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精选(九篇)

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

第1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1.自我认识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年前,中考失利的我,如今的经历证明,考场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烹饪给予了我的那一片蓝天,职业的选择不是偶然,从小随父亲从事烹饪行业,培育了浓厚的兴趣。

在社会的传统观念中,从事烹饪并不是什么值得荣幸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职业,而在于他是否能在所从事职业中实现价值。

我热爱烹饪,并以自己为烹饪人而深感自豪。烹饪并不只是所谓的炒菜,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业精于勤,只要用心努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过去的2012全国技能大赛中,我荣获全国烹饪组雕刻金奖,热菜金奖,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职业技术经验,而且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烹饪路。

身为商校人,我坚信“天道酬勤”。

我也坚信,成功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努力,相信自己。

2.自我提高

2009年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

2010年食艺社社长

全国技能比赛江苏代表队志愿者

2011年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3.个人收获

校十佳素质全面学生

校党训班第十期优秀学员

校技能之星

扬州市技能比赛金奖

江苏省技能比赛金奖

全国技能比赛金奖

扬州市“三创”学生

校勤奋之星

4.自评他评

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厨师,母亲是一名教师,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我很满足。从小父亲就有意的让我接触烹饪,希望我往这方面发展,毕竟相对而言,厨师的失业率相对是很低的,对以后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2.学习环境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烹饪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为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省烹饪专业规模最大的学校,它依托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扬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扬州烹饪学校,这是我国现代饮食史上将烹饪技艺的传授由店堂转为课堂,由以师带徒的学艺方式转为正规教育的开端,开全省乃至全国烹饪职业教育的先河,2001年升格为省教育厅直属中专,2003年成立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展示江苏省服务业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三把刀”传统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传统工艺技能教学的窗口。

3.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分析

1.目标职业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从以前吃的饱,到现在吃得好,菜肴的发展吃的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菜肴不仅仅要满足美味营养,更要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欣赏,我想这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不断进取的方向,社会上擅烹调的人很多,但擅于烹饪艺术的却很少,技能大赛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烹饪艺术家的艰难,还要继续奋斗。

2.岗位说明

学烹饪,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但你有没有真正的细细分析学烹饪的前途呢,好好考虑过学烹饪的发展呢?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烹饪的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烹饪的发展不可估量。业内人士对厨师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评价如下:“因为厨师行业的特殊性,如今学烹饪依然有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据调查,每年投身厨师行业的人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以某市厨师培训中心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面向社会招生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0人接受厨艺培训。学员在结业后,大都被推荐给本地市场和外省的粤菜餐馆。近年来,还有很多学员选择了出国劳务这条道路。

3.职业现状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生机。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我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汇聚我国,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对外开放加速,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1.SWOT分析

2.确定职业目标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此我对未来的人生做一个初步的规划。

(1)初始阶段。

报考大学,提高学历,提高内涵修养。

(2)中期发展。

初步掌握美术与烹饪相结合。

(3)长远规划。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

(4)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熟练厨师专业烹饪师烹饪大师。

(5)制定行动计划。

(6)职业评估调整。

①职业目标。

原则上不会改变职业目标的,即使遇到困难;

不断学习烹饪技能将烹饪与生活机密结合,将烹饪融入我的人生;

加强烹饪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历,逐步形成与丰富我的烹饪路。

②职业路径。

实习之初,我会尝试在多个酒店实习锻炼,确保实践经验的全面;

初步创业之时,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先从小饭店开始经营;

经营自己的饭店,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步完善餐饮文化,提升内涵。

③实施策略。

如果创业条件不成熟我会选择从事管理行业;

实习时该公司的待遇可以满足,将不会选跳槽;

如果我从事的企业倒闭,我将选择再就业,其次计划创业。

④其他原因。

如果身体不允许我从事高强度的烹饪工作,如热菜制作,我将选择轻度工作,如冷菜制作,果蔬雕刻等;

即使开始经济无法满足我的要求,我也选择继续走下去;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我将慎重考虑,原则上不会随便跳槽。

总结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人生中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只要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前进。即使有所出入,但那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让理想的花朵绽放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信自己,成功的日子就会到来。一份规划,一份人生的航行地图。相信有了这一份地图在我人生的远航中不会迷途。

第2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建议

近几年来,新疆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建设跨越式的发展,使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推动了新疆的餐饮业迈向一个新阶段。餐饮业成为自治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的主要渠道。据自治区统计局公布2010年末,新疆餐饮企业3.7万个,从业人员93万人。自治区制订了《新疆特色餐饮业发展规划(2011-2015)》,要率先建成国内一流的清真餐饮基地。新疆餐饮业特别是新疆特色餐饮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同时,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缺乏和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制约着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专门培养烹饪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应紧紧围绕新疆餐饮业发展,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餐饮企业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实施的“教育发展重点工程”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职业学校突出职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它有效地解决学生现场实习实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突出了职业教育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特色。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支持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使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为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新疆各职业学校借此大好形势,抓住机遇,迅速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开设中餐烹饪专业并发展较好的职业学校和自治区烹饪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乌鲁木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兵团工贸学校、塔城职业中专学校、呼图壁职业中专学校、哈密职业中专学校、石河子技工学校等9所职业学校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从实训基地面积、实训室名称、功能、工位数、设备投入、产教结合和社会培训等方面调查分析,提出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考。

一、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

二、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1、从调查的各校实训基地面积和工位数调研结果分析,各学校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要求,保证了校内实训基地的现场实训教学基本功能。

2、从实训室名称和功能调研结果分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清晰,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对应热菜、面点、冷菜、雕刻四大核心技术的专用实训室,充分开展烹饪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促进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水平在良好的实训平台上有了迅速的发展,为在全疆烹饪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为提高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有力的保障。

3、从实训设备的安排和工位数的计算调研分析,还未形成以厨房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而是以技能学习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一人一台一灶,一人从烹饪原料加工,切配,打荷干到炉灶岗,一人多岗操作。这种实训模式强调的是烹饪技术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厨房各岗位和厨师职业要求的理解,学生只是为了掌握某一方向的知识或技能而进行的技能熟悉训练,学生不明确这些烹饪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何联系,有什么要求,学习起来是盲目和消极的,而且没有厨房工作流程意识、菜品质量意识和市场需求意识。同时未形成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训模式职业特色不突出。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思想上,没有贯彻到行动中。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而且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贡献率较小。

4、从设备投入调研分析,各学校都积极投入资金,更新和增加设备,但设备仅限于实训课的教学,使用率不高,先进设备使用相对较慢。

5、从产教结合调研分析,没有形成生产性的实习基地。现有的非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强调的是学生烹饪专业技能的熟练训练,技能的训练处于孤立的状态,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模仿式的机械训练,为了技能训练而训练。尽管现在中餐烹饪专业教学中都在使用流行的项目教学,任务导向、仿真模拟训练,但是在没有真实的菜品生产任务的实操课堂教学只是虚拟和假想的工作环境,甚至只是停留在专业教师工作任务的语言描述中,与实际相去甚远,并没有有效的缩短烹饪技能学习与厨房岗位工作的距离。导致学生到餐饮企业还是要经历长时间的厨房各岗位适应和学习过程,直接影响到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6、从社会培训调研分析,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只完成少量的简单的社会人员餐饮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任务,且服务层次较低,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只有3所学校,利用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进行社会人员餐饮技能培训,其他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资源,发挥为地方餐饮业发展服务的作用,同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的优势,没有形成与餐饮企业的优势互补的共赢局面,极大地影响了学校与餐饮企业的深入合作。同时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封闭,没有与餐饮行业、企业资源共享,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三、基于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考

1、准确定位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1)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最基本的功能是根据中餐烹饪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要求,开展烹饪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烹饪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烹饪专业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随着职业资格制度的推行,具备重要的烹饪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使职业教育更具特色。

(3)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要有生产功能。在实际厨房生产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菜品生产任务为引导,让烹饪专业教学过程和厨房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促进校内外资源共享。

(4)校内实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是开展对餐饮行业和企业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既可以对社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对餐饮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和合作产品开发。

从调研统计分析结果看,今后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应该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加强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和提升与餐饮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技术培训,突显为餐饮行业服务的功能,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价值。为推进深层校企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创建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实训环境

以烹饪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实训室设计与酒店厨房岗位对应,学生在实训时,既分工又协作,每人被分配在不同的岗位,有人在原料初加工岗,有人在切配岗,打荷岗,有人炉灶岗,每道菜品经所有工序才能完成。学生熟悉某一岗位后进行轮岗工作,学生通过实际菜品生产任务引导熟悉厨房生产工艺流程,不但完成烹饪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培养良好职业素养,更深刻理解岗位和职业要求,对厨师岗位能力要求有了深刻心得体会。创造一种烹饪技能训练特色的实训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技能、态度融为一体,更有利于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比如中式热菜制作实训室设计中,头灶厨师,是厨房里的关键,设备安排以头灶为中心,右侧是二灶,左侧是平灶,平灶的左侧为蒸柜,蒸柜左侧附近为头砧板的生产设备。头灶的后面是一排荷台,并顺着二灶、三灶、四灶一字铺开。水台设备、烤箱设备也适宜在厨房主管附近。按酒店实际生产任务和生产工作流程安排设备,分区摆放,岗位既独立,又符合厨房生产要求,充分体现行业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而建立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便于高质量完成了实训要求,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厨师职业习惯,学生更加熟悉厨房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的适应能力。

同时设计理实一体学习区便于学生随时进行思考、交流、提问,设置产品展示区,便于直观教学,作品对比。创设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参与、交流、思考的积极性,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的提高课效。

3、建真实营业厨房,实现产教结合

建营业厨房,实现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挖掘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建设内涵是提高中餐烹饪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真实的厨房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菜品为载体,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老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合一,在多重角色状态下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来学习烹饪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通过厨房实际工作实现过程性学习获得厨房工作经验,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加深理解岗位要求、知识与技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餐饮企业的一切,使学生学习时目标更加明确,积极地投入到烹饪专业学习和厨房生产中来,同时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员工的使命感,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使他们提前体验了餐饮企业厨房生产的环境,为就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厨房工作岗位、降低就业回头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在真实的厨房生产环境中,更好地养成学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人际交流交往等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真正使知识、技能、素养、融为一体,以达到现代餐饮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高于专业技能要求的用人需求。

通过真实营业厨房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烹饪实践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将学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餐饮企业厨房生产实际零接轨。引入餐饮企业生产模式、科学的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菜品质量标准和制作方法等,并与学校现有资源有效融合,是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全方位营造酒店实践环境的崭新办学理念。例如塔城职业中专学校和呼图壁职业中专学校,都依托当地地方特色餐饮的发展,新建了民族风情餐厅,为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创设了真实的厨房生产环境,提升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

4、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共享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共享资源,创建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机房,实训室配多媒体设备及投影,实现局域联网,创造与酒店一致的仿真模拟实训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资源共享,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感受到与实际生产一致的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乌鲁木齐职业中专,依托地缘和科技优势,紧紧围绕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饮食强烈需求及新疆餐饮业发展,同时为打造新疆清真菜系,前瞻性地建设菜品分析室,建成具有营养分析室、微生物检验室及新疆领先的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拟建成集食品感官分析、营养配餐、酒店管理及中餐烹饪仿真模拟技术训练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新修改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同时为企业技术研发及新疆菜系的形成进行科学的分析,推动菜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为推动新疆清真菜系的形成发挥巨大的作用。以服务地方餐饮业发展为导向的前瞻性的建设,提升了校内烹饪实训基地的内涵和优势,形成与校外餐饮企业实训基地的优势互补,增加餐饮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的吸引力,推动校企的深层合作。

今后,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地方餐饮业发展和餐饮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生产程度,引进餐饮企业的真实项目,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整体设计,创设真正的餐饮企业氛围,同时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业的融合,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促进校企的深度合作。为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2] 杨柳.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丁金昌,童卫军.“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4] 于万成,王桂莲.以模拟工厂为平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

【作者简介】

第3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餐饮业;烹饪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并以年均增长7%~8%的速度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不断改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日趋加快,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餐饮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更趋成熟。

《2012年中国餐饮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研究表明,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多年以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看,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692.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1%。第二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753.4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三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5031.1亿元,同比增长17.2%,1~10月,全国餐饮收入共实现164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总体来看,全年餐饮收入达到20000多亿元。

另据中国烹饪协会的《2011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605.2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年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8.1%。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为15.7%,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增速。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餐饮业呈现新发展趋势: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连锁经营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餐饮品牌发展速度加快,餐饮企业上市提速;饭店产品及营销彰显文化特色;餐饮行业发展层次呈多样化。因此餐饮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对餐饮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为急迫。

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烹饪人才,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分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完善“分阶段能力递进、分方向证书融通、以比赛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德才兼备烹饪人才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专业课程与专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分阶段能力递进、分方向证书融通、以比赛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烹饪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烹饪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紧密合作,突出烹饪专业重技能、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完善、优化“工作过程导向”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新模式和新体系的贯彻实施,在烹饪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和甄选典型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原料采购、粗加工、切配、烹调、成品的工作过程设置专业课程,使学生专业能力随着课程的推进得到不断拓展和提升。

将《烹饪原料知识》《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美术》《厨房管理》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中式烹调技艺》《中式面点技艺》则分别以烹调方法和四大面团为主线,大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实践课程《冷菜冷拼》《食品雕刻》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为各级烹饪技能比赛打好基础。《西餐制作》《西点制作》作为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开拓学生的专业思维。特色选修课程则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搭建了平台。

三、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1.优化学生实习运行机制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资源,把原来学生1年的实习期分成0.5(年)+0.5(年),前半年为教学的轮岗实习,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各个岗位,后半年为定向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依据个人能力和企业需求意向顶岗实习,为就业做好准备。完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课程标准,编写实习指导手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加强校外实习过程和结果考核。

2.优化工学交替运行机制

优化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在前两学年中,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工学交替的生产性实践周,学校配备指导教师,企业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傅,在全真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制定和完善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际可行的实践周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案和考核方案。

四、建设学生创业平台

依托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业平台。通过配套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扩大教学规模,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扩大经营品种,培养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学生独立经营和管理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8.

[2]2012―2016年中国餐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12-01.

[3]2011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J].餐饮世界, 2012(8).

作者简介:

第4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2015年8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为期三天的“2015年度全国职业院校西餐烹饪技艺交流暨评委培训班”,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国际烹饪技艺交流中心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33所院校的60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的培训学习。中心顾问、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沈思明,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餐饮行指委秘书长张大海,中华职业学校副校长薛计勇,国际烹饪技艺交流中心校长、中国烹饪协会国际赛事总监朱一帆,国际烹饪技艺交流中心客座教授李双琦等出席了开班典礼。

据张大海秘书长介绍,本次培训是根据全国餐饮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烹饪协会餐饮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开展的专项培训与交流活动。西餐作为中国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现代休闲餐饮的主流,也是餐饮行业转型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西餐领域的技艺交流,既可进一步促进中西烹饪的交流融合、丰富发展中餐技艺,也能更好地推动中餐与国际接轨。因此,从培养专业人才的长远目标出发、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西餐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计划的指导下,此次交流培训活动安排了内容丰富的针对性项目。

朱一帆校长从国际著名三大烹饪技术比赛的发展与各赛事的国际地位,重点对国际公认的世厨联赛事裁判规则作了详细说明,并对学员就国际赛事评分敏感问题、国际比赛参赛选手比赛状态,以及国内外参赛选手间的差距作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与学员的深入交流,朱校长表示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西餐项目充满了期待,并对餐饮职业院校西餐人才培养、中国西餐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与规划。他指出,西餐人才培养要从学生抓起,要把对国际赛事的支持力度逐步转换到对国内两餐教育的支持;赛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中国西餐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要以本次学习为机会,积极组织西餐赛事交流,提供优秀学生参与国际赛事的机会;倡议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切帮助,相信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国的西餐事业必将在亚州地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朱校长以其独特、自然、真诚的授课风格和对中国西餐事业的热情得到了全国各地学员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浓汁内馅蘑菇

配料(份量:12)

大蘑菇12只、黄牛肝菌125克、廓清黄油l茶匙、培根60克、蒜头l瓣、大葱3根、荷兰芹粒1茶匙、新鲜马郁兰2茶匙、盐和胡椒、辣酱油、新鲜格鲁耶尔奶酪碎80克、高汤100毫升、面包干4汤匙,迷迭香用来装饰

烹调:

1.清洗蘑菇并去柄,将蘑菇头挖出空洞。将挖出的蘑菇与蘑菇柄切碎。将黄牛肝菌也清洗切碎。

2.将培根切丝、蒜瓣切碎。将大葱洗净并切成小葱圈。

3.将所有原料混合,放入花岗岩搪瓷烤盘,使用iLC焖炖豆类程序4分钟。放凉即可食用。

中国烹饪大师、味Fusion创意厨房创始人钱以斌以先锋料理的趋势、课堂运用、新原料、新调料、先进的厨房设备等角度对西餐烹饪技艺发展与菜品创新设计进行深度剖析,并现场进行融合菜表演。钱大师的现场表演激起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这些平时是众多学生偶象的老师们在课堂上也成了钱大师的粉丝。

台湾中华大学教授、著名世界西餐大师张志腾的授课内容开拓了教师们新的教学思路,作为台湾地区代表性的教学机构,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都给职业院校西餐人才培养给予了众多的新思路和借鉴。

国际烹饪技艺交流中心客座教授李双琦就上海西餐专业建设的典型案例跟学员进行了分享,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授课形式,带动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学员纷纷表示李教授授课内容切合实际。把“让学生不仅要想,更要动手”的教学理念体现得淋淋漓尽致。

在此次培训班的活动中,各位大师集中演示了各类西餐的烹饪方法,从食材的使用到烹饪设备的具体使用,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收获颇丰。

中华职业学校中使用的热烹饪设备主要是RATIONAL莱欣诺的SelfCookingCenter膳酷盛设备。RATIONAL更是大力支持了此次培训班的活动,为所有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设备烹饪4类典型西餐菜肴。下面一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低温过夜西冷牛肉

配料(份量:10)

原料:澳洲谷物西冷3000克、整大蒜200克

配料:百里香50克、盐30克、胡椒碎30克、欧芹碎30克、匈牙利红椒粉30克、牛奶500克

烹调:

1.制作油浸大蒜:将整大蒜切去四分之一顶盖,放入牛奶中用中火煮软,然后取出,加入百里香和食用油浸没,设定程序120℃蒸烤结合,60%湿度,蒸烤2个小时。

2.将牛排腌制,加百里香、盐、胡椒碎、欧芹碎、匈牙利红椒粉,裹匀外表。

3.设定程序:肉类一过夜烤-2号色,中心探针48℃,4个小时,在达到温度后,设备会自动保温,并确保有足够长的保温期,使产品达到熟化效果。出菜前请按上色键。

德式脆皮猪腩

配料(份量:10)

3千克猪腩、2个大土豆、盐

烹调:将猪腩的表皮用刀整齐地划开,擦七盐。先将猪肉蒸制10分钟,更方便划开。将划好刀的猪腩放在切开的土豆上,使划痕展开,然后使用“脆皮烤”程序烹饪。

干烧明虾

配料(份量:10)

明虾10只、郫县豆瓣酱30克、糖30克、海鲜酱20克、番茄酱20克、洒酿20克、酱油5克、葱15克、姜片30克、白酒适量、盐和胡椒适量

烹调:

1.火明虾肉用刀片开背部,抽去泥肠。用白酒、盐胡椒、葱姜腌制。

2.将特氟龙烤盘刷油,放卜,明虾用高温炙烤煎烤4分钟。

3.将海鲜酱、豆瓣酱、糖、酱油炒制并加适量的水烧开,少许勾芡备用。

第5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一)调研组织方法

调研采用资料查询、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三种方式。

1.对江苏餐饮行业和企业以及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城市,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单位走访座谈的形式。问题尽可能设计成封闭式。

2.对于数据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采用资料查询的方式。

3.对于市外、省外餐饮企业和就业分散的毕业生则主要采取了邮寄调查问卷,以书面和网络两种问卷形式进行。

(二)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餐饮业是扩大内需的“急先锋”,中国餐饮业保持年均17%左右的增长。有数据分析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超过915元,全年零售额达到12100亿元。餐饮业未来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2000万个以上,全年实现营业税金500多亿元。

2010年江苏省餐饮业零售额达7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餐饮业正与旅游、娱乐、文化等服务业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

与此同时,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据统计,中餐烹饪专业人才需求量居全国人才市场岗位需求量的前20位。江苏省现有大中型餐饮企业4000多家,每年需新增烹饪餐饮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而每年全省中餐烹饪专业毕业生仅有600多名。随着餐饮业结构调整和形象升级,对人才规格要求较高,既须深谙先进生产科技、能够进行规范化生产,又要掌握不同风味流派、不同国别菜系的烹饪艺术,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多种厨艺、多种语言。

目前,在我省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中,百分之五十是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只在民办中餐烹饪培训班接受过三个月或一年时间短期培训,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经过正规学历教育,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所以烹饪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

(三)职业岗位(群)的情况

1.专业对应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任务分析

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中餐烹饪专业基本理论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学习,毕业后通过3~5年的专业实践,从事各星级饭店餐饮后厨主厨、大厨、厨师长、行政总厨、餐饮部经理岗位;各社会餐厅、酒楼、私人会所的大厨、厨师长、经理岗位;各类大型企业职业厨师、营养配餐师和伙食管理员岗位;在各类职校、技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烹饪教学、培训工作。

2.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构成及要素 (四) 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情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已有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基本覆盖了中餐烹饪专业大部分岗位群,如中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等;从证书等级来看,中职生在校期间能考的主要是初、中级,将考证与教学相结合,使学校有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也使学生在走向市场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调研中也发现,个别餐饮企业对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并不重视,学生在就业时不要求必须具备职业资格证书。

(五)相关学校课程设置情况

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烹饪概论、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加工技术、中式烹调技术、西式烹调技术、烹饪营养与卫生、中式面点技术、西式面点技术、成本核算、冷菜与食品雕刻、烹饪工艺美术、餐饮经营与管理,西式烹调技术和西式面点技术课程在中餐烹饪专业开设率很低。从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来看,文化课占比例较大,各校也比较注重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缺乏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用人单位建议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与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多增加一些日本、韩国菜的制作等课程,适当开设专业英语、日语、韩语课程,这也符合餐饮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从目前教材使用上看,国家教委规划教材和劳动部职业培训教材使用率较高,达到70%以上,校本教材也有比较高的使用率,说明中职校的教材还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目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技能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老化,不能体现烹饪教学的实用性原则,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矛盾;教材版面设计内容不新颖,不能吸引学生;教材没有配备相应的教学设计及多媒体课件。

(六)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毕业生去向来看,各地市的情况不同,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50%的学生进入了四、五星级饭店,30%的学生进入一般饭店。从专业设置来看,各中职校输送的中餐烹饪专业毕业生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方向不明确,对学生技能培养没有针对性,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学生个人的发展。所以,中餐烹饪专业的设置应该走专门化方向,学校在招生时要更多地考虑市场实际需求,细化专业方向,培养与岗位对口的职业化人才,改变笼统盲目的办学方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

二、分析与建议

(一)调研资料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中餐烹饪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面向饭店宾馆业,也有一定数量面向社会餐饮业。随着各地市宾馆、饭店的大量增加,对中餐烹饪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中餐烹饪专业的毕业生虽然能基本适应相应的技术岗位,但综合素质(职业道德、适应能力、相关知识、技能、外语等)与单位的要求尚有距离。

(二)调研结论

通过对江苏各地市的调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中职学校要紧盯市场,抓住机遇,调整中餐烹饪的专业培养目标,重新确定专门化方向,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的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水平,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岗位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并且实现学校、企业共同全程参与学生校内和企业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过程。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以“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建设思路,开发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烹饪教学 实训基地 改革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是一个就业形势很好的专业,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中式烹饪的烹调师。中职烹饪专业的就业方向是旅游、餐饮、服务业的菜肴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加工等工作岗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中职学校的主打专业。在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等多种内容。打造高素质的烹调师,提高就业率,是中职烹调专业的教学目标,也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目的。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烹调师,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中职学校生命力的体现。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打造高素质的烹调师。

一、 烹饪专业教学的目标确定

烹饪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为社会的饮食服务行业培养烹调人才,学生在经过学校内部的系统学习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实践操作在能力强,能够从事各式餐饮业的菜肴产品烹制工作,具有一个烹调师所应该 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知识,能够编写菜谱,熟悉各种菜肴的制作,熟练掌握刀工刀法,能够独立承担宴会的设计,能够在实践中开发新菜品,能够具有岗位管理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样的综合素质,就可以轻松就业,就可以独立创业,也就是可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生命力。具体的教学应该完成以下目标:中西餐烹调、中西式面点的制作,具有烹调技能,能够准确计算食品制作的原料成本及毛利率。明确了教学目标才可以进行有效教学,才可以培养高素质的烹饪人才。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形成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突出本专业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交礼仪,了解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掌握炊具的使用和保养。

二、 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和发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在高职教育的后面,中职教育的发展颇为尴尬,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提高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是教学的主要的任务。广大中职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学、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知识和技能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高效和实用的经验。中职学校为市场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一大批高素质的烹调人员充实在各个几页岗位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贡献。但是也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管理不统一

中职学校的设立主要由教委、劳动部门决定,并由其实施领导和管理,更是受制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管理还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直接产生的结果 就是招生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无法统一,导致教学效果的高度不一致。

2.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生产力,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以具备高效率的教学。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的素质不是特别高,他们一部分为大专院校烹饪专业的毕业生,一部分是成绩优异的留校毕业生。由于继续教育的欠缺,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跟不上社会实际的发展,因此也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的学历都很高,理论水平也都很强,但是真正的实践经验却不高,对于烹饪的实践操作缺乏必要的 实践体验,所以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招生制度有待改革

毕业证书的层次性是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重视的,中职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中等专业学历,普遍不甘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专科,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是学生及学生家长一种无奈的选择。学生初中毕业后,首先选择的是重点高中,其次是普通高中,最后是普通中专。由于生源竞争的激烈,很多学校的招生都是自主型的,生源来自多方面,学生的质量也很差。他们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改革招生制度也是目前中等专业学校亟待做好的工作。

三、 打造高素质烹调人才的策略

培养高素质的烹调人才,是烹调专业教学唯一目标,学生在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之后,要成为一名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就业人员。但是这需要在学校的专业和规范的教学,所以怎样打造高素质人才,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1.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所有设备比较缺乏,因此教学中普遍是以教师的理论讲述为主。当然这其中一些理论知识是必须要通过讲授才能获得的,比如烹饪原料知识、烹饪营养与卫生等课程内容都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但是,烹调专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的标本室,则没有,或者有但是不完善。同时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完全被教学所利用,一些课件、投影片都没有在教学中应用。所以烹调的教学实践部分,基本上没有实践的操作作为后盾来支撑。一些硬件设施,基本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因此说,对于烹调专业教学来说,他具有学科的特征,教学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知识。对于实践知识,则要求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实效性。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原材料的标本室、建立多媒体教学的多功能室,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烹调专业的学习,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的教学存在着方法单一,方式陈旧的弊端。教学手段没有与时俱进,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教学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是加大教育的投入,增加一定的硬件设施。让学生在具有一定实践性的环境中开始学习,这样才可以打造高素质的烹调师来。教师要把学生的基本功培养作为教学目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最佳的模块式教学适合烹调专业的教学,侧重学生烹调技能的掌握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为社会和市场提供一专多能的优秀烹调师。针对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校园网站,互相交流信息,尤其是网络上的烹调资源,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另外这也是掌握市场信息的渠道。

2.做好教材的使用和改革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如何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素质烹调师的重要措施。对于中专学校的教学改革而言,教材的改革就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改革教学和教材,是促进教学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需要。一些学校的烹饪教材是自己学校编写的,因此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可操作的教学文本。所以改革和使用好教材,是打造高素质烹调人才的必须和前提。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为了社会服务,为市场提供优秀人才,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标准的。烹饪专业的教学,缺乏统一的和实用的教材版本,多数是本土化的教材,在实训中缺乏适应性。所以对教材的改革应该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入手。利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利用VCD、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最有效果的教学服务,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标准。改变目前中专学校烹饪专业教材滞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注重烹饪教材的实训内容

烹饪专业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尤其是各式菜品及糕点的制作能。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训能力,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带领学生到实际工作场所进行见习。将学到的理论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烹饪基础化学,烹饪工艺美术,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西式烹调技艺,中西式面点技艺,烹饪原料知识,中西式热菜制作,中西式面点制作,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烹饪营养与卫生,现代餐饮经营管理基础,综合实习。根据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追求目标。所以教学中要增加食疗与保健、中式快餐、西餐烹调技术等内容的教学。

实行“校企联合”的办学形式,和企业联合办学,力争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和市场的需求有效吻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期间,可以亲眼目睹烹饪工作的操作过程,增强工作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实训教学,重点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是学校硬件设施的一项,建设中餐烹调实训室、西餐烹调实训室、刀工实训室、中点实训室、西点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多种硬件设施,模拟仿真的厨房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多个实训室。制定和完善实训室提高使用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学生对菜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宴会的设计能力。学校还可以拓展实训模式,比如现代酒店实训中心,作为学生技能实训中心,提高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烹饪技巧和技能。

打造高素质的烹饪学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学校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其次是教材的改革和创新,最后是教学方法的优化。如果这几方面都能做得很好,那么,打造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就不是难题。学校的生命力可以得到保证,学校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件大好事,尤其是学生的素质高,就业机会就高,未来职场的成功率就高。

参考文献

[1] 王雪松.浅探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实践[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 胡白娥.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势在必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第7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对于这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在大江东产业区的规划远景,职业教育专家怎么看?为此,《职业》杂志对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张金英进行了采访。张主任对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的顶层设计如数家珍,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其概括为“前瞻性”“开拓性”“引领性”。

谋篇布局的前瞻性:两个“高度匹配”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从谋篇布局开始,就在一张白纸上做好顶层设计,考虑长远,以保证长效建设、持续投入和稳定发展,体现了学校在以高志刚校长为首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对创新中职教育的决断和决心。其布局的前瞻性可以从两个“高度匹配”得以显现,解决了职教发展的几大痛点。

第一个匹配: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

根据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方案的要求,近两三年,区内将建成七大主导产业园,主要集中在新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因此,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被很多人称为“杭州的浦东”。在这样的区域定位之下,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落户于此,就必须考虑专业类型的设置势必与以往不同。在大江东分校的专业布局中,有加工制造类专业群、交通运输类专业群、现代服务类专业群和生物科技类专业群。这四大专业群并非中策霞湾校区的“原版迁移”,而是根据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进行量身打造的。 杭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张金英

确定四大类新的专业群后,学校重新制订了与产业更加匹配的专业指导方案。在制订方案前,由专业教师到企业了解工作岗位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并思考该专业和产业未来如何发展以及凭借什么发展、前景在哪里等问题,从而精准地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探索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使专业设置和指导方案“接地气”。

大江东分校的这种专业设置具有几大显著的优势:首先,做到了与未来产业的精细化对接,让人看到了对未来人才需求的思考。就规划来看,大江东分校将第一批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的时间定在2020年,因此,学校提前考量了2020年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以及2020年职教小镇的人才要求,并将此纳入大江东分校的师资储备和校舍建设中。

其次,做到了专业的跨界融通。大江东分校的四大专业群将有技能、技术关联性的专业放在一起,是学校在政策引领下主动改进的结果。从市政府提出“选择性课改”政策以来,学校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互选课程,巧借课程资源,主动促进专业融合,不仅确立了专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径,而且发现了专业融合发展的新契机,使学校走在了人才培养的最前端。

第二个匹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匹配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彻底打破了与企业之间的文化“玻璃墙”,从学生入学起就引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首先,在专业教学、实训阶段,通过工学交替、双师共导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为将来进入企业就职做好铺垫。以大江东分校的烹饪专业为例,学生从高一阶段就开始在学校与酒店进行工学交替。如与楼外楼合作,学生每天上午跟着后厨名师学做菜,下午反思学习过程,向师傅汇报学习心得,形成学习、交流的习惯。这种师徒之间长期的文化传承,使学生耳濡目染,愉快接纳企业文化,并对企业更加认同,保证企业精心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其所用,实现企业与学生双赢。

其次,在大江东分校校园的规划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合作企业的需要,以企业的规定和需要为优先考虑因素,以保障校园的地理位置、交通、用地、设备等达到相应的标准。学校在与企业的协商沟通中,进一步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发生碰撞,然后,与校园文化相一致的企业制度、文化落地校园,最终达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并行、交融和匹配。

人才定位的开拓性:从“制造”到“智造”

2015年,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16年7月,杭州市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指出未来十年杭州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而且强调“智能制造”的概念。未来,“智造”将成为杭州制造业的主题词。根据纲要中“智能制造工程”的规划,到2025年,杭州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将全面实现智能化。这对大江东分校而言,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大江东分校对中职人才培养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定位,即从“制造”到“智造”,从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这个定位,未来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单一的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要实现这一人才定位的目标,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大江东分校提出“由点到线,参与产业链”的思路。以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大江东分校让省级、行业、大江东产业区的烹饪协会、分会进驻学校,而且设置烹饪原材料的研究中心、配送中心,从而在培养烹饪人才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烹饪产业链中来。这样做,可以让烹饪专业与行业协会、产业高度匹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在于,由单个零散的技能“点”拓展到产业链,而且是动态的产业链。这种让学生全程参与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学生专业能力狭窄的弊端,让学生提前进入产业链,了解各个环节,从而使所学的技能更加具有适应性和广度。由于烹饪专业名师在杭州市烹饪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而在烹饪行业、企业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行业内最高水平的学习、实训平台。

混合所有制的引领性:辐射带动“职教小镇”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是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职教小镇第一个成功立项的项目,而杭州市政府之所以率先提出“职教小镇”的概念,并规划多所中高职学校的分校进驻,是为了让小镇内的职业学校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将来自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再次整合,从而让这些多元的主体参与职教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对于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而言,无疑增进了“政校企”的合作深度和“产城人”的有机融合。

随着学校大江东分校的开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辐射作用。首先,前所未有地加深了校企合作。“职教小镇”全称“杭州大江东职教校企合作共同体示范小镇”,随着越来越多与专业衔接紧密的企业入驻职教小镇,企业将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深度对接,与学校共同建设、协同管理,并全程参与职业人才的培养,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精细化对接。

其次,大力促进职教小镇内的成人继续教育工作。大江东分校具备优越的社会培训功能和实力,将对大江东产业区的在职、再就业人员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提升大江东产业区的人才质量。例如,大江东分校内的电子专业拥有强大的培训包,这个培训包是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其技能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仅使校内本专业学生受益,而且将培训范围扩展到校外职教小镇的维修养护人员。由此可见,学校的社会培训通过延伸到合作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为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产生了极大的人才辐射作用。

再次,与职教小镇内的高职保持交流、合作,促进“中高职衔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对中高职衔接的命题进行了重新解读:中高职衔接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所在,其本质是人才梯度的衔接。因此,为了减少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距离,学校大江东分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考察高职的专业课程,做好中职课程的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其升入高职做好准备;二是抓住学生掌握技能的核心目标,为其将来在高职进一步升级技能做好铺垫, 进而最终实现职校生的高质量、高层次就业。这种全新的认识,为未来职教小镇内的中高职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第8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旅游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中等烹饪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目前还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发展项目将中等烹饪专业列入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该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式烹饪的技术人员。它对应的职业岗位包括旅游、餐饮、服务业的烹调、面点、食品等,其改革范围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具体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有关方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要求、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标准、教材建设等。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不同于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它在课程形态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因此它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并具有其个性特征。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笔者认为,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内容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精选:

首先,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要让学生从常识水平进入科学水平,那么,在方法上也应当相应地从经验方法上升到科学方法。对此,我们应该结合有关内容讲授观察、实验、调查、模拟、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科学假说等基本科学方法。

第二,问题系列和相关知识。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应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基调来进行选择和组织。这里所谓的“问题”,可以是某一学科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问题应具有吸引力和探究性,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当处于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问题的组织应注意层次性。

三、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

(一)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活动的概念。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活动,其实质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这种研究型教学活动特殊性在于是有目的的不是盲目的,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教学内容。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究性的问题系列,由此决定了“从研究中学”是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的方法论原则,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则是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来加以组织,以自主研究做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三)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的思路。

1.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问题为起点。其要求是以中等烹饪教育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型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

2.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探究为核心,体验为重点。研究型问题提出以后,就得去解决问题,应该构建一定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下展开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不是盲目无基础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考虑的就是让学生亲身去感悟和体验。

3.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处处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大量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并不是靠个别学生的聪明才智,而应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靠集体的力量,使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不仅容易,而且更加体现了每个合作者的自身价值及才智。

四、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评价

(一)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评价的一般原则。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

第9篇:烹饪专业未来职业规划范文

除了超市、食品店、母婴店和网店,10月起购买奶粉将会多一个可信的渠道。北京和江苏将成为试点,消费者可以在北京和江苏部分药店的自动售货机上买到奶粉。

网上叫卖德国“大闸蟹”未获检疫许可

中秋将至,“德国大闸蟹”成饕客新宠,网上售价赶超阳澄湖大闸蟹,显示已卖出1万多笔。店主声称当日捕捞、隔日到货,4~6个小时就能检疫通关。根据我国规定,首次进口的动植物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要组织专家风险评估,但目前尚未接到德国官方的申请。

RATIONAL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全球大型商业厨房加工烹制技术领导者RATIONAL公司一直致力于引领厨房烹饪新世界,这不仅仅体现在高科技创新产品——万能蒸烤箱上,更体现在公司的优质服务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品质,RATIONAL在中国开通了24小时厨师热线,全年免费为客户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服务支持,只要拨打 400-101-5757厨师热线和400-118-9911技术维修热线,即可享受到RATIONAL公司专业、快捷、优质的服务。

上海开启餐饮企业责任报告评估工作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对今年复审的杏花楼、小绍兴、绿波廊、梅龙镇、丰收日、凯司令、红房子(淮海店)、新雅粤菜馆、大富贵酒楼、珍鼎、博海等11家“上海名牌”餐饮企业,以及今年申报“上海名牌”的麦金地、麦盛莉、小杨生煎、上海人家、圆苑等6家餐饮企业,启动了“上海餐饮企业责任报告”的申报和评估工作,为争取进入“2013上海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打基础,做准备,创条件。

风靡欧美的“奇雅子”登陆上海

8月17日,由加拿大NHP健康食品公司主办,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与生活》杂志社、墨西哥奇雅子种植合作社协办、上海剑鹰实业集团承办的“奇雅子”上市推广会在上海举行。

奇雅子,是一种最早生长在墨西哥海拔4 000米雪域高原叫做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几个世纪前是玛雅人长途跋涉时用于补充能量、增强耐力的食品,极端的生长环境使奇雅子含有非常高的膳食纤维、n-3不饱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物质。食用奇雅子有助于调节胰岛素、抵抗机体老化,相比深海鱼油更无重金属污染之忧。食用方法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可以撒在温水里、酸奶上、果汁中,甚至蛋糕表面,不用对其做任何加工就可食用,轻松获取营养。

上海PVC食品保鲜膜符合标准

继央视报道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发现15种含禁用的塑化剂。上海市质监部门回应称,允许在PVC塑料包装材料中添加塑化剂,最大使用量为35.0%。

从检测情况看,上海市PVC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塑化剂最大使用量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消费者不宜用PVC食品用自粘保鲜膜接触带油脂食品,也不宜直接用于微波炉加热及高温使用。

方太厨电教室

亲子烹饪课程升级

上海方太顶级厨电馆继5月推出“DIY美食系列”活动之后,课程又升级,8月18日的“健康能量早午餐”和8月25日的“宝贝营养下班厨房”,都由微博红人Alvin Lee(@Alvin的美味厨房)和社交达人Mandela Z(@料理小熊)主讲。

2013中国葡萄酒挑战赛

颁奖晚宴完美落幕

7月24日由胡润百富举办的2013中国葡萄酒挑战赛颁奖晚宴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完美落幕。本次葡萄酒挑战赛共评出9个特等奖、14个金奖、41个银奖及61个铜奖。在晚宴慈善拍卖中,大智慧董事长张长虹以70万元拍得与姚明共进晚餐的机会及姚明葡萄酒一桶,筹款将通过中国慈福行动资助四川贫困区,解决饮水困难。

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在沪揭幕

全国烹饪技能竞赛每5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最具规模、最具权威、覆盖区域最广的厨师专业技能竞赛。8月12日,“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杯”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揭幕仪式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举行,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中国区副总裁陈意星、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沈思明、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副总裁判长卢永良、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莅临活动现场,标志着竞赛正式拉开序幕,紧锣密鼓的赛事将接踵而至。

此次竞赛以“继承创新、节约实用、美味健康”为宗旨,将持续至2014年5月,在全国30个城市举办30余场赛事,将影响中国15万厨师及餐厅管理者,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