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精选(九篇)

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第1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噪声控制;环境治理;污染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5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噪声污染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目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污染、交通噪声污染、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其中的工业噪声污染对城镇居民的影响随着工厂逐渐远离城市而逐渐减小,其余的噪声污染仍然困扰着居民,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需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为居民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1 城市噪声污染源分类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与污染类型密切相关。建筑施工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露天作业造成的强度较大的噪声,这些噪声污染具有强度大、时间跨度小等特点。交通污染噪声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目前对居民影响较大的有地铁交通噪声、地面交通噪声、航空噪声等。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交通声源。生活活动噪声污染的污染源种类繁多,比如目前对城市居民影响较大的广场舞噪声、过节鞭炮鸣放噪声,训练乐器噪声等。

许多城市由于广场舞的流行,在小区内的空地进行训练,大分贝的广场舞音乐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甚至有报道称噪声污染影响到附近的房价。该污染是目前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工业噪声污染的污染源较为固定,通常为机器运行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目前随着城市规划思路的不断变革以及城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逐渐减小。

2 城市噪声污染现状

2014年以来我国城市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为交通噪声,占总污染源的35%左右。特别是地铁、汽车、飞机等日常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其中较常见的机动车辆的噪声为90dB。北京等一线城市通常会出现高架地铁,通过高架桥时与钢结构产生的共振是主要的噪声源,经过测量等效声级大小为81.5dB。远远超过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范围(白天55dB,晚上45dB)。工业噪声占我国环境噪声源由2010年的27%下降到15%,可见我国对于工业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诸如机械工业噪声、风镐等机械噪声,其噪声分贝范围为80~120dB(A)。

该噪声分贝可以导致普通人头晕目眩,严重者会出现高血压等现象。现阶段日益严重的城市噪声为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大概占45%以上,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目前日益严重的广场舞噪声已经成为国内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据海峡都市报记者调查,湖北武汉鼓楼区的广场舞音乐的噪声分贝已经达到95dB(A),严重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及休息,甚至影响居民的健康。

3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不断重视环境噪声污染,将部分重工业等容易产生严重的工业污染的项目远离城市群,加强了此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使得目前工业噪声污染程度急剧下降,得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现阶段我国正在努力转变噪声控制思路,将固定噪声源治理逐渐转向流动性更强的治理思路,达到了分级、分区治理噪声污染的效果。但是随着城市居民人口的急剧增加,CBD等大型商业圈建立使得生活活动噪声污染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的种类较繁杂,流动性较强,距离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较近,所以是目前我国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对象。对于此情况,目前采取较常见的防治措施为错峰进行噪声较大的居民活动,特别要避开居民休息的时段。但是“错峰”噪声防治措施只能解一时之渴,不能够彻底解决生活活动噪声污染。可见目前在全国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城市环境噪声治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城市环境仍然存在强度大的噪声污染,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未来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任务较为艰巨。

4 城市噪声的控制措施

任何一个城市都具备着许多的功能,而经济功能的发展,无疑会带给城市巨大的交通压力,使得城市产生众多的噪声污染以及信号方面的污染,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城市规划、旧城区改造、道路建设和完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所以城市功能划分是否合理、道路交通是否合理等都是控制城市噪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

因素。

4.1 合理的法律法规是控制城市噪声的必要前提

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讲,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实施手段都是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减少噪声污染的必要措施。城市噪声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完善充实环境执法的力度,从法律上去保证人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2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由于交通原因而产生的噪声的级别是很高的,而且具备流动性的特点,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使得噪声污染的范围极为广泛。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宽路面或者是修建立交桥等措施明确城市的主干道以及次干道,有针对性地对车辆进行管理,并且在交通路口安装声音测试装置,以便于更为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另外,沿路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化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

4.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部门与科协联手制作环境保护宣传画或读物,使公民人人养成环保生活行为。国家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向市民提倡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的良好习惯。禁止生产销售不达标的汽车,减少机动车噪声

污染。

4.4 从技术角度分析城市噪声控制措施

4.4.1 建筑学层面的技术措施。在城市中建筑声屏障,不同的建筑结构、不同的建筑材料等对于噪声污染的控制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声音屏蔽技术是最为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在日本等很多国家,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噪声控制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技术,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在缩小,为了避免和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干扰,可以考虑声音屏蔽技术,利用沿街的建筑物作为声音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污染。

4.4.2 从传播途径角度分析控制措施。噪声传播是有一定过程的,但是噪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却是可控的。例如对噪声较大的重型车辆进行低噪声设计,发动机、传动件的安全罩内部涂减震漆采取阻尼隔震等噪声控制技术,削弱来自于传染源的声波震动,从而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5 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噪声的传染源也逐渐增多,城市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难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手段来应对日渐凸出的噪声污染问题,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方修睦.建筑环境测试枝术(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2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 管道噪声 分析与控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噪声污染不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严重的甚至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当前,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他们更加关注生活的舒适度及居住环境的影响,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也逐渐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发展问题。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重视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问题,为人们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

(一)增压设备噪声分析。在建筑工程中,增压设备噪声,是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之一。增压设备噪声主要是来自水泵的水压起伏和气蚀及运转时电动机和水泵震动造成的,通过水管传至到室内,其大小与水泵的构造、运转速度、流量都具有很大的关系。增压设备噪声,是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如何进行增压设备噪声控制也非常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噪声分析中,关注增压设备噪声分析也很重要。

(二)给水管道噪声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给水管道噪声,也是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常情况下,给水管道噪声分析,会涉及到水锤噪声、流水噪声、受水器具噪声、排水管道噪声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有效的分析给水管道噪声,如何结合水锤噪声、流水噪声、受水器具噪声、排水管道噪声产生的具体原因,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案,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中,关注管道各个部分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室内噪声污染的来源

(一)给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在室内噪声污染的来源分析中,给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给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振动导致噪声污染、气蚀导致噪声污染以及水流导致噪声污染等几个方面。在管道水流的冲击作用下,给水管道产生振动,水流流速的快慢、方向的改变及阀门的启动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水泵的使用也会导致噪声污染问题的出现。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给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通常情况下,室内噪声污染的来源,也包括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的原因主要来自排水横管噪声、排水立管噪声、卫生器具噪声等几个方面。在处理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的时候,应充分重视排水横管噪声、排水立管噪声、卫生器具噪声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防治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的措施

(一)合理的布置给排水管道。为了有效的解决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污染问题,合理的布置给排水管道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的平面设计中,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布置,应与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结合,确保给排水管道与房屋结构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其中,水泵房、卫生间与厨房等存在给排水设备的房间,应尽量与卧室、工作室等需要安静的房间进行隔开设计。通过合理的布置给排水管道,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合理选择排水管材。在实际工作中,合理选择排水管材,也是防治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的主要措施之一。我们都知道,不同流态下的水流阻力不同,在管道中产生的噪声强度也不同。合理选择排水管材,可以通过排水管道材质的不同,有效的降低水流带来的噪声。因此,为了降低排水管道产生的噪声污染,合理的选择排水管材非常重要。

(三)合理选择卫生器具。在建筑工程中,卫生器具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污染情况。合理选择卫生器具,作为防治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的措施之一,是降低给排水管道噪声工作中应充分关注的一项工作。尽量选择具有节水消音类型的卫生器具,在地板上固定卫生器具,或者铺设橡胶绝缘层,都可以有效的降低卫生器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工作的发展情况,重视合理选择卫生器具这一措施非常重要。

(四)合理的确定给水管管径及流速。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防治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合理的确定给水管管径及流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结合住户的生活需求,为了有效的降低噪声,可以通过控制水管管径及流速的方式,降低水流产生的噪声,为住户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同时,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在相关规定的基础之上,建议住户选择合理的给排水管径,并合理的选择水流速度,尽最大的努力为住户降低给水噪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合理的确定给水管管径及流速,也是防治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的措施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重视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问题,并切实制定好给排水管道噪声控制方案,积极的完善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方面的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问题,降低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威胁与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锡叶.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化工贸易,2015,(23).

[2]孙裴裴,郭季秋.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5).

[3]王一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3).

第3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福州市旧屋区改造与城市布局优化建设的进展,建筑噪声扰民问题突出,目前已成为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引发环境纠纷的社会问题。加强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心、安静的宜居环境,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晋安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现状与特点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扰民问题,也是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福州市晋安区而言,近两年环境问题的投诉量每年约为1700件左右,而建筑噪声的投诉就有100多件,几乎每个施工工地均有投诉的记录。究其根源,主要是所用的设备属高噪声级的机械,声源一般在80~120 分贝,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这种高声级的噪声每传播10米距离,仅衰减6分贝左右。根据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和有关监测技术规范实地监测、汇总、统计、计算编制的“福建省建筑施工噪声类比监测数据一览表(试行)”数据,各施工阶段常用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见表1。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每个施工阶段昼、夜间的噪声均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对施工场地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环保审批制度

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时,增加公众参与及防止噪声污染措施的内容,实施建筑噪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对施工阶段实际噪声影响进行合理的测评,提出切合实际的防范措施,减少建筑施工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2.2 严格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日办理排污申报手续,环保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及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排污申报法律义务,填报《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涵盖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可以使用类比监测数据进行申报。严格限制在敏感区内或周边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对确因建筑工艺特殊需要连续作业的,严格实施夜间施工审批管理,加强监督巡查。

2.3 服务关口前移,防范于未然

⑴环保部门定期组织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使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⑵合理制定作业时间,保证群众正常生活。为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当地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⑶减少人为噪声的影响,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降噪意识。⑷认真执行施工公示,加强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与附近居民住户的沟通,施工时,应在建筑施工工地显眼处公示施工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施工现场的联系电话,以便公众监督。

2.4 各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

将违章现象频繁、违章情况严重而整改不得力的单位列入重点监控单位, 组织环保局、执法局、建设局、公安局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解决施工噪声污染执法刚性不足的问题。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现场监察频次,并对重点施工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现场监控,采取征收超标噪声排污费、限期治理和违法处罚等措施,促使施工单位自我约束、文明施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曝光手段,以舆论介入监督施工单位,从而达到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建设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深入, 因此,建筑施工噪声的产生不可避免。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制意识, 从声源、传播途径及人为因素上降低建筑施工噪声,保护敏感目标及其周边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高桂荣.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防治对策[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7(3): 115-116.

[2] 石光辉,宋丽平.环境噪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污染防治技术,2006, (4): 77-78.

[3] 游庆.建筑施工噪声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对策[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5): 96-100.

第4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环境噪声在物理上指不规则的、间歇的或随机的声音振动;在心理上指任何难听的、不和谐的声音或干扰。所谓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它具有普遍性、突发性、非永久性的特点。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机、拨桩机作、铆钉机、凿岩机、空气压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虽然对这些特定建筑作业作了种种限制,尽量避免扰民,影响城市环境,但这种施工噪声具有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集中,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近些年才被人们重视,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会使影响人的听力,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已把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有关资料表明,噪音大于45分贝时,开始影响人的睡眠,高达175分贝的噪音可以致人死亡。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130分贝之间,其多采用露天施工,散出来的噪声远大于45分贝,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起居,严重的噪音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造成各种疾病。因此,改善施工环境,减少噪声污染,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我国建筑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还有关于给予受污染周围居民经济补偿的规定,虽然国家积极采取法律措施,然而诸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首行,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只重利益,不分时段,随意施工。其次,有些施工设备老化,尤其是高噪声设备,受人为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被淘汰。再其次,大多采用露天施工,没有规范的声音屏障;最后,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没有积极发挥作用,使噪声污染恶性循环[2]。

3.给有关环保部门的几点建议

3.1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必须由环保部门的事转为公众的积极参与、自觉参与,这是公众的权利,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在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不断地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纳入到施工员证考核中去,促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当地的环保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3.2加强施工过程中噪声源的监测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检查是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扰民的根本途径。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噪声源75~90dB(A)时,在100m处衰减至60~55dB(A)范围内有噪声敏感点的都应测施工场界噪声。适当增加监测点位,做好监测记录,以备参考;适当增加监测次数,避免用一次性监测结果一锤定音;提高监测结果的透明度,监察或管理人员要到工地监督,以防施工单位作弊。

3.3严把项目审批关

针对城市建设实际,要着重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切实将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有一些是相对固定的,如吊车、混凝土、搅拌机等,审批时要把这些设备合理布局,远离噪声敏感区域。若条件允许,对这些设备加盖临时性封闭结构或安装消声器,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施工期间运输材料车辆的管理,限制运输途径和时间,减少噪声污染[3]。

3.4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周边单位和居民等相关利害人拥有噪声污染的知情权;加大对建筑工地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建设方、施工方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建筑工地的噪声超标准排污费和办理了夜间施工证明的建筑地也要确保夜间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到位。

3.5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经批准从事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严格执行夜间施工的许可证制度,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活动。

4.给施工企业的几点建议

4.1积极改进作业技术,增加隔间围护

可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施工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对不得不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可以搭设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另外,施工现场可应用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新型隔音围护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4.2合理使用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从声源上控制噪声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4.3利用吸声、隔振和阻尼等声学方法控制噪声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吸声砖等吸收声音;隔振就是利用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将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阻尼就是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伴的弯曲振动,使辐射噪声大幅度地消减。常用的阻尼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其他高分子涂来料等[4]。

总之,让城市安静,不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应当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但不可以噪声扰民为代价。环保部门应当尽职尽责,加强城市建筑噪声的监督与控制;施工企业应认真分析噪声来源,利用先远的工艺和设备从根本上消除噪声。

【参考文献】

[1]任阿娟.施工与噪音协调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23).

[2]孙其跃.浅议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与控制[J].民营科技,2010(04).

第5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1 引言

道路交通噪声是机动车辆在市区交通干线运行时发出的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污染源。《2010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331个城市监测发现,1.2%的城市

为轻度污染,1.2%的城市为中度污染,0.3%的城市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上升了0.3%,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在第一时间掌握本地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才是城市噪音、治理的根本途径。

2 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及道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路交通噪声

污染现状 (1)机动车保有量。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是淮海经济协作区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飞速,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802.4亿元,市辖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

16.3万辆,占全省959.1万辆的0.03%。

(2)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根据《2011年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全市2010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均小于70db,总平均值为67.8db。其中81%的城

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属于好(≤68.0 db),其余属于较好(68.1~70.0 db);总监测路长13 500m。

(3)随着车辆的大量增加,车流量的进一步增大,宿州市交通噪声污染并没有因为车辆的快速增长而呈现较大变化,说明近年来宿州市在环境污染防控包括在道路交通

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市辖区内各主要干道改造后路面质量更好,隔路栅栏的增设以及新建了许多城市主干道路,分流了众多车辆,使得整个道路

交通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并不能因成绩的取得而放松对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控的力度,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3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危害分析

噪声级在30~40 db为比较安静;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80db以上会使人心烦意乱,精神紧张,影响工作;90db以上,会对听力有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而我国绝大部门载重汽车和公共汽车噪声为88~91db,小型车辆为82~85db。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危害不容小视。

3.1 损伤听力

噪声级在80db以下,人们的耳朵不会因长期生活或工作而致聋;在90db以下,只能保护80%的人40年后不会耳聋。即使是85db,仍会使10%的人可能产生噪声性耳聋[1]

3.2 损害视觉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当噪声强度达到90db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度以及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95db

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觉模糊;而达到130db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震颤及眩晕。

3.3 影响心理及生理

长期噪声环境下会下生活,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便会产生障碍,引起人的交感神经紧张,伴发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而

且噪声往往会引发人的情绪烦躁,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4 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数据显示,当噪声超过140db时,强烈的噪声会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现实生活中,噪声常会使一些金属制品产生“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对于一些精密仪表

、仪器破坏性更大。

4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控的原则

4.1 合理布局

鉴于道路交通噪声源与工业企业、建筑施工等噪声源的不同,通过噪声管制手段解决其污染难度较大,而且一旦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形成后,后期很难治理,有时甚至完全

没有条件治理,因此,现实中大多通过合理规划提前预防,遵循合理规划布局的原则。

4.2 分层次控制与各负其责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物理性污染特点,建立从“源”、“途径”、“受体”3方面分层次控制,并与“规划布局”、“噪声源头消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交通

噪声管理”4个控制措施的主体合作,各负其责。

4.3 消减重点噪声源头

与大气、水污染的防控治理一样,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治理也应遵循“污染预防”的原则,抓源头防控,并对重点车辆和重点道路交通工程降噪相结合重点开展防控治理

工作。

4.4 保护重点目标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目的,是为了保护周边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所以在防治时应该有所选择,将优先资源重点放在需要重点保护的“噪声敏

感目标”方面,如学校、居民生活区等。

5 对策与建议

2008年宿州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联合要求加强城区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规定机动车辆的噪声、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超过的不予办理车辆行驶证,不予办理

年审,并将机动车噪声列入机动车辆大修大范围,对违反规定的给予严惩。设立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预审环节,指导施工单位对高噪声设施采取防噪降噪措施;建立定期排查、定

期约谈制度,加大现场执法力度,采取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噪声专项整治行动,曝光违法施工单位,打击违法施工行为。宿州市已将靠近大的居民区、学校、机关、医院路段设置

禁鸣区和减速路段,建设外环路,将过境客货车辆分流到外环路,减轻城区道路交通压力。目前已经实施的客运分流计划是将长途汽车站从市区汴河路与宿怀路交口长途汽车站搬

迁到拂晓大道与汴河路交口南侧快客站,宿州汽车站

转贴于论文联盟

搬迁到原长途汽车站,市运站从环城东路与胜利路交口城市中心区搬迁到火车站北侧滨河路停车场。

5.1 规划与管理同步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点,重点从“噪声源”、“传播途径”、“作用受体”入手,将车辆降噪、交通建设项目降噪、噪声防护与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规划、交通管

理、环境管理同步实行,加强规划与管理同步进行,如图1所示[2]。

5.2 建立宿州市交通噪声污染源数据库

通过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宿州市市情的道路噪声与振动预测、分析、设计软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噪声污染防控前沿技术研究,注重运用现代新技术(

如数字技术、有源控制技术等)在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运用。

5.3 转变噪声污染防控的管理模式

切实改变当前普遍采用的的噪声污染防控监管模式,改被动主管为主动管理,末端管理为源头管理,将宿州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控提前至全省路网规划、环评以及汽车产品研发

、设计阶段,对路线设计中环节充分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考虑进去。

5.4 借鉴其他城市的道路设置成功案例

道路是由路和桥共同构成,桥除了通常意义上所指的跨越障碍物(如沟壑、河流)外,在像宿州这样的人口较大的现代化城市,要重点解决城市的道路“桥” 问题,即设立

立交桥,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如苜蓿叶型(如北京的复兴门桥)、环形(如北京的安定门桥)、菱形(如北京官园桥)等等;结合道路周边的环境,根据道路两侧

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分布、层高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路桥形式。

5.5 规划2015年建设4个换乘中心

第6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 建筑施工噪声;控制;防治

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公认为当代世界三大公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施工噪声因其声强高,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夜间施工,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其心脑功能发育将可能受到损害,长期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环境下的生活的儿童低20%。噪声作为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对动物、建筑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据了解,在有关噪声污染的投诉中,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所占的比例达到1/3。建筑施工噪声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工程开工15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局办理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申报登记手续;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等等。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建筑施工噪声的预防与控制应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施工管理,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第二,对于传播途径,也应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噪声传播;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机械,优化建筑施工工艺;第四,引入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环境监察手段。

一、加强施工管理,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拟好噪声防治方案,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所用机械、作业时间安排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保持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树立噪声控制意识,提倡绿色施工。

第一,合理制定作业时间。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支模板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其噪音的强度也比较大大,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须严禁施工。在特殊情况下,如高考期间,更应该缩短或暂停施工作业。昼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

第二,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第三,提倡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

二、采取合理措施,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一方面,要做好吸声、隔声与隔振措施。吸声即对噪声源,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隔声即利用工地四周的围墙,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设置达六米以上的宣传广告看板作为隔声屏,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小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隔振即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对局部固定使用的高噪声的施工设备采取设置隔声间、隔声罩等措施,在隔声间、隔声罩内衬设吸声材料或在其外表用阻尼层等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隔声效果。对局部临时使用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可采取装配式吸、隔声屏,如在搅拌机,锯木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隔声屏,也可达一定的隔声功能。能降低噪声约15dB (A)。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如剪切橡皮、气垫)等。常用的材料还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公示,加强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与附近居民住户的沟通,施工时,应在建筑施工工地显着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以便公众监督及沟通。

三、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机械,优化建筑施工工艺

第一,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

第二,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一方面,要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推广使用。如以液压打桩机取代空气锤打桩机,在距离15 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 分贝。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使用低噪声振捣棒、机械刨凿作业使用低噪声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空气动力性机械,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或采取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另一方面,生产作业要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如推广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远离施工现场,减少该作业的噪声源;采用噪声比较小的振动打桩法和钻孔灌桩法等;另外以焊接代替铆接,用螺栓代替铆钉等;其他建筑材料如木材、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要尽量实现非现场作业。

四、引入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机制,加强环境监察手段

为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声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引入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机制。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见表1),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表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结构

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注:6:00-22:00为昼间、22:00-次日6:00为夜间。

具体来讲,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着力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其次要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场所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居民区周围的现场监督;最后是把一些违章现象频繁、违章情况严重的单位列入重点整改单位;以“先教育后处罚”方式,督促其有效整改。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大对施工区及施工影响区的监督力度,采取巡回检查、抽查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施工方及时改正,把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石光辉,宋丽平.环境噪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

[2]张金玲.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靳伟、吴国磊、付世军.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投诉案件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第7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随着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呈增长趋势,过去单一的场界控制己不能适应现有的环保管理要求。为更好的对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实施控制,在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过程中,结合建筑施工噪声的特点和影响实际,制订更合理、更具操作性的噪声防治方案和办法,是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

2 建筑施工噪声的特点及影响

2.1 建筑施工噪声的特点

建筑施工噪声不同于环境噪声中的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噪声,具有普遍性、突发性、非永久性特点。施工噪声无论任何阶段其产生的噪声都不会因为所在功能区不同而噪声排放有区别,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和管理。从大量的现场实际数据上看,昼间无论场界还是敏感点受到施工噪声污染声级大于65dB(A)占62%以上,大于60dB(A)占85%以。

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著的噪声作业一般有以下五种:使用打桩机、拔桩机作业;使用铆钉机作业;使用凿岩机作业;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因其声强高,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夜间施工,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2.2 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它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对人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建筑施工噪声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人长期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大约有29%的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分贝,也有10%的人会发生耳聋;120~130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对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血压升高,心律不齐,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等症状。另外,噪声还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所以往往是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之一。

3 建筑施工噪声环境监理内容

为防止噪声危害,对产生强烈噪声或振动的污染源,在环境监理工程中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治,使施工区域及其影响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重点是靠近生活营地和居民区的施工区域,避免噪声扰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监理施工单位是否选用高效、低噪施工设备,是否给高噪声设备安装隔声罩等装置。

②是否在施工场地及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③施工活动、时间安排及施工场地的设备布局选址是否合理。

④日常是否注意对施工设备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

⑤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禁止车辆在施工区鸣笛。

⑥夜间施工是否向环保部门申请,是否批准后按规定施工,禁止夜间扰民。

⑦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是否按规定办理申请手续,并告知附近居民。

4 噪声的环境监理方法和防治策略

对噪声污染的防治,一方面依靠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有赖于立法管理和政府的行政措施。通过实施环境监理,对更好的防治噪声污染起到重要作用。

4.1 环境监理方法

结合工程施工时产生噪声的特点,主要采用:现场巡视,通过巡视,如果发现噪声严重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采取处理措施;定期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对噪声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无擅自改变,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环境监测,通过现场环境监测可以客观、准确掌握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用详尽的数据支持环境监理工作。

4.2 噪声防治策略

①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在开展环境监理时,要督促施工单位选用低噪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声源处安装消声、隔声装置,使用隔振和阻尼技术有效地减少激振力作用的结构噪声的产生。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对高噪音设备应采取限时作业,一般夜间不得施工,由于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需提前向环保部门申请,并通报周围居民及相关各方,争取得到认可和谅解。合理确定施工场地的设备布局、选址,特别是产生噪声污染大的设备选址,尽量靠场地中间,远离敏感点,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同时使用。

③进一步完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及时的维修和养护,杜绝由于设备运动状况不佳导致噪声增大。

④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监测。特别是对居民区、医院、学校、高功能区等敏感目标周围声环境的监测。在施工高峰期及噪声排放量较大时增加噪声监测频次,以验证是否符合相关排放要求。

⑤加强公众参与,严格执行环境监理。建立公众参与的良好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建立社会舆论的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环境监理人员要积极协调解决,严格按照环保相关法规、标准、文件要求督促施工单位认真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⑥加强环保宣传,提倡文明施工。环境监理人员要对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向施工单位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噪声管理的规定,增强施工队伍的环境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使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对噪声影响予以控制,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在建筑设计中谈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

第8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危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21-01

1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

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对周围的生活环境造成干扰的声音,噪声污染则是指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噪声的排放标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具有污染方式上的直观性、危害的直接性、声源的广泛性与控制上的艰巨性等特点。

1.1 生活噪声

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商业、娱乐业、服务业、宣传活动和家用电器等产生的各种噪声,生活噪声具有声源密度大、噪声声级高和污染面宽的特点。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底多变成各种服务的网点,餐馆、游戏厅、超市以及KTV等呈现出雨后春笋的趋势,居民区到处都是噪声。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夜间户外的文娱活动越来越多,活动声响对需要正常休息的人们造成了影响。此外,高层建筑的出现也使住户的用电设备成为噪声的来源之一。

1.2 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是工业生产中由生产加工和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一般的工业噪声都在60dB以上,大型的鼓风机、水泵、球磨机以及空压机的噪声还能达到100dB以上,电厂排气放空作业的噪声甚至还在130dB以上。工业噪声可以分为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机械噪声,机械噪声是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噪声声源。工业噪声干扰的范围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企业工人和工厂周围的居民是扰的对象。

1.3 施工噪声

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的增多使建筑施工成为城市的常态,旧城改造项目和最新建设项目日益增加。现代的建筑施工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点,现代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机器设备和施工工人可以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施工。年复—年地改造施工使人们饱尝了建筑施工的痛苦,施工噪声干扰了人们日间的工作和夜间的休息。

1.4 交通噪声

城市噪声的30%以上是由交通噪声造成的,国外很多城市的交通污染甚至还占到了70%以上,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汽车运行中的排气、燃烧、冷却、机械运转和鸣笛噪声构成了道路噪声的来源,列车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和碰撞是铁路噪声的主要成因,具有穿透力强和传播较远的特点,轻轨和航空的噪声则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2 城市噪声的危害性

2.1 噪声污染的特性。

水和大气等化学污染的污染过程较为缓慢而隐蔽,传播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城市噪声污染具有传播迅速直观的特点,人们可以及时迅速地感觉到声源。由于噪声主要是由人体耳朵来感觉,因此严重的噪声就会直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加之噪声声源的广泛性,城市生活的各种声音既给人们带来了存在感又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城市噪声污染的上述特性还带来了控制上的困难,城市很多无形的噪声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我国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没有达到快速控制噪声污染的水平。

2.2 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

心理主要是指人对客观物质世界产生的主观反应,噪声不仅会对人们的思维造成干扰,使人们的精神无法集中,还会导致人们精神的紊乱,对人们的工作、休息和睡眠产生影响。很多国家制定的听力保护标准都在80~90dB之间,实践也证明了40dB以上的声音就会使10%以上的人受到影响,70dB以上的声音则会影响到50%以上的人群。过大的城市噪音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出现失眠多梦、头晕、易怒、记忆力衰退甚至是自卑的症状,甚至还有多起因为不能忍受噪音而导致的自杀案例,噪声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3 噪声对人们生理的影响

城市噪声首先危害到的是人们的听力系统,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们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对声音变得不敏感,严重的还会造成听觉器官的病变,导致噪声性的耳聋,这种是职业性的听力损失。很多情况下,140dB以上的噪声还造成人们听觉器官的急性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流血甚至是双耳完全失聪。此外,城市噪声还会诱发人体机能的其他疾病,比如头晕头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等。总之,城市到处的噪声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噪声直接性、广泛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城市噪声一直都是控制的难点。

3 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策略

3.1 政府方面的工作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噪音是可以控制的,比如活动音响可以调低一点,建筑施工可以取消晚上施工等。政府是市政工作的核心,在城市噪声的控制与管理中,政府一定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制定本市的工业生产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标准以及社会生活噪音标准。此外,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对治理先进的典型进行表扬,对违法破坏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3.2 对声源的控制

控制声源是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声源主要是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以及交通运输中的噪声。首先,城市各区的工商部门要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和管理,取缔无经营许可证的自由网点。公安、环保和文化部门还要配合工商部门的工作,对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其次,政府还要投资设立隔音屏障,居民可以安装隔音窗,对机动车的流量和数量进行控制,鼓励居民乘坐地下交通工具。最后,市区的建筑工程在夜间10点以后应该禁止施工,有特殊情况的需要备案和张贴告示,执法部门要对市民的举报进行及时的处理。

3.3 传播途径中与接受者处的噪声控制

传播途径是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上的噪声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和影响力。市政建设者可以将城市土地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地划分,设置专门的隔音屏障,在工程的建设中使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整体上延长噪声的传播途径,减轻噪声污染。此外,城市的噪音是客观上存在且一时难以处理和解决的,无论是城市绿化带还是隔音屏障只能减轻和控制噪声污染,很多人们还是会面临着城市噪声的污染,比如工厂的工人。这就要求接受者采取有效而经济的个人防护措施,用耳塞、耳罩、隔声棉和头盔等来减轻噪声对身体的损害。

参考文献

第9篇: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环境污染;预防;措施

环境的清洁、干净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动、植物的希望,人类和动植物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丽、漂亮的环境之中。现在,就来谈谈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预防措施。

一、环境的污染可分为:水体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噪声的污染,固体废物的污染

(一)水体的污染

根据人类生活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水体的污染分为以下几类污染:

⒈工业废水的污染;⒉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⒊城市生活废水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

大气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1.大气的生物性污染;2.大气的放射性污染

(三)噪声的污染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伤听力,长期在噪声中工作,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噪声性耳聋等。

2.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之中,导致人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疾病。

3.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减轻疲劳,恢复体力。

4.影响身心健康,噪声会使人的心情烦躁,不能让人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四)固体废物的污染

固体废物的污染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随意丢弃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利用,长期堆放,就会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二、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

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水体污染的预防措施

当今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污染、农村生活废水的污染、城市生活废水的污染,对于以上几种水体的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途径来预防:

(1)改革工艺,改进设备。采用干法和清洁生产工艺,替代有水生产工艺;更新设备,防止污水跑、冒、滴、漏,减少工业污水的产生量。

(2)循环用水,重复用水。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在原来的或其他的生产过程中重新使用,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同样,生活污水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净化手段,再生后回用于其他用途。

2.大气污染的预防措施

大气的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治理腐败,落实环保管理,变罚款为治理。(2)减少燃烧。集中供热、限制汽车数量、杜绝燃放烟花爆竹。(3)限制乱砍滥伐,植树造林。(4)改进制冷技术,限制使用氟利昂制冷剂。

3.噪声污染的预防措施

噪声污染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社会生活噪声防治

文化娱乐场所,选择场所前必须到环保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居民区内的娱乐场所,要求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并达到所在功能区的排放标准。

(2)交通噪声防治

敏感区域附近设禁鸣区和限速区,对路过的车辆吨位加以限制以改善附近的声环境。实行单车噪声控制,规定单车噪声容许限值,控制机动车辆出厂的噪声指标,对噪声超标的旧车,要求其安装降噪装置,必要时淘汰、更新噪声排放超标旧车。

4.固体废物污染的预防措施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闵思泽,吴魏.绿色化学与化工[M].化学工艺出版社,2000.

[3]唐森木.环境有机污染化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4]唐森銮.大气环境化学[M].中三大学出版社,1992.

[5]陈静生.水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