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精选(九篇)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

第1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暴力;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B848.4 B 845.6 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2-03

校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随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校园暴力作为不可回避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探讨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4-5月,整群抽取唐山市4所高校一~五年级大学生,并对其进行调查。在3所非医学院校分别选择文理主干专业各一个,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各抽取2~3个班级;医学院校以临床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调查4~6个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 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年龄为17~29岁,平均(21.4+1.5)岁;其中男生1233名,占41.7%;女生1724名,占58.3%。大一学生782名,占26.4%;大二717名,占24.3%;大三922名,占31.2%(包括医学院校大三、大四学生);大四536名,占18.1%(包括医学院校大五学生)。1.2方法和内容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向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保密方式,集中以自填式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近1a内暴力发生情况:施暴情况、受暴情况、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暴力的应对方式,以及学生期望的暴力干预措施等。

1.3相关定义(1)校园暴力。根据WHO对暴力的分类方法,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暴力包括①身体暴力:拳、打、脚、踢等可导致疼痛、伤害或损伤的暴力行为;②心理暴力:恐吓、恶意中伤或诽谤、威胁、歧视、索取金钱或物品;③性暴力:性骚扰、犯、待、被迫观看等。本调查将“凡对他人施加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施加者。(2)不良行为。吸烟、酗酒、看武打电影或玩网络暴力游戏。(3)暴力经历。包括家庭暴力经历或校园暴力经历,遭受过父母的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等。(4)暴力环境。生活或学习环境中存在暴力行为,目睹父母间经常吵架、推搡或撕扯衣服、进行强烈的躯体攻击或者目睹过校园暴力行为。(5)暴力观点。支持暴力行为的态度或观点,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拳头比语言管用、武力是力量的象征、反对“无论什么理由,使用暴力都是不对”等观点。

1.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描述暴力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近1a内,有575名学生报告曾遭受或对他人施加过暴力,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其中躯体暴力146例,发生率为4.9%;心理暴力547例,发生率为18.5%;性暴力73例,发生率为2.5%。施加校园暴力者193人,发生率为6.5%;遭受暴力者499人,发生率为16.9%。暴力发生的类型中以心理暴力最多,遭受暴力发生率高于施加暴力发生率。

2.2学生施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2.1个人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不同学校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26,P=0.008)。男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为9.9%,高于女生的4.1%(X2=39.314,P

2.2.2家庭因素对施暴行为的影响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不同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3倾向因素对学生施暴行为的影响有不良行为、有暴力经历、持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均高于无不良行为、无暴力经历、无暴力观点、未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4施暴行为的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将施暴行为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对学生施暴行为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1=医学类,2=理工类,3=师范类,4=综合类),性别(1=男,2=女),父、母亲职业(1=知识分子,2=工人农民)。父、母亲文化程度(1=本科及以上,2=专科,3=高中及以下)。家庭结构(1=双亲,2=单亲及其他),家庭收入(1=15000元/月),家庭关系(1=和睦、2=不和睦),不良行为(1=有,0=无),暴力环境(1=有,0=无),暴力经历(1=有,0=无),暴力观点(1=有,0=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家庭收入、家庭结构不完整、有暴力观点、暴露于暴力环境、有暴力经历学生施加校园暴力的危险性高,见表3。

2.3施暴对象及原因

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为6.5%,施暴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占33.7%;此外为校外青年(11.4%)和校外学生(7.3%)。主要施暴原因前几位为语言摩擦(23.9%)、

为了朋友(11.4%)、饮酒(11.4%)、恋爱(7.7%)。

3 讨论

从暴力发生的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青少年中分布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唐山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19.4%,以心理暴力发生率(18.5%)最高,其次为躯体暴力(4.9%),性暴力(2.5%)最低。与荆春霞等…报道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大学生施暴发生率有性别差异,女性暴力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好动,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计后果,男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于女生,且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彼此之间的包容和谦让较差,易引发语言摩擦,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等事件有关。可见,校园暴力重点预防对象应为男生。

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国外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容易发生校园暴力,可能与东西方文化环境及教养方式差异有关。所以对学生要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在生活中不攀比,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家庭结构与子女校园暴力行为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单亲家庭及不稳定家庭的增多,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使孩子承受着心灵创伤,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叛逆心理;此外,不和谐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任自流,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孩子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这些均是可能引发许多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原因。由此导致单亲家庭的学生施暴率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与徐树勋的研究结果一致。

第2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内涵及表现

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大多倾向于高校大学生,殊不知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群体更容易爆发具有严重伤害性的校园暴力事件,其不仅给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而且对青少年未来成长之路有着重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①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曾经呼吁,尽快出台校园反暴力法,修改《刑法》对未成年人特别是14岁以下不承担法律责任的量刑处罚规定,别让孩子把校园当成“地狱”。因此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研究刻不容缓。现今校园中除了常见的敲诈勒索、聚众打架、以强欺弱等校园暴力,甚至还发生了谋杀等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恶劣事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学生不正当地使用网络平台,严重侵害他人隐私,对受虐学生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校园暴力的表现一般分为两类: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显性暴力顾名思义是指施暴者使用工具或者手段直接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暴力行为。隐形暴力,也称软暴力是指施暴者使用非武力手段伤害他人心理的行为。

二、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内在原因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认定为青少年期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阶段,身体机能、生理功能趋于成熟,青少年心理、情绪、精神、行为等各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易产生攀比、嫉妒心理,并且情绪把控不足,这往往容易导致暴力等过激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正处于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意志较为薄弱,自制力较差,情绪化倾向明显,所以容易作出偏激的行为,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外在原因

(1)不良媒体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媒体传播平台的多样化,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在各种媒体的影响之下,有积极的也有不可避免的消极部分。其中暴力内容在电影、电视节目及电子游戏中随处可见,而青少年在接触这些媒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指导,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使他们对周遭与自身不同的群体产生崇拜的扭曲心理,并有意识地模仿其的行为举止,甚至会模仿影视剧中的犯罪分子,这必然会导致青少年暴力心理的形成以及暴力行为的施行。(2)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也是每个青少年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助推器。家长在生活和教育中的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和基本教育,更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人生向导,特别是注意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有校园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大部分都生活在较差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破裂,父母具有不良恶习或疏于管教、或过于严厉的家教等。这种环境对青少年心理会产生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甚至是带来伤害,这也是诱发青少年校园暴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3)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疏忽。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教育场所,更是他们踏入社会的重要跳板。然而,现阶段教育仍然偏重于学生的“成绩”“分数”,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缺乏更细微的关心,特别缺乏人文关怀。作为“引路人”的校方和老师,应该正确指引和培树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存在一些偏颇和缺失,从而更容易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青少年人格教育。人文关怀更多体现的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的耐心引导,关注他们内心变化,从细微之处把握青少年成长状态,让他们处于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注重人格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更应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良好的品质。(2)加强青少年生命观教育,培养其责任意识。生命观教育可以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到校园管理工作中

(1)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现阶段的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的桎梏,并且依旧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特别是忽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塑造。这往往为诱发青少年校园暴力埋下了种子,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青少年的细微教育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发现学生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要及时耐心开导,解开心结,化解矛盾。(2)制定危机预警机制。学校和老师必须制定和完善较为全面的危机预警机制,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要向学生进行专题的安全防范课程讲解。对校园暴力的预防要从学校、老师、个人三个层面来进行。学校严格制定相关规定,并加强监管;老师及相关负责人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青少年学生要提高防范意识。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校园内外环境

(1)健全校园安全及预防机制,净化校园环境。健全校园安全机制,首先应加强校园安全基本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加强校园安保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宣传基本安全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建设,这需要人文关怀教育来辅助,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文化上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优化网络环境。首先,校园管理部门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排查不良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积极修建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书店等。同时加强校外人士进入校园的身份审查,避免社会不良人群进入校园,胡作非为。其次,优化网络环境,一方面严格禁止不良外网的侵入,另一方面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端正青少年上网态度。

参考文献:

[1]彭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重要性与基本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6(7).

[2]蔡芳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宋雁慧.校园暴力丛生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9-103.

[4]张哲仁.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第3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精神边界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52-01

近些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恶化的趋势,各地连续发生了不少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中,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4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二技工学校的命案、2003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命案的报道出现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时,使我们无不惊愕。为什么这些案件的“主角”都还是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

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将校园暴力定义为:“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本文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未成年学生以校园或者校园周边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凭借个体的自然力或借助一定的、具有杀伤性能的器械以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给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物质、身体、精神和心理上的损害或有造成损害危险的严重危害行为。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政府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之一。现实社会中,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优秀的生源和教师资源相对集中于“名牌”学校,而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也相对集中到较差的学校。习惯上所称的“差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学校内得不到恰当的引导,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和厌学情绪,矛盾激化而得不到正确处理时就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学校教学和政治管理方面的原因

形成校园暴力的学校因素包括以下方面:虽然国家一再出台各项政策校区学校给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老师的教育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套用的模式,而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片面重视学业成绩,致使某些学生产生挫折感,而老师又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寻找发泄的目标;学校没有心理方面的辅导老师,或者没有充分发挥这些老师应有的作用,没有及时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进行疏导,对已经具有偏差行为的学生缺乏进行矫正,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合理等。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父母忙于工作,亲子关系疏离;部分父母常常采取批评、指责、讽刺、挖苦、唠叨、罗嗦、压制、强迫、暴力手段,以及用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等,严重侵犯了孩子的尊严和精神边界。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身体和心理的不断发展,逐渐塑造了自我,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边界,精神边界受到打击,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就会感到被压垮或是被生活抛弃,都会让情绪处于失控状态。这也就在一个处于成长起的孩子心里注入了发展校园暴力或者趋近校园暴力倾向的激素;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子女耳濡目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个人的原因

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过大是产生校园暴力的一个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等。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较大。一方面随着体能大幅增强,提高了他们展现暴力行为的能力;另一方面,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受到环境的引诱而产生暴力伤害。从生理角度来看,青少年正处于尚未成熟的发育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很容易做出冲动性的过激举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生命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的需求就主要是精神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最根本、最主要的就是尊重需求。对尊严的伤害是让人最不能接受、最不能容忍的。谁伤害了我的尊严,谁就是我的敌人。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是无条件成立的。对尊严的伤害必然导致怨恨和愤怒情绪的产生,中学生长期积累的怨恨和愤怒如果不能通过正面对抗等方式及时疏导或释放,就会形成逆反心理。

三、处理校园暴力行为迫在眉睫

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其必须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所谓综合治理,即必须充分运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分工有序、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形成校园暴力治理的合力。政府应当起主导作用,学校、社会、家庭应当积极参与,各司其职。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命案凸现校园文化暴力危机[N].潇湘晨报,2004-06.

第4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17-03

一、中学校园暴力事件概述

1.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校园暴力几乎在各个国家的学校都有发生。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用,暴力的定义各有不一,其中关于暴力的定义得到较多认可的有两种。第一种是(Olweus,1999)“暴力是动作发出者的攻击。即他是用自己的身体或别的物体(包括武器)去伤害(通常很严重)另一个个体的攻击。”第二种定义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能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了受伤、死亡、心理伤害、发展不良或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期有研究者将校园暴力概括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综合有关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笔者认为中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学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 由学生、教师或校外人员以口头、物体或身体任何部位而发出的,对师生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造成某种伤害的攻击。

2.目前国内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体能、力量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在经历第二次断乳期,反权威、寻求独立、情绪不稳定等因素使青少年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而,可以说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而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构成了青少年的主体,因而关注中学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与全球校园暴力的严重化(如枪击等)趋势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程度要轻,但是危害之大还是值得高度重视。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躯体暴力的年受害率波动约在35%,与世界水平比起来,处于中等。15~24岁犯罪占全国犯罪总数的55%,死于躯体暴力的青少年比例逐步上升,而且,施暴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暴力手段的复杂性和预谋性越来越强。

3.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除了会给暴力事件的双方程度不一的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暴力事件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有的还间接导致当事人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倾向;对于和学校教师有关的暴力事件,可能造成教师的身体受伤害、教学士气受到打击、名誉受损、精神上的打击等;而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

做好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以及台湾地区早已得到高度重视,并发展出各种干预方法。但是就目前国内中学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干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学校习惯于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批评处分来解决校园暴力,或者流于程序上的处置和干预,着重预防。但是当校园暴力发生以后,留给暴力双方和与之相关人员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暴力事件给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因此,做好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情,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中学校园的和谐和安宁。

二、中学校园暴力事件预警系统的构建

1.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关注暴力预报因子。校园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预防和预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危险行为与曾经有过的暴力事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比如说成绩差、人际关系恶劣、自尊低、酗酒、逃学、打架、携带武器等都可能与校园暴力存在着高相关。因而,考虑将一些中学生的危险行为作为中学校园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及时发现高危者,监控其暴力倾向并及时作出适当的干预,有利于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预警和预防。

2.学校―家庭―社会联合预防。“社会生态学理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模式,由WHO专家提出和倡导。其中除了对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联屏障的预防和干预系统。因此,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发展,鼓励开展健康的课余活动;家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温馨和民主的家庭环境;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酒精、暴力工具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抵制易给中学生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的影视作品、不良网络等。

3.开展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开展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让中学生树立有关法律意识,学会怎样抵抗暴力,提高人际交流的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例如,美国针对暴力事件发生率较高的学校开展“18课时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介绍青少年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环境因素,另外还有愤怒控制、矛盾的非暴力解决方式等。

三、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

1.接案。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得到学生的报案后,校园危机干预小组(预先成立的)应高度重视,若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应立即通知学校的保安处,并立即派专人到事发现场制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并通知暴力事件当事人的家长或家属。若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接案人员一定要做到耐心倾听报案者的陈述,并表示关怀和重视,对报案者所提供的资料和报案者的姓名等情况要做到绝对保密,并对报案者提供的事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报案者的表现和陈述内容,大概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并向报案者提供心理关怀和保密承诺。

2.制定干预方案。校园危机干预小组在接到报案以后,应在学校保安部门的配合下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在立即中止暴力事件的情况下,了解事件的情况,如遇到程度比较严重、现场对某些有关人士容易造成刺激的事件,应运用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方法对在场的有关人士进行现场危机干预。这就需要危机干预小组在没有事件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出现成的、可行的危机干预预案,并学会现场干预的有关技术,在暴力事件突如其来的时候及时运用。在暴力事件发生以后,或者是事发后才接到报案的,可以采用迂回方式进行调查,深入、切实了解案情,并根据具体的案情来设计事件发生后针对有关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案。

3.对外

(1)委托发言人。校长可选一位经验丰富、作风沉稳的发言人(如曾担任过人大代表的教师),答复所有媒体的询问。这个发言人要能及时汇总医疗救护联络员、安全保卫联络员、家庭社区联络员等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危机实际处理协调员核实各种信息,及时向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协调员(或者校长)汇报各种媒体到达情况以及他们的要求,在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协调员(或者校长)的批准下,代表学校向媒体提供口头或书面的信息报告。

所有有关该次学校暴力事件的信息必须得到最高程度的核实,学校教职员工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把个人对某一情况的想法对外公开陈述,除非由危机干预小组的领导人证实同意。

(2)与当事人家庭、社会沟通,争取支持。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后,要立即和当事双方的家属取得联系,慰问在暴力事件中受伤或者死亡方的家属,对于主要滋事者一方,应要求其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若滋事方是成年人,则要求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

同时,要通知学校其他与事件无关学生的家长,以平息焦虑和谣言,对于情绪特别受困扰的学生,校方可以直接联络他们的家长,请他们留意子女的情况,有需要时应请家长到校商讨协助子女的方法。在通知家长的时候做到只报告事实,避免臆测或假设,并说明校方已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危机及保障学生及教职员的安全,强调情况已受到控制。家长在接到通告后,会致电或前往学校查询情况,校方需安排教师负责解答家长的查询。

四、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及时心理危机干预

1.在危机处理筹备工作完成后,尽快通知全校所有学生学校发生此次暴力事件的事实。校长最好采用全校集会的方式宣布消息,宣布的内容应简单直接,避免师生的无端猜测和恐慌。宣布暴力事件发生的事实的时候不涉及事件发生的具体方式,特别要避免对实施细节的描述,以避免其他学生的模仿。宣布的时候,对在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学生表示出关心,如果有致死的学生,要向该学生表示简短的哀悼。最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表示学校一定公平妥善处理该事件,给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一个合理的交代。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危机事件干预小组管理人员应以一种平静、简洁、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所发生的事情。避免教诲式的语言。要开放地、如实地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增加不必要的细节。信息时,措辞上的选择和语音语调的调整都很重要。谨慎地选择所使用的语言,事先把要说的话写出来,然后一句句读出来是作现场报告最好的选择。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信息,我们都必须先写出一张危机事件的报告单,其中包括所有要交流的信息,同时我们要确保危机事件报告单里面包含以下信息:所有已经知道的事实;受害者和危机事件制造者的现状;学校是否会保持正常上课状态;家长是否应该把孩子们留在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的服务。

2.专门针对该次校园暴力事件在事发班级开展专题班会

(1)班主任向学生简单交代班上发生的此次校园暴力事件。班主任根据学校和保卫处(或者公安部门)已经确实掌握的事实向学生交代,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发生的遗憾和痛心,向全班学生检讨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疏忽。

(2)了解班上学生对次此暴力事件的感想。如果学生难以用语言表达,可以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在纸上。要接受(忌否定)所有学生表达出的情绪,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情绪不作任何评判。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但是要用合理的、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万万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也不能用侮辱同学名誉、伤害同学心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要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教训。

3.引导班上其他学生对当事学生做点事情。比如,让班上的学生为在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学生做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表示同学们的关心,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期待他快点儿好起来走进教室。这些信件和卡片均由教师代为转交。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好不要触及受害学生在这次暴力事件中的责任、错误等。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快地走出悲伤,甩掉害怕的阴影(症状严重者可运用冥想和放松的方式进行脱敏治疗),随时感觉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的温暖,战胜恐惧,重新回到学习和生活当中。

如果有已受伤致死的学生,可组织班上学生在教室举行一个小型的送别会,制作小白花,在卡片上写出自己对致死同学的心里话,希望同学安息。

同时,对暴力事件中主要滋事的一方,也鼓励班级其他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心理上的援助,比如以卡片或信件的方式,写出对这些同学的期望和祝福,希望这件事情早日查清楚,不管这件事情处理结果如何,都希望这些同学能够通过这次事件,重新站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给他们希望和力量。

五、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事后心理危机干预

1.强调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及其详细地点、联系方式。向学生强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址、电话,以及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联系方式,鼓励学生利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此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恐惧和害怕,以及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2.留心有异常情绪反映的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单独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因为暴力事件的发生,班上可能会有一些和当事学生关系密切或者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班主任要特别留心(也可通过班干部的观察以及其他学生的汇报)这些学生,及时开导,或者送心理咨询老师处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让其尽快走出悲伤,走出恐慌。

3.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的心理辅导。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件发生以后,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更多地会后悔,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情绪发泄的方式,给他们以心灵的温暖,不要让他们感到被遗弃被孤立。当他们重返教室以后,可以通过专门的团体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野餐等),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感觉到被接纳和团体的温暖,这样有利于彻底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本文为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交流文章,摘要收录至《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参考文献:

[1] 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 大众科技.2006(3):148~149.

[2]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1063~1066.

[3]季成叶. 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 中国学校卫生,2007,3,28(3):193~196.

[4]许龙君.校园安全及危机处理[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4初版二刷.

[5]周红五.心理援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第5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概念 成因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定义最早是由Olweus:提出的“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被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动中,并进行欺负、骚扰,或被锁定成为出气筒的情形”。目前,理论界对“校园暴力”的界定尚有一定的争议。

1.1“校园”中心界定模式

此类观点强调界定校园暴力应以学校为中心,多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有人认为校园暴力行为指发生在校园之中的,学生欺负弱小同学的不良行为。也有人认为校园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范畴,还应该包括校外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还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校园暴力是主要以校园受害者为对象实施的多种侵害案件的总称。

1.2“师生”中心界定模式

从被害者角度而言,强调校园暴力是针对在校师生,或者学校、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而从行为人角度定义,强调校园暴力是以学校为背景的未成年学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

1.3综合说

认为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对受害人身体、心理,或校园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包含在校师生对校外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美国的研究者还特别强调校园暴力行为还包括导致情绪痛苦,伤害人际关系(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层歧视)等在内的心理暴力。

笔者结合有关校园暴力各有关要素,将校园暴力行为的概念界定为:发生在学校及校园合理辐射的校外地区,学生同侪间实施的,针对包括身体、心理、财产安全、校园管理秩序在内的暴力行为。

2行为的成因

国内多数学者研究认为校园暴力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理及心理素质等多层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个体层面上,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剧烈的时期。身体已经趋于成熟,其心理成长尚较幼稚,自我控制力不强。如果他们旺盛的精力寻找不到恰当的抒发途径,则可能导致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是暴力问题。受认知结构、社会经验的限制,认知曲解能显著预测暴力行为的发生率。生活方式、自我效能感、社会交往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学校方面,师生对相关问题的不当态度助长了暴力行为的发生。很多学校在处理时宁可将其解释为管理疏漏造成的偶发事件,而不愿意承认校园暴力现象的存在。在我国,校园暴力还受到教育模式功利化,忽视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职业技巧和师德培养,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薄弱等特殊原因的影响。(3)从家庭角度看,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家庭结构缺陷、现代社会条件下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都容易诱发处于特殊心理时期的青少年产生心理偏差和暴力行为。(4)社会大众传媒负面作用下暴力文化泛滥,相关法规、制度仍不完善,甚至与社会现实脱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国外研究涉及到的种族歧视、枪支泛滥及药物滥用等特殊因素,国内目前几乎未涉及。

3国内外研究比较

针对校园暴力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最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尤其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丰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们就开始更多关注校园暴力的理论成因、影响校园暴力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我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本国校园暴力现象进行的,已有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近十年,从心理学、教育学出发,实证研究正不断得到加强。有的学者是在针对某一地区的青少年人群进行问卷筛查发生率同时,结合心理学因素(如人格、认知能力、自尊水平等)进行相关研究。有的则是分别针对不同攻击行为、不同攻击渠道、特殊攻击群体等要素进行特征研究。

4未来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呈现恶化趋势,虽然已引起公众热点关注,但不少人仍存在认识偏差,甚至有校园暴力“事故化”的现象。已有研究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也提出了不少干预措施,对减少这一现象具有相当地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青少年蓝皮书报告网络暴力已悄然成为中国校园暴力的新兴形式。我国自2008年开始逐渐出现对于青少年手机暴力、网络暴力等新兴暴力的研究文献,但具体实证研究还很少。对于虚拟世界进行的校园暴力,以往的研究结果具有多大程度的解释力,还需要做更多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国内调查校园暴力现象主要为问卷形式,能否对研究工具、方法进行突破,比如进行实验研究或质化研究,也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我们如何结合实际,为政府、学校、家庭提供科学可行、针对性强的预警方案还需要更加系统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Dan Olweus. Peer abuse or 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me. Prospects. March 1995, 25(1).

[2] 张健.国外“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3]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4] 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3).

[5] 戴利尔,戴宜生.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

第6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1校园暴力成因

2008年10月,浙江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女教师潘伟仙被她的学生丁某杀害。2010年4月,南海九江中学校一名高三男生怀疑同班女同学造谣将其杀死。

1.1个人原因

研究发现: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其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不同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易导致发生暴力行为。第一,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相比相对缓慢,精力旺盛但又缺乏支配自己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他们往往极易采取暴力性的行为来发泄愤怒。第二,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极其强烈,但其认识能力尚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有时候处理问题时方式不当。第三,青春期的孩子脑部发育未成熟,情绪波动大,易兴奋,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

1.2家庭原因

第一,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和智力的开发方面很舍得投资,高薪聘请家教,但却忽略了孩子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训练。第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许多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长包办,导致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极弱,受不得一点挫折,易产生孤独、自闭、嫉妒等心理问题。第三,一些年轻的父母大多只关心孩子身体发育忽视心理发育,只重视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缺少为孩子创造坚实的精神支柱,忽视为孩子树立榜样等。第四,有的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很多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生活在重新组建的家庭里,得不到应有的管教和疼爱,心理畸形发展。

1.3学校原因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无法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管理不一致,体罚不当等,都是造成学生暴力行为的因素。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老师没有计划的辅导行为偏差的学生,甚至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方式不得当,造成矛盾更加激化,也是一大主因。

1.4环境原因

网络对学生也有负面影响,如暴力电影、电视、群众抗争等,让青少年在崇拜所谓“英雄”的过程中无视法律,很少考虑行为的后果,根本没想到暴力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及后果。

2如何加强学生管理

2.1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第一,对孩子多些关注、欣赏与肯定、尊重与接纳,促使其学会自尊、自爱,发现自己的价值。第二,家长如果家庭琐事出现不愉快时,避免以暴力解决彼此的争执,造成错误的示范,也不可在子女面前批评老师或学校,以免子女误解意思,造成师生对立。第三,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但应随时注意其情绪的反应,妥善训练其坚强的挫折容忍力、情绪控制力及自我克制力,对已形成的偏差行为,有耐心地慢慢疏导,使其步入正途。第四,所谓家和万事兴,父母之间的体谅、互敬、互信都是子女学习的最真实的典范,也只有在爱的环境下,父母管教态度上有所共识,才能孕育孩子健康成熟的人格。第五,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要过高,避免给予过高的压力,以免造成过多的挫败,而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2.2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构建校园文化,加强德育教育

第7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一心理学的角度

心理学中解释青少年暴力行为成因的理论包括人格发展与人格特质、认知与道德发展、青少年发展阶段特征等。

1人格发展与人格特质理论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人格特质的观点探讨。人格特质是由个人的认知结构、动机结构、兴趣、态度与价值观、自我观、品格、情感方面的基础、情绪经验和对刺激反应等各结构的混合经统一整合而成,它是一个人内在的感受、体会和外显的行为举止两方面调和形成的特有模式。Allport[1]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均包含两种特质:一种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是个人在其独有的遗传和环境条件之下形成的;另一种是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属于同一种族、文化、生活方式的人群所具有的共同人格特质。他强调人格的个别差异,而人格的个别差异主要决定因素为个人特质。人格结构会影响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发展并影响其个人行为,有攻击行为倾向的青少年性格通常处于偏差状态。性格倾向严重的偏差者,其行为与社会规范抵触,并以本能观念的满足为主,在其寻求本能满足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暴力或其他犯罪行为。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总结出:第一,青少年若在其幼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中有伤害或缺陷等问题,如未能感受到爱与感情或者遭受到遗弃、虐待及其他生活的创伤等,通常会影响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发展,促成其侵略攻击的行为倾向。第二,多数青少年性格通常的偏差状况同时兼具其他类型,如疑心、依赖、歇斯底里、自恋等性格倾向。少部分暴力青少年具有病态人格特质,如不具有罪恶感、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本我为中心、缺乏超我(super-ego)、无爱人与接受爱的能力、无社会适应人格等。第三,学业成就困难、低度社会关系、身心失常与青少年犯罪多和父母管教上的敌意与拒绝有所关联;相反,生活在温暖家庭氛围中的子女较少出现这种情况。

2认知与道德发展观点

Piaget[2]的认知发展论认为,青少年已进入形式运算期,其形式运算的潜能,只有在充是的教育环境与良好的情绪适应情况下方能达成。Kohlbeg[3]所建立的道德发展论本质上是以认知过程作为个体道德推理的基础。因此,道德发展论也被视为认知发展论的一种。基本上认知涉及记忆、想像、智力以及推理的概念。但认知也可以从思考的意义解释。认知与道德发展观点有助于了解青少年犯罪成因。许多犯罪人有其独立的思考形态,但未能注意他人的需求,或有缺乏时间感、不负责任的决策、认为自己是受害人等认知。通常有较多情绪困扰,或有低自尊、攻击性强、自我决定差等人格问题。青少年犯罪者则表现为对父母的敌意与拒绝管教、无法自我控制或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处理面对的失败和挫折问题,倾向采用暴力的方法应对。在学校发生的案例,多以学生因为不甘于被他人辱骂,意气用事而动手攻击,发泄和消除内心的痛苦。

3发展阶段的叛逆期

根据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的看法,人有基本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隶属的需求、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在以上需求无法满足时,常会缺乏耐性,转而以更强烈、激动与暴力的手段来达成其心理需求的满足。若从心理异常的观点来解释,暴力行为倾向于“型人格异常”,人格异常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也不重视别人的权利,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性格异常。这种倾向者多是由于人格发展时出现各种问题所致。

暴力青少年认知风格中的认知冲动部分并未与一般青少年有显著差异。但暴力青少年的自尊与自重感比一般少年低落,且拥有较多的生活挫折与烦恼,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不利于在同学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人际关系。因此一旦遭遇外界不适的刺激,容易未经思索而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冲突或暴力言行。如果常与人发生口角或冲突,自然无法在校园里良好地生活与学习,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二社会学的角度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运作机构,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场所。然而,校园内的暴力冲突往往带给人们学校教育失败的形象。Atwater[4]认为,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均能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只有少部分青少年在行为表现上不良进而引发校园危机。而这些无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青少年,就其犯罪行为的成因而言,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比自身的因素要多。

参考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可以社会结构理论、社会过程理论及社会回应与冲突理论等观点对校园暴力事件作分析。

1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结构理论强调,底层地位的邻里街区中独特的文化、风俗及规范等,容易影响或促使少年产生犯罪行为。社会结构理论又可分为文化偏差理论及紧张理论。

(1)文化偏差理论(Cultural Deviance Theory)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少年犯罪地带理论、Sellin(1936)的文化冲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onflict)及Miller(1958)的下阶层文化冲突理论等均属于文化偏差理论。文化偏差理论学者认为贫民区居民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们遵行下层社会地带的价值体系与规范,他们不但不否定与排斥偏差行为,反而将此价值体系与规范传递给下一代。他们独特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与大社会中产阶级的价值体系与规范相违背与冲突。

(2)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紧张理论着重讨论在青少年无法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与财物上的成就时,内心会产生挫折与愤怒的紧张动机与压力,从而导致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由于学校追求的社会化价值都属于中上阶层的目标和价值,例如升学和考试,而可能忽略某些其他能力和文化的发展,易使中下阶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挫折与焦虑,加上无法采用社会认同的方式去达到目标时,则可能有偏差行为的情形出现。

2社会过程理论

社会过程理论认为,少年犯罪的发生与不良社会文化结构并与个人未能和社会重要机构,如家庭、学校、司法体系等维持适当关系有关。社会过程理论的两大范畴为学习理论及社会控制理论。

(1)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

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是一个具有弹性与适应力的行为体系,当环境改变时其反应类型也就随之发生改变。因此,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理论是针对传统行为学派的缺陷而产生的理论,不仅强调外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而且更强调人类心灵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Bandura[5]所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认为,青少年通过观察历程就能进行学习,并不需要个人亲身体验或直接接受奖惩。这一理论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是从他人的互动过程学习而来。因此,特别强调态度、道德、行为、技巧学习在少年犯罪中的重大影响力。

(2)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ies)

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犯罪与偏差行为的发生源于社会的急速变迁解体,使得传统的社会控制功能下降,传统规范的约束力松懈,在个人未能适当地接受良好价值的洗礼时,倾向于不良的社会化并以自我为考量中心,导致犯罪偏差行为的发生。

3社会反应与冲突理论

社会反应与冲突理论在理论内涵上迥异,但都反对传统偏差犯罪行为理论集中于讨论少年犯为何违规范的视角。它们更着重探讨社会机构在制造偏差与犯罪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律的制定与规范如何影响到偏差与犯罪行为的产生。换句话说,这两个理论的核心看法认为社会的强权及有财势者控制了社会与经济地位,从而造成居于劣势者的行为容易被判定为偏差人格,尤其他们对于弱势少年行为的看法和观点决定了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合法还是犯罪。

(1)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

标签理论认为,所谓偏差行为或暴力行为是由于有了规范才有偏差行为或暴力行为的发生,且标签理论认为给这些行为者“贴标签”是一条不归路。由于社会界定其行为为偏差或暴力,导致这类人群不能为社会所容忍,因而被社会所排斥,导致偏差行为或暴力行为一再出现。例如对青少年偶尔犯错的第一次偏差行为若予以严厉谴责、羞辱并加上不良标签后,会使得青少年产生适应上的困扰,转而自暴自弃,进而以更严重的偏差或暴力行为来否定社会。此亦是学校在处理学生暴力行为时所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

这一理论从对于偏差或暴力行为少年的观点论述强调社会群体的反应对于个人人格与心态行为的影响。近年来,标签理论主要应用于对少年偏差行为的解释,它对于偏差行为形成的过程以及社会标签对于偏差犯罪者影响的论述理论贡献巨大。

(2)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在一向强调和谐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倾向于排斥冲突、漠视冲突,甚至视冲突为异常现象。因此不愿正视与探讨冲突的意义、成因、形态、功能与处理方法,导致传统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善于处理正常与平顺的事务,却在发生冲突时束手无策,导致小冲突演变为大危机,造成对个人与组织巨大的损失与伤害。冲突学派(尤其是激进冲突理论学派)强调,少年犯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由于中上阶层控制社会经济条件,以致下层少年较容易发生偏差行为而被标签为犯罪,其后发展成为以团体利益冲突为主线的“多元文化冲突理论”及“激进冲突理论学派”。

三教育学的角度

多数社会研究对青少年的犯罪或暴力行为从心理和社会层面做解释,主要着重对家庭和社会两个场域的观察。但由于青少年学生发生暴力行为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关于学校内部促成学生暴力冲突的结构性因素或互动过程性因素也应引起重视,包括学校领导、师生关系、学习适应与校园次文化等。

1学校领导

学校的领导是指学校师长对于学生的带领与互动方式。包括校长、行政主管带领师生、教师带领学生时是否采取稳定、公平、一致原则的领导方式,这些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领导的感受。因此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方式与校园暴力行为有极高的相关性。Baker[6]研究发现,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体罚时,不但无法抑制学生产生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

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感受与教师间的关系,例如:学生是否和教师不亲近或感到没有被关心,以及教师处理事情不公平等都会影响到学生是否产生暴力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情绪性的言语与行为,并应避免体罚学生,多关心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在温暖的师生关系中学习与成长。

3学习适应与次文化

学习适应包括学业能力和学习表现。学业能力和表现是观察犯罪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指标之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如何,例如:学业成绩表现及是否有兴趣学习等,会影响其是否产生暴力行为。但也有研究发现,学业成就高低与偏差行为没有显著关联。

不被社会接收的青少年常会结合一批相同命运及利害关系的少年,共同认定他们不归属于正常社会,而是归属于特殊团体,从而进一步合理化自身的行为,逐渐形成次级文化,共同以行为来解决其适应困扰问题。

四综合分析校园暴力冲突事件的成因

从不同学派的研究显示,校园暴力冲突的发生是有其脉络可循的,通常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成,包括个人的生理因素与心理特质、家庭因素、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学习适应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交互影响。综合来看,校园暴力冲突行为有以下主要成因:

1个人生理因素

(1)性别。据有关研究表明,在12-17岁的青少年中,男生犯罪的比例是女生的八倍;有研究者发现,男性荷尔蒙浓度与暴力行为成正比。

(2)遗传。个性冲动、追求刺激或攻击性人格都有遗传倾向。然而先天的遗传因素必须配合家庭与社会等因素才会影响人的暴力行为。

2个人心理特征

个人的人格发展有创伤或缺陷,如在成长的早期就出现攻击或暴力倾向、容易冲动、自我概念薄弱、低自尊、低挫折承受力、低自我情绪控制,部分可能还具有较严重的病态人格等,都是暴力行为学生常见的特征。

3家庭因素

(1)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会使得在儿童时期缺乏适当的教养,或有家庭暴力行为的父母做了不良的示范,使得孩子无法习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父母的管教方式会影响子女性格,专制型父母或溺爱型父母对于子女常造成两极化的价值观。

(3)父母本身有心理问题,无法扮演称职的亲子角色,甚至对孩子施以身心的虐待,造成创伤经验,这些都会提高青少年出现暴力行为的风险。

4学校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不当,过度重视智育教育,造成在学业上低成就的学生不喜欢学校。

(2)学习适应不良、学习成就低,在学校无法表现或受肯定。

(3)师生关系不佳,老师对学生缺乏适当的关怀或照顾。

(4)同伴关系不良,行为不被接受,误交不良朋友,成群结党或参加帮派等。

(5)学生与学校间的连结度低,与外界的接受度高时,都会增加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5社会因素

除社会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因素外,传播媒体和电脑网络的发展带来多元的信息,然而青少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这些信息缺乏自我辨识的能力,由于耳濡目染和观察模仿的结果,也容易习得偏差的态度与暴力行为。

目前对于校园暴力事件在许多学术研究领域都建立了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其研究成果显示出校园暴力冲突成因的复杂性。各个理论的解释都有其不足或局限之处,因此,对于校园暴力冲突成因的研究应发展整体或多元的理论,以对此作出全盘的解释。

参 考 文 献

[1]Allport G W.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M].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37.

[2][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Atwater,E..Adolescence (4thed.).Upper saddle river[M].NJ:Prentice Hall,1996.

第8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暴力 危害成因

近年来,校园暴力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既是一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普遍。在世界各地,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暴力的事件,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校园,应是传播文明的神圣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让人难以相信的校园暴力呢?一、校园暴力的成因。校园暴力是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显。校园暴力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因而它的产生必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根据目前校园暴力事件的情况,它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开始,所以家庭是学生人格完善和成熟的重要环境之一。首先,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一个孩童在记事之初每天目睹家长的打打骂骂,势必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形成阴影,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至于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付诸于实施。其次,家庭的缺陷也是形成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充满爱心,现在单亲家庭的比率在逐年上升,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跟爷爷奶奶生活,完整的父母之爱体会少,内心存在一定的缺憾,如果再遇到学生的挖苦、欺凌,势必会产生暴力。

(二)社会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暴力文化的泛滥对学生深受其害,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影响更大的是一些动画片,过分渲染暴力致使学生充满幻想,并进行盲目的模仿,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也会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提供土壤,一些过早走上社会的不良青年,好吃懒做,三五一群专门欺侮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恐吓等手段要钱要物,深受其害的学生自然会产生用以报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学校

1.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漏洞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忽略了技巧的培训,尤其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学习,由于处理不好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业成绩会随之下降,教师对学生出现冷漠、轻视、放任等冷暴力,如果遇到情绪失控,有可能会使冲突升级形成暴力事件,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

2.教育模式的功利性倾向是形成校园暴力的关键。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学生在压力太大的情况下,释放压力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暴力。其次,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更容易厌学、自暴自弃,从心理学觉度分析,这类学生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3.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依旧存在,法制教育滞后。教育大纲中虽然已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重视智育,平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致使教育内容有所偏颇,造成学生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法制教育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少数学生用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尚且不知,而挨打的学生要么武力对抗,要么乖乖忍受,不知应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二、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整体网络,只有这三者有机联结起来,才能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宁静、和谐

我认为学校方面应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第一、学校在思想管理上要做到旗帜鲜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立场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行动走向,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使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要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人,一个具有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

(二)建设文明校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孟母教子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依据教学大纲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不再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周边的事例对其加强法制教育,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三)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让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占据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有益的活动上,从而减少“闲则生非”。

(四)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因此要坚持正面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的转化是个长期的工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循序渐进,要有耐心和爱心。

(五)学校协同家长共同保护

学校、家长应多和学生就防范问题做指导,要求学生能及时将情况告诉父母,取得父母的帮助;另外,家长也要多和学校联系,反馈子女情况,对那些经常上课迟到或者是迟迟回家的学生,尤其要做好和家长的联系工作,掌握学生行踪,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同时学校也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对有轻微暴力倾向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化解矛盾,融洽其人际关系。针对学校出现的暴力问题,学校还要和执法部门增强联系,严惩社会不良分子对在校学生的骚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9篇: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校园暴力无疑是一个老话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有些是出于校外因素,比如社会暴徒为泄私愤,闯入校园攻击学生;也有些案件纯粹发生在校园内部,伤人的可能就是老师或者学生。暴力手段超乎人们的想象,动不动就揪头发、脱衣服、拍照片发到网络空间,更恶劣的,甚至逼自己的同学吃屎喝尿等。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反映出一些家庭和学校家风、校风堪忧,也折射出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的存在问题。那么,校园暴力为何频发,对此有何对策?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校园暴力频发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教育首当其冲要反思。在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下,当下家庭、学校重视学生的智育、轻视学生的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该说,学校德育的成效主要在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上,而这些成果又逐渐被智育化了。比如,许多道德观念和标准被用于政治学科的测试或者用于写作,用于“得分数”去了。同样,考试可以说是智育的主要手段,甚至也可以看成是智育的内容,因为考试本身也是学习。而考试不作弊,仅仅是德育中一个极小的内容。谁都知道作弊不好,那么就考试而言,正确的“道德观念”已经形成了,但很多学生为了分数而明知故犯。所以说,如果没有行动去落实和体现也是空泛和无意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教育回归本真,教学生首先学会做人,需要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但是,教育是春风化雨的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与施暴者处罚过轻,甚至免于处罚也有很大关系。诚然,校园暴力中的很多施暴者,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应当替他们的未来着想。但是,这不等于不要处罚。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以美国为例,学生施暴可能被告上法庭,并受到处罚,这种处罚可能是罚款(父母不得代为付款),也可能是参加强制性社区公益劳动。另外,未成年的孩子在外面胡作非为,家长至少没有尽到教育、监护职责,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和传媒文化影响有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深受网络游戏、暴力电影、及影像等荼毒,崇拜甚至模仿暴力行为。目前,虽然法律法规规定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但业主受利益驱动,有令不行、“屡禁不止”,甚至将未成年人“锁定”为主要顾客。虽然我国有关保护青少年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 暴力和色情因素对尚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较大,孩子们很容易学坏。“导致校园暴力犯罪的诱因主传媒文化影响几个方面。”福州市中级法院少年庭副庭长林守霖认为,环境是目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暴力孩子背后常有不称职的父母, “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弱势群体家庭成长的孩子,校园暴力倾向高于其他孩子。”林守霖分析说,这些孩子的家长为了生计奔波,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护,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往往采用打骂方式教育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压抑、逆反、对抗的情绪。此外,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教育是当前一大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实际上是缺位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这些孩子缺少亲情关注,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那么,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有何对策呢?

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专家指出,青春期少年心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健康科学的引导、教育、帮助、疏导。福建附一医院心理咨询室主治医师庄子森认为,消除“校园暴力”,心理教育要跟上。他建议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心理辅导老师,由学校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相关培训,同时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特殊生心理档案,积极予以辅导,将“校园暴力”解决在萌芽状态。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更加倾注关心与爱心,无论家长或老师,都应秉持平等观念,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生活中充满阳光。从心理学的角度,犯罪的青少年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有偏执倾向的占80%,平时就有暴力倾向的占20%。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可明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学校都有心理教育课程,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但校园暴力事件依然不断,并不是说这些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反映了当前一些学校没有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专家指出,落实心理教育是许多校园当前要做的一件事。

第二,加强家校联系,呼吁家长要负起引导责任。校园暴力事件虽然促使大家反思目前的教育方式,但更要“棒打”最负引导责任的为人父母者。专家指出,事件反映了很多父母的不称职,“不能一味以成绩为中心,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生理变化、思想品德、健康状态、行为修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