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精选(九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第1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3)“速率”式。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

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80年代后期考虑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者们转而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内的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承载力一直是承载力研究的重心和核心。

1.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土地承载力研究最早是由人口学家展开的。到上世纪20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由于只考虑区域土地的粮食供应量所能养活的人口,而不考虑其反馈作用,因此只能对某个时期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作出粗略的估计。下表列出了国内外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上所述,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因子分析法、农业生态区划法(AEZ),多目标规划法、系统动力学法。

纵观以往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可看出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耕地为基础,以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测算为目标,研究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依靠本地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能承受的一定消费水平下的人口量,这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2)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将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3)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往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区域现实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区域实际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相差很大,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从而导致由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承载能力可能远远偏离区域实际承载能力。

(二)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WR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目前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徐有鹏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最大能力,也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施雅风等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刘昌明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业、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单项研究的成果较少,大多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在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其中以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代表。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下表中做一总结。

(三)环境资源承载力

1.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资源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于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2.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特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2)环境容量。从前面对环境容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容量大小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环境容量就相应较大,反之亦然。(3)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污染物而言,所以这里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生产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生活习惯等。

三、关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量化是承载力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承

载力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从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定量化方法:(1)替代指标(Alternative lndicator)或指标体系(1ndicator System)法。(2)系统动力学法(SystemDynamics)。(3)多目标决策分析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sis)。主要是从多种资源的限制作用和(或)多个目标来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或环境承载力。(4)专家系统法(Expert System Approach)。主要是采用专家系统并通过建模来实现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5)营养需求法(NutritionDemand)。主要是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特定环境所能提供的营养物和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确定承载容量(6)问卷调查和计数法(Questionaireand Counting)。主要是应用于旅游和娱乐承载力方面。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定量化模型来计算旅游承载力的趋势。(7)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四、关于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展望

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纷繁芜杂的承载力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连对承载力本身存在与否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并不存在承载极限。

目前,在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上呈现出几种学科和种类偏好: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承载力研究可分为总体资源承载力研究和各子资源承载力研究。总体承载力主要通过生态足迹法和相对承载力评价法对承载力进行评价,有些还会通过评价进而拟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但是,自然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内涵难以界定。同时,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制约关系,很难明确二者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研究,尚未得出成熟的结论。

对各个子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上,其中大部分研究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作为承载对象,但研究重点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在量化上,当前的承载力定量计算方式大都基于人口(生物)、环境及其关系的假设,采用线性方法求解,因此很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即使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刻画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之承载力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大了量化的难度,降低了量化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对政策和管理的作用。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虽然源自国外,但是国外对于单个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和经济问题协调发展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它一般仅与其他自然资源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得到了宽泛的探讨。这在于:第一,承载力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非规范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概念,依赖于研究或管理目标、外界技术及人类活动输入等因素的条件性极限,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于量化和对政策决策起到实际的作用;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对污染问题的关心一般要甚于资源量的问题。我国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始于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概念的系统探讨较少。在概念上主要是借鉴了FAO和UNESCO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在量化方法上则吸收了《增长的极限》中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2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适度人口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A

一、人口容量研究的意义

美国人口学家科恩在他的著作《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中注意到,在地球承载力的研究中,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土壤学和农学等领域的学者们以及学术政治家们都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而非常奇怪的是,人口学家们却一直保持着沉默。一位著名的人口学家曾对他说,人口学家们之所以回避这一问题,是因为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太复杂,至今在这一问题中所使用的标准都很主观,过去的种种努力都显得很愚蠢。另一位人口学家则认为,人口承载力的问题至今还无法回答,但随着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最终会得到回答。而科恩自己认为答案现在不会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而对人类承载力的估计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在启发认识和指导行动中所起的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人口容量是客观存在的,很有研究的必要。其主要论点是:(1)人类生存环境是有限的,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有限的空间、资源、环境条件对于所能容纳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物种群的数量、规模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对人口增长和数量规模的限制作用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正是由于人口容量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有一定差距,研究方法也还有待改进,才值得我们去研究;(3)人口容量的研究并不只是一个最大人口规模数值问题,人口容量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研究人口容量的过程中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协调发展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居民安居乐业提供科学依据。对人口容量的理解不能过于片面和狭窄;(4)对人口容量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控制人口必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人口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和识别危机区域;(5)研究人口容量可以了解各地区人口压力的真实情况,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为地区人口迁移、人口再分布政策和人口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口容量的定义

关于人口容量的思想实际上是古已有之。中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有关保持人口与土地的平衡,使有限的土地负担一个大小适当的人口的思想,就是人口容量问题的一些最初考虑。但人口容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提出,只是也只能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的定义为:某一国或某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而言之,所谓人口容量就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人口容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而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一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其人口容量大为降低。(2)时间规定性。一个地区短期内的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人口容量的降低。因此,人口容量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不能只考虑短期效应。(3)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确定未来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作用。(4)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人口容量。很显然,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人口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的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6)不同目标下的人口容量。如果仅仅考虑维持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那么得出的就是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或最优的目标,则实际上得出的是适度人口数量。(7)承载人口的基础。人口容量既可以从单一的因素分别考察,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可以从自然环境系统综合考虑;既可以只考虑自然系统,也可以加进社会经济系统,因而有土地人口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等一系列人口容量的研究。考虑因素不同,研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只要自己持之有据,也就不乏其意义。

三、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与适度人口的关系

1、人口容量与人口承载力。在人口容量与人口承载力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是同一个概念,两者之间没有根本区别;另一种观点倾向于把两者加以区分,认为承载力指的是一定的净生产力和消费结构下给定土地可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数,相当于草场的载畜量,而人口容量是指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土地人口承载力不能和土地人口容量相提并论。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区域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容量则是在一定面积土地上容纳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承载力相对稳定,它受土地生产能力与人的生活水平所制约,受人的行为影响小,比较客观。土地人口容量则受人口政策、人的生育行为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观性强,它可以大于或小于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就一个封闭的区域系统来说,土地合理人口容量应小于土地人口承载力,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对于开放的区域系统,经济贸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土地合理人口容量可以小于或超过土地人口承载力。

《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一书认为,人口容量、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概念。该书认为,资源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的特例,它与资源承载力的区别在于抽取了自然资源中的土地资源作为研究重点。土地承载力的核心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下,一定地区产出的食物能养活多少人口。在人口容量与人口承载力的关系上,该书作者认为人口容量有特定的涵义,而人口承载力则是泛指的名称,凡是人口为主体,资源、环境、经济为客体的,并能承载人口数量的,如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经济适度人口、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等都统称为人口承载力。

笔者认为,人口容量与人口承载力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从英文“Carrying Capacity”一词而来。人类环境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与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即使从概念上硬行把两者区分开来,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界定,只能造成人为的混乱。笔者倾向于对二者不作区分。

2、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按一般理解,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偏向于最高人口的涵义。而适度人口则是指一定目标下的最适宜人口,即最优人口。但确定人口容量时,如果把消费水平定在一个期望的数值上,则此时的人口容量也就等同于适度人口。因此,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以互相转换,适度人口也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人口容量。

四、人口容量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根据不同的定义和研究目的,人口容量的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因子分析法。此方法一般把人口容量理解为最大负载能力,从而根据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或某种资源的食物生产能力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尤以依据粮食生产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此方法考虑的因子较少,操作简单,在人口容量估算时应用较多。但此法没有考虑到人口对农业生产或资源利用的反馈以及农业的投入与整个经济相关部门间的反馈作用,因而是一种非常粗略的估计方法。

2、土地资源分析法。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9年召开的《未来人口的土地资源》专家咨询会议上提出的研究方法。它以土壤评价为基础,依据资源、生态特点划分出不同的农业生态区,并给出各类农业生态区的三种农业产出水平(低、中、高),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要求求出各种作物的产量并换算成蛋白质及热量,然后再与每人每年需要的蛋白质与热量进行对比,即得出环境人口容量。对草地畜牧业也以同样的方法换算。

3、资源综合平衡法。1973年由澳大利亚的研究者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综合考虑土地、水、气候资源等因素,避免了单因子分析法的某些不足。通过分析各种环境资源对人口发展的限制,利用多目标决策分析,进行综合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全面进行估算,从而得出比较精确的结论。

4、投入产出法。这种方法以投入产出技术为手段,根据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水、肥等实际投入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推测土地的现状及未来生产潜力,从而计算土地承载力。这种方法考虑了实际生产情况,因而更接近实际,对预测一定时间尺度的土地生产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可信度。

五、对中国人口容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口容量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是基于全球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现实。对人口已经严重超载的中国来说,人口容量的研究更具有其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国家和各地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并为中国人口容量研究填补了空白。

应该看到,由于人口容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对人口容量的理解不同,在人口容量的研究上还存在许多歧义。许多学者认为,人口容量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数量问题,最大和最优人口数量虽然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但如何从现实人口出发,找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寻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所真正关心的。人口容量研究应该放在一个综合的大背景下,这样就可以走出人口数量的狭窄圈子,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1)关于人口容量的内涵与外延应作进一步探讨,以求得共识;(2)人口容量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应加以规范和确定;(3)要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人口容量研究,尤其是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合作。

六、总结

第3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学者因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表述方式。从经济学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资源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即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即是通过把土地资源无弹性的自然供给量,转化为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来持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资源需求。

从1993年内罗必拟定的《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为“把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生产性)、降低土地生产风险(安全性)、保护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保持性)、经济上可行(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接受性)相结合”,这5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认为是土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从土地资源利用目的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持续增长和保持其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核心都是保证土地资源持续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妨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义为 “能够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土地生产力和景观环境需要的土地利用”。

二、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一)景观生态学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时首次提出。1982年10月,在捷克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遥感与GIS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笃宁(1999)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总结为: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性;景观结构的镶嵌性;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景观和区域。生态学中,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块或生态系统组成的,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具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2、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景观层次上的过程,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它们对景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景观结构对过程也有基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格局反衍过程,过程反衍机理,机理揭示规律”,一定的景观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景观功能。景观生态学认为,在景观尺度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均可看作是一个宽广的斑块(patch)、狭窄的廊道(corridor)或背景基质(matrix),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在景观元素间的流动形成景观功能,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

三、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农村景观生态规划、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无机环境为基础,以生物为中心,以人类为主导,正确处理天、地、人、文的相互关系,合理调控现有景观生态系统和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景观生态系统。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周华荣等(1995,1996,1998,1999,2000)对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邱扬等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给予了一定的研究。

四、土地利用中的景观生态学应用

(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目标

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更多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而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考虑不多。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得以明晰。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而这些目标也构成了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有数量,提高耕地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二)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规划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尚不多见,仅有部分学者作了初步研究。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概念、原则、理论基础、指标选择、评价方法与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综合整体性,不仅包括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因素评价,还指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或区域等多等级评价。

2、尺度性,包括土地利用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重点尺度。

3、空间格局与土地生态过程,二者的关系分析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基础。

4、干扰与人类影响,干扰是景观或区域的必然因子,有助于发展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的适应性机制,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有借鉴作用。

5、多重价值与多目标,景观生态学强调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是多重的,因而追求多目标之间的优化,而不是单目标的最大化。

(三)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探讨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它注重土地利用如何影响物质流和能量流,注重结构和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使其在空间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

景观生态学同时研究生态景观与视觉景观两个方面,注重协调形态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以人类对于景观的感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追求景观多重价值(经济、生态、社会与美学)的实现。因此,土地利用以持续性作为其功能目标,应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价值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土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等三大功能,综合技术、政策和行动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与接受性。

土地生产力的维持与景观的结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不仅要包括对土地功能的优化,还包括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的评价,同时分析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格局与过程的关联分析,正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的地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与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土地利用研究联系密切,是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特征大不相同。离开了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将无从谈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传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在时间尺度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析,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研究范畴,既强调空间格局分析,又考虑生态关联,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应进一步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与理论,深入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探讨,重点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功能与动态变化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需要关注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的相关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景观生态学的引入,也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很好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白金丹.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2).

2、周亚鹏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2).

3、李哈滨,J.Franklin.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M].生态学进展,1988.

4、宇振荣.景观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梁积汉.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第4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土地也已有了它不同于以往的更多内涵。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它是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它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如何将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如何将土地工程研究体系化、规范化,这是摆在土地工程从业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应运而生,开展土地工程

科技创新成果卓著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结合当前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趋紧现状,为充分发挥规模骨干型土地工程建设企业在土地整治领域内的巨大作用和优势,确保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无缝对接,真正意义上不断加强土地工程建设,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原“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基础上,改制组建了省政府直属公益性企业“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地建”。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注册资本金5亿元,内设6个部门,下设 4个分公司、5个子公司和2个控股公司。主要承担省内国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融资及建设、异地占补平衡造地、大中型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建设、土地一级市场和建设用地开发、土地勘测规划和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等相关业务。

陕西地建是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确定的土地工程科技创新研究基地之一,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团队、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5大科研平台,是陕西土地工程行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截至2013年8月,陕西地建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75人(博士20人);土地工程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0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重点领域领军人才、陕西“三五”(第一层次)人才称号1人,外聘技术专家30人,引进院士专家5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创新团队1个,杰出青年1人。

这支极富科学精神和国土使命感的攻坚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重大土地工程技术难题,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5部。

他们的创新成就不胜枚举,其中最为耀眼的,则是砒砂岩和沙土混合复配成土的技术创新项目。

2008年10月,总书记在毛乌素沙漠的大纪汗村视察后,要求陕西省相关部门帮助当地农民向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胡总书记嘱托,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安排部署,由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负责实施。然而在这片只有沙子和砒砂岩的土地上,拉运黄土成本每亩高达7000多元,造什么样的地,怎么造地?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被调动起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也积极加入合作研究,探寻出路。用沙和砒砂岩能不能造地?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开始了。

砒砂岩,在陕西榆林被当地人称为“红胶泥”,它一旦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雨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失,被称为“环境癌症”;而沙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它们也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废”为一“宝”,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研究员陷入思索。在这一灵感的启示下,他安排富平实验基地,不惜代价从榆林拉回砒砂岩和沙进行配比研究。于是,实验室忙起来了,田间实验组忙起来了,各种分析、模拟数据开始产生……

经过研究发现,砒砂岩是岩石,也是成土母质,它含粉粒(0.25mm以下)特别多,粉粒是形成土壤的最基本元素,这种粉粒形成团粒结构最快,板结性很强,板结可以保水不渗水。砒砂岩和沙一个保水一个漏水、一个板结一个透气,刚好形成互补。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两者混合,随着砒砂岩混合比例的增加,土壤沙粒含量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土壤质地由沙土向沙壤转化;随着混合土壤中砒砂岩比例的增高,混合土壤的有效水含量开始提升,混合土壤的持水性能逐渐增强;混合直径2cm~4cm的砒砂岩岩块最有利于水分吸收和保持且有利于沙地保肥。

根据砒砂岩与沙成土组合方案的室内相关研究结果,经过三年反复试种观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沙土比例、灌溉水量、种植作物种类以及农艺处理等4个专题试验因素,研究人员在富平实验基地14块试验田中进行不同配比,试验在各种水旱条件下它们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2009年3月开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5种比例混合的砒砂岩与沙为培养介质,种植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土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研究人员通过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的多项指标对比研究,分析比较砒砂岩与沙在不同混合比例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发现二者按照1:2 ~1:5的比例合理配置后,形成松散透气、结构适宜的胶结土层,对作物生长最有利,而且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中粉粒和粘粒及土层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随着种植作物季数的增多而增加的趋势。砒砂岩与沙的复合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利用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成土的复合土壤种植作物具有广泛性和适宜性。

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就能造出耕地?这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毛乌素沙漠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原本就无法耕种的沙丘,再把有害的砒砂岩倒在里面,这是胡来!村民怀疑过,疑惑过,误解过,还极力反对过,村民甚至还跑一千多里路,到省国土资源厅告状,要求立即停工。

顶着村民不理解的压力,公司施工人员一边耐心解释,一边用研发事实证明科学的权威性—经过榆林市大地种业公司和中稷农业公司集约化经营后,首次种植的土豆亩均产量达到3000公斤以上,比该村耕地种植的土豆产量翻了一番。

良田终于造出来了,当初的质疑声变成了阵阵赞誉。

随着这项国际领先成果的推广应用,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大片沙荒地变成良田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1年9月4日,历时三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刘昌明研究员任组长,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研究员为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丰富,理论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刘昌明院士手捧着在项目区亲手刨出的果实硕大的土豆激动万分,表示了对该项技术成果的认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权教授饶有兴趣地的把几块鸡蛋大砒砂岩装进随身携带的样品袋里,准备带回去进一步研究;索丽生教授和孙九林院士则对项目区的水资源给予更大的关注,详细询问机井的深度、水量以及当地的蒸况。经过实地走访调查,专家们见证了当地村民对利用砒砂岩与沙成土技术造地给他们带来实惠的感激之情。

专家讨论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确立了今后发展的方向,达成了一项共识:这项研究成果对荒漠化非常严重的中国北部,尤其是到处都是砒砂岩和沙的毛乌素沙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下去!

2012年10月,“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被评为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应时而谋,推动土地工程学科

发展目光超前

在多个土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陕西地建人以他们顽强的攻坚能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支队伍不仅注重实战,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更有一番创见。

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方面,以韩霁昌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并推动将土地工程作为应用性一级学科建设的实践,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出版发行了《土地工程概论》,对土地工程学科体系构建、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工程设计方法与原则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解决土地工程建设技术难题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13年7月30日召开的全国土地整治复垦开发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与现场推进会期间,韩霁昌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术报告,深入地阐述了他牵头建设土地工程学科的初衷:

“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土地工程的学科支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运用系统的学科原理和技术体系彻底解决土地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

土地工程学科的提出是土地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顺应了社会、经济和时展的潮流,土地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可以从基础上解决土地工程无学科理论支撑的问题,全面促进土地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科学利用。”

这一想法,显然是韩霁昌研究员脑海中经过千百遍深思熟虑的思维成果,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划出清晰的学科脉络:“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关系,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基础、以土地整治工程为技术载体、以土地利用与保护为管理手段,涵盖整个土地工程的理论、技术、建设与管理。学科应该参照水利工程学科按工科一级学科建设,同时建立土地信息与土地资源、土地整治工程、土地利用与保护三个二级学科。”

而业内的呼声,亦使他对于学科的构建充满信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是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可喜的是,目前研究土地工程、建立健全土地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随着全国土地工程项目的全面建设,土地工程技术逐步成熟,土地工程学成为一级学科将指日可待。”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姜建军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一要加强土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土资源监管水平。二要加强成果实用性,积极创造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科研要充分听取应用部门的意见,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意见,切实提出实践需要的成果;以先进性带动实用性,不以牺牲实用性追求先进性。三要加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目前,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还没有“土地工程学”学科的位置。我国“硕士、博士生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中,仅在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设“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土地工程学科作为重要学科的突出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土地工程学科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的需求极不适应。陕西地建作为省级单位,富有战略眼光和进取精神,建设了高水平的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希望大家能认真考察、好好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土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土地科技创新与土地学科建设。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指出:“土地工程学科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他分别从当前市场需求、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当前环境下,对于土地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首先,建设土地工程学科不仅能为土地政策落实提供科学的应用工程指导,更是为土地资源综合性开发提供系统学科依据,让每年投资数千亿元的土地整治市场有章可循,有科学的学科体系支撑;其次,只有把握了土地工程的内在变化规律,才能保障土地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土地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这些技术方法和保障措施,都需要有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基础,统领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进行;再次,近年来,土地管理的学科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目前土地管理中的大量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问题却无法覆盖,工科类技术支撑不够。因此,亟需建立土地工程一级学科,建立国土资源行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培养体系,传承国土资源文化,加强土地工程领域研究,保证土地政策落实,支撑行业科学、稳步发展。

此次会议准备期间,7月26日至29日,中国工程院石玉林、山仑、茆智、王浩、南志标等5位院士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及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土地科技创新等问题到集团进行参观和指导。会议期间,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到驻地看望了与会的两院院士,并就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等有关问题与院士们进行了交流,指出了加快建设这一新学科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建立土地工程学科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支持: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表示,“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工程作为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正有力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能够看到土地工程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我感到很高兴,衷心支持土地工程学科建立,希望共同推动土地工程事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说:“霁昌研究员撰写的《土地工程概论》一书已经出版,我们很支持这个事情。建设完成土地工程学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要靠我们在座各位进行努力,希望尽快发展,用于土地复垦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表示:“我觉得土地工程学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突破,它具有严谨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我们说土地工程扩展成土地科学与工程,从工科的门类进行突破是一个可取之道。”

第5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土资源管理

前言

国土资源对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贡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国土资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矿产资源为全社会提供了95%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2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饮用水。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初步测算,目前我国与国土资源直接相关的产业包括农业、矿业、地产业、海洋事业等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支撑度在40%左右,影响波及面达70%以上。国土资源在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要素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本人认为,为使我国经济在21世纪能够持续协调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和“利用”是就发挥国土的功用来说的,使尚未发挥出来的那部分国土的功用发挥出来,这就是“开发”。进一步发挥已经开发了的国土功用,这就是“利用”。开发其实也是利用,但是由于我国还有辽阔的国土它的功能尚未发挥出来或发挥得较差,所以在这里突出“开发”二字,把它与“利用”并列,我认为是必要的。同时由于我国已开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充分发挥国土功用,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针。所以“利用”二字也有强调的必要。

在强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国土资源的保护和改造。因为“保护”和“改造”,是就我们对国土本身的状况应“有所作为”而言。使国土的状况不发生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变化,或使不得不发生的不利变化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可以称为“保护”。使国土的状况成为较原来更有利于我们,努力建立更合理人工生态平衡,这就是“改造”。

我国有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东南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西部地区和部分最北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如果我们从黑龙江省漠河地区沿南到内蒙古赤峰地区,然后沿西南经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到陕西省榆林地区,在甘肃省的兰州北不远的地方再朝南到四川西南部再向西到东南划一条折线,把全国国土划分为东南与西北及青藏两部分,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个特点。这样划分后,两部分国土面积大致相等,而前者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而后者约占10%;前者耕地占全国耕地近90%,后者只占10%多。还可以使用这样的概念:在东经105度以西我国有三个行政区,即新疆、、青海。它们的土地面积加在一起差不多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8%,而2000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却不到2%,工农业总产值不到全国总产值的1.5%。东经105度可以看作把我国国土划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东西两部分的一条直线(东部略大于西部),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和一部分最北部地区是未开发国土的主要部分。这与其他许多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或与少数面积虽大但开发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开发国土有特殊的重要性。

按上述划分方法,在将近占我国面积一半的西部北部地区内,矿物资源极其丰富。矿产资源虽因各种原因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一般来说,它的蕴藏量是与国土面积有较大的相关。国土面积越宽广,相对来说,地下矿藏也越丰富,但地面条件就因气候地势等有较大差异。我国的西北地区之所以成为待开发地区,是因为它属于干旱地多(年降水量低于250毫米)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解决干旱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水的开发,对于这些地区的开发意义很大,是关键性的问题。现在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就会有较多的劳动力进入该地区,消费人口也相应增加,这就需要当地生产较多粮食和肉类,更要水资源的保证,同时开采地下矿藏和发展工业,也会增加水的消耗。因此,对这些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至于我国青藏地区之所以成为待开发地区是因为那里是高寒地区,高寒地区的开发又有其特殊困难问题要解决。

在我国东南部国土中也有若干待开发地区,我国东南部已开发地区虽然人口稠密,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和农业实行精耕细作,给人以深刻印象。但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点来看,还有很大潜力。

就平原和山地对比来说,即使人口稠密地区、山地的利用总的来说还不充分,平原地区的农业有的地方劳动密集程度很高,而山地的林业地区劳动密集程度就相当低。

就水面的利用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淡水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水产养殖优势显著,有些地方搞劳动密集型水产养殖亩产相当高,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不但不同地区,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的水面水产亩产也很不平衡。

就大陆和海洋的对比来说,我国海洋的利用是比较差的。我们知道国土不仅只是指陆地,还包括领海。领海之外,还有公海也可以利用。但是因为海洋的利用开发受经济条件限制,比起内陆来,海洋的利用更不充分。再说土地的整块与零星对比,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每一平方米的土地都要珍惜,即使在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有可利用的零星土地。无论是房前屋后、河边路旁,田埂地头,都可以精打细算加以利用。积小成大,聚少成多,算起总账来,可以解决很大问题。

我们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在一个具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又有许多带有泥沙的江河入海的国家,海涂的面积也是很惊人的,可以向它索取大量财富。一句话,东南已开发地区在土地利用上,还大有文章可做。

说到对国土的“保护”,五十多年来,在这方面我们是做得很不够的。在保护森林、保护草原、保护湖泊、保护矿物资源等方面,都有不少失误,造成了严重后果。现在必须强调国土保护,环境必须计量。在今后考核工作业绩时,应列入有关保护和改造国土的指标,使全国对保护国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再说“改造”,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就是靠改造自然。天然的自然界给人类以恩赐,也常给人类带来灾害。

在谈论国土保护时,常谈到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可分为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生态平衡和由人类活动影响的人工生态平衡。理想的生态平衡应该是经过合理改造的。农业和畜牧业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在农作物、家畜与其他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非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环境的关系中,就

有大量人工生态平衡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国五十多年中,有些地方天然生态平衡已经被破坏,甚至有些事实上已经不可能恢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因水库、防洪工程的兴建,已不可能恢复到原来湖泊与江河相连的这种天然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有努力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态平衡,为农业、渔业、防洪、防旱等创立良好的条件。

要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态平衡,这一道理不难为人们所理解,难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合理的”。在生态平衡问题上,我们应该持很慎重的态度,切不可草率鲁莽从事,因为,天然生态平衡是长期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处置不当,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上,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间在这方面我们受到的惩罚已经不少了。所以在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当然最好能够建立起合理的人工生态平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不应该去破坏天然的生态平衡。为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态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国土保护的关系。

二、土资源管理

为了把国土开发、利用、保护、改造的工作做好,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国土的国家管理。

国家对土地管理的范围包括:土地状况的改变,特别是大规模地改变土地的状况;国家对土地的征用;集体企业和居民对土地的占用;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土地价格;保护土地不使它受到污染和破坏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的立法不断完善,但土地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遏制,加强土地执法力度,把土地管理工作做好。

三、国土研究

无论是为了直接进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或者为了加强对国土的国家管理,都需要进行国土研究,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国土研究为基础。

国土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国土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国土研究还可以从经济以外的其他角度来研究,例如从国防的角度来研究等等。

第6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调查;应用研究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方面的工作人员将科技研究成绩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之中,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成效也提升了研究工作的质量。遥感技术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成为土地工作人员在技术方面的首要选择。面对着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紧缺现状,这就要求必须从土地调查工作做起,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计划。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应用,不仅能够掌握到随时的土地资源变化情况,也为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就目前国内经济情况综合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日益重要的问题,而做好土地调查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应用,也是保障有限耕地资源,为土地的策划工作提供事实依据,缓解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如何能够保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的应用,就必须了解土地应用与国家土地资源分配情况,而这部分的工作中为了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就必须应用到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与之前的技术方式比较,遥感技术的应用具备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保证真实、准确、及时的数据传递同时,不仅信息覆盖比较大,而且信息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因此,遥感技术成为土地方面工作人员在土地调查工作首选,并且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国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重要数据根据。

1、目前实行土地调查工作的现实意义以及目的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中根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稀缺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与进步都有着重要基础作用。国家国土资源方面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以及经济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保障作用,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以科学、正确的研究态度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工作,以准确的科学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土地调查目的主要有:(1)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资料。对土地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否准确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长期计划是否合理,是实现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的关键。(2)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本依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城市化的进程、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合理安排、生产指标的确定以及财政税收的组织都必须以土地调查所获得的各类用地及其变化状况数据资料为依托。(3)为土地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通过土地调查,我们可以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为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4)为土地科学研究和建立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土地调查的过程就是采集土地信息的过程,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向各级政府部门及各行业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合理的服务。

2、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实用性

2.1遥感技术所具备的技术优点

信息获取很少受环境限制。不同区域的耕地所处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差异很大,甚至有些自然环境如高山峻岭、地势崎岖难行的山坡以及沼泽等地方的条件十分恶劣,人类难以顺利到达并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然而由于遥感技术并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只需利用航天遥感或者是卫星遥感便可以最大范围的对各种环境的资料进行获取和加工,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信息服务。第四方面就是在 获取信息的方法较多,拥有较大的信息量 任务的复杂和不同决定了遥感技术在获取信息数据时也会采取不同的波段以及仪器。

2.2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使用方面

2.2.1能够随时提供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1)宏观对土地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对土地的监控提供了大量的TM图像以及其他相关土地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和图像都为监测土地的利用变化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能够做到科学、准确、直接的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情况,为土地监测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2)监测城市化进程扩展趋势。现阶段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各地城市的人口数量也处于急剧上升的趋势,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农村和城镇的耕地资源在日益减少。

2.2.2在土地情况调查中利用遥感技术落实工作方法

如今多数地区都在采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其较高的准确度,已经使人们放弃了传统的调查方法。卫星的扫描给调查工作带来了十分的便利,无论是恶劣的地质条件或是气候条件,都可以在卫星的扫描之下得到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全时段的服务于土地调查工作。另外,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省去了传统调查工作中的繁琐步骤,尤其是在对复杂地形进行调查时,大大节省了调查时间,能够直接得到土地调查的准确数据。

2.2.3应用遥感技术检测生态环境变化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的重要资源基础,而遥感技术能够随时检测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这种科学的技术系统,是运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掌控的信息情况包括土地与生态两个方面,并且对于变化信息实现实时的动态掌控,是第一手的信息数据,这可以对于生态保护区域做好保护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工作。做好遥感技术工作也是相关部门工作的数据基础。这不仅对于土地调查工作有深远意义,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信息数据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将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工作合理结合,是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

总结

目前经济发展与国家土地资源减少,所形成的矛盾已经引起土地工作人员重视,而做好土地调查工作,不仅是土地规划方面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合理科学分配土地资源的工作基础。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的应用,已经成为在兔子资源综合管理与分配工作中最实用的技术手段。与之前的技术方式比较,遥感技术的应用具备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保证真实、准确、及时的数据传递同时,不仅信息覆盖比较大,而且信息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因此,遥感技术成为土地方面工作人员在土地调查工作首选,并且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国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重要数据依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翁玉坤,刘排英,王鹏生.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综述[J].北京测绘,2009(3):64-66.

第7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部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第8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土地整理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当前保障与保护“两难”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土地整理的发展,通过研究,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其一是为了促进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将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发展发挥长期而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二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基本农田保护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农民农业增收方面发挥着最核心、最积极、最有力的作用,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目前及长期来看,都将是土地开发整理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其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保证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基础,运用生态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将田、水路、林、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四是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需要,实行集约、节约用地,以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内容

2.1土地整理的概念

“整理”一词从汉语词语的基本解释是“整顿使之变得有条理、有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收拾”;“土地整理”可以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能够使得没有秩序、混乱、无条理的土地变得有条理、有秩序。关于国外对“土地整理”的概念,用英文表达的名称有很多,但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有“land consolidation”和“land readjustment”。其中“land consolidation”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尤其是指提高农业和林业管理效率,扩展农村发展潜力的所有土地重新规划以及对应的相关后续措施;而“land readjustment”则经常用来表述城市及城市化发展手段的含义,是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都适用的一种工具,将原来不规则的农地单元合并调整为规则的建设用地,然后配套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和水电等,主要运用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依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土地整理的侧重点会根据自身情况而有所区别。例如,德国将土地整理的概念定位为对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目的就在于改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生产条件,改善人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以及进一步进行土地的改良和开发。而俄罗斯的土地整理运用于为了实施有关土地法令和政府关于组织土地利用以及保护土地的决议,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改善自然景观的一系列措施体系。然而韩国政府规定的土地整理则是指根据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能带来的相邻地段价值增值的原理,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与土地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整的一种措施。我国台湾地区则是指能够改进土地利用环境与增大土地利用效能的一系列措施。

对于我国大陆内地来说,土地整理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理解。狭义的土地整理指的是对已经利用了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改造;而广义的土地整理包含了农地整理和非农建设用地整理,并对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都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依据我国自身的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一般指的是农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对区域土地的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存率,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土地复垦是将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开发则是将滩涂、荒草地、裸土地等适宜农作但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

2.2土地整理的内容

2.2.1土地整理的实质

通过对土地整理概念的阐述,可以理解土地整理的实质,其实就是合理组织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的供给能力。

合理组织土地的利用,从政治经济学上来说,就绝不能离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任何一方,土地整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能够引起土地整理的侧重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说,土地整理的研究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辩证关系而与时俱进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组织的要求,同时又要与限制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相适应。正确合理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组织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组织所提出的要求,是这对矛盾的主导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组织的要求受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约,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反映。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还涉及到了很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各个学科在土地利用领域内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合理地组织和协调人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的利用是依赖于自然为基础,经济为主导,技术为手段,综合自然、经济和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并在一定领域范围内实施土地利用的各项措施综合。

土地供给就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也就是指地球提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通常土地供给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土地以自身固有属性供给人类利用,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称之为土地的自然供给。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是在自然供给和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的供给数量,他有一定的供给弹性。

土地整理提高了土地的自然供给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土地的可利用面积;其二,对基本农田的整理,通过对田块的合理与重新规划,减少了田埂面积;其三,填埋废旧坑塘,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区内的有效利用面积;其四,对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不进增加了耕地面积,也促进了农作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土地整理增加土地的经济供给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上。通过土地整理,建立农业作业区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耕地利用的集约度与土地生产能力,使得单位耕地面积上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从而扩大了土地的经济供给水平。

2.2.2土地整理的类型

按照土地权属、地域、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土地整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首先,按照土地的权属来划分,土地整理可以分为土地所有权整理和土地使用权整理。土地整理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在私有制国家,土地整理主要是土地所有权的调整;在公有制国家内,土地整理存在使用权的调整,也会有土地所有权的交换。

其次,按照土地的地域划分,土地整理可以分为城市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又称之为市地整理,它不仅要求土地利用的平均布局,而且要求科学调整其三维利用空间,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农村土地整理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

最后,按照土地整理的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农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开发与土地复垦。农地整理包括农地改造、地块规整、基础设施配套、农村宅基地归并等内容;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村镇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以及基础设施用地整理;土地开发主要是针对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土地,尤其是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的改造;土地复垦主要是根据废弃的原因以及废弃的程度来区分的,包括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的土地,由于道路整改、建筑物废弃、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废弃土地,由于污染、灾害引起的土地废弃以及坑、塘、洼地的废弃复垦。

3土地整理的研究现状综述

3.1国外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国外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国外土地整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地整理在城市发展与农村社区更新过程中的作用。譬如Rafael Crecente通过对开展过土地整理的区域和未开展区域的比较分析,在对乡村发展政策和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估的历史回顾中,找到了土地整理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土地整理政策通常有最初的农业目标,但后来就逐步变成了农村发展的手段。第二,土地整理对土地景观变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技术进步使得人造景观(human landscape)大量增加。土地理对土地景观的影响十分深刻,因为土地整理实质上就是对土地景观的整理和塑造。土地整理与土地景观变化是土地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入,也是近年来土地整理研究的一个方向。第三,土地整理的水土保持效果机理分析。譬如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对农地整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整理后的土地,其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小于未整理土地。此外,未整理过的坡地下部渗透低于其上部的渗透,因此可以断定未整理的坡地的渗透水引起了土壤结构的改变。第四,土地整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从国外土地整理的研究内容和实践分析,土地整理过程中重视了对土地整理活动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分析,而且随着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发展,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3.2国内土地整理的总体现状

我国土地整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先秦时期的井田沟洫制。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整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在我国,系统进行土地整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包括土地整理的内涵与目标、产生背景与发展历史、作用与意义以及土地整理与相关研究的关系等。第二,土地整理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土地整理的专项规划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第三,土地整理的评价,包括土地整理的生态评价、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评价等。第四,土地整理模式研究,包括土地整理模式的划分、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模式和土地整理运行模式。

由于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其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还处于探讨阶段,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2002年以来,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深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吉宏(2002)从区域土地开发规划方面,探讨了规划环评中土地生态适宜度的问题

4我国土地整理的研究意义

从中国土地资源整体上来看,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一,土地资源的空间配比上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人口与土地资源的配比、土地自身的开发利用都存在差异;其二,我国土地存在开发利用过度的情况,在一些不能开发为耕地的区域,存在着重复开垦甚至滥垦的现象;其三,我国耕地开发整体上质量很差,人均耕地也比较少。种种形势对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在我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关键在于怎么合理安排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当前土地整理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杨庆媛等.国外土地整理:性质、研究领域及借鉴[J].绿色大地,2004(12).

[2]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 李林峰.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

[4] 侯文静等.土地开发整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09.

第9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虽然我国相关学者一直都在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但是研究的重点通常都放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如何能够做到最优化方面,比如如何增加林地覆盖率,如何调整坡耕地比重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我国的学者应该转变一下研究思路,从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上面来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1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很早就有学者就以发展适宜性为研究切入点,来优化景观生态方法。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研究,不仅解决了海岸带管理的问题,也对农田保护提供了借鉴,为后来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可以分为5个环节:首先,景观生态规划人员要确定规划的范围以及目标;其次,相关人员要对该区域的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尤其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定要做好分析,比如水文、人口、文化、地质条件等,之后将调查数据记录在案或者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再次,利用目标综合分析方法,提取内在信息资源;第四,对每个信息因素以及每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初步的适宜性评价;第五,通过上述步骤,基本上中可以形成适宜性图件,依据图件分析结果,制定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提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学者认为,按照区域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点来对景观生态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景观生态的利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划策略,这样才能够保证该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通过上述阐释能够看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着重强调的是土地利用的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并不是人为创造的,而是自然环境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所形成。换言之,该区域独有的水文条件、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就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该区域的用途。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性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依据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虽然此种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方法优势比较多,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过多的看重生态景观竖直方向的适宜性,而轻视了水平方向各个景物之间存在的影响,所以景观总体效益可能并不高。

2以系统分析与模拟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此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不仅最大程度的为景观规划提出了依据,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者进行合理规划自然资源提供了途径。很多学者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不断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2.1区域生态体系模型此种模型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区域划分为四个单元:首先,生产性单元,该单元用来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林业;其次,保护性单元,该单元主要是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而存在,防护林地、湿地等都可以算作是保护性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再次,人工单元,该单位主要用来进行工业化生产以及城市发展,该单元的存在对景观生态优化起着负面作用;最后,调和性单元,该单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上述各个单元能够协调。上述景观分类构成区域生态系统模型第一层次研究的主要内容。该模型的第二层次侧重于各单元类型间物质和能量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而第三层次则主要以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为对象,研究自然和社会经济输入、输出的调控机制,并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2.2灵敏度模型其基本思路包括:将一个城市或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以把握系统的整体行为;根据系统对要素变化的反应,对系统进行动态调控;运用生物控制论原理,调节系统要素的关系(增强或削弱),以提高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灵敏度模型也可以说是生物控制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及其在规划上应用的产物。在灵敏度模型中,将规划对象(一个城市或区域)描述成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变量构成的“反馈图”,可以通过对构成变量状态的改变模拟整个系统的行为。一旦构筑了”反馈图”,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规划,还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即“政策试验”。灵敏度模型将规划由传统的“野外”搬进了实验室,并将规划变成可测试和可验证的过程。但由于灵敏度模型重点关心的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间动态,对空间关系与空间格局的动过程则难以反映出来。

3基于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该方法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土地利用分异战略。该战略景观整体化规划按如下5个步骤进行:(1)土地利用分类:辨识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根据由生境集合而成的区域自然单位(RNU)来划分。每一个RNU有自己的生境特征组,并形成可反映土地用途的模型。(2)空间格局的确定和评价:对由RNU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和制图,确定每个RNU的土地利用的面积百分率。(3)敏感度分析:识别那些近似自然和半自然的生境簇,这些生境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最敏感的地区和最具保护价值的地区。(4)空间联系:对每一个RNU中所有生境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特别侧重于连通度的敏感性以及不定向的或相互依存关系等方面。(5)影响分析:利用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评价每个RNU的影响结构,特别强调影响的敏感性和影响范围。DLU战略是目前在对过程机制难以定量模拟和把握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规划途径。尽管这种途径没有与一个系统的理论如景观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空间联系的分析上也缺乏方法和手段,但它却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在区域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关部门以及学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亚萍.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J].贵州科学,2005(02).

[2]冯兆东,刘勇,陈发虎.半干旱区流域水文的景观生态研究与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的过程模拟[J].中国沙漠,2000(02).

[3]孙彦伟,卢荣安,姜广辉.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J].生态经济,2005(03).

[4]刘荣霞,薛安,韩鹏,倪晋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