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温室气体的含义精选(九篇)

温室气体的含义

第1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舒适性:围护结构;保温

中图分类号:TU1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75-02

1 前言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筑节能工作近几年被日益重视,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也不断推出,在工程实践中,关于建筑节能的理解和实施还存在很大的讨论空间,以下几点是笔者在设计和施工服务中对建筑节能的几点体会。

2 围护结构的热阻和结露

结露是指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在其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根据传热理论,当围护结构两侧存在有温差时,热量由温度高的一侧流向温度低的一侧,温度也随之由高到低,传热量、温度差与热阻相关。

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其中tn表示室内温度,tw表示室外温度,tnl,表示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在稳态传热的条件下,tn与tnl的差值由内表面放热系数所构成的热阻与围护结构总热阻的比例确定。对于不允许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的建筑物,只要保证tnl大于室内空气状态下的露点温度td,就可以避免结露。

由于围护结构的热阻,室内外的温度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围护结构也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墙体部位,在材料均匀、稳定传热的假定条件下,温度的变化是线性变化,保温层部分由于热阻较大,温降也较大。

3 建筑节能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建筑采取节能措施后,墙体部位的热阻增加,内外表面的温度降加大,相应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提高了,图2是假定室内18℃、室外0℃时,节能建筑和普通建筑内表面温度的对比。

由于内表面温度的提高,结露的可能性降低,室内因温度差形成的气流也小了,更重要的是人在室内活动时,人体向围护结构的辐射传热量降低了,同样的室内温度而人的舒适感提高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没有采取节能措施的房间里围着火炉取暖时,面朝火炉的一面很热而背后仍然是冷飕飕的令人不舒服。

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的情况,在夏季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保温房间内表面温度要低于未采取保温措施的建筑,室内人员的烤热感大大降低,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加强了。

加强保温可以提高室内舒适感,但以此为理由推论出保温层越厚越好也不恰当,对于长沙这种夏热冬冷地区来说,夏季防热也是要重点考虑的,打个比方就是人穿衣服要适当,过度保温就象是夏天捂个大棉袄,室内人员活动、灯光设备的散热不易散出,室内热量需要通过空调制冷带出,反而违背了建筑节能的初衷。以长沙地区的建筑为例,适当的保温并采取通风换气的措施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4 建筑材料含水率对保温性能的影响

围护结构的热阻主要由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确定,而建筑材料的含水率对材料导热系数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根据资料介绍,一般建筑材料每增加1%,其导热系数增加约为4~8%,增加幅度随材料不同而不同,而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其导热系数增长不一定呈线性关系。

可以推断,对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室外的风霜雨雪、室内的散湿情况都会对其材料的含水率产生影响并加大其导热系数。就算是在设计中严格按要求设计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但如果没有考虑其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围护结构仍然有可能会出现结露。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办法是在建筑构造上采取措施,即在保温层外设置隔汽层,防止水汽进入保温材料导致导热系数增大。对于一般的建筑,由于室内没有明显的散湿,主要是受室外气象因素的影响,一般将隔汽层设在室外侧。实践表明,设置隔汽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

5 内保温与外保温

内保温还是外保温?在设计中我们常常被问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内保温施工简单,费用低,常被建设单位青睐,外保温则具有对户内使用面积影响小,不存在室内装修施工破坏因素的影响等优点。如果深层次地分析,内保温由于将建筑围护结构的基体材料隔在外边,建筑蓄热能力小,温度变化快,波动也快,但相应的建筑围护结构基体材料的内外表面温差加大,温度应力增加,出现裂纹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在屋顶保温中是要求保温层外置。外保温则相反,由于蓄热能力的增加,建筑内温度变化慢,波动小,舒适性较好。

如果说建筑为使用时间不长、间断使用的公共建筑,采用内保温对节能较为有利,而对使用时间较长、室内人员较为稳定的建筑如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等,外保温较好。

6 热桥部位的形成与对策

由于建筑材料材质的不均匀或是在同一断面上采用不同材料所造成的围护结构热阻的差异称为热桥,其根本原因是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造成的。热桥可以视为围护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它将使围护结构的热阻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热阻。热桥的存在使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结露最先是在一个局部产生,这一部位也必然是热桥部位。对于不允许外墙和顶棚内表面结露的房间,设计应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在实际工程中,热桥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雨棚、空调机搁板、遮阳板、梁柱部位均是热桥部位。一般说来对于由材质不均匀导致的热桥可以在计算中考虑对其导热系数加保险系数的方法解决;对于大面积有规律的围护结构如红砖砌体、水泥沙浆砌筑加气混凝土条形板等可以采用综合热阻来计算;对于局部土建梁、柱等引起的热桥则可局部校验并局部加强保温。

在保温施工的标准图中,对于阳台、窗套、空调机板等外挑热桥部位,是要求保温层覆盖保温,但施工中往往难以实施,大多采取保温砂浆加厚的措施,而保温砂浆在热工性能上比保温材料还是相差很大,应核算这些部位的热阻是否满足不结露要求,如不满足则建议增加局部内保温措施。

7 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

对于长沙地区来说,气候特点是夏热冬冷,防热要求与保温要求同等重要,而太阳辐射热的引入对冬季采暖有利,夏季空调不利,能否因势利导、有效利用成为我们经常探讨的话题。

长沙地区冬季和夏季的太阳入射角不同,夏季大而冬季小,在南向外窗、阳台门上设遮阳板时可以根据入射角计算遮阳板的最佳宽度,在夏季阳光不直接射入室内,而冬季阳光可以最大幅度地射入室内,这样就可以实现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的目的了。

第2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地下铁道车辆,空调客车,空气参数

目前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尤其缺乏车内空气参数的相关标准,给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带来一定难度。这样容易造成车内温、湿度等参数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乘客的热舒适性要求。车内通风效果差、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存在以及低劣的室内空气品质,严重威胁乘客的身体健康。如不重视车内空气环境品质的综合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必然会出现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类似的严重问题。本文就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涉及的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

1. 1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热环境是对人的热损失影响的环境特性。热舒适是人对热环境满意与否的表示。热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而热舒适是人的主观感觉。

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iso 7730 以丹麦fanger 教授的pmv(predicted mean vote) 模型为基础,运用pmv -ppd (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WWW.133229.cOmpmv -ppd 指标综合了影响人体热感觉的6 个因素,即:空气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衣服热阻和活动强度。目前,这些指标已经成为主要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1. 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

在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 标准ashrae62 -1989r 中,首次提出了“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 空调空间中绝大部分人(80 % 或以上) 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 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浓度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随着对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深入,室内空气的内涵不断扩展。目前,室内空气中发现所含污染物种类繁多,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而避免重复。除新风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外,一般还推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性微粒(ip) 、二氧化硫、甲醛、室内细菌总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12 个指标。

1. 3  室内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室内气流组织是指气流的流型与分布特性。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空气的排污效率等指标可用来反映所选择的气流组织是否恰当。

合理的气流组织,不仅可以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送到工作区,还可以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对室内气流组织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较晚,因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和空气的排污效率、空气流速、质点空气变化率等。其中室内的换气效率、室内的排污效率是从排除污染物的角度对气流组织进行评价的指标。

1. 4  综合评价

从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出发,不应将室内环境品质仅仅等同于一系列污染控制指标,并简单地判断这些指标是否合格;而应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空气环境品质进行综合分析。

2  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选取

过去,室内空气参数标准主要以温、湿度为指标的热舒适性为主,涉及空气品质的也只有二氧化碳含量、含尘量、新风量,对其它低浓度污染体的认识不够。随着空气品质的深入研究及对低浓度污染物认识的加深,发现其对人体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因而在制订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时,要考虑将这些低浓度污染物控制在卫生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可根据建筑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研究成果,从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热环境、空气品质、气流组织等三方面评价的各项指标来选取。

2. 1  热舒适性指标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有效温度(et3 ) 是一个等效的干球温度。et3 值把真实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规整为一个温度参数,使具有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环境能用一个et3 值相互比较。它综合评价室内的热环境的状况。

(2) 相对湿度

对静坐者的舒适性来说,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不大。虽在有效温度指标也包含了湿度的作用,但由于湿度对呼吸的健康、霉菌的生长和其它与湿度有关的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将湿度又单独作为一个指标。

(3) 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是车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车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空气流速对人的热舒适感有很大的影响。气流速度增大时,会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及湿交换系数,使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随之增强,加剧人的冷感。气流速度过小,且衰减快,风吹不到地面,容易造成车内垂直温差过大,有头凉脚热的感觉。

2. 2  空气品质指标

(1) 新风量

新风量是车内空气品质的一项重要基本指标, 其作用是调节车内空气质量,使车内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保持在卫生标准所容许的浓度值以下。人们对新风的研究已从仅仅注重其“ 量”转变到更关注其“质”的问题上来,强调新风的利用效率和新鲜程度。传统观念认为,新风仅是为清除人体所产生的生物污染。而ashrae62 -1989r 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体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方面,对最小新风量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空气参数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仍不能忽视。

(2) 二氧化碳(co2)

co2 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由人呼出, 其发生量与人数及活动量有关。人们在呼出co2 的同时,身体其他部分也不断排出污染物,如汗的分解产物及其它挥发气体(异味产生的主要因素) 。在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合,co2 浓度的高低基本上能完全反映人体污染物散发的情况。因此co2 浓度指标可以作为车内异味(主要是人体体味) 或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也是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判断空调列车污染程度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3) 一氧化碳(co)

co 作为主要的燃烧产物,往往被作为室内环境烟雾的评价指标。ashrae62 -1989r 认为, 只要室内出现环境烟草烟雾( ets) ,就不能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据此,一旦车内有吸烟现象发生,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肯定达不到要求。因此将co 选为车内空气参数的目的是防止co 浓度过高而危害人的健康。

(4) 可吸入性微粒(ip)

地铁在隧道内运行,运行中因电刷、闸瓦制动产生的粉末及隧道内灰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车内。人员的庞杂及其上下流动性较大,对车内尘埃浓度有很大的影响。再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微粒,使可吸入性微粒也成为车内空气品质必要的衡量指标。

(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车内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释放的voc , 造成车内污染物的增加,影响室内空气品质。voc 的浓度过高会直接刺激人们的嗅觉和其它器官。其主要代表物质为甲醛。在空气参数标准中应将甲醛作为一项控制标准。

(6) 二氧化硫(so2)

室内空气中含有的so2 成分主要来自室外大气污染渗透和吸烟产生的烟雾之中,虽然so2 浓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危害性较大,也将其选取为空气品质指标之一。

(7) 空气微生物

客车内空气中细菌的来源很多,必须选定一个指标来反映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技术一般多采用细菌总数。我国仿照日本采用层降菌法,以菌落数判断空气清洁程度。

(8) 空气负氧离子

根据人体卫生要求,在每立方米的空间负氧离子含量不少于400 个,否则人就会感到不适。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可降低车内的漂尘、co2 含量、细菌数目等,也可消除悬浮的微生物、车内有害气体、霉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改善车内的空气品质。考虑到空调客车人员密度极大的特殊情况,有必要将其作为衡量车内空气品质的指标之一。

2. 3  气流组织指标

换气次数是一项传统的通风设计参数。室内空气龄定量反映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可以综合衡量车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地铁空调客车虽然车内限界低、空间狭小、人员多且站立,但车辆到站频繁、车门多且宽、开关门频繁、乘客停留时间短,因此只要保证一定换气次数就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无须具体地研究空气龄等指标。

3  地铁空调客车的特殊性

3. 1  地铁车辆与铁道车辆

地铁车辆从某种程度上可视为“ 移动的建筑物”,与地面铁路客车有许多相似之处。地面铁路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经过长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也为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但地铁车辆空调与地面铁道车辆空调在运行条件和舒适性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别,因而两者的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3. 2  地铁车辆运行特点

地铁空调客车虽然室内空间狭小、人员密度大,但运行区间短、乘客逗留时间短、上下乘客相对多,乘客对车内温、湿度感受十分明显,但对空气品质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可见,乘客对车内热舒适性的温、湿度的指标要求较高,对车内空气品质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建议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中仍然以热舒适性指标为主,而空气品质中某些指标可适当降低,其中co2 含量和含尘量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3. 3  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不仅是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室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地铁客车室内限界低、空间狭小,顶高仅为2. 1 m 左右,且乘客人员多(定员为6 人/m2 ,严重超员时可达8 人/m2 ,多数人处于站立状态),因此不能直接把风送到地板上,会有头凉足热的感觉。此外,由于工作区离送风口较近,给送、回风带来一定难度:若送风的平均风速低,乘客就会感到不凉爽,且由于风速低、衰减快而排风困难,容易造成送风短路(即风刚出送风口未经人体热交换就会从回风口又回到机组);若风速过高,由于出风口温度低(仅15~20 ℃),又会使人有吹冷风的感觉。因而,地铁客车室内的空气流速指标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与建筑空调及铁路客车标准有较大区别。道内的空气主要是通过隧道通风设备摄取的地面空气,在通风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污染,其“ 质”有所下降。

3. 4  新风问题

同时地铁运行时产生大量灰尘,也将污染受地铁车辆限界影响,制冷机组的选型受到限隧道内的空气。在地铁车辆的新风问题上,不仅要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内新风量的摄取。新风清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的要求。特别是地铁客车洁度近年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地铁空调客车内新新风量受到各种限制时, 新风利用率更加显得重风的质量也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地铁车辆在隧要。道内运行,客车吸入的新风是隧道内的空气。

参 考 文 献

1  ashrae standard 62 -1989r : 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1989

2  abdou o a , losch h g. the impact of the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on occupant productivity -recent of indoor air quality. ashrae trans , 1994 : 902

3  persily a k. evaluating building iaq and ventilation with indoor carbon dioxide. ashrae trans , 1997 : 193

4  沈晋明. 室内污染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通风除尘,1995 ,24(4) :10

5  李先庭,杨建荣,王欣.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况与发展. 暖通空调,2000 ,30(3) :36~40

第3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 节能住宅 新风耗冷量 室内相对湿度

1 问题的提出

建筑节能以保证室内卫生舒适为前提,通过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来满足人们迅速增长的健康和舒适感要求,进而提高室内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建筑热环境质量标准的高低,对建筑、建筑供配电和采暖空调设备的投资、能耗、运行费用都有显著影响,需要相应的能源支撑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根据重庆地方标准[1],达到小康水平的住宅应执行舒适性热环境质量标准。而影响热感觉的六个因素是:干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周围物体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和衣服热阻,前四个是热环境因素,后两个是个体人为因素。按热舒适方程将上述六个因素综合为PMV预期平均评价和PPD预期不满意百分率,形成PMV—PPD热环境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正由于PMV是由热感觉的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同一个PMV值可由不同的六个因素组合而达到,在不同热环境参数组合下,所需能耗大小不同。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气候特征,夏季气温高,气温高于35℃的天数有15—25天,最热天气温可达41℃以上,加上湿度大,给人闷热的感觉。全年湿度大是该地区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有时高达95%—100%[1]。高湿不仅影响到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感,而且影响到室内卫生条件,对人体健康和室内设备、家具的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这一地区的气候高湿特征,夏季住宅要达到居住环境的热舒适和节能要求,就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高温高湿带来的热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为使住宅空调除湿的能耗降到合理的水平,住宅降温除湿方式应灵活多样,对新风能耗分析也应考虑气候资源的合理调配等因素[2]。由于夏热冬冷、气候潮湿的建筑室外热环境特征,新风能耗在空调总能耗中占较大比例,例如,重庆节能住宅的各项能耗中,夏季新风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29.61%,夏季新风用电量占夏季总用电量的44.54%,在全年采暖空调除湿用电量中新风占40.24%[1]。

所以,合理地确定该地区新风冷耗的计算方法对探讨新风节能途径有着重要意义。室内设计温度高低对新风能耗的影响作者已另文讨论,本文主要分析室内相对湿度对夏热冬冷地区新风耗冷量的影响。

2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期、除湿期新风耗冷量分析方法 2.1 空调期、除湿期的确定方法

实验研究表明[1],节能住宅采用间歇通风,室内日最高温度tn.max与室外日最高温度tw.max,室外日最低温度tw.min之间有如下关系:

这表明,对节能住宅,在采用间歇通风的前提下,当室内最高温度超过室内设定的热舒适温度上限值时,必须采用机械方式进行降温,即空调设备启动,进入空调期。

所以,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空调期是指采用间歇通风等无能耗或低能耗的自然或被动冷却方式不能达到室内的舒适性热环境质量要求时空调设备运行的天数。对于住宅建筑,当室内热舒适参数设定值不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室外气象条件和通风方式条件下,空调运行时间也不同。因此,对不同住宅空调期长短的比较,为建立相同的比较基础,通常按该地区舒适性热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上限温度值为室内设定温度,以此判断是否属于空调期。若设室内热环境干球温度最高允许值为tn.c,设为室外加权日平均温度,用符号tw.jp表示,则属于空调期天数的判断条件是: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室外空气湿度高且持续时间长,当室外空气日平均相对湿度超过室内空气设定相对湿度时,若不对室外空气进行处理而直接进入室内,会导致室内湿度超过热环境质量规定的上限值,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若此时室外气温不满足2-1-2,且高于采暖期室内最低温度tn.h,即在不属于空调期和采暖期的天数内,这时为保证室内环境质量需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处理,能耗主要是新风的除湿能耗,因而我们把这样的天数单独作为除湿期天数。设Φw.p为室外空气日平均相对湿度,Φn.max为室内热环境上限相对湿度,其余符号同前定义。所以,除湿期天数的判断条件为:

所以,夏热冬冷地区除湿期是指一年中,除采暖期和空调期以外,需要对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进行除湿才能维持建筑室内所要求的热环境质量的天数之和。与空调期相比,除湿期内室外日平均气温较低,室内空气温度随室外气温波动,但从日平均温度来看,室内日平均温度与室外日平均气温比较接近,因而除湿期内室内空气温度不是定值,而是在tn.c和tn.h的范围内随室外空气温度变化的动态参数。采用当地室外逐时气象数据,可以求得室外tw.jp和Φw.p,判断是否属于除湿期,若属于除湿期,则设室内日平均温度等于室外日平均气温tw.p,再结合建筑室内允许的最大相对湿度和当地大气压力,按湿空气状态方程计算得到除湿期室内最大允许含湿量和最大允许焓值的逐日值,作为除湿期新风耗冷量计算的基础。

2.2 空调期、除湿期新风耗冷量计算基本公式

新风耗冷量是指在新风的处理过程中,需由制冷机或天然冷源提供的冷量,其大小取决于新风热湿处理过程前后的焓差和新风量。新风耗冷量不同于新风能耗,新风能耗与新风处理设备的能效比有关,在耗冷量相同时,能效比越高的新风处理设备能耗量小于能效比低的新风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的能效比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大小既与设备自身性能有关,也与设备运行工况和调节方式有关。本文不涉及具体新风处理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就新风耗冷量计算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

2.2.1 空调期新风耗冷量计算基本方法

在空调期内,新风被处理到低于室内设定空气状态焓值送入室内,此时处理单位质量的新风需消耗的冷量为室外空气焓值与新风处理后的露点焓值之差,这部分冷量除承当新风自身负荷以外还可承当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相应减少了室内冷负荷的耗冷量,新风多承当的这部分室内冷负荷为显热冷负荷,数量上相当于室内空气焓值与露点焓值之差。对空调期整个空调系统或空调房间而言,新风独立处理至露点状态虽多消耗了冷量,但可作为承当室内冷负荷利用,新风降温除湿实际所需耗冷量仍然可由室内外空气焓差计算确定。空调期的新风总耗冷量为空调期每天耗冷量的总和,空调期一天中的新风耗冷量等于该日内空调运行逐时耗冷量之和。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设定空气状态焓值时,该时刻新风耗冷量为零。所以,空调期内单位质量流量(kg(干)/h)新风耗冷量qc.1按下式计算:

式中

qc.1——空调期内单位质量流量的新风耗冷量,kW.h/(kg(干)/h);

iw 、iN——分别代表室外、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干);

DNAC——为夏季空调期天数,天;

m——对应每个空调期天数中室外空气焓值高于室内空气焓值的小时数,h。

注:单位换算关系,1(kJ/kg(干)).h=1 kW.s/(kg(干)/h)=1/3600 kW.h/(kg(干)/h)。

2.2.2 除湿期新风耗冷量计算基本方法

在除湿期内,若采用常规的冷冻除湿,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为室内空气允许的最大含湿量与相对湿度90%的交点。除湿期内室内冷负荷很小或为零,因而新风露点送风使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当室内空气温度已经在热舒适区域内时,这部分使室内空气降温的冷量实际上被浪费掉。从新风节能角度分析,除湿期采用冷冻除湿将新风处理至露点的耗冷量为最大理论耗冷量,简称除湿期冷冻除湿耗冷量。除湿期内采用冷冻除湿单位质量流量的新风总耗冷量为:

式中

qc.2——除湿期内单位质量流量的新风冷冻除湿耗冷量,kW.h/(kg(干)/h);

iw——除湿期室外空气焓值,逐时值,kJ/kg(干);

ik——除湿期机器露点焓值,机器露点含湿量dk=dn.max,相对湿度为90%, kJ/kg(干);

DNDH——为除湿期天数,天;

n——对应除湿期每天中室外空气焓值高于机器露点焓值的小时数,h。

新风除湿方式很多,不同除湿方式的耗冷量大小不同。除湿期内,室内空气温度随室外气温波动,且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低于室内热环境质量允许的设定温度,所以,除湿期内可不考虑新风的显热冷负荷。当新风直接处理至室内热环境质量允许的热舒适范围时,新风耗冷量取决于新风湿负荷即潜热冷负荷的大小,此时新风耗冷量最小,称为除湿期最小理论耗冷量,用符号qc.min表示。所以,除湿期最小理论耗冷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c.min——除湿期新风最小理论耗冷量,kW.h/(kg(干)/h);

dw——除湿期室外空气含湿量值,逐时值,g/kg(干);

dk——除湿期机器露点含湿量,dk=dn.max,逐日值,g/kg(干);

rq——单位质量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汽化潜热,取2440kJ/kg (对应饱和温度25℃)。

由上述分析,除湿期采用冷冻方式处理新风多消耗的冷量Δqc.2为:

式中,Δqc.2——采用不同新风除湿方式最大可节省的耗冷量,kW.h/(kg(干)/h)。

这表明,要减少新风除湿期耗冷量,降低新风能耗,应从新风除湿方式上寻求新途径。

2.3 单位质量新风冷热耗量的计算程序

第4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台湾的冷泉不少,只是出水量不大,一般人或许知道温泉,但是泡过冷泉或知道冷泉的民众可能就更少了。一般定义冷泉为“地下自然涌出、含大量溶解矿物质或气体的低温泉水”。日本对于冷泉的定义则是:温度在25℃以下,总溶解固体量在1000mg/L以上、游离二氧化碳在250mg/L以上,方为冷矿泉。我们定议的冷泉是温度在30℃以下、游离二氧化碳在500mg/L以上。

1 台湾冷泉的分布

冷泉的形成,必须先拥有丰富的地下水源,接着地底的高温使地层中的厚石灰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顺着地层裂缝往上升,遇到地下水后,彼此溶成碳酸水。地下一公里的碳酸水,温度仍在50℃左右。在上升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混合,逐渐吸走水中的热,降低水温。因此涌出地面时,泉水的温度已降至室温下,水中的二氧化碳也大量溢出,形成气泡。

阳明山的冷水坑是出自菁山吊桥前,一个碗口状的火山口中。此处地底的火山岩浆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沿着地表裂隙喷出于爆裂口,在湖中和雨水或地下水混合含有硫磺微粒的地表水,硫磺微粒长期在湖底堆积,形成沉淀硫磺矿床,因磺土呈白黄或淡灰色,看起来很像牛奶,因此这个火山爆裂口所涌出的冷泉被称为“牛奶池”。由于这里的泉水温度在40℃左右,相较于其他达90℃的温泉,温度较低,所以称为冷水坑,但不符合我们对冷泉定义的“30℃以下”,因此不算是冷泉。

宜兰龟山岛上有一处冷泉。台北三芝冷泉包括含硫磺的气泡冷泉、碳酸气泡冷泉两种。新竹县的北埔冷泉位于北埔乡外坪村,距北埔村市街7公里,从北埔至冷泉,在溪水源的大坪溪中,这里的泉质属碳酸泉,略带咸味,夏天的泉水温度约15℃,冬天约10℃。北埔冷泉有淡水冷泉以及咸水冷泉两处源头,极为特殊。

南投县的新街村也有天然冷泉,村民利用冷泉所种植的空心菜,一直是南投县特产之一,现在也出产冷泉种植的水蕹菜。另外,“清水溪生态保育协会”在921大地震前也发现了竹山冷泉,竹山镇公所委托专业公司化验水质,发现水中的“碳酸氢离子(HCO―3 )”每公升高达1000毫克,为苏澳冷泉的三倍,水温则约为18℃。碳酸氢离子与钙离子(Ca2+)结合,形成白色碳酸钙(CaCO3)沉淀物,这也是洞穴中“钟乳石”与“石笋”的主要成分。

高雄县大岗山北麓,二仁溪的南方也有冷泉,为大冈山冷泉。法界耆宿高文渊曾作诗“游岗山头即景“,描述冷泉区域:“两三茅舍认田寮,路入冈山一望遥、半架花开秋日丽,二层溪绕岭云飘。窗前蝶对岚光舞,屋外风除树影摇。浴罢冷泉贪景色,尽多尘虑酒中销。”

2000年,在屏东垦丁发现天鹅湖饭店园区内的冷泉,取自地底1800公尺深处,为碳酸氢盐冷泉,泉温为22℃。但因其不符合“游离二氧化碳在500mg/L以上”的冷泉定义(为酸碱度约7的中性泉),是否可称为冷泉就有些争议?

2 可浴可饮的苏澳冷泉

台湾最盛名的冷泉当属1928年日本人发现的苏澳冷泉,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21℃,无色无臭,水质清澈透明,是可浴可饮的碳酸泉。冷泉成因主要是苏澳地区多雨,雨水渗入地底深处(约2000公尺)的板岩节理裂缝中,再经过板块运动的挤压,使得碳酸岩层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这些地下水变成溶有大量气泡的碳酸水,较普通地下水更容易上升到地面。

冷泉区位于苏澳镇北方,苏北里冷泉路七星山岭西侧(海拔228公尺)山脚地带。冷泉也可制成食品及饮料。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冷泉旁经营汽水工厂,日本名为“纳姆内”,行销世界盛极一时,这就是台湾弹珠汽水的起源。苏澳有名的“羊羹”也是以冷泉调制而成。

2.1 冷泉水质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曾分别就地面水、地表面冷泉水及地下抽取的冷泉井水,采样分析比较,得知苏澳冷泉属于低浓度弱酸性的碳酸氢盐泉,酸碱度在6.0~6.8之间,愈下层其酸碱度高。冷泉水中的钠、镁、铁的含量,也远大于地面水中的含量,愈往下层含量越高,这些矿物多源自于地下冷泉水中碳酸与矿物的作用。冷泉中没有砷,就少了生理健康的顾虑。

地下冷泉水中含多量二氧化碳气体及少量的氧气,消费者在享受泡汤同时,须保持浴室通风良好,以防二氧化碳的累积,造成窒息事故;而氡气则因其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地震预测研究参考,因此可考虑在此设立测氡气站,兼具展示及教育的功能。另外,水中含有二价铁离子,本为无色,接触空气后容易氧化成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在饮用和管线装置材料选用上须多加注意。

2.2 冷泉水量

苏澳冷泉水的水位约在地表面下1.5―2.0公尺之间,早年“工业技术研究院矿业研究”钻探,及“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测知本区中段一号井,可生产冷泉每小时约9公吨,而二号井则可生产13~14公吨,产量均可观。

一号井可达成自喷现象(涌泉),但二号井则须使用沈水泵抽取,“中央地质调查”所建议,使用该区冷泉,使用上以抽取五成的水量为度,以免日后导致地下水位显著下降,破坏自然环境平衡,如此也才能确保冷泉水源远流长。

纽西兰的冷泉在以火山籼地热闻名的罗托鲁(Rotorua)附近的Hamurana Gardens,位在自然生态保护区内,这里的冷泉可以看,可以,但是不能用来洗涤,水温约5~7℃,泉质干净。

3 冷泉的健康效益

温泉业者往往宣称,温泉水中的化学成分,如铁、锂,钙、镁、硫化氢、二氧化碳,甚至放射元素镭,氡等气体,具备各种疗效;又如,硫化氢系的温泉具有兴奋作用,但对神经官能症病人较不适合;而碳酸氢钠泉及硫酸钠泉主要可帮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食盐泉则是针对治疗妇科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有辅助效果等等,氧元素能增进造血功能、降低血脂、刺激卵巢发育成熟;钾、钙能增强心脏血管功能,调节神经细胞和内分泌腺的活动等。另外,某些冷泉业者也会宣称,冷泉具有治疗胃病、胃酸过多、肾结石、痛风和糖尿病等功效。这些说法多数未有科学实验数据支持,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根据医界资讯,因为水温及室温差异过大,容易刺激心脏收缩,血压忽变等,有心脏血管、自律神经失调、糖尿病、脑中风、脑部缺氧等相关病症的民众,不适合泡汤。另外,在泡汤时应多注意泉水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皮肤病等。

第5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13-09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以及其他国家的气候政策会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保持关注是必要的。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发达经济体是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合作的主要参与者,美国的气候政策在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出现了重大转变,欧盟与日本则一直积极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经济体,如印度等也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中国尽管不承担气体排放减少量化任务,但仍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 国际气候谈判历程

1.1 历史进程

20世纪60、70年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加剧了自然界中的“温室效应”。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于1988年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其职责是收集、整理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成果,提出科学评价与政策建议。

此后,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2008年在波兰波兹南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新的谈判,以在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即COP-15)上就2012年后(又称“后京都”)应对国际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哥本哈根会议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哥本哈根协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这次会议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开始”。

1.2 重要成果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波恩协议”、“马拉喀什协定”、《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德里部长宣言》等重要文件或决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与“巴厘岛路线图”。

1.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在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国际法律文件。《公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的正当的优先需要,对其减少其他排放任务未作明确规定。

具体而言,各缔约方的具体承诺如下: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与转轨国家,共41国)应制定国家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限制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附件二国家(24个最发达国家)应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支付发展中国家履行义务所需的全部费用。

1.2.2 《京都议定书》

《公约》只是一般性地确定了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没有就发达国家减排的具体指标做出硬性规定,缺乏约束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在1997年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与时间表。其主要内容是:在第一个承诺期内(2008~2012年),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在履约方式上,允许发达国家采取灵活的政策和行动,包括“联合履行”(第六条条款)、“清洁发展机制”(第十二条条款)与“排放贸易”(第十七条条款)三种机制;附件二国家在减少排放任务之外,还应当提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技术转让的资金。

1.2.3 “巴厘岛路线图”

《巴厘岛行动计划》与“巴厘岛路线图”于2007年在《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其中,《巴厘岛行动计划》共包括十三项内容,较为重要的包括:为推动新的谈判,在框架条约下设立长期合作行动特别工作小组(AWG-LCA),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COP-15提交报告(条款2);要求所有发达国家做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即MRV)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承诺,包括量化的排放限制与减排目标(条款1(b)(i));在可持续发展、拥有支援性及可行性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国内采取适当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条款1(b)(ii));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还强调适应气候变化(条款l(c))、技术开发和转让(条款1(d))、资金(条款1(e))等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等。

“巴厘岛路线图”既包括《巴厘岛行动计划》中列出的《公约》(UNFCCC)下的新的谈判进程,也包括《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现有谈判和2009年完成的目标,这就确定了未来谈判方式的“双轨路径”,两种路径相对应的机构分别为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与《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特设工作组(AWG-KP)。

1.3 减排义务的确定

国际气候制度框架包括减排义务、灵活机制、资金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减排义务的分担。《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各方义务是在公平基础上,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通过“自上而下”的谈判方法而确定的。

1.3.1 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公约》第三条规定了指导缔约方采取履约行动的五项原则,其中的第一项是“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这项原则包含了“公平”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两方面的内容。

“公平”不仅包含人际关系,也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包含代内公平,还涉及代际公平;不仅要实现结果公平,还要保证过程公平。有学者详细比较了不同公平原则的基本定义以及具体的操作规则,中国学者则强调公平应当是“人际公平”。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又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共同的责任”,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均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责任。其二是“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不同责任。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目前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相应地,也应当是气候变化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1.3.2 谈判方式

尽管学者们对确定各国减排义务的谈判方式有多种建议,但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确定各国减排义务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基于承诺的“自上而下”方法与基于原则的“自下而上”方法。前者首先由各国分别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然后以此为基础,最终达成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后者首先由各方就总的减排目标和义务分担原则进行谈判并达成共识,然后根据这些原则分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的谈判采用的正是前一种方式,即基于承诺的“自上而下”方法。

1.3.3 具体方案

在《京都议定书》通过之前,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与学术界就提出了许多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义务的分配方案。《京都议定书》采用分配方案是“京都模式”,其特征是以某一基年(1990年)的现实排放为基础,通过政治谈判来确定各缔约方的具体减排目标。根据协议书,到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附件一国家在1990年的基础上整体减排5%,其中,欧盟8%,美国7%,日本、加拿大各6%,俄罗斯、乌克兰、新西兰维持零增长,澳大利亚、冰岛分别将排放增长量限制在8%与10%。欧盟通过内部谈判将议定书规定的8%的总量减排任务进一步分散到各成员国(见图1)。

1.4 关于后京都制度框架的建议

减缓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京都议定书》只是截止到2012年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国际社会已准备就《京都议定书》(也即2012年)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进行谈判,各国官方机构、学术机构与学者已经为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

由于后京都制度框架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所以,对后京都制度框架保持关注也是必要的。有中国学者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十多种方案作了详细介绍与综合评论,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的一份工作论文则列举了40多种方案,并就这些方案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谈判的形式与论坛、时间框架、减排义务的类型、义务的约束性、区别性与责任分担等进行了整理分类。其中,减排义务的类型以及区别对待与责任分担的内容可以分别整理为表1与表2。

在2004―2005年举行的皮甘迪克气候对话会(TheClimate Dialogue at Poeantico)上,与会者认为,各种方案之间并不是相互替代关系,而是可以平行共进或相互配套的“元素”,其中最核心、最可行的六个元素是:指导性的长期目标、适应能力、指标与贸易、部门法、基于政策的方法与技术合作。之后,又有一系列工作论文或研究报告就这些“元素”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Burton、Difinger与Smith讨论了如何通过多边努力提高适应力。Sodamky认为,尽管综合法(即给所有部门确定一个目标)具有弹性较大的特征,使各国可以选择成本最低的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部门法也具有诸多优点,例如能吸引更多的参与方、简化谈判、量化努力并促进竞争。Lewis与Diringer认为,基于政策的方法(Policy-basedapproach,即减排义务不是与经济领域的排放限制联系,而是与减排政策相联系)能够使各国根据国内环境与重点事项进行相应调整减排义务,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一项选择。

Breidenlch与Bodansky则认为,“巴厘岛路线图”提出的未来气候条约的核心要素――“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MRV)”在减排行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中难以体现。导致这种缺陷的根源是,义务本身就是非常模糊不清的,所以,对未来气候条约的可信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检验主要取决于义务的明确界定。为此,在通常的“自下而上”谈判方式与“自上而下”谈判方式之外,他们提出了一个“多种途径法”。这种方法兼具“自下而上”法的灵活性优点以及“自上而下”法的凝聚力与互惠性优点,不同类型的国家可以承担不同的义务并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满足人文发展基本需要的方案(Human Development Goals)与碳预算方案(Carbon Budget)。满足人文发展基本需要的方案将碳排放分为用以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和奢侈、浪费性的碳排放,强调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在此基础上,碳预算方案从消费需求角度,提出了个人消费排放的碳预算的概念,并以此规范约束消费行为。

2 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2.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就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从那时候起,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经历了数次变化。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中,由于认为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一直否认存在着紧迫的气候问题,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2002年2月,布什宣布美国将实施“新环境方案”以替代《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未来10年(2002~2012)里削减18%。这一方案的提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国家认为此方案无法替代《京都议定书》。

奥巴马在当选总统之后,将气候变化作为仅次于振兴经济的重点政策领域。2008年11月18日,在洛杉矶举行的全球环境峰会上,奥巴马重申了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支持,提出每年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到2050年再减少80%,同时许诺在节能技术方面投入1500亿美元。奥巴马还批评了小布什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表示在他的总统任期内他将带领美国重新在气候变化方面承担领导者的角色,“拖延不再是政策选择,拒绝不再是可以接受的反应”,“现在是我们一劳永逸地同这一挑战做斗争的时候了”。

尽管美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公共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很多州已经制定出了详尽的减排目标。有39个州参加了州际气候登记组织,还有数百个城市加入了《美国市长气候保护协议》,该协议覆盖的人口高达7700万,同时还为地方政府提供实践指南。这些城市采纳了与《京都议定书》相同的目标,即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7%。

同时,在联邦层面上,国会的立法和辩论也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仅在2007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文件就有十多个。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众议院于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提出,2012、2020、2030与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3%、20%、42%与83%。法案一旦生效,美国85%的行业和领域将会被涵盖,基本上包括所有的电力企业和每年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超过25000 t的主要工业企业,这将比欧盟现行的气候变化法案的覆盖面还要广泛。此法案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皮尤气候变化中心总裁克劳森认为,该法案包括了积极的减排目标,采取措施保护美国消费者与工人,并配套部署了低排放或者零排放技术,“代表着美国气候与环境政策的崭新起点”。

2.2 欧盟

欧盟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调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领袖角色。早在1992年,当时的欧共体就对除可再生能源之外的其他能源统一加征碳/能源税,以将使用能源对环境的外部影响内部化。2000年,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欧盟制定《欧盟气候变化计划》,确定了约40项成本低于20欧元/t二氧化碳的减排措施,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6.64~7.65亿t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需求量的2倍左右。

同时,欧盟还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欧盟积极推动建立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基金并自2005年以来每年提供4.1亿美元资金支持,制定了《发展合作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与中国建立“欧盟一中国气候变化合作关系”。在2007年3月的理事会会议上,欧盟提出,发展中国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做法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一致,并将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降低脆弱性与增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支持。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欧盟始终坚持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的原则。为实现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20年比1990年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80%的目标,在经过大量经济分析并征求成员国意见之后,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月23日提出了“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执行措施”,2008年12月12日,该计划在欧盟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17日得到欧盟议会正式批准。该计划被认为是欧盟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三个“20%”: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其他发达国家若能相应大幅度减排,则为30%),并将任务分配给各国(见图2);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能源等)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将能源效率提高20%。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扩展排放交易机制;解决交易机制没有覆盖的其他部门的排放问题;推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发展与安全使用;提出减少交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等。

2.2.1 英国

英国始终是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方面坚定的领导者,积极寻求国内和国际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2000年,英国政府就《英国气候变化规划2000》。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社会》,首次提出了要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在此后的几年,英国政府又先后出版了《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气候变化:英国规划2006》以及2007、2008年两个相应的年度报告等。

2007年3月13日,英国公布《气候变化法案》草案,并于2008年11月26日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该法案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危害的长期法律框架,其主要条款包括:2020年CO2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至少26%,2050年削减80%;建立碳预算体系,要求政府制定碳预算5年计划并在2009年6月1日之前制定出最初的三个五年计划(2008-12、2013-17与2018-22);成立独立的、专业的气候变化委员会,每年就减排进程向议会提交年度报告等。

作为《气候变化法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气候变化委员会(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CCC)已于2008年12月1日成立。在题为《建设低碳经济――英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贡献》的就职报告中,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前三个五年碳预算。根据临时预算,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削减34%(较2005年削减21%),相当于1.10亿t二氧化碳;而根据意愿预算,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削减42%(较2005年削减31%),相当于1.75亿t二氧化碳。

2.2.2 荷兰

与英国一样,荷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荷兰认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远不足以阻止气候变化趋势。根据《京都议定书》,荷兰的目标是到2012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6%,但是,为了使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清洁且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荷兰制定了更为积极的政策《清洁与效率计划》,主要目标是:①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30%;②能源使用效率每年提高2%;③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

《计划》几乎涉及所有的部门。考虑到各部门的成本曲线不同,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取决于该部门的技术能力与成本,以公平有效地分摊任务。其中,建筑环境部门(buihenvironment)、能源公司、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与农业要与荷兰政府就所要实现的目标签订协议。

2.3 日本

日本一直是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力量。1997年,日本内阁设立“地球温室化对策推进本部”,在1998年制定《地球温室化对策推进大纲――面向2010年的地球温室化对策》,并于2002年重新修订。

近年来,日本政府致力于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5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一次演讲中强调,建设低碳社会与推进创新技术发展是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半的两个重要手段;提出“清凉地球50”倡议(Cool Earth50)。2007年12月,日本环境省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原则、理念与实现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路线图。根据日本一英国联合研究项目于2008年6月的一项报告,日本2050年CO2排放量有可能比1990年减少70%,其中,工业部门、客运部门、货运部门、家庭用户与服务业的减排比例分别为30%~40%、80%、50%、40%~50%与40%。日本环境省的《2008年年度报告:迈向低碳社会与循环型社会》则认为,“世界正处于建设低碳社会的转折点上”。

在2008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清凉地球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凉地球促进计划”(Cool Earth Promotion Programme),并建议通过后京都框架、国际环境合作与创新三方面的内容实现这一计划。2008年6月9日,福田康夫又发表名为“致

力于‘作为低碳社会的日本’”的演讲,提出日本的长期目标是比现有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0%~80%。中期目标包括:日本可能在2020年比2005年减少20%排放量;努力使世界了解部门法(Sectoral Approach);在下一年(2009年)公布国家减排目标;建立包括主要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日本与欧盟的“全体参与”框架。在2008年7月的G8北海道峰会上,福田康夫提出,为准确界定各国的减排能力,建议使用“部门法”,即首先确定各部门在使用最先进技术时的减排量,再加总得到潜在的排放减少量;认为基准年的选择应当能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中,由于20(10年后的温室气体排量同1990年相比较高,以1990年作为基准年“需要仔细考虑”。

2.4 印度

2008年6月30日,辛格总理签署了印度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了截至2017年的八个核心“国家任务”:①太阳能国家任务,光电量增加到每年10亿瓦,形成至少10亿瓦的太阳热发电;②提高能效国家任务,要求高能耗产业降低能源消费,为节能设施提供税收减免,为私营企业的参与提供金融支持;③可持续生活环境国家任务,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部分;④国家水任务,将水使用效率提高20%;⑤维持喜马拉雅山生态系统国家任务;⑥“绿色印度”国家任务,在森林退化地区造林600万hm2,将印度的森林覆盖率从23%提高到33%;⑦可持续农业国家任务,通过推广气候适应性作物、拓展天气保险机制等方式提高农业的气候适应性;⑧气候变化战略知识国家任务,计划推出一项新的气候科学研究基金,改进气候模型,提高国际气候合作,以更好的了解气候科学、影响与挑战。

与中国一样,印度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也坚持“人际公平”。辛格总理在就《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而发表的演讲中称,多边国际谈判“的结果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使用大气空间的权力,因此,人均排放量的长期趋同是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唯一的公平的基础”。

3 中国的立场与国内行动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并不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义务。但是,中国政府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努力。

3.1 在国际谈判中的立场

中国一直是国际气候合作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早在1972年,中国便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讨论,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开始从国家层面上制定环境政策。1992年,中国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第五个批准该协议的国家。2004年,根据《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中国提交了《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概括而言,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注重环境含义、注重政治含义与注重经济含义三个阶段。过去,中国一直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低、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强硬的、有时缺乏灵活性的立场使中国在国际谈判中赢得了“强硬路线者”的声誉。近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立场稳中有“变”,在坚持不承担量化减排义务的同时,在相关领域表现出的更加积极、开放、合作的态度。

中国政府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应当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应当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作为整体到2020年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未批准《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应当承担可相与比较的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并作出相应的机制安排。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3.2 国内政策与行动

在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同时,中国也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产业政策与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

2007年6月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方案》提出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量化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t二氧化碳等。

第6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原因;防水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地下室,是基于建筑范畴的,它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的建筑,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低2m 以上的建筑。鉴于其地表标高因素,因而其防水施工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整体施工。毋庸置疑,地下室对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地下室渗漏问题相当普遍。如何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已刻不容缓。

1 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

地下室的渗漏原因归根于裂缝的出现,正因为裂缝的出现,导致了地下水从细微的裂缝渗漏到地下室室内。地下室裂缝的出现可能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根据经验,主要有以下3种原因最为常见。

(1)砼本身产生收缩裂缝造成。因为混凝土经过水化反应之后,混凝土就会出现凝结现象,这时的混凝土就会产生收缩;混凝土浇筑时的水分经过凝结过程,水分被蒸发掉,混凝土同样会产生收缩,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会使混凝土内部本身产生拉应力,当砼的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时,混凝土就会被拉裂,从而砼表面就会产生很多细微的裂缝,这些裂缝在砼内部形成毛细通路,导致地下室渗漏水。

(2)地下室施工缝、沉降缝处理不当造成。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必然会出现施工缝、沉降缝,而施工缝、沉降缝对地下室来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施工缝、沉降缝稍微处理不好,地下室就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

(3)穿墙对拉螺栓处施工不当。穿墙对拉螺栓处出现渗水问题主要是因为螺栓上没有加止水板或是过早拆模引起的。如果过早拆模,就会导致混凝土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会使穿入墙体的对拉螺栓没有和混凝土固紧在一起,从而导致对拉螺栓出现松动,在与混凝上的接触处出现缝隙,地下水便沿着穿墙对拉螺栓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往地下室室内渗,这也是种常见的地下室渗漏水原因。

2 施工技术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3种常见的地下室渗漏原因可发现,如果要切实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措施着手。

设计设防。

一般来讲,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常见的施工方法为外防外贴法施工、外防内贴法施工以及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

所谓外防外贴法施工是指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一种施工方法。

所谓外防内贴法施工,系指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

所谓离壁式衬砌防水施工,系指除了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再在主墙内侧增设一道离壁式内墙。由此可见,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就是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垫层施工技术的综合。

(2)施工缝处理:

地下室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地下室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所以最好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细度不过细、矿渣含量不过多的水泥。细骨料应选用洁净的中砂,并严格控制其含泥量。粗骨料采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并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入减水剂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改善它的防裂缝性能。加入外加剂后可以使混凝土的补偿性能加强,加强了对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的控制,从而抑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水泥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耐热性能好,适宜大体积砼矿渣水泥,因为矿渣水泥比普硅水泥降低水化热约 30%左右。细骨料选用粗、中砂,含泥量

底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底板垫层时,底板以沉降缝或后浇带为界分块浇筑,并且实现连续浇筑,在施工中尽量减少施工缝的留置。为节省混凝土停留时间,施工过程中宜采用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以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现象。底板后浇带施工如图所示:

墙体混凝土浇筑:在墙体防水浇注前,一般采取“先浆后土”技术措施,即首先浇筑一层 30mm~50mm 厚并且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水泥砂浆,然后再正式浇筑墙体混凝土。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浇完 4~5h 后,要用长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待接近终凝前,用木楔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缝闭合。

混凝土养护:在底板混凝土养护中,底板浇筑完在第二次搓平后,即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混凝土失水,如果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在塑料布上浇水降温,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在墙体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终凝后,立即开始浇水养护,拆模前从板墙上口浇水养护,墙体模板拆除后,即在两侧满挂麻袋片,并根据天气情况,按时浇水,保证麻袋片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l4d。

施工要求:

由于温度裂缝会造成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所以天气状况、气温高低对防水工程的施工影响较大。应注意以下情况:铺贴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以免雨水先渗到防水卷材中;热熔法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而对于冷粘法(自粘卷材)施工气温不得低于5℃。气温超过35℃时所有的防水层均不宜施工,以免热胀冷缩现象明显,导致施工后裂缝增多。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的夏季施工,不可避免时可在混凝土上淋水以使混凝土降温;在冬季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用禾杆、木屑覆盖暴露在外的混凝土或掺加化学外加剂的方法来保温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相差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不大于25℃。

(3)穿墙对拉螺栓处理:为了解决穿墙对拉螺栓处出现的渗水问题,根据笔者工程经验,具体解决方法为:为了防治地下水从墙体的缝隙渗漏到室内,所以凡是要与土壤接触的墙体其穿墙对拉螺栓都必须加设止水板 , 止水板应用 2 5 m m × 2 5 m m ×2mm的钢板制作,对拉螺栓预先穿到止水板的孔中,在螺栓与孔的周围缝隙应满焊一圈,同样为了检查止水板与螺栓焊接的密实性,要用煤油检查,不可出现有渗漏现象。另外,掌握拆模时间是一个关键。要严格控制好拆模时间,不能过早拆模,以免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足够强度,导致对拉螺栓出现松动现象。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在对拉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小坑,然后割除螺栓头,室内室外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最后用1∶2水泥砂浆把对拉螺栓根部的小坑修补平整,因为室外没有加设止水板,故应在室外接触土壤一侧再用热沥青一度涂刷坑的周围和水泥砂浆表面,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3 结语

从工程经验可知,在地下室施工中,对于可能容易产生渗漏的部位及其成因采取适当措施来处理,加强施工管理,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好原材料质量、处理好各构造细部及施工工艺,各个方面考虑周到、细致,措施合理、到位,就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有效地避免地下室出现渗漏水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基丰.地下室防水措施及渗漏处理[J].广东建材,2008(1):96~99.

第7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地下铁道车辆,空调客车,空气参数

      目前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尤其缺乏车内空气参数的相关标准,给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带来一定难度。这样容易造成车内温、湿度等参数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乘客的热舒适性要求。车内通风效果差、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存在以及低劣的室内空气品质,严重威胁乘客的身体健康。如不重视车内空气环境品质的综合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必然会出现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类似的严重问题。本文就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涉及的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

1. 1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热环境是对人的热损失影响的环境特性。热舒适是人对热环境满意与否的表示。热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而热舒适是人的主观感觉。

      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iso 7730 以丹麦fanger 教授的pmv(predicted mean vote) 模型为基础,运用pmv -ppd (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pmv -ppd 指标综合了影响人体热感觉的6 个因素,即:空气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衣服热阻和活动强度。目前,这些指标已经成为主要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1. 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

      在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 标准ashrae62 -1989r 中,首次提出了“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 空调空间中绝大部分人(80 % 或以上) 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 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浓度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随着对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深入,室内空气的内涵不断扩展。目前,室内空气中发现所含污染物种类繁多,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而避免重复。除新风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外,一般还推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性微粒(ip) 、二氧化硫、甲醛、室内细菌总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12 个指标。

1. 3  室内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室内气流组织是指气流的流型与分布特性。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空气的排污效率等指标可用来反映所选择的气流组织是否恰当。

      合理的气流组织,不仅可以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送到工作区,还可以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对室内气流组织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较晚,因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和空气的排污效率、空气流速、质点空气变化率等。其中室内的换气效率、室内的排污效率是从排除污染物的角度对气流组织进行评价的指标。

1. 4  综合评价

      从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出发,不应将室内环境品质仅仅等同于一系列污染控制指标,并简单地判断这些指标是否合格;而应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空气环境品质进行综合分析。

2  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选取

      过去,室内空气参数标准主要以温、湿度为指标的热舒适性为主,涉及空气品质的也只有二氧化碳含量、含尘量、新风量,对其它低浓度污染体的认识不够。随着空气品质的深入研究及对低浓度污染物认识的加深,发现其对人体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因而在制订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时,要考虑将这些低浓度污染物控制在卫生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可根据建筑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研究成果,从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热环境、空气品质、气流组织等三方面评价的各项指标来选取。

2. 1  热舒适性指标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有效温度(et3 ) 是一个等效的干球温度。et3 值把真实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规整为一个温度参数,使具有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环境能用一个et3 值相互比较。它综合评价室内的热环境的状况。

(2) 相对湿度

      对静坐者的舒适性来说,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不大。虽在有效温度指标也包含了湿度的作用,但由于湿度对呼吸的健康、霉菌的生长和其它与湿度有关的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将湿度又单独作为一个指标。

(3) 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是车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车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空气流速对人的热舒适感有很大的影响。气流速度增大时,会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及湿交换系数,使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随之增强,加剧人的冷感。气流速度过小,且衰减快,风吹不到地面,容易造成车内垂直温差过大,有头凉脚热的感觉。

2. 2  空气品质指标

(1) 新风量

      新风量是车内空气品质的一项重要基本指标, 其作用是调节车内空气质量,使车内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保持在卫生标准所容许的浓度值以下。人们对新风的研究已从仅仅注重其“ 量”转变到更关注其“质”的问题上来,强调新风的利用效率和新鲜程度。传统观念认为,新风仅是为清除人体所产生的生物污染。而ashrae62 -1989r 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体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方面,对最小新风量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空气参数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仍不能忽视。

(2) 二氧化碳(co2)

      co2 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由人呼出, 其发生量与人数及活动量有关。人们在呼出co2 的同时,身体其他部分也不断排出污染物,如汗的分解产物及其它挥发气体(异味产生的主要因素) 。在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合,co2 浓度的高低基本上能完全反映人体污染物散发的情况。因此co2 浓度指标可以作为车内异味(主要是人体体味) 或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也是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判断空调列车污染程度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3) 一氧化碳(co)

      co 作为主要的燃烧产物,往往被作为室内环境烟雾的评价指标。ashrae62 -1989r 认为, 只要室内出现环境烟草烟雾( ets) ,就不能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据此,一旦车内有吸烟现象发生,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肯定达不到要求。因此将co 选为车内空气参数的目的是防止co 浓度过高而危害人的健康。

(4) 可吸入性微粒(ip)

      地铁在隧道内运行,运行中因电刷、闸瓦制动产生的粉末及隧道内灰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车内。人员的庞杂及其上下流动性较大,对车内尘埃浓度有很大的影响。再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微粒,使可吸入性微粒也成为车内空气品质必要的衡量指标。

(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车内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释放的voc , 造成车内污染物的增加,影响室内空气品质。voc 的浓度过高会直接刺激人们的嗅觉和其它器官。其主要代表物质为甲醛。在空气参数标准中应将甲醛作为一项控制标准。

(6) 二氧化硫(so2)

      室内空气中含有的so2 成分主要来自室外大气污染渗透和吸烟产生的烟雾之中,虽然so2 浓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危害性较大,也将其选取为空气品质指标之一。

(7) 空气微生物

      客车内空气中细菌的来源很多,必须选定一个指标来反映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技术一般多采用细菌总数。我国仿照日本采用层降菌法,以菌落数判断空气清洁程度。

(8) 空气负氧离子

      根据人体卫生要求,在每立方米的空间负氧离子含量不少于400 个,否则人就会感到不适。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可降低车内的漂尘、co2 含量、细菌数目等,也可消除悬浮的微生物、车内有害气体、霉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改善车内的空气品质。考虑到空调客车人员密度极大的特殊情况,有必要将其作为衡量车内空气品质的指标之一。

2. 3  气流组织指标

      换气次数是一项传统的通风设计参数。室内空气龄定量反映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可以综合衡量车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地铁空调客车虽然车内限界低、空间狭小、人员多且站立,但车辆到站频繁、车门多且宽、开关门频繁、乘客停留时间短,因此只要保证一定换气次数就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无须具体地研究空气龄等指标。

3  地铁空调客车的特殊性

3. 1  地铁车辆与铁道车辆

      地铁车辆从某种程度上可视为“ 移动的建筑物”,与地面铁路客车有许多相似之处。地面铁路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经过长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也为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但地铁车辆空调与地面铁道车辆空调在运行条件和舒适性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别,因而两者的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3. 2  地铁车辆运行特点

      地铁空调客车虽然室内空间狭小、人员密度大,但运行区间短、乘客逗留时间短、上下乘客相对多,乘客对车内温、湿度感受十分明显,但对空气品质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可见,乘客对车内热舒适性的温、湿度的指标要求较高,对车内空气品质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建议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中仍然以热舒适性指标为主,而空气品质中某些指标可适当降低,其中co2 含量和含尘量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3. 3  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不仅是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室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地铁客车室内限界低、空间狭小,顶高仅为2. 1 m 左右,且乘客人员多(定员为6 人/m2 ,严重超员时可达8 人/m2 ,多数人处于站立状态),因此不能直接把风送到地板上,会有头凉足热的感觉。此外,由于工作区离送风口较近,给送、回风带来一定难度:若送风的平均风速低,乘客就会感到不凉爽,且由于风速低、衰减快而排风困难,容易造成送风短路(即风刚出送风口未经人体热交换就会从回风口又回到机组);若风速过高,由于出风口温度低(仅15~20 ℃),又会使人有吹冷风的感觉。因而,地铁客车室内的空气流速指标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与建筑空调及铁路客车标准有较大区别。道内的空气主要是通过隧道通风设备摄取的地面空气,在通风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污染,其“ 质”有所下降。

3. 4  新风问题

      同时地铁运行时产生大量灰尘,也将污染受地铁车辆限界影响,制冷机组的选型受到限隧道内的空气。在地铁车辆的新风问题上,不仅要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内新风量的摄取。新风清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的要求。特别是地铁客车洁度近年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地铁空调客车内新新风量受到各种限制时, 新风利用率更加显得重风的质量也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地铁车辆在隧要。道内运行,客车吸入的新风是隧道内的空气。

参 考 文 献

1  ashrae standard 62 -1989r : 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1989

2  abdou o a , losch h g. the impact of the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on occupant productivity -recent of indoor air quality. ashrae trans , 1994 : 902

3  persily a k. evaluating building iaq and ventilation with indoor carbon dioxide. ashrae trans , 1997 : 193

4  沈晋明. 室内污染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通风除尘,1995 ,24(4) :10

5  李先庭,杨建荣,王欣.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况与发展. 暖通空调,2000 ,30(3) :36~40

第8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除菌技术的代表有光波(含红外线和紫外线)、纳米光触媒、等离子、银离子等。光波和银离子都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组织达到杀菌的效果;纳米光触媒是利用二氧化钛光照后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氢基将细菌和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离子实际上是用臭氧杀菌,但臭氧浓度超过0.16mg/m3

对人体有害。

除甲醛技术的代表有冷触媒、光触媒、低温等离子等。这三种方式都是利用活性基使甲醛、苯以及氨等氧化,还原成为无害物质。不同之处是低温等离子是通过高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形式产生,而触媒是一种催化剂,光触媒则需要光照作为条件。

除尘方面负离子是较好的选择,其原理是用5~7KV负直流高压使空气电离成负离子,使空气中尘雾带电沉淀,令人感觉空气清新。但其缺点是工作时机身附近积聚灰尘,不易抹去,以致墙壁天花板发黑。而且负离子易被异性电荷中和,其浓度会因出口距离增加而骤然下降。

换气目前还没有什么特别行之有效的技术,客观地讲,氧吧技术也算其中的一种,不同之处是只将通过氧氮分离器后含氧量较高的空气引入室内,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空调换气量制定相关的标准,可参考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新风量的指标。不同企业的空调产品的宣传与实际的效果出入很大。

剥光之后是什么?

在了解各种健康技术之后发现,目前还没有一种空调的健康技术可以全面解决室内空气的质量问题,企业在传播时普遍都把健康功能夸大,只要采用了除菌、除甲醛、除尘、换气技术中任意的一种或两种就称之为健康空调。诚然,大部分空调都能过滤、净化通过空调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使部分可能的污染得以缓解或消除,但对室内自身的空气却依然束手无策。换气技术的出现说明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企业的重视,空调要从温度调节器晋级到空气质量调节器不过才初具雏形。使用空调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新鲜的空气则需要流通,空调和空气质量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正常人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滞留的时间长了,氧气含量会逐渐下降而低于正常值,令人感觉困乏;久处恒温区域人体自身体温调节能力会下降,置身温差大的环境极易感冒;空调环境的空气相对干燥而相对湿度未能相应变化会使长期在空调环境的人皮肤产生不适,尤其是长期空调近距离作业的人员;空调出风口风速过大、不容易扬起灰尘,形成空气的二次污染。真正要解决这些矛盾,无非要给空调穿上一件 “健康的内衣”。

明天再给空调“穿”什么?

2006年空调业出现一种尴尬,“健康、节能、环保”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追捧,差异化已然基本迷失。眼前,已经不是“穿”什么才健康的问题,产品同质化让我们不得不思量空调产品的未来。在未来几年,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空调,消费者只要用遥控输入当地的区号和正确日期,空调就能自动地从已储存的当地3-5年内的天气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资讯,自动地按季节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甚至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可以模拟出森林、海洋、岛屿或者主人所喜欢的某地的空气成份,让人们可以在北京体验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在布拉达感受夏威夷的火辣。当然,这个前提应该是空调已经以无线的方式和互联网相连。非电空调扛着环保的大旗在全球异军突起略现端倪,虽然其规模还不足挂齿,但从目前空调市场增势趋缓,非电空调的增幅是否值得关注?是不是有一天,我们周边的空气环境是由室外的非电外挂机加上室内智能壁机构成的内、外双循环的呢?我们真该好好想一想,明天再给空调“穿”什么?

第9篇:温室气体的含义范文

最近,周小川行长撰文指出要利用金融市场来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其中在提及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的调节作用时,更是明确指出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探索在国内试行排放配额制、发展排放配额市场”。可见,在节能减排工作中金融市场是大有可为的,国外碳排放的交易机制对于我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际碳交易的由来

国际上的碳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碳排放权利的交易,它起源于1997年12月的《京都议定书》,该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具有国际法约束力,达不到减排承诺的国家将面临严厉的惩罚。鉴于不同国家的减排任务、实现减排目标难易程度等的差异,《京都议定书》在对发达国家减排义务做出规定的同时,也规定了非常灵活的履行义务方式,如基于市场的“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交易”三机制,从而为发达国家也提供了回旋余地。“联合履行”允许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在成本较低的另一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投资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项目,并将因此减下来的减排额返还投资国,冲抵减排义务。不过,“联合履行”只能在承担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之间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此名义下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履行”。也就是说,把“联合履行”所限制的向发达国家的投资,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很明显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成本低,效益高),以换取减排额度来冲抵本国应负的减排义务。“排放交易”的意思是,如果一国的排放量低于条约规定的标准,则其剩余的额度可以直接出售给完不成规定义务的国家,以冲抵后者的减排义务。这些灵活履行排放义务的方式就促成了国际碳交易的产生。

欧盟碳交易的实践

对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任务,布什政府拒绝批准,而与此同时欧盟却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机制以降低实现承诺目标所需的成本。2003年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了温室气体排放许可交易制度,即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与日本、加拿大以及美国州一级的排放制度相比,欧盟的排放贸易体系更为完善,其所设计的规则能够满足《京都议定书》及其缔约方会议所作的决定的要求,预计会更容易与未来的国际排放贸易接轨,因而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目前,欧洲已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其中阿姆斯特丹的欧洲气候交易所2006年交易的二氧化碳达到4.5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量的35%。

交易概况

欧盟现行的碳排放贸易体系可以概括为“限额―贸易”体系,即先确定温室气体排放的限额,然后再根据额度的供求展开贸易,限额有余者是市场的供给者,限额不足者则是需求者。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欧盟25个成员国,以强制性的方法纳入了1.15万个排放实体,其中包括炼油厂、发电量超过20兆瓦的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以及造纸厂等,共占欧盟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的80%左右,因此目前的排放交易体系所涵盖的温室气体仅包含二氧化碳在内,而不包含其他的温室气体。

关于限额的确定。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根据各成员国内部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规定每个国家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而这一配额又被分配到国内的各个排放企业,配额的分配是考虑了历史排放、预测排放和部门排放标准等因素而制定的。对于不能实现目标的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计划的时间安排。欧盟排放贸易计划分两期进行。从2005年到2007年的最初3年为第一承诺期,减排的目标是努力完成《京都议定书》所承诺目标的45%,从2008~2012年开始的第二个承诺期里要完成《京都议定书》的全部目标。

超标的惩罚措施。欧盟规定,如果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超标,在2005年至2007年的第一阶段减排期内,超额排放部分每标准吨二氧化碳将被处以40欧元的罚款,在2008年至2012年的第二减排期内,处罚的标准将达到每标准吨二氧化碳100欧元。

交易形式

为了达到减排的要求,欧盟具有减排义务的企业也曾考虑通过自行建设设备的方式来分解温室气体,但实践证明,这样做成本较高,因为欧盟企业自身减排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高达约56欧元。因此,欧盟规定各成员国均可以通过《京都议定书》的其他灵活机制,以成本效率方式完成减排目标。这就形成了排放配额交易和核证减排交易。

排放配额(EUAs)交易。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允许成员国之间的企业根据各自的减排成本差异,自由买卖温室气体减排额度,这就形成了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在该市场,交易的减排单位是EUA,一个EUA等于一吨的二氧化碳。交易的需求方是那些排放超标的企业,而供给方则是配额有剩余的企业。通过这种市场交易的机制,欧盟二氧化碳减排的成本有所降低,欧盟目前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价格约为20欧元,低于欧盟企业自行建设相应减排设备的成本。

核证减排量(CERs)交易。核证减排量交易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而产生的。欧盟排放贸易体系规定,有减排义务的欧盟国家可向无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其方法是欧盟国家企业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排一吨二氧化碳气体,就可以在本国获得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欧盟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欧盟的减排费用。由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获得的减排量必须经过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的鉴定,并由其发行核证减排量(CERs),而核证减排量则可以进入排放贸易体系进行交易。核证减排量的价格是排放配额价格的一个贴现,贴现的程度依赖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风险程度。尽管如此,核证减排量的价格和配额的价格还是相互关联的,核证减排量的交易降低了配额的价格。

对交易机制的评价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行两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宏观层面上,从第一年情况看,企业的履约率很高,其中英国的履约率超过99%。整个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所下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也推动了基于项目的京都机制的投资,如清洁发展机制下面的一些项目。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层对控制温室气体的认识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二氧化碳不仅仅是企业环境主管关注的事情,更是企业财务主管和CEO要考虑的问题了。另外,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建立也极大地降低了欧盟国家履约的成本,欧盟在这方面每年只需要支出29亿欧元到37亿欧元,而如果没有这一交易体系,可能支付的成本将大为提高。

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也面临一些问题。其最主要的问题是现行的“限额―贸易”体系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在限额体制下,一些企业通过游说政府而获得额外的配额,然后将多出来的部分出售获利。政府也存在发放过多配额的现象。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透明的、合理的配额分配机制,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企业之间配额的分配,也存在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配额的分配。最近,欧盟就考虑用拍卖和基准机制来修改现行的配额交易体系,希望通过拍卖的形式来发放排放许可证。另外,由于市场深度不够、配额频繁调整、气候与经济等因素,造成市场上排放配额价格的过大波动。

对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启示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中并没有规定我国减排的义务,但是,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较快,从1994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4%,这对于国内的环境保护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可以借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用市场价格机制,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来控制我国的碳排放,同时也是为未来的国际碳排放贸易积累经验。在当前,可以先按照“限额―贸易”的方法在我国建立配额交易市场。

首先,以法律的形式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一定规模之上的企业纳入到限额排放体系。在初始阶段,包含的企业主要应该是工业企业,排放许可权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二氧化碳。

其次,建立透明、合理的排放权分配机制,对纳入限额排放体系内的企业规定一个排放配额。

再次,建立排放配额交易的场所,为配额的供求调节提供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的气候交易场所,允许配额有剩余的企业在经过相关机构鉴定、审核之后把剩余的配额在气候交易场所出售,而允许那些配额不足的企业在气候交易所购买市场上出售的配额。

另外,对于那些排放超标的企业,相关机构应根据超标的数额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超标数量罚款的金额要大于市场上相同数量配额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