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精选(九篇)

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第1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要素主义;高职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13-02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30年代它产生于美国,对美国乃至全球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获得对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要素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诞生阶段。20世纪30年代美国及欧洲的教育,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实用主义否定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东西,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导致了美国教育秩序混乱和质量下降。此时,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应运而生。

鼎盛阶段。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了美国的担忧。要素主认为美国教育对优秀智力及心智问题的漠不关心导致了美国在科技等方面的实力落后于苏联。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促使要素主义达到鼎盛并占据统治地位,并扩大了其对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回归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系列调查表明美国教育质量再次下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要素主义与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发展了行为要素主义,倡导“回到基础学科中去”、改进教育质量、实施核心课程教学,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期,要素主义者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在哈佛大学开展一次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扩大了其影响。

继续发展阶段。要素主义影响深远,当代要素主义教育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了其教育思想。贝内特(Bennett)、黛安・莱维奇(Diane Raviteh)、彻斯特・芬(Chest Finn)为等为要素主义主张奔走,对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要素主义的主要观点

要素主义是新传统教育的一个派别,它针对于实用主义“进步教育理论”而诞生,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视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为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叵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主义即得名于此。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学生学习人类的“要素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原理,受到科学规律的基本训练和“永恒真理”的熏陶。所以,传递文化要素是教育的核心。他们主张有计划地安排课程,有次序地传授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应重视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并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及古典语等基础学科。60年代以后,他们的又特别强调所谓的“新三艺”――数学、科学、外语。

(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要素主义认为,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智力资源和道德力量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这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的根本目标所在;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力的严格训练。一些要求严格控制和对学生心智训练具有特殊价值的科目,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的智慧力量。

要索主义教育家尤其是科南特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充实国防实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要特别注重“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学校的社会责任是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因此在教学上,他们强调坚持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而不只是职业训练或集中注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反对兴趣主义,主张教学过程的严肃性和计划性,认为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获取零星琐碎的知识,是不能跨人文化宝库的。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学习。如果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手段,而应该看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四)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主张充分发挥教师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威信。在他们看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是绝对不行的。为了使教师成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人物,要素主义还认为,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科目的逻辑体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把知识、事实、理论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懂得教育的历史和哲学的基础,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

由于要素主义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及能力水平,片面重视灌输书本知识和强调传统教育方法的结果,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未解决美国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质量也未能显著提高。然而,要素主义在与进步主义的论争中既反击了他们对传统教育的全面否定,也吸收了他们的一些合理见解,并坚持和捍卫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原则,还注意到了传统教育的缺陷和合理成分,对美国当时的教育主张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看似保守实际上却稳健、平衡的教育思想,并且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具有“自我保存功能”之外,也不可避免地传递着传统的价值准则和统治集团需要的价值准则,还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符合教育的规律。缘于以上种种,在要素主义统治地位日衰时,70年代后兴起的“回复基础运动”在综合各家教育学说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传统,具有要素主义的性质。因此我们不得不认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美国经久流行、颇受欢迎的教育思想。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针对高职教育的各种改革和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结合要素主义的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笔者认为可以获得以下两点重要启示。

(一)重视核心课程的构建

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更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要素主义强调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因此,当前的高职教育不仅应该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心智的训练,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和长远发展。构建人文核心课程,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素养与素质;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对传统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解构的同时也注重系统知识的重构,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2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

随着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适应临床护理的需求、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各卫生类高职院校引进大量青年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经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青年教师成为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和发展希望,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卫生类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水平,其专业化发展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拟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探究其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组成,注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性。

一、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实困境

目前,从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条件来看,卫生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医学类高校,绝大多数都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着以下现实的困境:

1、专业理论知识较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缺乏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刚走出校门,缺乏医学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

2、学历起点较高,教育理论缺乏

青年教师学历起点较高,但多数刚从医学院校毕业未获取高校教师资格却需要立即走上讲台,缺乏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高度认识不足,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着畏难情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也不能与具体教学实际有效结合。

3、成就欲望较强,现实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成就欲望较强,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身份转换及角色认知定位需要时间。青年教师一般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大多承担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比较杂乱,容易把日常教学变成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敷衍了事。青年教师工作年限较短、对教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断冲击着他们,如果不能从自身寻求突破,就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4、创新热情较高,耐挫折能力较弱

青年教师学习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敢于面对改革和挑战。但有些青年教师缺乏规划与反思意识,容易受挫,消磨其自主精神和创新热情,降低青年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认识。缺少奉献精神等因素也限制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

1、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依教师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根据教师专业结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等级。”

2、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与义务教育的类型相比,卫生类职业院校兼具“教育性”、“职业性”两大特征,需要将职业性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之中。因此,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的两大核心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

三、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核心能力的确立对于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青年教师改善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可控的课程实施能力、强烈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性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作用、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等,并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将“以知识为逻辑线索组织教材内容”转变为“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设计与安排。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学实施能力构成课程实施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各项基本能力,如,组织教学的能力、反馈调控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单向文化传递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需要建构起双向主体间的互动模式。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因而,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否则,教学将只能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教学反思能力实际上就是立足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反思能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自我诊断,才能有效提升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影响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技术手段等。

2、专业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专业科研能力等。卓有成效的教学常常基于对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通透理解,对专业课程内容能准确驾驭,能构建起融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主动贴近专业发展,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等。职业教育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工作过程,更要求教师具备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完整性,专业实践能力的精深等。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大核心能力,学校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除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外,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调控、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在机制的发展路径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

[2]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6(5)7-10.

第3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办学思路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使学校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本文借鉴管理学理论和模型构建和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开阔思路。

1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1)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职业”、“技术”和“教育”。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职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变化。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包括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技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教育是启发智慧、教化国民、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教育高级层次,是高等教育层次中的职业教育类型。

从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个哲学命题出发,可得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再由高职教育培养人的类型,即可得出其本质特征。培养什么人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关联度,但两者并不相等。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教育的性质是由其培养人才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教育形式最根本差别就在于其培养人才的差异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不是完全一样的,但它的内在实质是一样的。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高职院校竞争力是指由自身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学院内质中支撑学院竞争优势,使学院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所学校的理念、文化、制度、学科等体系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就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学院办学特色。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五种力量模型,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企业所在行业领域是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行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而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行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利益来理想地加以改变。

波特竞争五力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与同一行业中其他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图1所示),其中,新进入者的威胁是指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替代品的威胁是指市场上可替代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存在,意味着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受到限制。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指如果买方拥有讨价还价能力,他们一定会利用它。这会减少自身的利润,其结果是影响收益率。供给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指与买方相反,供方会设法提高价格,其结果同样会影响自身的收益率。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是指竞争会导致对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或降价,结果同样会减少你的利润。

运用管理学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解决教育问题:第一,分析反映重要因素对学院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第二,分析反映学院与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状态的转化;第三,帮助分析者找出处理关键因素的办法和引导状态转移的途径。引用企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从而使学校管理者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学校竞争结构和竞争状况,以达到分析确定压力中哪个是影响学院成败的关键因素;并及时采取行动的目的。

新的竞争者进入,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是企业五种竞争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学校有哪些竞争力,这些竞争力又如何影响着学校生存和发展。

3 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由大系统论可知,“所谓核心是能量最密集的部分,它是持续的优势中心的能量形态,是整个态势运动的重心所在 在核心部分集中了系统大部分的能量(以及质量)。”因此,这个部分的运动对于这个系统的运动具有决定性影响,它形成了一定时间内系统运动的枢纽。核心竞争力正是在生产力态势流、管理力态势流和文化力态势流的运动、集结过程中形成的,或者说是生产力、管理力、文化力所蕴积的能量的一个有机协调的凝结过程。态势流的核心可以随着运动的推移而推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等于系统结构上相对稳定的中枢,后者具有结构上较为长期的稳定性,而态势流的核心则是由运动的态势所决定的。所以,高校核心竞争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必须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保护、提升、创新和运用。

管理学理论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其竞争威胁主要是来自外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来自学校外部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学校的内因。本文的重点是借助与企业竞争理论的模式,研究学校内部因素对学校竞争力的影响。以学校生产力为基础,学校文化力为核心,学校管理力为重点的“三力”,构成了学校核心竞争力。这三种力的构成是有机的组合,相互关联和影响,构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要体现出学校的核心价值,其主要特征:第一,会为学校带来长远的发展空间,体现出它的战略价值。如学校发展要素,数量、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对外环境适应力、组织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第二,它是本校独有的,不易被模仿的。价值观、办学理念不是能在短时期所能模仿的。不易模仿并不等于永远不能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学校必须对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发展和培育。第三,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使学校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第四,优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过学校整合的能力,从外显是局部的,而内在是各种能力的集合。

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应从提高学校生产力、管理力、文化力入手。而学校决定“三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上,对教师专业应用能力要求高,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可提高学校生产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枝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切入点从专业设置与建设做起。其次,学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是形成管理竞争力的要素。高职院校领导人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没有一个好领导人,没有一个起核心、骨干作用的好带头人,就不可能形成凝聚力,就不可能把学校管理好。管理团队的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形成合力,各级管理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学校管理团队,才能形成竞争力。再次,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追求质量,特色、品牌、创新、发展达到具核心竞争力特色目标的保障。而这些都来自于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反映了该校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价值关系的认识程度,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哲学层面的凝练。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其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有效地把握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内涵,就能针对现实的环境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正确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活力和竞争力。外部环境的威胁对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最终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还得靠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0. 30-41

第4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 策略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广泛关注。

1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各个学科都把学科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地理学科同样如此.我们可先从“素养”的概念界定入手,进一步确定“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包含两种基本含义:(1)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综合上述含义,可将“素养”定义为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含个体平时修习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是一种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涵养或修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2.1有助于体现课程的核心价值

地理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能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终极价值,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

2.2有助于地理n程目标的实施与评价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总以一次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败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或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质量观着眼与学生的发展,认为学生的发展才是衡量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地理核心素养也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2.3有助于学生未来生存与终身发展

今天的高中生作为社会的一种特殊群体,毕业后要么步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要么将直接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大多数将不从事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们要获得较为系统的、全面的、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主要就靠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的学习,其高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这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未来日新月异的社会游刃有余持续发展;而且对国民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2.4有助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紧随国际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需求,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且以全球对问题、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范畴,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地理课程的基本任务,教师要完成对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就不仅需要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还要不断更新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识构成,成长自己的的教学智慧及能力。

3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现在的地理教学不再把传授既定的地理知识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更强调地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因此,应该把探究式教学活动模式引入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具备地理核心素养的公民。

3.2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它是因生活情境的需求而产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际。源于社会实际和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最终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来引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行成。

3.3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地理学习评价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地理教学,反馈地理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等功能。因此评级目标要与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一致。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

第5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学生素质成为了评价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成效的最直接表现,显而易见,学生素质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生素质的内容涵盖面广,具体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从一定层面上讲,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在就业单位的评价,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口碑和声誉,进而影响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

二、准确定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苏联模式,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当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时展到今天,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潮流,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比如,高校教育重文化知识学习轻体育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缺少实际的体育训练,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单一。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另一严峻问题。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比较落后。这种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上不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革新改革;二是教学方法上仍旧沿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受众群体的个人特点;三是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在理论指导下的体育训练;四是教学内容上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人才缺乏适应性

国家办教育事业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如何反映着一个高校的教育水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在当前具体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培养。此外,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很好地与行业需求、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很好地衔接起来,也未能做到与其他高校、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终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三、积极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和运动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性体育强国的建设。为此,在准确定位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

价值观引领行为,决定行为。培育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历史发展极其重要。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明确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核心价值,要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实践与学生的品德养成、人格养成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要做好体育教育专业核心价值的宣传传播,让全社会都了解、知晓、认同这一核心价值,进而起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二)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组织管理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组织管理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路径。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管理。一是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改进体育专业教学的管理模式,大力增加研究中心、研究小组、研究机构等中层组织的数量,实现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二是加强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高校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管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各种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大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等因素,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当前培育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此,就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努力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同时,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本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的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充实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此外,要平衡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业余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在全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实现三者的互相补充。

(四)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

第6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书写形式

崔允漷教授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1]。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通过对每门学科原来的“三维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与提升,明确了学科育人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超越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包含教育目的、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确定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课程育人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评价为依据。要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并生根发芽,让教育的“枝条”向四面八方蔓延,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即育人。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关键。

一、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2014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明确规定将研究和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点。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具体素养[2]。我国以往的教育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维目标”,再后来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也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必然。相辅相成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让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什么),即让学生形成好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聚焦和强化,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3]。核心素养是要求和归宿,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媒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励机制。“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通过“教学实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来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手段,需要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能量源泉,需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积淀。三维教学目标是达到教育目的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和设计依据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学科教育回归本真的指路明灯。教学目标要体现深度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规范的教学目标由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组成[4]。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活动起主导作用;行为动词必须是易实施、易检测、易表述、易理解的;行为条件是指会使学生发展成怎样的人的约束条件,是评价的参照物;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师设计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教学目标,采用删减、增设、替换、整合等方法,将教材内容重新处理,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情由心生、情要动心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依据以下五个方面设计。第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所有学科都有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这些维度是设计教学目标的根基,需要认真研读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吃透其精神,为设计教学目标做好保障。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章节目标确定某课时的具体目标。第三,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内容以及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设置意图,挖掘教学目标。第四,依据学情、教情设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设计学生可达到、教师可操作且易于评价的教学目标。第五,依据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对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形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能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设计形式都是合理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书写教学目标,能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育人的目的:形式一: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形式二: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形式三: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5]。以下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摩擦力》为例,展示三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形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摩擦力》这一节内容的要求为:认识摩擦力,知道两种摩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以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情教情和课程资源为依据,《摩擦力》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一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书写教学目标。这种书写形式优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育人目标,也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同时为设计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提供了方向。再分层设计三维目标,学生和教师都容易接受,而且设计思路清晰,便于书写,易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和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分开设计的书写形式如下。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收集信息并分析论证,让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地”。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2)理解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并会判断;(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合作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二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每条教学目标中既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又有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这种书写形式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和相辅相成性,每条细化的教学目标中都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这种形式书写的教学目标简洁明了,便于展示,便于解读。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整合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展示如下:1.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升华物理观念。2.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并学会判断,提升科学思维,巩固科学态度与责任。3.通过实验定量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体会科学探究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书写形式三

按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书写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等目标。这种书写形式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设计不同维度下的三维目标,更好地体现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炼与整合,是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聚焦强化和升级转型。三维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以《摩擦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例,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的教学目标书写形式如下:1.物理观念:能够在分析摩擦力现象的过程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并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科学思维:从实验现象中,用归纳思维得出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大小的影响因素。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并综合分析信息,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结语

第7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二十一世纪,知识就是竞争力,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思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为此,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联合5所高校的96名研究人员,开展了为期三年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所谓核心素养,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必须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素养,它代表了中国学生都应该拥有的基础能力[1]。其中,责任担当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部分,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意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中包括了文化、发展与社会三个方面六大项,每项细分为三个指标一共18项[2]。

1.文化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从秦汉时代起,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中华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特征的一部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大方向上,夯实文化基础是重中之重。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化素养中人文底蕴这一项包括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等要点,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成果,才能做到心怀天下、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

2.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中提出的自主发展,提倡的是教育要面对真实的学生,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自主发展里面包含了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两个方面。学会学习对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两者缺一不可。学会学习强调的是教育要处理好“鱼”与“渔”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自省的习惯,时时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包含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三个方面,珍爱生命是关键,健全人格是核心,自我管理是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3.社会参与

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的,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合作、交流。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这一项,分为责任担当与社会实践两大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担当这一核心素养中包含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三个具体指标。作为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脊梁,青少年需要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能明辨是非,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二、责任担当素养的基本特征与时代意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指南针、风向标,是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地生根,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一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走出独具特色的核心素养之路。具体到“责任担当”这一核心素养,面对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究竟需要培养他们什么样的责任担当呢?

1.责任担当素养的基本特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责任担当作为核心素养的六大模块之一,主要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与主动性。

(1)社会性。马克思说,“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性动物,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责任担当,对象是承载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中小学生,体现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不同于核心素养的其他内容,责任担当强调学生能清楚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清楚自己的社会使命与社会责任,并且懂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履行的各种义务。

(2)时代性。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责任担当新的时代内涵。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军备竞赛转变为经济、文化交织渗透,而无孔不入的网络则给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入提供了便捷。培養学生的责任担当,重点是培养当代学生面对纷繁复杂问题的国家意识,能够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尊重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突破自身所在时空的局限,参与跨文化交流。

(3)主动性。责任担当,重在担当二字。担当是个人的主动行为,是一个人内在意志的外在体现,体现的是个体主动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展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个人涵养。它既要求学生能自尊自律,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又要求学生能明辨是非、判断对错,理性面对社会事件,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学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愿意履行社会义务和完成社会使命而努力的主体意识。

2.责任担当素养的重要意义

(1)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在诠释中国人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责任担当被赋予了时代新的内涵,无论是当年的延安精神还是现在的航天精神,无论是当年的长征精神还是现在的改革开放精神,都深刻诠释了责任担当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责任担当的精神领域。

(2)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责任担当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其中爱国是核心,要求个人发展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結合,具备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敬业是关键,指向的是热爱工作,勤勉付出。诚信与友善是待人处事的标准,指向的是待人平等、待人如已、待人宽厚与助人为乐。

(3)责任担当是教育实现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才。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以及公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等问题,国家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等教育理念,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列入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无疑是对教育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要创新。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就是教育规划中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具体途径

核心素养与以往素质要求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生长性,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需要我们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同时通过校园文化熏陶、社会风气影响、家庭言传身教等方面积极引导。

1.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

教师作为教学一线工作者,是教育改革的实际操作者与实践者。教师队伍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掌握,直接影响核心素养的实施效果。第一,学校应从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核心素养概念。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会,帮助教师真正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项要求;同时充分发动广大教职工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切实讨论如何结合本校的特色落实核心素养改革工作。第二,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核心素养改革措施的效果。因此,广大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进修培训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及碎片化时间,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创新自己的教学工作,让教育真正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2.从学校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理应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重要阵地。从学校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应该从教育理念角度入手,转变传统教育“唯分数论”的理念,认识到学校不光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必须掌握的科学文化素养,还需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法治观等人文素养。学校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品质,不是一个大而空的口号,不是“运动式”的搞过场,而是需要每所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科渗透等方式将责任担当纳入学生培养框架。其中,学生德育课程当然应承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国家观念的大部分内容。学校应思考如何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应考虑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紧跟时代脚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让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课程贯穿教育全过程。

3.从家庭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从心理学的观念来看:个人的发展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其中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可小觑。若家庭能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协同学校共同做好子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家庭层面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要求家长秉持家校协同共同教育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度保护孩子、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专制等错误观念,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的待人接物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同时,家长要敏锐发现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悖之事,教会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当学生做错事情时,家长要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正确育儿理念,教育学生知错必改,主动承担责任,养成“知耻近乎勇”的责任担当意识。此外,家庭教育中还应有意识引导学生“胸怀天下”,用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

4.从社会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密切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不光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具体来说:社会首先要树立正确道德规范,通过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把抽象的说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教育内容,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同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以互联网、网络平台、手机、卫星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纷至沓来,将各种海量网络信息迅速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学校围墙的局限,深刻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世界和情感世界。我们要努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使社会舆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加有力的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文化,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相信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道德品质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0-13. 

第8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高职阶段;核心素养;内涵构建

一、引言

1972年,德国学者梅腾斯在给欧盟题为《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中最先阐述“核心素养”,将其定义为:“一种超越具体职业的、可广泛迁移的、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能力”,它在人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交互发展,职业领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互赖性逐渐加深,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各国的专家学者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主题上来。2003年经合组织(OECD)在《核心素养促进成功地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研究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随后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提出相同或类似概念并形成各自的基本框架体系,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差异,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关注点也各有不同。我国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随后我国开始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向全国,将“核心素养”这一“舶来品”做了中国化改造,明确了中国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并强调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容面对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为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每个阶段应重点培养哪些核心素养?并没有进行具体地说明,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广袤的研究空间。因高职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是其核心素养的集中表现,因此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更应得到高职教育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着力研究高职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因为只有知道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后,才能在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去培养这些核心素养。

二、高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内涵构建的基本依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将人的发展分为3大类,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类,综合表现为六大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方面。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2]为了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又进一步将六大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观测点,并对基本点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其三层结构在维护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仅继承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使用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同时还引入了哲学中主客体关系即主体性的人与外在对象之间关系。它不仅重视外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果,而且直接指向人的内在品质,既体现了对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三维目标的提炼,也体现了对“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照,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参照依据或蓝本。不同阶段的教育者可以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构建各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及具体要求。核心素养研究应用到高职教育中,是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前提,构建高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体系就是要弄清高职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职业素养。因此,根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进一步构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具体要求是职业素养培养的首要工作。

三、影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构建的因素

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毫无疑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要素指标在高职教育阶段应继续培育,但不同阶段、不同培育对象、培育的侧重点应有不同。那么,在高职教育阶段应着重培育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呢?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世界发展潮流趋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发展宗旨等多个因素。首先,要考虑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给职业世界带来的变化和要求。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数字化、技术革新、职业变更、环境危机等新形势,人类职业的变化日益加剧(旧职业快速淘汰,新职业不断涌现),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产品的创新快速发展,职业流动性加强、失业风险增高,为了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社会创新性的需求,高职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超出特定专业之外的核心素养。只有从业者具备广泛“灵活的、可迁移的、跨领域的胜任力”[4],如交流与合作、创造与创新、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能力,才能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步伐,单一的职业技能已经无法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其次,要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及其新战略。十以来,中国开启了由“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所强调的工匠精神培养和技能人才的工业文化素养,要求技能人才更具整体观、质量观、责任感和伦理规则等方面的素养;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则强调技术技能人才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沟通能力等;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的变化则呼唤人才的信息素养。同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强烈要求人才的创新精神。再次,要考虑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由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同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基础教育或是应试教育中的牺牲品或失败者,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就是多数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有被忽略或被瞧不起的感觉,学习能力、态度和习惯普遍缺乏,学习的内驱力不足,厌学倾向比较突出,依靠外部物质利益驱使比较明显。二是习惯并依赖于教师知识传授,缺乏批判性思维,没有质疑经验和权威的勇气,创新精神缺乏。三是多数学生是在经济生活条件日益丰富、智能手机普及的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环境中成长,很多学生娇生惯养,劳动意识、吃苦能力和自控力也极为缺乏,怕艰苦、不愿意干体力活、责任心不强。高职阶段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职业素养正是要从高职学生的这些问题出发,探索、明晰和界定此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然后,要主动借鉴别国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成功经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在前面,必然有一些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例如英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和社会职场对员工的核心需求,构建了包括沟通交流、多元信息解读、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团结协作、处理问题和自我完善六项核心素养的培训结构认证体系。又如美国劳工部依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提出所有的从业者应具备资源处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科学技术能力五种核心素养。再如新加坡劳动部门根据本国自身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从业者提出十项基本职业工作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享技术、处理问题与策划、创业素养、沟通交流与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持久学习、全球一体化意识、自我完善、自我协调心理技能、安全、规范工作能力等。各国都重视的核心素养,一定是我们在构建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最后,要考虑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在高职教育领域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目标的新定位与价值追求,体现的是对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宗旨的回归。过去片面的“专业化”的功利追求容易引发“全人”教育的缺失和教育宗旨的偏离,“工具式”的人才培养导致学生成为主体异化、知识储备单一、视野思维狭隘、精神世界空虚、责任意识淡漠、惯性盲从或者缺乏自信的职场“奴仆”[5],根本无法满足当今世界时代变化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个体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人生的追求。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从“人”本身出发,以高瞻远瞩的视角来思考和规划人的发展。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构建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依据,考虑影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各种因素,坚持时代性、整体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原则,既要关注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回看“前高职教育阶段”应有的核心素养是否养成,又要着眼于教育的共通性、应对现实和未来核心素养的培育,彰显核心素养的“职教元素”,并将其核心素养内涵细化为以下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因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切实的研究。

四、高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

据中国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来看,大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内涵有共通之处,其“三方面、六大核心素养”都要继续培育和发展。但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应有不同。首先,由于高职学生多数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文化基础较薄弱,人文底蕴有待丰富,科学精神尚未形成,因而高职阶段应进一步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其科学精神。一是要重点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其健康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和能力;二是要重点培育其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其次,由于高职学生多数在基础教育阶段自主发展不均衡,学习生活能力和素养不健全,高职阶段应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一是要重点培育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乐学善学;二是要重点培育其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三是要重点培育其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为主,学生社会参与不多,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培育和强化。一是在责任担当方面,除了进一步强化自律、诚信、宽容、感恩、奉献等品格外,重点培育其团队意识、履职尽责、明辨是非、公平正义、规则法治意识、尊重自然、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等素养。同时要培育其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爱党拥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复兴信念等国家认同感和全球意识、开放心态,尊重多元文化,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理解。二是在实践创新方面,要重点培育其劳动意识、习惯和技能,培育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并培养其工程思维和掌握应用技术的兴趣和意愿等。目前虽也有部分关于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的探究,这些成果为制定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中,将职业核心素养定位为信息处理、问题解决、交流表达、语言能力、创新改革、与人合作、数字应用能力、自我学习等八项能力[6];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并将“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作为四大关键能力[7]等构建。但个人认为,这些内涵构建还不够全面、精准,应在全面考虑权衡考量上述影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构建的因素、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并在对市场企业人才需求作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筛选、调整和确定高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因为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职业教育还必须兼顾当下的企业需求。例如,在相关调查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责任担当被企业家列为首位,并从遵守规范、主动学习、时间管理、全力以赴这四个方面给予解构[8]。另据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关注的学生素养因素排名前十位的是“工作兴趣和积极性、责任心、职业道德、承担困难和努力工作、自我激励、诚实守信、主动、奉献、守法、创造性。”[9]在学习借鉴综合上述国际国内各种研究成果,考虑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彰显核心素养的“职教元素”,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特点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对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构成进行了整合提练,以力求简洁、具体、针对性、操作性更强。为了直观起见,用表格展示(表1)。

综上是笔者对高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内涵构建的一点探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愿能起到抛压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学者加入探讨,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一个完整、科学、系统、具体的构建,进而运用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具体方案中,能在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对高职人才表1素养培养起到可操作可量化的定向作用,使高职阶段的人才素养培养有章可循,并通过各种举措贯彻落实,使上述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强化。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更是要借鉴英国等外国成功经验,依托现代学徒中心,针对这些核心素养专门开发出一套高绩效行为评价体系与机制,通过末端考核来倒逼教学改革,促使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7-12-05;

[2][3]人民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2017-12-05.

[4]马健生,李洋.核心素养的边界与限度———一种比较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杨倩倩.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困境与祛除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5-15.

[6]《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EB/OL].

[7]《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8]陈向阳.核心素养的职教表达与可能路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8-02-15.

第9篇: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核心能力;概念;结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66-03

Discussion on the core-compet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new situation

ZHOU Jifang ZHU Dechao WANG Xulun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1, China

[Abstract] Core-competence is an essential 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students when they take part in medical activities, which is consist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self-study ability,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It plays a core role in the competence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it is influenced by school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y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Core-competence; Concept;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方式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1]。这些功能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须成为既有高超医疗技术,又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2]。因此,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更显迫切和必要。

1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是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的,原用于描述企业的竞争力,强调其具有的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长期性等特征。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认同,“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引用,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3]。我国和国际上一些医学教育组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如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将医学生核心能力分为 7个领域60条标准[4]。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和中国医科大学等17所院校在2000年校协作项目制订的培养目标中,也都对此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重视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尽管“核心能力”一词已人人皆知,但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rmel)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Coombs等提出的组合观认为,核心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吉林大学邹国庆等认为,核心能力是以独特的知识和技能为特征表现出来的等[5]。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6]。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是指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是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离开学习和训练,其核心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在训练水平、花费时间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个人将比能力弱的个人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说,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就。

2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

最早对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家是英国的斯皮尔曼(Spearman),他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7]。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人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当医学生进行一项医疗活动时,既离不开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般能力,也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特殊能力的参与。

教育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生核心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博士提出的“五星级医生”概念,其认为医学生应具备“提供卫生保健、做出决策、善于沟通、领导社区、精通管理”五方面能力[8]。英国医学教育总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获取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有关健康、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解;获取和熟练掌握基本临床能力;获取和表现出高质量医学实践所必需的态度”三方面的能力。美国医学教育协会认为,医学生应具备“在伦理学、职业道德方面必须是利他主义的;在医学基础知识、科研和临床知识方面必须是知识化的;必须具备熟练的临床技能;在预防、信息、公共卫生方面必须具备全面责任感”四方面能力[9]。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订出了7个领域60条标准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对以上观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和我国新医改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语言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在医学生的能力体系中,其居于核心位置,处于基础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语言交流能力

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病情和病史,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非生物因素也会在患者的健康状态中反映出来,如经济地位、家庭关系、文化背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疾病及功能状态[10]。因此,医生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仔细倾听,精确、简炼地进行描述,掌握社交技巧,擅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于医疗活动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对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自我学习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是教会年轻人在今后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11]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医学知识爆炸的21世纪,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无论学生在校成绩如何出色,其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总是有限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强调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教育应该培养终身学习者。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如何获取最新的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并能懂得如何分析和利用它们,从而做出最佳决定,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二是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如何遵循科学证据进行一切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2]。它强调按现有最佳科学证据进行医学决策,不能单凭主观臆断或个体经验来决定,必须通过医学实践提供的证据来检验。循证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个人经验为主,依靠教科书、专著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以及高年资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的模式,确保了真正有效的新疗法的迅速推广和一些无效疗法的及时中止。三是自省的能力。医学生必须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能够理解并正确对待批评,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和人。孔子曰:“吾常三省吾身。”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正确面对职业压力等问题,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不断进步。四是继续学习的能力。医生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职业。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继续学习的能力。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及怎样学习。

2.3 问题解决能力

医学生在学校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病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它们使医学生能理解病症与疾病诊治的关系,了解治疗的原理。但医学生必须学会将科学知识和医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医生应该能发现问题,并从个人、家庭、文化及经济等不同方面来确定问题的本质,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实施治疗,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是医学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2.4 医学职业人格

职业人格是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它可从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13-14]。良好的职业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能使个人正确的职业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从而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新医改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环境客观上又存在着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道德缺失、监督机制缺失等不利因素,使医学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性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要。

3 医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因素。先天素质是指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如感觉器官的感受性、肢体的灵活性等。后天因素主要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先天素质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造成医学生核心能力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是后天因素的影响。

3.1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活动。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向发展、发展水平及速度,与其接受的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当然,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地、绝对地、自发地,而是依赖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教师是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因此,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至关重要。

3.2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能力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发展起来。东汉科学家王充就提出了“施用累能”、“科用累能”的思想,强调能力是在活动中积累的起来的,从事不同职业的实践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实践活动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医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

3.3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可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力、坚持性等。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主要在能力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方面发挥作用[15]。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活动的结果。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完善的自我学习能力、过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医学生在经过了医学教育后必须发展起来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唯有如此,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周道清,孙立荣.新形势下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42-44.

[2] 游金辉,陈耀辉,张小明,等.以人为本―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4):363-365.

[3] 田永,任波.关于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辨析[J].石油教育,2004,(2):60-63.

[4]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EB/OL]. http://hx.scu.省略/web/bkjy/ReadNews.asp?NewsID=38&BigClassID=4&SmallClassID=10&SpecialID=0.2005-5-17.

[5]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5,(5):96-103.

[6]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曾诚,张伟,宛小燕.以培养目标定位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23-27.

[9] 贺加,郭立.21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措施[J].医学与哲学,2011,22(10):12-16.

[10] Gerald SL,Audrey FJ.美国人眼中21世纪的中国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5):901-904.

[11] 程伟.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38-40.

[12] 张景,陈正堂.建议医学院校尽快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1):102-104.

[13]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14] 苏澎,徐通.日本医学教学模式对国内临床实习工作的启示与思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2):183-18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