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影响精选(九篇)

人体工程学的影响

第1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中得到了深入宣传,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各界人士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除去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也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周边环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协调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从意识里达成环境保护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环境影响进行准确科学的衡量评定,成为当今人们所重点研究的课题。

1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同步的、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对这种影响进行清晰的界定。以水库蓄水引起的地质灾害为例,其严重破坏了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导致了地下水位的变化,其影响涵盖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以在对农业水利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定时,应主要从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两方面进行。

2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与实施内容

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时所用到的方法可根据时间段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三种。本文重点就评价方法的实施内容进行具体探讨,其内容可大致分为四点:一是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二是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三是环境影响的预测;四是综合分析评价。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其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后续结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工作的范围是所有与水利工程有关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因素,其内容可分为自然和经济社会两个方面。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根据环境状况预先调查得到的材料和信息,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就整个水利工程所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并根据各因素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对其进行有主次的分析,以此形成综合科学的评价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清单法:对水利工程可能影响到的周边生态环境因素进行例举,并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三种方法,目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矩阵法:将水利工程所能影响到的环境因素放在纵列,将与之对应的环境效应放在横列,以此形成规则的矩阵。在这个矩阵中,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的正负影响程度可通过不同的等级形象标示出来。此外,还可通过引入加权的方法标示出各因素对整体环境的影响总和。

网络法:这是流程图的一种结构形式,即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人类活动与造成的环境影响通过方框和箭头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客观地反应出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因果关联。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就是在水利工程完工后对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

定量分析多用于一些能用量度进行衡量的环境因素,需借用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进行预估。比如预测水库竣工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常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估;预测水库对河道疏通情况的影响,常兼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共同进行预估。

定性分析多用于一些难以用量度进行衡量的环境因素,需通过机理分析或类比分析的方法预估。比如预测水库竣工后对疾病传播情况的影响,要通过类比分析进行预估;预测水库竣工后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影响,则需要通过机理分析进行预估。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得到的结果,结合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就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所涉及的所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科学的总结和分析,通过整体评价工程的环境影响,找出解决不良环境影响的方法,以此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契合。因此,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与各环境因子达成积极相关性的关键步骤。

第2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环境影响;治理对策

我国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始终面临着对环境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不能有效得到控制的现实发展问题。为全面增进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增强水利水电设施的生态营造,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平衡,就必须务实解决水利水电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并不是直接产生环境污染的项目,但是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着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可分为几个主要的环境影响区,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主体库区、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区域、水利水电设施的坝下游区。水利水电设施主要对所在的库区影响在于水库可能产生一定的淹没地区,使得淹没地区产生一定环境变化影响。可能还会由于水库,产生一定的移民安置问题,由于改变了地表水的覆盖情况,可能会产生水库的水文形式的多样性变化,可能出现一定的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影响到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由于库区的地表水流动速度变化,产生一些水质上的变化,地表水覆盖面积的变化也产生了水体的水温变化,地表蓄水量的增高可能产生环境地质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水位高差变化,产生地表景观的变化,改变了部分区域的人群健康状况,可能扭转土壤利用的现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方面的环境影响。总之在水利水电设施库区环境内,将会产生综合性强的多方面变化[1]。在其坝下游的区域内,则会产生对地表水径流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减少部分区域内的水质污染,可能也存在着一定的水生生物减少,影响部分湿地资源环境,特别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入海口的沉积,导致入海河口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伴随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或者已经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的分析,进行全面的把握,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大对有利于产生环境效益的影响作用。需要制定科学的影响控制分析对策,以科学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控制和治理。

二、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主要对策

(一)科学施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营的过程中,科学拟定并施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针对可能存在影响环境的具体因素进行科学预判,合理分析影响环境的各项因素,并且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先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前期的环境调查和分析预测,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分析判断,拟定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程度下,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2]。在施行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参考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按照设定标准实现科学分析,全面评估并且及时做出相应的环境影响治理措施,跟进环境变化的具体现象,通过科学的分析推导,施行有针对性的环境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在所收集的环境评估报告的指导下,将更加具体、科学、精准。

(二)建立全环节的生态保护措施

通过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上进行全方位的融入措施,合理设定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具体环节中,施行全过程的生态保护措施,维持良好的保护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充分融入生态保护的设计理念,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恢复还原措施纳入到建设项目中来,实现有效的补足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促进生态恢复,减少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且在水利水电设施的运营上,实现有助于地表植被、径流、水土保持的综合性生态保护效益。所谓全环节的生态保护措施,更是需要建立水利工程区域内环境的整体长效环境保护措施,设定固定的、有组织的、科学管理下的、长期稳定的生态保护计划,来完成环境保护工作[3]。

(三)加强建设生态补偿机制

为减缓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区域环境破坏影响,亟需进行全面体系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加大开发运营过程中对于所产生的环境破坏进行专项清理,有目的地施行补偿性建设,确定在水利工程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被最小化,在合理的经济条件下,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纳入生态维护的相关建设上来,积极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让利给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补足环境效益上存在发展问题的具体方面,促进生态的发展平衡,维持总体上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这需要积极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的考察,通过严密的水文观测、地质观测、野生动物观测等,实现对现实环境下的水利工程区域环境的详细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区域内环境的具体变化,掌握可能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并且设立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水利工程的现有建设条件,通过各项调节措施,实现整体经济利益的调控,调动资金和人员,进行生态补偿机制下的跟踪性建设,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判定可能存在的生态补偿范围,并且据现有的建设条件,进行充分的资源调度,施行科学的针对性补偿措施。综上所述,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就必须加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以优化技术、强化管理、细化控制措施来实现控制环境影响,促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良好环境效益。在整个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正确可观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的主要影响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价制度,从而形成对应性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当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补偿机制,通过体系化的措施,全面增进对水利水电工程所产生环境影响的控制,提高控制效果,更好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成权.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147-149.

[2]李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03:76+78.

第3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一、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

工程硕士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研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构成了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性。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也充分说明了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服务取向。在明确了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后,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因素。

(一)政府层面我国政府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大学一般归政府统一管理,虽然目前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的大势所趋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和方式正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变,逐步由计划调控、直接管理模式向政府宏观决策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间接管理模式转变,下发给高校一定的办学自。但政府对工程硕士教育发展所提供的法规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宏观层面上的引导、调控、监督和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合理、有效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对于保障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社会外部环境社会外部环境构成了工程硕士教育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背景和场所,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硕士教育系统能否顺利发展并正常发挥功能。就目前而言,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外部环境主要有两大主体构成。

1.外部指导与咨询机构在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外部指导与咨询机构主要是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其职能为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的专家指导和咨询组织,作用是为政府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提供咨询和建议。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活动,监督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推动工程硕士教育与企业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联系与协作,指导开展工程硕士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用人单位工程硕士教育用人单位主要指企业。一方面企业是工程硕士教育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需求者,企业的需求是工程硕士教育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另一方面,企业同时也是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过程中资金投入、质量管理、监督评价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的全程参与、校企的合作联合培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特色和质量保障之所在。

(三)培养单位培养单位的主体是高校。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向现代企业源源不断提供能承担科技研发、科学管理重任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肩负着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重任,通过招生选拔、课程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学位论文、考核评价等环节和手段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应用人才,提供社会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四)受教育者工程硕士学员的生源质量及学员对工程硕士教育的认知程度、投入学习与研究的精力等方面是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一个内在的因素,通过工程硕士教育,让受教育者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使能力和人格均得到全面提升。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再用“系统原理”来分析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的因素,研究与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相关联的系统。如果把“工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联的系统主要是“培养单位”、“政府部门”和“外部环境”这3个系统,具体见图1。政府部门是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主导系统”。工程硕士教育是“目标系统”。政府部门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工程硕士教育施加影响,一是通过政策措施,直接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二是通过高校间接对工程硕士教育施加影响;三是政府部门通过外部环境对工程硕士教育产生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两条路径对工程硕士教育施加影响,一条是直接的影响,另一条是通过培养单位间接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影响,在这两条路径中直接影响是最强烈的。培养单位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没有什么间接的道路,影响是最强烈的。在对工程硕士教育系统的三个影响系统中,培养单位由于没有间接的影响道路,所以它的影响力应该是最大的。

二、工程硕士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

通过系统分析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要素,我们发现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教育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职能,抓好招生、培养、质量管理、校企合作等几个关键环节是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拓展其生存空间、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核心所在,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这些环节体现出来的。

(一)招生选拔招生选拔是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选拔制度,使之做到既有利于鼓励在职人员,特别是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骨干深造,又有利于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2]。

(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工作是保证整个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教育能否获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否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保证培养质量是关键。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已经由探索起步进入了规模培养的阶段。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如何有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向参与,促进共同培养,以及怎样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结合起来,发挥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优势,使产学研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

(三)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一个涉及知识存储、加工、转化、传递、吸收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工程硕士培养中重要而且关键的一环。课程教学既要遵循一般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只有在课程教学中坚持和把握“应用性、复合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方向和原则,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落实到实处。

(四)质量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目标。在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探索适合工程硕士特点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逐步建立以质量监控与评估为中心的调节机制,对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引入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入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质量管理之路。

(五)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工程硕士生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色,同时也是坚持工程硕士教育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建设服务的首要宗旨。[3]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是产学研互相支持、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学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校企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加强校外工程硕士培养基地建设,架起校企紧密联系和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才能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促进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发展。

三、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工程硕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使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以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为主要诉求的社会服务与工程硕士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社会服务质量,基于这种逻辑关系,可将社会服务质量作为考察和衡量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政府层面需要在宏观调控下逐步形成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保障机制。为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同时为解决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中存在的弊端,教育管理部门应在宏观上强化目标管理,加强与人事部门、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在充分沟通、理解及合作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寻求工程硕士教育理念的认同和贯彻。同时,制定和出台各项有利于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支持性、调控性政策与法规,逐步培育和规范教育监督和评估的市场化环境。另外,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主体是公办高等学校,政府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宏观管理者和教育经费的主要供给者。因此,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政府的资金优势、宏观管理优势和制定发展规划优势以及对外开放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教育指导与咨询机构层面逐步完善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与协调下的专家咨询机制[4]。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程中曾经发挥了积极并且独特的作用。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其在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建设、质量监督和评价,以及合作、交流和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有效发挥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智囊团”和“脑库”的指导和咨询作用,这对于促进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第4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土木建筑;质量影响;管理制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80-01

土木建筑工程产品的形成过程,正常的程序分为主要的三个部分:首先对该建筑工程项目做出决策和规划;接下来对该项目进行完整的设计并按照设计标准施工;最后项目完工验收,投入正常使用。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以上这三个部分都会对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企业和单位。现在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这几个过程中影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可控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

(一)影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因素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即使使用同。一批材料、同样的施工工艺、相同的施工机械、处于

同样的操作环境,但形成的工程质量效果却往往不一致,这就是工程质量受到偶然性和异

常性因素的影响,而往往偶然性因素引起的施工质量波动都是可控的。在建筑施工中,会出现同批同规格材料在使用时存在细微差别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建筑材料存在细小的差异,而引起这些差异的因素我们无法完全掌控。但是一般情况引起的质量波动是施工过程中允许接受的。

(二)影响土木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异常性因素

某些因素通过实际的施工经验或者操作经验是可以规避的。例如:同批材料中个别材料质量不合格,没有按照正常施工工艺施工,施工管理员编制的施工流程表出现问题等都会对土木建筑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施工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1、因为人的原因:每个施工人员都会对整个土木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状态、自身工作情绪、对施工质量的责任意识是造成土木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因素。

2、因为材料的原因:在选取和购买材料时,是否严格按照前期的设计要求选购,材料的质量是否进行了相应的抽检,材料放置时间是否超出其保质期等都会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因为施工工艺的原因:施工管理者在制定土木建筑施工工艺时,是否根据当地的实际工作情况,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综合考虑施工中所造成的误差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给土木建筑工程带来不小的影响。

4、因为施工机器设备的原因: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选取机械设备型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原因都会对土木建筑施工带来质量不良影响。

5、因为施工环境的原因: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风力大小、噪声等外在条件都会对施工人员施工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材料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土木建筑施工质量。

二、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探讨

土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社会上所取得的认可度,因此应不断加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下面从三方面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讨论。

(一)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

土木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选取管理人员时尤其重要,并应该对管理人员做出定期培训,补充管理人员对土木建筑施工方面的知识,并且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高度意识,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能够顺利监管以及解决土木建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减少土木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目的。

其次要对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职责进行细分,将每个施工环节都落实到每个施工小组,再由施工小组按照个人技能能力安排具体任务。将任务落实给每个人后,并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马虎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减少施工管理人员任务,给出更多精力管好整个土木建筑施工的大局。

(二)不断总结、归纳和学习施工工程经验

土木建筑工程企业自身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施工经验,弥补和完善自身体制的不合理之处。让企业本身规模不断壮大,管理体系不断走向成熟,这个学习和总结过程是非常珍贵的。企业的设计人员应不断通过建筑施工工地来进行学习和补充。理论上设计的和实际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严重者按照设计图纸甚至会无法完成施工任务,这就对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有较大的要求,首先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在具有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去工地实地参考、学习。让自身得到快速的成长,设计出合格完美的图纸,为施工质量奠定好充实的基础,带来更好的施工质量。企业内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并实时了解当前最新土木建筑施工技术,让企业的施工水平不断提高,让企业的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三) 建立完善的制度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如材料质量监测、制度施工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在建立好相应制度后,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应制度去执行和实施。在整个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处可见完善的管理制度,让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即使出现突发问题,也能够按照责任规定迅速解决处理。土木建筑施工质量自然得到极大的提升,极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来自于质量上的安全隐患,这就是一个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

三、结束语

土木建筑工程在质量上出不得半点马虎,往往一点小的错误都会在质量上出现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严重后果是难以承受的。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质量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建造技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创造出安全、可靠的土木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夏广庆. 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3,04:24.

第5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第6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践者,其对课程的支持与否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成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教师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教师的素质、观念、角色和教学行为等领域。这些研究的不足之一就是缺乏对教师行为进行严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这就使得对教师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师行为有三大部分构成:备课行为、上课行为(又包括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和评价行为。[1]教学内容的再加工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其构成要素有:行为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行为的客体(教学内容因素)、行为的主体(教师)、行为的手段(媒体因素)和行为的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因素)。笔者的研究对象是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1.被试

被试总体由河南省虞城县29个乡镇(不包括城关镇)的公立44所初级中学(不包括公立的城关镇中学和晨光中学)的一线在职教师(约2000名)组成。被试样本由11所学校的495名教师构成。在选择样本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具体的抽取过程是:从河南省虞城县29个乡镇(不包括城关镇)的44所初中里随机抽出11所,对选定的学校的全体老师进行调查。

2.研究工具

在研究中,笔者自编了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问卷。自编问卷由5个因素(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14个可观测的显变量组成的教师备课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这5个因素是学生因素、教学内容因素、教师自身因素、媒体网络因素和制度文化因素。其中,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3个观测量,教学内容因素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课程标准3个观测量,教师自身因素包括教学工作态度、教学观念、教学知识经验和教学期待4个观测量,媒体网络因素包括网络教学信息和现代教学媒体2个观测量,制度文化因素包括学校的要求和校园精神文化2个观测量。

3.研究程序

一是确定问卷。其编制程序如下:①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和理论分析。笔者对实践活动理论、教育活动理论和人的行为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初步提出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构。②对有关部分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和观察。③形成初步的调查问卷。④预试、初步的项目分析与修订。⑤形成问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2]

二是资料搜集。笔者在用整群抽样方法确定学校样本后,于2006年10月上中旬向各样本学校的志愿者邮寄问卷。志愿者在收到笔者寄去的问卷后发给所有的一线教学教师,填好的问卷由志愿者回寄给笔者。各学校问卷在2006年11月上中旬至12月底被陆续收回,回收率为69.3%(343/495)。

三是资料的处理与分析。首先,笔者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即理论假设能否成立。其次,笔者运用了百分比、平均数和X2检验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百分比、平均数被用于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的相对重要性(影响程度);X2检验被用于分析教师教龄长短是否影响与不同影响因素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影响程度的显著性。整个过程运用了一台计算机、SPSS16软件和Amos5.0软件。

结果

1.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之验证性因素分析

笔者使用Amos5.0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检验,发现该模型的各项的拟合指标都非常好(具体见表1)可以综合地认为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即理论假设成立。

2.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的问题是: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果有的话,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行为的影响程度如何?下面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从不同评价的教师人数分布的角度分析。两个初步的结果:一是有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影响了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二是从选择“影响很大”和“有些影响”这两类肯定性评价的教师的百分比来判断,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78.8%)、“学生的学习能力”(76.7%)和“教学知识经验”(71.2%)是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最为主要的三种影响因素,而“网上教学信息”(50.3%)和“现代教学媒体”(49%)是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最不主要的两种影响因素。其他九种影响因素则有适度的影响,按其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学生的学习品质(非智力因素)”(68.8%)、“班风和校风之类的校园精神文化”(68.1%)、“教学观念(理念)”(67.1%)、“教学期待”(66.8%)、“教学态度”(65.4%)、“课程标准(教学大纲)”(63.7%)、“教科书”(63%)、“教学参考书”(59.9%)、“学校的要求”(59.2%)。

第二,从不同评价的平均数分布的角度分析。从教师评价影响因素的总体平均值角度看,各种影响因素对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3.00)、“学生的学习能力”(2.98)、“教师的知识经验”(2.98)、“班风和校风之类的校园精神文化”(2.87)、“教学期待”(2.85)、“学生的学习品质”(2.84)、“教学工作态度”(7.00)、“教学观念(理念)”(2.75)、“教科书”(2.75)、“课程标准(教学大纲)”(2.74)、“教学参考书”(2.62)、“学校的要求”(2.61)、“网上教学信息”(2.45)、“现代教学媒体”(2.40)。这与从不同评价的教师人数分布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基本吻合的。

第三,研究结论的总结。通过对从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发现。

①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模型成立。

②有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影响了教师的再加工教学内容。

③“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教师的知识经验”是教师的再加工教学内容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网上教学信息”和“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师再加工教学内容的最不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 (包括班风和校风之类的校园、精神文化、教学期待、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学工作态度、教学观念、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学校的要求)对教师的再加工教学内容而言,则属于第二等重要的影响因素。

讨论

1.研究结论的意义

第一,对于教师管理者,尤其是中学校长而言,本研究所揭示的最主要的信息是,怎样才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知识经验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对于教师研究者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规律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教学知识方面的研究。

第三,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勤于反思、善于积累、乐于交流。

2.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对教师行为的相关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可进一步作地域之间或城乡之间的对比研究。由于种种限制,笔者只是做了河南省虞城县29乡镇的研究,从整体上讲,只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乡镇研究的一个案例。结论能否适用于其他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比较研究。

第二,可进一步作教师知识经验与教师备课行为的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发现之一就是教师知识经验对教师的备课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但教师的知识经验对教师备课行为的具体影响过程和规律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可进一步作学生与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本研究的发现之一就是学生因素对教师的备课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但学生对教师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本研究与其他相关的研究相比,在方法上有三大优点:

第一,更具明确性――直接针对教师备课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二,更具系统性――综合考虑了施瓦布所确认的课程的四大要素:学习者、教师、教材(教学资料)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教师备课的影响;

第三,更具代表性――研究对象由大量的具有各种不同教学经验的各科教师组成,且样本的选取是随机的。

本研究的局限有四:

第一,本研究的结果只能应用于该县全体乡镇初级中学教师备课的行为分析。虽然对教师备课的行为分析,尤其是类似情况下教师备课行为分析,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但是所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能适合于其他地方教师的备课行为分析。

第二,本研究的工具是自主开发的,不可避免地落上笔者本人的种种缺陷和不足。

第三,本研究的所有结果都是根据问卷调查而来,这些最终来源于教师们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教师和其他成人一样,可能记得也可能忘记自己的经验;教师和其他成人一样,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教师和其他成人一样,可能愿意也可能不愿意袒露实情。

第四,本研究收集来的资料基本上是由笔者自己处理的,尽管有来自良师益友方面的帮助,但是一些涉及到主观判断和推理的资料就会局限于笔者本人的知识经验。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在做研究过程中,只可能尽量地减少,但永远不可能消除类似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人与组织匹配;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从20世纪初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论发展和变迁,最初是泰勒等早期传统管理学者的个人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泰勒等管理学者强调工人参与组织工作的经济动因,认为工作环境和工人的生理情况是影响工人行为的本质原因。20年代以后,以霍桑实验为转折点,展开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研究,认为社会及心理因素才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除了要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之外,还必须满足员工的社会及心理需求。到了1960年代,随着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成熟和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兴趣也开始转向个人与组织目标、动机方面的契合、组织发展、组织内部关系和组织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等方面。

我们现在所提及的组织行为学一般来说是研究组织内部结构、人员、技艺以及组织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科学。作为一门处在发展和变化当中的新兴管理科学,组织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组织管理提供了积极的意义。根据美国学者斯帝芬.P.罗宾斯的定义,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内部人员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而最终目的则是运用这些知识来提升个体、群体乃至于整个组织的效能。

近年来,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在此方面,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组织匹配、组织社会化、组织公民行为等方面,而主要的研究议题则包括积极组织行为学、社会交换视角下的组织社会化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研究等等。

一、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研究

积极组织行为学由Luthans于2002 年提出。Luthans将积极组织行为学定义为: 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活力为导向,通过心理测量、心智能力开发及有效管理,来提高员工绩效的一门应用学科。通过这一定义,Luthans一方面为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组织行为学划定了界限;传统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的是“解决问题”,通过缓解和消除组织冲突、沟通障碍、员工离职等问题来尽可能保证工作绩效,而积极组织行为学则反其道而行,通过开发员工心理的积极、乐观因素,来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与工作潜力。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人-组织匹配问题的创新点,通过对组织个人微观行为层次,以及个人心理所导致的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的研究,发现个人-组织匹配过程中的心理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进而探讨个人与组织相适应和匹配的最佳契合点。

Luthans提出,在目前的组织心理学范畴中,符合上述积极组织行为学定义的概念,包括自信/自我效能(Confidence/self-efficacy) 、希望(Hope) 、乐观主义(Optimism)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以及情绪智力(即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I或EQ) 等五个范畴,简称为CHOSE。

目前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理论模型的拓展。除了积极组织行为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和框架的研究之外,Luthans又发展出复原力(Resiliency)这一研究主题, 复原力是指具有从逆境、失败、艰难险阻、高度风险的情境,以及无法拒绝的变革(包括个人职责的改变以及更大幅度的组织变革)当中自我适应和恢复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研究者近年来也进一步拓展了复原力理论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例如探讨企业与个人两种不同层面的复原力等等。

除此之外,关于影响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因素层面的研究,也是积极组织行为学中的研究重点。Luthans在2004 年提出了关于组织竞争优势来源的一个新研究视角――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心理资本(简称PC),是指一种正面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恢复力与乐观主义等,Luthans做了一系列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衡量标准,应该从过去的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转向正向的心理资本。Luthans指出,具有良好心理资本的员工,一般会体现出如下的特质:(1)富有希望;(2)乐观;(3)良好的韧性和复原力;(4)高度的主观幸福感;(5)优秀的情商;(6)表现出较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心理资本作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个人心理层面的具体结合,能够对组织绩效和组织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仲理峰2007年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中的乐观、希望与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有着显著影响。田喜洲和谢晋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均与员工绩效有正向相关,但只有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有显著影响。

二、 组织社会化过程与个人―组织匹配

组织社会化是研究个人与组织匹配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组织社会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组织社会化是一个组织内部学习的过程。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Simmel在其《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首先用“社会化”一词来表示群体形成的过程。后来,沙因(E. Schein)最早将“社会化”这一社会学概念引入到组织研究中,他认为组织社会化是“个体被教导与学习组织规范,成为组织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社会知识及技能的过程”,这也是目前最被广为引用的组织社会化定义。此后,Bauer指出,组织社会化就是新进人员学习成为一个组织的内部人(Insider)、学习组织内部规则生态,以及如何面对变革(Changes)的过程。

从沙因的定义可以看出,最初的组织社会化主要指的是员工了解组织当中的规则(包括潜规则)的过程,不过后来经过不断演变,组织社会化的定义也有所扩充,如Louis就指出,组织社会化是“个体了解成为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期望行为以及社会知识的过程”。

组织社会化是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Jones指出,当个体最初进入组织时,可能会发觉组织中的现实情况、人际互动与自己原先预想的不同,从而感受到现实冲击(Reality Shock)与惊讶;而此时个体会重新评估他们之前的预期假设,并搜集信息(包括职务信息、群体关系、组织文化等)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环境,并降低自身的不确定感和焦虑。

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是促进员工适应组织并提升其行为绩效的关键因素。Ashforth、Sluss和Harrison指出,若组织社会化未能发挥效用,往往会导致员工士气低落、离职率升高,组织在员工招聘和离职方面将付出更高成本。Hidalgo和Moreno在2009年的研究指出,组织社会化的成败对员工个人心理、行为和工作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的影响机制分别为主效应影响模型和中介效应影响模型。

组织社会化不仅是个人组织匹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组织行为的重要变量,既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也可能通过其他的中介变量的作用实现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王雁飞和朱瑜对249名新进员工做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组织社会化对个人―组织匹配有着正向影响,同时在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甘宁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组织社会化对员工绩效有着显著影响,同时个人―组织匹配在组织社会化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链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种种证据都表明组织社会化是提高个人―组织匹配的重要途径,倘若组织社会化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组织往往会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是个人与组织匹配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Dennis Organ教授在1983年首次将组织公民行为定义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体的自由行为,不会直接或明确反映在正式的薪酬系统中,也未包含于员工的正式契约及岗位说明书中,但却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Podsakoff和MacKenzie将组织公民行为分为七大类型,包括利他行为、运动家精神、组织忠诚、组织遵从、个人进去、公民道德以及自我发展。

在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结果变量方面,大多数的研究者对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单个或两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检验,较少的学者加入了中介调节因素的探讨和研究。Shweta和Srirang Jha指出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组织内部沟通、员工态度、组织氛围、领导成员交换和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当中,个体特征(感知)研究也备受关注。Japneet Kaur在关于人际冲突的研究中,证明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人际冲突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认为这样的影响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组织反生产行为的发生,而吴志明与武欣则发现变革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果变量方面的研究较少,武欣、吴志明和张德的研究表明,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有着显著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霍曼斯(G. Homans)于1958年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提出人际互动是一种双方皆参与并交换有价值资源的过程,人们只有在觉得通过交换能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时,才会持续与对方互动。彼得・布劳进一步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加入某一团体(包括组织、企业),是因为认为可从该团体中获得所需的报酬;因此,人与人的结合,本质上就是资源的交换和吸引,而这些资源包括了金钱、物质、体力等外显性(Extrinsic)资源以及情感、敬仰、友爱等内隐性(Intrinsic)资源。Morley在2007年的研究则从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的视角进行,认为价值匹配和工作匹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换句话说,个人―组织的匹配本质上也可以视为社会交换的一部分。

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基础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则可将组织中所存在的交换关系,划分为领导―员工交换、员工-员工交换以及组织-员工交换等多个层次,是社会交换关系促进了个体与岗位、组织以及工作群体的匹配,而高度的个人―组织匹配则衍生出较频繁的组织公民行为。Cropanzano和Mitchell在2005年的研究中,揭示了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其间涉及的相关变量则包括组织支持、组织信任以及工作氛围等。

四、 结论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关于个人与组织匹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二是组织社会化的研究;三是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针对前文的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人与工作、环境和组织的匹配问题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

(1)组织社会化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的研究,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视角探究了员工对组织的适应机制,对于组织内部员工之间价值观和文化的传递、员工更好的适应组织以创造更佳的工作绩效,以及企业如何更好的将“组织外的人”进行内化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策略依据,从组织的适应过程的研究到组织学习过程的研究,都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但迄今为止,并未形成系统性的关于组织社会化和个人―组织匹配的理论建构,对于如何通过组织社会化过程来更好地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匹配,目前仍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框架。

(2)在对组织社会化和个人―组织匹配的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上,过于侧重个体层面的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内部个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层次的研究,而忽略了与组织宏观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的具体结合,所涉及到的相关社会交换理论也仅仅是局限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交换视角的研究,这容易导致所产生的研究结论片面且适用范围狭窄。

(3)对于跨文化背景的分析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集中于对本国,甚至是国内某组织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企业人员流动的背景之下,组织成员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组织内部或是单纯的某国、某地域的文化,更多的是来源于多元的文化交汇的影响。因此局限性的研究区域,不利于全面准确的对组社会化以及个人-组织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界定。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罗宾斯,著,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第14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尼尔森,著.积极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Luthans,F.,Youssef,C.M.,&Avolio,B.J.Psychological Capital.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2):328-334.

[5] 田喜洲,谢晋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对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差异.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8):174-180.

[6] Schein, 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1968,(9):1-16.

[7] Louis, M.R. Surprise and Sense Making: What Newcomers Experience in Entering Unfamiliar Organizational Setting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0,(25):226-251.

[8] Jones, G.R.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3,(8):464-474.

[9] 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与员工行为绩效:基于个人――组织匹配视角的纵向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2,(5).

[10] 甘宁.组织社会化、人与组织匹配和员工绩效关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11] 吴志明,武欣.变革型领导、组织公民行为与心里授权关系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5).

[12] 武欣,吴志明,张德.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7,(3).

[13] 沈伊默,袁登华,张华,杨东,张进辅,张庆林.两种社会交换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组织认同和自尊需要的不同作用.心理学报,2009,(12):1215-1227.

[14]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15]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呀[D].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7]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18]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9]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1.

[20]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

[21]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

[22]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1.

[23] 闵锐.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1.

[24] 马苓.教师的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大学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号:13BXW05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传媒集团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之研究”(项目号:GD11YXW01)。

第8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德育;影响机制

德育教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以“文”化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是实施德育的源泉;而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文化的发展模式、活动规律以及所包含的价值观,必然会对德育产生根本性的深层次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学校德育,其运作过程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传递与创新的过程。探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文化与德育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与德育之间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从而自觉完成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育人使命。

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含义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德育教育,应该认识到,德育充分体现着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内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德育效果的彰显在于文化方法的正确运用。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伴随着价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种双向建构过程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

研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主要是从宏观上更加侧重对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加以把握,也就是说,在对德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更多地关注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形态及其内在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对德育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进而认识和把握在文化的影响下德育所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由此,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在文化与德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化对德育发挥的有规律性的作用,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也就是文化对德育的“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

从关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第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只能发生在二者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则难以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第二,这种影响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性的作用体现,重视对这种规律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关键所在;第三,这种有规律性的作用在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原理,揭示相应的过程和原理应是认识和把握文化对德育影响机制的重点。

由于文化既存在于德育外部,又存在于德育内部,同时它还起着沟通德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在我们有关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中,重点是通过考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规律。

二、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

文化是德育的“生态圈”。德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系统建构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

(一)文化信息的传导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最基本的是信息传导,即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文化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学校文化环境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舆论监督、榜样示范、人际互动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育人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道德教育环境,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围绕培养人、造就人这一根本目标运转,因此,学校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对集中、明确、深刻和持久,对于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可控性与系统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信息、思潮引导、公德规范、社会舆论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目标是模糊的、多变的,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往往是多元的、分散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互相冲突的,具有不可控性与非系统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学校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影响的不同特性,在发挥文化信息对德育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增强其可控性和系统性,强化其信息传导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保证文化环境影响的正效应,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文化信息的选择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具有层次性,不同文化环境层次和同一文化环境层次各要素,都会对德育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各自相对的接受主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由于不同接受主体的思想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每一德育主体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的理解与择取也是不同的。由于德育主体对信息的不同选择而导致的对德育的不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选择影响。

当然,就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德育工作者对来自各方面、各层次的信息,都有一个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过滤、筛选的过程,并有明确的存优去劣的指向性。而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相对缺乏这种明确指向性所决定的过滤与筛选。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信息选择的影响同时具有组织性与非组织性两种特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组织性,并借此增强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指向性,为德育信息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文化信息的重组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与德育的本质联系决定了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其中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隐蔽性和弥漫性,使得这种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德育工作者自觉根据其工作目标,运用经过鉴别和选择的来自外部的文化信息,对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从而丰富学校德育资源,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工作者自觉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文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可视为借助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所进行的德育系统优化。如果说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学校德育资源的正面影响尚不具有自觉性的话,则基于学校德育本质要求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较充分地体现出文化环境对德育资源重组影响的自觉性。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资源重组的影响具有非自觉性与自觉性两种特性。因此,通过自觉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系统,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并努力使这种影响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面。

三、文化对德育内部有关要素的影响机制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对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才能真正体现。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这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和内容规范,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这里主要从文化对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及德育课程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展开讨论,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一)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

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是指德育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其所依存的文化在德育产生之际对它将要发挥的功能已经预先设定,这种设定体现着文化对德育作用的相应规定,表现为德育对文化的功能要求的适应,并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形态。就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发展而言,文化作为德育的源泉,其形成无疑先于德育。事实上,正规的学校德育是文化积累和发展到较为规范阶段后才出现的,是随着文化的积累及文明形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适应与满足一定社会和阶级所特有的道德文化的需要才出现的,应该说,这也正是德育产生之初的功能,即通过特定文化的传承从而实现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因而,学校德育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社会认定了的文化要求,成为一种制度化了的文化传承方式。

重视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社会需要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

(二)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

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是指文化在德育有选择地吸收文化信息过程中,通过信息整合与信息重组,不断地使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原有的德育要素相融合,进而使德育价值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与丰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来自文化的制约。和规定,德育的存在必须有着对生活和对生命的文化意义。德育的价值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对人生活的指导和对生命的丰满正是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所致。然而,在单一文化时代,学校德育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工具性特征,德育完全是按照已有的、被制度化的、外在的社会化标准的文化模式机械地训练人、加工人、塑造人,它不仅完全否定其内在的文化育人的品质,而且完全漠视、抹杀了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主动性及自我建构性。这样,德育在文化的意义上便成为一个“虚概念”,它虽然传承文化,但却不是文化,扮演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音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无自主性、无文化性的根本性症结所在,而缺乏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品质的德育只能是文化灌输式的教育形态。在当前的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间交叉传播,使传统的一元的封闭的学校德育呈现出较多的开放特征,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变迁使得学校德育开始反思对政治的单纯依附,重视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因此,德育在突出其本性特征即德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价值作用的同时,应更关注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对人的生命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

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是指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德育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统治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规范及其价值的反映。严格说,国家的意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的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德育目标反映着文化的实质及其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如何,都体现着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尽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德育目标的性质和内容是不相同的,但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体,德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使人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为此,德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基点上。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会本位目标至上,往往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与个体本位目标处于对立状态。强调德育目标的社会性要求有着它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的深化和文化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加深,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价值得以珍视和确认,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必然要求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在个人的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必然要求德育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培养;必然要求德育目标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作为归宿。总之,重视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必须依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定位,使德育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

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是指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母体,造就了德育课程,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德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规范来源。德育课程属于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所积累的优秀道德文化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源泉,抛开文化,德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德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课程开设是传递、传播和创造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9篇:人体工程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三棱锥;软件工程;适应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57-02

随着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是按照计划将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强加于学生,还是与学生保持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显然应选择后者。笔者拟从学生适应性因子的研究背景出发,提出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学生适应性因子的“三段式”提取方法,并对学生适应性因子的内容和动态变化曲线进行探讨。

研究背景

由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新方法、树立新理念、构建新环境,如何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考核形式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应性是指个体有效地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维持自己生活并满足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学生需要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所学课程及课程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调整自己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行为,从而实现自身在课程学习上的和谐发展。

在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实施前,已经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棱锥”模型和评价考核的“三棱锥”模型。模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在这种体系下,学生能否适应教师所构建的新的教学环境和考核环境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特别是在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找到影响学生适应性的关键因子,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调整实施过程,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

学生适应性因子的提取方法

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革,就与学生一直以来接受的传统教育有着较大的冲突,学生需要调整适应。在进行适应性分析时主要采取了“三段式”提取方法。

“第一段”提取在第一次课中完成 原来主要以课程简介、重难点、单元、课时等传统内容为主,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工学结合课程实施的反映为目的,在课程实施前让学生提前了解具体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所以,除了包含传统的典型内容外,重点是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让学生对课程实施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实施之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采取制作幻灯片介绍、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

“第二段”提取在课程实施中期完成 对学生的适应性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适应性动态变化进行记录、观察。时间可以安排在课程实施中期,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学生对于新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适应情况,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进行一些调整与指导。

“第三段”提取在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结束后完成 此时,学生不仅完整经历了一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而且也体验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的实施过程。项目成败与缺憾、团队胜利与失败、个人评价与得失等,学生自己完整地经历了,自然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这里多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把首课的幻灯片重新拿出来给学生看。在进行问卷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学生对于新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适应情况,以便进行经验总结,有利于后续课程的第二轮实施。

在“三段式”的提取过程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如果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可以省略,但第三段提取必须进行。当然,最好是完整地按照“三段式”提取方法来进行,这样对影响学生适应性因子的提取更有利、更全面、更充分。在提取过程中较多采用了以调查问卷为主、展示幻灯片为辅的形式,围绕着上述主要内容展开,问卷的样式可以是多样的,表格式、问答式均可。

学生适应性因子内容及动态变化曲线

(一)学生适应性因子内容

经过“三段式”提取,影响学生适应性因子就能清晰地反映出来。主要适应性因子见表1。

项目特征:项目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项目范围、规模、技术参数、难度系数的适应性。

团队特征:团队特征主要体现在团队组建、团队组织结构、团队管理适应性。一般可按照班级的具体人数以及项目的特征动态调整,但最好一个项目小组不要超过5人。

时间特征: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和进度上面。其中,工作时间又包含了工作总时间和工作单元时间。

沟通特征:沟通特征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沟通频率和有效沟通上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和控制,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学生较好地适应团队环境,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及其他一些因素上面。个人特征是影响学生对课程实施过程适应性的内因。

考核特征:考核特征主要体现在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上面。团队考核是新增的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个人考核的单一考核形式。个人考核采用的是“三棱锥”式考核方法,充分体现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方面。这种评价方法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二)适应性因子动态变化曲线

适应性因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在图3中,六大适应性因子对学生适应性的影响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考核特征随着项目时间的推移,对学生适应性影响力越来越强,特别在项目后期,学生对考核比较关注,适应力影响逐渐加强。时间特征曲线相对于考核曲线比较平稳,总体趋势也是随着项目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主要是由于在项目初期,学生对于时间的把握都比较有信心,时间相对比较宽裕,而且进度也没有马上反映出来,对学生的适应性影响较弱。而项目逐渐深入后,进度越来越被关注,剩余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工作时间不固定,对学生适应性影响越来越强。个人特征曲线比较平滑,对学生适应性影响力随项目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在项目初期,个人特征影响力最强,主要原因是初期项目主要工作任务是组建团队、分析项目需求和项目技术等,这里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个人特征对学生的适应性影响在项目初期是较大的,学生适应性反应也是较强的。而随着项目时间推移,项目的技术路线明确,项目的团队环境稳定,个人特征对适应性的影响逐渐下降。项目特征曲线与个人特征曲线总体趋势类似,但比个人特征曲线要陡峭。在项目初期,项目特征对适应性影响最强,这是由于在起初学生要完成的是分析过程,所面临的最典型对象也就是项目,学生需要花最多时间来适应项目环境,而项目逐渐深入,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的熟悉程度逐渐加深,项目特征也越来越明晰,技术路线也越来越成熟,项目特征对学生适应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弱。团队特征曲线与沟通特征曲线接近,在项目中期,这两个因子对学生适应性影响最强。在项目初期团队刚刚组建,团队冲突最弱,而在中期团队管理的问题逐渐出现,团队冲突频发,甚至有些成员在中途会选择退出团队,此时对学生的适应性要求最高。而到后期,经过磨合,团队环境不断改善,成员也相对比较适应各自项目的管理方式。在项目中期沟通越来越重要,有关沟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小组沟通方式方法、沟通频率等问题,都对学生适应性产生影响。随着项目成员的工作方式的优化,沟通对适应性的影响也逐渐下降。

在图3中,项目特征和团队特征极值最大,对学生适应性影响最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最合适的项目,组建最合适的团队,以便让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实施环境,达到预期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工学结合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适应情况需要教师密切关注。通过运用“三段式”学生适应性因子提取方法,可以找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学生适应性的主要因子,并且对主要影响适应性因子的内容进行详细分解研究,获得各主要因子的子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适应性因子进行控制,关注这些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这些适应性因子入手,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课程适应性的实施环境,保证课程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刘素梅.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3).

[3]程丽丽.构建“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4]蔡北勤.影响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1(4).

[5]梁清山.关于高职课程改革效果的两种方法评价调查[J].职教论坛,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