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网络工程与应用精选(九篇)

网络工程与应用

第1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建设规划;保障举措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36-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众多领域在应用信息系统工程网络中,其应用的规模在扩大、应用的结构趋于复杂化。在此过程中,其主要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加剧。因此,对于这些领域来讲,需要应用有效性方式、方法来规划新型的信息系统工程网络结构模式,保障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提高这些网络设备、部件应用的安全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状态。因此,我们针对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建设规划、安全性保障举措问题开展分析和研究工作。

二、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建设规划

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建设规划主要是在满足现有网络结构、运行方式基础上提高相关部件应用的质量和水平,保障网络的安全性。比如:第一,进行冗余技术的应用,使得备用链路的条数获得增大、进行系统备用网络硬件和备用软件的有效性应用,降低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保障网路的安全运行。第二,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工作,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网络维护的能力和水平,保障系统网络在应用中主要设备、部件应用的|量和效率[1]。

三、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建设保障举措

(一)网络监控软件的应用

网络监控软件的应用有利于对网络系统运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展拓扑绘制、网络链路流量管理、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资源前端控制,及时的了解到网络工作运行状态和信息水平,开展高质量的监控和管理,阻止非法的主机侵入、在异常情况下及时报警,有利于提示有关人员开展有效举措应用,保障网络运行的质量和安全。

(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对保障网络系统安全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首先,进行计算机网络软件与硬件的优化设置,建立起初步的防火墙系统对于网络信息与数据进行有效的过滤与拦截,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其次,设置具有不同级别与不同类型的多道防火墙系统,有效的抵制网络病毒的入侵与攻击。再次,设计出独特的防火墙安全检测系统,对于可能存在的病毒进行全面检测与清除,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最后,定期对于防火墙系统进行检查与维修工作,防止网络病毒与垃圾邮件对于防火墙本身进行入侵与攻击[2]。

(三)反病毒系统的部署应用

反病毒技术的应用是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第一,运用具有科学高效特点的反病毒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防护。比如:360系统、金山毒霸等等。这些软件的运用方式为通过操作者对于这些软件的应用状态进行开启,这些软件对于出现的病毒以及垃圾邮件具有自动的检测与预防功能,而操作者通过后期进行检测与清理工作,就可以将这些垃圾文件与病毒进行全面的清除,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状态。第二,设置一种有效的核心系统隐藏软件,对于计算机的核心进行网络隐藏,同时设置出多个虚拟的核心区域,使网络入侵与攻击行为作用于这些虚拟的核心区域,有效对于计算机网络进行保护。

(四)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

应用好网络加密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系统安全程度,保障其具有良好应用状态。比如:第一,设置安全隔离模式屏蔽网络威胁,对于计算机的登陆口令、信息入口、数据入口设置层层密码。第二,运用网络加密技术建立起有效的网络预警机制,对于病毒攻击与垃圾邮件的恶意传递行为进行有效的报警与驱离,防止网络攻击与垃圾邮件恶意传递行为的得逞与威胁。第三,运用公钥加密与私钥加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的主系统与密集区进行有效的保护。第四,通过对于加密技术的运用对于计算机的登录与关键操作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处理,核实操作人是否为计算机的真正所有者,维护计算机的运行安全与系统安全。第五,进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信息运行安全。RSA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双层秘钥进行加密,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3]。(流程如表一)

正如上面表格所显示的那样,这种加密的算法实际上就是在信息的传送前和传送后都加了双保险进行信息的保密。同时RSA的秘钥设置长度非常的长,通常情况下有512位、1024位,甚至是更多。所以说利用这种加密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保护是非常的安全的。

上面的表格就是这种算法的详细介绍。其中P和q都是数位足够长的素数.n为p和q想乘。而加密公式和解密公式的试用数字极其庞大,如果设置的数位足够长,可以极大提高秘钥破解难度,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五)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维护

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维护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内容进行。第一,进行机房的维护。比如:定期对机房的环境、机柜、机房中的计算机设备等及时清洁,保障机房的卫生,充分保障主要设备部件在长时间中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建立起服务器安全日志,提高中心机房、温度报警器、UPS、空调等设备应用时间,为保障机房中设备部件的良好运行发挥出重要作用。第二,对网路日常故障有效解决。在网络系统应用中,线路故障、设备部件的故障等始终存在。因此,对于应用的人员来讲,需要加强对设备部件、应用线路的保护水平,解决这些日常中存在的问题,维护系统各个部分运行,提高系统网络应用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其应用的安全性[4]。

四、结论

对于信息系统工程的网络安全建设提升与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信息系统工程网络维护人员应用各种有效性方法进行网络系统安全规划、提高网络系统运行的质量和安全,更好的满足社会中各个领域对信息系统工程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浩宇,李刚荣.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05:74-76.

[2] 飞.网络信息工程的常见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J].电子测试,2017,03:128-129.

[3] 姜红军.金保工程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5:201.

[4] 邓效荣,陈泗贞.网络安全工程建设浅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54.

第2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 网络工程; 人才培养;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60-03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network engineers

He Jianxin, Yang Gelan, Zhou Jianc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atisfy demand for high-skilled network engineers and enhanc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tudents, it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a set of network engineer training innovation system for raising employment rate. It is based on the personal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students and the demand analysis in each employmen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n practice it focuses on training of application-type talents, constructs training mode for high quality, and builds course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it works well.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training; innovation; practice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技能网络人才的需求,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以湖南城市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主要研究与实践对象,在对其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各就业方向人才知识点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经初步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1 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知识点分析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各就业方向对网络人才知识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根据对近几届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实际调查结果,其就业方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⑴ 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工程规划与方案设计、网络组建、网络安全性设计,职业需求主要包括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员,网络设备生产商的销售人员和售前技术工程师。

⑵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应用软件设计、网站建设,职业需求主要涉及从事网络编程技术、网站开发的程序员。

⑶ 网络管理维护―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测试、网络维护与安全性监测,职业需求主要涉及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维护人员、网络设备生产商的售后技术工程师。

⑷ 网络设备研发―网络设备生产商的产品研发、产品性能测试及优化,职业需求主要涉及思科、华为、锐捷等网络设备生产商或研究所的技术员。

⑸ 继续深造―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详细了解了上述各就业方向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点需求(如表1所示),合理定位了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起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通过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培养真正符合地方企业实际需求的“零适应期”就业的大学生。

表1 网络工程专业各就业方向人才知识点需求

2 构建具有专业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新升格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如何培养学生”这两个问题,坚持“应用、实践、创新”的原则,努力将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特色。

为培养具有专业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网络工程专业提出了“确立一条主线,采取两类措施,构建三大体系,实现四个突出”的培养模式,即确立以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采取因材施教,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两类措施;构建内容精简、基础厚实、选择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创业、创新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特色。也就是说,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企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1],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 制订注重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在以网络工程为代表的信息类专业尤为明显。湖南城市学院作为新升格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其基本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求、面向行业领域市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其毕业生绝大多数到地方企业就业。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凝炼网络技术内涵,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以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课程体系核心,形成了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行业特色的内容精简、基础厚实、选择多样的网络工程专业塔形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课程体系分为基础、专业、应用三个层次,由通识基础、学科群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前沿和工程实践五大模块组成。围绕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划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纠正了加强基础就是多开设几门基础课程的错误认识,删除了与专业能力培养无关的基础课程,适当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学科群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前沿三大课程模块构成专业教学平台,涉及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等40多门课程,以重点实现对学生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技术前沿课程模块主要由面向网络工程方向、体现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课、反映技术前沿的系列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组成,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网络性能评估与测试、网络新技术等多门特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图1 塔形课程体系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在“优化基础和专业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建设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课程体系采取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方式进行优化与群化建设[2]。围绕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适应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核心课程群。除公共基础课程大平台外,将专业课程划分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分析测试五大课程群,并以相应课程群为基础设置相关课程。通过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配置,明确了各门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完成。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建立了以“课内与课外联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⑴ 实践教学体系架构。针对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体系框架,将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分成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和科技创新研发等多个模块。基础层以提高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为目的;综合层以培养学生系统设计思想,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为目标;应用层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沟通能力为重点。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架构体现了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特色。

⑵ 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的实施按“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方式进行。基础层教学内容以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的基本实验、实训为主;综合层主要以课程设计、开放实验、生产实习等方式组织;应用层主要通过毕业设计、研究性创新性项目立项、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工程项目训练以及到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实施。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保证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

采取“三结合”措施,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课内教学与课外讲座相结合。学校定期邀请专业领域内知名学者、著名教授、成功企业家来校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聆听讲座并给予选修学分,使课外学术讲座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全面开展自主学习培植宽广的科学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意识;二是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项目建设相结合。采取“做中学”方式组织实践教学[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建设,或者以电信网络、企业网络、电子政务网络、校园网络等具体项目建设为背景,努力营造工程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校内实践创新与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学校通过全面开放各类实验室、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形式多样的历练平台。

⑶ 实践教学支撑条件。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是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形成应用型特色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等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硬件支撑。

①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目前湖南城市学院已建立了拥有20个网络机房1000余台电脑的省级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②建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了初具规模的以开放、设计为主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室。

③建立校内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建立了包括通信网培训基地、园区网络建设实训基地以及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在内的校内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

④建立校外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夯实校外实习基地,陆续建立了四川华迪、广州达内科技、长沙中信、中软国际等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一批校企工程项目训练基地。其中四川华迪实习基地2009年度已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⑤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培训基地。建立了包括华为、锐捷、蓝狐网络、清华IT等知名企业在内的一批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培训基地。培训基地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点需求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负责为学生推荐就业单位。通过实施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上这些实验室、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为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 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

通过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条途径,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是基地实训:让学生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进行工程训练;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合作单位的应用技术项目建设,使学生深入接触工程实际,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来获取和扩充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以“基地+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链[4]。这一培养链的基本运作方式就是采用“双导师”模式,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在学生中开展岗位见习、工程训练、毕业实习、课题研究等生产、研究一体化训练,学生结合岗位实际选题,完成毕业论文;以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同时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也是学生就业的可能去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很受企业欢迎。

6 建立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合格的要求,学校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学校以“精心组织、标准明确、过程控制、实时反馈”为特征,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该体系分为教学质量组织保障、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保障、教学质量检查监控、教学质量实时反馈等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分为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与评价,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院(校)督导监控与评价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等办法实现过程控制,其中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由同行评价(占30%)、督导评价(占30%)、学生评价(占40%)三部分组成,以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合理、公平公正。通过开展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比武、评定教学名师,建设精品课程等措施,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障了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7 教学实践及其效果

通过多年的就业导向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2009-2010连续两届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以近两年该专业学生参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为例,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了78%和82.6%,并且有2人获得了“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资格认证。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已立项校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12项,有200余人获得了创新实践学分。

参考文献:

[1] 周宇,王国红,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2~93

[2] 陈鸣,胡谷雨,王元元等.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4:111~114

第3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网络技术是应用到电力信息通信建设的重要技术,对电力系统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区别于传统电力技术,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涉及面较广,在发电、配电、输电、变电、用电等各方面都有应用;专业化水平较高,在自动化、通信、网络等技术上应用广泛,除此之外,还覆盖着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地区特色明显,网络技术在电网上的应用,根据地区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营管理特点,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规定;国产化方向,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国产化是其发展的方向。

2、电力信息通信工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2.1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使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对信息控制的能力,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在智能化电网中的使用,同时能够改善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控制系统、能量传输管理系统的运行。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电网输电组织管理智能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网络技术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全新的运行模式,例如按照电力需求职能使用新能源推动电网运行,这种方式能够帮助电网系统职能部门实现高效协同,为电力信息组织管理和控制提供一体化的条件。其次能够推动电力企业出现新的发展模式,为电力企业以及电网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例如通过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和维护,不仅能够提高电网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为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2.2电力信息业务中的应用

(1)MI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负责管理相关数据的查询和日常任务的分配,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该系统在电力信息通信的过程中属于重中之重,其通过使各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达到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大力提升信息通信的效率和传送质量。(2)继电保护信号。如果失去继电保护信号,信息传输的有效应就很难保证,因此继电保护信号是实现信息通信有效性、安全性的前提;其利用PCM平台访问SDH传输设备,确保视屏远程会议的实时稳定性;并且支持通信网络和通信监控信息等配套服务设施。因此,該继电保护信提供的服务可靠性高。(3)变电站的视频监控信息。变电站通常会安装监控,并且利用视频的有效性,减少出错率,保证电力信息通信的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信息和通信。(4)电网调度实时数据自动化系统。该服务将实时信息数据迅速传输至电力中心,全力保证功率调度过程的有效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网络延迟情况的发生,并将其控制在最低范围。(5)多业务传输平台。近年来,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出现,网络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了提高整体效率,完善信息服务,多服务传输平台作为一个新的优化技术系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多业务传输平台可以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TDM业务兼容,从而满足绝大部分IP数据服务的要求,是电力信息通信重点建设的优化平台。

2.3网络技术体制的选择和发展运用

国内现阶段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信息通信系统网络网架结构仍然是以链状为主,而这种结构的可靠性相对较低,但是现阶段国内电力通信网络拓扑仍然需要依靠输电线走向来确定,所以基本上是以链状拓扑结构为主,可靠性相对较低,根据现阶段国内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必须似乎用线路保护倒换的方式来对电力信息通信网络采取环形网络保护;(2)目前国内的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仍然不能够支持IP业务的发展,现阶段的电网系统对于传统同步数字体制的传输主要还是借助语音传输等相关业务,但是这种结构集中式供应以及有效扩展性体系结构的同步数字业务传输来说,并不能实现,所以很难处理一些突发性的IP业务,系统局限性很大。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再加上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IP业务未来在电网系统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IP业务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系统需要注重DWDM波复用技术、RPR弹性分组环技术以及MSTP传输平台技术的融合使用,同时要时刻关注NGN网络以及纯IP宽带网络和软件换的使用。

3、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正是这种发展趋势,电力信息系统中网络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了全新的发展格局,且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其中在一方面,人们要求网络信息要具备智能化,需要保证信息的开放性与全面性,能够实现信息路径以及工作兼容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网络传播的速度增快,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络速度提出要求,无线网络的出现改善了传统的模式与弊端,也将传统网络中所存在的不足改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帮助。但是毋庸置疑,正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信息系统中网络技术需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出发,如此才能得到创新发展与进步。

总之,对于电力信息通信工程,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则需要从全局出发与分析,加强分析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娜.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18:113.

[2]李学伟.论电力工程信息通信中的网络技术[J].广东科技,2011,08:20-21.

[3]周慧莉.探讨电力系统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8:108.

第4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能力;示范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从1998年网络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至今全国已有近300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从横向规模发展转变为纵向深度应用发展,社会对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1.不断扩展的互联网应用需求,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技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适用性、网络协议性能与服务质量、网络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科研院所需要高层次的关于网络理论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2.网络设备制造企业和网络应用开发企业迅速崛起,网络相关软硬件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产品系列化、企业规模化等,需要大量的网络软硬件系统研发人才。

3.不断涌现的新企事业单位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与施工需求,大量原有的企事业单位网络系统扩容、升级与改造需求,需要大量的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软硬件产品安装与调试等组网工程技术人才。

4.政府、军队及企事业单位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系统已成为各单位的一种基础性设施,急需大量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及安全保障人才。

5.各行各业的网络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岗位、新职业需求。

为了适应上述应用需求,一方面,作为一个跨学科、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首先,在专业内涵方面,需要涵盖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物联网、社交网络以及空间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基础、技术原理和工程方法等内容;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需要培养包括网络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从培养规模来看,网络工程无疑已是一个较大规模的专业,而且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人们不禁会问,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哪些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具有哪些专业能力?将来可就业于哪些工作岗位?为此,我们必须思考网络工程专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哪些核心知识单元?各专业方向需要开设哪些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应该进行哪些实践环节的训练?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差异与特色何在?本科、专科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培养定位又各是什么?

本文将围绕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专业能力和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面向网络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适时调整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之覆盖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以及网络系统的管理与安全等方面。

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能从事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研发、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组网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的中、高级网络技术人才。

三、专业方向设置

为了满足调整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可在网络工程专业设立“网络设计、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3个专业方向。覆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网络产品设计与开发、组网工程建设、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3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

各专业方向的内涵如下:

1.网络设计。包括网络理论与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网络硬件系统设计与研发、网络协议分析与新协议研发、基于网络的通用服务系统设计与研发、基于行业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网络应用新技术与新型网络计算模式的研究等内容。

该方向侧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网络技术相关的科研院所、网络设备生产厂家、网络软件开发公司与网络服务公司、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网络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应用系统等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2.组网工程。包括网络系统需求分析、网络系统结构设计与规划、组网方案设计与论证、网络软硬件产品安装与配置、局域网络系统、广域网系统和互联网系统集成、多层构架的网络应用系统集成、跨平台多数据源的数据集成、网络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内容。

组网工程方向侧重于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系统集成公司、网络服务公司、电信运营公司等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与集成及IT领域技术支持与市场拓展等工作。

3.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协议及相关技术研究、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与系统部署、网络故障分析与维护、网络性能测试、评估与优化、网络安全策略制订与实施等内容。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方向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自动化网络的管理、维护、安全保障与信息化建设决策支持等工作。

第5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网络工程建设与研究性系统工程不同,有着建设类工程的一些特点,是以现有的技术与设备集成为主,开发与研究为辅的一种工程建设。网络工程与传统工程项目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通信技术发展速度一直较快。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网络产品更新较快,这都使得网络决策难度加大;此外,单种网络也有着飞快发展,特别是网络用户呈指数增长趋势,不断改变的应用需求,这些都使得投资决策难度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构建的系统可能相不兼容,也可能造成前期投资浪费。特别是如果建网单位基础较差,没有较高的网络应用技术,即使网络建成,那么也可能出现一些技术的不达标。这是因为,一些网络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规划没有受到重视,没有选择合理的网络结构。由此可见,在网络工程建设中,结构规划与网络结构选择是工作重点。网络工程相对于传统工程建设来说,发展历史短暂,严格的建设程序有所欠缺,而且完整设计施工等方面方案没形成统一规范,这些都是网络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局域网网络工程概述

上文对网络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下面介绍局域网网络工程的相关情况。和很多网络工程项目一样,局域网网络工程由于网络覆盖有限,投资规模一般较小;工程建设周期较短。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还涉及到网络技术、电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项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与知识。当前,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中有如下几方面问题需要重视:

2.1网络技术综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目前网络建设的人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和相关职业学校,这些人才往往欠缺实践;二是各种培训机构,主要是操作训练为主的快速培训,这些人才往往缺乏理论知识。而实践与理论兼备的人才储备不足。

2.2网络工程建设工艺简陋,设计与管理不能规范化,而且,由于局域网建设往往投资较少,投资方很少请第三方监理组织进行工程监督。

2.3工程缺乏可管理与维护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一方面网络工程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满足设备、网络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往往对工程设备选择与设备安装的冗余设计不足,这些都造成了升级空间小、管理性较差的后果。

2.4网络的兼容性与安全性较低。在兼容性上,不同品牌通讯设备间、传输介质与设备以及协议的兼容性,都会存在偏差;在安全性上,介质和设备的安全性不高,而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不够。由此可见,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与管理。

三、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

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一般来说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这点与软件工程开发类似,但又有着不同的重点。

3.1需求分析:是网络规划的关键阶段。需求分析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工程升级等内容,主要分析包括:用户的数量、特征;用户的通信要求;建筑物的通信环境;网络的服务范围;网络设备的选型;服务器的类型及功能要求;设备兼容性;网络采用的系统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及通信协议;网络流量特征与服务软件;资源共享要求;网络传输介质要求。总之,需求分析阶段应做到前面分析,认真具体。

3.2网络逻辑结构设计。局域网逻辑结构通常采用访问层、分布层与核心层三层树型结构。首先根据用户需求与访问层规模来完成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选型筛选;而且需要完拓扑图的绘制;然后,将拓扑图结合网络工程环境,完成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并且逐步完善工程施工建设方案,这就需要综合网络中心方案与管理应用、布线方案和电气方案等。然后,进一步结合市场实际,制定初步预算方案,将其交给用户审验并实施。

3.3施工阶段。这一阶段覆盖从签订施工合同到竣工验收前的整个过程。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施工规范,依据施工设计与相关规定,进行工程的安装、调试、集成、测试等,需要满足设计指标。虽然需要依据方案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保留一定灵活性,可能会对原设计进行局部调整,但设计调整必须由监理认可。

3.4验收阶段。工程验收主要由验收会负责,由主管部门组织通过资料审查、现场考察与相关质询,从而对工程建设结果是否完成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验收标准规范等进行判断。在一些情况,还需要由第三方测试单位或者验收小组的测试组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

3.5维护阶段。局域网网络工程维护阶段的任务是解决一些遗留问题,包括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等,并根据维护结果完善责任机制,其中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应由设计单位承担,由于工程承包方的设备或系统质量造成的问题,应由工程承包方限期解决,并且对用户进行有关工程建设的系统提供咨询。维护阶段的意义还在于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四、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控制

良好的管理控制工作对整个系统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局域网网络工程管理控制本文主要从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两方面考虑。

4.1成本控制。在局域网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偏差,以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还应该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制定方案来减少与削除不利偏差。产生偏差的常见原因有:人工成本、工程耗材成本、硬件成本、施工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偏差。对于网络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来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成本控制需要对用户需求分析有充分把握,在把握市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促进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成本控制的条件,在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减少成本。

4.2质量控制。局域网网络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备材料、网络布线、器械安置等方面的质量控制。首先,进场的材料设备要合格,一些重要的电源与网络通讯设备必须开箱检查,在设备安装时应保证足够安装与维护空间;其次,网络布线应符合规范,各种管材、管道的安置与孔洞的位置都应该与设计文件一直,加工应符合规范,还应充分考虑防火防水等;此外,各种机柜、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该正确,并留有足够的施工空间,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便于维护。

五、总结与展望

第6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需求驱动;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8-6727-03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普及,网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迎合当前就业形势而设置的一个新专业,整体发展前景良好。从2002 年起至今,全国已有270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然而,受到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中东部相比,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通过对西部多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结合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缺乏竞争力;2)学生网络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开发型人才的需求;3)学生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普遍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育部2012年3月刚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 。正是社会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本文根据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拟通过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2 相关研究

近几年,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有人做了一些研究。张远等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确立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编制教学计划、革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介绍[2]。胡山泉等人提出“平台+方向”的建设方式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3]。田生文等结合网络工程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趋势出发,探讨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4]。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丰洪才等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5]。为了更好的适应就业需求,张新有等人对网络工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6]。根据地方高校实际,马莉等人结合实际,探讨了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实践[7]。为了更好的提升实践教学,何建新等人对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8]。张蕾等提出一种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9]。钟鸣等结合桌越计划,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师工作室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10]。此外,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方式也受到重视。金永涛等对网络工程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内容、效果及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11]。吴许俊将国外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网络工程教学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12]。蒋吉频等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一些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改进,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思路及展望[13]。徐明等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对重点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14]。最近,张棋飞等人提出了新的社会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新思路,实现学科渗透、交叉和互补,促进专业融合[15]。

综上所述,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新兴专业。如何创建网络工程专业,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模式和现成规范,为此,国内众多教学专家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大量教学论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体系等方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对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

3 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1 目标

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准确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方向传授给学生网络工程应用型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方案从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从知识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西部地方高校实际的,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西部高校网络工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被动局面。

3.2方案介绍

1) 在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方面,对社会需求深入细致的调研,在网络工程人才需求方面,如下四个方向: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安全与管理和网络性能测试,对于西部高校而言是比较合适的。网络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包括网站开发、手机程序设计、网络通信编程等方面。主要侧重学生的编程能力训练。网络工程与设计方向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选用、规划和设置和布线和调试等方面,主要侧重学生的网络设计与动手能力。网络安全与管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配置、设备管理、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管理能力。网络性能测试人才需求量大,但国内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极少。该方向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网络性能测试的过程及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以上四个方向,需要考虑各专业方向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一种“平台+方向”的模式。即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选修不同的专业课程来体现方向差别。

2) 在需求驱动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采用竞赛加认证的课程教学模式、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目前主要的竞赛有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这些竞赛题目很多都是来源于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Web编程等课程中,可以采用与竞赛相关的教材与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此类竞赛。对于网络工程专业高水平的网络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也日益深入人心。比如有思科、华三、锐捷的各级各种认证, 也有国内的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和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这些考试都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动手能力, 重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拟选用相关的教材和实例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参加此类认证考试。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与创新能力。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拟通过选送教师参加网络技术培训,承担学校和企业网络工程项目,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3) 在需求驱动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采用一种全方位实践平台建设方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有关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网络的应用十分普遍,而高校内部的网络中心和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平台。每年这些部门都有一些相关的网络建设项目,加强与这些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这些项目中,为学生的综合实训创造条件。对于校外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当地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从事网络技术的公司(企业),积极主动与这些公司(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建立面向课程群的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利用学校网络设备采购与网络实验室建设,加强与网络设备供应商的联系,积极与他们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以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就业机会。

整体方案可用图1来描述。

4 小结

总而言之,虽然近几年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极大的促进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及一些重点高校,其大部分条件和要求对于西部地方高校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其成功模式并不适用于西部地方高校。本文结合西部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需求驱动的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为西部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套经济、可行的方案,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2012.3.

[2] 张远.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3] 胡山泉,高守平,于芳.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9(12): 88-89.

[4] 田生文,邹海林,杨洪勇.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5):101-105.

[5] 丰洪才,李雅琴,阮灵.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3):91-93.

[6] 张新有,窦军. 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56-160.

[7] 马莉,钟勇,杨文茵.地方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实践[J].2010(12):135-138.

[8] 何建新,周建存,张永红.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45-48.

[9] 张蕾,孙润元,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1):79-82.

[10] 钟鸣,陈晓龙.基于工程师工作室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5):58-61.

[11] 金永涛,邹澎涛,魏艳娜,刘洁.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0(12):30-32.

[12] 吴许俊.基于CDIO 理念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2):40-42.

[13] 蒋吉频,高东发,阳爱民,谢建国.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述评[J].计算机教育,2010(12):29-31.

第7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市场导向;工作过程;教学及实训

1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数量虽多,但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一方面社会缺乏大量生产一线网络技术的蓝领人才,另一方面却是许多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究其原因,除了师资、教材、毕业生就业期望等因素外,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目前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参照本科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带有较浓的本科教育痕迹,甚至还有的把高职教育当成了本科教育的“预科班”。二是参照中职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中职教育甚至技工教育区别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机房操作或企业实践,客观上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被有的学生自嘲为“自学成才”。

这两种倾向均导致了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1]。

2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案集中

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及培养手段,是我们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2]。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高职教育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目前社会需要大量工作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操作者。高职教育就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定位,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2以岗位职业为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技能”,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句话:“能不能干,做出来看看”,强调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从岗位职业的要求出发,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突出岗位职业的技能特点,教学中就要从最基本的操作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安装、维护等技能。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理论以能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为度,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与岗位职业紧密结合的教学,使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与实训内容的科学化研究(2007-JY12)”。

作者简介:李战国(1961-),男,河南商水县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2.3以技术应用为主旨,改革高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都是不同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置的课程应当以浅学、易懂、实用为主,有些理论性较强、难度较高且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的课程应当取消。

专业课的内容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做到“精理论,多实践”。学习的切入点既可以是基础理论,也可以是专业知识即技术的直接应用,还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做能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是有利的[3]。

根据上述培养模式需求,除基本素质及基本能力之外,我们归纳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建议开设课程,如表1所示。

表1专业能力、知识、课程表

专业能力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建议开设的课程

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合理的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初步信息技术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

技术实际操作具有一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的一般能力,能从事IT公司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及各课程实验、毕业实习及实训等

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换机管理与配置、路由器管理与配置

网络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能力网络布线工程和工程管理结构化综合布线与组网技术

网络数据库管理能力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SQL Service数据库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能力多行业操作系统应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应用、Linux网络操作系统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多行业中小规模网络安全防范、诊断,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针对TCP/IP网络的应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网页设计、网站建设能力各种网站的简单应用开发Internet网络编程、网页及图形设计、Web开发技术等

3基于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及实训方案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比较研究了各种方案,最终我们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工作需求为原则”的研究方案最能够满足我们的专业需求。

其开发步骤为:专业社会市场调研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行动领域开发分析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4]。

以下通过对该职业岗位的分析,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及实训方案设计步骤。

3.1专业社会市场调研

专业社会市场调研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或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

具体的调研方法可采用实地调研法、网络调查和开专家小组座谈会等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的切入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3.2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校园网管理与建设的主要职责是:积极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不断丰富网上信息,为教学、科研、管理及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保障;配合学校的宣传工作,负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为校内各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把关服务等。涉及的职业岗位内容有:网络设备互联与综合布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网络监控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数据库维护等。

根据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分析可以设立以下几个职业岗位。

(1) 网络实施工程师:其工作内容涉及网络设备互联、安装与调试,各类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该职业岗位对应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举办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的“网络工程师”。

(2) 网络管理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工作内容涉及计算机机房的网络运行和维护,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主流网络产品的简单配置和维护,网络安全监测及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备份,以及一些简单的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等。该职业岗位对应于“软考”的“网络管理员”。

(3) 网站设计与开发工程师: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移植到Web服务器上运行,使得客户机实现应用软件的“零安装”,只需要安装网页浏览器即可,这种架构称为“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程序开发需要涉及用户端的网页界面表示(即网页制作与网页美工等前台工作)和服务器端的程序编写、数据库的建立等后台工作。

(4)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其工作内容涉及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有关各种大型数据库的维护,二是整个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和服务器端后台数据处理程序开发。

(5) 技术支持人员:其工作内容涉及及时处理各个终端用户的故障报告和技术支持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更新和升级等。

3.3网络管理员专业行动领域开发分析

专业行动领域指在职业、生活和对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为从工作过程中导出行动领域,首先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并细化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完整的工作阶段[5]。

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来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主要是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为辅。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网络管理员能够进行网络管理,首先他要对整个网络的搭建工作过程非常清楚:网络工作站的组装网络设备互联和组网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与网站开发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管理工具的应用网络规划与技术支持,这一系列的工作任务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对组成该职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考虑学生职业道德、协作精神、身体素质以及安全观念培养与训练的要求,初步完成如图1所示的行动领域的构建。

图1网络管理员行动领域构建图

3.4网络管理员学习领域开发分析

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中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6]。本文以构建一个典型的企业办公室局域网的工作过程为例阐述构建学习领域的基本方法。该职业任务需要完成企业办公室中多台计算机的互联,能够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连接因特网,以及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如打印机或资源文件共享)等。其学习领域的构建如表2所示。

3.5网络管理员的专业学习情境的设计

根据对校园网网络管理与建设工作岗位分析,初步形成网络管理员的学习情境设计和任务目标,参见表3所示。学习情境设计基本目标任务完成后,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详细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应规定学习时间、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论与方法论的选择等。

表2网络管理员学习领域构建

工作任务:企业办公室局域网构建。

学习领域:局域网互联与测试、IP地址规划与设置、网关、DNS服务器的设置、软、硬件共享设置。

学习目标:完成企业办公室中多台计算机的互联,能够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连接因特网,以及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

行动情境:

1.双绞线制作与测试;

2.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交换机的级联;

3.计算机IP地址设置,计算机互联测试;

4.计算机网关、DNS设置;

5.企业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的连接测试;

6.软、硬件设备的共享设置与测试。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系统功能分析法、实例教学法

训练任务:

完成多台计算机的互联,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的连接、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填写工作记录单及项目完成情况文档。

设备要求:

PC机、服务器、交换机、压线钳、双绞线、RJ45水晶头、打印机、操作系统安装盘、网络配置指导书、工作记录单等。学生要求:

1.能够正确阅读双绞线制作与测试规范和要求;

2.能够按照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制作双绞线的工具和测试仪器;

3.掌握PC机网络互联和测试基本方法;

4.掌握PC机磁盘共享和打印机共享设置与测试基本方法。教师要求:

1.能够根据教学法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2.能够完成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操作演示,完成PC机的网络互联相关配置演示,完成PC机磁盘共享和打印机共享设置与测试演示;

3.能够正确、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所产生的各种故障,正确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表3网络管理员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学习情境任务目标

1网络工作站的组装与调试1.掌握PC机的组装与调试的操作方法,消除对PC机的神秘感;

2.掌握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标准制作和测试方法;

3.掌握网络线与配线架、模块的连接, PC机与交换机及相关网络设备的互联;

4.掌握常用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与配置。

2双绞线制作与测试、配线架、模块的连接、简单网络设备的互联

3基本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4网络互联规划分析1.培养基本的网络规划与技术支持能力;

2.掌握二层、三层交换机的安装与配置,包括划分VLAN和路由策略的设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方法;

3.掌握常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在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与配置。

5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

6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7基本程序设计能力训练1.培养基本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掌握基本网页制作和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方法,熟悉使用网页连接和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8网页制作与网站开发

9网络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10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杀毒和防毒方法;

2.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操作方法,以及VPN的配置与管理;

3.掌握收集和分析网络运行状况和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网管工具的使用,包括漏洞扫描、日志分析、交换机、路由器信息收集与管理;熟悉黑客入侵行为判断等。

11防火墙安装与配置

12常用网管工具的使用

4结束语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及实训内容的科学化研

究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一种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要进一步地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职场定位及分类、课程开设及学习场景等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索。

参考文献:

[1] 敖广武,温春友.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5(6):72-73.

[2] 张大良,吕浩雪. 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

[3] 朱晓斌. 面向21世纪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 教育研究,1996(5):48-55.

[4] 黄伟文,孟德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7(12):93-96.

第8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有143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其中大学类高校89所,“211”大学21所,学院类高校54所,高校所在地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1]。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系统研究、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以及各种网络系统设计、建设与维护技术,如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服务、信息安全、组网实践、网络测试与管理等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知识与技术,满足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需要。

为了让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知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网络程序设计或网络编程课程。然而,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在大多数高校的开设时间不长,相关任课教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课程内容设置与学时分配、实践环节内容与安排等还缺乏统一的认识[2-3]。本文依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的体会,对该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同行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关注,从而尽快提高该课程的建设水平。

1教学目标与特点

1.1教学目标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网络编程接口,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程序设计模型,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新的网络编程知识与技术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应重点教授基于网络编程接口的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为后续使用和开发网络应用系统打下基础。有别于信息管理类专业面向Web的网络程序设计,本课程的中心内容是基于操作系统套接口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开发技术。

1.2课程特点

程序设计课程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多针对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学习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为主。网络编程接口在本质上与编程语言无关,因此网络程序设计与以前

作者简介:纪其进(1974-),男,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通信;朱艳琴 (1964-),女,教授,工学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的程序设计课程并不相同。网络应用程序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主要特点:

1) 程序结构较为复杂。网络程序至少涉及客户端与服务器两方面,且需要双方协同配合,因此程序的结构和逻辑都比较复杂。

2) 网络程序设计对操作系统知识和网络知识的依赖性很强。比如,多线程技术是避免程序在交互过程中发生阻塞的基本手段,因此开发者至少需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及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再如消息驱动是Windows系统的基本机制,Windows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也需要理解消息驱动机制。利用网络接口编程需要理解底层网络协议,特别是与网络接口直接相关的运输层协议知识。

2内容设置与学时分配

运输层以下的网络协议功能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或利用系统应用编程接口(API),通过专业的函数库实现[4]。尽管IEEE已经制定了网络编程的接口标准,各操作系统通常也支持标准接口,但一般会结合系统自身特点,对标准接口进行修改或扩展。因此,实际网络编程接口实现与操作系统密切相关。当前,Windows系统占据了工作站(含台式机)与小型服务器市场的主要份额,Unix系统(含Linux)则在服务器特别是大型服务器市场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接触Windows系统的机会应该更多。因此,教学内容选择的指导思想是以Windows平台网络编程接口为主,同时兼顾标准网络编程接口。

网络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丰富,实践性要求高。根据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我们为该课程安排了以下课堂教学内容:

第1章 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本章介绍网络编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内容包括网络程序设计概念、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TCP/IP协议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实现、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程序模型等。

第2章 基于Berkley套接口的网络程序设计。Berkley套接口是事实上网络编程接口标准,它出自于Unix系统,Windows系统也尽可能地与之兼容。本章重点阐述Berkley套接口的基本用法,包括套接口编程的基本概念、面向连接的套接口编程、无连接的套接口编程及原始套接口编程等。

第3章 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网络程序设计离不开Windows系统编程知识。本章介绍Windows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Windows API的实现机制与调用方法及Windows消息机制。

第4章 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规范。Winsock是Windows系统中的套接口实现,经历了Winsock1.1到Winsock2.2版本的发展。本章在第3章的基础上全面介绍Winsock网络接口规范及其使用,包括Winsock1.1及Winsock2.2的扩展能力。

第5章 基于MFC 套接口类的程序设计。MFC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对基本的Windows API进行了封装。Winsock编程接口的主要功能被封装成为CAsyncSocket和CSocket两个类。本章将通过实例说明这两个类的用法。

第6章 Windows多线程网络编程技术。多线程可以避免网络应用程序被某个调用阻塞。本章介绍多线程技术的必要性、Windows系统的多线程机制、MFC对多线程的支持及多线程机制在网络编程中的应用等。

第7章 Winsock编程接口I/O模型。支持异步网络程序开发是Windows系统的特色,为此Winsock引入了5种I/O模型实现非阻塞的套接口工作模式。本章分别介绍5种异步I/O模型的原理与使用。

第8章 Winsock编程接口选项与I/O控制命令。套接口选项和I/O控制命令是在套接口建立以后对其各种属性进行操作。本章介绍Winsock编程接口的基本选项及主要I/O控制命令的用法。

第9章 网络程序设计实例。网络编程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与分析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基本知识与技术。本章通过讲解分析实例中的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综合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重在教授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内容选择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需要,而非求全求深。因此,部分网络编程相关知识没有在课程中出现,如Winsock对网络服务质量的支持、IPv6版本套接口等。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在第3~6章。其中第3章是整个网络编程的基础部分,而第4章和第5章则包括了Windows平台下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第6章的多线程技术是无阻塞同步网络编程的基本技术。第7、8两章内容与操作系统关系较密切且较抽象,是课程的难点。我校为该课程安排64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16 学时。根据重点难点内容分析结果,我们按表1分配课堂教学学时。

3课程实践环节

3.1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传统的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多以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为主、少量的验证性实验为辅。网络程序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网络编程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所学基本知识难以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系统讲述网络编程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完成网络编程实验的教学。

3.2教学组织与学时分配

实验是基本的实践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快地实现从概念理解到实际编程能力的转变。每次实验前,教师首先讲解实验的设计目标、要求和所需的编程技术,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初步的需求分析和程序设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解答学生提出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按一定的格式规范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通过实验报告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质量。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短的讨论,让学生总结和分析自己的实验体会。

我们根据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制定了实验计划。实验包括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三种。验证型实验主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网络编程知识,通过重复课堂示例掌握某一项网络编程技术。设计型实验需要学生利用某一项网络编程技术,根据具体问题要求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综合性实验需设计并实现一个相对复杂的网络应用程序,其中需用到多种网络编程知识和技术。全部实验内容包括Berkley套接口编程实验,Winsock套接口编程实验,利用原始套接口进行PING 程序的设计及实现,基于MFC套接口类的网络编程,电子邮件程序的设计与实现(SMTP客户端、POP3 客户端程序)或FTP客户端实现及聊天室软件的设计及实现。实验报告与其他课程基本类似,有相应的实验题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实验结果要包括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解决方式及心得。表2总结了实验的内容与学时分配计划。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集中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用价值的网络应用系统。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中所学的各种方法与技巧进行综合性应用,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编程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及各模块详细设计等,类似于计算机类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4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是近年来为满足社会信息化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较新的专业。该专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开设该专业的各个院校对某些课程的教学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

据,结合个人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问题。文中讨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点,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实践环节安排建议,希望对完善网络工程专业以及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规范格式]:

[1] 刘悦,张远,贾忠田. 高等学校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科学规范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8(4):120-121.

[2] 王一飞,吴素芹.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08(34):20.

[3] 冯健昭,肖德琴. 网络编程教学改革探索[J]. 现代计算机,2009(8):69-70.

[4] 叶树华. 网络编程实用教程[M]. 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Discussion on Network Program Design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Network Engineering

JI Qi-jin, ZHU Yan-qi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第9篇: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的特点:知识结构涉及计算机科学和数据通信等核心技术,知识更新快,与应用实践结合紧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应对工程技术知识和素质教育有严格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三个方面: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方法,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急需的专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设置立足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加强多学科理论基础教育,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探索主动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一些核心的学科基础课应有统一的要求,在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和应用等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上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在专业课程设计和建设上只有突出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的教学,才能形成网络工程专业特色。还要考虑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学习有基本的要求。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分别为140学分和20学分。课内教学按课程类别进一步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设置如图1所示。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课空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的学分中,选修课的比例占31.5%。

课内教学和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160学分,加上规定的创新能力2学分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11学分,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73学分,专业最低毕业学分构成如图2所示。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科学导引、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IPv6技术、网络编程、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和模拟课程设计。

专业知识领域模块包括:计算机软件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怎样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的特色,同时也需要考虑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联系。在制订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时,往往要考虑课程先修关系。由于一些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时数的限制,以及需要满足对学科基础课程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课程层次设计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下层课程知识为上层课程知识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门课程中可能存在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技术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例如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设计可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使知识结构流畅、看起来一目了然、学习起来循序渐进。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知识描述如图3所示。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设计出理论、技术和应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知识领域框架,可以很好地使各课程内容前后衔接、连贯相通、循序渐进、易学易懂。

3.1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

计算机网络理论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原理、TCP/IP协议分析。

计算机网络原理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接口和对等层定义和功用出发,描述当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5个层次的功能、位置和协议数据单元(PDU),涉及可靠数据传输(RDT)、网络协议设计及实现、流量和拥塞控制、网络寻址、路由选择协议、网络互连、局域网络、无线和移动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通信原理讲述通信基本理论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涉及到传输介质、信道容量、信道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编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这部分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原则。通信原理的知识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会多次用到,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一章内容,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层面归纳两种技术的结合和联系。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语言,是计算机网络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讲述时结合与开放系统互连(OSI)框架,以及当代5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强调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分层的基本原理。讨论因特网和身边网络正在使用的各层网络协议,涉及的网络协议有:HTTP、SMTP、POP3MIME、DNS、FTP、SNMP、TCP、UDP、IP、ICMP、ARP、RARP、IGMP等。

3.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网络实现的技术和方法。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IPv6技术等。

采用三个层次描述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知识,自底向上依次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网络编程课程讲述网络软件设计技术和方法,重点是理解网络协议、对等层协议实现、套接字编程、C/S计算模式、B/S计算模式的方法和技术。

网络安全涉及网络中的认证和加密技术,涉及对称密钥加密机制、公钥加密机制、安全认证、数字签名与报文摘要、网络病毒防治技术、网络协议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网络管理涉及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抽象语法标记ASN.1;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协议;远程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实现技术。

IPv6技术是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内容涉及IPv4存在的问题;IPv6技术历程;IPv6协议格式;IPv6与IPv4的主要差异;IPv6地址技术;IPv6路由技术;IPv6安全技术;IPv6过渡方法;移动IPv6。

3.3计算机网络设计及应用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选择和讲述主要是围绕当前网络的主要应用展开。涉及的课程有: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与模拟、网络工具应用等。

结合因特网和身边的网络介绍和描述网络应用课程,让学生知道学的理论和技术用在哪里、如何应用、怎样用好。

这部分课程内容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代表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网络软件实践,以及组网技术训练,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网络组网、维护和管理中对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知识进行检验。从应用的层面使学生明白学到的知识用在哪里、在哪里,将来怎样用的更好。学生学的懂、又会用,增加了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4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的知识架构上,为网络工程专业课提供基础和支撑,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更新的加快和内容的增多,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为理论课,重点讲深、讲透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增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无线网络、对等(P2P)网络、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初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五学期,问题是学生反映接触到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较晚,也影响到后续网络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经过取舍,最后这门课程的开课时间放在第四学期,与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第四学期同时开课,使得后续的网络专业课程可以提前开始,使学生尽早开始网络专业课程的学习。

4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及开课学期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几门重要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课,均分别设置至少两周的课程设计和课内实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一程序设计基础等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基础上,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从大二开始设置,目的是使专业实践早接触、不间断、相互联系和支撑。网络工程专业主要的实践环节课程如表1所示。

从这些课程的属性中可以看出,有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有单独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专业学生早接触实际工程应用,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和特色。

5注重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学习网络知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大纲。针对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把专业知识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和体现“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论的阐述,说明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例如交换、复用、协议分析、寻址、路由等技术),结合因特网应用(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需要的技术、明白怎样使用网络的方法。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软、硬结合,面向工程和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网络设计、规划、组网、编程和管理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开发、应用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掌握和具备了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上,鼓励网络工程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国际上认可的思科网络认证考试和网络工程师认证等考试,使学生较早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和社会需求,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水平,找到差距,制定新的学习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相比较,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往往在一门课程中就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教学内容比较杂、比较散,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一门课程中又不能对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有过多介绍,一般时数够用为止,这会对学生较好地理解、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带来影响。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技术与应用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了各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之间的联系,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所涉及学科知识的兴趣,通过阅读相关学科知识文献,通过身边的应用学习技术,并上升到理论,进一步理清楚各课程之间的脉络关系。结合专业实践课程,明白怎样应用专业知识,对技术和理论课程知识更深一步验证和理解,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学会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对专业课程系统的学习,掌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

6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实施的分析和讨论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的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实现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问题的创新型网络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扎实基础。可以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网、应用和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经过几年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与探讨,感到把网络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长期的、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专业课程建设需要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设计出与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培养计划,有与培养计划配套的课程体系与教材,重点建设一至两门精品示范课程。同时积极采用网络化教学、案例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采取进校后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是什么、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课程有哪些,将来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学的明白、知道怎样学、对所学习专业有兴趣。从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熟悉设计、组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全部过程,以及所要学习主要专业课程,需要阅读的相关学科的书籍。

实施专业年级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制度。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及时帮助和指导。为帮助学生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选课示例,供学生参考。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含独立学院)已经有207所,各高校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由于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实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积累和拥有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实验教学环境。在专业教学研究基础上,出版学术著作和编写配套实验指导书,设计和编写符合我国高等教学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同时,加强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并尽早成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和引导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步伐,为信息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网络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25.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143.

[3] 王相林. 计算机网络[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2-25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Building for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