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等教育法范文

初等教育法精选(九篇)

初等教育法

第1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又依托于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从此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教学方法则无疑是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急需改革。

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史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在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中都曾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做过不懈的努力,有些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功。

美国: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浪潮,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以州为主体,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联邦政府虽不负有领导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责任,但它通过多种途径,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施加重大影响。高等教育按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分类管理,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决定了管理体制的多样化。因此,美国高等学校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

1、美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宗旨是:为每个人以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帮组学生把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通过研究及学术成就扩展人类的知识和幸福;通过相应的和适应的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高校的教育实施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进行的,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2、法国:数量与质量并重

20世纪90年代,法国教育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众多挑战。而从教育系统本身看,种种问题与矛盾层出不穷,成为推动法国90年代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特别是二战后,教育机会增加以及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差、效益低,主要表现是学生学业失败,留级和淘汰现象十分严重。

为克服学业失败,提高教育质量,法国的教育改革不仅调整了教育政策,而且革新了教学法和教学组织形式:(1)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2)打破传统的年级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学习阶段的新结构,按学生能力和水平实行同学科同水平分组教学;(3)将学生置于教育系统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3、韩国:“开放教育”与“终生学习”

自八十年代起,韩国就制订了教育改革方案,充分挖掘教育发展潜力,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韩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不仅仅是人的教育场所,更是尊重学习者多样化的个性,并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素质及创造性的场所;大学是进行国际水准的学术研究和培养适应社会各领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产室。学校实行“学分积累制”和“时间注册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自由度;构建运用尖端通讯媒体进行远距离教育的体制,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需要的学习资料和教育信息;设立具有世界水平的“尖端学术信息中心”,加强对大学的支援,鼓励世界水平的学术研究,使大学教育国际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观我国大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尚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不明确

教学方法由教学和方法两部分组成,“教学”是核心,“方法”是手段,既包括老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仍沿用过去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关注在论文专著、参与和接受评审上,忽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长,班级规模过度扩张,学生总体水平不高等都加大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难度。此外,学生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参与度不够,理论研究多,实践活动少,教师只侧重于如何施教,却不关注学生如何配合老师,教学与方法严重脱节。

2、教学方法改革欠缺“硬件”支持

(1)教学设备缺乏:我国高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大多还停留在过去的板书、教室集体教学,重复、重视前人的知识经验,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激发学生的自学、创造能力。

(2)缺少资金支持:教育经费不足,教师难以进行相应的理论与课堂实践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

(3)师资力量不足:我国城乡边远地区,教师资源极其有限,教师工资待遇较差更加剧了教师资源的匮乏。另外,教师自身缺乏理论素养也使教学方法改革举步维艰。

3、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性差异悬殊

(1)从地区差异来看,东、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方面对外交流频繁,对先进的教学方法消化、吸收的速度快,故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步伐快。内陆高校对外交流不畅,且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改革总体进展较慢。

(2)从院校差异来看,“985院校”、“211院校” 拥有先进的教育配套设施,雄厚的国家财力支持,以及“教学方法改革试点”的机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较快。一般院校受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较慢。

(3)从课程差异来看,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相对成熟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速度快;相比较而言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速度慢。具体来说,工学、管理学、人文艺术类教学方法创新快,理学、经济学类教学方法创新慢;高职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快,本科及以上院校教学方法创新慢。

三、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

从上文不难看出,世界性的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改革, 尽管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上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改革背景有所差异, 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对我国的教学方法改革颇有指导意义,为我国教改指明了方向。

第一,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注重个体化差异,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学习能力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投入教学方法改革经费,建立、健全教学方法改革机制;发展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降低学生获得先进知识资源的难度。

第2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13-0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目前真正掌握网络营销技巧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却寥寥无几,毕业后直接能进入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是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学生和家长普遍不了解这个专业,因此选择此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工作的更少;或者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与企业所需脱轨。有个奇怪的现象,知道电子商务的人很多,但知道电子商务如何就业的人很少。当前电子商务企业招人难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已经造成了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人才的“瓶颈”。而目前中等职业院校中的电子商务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兴起时间不久,从教人员基本不是科班出身、几乎都是“半路出家”;二是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有限,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相对僵化,教学方法单一,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因素。

一 专业定位不明确

中职类院校主要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一线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并不从事理论研究,而是从事服务管理工作。因此,他们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缺少应有的电子商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欠缺。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相对滞后。

二 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电子商务教材参齐不齐而且一般都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一般也都是摸石过河,效仿各大高校建立了电子商务教学的模拟平台,模拟操作等实验室,安装相应的模拟实验系统,但这种实训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新加快,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既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也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三 校企衔接不畅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要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具有针对性、互动性。目前的电子商务已经从传统的模式发展到3G乃至4G移动模式,而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软硬件还是没有更新换代,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企业还要重新进行上岗培训,这是大多数企业不想看到的也不想做的。学是为了不学,学是为了更好地用。学校应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力度,通过委派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定时定期地安排学生进入电子商务企业从事一线岗位工作,如网络的推广及营销、产品信息的及维护、售后服务、客服工作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真实体验电子商务工作的乐趣及挑战,明白自己缺什么,该学什么,所学如何转化成自己的所需及工作所需。

四 课程设置欠缺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学生刚入校对本专业学习兴趣浓厚却接触不到相关专业课程,而要学习基础学科,应付相关考级考证工作。等开设相关专业的时候却要面临实习就业的问题,时间安排上有些欠妥当;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多过实践教学,课程侧重理论概念。电子商务专业是个复合型专业,课程如何设置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式。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多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联系。同时又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缺少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与社会、与企业脱节,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时,学生多数感慨学校学的用不上,用得上的还得重新学起。

五 教学方法分析

面对这个现状,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一线教师能做些什么呢?为了更好地对电子商务内容进行教学,也为了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笔者总结几年来摸索和积累所得经验,对电子商务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小结。

1.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很多课程都需要进行实验,因此需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投入,建立教学实验室必需的网络、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同时还要开发和引进所需的各种软件和模拟系统。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最后,要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小组并长期建设,让学生真正动手去参与,做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及相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促进学有所成。

2.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先要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兴趣,许多同学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只停留在网上购物方面,殊不知电子商务还包括网上证券、网上报关、远程教育等。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案例教学、专题讨论,从学生熟悉的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引入,可以介绍马云、刘强东等电子商务领域领军人物的事迹,还可以从最近新兴的热门话题入手,如团购、自助游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第二,学生参与教学法。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都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和创造性没得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上课前可以让学生们说一些关于电子商务的最新资讯,介绍一些案例或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经历,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也能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社会调查、企业实践等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和实用化,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电子商务教学中,密切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以适应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地教学法。例如,在学习电子商务的物流、供应链中,适宜地采用实地教学法,让学生去大型卖场参观,了解其物流过程,使他们印象深刻。

3.积极参与竞赛

通过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市级、省级或部级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竞赛,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参与竞赛的目的是重在参与,汲取经验,获得动力及肯定,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每一次挑战和失败,赛后小结和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中对每个细节的注重,即贯穿“互动拓展,寓教于乐,通俗易懂,走出课堂”系列方法的实践教学,对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当然,不管采取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创新和质量的原则,建立一整套相应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制度,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免费平台和资源、利用与企业合作的低成本优势培养人才,同时充分调动校内已有的可享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实践条件,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苏丹、陈萱.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3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第一条为保障本世纪末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对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市辖区,下同)进行评估验收。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条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初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第四条评估验收工作,应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分期分批进行。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普及情况,分段或一并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普及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学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可组织阶段性评估。

第六条评估验收以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

第二章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七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学率:

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他县达到95%左右。

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达到80%左右,其他县达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

辍学率: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县应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达到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识字人口含通过非正规教育达到扫盲要求的,下同)。

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八条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县城和集镇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能入学。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适龄女童入学率、辍学率和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师资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

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确有实际困难的县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均符合国家规定。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配备标准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第十一条教育经费的要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政拨发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计算的公用经费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并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在城乡均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坚持依法集资办法、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

第十二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标,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标,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别不同类型地区制定具体标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对已经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别分散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等,因自然条件不利,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确有困难的,省、自治区可对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的村办小学,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无危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教师教学有教具和必备的资料。

第三章评估验收程度

第十五条按省级确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先根据本办法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应组织教育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进行评估验收。凡达到各项要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即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县。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资料等,应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工作中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经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报评估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可责成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复查,并有权对复查结论进行最终审核。

第十八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章表彰和处罚

第十九条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相应的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二十条凡被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称号的,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

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评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评估结果,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称号,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一)在评估验收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第4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晏阳初;苦力;华工;平民教育运动

近代早期从魏源、林则徐起,到康有为、梁启超,一直有教育救国的主张,晚晴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也是希望他们学成后能以“西学为用”成为国家改革之人才。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留学归来的晏阳初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运动,他说,“中国不必亡,亡不亡全在教育界。教育界可以支配中国,支配前途,改造社会,有史可证”。i 促使晏阳初将毕生心力投身于平民教育运动的因素有很多,他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其中早年与“苦力”的接触,使他体会到“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和智能”,无疑对晏氏志业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ii

一、早期与苦力的“不解之缘”

(一)蜀道之上初遇苦力

晏阳初在晚年回忆到初识劳工之苦的情景,可追溯至1903年与大哥一同赴保宁府西学堂的求学之路上遇到的以贩盐为生的苦力。在与这些苦力同行的日子里,他们艰险的求生环境和贫陋的生活条件给还是“小孩子”的晏阳初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贩盐的艰苦,非亲见者难以想象。他们每人背着一二百斤的盐包。爬山越岭时,气喘不休。下山也难,匍匐而行,万一落足不稳,会翻跟头滚下去”,“睡前,苦力解开上衣,用一块布沾着水,洗涤肩背上的血汗。黑紫的疤痕,布满肩背,看来好吓人。”他感叹:“劳力者呀!这是我第一次与你们共同生活,我稍稍体会到你们的痛苦和坚韧。”晏阳初开始朦胧地意识到:“民间的疾苦,必须从生活中去了解。”iii

(二)远赴法国为“苦力”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中国与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将10多万华工送到欧洲战场,一部分在军需厂做工,一部分在战场从事送弹药、挖战壕、修工事、运伤病等工作,工作条件十分艰苦。iv这些华工来自社会底层,以贫苦农民居多,文化水平低,不通外语,无法同当地人沟通,常会和军官造成误会。加之繁重的劳动和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使得他们在休息时间喜欢聚众,甚至酗酒打架,带队军官同华工的冲突时有发生,其中也不乏军官们的仗势欺压。基于这种情况,北美青年会遂筹款创办驻法华工青年会,并在美国各高校招募中国留学生赴法,成为服务华工的干事。即将在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于1918年5月报名应征,自愿远赴法国到华工服务中心工作。1918年6月,晏阳初来到法国北部的布朗(Bonlogue),在那里有5000多名华工,青年会的志愿者主要为华工提供翻译、传达、写家信和汇款服务,“中国的动态,欧洲的战况,也是华工所关心的。各工营分发有英文的新闻简报,服务的学生摘要翻译,再为他们口述”。v

二、“苦力”促成一生志业之选择

1920年7月,晏阳初乘船离开美国,于半个月后抵达上海,回到了阔别八年的祖国。回国后,他加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并开始了将倾注其一生精力的平民教育运动。

(一)苦力之“苦”与苦力之“力”

如果说多年前在蜀道上与贩盐苦力的短暂相处让尚属年幼的晏阳初开始朦胧的对民间疾苦有所体会,那么赴美留学后的青年晏阳初志愿远赴法国为华工服务,这段长时间同“苦力”接触的经历,则对其投身平民教育事业的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华工身上,晏阳初认识到了苦力之“苦”与苦力之“力”。他每天看着这些华工从事着装卸粮食物资、挖战壕、修铁路、掩埋尸体等繁重的体力工作,又身在异乡,不免思乡情切,内心十分煎熬,还要不时被军官们欺压,实在很苦。同时,他们无论在祖国还是在异乡,均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求知的权利被扼杀,可谓是“苦中之苦”。但通过劳工们自发排演的戏曲和认真努力地认字学习,他又看见了苦力们身上所具备的能力,他们不仅在体力上能具备完成繁重劳动的力量,在智识上也能够学习文化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这无疑让晏阳初发现了一个为大多数知识分子所忽略的教育方向――平民教育。

(二)平民之“平”与平民之“民”

晏阳初在法国同这些“苦力”的接触让他对平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认知,认为平民教育的“平”是一个很好的字,有两大意义。“一方面,是平等的意思。不管是黄人、白人、黑人、穷人、富人、人格都是平等的。有了人格的平等,进一步求教育的机会平等,平社会之不平……另方面,平是天下太平。如果人人无机会受平等的教育,天下不会太平。” vi晏阳初在法国为华工开展的识字、办报的教育活动,不仅让苦力的“力”得到了发挥,学习到了知识,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尊严和自信。在教华工识字时,晏阳初常常鼓励他们写得好,遇到错误需要改正,也不直接说“不对”,而总是说“让我试试” vii,劳工们总尊称晏阳初等人为“先生”,晏阳初也称之为“公” viii,以礼相待。在晏阳初看来,这些劳苦的平民在人格上与自己是平等的,身份的悬殊不能抹杀他们人格的尊严,给予他们尊重是很自然的事。

晏阳初心中的平民之“民”不仅是法国的华工,而是所有的劳苦大众,不分国籍,不分地域。就中国而言,他在1922年发表的《平民教育新运动》认为,可谓是除以“上流”自居的少数知识分子以外的一般人,这多数的人民,“因社会的习惯及知识的原故,亦不得不甘以‘下流’自居” ix。1926年4月的《“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中表述为“我们对一般男女已过学龄期限的(就是在十二岁以上的)不识字的,及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都称为‘平民’。把这些占全国人民大多数的民众成为‘平民’的缘故,是表示应靠教育的力量使他们有知识能力做个平等的公民。” x

(三)教学法的新曙光

晏阳初曾说:“中国平教运动之萌芽,是从旅法华工之识字教育始。”xi “平教运动”四字深含晏阳初欲启民智、强国魂的抱负,法国的华工的“苦”与“力”不仅促使他萌生了致力于平民教育的理想,华工教育的成功经验也给了他实践这一事业的力量与信心,这让他看到了平民教育教学法的新曙光。在法国,有人曾对晏阳初说:“你知小中国在法国,但你须知大中国是在中国。你仅知在法一部分的华工,不要忘了其余大多数的国民。”这段话让晏阳初在当时“受了无穷的感触”。xii 1920年,晏阳初学成归国,随即投入到开展中国平教运动的工作中,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便是以在法国时的华工教育为基础的。

在法国时,晏阳初没有条件为华工们编制教材,便根据他们实际生活的需要,教他们最常用、最急需的字。如家信中常用的字、日常生活用语和自己的名字等。回国后,教育的对象不再是5000华工,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平民”,需要进行更有组织有章法的教学工作,教材编制便是当务之急。晏阳初请陈鹤琴等人共同编撰教材,他们以捡选最通用字的方法提炼出常用于白话的汉字一千个,编成《平民词汇》,平民千字课得以开展。而这捡选最通用字的办法,“强半是根据以前在法比华工教育中的经验。那二十万华工之中,有农,有工,有商,有兵,实能代表三万万平民的心理、生活及需要”。xiii编撰两条原则也是根据对华工的了解,由彼及此而来。其一,如同每日工作忙碌辛苦的华工一样,国内的平民亦是整日“在衣食上奔走”,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可以读书,故必须让他们能“于最短时间得最多知识”。其二,“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xiv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农业、工业、卫生、科学等方面。同旅法劳工相似,平民们多为文盲,缺乏知识基础,因此根据他们日常所需来编撰教材,能够降低他们接受知识的难度,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学以即用,也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同平民生活息息相关且通俗易懂的学习材料,如歌曲、故事、传记等也相继出版。

三、余论

詹姆斯・安吉尔在评价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时说:“这是一场划时代的运动,据我所知,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与之相提并论的运动。” xv

晏阳初生于中国多难之时,所幸有机会赴美留学,同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一样,欲以一身所学报效祖国,承担起一个知识分子救国于危难的责任。赴法为华工志愿服务的机缘使得晏阳初从此同“苦力”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华工共同生活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了苦力之“苦”,也发现了苦力之“力”,进而尽自己的力量开发苦力之“脑矿”,第一次开展了华工教育运动。晏阳初出身书香门第,赴法之前从未与劳工交往过,“但在劳工营里,我了解到一些基本的但又重要的问题,就是祖国那些没有文化的农民非常需要受教育,而且他们也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基本能力。”正是这段经历,使得晏阳初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救国之路,“决心在回国后,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平民教育事业,为成千上万没有文化的男女老少普及教育”。xvi

1920年,立志归国投身平民教育事业的晏阳初,踏上阔别8年的国土时,心中的感慨或许可用胡适先生所引用的一句荷马的诗表达:“现在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便不同了。” xvii

注释:

i 晏阳初.平民教育[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51.

ii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08.

iii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00.

iv 晏鸿国.晏阳初传略[M].天地出版社,2005:41.

v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31.

vi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43.

vii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33.

viii 晏阳初.九十自述[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二)[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37.

ix 晏阳初.平民教育新运动[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31.

x 晏阳初.“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63,64.

xi 晏阳初.平民学校教材问题[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7.

xii 晏阳初.平民教育[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48.

xiii 晏阳初.平民教育新运动[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35.

xiv 晏阳初.平民教育[A].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C].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48.

xv 靳玉乐,王牧华.亘古永存的火种通往新世纪的桥梁―论晏阳初的人文精神[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

第5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应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层面的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所以实现教育公平是各国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初等教育公平性备受关注,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初等教育带给社会的效益要比高等教育的更大说明初等教育的公共性大于其私人属性,在我国初等受教育者主要集中在农村与小城镇所以我国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解决显的尤为重要。教育公平是分配教育资源合理性的原则怎样才算合理?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本文将从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来探讨如何淡化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公平视角下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分析

由于教育公平即是社会制度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我们可以从哲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探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是正义的特殊形态或组成部分所以公平的内在标准应该是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分配正义涉及财富、荣誉、权利等有价值的东西的分配在该领域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对待,对相同的人给予相同对待。校正正义涉及对被侵害的财富、荣誉和权利的恢复和补偿在该领域不管谁是伤害者也不管谁是受害者,伤害者补偿受害者受害者从伤害者处得到补偿。分配正义基于不平等上的正义而校正正义则基于平等的正义。从此角度分析,教育公平内在规定性应包含两个方面,即分配与校正。那么分配什么又校正什么?教育利益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教育资源^一方面对待相同群体成员平等分配教育资源,对待不同群体要按比例分配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在出现某些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受到损害时要从那些教育资源获取多的一方得到补偿。

当代英国法学家哈特认为,公平是法律被正义的执行。涉及两种环境的公平。一是个人组成阶层被对待的方式是否公平,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在哈特看来,法律公平意味着它被无偏私地适用于所有那些、并且也仅仅是那些“在由法律自身所设定的相关方面都相似的”案件之中。譬如有可能针对所有的非白色人种,执行一部只允许白人乘坐公共汽车的法律。与此类似,一部正义的法律也有可能得到不正义的执行;例如,对于防止公共餐馆的种族歧视的法律,可能只有违反该法的黑人经营者才会被起诉。二是某种程度的伤害由人做出,要对被伤害者进行补偿或赔偿。从哈特公平观分析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教育公平首先关注的是由个人组成的某做阶层的受教育者被对待的方式,即教育资源在他们中间的分配是否做到了同等情况同等分配不同情况不同分配;其次,教育公平应关注当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时,应以某种教育“保障”或“救济”来降低这种不公平。

万光侠的研究指出,公平是社会制度规则的公正、平等。公平有三级内涵第一级内涵是制度规则的公平、平等;第二级内涵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即个人向市场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要与获得报酬相适应;第三级内涵是收入补偿制度的公正。将此观点引申到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应包涵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公正;教育资源分配制度的公平;教育资源补偿制度的公正。

虽然是不同领域、不同年代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平进行分析,但其内涵范畴是相近的。结合上述几位学者的观点分析教育公平应包括如下内在规定性:

1.教育资源分配的一致性。教育公平强调平等分配教育资源,强调在同等阶层或群体之间分配教育资源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权和各种受教育机会的一致性上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强调的基本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不管受教育者属于什么类型的人只要是我国的公民在教育资源分配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同类是否都具有一致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强调社会阶层不分等级,都拥有基本的受教育权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这一内在规定性反映的是“同类情况同类对待”的要求.

2.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性。此规定性反映的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要求。教育公平不是指教育的绝对公平,那种人类在直观上平等的观念是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资源配置不是指平均分配,而是要求在情况特征和待遇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按比例来分配教育资源使分配做到合情合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分配理想是人应其位、人尽其才、位有所得、才有所报。从此观点出发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学生的需求物尽其用。

3.教育资源分配的补偿性。教育公平包涵了边际公平和整体公平,边际公平强调的是当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考虑原有教育资源基础和这种基础造成的分配结果不平等将教育资源平等化地分配给平等的对象。由于历史、地理等现实原因,在我国实现边际公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整体公平则强调可供平等化的教育资源少于要求平等化的资源时,不均等地分配可平等化的资源也就是教育资源的补偿性,补偿的目的是缩小或扩大分配结果的差异。目前学者在教育资源的补偿性原则上,除了关注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的待遇上还强调相应的救济或制度保障这种补偿性原则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哈特的对被伤害者进行补偿或赔偿、万光侠的收入补偿制度的公正等人的思想在制度层面上的体现。此规定性是以教育不公平为前提,针对不公平的分配进行的补救。

二、从教育公平内在规定性淡化农村与小城镇

初等教育不公平初等教育不公平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一些群体面临不利的教育处境,助长性别教育差异,甚至会在地区之间产生学校等级意识和学生等级意识我国实施民主、公正、法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新时期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和谐,而教育公平特别是涉及人口众多的初等教育公平发展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保证。从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淡化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可行性建议为:

1.“同类情况同类对待”,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一致性。根据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教育资源分配的一致性强调的是“同类情况同类对待”,我国初等教育主体是面向全国的适龄儿童每个适龄儿童在法理意义上是同类因此他们的教育权利及机会应是公平的。但我国初等教育不公平主要存在着城乡差距较大、标准示范校与普通校教育软硬设施差别悬殊的问题基于此,要实现我国初等教育的公平,主要是政府要保证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每个个体都有公平的教育发展机会。基于此种一致性我国应该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让贫穷学子上得起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对于贫穷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保证了在初等教育阶段实行无差别的入学机会均等但是在保障了平等精神的同时,对于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的平等却缺乏相应的保证。

2.“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鼓励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特色发展。初等教育公平发展不是限制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分类发展,特殊发展。也就是鼓励不同地域、不同学校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发展。根据这一理论。

首先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入不同学校或处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我国教育资源分配整体上不均衡为实现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在教育资源方面应该使其流向条件较差、农村与小城镇地区,以缩小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取消重点学校,投入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铜陵市在这一方面率先做出了成绩,很多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铜陵市在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入不同学校或处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方面完全取消了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教育投入主要向薄弱学校倾斜。近十年来该市用于薄弱学校达标的资金共计15亿元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教学用房413万平米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的投放很大一方面取决于教育执行机构的决心,因此,舆论应该加强宣传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行为上予以监管。

其次“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为的是避免初等教育不公平泛化现象的出现初等教育价值公平的取向是保证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初等教育的相对性与决定性的统一,是指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决定了实现初等教育的绝对公平任重道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初等教育只能在相对上实现公平,但绝不是淡忘绝对公平,忽视初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绝对公平,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不断调整教育政策,无限接近初等教育的绝对公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是指事物的运行,包括初等教育公平的实现都符合事物运行的规律。为实现初等教育的绝对公平只能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通过立法、舆论、教育自身共同的努力,逐步接近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教育公平。

3.“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以教育实际做后盾,矫正和补偿初等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的差别原则在内涵上包涵了“平等化的倾向”,这种平等不是无差别的均等,而是在平等的机会条件下面向所有平等的人开放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等相关原因致使某些应享有平等化教育资源的人不能够均等地享有教育资源时,则使用矫正和补偿原则。即应当对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进行补偿差别原则不等于补偿原则,但它力图达到补偿原则的目的。二者在内容及形式表现上有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绝对公平。另外美国学者柯尔曼(Colmean James)提出的消解教育差异的原则,对教育不公平进行矫正。他认为:“矫正平等的内容是采取经济措施补偿那些能力优秀但没有优越背景的人;补偿平等的核心问题是对那些生来基因不良或者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人进行补偿。”柯尔曼的论述对于实现我国初等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在立法、舆论的帮助下,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贫地区实行教育帮扶,在政策和教育投入上有所倾斜以增加教育资源投入补偿地域不平等,促进初等教育在地域上有差异性的公平发展。事实上,我国政府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专门规定,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资金促进这些地区教育发展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应该继续这种政策,加大倾斜力度。其次面临处境不利的个体,奖助学金制度也应该向贫困地区、收入较低阶层、弱势群体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不仅仅给予他们优先享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在物资和精神方面都给予帮扶教育资源较为雄厚的地区,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也可以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开展优质教育资源下乡、下基层的活动。甚至可以设想,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教师、图书等编排成动态的资源定期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

第6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经验;启示

一、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

1.制定《教育补助金法案》,成为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建设的开端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以产业革命为背景的18世纪后半叶,也是英国社会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首先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指出: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将初等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由国家通过一般税收获得的财政来办。托马斯・潘恩认为教育应由国家的公费承担,14岁以下的贫穷儿童每年给以4英镑的补助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促使英国教育财政产生的另一因素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仅人口增长规模这一点就打破了民间团体对初等教育的垄断,促使国家直接干预教育。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家教育财政的产生。1833年,当时的财政部长阿尔索普提出了《教育补助金法案》,被议会通过,它成为建立英国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开端。

2.《初等教育法》、《巴尔福尔法》、《费舍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的建立与发展

(1)1870年制定《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英国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真正确立的标志。该法规定必须建立足够数量和适当质量的学校来教育人民。在缺少学校的地区,建立地方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填补空白”。对于所需资金,法案规定“在中央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在地方管理下,使用受议会认可的地方税的款项”。法案还赋予了地方教育委员会另一项权力,即他们有权向他们认为确实无力支付其子女教育费用的家长发放免费单;另外仍收学费,大致从家长那里征收1/3,从国家税中支出1/3,再从地方税中支出1/3。在地方资金不能通过自愿捐赠而筹得的地方实行征税。法案的这些内容,不仅使英国地方政府拥有了征收地方税开办初等教育的权力,解决各学区已有的初等教育不足问题,还使中央政府在少花钱的情况下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同时,它还确立了英国初等教育费用来自中央补助、地方税和学费的财政投入的分担方式。

(2)1902年制定了《巴尔福尔法》。规定:第一,授命郡和郡级市议会为“第二部分地方教育当局”,负责本地区除初等教育外的其他各类教育,具有开办地所需要的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学校及师资培训机构的权力,并用地方税提供资助。在经费方面,地方教育当局依据1890年的地方税法,可以支配补助费,并且可以征收每镑不超过2便士的税以供中等教育之用。法案还规定,各种技术科学可以获得公款补助。第二,规定人口超过1万人的自治市和人口超过2万人的都市分区议会为“第三部分地方教育当局”,与前一类地方教育当局不同,它仅负责所在地区的初等教育,保证初等学校的物质供应,负责日常开支、教师工资等费用。第三,将地方税补助扩大到民办学校,以便进一步加强对它们的监督和控制。为初等学校中有才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使他们有机会转入到文法学校学习等。《巴尔福尔法》颁布以后,英国的中等教育财政投入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中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1918年颁布了《费舍法案》。规定:取消小学学费,公立初等学校一律实行免费,以不少于50%的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的资金补助。改革教育补助金制度,原来对初等教育的17种不同补助和对中等教育的40种不同补助被简化成两种年度补助。使英国真正实现了初等教育免费。此外,《费舍法案》还进一步简化了地方教育当局的财政资助,这些都加快了英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完善化的进程。

3.《巴特勒法》、《教育改革法》、《继续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战后英国新教育财政投入的完善

(1)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它总结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历次教育立法的重要成果,包括19世纪20年代以来政府的各种文件、报告和法令中所提出的重要教育原则和政策,是英国自有教育法以来最大的一部教育法。成为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着普通教育的“基本法律”的作用。全法有5章122条。该法的第四部分一般原则(第76~107款)中,就教育经费、奖学金、补助费、捐赠、教师工资等有关教育财政投入的内容做了详尽的规定。

(2)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总共有238条,其中有1/6是关于教育财政投入的内容。该法标志着英国的教育财政投入进入一个新时期。在成人教育领域,它规定以“大学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这标志着自1924年以来责任团体中的大学校外课程部向教育部申请补助的历史随之结束。该法还体现在实施全国统一课程和推行新的成绩评定制度。就教育财政投入来说,引入了市场理论,鼓励学校竞争,“显然是朝着市场的方向迈进的一个步骤”。由此可见,英国的教育财政正在从主要由国家负担而向注重市场作用和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3)1992年5月制定《继续和高等教育法》。宣布废除近30年来的高等教育双重制,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此相适应,成立了统一的高等教育拨款机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基金委员会和多科技术学院和学院基金委员会,统一负责对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拨款。高等教育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只有少数成员是有关大臣指定的,基金会由强有力的工商业界人士和高等教育界的代表组成,各设一名兼职主席和一名专职执行主任,专职执行主任是基金会的成员,有关政府部门的评估员有权出席每次基金会会议并在会上讲话。基金会拨款主要依据政府制定的办学方向、拨款原则和其对各高校教学、科研等实际情况的全面评估。通过这些改革,英国政府改变了过去大学投入渠道单一化的状况,逐步形成了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二、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主要内容

1.教育财政立法包含在普通的教育法之中

由于所属法系、立法传统和习惯的差异,英国没有制定像日本的《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美国的《1984年拨款法》等专门的教育财政法,其有关教育财政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他的教育法之中,教育财政立法作为教育立法内容的一部分,成为国家加强对教育改革与管理的手段,英国几部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法案,如《初等教育法》、《巴尔福尔法》、《费舍法案》等都有这一特征。以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为例,该法的目的是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引入课程之中,强化中央政府的

权力,提高教育质量。于是,设法把教育经费改革置于整个教育改革之中,对地方教育当局维持学校的经费,确定获得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资格的权利,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基金资助计划,教育基金委员会的职能等进行了改革,以教育财政投入支持和保障教育改革。

2.英国大部分教育经费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中央对地方教育经费提供补助

但英国中央政府一般只直接负责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类型的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由中央政府对地方教育当局给予补助。1900年度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的补助金占地方教育经费的56.4%、1910年度占48.5%、1920年度占56.1%、1930年度占53.2%、1938年度54.9%、1950年度占61.6%,到1965年以后,中央政府负担地方的教育经费一般占60%。地方教育经费中不足的部分由地方税支付,所占比例,1900年度为43.6%、1910年度51.5%、1920年度43.9%、1930年度46.8%、1938年度50.5%、1950年度38.4%、1965年以后,地方税负担的教育经费一般为36%左右。

3.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财政投入经费来源不同

英国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有公立中学和独立学校系统的“公学”,即私立学校。高等教育有大学和公立高等教育学校及私立大学。公立中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教育当局,而私立中学经费主要来自学费、私人捐赠和其他资助。英国大学是独立、自治团体,1988年以前,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但政府为大学提供的经费并不直接拨给各个大学,而是由中介组织――1919年成立的“大学拨款委员全”来负责,形成了政府单渠道为大学分配教育经费的模式;英国公立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各地方教育当局。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私立白金汉大学,经费和实施中等教育的私立学校一样,主要来自学费和其他的资助。这种不同学校之间经费来源的显著差异就是英国教育财政投入的一个特征。但在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由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差异正在消失。

4.扩大社会参与,增加经费来源渠道

随着英国教育财政体制市场性质的增强,扩大社会参与,增加经费来源渠道成为英国教育财政发展的又一必然趋势。在基础教育领域,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确立了“直接拨款学校”政策。根据规定,这类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教育科学大臣通过中央拨款的形式向学校直接提供,地方教育当局负责提供学校的基础、交通以及学生福利方面的费用。1991年,随着直接拨款学校数目的不断增长,英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体制进行了新的改革,通过了1993年教育(学校)法,规定设立“学校基金处”,取代原来教育部对直接拨款学校的拨款。“学校基金处”由10~15名成员组成,由国务大臣任命,其中大部分来自教育以外的工商业界。在高等教育领域,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规定以新成立的“大学基金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1992年又决定以“高等教育基金会”代替“大学基金会”,并规定在基金会中要有强有力的工商界人士。这些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工商界的联系,扩大社会参与,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三、英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制保障的启示

1.坚持“法随时转”,使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与教育改革良性互动

从以上英国的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来看,应验了“法随时转”这一立法至理。他们的教育财政投入法律,不仅具备必需的稳定性,而且注重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求,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也因此得以不断进步和完善。在英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不仅表现出法律应有的前瞻性、稳定性,而且体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变化性,可谓“与时俱进”。例如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就没有脱离1944年《教育法》的基本框架。但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又会对这些法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例如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行45年来,先后共通过27个教育法案,几乎每隔1~2年就通过一个。因此,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与时俱进”,不仅弥补了原有法案的不足,而且使之更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这既有利于保障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能巩固改革成果,推动改革逐步深入,并形成改革与立法的良性循环。

2.政府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到位

英国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具有战略眼光,把教育视为国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其所需的基本费用给予保证。从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后,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初等教育的法案,提出普及初等教育,但由于民间办学等传统的影响,政府对普及初等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也不足,致使普及初等教育难以落实,直到1891年随着中央补助金的不断增加,实行免费价,才真正地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英国普及中等教育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这说明政府给予必要的经费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于事关民族素质的义务教育,在确立地方负责管理的同时,在财政上,英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央政府视各地贫穷情况给予财政补助,保证教育经费的基本需求,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到位,从而使全国的教育事业在同一水平发展,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3.提高教育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发挥市场作用

英国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等领域都表现出了这一趋势,在基础教育领域,从市场理论的角度看学校,政府一直试图使消费者通过选择学校来影响学校的财政收入,从而促使各校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办学效益。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央政府首先取消了对高等院校经费包干的办法,代之以具体的协商和订立合同。政府把自己看作是投资者,通过中间人――大学基金委员会,被投资者――高等学校,就经费的数量、用途、效果等方面进行讨价还价,鼓励各院校为争取经费而展开竞争。其次,政府把长期以来施行的奖学金制度改为贷款制度,打破了由国家承担学生学费与生活费的传统,使学生把学习与市场前景联系起来。第三,政府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工商界的联系与合作,签订科研、教学与服务方面的合同和协议,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减少对公共资金的依赖,迫使高等教育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转向市场。在成人教育领域,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规定,以“大学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这标志着自1924年以来责任团体中的大学校外课程部向教育部申请补助的历史随之结束。1992年的《继续与高等教育法》还决定,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分设继续教育募金会,把继续教育学院从各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中分离出来,使它们像大学一样,以竞争的方式向委员会申请经费,这成为政府推行“市场化”的又一方面。

参考文献:

[1]郝维谦,李连宁.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

[2]陈国良.教育财政国际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教育财政[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昭立.财政法制纵论[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4.

第7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

对于当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因此,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加明显,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又该怎样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呢?在体育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逐渐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对初中体育教育多样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实现百花争鸣的盛态。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运动的概念与意义

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运动的理念就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使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多样性,并以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规律为依据,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体育教学中被激发出来,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其综合发展能力。快乐运动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享受学习,使体育教学具有实效性、激励性、情境性和趣味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该模式可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潜力,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另外,还能在教和学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快乐运动还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灵活学习,享受运动。

二、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游戏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游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初中体育当然也不例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这些游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接力跑、折返跑以及带球跑或者运球跑等游戏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得到锻炼,也能够使学生避免因为学习方式过于单一而产生厌倦情绪,这种方式能够消除学生的这种感受。教师将游戏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不仅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二)竞赛法

竞赛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比赛,通过这种竞争,激励学生追求更加熟练的项目掌握方法,培养其自信心,锻炼其意志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100米短跑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将整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小组之间展开百米跑的竞赛,赛后将小组和单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打分,对优秀小组和学生予以奖励。据调查,有九成的初中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竞赛方法。

(三)案例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较少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教授体育理论和伦理。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好处就是便于学生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直观,可拓展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信息,培养他们对体育魅力的情感感受。例如,在有关乒乓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该项目的规则的基础上,可将以我国各个时期乒乓球冠军的球法和成功经验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体会乒乓球在这些冠军手中如何发挥其魅力的,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

(四)自由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放羊”已是一些中学多年的体育教学形式。这虽然也是一种自由教学,但还不能称其为“法”。真正的自由教学法,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的自由,而是有所筹划的自由教学。例如,在一堂体育课中,前半段时间体育教师让学生集体做一些体操等热身活动,后半段则让学生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前提是要做与体育课有关的体育活动,可以踢毽子、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等等,总之,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活动。

(五)多媒体教学法

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在这个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思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也就诞生了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使用该方法时向学生传达体育知识时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并使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知识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使其在学习体育时的兴趣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也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在讲解田径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奥运会中紧张、刺激的比赛视频,使学生受到感染,想要积极的加入运动。在观赏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小型的田径比赛,进行热身,比赛之后再详细讲解哪些动作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有效运动,锻炼自己的体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合作教学法

第8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于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系统而且复杂的工程,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包括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内的英语研究专家的一致共识。但是,在系统的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以及相应的认知心理与认知规律特点来出发,通过不同的教材的编制,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采用来达到一个平衡的发展。这种平衡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材设置的难度的平衡,也包括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进行相应的语言教学项目的强化的平衡。所以,在这种理念下,初中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

首先,初中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教育对象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年龄方面的差距,更表现在年龄背后的认知心理水平的差异。初中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对于教学中的新鲜概念与新鲜事物具有比较强的敏感度与好奇心。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认知加工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语法或知识点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初中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听天书”的原因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认知的高峰期。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套路与规律,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概念也可以通过逻辑思维来进行消化与吸收。同时,学生的个性的学习心理也逐渐形成。所以,高中英语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以及所爆发出来的思维潜力会让授课教师大为吃惊。

其次,初中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教材的难度设置水平与侧重内容也不尽相同。以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为例,在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话题的方式,围绕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初一的英语教材的课本上,第一单元是关于最喜欢的科目,第二单元是关于生日晚会,地三单元是关于如何制作香蕉奶昔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主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对于英语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的比较级的使用进行一定的熟悉与练习。这些单元的语法大都围绕单词与词组的使用,只有到初二以后对各类从句进行初步地学习,这些学习还没有涉及到复杂语句的分析与处理。这个阶段的英语水平的测试内容偏重于识记等方面。在高中英语教材上,同样以人教版为例,主题的编制方式依然沿用,但是主题的内容已经跨出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范畴,开始涉及一些比较抽象与前沿的领域。例如,在高一的英语教材中,其主题涉及了世界遗址,环境保护,艾滋病的预防以及自然灾害等内容。教学的重点从初中阶段的单个词语的认知慢慢转为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能力的训练。语法中也开始大量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从句,包括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以及虚拟语气,倒装等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的语法项目上来。学生的测试方式也日趋多元,开始迎接更高水平的英语水平测试。

最后,初中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在师资选择与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根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高中英语教师的选择上,任课教师必须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部分地区还要求有学士学位。初中英语教育的师资要求相对比较低,专科以上水平即可执教初中英语。当然这一点,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未来的教师的学历达标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英语教学大多采用一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官训练的方法。例如我们目前比较流行的全身反应法,就是这么一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之一。在高中英语的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大多围绕学生的思维来展开训练。例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头脑风暴法都是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初中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在对象、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教学目标与目的等方面是趋于一致的。两者都是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大量的语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育的衔接工作

初中与高中对于很多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就好像一道分水岭。很多初中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训练,在日后的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并不是很尽如人意。特别是一些原本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表现不错的学生,在高中英语阶段却没有相应的优秀表现的现象值得我们的关注与反思。所以,做好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阶段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1.应当从教学内容上

做好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在正式步入高中英语学习阶段以前,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复习工作,针对一些学习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的辅导,寻找知识点方面的认知盲区,形成一个较好的认知习惯是教学衔接工作的重点。其中要避免过于功利的思想与情绪的出现,部分地区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就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而盲目的进行高中英语教材的学习,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反馈来看,虽然在短期会增加学生对高中知识内容的熟悉度,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2.注重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

无论是初中英语教育还是高中英语教育,其最后的落脚点是学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各个阶段的英语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认知水平与能力。同时,拓宽英语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渠道。如果英语教学只是依靠教师课上有限时间的讲解,那教学的效果并不会很理想。但是如果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新媒体或者自媒体等媒介作为一种拓宽英语综合能力培养渠道,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这一代的中学生对于网络有着天生的迷恋,如果将英语的各个能力开发为一种学习软件或者一种闯关游戏,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将会更加高涨。当然这种教学途径与渠道的拓展,要建立在保证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要极力避免各种社会及网络中所含有的不良的教学因素及思想对中学生心智模式发展的影响。

三、总结

第9篇:初等教育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必要性;策略

G633.96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初中体育教师一直沿用传统单一、僵硬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1】。所以,在积极实行新课改的形势下,积极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一、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必要性

1.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2】。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成为教师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方式。

2.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学习训练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

动、消极的接受状态,使得课堂教学质量较低。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初中体育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

3.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

体育教学承担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固定,无法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具体策略

1.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

兴趣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性不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c和心理特点,应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身体健素质等,科学选择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进行田径教学时,初中体育教教师可以把学生根据学生性别、身体素质的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接力跑、往返跑或者运球跑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并且在进行游戏时,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提前讲好要领和游戏规则,以学生按照要求参与游戏活动,以确保体育游戏活动的有序开展【3】。另外,在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速度跑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运用踩影子、警察抓小偷、圆圈追逐、拉网捕鱼等方式,有效结合游戏与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减少体育教学的枯燥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2.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法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同龄人有很强的依赖性、接受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合作学习法,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初中体育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适当安排学习和锻炼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和锻炼任务,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4】。在开始合作练习之前,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接着让组长分配不同组员的职责和任务学习任务,以确保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例如,在学习短跑项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和帮助,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短跑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另外,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前,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起跑和冲刺等一些简单短跑动作的掌握情况,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

3.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体育运动技巧、掌握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成为初中体育教师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的重要方式【5】。例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运动比赛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运动知识,然后通过回放的方式,详细讲解一些动作的技巧和要领,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绪等因素,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科学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根据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有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丘旭辉.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22:109-110.

[2]胡业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新课程(中学),2014,04:156-157.

[3]钟愉.快乐运动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新课程(中学),2016,0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