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当今世界经济特点精选(九篇)

当今世界经济特点

第1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②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有哪些?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

(2)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3)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5、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准则分别是什么?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1)外交成就:详见教材P107

(2)原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系,与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寻求共同利益,坚持大局求同存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等。

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______。和平问题是指维护_____,防止新______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_____,尤其是_____问题;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______。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______。经济全球化是把____。

3、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_____,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_____。

4、维护_____,促进_____,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_____。

二、能力提高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机遇与挑战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D.和平与反恐怖

2、解决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主要障碍是

A.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的存在B.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造成的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3、波黑战争造成25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的物质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这一教训说明

A.世界上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稳定的因素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是发展经济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B.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

C.增强国家间的友好交往

D.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____指商品、技术、劳务、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A.科技革命B.国际竞争C.世界政治一体化D.经济全球化

6、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7、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恐怖主义行径,呼吁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表明

①反对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②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恐怖主义行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④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应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8、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

①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②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③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④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日暂缓和

B.世界已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

C.世界各国都坚持对外开放

D.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10、长期以来,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注不够,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这表明

A.当前的国际政治秩序不公正、不合理

B.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不合理

第2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关键词]时代主题;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102-0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自觉把握。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展,开辟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深刻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要把时代特征作为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考察,并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他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

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发生的变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率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重大判断。1984年10月,他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1985年3月,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_他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报告延续了党的十三大报告的提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开篇就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始终没有变化,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有明确的认识。在2004年明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宣言。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

早在1958年1月就明确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路线上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963年12月他又说:“科学技术这一仗,―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技工作。1975年,他在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时就曾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总结了新科技革命发展以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陕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陕。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用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到了新科技革命的勃兴,由此制定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宏伟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多次论述了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是基于新科技革命勃兴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次论述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关键在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人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人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高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

邓小平虽然没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但是始终用全球化的思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提供了时论依据;提出了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为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参与全球化的基本途径,为中国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强的基础;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国际环境。

多次论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特征,并以此作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依据。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位置。”“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取。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自己。”

加人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在2003年6月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更加广泛和

迅速,为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共同发展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全球环境继续恶化,跨国犯罪严重,面对挑战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演进。”“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使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在1990年3月3日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做好明确的定位。

多次论述了世界多极化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世界多极化看做是一个时代特征,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并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大战略理念。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世界”思想再次写入中央正式文件。2007年10R,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和谐世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中国共产党人_贯重视“科学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两本书,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界定后,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成为引领时展的理论指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的时代特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惟一选择;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走向世界。”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央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科学的、自觉的,并一以贯之地、坚定地把时代特征作为制定国内外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 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4]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1),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51

[1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3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今历史试题的呈现已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不仅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还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基础上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提升历史思维力。

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归纳为“和平与动荡并存”,并选用了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这两则距离我们相对较远的材料,以说明“动荡”这一特点。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援引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新材料,鼓励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出现动荡的原因,并探究有利于和平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动荡,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历史思维和培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识。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我们可以增用如下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并设问:有人依据材料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理解,更全面认识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素养的养成等有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这一措施为例,我们可分层设问: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美元贬值?这一措施对当时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第一设问重在加强学生对新政背景,以及此措施对缓解危机的影响的理解。一般学生均能准确回答这一问。第二设问重在养成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某一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重新认识,有利于提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认识,有利于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问相对较难,不能针对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落实给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来实现的。

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进步,既能保护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优生的思维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先做好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来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可重复性、内容更丰富、更迅速等特点,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巩固重点难点,更多展示历史的面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例,教师如果按传统教学手段仅仅凭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进行教学会显得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全球化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图片,播放反全球化运动的视频,展示全球化下的全球问题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激发学生主动地、理性地认识全球化。

2. 情境教学的运用

第4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随着世界上的不断发展,从上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基本成为了世界上发展的中心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亚太地区目前的政治格局主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地区内国家实力强大的国家数量不在少数。例如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其在当今世界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第二是区域内国家联合程度增强。从目前的政治格局来看,各个国家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而选择“抱团”,尽管一些组织在明面上不带有政治性质,而其对政治格局的形成推动作用确是毋庸置疑的。结合现今的国际政治氛围以及一些客观因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主要会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是“总体均衡发展,相对稳定”。这一特点具体是由亚太地区内大国集中而小国数量众多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大国集中就导致了地区内的政治发展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主导地区内的政治话语权,这样的发展形势能够有效地保障地区内的政治稳定发展,而众多小国为了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而选择了结盟。因此,亚太地区目前形成了“中、美、日、俄、东盟”五个国家或组织相互制衡的稳定局面。第二是“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这样特点也是由于地区的特点而形成的。一方面是多个大国以及国家组织在相互制衡之间不断发展,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相近;另一方面,一些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崛起并且试图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这样的态势使得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也会使得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得到重新洗牌。

2.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综述

与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一样,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也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其背后是强大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撑的。而作为新兴的经济发展核心,中国已经在几年前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向美国靠拢甚至赶超的趋势。同时,亚太地区内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印度的加尔各答的软件产业已经初具“硅谷”的雏形,并且其发展速度高居世界第一;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畜牧业以及相应的畜牧业产品不但供应着国内的需求,还在海外市场占有巨大的份额,随着现代人对于营养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两个国家的畜牧业发展也必将迎来黄金时期;而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在促进其当地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而且其旅游业的网盛发展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结合国际上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笔者认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主要会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会继续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向,而且由于美国的“霸主”地位等原因,其经济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撼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最显著的例子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带来的重创,一些国家以及地区甚至至今还没“喘过气来”;其次,重要经济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也将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具体来说,一方面是由以亚洲四小龙为标志的老牌资本主义地区的发展所带来的不竭动力在新时期背景下焕发出的新生活力;而另一方面是由于亚太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不断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两种情况相互作用,互帮互助,使得亚太地区的经济态势越发复杂;最后,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会呈现“功能性、制度性并驾齐驱”的特点。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总结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本文的角度来看这一句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不容置疑的。随着一些经济组织不断地进行扩张合作,例如G20正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G20的功能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亚太地区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状态进行不断地交流以及整合,最终促进区域内的不断发展,而内部严格的制度正是确保其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

3.中国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下的发展对策

3.1政治策略首先,从政治角度出发。从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来说,其现有的政治方针应该保持,同时通过不断地修正以应对不断发展的亚太政治环境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具体来说,中国在政治态度上应该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既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也不对任何政治事件发表有任何倾向性的看法。同时,针对于亚太地区内日益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国应该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在复杂的世界政治格局中逆流而上,同时,必须坚持“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实际的主题”的基本方针,坚决抵制地区内的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在世界发展多极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取得最大的平衡,在众多机遇之中谋求最佳的政治发展时期。

3.2经济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是不可能李凯其他经济体而独立发展的。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首先,中国应该加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与外资竞争的水平。通过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来提升基本竞争力。同时,由中国以及其他几个大国所主导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正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应该在这一层面上通过APEC来不断推行相关刺激地区内经济政策的执行,通过与组织内的友好协商来完成自身经济策略的不断转型以及升级。而且,我国“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成立,使得我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中更加具有话语权。“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使得其不断辐射到其他地区,而且加强我国与沿岸地区的经济合作,刺激经济发展;而亚投行建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甚至是环太平洋范围内的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建成,通过资本的不断融合以及发展来使得亚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最终使得地区内的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促进地区内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一方面我国应该坚持“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相关战略方针,使得我国加强与亚太地区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我国也应该认识到经济多极化的现象以及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且针对这些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促进我国在亚太地区内的经济影响力与发展,使得世界人民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4.总结

第5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 世界主题 战略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间题或者说发展间题。”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的特征,改变了中国长期奉守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表现出了伟大战略家的理论勇气与世界胸怀。可谓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所谓世界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段内,反映世界基本趋势,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本质特征。辨析与认识世界主题,不但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前提,同时也是制定国内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政治运作与军事战略的主要依据。

    回望上个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战争与革命一直是主导世界形势的两大基本特征。19世纪末以来,自由资本主义进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冲突进人总的暴发阶段,于是战争频仍,兵炙不断。尤其是,1914年一1919年和1939年一1945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劫难,战争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主题。此外,在全球尺度上革命的浪潮也风起云涌。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继而又爆发了一系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共产党在巧个国家掌握了政权,亚非拉”130多个国家先后取得政治独立。革命无疑是这一时期的另一主题。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形势出现重大转变:一方面,虽然发生了美苏间的对峙和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虽然区域性的小规模的战争此起彼伏、但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却不断增长,没有爆发全球性战争。另一方面,革命的势头出现了高潮突降,除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外,再无新的进访履;东欧的共产党阵营也分崩离析,风流云散。在此种情况下,战争与革命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相反,二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深刻反思战争的起源与恶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迅速成长。阻遏新的大战爆发,阻遏核武器的扩散,成了世界性的话语。经济增长、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国民康乐则成了主要追求目标。一句话,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流。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一方面,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大大削弱了霸权主义控制世界的能力,成为一支强大的制衡力量。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13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均希望休养生息,图谋发展,而不希望发生战争。再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摧患了战争的痛苦与磨难后,和平的意愿空前强烈,因而积极推展和平运动、驱策当局铸剑为犁、堰武修文。

其次,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显著减少。(1)随着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关系逐渐加强,经济活动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因而毋需通过武力占领国外领土,争夺势力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欧洲一直是战争策源地,并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性,他们之间的战争因素已基本排除。(3)核武器在对全球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使拥有核能力的国家彼此间谨慎从事,不敢贸然动手。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提升为全球问题。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问题,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间题。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悬殊拉大,这一矛盾若不解决,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政治对立、军事对抗走向政治对话、竞争共存。80年代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调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也都承认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虽然意识形态、制度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国家间的正常交往。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当代世界主题判断为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当代社会演进的逻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中国外交指导思想和理顺国内政策有重大意义。自上世纪刃年代中期始,国际上就对世界局势新动向提出了种种看法。但中国共产党长期认为世界性的战争如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在实际决策上,搞一、二、三线建设布局和“山、散、洞”方针,违反了生产力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最优化的基本规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对外援助上过于强调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脱离了国家经济建设实际。中国长期反帝又反修,两条战线作战,反使自己受夹击之势。政策上的失误不仅分散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主要的是贻误了发展的时机,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确立以后,理顺了中国内政外交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使我们将精力和关注点投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保证。

    不过,我们在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考虑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要在我国深人人心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因为,战争与革命的主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在行为与语言中仍时不时地流露出战争意识与革命思维。革命、战争似乎仍是一种主流话语。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接受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对这种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我国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键时候保持清醒头脑,顶住压力,坚持和平与发展仍是主导世界潮流的两主题,使我们没有陷人军事冲突和沉重的军备泥潭中,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第6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 世界主题 战略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间题或者说发展间题。”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的特征,改变了中国长期奉守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表现出了伟大战略家的理论勇气与世界胸怀。可谓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所谓世界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段内,反映世界基本趋势,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本质特征。辨析与认识世界主题,不但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前提,同时也是制定国内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政治运作与军事战略的主要依据。

    回望上个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战争与革命一直是主导世界形势的两大基本特征。19世纪末以来,自由资本主义进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冲突进人总的暴发阶段,于是战争频仍,兵炙不断。尤其是,1914年一1919年和1939年一1945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劫难,战争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主题。此外,在全球尺度上革命的浪潮也风起云涌。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继而又爆发了一系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共产党在巧个国家掌握了政权,亚非拉”130多个国家先后取得政治独立。革命无疑是这一时期的另一主题。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形势出现重大转变:一方面,虽然发生了美苏间的对峙和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虽然区域性的小规模的战争此起彼伏、但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却不断增长,没有爆发全球性战争。另一方面,革命的势头出现了高潮突降,除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外,再无新的进访履;东欧的共产党阵营也分崩离析,风流云散。在此种情况下,战争与革命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相反,二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深刻反思战争的起源与恶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迅速成长。阻遏新的大战爆发,阻遏核武器的扩散,成了世界性的话语。经济增长、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国民康乐则成了主要追求目标。一句话,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流。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一方面,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大大削弱了霸权主义控制世界的能力,成为一支强大的制衡力量。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13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均希望休养生息,图谋发展,而不希望发生战争。再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摧患了战争的痛苦与磨难后,和平的意愿空前强烈,因而积极推展和平运动、驱策当局铸剑为犁、堰武修文。

其次,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显著减少。(1)随着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关系逐渐加强,经济活动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因而毋需通过武力占领国外领土,争夺势力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欧洲一直是战争策源地,并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性,他们之间的战争因素已基本排除。(3)核武器在对全球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使拥有核能力的国家彼此间谨慎从事,不敢贸然动手。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提升为全球问题。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问题,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间题。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悬殊拉大,这一矛盾若不解决,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政治对立、军事对抗走向政治对话、竞争共存。80年代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调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也都承认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虽然意识形态、制度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国家间的正常交往。

第7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知情权的加强,电视评论类节目大量增加,本文即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观察》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评论兴起的深层机制、电视评论的特点以及其社会作用。

2008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进行了大规模改版,以符合新的时代要求,《朝闻天下》、《新闻1+1》和《今日观察》等节目都是改版后的“新面孔”,按照白岩松的理解,这次媒体改革实际上拉开了“民主序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众渴望有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而只有媒体进一步开放,民众才能有更多知情权。[1]

《今日观察》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这档节目的启播时间为2008年10月27日,每天晚上21点55分播出,该栏目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一档具有很强经济特色的高端评论类节目,节目邀请学者专家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评论。《今日观察》开播后立刻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收视率一路走高,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收视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复杂,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而且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使得许多民众迫切希望能够认识当前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报纸、杂志和电视传媒都开设了“经济专栏”,帮助读者、观众认识当今世界的各种经济现象,可以说,这是促使《今日观察》产生的直接原因,《今日观察》的口号就是要对“当天最重要的经济事件展开评论和解读”;其次,《今日观察》的“经济新闻评论”,采用了主持人、评论员、经济学家和网民多元互动的结构,这一结构凸现了多元话语表达和民主参与意识,不同观点和意见在这里都得到了展现,媒体不仅提供“事实”,而且提供“言论”,既得到了知识精英阶层的认可,厉以宁、张维迎、樊纲、许小年等著名经济学家都亮相节目,同时也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认可,观众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真正做到了“广泛参与”。wWw.133229.cOm

一、今日观察: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文中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2]

而且在他看来,全球化更多的是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都与世界其他地方紧密相关。作为一个“世界工厂”,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世界经济的变化与我国的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前面说过《今日观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产生,这一节目的宗旨就是从“全球高度”审视、解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事件并“呈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动态”。从开播以来,节目选取的大量节目都是“全球话题”,并且评论家、专家的解读往往也是“立足全球”,把一个个经济事件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考察和解读,例如2009年2月11日的《美再推经济复苏计划》、2009年6月17日的《金砖四国:共同的梦想》、2009年7月22日的《人民币汇率,是升是降?》、9月15日的《再向贸易保护主义说“不”》、2009年9月18日的《金融危机一周年(一):世界经济何处去?》、2009年9月21日的《金融危机一周年(二):谁主沉浮?》,这些节目都紧扣着“世界经济”展开,通过权威数据、专家评论等方式对金融危机的原因、中美贸易战的背景都进行了深入解读,通过这些节目,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了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

不过,《今日观察》栏目不仅仅是“宏大叙事”,从宏观上帮助观众认识和解读全球经济现象,另一方面,这个栏目特别强调解读的“中国立场”和“民众视角”,树立国家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早已指出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一律平等。相反,不同国家在此全球经济秩序中的身份、地位和话语权力都不一样,所以文森特•莫斯可强调要关注全球化语境中的“权力关系”,因为“正是它们共同构建了资源的生产、分配与消费”。[3]《今日观察》特别注意中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位置,注重从“中国立场”思考、解读全球社会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事件,譬如2009年7月22日的《人民币汇率,是升是降》、9月15日的《再向贸易保护主义说“不”》都从中国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出发,分析当代世界经济现象。

除此之外,《今日观察》还特别关注“民生”,强调一切都从“民生视角”出发。当代社会经济问题,不单纯是国家政府之事,它关涉广大民众的个人利益。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高速增长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房价、环境、交通、医疗卫生等等,这些都关涉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广大民众格外关注,《今日观察》十分注重“为百姓立言”,《农民工养老保险》、《家电下乡:好政策,路难行》、《农村消费:拒绝功利刺激》、《从‘养儿防老’到‘国家防老’》、《价涨量跌,楼市又到“十字路口”》、《切莫误读民工荒》等节目都可以算得上“底层叙事”,透过表面的经济现象,考察其背后的国计民生,呼唤社会公平、张扬社会正义是节目的立场。例如《切莫误读民工荒》站在“底层立场”,对当下经济中出现的民工荒,做出了独特的解读,认为“民工荒”并一定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工厂大量需要民工,相反,或许是因为民工的待遇等方面没有得到保障,导致了民工不愿意出来工作。

总之,《今日观察》深刻地意识到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与政治、文化和整个社会发展密切关联,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的各项社会改革往往都是从经济体制为起点。经济问题本身就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积聚,经济现象的背后往往是政治、知识和权力逻辑,有人说“当前,普通民众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是事实,中小企业发展难也是事实。民生又一次充当了变革的加速器。”[4]因而,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现象,本身就是考察整个“中国社会”,考察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而《今日观察》的“观察”范围相当广泛,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城市到乡村、从男性到女性,从老人到小孩,从房价到医疗,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在“观察”范围之内,“观察”一词正表明节目对当代中国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节目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自我和中国社会的“独特视角”。

二、参与式解读:权威评论与自由表达

而在节目的编排结构上,《今日观察》的“新闻评论”可以说是一种“参与式解读”,即打破了过去主持人一统天下的“播新闻”形式。一方面聘请专家参与到节目机构中,直接与主持人交流,解读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另一方面,邀请网络观众参与到节目中,自由发表对新闻事件、经济话题的观点,形成了评论员、经济学家和网民观众参与的节目形态,这种“参与式解读”构建了一个权威评论和自由表达相结合的多元话语空间。

《今日观察》提出用最“权威的评论员”对当今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张鸿、何帆、霍德明、刘戈、沈竹等评论员多来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他们与主持人组成了一个“圆桌论坛”,共同解读当代社会的“经济现象”。邀请专家、学者参与电视节目,这是当代电视节目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传媒利用专家、学者所掌握的丰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知识,帮助观众解读当代社会的经济现象,这当然比主持人的单一介绍要更深入、权威,而且《今日观察》中的几位评论员,都做到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一些深奥的经济学现象。当然,评论员和专家、学者有时对一些经济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今日观察》并没有回避这点,而是让他们不同的观点都表达出来,譬如在9月16日《价涨量跌,楼市又到“十字路口”》这一档讨论今年房价涨跌的节目中,评论员张鸿与评论员马光远的观点意见相左,张鸿对“量跌价涨”现象比较乐观,认为这是因为开发商有钱,根本不怕“寒冬”;而评论员马光远却表达了一种悲观态度,认为“价涨量跌”对目前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甚至预言2009年下半年会重演2008年房产大跌的悲剧。

电视是当代的主导媒介,知识分子走上电视本身就意义重大,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对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发表“权威解读”,他们的“言论”对普通观众影响很大,直接左右着观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但我们要警惕的是,评论员的观点并不一定都正确,布尔迪尔在《关于电视》中甚至认为知识分子上了电视就意味着“主体性丧失”,“上电视的代价就是要经受一种绝妙的审查,一种自主性的丧失,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主题是强加的,交流的环境是强加的,特别是讲话的时间也是有兼职的,种种限制的条件致使真正意义的表达几乎不可能有。”[5]本文并不完全赞同布尔迪厄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一上电视就丧失了“自主性”,但另外一方面电视节目有固定时间和场所限制,这些确实制约了专家的“发挥”,我们经常看到专家的话说到一半时,便被主持人打断。另外,尽管评论员和专家都具有丰富知识,但当今的经济问题越来越繁杂,并不是少数的“权威评论员”一下子能够解决,许多重大经济事件,有时连世界最顶尖的经济专家也一筹莫展。

所以,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当代经济和社会问题,《今日观察》十分强调“多元声音”,除了让专家发表意见外,还邀请网民观众参与到电视节目的评论中,创新性地“开启了网友视频表达时代”,网友可以通过上传视频“让自己的声音和形象直达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直接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这种做法在国家主流媒体中还是首次,网友观众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在在国家主流电视媒体上以个人身份发表观点,而许多网民的观点有时十分深入、犀利,有不少网民的观点比专家更加简洁直接,譬如用生动的漫画表达对房价、医疗和教育等许多社会现象的看法,观众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这些观众可以说是费斯克曾经提出的“作者式文本”,直接参与了电视文本的意义建构。而且,以往的经济类节目往往都显得比较严肃、深奥和专业化,普通观众很难看懂,但《今日观察》通过互动形式让观众参与节目,使得经济类节目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因而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所以有人也指出“这些观点或成为节目的也往往成为节目当中非常重要的衔接点”。

无论是聘请权威专家,还是邀请普通网民,《今日观察》都在打造一个不同社会身份参与式的话语平台和公共空间,不同的观点在这里得到了展现和表达,而正是通过“参与”,公众意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反映。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专家和普通网民虽然都被邀请参与节目,但在电视节目的地位和话语权力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且能够参与讨论的观众也是经过编辑的把关、筛选,如何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节目,得到表达的机会,实现真正的“自由意见市场”,这可能是节目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三、“电视评论”:当代社会的媒介反思

今天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由提供“事实”迈入到了“评论”时代,“电视评论”越来越显得重要。《今日观察》通过请专家、观众参与节目,对所发生的重要经济事件自由发表“电视评论”。

但我们在前面已指出,相比于过去的电视节目,现在的专家与观众虽然拥有了更多的言论权。但都无法做到无限制的发表观点。这不仅因为电视节目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而且所有媒体实际上都有一种议题设置的功能,每个节目的制作,都会预先设定一种价值立场,“议题设置”要求专家、学者和网民观众在表达个体观点的同时,符合节目的整体需求和价值观念,所以每档节目尽管存在着多种声音、话语,但最后都会统一到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上,也就是说要受到费斯克所说的“意识形态代码”[6]规约。

电视要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但不是让专家、网民可以胡乱地发表观点,而是要求他们承担媒介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评论员”。总的来说,反思当代社会是《今日观察》节目的一个重要议题,《今日观察》通过专家、评论员和网民观众对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房价、民生、医疗卫生、环境污染和金融危机,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现象都是节目的反思对象。《今日观察》能够始终与当下的情形保持一种审视的距离,强调对于当代社会的许多热点现象提供一种反思性,甚至批判性的观点;譬如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当广大民众对于金融危机抱有悲观情绪时,《今日观察》对金融危机本身展开了反思性的分析解读,帮助民众弄清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消除人们的恐惧意识;2009年经济形势好转,房价和股市开市好转,但在《“天价地王”:风光?风险?》中,《今日观察》通过一个个案例,反思了我国今年的房地产行业,批评了当代房地产业的疯狂标底现象;当国家出台农村“养老”新政策,民众一片欢呼时,在9月8日的《从“养儿防老”道“国家防老”》中,两位专家对国家出台政策表示了赞许,同时又对国家的政策力度以及方式,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的建议,9月17日的《切莫误读“民工荒”》中,评论家张鸿和霍德明都深入解读和反思了“民工荒”现象,批评了社会上许多部门对于“民工荒”的误读,9月23日的《景区岂能“逢节就涨”》批评了风景区在节假日价格上涨的现象。

总之,《今日观察》对一些不合理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反思,这些批判性的反思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站在国家立场,为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改革提供合理建议,譬如在经济危机的阶段,在普遍悲观的社会情绪中,《今日观察》却从正面引导,鼓舞民众提高信心,不要过分悲观;而在今年经济形势普遍好转的同时,《今日观察》又及时地对经济过热的现象“敲边鼓”,提醒国家和人民不要盲目乐观;另一方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今日观察》的话题与社会民生密切关联,它的评论底线也是以“底层立场”,为社会底层和绝大部分民众说话,2009年初,经济危机还十分严重的时候,针对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今日观察》也及时推出了《家电下乡:好政策,路难行》、《春运》、《农村消费:拒绝功利刺激》,都是站在民众立场,反思各种各样的经济行为。这些反思都不是仅仅为了批评,相反,反思是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更好发展,推动社会民主进程和提高民众生活。

不过,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知识分子和观众上电视都要受到电视节目本身条件的限制,讲话时间、方式和内容都会受到限制,这也使得一些节目的评论、解读和反思,有时显得浅显、并不能深入下去。所以,如何吸引更多地观众参与讨论,如何展开更深入地评论、解读,让节目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更有力,让电视媒体更好地为社会进步服务,这可能是《今日观察》在以后的节目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据白岩松2009年7月30日上午白岩松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暑期班的演讲。

[2](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3](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25页。

[4]周鸿陵:《民生问题:社会变革的“加速器”》,《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27日。

第8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第9篇:当今世界经济特点范文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发展进程 新特点分析

列宁在上世纪初期就曾经表示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可是,当今的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演变,并在二战后,其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明显增加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最突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已经“过时”或者不存在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此,我们很有必要来深刻探询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一、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就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全球化形式的滞后发展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指经济全球化,或至少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更新、知识的应用、贸易的增长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使得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却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制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游戏规则,控制全球化的进程,不仅获利最多,而且还掌握着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科技、政治等各个方面损害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来实现其资本的一统天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资本的国际化、推动高科技的发展来从经济全球化中谋取最大的利益。资本国际化主要包括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等形式。其中商业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它是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在资本对外扩张中自始至终起着先导作用。而国际贸易是商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贸易增长加速,规模空前扩大,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出世界生产增长率。发达国家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所占比重持续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多为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增长。其中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垄断资本国际化,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新特点。

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私人垄断企业加快对外扩张的产物。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技术推动下,使得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过剩资本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垄断原料来源,这就是跨国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有数据显示,短短20年的时间里,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加了近5倍。跨国公司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广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跨国公司其扩张势力的本质已经对民族国家的主权造成严重的挑战,并对这些民族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对木材、石油、矿石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同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减少了其母国的劳动岗位和税收,使其国内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失业人口的增多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反全球化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传播是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蔓延的重要动力。这又不得不提到跨国公司,因为它在其中起着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力。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最重要的开发者和所有者,也是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积极传播者。通过向东道国传播新技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实现技术转让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

这指的是几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并相对集中表现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等领域,通常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光纤、微处理器、存储器等。新的科技革命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生产成本迅速降低,二是一次性投入,以后不再投入或微量投入。

科技研究的社会化,许多研究项目需要有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和相应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经费,例如美国政府为科学技术提供的研发经费,二战前还是国民生产总值的0.3%,二战后就增加到了3%。同时通过普及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措施来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不惜人力、财力来不断研究开发更有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新成果。不仅争夺新产品生产的主动权,而且渴望降低传统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包括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动力和材料消耗、更有效地使用设备等一系列方面。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都迅速增加了科研经费,并相应建立起了促进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上去的机构。

新的科技革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优化了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却利用科技革命来增加利润,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从而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生态失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且,科技革命对个别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起着矛盾性的影响。具有巨大科技潜力的国家容易取得重大的优势,比如美国就企图利用它在科技领域里的优势来加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扩张。而西欧国家和美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技术差距,这自然就会引起西欧国家的强烈反对,从而容易引起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抗性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妨碍了科学技术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尖锐起来。而只有消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种矛盾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一体化

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就是国际垄断组织企图通过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克服经济的国际化在各国之间产生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随之而产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全面的经济同盟是其最高级的形式。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由于一体化集团的排他性,也由于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和政治上形成的新格局,经济一体化不可能表现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体化,而只能表现为某些国家结合成为地区性的一体化集团。

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欧盟几经扩大,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25国,从单一经济一体化组织走向包括政治、外交、防务等多方面联合的国家联合体,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4年10月29日,25国领导人在罗马召开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向更深层一体化发展的里程碑。欧盟已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可与美国比肩。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发表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意见,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

欧盟的不断发展有利于西欧垄断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促进集团内部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以及技术合作的发展,促进投资水平的提高等。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欧盟从一开始就是在西欧国家尖锐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一类国家,和以英国为首的一类国家,在采取哪种一体化形式的问题上分歧很大。在一体化进程中,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并不一致,它们都服务于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并且随着成员国的增多,经济差别将会加大,这就给实施共同政策、进行国际调节带来障碍。由于集团内部各国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彼此的利害关系各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国际调节的运行。

同时,欧盟的不断壮大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斗争。为了缓和这些矛盾,进而最大限度地缓和政治矛盾,在美国的积极作用下于1960年成立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经合组织目前有包括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国家在内的30个成员国。但该组织更重大的作用是在制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的共同政策方面,因而也被称为“富国俱乐部”。

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垄断同盟新形式的出现不会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利害冲突。特别是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西欧各国同美国之间争夺控制权的斗争,而且在其内部,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只是矛盾的形式会不断变化,时而勾结,时而对抗。

想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这些新特点,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客观地去把握这些新特点,应该看到这些新情况在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应该深刻体会到这些新情况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只是在缓解其社会矛盾、延缓其覆灭、延长其寿命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前的资本主义,仍然是“腐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完全死亡的资本主义”,仍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1]刘美珣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

[2]龚维敬.《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7.

[3]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美)威廉E哈拉尔,冯韵文, 黄育馥,译.《新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