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创新性研究成果精选(九篇)

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1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02

随着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即研究生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自身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通过创新实践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1]。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前提,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必要,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外在表现,关键是创新,核心是能力[2]。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等多元目标准则,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从这些目标准则上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以系统性与层次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定量与定性为原则,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的思路,从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四方面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目标层

以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为评价终极目标,使其在数量上评价与测度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在质量上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准则层

为了达到评价与测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需构建反映目标层的准则层。该准则层旨在反映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知识、环境、实践、成果等因素的协调性。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准则层可由研究生的创新知识指标体系、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创新实践指标体系、创新成果指标体系构成。

(三)指标层

指标层是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由各准则下的具体指标来体现。为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需选择一定的平均指标或相对指标来静态地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充分反映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从科学的角度系统而准确地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质;指标体系能客观综合地反映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同时,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外延要清楚,数据来源要准确且介于0-1之间,计算方法要科学实用,指数使各项指标容易计算出来,以便于操作和分级。

(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

评价指标总体上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因为只有采用定量指标,才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进行量化评价。而对于一些难以定量化的指标(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应采用定性分析,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避免单纯依靠定量方法所带来的缺陷,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可通过心理学问卷调查表方式,确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和创新意识应用度,这样的评价结果会更全面、科学。

(三)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研究生创新能的各个方面,应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要有利于教育管理者在不同层次上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控。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上述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本文构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以及创新知识、创新环境、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四个准则层,共21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一)创新知识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知识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可通过创新思维开拓度、创新意识应用度、前沿性课程设置比例、专业学位课成绩、学位论文成绩指标来反映。

(二)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环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硬件条件,可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类型比例、举办专业学术会议比例、大量仪器设备比例、创新型导师比例、学校高水平期刊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三)创新实践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可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的比例、参与教学或社会实践的比例、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比例、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比例、撰写文献综述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四)创新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创建成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可通过获校级以上研究生创新基金比例、获学校“三小”项目比例、申请专利与授权学生比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比例、获校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比例、获校级科以上科技竞赛奖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

(一)评价方法与标准

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的权重是各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有德尔菲法、熵值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AHP)法等[3]。

其次,选用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的的综合定量体现,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一般可用数学模型(1)对其进行定量评价[4]。

(1)

式中: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指数,其值越大,说明研究生创新能力越高;为各指标实际值;为各指标层权重;为各准则层权重;i=1,…4;j=1,…5(6)。

再次,确定评价的标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指数进行分级,以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本文按0.2为每级划分基础,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五级标准(见表2)。

(二)实证应用

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届硕士研究生为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中创新思维开拓度和创新意识应用度通过设置10个问题的心理学问卷调查表,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灵活思维、联想思维、形象思维进行测度;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类型比例按学科平台、科研平台、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四类平台拥有比例计算;大型仪器设备比例按价值大于10万的仪器设备数占全部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设备数的比例计算;创新型导师比例按从事部级课题研究的导师计算;学校高水平期刊比例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种类数占全部本专业的期刊种数计算。

为确定准则层和指标层各项指标的权重,本文以问卷的形式,邀请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权重,各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见表1。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得2011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我校环境科学与程专业2011届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其中创新成果成果得分较低。为了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与培养。一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创新技法的挖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改革学位课程结构,拓宽知识面,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知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撑和条件保障。三是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在实际锻炼中磨练和拓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四是积极支持并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创造出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田维波,张远英,张萍.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位评价体系及其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46-50.

[2]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第2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医学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72-03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也往往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医学研究生教育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质疑、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研究生不断向人类已经获得的成果或结论提出新的挑战,并展现新的世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具有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论和成果,经过科学的思维和创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综合能力。通过我们对全国十余所大学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有科学的培养制度,又要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教育环境和导师队伍的建设。要引导学生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留下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不断向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多年来,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并且延续到了研究生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模仿,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由于课程设置形式上与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接近,仍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讨论,无法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早已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到目前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多数学者认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急需转变观念,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在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取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授课等,引入PBL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教育模式;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建设,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跟踪学科前沿,及时调整选修课,注重知识的更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课程,增强其综合和探索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变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和考核体系,制定和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考试、综述、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把创新能力的考核措施和方法纳入到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中。

二、改善教育环境,增强交流与合作

构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尤其是软件和硬件建设,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在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应为研究生创造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良好的科研体制和环境,其中,信息查阅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与堵养的重要平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科研文献数据库,是研究生从过去的知识获取型向现代的能力发展型过渡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条件及仪器设备支持,可保障研究生所做的创新性科研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理论分析更加缜密、科学。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途径,对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路,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追踪学科前沿,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方向,有效地激发灵感和求知、创新欲望,为创新型研究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学术合作与合作,可以迅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通过自由、宽松、高水平的学术氛围的培育,有效地克服机械的、按部就班的科研模式和思维习惯,在创新性科研活动中不断孕育创新性思维,从而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三、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调查发现,导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会明显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治学风格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成才起着关键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己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助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下开发出创新潜能。由于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应该担负起创新培养的责任,包括学位课程的选择、学习和辅导;研究课题的选定和开题报告书写;学位研究课题的实施和指导;论文的书写和答辩等。上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导师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导师应时刻掌握本学科和专业的最新动态,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实践活动中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向学生言传身教。导师对研究生不仅严格要求,还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善于挑战和攻克学术和科研难题。教师还要转变角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组织、协调和督促研究生的创新活动,使研究生对新理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练就出较强的创新思维模式。导师的集体指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导师指导小组制通过不同治学风格、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集体培养,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全面提高,避免单一导师某些方面的缺陷对研究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助于研究生具备完整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促进导师履行其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自我管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实践中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外,研究生本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创新意识和意志薄弱,那么,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因此,研究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以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学习和科研实践的点滴做起。首先,研究生要端正学习动机。一个仅仅为了能顺利毕业和找到好工作而学习的人,就会局限于考试及格、、答辩过关,无心于钻研和探索,学习和科研效果可想而知,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责任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次,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产生创造新生事物或观念的动机以及对创新的态度,并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是成长为创新性人才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应该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怀疑和批评精神,养成对新问题、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态度,才能转化为提出新观点和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动力,进而升华为创新性思维。创新理想的实现,除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外,还要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指为了达到创新性目的而克服重重困难的心理过程与行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险阻,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的磨练,具有无畏挫折的韧性、持之以恒的耐性和必胜的信念,才能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勇敢、正确的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从而确保创新理想的实现。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既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又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中,研究生能相互承担责任并自觉进行创新性活动,能彼此交流科研经验、创新意识,团队创新成果远大于个体成果。

五、重视科研工作,提高论文质量

科研工作涉及科研条件、科研课题、科研实践和论文环节等多个方面。改善科研条件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选定高质量的课题是保证科研效果和对创新能力的检验,严谨的科研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论文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首先,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齐全的图书资料、通畅的信息渠道是保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否则就难以得到前沿的科研课题和基本的科研训练,科研创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其次,选题是高水平论文的基础,选题阶段也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个有效检验。选题和开题工作决定了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也是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对研究生培养效果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研究生应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全面深入的了解所研究课题领域,找出问题关键,选好突破口,在导师指导下写好开题报告。导师指导组及平时专家应把好选题和开题关,严格审查和评估开题报告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意识,并指出其问题和不足,评审合格后才可进行开题工作,以确保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第三,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掌握正确科学实验方法的关键环节。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的创新训练,才能强化创新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同时,通过科研实践可以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并探索和设计新的实验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见解和理论,在课题研究中掌握学习、研究和创新技巧。导师以及科研团队在科学研究中应发挥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以使研究生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最后,论文水平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位论文涉及从选题、文献查阅、设计方案、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数据获取及处理到论文撰写和答辩一系列环节,是一套系统工程,其创新水平受创新培养过程中每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教育体制和环境、科研环境、导师因素、研究生自身因素等。在创新性研究取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论文的严格审核与论文答辩是促使研究生提交高质量论文的重要工作。另外,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可以起到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激励作用。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生积累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工具;参加学术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育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琴.创新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19-121.

[2]佘菲菲,陈燕凌.素质教育与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62-64.

[3]岑洪.关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04-305.

[4]高立.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82-284.

第3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全球进入创新2.0时代,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将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1]。我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关键时期。同时又面临着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兴起和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双重压力,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各类创新主体也越来越重视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称工程中心)是各类创新主体的核心力量,是我国科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1]。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工程中心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了全面产业布局和完善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工程中心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活跃程度的重要参考。因此,开展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目前只有从创新能力指数的角度对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过研究,虽然创新能力指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用来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但因其内涵的不同,其研究成果也很难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因此,本文分别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3类工程中心建设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从中发现这3类建设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共性要素。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关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和构建思路却有不同,且研究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区别。在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方面均是以科技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主要以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能力作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能力。孙燕等[2]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并以工作基础及规模条件、承担科技项目和经费情况、科技工作成效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章熙春等[3]认为,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既要考虑高校现有实力和潜在能力,又要充分考虑服务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社会功能的因素,并提出由创新资源、知识创造、知识流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系统。蒋艳萍等[4]指出,由基础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5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刘书雷[5]等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应该从人员队伍、条件基础、文化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以及科研活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考虑研究其要素构成和结构特征。王章豹等[6]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而是由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维能力构成的系统,由基础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管理能力4个方面构成。与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相比,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方面,知识创新能力不再作为主要构成要素,技术创新和产出能力更多地被作为核心要素。周维虎等[7]以航空院所为例,将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营销能力。徐欢等[8]从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考虑,将创新能力划分为物质基础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等科研单位技术合作、科研成果的转换和扩散。刘彤[9]等认为,科研院所应该形成科技与技术相结合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并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3个方面。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方面,则更加强调技术产出能力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王立新等[10]认为,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刘晓威[11]等将技术创新能力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阐述为投入、管理、开发、生产、营销、产出、信息化7个维度。陈云[12]等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率的特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现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潜力。综合以上关于3类工程中心建设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有关研究结论的观点,可将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理解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产出能力两个核心要素,便于工程中心管理者理解和思考。

二、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分析

技术创新能力被科技界认为是工程中心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工程中心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关键能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指出,工程中心是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其主要功能包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以及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供基本技术支撑[13]。《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中认为,工程中心为本市企业提供先进适用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重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14]。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政策设计初衷来看,工程中心的功能定位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并结合工程中心的功能定位,本文认为工程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构成应该包括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产出能力两个方面。技术开发能力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团队能力以及由此能力带来的科技成果优势3个方面考虑;而技术产出能力从提供技术服务、加快成果转化与扩散、带动行业进步以及由此能力带来的新产品优势4个方面来考虑,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三、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产出能力构成了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层面,其评价体系也应以此为宗旨进行构建。1.工程中心技术开发能力指标工程中心的技术开发能力主要考量中心在应用技术、工程化技术以及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方面,二级指标应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团队能力、科技成果优势构成(见表1)。(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创新投入能力是工程中心开展研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工程中心在创新性回报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该指标主要考察工程中心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可用于研发活动的创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主要体现在人、财、物的投入方面。在人力投入方面,主要衡量专职研发人员数量和对专业研发人员的培训强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心在提高技术开发人员研发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同时考察了工程中心是否重视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财力投入方面看,研发活动投入和非研发活动投入也是在技术开发能力指标中要重点考量的指标。其中研发活动投入可以考察在原创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非研发活动投入力度可以考察在引进和消化非原创技术方面的投入,二者之间相比较可以看出在技术开发方面仰仗的究竟是自有技术还是引进技术。在物力投入方面,工程中心需要相关的研发设备和科研信息平台的投入,科研信息平台建设也是考察工程中心创新资源投入的一个方面,主要考察工程中心在信息资源配置投入方面的能力。(2)创新团队能力指标。创新团队是工程中心开展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团队能力指标可以考察工程中心将科学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或科研成果的能力。主要从创新团队研发人员的工作经验、学历以及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3方面来考察。研发人员的经验采用研发人员平均从业年限来衡量。研发人员学历采用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含)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高层次人才比例选择拥有部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3)科技成果优势指标。科技成果优势是技术开发能力的直接体现,是工程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从科技成果的独占性、先进性以及贡献度来考量,科技成果优势指标包括专有技术数量、技术先进水平和科技成果获奖3个指标。其中,专有技术数量用授权专利数与非专利成果数衡量;技术先进水平采用专家打分法,具体标准参见表1;科技成果获奖采用部级和省部级获奖数量衡量。2.工程中心技术产出能力指标技术产出能力是考察工程中心利用科技成果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能力,这也是工程中心功能定位的主要方面。其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服务能力、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行业带动能力以及新产品优势等4个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设定和量化方法见表2。(1)技术服务能力指标。技术服务能力指标是考察工程中心利用自身技术开发能力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对外服务的方式主要包括与其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受企业委托进行委托开发以及直接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服务能力指标包括技术服务性收入比重、联合研究能力、定制服务能力以及成果转让收入4方面,分别从技术服务性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科研机构或高校签订的课题研究合同经费、接受企业委托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经费以及自由成果转让获得的收入来衡量。(2)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指标。成果转化与扩散能力指标是指衡量工程中心在传播知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比率、论文与专著、知识产权以及科普文章。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比率是衡量工程中心自身的成果转化能力,由自有成果转化的产品数/自有科研成果数的比值来衡量,其他3个指标则是对工程中心科技成果扩散和传播能力的直观评价。(3)行业带动能力指标。行业带动能力指标是衡量工程中心在贡献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行业服务、带动行业发展方面的能力,包括标准制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行业培训幅度。标准的制定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水平制定的,是对工程中心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所处地位的一种认可。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能力,可通过承担政府招标课题的研究合同经费额度大小来衡量。行业培训幅度是对相关专业领域和同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工程中心应承担的职责所在,通过对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的总人次直观判断工程中心为行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4)新产品优势指标。新产品是工程中心技术产出能力的直接反映,新产品优势指标是考量由技术服务能力、成果转化和扩散能力以及行业带动能力所带来的产品性能优势的能力。新产品优势指标从产品的技术性、收益性和竞争性3方面考虑,包括产品技术先进水平、生产成本和市场占有率[3]。产品技术先进水平指标采用分等级量化的方法来衡量,产品技术先进水平指标要考虑产品在所在省市的先进程度,因此该指标分为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或行业领先水平、国内或行业内先进水平、所在省市领先水平、所在省市先进水平6个等级。生产成本指标可以反映工程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在生产工艺方面的领先程度,采用新产品成本/该产品的销售总额来衡量。市场占有率则反映工程中心所生产的新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地位,是从市场需求端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认可,采用本产品销售额/同类产品总销售额来衡量。

四、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基于本研究的指标体系,根据每家工程中心的技术开发能力(R值)和技术产出能力(P值)数值的不同组合,工程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以下4种情况(见图2)图2中(a)组合是技术开发能力强而技术产出能力弱的中心。符合此种情况的工程中心表现为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强,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但对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高。此类中心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促进其提高技术产出能力,这是发挥工程技术服务功能的主要力量。(b)组合是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产出能力均较强的中心。符合此种情况的工程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对产业和行业贡献度较高,是带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该是政府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对象,可作为部级工程中心的后备力量。(c)组合是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产出能力都弱的工程中心。符合此类情况的中心已处于衰退期,其衰退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在发展方向不明朗、能力建设滞后以及产品竞争力下降,已无力承担工程中心的服务职能,应予以摘牌处理。(d)组合是技术开发能力弱而技术产出能力强的工程中心。符合此种情况的中心主要特点表现为拥有成熟的引进技术,生产工艺水平较高,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产品竞争力较强,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其技术产出能力多体现在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造方面。这类工程中心可以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吸引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入股,在立足市场需求、巩固市场地位的同时,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加大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向创新链上游延伸,从而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第4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技创新 创新主体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三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 调整与凝练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的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三个层次。高等院校应将自身创新目标重点放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而非技术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从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将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是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创新既能有效规避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弱点,又能充分将其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高等院校拥有极为丰富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人才资源,极为有利于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创新。其次,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空气浓厚,文化氛围比较自由,谋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这使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能较好地从事具有长远价值的原创性创新。再次,高等院校文献资源极为齐全而丰富,这为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最后,高等院校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机构,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易于形成学科交叉,创造出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优势。

而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则往往是企业内部研究机构的专长,由于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引进,使其内部研究机构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给消化吸收之后形成再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核心技术往往无法进行引进,所以这种创新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往往缺乏原创性创新,是一种持续的小修小改,是在别人划定的藩篱内的创新,而集成创新由于企业缺乏足够异质性研究人才往往难以有效展开。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上与企业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2 着眼基础,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培育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能够使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创新的价值得到尽可能的体现、尊重和激励,从而使原创性科技创新的供给不断增加,使其可以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应该针对原创性科技创性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此类创新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需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构建合理的激励体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高校在建立科技创新主体的评价机制时既要区别对待这两种任务又要力争将其有机融合,使二者能互为促进,要尽力避免使二者出现相互割裂的倾向。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应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入手,既看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有新意、手段是否多样化等;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否得到了课本以外的但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针对科研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将学术评价制度的改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效益之上,切实转变目前学术评价方面唯数量是从,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浮噪气氛。

制度构建要充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使制度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动机的起源可以把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在动机是指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从这两种动机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的切入点主要是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外部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以达到组织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二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不同类别的科研主体其科研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激励模式也应该不同。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进行科研,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和获得声誉的愿望。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除了内部动机即自身的兴趣外,则是获得声誉、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愿望。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主体的科研活动进行激励。要相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动机的功能,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逐渐倾向于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

3 凝聚高素质人才,优化学术组织建设

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研创新的三大要素。高校的科研主体除了以教师个体为表现形式外,一般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存在,如课题组、研究室、项目组、研究所、实验室等等。高校的学术组织应该为科研主体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团队组织因素,构建和谐的研究团队。优化学术组织,应关注以下要素:①充分的自由度。指学术组织的科研个体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及科研个体能控制自己工作主观感觉,不能因外在压力扭曲其研究行为。②富有挑战性。指学术组织的科研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同时又有一定艰难性。③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科研主体为了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助以及信息等资源。④优秀的领导风格。学术组织的领导能够平等地与成员进行学术交流,能根据科研个体的具体情况为组织成员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地支持科研个体的工作,重视科研人员的贡献并能够成为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工作榜样。⑤发扬合作风格。协调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术组织也是如此,要鼓励组织内的科研人员彼此信任,互帮互助,互相竞争,杜绝反对分歧的现象,形成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以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⑥合理的奖励认可方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能论资排辈,不能存在对工作的完全否定或威胁性的评价体系。⑦构建具有宽容和支持奇思妙想与异想天开的组织氛围和机制。

4 注重创新质量与效益,切实扭转“唯论文是从”的导向

高校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目的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排除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让科技创新主体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科研活动,并能拿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高校虽然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拿到市场上时,发现许多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果仅仅满足了科研主体评职称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综观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固守科研模式,认为搞科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写论文、评职称,不注重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缺乏市场意识,仅仅“唯论文是从”,因此高等院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时应该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认为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写论文、搞鉴定、评奖金的依据,应该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质量、市场意识,尽快扭转过去在高校形成的科研与市场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高度关注市场需求,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要想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必须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首位,改变过去科研体制下高校只注重科研立项数量,忽视其研究成果效益的状况,做到科研选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科技成果自立项研究、中试、直到产业化都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效益,在制度层面上防止科研人员出现研究的方向性偏差。

5 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成果转化

与企业不同的是,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距离市场较远,其成果的产业化远比企业困难。而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当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一方面,应积极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创办科技园的优势是:①解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基地问题,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转化平台。②大学科技园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的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直至成果转化的积极性。③扩大学校的科技规模,开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费筹措渠道,从而进一步激活高校的科技资源,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找准产、学、研结合的需求点,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①由企业、大公司、集团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无偿供其使用。②由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来,与高校联合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③高校的科研人员带科研成果、技术进入企业、集团。除以上两个措施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2 赵菊扬,戴志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1)

3 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第5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探索

我国计算机教育在近30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成为我国高校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专业。然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却出现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问题,毕业生由于解决实际问题及实践能力差被拒之门外[1-2]。

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一直沿用过去的做法[3-4],多数实验是按照具体指导书进行验证性的实验,课程设计也主要是按设计指导进行模仿性设计,学生对待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编程实践环节同完成课堂作业一样,是被动的,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应丰富和拓展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研究问题的能力。

1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高校根据企业和公司对创新性研究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相应调整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法和计划。国内虽然也正在结合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在计算机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5]。

欧美和日本非常重视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并给予一定保证。英国伯明翰大学非常注重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在综合创新研究方面的能力培养,对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全面设计项目”,即生产和制造系统的设计项目(PAMS,Product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Total Design Project)。在这个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块中,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概念创新性设计和详细方案设计,借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在美国,大学实践环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给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如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学生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另外日本也很重视创新性实践教育,东京工业大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门开设了“创新理念设计”综合课程,整合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通过项目产品开发的综合系统实践及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实验、设计、创新的主体,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国内,华南理工大学从2005年起,在参考MIT实践教育模式的基础上[6-7],也开设了“学生研究计划”。但由于国内大学开展计算机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许多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整体上国内的计算机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与国外先进的教学状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借鉴国外发展起来的研究性教学方法。项目组研究成员为了大力推进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在国内针对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有意义的探讨,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用于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思考

我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除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性能力外;在实践教学过程,还需要认真研究并大力推行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内容阐述于以下几个方面。

2.1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

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是保证、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项目组研究人员近年来对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索与试验,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研究性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性实践教学的一般组织过程,该组织过程可以分为计算机实践教学准备、分组研究、汇报交流、调查反馈4个阶段。

2.2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指知识验证,而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主要指向知识研究和知识创造,这就决定了研究性实践教学与传统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很大的区别。在探索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组研究人员认为以下3种方法是基本的实践教学方法。

1) 问题解决型方法。

该方法具体表述为: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到计算机或信息公司等实习单位进行调研,提出几个关于计算机理论和算法研究课题,学生按照兴趣小组对所承担的课题进行文献资料研究,学生带着问题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在全面情况熟悉的前提下搜集科学事实,探求改进后的新算法和途径,通过编程和调试验证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问题解决型方法中的创新研究课题既可以是到实习单位调研得出的课题,也可以是实习单位正在研究的课题,还可以是指导教师正在承担的横向研究课题。

2) 自主创新性研究性方法。

自主创新性研究性方法就是让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实习企业或公司单位的整个计算机课题研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开展创新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成果。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学生按照小组下到实习单位,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小组分析、确定研究题目,小组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另辟蹊径探索解决方法,同样编程和调试验证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 案例创新性研究性方法。

该方法不同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计算机课程案例教学法,而让学生将公司、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和算法研究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梳理出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剖析的案例进行高度概括。案例创新性研究性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实习学生发现问题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教师收集到很多鲜活的教学案例,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上3种基本的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其实质是以“问题研究创新”为中心开展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造以及知识共享为动力机制的教学过程。在选题、探索创新实验、形成研究结论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3制定激励措施

高校的具体院系应制定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制定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实施规范与评价、考核标准。对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并取得成效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对研究性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认定,对停留在落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大的教师进行鞭策,使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转化为广大教师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3实践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忽略过程量化和创新量化。实际上,计算机是一门创新性的应用技术课,强调学习过程与能力素质方面的合成,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研究素质培养的计算机实验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规范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指标体系需根据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特点和评价目标进行设计。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评价中的协调发展,即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实验研究能力以及个性发展,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为此将评价的一级指标确定为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其中,学业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操作、实验考核等二级指标;而综合素质能力则包括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研究问题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二级指标。虽然整个评价包括学习结果、课外研究性课题创新及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但在课题组的研究中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公司和企业等社会需求的能力,侧重学生就业率的考核。

4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和比较分析

项目组成员把上面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的实践教学中,用于指导信息学院2005级计算机3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在实际中与软件学院的学生作对比,已经初步显示了这一研究成果有着巨大作用。

信息学院2005年本科生3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如表1所示,都是理工类,共390人。软件学院2007年4个专科专业(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招生计划如表2所示,包含理工类和文史类,共394人。

信息学院2005年本科生和软件学院2007年专科生都是2009年毕业,两个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比如表3所示,虽然没有直接可比性,但从两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的间接比较还是能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通过表3可以看出,信息学院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在84%上下浮动(这些数据不包括考研率,如把考上研究生也看作是就业,就业率将会超过90%);软件学院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8%左右变化。显然通过研究成果来指导信息学院计算机3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在应聘中得到公司和企业的较高评价,赢得社会认可,使学生在就业中得到实惠、获益非浅。

另外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2003年到2009年的就业率统计比较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2003年到2005年学生的就业率有小幅攀升,2005年到2008年学生的就业率又逐渐降低,2008年到2009年学生的就业率突然爬升。

2005年是转折点之一,这是因为2004年刚刚进行合校,学校进行了大力宣传,知名度在省内及周边省份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2005年学生的就业率出现了可喜的增长。到了2008年降到低谷,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前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在北京某软件公司的招聘会上,让学生现场编程,在程序中出现了死循环的结果;让学生用Photoshop处理创意性图片,得到的结果却差强人意。整体上2003年到2008年的变化都是在小范围内波动。

然而在金融危机当年,即2009年,学生的就业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达到84.9%,这是对2005年的新生从入学后就开始实施计算机专业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的结果。通过这一计划,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或公司的项目,针对具体软件编程问题,查阅资料,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在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许多学生还在老师或公司人员的指导下把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性文章,进行学术交流。这再次证明项目成员的实践教学研究成果,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使2009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寒流中独当一面。

5结语

计算机专业是创新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它不仅需要实用型人员,还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科研能力培训,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使其创新能力也得到磨练。

同时开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研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开展设计性与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构建创新性实践教学环境和平台,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均衡发展,让计算机专业人才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可。

参考文献:

[1] 林峰,赵育卉,黄晶晶,等.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89-92.

[2] 曾辉.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141-142.

[3] 王传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142.

[4] 张晓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创新性教学的实施原则[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146-146.

[5] 顾学雍. 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6] 陈丽春.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0):50-51.

[7] 李敏,刘红英.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运用[J]. 当代教育科学,2008(7):62-64.

Pattern Study of Creativity-research Practical Teaching for Computer Majors

JIANG Hua-wei, YUAN Xiu-zhen, LI L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第6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 创新型高校科研 管理与服务机制 组织结构

1.引言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主要的职能,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等学府,其基础教学职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肩负着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高校作为国家主要科学研究部门,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优势。长期以来,高校充分参与了国家科研体系建设,逐渐成为了中国科研战线的生力军,不仅在国家基础性研究、高科技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支柱产业,以及公共基础建设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相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队伍。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对高校科研工作起着信息传递、服务、政策导向的作用,是高校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存在问题

高效的科研管理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科研水平。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科学研究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制约着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管理模式僵化,在高校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科研管理部门出现了只关心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一味追求增拨科研经费等现象,忽视了科研自身的价值。

(2)组织结构僵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实行直线型组织结构,以科技处为例,处长为主管领导,各副处长分别负责若干科室,每个科室又分科长、副科和科员。这种结构制定决策和沟通的渠道简单并易于理解,但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管理层权力比较集中;在垂直管理的科研管理模式中,消息的上传和下达需要层层递进,如果某个层级出现滞后,就会影响全局科研管理效率;另外,各科室横向联系较差,如横向和纵向项目管理人员对彼此业务不了解,造成纵向基础研究项目成果难以推广和转化。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和部门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同时不利于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和科研工作的创新。

(3)科研组织形式单一。

传统的高校科研组织形式为:校—院/研究所—系—专业教研室—课题组,课题之间及学科之间相对闭塞,联系较少,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阻碍了各课题组及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当今科学研究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越来越迅速,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流动,不能适应科学研究多样性、灵活性的需求。如何有效配置科研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提高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环节。

(4)科研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管理复合型人才少之甚少,大多数是专业型人才,其管理知识主要是通过实践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得的,缺少高校科研管理专业背景知识。另外,高校对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重使用而轻培养”,进一步拉大了不专业的科研管理队伍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之间的差距。

(5)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节奏缓慢。

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和推广程度却颇为尴尬。现行的科研竞争机制和奖励制度只注重项目数量、刊物级别和专利数量,不注重成果转化,导致了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只注重埋头研究,忽略了研究成果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研究成果只停留在项目、论文和专利层面,没有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知识的严重浪费。

(6)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研水平的竞争,高校为了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设立了一系列评价和奖励机制以期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科技攻关项目及基础研究项目对申请人的要求必须是副高级职称,对研究基础要求往往较高,这大大挫伤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无形中抹杀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热情。由于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够合理规范,导致相应的奖励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

(7)科研经费申请对象单一。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主持者主要以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为主,副高级职称以下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要参加人,以这种金字塔结构为主要模式,科研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多样。学生和青年教师并不是科研项目申请者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科研的创造性劳动绝大多数是由这部分年轻人承担的。过于严格的科研项目申请要求,间接地抹杀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新想法无法直接地表现出来,阻碍了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因此,应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与管理机制的合理性,不断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创新型科研管理模式

(1)与时俱进,转变科研管理观念。

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新时期适合高校发展的新型科研管理团队,化“管理”为“服务”,管理与服务并重,摒弃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为进一步发展高校科研服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构建复合型科研管理组织结构。

借鉴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灵活性组织结构形式,保留院系的同时,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院系结构和跨学科研究团队组织结构相交融的矩阵式复合组织结构。合理组织,提高效率,充分体现组织结构合理性,使科研组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增强科研组织的实际科研能力。

(3)构建多样化科研组织形式。

综合各个学科的研究资源,将分散的科技资源集中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各学科设备利用率,发挥最佳整体效率。建设创新型交叉性科研团队,促进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促进高校之间及高校与国内外其他院所交流与合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梯队,为今后的科研发展壮大储备后备力量。

(4)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水平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水平。因此,应注重科研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继续教育,进而提高管理模式创新能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考核和绩效奖励,调动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从而在管理层面促进和激励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

(5)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保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持续性。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服务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成果,提升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性创新和前瞻性技术开发研究。科研人员围绕企业需求,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兼职,可以采取理论指导或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的方式进行,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6)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科研的多样性,营造高校宽松的学术创新氛围,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工、理、文科的差异性,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的调整,构建完整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强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科研梯队的构成,进行分级奖励,并且要保证实时激励;根据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激励机制的建立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同时,要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力量,充分调动中青年教师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增加科研形式灵活性、多样性。

为了促进科研的蓬勃发展,高校应该增加科研项目的多样性,多鼓励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申请校级项目和课题,可以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专项经费;同时与企业保持合作,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企业中存在的某些技术问题为背景,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申请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同时,增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课题,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4.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对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目共睹,因为国家的灵魂就在于创新,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之一,其科研管理工作必定要适应国家科技创新的趋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开拓思路,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在行业领域、公共服务中的应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对促进和激励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才能切实做好组织管理工作,改变科研管理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面,为高校的科研创新做出指导并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小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206-207.

[2]陈亚芬.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3):137-140.

第7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研发活动;自主创新;市场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156-06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知识导向型经济的凸现,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正日益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被认为是我国现阶段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在全球分工中处于更加有利位置的重要途径(刘德学,2005)。一般认为,成功的自主创新活动必须具备产权性和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产权性指创新活动最后必须形成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价值性指技术创新成果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必须相匹配,能够成功地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自从Schumpeter(1912)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内部研究与开发(R&D)活动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原因在于研发活动不仅会使企业积累和利用内部知识,直接产生新知识或新技术,而且还有助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识别、消化、转移外部新知识或信息并有效加以利用通常具有关键性的作用(Mueller, 1962; Myers, 1969;Cohen, Levinthal, 1990)。为此,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在政府的激励和外部环境压力的双重作用下,1995年以来,我国企业的研发支出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1~2005年,研发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9%。在总量增长的同时,研发支出的强度(研发支出/GDP)也从1995年的0.57%增至2005年的1.34%,虽然增幅较大,不过仍远远低于全球2.55%的水平。国际上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研发活动不够活跃的成因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研发活动的活跃程度通常与研发的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研发活动的效率越高,企业投资于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研发活动就越活跃。

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对研发活动进行投资的积极性(Osorio,Pose,2004)。在解释这一问题的理论中,作为一项有成本的活动,研发活动的报酬特征经常被提及。Scherer(1982)提出研发活动通常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并认为这种特征来源于在进一步的研发活动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Dosi(1988)的研究支持报酬递增的说法,不过他认为这种递增性主要来源于研发的累积效应,这种累积效应也得到其他相关研究的支持(Audretsch, Feldman, 1996; Verspagen, 1997)。不管研发活动报酬递增的特征来源于何,但是这种报酬的递增性表明,企业的研发活动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产生大量沉淀成本,不断培养和开发出难以复制的内在知识要素,直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或生产出差异化产品,刺激和创造了市场需求以后,才可能有成功的迹象。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常内部资金有限且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如果研发支出达不到产生收益的最低“门槛”,经营者就会对研发活动的绩效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企业的研发活动难以为继,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

也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研发绩效之所以较低,原因在于创新绩效除了受研发投入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研发活动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于企业的研发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Pose (1999)认为研发环境总体上可以分为“顺创新型”和“逆创新型”两种,顺创新型的环境指该种环境有助于研发活动向创新转化或者会提高研发的绩效,而逆创新型的环境则指该种环境对于研发活动向创新转化具有阻碍作用或者会降低研发绩效。在影响研发环境的因素中,研发人员技能水平的重要性经常被提及,技能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缄默性,形成于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只有当技能水平达到一个合适的“门槛”时,企业才可能从研发活动中获得创新的收益(Sorensen,1999;Ceh,2001),低技能水平通常与逆创新型的环境相对应。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都缺乏高技能的熟练劳动力,所以创新的环境更符合逆创新型的特征。除了技能水平外,企业产品的技术特征也被认为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效率。一般认为,企业主导性产品的技术或知识密集度越高,研发支出向创新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理由是技术密集型组织中,企业的研发活动相对比较活跃,在研发活动的组织及内外部知识的利用上具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受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活动更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特征,因此更容易形成逆创新型的环境。

企业的外向型程度也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向创新的转化效率,其原因与研发活动的公共产品特性有关。通常认为研发活动普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新技术的开发者实际上不能获得研发的全部收益(Storper 1995)。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的外溢在企业、产业及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Griliches,1979;Griliches,1984;Jaffe,1986),而且对于企业的研发活动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Griliches,1992)。外向性程度较高的企业由于更容易获得海外市场的知识或技术溢出,从而可能会有较高的研发效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通常不具备国际化活动所要求的特定优势,因此外向性程度一般较低,这大大降低了企业通过境外活动利用外部技术机会的可能性。这种技术机会的缺乏,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研发效率较低的成因所在。另外,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政府的政策取向通常对于企业的研发绩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政府政策性资助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研发活动的成本,而且还会通过“声誉效应”激发企业提高研发效率(Kumar, 2005)。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通常财力有限,且较少对研发进行战略性规划,所以更容易形成逆创新型的环境。

通过定量方法,识别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绩效,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的研发支出决策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对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问题做过一些相关研究(何洁,2000;陈涛涛, 2003;蒋殿春,2005;冼国明,2005等),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不过这些研究都是基于我国各省或市宏观层面的数据进行的,数据具有高度加总的特征,不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微观层面的行为特征。另外,受数据可得性的影响,某些在分析企业微观行为的较为重要的变量,未能进入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成功的创新以拥有知识产权和实现市场价值为基本标志,为了较为充分的定量识别企业研发活动的绩效情况,本文分两步进行:首先分析研发活动对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成果的影响;其次分析自主创新成果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本文用于定量分析的样本数据来源于珠海市科技局2001~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表》,该表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制定,国家统计局批准。自2000年以来,该表每年由各省、地区、县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填写。不过出于商业保密方面的考虑,数据提供单位规定不能直接使用单个企业的数据,因此数据采集时,按照三位数行业代码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加总,根据这种分类方法,2001和2002年都是15个行业,2003年为17个行业,2004年为19个行业,2005为24个行业,2006为31个行业,剔除部分无效数据,总共有119个行业观察值。

2.研发活动与企业的自主创新

综合前面关于研发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讨论,在此建立以专利申请数为应变量的双对数的计量模型

FATINTit=β0+β1RDit+β2SKILLit+β3VADit+β4GOVit

+β5EXTit+β6FDIit+μi(1)

模型说明如下:

(1)PATENT是因变量,代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此用企业当年专利申请数的对数进行衡量,这是因为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成果具有产权性。

(2)RD表示企业的研发支出,用企业实验与发展经费支出的对数代表。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研发活动被认为不仅对于企业积累和利用现存知识,从而创造新知识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企业形成和发展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积累知识、利用知识、创造新知识以及发展吸收能力的过程,因此,研发支出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预期研发投资与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成正向关系。

(3)SKILL表示企业拥有的技能水平。自主创新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或熟练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企业才更可能促进研发活动向创新的转化。本文中用企业拥有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数量的对数反映企业的技能水平,并预期技能水平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正向关系。

(4)EXT和FDI都表示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技术溢出情况,其中表示企业通过出口获得的技术溢出情况,用企业的出口创汇额代表。表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技术溢出情况,用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代表。由于外向性程度较高的企业通常更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更容易接触和吸收海外的知识和技术溢出,因此预期和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正向关系。

(5)VAD表示企业生产活动的知识或技术密集情况。企业的知识或技术密集特征越明显,对研发支出向创新转化促进作用就越大。本文用企业的增加值代表产品的技术特征,并预期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正向关系。

(6)GOV表示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支持程度。政府的财政专项支持会通过“信誉效应”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可以预期财政支持力度越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本文中用企业科技经费筹集中来自政府部分的对数作为财政支持程度的衡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实际调研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研发周期主要为两年,而且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三项费用等财政性支持项目通常也要求项目承担者必须在两年内完成,不过经费的实际支出主要发生于成果产生的当年,因此,模型在设计时各变量均采用当年数据。

以此计量模型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为充分反映各变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性质,回归分四个步骤进行。由于研发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首先以研发RD为解释变量对PATENT进行一元线性回归,(表1)的(1)栏显示了回归结果,t统计值为7.21,统计上非常显著。回归系数为0.23,即企业的研发支出每增加1%,企业的专利数增加0.23%。其次,将SKILL、VAD和GOV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原因在于这三个变量是构成了企业研发活动的基本环境,回归结果如(表1)(2)栏所示。企业的技能水平(SKILL)统计上高度显著,在5%的水平上,政府财政支持(GOV)也通过检验,回归系数都为正。只有一项未能通过检验,不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一元线性回归中,VAD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未能通过检验与轻度的多重共性线有关。该回归结果表明,经过政府和企业近年来的努力,企业的研发环境基本呈现出“顺创新”的特征,不过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技术或知识密集程度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步是以EXT和FDI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因为这两个变量反映了我国企业的外向性情况。由(表1)(3)栏可知,两个变量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这表明企业外向性活动确实可以获得技术溢出方面的收益,并对研发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回归结果还显示,FDI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都要高于EXT,这表明,相比单纯的出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可能会使企业从海外获得技术溢出的收益,进而对企业的研发效率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对外投资活动与出动在吸收技术溢出能力上的差异可能与知识流动的特点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知识虽然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这种流动并不是无成本的,而且在地理上还具有一定的非均匀性。Krugman (1991)发现知识流动的成本虽然不一定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上升,但确实与地理距离有较大的关系,Howells (2002)和Breschi(2001)等学者对此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跟出动相比,对外直接投资无论在地理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更加接近技术溢出源,因此,吸收技术溢出的效率可能会更高。另外,出动对于企业获得技术溢出的效率可能与出口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出口产品的知识密集度越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就越强,从而对海外新技术发展就越为敏感。从这一意义上讲,出动对技术溢出的吸收效率之所以低于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还源于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知识或技术密集度。最后,让所有解释变量同时进入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4)栏所示,技能水平和对外投资统计上仍高度显著,其余变量都未能通过检验,这一方面为多重共线性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PATENT)的影响还不够显著。

总体来说,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的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环境基本呈现出“顺创新”的特征,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研发活动日益活跃的原因所在。不过,跟全球研发活动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研发活动还不够活跃,从回归的结果看,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的研发绩效虽然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不过受我国资源禀赋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且还会通过影响企业对国际技术溢出的吸收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自主创新的产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是作为先进技术的跟随者,近年来,随着吸收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从外商直接投资、出动及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获得的技术外溢在迅速上升,这种技术外溢虽然在一定程度中大大提升了企业研发的效率,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不过由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活动还处于初始阶段,利用国际技术外溢的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绩效。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果(何洁,2000;冼国明,2005)。

上面分析的是研发支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支出实际上分为基础研究支出、应用研究支出和实验发展支出三个部分,对于不同的创新主体来说,三类研发支出在其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应该存在差异。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一般认为,基础性的研发活动通常具有较高的公益性特征,创新成果很容易外溢至公共领域,创新主体较难获得创新的全部收益。因此,这类研究一般主要由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企业很少投资于基础性的研究。不过也有学者(Nelson,1960)认为企业是否投资于基础研究及投资的规模,与企业的经营模式有较大的关系,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更有可能投资于基础研究,而且多元化程度越高,投资的强度越大。其理由是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基础研究有利于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探索支持其多元化经营。Cohen和Levinthal(1990)则从吸收能力的角度对重新探讨了基础研究对于企业的意义,他们认为,基础研究一方面拓宽了企业创新所需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允许企业在面临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时,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迅速地探索有用的知识或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加深了企业对已有知识基础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新技术或新知识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讲,当一个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时,不管企业经营的多元化程度如何,企业都会增加其在基础性研究上的投资。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技术经常发生根本性进步的产业,企业更可能会有较大规模的基础研究投资。

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由于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而且外溢性较低,应用性研究是企业创新活动最普遍的形式,在企业的研发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企业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试验发展活动在企业的研发活动中较为普遍,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不过相比应用研究,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影响较小,而且一般来说,由其产生的创新成果的技术含量较小。为定量识别研发支出的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以上面的基本模型为基础,将研发活动分为基础研究(RDb )、应用研究(RDa )和试验发展(RDda )三个部分再次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首先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变量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1)栏所示,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两个变量显示出较高的统计显著性,都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基础研究未能通过。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作为一种周期较长的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对企业当期创新成果的影响极为有限。另一方面表明,所研究的企业在研发实践中还是以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两类活动为主,较少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活动,实际上6年间的平均基础研究强度(基础研究支出/销售收入)只有0.01%。企业基础研究支出不足的首要原因可能与基础研究的公益性特征有关,调查也显示,与技术领先者相反,作为技术跟随者,大多企业倾向于通过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活动发展自己的吸收能力,对于通过基础性研究进行根本性的技术创新持负面评价,而且对整个产业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基本持观望态度。此外,相比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础性的研发活动对于投入的门槛规模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常自有资金有限,而且面临较严的信贷约束,这也可能是导致我国企业较少投资基础性研发的原因所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研究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在三个解释变量中都最高,这说明应用性研究在我国企业近年来的创新绩效中居于主要地位。从拟合优度系数为看,三个研发变量解释了专利申请数总变差的47%,考虑到混合数据的特点,可以认为该模型显示了较强的解释力

(表2)(2)栏是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同时进入模型回归的结果。从表中可知,应用研究的统计显著性有所下降,不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通过检验,经济显著性也有所下降,弹性系数由0.19变为0.08。试验发展支出未能通过,这与轻度的多重共线性有关(VIF值为1.8),同时也说明就创新过程来讲,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还不够显著。同时通过检验的还有技能水平和对外投资两个解释变量,而且都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与在基本模型中相似,显示出较高的统计显著性。

3.自主创新与企业的市场绩效

前面分析了研发活动对企业专利申请数的影响,不过专利申请数只是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由于成功的自主创新还要求具有产权的创新成果要转化为市场价值,即不仅要求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因此自主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成果的市场绩效。研究自主创新的市场绩效,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市场绩效的衡量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中,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用利润情况来衡量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市场绩效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不过,作为企业经营的长期或最终目标,企业利润与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间接性,有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市场绩效情况,还需要短期性或直接性较强的变量来衡量创新的市场绩效。

由于创新成果在很多情况下都要转化为企业的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因此本文也将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企业创新活动市场绩效的指标。另外,以技术转让为核心的技术交易活动也是企业获得创新收益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本文也将技术收入(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入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等)作为衡量创新活动市场绩效的指标,

根据以上论述,在此分别以净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收入作为应变量构建双对数线回归模型

PRIFTit=β0+β1PATEVTit+β2RDAPit+β3BUTECHit+μit(2)

NPRit=β0+β1PATEVTit+β2RDAPit+β3BUTECHit+μit(3)

TERit=β0+β1PATEVTit+β2RDAPit+μit(4)

PRIF、NPR和TER都为应变量,分别代表企业的净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技术收入的自然对数,都反映创新的市场绩效情况。

PATENT表示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仍用企业当年专利申请数的自然对数代表。一般认为,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利润具有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影响利润的机制有很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观点是,作为一种享有专利保护的特殊要素,创新成果增加了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势力(Schumpeter,1912),从而使得企业通过垄断性定价(包括歧视定价)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另外,作为对生产函数的改进,创新可能还会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等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本文预期PATENT与PRIF具有正向变动关系。另外,预期PATENT对NPR和TER都具有正向影响。

BUTECH表示企业技术进口,用企业技术引进费用的自然对数代表,由于技术引进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所以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企业的利润也具有重要影响,预期BUTECH与企业净利润成正向关系;RDAP表示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上的努力,用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支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项目以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的自然对数代表,预期RDAP对PRIF、NPR和TER都具有正向影响。

首先对方程(2)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3)所示。PATENT在一元和二元回归中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整体回归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符号都与理论预期相吻合,而且显示出较高的经济显著性,一元回归中净利润的创新弹性系数甚至接近于1。这说明,近年来,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活动在提高企业市场绩效的确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研发成果应用支出在两次回归中都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这表明,对于创新成果成功地实现市场价值而言,一些转化性的科技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未能通过检验,不过在一元回归中可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经检查发现其VIF值为1.52,因此可能与轻度多重共线性问题有关。

(表4)的(1)栏和(2)栏分别显示的是对方程(3)和(4)进行回归的结果。从表中可知,PATENT在方程(3)和(4)的回归中都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而且经济显著性也较高,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创新弹性系数为1.54,技术收入的创新弹性系数为0.91。研发成果应用支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但对技术收入影响不显著,不过在一元回归中,发现可以在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所以总体来讲,创新成果及成果的相关转化活动对于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收入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技术引进费用支出在模型(3)中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结合方程(2)中的回归结果,这说明技术引进仍是我国企业获得新知识或新技术,提高市场绩效的重要途径。

4.结论

在解释企业研发活动水平的理论中,研发绩效居于核心地位。本文以珠海市2001~2006年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总体来讲,企业研发活动对于企业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影响,不过不同类型的研发活动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相比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效果更为明显,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基础性研究的周期更长以外,本文认为与我国企业较少进行基础性研究有关。作为技术跟随者,我国大多企业对于通过基础性研究进行根本性的技术创新持负面态度。此外,自有资金不足和较严的信贷约束,也限制了我国企业对基础性研发活动的投资。

企业研发活动的环境基本呈现出“顺创新”的特征,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研发规模和强度日益上升的重要原因所在。不过,跟全球研发支出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研发支出水平仍比较低,原因在于企业的创新环境虽然近年来有明显改善,不过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这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绩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结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企业外向性程度的提高,企业从出动及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获得了可观的技术外溢,这种技术外溢在企业提升企业研发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活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获取国际知识和技术溢出的能力有限,这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制约。

从创新成果的市场绩效看,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活动在提高企业市场绩效的确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不过,在创新成果成功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中,一些转化性的科技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尽管自主创新活动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绩效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在目前条件下,技术引进仍是我国企业获得新知识或新技术,提高市场绩效的重要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本文受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珠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资助(项目编号:0512)

参考文献:

[1]孙文杰,沈坤荣. 技术引进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J]. 世界经济,2007,(11).

[2]陈涛涛. 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3]冼国明,严兵.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

[4]Nagesh Kumar, Aradhna Aggarwal. 2005. Liberalization, outward orientation and in-house R&D activity of multinational and local firms: A quantity exploration for Indian manufacturing. Research Policy 34: 441~460.

[5]Audretsch, D.B., and M.P. Feldman. 1996.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 630~640.

[6]Goldar, R.N., Renganathan, V.S. 1998.Economic reforms and R&D expenditure in industrial firms in India. The Indian Economic Journa l46 (2): 60~75.

[7]Ceh, B. 2001. 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80: 297~316.

[8]Kumar, N. 2001. Determinants of location of overseas R&D activit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he case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 Research Policy 30(1): 159~174.

[9]Helpman, E., and D.T. Coe. 1995.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 859~887.

[10]Salter, A.J., and B.R. Martin. 2001.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ublicly funded basic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Research Policy 30: 509~532.

[11]Storper, M. 1995. Regional technology coalitions: An essential dimension of national technology policy. Research Policy 24: 895~911.

[12]Bowonder and Richardson. 2000. Liberalization and the growth of business-led R&D: the case of India. R&D management 30(4): 279~288.

[13]Osorio, Pose. 2004. From R&D to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U. Growth and Change 35(4): 434~455.

[作者简介]范兆斌(1973―),男,甘肃民勤人。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研究。

第8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导的前提

任何一种教育,无不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的成败在于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已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主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指导,首先要求老师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并且需要亲身的感受和体会,才能准确把握研究性的教学,无论在课题的组织,开题时机的把握,学习模式的选择,学习成果的评价等都要受教育观念的影响。

二、课题的组织是指导的关键

所谓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学科问题或综合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它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关键所在,无论在难度、内容、背景、时间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和创造,也是教师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之一。从难度值看,易了不成研究,难了研究不成。在选择或编拟课题时,要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以及实际生活的经历和阅历;要考虑三个有利于:一、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是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三、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课题按来源分可分为指导性课题(来源课本)和自拟性课题;按参与人数分可分为公共课题、小组课题和个人课题;按创造的性质分可分为知识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如何编拟课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考,一是知识性课题方面;二是应用性课题方面。

(1)、知识性课题

知识性课题是我们和学生天天接触的 ,我们有计划、有组织、精心设计、创设创造情景,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2)、应用性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织的一个亮点,它取材广泛,视野开阔,来源于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和周围他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使学生体验和感受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寻找规律,分析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三、开题时机的把握是指导的艺术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指标是首创性,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都属于再创造的问题,要保持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创造性,开题时机的把握则是至关重要的。要把握好时机教师要有全盘观念,全局思考,理解和把握高中阶段的本学科课程结构、内容安排、编写意图,打破年级、章节的限制,要实行开放性,不一定一经提出就要得到解决,也可以是半年、一年内解决,当然要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例如,扬辉三角形的研究,就可以是高一学生完成,甚至可以是初中学生完成,特别是古代的数学问题,正是适合学生的水平,也许现在学生知识水平已远远超过古代数学家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还可能更加合理,显然有能力研究古代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些很好的知识再创造的课题。时机的把握、氛围的形成需要全局、综合考虑,正像艺术创作,所以称之为指导艺术。对时机的把握至少要考虑四个因素:1、新颖性。要使课题具有新颖性;2、求知欲。能激发学生对课题有强烈的研究欲望;3、兴趣性。能引起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研究,研究于乐;4、研究的氛围。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形成,学习任务的轻重都会影响研究的氛围。如果能在四个因素最佳组合的时机开题,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个性,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研究模式的选择是指导的载体

对于科学问题的研究,你采用何种方式研究是开放的,只要你取的成果就行,有时如何研究也是未知的,还需要创新与探索。而我们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属于学习的性质,只不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学生必须学习几种最基本的研究模式。对研究的模式的教学也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探索,教师进行宏观调控,因势利导,这样学生才能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不然仍是以记忆、模仿学习为主,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是走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不然就会变成挂研究性学习的牌子,走接受性学习的老路。我们的教师要通过不同的研究模式,以相应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所以称研究模式为指导的载体。至于选择何种研究模式,要根据课题的性质、特点,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选择适当的研究模式,以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例如:在《研究绝对值方程、不等式解法》时,不给任何限制,全开放,只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数学原理即可,如果又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更好。以论文的形式反映你的研究成果,你认为能把研究的成果说清楚,又能让同学看得懂即可,同时向学生提供《中学生数学》中的学生论文的范文,不要怕学生写的不好,关键是让学生跨出这一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学成。在选择研究模式时,当然要考虑你的问题的侧重面。

五、研究成果的评价是指导的导向

人类从事任何活动无不受价值取向的影响,所以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因

此,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起着导向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如何能客观地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我们的培养目的,这已在《新大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在某些杂志上看到的研究性学习的课例中,还是类似解题教学或开放题的教学,或是研究过程的某一片段,还是重成果、重拔尖,没有很好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缺乏个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与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有明显的不同,科学的研究成果重在成果的社会价值,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重在个人价值(即学生个人的教育价值)。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与接受性学习的教育价值也是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个性的培养是接受性学习所不可代替的,其他是侧重面不同而已,研究性学习的五大特点,创造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也就说明了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的优越性。从而也确定了它是重过程,轻结果,在过程中得到体会和感受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至于以上考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育价值评价

从教育价值来看,判断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学生所受教育的程度和受教育的广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接受性学习难以替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要你课题选好、开题导好、研究过程中指导好、学生能积极投入,对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意义是无可置疑的,差别只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自主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的教育特点。至于论文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是不能对全体学生的要求,这因为能发表学生论文的刊物也很有限,即使再好的论文也不能让全体学生发表,但可以组织编写班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集,以提高学生论文的写作能力,这也很好。对论文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应用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不能作为对全体学生的评价标准。

(2)、研究方向评价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我们不要给学生有不必要的限制,要给出问题空间的开放性,研究过程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研究的评价只在于研究方向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可以根据科学家研究规律进行评价,来实现方向性指导。美国著名的哲学家P费耶阿本德认为,不阻碍科学进步的唯一原理是:怎么都行。只要你采用相应的办法达到你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就行,办法只不过是达到目的手段,它是为一定认识任务服务的,所以我们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时,不要有太多的“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的指导,只要他采用的办法能达到目的就行,一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去感受,使学生学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研究性学习指导是我们教师研究教学的新课题,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使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推进,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学科教育中得以落实。

第9篇:创新性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 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 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 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江泽民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 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 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 转贴于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 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 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 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 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 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