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精选(九篇)

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

第1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含意性 含意化过程 对话性 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含意理论

英语教学中的含意理论,认为语言单位除了表达基本的概念意义外,还可以承载一些有别于语言单位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言外之意。此种理论源于新格赖斯含意理论提出的“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的假说。常规关系是指人们通常的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现象,以及虚构现象的基本认识的概括。含意就是对语句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具体内容的解读,社会关系中,一般只要提到某一事物,就会触发多方面的常规关系,这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使得人们交际中的话语有了含意理论,这种社会意识的共识性使得这种常规关系的解读也有广泛的共识性,所以含意能够成为交际单位。把握好含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含意理论的回顾

早在古希腊,人们在修辞学中提出的一些辞格,还有我国古代文论家也提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说法,这些都是含意在语言中的实际运用,但却不是对含意的专门研究。格赖斯含意理论是对含意的专门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含意作为语言运用 “点缀在风格上的高级装饰品”,已经超出了修辞格和诗学的领域,成为了日常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而列文森的新格赖斯含意理论则是对含意理论的再研究,它确立了一般含意的“常规关系”在研究中的地位。

我国对含意研究有三大课题: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含意本体论研究。我国的外语前辈利用新格赖斯语用推导机制中的一个概念“常规关系”开始了含意本体论研究。他反复提到语义含意产生于常规关系,这样含意理论分析超越了语言学、语法学、语用学的范畴,深入到文学与语言、文艺理论与语言学“对话”的理论层面上。并创发出“含意性”和“含意化”两个概念。前者是话语的普遍特征,即它蕴涵含意;后者则指“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过程。

3 含意理论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理解含意化过程是话语中所体现的各常规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呢?试看下例:

(1)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 the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Men have always found it essential, from the most primitive stages of society to the most advanced, to teach their scriptures, lore and legends to their children. The youth of Ancient Greece learnt their Homer, Jews their Torah; The aboriginal child learns the legend of his tribe, and the American Child recites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在这一例中,当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 there is the study…一出现,一定的常规关系就已形成,the study of literature同to teach their scriptures, lore and legends to their children 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常规关系。事实上,education- study- teach-learn-recite之间,literature- scriptures- lore- legends- Homer- Torah- Gettysburg Address之间,primitive / advanced stages of society同下文提到的国家、民族、土著等,也可建立起常规关系,这些常规关系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在基本话语表达的同时,为语句的关联衔接起到补充、延伸和阐释,实现话语的合理建构。作为反证,试将literature改为mathematics,整段话语的常规关系就不能相互合理地发生作用,含意化过程受阻,话语的建构也就难于正常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都表明,话语建构过程中,含意化过程是存在的。

试进一步比较:

(2)when I visited the Gettysburg National Military Park and came to the site of the battle of 1863,I heard children recite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这里同样提到背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词》,但与(1)相应部分有不同的含意化过程。

4 含意化过程的控制

含意化过程是话语建构的一种客观存在,必定在语言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例如(1)和(2)都有recite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的说法,但它们分别有自己含意化过程,分别获得了“学习文学作品”和“缅怀历史事件”的含意。含意化过程随着话语的建构产生,而说话人对这一过程的驾驭就是含意化过程的控制。

话语含意化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所谓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所以,我们应努力使含意化过程成为强化、补偿话语内容的有用工具,不要成为说话人的异己力量。

例(1)的主题句说是文学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接着提到的是各国、各民族的青少年分别读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并用his/their来强化这种对应关系,这种表述下,就有可能延伸出如下含意:读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即为学习文学。这显然是有悖于当今的教育理念的,恐怕也不一定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可能的含意显偏离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话语主题,虽说某种程度上无伤大雅,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尽量避免产生此种不必要的误解。

一般来说,作为对事件本身的说明,受话人对有关事件越熟悉,含意化程度就会越高。例如(1)作者就是设想受话人已经知道了education同study和 the study of literature的关系;不然的话,作者可能会按他对受话人的知识状况估计分别写进如下内容: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schooling to youths and childre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m mentally and morally,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rts and literature, the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例(1)的引文来自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上述的显性表达所体现的知识,对于读者来说已是常识,于是这一切都可让位给含意化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有关常规关系的把握自行将这些语义空缺补上。在这个意义上说,含意化程度过低有可能弄得话语拖沓松散、枝蔓旁逸;要做到言简意赅、中心彪炳、意图明晰,有赖于含意化程度控制。

5 含意理论研究的意义

我们渐渐认识到含意性是话语的一种内存的普遍秉性,含意化过程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本事实。但从根本上讲,语言是人类社交的一种工具,它在人们的交流中会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会话”机制,这种会话机制其实就是人们的心理文化的一种积淀。所以,在对含意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应把“人”这个重大因素纳入考察范围。语言的流动不仅同意识的内在内容相平行,而且是在不同水平面上同它平行的,这水平面可以低到为个别印象所占据的心理状态,也可以高到注意焦点里只有抽象的概念和它们关系的心理状态,就是通常所谓的推理。可见,语言只有外在形式是不变的,它的内在意义,它的心灵价值或强度,随着心灵选择而自由变化。含意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语用学范围,而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理论的变化随着人本身的认识而变化。这样看来,含意的运用作为人类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应该是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内在创造性。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就是抓住了人类语言过程本来的内在创造性,而正是这种内在创造性使人类语言同非人类符号系统有了区别。

如果含意化过程的确反映了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内在创造性,作为一种过程,对于全人类操不同语言的人来说是不是应该有着某些共性?读者在阅读中外作品时能读出不少相同或相似的含意化过程,现在,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含意性、含意化过程同文学理论的“对话性”遥相呼应,我们有可能期待为中外作品阅读研究提供一个思考的触发点。

参考文献

[1] 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 CUP. 1983.

[2] 萨裴尔.语言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徐盛恒.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4] 徐盛恒.论“常规关系”.外国语,1993.

第2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含意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以外的意义。含意问题包含“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等有关含意的理论学说进行评述;上述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含意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和原则。

一、关于“本体论”的翻译

本体论和存在论是对德语ontologie(英文ontology)的一个词的不同译法。“本体论”一词,由德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goclnius)于1613年首创,后又被笛卡尔哲学的信徒克劳伯古斯(jeoannes claubergius)、德哲学家沃尔夫(christian wolfl’)采用。他们用此词来表示研究onta的学问,onta是希腊语einai的动名词复数形式,而einai在希腊语中是动词兼系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是”、“在”、“有”等诸义。在西语中,系词“是”与动词“在”、“有”等为同一词,如英语中的be,诸义并存,故又称为“系动词”。在汉语中,据俞宣孟先生,先秦时代尚没有形成相当于西语中的系词“是”,因此,汉语传统思想中是没有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引发开来,即无“哲学”;而且,汉语“是”、“在”、“有”并不同义,此种局面对于汉语学界翻译ontologie或ontology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且导致了理解的歧义性。故学界在翻译中,多把希腊语einai的“是”之义放置一边,取其“在”、“有”之义,遂译ontologie或ontology为“在论”、“有论”、“万有论”、“存在论”等。在古希腊、ontology所研究的存在,不是“作为偶然或或然的存在”,也不是“作为真而存在”,而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不表述任何别的东西,是不带质料的形式,具有逻辑上在先的“本质性”,故中文在翻译时把此类存在译成了“本体”,ontolo-gie或ontology就顺理成章地译作了“本体论”。

看来,“存在论”、“本体论”这两种不同的译法,是出现在不同的理论形态(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和运思方式中的。相同的一个词,译法不同,却体现了西方本体论的历史命脉。

但是谈到现代本体论,谁也无法绕过海德格尔。海氏自己也讲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存在意义”问题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可以用他的一句名言来加以概括,这就是“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一句隐喻的话,其意思通俗地说来大致是:世界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到显现,存在表现在语言之中。哪里有语言,哪里才有世界。另一方面,语言又是“人的本质的住家之所”,是人的历史性生存的基础。因此,语言是人要说出的东西,有了要说出的东西,人才能说,才能领悟其存在,才能生存。所以,通过海德格尔的那句有名的隐喻的语言,可以这样来形象地比喻语言、人、存在的三者关系:语言好比一所房子,人与存在都居于其中,人是这所房子的看护者,它依靠这所房子得以亲近存在,揭示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比喻性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把语言和存在直接联系起来,存在依赖于语言,语言高于一切,具有本体的意义。

海德格尔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语言,他认为语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较低的是言谈,即发出声音;较高的是语言,即通过发出声音来展示某种意义。他认为言谈和语言的关系是: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言谈同现身、领会在存在论是同样源始的。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人们交谈的目的不在于发出声音,而在于传达某种意图,展示某种意义。

二、关于含意研究

我国含意研究主要有三大课题: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和含意本体论研究。国内徐盛桓教授在含意研究方面成绩十分突出。他的系列研究已超越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范畴,进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徐氏在含意研究方面已24篇,系统地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建构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含意本体论是徐氏吸收了新格氏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将其作为研究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的理论假设的基础而提出来的。徐氏之所以提出进行含意本体论研究,是因为列文森的新格氏语用推导机制中“信息原则”引进了一个概念“常规关系”,他以为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可以作为建构含意本体论探索含意本源本性的基点。徐氏正是通过对含意与常规关系的关系的把握,开始了含意本体论研究。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含意是什么?

含意(implication一有的译为“隐涵”)一般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之外的意义。含意的现象古来有之,自从有了语言大概也就有了含意。但含意问题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并引起广泛的讨论则是最近几十年内的事情。语用学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从语言本体结构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语境、功能、交际者等新问题,对意义的理解也从言词之内走到了言词之外。如果说语义学主要解决“x句表达了什么p意”的话,那么语用学则主要探索“s某在说x句时,表意为p,实意为q的问题”。这个实意q就是一般所说的含意。含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意义具有复杂性、多向度和隐蔽性的特点,给含意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有关含意的认识和见解众说不一,然而对含意的研究至少应努力解决“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

三、几种含意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对意义进行探索的起点为言语的目的即施事意义(illocutionary force)。言语行为理论最大的贡献,除了将言语视为一种交际行为以外,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语意的间接性上。由于这种语意的间接性,言语的施事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受到语境制约的。如果用“s某说p事时意指为i",来概述施事性言语行为的特征,那么代表命题内容的p和代表施事意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p需要经过一定语境作用的衍推才能到达i。这是p和i之间的一般关系,也正是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当p和i恰好相吻时,作为施事意义的i无需太多的推导,就有了直接言语行为的说法。但这只是p和i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且当实际面对某一话语,即使判断其属于直接言语行为时,恐怕也离不开语境的反推导作用。尽管人们对于语境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然而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观点,都基本承认语境主要是一个变量因素而不是一个恒定因素,它独立于语义意义之外,又必须与此时此地的客观条件相结合。人们在通过语境进行意义衍推时势必受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个人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具体语境的主观把握往往存在差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存在误解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感觉到了含意的影子。但言语行为的学者们主要是完成了对施事意义若干重要特征的研究,如前面讨论过的语意的间接性、概率相对性和趋于繁衍性等等,在“何为含意”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铺垫,而在意义衍推的规律和具体方法上尚没有来得及进行深人的探索。西尔虽然曾对“can youpass the salt?”等类句子的施事意义做了一些初步的推导,但其描述还显粗糙,尚达不到规律的升华。

合作原则假设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取合作的态度,要遵守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否则交际将无法获得成功。应该说,这些准则不是作为一种规定不让会话者违反,而是作为一种标识提醒人们,当会话出现违背准则的情况时,人们可以感觉到“另有所指”,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而应进行必要的推导。合作原则以“合作”为会话基础的观点揭开了含意的一层面纱,主要回答了“何时含意”的问题,同时也掀起了会话含意理论研究的新潮。人们在肯定“合作原则”的同时也看到它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关系的概念模糊不清、解释力不够充分等等。

同样是上例为什么言者不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而要通过疑问的方式拐弯抹角地表达?作为一种补证,里奇提出了相应的“礼貌原则”与之配套。礼貌原则也有一套相应的准则,其内核可归纳为“强化听者利益、弱化听者损失”。礼貌原则的提出,部分地解决了“何故含意”的问题。

霍恩级差规则(horn scale)及列文森三原则被公认代表含意理论的“新说”。根据霍恩级差规则,语句的意义有强弱之分,同一含意的不同语句可视其强度大小排列为<s, w>系列,在一定条件下说出弱项语句表明强项语句的意义不能成立。霍恩级差规则揭示了含意现象的部分规律,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能那么整齐地进人<s,w>系列。有许多含意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级差,用级差规则根本解释不了。

列文森则把霍恩级差规则的合理内容纳人自己的含意原则里,形成了列文森含意三原则。根据列文森的解释,在符合霍恩级差和使用有标记形式条件下,q隐涵的推导优先于i隐涵的推导;在使用无标记形式且不符合霍恩级差情况下,i一原则导致按常规作具体解释。

列文森的三原则被认为既覆盖了“旧说”所致力于的特殊会话含意,又适用于“旧说”所不及的一般会话含意问题,故比“旧说”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解释力。

会话含意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同时涉及了有关含意的四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它在“何知含意”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使人们对含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何知含意”是四个基本问题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是研究含意问题的最终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会话含意理论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一些可循的原则和步骤,但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问题。像“cau you pass the salt?”这种例子,进行q隐涵推导似乎难以进人霍恩级差,用m一原则推导充其量只能达到“何时含意”(“另有所指”)的地步,用i隐涵推导则有赖于实情和“常规”关系的具体把握。这个“常规”的内容是什么?它和实情如何发生作用并如何影响意义的衍推?这些仍然是不太清楚的问题。

四、含意本体论研究

会话含意理论虽未能对常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其信息原则中关于常规关系的假设却为含意本体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导向。沿着“常规关系”( conventional relations)这一思路,含意本体论主要研究“何为含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主要的观点有:含意来自常规关系,含意的实质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基本方式”或“原方式”;它是人类认知及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

对含意本体论研究给予更直接触发的是列文森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包括其雏型“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推导机制和信息原则的说明。列文森提出新格氏推导机制有其自身超出含意理论研究的学术目标,所以没作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其中信息原则运用到的“常规关系”却为我们研究含意的本原与生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假设。

徐盛桓教授对含意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曾发表了“论常规关系”、“会话含意的分类”等多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在题为<含意本体论研究》的论文中,论证了对话性(dlaloglcahty)是常规关系亦即含意性的产物,没有含意性就没有对话性的道理,进而得出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原方式”,含意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的重要观点。

徐盛桓教授就含意的本原提出了含意的工作定义(workingdefinition)如下:含意是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但又确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的“言外之意”。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围绕着含意的本源本性展开,认为含意的形成是由于语言的表达利用了事物的常规关系。话语作为显性表述,它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它蕴涵含意,此即话语的“含意性”;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这一内化过程可改称为“含意化”过程。

含意本体论既然研究的是含意如何参与话语表达的理论,它的理论目标自然与新格氏理论完全不同。它在新格氏含意推导基础上探究含意的本源本性,开掘含意的内涵外延,了解它作为话语表达的一种“原方式”的运作机制,不但力图认识含意运用的所然,而且力图认识其中的所以然。

含意本体论的理论目标简单得多,它不谋求关于自然语言理解这样带全局性的理论目标,它只探求含意发生的本原,即探求语言得以发生含意的客观基础。它以探原为本,而不再探究含意的推导规律。

含意本体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更为基本的层次上发现含意存在的原因,即作用于语言而形成含意的初始条件。

含意既然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对含意的研究就不得不首先探讨“常规”的内容及其与含意的关系。含意本体论通过考察含意发生的来由,发现并总结了常规关系的若干种类形式。如:

(一)索引式。以某种语境作为索引而产生含意。如:"a先生刚才说,他会在一个小时内来。”这句话如果是在九点钟、在办公室说的,那么大家会以此为“索引”而推知:a先生会在10时前即9时之后的一个小时内回到办公室来。

(二)像似式。即由言词的形似产生含意(如汉字的“之”/“曲折,’)。

(三)替代式。由于历史典故、文学艺术传统等缘故用另一词语替代原词而产生含意,如“而立”替代“三十岁”。

(四)链条式。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推理而产生含意。如:“狐狸饿了,便去找吃的。它来到一个葡萄棚架下,棚架太高,它看着棚架上的葡萄,却吃不到。”这句子,其划线部分实际上是不必说的,但却是句中的含意。

(五)寄寓式。在某种情况下,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附带共生的关系,通过提及一物伴生对另一物的联想而产生含意。如:在超级商场里,说“某人推着购物车来到出口处”时,购物车一般理解为“装着选购的物品”。

(六)作譬式。通过修辞上的各种比喻产生含意。换句话说,含意就是常规和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说语境是一个变数而难以穷尽,那么常规作为某一语言团体对一定的社会规约、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传统以及历史渊源等约定俗成的共识,则具有相对固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了解和把握的。

五、含意本体论的理论依据

含意理论的分析不再只限于语言学、语法学以及语用学范畴。实际上,普通心理学中的“择近心理”学说对于意向含意的“多义型结构形态”的分析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倾向理论对于意向含意的“断裂型结构形态”的说明和支持等都可表明:徐氏的思辨和推理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尽管他的论著的中心论题是“会话含意”或“含意本体论”,但心理学的概念确为他提供了新的学理依据,从而使他不再满足或局限于既成的结论,为构建自己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有关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他也是极喜借鉴和引用的。比如对“基础含意”和“前台含意”的创发,对中国对联的含意分析,以及对语言形式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研究的强调等等都是例证。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一1975)的“对话理论”也被徐氏引人他的“含意本体论”之中。如此,文学与语言、文艺理论与语言学产生了“对话”,“复调”,在理论层面上成为可能;同时,徐氏在借鉴的基础上创发出“含意性”和“含意化”两个概念。前者是话语的普遍特征,即它蕴涵含意;后者则指“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的过程。

心理学和文艺理论观念的引人实质上是对作为本体的人的重视。这说明含意本体论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语用学范围,而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理论的变化随着人本身的认识、随着对作为本体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变化。

新格赖斯的三原则转向一般含意的研究,但这些原则却未能完全顾及作为本体的含意的不确定性或者说诸多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列文森等并没有把人这个重大因素纳人考察范围,这也许与他研究的是作为句法现象的“上指”这个问题有关。由于徐氏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且辩证地吸收别的学科的有效成果,这样他对理论的阐发才达到了否定之否定,从而构建出自己的体系,推进了理论的进展。

第3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易经,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心理学。

i ching and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 ching has been called the “top of all classics”, and “the origin of the great dao”. psychology historians today take china as the first homeland of psychology. they realize th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ich psychological thoughts and special psychological system are embraced. therefore, we will take i ching as the found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heart”(xin) in the i ching,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heart in the great commentaries in zhouyi,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art in the hexagrams, to elaborate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western psychology.

key words: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其消息。在本文中,我们以《易经》为基础,分“易经中的心字”,“易传中的心意”和“易象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易经》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同时,我们也将比较与分析《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易经》与分析心理学所建立的关系。

1易经与心之意义

我们将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心理学”,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使用了“心”字。尽管西方心理不的研究对曾以有“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或“行为”(behavior)或“认知”(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但是一个汉语的“心”字,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易经?系辞上》中有“圣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反映着《易经》之心理学的深刻意蕴。《易经?系辞下》中还有易之“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总结,《周易折中》释其本义为:“‘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955,247,8,3)更是明确地表现出了《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理想。正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属于心理学的最基本范畴(文中所引用《易经》原文,均出自《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我们曾经在“心与心理学”和“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等文中,探讨了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比如,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容了心与脑,也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对此,《礼记?大学疏》中有精辟的论断,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1673)。

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所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1875)。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生要基础。但是,再后来的发展,如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以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个人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作为自称为后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加德纳(h. gardner),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d. goleman)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以“心与心理学”为主题来思考中国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时候,曾经被《周易?系辞上》的“圣人以此洗心”深深地打动。我们曾经以“psychology of heart”为论文的韪,参加瑞士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关于《易经》的国际圆桌研讨会。透过一个“心”字,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考察与分析《易经》与心理学。

2易经中的心字内涵

通行本《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易传的部分则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6个卦直接使用了心字8次,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对心之义和心之理的最初规范,以及其所赋予的原型性的义理和内涵。

这6个卦分别为:坎卦(维心亨),明夷卦(获明夷之心),益卦(有孚惠心;立心勿恒),井卦(为我心恻),艮卦(其心不快;厉薰心),旅卦(我心不快)。属于心部的汉字在上下经的64卦中反复出现,其中如:悔、惕、性、恒、愁、惠、忧、思、憧憧等等。为此,我们以“坎卦”为例,进行如下的分析。

坎卦卦辞的原文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解释坎卦之卦象时说:“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固能亨通。”这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维心亨”也正是表达了其朴素至诚的道理。程颐还说,“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经卦中出现的心字及其表述方式,如“维心亨”、“为我心恻”、“有孚惠心”等,与尚书和诗经中所使用的心字具有相似性,保留了汉语心字的原始面  及其基本蕴涵,并且保留了甲骨文及金文中心字与心词的古朴性。对此我们可以略作比较如下,如早期甲骨所载:“庚戌卜,口贞,王心若”;“午卜,贞,王心亡鼓”;(参见张立文(主编).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5)《诗经?国风?邺?柏舟》之“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以卷。”(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296)以及《尚书?商书》中还有“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的描述,实为汉语“心药”的基本原型;而《易经?说卦传》中有:“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实为“心病”的基本原型表现。

《易经》坎卦中的“心”义及其原型性的内涵,为后世发展的心学奠立了基础。李舜臣曾经评注说,“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古圣人之心学也。”章潢说,“六十四卦,独于坎卦指出心峄示人,可见心在身中,真如一阳陷于二阴之内,所谓道心惟微者此也。”《易传》中所发挥的“天地之心”,如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主张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系辞之“君子安其身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便是心学的最初形态。

实际上,《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并不拘泥于“心”字本身;正所谓“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并且古有“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之卦象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3易经卦象之启示

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易传中的评论与解释,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易经》中的卦象,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孔颖达在其《周易注疏》中说,“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82,2)这正如《易经?系辞》中所揭示的:“圣人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

因而,凡是《易经》之64卦,384爻,拟诸形容之间,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易中有象,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其次,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卦象,其中六爻的变化,也可象征人生的心理发展。比如,孔子曾经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也不难看出乾坤之六爻变化的痕迹。如“四十而不惑”与乾卦第3爻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坤卦第3爻之“含章可贞”。或者说,从乾坤之六爻的变化中,可以来分析真正君子之道或君子之心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再者,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中,更有着重阐述心理规律的卦象。比如,象坎卦、艮卦、比卦、家人卦等等。在此,我们以咸卦为例,来进行易象的心理分析,以及我们对《易经》中心理象征性的理解。

咸卦由兑与艮组成,《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释其卦象,咸卦以艮兑相配,所表达的是山泽气息相通,万物皆互相感应之道理;但象中亦有情,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至情,已见于此。启观咸卦六爻,初阴四阳,二阴五阳,三阳六阴,皆阳感而阴应,阴感而阳应之象征。称其为感,所表现的正是交互相感之义。

因而,我们知道,这咸卦是象征“感应”的,揭示了感应之道。我们曾经将“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因为汉字的感与应,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理想。感应是超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其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乾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正如《易经?系辞》中的介绍:“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5)无心之感,是《易经》中天地之心的呈现,是中国心学的精深境界。

咸卦感应之心理学的意义与象征性,却也并非局限于咸卦本身。从咸卦九四爻以下,复有困三解上,噬嗑之初上,否五鼎四,豫二复初,损三益上等,其义皆统于咸四。因为咸卦之第四爻,正为“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得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并且主张“君子易其心而后语”,戒“立心勿恒”。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线索。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3.32)而《易经》则正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我们更希望当代的心理学家们,能够从《易经》中获得启迪。对此,我们可以用“易经与心理分析”,以及“爱诺思与易经”,来介绍《易经》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所已经产生的影响。

4易经与分析心理学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便早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在劳乃宣的帮助下,把《周易》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已经通过他们的翻译,传递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这正如卫礼贤的儿子海尔特??维尔海姆在该译本的英文版第三版(1967)序言中所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wilhelm r, bayness. the i ch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xvi-xvii)在这第三版的英译《易经》中,同样带有荣格为其德文本所撰写的“前言”,更是增加了《易经》对心理学的意义和影响。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基石。荣格说,我自己在对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西方的因果性原则在解释一些无心理活动和过程时,是不充分的;这也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在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一段话作为该章的“导引”:“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卡尔??荣格”。(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6)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共时性”原则是荣格为之而奋斗的一种理想。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 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在这种意义上,荣格说,《易经》正好适合于分析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从荣格以来,几乎所有的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情有独钟。《易经》与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众多的分析心理学家,都从《易经》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且将这种深刻的启发,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诺思与易经”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

5爱诺思与《易经》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好象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结下了不解的渊缘。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如理查德?? 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 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

正式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开始于1933年,卡普泰因曾邀请荣格在1934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专门介绍《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从1933年至50年代初,荣格几乎每年都要出席“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并且每次都是该系列圆桌研讨会的核心人物。因此,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院建立之前,爱诺思也就成了分析心理学的大本营。同时,《易经》与心理分析,《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以及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思东西方文化圆桌研讨会的主旋律。

卡普泰因夫人的继承者,担任爱诺思基金会主席近40年的利策玛(r. ritsema)博士,同时花了40余年的心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易经》,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周易》——“爱诺思易经版本”,一种独特的易经心理分析。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ritsema r. i ching the classic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london: element books ltd, 1994.8-15)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同上)。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爱诺思《易经》版本的最大特色。

第4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冯建秀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为了研究会话含义在英语小说会话中的翻译,大量学者作了努力。本文以格里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任何形式的交际都要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合作, 格莱斯的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正是基于合作关系之上的。举例对英语小说中对话汉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会话准则

一、引言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要塑造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人物的对话。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人物“对话”,即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谈话,主要表现为小说中的直接引语。在小说翻译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来分析人物对话,有助于译者捕捉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音,透彻理解人物对话的含义,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度。本文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对小说对话的理解与翻译作初步的探讨。

二、格里斯会话含义和翻译对等理论论述

(一)会话含义理论

按照格莱斯的分析,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非真值条件下推断出来的规约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ion ), 它根据规约附属于特定的词项或语句。[ 1]另一类是在一定语境里根据会话的语用原则推导出来的非规约含义,Grice认为在所有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其具体表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三、违背“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及其相应的翻译方法

下面是Thomas Hardy的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中的一段话::“ Well, my beauty, w hat can I do for you?” Said he,  coming forward. And perceiving that she stood quite confounded: “Never mind me. I am Mr. D'urberville. Have you come to see me or my mother?

I came to see your mother, sir. (1)

I am afraid you cannot see her—she is an invalid.” “ Cannot I answer your purpose? What is the business you wish to see her about?”

“ It isn' t business( 2) —it is—I can hardly say what !” (3)

“ Pleasure?” “ O no, why , sir, if I tell you, it will seem- ” ( 4) …

张谷若的译文是:

他走上前来,说:“ 啊,我的大美人儿,你上这儿来有什么事啊?”他瞧苔丝站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好的样子,跟着说:“我就是德伯先生。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好啦。你是来找我的,还是来找我母亲的?”

我是来看你母亲的,先生。 (1)

“我恐怕她也不能见你,她长期闹病, ……“ 我见你还不成吗?你想见我母亲,有什么事儿?”

“并没有什么事儿( 2) [2] 只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个说法!” (3)

“ 哦,也不是。先生,我要说出来,就好像——” ( 4)……

农家少女Tess 在虚荣而又贪婪的父母的压力之下,来到有钱的德伯家认亲联宗,遇到了纨绔弟子Alec。面对Alec步步紧逼的问话,Tess的答语屡屡违反“合作原则”,每句都充满了“言外之意”句( 1)违反了“ 数量准则”,只向对方提供了部分信息, 其内在含义是: Tess不相信眼前这个举止显得轻浮的年青人;句( 2)故意轻描淡写地掩盖来意,违反了“ 质量准则”; 句( 3) 再次违反“ 数量准则”, 4) 措辞含糊,欲言又止, 违反了“ 方式准则”但是表现出一点合作的愿望。

这段对话充分显现Tess当时极度羞涩不安的心理情感。她的这种复杂微妙的心情不是被作者直接描写出来的,而是通过她频频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中自然而然折射出来的。

四、总结

会话含义的提出更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变化多端的言辞背后的隐含意义,使人们的交际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3]。合作原则在会话含义解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着相当的解释力。但会话含义和对等翻译理论并不是翻译小说对话的唯一途径。尽管许多知名学者已经成功验证了这一方法的优势。但是还应该进一步对会话含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并且能提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第5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健词】言语 模糊信息 语用功能

一、引言

资料表明,言语模糊信息可以概括为三种典型的功能:语用功能、修辞功能和文体风格功能。本文将主要语义格和修辞格的模糊性方面,探讨言语模糊信息的语用功能。

二、从语义格角度来论述言语模糊信息的语用功能

自从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在1968年提语言学家们大都是

运用“是非”的二值逻辑,对英语的语义格进行了系统的“确定性”研究。理论虽多,但大都是对语义格的总括和归类,其目的为界定语义格的标准、功能和原则。语义格的“确定性”研究受到了不少著名语言学家的批评。那么,语义格模糊关系在人们的思维中和在言语信息的传递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1.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在语义各方面的体现。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运用语义格的模糊关系。一方面,人具有运用界限不明确的要领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通过这种模糊的要领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领,亦即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其本质也是模糊的。这正是带有语义格模糊关系的言语模糊信息能够在交际中顺利传递的内在原因。

试比较下面的几个例子,它们虽属言语模糊信息,但凭借直觉,我们会理解其含义,分辨合格或不合格的模糊语句。

(1)The chimpanvce is eating up the car.

(2)The rust is eating up the car.

可推断:言语模糊信息与言语交际者有直接关系。模糊信息的模糊程度与交际者的有意或无意的态度也有关系,因为言语表达实际上是客观实况和交际者主观态度不同程度的结合。在言语交际中,如果交际者无意违反合作原则,就会引起语义病句或语用失误,形成一种我们姑且称这为不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

不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可以定义为完全破坏了合作原则的含混句子,因此,是妨碍有效交际的病句。

例如:

(3)The rust is eating up the car.

这句话是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针对二次大战后在维也纳的美、苏、法、英四国占领军在会议室内饮酒品茶,进行无休止的辩论来拖延谈判这一语境,则不失为精辟的讥讽。

2.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的特征。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意义上,我们不仅需要区别出“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和“不合格的言语模糊信息”,而且还必须区别出合格的模糊言语具有两特征。其一,交际者立足于修辞的高度故意造成模糊明显地偏离“合作原则”,以便提高言语表达的效果。这种言语表达式我们称之为“显性”模糊信息。其二,带有语义格模糊关系的词语,它们的涵义是包围在中心意义外面的一层感觉、暗示或联想。这种在特定的语境或者真实背景制约之下发生的、能够收到模糊效果的真假难辨的信息传递,我们姑且称这为“功能”模糊信息。下文将分两个层次来解释。

(1)交际者人为地利用修辞手段和违反各种修辞要求,明显地偏离“合作原则”。例如:He’s a machine.

这样一个比喻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含意,它可以含蓄地表示某人工作效率很高,或者说他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或者说他缺乏感情,待人冷漠,或者就他工作方法机械呆板,缺少灵活性等。因此,会话具有不固定性,在不同的场合,因交际的主体不同,同一句话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这一点是语用所研究的含义与语义理论所研究的那种稳定的、固定的意义所不同的地方。

(2)交际者利用片段语言本身存在的模糊性,也可以造成合格的模糊言语。这时,发出信息者没有确定的所指意义,接受信息者无从抉择,无从判断;或者说,接受信息者会因人而异,加以领悟词语的“情感意义”。下面试举例:

Mary developed a headache.这句话可以有几个不同的语义格结构:(a)如果头痛是控制不住的,这个句子是“呈现结构”,Mary是方位格或受事格。(b)如果Mary是为了争取同情而装头痛,这个句子是“使令结构”Mary是施事格。(c)如果Mary既要争取同情同时又真的头痛,晕个句子是“使令结构”,使她自己成为受事格。同样:He showed his interests.

这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语义格结构:(a)如果有意表示感兴趣,那是使令结构,he是施事格。(b)如果不是存心掩盖自己的兴趣,那是允许结构,he是与格。(c)如果是其他情况,那是呈现结构,he是方位格或是受事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在特定语境下,对言语模糊信息所表达的会话含义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从而,也使人们交际的方式多样化,使得交际的言语丰富多彩而不贫乏。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C].London: Longman.1983.

第6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人格结构,词汇学假设,形容词评定,跨文化比较。

分类号 B848

1 前言

1.1 研究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意义

人格结构的形成是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在相似的遗传和环境(包括相似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法律制度、行为规范等)下,会塑造出人们相似的人格结构以及相似的行为模式。因此,人格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性造成的。由于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遗传和文化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和行为模式也必然存在相似的一面和差异的一面。人格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应是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适应各自环境要求的必然结果。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格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①所有文化中人们共有的人格成分,它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遗传的相似性以及适应共同的或相似的生存压力的结果;②某一文化中人们所独有的人格成分,它是该文化中人们具有独特的遗传因素和适应其独有的生存压力的结果。跨文化心理学家将前者称为人格的etic成分,将后者称为人格的emic成分[2,3]。

在人格领域中,要准确地反映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简单照搬西方的人格理论显然是不合适的。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可能包含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的部分成分(即人格结构的etic成分),也会包含不属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成分(即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的emic成分),而不能包含中国人人格的另一部分成分(即中国人人格结构的emic成分)。然而,西方心理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把西方人的研究结果看作是“适合所有文化的”,例如,McCrae[4]就坚持认为,西方人的人格“大五”模型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人格的“大五”模型,即人格结构是由以下5个维度构成的:①外向性(extroversion);②愉悦性(agreeableness);③公正性(conscientiousness);④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⑤开放性(openness)。因此,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系统研究不仅是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以及建立中国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西方的人格结构“大五模型”的建立对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即按照从自然语言入手研究人格结构的思路(即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5~7],从中文人格形容词入手,应能揭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系统探讨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按照Allport和Odbert[8]选择英文形容词的办法,从汉语字典中和日常用语中选取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7],并将大陆和台湾的选取结果汇总,经因素分析得到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9~1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人格特质形容词的选择上采取了严格的标准。首先,将描写“稳定人格特点”的形容词分离出来,并由被试对它们的“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以及现代性”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抽取出410个形容词作为“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代表性样本。经过733名大陆被试和相似数量的台湾被试的评定,得出了中国人人格的7个维度以及所包含的15个小因素(大陆和台湾被试的结果只在因素出现的顺序上有差异,因素的内容并无差异)。这一结果与西方的人格“大五”模型无论在因素的数量上还是因素的内涵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初步比较的结果证实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9]。

然而,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立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慎重的检验和验证。而且,在初步确定中国人人格结构的过程中,项目数量(410)与被试数量(733)的比例比较低(1:1.8)。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扩大被试量的情况下,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结果进行验证,并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总体模式。

1.2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含义

在杨国枢与王登峰[9]的研究中,根据733名大陆被试对410个形容词的评定,删除共通性和载荷量低于0.30的项目后,因素分析共抽取出7个大因素;对每个大因素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又得到了15个小因素。

1.2.1 因素一 共包括101个形容词,3个小因素。按其含义,研究者将因素一命名为“精明干练―愚钝懦弱”。小因素1含37个形容词,描述个体的能力水平、勇气和气魄、自信程度以及个体的决断能力,命名为“精明果敢―退缩平庸”。小因素2 含31个形容词,描述个体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水平、与人交往中的机智程度以及个体心高气傲―保守落伍的程度,命名为“机敏得体―羞怯保守”。小因素3含23个形容词,描述个体的风度和才智水平,命名为“优雅多才―肤浅愚钝”注。

1.2.2 因素二 共包括70个形容词,3个小因素。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严谨自制―放纵任性”。小因素1含31个形容词,描述个体在做事上是否具有进取心、有恒性及做事风格是否成熟稳重,命名为“坚韧自制―浮躁任性”。小因素2 含19个形容词,描述个体是否遵循社会准则和是否具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命名为“严谨自重―放纵狡猾”。小因素3含12个形容词,描述个体行为表现上的灵活性和兴奋性,命名为“沉稳严肃―活跃轻松”。

1.2.3 因素三 共包括41个形容词,2个小因素。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淡泊诚信―功利虚荣”。小因素1含14个形容词,描述人们对待名利的态度和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命名为“淡泊客观―贪心虚荣”。小因素2 含19个形容词,主要描述在人际交往中,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命名为“诚信公正―功利虚假”。

1.2.4 因素四 共包括40个形容词,2个小因素。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温顺随和―暴躁倔强”。小因素1含19个形容词,描述在人际交往中,亲切和善、体恤及温顺随和的程度,命名为“温和宽厚―好斗计较”。小因素2含14个形容词,描述在人际交往中,亲切和善、体恤及温顺随和的程度,命名为“含蓄严谨―直率急躁”。

1.2.5 因素五 共包括44个形容词,3个小因素。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外向活跃―内向沉静”。小因素1含14个形容词,描述一个人在行为风格上喜动还是喜静,自己想法的表露程度,以及与人交往的适宜程度,命名为“活跃随和―安静拘束”。小因素2 含16个形容词,描述生活态度、善交际程度以及心中的思虑程度,命名为“开朗热情―拘谨多虑”。小因素3含11个形容词,描述与一般人的相似性和对一般人的接纳程度,命名为“主动亲和―被动孤僻”。

1.2.6 因素六 共包括24个形容词,描述一个人在感情上的丰富性,是否顾念他人的感受以及理性决策的坚持性。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善良友好―薄情冷淡”。

1.2.7 因素七 共包括16个形容词,描述一个人做事的气势大小,计较个人利益的程度,以及对待异性的专一程度。按其含义,将其命名为“热情豪爽―退缩自私”。

2 方法

2.1 形容词词表的化简

(1)在杨国枢和王登峰的研究中,大陆被试对410个形容词的评定和因素分析的结果,共得到7个大因素以及相应的15个小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共删除共通性及载荷量比较低的形容词94个,保留316个(其中有20个形容词重复在2个或2个以上的小因素中出现,故总数为336个)。

(2)从316个形容词中寻找同义词词组。由12名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一致性在85%以上的保留下来。共得到43个同义词词组。经这次化简后共得到形容词273个,作为这次研究的材料。

2.2 问卷的编制

将273个形容词编制成册,要求被试对每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自己的程度进行从1(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的评定。

2.3 被试

共有722名社会人士和789名大学生(共1511名)被试完成了问卷的评定。大学生被试来自文、理、工、农、医各专业,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男女分别为397和392人,年龄在18~31岁之间,平均年龄23.4岁;社会人士的职业包括工、农、商、学各个领域,男女分别为341和381人,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41.2岁。

3 结果

3.1 人格结构的确认

3.1.1 对所有项目的主成分分析 经对273个形容词评定的主成分因素分析,删除载荷量小于0.30的项目(118项)后,剩余的155个项目可以由7个大因素进行解释(总方差的37.10%)。第一到第七个大因素所含的形容词数以及所解释方差的百分比(括号内)分别为34(7.42%)、37(7.29%)、23(6.37%)、24(5.01%)、19(4.45%)、9(3.28%)以及9(3.28%)。因素分析的陡阶检验见图1。

3.1.2 对七个大因素的二阶因素分析 将在每一个大因素上载荷量大于0.30的项目进行二阶因素分析,删除共通性小于0.30的项目后,每个大因素可以由1~3个小因素进行解释,与杨国枢和王登峰[9]的结果完全一致。对大因素一的34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删除4个项目后,30个项目由3个小因素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9.40%。小因素1由10个项目组成,即“精明果敢―退缩平庸”,简称“精明果敢”。小因素2由9个项目组成,即“机敏得体―羞怯保守”,简称“机敏得体”。小因素3由11个项目组成,即“优雅多才―肤浅愚钝”,简称“优雅多才”。据此可以把大因素一界定为“精明干练―愚钝懦弱”,简称“精明干练”。其他6个大因素的因素分析结果也完全验证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每一个大因素和小因素及其所包含的形容词见表1。

一阶和二阶因素分析的结果确认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7个大因素和15个小因素与杨国枢和王登峰[9]的研究结果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虽然在因素出现的顺序上存在差别(这可能与所用形容词的数目有关),但整体上的7个大因素与15个小因素的结构与内涵是一一对应的。这一结果为系统探讨中国人的独特人格特点,以及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2 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的分数分布

根据表1的因素结构,分别计算被试在15个小因素上的得分,并计算七个大因素的得分,1511名被试在各因素上的分数分布见表2。表3和表4分别为大学生样本和社会人士样本的测查结果。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除在F12(机敏得体)、F41(淡泊客观)和F3(外向活跃)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它17个因素上都显著。其中在F11、F33、F42、F51、F64和F4上,男性被试的得分低于女性,在其它因素上则相反。在职业的主效应中,除F42(诚信公正)、F6(善良友好)、F7(热情豪爽)和F5(温顺随和)等4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16个因素上差异都显表3 大学生样本在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中的分数分布著。其中在F11、F41和F51上,社会人士得分低于大学生,而在其他因素上则相反。另外,在F12(机敏得体)、F31(活跃随和)、F33(主动亲和)和F52(含蓄严谨)等4个因素上,性别与职业的交互作用显著。就“机敏得体”而言,男性的社会人士比男大学生更精明,而在女性中则无此差异;就“活跃随和”而言,男性的社会人士比男大学生更外向,而在女性中则无此差异;就“主动亲和”而言,男性的社会人士比男大学生更有亲和力,而在女性中则无此差异;就“含蓄严谨”而言,女性的社会人士比女大学生更豪放,而在男性中则无此差异。

4 讨论

在杨国枢和王登峰[9]系统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他们所用词表的进一步压缩,并在扩大被试量的情况下,本研究得到了与他们的研究一致的结果。从人格特质的词汇学假设出发,经过对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系统分析,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由7个大的维度,并且可以细分为15个小因素构成。这一结果与西方的人格“大五”模型有着显著的差异,而且对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4.1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特点

在本研究中所得到的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杨国枢和王登峰[9]的研究结果在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本研究中,“外向活跃”这一维度由原来的第五个变为第三个,原来的第三和第四两个维度变为第四和第五个。

在两次研究的结果中,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前两个维度,即“精明干练”和“严谨自制”是相同的,反映了中国人在知觉其人格结构时首先注重的是个人的才能和行事的风格。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对人们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既具才干,又能勤勉、严谨做事,才会做出成绩。因素分析中因素的出现顺序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才干、勤勉以及成就潜力的重视程度。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第三、四、五三个维度也是比较稳定的,它们构成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反映行为的外显程度(外向活跃)、功利性(淡泊诚信)和人际关系的状况(温顺随和)。其中外向性反映的是行为的总体特点,人际关系特点则是具体到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而淡泊诚信则是带有动机特点的维度,反映行为更深层次的内涵。

最后,“善良友好”和“热情豪爽”这两个维度在两次研究中也是完全对应的。其中“善良友好”是对一个人的总体评价,而“热情豪爽”则是对一个人情绪稳定性的反映。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构成和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目前的社会发展有着良好的契合性[1,12]。另外,大学生与社会人士在各个人格维度及其小因素上的得分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的可靠性。例如,人际关系中,在“含蓄严谨”(F52)这一小因素上,男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并无显著差异,这是中国人的普遍特点,不足为奇。但在女性中,由于大学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原因,她们比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会更“含蓄”一些,这也在情理当中。

4.2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比较

人格特质研究的词汇学假设的前提之一,就是人格结构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文化下所使用的语言中得到的人格结构只适用于使用该语言的人们,而对其他文化下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则不一定适用。按照这一思路,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结构上应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与西方人人格结构的“大五”模型相比,中国人的“外向活跃”和“温顺随和”维度分别与西方人的“外向性”和“愉悦性”维度是直接对应的,尽管在具体的含义上仍存在差异。另外,中国人的“严谨自制”和“热情豪爽”维度与西方人的“公正性”和“情绪稳定性”也存在对应关系,尽管它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而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的“精明干练”、“淡泊诚信”和“善良友好”3个维度是中国人独有的,在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并无对应的成分。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的“开放性”维度也是他们独有的,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也无对应成分[1]。

中国人独有的维度中,“精明干练”所反映的是个体的才干,包括精明、机敏和优雅多才等内在品质;“淡泊诚信”所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名利的态度,包括淡泊、诚信等品质;而“善良友好”则反映中国人对为人、品行的看重。这3个方面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反映的是为人处世的根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维度。换言之,当中国人知觉自己或他人时,这3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而西方人的“开放性”维度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创造性以及思路开阔的程度”[10],是对待新的事物和经验的稳定的态度,是西方文化重视实证、较少“先入之见”影响的表现,与中国文化的传统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只出现在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而没有出现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

4.3 确立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意义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对比说明,不能脱离文化环境去研究人格;而且在人们的行为表现中,人格特点和文化环境又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中所确认的中国人人格结构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仅仅根据西方人的理论是无法完全把握这些特点的。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对中国人的行为和经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登峰, 崔红. 文化、语言、人格结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37(4): 38~46

2 Church A T, Katigbak M S. Trait psychology in the Philippin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0, 44(1): 73~94

3 Cheung F, Leung K.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6, 27(2): 181~199

4 McCrae R R, Costa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7, 52(5): 509~516

5 John O P, Goldberg L R, Angletner A. Better than the alphabet: Taxonomies of personality-descriptive terms in English, Dutch, and German. In: Bonarius H, Van Heck G, Smid N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 Europ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s. Lisse, The Nitherlans: Swets & Zeitlinger, 1984, 83~110

6 John O. The "big five" factor taxonomy: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 and in questionnaire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ed. By Pervin L, Guilford Press, 1990

7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心理学报, 1995,27(4): 420~427

8 Allport G W, Odbert H S. Trait 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36, 41

9 杨国枢,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维度. 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论文. 北京: 1999

10 王登峰, 崔红. 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38(6): 48~54

11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心理学报, 2003, 35(1): 127~136

12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 载《北大讲座》(第一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20~336

THE CONFIRMATION OF CHINESE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THE RESULT OF ADJECTIVE RATINGS

Cui Hong, Wang Dengfe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search Center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第7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第8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准则;会话含义;《雷雨》。

一、引言

文学作品赏析的传统做法是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人物进而揭示作品主题。上世纪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使其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尤其是语用学这一分支,因其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不断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养料。许多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开始了语用学和文体学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对《雷雨》中错综复杂的戏剧情节进行重新解读,充分详尽地分析了所选取的例子中字面意义背后所蕴涵的会话含义,不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剧中人物性格心理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而且也为语言学可以成为传统文体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提供了有利的证明。

二、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

通常情况下,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杂乱无章的语句堆砌,它总会伴随一定的目的,或者说具有一定的意图。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总会服务于某一交际目的。格莱斯认为,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1)。

合作原则由以下四条准则(maxim)构成:

(a)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

①.使你的话语(交谈的当前目的)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②.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b)质准则(maxim of quality)——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①.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清晰。

①.避免含混不清。②.避免歧义。③.要简短。④.要有序。(2)

以上四条准则描述了一个合理、有序的会话过程。如果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严格遵照这些准则,就能达到顺利交谈的目的。然而实际交际并不总是直来直去,多数情况下人们接触到的是话语的间接使用过程,需要谈话双方从表面的话语结构中去推断出话语所隐含的那层意思。格莱斯指出,虽然人们在会话过程中要遵守如充分、真实、相关、清楚等准则,但他也意识到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些准则的。对此,他概括总结了违反合作原则的四种情况:交际者悄悄违反第一条准则;交际者公开宣称不遵守合作原则;交际者无法遵守某条准则,否则就会和其他的准则产生抵触;交际者故意违反某一准则,并知道听话者会体会出说话人的“别有用心”,从而透过文字表面的不合作得出话语深层所隐藏的含义。这第四种是格莱斯最关心的,也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说话者出于自身的动机或某种理由,常常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以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格莱斯接着指出,如果在会话交流中,说话人一方的话语故意公开地违反某些准则,那么一定有其主观意图,即为了让听话者领会到话语的会话含义。(3)例如当母亲问儿子有没有完成回家作业时,儿子说“语文作业做完了”,言外之意可能是数学作业还没做。会话含义理论正是力图解释人们是如何获得这言外之意的。

事实上,合作原则不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对人们实际行为的描述,它不应被视为一种规范。束定芳指出:“这些准则并非说话的规则,而是人们在话语交际中所假设的使话语得以进行的一种底线,是人们理解话语的基础。”

(4)因此,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违反它所造成的会话含义。笔者认为,合作原则在交际中是普遍存在的,违反某些准则产生出会话含义并不是对合作原则的否定,相反,是对合作原则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明。正是因为人们在交际中首先是合作的,才会促使听话人在处理表面不合作的话语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听出弦外之音。

三、违反合作原则在《雷雨》中的体现

在实际生活中,交际者并非时刻遵守准则,一旦说话者违反了准则,听话者就会超越话语的字面意义去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会话含义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逐字表达的字面意义,而是说话者要表达的真实意义或真正意图。从文学层面上看,就是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文体效果,故意违背这些准则,从而为主题服务。(5)读者则通过作品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推导出作者的意图,实现第二次“合作”。《雷雨》中有大量通过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例子,作者认为只有站在语用学的高度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和主题。

1、违背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1)四凤:你看你又扯到别处,萍,你不要扯,你现在到底对我怎么样?你要跟我说明白。

周萍:我对你怎么样?要我说出来?那么,你要我怎么说呢?

此处,周萍的回答违反了量准则的第一条次准则:使你的话语(交谈的当前目的)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事实上,四凤只是想让他亲口确认对自己的感情,符合合作原则的回答应该是“我很爱你”之类的承诺。然而周萍却含糊其词,言语中躲躲闪闪,没有给四凤一个很明确的答案。此处的会话含义是他并不喜欢这样的问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对自己的现状很是苦恼。从这里我们不难感受到周萍内心的阴郁和性格中的懦弱。

(2)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

周蘩漪: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这是周朴园逼蘩漪吃药的场景。周朴园的回答同时违反了量准则的两条次准则。面对蘩漪“留到晚上再喝”的请求,周朴园没有给出“可以”或“不行”的回答,相反,他提醒她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要为孩子立个服从的好榜样。在他眼中,家有家规。只有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严格遵循他定的家规行事,他才能建立起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从周朴园这一席话中,我们看清了他的冷漠,严厉,专横和不近人情。这里他的实际含义是让蘩漪立即把药喝掉。

(3)周萍:你忘了,那时我年轻,我的热叫我说出来这样糊涂的话。

周蘩漪:你忘了,我虽然比你只大几岁,那时,我总还是你的母亲,你知道你不该对我说这种话么?

周萍:哦——总之,你不该嫁到周家来,周家的空气满是罪恶。

我们知道,蘩漪嫁给周朴园不久后就心如死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被磨成石头一样的死人”。是周萍的和引诱使蘩漪重获新生,生发出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周萍对这位年轻的后妈却始乱终弃。这是蘩漪质问周萍的一段话。面对她的责问,周萍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给出足够的信息,却以“周家的空气满是罪恶”来逃脱责任。他的深层含义是,罪恶是这个家庭造成的,受不良的家庭风气影响,他才会做出那些阴暗的事。于是,一个胆小怯弱,没有责任心的周萍跃然纸上。

2、违背质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4)周朴园: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冲:什么?

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恩,是怎么样?

周冲: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这里是接着上面喝药那一段。实际上周冲想请求父亲把自己学费分出一半来供四凤上学。但当周朴园问他这一想法的具体情况时,他的回答却违反了质准则,公然说了自知虚假的话。因为当他亲眼目睹父亲是如何蛮横毫不妥协地逼母亲喝药,周冲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讲民主的人。他明白自己的想法说了之后一定不会被父亲接受采纳,反而会招来批评和斥责。从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父亲的畏惧之心和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也预示了周朴园最后众叛亲离的下场。

(5)周蘩漪:你既然知道这家庭可以闷死人,你怎么肯一个人走,把我放在家里?

周萍:你没有权利说这种话,你是冲弟弟的母亲。

周蘩漪: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是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蘩漪是周冲的母亲,是周朴园的妻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这里她却公然说了明显有悖事实的话,违反了质的准则。从她这一连串的否认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蘩漪心中对周萍走后独自落寞生活的恐惧,对将要失去周萍这唯一救命稻草的绝望。这也为后来她歇斯底里,不择手段地阻挠周萍和四凤私奔埋下了伏笔。

3、违背关系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6)鲁四凤:好,您歇着吧,我要上楼给太太送药去了。

鲁贵:你先停一停,我再说一句话。

鲁四凤:开午饭了,老爷的普洱茶先泡好了没有?

这是开篇的场景,鲁贵在女儿四凤面前一面吹嘘自己的本事,一面连哄带骗威逼利诱,想向女儿讨钱还赌债。对于鲁贵提出的要再说一句话的要求,四凤并没有按照常规情况下人们的做法做出反应。她非但没有配合他让他继续往下说,反而转移了话题,问起老爷的茶泡好了没有。显然,四凤的回答违反了关系准则,从字面上看,她的话和上文鲁贵的要求没有表层的关联。然而细心的读者透过文字表面的不关联,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凤之所以转移话题一方面表明了她不愿意再听父亲抱怨吹嘘下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鲁贵的贪婪卑劣连自己的亲身女儿也觉得厌恶可鄙。

(7)周朴园:(向下人) 跟太太说, 叫帐房给鲁贵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 叫他们今天就走。去吧。

周萍: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恩,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来。

当周朴园得知侍萍非但没有死,而且下嫁给了管家鲁贵,并生了女儿四凤,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便决意打发他们父女俩离开周公馆。周萍对其中的缘由毫不知情,他出于对四凤的感情竭力帮鲁贵父女说好话,想让父亲回心转意。然而周朴园对儿子的话题避而不谈,却谎称自己累了需要休息。他的深层含义是: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有错综复杂的原因的,但是你现在没有必要知道真相。

4、违背方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8)周萍:对了,我预备明天离开家里到矿上去。

......

周蘩漪:你在矿上做什么呢?

周冲:妈,你忘了,哥哥是专门学矿科的。

周蘩漪:这是理由么,萍?

周萍:说不出来,像是家里住得太久了,烦得很。

周蘩漪:我怕你是胆小吧?

周萍:怎么讲?

周蘩漪: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

蘩漪想方设法想挽留住周萍,不想让他到矿上去。由于当时周冲也在现场,她不能直截了当地提醒周萍曾经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丑事。于是她故意说了些隐讳的话,用“这屋子曾经闹过鬼”影射她和周萍之间发生过的的爱情。这显然违反了方式准则的第一条次准则:避免含混不清。她的深层含义是:我们之间的事情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一点也没有忘记。

(9)鲁贵:哼!我跟你说,我娶你妈,我还抱老大的委屈呢。你看我这么个机灵人,这周家上上下下几十口子,哪一个不说我鲁贵聒聒叫。来这里不到两个月,我的女儿就在这公馆上找事,就是你哥哥,没有我,能在周家的矿上当工人么?叫你妈说,她成么?——这样,你哥同你妈还是一个劲儿地不赞成我。这次回来,你妈要还是那副寡妇脸子,我就当你哥哥的面上不认她,说不定就离了她,别看她替我养个女儿,外带来你这个倒霉蛋的哥哥。

这里是承接开篇鲁贵软硬兼施,连哄带骗想从女儿那里弄些钱还赌债的场景。当四凤责怪起父亲乱花钱,还把鲁大海每月预留给母亲的钱也花光时,鲁贵立刻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夸耀起自已天大的本事来。他的这席话违反了方式准则中“要简短”这一次准则,所暗含的深层意义是:即便我吃喝嫖赌乱花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整个家都是仰仗我的能耐才得以维持下去。在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鲁贵的这番话也表现出他欺软怕硬,骄横跋扈的姿态。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雷雨》中大量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是有语用目的和写作意图的,正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的准则的违反和不合作才使得读者能够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和体悟到戏剧文本背后的会话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要想表现的主题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本文结合语用理论探讨文学文本的尝试,也再一次证明了语用学可以与传统文体学相结合,从而为文体学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向。

参考文献:

[1]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01.

[2]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and morgan, j. l.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45-46.

[3]金立:合作与会话一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9篇: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孟子》;“仁”;“义”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汉学家,毕生翻译、研究多部中国古代经典。其《孟子》英译本选译了《孟子》部分内容,并重新命名。韦利在书中讨论了孟子的核心思想,如“仁”、“善”、“义利观”等。该书一共再版四次,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论述质朴,深受普通读者欢迎。本文将研究分析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涉及的字、词义问题。

第一,“仁”。“仁”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仁”在《孟子》一书中多次出现,不同的翻译家对“仁”字的理解和译法也各不相同。韦利把“仁”译为“goodness”,“goodness”意为“善良”、“美德”、“精华”。在《孟子》中,“仁”具有多个涵义。除了指“仁爱”之外,还可指敬、诚、忠、恕、孝、爱、温、良、恭、俭、让等道德。“仁”的涵义颇为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下一般会表达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的“goodness”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在内涵上并不一致。如果取“goodness”的“善良”之意,“仁”有时可指善良,但并不只有这一个含义,这就会减古书之意义;如果取“goodness”的“美德”之意,“仁”是一种美德,但美德不一定是仁,这就会增古书之意义。理雅各一般将“仁”译为“virtue”,“virtue”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从西方自古以来的传统解释看,virtue指的是人的一切品格因素。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它与汉语中的‘品德’一词的内涵是相当的。从逻辑上说,‘品德’与‘仁’有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仁’是‘品德’,但‘品德’却不是‘仁’。”①由此可见,“virtue”也不能准确表达“仁”的内涵。赖发洛把“仁”译为“love”,虽然这可以对应“仁者爱人”之义,但是却不能包含“仁”的其他涵义。大卫・亨顿译为“humanity”,“humanity”意为“人性”、“仁道”、“慈爱”。刘殿爵和赵甄陶译为“benevolence”,“benevolence”意为“善意”、“慈悲”、“善行”。无论是“humanity”还是“benevolence”,都不能如实表达“仁”的内涵。

第二,“义”。同样,对“义”的翻译也出现了上述问题。“义”的最基本含义是做适宜的事情,所谓“义者,宜也”。而根据语境的不同,“适宜”又有不同的含义。孟子认为符合“义”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三个: 符合正确的规律、道理,符合礼仪、礼节,符合道德、仁义。韦利和赖发洛都将“义”译为“right”,意为“权利”、“道理”、“恰当的”、“合理的”。在我看来,这与《孟子》中“义”的含义颇有出入。 虽然,“right”包含“恰当的”、“合理的”之意可以对应在道德意义上的“义”,但却不能体现在规律和礼仪意义上的“义”。而且,“right”在西方世界通常指法律赋予人的做某事或对某事物的权利。而孟子说的“义”是人内心的价值判断的准则,与此不同。因此,把“义”译为“right”减少了其涵义的丰富性。赵甄陶把“义”译为“righteousness”,意为“正当”、“正义”、“正直”。“righteousness”也只是体现了“义”对道德的强调。而且,在英语中它还有“一本正经”的意思,这容易让读者联系到虚伪做作,不真诚。

第三,“折枝”。中国古代经典的语义大多较为复杂,词义并不单一,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含义,还有间接的含义;有表面的含义,还有内在的含义;有字面上的含义,还有情感上的含义。译者需要根据作者的思想学说体系、具体的语境和,对字词的不同意义进行选择。如果撇开孟子的思想学说及时代背景机械翻译,就会误译原文之意。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据焦循《孟子正义》记载,“折枝”古来有三种含义: 其一,赵歧注曰: “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即按摩关节; 其二,《音义》引陆善经云: “折草树枝”; 其三,《文献通考》载陆筠解为“罄折腰肢”,盖犹今拜揖也。我们应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哪种解释更适合。在这里,孟子是要告诉齐宣王不肯做和不能做的事的区别。“为长者折枝”不是不能做的事,而是不肯做的事。显然,“折枝”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依我看来,结合孟子的思想学说和《孟子》一书的语言风格对此进行分析之后,取“折草树枝”之意最佳。首先,按摩关节并不是人人都会做的容易的事。如果为别人按摩,目的应该是让人身体舒适。然而,为人按摩肢体绝非轻易之事。按摩者应当略通医理和推拿按摩之术,掌握起码的按摩手法。 否则, 仅凭心力贸然给人按摩,不仅不会让人舒适,还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折枝”在这里不可取“按摩关节”之意。其次,结合孟子的思想学说来看,不难发现,孟子非常重视“礼”。在今天看来,弯腰作揖是非常容易的事,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在等级社会中,礼作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在“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的社会中, 孟子没有理由以此作比, 劝导齐宣王向所有的被统治者作揖。因此,在这里“折枝”不能取“弯腰作揖”之意。最后,《孟子》一书的语言风格简单易懂、朴素自然、深入浅出。这里的“折枝”并非“枝”通“肢”,其意义就是“折草树枝”。韦利把“折枝”译为“crack his joints”,取“按摩关节”之意。赵甄陶将其译为“break a twig”,取“折草树枝”之意,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