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精选(九篇)

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

第1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作为一门关于思维的学问,它在训练人们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钱伟长教授在谈到21世纪人才时的话语令人深醒:“不是学好一门课就能像这门课所教的那样工作就是了。因为这门课的知识隔几年或几十年就可能没用。如果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永远有用。”[1]爱因斯坦也主张:“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把专业知识,始终放在首位。”[2] 逻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科学。它的基本功能是训练人们的思维。我们知道,人们不是学了逻辑学后才能思考的,所以,逻辑学的作用不在于教人们思维,而是在于训练人们的思维。如列宁所言:“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WwW.133229.coM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3] 通过逻辑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还可以自觉运用这些知识来正确表述、论证思想、揭露与驳斥谬误和诡辩、分析和解决问题。再者,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素质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探求新知识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具有思维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十分显着,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思维规律,提高思维效率,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逻辑学具有品德教育功能,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学习逻辑学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和运用逻辑规则的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的言行更具规范性。

逻辑学具有人文教育功能,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是间接地学习、应用和研究语言,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严密,语言更有逻辑性。另外,逻辑学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各种应用逻辑学,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有助于学习相应的人文科学。

二、传统逻辑学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而逻辑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的整体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已由以往的培养“精英”的应试教育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近年来,逻辑教学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育的惟一组织者,应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网上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学的惟一组织者,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4]

三、逻辑学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大众化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注意创造师生交往的机会,创设学生创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每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由度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个性。

(二)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学习逻辑学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逻辑学内容比较抽象,常常运用符号、公式,十分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与记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学习逻辑学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学生运用逻辑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由哪里切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把逻辑理论与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

逻辑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公式多,符号也多,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逻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根据这些特点,逻辑教师应注意逻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生动的实例去进行教学,而不应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符号到符号进行推演。如果这样,就会使逻辑教学拘泥于符号化、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恶逻辑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培训学生的逻辑技巧和运用逻辑知识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鉴于此,逻辑教师可以根据每部分逻辑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强化记忆、讨论启发、专题讲座等。这样,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越加积极,兴趣也会越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事例和文案进行分析,教师选择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尝试,动脑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见解的机会,使其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提供问题或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或问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问题总结,讲透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在个案分析中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3)适当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逻辑学是在“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逻辑学也称为“辩学”。故辩论对于学好逻辑学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辩论的题目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热门话题。辩论要求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辩论的一个作用。此外,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了,逻辑问题也出来了。如: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机械类比、循环论证、诉诸无知等等。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易实现教学目标

在逻辑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目标,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逻辑故事、教学案例和一些符号、公式等,所以,可以把它们制成课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启发性。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逻辑学的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备课、讲课的速度和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能下载或复印讲义,节省课堂上做笔记的时间,从而更专心于听讲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5)逻辑学教学内容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5]

逻辑学教学要体现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要沿着现代逻辑的发展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实际,将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既要坚持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又要适当吸收现代逻辑的科研成果。教学体系上,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论

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框架要保持,但对相对抽象的不太结合工作实际的现代逻辑演算则需做一定的取舍。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太吃力。

逻辑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逻辑学时的最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对它缺乏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要力求把逻辑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逻辑教学趣味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讲授逻辑学原理的同时,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逻辑故事、逻辑典故,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如果不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去教学,而是单纯地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地进行推导,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在课前精心挑选适合的逻辑故事,逻辑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为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该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倾向认真分析,对所教内容如何切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教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游刃有余。[6]

参考文献:

[1]秦玉彬.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困境探微.http://www.dffy.com,2004-2-26 20:45:34

[2]王洪.法律逻辑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王明辉主编.何谓逻辑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訾其伦.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逻辑教学情况探析.职业圈.2007 (11)电子杂志.

第2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指的是符合某种认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 对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们抓起,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理性的、具有逻辑性的课程,利用数学小学课程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合适的.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就来浅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小学生的阶段,孩子们对事物还没有完全的认知,这个时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是集中孩子们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的好时机.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严谨、难以理解的学科,所以在孩子们刚刚接触数学的时候,就应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一次方程的应用浓度问题”一课时,可以用一杯水和一杯果汁做实验,通过对于果汁水的配置,能够直观有趣的说明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所需的物品都是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们在动手分析的过程中还能够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自身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对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与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通过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真正的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对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等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每天都能在开心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使学生们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逻辑思维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充分的利用数学教材中的逻辑思维案例. 比如说在“数的整除”一课中,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而且教师还应该注意的是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在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精心准备提问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进行备课,备课的时候应该精心准备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既能够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有一些例题,教师可以根据例题做一些适当的延伸,或者从一个问题转换成另一个问题,使学生能够完整的理解解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逻辑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们自己动脑分析题目,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有序的揭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概念往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要为接下来的概念提供基础的,比如乘法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加法的概念的基础上的,但是乘法的概念又是除法的概念的基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将一些概念和知识分成一些部分,引导学生们自己由浅入深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 结

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的学习,还能够开发学生们的大脑. 教师在日常课程中对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还要符合小学生们在这一时期内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而不是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老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备课时精心准备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6:197.

第3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和改革,我国独立学院逐步走上正轨,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正因为独立学院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实践教学,而对于像逻辑学这样的基础课程重视不够,未将逻辑学列入教学计划中,或者只在法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少部分专业中开设。通过近几年在独立学院教授逻辑学课程,笔者发现,在独立学院开设的逻辑学课程从体系上讲属于传统逻辑范畴,主要包括词项、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进行正确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定义、划分、限制等简单的逻辑方法。由于逻辑学的抽象性,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到枯燥、难懂,也不知如何应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受教材限制,未能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教学,逻辑学课程仍以纯理论讲授为主。针对我国独立学院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该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快逻辑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对象:文科类专业作为基础课开设,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开设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学列为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地位等同的七大基础学科,足以见逻辑学在各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王路教授在《逻辑基础》一书中认为:“学习逻辑学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学习逻辑,掌握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另一类是通过学习逻辑,培养一种逻辑的眼界和意识,从而使这种眼界和意识成为我们知识结构中的构成要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起作用。”[1]可见,逻辑学虽然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但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逻辑学的生命在于联系思维实际,逻辑学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在独立学院开设的逻辑学课程,不仅包括必然性的演绎推理,也包括或然性的归纳、类比推理。逻辑学对于思维的意义不在于学了逻辑之后人才会思维,而在于逻辑可以使思维成为自觉的活动。

因此,在我国的独立学院中,广泛开设逻辑学课程,不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独立学院受限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开设逻辑学的独立学院较少,开设逻辑学的专业也较少。一般而言,在法学专业中开设法律逻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形式逻辑,某些独立学院也在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逻辑学。然而,逻辑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较好地表述和论证观点,揭露政治和理论上的谬误。无论学习何种专业,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行业,这些能力都是大学生所应必备的,因此,在独立学院开设逻辑学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像其他一些重点高校一样,将逻辑学开设为全校的公共课程,对于独立学院而言,似乎不大现实。因此,笔者认为,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应将逻辑学开设为文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即在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中普遍开设逻辑学;在独立学院全校范围内将逻辑学作为选修课开设。

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以传统逻辑为主,辅以现代逻辑教学

逻辑学的发展阶段来看,逻辑学主要包括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传统逻辑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体系,现代逻辑是用形式化的方法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现代逻辑是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使用符号语言来研究词项、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构成严密的符号系统;而传统逻辑很少使用到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更为接近。[2]目前,在独立学院开设的逻辑学课程从体系上讲属于传统逻辑范畴,主要包括词项、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进行正确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定义、划分、限制等简单的逻辑方法。另外,逻辑学的教学仍然以自然语言为主,较少涉及语言符号,基本不涉及形式化的教学,甚至自然演绎推理的内容也未涉及。

笔者认为,目前,独立学院逻辑学的教学仍然应该以传统逻辑的教学为主,因为传统逻辑中关于词项和三段论的研究对于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自然语言中的两个语句“有学生是三好学生”和“有学生不是三好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两个语句是矛盾关系,即“有学生是三好学生”为真时,“有学生不是三好学生”一定为假,反之亦然。然而,在逻辑学中,这两个语句并不是矛盾关系,只是下反对关系,即当“有学生是三好学生”为假时,可得到“有学生不是三好学生”为真;当“有学生是三好学生”为真时,“有学生不是三好学生”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学生知道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蕴含命题)由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但是,当出现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时,仍然由肯定前件去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去否定前件,这显然不成立。所以,传统逻辑对词项、命题、推理的分析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传统逻辑的知识与自然语言更为接近,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当然,独立学院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传统逻辑,也应该辅以现代逻辑的少量内容。现代逻辑毕竟是新发展出来的成果,作为逻辑学这一课程,应该简单地对其作介绍,特别是命题逻辑的相关内容。独立学院的部分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纯符号化的理论很惧怕,但是,正因为这一点,需要引入自然演绎的推理。自然演绎的推理与自然语言有部分联系,推理过程非常严密,通过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能够训练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形成严密的思维。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开设逻辑学课程的各专业讲授内容没有多大差别,未能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除了以传统逻辑为主,辅以现代逻辑以外,也应该结合专业特点适当让学生了解逻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可以将博弈逻辑、认知推理的简单理论融入到逻辑学教学中,特别是融入到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和法学类专业的逻辑学教学中。#p#分页标题#e#

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案例和实践教学

课程内容本身是否生动,在教学活动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本身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去掌握该学科各方面的知识,否则,学生只能被动地、勉强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逻辑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一些内容涉及符号化,不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感兴趣于实践性课程,对基础课程兴致不高,所以对逻辑学这门学科兴趣更不高。美国教育家西蒙斯说:“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的关联性来说,都充满着趣味。”[3]因此,一定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有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逻辑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在逻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案例、实践教学。

1.启发式教学要充分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例如,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巧妙引入以后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凭已有的知识仍然可以解决问题,教师要听取学生的解答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真有假型的推理题可以作为绪论课启发式教学的一个案例:有金、银、铅三个匣子,有一副肖像放在其中一个匣子中,每个匣子上面刻着一句话,并且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金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子中;银匣子上刻着:肖像在金匣子中;铅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子中。请问,肖像在哪一只匣子里?哪一句话是真话?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分析、猜想、讨论、争辩、验证,从而寻找出正确答案。并且对比学生的解答方法,给出运用逻辑学知识解答的简便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在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应该贯穿始终。例如,讲到词项之间的关系时,先给出三个简单词项“车”“火车”“车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示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收集学生的不同意见。然后,通过讲解属种关系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区分,让学生从不同意见中寻找出正确答案。显而易见,独立学院的学生面对逻辑学这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时,启发式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通过历史典故讲解知识,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较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形象思维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居于重要地位,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常常只习惯于停留在表象上,但求知欲望旺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例如讲到二难推理时,可以通过音频、视频资料播放历史上发生的相关典故。“如果此酒是长生不老的仙酒,那么陛下杀不死我;如果此酒只是普通的酒,那么我罪不至死;此酒或者是长生不老的仙酒,或者只是普通的酒,所以,或者陛下杀不死我,或者我罪不至死”,通过引入此类案例,学生对二难推理有了一定了解,也能激发深入学习的兴趣。通过典故“扛竹竿进城”、“半费之讼”等典故教会学生破斥二难推理的方法,特别是以二难破斥二难的方法。[4]通过“鲁班发明锯子”等典故引出类比推理的教学,[5]通过“东施效颦”等历史典故告诉学生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通过“焚猪验尸”等典故让学生学会应用类比推理。将此类历史典故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容易把趣味性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从典故的情节解释逐步过渡到更为深入的逻辑内涵的解读。

3.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课堂教学活动,不应该只是教师个人的思维活动,而应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在逻辑学的课堂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逻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简单的博弈游戏。游戏是这样的:教师让上课的每个学生写下一个数字(介于1到100之间的整数),然后教师把所有的数字平均一下,再乘以2/3,假定这个数字为A,那么,给出最接近A这个数字的同学就是赢家,将获得奖品。诸如此类的游戏,每个同学都可以参加,不会涉及能力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能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带着好奇的心态去学习后面的课程,提升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同时,将逻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博弈逻辑)介绍给学生。另外,在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设置部分认知推理的题目,通过游戏和表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第4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摘要:逻辑学是我国高校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逻辑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 观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思考

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作为一门关于思维的学问,它在训练人们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钱伟长教授在谈到21世纪人才时的话语令人深醒:“不是学好一门课就能像这门课所教的那样工作就是了。因为这门课的知识隔几年或几十年就可能没用。如果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永远有用。”[1]爱因斯坦也主张:“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把专业知识,始终放在首位。”[2] 逻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科学。它的基本功能是训练人们的思维。我们知道,人们不是学了逻辑学后才能思考的,所以,逻辑学的作用不在于教人们思维,而是在于训练人们的思维。如列宁所言:“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3] 通过逻辑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还可以自觉运用这些知识来正确表述、论证思想、揭露与驳斥谬误和诡辩、分析和解决问题。再者,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素质和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探求新知识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具有思维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十分显着,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思维规律,提高思维效率,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逻辑学具有品德教育功能,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学习逻辑学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和运用逻辑规则的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的言行更具规范性。

逻辑学具有人文教育功能,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是间接地学习、应用和研究语言,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严密,语言更有逻辑性。另外,逻辑学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各种应用逻辑学,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有助于学习相应的人文科学。

二、传统逻辑学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而逻辑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的整体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已由以往的培养“精英”的应试教育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近年来,逻辑教学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育的惟一组织者,应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网上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知识的惟一传授者和教学的惟一组织者,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4]

三、逻辑学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大众化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注意创造师生交往的机会,创设学生创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每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由度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个性。

(二)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学习逻辑学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逻辑学内容比较抽象,常常运用符号、公式,十分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与记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学习逻辑学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学生运用逻辑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编辑整理本文。

。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由哪里切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把逻辑理论与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

逻辑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公式多,符号也多,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逻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根据这些特点,逻辑教师应注意逻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用生动的实例去进行教学,而不应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符号到符号进行推演。如果这样,就会使逻辑教学拘泥于符号化、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恶逻辑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培训学生的逻辑技巧和运用逻辑知识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鉴于此,逻辑教师可以根据每部分逻辑知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强化记忆、讨论启发、专题讲座等。这样,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越加积极,兴趣也会越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事例和文案进行分析,教师选择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尝试,动脑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见解的机会,使其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提供问题或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或问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问题总结,讲透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在个案分析中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3)适当课堂辩论,引用典故事例,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逻辑学是在“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逻辑学也称为“辩学”。故辩论对于学好逻辑学而言,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辩论的题目可以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热门话题。辩论要求语言流畅,有的放矢,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辩论的一个作用。此外,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了,逻辑问题也出来了。如:概念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机械类比、循环论证、诉诸无知等等。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易实现教学目标

在逻辑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目标,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逻辑故事、教学案例和一些符号、公式等,所以,可以把它们制成课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启发性。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逻辑学的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备课、讲课的速度和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能下载或复印讲义,节省课堂上做笔记的时间,从而更专心于听讲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

(5)逻辑学教学内容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5]

逻辑学教学要体现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要沿着现代逻辑的发展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实际,将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既要坚持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又要适当吸收现代逻辑的科研成果。教学体系上,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论

编辑整理本文。

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框架要保持,但对相对抽象的不太结合工作实际的现代逻辑演算则需做一定的取舍。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太吃力。

逻辑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逻辑学时的最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对它缺乏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要力求把逻辑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逻辑教学趣味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讲授逻辑学原理的同时,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逻辑故事、逻辑典故,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如果不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去教学,而是单纯地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地进行推导,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在课前精心挑选适合的逻辑故事,逻辑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为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该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倾向认真分析,对所教内容如何切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教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游刃有余。[6]

参考文献:

[1]秦玉彬.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困境探微.dffy.com,2004-2-26 20:45:34

[2]王洪.法律逻辑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王明辉主编.何谓逻辑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訾其伦.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逻辑教学情况探析.职业圈.2007 (11)电子杂志.

第5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老师;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比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直到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止。

一、培养或者提升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通过社会实践的调查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的分析,发现初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比较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对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专业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或者推动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符合逻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假如数学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够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

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或者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又将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地运用到了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并且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以及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对以后的各种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工作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或者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要想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或者探索。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数学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思维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寻找相应的事物进行运算或者观察,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可能不能够在实践生活以及学习中找到,因此他们必须要利用抽象的思维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总言而之就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将小学生的具体思维改变为抽象思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或者练习,初中学生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需要理解以及掌握相应的代数式以及几何知识,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够找到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再使用具体性思维,而是需要将其进行抽象化,从而培养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够让初中学生真正地学习到目前的数学知识以及以后相应学科的知识。由于初中学生在经过了小学几年的学习之后,很难将自己的思维转化过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或者强化,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快速地利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进行例题或者方法的讲解,与此同时在课下让学生们进行结组训练。只有让学生时刻进行训练或者练习,他们才能够逐渐熟悉这种学习方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就可以熟练地掌握逻辑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地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关注或者重视几何内容的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知识的学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几何证明题中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关系辨别清楚,那么他们就会比较容易地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或者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非常精准的学科,它不容许有一丁点错误,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让学生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严格的辨别,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够将问题解决,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或者练习。

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者指导

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讲授的时候,尽管能够比较详细地进行解说或者示范,同时也能够按照相应的逻辑思维顺序进行解题,然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能够理解。所以他们在课下完成习题或者其他作业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疑惑,这个时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指导或者引导。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有的同学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应该尽量采取逻辑思维方法进行解释,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以及影响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慢慢看到成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石青枝.浅谈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09):39-43.

第6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逻辑思维;培养方法

逻辑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考方式,是指人们在理性认识过程中,根据定义、判断对认识的事物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只有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不仅能指导学生学好物理,还能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成为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学科,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只是按照课本讲解概念、规律,方式简单枯燥,课堂呆板压抑。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教师提出将物理与实验结合,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发现物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教学方案,从物理学的各个角度入手,探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初中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最佳年龄段是10?20岁,这一阶段人的大脑发育速度快,如果正确培养训练,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效率,对个人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增强都大有益处。物理由逻辑推理知识组成的学科,在教学中的反复应用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增强初中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之一,积极探索优化的教学途径是当务之急。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优化策略

1.设立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学生需要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加强合作学习品质。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对物理产生兴趣,再通过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讲内容,运用比喻或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讲解重力的存在和方向时,将皮球从高处自然落下,皮球竖直下落,说明皮球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提问题,学生积极考虑问题,也可以自己动手试验,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重视物理实验,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

培养具有严密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物理人才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现象,锻炼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导体和绝缘体的问题,将铅笔两端削好,先将铅笔芯和灯泡连入电路,铅笔芯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将外部木材与灯泡连入电路时,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还有液体遇热蒸发、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光的折射现象等生活现象,都需要用严密的物理逻辑思维来解释,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3.学生是物理课堂的真正主体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前依据大纲准备教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内容设计问题,提供实验材料,组织、帮助学生分组讨论,边实验边探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把自己的疑问、想法说出来,师生共同质疑、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在学习初中物理时,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实验现象及生活常识才会主动思索、探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状态下,怀着对知识的向往和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并获得知识。所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桥梁,是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月.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第7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5-0092-03

逻辑学通常被称为“思维的语法”,它是正确思维的保障和工具,也是其他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逻辑学的教学关系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发展。因此,要提高逻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高校逻辑学教学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了七大基础学科,即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以及数学、逻辑学。其中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能使人们的思维正确、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并进而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提高逻辑认知,同时为其他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所以早已被纳入到我国的高校教学课程体系当中。

非常强调教育优先,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高校作为给社会培养、输送高等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着重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切实做好逻辑学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1]。在《逻辑基础》(2013修订版)一书当中,清华大学的王路教授指出:“当前逻辑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科学的重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明确提出各个学科特别是在哲学、计算机、数学等专业当中,都必须要掌握好逻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逻辑学素养才能取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因为逻辑学本来就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校的逻辑学教学在课程体系当中是具有高度重要性的,对培养优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高校的逻辑学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逻辑学课程,主要是作为哲学、思政、法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有的学校则将其作为通识教育课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整体的推广情况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改善,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在逻辑思维方面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2],同时也为各种资格考试和就业考试打下了一定理论基础。但客观说来,当前我国高校的逻辑学教学现状还令人不甚满意,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不够理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广泛而普遍的存在着“逻辑”,但是当其上升为学科知识后,以思维形式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特定的符号和公式,却具有了很强的抽象性,“晦涩难懂”“枯燥抽象”成了逻辑学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缺少主观的兴趣和动力,考试不及格率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在逻辑学的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教学过程多以理论讲授為主,不太注意引入其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师生互动较少,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都是勉强应付,缺少主观的探究欲望,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降低了逻辑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3]。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逻辑学并非是普通的哲学学科,作为思维的规则,它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可以切实有效地作用于现实生活,指导人们能够正确思维。但就目前一些高校的逻辑学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偏重纯粹的逻辑推演而忽视了与现实相结合,所使用的范例和习题也都比较陈旧,时代感不强,题型方面也不能与各种社会考试相衔接,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满足于单纯利用符号和公式进行推演,甚至机械记忆题目的答案。学生不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或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逻辑学,所以会感到逻辑学用处不大,所学到的逻辑知识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大大影响了逻辑学的教学效果。

(三)社会和人才市场对逻辑学知识的需求不足

当前,由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资格等考试都将逻辑学知识作为必考内容,并且在试题中所占比例较高,逻辑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不论是社会还是人才市场,更为看重的依然是人才的专业素质能力,很少会真正去考察其逻辑素质和能力。学生只是把学习逻辑学当做获得职位的敲门砖,只要能通过就业考试或资格考试就满足了,“获得高分”就是学习目标。这就令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学生忽视了逻辑学的重要性,不论是教还是学,都未全身心地投入,本来是属于素质教育的逻辑学教学内容,却越来越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肯定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4]。

(四)逻辑学的教学保障体系和教师的专业性弱化

目前虽然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开设了逻辑学课程,但是却明显缺少应有的教学保障体系,例如,对于教学投入非常有限,课时安排不够充足,教研活动或教学改革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展开过相关教研工作,一直都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或者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缺乏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探索。同时,当前一些高校逻辑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对逻辑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浮于浅表,显然难以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限制了逻辑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容易令逻辑学课程有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危险。

三、提高高校逻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一)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进入大学之后,随着身心进一步成熟,绝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依然需要进行引导和激发,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工作开展,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再加上由于逻辑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容易令人觉得它枯燥抽象、晦涩难懂,以致对其望而生畏、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老师一言堂”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逻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实际的逻辑学课堂教学当中,可以综合性的应用案例教学法、趣味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实战教学法、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以及思维导图等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逻辑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如果大量引入案例来做具体分析,其优势是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借助案例的直观具体性降低逻辑学知识的抽象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从现实生活、推理小说、影视作品、寓言故事等等之中选取一些典型案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

2.趣味教学法。抽象严谨的逻辑推演并不等同于板起面孔说教,当学生面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逻辑学知识而感到困惑、有点昏昏然时,教师以幽默风趣的话语或妙趣横生的实例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趣味故事、课堂情景等,从而令学生倍感兴趣,调动起他们听课和学习的积极性,比起进行枯燥的逻辑推演来说,其教学效果更佳。

3.对比教学法。这是将学生容易混淆难以区分的逻辑问题加以比较,明确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例如“矛盾律和排中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合取命题与关系命题、相容选言命题”等不易区分的内容,则可跨越章节、通过横向对比相关内容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要点,并培养他们的对比思维能力。

4.实战教学法。逻辑学知识是我国目前各类考试的“宠儿”,例如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试题中就占有较高比例。而目前高校逻辑学的教学又普遍与这些考试脱节,如果将各种社会考试中的逻辑学考点引入课堂,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相关真题练习等方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考试相结合,从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对逻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认识到逻辑学知识的实用性。

5.信息化教学。这是在制作活泼生动的PPT的基础上,插入声像视频、动画漫画等素材,并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或将授课内容制作成微课、慕课,则更便于师生交流;还可以引入对分易、雨课堂等优秀实用的教学平台,增强师生在线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热情、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6.思维导图教学法,这种方法近年来十分流行,它属于一种思维启发工具,其发明者是研究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的专家——托尼·博赞,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目前思维导图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应用到很多领域当中,其中便包括了教育教学领域。高校逻辑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引入这种方法,因为两者的应用理念相吻合。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梳理、展现逻辑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逻辑学知识脉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5]。

(二)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逻辑学是应当作用于实践的,否则就难以体现出其思维工具的应有价值。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逻辑学教学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功利性,但是至少应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在逻辑学的教学当中,增强逻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树立起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或单纯进行抽象的逻辑推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寻找逻辑学知识的落脚点、延伸点,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逻辑学知识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并学会在生活当中运用逻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其他的专业学科来开展逻辑学教学,如哲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等,突出这些学科专业与逻辑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更好地应用逻辑学知识,促进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对社会和人才市场进行宣传和引导

既然逻辑学对于我们的思维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不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应当对社会和人才市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使整个社会、各用人单位认识到逻辑学对人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影响,让他们能够在选人、用人的过程当中,加强对人才进行逻辑素养和逻辑知识的考察及审核,营造出关注、重视逻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势必迫使教师和学生将逻辑学重视起来,在教和学方面共同增强投入力度,教师不断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学生则能将更多的注意力和学习时间应用到逻辑学的学习中来,从爱逻辑发展为学逻辑再到自觉用逻辑,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良性循环,这样一来逻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可以更加有所保证[6]。

(四)强化教学保障体系和教师的专业性

为了能有效提高逻辑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高校逻辑学教学还应当强化其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一点也不容忽视。例如高等院校要适当增加逻辑学课程的排课量,改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为逻辑学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任课教师要深化逻辑学理论研究,同时加强其教学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积极推进逻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适时根据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学习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逻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做出改进、完善。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加强对逻辑学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引导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他们在逻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使教师首先能够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应用逻辑学,这样他们在逻辑学的教学实践当中,才能更加准确地对学生做出讲解、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逻辑学。

第8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逻辑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压抑下,许多高中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高考分数而进行日常的数学教学,导致数学教学自身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高中学生只有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看待数学问题,通过思考得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系统实现。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是科学的教学活动,当代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所服务的,要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具有普遍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求。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逻辑思维方面得到锻炼。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出一道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分享思考成果,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轮子的半径为1,那么它的三角函数定义变化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得出“sinα=y,cscα=x,tanα=1”这样的结论。这证明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不足,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强逻辑思维全面性提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表达式简单方法。只有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地关注学生主体的数学需求。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及学习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绪。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越学越糟糕,越学越乱,根本找不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归纳与整合,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自己数学学习方面的漏洞,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体系化的数学知识系统,增强数学学习行为的逻辑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引导学生以模块为分类标准,对不同的数学学习重点与问题进行总结。高中数学可以分为几何、代数、三角函数、数列及向量、导数等几个大的模块。让学生从这些方面出发,总结练习中的错题,总结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特别是在复习阶段,学生拿出自己的归纳总结本,可以高效地复习,减轻应对考试的不良情绪。学生体会到归纳总结的甜头后,会自主开展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两者兼得。

三、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这是众所周知的。要学好高中数学,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轻松地搞定高中数学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对比与分类,对知识进行概括,对数据进行处理,反复验证数学原理,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直观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当数学知识与具体事物或者实践进行结合时,数学知识的难度明显下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借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从生活中找到教学灵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也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中找到一个统计问题安全,像“超市中顾客的购买偏好”或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行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统计的大主题。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在层层推进中步步深入到数学世界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摆脱单身传授知识教学模式,不再培养做题机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才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第9篇:学习逻辑思维的目的范文

当今的时代,任何高科学技术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专业化教育模式,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在2010年5月2日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复合型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可取的模式,“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其中思维素质是“重中之重”。逻辑学逻辑学是以推理和论证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有效推理、论证和无效推理、论证的标准,教会我们准确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识别、揭露和反驳虚假的推理和论证。逻辑学也是教人如何思考的学问。有人把思维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和表达论证等,都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完善与提高有赖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从各种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得到,而最直接的应该是逻辑学。要培养和提高全民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加强逻辑教育,重视逻辑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逻辑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学校,究竟应开设什么样的逻辑课、其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哪些、如何突出逻辑应用、如何体现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的联系、如何培养‘光明思维者’”这些重要问题。因此,作为逻辑工作者,既要看到上述发展战略为我国逻辑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也要看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30多年来,逻辑学工作者在进行逻辑学研究的同时,对“逻辑是什么及其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今,我国逻辑界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大逻辑观’,即认为‘逻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在学科分类中应列为像数学和哲学一样的‘一级学科’,其中,演绎逻辑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它的主体,但它绝不是逻辑学的全部,诸如逻辑哲学、哲学逻辑、语言逻辑、归纳概率逻辑、认知逻辑、人工智能逻辑以及法律逻辑、论证逻辑和辩证逻辑等,都是逻辑学所研究的内容。”[1]探究逻辑之学理,为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工具,这是逻辑的学术功能。除学术功能外,逻辑还具有人文社会功能。现代逻辑基础理论的发展,西方学界曾一度消除逻辑的人文社会功能。我国学界也有学者受这种观点影响。但是,20世纪后半叶,由于逻辑语用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人文社会内容已在逻辑学研究中实现了回归。另外,从社会对逻辑的需求可以看出,逻辑的社会功能日益强盛。公务员考试从全国到地方一年大概有四十次,每一次,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涉及到逻辑思维能力。参加人数更是多达一千万。

MBA以及大企业、大公司招录员工考试,也把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考试点。在国外,美国GRE以及其他很多类似的入学考试都用到逻辑。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这种题型与论证紧密相关。逻辑通识教育,属于人文社会功能。根据社会需求,对于复合型的大学生,学习逻辑的目的不是为了对逻辑学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不在于培养逻辑学专业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素养为目标。通过逻辑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逻辑工具,使用或者运用逻辑学理论提供的方法和原理去研究其他科学;运用逻辑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开设什么样的逻辑课程?一般说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校,逻辑学是作为通识课来开设的。但什么样的课程适合作逻辑通识课?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传统形式逻辑。有学者认为“现代逻辑的基础课程是一阶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课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事实上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承担的。”[2]第二,现代逻辑。部分学者认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内容十分贫乏,有的内容甚至比《工具论》还要落后,不配担当逻辑通识课程的主要角色,必须在全国高等院校突破旧有的逻辑教学模式,开设现代逻辑课程,并作为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其他文科学生的公共课。[3]第三,批判性思维。一些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了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深刻的,有生命力的。第四,归纳逻辑。还有学者认为归纳逻辑也很重要,在教学中不能缺失。

针对上述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必须根据本学科的功能、学生学习的目的、课时等多种因素选择讲述内容和方法。具体说,逻辑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论证进行。首先要识别论证结构。先弄清楚论证结构是对既有论证进行质疑、分析和评判的重要前提。论证结构清晰有利于具体地分析既有论证在哪些地方推理不合法则、证据不真实,进而考虑论断是否可靠和合理。其次要甄别和评估其前提信息。可用以下问题甄别和评估一个论证:它的问题或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其中有哪些词句的意义模糊不清?其中有无价值冲突?它的描述性假设是什么?证据是什么?抽样选择是否典型?衡量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竞争性假说?统计推理中是否有错误?类比是否贴切中肯?逻辑推理中是否存在错误?重要的信息资料有没有遗漏?哪些结论可以与有力的论据相容不悖?争论中你的价值偏好是什么?[4]等等。再次要揭示其隐含的前提。这也是论证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正确地评估既有论证,有必要把那些可能隐含着错误的前提进一步揭示出来。最后要审查其推断过程。论证的推断方式只有两种,要么是演绎的,要么是归纳的。归纳得出的论断是或然的,即便是运用现代概率或统计的方法,也不可能归纳出必然的结论。而很多论断往往以必然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审查其演绎推断的合法性。我们知道,演绎逻辑从前提到结论具有保真性,即只要前提真则结论一定真;反之,如果结论假,其前提中则一定有假。从质疑推断的前提是否真实、可靠的角度说,演绎方法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利器。[5]#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