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医养结合的创新点精选(九篇)

医养结合的创新点

第1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一、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大学生创业能力指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以智力为主导的较高层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种智力资本。而中医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针对中医院校的学生,以创业意识启蒙、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个体心理为主导的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创业能力的培养,达到创业教育与中医专业教育特点的有机契合。2.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首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多元化提升,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创业能力,才能够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热潮使越来越多的医药院校开始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让拥有一技之长的医学生尝试走向双创道路。其次,提高社会的整体契合度,也是传统医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中医这个职业就有自主创业的基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日趋多元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能力,更多的是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和把理论转换成效率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中医院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化社会的契合度,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再次,把握创业教育与中医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契合点,进一步深化中医院校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对中医行业的发展不可替代,在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医院校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不断创新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创业教育,加强企业、高校、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使学生毕业后由传统的谋职者、就业者,转变成为新岗位的创造者。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三强”实验班为例,就是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创业意识启蒙与强化跟师学习相结合。

二、构建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作为培养中医人才基地和摇篮的中医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医创新型人才作为振兴中医的历史使命,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1.以学生成才为根本,持续深化中医教学改革。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转变教育关键,深化教育改革尤为重要。首先,转变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新时期中医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要深化中医院校的教育改革,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转变,建立以中医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另外,还应该加强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与平台建设,深化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创业。其次,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力度。秉着以“中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开设相应的专业,为未来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创造条件。再次,引入创业教育。学校应该从学校、专业、师资水平的实际出发,努力寻找中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引入创业教育,强化创业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2.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有效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创新创业平台,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技术、科学实践平台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对中医学科研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形成和培养,让学生准确把握创业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例如,我校积极参加全国、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获得荣誉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动力。其次,继续完善我校的创新创业配套建设。其一,要不断优化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其二,成立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创业项目组织、申报、规划和指导,全面负责学校的创业课程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重要的前提,其三,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园,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健康+互联网”创业孵化园,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注入了活力。再次,学校需拓展大学生创新科研平台,校外加强与产业的联合,充分发挥课外科研基地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科研的机会和场所。3.以评价体系为引领,完善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首先,制定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内容和指标的制定,对专业教师、创业导师、班级同学、辅导员等进行评价,优化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整体评价体系。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电子化、可存储的创业档案,强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得分和创业评价结果。再次,合理检验并完善创业评价机制。应根据社会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评价内容和指标,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要建立真正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需要经过更加详实的实践探索,需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和成功案例。唯有这样,才能为高等中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才能真正地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结语

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高等中医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必须实现传统中医和中医药创新这一理念相结合,勇于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于铭 张明远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鲲鹏.基于"传承-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为例[J].中医教育,2016(02).

[2]牛素珍,牛彦平.对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08).

[3]汤佳乐,程放,黄春辉,等.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

[4]吕朴,崔冉亮,戎凯,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王惠群,杨大刚.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导向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6]戴建国,赵玉男.中医院校在中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7).

第2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当前,医学教育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升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发展的速度还比较慢,不同的院校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院校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效率比较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难以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效果。比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针对人才创新培养没有配套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缺少变革,教学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缺少重视;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当前形势的发展实施更新,医学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

2.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

针对临床医学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学理念会决定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注重个人的学术水平,强化继续教育,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力量,所以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这有助于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要深入教学理念的创新,要求创新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将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理念实现创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要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存在多个环节,如理论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临床的实际操作。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帮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采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要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3.临床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临床医学和疾病的诊疗密切相关,所以临床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当前国内的医学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单纯的疾病治疗在转变为生物和心理的共同作用,而社会对于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医学人才的创新体现在多个层面,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还体现在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所以培养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要以临床为导向。

3.1 要结合临床教学的特点

临床医学知识的内容非常多,这些知识依靠记忆难以保证学习的效果,记忆式的学习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改变原有的记忆式学习方式,实现探索知识式的学习。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也要实现创新,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立足于医学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方式,保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方案的设计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重视效果。好奇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好奇心,就会爱好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们会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就可以保证。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提高,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就能保证。在探索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会主动钻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 要注重创新平台的建设

要保证教学创新的有效性,院校要注重创新平台的建立,通过创新平台有助于科研的进行,有助于实现创新。学生在科研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可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临床疾病的分析能力,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要将科研活动和附属医院的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为学生参与临床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学生可以将科研知识转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研中通过创新思维可以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学校要扩大科研究平台的范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C会。

3.3临床教学的创新成果要有评估机制

原有的教学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评估过多的重视学习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缺少关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有针对创新教学的评估机制。教学评价要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特点,注重考评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评估要侧重于临床病例治疗,要注重学生在临床治疗中的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成果的评价要体现出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提高创新式医学教学的效果。

第3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关键词:医学;创新教育;难题;对策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而传统医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过分强调统一,教育理念、方式等都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倡导的创新教育不符合。为了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医学创新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医学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教育是教育者在吸取传统教育精华的同时,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医学创新教育在注重创新的同时,结合学科自身特点,还应加强受教育者的专业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坚持走科学正确的实践能力之路,实现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的有机结合。

三、医学创新教育面临的难题

1.医学教育观念陈旧、培养目标单一。传统医学教育的目标过于单一,因此培养学生方面局限于治病救人,并没有更深层次地从本质上对医学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现代医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医学目标:一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二是治疗和治愈疾病;三是减缓由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疼痛;四是预防过早死亡,促进安乐死,为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虽然认识到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医学教育仍存在教育框架不合理,缺乏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活动的投入。

2.医学模式转变滞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已不仅是单一的消除疾病,人们已经开始向全方位保护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转变。但是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较落后,还只是将患者当成简单的生物体,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识人类的疾病现象,离实现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还有一段距离,这严重影响医学创新教育的实施。

3.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受传统医学教育长期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一直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在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施创新医学教育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将单纯的传授医学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认为知识才是真理,没有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老师的思想都会影响学生对创新的认识,阻碍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4.医学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医学教学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满堂灌”现象经常存在与课堂上,教师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主动性降低,而教师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习惯了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会主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于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5.校园缺乏创新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深受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氛围的创建。校园活动虽然频繁开展,但是往往偏向于文体活动,关于学术方面的活动很少,即使有也是照搬和模仿,很少原创,特别缺乏对创新环境的倡导,导致校园文化单一,创新氛围不浓,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

6.教育成果评价标准单一。传统的医学教育成果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局限于对分数的追求等其他外部动机,没有培养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实行医学创新教育时这些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推进医学创新教育的对策

1.营造创新型教育环境。创新型的教育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创造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在推进医学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营造创新型教育环境,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其一,是致力于建立一套创新型评估系统,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从单一的检验知识成果转变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其二,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培养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过程;其三,教师正确认识医学创新教育师生观,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推进医学创新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在医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医学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3.提高教师的创新素养。教师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性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创新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其二,医学创新教育的特点是超前性和新颖性,要求教师应及时把最新的医学概念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保证学生的知识层次与医学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因此,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4.创建医学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立医学院创新培养基地,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和实验,教师主要是起指导作用,在学生出现偏差时候及时指导。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拓宽思维,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五、结语

医学创新教育的推进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致力于为社会输出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当今医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通过深入分析给出细致的解决措施,将指导医学创新教育更加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秀敏,毕光忠,吴乃利,郝承懋.医学生创新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

第4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总体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缺乏创新性意识

在理论课堂上不能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于高中时代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堂上,做实验的过程中照抄课本,按部就班,不敢大胆尝试。

1.2缺乏创新性思维

对权威和课本过度依赖,缺乏深层次思考,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单一,缺乏新意。不能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对未知领域缺乏探索精神。

1.3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

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总体观察力较差,尤其是在实验课堂上,一个简单的滴定操作,教师讲解演示完成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却有80%的学生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现象。观察力的敏锐性、准确性、全面性,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二、多种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是医用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意识,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创新教育是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医用化学创新式教学模式建立的探索。

2.1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①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精选内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结构和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师不仅要善于恰当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而且还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把教学过程变成一连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知识传授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②紧扣医学知识,突出医用化学的应用性,拉近医用化学与医学专业的距离。例如:在讲授“渗透压”的内容时,可以提问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利用的原理是什么,从而引出溶液渗透压对红细胞在高渗、等渗和低渗溶液中形态变化的影响,再有目的地讲解渗透的概念、产生条件,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再如:在讲授“立体异构”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解20世纪50年生的“反应停事件”,该药物分子的一种异构体可以减弱孕妇妊娠反应,另一种对映异构体却易导致新生儿畸形。从而引入“手性”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事实来理解结构完全相同,但是空间结构不同的手性对映体,在体内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或者是药理活性,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对映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物。把枯燥的理论灌输用形象的实例加以讲解,自然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网络化信息平台辅助教学突破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同时,可以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①建立网络化信息平台,设立课堂评估、在线测试等模块实现考核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管理软件,随时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知识盲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为教师进行“发现式”教学,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途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尚未掌握的知识。②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实现动画、图形、声音、文字的整合应用。例如:在讲解卤代烃的SN1和SN2反应机理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可以形象地看到SN1反应机理中碳正离子的生成,伴随着碳的杂化方式由sp3转化为sp2,相应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转化为平面三角形,亲核试剂从平面两边进攻从而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的两种产物;而在SN2反应机理中,亲核试剂从卤素背面进攻,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同时进行,从而只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将课本中枯燥文字以形象生动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强化。

2.3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观察力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验证理论,而且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创新性思维,进行创造性教育有其独特的功能,是医用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和检验医用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医学生通过医用化学实验,掌握必需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①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医用化学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实验技能方法相互渗透的一种有效的实验形式,其宗旨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中的特殊功效。例如:“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这个设计实验,学生结合理论课中学习的酸碱滴定知识,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自己根据所设定的合成步骤进行测定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进行辅助指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能力、兴趣选择一些实验来进行锻炼,这些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实验课本上的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独立做好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的预测等以书面报告给出。经教师查看许可后,学生进入实验室,独立操作,教师仅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为了做好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思考解决,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在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医学特色

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同时,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①优化教材内容,搭建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互渗透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每个化学知识点在医学专业中的位置和作用。精选教学内容,既突出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又充实医学知识的相关内容,将一些与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讲述,增加一些化学知识在医学中具体应用的例子。尤其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入医学知识,这将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卤代烃这一章时,可以通过事例引入。在绿茵场上拼抢受伤的运动员,向受伤部位喷洒一种药之后很快就重新站立起来,又投入了比赛。那么这时候可以问学生,想不想知道使运动员很快消除疼痛的神奇药水是什么呢?这就是具有“化学大夫”之称的氯乙烷(C2H5Cl),它是卤代烃中的一员,这种卤代烃具有镇痛和局部麻醉的作用。那么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卤代烃的医学应用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利用化学基本知识解释生活常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常识。如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白菜”、“毒胶囊”事件,等,将家庭中与健康相关的热点问题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会使学生大开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5优化师资队伍,实现医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

高等医学院校的现任医用化学教师所学专业均为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授课中过于关注化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忽略了与其相应医学知识的联系,没有将医用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那么必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进行医用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医学中,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身医学知识修养,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医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

2.6推行新的考评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和推行创新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将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进行检测,改变传统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不再仅仅注重“学分”和学生试卷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分”。考核内容要尽量具有挑战性、创新性,设计出创新型高素质学生所应该获得的“创新能力分”数值和“创新能力分”结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新求异。采用开放式、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开卷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多种考核方式。

三、多种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的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探索,总体效果是积极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的医用化学教学为医学生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在理论课堂还是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积极思考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学会了多渠道获取信息。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并结合图书资料去综合分析,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③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实验课堂上的表现较为突出,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正确地独立操作,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做认真、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

四、小结

第5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药学;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专业实践必修课程之一,药物化学为西药药物研究发展来的学科,实验教学中需要综合利用经典药物设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化学合成技术等药学理论知识,开展化学药物的设计、合成,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结合中医药院校教育特色,更好地将药物化学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从培养中医药人才出发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而药物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综合环节[1]。当前,全国25所中医药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药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2]。如何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使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尽快适应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药物化学实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改革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课题组进行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医药理论渗入,扩展药学专业学生科研思路,增进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西药和中药在同一门实验教学中融合,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可以使药学专业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增强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避免自身陷入中医院校药学专业学生“不中不西”的定位陷阱,真正实现“西学中用”,增进学生人格和心智的健全完善,进而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控制能力、承受能力、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3]。

1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多采用西医院校或是综合性大学的经典药物合成实验案例,其专业培养及实验课程内容上缺少与中医药基本理论的融合,未能体现中医药教育培养的特色,在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知识和运用药物化学知识进行中药研究的教学目标上出现断层,不利于体现现代中药研究的新进展。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及科学研究在实践性方面具有一致性。现阶段,本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定位在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将药物化学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因此,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及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探索药学专业培养的新模式,以药物化学实验教程改革为切入点,选取经典药物化学实验,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药物化学实验知识及技能。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将中医药配伍理论和药物设计方法相结合,将经典化学药物的全合成、中药活性成分全合成和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融于一课,兼具当代药物化学合成培养要求,又能够体现现代中医药特色。笔者论述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及指导思路,旨在通过药学和中药学的相互融合,满足本校药学专业培养的新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培养的新思路,为其他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2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阶段

2.1阶段一:经典化学药物的合成实验

通过经典化学药物的合成实验,巩固学生药物化学理论知识,锻炼药物合成基本技能,加深药学生对药物化学的理解。例如,缩合、还原、重氮化、偶合、成盐、重排等单元反应机理的认识,熟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条件的选择,掌握药物合成的设计思路及制备过程。在教学前要求学生发掘相关化学分子研究的文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献,了解涉及的反应原料、反应方法、反应中间体及溶剂性质等,熟悉反应及分离、纯化原理,并运用结构表征手段将实验得到的产物与文献数据进行比对,将药物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随后进行中医药相关研究的专业素养,并为对此类领域具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为其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目前,药物化学实验教材涉及多的案例有苯妥英钠(抗癫痫药)、巴柳氮钠(抗溃疡)、硝苯地平(降压药)、盐酸普鲁卡因()、贝诺酯(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等化学药物的全合成;尤其是贝诺酯的合成(图1)不仅包括了酰氯结构的制备、分子缩合等常规单元反应,更体现了理论课程中所学的药物经典设计方法———拼合原理[4]。“拼合原理”主要指选取两种及两种以上生物活性化合物,利用化学合成技术将所选结构拼合在一个分子内,或选取药物的药效基团组合为新的分子,以达到联合二者药效,改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使拼合结构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贝诺酯是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以酯键结合的中性化合物,在降低了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毒副作用的同时,疗效上得到了提高。因此,药物“拼合原理”与中医药通过“配伍法则”使单味中药经联用达到减毒、增效的临床用药思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何借鉴“拼合原理”和“配伍法则”开展中药创新药物研究,这是值得药物化学工作者引起注意的思路。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阶段二和阶段三的教学实验设计。

2.2阶段二:中药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全合成实验

中药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等也已被现代科学解析,并且许多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全合成亦是现代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因此阶段二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中药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全合成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中药小分子相关知识。在中药创新药物的定义中,无论是有效部位新药,还是有效成分新药,最终落脚点都归结于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但目前中药里发现的明星分子或活性成分一般含量较低,仅靠提取、分离不能解决其成药性问题,因此,中医药院校的药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代表性中药里活性成分的全合成工作,例如川芎中川芎嗪的合成、秦皮中秦皮乙素的合成、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合成(图2)等。通过中药小分子活性成分的合成实训,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药学基本知识,锻炼了药物合成基本技能,更能够加深药学生对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特征、构效关系,回答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具备开展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及探索性研究的科研素养。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发现正是在充分认识中药基础上,借助现代药学分离、合成技术,获得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发现,是我国现代药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院校的药学生有必要、有责任掌握中药活性成分的设计、合成技能,为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打下基础。2.3阶段三:西药结构拼合原理与中药配伍法则结合的原创性实验通过西药结构拼合原理与中药配伍法则结合的原创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所学药物化学知识运用到中药新药科研研究中的思维及科研素养。前两个阶段更注重对学生药物化学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的培养,而本阶段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将中医药理论思想与药物化学设计理论结合进行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路培养。中医临床用药讲究配伍法则,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将单味中药有机组成一个整体,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通过贝诺酯的设计、合成理念,使学生充分领悟化学药物结构拼合原理和中药配伍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者均是将不同的药物单元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治疗疾病的最佳效应。因此,本节内容主要基于中药经典方药开展系列设计性实验。例如,基于蛇胆川贝散开展胆酸———浙贝乙素衍生物的合成[5]、基于丹参冰片药对开展丹参素———冰片酯的合成[6]、基于川芎丹参药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开展川芎嗪———酚酸衍生物的合成[7]及其他中药复方中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发现等过程[8],力求药学专业学生能将传统中医配伍理念和现代药物化学拼合设计理论融会贯通。此外,利用“中医配伍法则”和“化药拼合原理”为指导,设计、合成、筛选得到的先导化合物,不仅成药性良好且具有一定靶向性,与21世纪精准医疗的理念不谋而合,能够获得国内和国际授权发明专利。据悉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北京中医药大学雷海民教授的“精准I类抗肿瘤药物”已成功完成市场转化,推进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发的进程,再次彰显了中医药源头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案例能够激发药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专业认同感并树立更高的职业发展目标。

3小结

第6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综合性大学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深刻阐明了改革创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1]。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关于综合性大学医学学科应该“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综合性大学医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创新素养的研究则相对空白。着眼于医学教育规律,探讨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问题,对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医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 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必要性

1.1 新是当代医学人才的核心素养

在当今时代,随着疾病谱、人口谱、人类生活环境与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2],医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深入,致使新知识、新案例呈几何级数增长,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成果的发明与转化也呈现出周期骤减、范围扩大的特点。伴随着这一趋势,医学人才不仅要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要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着眼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新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探索知识、更新理论、革新技术、引领发展。因此,创新已经成为当代医学人才的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其能否在医学从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取得成就,实现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

1.2 创新是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学科的本位是探索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解决科学问题,服务人类的健康[3]。唯有创新才能实现医学学科的本位价值,而学科的创新归根结底要依托创新的人才。因此,医学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与解读,而应该思考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其推动学科发展、服务人类健康的潜能[4]。高等医学教育一方面要着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价值观,使学生自觉成为引领、传播创新理念的主流力量,促使创新理念渗透到医学从业者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中,提升整个学科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高等医学教育更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学生成为推动医学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1.3 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导向

在“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进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历史使命已经向综合性大学发起号召。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5]。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 。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综合性大学必然承担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这是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办学层次目标,也是综合性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学科的时代导向。

2 创新素养培育视阈下综合性大学医学生的特点分析

2.1 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

综合性大学办学实力较强,高考录取分数较高,尤其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在各专业中居于前列。因此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普遍成绩良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学习基础。由于医学学科实践性较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不仅需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实验课程,在高年级还会经历长达1-2年的临床见习及实习训练,这造就了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医学生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知识资本,而较强的动手能力则成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独特优势。

2.2 知识结构单一,思路相对闭塞

医学专业学制长,课程设置多,考试难度大,致使医学生普遍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虽然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为学生提供了多领域的知识学习平台,但由于在当前的医学高等教育中,高校普遍为医学生设置了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需要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必修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课业内容的自主选择空间很小,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涉猎较少,对社会时事了解不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同时,由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学生缺乏对新问题、新现象的探究和思考,考虑问题的思路相对闭塞。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2.3 职业规划明确,创新动力欠缺

医疗行业严格的准入制度决定了医学高等教育必须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方向性,因而与人文类、理工类专业宽泛的就业方向相比,医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较为单一,几乎所有的医学类毕业生都要到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只有很少的学生会从事研究工作、销售工作或到政府机关部门就业。明确的职业规划推动着医学生主动提升学业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动力。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多局限于取得成果、、申请课题、辅助导师,以便为将来的毕业求职增加砝码,却很少有以兴趣为导向的自主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学生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质量,阻碍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3 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3.1 健全课程体系,加强师资保障

课堂教学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创新素养培育的主要渠道。综合性大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医学生特点,建设专门的医学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还应借助多学科平台,为医学生提供更多人文、科技、时事、互联网相关的选修和通识课程,帮助学生丰富前沿知识,拓宽交叉学科视野,为创新素养提升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目前综合性大学中专职创新教师数量较少,创新教育多由辅导员和部分专业教师兼职负责。这些“兼职”老师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在创新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较少。而且医学生的创新一般集中于医学相关领域,没有扎实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一般难以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有针对性的创新指导。因而综合性大学医科应该建设一支有医学专业背景、兼具创新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创新导师队伍,并通过绩效奖励、职称晋升等激励方式,保障教师对创新教育工作的投入。

3.2 更新育人理念,改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仍占主导,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这导致医学生缺乏探索和创造的主动性。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应当更新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提升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例如,目前已经被众多世界医学院校采用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自我引导式学习,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6]。

创新的过程始于问题的提出,而这些问题大多来源于实践,而且最终要靠实践去解决。在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均设有实验课程和实习训练,但由于院校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考试升学压力繁重等原因,实践教学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尤其在本科阶段,实验课一般是“老师领着做、学生照着做”,临床实习也一般局限于病案整理、资料递送等简单重复工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较为有限。

3.3 优化管理模式,鼓励创新实践

医学学科的总体氛围趋于严谨沉闷,学生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综合性大学应当积极开展医学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强调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成果,构建科技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学生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和服务,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促使学生在自由常新的成长环境中养育创新情怀。

学校还应将创新素养纳入医学生评价体系,搭建创新竞赛平台,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将创新表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营造充满创新热情与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主动提升自身创新素养。

总之,创新素养培育在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学校应当结合学生现实特点,采用科学路径对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系统培育,以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切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议精神引向深入[N].中国教育报,2017-01-13(01).

[2]凌保东,李春平.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应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20-21.

[3]刘昕璐.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谈“十三五”愿景:让医学院成为交大跻身世界一流的“排头兵”[N].青年报,2016-03-04(A08-09).

第7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共建;科教融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在國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开展“三早教学”和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

为解决国内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科教融合及医教融合不足,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础医学院自2016年起,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为抓手,强化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原则,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时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1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概况

1.1凝练学科方向

在前期学科发展基础上,基础医学院重新调整、凝练了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包括免疫学、神经科学、血管科学、蛋白酶体修饰降解与疾病、肿瘤学。围绕这5个方向,建设了基础医学科研共享平台。在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支持下,近三年集中采购了一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平台由专人管理,网站预约使用,开放共享。

1.2开展学科共建

在校级层面主导下,基础医学五大学科方向与附属医院对应临床科室以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共建。共建单位之间制定了共建合作框架,规定了合作的范围、内容和任务。同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联合开展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

1.3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

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强化科教融合,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学科共建成效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晰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预期成效等。同时,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优化、育人模式改革,通过案例式教学以及“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2.1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内容

2.1.1将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依托科研优势,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3]。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一方面将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科研进展、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2],让学生分享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的科研新进展和新发现,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精心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2.1.2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团队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科研新发现、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一是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如将教育部获奖成果——“辛伐他汀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作用及机制研究”转化为“辛伐他汀对抗H2O2所致的动脉内皮急性损伤”实验项目,启迪学生开展机能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验设计能力;又如将卫生部获奖成果——“诊断肝癌的甲胎蛋白酶标电泳测定法”转化为“肝癌的检测方法与防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既解决了实体实验所涉及的高成本、高消耗和酶标试剂配制难等问题,也有利于启迪学生进行分子医学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二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如将“N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研究成果转化为“再生医学概要”课程内容;又如将“肿瘤靶向的MRI/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光磁成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分子影像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科研新发现和新成果。

2.1.3联合研发特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联合研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3],让学生了解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培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已联合研发了“纳米分子影像探針对肿瘤诊断和治疗”“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高致病性病原体患者采样及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椎间盘的解剖与临床”等6个原创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作为特色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并应用于医学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如研发的“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利用ESP电子标准化病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3D仿真形式动态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溺水后人体生理功能改变、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现场急救方法,该项目补充了实体实验中高危实验项目的缺失,拓展了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场景,培养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此外,也有利于普及溺水知识与急救技能,提高溺水后抢救的成功率,惠及大众健康。

2.1.4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

教学团队注重基础实验与临床实训相结合,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以拓展实验内容,独立开设《模拟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临床病例,并联合研发了21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呼吸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失血性休克等项目。以高端综合模拟人(ECS)为载体,按照“临床病例-计算机编程语言-ECS演示其体征-动物实验”方式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通过ECS演示临床病例,学生从病情的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应用多学科知识解释临床现象与疾病发生机制。这种“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一方面补充了动物机能学所不能观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现象,也拓展了在动物和人体不能实现的实验;另一方面实现了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情景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2革新育人模式

在优化课程内容、将科研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2.2.1实施案例式教学

自2016年开始,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等医学类专业1~2年级的病理学、生理学等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C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融合临床问题的案例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下面以病理学CBL教学为例,介绍教改课的具体实施。

(1)病案设计。教学团队首先联合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如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肿瘤、炎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均附有3~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学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准备。

(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改课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课前分组及发放相关资料;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病案临床资料结合尸解标本进行个人学习和组内协作学习;三是根据教学病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各小组对患者的发病经过、病理诊断进行初步分析,并制作汇报课件。汇报内容包括诊断、诊断依据和知识分享等。该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CBL课堂。CBL课堂是教改课的主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讲解大体标本、讲解尸解切片、解释症状和体征、分析发病经过和死亡原因、提问与回答等。各小组就不同的任务做发言准备,同时轮流观看大体实物标本;二是各组汇报与讨论:每组代表就本组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同组其他成员可补充和回答,而其他组同学就该组的分析、表述等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同学们查找病变、正确诊断的思路和方法。三是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一方面引导同学提问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归纳和总结,帮助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该环节侧重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2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在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同时,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5-7],即实行导师制,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三早教学”——“早进实验室、早科研、早临床”;“三结合培养”——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2)具体做法。由1~2年级的医学类学生组成若干个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配备“双导师”,由基础和临床各1名老师为指导老师,两名导师联合制定科研兴趣小组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是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及项目实施是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大创项目选题结合临床实际需要,科研兴趣小组首先通过到附属医院调研、见习等方式寻找自身感兴趣的临床问题,然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初步选题,最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题。二是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选题确定后,科研兴趣小组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申报各级大创项目;而大创项目立项后,科研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室开放进行相关科研技能训练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科研论文。三是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培育相结合,在大创项目基础上,遴选部分已有阶段性成果的优秀项目作为学科竞赛培育项目,经进一步培育,再选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3年多的实践表明,“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3建设成效

3.1学科建设成效

3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取得了较大进步。2018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整体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同时纳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強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名单;获批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内多人获得广东省“珠江学者”人才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翻倍增长等。

3.2人才培养质量

3年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有效促进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而相关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3.2.1专业技能扎实

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4.77%、90.16%、87.11%,分别高出全国11.18%、16.41%、12.82%;在专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作品大赛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等6项,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3.2.2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获各类大创项目242项,其中国家及省级项目101项。获专利10多项;学科竞赛获奖50多项,其中部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30多项;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500多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8篇。

第8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部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部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

第9篇:医养结合的创新点范文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数十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教学一直沿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医学专门人才,对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制的逐步健全使医学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务必与时俱进、大力改革、勇于创新,否则将严重影响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我国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1 法制的逐步健全,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遭遇尴尬

医学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双重特性。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人的生命至高无上。医者,性命之所悬;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因此,社会对于医学专门人才的要求远高于对其他人才的要求。

如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长期以来,通常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在于:教学按医学基本知识结构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则师生与病人“面对面”。依靠这种传统模式曾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医学专门人才,其中不乏医学大师。过去,在社会崇尚医学、人们自我权益认知缺陷的年代,不少病人甘愿“献身医学”,成为师生临床实践教学的活“供体”,任凭师生实践。然而,随着社会进步,法制逐步健全,人们自我权益认知不断完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甘愿成为师生临床实践教学活“供体”的患者愈来愈少。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一步加大了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其“举证倒置”使医疗纠纷大增,医患矛盾尖锐,因此医院惟恐被病人抓住“侵权”把柄而对医学生接触病人的限制越来越多,以致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保障,学生最基本的诊疗技能(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妇科常规检查、助产、外科手术,等等)得不到应有的训练,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状况势必影响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寻求一种既能适应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又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迫在眉睫。

2 创造型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彰显弊端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其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是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从创造性思维全过程来看,它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部分。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当然也就无创造性的成果[1]。因此,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一直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学生学习过程成了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界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消化、吸收、应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育教学传统模式突出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却使其发散思维受到束缚,想象力越来越枯萎,主动性难以发挥,极大地妨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大学教育,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性,但以教师为中心的的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仍“统治”着多种专业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结果培养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医学类专业也在其列。

在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下,设定的理论课,教师就得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满堂灌”,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给予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机会甚少;如果在早、中期阶段,即便允许教师灵活机动,教学设计有意诱发学生发散思维,或学生在“传递-接受”知识过程中萌发发散思维,但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阶段性),使学生在这一阶段(类似房屋建筑的“备料”阶段)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的知识有限,且已获取的各学科知识之间缺少实质性联系,而课堂以外又无自主快捷获取完整医学知识的必要环境和条件,结果发散思维发展受阻;此外,医学知识本身严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都是已成定论的、多为经典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容易使学生迷信,形成思维定势,总想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而且正向思维和集中思维较多,而发散思维较少。可见,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务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创立一种既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新模式。

3 建立教学新模式,适应当代医学专门人才培养需要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人才培养采用的两种主要教育教学模式。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因为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被忽视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则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这些优点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无可替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J.Piaget)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但也有明显缺点:“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2]两种教育教学模式各有利弊。

3.1 建立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应以上述两种教育教学模式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为基础,使之具有“双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特征,并根据学科特点及临床实践教学实际加以优化,弥补医院因回避引起法律纠纷而设置的限制给临床实践教学留下的遗憾,以便创造型医学专门人才培养,以适应新时期对医学专门人才的要求。要实现两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则需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等特性和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以及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递迅速、不受时空限制、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等优势。

转贴于

3.2 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内容 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现行模式为基础的复合模式。在其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包括:

3.2.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内容、顺序、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即教学应达到的结果)依据各分枝学科知识在整个医学知识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或每一个知识单元在其分枝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作用而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顺序”依据教学内容中各知识单元的层次与逻辑关系确定;“教学的起点”依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

3.2.2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进程”是以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所设计,其教学活动始终指向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常用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即通过支架即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又称情景性教学、实例性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即将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事实事件中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又称随机通达教学,即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此外还有“自我反馈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方法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选择是整个教学策略设计乃至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

3.2.3 教学环境与条件包括: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协作学习环境,等等。“教学环境与条件”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外因。十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在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重视,使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具备较为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自建或/和通过Internet获得丰富的医学知识信息资源,也设计、开发出部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诸如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简称“SP”)、影像专业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实验室或教室通过网络亲身体验在放射科读片现场的环境)等,协作学习环境诸如课堂小组或班级讨论等设计也比较完善。然而,对于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尤其是满足最大限度地快捷、任意获取知识的要求来说,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尚嫌不足,而且尚未形成完整的医学知识网络。因此,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或完善是其教学设计的重点。这种必需的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应达到以下要求:从医学基础到医学临床的各学科,所有的不同层次的知识点都通过链接而成为完整医学知识信息网络中不同层次的“结”;从任何一个“结”(知识点)切入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结”间链接到达所有的“结”,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如此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可以满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促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自我确认,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2.4 教学效果评价其评价旨在确定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通过教师“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应包括教学主管部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着眼,负责对专业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采取专业理论知识综合笔试、专业技能面试等方式;“教师评价”应从学科或知识单元教学目标着眼,负责对班级整体及学生个体达到教学目标程度进行评价,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应从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意义建构的成效、协作学习中的作为等方面着眼,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采取教学班或学习小组评价、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等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修改或调整。

3.2.5 强化练习措施针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发现的不足,设计配套方案,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直至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3.3 新型模式给医学教育教学带来的新问题 建立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同时避免医学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法律问题,但它将带来新的问题:①利用人为设计的脱离医院“现场”的“情景”(“情境创设”的学习环境)后,与病人“面对面”的机会少了,学生真切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少了,人际沟通能力锻炼也少了,这些都可能加大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跨度”,延长其踏上工作岗位必须经过的“过渡期”或“适应期”。②利用模型(包括模拟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如心肺听诊、助产、动静脉穿刺,等等),学生有可能因为感觉“失真”而难以准确掌握其要领。③利用“标准化病人”模仿的疾病种类和症状很有限,且没有真实体征;“标准化病人” 模仿的是“典型”病症,而临床所遇病症并不都是典型的。因此,无论“标准化病人”模仿如何逼真,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操作技能训练的效果仍无法与真正的病人相比。④“标准化病人”资源有限,短期内很难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要;“模拟人”的使用需要高额经费作支撑,将增加教育教学成本。为此特别提示:在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对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设的教学情境、经过训练而成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环境与条件,不要过分依赖;临床实践教学仍应尽可能地深入临床第一线,主动争取病人配合,在与病人"面对面"中完成。

4 结语

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亟待建立一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既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又能避免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法律问题。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应用奠定的基础,为建立这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