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精选(九篇)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第1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一、温室白粉虱的发生特点

每年10月中旬以后,气温下降,白粉虱从露地开始向温室迁移为害越冬,第二年4月上、中旬以后,温室白粉虱从温室、大棚通风口、门窗迁飞到室外阳畦、露地蔬菜及杂草上危害,8月上旬白粉虱再次迁飞到秋季蔬菜及各种植物上繁殖为害,10月中旬以后又向温室大棚转移、这样造成了温室白粉虱的周年发生为害。

温室白粉虱成虫有趋嫩性,喜欢群聚于寄生植物幼嫩叶面,并在上面产卵,成虫和若虫均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使瓜菜降低商品、叶面被吸食后变黄、萎蔫、生长不良,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不善翔、向外迁移扩散缓慢、在田间点片发生后、逐渐扩散蔓延,各种虫态在植株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新产的绿卵、变黑的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温室白粉虱繁殖能力强,一年能发生10代以上。

二、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要把好育苗关、培育无虫苗

要加强育苗期的管理,防治白粉虱发生危害,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要在通风口处增设网纱、防止外界成虫进入苗床;生产温室在定植前要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茎叶、残枝、铲除杂草运出室外处理。

(2)及时处理整枝打杈时打下的腋芽、叶片、残枝等,以减少虫源。

(3)合理安排茬口。应避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混栽于一室。

2.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的强烈趋黄性,可悬挂黄板诱杀成虫,采用1m*0.2m的废旧纤维板,涂刷成橙黄色,再涂一层粘油(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成)悬挂于行间与植物同高,每亩32-34块,当黄板沾满白粉虱时,再次涂抹粘油,一般7-10d涂一次。另外可用橙黄色水器,在白粉虱发生较多的温室大棚内,每20㎡放一个,放置高度于植株同高,诱杀效果也比较显著。

3.生物防治

(1)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保护自然天敌,利用自然天敌控制白粉虱危害。

(2)在温室中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和中华草蛉进行生物防治,释放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就可压低白粉虱虫口的过多增长;释放中华草蛉也可有效控制白粉虱危害,一头中华草蛉一生可捕食白粉虱若虫170多头。

(3)喷洒赤座霉菌和粉虱座壳孢菌,控制白粉虱的为害。

4.化学防治

(1)温室熏烟或熏蒸法。用锯末或苇杆、稻草等洒上敌敌畏,再加上一块烧红的煤球熏烟(暗火),每亩温室大棚用80%敌敌畏150mL、水1kg、锯末40kg,均匀撒于行间(熏点撒于温室大棚高处)。这两种方法都要注意密闭温室大棚1-1.5h、温室控制在30℃左右。

第2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一、棚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保护地设施一经建成,不易挪动,而棚室内蔬菜品种单一,主要是黄瓜、番茄、菜豆等,轮作困难,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数量增多,如枯萎病、疫病、核菌病、线虫病等,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病情逐年加重。如黄瓜枯萎病近年普遍发生,有些棚室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棚室密闭条件好,棚室内水分不易散失,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下降1℃,湿度提高3.5-4%,棚室的高湿使叶片表面常时间结雾,这对多种病害的发生很有利。如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都明显重于露地。

3、保护地为病虫提供越冬场所。一些病虫在棚室可常年繁殖危害。如温室白粉虱在露地不能越冬,温室为其提供越冬场所。

4、棚室蔬菜上不合理的使用农药,长期使用单一的品种,促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病害加重,虫害猖獗;有些农户常时间几种农药混配使用,一旦病菌对其产生抗性就无药可治,甚至产生药害,如黄瓜霜霉病采用克露加甲霜灵—锰锌,一旦控制不住,就很难有特效药进行防治,就会加重危害,严重的就会绝产。

5、保护地内混合种植,茬口不齐,不注意清洁田园,任意丢弃病果、病叶、病株,人为传播病害,如黄瓜套种芹菜(叶菜),芹菜湿度大,黄瓜容易感染霜霉病,很难控制。栽培密度大,植株纤弱,抗逆性差,通风透光不好,品种抗病性变异等,都促使棚室病害重于露地。

6、塑料棚室不认真进行土壤消毒,土壤中残留病菌多,种子表面带菌不进行消毒处理;在培育秧苗时不进行配土,育不出状苗,不考虑科学管理,尤其是不科学用水(阴雨天不能灌水),不科学用农药(阴雨天喷药,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加重病情),不能创造合理的生态条件,也是病害重的重要原因。

二、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即从棚室的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有利地协调使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达到高产、优质、低本和无农药污染的目的。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必须消灭病虫害来源,或压低病菌和害虫基数,恶化病虫发展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检疫措施,把病虫消灭在大量发生危害之前,对发生的病虫害,实施如下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病虫草及其它有害生物随蔬菜种子、秧苗种株转移而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

2、农业防治:运用耕作栽培技术以控制消灭或减轻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条件,提高蔬菜的抗病性,或避免病虫危害。农业防治主要有:

(1)选用抗病虫品种。

(2)降低棚室温度①合理的通风降湿。②棚室农膜选用无滴的。③扣地膜,采用膜下灌水或采用滴灌。④在地面铺稻草吸湿。1吨稻草可吸125kg水。⑤阴雨天不灌水。

通过人为控制温湿度,可明显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3、生物防治:以菌治虫,以虫治虫,抗菌素治虫,治病等。如农用抗菌素有农抗120,武夷菌素、新植霉素、浏阳霉素等。

4、物理机械防治:(1)温汤浸种(热水烫种)可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2)太阳能土壤消毒。(3)高温闷棚:上茬蔬菜采收结束后,清理田园,然后灌饱水,在地面铺塑料布,高温闷棚一周即可杀死病菌和虫卵。(4)黄板、黄盆诱杀,在塑料布上涂黄油或黄板防斑潜蝇。

5、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喷雾、喷粉、熏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等。

第3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的坏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一、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土壤及防治方法

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原菌越冬场所。在一般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棚室栽培的蔬菜种类比较单一,栽培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发生。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温度和湿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产中又缺乏抗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多而加重,在大型连作温室中,果菜类根结线虫病只需3~4a,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近年来茄果类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我县各蔬菜地区,危害加剧。 多种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露地环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迟,危害轻,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季节性流行。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发生,已成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大敌。如蔓枯病,黄瓜、辣椒、韭菜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芹菜斑枯病,多种蔬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等。地下害虫如蝼蛄、地老虎等,也因棚室和苗床土壤温暖、潮湿、疏松肥沃而发生早、数量多、危害重。

二、影响对病害发生的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防治对策

(一)病害防治。

由于棚室连作多年,病害逐年加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

1.农业防治。种苗脱毒,高温闷棚,茬口轮作,太阳能土壤消毒。2.化学防治。利用氯化苦、溴甲烷、菌线威进行土壤消毒。在移栽时用20%苯来特1000~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二)虫害防治。

1.毒饵诱杀。在以蝼蛄为主的地块,可采用毒饵诱杀。具体方法是:将花生饼或麦麸炒香,每100kg花生饼或麦麸加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50%的辛硫磷乳油1kg,再加10kg水拌匀,配成毒饵,于蔬菜苗期,在傍晚顺垄撒在地面上,用量225~375kg/hm2,不仅对蝼蛄诱杀效果良好,同时对蟋蟀、地老虎幼虫也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在地老虎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将上述某一种农药的10倍液喷拌在铡碎的害虫喜食的鲜草或鲜菜叶中,制成毒草(毒菜),于傍晚(以防止鲜草很快干枯)分成小堆施于田间,用量225~300kg/hm2,次日清晨拣拾死虫,防止其复活。

2.喷雾或喷粉。种蝇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在葱、蒜类蔬菜上和田间粪肥堆上喷洒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以杀死成虫,减少产卵和幼虫数量。用90%敌百虫晶体300~5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浇灌。浇灌 在大蒜、韭菜种蝇发生较重的地块,于幼虫发生的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幼虫。在韭菜移栽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浸根。

三、影响对病害发生的空气湿度及防治措施

棚室在寒冷季节、夜晚密闭保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100%,棚室屋面、壁面结露后可散落在植株上。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热容量大,叶面和果实可以形成水膜,造成高湿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不利,其抗病性降低,却适宜多种病原真菌、细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如黄瓜霜霉病菌,必须在叶面结露3h以上,才能萌发、侵入寄主。病害一旦发生,传播、蔓延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以上多种病害危害加重,均与高湿环境有密切关系。

主要防治措施:①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②药剂防治,可选用百菌清、绿亨二号、绿亨五号等药剂防治。叶菜上的病主要以叶斑病、炭疽病和锈病等为主。芹菜叶斑病可用叶斑清或加收米轮换施用防治,葱的紫斑病和锈病可用爱苗3000倍液、霉能灵800倍液和富力库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温度及防治措施

蔬菜与病原菌长期协同进化,结果导致棚室温暖的条件,一般不成为病害发生流行的限制因素,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环境,通常可以引起发病。害虫和螨类属于一类变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它们的体温及其生命活动。温度对害虫分布地区及发生危害的影响比湿度更重要。

主要防治对策:可选用阿维菌素、克螨特、虫螨清等药剂防治(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

五、影响病害发生的菌源及防治措施

西红柿晚疫病菌只侵染西红柿和马铃薯,以前露地西红柿的菌源来自马铃薯,危害性较小。随着秋冬春季棚室西红柿栽培面积迅速增加,该病危害逐年加重,还为露地西红柿提供了大量菌源,成为全年常发性的主要病害之一。黄瓜霜霉病是冬春季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随棚室栽培发展,黄瓜等瓜类蔬菜全年种植,病源逐渐增加,使该病危害较重。

防治策略: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生态防治。根据大棚蔬菜发病要求的湿度、温度条件,进行通风换气,使环境条件不利病害发展,而有利蔬菜生长。③熏蒸(对保护地蔬菜黄瓜等瓜类病害)。开始见病叶时用30%百菌清烟剂(棚室每次3000~3 750g/hm2)傍晚闭棚后熏蒸。④药剂防治。用5%百菌清粉剂15kg/hm2喷粉,或用64%杀毒

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甲霜铝酮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

六、预防蔬菜病害的两种措施

预防蔬菜病害的措施在病害预防方面,一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增强植物自身免疫能力,另一方面是施用保护性杀菌剂。

目前,增强植物自身免疫能力的药剂只有一类,就是德国和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的,从海洋生物海藻里提取出来的海藻素,它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使病菌不易侵入,同时也能预防很多生理性病害。目前生产上用得较多的是碧绿素。

第4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由于温室中温度高、湿度大、密闭栽培,利于多种病害发生,所以在病害防治上一定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采用大垄双行台作,合理轮作倒茬,应用模式化栽培技术,浇水采用软管滴灌技术,把温度控制在有利于作物生长适温,达到健身栽培,同时应用阻虫网、捕虫板、趋避膜、释放寄生蜂、利用有益菌,采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并合理应用农药,都能及时控制和减少病害发生。

2药害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特别是冬季,由于密闭性好,不能放风,空间又小,而且在这一时期再加上温度低,湿度大,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农药使用次数频繁,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2.1产生的原因

2.1.1 某些作物对药剂的反应十分敏感,即使应用少量的也会发生药害,如辛硫磷对黄瓜幼苗。

2.1.2 在配制农药时,农民不能按说明书准确量用农药,有事浓度高或浓度稀,浓度过高造成药害。特别是激素类农药,应用剂量非常严格,过量即产生严重药害,如2,4—D,在低浓度时可刺激作物生长,浓度稍高即成了除草剂。

2.1.3 有些农民不按规定操作使用农药,如在高温下应用某些对蔬菜易产生药害的药剂,如代森锰锌等,还有烟雾剂的施放位置离植株过近等等。

2.2补救措施

若发现较早,可以立即用大量清水喷洒受害作物叶面,反复喷洒2~3次,直至把作物表面的药物稀释洗刷掉,如果应用的是酸性药剂,又可喷0.5%~1.0%的石灰水,达到酸碱中和,尽快把药剂分解,随水冲洗掉。如果作物已表现症状,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叶面喷施低浓度的叶面肥和刺激生长的激素类药剂,如宝力丰,磷酸二氢钾,九二0等。

3肥害

3.1产生的原因

肥害主要是因肥料施用不当后,使蔬菜作物在秧苗、茎杆、叶片上产生的近似病虫危害的现象,如在配制营养土时或施基肥时应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和掺入了过量的化肥,造成土壤水分渗透压力过大,根系吸水困难表现病状。肥害初期主要表现在下部叶片,以后随时间逐渐向上发展,症状为萎蔫,变黄色,有时中午萎蔫严重,早、晚轻并可恢复,严重时整株死亡。

3.2补救措施

农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不充分腐熟的农肥坚决不能用。配制营养土时掺入的化肥一定要严格按技术要求配比并研碎,充分混匀。追肥要离作物根部10~15cm以上,并结合浇水进行。如果发现肥害,要及时将秧苗周围的肥土挖出,换上新土壤,并立即浇大水,可减轻或缓解症状。

4盐害

4.1产生的原因

温室蔬菜生产,化肥施用量大,施入的肥料又不易随水流失,随着应用年限延长,残留在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同时温室内温度较高,水发蒸发量大,将盐分带入地表,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平衡、损伤作物根系和妨碍根对养分的吸收,造成盐害。

4.2防治措施

4.2.1 合理施肥,根据不同蔬菜的产量,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进行施肥,避免施肥过多。同时,改单一追肥为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使用。

4.2.2 增施秸秆肥,可将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切成3~4cm的小段,均匀撒在地面,深翻后灌大水,同时地面覆膜,封闭棚室提温,一个月后揭膜晾晒,不但消除盐害,并能起到增肥、杀菌的作用。

4.2.3 灌水洗盐,在休闲期把水引入棚室内冲洗土壤,并设排水沟排水,反复进行2~3次即可。

5冻害

5.1产生原因

北方的日光温室,在冬春季节经常遇寒流袭击,降温幅度较大,常会发生蔬菜冻害。受冻害后生长停滞,植株黄化、矮小,叶小茎短,常出现‘花打顶’现象,产量低,品质差,严重时若管理跟不上,使作物不能恢复生长而死亡。

5.2预防措施

建标准日光温室,整地时多施腐熟有机肥,在棚外挖防寒沟,后墙培土,寒冬季节加盖双层草帘,上纸被或加盖厚棉被,并适当晚揭、早盖,并在进口处盖小房,加棉门帘,温室内用塑料膜围一小屋作缓冲间,防止冷风直接进入;有条件时可在室内安装暖气。管理上要合理施肥,对受冻害植株合理追施速效肥料,土壤追施与喷施相结合,在寒流来临前要及时浇水,增加土壤热容量,用井水浇灌达耕层,一定不要大水漫灌。

6气害

6.1产生的原因

温室气害是指有害气体对温室内的蔬菜作物造成的危害,这些有害气体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硫气体和煤烟气体。造成氨气危害原因是由于冬季不通风,施入没有充分发酵有机肥和化肥分解产生,在室内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造成危害。氨气危害表现为叶片急骤萎蔫,随之凋萎干枯呈灼烧状。而二氧化硫气体和煤烟气体是由于温室内取暖燃烧煤和熏棚药剂产生的。

6.2预防措施

结合浇水适时追肥,并及时通风,各种肥料不要施于地面,要深施入土壤10cm以下。可用PH试纸检测温室内氨气含量,用试纸沾取膜上的水珠,pH大于7时呈碱性,说明存在氨气,要及时放风,pH小于7时呈酸性,说明没有氨气存在。温室取暖必须加烟囱,熏棚用的烟雾剂要严格控制药剂量,绝对不许加大用量,防止有害气体危害。

7热害

7.1产生的原因

由于棚内温度过高易造成热害,热害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晴天中午,尤其是春、夏、秋季,晴天中午不注意放风,致使温室内温度过高,而使植株叶片过度失水而干枯。

7.2预防措施

及时注意听天气预报,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勤看棚内温度计,接近作物适宜温度最高值时及时放风降温,如降温有困难,可结合遮荫,植株喷水降温,减轻和防止热害发生。

8闪苗

8.1产生的原因

一般是由于天气连阴后骤晴,而急于拉开草帘,造成植株突然见光提温,增加蒸腾量,而使植株突然萎蔫,甚至全株死亡。

8.2预防措施

第5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防治措施

 

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是温室蔬菜生产中常发性的3种重要病害,近几年来,随着各地温室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如何有效防治以上几种病害,保证蔬菜生产安全,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课题。 

 

1霜霉病 

 

霜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侵染所致,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83%以上,叶面有水滴或水膜。在阿克苏地区1年在温室中有2次发病高峰期,一次是10~11月,即扣棚初期,另一次是2月下旬至4月中旬,即气温回升到揭棚前。目前在生产中对霜霉病主要采用甲霜灵、恶霉灵、苯霜灵、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但近年来随着病害的发展已对甲霜灵(瑞毒霉)、恶霉灵(杀毒巩)、苯霜灵、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出现高度抗性,防效已下降到保护剂的水平,在生产上建议推广霜霉威、霜脲氰、烯酰吗啉、氟吗啉等具有良好防效的新药剂。另外,长期连续使用单一的内吸性杀菌剂,易导致病菌产生抗性,因此建议把内吸性杀菌剂与代森锰锌、铜制剂等保护剂复配,可具有提高防效、扩大杀菌谱、延长药效期、延缓抗性产生等多重作用,但复配剂易对温室作物产生药害,应慎用。大田作物的苗期也应慎用,以确保安全。 

 

2白粉病 

 

白粉病是蔬菜常发生的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侵染适温10~15℃,分生孢子的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但无水或低湿也可发芽侵入,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病害极易流行。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条件下,近年来温室白粉病发展迅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温室发生危害期一次是9~11月中旬,另一次是3月底至6月,当前在生产中发病时主要使用的25%粉锈宁对白粉病无任何治疗和铲除作用,同时在瓜类作物上使用粉锈宁应慎用,建议在发病时用12.5%烯唑醇1 000倍液,或45%烯唑酮1 000倍液、10%世高可湿性微粒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3灰霉病 

 

灰霉病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温室新上升的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3℃,并且随着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大,一般温室相对湿度在60%~70%,平均发病率为11.4%;相对湿度在70%~80%,平均发病率为17.3%;相对湿度在80%~90%,平均发病率为23.6%;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温室,平均发病率高达45.6%。在阿克苏地区的温室中其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从栽培技术来看,高垄栽培、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暗灌,因其灌水量和蒸发量小,温室相对湿度一般可控制在70%以下,发病率较低,而末覆膜、明沟灌溉的温室,相对湿度一般都大于70%,发病率相对较高。对灰霉病目前尚无抗灰霉病的品种和种质资源,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来控制。灰霉病菌对常用的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二甲酰来胺类(如速克灵、扑海因、农利灵)、N-苯氨基甲酸酯类(如乙霉威)等杀菌剂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发病初期建议使用新型杂环类杀菌剂45%扑霉灵1 500~2 0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另外,可在沾花时加入0.1%速克灵进行局部施药也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4叶霉病 

第6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1.1对象

云浮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1.2评价方法

1.2.1类比法

通过对拟建项目相同或相似的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噪声、化学毒物、高温等浓度(强度)的检测以及对该公司制动钳及制动助力器和主缸总成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企业提供的其它有关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到该项目制动钳及制动助力器和主缸总成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2]。

1.2.2经验法

根据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1.2.3检查表法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分析和研究,列出选址、总平面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4],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2.4综合分析法

采取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2结果

2.1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

2.1.1主要项目组成及其生产工艺流程见表1。

2.1.2主体工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2。2.1.3辅助生产工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3。2.1.4公用工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4。

2.2类比调查

2.2.1类比企业选择

本项目评价选择国内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类比企业,该公司于2004年2月建厂,目前生产正常。本项目与类比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规模、主要原辅材料、生产方式、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基本相同,类比调查结果表明,类比企业与本建设项目具有可比性。

2.2.2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根据对类比企业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现场调查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辅助材料等因素综合分析,类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和化学毒物等。类比调查收集该企业2010年委托辖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粉尘、化学毒物、高温等)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

2.2.2.1噪声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3]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5]进行评价,类比企业工作场所中噪声源多,部分工作场所中噪声强度大,最大可达94.8dB(A),最大超标值为9.8dB(A),合格率为55.0%。超标工作场所主要在冲压车间、机加工车间、清洗车间、组装车间等,设备主要为冲床机、清洗机等。

2.2.2.2粉尘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6],类比企业工作场所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金属粉尘和电焊烟尘。所有车间工作岗位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6],有个车间焊接区焊接工岗位电焊烟尘浓度波动较大,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13.3mg/m3,不符合粉尘超限倍数的要求,应引起重视,可通过增加移动风机等防护措施加强工作场所通风除尘。

2.2.2.3高温

根据国家职业接触限值[5]规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25℃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类比企业电泳工作场所存在高温作业,WBGT指数低于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5]。

2.2.2.4化学毒物

根据类比企业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化学品进行分析[7],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有:①组装车间:甲醇;②电镀车间:氧化锌、铬及化合物、盐酸;③电泳车间: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氮;④改善间(焊接区):二氧化氮、锰及化合物;⑤污水处理站:硫化氢。类比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浓度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6]范围内。

2.2.2.5职业健康监护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8]的要求,类比企业于2012年9月委托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95名作业人员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其中噪声作业129人,粉尘作业23人,电焊作业19人,铬酸盐作业17人,氮氧化物7人。噪声作业人员检查结果有7人听力存在不同程度下降;1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HL,语频平均听阈≥26dBHL,6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HL,语频听阈正常;其余作业人员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结果表明生产性噪声是类比企业目前危害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噪声已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2.3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2.3.1选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3]

对选址要求进行评价。①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现状与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本项目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②所在区域不是自然疫源地和地方病区。③在新规划的工业用地内,不存在垃圾填埋场等危害健康场所,项目所在地的水、土壤未被污染。④不处于居民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区域。⑤基本上能避免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和联合作用。

2.3.2总体布局

根据生产和场地要求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非生产区(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区明确合理,符合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远离居民区,周边为工业用地(现为空地),有宽敞道路和绿化带相隔,符合GB50187[9]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3.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按工艺流程顺序分区布局,生产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并结合生产工艺采取了相应的防尘毒措施,符合有关要求[3]。主要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一体化分布的原则布局,但未能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设备(电镀装置和电泳涂装装置)和产生一般职业性危害的机加工等其他设施(设置)分开布局,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不符合有关要求[3]。

2.3.4建筑物卫生学

①采光、照明通过建筑物外立面窗户、房顶天窗进行采光,采用金属卤化物、荧光灯进行照明,符合有关要求[10]。②建筑物墙体、墙面、地面,主要建筑物的墙体和墙面选用防火、隔热材料,主厂房地面为水泥地面,平整且易于冲洗清扫;电镀车间和电泳涂装车间容易产生积液的区域进行防渗处理,电镀槽和电泳槽等设备周围设置排泄沟;物料储存区(酸性仓、碱性仓、油脂仓和危险化学品仓)和危废暂存场所等地面采取防渗处理,设置围堰和防漏坑。主要建筑物墙体、墙面、地面基本符合有关要求[3],建议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车间(如冲压车间)的墙体加设消吸声材料。③空调系统,主厂房内拟安装的空调为全新风运机,设计温度为夏季28℃,冬季21℃。在各台空调正常运行情况下,能保证工作人员人均新风量大于30m3/h,基本符合有关要求[3]。

2.3.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①防尘、防毒采用世界上先进成熟的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主厂房采用自然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并设置抽风装置对电镀、电泳过程中产生的毒物进行净化处理。采用密封的专用铣床和加工液压室等机械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过程使用切削液抑制粉尘产生,设置集尘器收集摩擦片组装时散落的粉尘。电镀和电泳涂装车间设置有喷淋和洗眼装置,设备周围设置排泄沟,车间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物料储存区(酸性仓、碱性仓、油脂仓和危险化学品仓)和危废暂存场所等地面采取防渗处理,设置围堰和防漏坑。防尘、防毒设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3]。②防噪声、振动:采用世界上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进口生产设备,高噪声的机冲压区、组装区等与电镀、电泳涂装生产区分开布置。对机械加工车间的强噪声设备采用隔音罩,空压机、冲压机和风机等设备采用隔音室,并采用双重彩色钢板等增加隔声效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作息时间。采用密封的专用铣床和加工液压室等振动较少的设备,对振动较大的空压机等设备的接地部分设防震橡胶。防噪声、振动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3]。

2.3.6个人防护用品

为劳动者配备了一系列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衣、耳塞、安全帽、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鞋、工作服、手套和焊接用面罩等[11],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更换周期作出规定,符合有关要求。

2.3.7应急救援

在电镀车间和电泳涂装车间工作岗位附近分别设置了喷淋器和洗眼器,但应急救援其他设施的设置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须在初步设计中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完善。

2.3.8辅助用室

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实际需要和方便的原则,应设置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其他辅助用室和室内卫生设施等方面内容未提及,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2.3.9警示标识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提及职业卫生警示标识的内容。为了使作业人员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警觉,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应按照有关要求补充完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计。

2.3.10职业卫生管理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提及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内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应在初步设计中补充完善。

3讨论

第7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秋延辣椒;白粉虱;发生;防治

大棚秋延辣椒是临泉县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600hm2,是当地菜农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近年因白粉虱为害,辣椒产量大幅度下降,品质降低,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挫伤了菜农种植辣椒的积极性。为了搞好秋延后辣椒病虫防治工作,在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的资助下,我县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同时根据白粉虱发生情况,结合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秋延辣椒白粉虱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白粉虱的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温室白粉虱是大棚、温室害虫,较蚜虫小,繁殖能力极强,在温室条件下1年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严重。每年7月份以后虫口密度迅速增多,危害加重;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数量减少,向棚室内转移并在温室内越冬。温室白粉虱喜食黄瓜、番茄、茄子、菜豆、草莓等植物,保护地辣椒受害比露地辣椒更为严重。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约取食半天后方可飞行,飞翔能力不强,向周围迁移扩散较缓慢,田间分布不均匀,初期呈点片状发生。成虫性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叶背面产卵,还有向上性或向嫩性,植株上部叶片主要是成虫和卵,中部叶片主要是若虫。成虫对黄色有一定趋性,活动最适宜温度是25~30℃。该虫因世代多,发育快,棚室内天敌少,繁殖速度快,存活率高,有少量虫源就可造成严重危害,若防治不及时,椒农将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2温室白粉虱危害特点及症状

温室白粉虱为保护地辣椒1种重要害虫,也是1种多食性、刺吸性害虫,它以若虫、成虫的针状口器吸食辣椒汁液。个体虽比蚜虫小,但由于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体小易于隐藏,群居于叶背刺吸吸食辣椒叶片汁液,使叶片褪色失绿、变黄、萎蔫,甚至死亡,同时成虫和若虫还能排出大量蜜露,易诱发煤污病,1年发生10多代,对秋延后大棚辣椒危害较重。大棚辣椒一旦遭受白粉虱危害,从植株的叶片到茎干,布满了白色的小虫子呈现一片白色;当大部分植株被害后,整个菜棚的整株辣椒布满煤污呈黑色。同时该虫还能传播病毒病,防治难度较大。

3综合防治技术

3.1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区,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可释放丽蚜小蜂和草岭进行生物防治。当白粉虱成虫密度在0.5头/株以下时,释放丽蚜小蜂成蜂15头/m2,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为害;在白粉虱发生初期的3~4个月内,人工释放草岭10头/m2,控制虫口密度。

3.2物理防治

第8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墙体霉变;危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wall mold is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in frequent, harm while on the building itself, but also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But the wall mold is not the problem, can be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This paper starts from causes of wall mol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of the housing, hous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quality,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the summary, propose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wall mol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quality problem solving wall fungus.

Keyword]: the wall mildew; hazard; cause;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北方地区寒冷,冬季室内采暖,致使室内外温差较大。护墙、窗户发生结露、冷凝水害比较普遍,特别是实施墙体改革以来,居住建筑护墙均采用框架结构填充空心砖,窗采用塑刚、断桥铝合金单框爽玻,结露霉变危害逐年增多。辽宁省住建厅于2007年3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后,虽然在设计、施工中加大了护墙的保温措施,加大了外窗节能检查力度,产生结露、冷凝水害有很大改善。但是,在相同情况下,还有一些市政建筑产生结露霉变现象。因此分析市政结露霉变危害形成原因,通过有效防止,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业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护墙、窗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原因

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水蒸气的含量尚未达到这一定限度时,该湿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当达到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状态。若某房间的湿空气已达到饱和,再继续向其供给水蒸汽,也不会增加水蒸汽的含量,超额的水蒸汽将凝结成液态而析出。淋浴时卫生间室内、蒸煮食物是厨房室内的雾,天花板和墙面上的水珠,都是饱和之后的超额水蒸汽凝结而成。

然而,当温度较高的空气中含有较高水蒸汽,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气温,形成一个冷源对潮湿空气进行冷却,被冷却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在维护结构内表面形成结露,产生冷凝水。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越多,空气结露产生了的冷凝水的现象越严重。露点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有直接关系。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高,如气温23℃,相对湿度Φ=70%时,露点温度t=15℃;Φ=90%时,露点温度t=20℃;也就是说,当Φ=7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15℃时才会出现结露现象,当Φ=9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20℃时,就会结露产生冷凝水。经过长时间结露,则会引起真菌繁殖,产生长黑毛霉变,腐蚀墙皮,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由上述分析可知,建筑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季节处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

二、建筑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预防

(一)提高护结构隔热性能

根据产生结露的原因,减少结露霉变的危害,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为此,国家、省市下发了很多文件、规范及标准图集,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来提高建筑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加强设计施工中的现场管理,使隔热性、气密性达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极大地减少室内结露冷凝水害现象。

(二)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结露霉变与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有关,更与居住使用环境、居住者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彻底改变结露霉变危害,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以新建成的市政建筑为例:

1.新建筑护结构还没有百分之百干,特别是新装修后的住宅,室内空气比较潮湿,一定要有合理的装修工期,在装修期间经常开窗换气,定期检测室内湿度,最佳控制在相对湿度为50%-70%之间,待干燥后入住。

第9篇: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范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1-01

消毒供应室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医院临床医护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工作,消毒供应室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接触中,随时都会造成职业暴露性感染和职业危害,科学有效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及相关疾病的有效办法,是确保消毒供应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

1 消毒室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理化性质危害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是不可避免的伤害之一,消毒供应高温的环境及热水蒸汽极易造成身体中暑,高热病和身体的烫伤。二因为房屋条件因素,冬季还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低体温,风湿类疾病的发生。三消毒供应室中的棉球棉絮等一次性材料易产生纤维絮和粉尘,易产生PM2.5长期吸入容易损伤呼吸系统影响呼吸功能。四消毒供应室产生的噪音极易引起听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危害。五消毒供应室中使用的各类消毒液、洗涤液对皮肤黏膜呼吸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容易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害。六紫外线照射易损伤眼睛、皮肤及免疫系统。

1.2 微生物病原体的危害 消毒供应室回收临床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都携带病员的体液、血液。且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医疗器械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搬运,回收、清点、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接触性的身体损害,清洗器械的污染物容易飞溅到口鼻、眼粘膜等器官,造成消毒供应室人员机体的伤害,是职业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心理及生理因素 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人员要长期站立操作,要搬运接送灭菌物品,长期的站立工作极易造成肌肉关节的劳损,还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曲张。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人员长期面对使用过的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工作中极易造成心理的恐慌,易导致心理失衡或抑郁。

1.4 自我防护意思单薄 供应室人员大部分专业知识缺乏,工作中有部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单薄,加上不小心,极易造成机体的伤害和感染。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认真学习规范制度,制定专业的职业安全防护计划,增强工作人员对职业感染的危险认识,掌握防护方法和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清点清洗污染用品时要严格按照防护标准,穿好工作衣帽,戴好口罩防护镜防护鞋,防护围裙,使用双层手套,减少感染机会,进行紫外线消毒时要避免紫外线对工作人员对皮肤和眼睛的照射,以免损伤,特殊感染的物品要先消毒在清洗,发生人体损伤后要及时处理,对症给予个体注射疫苗。

2.2 科学选择供应室地址,规范基础建设,合理安排消毒流程 消毒供应室应设在离手术室、产房较近的地方,以便医疗器械的运送和回收,消毒科室应按三区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室内应配备各类冲洗设备,减少人工操作中的危害,手术用敷料应使用一次性物品,降低制作中产生各类微尘,并保持室内温湿度,确保清洁的工作环境

2.3 加强监督,规范工作检查维护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度 工作中应规范操作各类消毒设施,避免操作不当心损坏消毒水机器,上级主管部门如感染办要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操作考核,降低人工损伤,及微生物病原体的危害,加强对消毒器械的保养,杜绝安全隐患,安全阀灭菌器均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对消毒时工作人员要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供应室内应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正确掌握洗手时机,洗手方法,提高洗手质量,和提高手卫生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