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中外建筑的区别精选(九篇)

中外建筑的区别

第1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住宅 建筑 给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1、工程概况

方北新村座落于石家庄市裕华路与体育大街的交叉口东南角,主要由3栋18层建筑、4栋26层建筑组成和两个地下车库组成(设备用房设在两侧,地下车库的二层),其中18层建筑为带地下室的纯住宅,26层建筑地上一、二层为商场,三层以上为住宅。建筑的地下二层为二等人员掩蔽所。整个设计内容包括给水系统、热力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自助喷淋系统和雨水系统。

2、给水消防系统

2.1 生活给水系统

整个小区的给水管道均采用港塑复合管,管道井设在楼梯间内,水表后的管道埋地敷设在垫层内,管道为PP-R管,采用了变频设备的给水方式,即由水泵房内的搪瓷钢板水箱->变频给水设备->各建筑单体的用水点。整个小区给水竖向分为四个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1~8层为低区,9~17层为中区,18~26层为高区,分别由泵房内的变频调运设备供水。整个小区集中设一座水泵房。

2.2 生活热水系统

热水管道系统和冷水管道系统分区设置,管材相同。低区热水由小区统一的换热站热水供应系统减压后供给,中区由小区换热站热水系统直接供给,高区由小区换热站高压系统直接供给。为了保持压力平衡,在低区回水管上设置管道泵。

2.3 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消防系统、自助喷水灭火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水源直接接自市政环状供水管网,室内消防水源取自消防水池。

消防房位于两侧地下车库的地下二层,在2#楼的屋顶集中设置消防水箱,储存10分钟的消防水量。

方北新村内的各建筑单体的消火栓系统通过室外埋地的环状消防管网共用消防给水泵,即各建筑单体从室外环网引两根消防管,并在建筑物的竖向成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多个建筑单体共用的位于泵房内的喷淋水泵,在多个单体内分别设置湿式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

整个小区消火栓系统分为高低两个区,地下二层(一层)至13蹭为低区,14~26层为高区,高低区的消火栓用水分别接自室外消防水泵房内的高低区消火栓泵。火灾初期10分钟的水量由位于2#楼顶的消防水箱(V=18m3)供给,其余用水接自水泵房内的消防水池(400m3)。

整个小区各建筑单体分别在室外高低区消火栓管网上设置室外地下式水泵器1套,以满足消防供水的要求。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地下车库及地上商业部分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自喷用水最大的一座建筑确定,最大的用水量按中危险II级确定,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贮水池,自动喷水泵、自动喷水管网、屋顶消防水箱(位于2#楼顶)组成。

自动喷水系统与消火栓系统共用消防水箱。

每个建筑单体分别设置湿式报警阀,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水流指示器,在各单体建筑室外的喷淋管网上分别设置地下式水泵接合器1套。

3 、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地下层污水及消防电梯井内排水集水坑,再由潜污泵抛升至室外污水管网,每一个集水坑设两台潜污泵,互为泵用。地上部分的污水经管道收集于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地上一二层单独排出。

排水立管采用新型的特殊单立管内螺旋消音排水管道,取消了专用通气立管,节约了面积,减少了噪音。

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

4、人防设计

1#、4#楼的地下二层为二等人员掩蔽所,战时每人用水量:饮用水3L/d,生活用水4l/d.贮水时间:饮用水15天,生活用水7天。在每个防护单元内分别设置生活用水箱和饮用水箱。生活用水采用气压给水装置供应。

防空地下室排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管,给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

5、设计总结

(1)、方北新村为一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的组团,应综合考虑整个小区的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2)、整个小区采用一个集中的泵房,给水系统共设置三套变频给水系统,整个小区消防消防系统采用高、低区两套设备,共用一个消防水箱,设置在最高建筑的屋顶。不足之处为未能有效的利用市政压力,造成了能源的一定浪费,但因为户外的管道井狭小,如果充分利用市政压力,则住宅的用水需要分为四个区,管道井要相应加大,管材投资也要相应增加,所以综合造价比较,各个区均采用了变频调速恒压设备供水,并保证了各个区用户的稳定供水。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第2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当中,每个城市都会面临着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色彩协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城市功能化的日趋完善,被提上了解决的日程。

关键字:城市色彩、协调、新城区、老城区

关键字:城市色彩、协调、新城区、老城区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of every city will be faced with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egacy of the problem. One of them is the city color coordination problem, the problem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has been improved, put on the agenda of the solution.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of every city will be faced with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egacy of the problem. One of them is the city color coordination problem, the problem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has been improved, put on the agenda of the solution.

Key words: urban color, coordination, new district, the old

Key words: urban color, coordination, new district, the ol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

1、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空间中各种可视性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城市色彩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自然色彩,是指城市中的土地、山体、石头、植物、湖泊、河流、海洋和天空的色彩,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一部分为人工色彩,是指城市的地表建筑、广场景观、交通工具、街头设施、户外广告,行人服饰等人设计加工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生活活动层层空间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建筑学的定义上,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内涵应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在城市景观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空间中各种可视性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城市色彩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自然色彩,是指城市中的土地、山体、石头、植物、湖泊、河流、海洋和天空的色彩,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一部分为人工色彩,是指城市的地表建筑、广场景观、交通工具、街头设施、户外广告,行人服饰等人设计加工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生活活动层层空间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建筑学的定义上,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内涵应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在城市景观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2、邯郸市的城市色彩现状

2、邯郸市的城市色彩现状

城市的功能区域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的脉搏所在,我们邯郸市通过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化区域。此次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所发现的有问题的建筑总数为164栋,公建50栋,住宅114栋。丛台区为74栋,其中公建16栋,住宅58栋;邯山区为39栋,其中公建20栋,住宅19栋;复兴区为42栋,其中公建11栋,住宅31栋;邯郸县为9栋,其中公建3栋,住宅6栋。另有69栋色彩存在问题的建筑已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其中丛台区50栋,邯山区10栋,复兴区9栋,从这个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住宅类建筑是存在问题的关键。

城市的功能区域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的脉搏所在,我们邯郸市通过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化区域。此次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所发现的有问题的建筑总数为164栋,公建50栋,住宅114栋。丛台区为74栋,其中公建16栋,住宅58栋;邯山区为39栋,其中公建20栋,住宅19栋;复兴区为42栋,其中公建11栋,住宅31栋;邯郸县为9栋,其中公建3栋,住宅6栋。另有69栋色彩存在问题的建筑已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其中丛台区50栋,邯山区10栋,复兴区9栋,从这个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住宅类建筑是存在问题的关键。

2.1邯郸市建筑的色彩现状调查

2.1邯郸市建筑的色彩现状调查

首先我们来对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住宅区进行色彩分析,我大体把邯郸市分成三区一县,分别是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县。并以三区一县的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现有住宅小区建筑色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我市住宅性建筑是以各种带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有粉灰、红灰、绿灰、青灰等深浅不一的灰色,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主要是以外墙涂料均匀涂抹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市的住宅性建筑在色彩上存在着陈旧、土、俗、艳、反差明显和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色彩与周边不相协调等问题。下面逐个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对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住宅区进行色彩分析,我大体把邯郸市分成三区一县,分别是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县。并以三区一县的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现有住宅小区建筑色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我市住宅性建筑是以各种带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有粉灰、红灰、绿灰、青灰等深浅不一的灰色,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主要是以外墙涂料均匀涂抹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市的住宅性建筑在色彩上存在着陈旧、土、俗、艳、反差明显和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色彩与周边不相协调等问题。下面逐个来分析。

丛台区是邯郸市的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严重的部分。丛台区几条主街道中华大街、联防路、陵西路、光明路等为调查切入点,我们沿这些街道进行浏览会发现丛台区大多住宅性建筑存在色彩陈旧和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问题,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样的住宅建筑有58栋,特别是联防路的问题比较严重。

丛台区是邯郸市的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严重的部分。丛台区几条主街道中华大街、联防路、陵西路、光明路等为调查切入点,我们沿这些街道进行浏览会发现丛台区大多住宅性建筑存在色彩陈旧和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问题,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样的住宅建筑有58栋,特别是联防路的问题比较严重。

邯山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我们以光明路南段、陵西路南段、农林路、学院路、火磨街、滏东路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光明路、陵西路、农林路两端的住宅建筑。主要是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陈旧、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明度差别大,是的街道显得杂乱无章。邯山区在《邯郸市三年大变样》政策的指导下正在拆除的住宅建筑比较多,除了这些正在拆除的建筑以外还有19栋建筑存在色彩上的问题。

邯山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我们以光明路南段、陵西路南段、农林路、学院路、火磨街、滏东路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光明路、陵西路、农林路两端的住宅建筑。主要是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陈旧、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明度差别大,是的街道显得杂乱无章。邯山区在《邯郸市三年大变样》政策的指导下正在拆除的住宅建筑比较多,除了这些正在拆除的建筑以外还有19栋建筑存在色彩上的问题。

复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区西部。复兴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复兴区的优势所在突出,但同时也给它造成了一个比较能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空气质量问题。这里的住宅建筑色彩比较混乱,建筑的年份不同色彩的差别很大,以街道为整体看的话比较混乱。其次由于复兴区在整个邯郸市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空气含尘量比较大,所以建筑外立面在进行色彩规划时更要注重后期的维护问题,外立面的色彩最好以建筑材料色彩为主。

复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区西部。复兴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复兴区的优势所在突出,但同时也给它造成了一个比较能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空气质量问题。这里的住宅建筑色彩比较混乱,建筑的年份不同色彩的差别很大,以街道为整体看的话比较混乱。其次由于复兴区在整个邯郸市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空气含尘量比较大,所以建筑外立面在进行色彩规划时更要注重后期的维护问题,外立面的色彩最好以建筑材料色彩为主。

邯郸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我们还是以邯郸县的主要街道为调查的重点区域,通过调查我发现邯郸县的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那就是两级分化,如309国道、邯大路、滏东路这些通过规划整治的街道两边的住宅建筑的色彩比较协调统一,但是一些邯郸县的小街道的色彩则具有陈旧、乱、土、俗、艳、等比较典型的问题。

邯郸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我们还是以邯郸县的主要街道为调查的重点区域,通过调查我发现邯郸县的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那就是两级分化,如309国道、邯大路、滏东路这些通过规划整治的街道两边的住宅建筑的色彩比较协调统一,但是一些邯郸县的小街道的色彩则具有陈旧、乱、土、俗、艳、等比较典型的问题。

2.2邯郸市老城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2.2邯郸市老城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我们综合以上的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色彩现状的调查来分析邯郸市的老城区,邯郸市的老城区包括老丛台区、老邯山区、老复兴区、和老邯郸县,我们重点要分析位于市中心的老丛台区来分析。综合上面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丛台区中华街道地处邯郸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带, 70%的建筑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80%的居民是土生土长的“老邯郸人”。 中华街道老城区建筑陈旧密集,破旧、低矮、危陋,安全隐患很多,小区配套差。城市的色彩在这里也存在着杂乱无章、陈旧、呆板等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些居民小区的临街建筑和小区里面建筑的色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显然是前几年市容规划当中留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成果。

我们综合以上的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色彩现状的调查来分析邯郸市的老城区,邯郸市的老城区包括老丛台区、老邯山区、老复兴区、和老邯郸县,我们重点要分析位于市中心的老丛台区来分析。综合上面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丛台区中华街道地处邯郸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带, 70%的建筑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80%的居民是土生土长的“老邯郸人”。 中华街道老城区建筑陈旧密集,破旧、低矮、危陋,安全隐患很多,小区配套差。城市的色彩在这里也存在着杂乱无章、陈旧、呆板等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些居民小区的临街建筑和小区里面建筑的色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显然是前几年市容规划当中留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成果。

2.3邯郸市经济开发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2.3邯郸市经济开发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邯郸开发区以加快建设“生态型、文化型、科技型”新城区为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邯郸开发区以加快建设“生态型、文化型、科技型”新城区为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很多初到邯郸市高开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哦,这真的是邯郸市吗?”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宽阔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规划整齐的绿化带,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连成一片的企业生产厂房和研发基地,高档的酒店,五星级的宾馆,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这一切的一切和老城区的拥挤、陈旧形成了鲜明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邯郸市的新城区。

很多初到邯郸市高开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哦,这真的是邯郸市吗?”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宽阔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规划整齐的绿化带,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连成一片的企业生产厂房和研发基地,高档的酒店,五星级的宾馆,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这一切的一切和老城区的拥挤、陈旧形成了鲜明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邯郸市的新城区。

新城区的色彩在前期的规划上做的很到位,从整体上来看没有老城区的色彩陈旧、俗、艳、和周边色彩不协调问题。新城区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以各种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而且遵循底层色彩明度较低,高层色彩明度较高的进行外立面的色彩规划设计。我们放眼看去新城区的建筑多以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的性质和色彩,对于建筑要说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

新城区的色彩在前期的规划上做的很到位,从整体上来看没有老城区的色彩陈旧、俗、艳、和周边色彩不协调问题。新城区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以各种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而且遵循底层色彩明度较低,高层色彩明度较高的进行外立面的色彩规划设计。我们放眼看去新城区的建筑多以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的性质和色彩,对于建筑要说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

3、邯郸市城市色彩的问题所在。

3、邯郸市城市色彩的问题所在。

老城区的悠久历史和新城区的生机勃勃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们在城市色彩上上也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从何而来呢?我经过研究分析把它们的差异归纳成以下几个根本的原因:一、建筑年代的差异,我们知道老城区的建筑最老的(不算古建遗址)可以从建国前开始算起,而最新的建筑可以说是现在刚刚落成,这几十年的时间差异使得老城区的建筑在新旧程度上和色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新城区是近几年刚刚兴建起来,在建筑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二、建筑规划的差异,首先我们知道老城区的建筑多以多层建筑为主,砖混结构是其主要建筑形式。而新城区是以高层建筑为主,框架结构是其主要建筑形式。建筑结构的不同使建筑形式和建筑用材不同,从而其建筑色彩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次,老城区的好多居民小区的色彩本身就不统一,沿街道的建筑一种颜色,小区内部建筑一种颜色,是上次老城区的色彩规划留下的问题。而新城区的居民小区色彩统一,规划合理。三、城区内道路宽窄的差异,在老城区很多道路在交通高峰期都很拥堵,除了人民路和中华路之外,老城区的道路大多比较狭窄,那么路面的灰色做为背景色在整个城区的面积就很少,在老城区本来建筑的色彩就比较杂乱的情况下,老城区的色彩就更不容易统一。而新城区的道路大多比较宽敞,建筑的色彩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规划性,所以新城区的色彩比较和谐。四、植物覆盖率的差异,老城区的绿化覆盖率比较好,我们在老城区可以看到很多林荫道,而新城区没有,这就是问题所在,新城区的草皮和灌木的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缺乏高大的乔木。在夏天这种绿化覆盖率的差异就会表现出来。穆袒哺锹时冉虾茫颐窃诶铣乔梢钥吹胶芏嗔忠竦溃鲁乔挥校饩褪俏侍馑冢鲁乔牟萜ず凸嗄镜母哺锹驶故潜冉细叩模侨狈Ω叽蟮那悄尽T谙奶煺庵致袒哺锹实牟钜炀突岜硐殖隼础

4、邯郸市城市色彩问题的解决方案。

4、邯郸市城市色彩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邯郸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城市色彩协调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对于邯郸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城市色彩协调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首先,邯郸市的位于华北平原,有典型的温带平原性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我们可以根据气候设计邯郸市的植被覆盖,使春夏秋冬的植被形成不同的色彩,和城市道路交通,地面广场的不同明度的灰色相配合形成城市的背景色。

首先,邯郸市的位于华北平原,有典型的温带平原性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我们可以根据气候设计邯郸市的植被覆盖,使春夏秋冬的植被形成不同的色彩,和城市道路交通,地面广场的不同明度的灰色相配合形成城市的背景色。

其次,还是根据城市气候条件,我们可以给城市建筑定一套色彩规范。城市建筑可以根据功能性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明度和不同色彩倾向的暖灰色,建筑色彩尽量用面材体现而不是涂料。建筑的色彩形成了城市的主体色。特别是建筑房顶的色彩更容易统一起来。

其次,还是根据城市气候条件,我们可以给城市建筑定一套色彩规范。城市建筑可以根据功能性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明度和不同色彩倾向的暖灰色,建筑色彩尽量用面材体现而不是涂料。建筑的色彩形成了城市的主体色。特别是建筑房顶的色彩更容易统一起来。

最后,城市的公共设施色彩作为城市的点缀色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但在一片区域内不要超出三种颜色。商业区的建筑外立面广告和户外广告往往是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对于这部分,我们在色彩上不做限制,但我们可以限制广告的位置和高度,形成一种这样的局面,当我们站在城市的高处俯视的时候我们不会大面积的看到广告,但当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我们又会对色彩斑斓的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项可以作为城市的点缀色。

最后,城市的公共设施色彩作为城市的点缀色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但在一片区域内不要超出三种颜色。商业区的建筑外立面广告和户外广告往往是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对于这部分,我们在色彩上不做限制,但我们可以限制广告的位置和高度,形成一种这样的局面,当我们站在城市的高处俯视的时候我们不会大面积的看到广告,但当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我们又会对色彩斑斓的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项可以作为城市的点缀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对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必将会有越来越来多的方法去实现,邯郸市通过形象的提升和城市色彩的科学规划必将挖掘出邯郸市的个性特色,打造出予人深刻印象的“城市名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对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必将会有越来越来多的方法去实现,邯郸市通过形象的提升和城市色彩的科学规划必将挖掘出邯郸市的个性特色,打造出予人深刻印象的“城市名片”。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建筑初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3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建筑的内部交通建筑的外部交通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区域分离 空间分离方位分离

在建筑设计中,解决好交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尽管随着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筑交通表现为千变成化、异常复杂的现象,但只要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功能,从整体结构到局部单元,进行系统的理性分析,就能发现它那严禁有序的“艺术美”,其中不乏一定的“模式”可循。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建筑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组合而成,而主要使用空间和次要使用空间都必须通过交通联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可见,交通联系空间在各种建筑设计中是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解决建筑设计中的交通问题,成为选择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从总体上来讲,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建筑的内部交通和建筑的外部交通。

一、 建筑内部交通

建筑内部交通是建筑交通的主体部分,它直接联系和服务于功能空间,于使用者关系密切,且空间艺术性较强,可以说是整体交通设计中微观的、复杂的部分。建筑的内部交通联系空间通常由过道、过厅、出入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组成的交通联系空间构成。在建筑内部交通设计中,只有将以上交通联系空间同使用空间合理的安排,有效的组织,才能建立起密切的有机联系,才能设计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一)水平交通空间按使用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单纯的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如教学楼、旅馆等的内走廊,电影院的走道等),单纯的交通联系空间,基本单元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进深”限制,其组合灵活性较强,并较好地满足采光等功能要求,可分为线型与向心型两种。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它功能的交通空间:(如医院门诊部的走廊兼有候诊的功能等)。

3.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交通联系空间,(如某些展览,陈列性质的过道,要满通和观览的双重需要)。

4.水平交通空间形式,除满足其功能需要外,还应服从建筑整体布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在建筑空间组合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减少走道的面积和长度,使空间组合紧凑合理,缩小开间,加大进深,走道尽端做成较大空间。

(二)垂直交通空间是联系不同标高的空间形式,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

1.楼梯:楼梯的使用庆根据使用性质,人流量来选择合理的形式及恰当的位置,按防火规范确定楼梯的数量和宽度、并根据使用对象和场合选择适宜的坡度,梯段的连续踏步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2.电梯、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公共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中,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主要的交通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电梯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梯不计作安全出口,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等重要,可将电梯、楼梯靠近布置,以便协调使用。

3)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的电梯不宜少于2台。

4)每层电梯入口前,应留有等候交通面积。

5)电梯间应位于建筑中交通联系核心的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8台。

3.自动扶梯:它具有连续不断运送人流的特点,实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建筑(如:火车站、大型商场、航空港等),自动扶梯坡度一般为30度,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通常宽810MM,客流高峰场合,以选用梯级宽1000MM为宜。

4.坡道:坡道常用于人流量较大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如车站出站口,医院病房楼,及需供残疾人使用的场所等。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15%,常用10%----12%。

(三)交通枢纽空间:它在建筑设计中,主要是考虑人流集散、方向转换,空间的过度,以及与过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需要安排门厅、过厅等形式的空间,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度的作用。它包括出入口,过厅、中庭等方式。

一般建筑的交通,主要还是为满足人流的组织上,它可归纳为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1.平面的人流组织方式:实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其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如图所示:

2.立体人流组织方式:它实用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公靠平面组织不能完全解决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交通建筑,商业建筑等,常把不同性质的人流,从立体关系中错开,如图所示:

二、 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交通是建筑交通的部分,在城市和内部交通之间起着联系、过度和流线转换作用,即要与城市交通呈有序的连接,又要与内部交通呈功能的组合,与室外环境关系密切,可以说是整体交通设计中宏观的先决的部分,但应特别注意的是:出入口设计与停车设计。

建筑的外部交通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区域分离型,空间分离型,方位分离型,等级分离型。

1. 区域分离型:在某种意义上建筑外部交通均为区域分离型,即按照交通

流的性质类别把总平面划分为相对分离的各个区域,通常有各自的独立出入口和通道,区域之间则以铺助通道作有限的联系。它实用于有一定外部空间容量的基地环境,应特别注意的是:区域入口位置,各区域的完整性,要同内部功能分区一致。

2. 空间分离型:空间分离型交通适于交通流,特别是车流量很大而基地容

量有限的建筑,常见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建筑,采用“立交”模式,既把不同类型交通流上下分层错开(如高架或地下通道,下沉式广场等),可使流线交叉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交通组织更为简捷、安全,但特别注意的是:立体交叉和竖向设计,实现分层活动的引导措施,要结合城市规划设计。

3.方位分离型:方位分离型交通是赋予建筑或建筑群的不同空间方位以不同的交通功能,包括两种类型:

1) 方向上:建筑的正、中与侧、后方位对应着不同性质的流线。

2) 极向上:常见于建筑群体和城市设计。众多的建筑要素高度集中于极化

的轴线上(如正交的纵横轴),以组织整体交通交形成流动的空间序列,是控制大范围空间--------交通秩序的有效手段。但应强调的是:强化主导方位;不同方位之间的联系流线;轴线交绘点设计。

4.等级分离型:在城市交通中,道路从干线到支线分别服从于不同的层次范围,其顺序相接构成了等级分离型的道路体系。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建筑交通,特别是区域性的外部交通组织:有如同心圆式的分级结构,由外向内,交通流速度与“交通性”逐渐降低,功能性逐渐增强;在不同等级上,都形成相对完整的流线系统和服务区域。但应注意的是:有序的外部交通网络;与空间层次同步;不同等级之间的过度联系。

建筑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建筑交通则集中地体现了建筑合理性、科学性

第4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广州国际展贸中心;装修;改造

一、项目背景:

1、背景介绍

广州国际服装展贸中心装修改造工程(原名流花展馆)位于广州市流花路117号,总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流花展馆从1974年至200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曾在此举办。作为广交会的举办场所,流花展馆享誉海内外。随着广交会的规模及要求的提高,流花展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其举办地已改在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琶洲展馆举办。2009年5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将流花展馆产权交给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将流花展馆主要功能定位为会展和商贸,会展区经营高端展览为主,会议及配套办公为辅;商贸区主营高端商贸,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提供商品展示、签约、发售平台,同时引进设计、策划、咨询、物流、金融等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的进出口贸易服务,主要经营以穿戴类为主,为商业采购提供服务,并与周边商圈相融合,并带动流花服装商圈的升级。

2、用地概况及设计范围

该项目用地位于人民北路与流花路相交处,历时近50年的建设。50年来在用地范围内陆续建设了10余栋展厅及相关配套设施。

本项目改造区域用地西侧为人民北路,南侧为流花路,交通便利。由多栋层数为2-6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

此次改造的范围为1~10号馆,改造内容具体为展馆的装修设计、加建、结构加固及立面改造(主要是沿人民北路的西立面及沿流花路的南立面改造)。

二、建筑现状

1、总平面

(1)本工程由多栋建于不同时期的多层建筑组合而成的建筑群,南北向总长度为341.7米,东西向总长度为182.5米。整个建筑群有两面(即西面与南面)临城市道路,环绕建筑群设有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的环形车道。

(2)在场地四周共设有6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其中沿南侧流花路设有2处,分别为1号门、2号门;沿西侧人民北路设有3处,分别为3、4、5号门;沿场地东侧设有6号门东通解放路。另沿场地东侧道路,分别设有进入2、4、6号馆的入口;沿场地北侧道路,设有2处进入9号馆的入口。

(3)建筑群围合了4个室外庭院,分别为北庭院、中庭院、东南庭院和西南庭院,南面有1万多平方米的大广场。庭院短边长度均大于24m,北庭院和中间庭院均有东西两个开口与环形消防车道连接。

2、建筑平面

本项目改造的1~10号馆,原均为展馆用房览。

1号展馆:高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5.64m、5.3m、5m、5m,室内外高差为0.55m,建筑高度为21.490m。

2号、3号馆: 高三层, 一至三层层高分别为:5.3m、6.0m、5m,室内外高差为0.49m,建筑高度为15.89m。

4号馆:高六层,首层层高为6.5m,二~五层为3.5m,六层为3.4m, 室内外高差为0.10m,建筑高度为24.00m。

5号馆: 高两层, 局部三层,首层层高为5.3m,二层为6m,局部三层层高为5m, 室内外高差为0.32m, 建筑高度为11.62m。

6号、7号、8号、9号展馆: 高五层, 一至五层层高分别为5.3m、5m、4.8m、4.8m, 4.0m,室内外高差为0.10m,建筑高度为24.00m。

10号馆:高四层,局部五层;一至五层层高分别为5.4m、5m、4.2m、4.2m, 4.5m,室内外高差为0.10m,建筑高度为23.40m。

3、平面存在问题:

流花展馆主体建筑建设时间较早,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内部建筑空间及相关配套用房等远远不能满足作为会展及商贸之用的相关国家规范要求。

(1)防火分区混乱,且面积划分未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2)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不合理且疏散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3)疏散楼梯的位置、宽度、做法等均不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4)垂直电梯未能满足室内新功能的需要。

4、立面设计难点

(1)项目场馆由展览建筑改造成商业建筑,建筑形象的转变需兼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体现商业建筑形象而不破坏建筑群的整体感;

(2)项目为历史建筑,从西立面可以看出各年代的改建扩建的分界较明显,统一整个立面是项目的难点;

(3)中苏友谊馆(5号馆)的出入口(3号门)的雨棚及过廊与5号馆改造后的使用性质形象差异大。

三、改造设计

1、建筑功能改变

流花展馆改造后主要功能为会展和商贸。

1号馆: 一、二层为会展区,局部设有餐饮;三层为办公,局部设有餐饮;四层为餐饮、办公。

2号、3号、5号馆:一、二层为会展区,三层为办公。

4号馆:一~六层为综合配套中心。

6号展馆:一层为商贸区、局部设有快餐店及特色小吃;二层为商贸区,三~五层为办公,五层局部设有餐饮。

7号展馆:一、二层为商贸区,二层局部设有餐饮,三、四层为商贸写字楼、局部设有软餐饮,五层为办公。

8号展馆:一~四层为商贸区,其中三、四层局部设有餐饮,五层为办公。

9号展馆:一、二层为商贸区,三~五层为办公。

10号展馆: 一、二层为商贸区,三、四层为办公,五层为餐饮及美食广场。

2、总平面

(1)建筑各种出入口

1号馆临南广场一侧,保留了原有3个会展入口,正对2号门位置仍为主入口,另外两处为次入口;

3号、4号馆中部临东侧车道,均设有进入建筑内部及庭院的次入口,根据本项目整体的改造规划,将其中3号馆的入口北移。

场地西侧,沿人民北路侧,保留了2号、7号馆的入口,另在8号馆设有一个次入口进入展馆内部及北庭院,在9号馆设有一个次入口;

场地北侧,保留了9号馆中部的主入口,鉴于9号馆临街面较长,另在主入口的西侧加设了一个次入口进入展馆内部及北庭院;

6号馆的北侧,将原来进入展馆的次入口东移一跨,以便展馆内部更好的使用。

(2)加建基地面积扩大

整个改造,在庭院内增加了疏散梯、电梯、卫生间、设备机房、通廊平台等,加建部分占地面积约达2500O。

3、立面改造

(1)改造原则:

基本不破坏原有建筑外墙,局部外加装饰面进行处理,根据商业用途的需要对首层局部进行外开铺的设计调整。

(2)建筑风格:

保留南立面标志性的场馆记忆,保留原节奏感强的展览建筑的气势,融入周边的城市景观,与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等相协调、统一。

(3)选材:

西立面选材以石材、玻璃幕墙为主,以装饰面的形式替代原有以外墙漆,铝合金窗为主的立面效果;

南立面保留重要的形象风貌,不破坏幕墙结构,根据原玻璃幕墙的样式全面更换安全玻璃。

第5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这样,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且仍在不断加剧的事实。因此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是刻不容缓的。

1.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对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四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所以我国要发展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必须扫除以上障碍,解决影响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发展问题。

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2.1政策支持

建筑部在政策上提出以下几点:①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建筑设计市场。②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说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仅受惠于当代,而且惠及下一代。③引进并开发先进的节能技术。在发达国家,推行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方面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评价体系,我们国家应该借鉴和采用这些成熟技术、体系。④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

2.2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2.2.1建筑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1)屋顶节能设计

对屋顶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架空型保温、倒置保温等进行合理的保温和隔热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在冬季低温地区、夏季高温地区给室内提供适宜的生活温度,同时为冬季的暖气用能、夏季的空调降温用能节省出大量能源。我国冬季的采暖大多数地区还在用煤,夏季的降温一般都是用电。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对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在节约能源和调节气候,增加绿化率和建筑节能上起到很大作用。

(2)建筑外墙节能设计

在所有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进行必要的保温和隔热设计,特别是要求在农村地区做节能设计的宣传。比如陕西省关中地区绝大部分农用建筑的外墙都用240mm厚砖墙,这样的建筑无论在冬天还是在夏季如果没有相关的采暖和降温措施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必须通过其它方法满足人们在室内使用的要求。

(3)门、窗节能设计

建筑的门、窗是用来通行、通风和采光之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也是重点处理的位置。因为建筑的通风、采光好了可能其面积就要相应的增大,这样与外界的交换就会变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居住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大落地窗和外飘窗,这些对室内的保温和隔热都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地方性强制性规范。天津住宅节能设计标准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南向玻璃与墙面的比例绝对不能大于50%,而北向则不能高于30%。所以建筑门、窗别是户门、阳台门及外窗必须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要在设计中提高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能力,增加门、窗的密封性,减少通风次数,同时要减少门、窗的面积及透明程度,以保证建筑能耗的降低。

2.2.2建筑节能设计中利用可持续能源

(1)太阳能的利用

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所有的建筑都应该用太阳能,如果此建筑用热水的量比较大,就在其屋顶建筑足够其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在相邻用热水量不大的建筑屋顶建太阳能热水器,以补充用量大的建筑。在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应该全部用上太阳能电池,以供照明用电,并将此太阳能电池连入国家电网,剩余部分可以卖给国家,不足部分从国家来购买,这样也可以增加大众的节能意识。同时加快技术开发建太阳能建筑,在实践较成功的情况下,进一步在全国可用的地区进行推广。

(2)风能的利用

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据国家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陆上50m高度可利用的风力资源为5亿多千瓦,海上风力资源也超过5亿千瓦,储量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的3.78亿千瓦,与储量相比,我国风能资源利用在庞大的能源消费中不值一提。据统计,截至2004年末,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6万千瓦,仅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不足千分之二。在亚洲,印度以300万千瓦居首位,我国仅为印度的不到四分之一。所以我国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开发我国的风能资源,可以进行丰富与贫乏地区平衡,也可以将地方性风能发电设施与国家电网相结合,采用多余的电能卖给国家、缺少的电能从国家电网中买入的方法,尽可能实现风能丰富地区的建筑所需电能自给。

(3)水能的利用、节约淡水资源及雨水回收利用

我国淡水资源不算太少,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强,属于贫水国家之列。因此我国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利用中水,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应该作雨水回收及处理设计,可以用雨水冲厕所、清洗,对于特别缺水的地区进行技术开发争取将雨水处理到可饮用。这些可以减缓我国淡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到来的时间。

2.2.3加强节能设计法律、法则执行力度

我国要加快相关节能设计与绿色设计的法律、法规、规范的强制性执行。1986年8月1日建设部颁布第一个《节能设计标准》至今天,我国先后又在1996年7月1日建设经修订颁布了新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10月1日施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1月1日施行《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2001年6月1日施行《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2003年10月1日施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2005年4月4日了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根据这些规范,我国主要的大城市也制定了相对实施细节,但许多地区只是形成的标准,可执行却不到位,国家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强制性执行力度,并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其执行,也有相应的检查落实机构及政策的出台。

第6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development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 生态建筑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生态建筑的特征及其对设计的基本要求传统建筑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忽视甚至无视建造和使用建筑物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

生态建筑则是把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作考虑的基本因素,在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使用者身健康的提升。由此,生态建筑就其本质应具有下面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建筑物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友好与协调;是建筑物应让使用者舒适与健康。对上述基本特征,可理解为生态建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资源方面:a.应考虑包括土地、能源、水源、建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消耗;b.应考虑对包括土地、空气和水源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污染;c.应考虑对建筑物周围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其后两者尤为重要。因为人们往往容易对其忽视。

(2)健康方面:应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如空气、水源等)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如建筑材料、室内空气等)对居住者健康危害等因素。

(3)环境方面:应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诸如周边建筑群及交通、通讯状况和其他生活设施的协调配置等因素。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宅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改善住宅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3 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4 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4.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4.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降低“热岛”作用、改善住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4.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4.5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日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

4.6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声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

5 结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以青山湖玫瑰园为例,对山地别墅的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阐明了山地项目有别于其它项目的特点以及与景观的密切关系,植被保护对于社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建筑单体的细部设计充分体现其价值感。

关键词

规划建筑地形分析 竖向整体性

设计前言

明代计成在《园冶》的住宅 “相地”篇中将园地分为六类,提出“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充分表明山林地是设计师眼中最理想的安宅之地。

而别墅是一种高于常人标准的内外环境相容且自成一体的独立人居空间,这一空间即是指建筑空间,又是指环境空间,两者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完整统一体,并且它对于环境的重视更甚于对建筑形式的重视。

因此,山林地正是可以满足别墅这一类居住空间需求的最佳选择。可以说,山地别墅凝聚了人类对居住形式的最美好的理想,是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二.项目概况及设计难点

青山湖玫瑰园地处杭州近郊临安青山湖区块,北接石临线与杭州主城区相连,南面直眺青山湖,是青山湖区域内少有的直接临湖项目。拥有营造山地别墅罕有的湖景、山景、溪景三重景观资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总规划1600余亩,约300余幢纯独立别墅,容积率0.21。

该项目最大的设计难点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资源,使建筑与景观完美融合。我们从规划及建筑两方面的设计去考虑解决这个问题。

三.规划设计

(一)场地分析和理解

因为该项目地形复杂,我们在设计之初多次对基地进行踏勘,熟悉现场,并对基地做详细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加深对基地的理解。

地脉特征--分析场地的可利用性(30°以内的坡度适宜建造),挖掘有开发潜力

的区域。

2. 环境特征―对谷地、溪流等具有景观可塑性的区域或植被条件特别好的区域进行保留,形成项目独有的景观特色。

3. 空间特征―对山体的走势加以分析,对整个基地高低、开合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

(二) 规划结构

1.整体布局

根据地形特征,由自然山脉,河流划分,强化以组团为一个邻里单元的结构形式。建议8~15户为一个邻里单位,组团与干道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在开发用地较薄,无法形成组团的情况下,尽量把建筑布置在景观面一侧,并且可通过景观方式避免从主干道直接入户。总平图(图1)

2. 道路交通

别墅区道路等级根据每个区域不同的开敞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公共区

即主干道6~13M;第二等级为半公共区,即组团道路5~5.5M;第三等级私密区即入户道路4~4.5M。通过道路级别的不同,也有效的界定了不同的分区。

因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其道路设计应顺应地形,自然生成,并且线形自由顺畅,移步换景;同时应尽量以尽端式额道路为主,在减少车辆对住户的干扰的同时也提升了别墅的价值感;入户道路尽量南北走向,建筑侧向入户,保证南院的完整性。

社区内应设置各种形式的人行道路系统,除了与道路并行的单侧人行道外,沿水系与坡地公园可设置漫步道系统,并设置一系列景观空间,形成与环境紧密融合的步行体系。

在山地别墅的道路系统中,还应重视道路的竖向设计。根据规范要求,以不大于8%为宜;更重要的是应考虑道路与周边宅地的标高关系,确保道路设计的可实现性;同时对关键部位横断面进行分析,提前明确道路标高、±0.000标高、车库入口标高、庭院标高等主要空间的竖向关系,合理限定后期建筑及景观设计。

3. 景观营造

山地别墅项目通常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规划设计应注重从大自然中借景,

注重对景关系的营造。好的对景关系能极大提升建筑的价值感。重视公共景观与道路的结

合。增加空间转换节点,丰富公共景观界面。 空间转换节点(图5)

规划设计要提供明确的景观意向,既可以保证园区内建筑与景观的整体性,又可以避

免景观设计走弯路。在公共界面,建筑沿组团道路做不同的退让距离,营造丰富宜人的空间感受。

4. 植被保护与土方平衡

(1)山地别墅区原生植被的保留对于园区环境的营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大限度的保留原生植被,可以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互融与默契。但同时也应注意:

保留树木对户型平面布局制约很大,加大了单体设计的难度;

保留树木的标高制约了庭院标高,给竖向设计带来困难。

青山湖玫瑰园项目的设计中合理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营造了一个高品质的社区。

(2) 为节省开发成本,在规划设计阶段应根据竖向关系仔细测算土方平衡。土方量尽可能在本组团内解决,不能平衡的,在园区内统筹考虑。

山地别墅项目地形地貌复杂,规划设计需要全面考虑道路、宅地、建筑单体、景观意向、竖向设计、土方平衡、植被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如何综合权衡这些关系是把控规划设计成果的关键。

四. 建筑设计

(一)平面设计

1. 总图布局(宅地规划)

第一 ,景观优先原则:别墅异于其它住宅形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享有庭院和景观的高品质的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总图布局时,必须遵循 “观景原则”要优于“朝向原则”。应将建筑主要空间及主要庭院面对基地的大景观,诸如大的山景或水景(湖面或海面)。如果没有大景观,则主要功能空间要与主庭院关系密切,实现室内外空间的共融。

第二, 整体性原则: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庭院设计的基本意向,将庭院主要活动区(泳池、草坪)作示意,将建筑与庭院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山地别墅区在庭院有分层的情况下,着重考虑与主要生活空间相连部分的庭院,为后期景观设计创造合理的设计条件。

第三, 车库入口:优先考虑侧入,并且与人行主入口有各自独立的前院区域。车库前要留有足够的回车空间或考虑一定面积的室外停车区域。

建筑与建筑关系:与已有建筑之间的间距根据建筑体量做合理限定。目前青

山湖玫瑰园的控制为不小于20米,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通过局部建筑形体的错位适减小距离。

平面功能、空间与流线

1)平面功能:别墅的内部功能不但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别墅生活方式,因此增加了很多特有的平面功能,平面分工也更为详细。例如客厅和家庭厅、中西厨、主卧男女主人化妆空间及衣橱等空间既分离又相对独立,以及独立的洗衣空间、晾晒空间、分门别类的各式储存空间;以及健身空间、空间、视听空间、专用洁污空间等。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某户型一层平面(图3)

室内流线:不是单向的交通,而是尽量环通,且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通。

过渡空间:这些过渡空间分为两种。一种是联系两个功能房间的室内空间或入户过渡空间。这些过渡空间越充分,越有余地,居家的私密性就越强,也越少受外界干扰。另外一种是联系室内外的灰空间,它既是室内空间活动的延续,又是户外活动的开始,它使建筑和庭院即能情景相融,又能提供更人性、舒适的室内外生活。

强化地下室功能:山地别墅的地下室大多具备条件单面敞开,并且与室外空间关系密切,因此可以在传统地下室空间的基础之上增加某些主要活动空间,例如:次卧或者活动室等。

小庭院的营造:不但要注重主要室内空间与室外的交流,还要关注次要空间与局部庭院的呼应。

面向景观面的门窗要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尽量采用大面的分割形式,门可以全部面向景观面打开,真正做到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流通。

竖向设计

下挂户型:优先考虑,通过地下室与地形的结合,拥有一定比例的打开面,即契合地形,又大幅度的改善地下空间采光通风条件。

上爬户型:室内外高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通过景观手法予以化解,与前庭景观融为一体。同时室内尽量考虑设置电梯,功能使用上更具人性化。

高差的解决尽量化零为整(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适度整场),避免出现过多的高差,导致空间的零碎与使用的不便。

(二)立面设计

1.建筑风格

青山湖玫瑰园采用了多种古典建筑风格:法式,意大利式,英式,西班牙式。建筑色彩以灰黑或暖灰色为主,低调的色彩使建筑隐于山林之中。一至两层的建筑体量也使得建筑更贴近山体,不张扬突兀。 建筑实景(图4,图5)2.建筑材料

灰黑色的石板瓦或红色的筒瓦,暖色(黄色或米白色)石灰石,衬托出建筑单体更为浓郁的古典韵味。

3. 建筑细部

注重细节比例,各种线脚、柱式、栏杆等各种部位的古典处理手法既纯粹又简洁。

作者简介

姓名: 宋萍 出生日期:1976.11.1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烟台市

单位: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职务:项目经理

职称:工程师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第8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山地别墅;建筑形态;自然景观;探讨

一、前言

别墅,“别”是指另外的;“墅”《说文解字》曰野和土,指建在野外山上的建筑。《现代汉语词典》对别墅的解释是: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从专业意义的角度讲,别墅的正确含义应是“第一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养的园林房屋”。英文中villa指的是度假别墅,附有土地的乡间宅第或庄园,在本文中不做重点讨论。在一个别墅区内可以同时有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别墅、叠拼别墅4种别墅形式,也可以只有其中的1~3种,通常根据场地、使用人群等来进行规划设计。别墅按照建筑风格可分为:(1)欧式风格别墅。其中又可进一步划分古罗马风格、歌特风格、巴洛克风格等。(2)中式风格别墅。中式风格别墅区是由中国古典园林宅院转化而来,其建筑通常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部分主要特征,如风火墙、青白灰3种主要色彩、传统门窗艺术等。(3)还有美式风格、日式风格、韩式别墅等。

山地别墅区处于特定、复杂多变的山地地形中。山地地形的起伏变化在给建设带来不小的困难同时,也为建筑形态、路网结构、空间布局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设计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如何根据山地环境的特殊性,把握好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途径,建构具有山地特色的别墅居住区及建筑形态,是设计和建造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以丹东名仕庄园项目的实践为例,对山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一下探讨。

二、项目概况

某地项目位于两山交汇处。项目建设用地呈不规则几何形,北高南低,东西高差不大。项目建筑定位是高档居住区,由面积在300~600mm2之间的豪华独立别墅组成。别墅区一期工程占地2.85公顷,建筑面积8689mm2,由16栋别墅组成;二期工程占地5.17公顷,建筑面积11,856mm2,由32栋别墅组成;三期工程尚未开发。

2、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思考

2.1总体布局。别墅区受到山地的影响,只能在一个部位设置出入口。别墅区主干道沿山地顺势延伸,形成一个内部环形车行系统。在主干路的基础上,沿山势分别向外延伸数条组团级道路。在具体布置别墅单元时,选择了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道路顺应山势设置,每条车行路尽可能的服务两边别墅。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道路、加大别墅的南北日照间距,同时依靠减少车行道的面积的方式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规划设计借助北高南低、外高中低的地势,采用人工造景的手法,设置了自然溪流,营造出“有山有水”的和谐居住村落的空间形态。

室外环境尽量不采用高挡墙和高切坡,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采用自然放坡、放坡和堆低挡墙相结合的形式,达到整个居住区别墅建筑层次清晰,高低错落有致的总体布局形式。建筑布局采用自由式布局的方式,充分利用原地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力求创造一个建筑与山体相融合的环境特征。山坡别墅分布于西部及东部地段,居住于此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向上的山势和茂盛的树林,又可以享受到涓涓小溪的悠然自得,成为真正的“有山有水”的理想居所。

2.2竖向设计。由于建筑用地为山地,竖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专业性、艺术性、经济性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工程可持续发展。竖向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顺应地势,尽可能地减少土石方量。图1为该别墅区北侧山地的一个大剖面,图中细曲线表示原有地貌。图中清晰准确地表达出人工改造前山地原貌与经过人工改造后山地别墅区的竖向之间辩证关系。经人工改造后的天际线,与原有地形地貌基本吻合。设计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方面作出的努力在这个地方表露无疑。

别墅单体的前花园和后花园设置在不同标高上。一来可以消化掉部分的山地地形所带来的高差,二来可以体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空间特性。别墅单体的前后花园标高的设置,不但要遵循山地别墅区整体布局的需要,更要满足别墅单体内部功能的需要。名仕庄园二期别墅大部分地下室采用部分出户的设计手法,使前后花园高差为一层的高度,如图2所示。

2.3单体设计。在单体设计时,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要与地形结合,顺应高差,平衡土方量;二是要避免视线的遮挡,使每户都能享受到山景或水景,实现与“自然山水”的亲切对话;三是要合理安排别墅的庭院空间,增加层次感,营造山地别墅的居住乐趣,重现“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生活情调。有半地下室、有全地下室、有中空空间、

楼阁空间、庭院空间等。

平面设计在满足合理的功能布局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景观因素,室内和室外通过敞廊、露台过渡,空间界限变得模糊,山水仿佛触手可及。立面摒弃了欧式风格的繁文缛节,注重简约与现代的元素,清新不俗,与山势有机结合,错落有致。丰富的空间关系带来有趣的空间效果,为住户提供多样的选择,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3、结语

第9篇:中外建筑的区别范文

1.1能耗居高不下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原地区公共建筑单位能耗普遍高于居住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其单位面积耗电量达80~350kW•h/a,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中原地区公共建筑面积总量相对虽少,但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率相对较大,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笔者认为: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在未来10年内,中原地区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原地区公共建筑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势必将进一步扩大。

1.2空调能耗突出

由于夏季普遍使用空调制冷,导致空调能耗显著。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公共建筑总的能耗构成比例中,空调系统、照明设备、办公设备及电梯等耗能约占其总值的90%,其中空调系统耗能约占50%。据中原地区五年来的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来看,采用中央空调制冷和采暖的建筑14个(有重复),累计面积274115m2,年能耗累计4483494kgce,平均年单位能耗16.35kgce/m2,高于所有公共建筑平均年单位能耗值(15.785kgce/m2)。其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开封分公司最为突出,采用中央空调制冷和采暖,2010年年单位面积耗电量高达368度,年单位面积能耗为452216.35kgce/m2,单位面积年耗能费用高达272元/m2。

1.3同类型公共建筑能耗差异明显

从近年来的统计情况来看,不仅不同类型公共建筑之间能耗差异显著,就是同类型公共建筑之间的能耗差异也明显。比如同是大型酒店,汴京饭店年单位面积能耗为3.56kgce/m2,而中州国际饭店、开元名都大酒店分别约为21.92、44kgce/m2,约为前者5~10倍;同是国家政府办公楼,开封黄河河务局、农林局年单位面积能耗分别约为3.4、1.3kgce/m2,而中原地区公路管理局、财政局、税务局办公楼年单位面积能耗分别约为10.4、16.73、11.94kgce/m2,是前者的3~5倍。这说明由于公共能耗管理措施、管理手段、监管力度、管理制度的不同,导致同类建筑年均单位面积能耗差异大。

1.4可再生绿色能源利用空白

当前,中原地区公共建筑采用能源主要以煤电和燃气为主,统计各类公共建筑60项次,累计建筑面积1135081m2,总耗电78312618度、耗天燃气4557882m3,分别占公共建筑能耗总量的53.7%和33.8%,其他能源如煤炭、液化气约占10%,目前开封电力主要为煤电,而对太阳能、风能、光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依然是空白。

1.5能耗呈快速增长态势

随着中原地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共建筑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公共建筑所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公共建筑能耗不可避免的会大幅度增加。以大型商场为例,10年前中原地区的大型商场只有零星几个,如兴和百货、铜锣湾、航天、万宝等几个,且面积基本都在30000m2以下,规模较小,商品较为单一,如今开封大型商场的建筑面积和数量均是2005年的2倍以上,基本均为综合型市场。由于大型公建比例逐渐增大且其用电密度高,导致了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高于建筑面积的增长速度。

1.6部分单位能耗浪费严重,节能意识缺失

从上述相同类型相同规模公共建筑之间及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公共建筑之间的能耗统计比对来看,部分公共建筑能耗存在极大浪费现象,可以看出相关单位和部门在能源管理上存在监管不严甚或监管缺失现象,相关人员节能意识淡薄,未采取有效节能减排措施,如果正确对待及时采取妥当节能改造措施,加大节能监管力度,采取有效奖惩措施,则中原地区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前景巨大。

2面临的困境

目前,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能耗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如何做好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开封市公共建筑节能主要面临困境如下:1)超过95%的既有公共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建筑面积虽占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其消耗建筑能耗总量超过20%;2)节能改造宣传不到位,节能积极性不高,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一项新生的复杂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绝大多数公共建筑业主对建筑节能改存在诸多疑问,感到困惑,甚至心存芥蒂,从而极大影响了其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3)节能教育不到位,用户缺乏专业知识,导致的能源浪费现象也非常普遍;4)节能改造资金缺乏,是导致节能改造项目搁浅的主要原因之一;5)节能服务障碍多,一方面,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规模大,所需资金投入大,用户对改造项目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新的能源服务,会直接影响公共建筑原相关部门的传统利益。

3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行性研究

3.1政策可行

能源问题己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能源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节能己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建筑能耗的不断上升,建筑节能己成为节能工作的热点。实施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全面推进中原地区建筑节能工作,不仅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节能目标的需要,也是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一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河南省政府颁发的《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豫政[2010]72号)文件,中原地区政府颁发了《中原地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市政府第17号令),规定指出,要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经过认定达到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工程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返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0%的优惠政策。

3.2技术可行

目前中原地区建筑能耗已经占社会能源总消耗量的近30%。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量大面广,能耗突出,尤其是大型办公建筑,绝大多数的建筑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供热系统缺乏分室调温装置,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保温性能差,技术设备落后,在采暖和空调季节能源浪费严重。中原地区公共建筑采暖基本上以燃煤为主,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而且当前中原地区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其能耗也必将成为中原地区未来能源消费的一个主要增长点。由此可见,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对中原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应该及早开展,并应作为中原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大多采用外墙改造+外窗改造+屋面改造的模式。外墙一般采用EPS聚苯板、XPS挤塑板或岩棉板做保温层,外窗主要采用更换成塑钢Low-E中空窗、镀膜钢化玻璃或贴隔热膜等方式,屋面改造主要采用聚苯板EPS聚苯板、XPS挤塑板做保温层+卷材防水的形式,屋顶节能改造也有采用屋顶绿化、屋顶表面做浅色涂料层、屋顶遮阳、通风屋顶和蒸发屋顶等措施。随着中原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步推进,开封地区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已基本成熟,节能效果也日趋显著。

4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