学费、生活费给予补助,并有一定的中期筛选,毕业时违约者或不满服务期限者给予一定的处理。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无疑和现行非定向的、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相矛盾,但在目前教育资源极端失衡、师资配置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调节或许是最为见效的方法,它能解决处于困境中的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和民主的最大程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