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粮食安全的看法精选(九篇)

粮食安全的看法

第1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面对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多元化,必须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以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实践证明,政府对粮食市场能否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真正掌握了充足、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粮。因此,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要形成多层次的储备网络。除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外,还要建立社会储备,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

1、完善中央粮食储备。上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我国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对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尤为明显,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制度不够合理,并且导致了储备粮体系的运行成本偏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粮食的政策和法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十条明确指出:“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而七部委颁发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了粮油的正常储存年限: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年、小麦3年,玉米2年、大豆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3年、小麦4年,玉米3年、大豆2年,食用植物油(四级)均为两年。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储备的品种数量、正常的储存年限、每年的轮换比例三者统筹考虑,例如:长江以北地区,储备小麦10000吨,我们就可以参考小麦的正常储存年限一年),分四年轮换,每年轮换2500吨,轮换比例为25%。这样即严格执行了有关粮食的法规和制度,又减轻了因每年轮换的数量过大,造成的购销粮食困难,还避免了由此引起市场粮价的波动。

另外,在储备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即做到储备粮的保值增值,减少财政负担,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

2、加强地方粮食储备。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是保一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贸易市场的活跃,使一些政府官员误以为粮食资源充足了,市场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粮食储备意识淡薄了,出现了对粮食储备工作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不把粮食储备资金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尤其是县一级政府对粮食储备重视程度很是不够。因此,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同志曾经强调“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温总理指出“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一是粮食储备工作要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坚决纠正“有钱就能买到粮”的错误观念,把粮食储备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折不扣的完成粮食储备的规定指标。即产区储足三个月,每人每月又5公斤贸易粮,销区储足六个月,每人每月10公斤贸易粮。三是把储备粮资金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3、重视社会粮食储备。社会粮食储备分为两部分,一是农民粮食储备,二是粮食经营企业粮食储备。

首先,提高对农民粮食储备的认识,做到“藏粮于民”。专家指出:我国农村2.4亿多农户,每年储存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左右,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蓄水池”。但是,国家粮食局最近调查显示,由于储粮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造成农户储粮损失惊人。损失率在8%到10%,每年粮食损失量高达150亿至200亿公斤,折合金额高达180亿至240亿元。由此看来,在水和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粮食生产增收的潜力越来越小的今天,想法设法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保证和提升粮食质量,开发“无形粮田”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

其次,增强粮食经营企业的粮食安全意识。一是认真执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库存量,并把它作为粮食经营企业的必备条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对粮食经营企业按规定核定一定数量的合理库存,做为地方储备不足的补充。二是坚持按旬按月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粮食库存量,不得虚报和瞒报,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要定期检查,保证库存数量的真实可靠。三是国家对粮食经营企业给予鼓励和扶持,帮助他们完善粮食储藏设施,对信誉高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使他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分担保证粮食安全的责任.

二、构建粮食购销体系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粮油购销体系,是促进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市场越开放,市场交易越规范,粮食就越安全。新型的粮食购销体系建设,就是要构建以国家和地方储备为主,以国有粮食企业和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基层粮站为依托,以农村粮食经纪人为积极力量的粮食购销网络。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库的作用。当市场粮价下跌,出现农民买粮难时,要大力开展保护价托市收购,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伤害;当市场粮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时,就要经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批准抛售储备粮,以平抑市场粮价,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真正发挥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二是搞好现有购销网点的建设完善。经过企业改制后,国有收储企业减少,改变了粮食购销网点的布局,有的县一个镇不一定有一个网点,很不适应粮食物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各级粮食部门在巩固现有网点的基础上,搞好网点延伸,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扩大购销网点的覆盖面,拓展经营领域,提高服务功能。三是搞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国务院16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农村粮食经纪人,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粮贩子,是过去粮食部门的异己力量。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要求,要构建新型的粮食购销体系,离不开粮食经纪人的参与。所以,我们要把过去的“敌人”变为今天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粮食行业协会,把这部分人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为宏观调控服务,为国有粮食收购体系服务。四是要以人为本,以购销网点为依托托,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为粮食生产、人民生活和粮食安全服务。五是要抓好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市场功能。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形成高效有序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还要建立国际粮食贸易市场,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保持粮食的紧平衡。但是,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弥补部分粮食缺口,搞好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三、加强粮食加工体系

就目前粮食系统而言,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购销体系还基本健全,粮食加工体系随着粮食系统经营企业的改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个体粮油加工厂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属于无序经营,更谈不上形成体系。主要原因是: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少,粮油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没有完善的粮油加工体系,应急状态下就不能保证正常的粮油供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农民生产的粮食就不能转化升值,就会挫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量加强粮油加工体系的建设。一是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做大做强粮油加工的龙头企业。其经营要向生产领域延伸,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二是对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是改制后的原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要在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形成以粮深加工和深度开发的优势产业。三是对农村个体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增强他们抗御风险的能力。在粮食执法监督检查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搞好服务。帮助他们改善仓储条件,完善粮食检查化验手段,提高粮食产品质量。这样通过逐级加强和完善,形成以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改制后的原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为骨干,以乡镇粮食加工为依托,遍布城乡的粮食加工体系。

粮食加工体系构建以后,主要应该抓好粮食的精深加工。我国粮食的精深加工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他们的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以上,而目前我国只有0.5:1。发达国家农产晶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只有20%—30%。可见,在粮深加工方面,在我国大有潜力可挖,大力开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以此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很好措施。

四、规范市场预警体系

建立和规范灵敏、准确的粮食预警体系。一旦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时,能立即启动调控措施,是粮食市场和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预警体系包括市场预测和应急措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搞好粮食市场的监控和预测。粮食出现不安全因素首先表现在粮食市场供应紧张,粮价上涨,人心不稳定等方面。因此,应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和管理,跟踪和把握粮食市场变化趋势,及时把国内、国际粮食生产、市场供应、储备等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准确决策,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二是粮食市场一旦出现风险要有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制定粮食应急预案,从目前情况看,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省一级的粮食应急预案都已经出台,大部分地市也都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县一级制定的还很少,没有制定的要抓紧时间出台。真正做到出现部级应急状态,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规定执行,出现重大应急状态,执行省一级粮食应急预案,出现较大应急状态,执行地市级粮食应急预案,一般应急状态,执行县一级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安全预警体系涉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它的实施要有组织作保证,单靠粮食部门一家之力是做不到的,必须由政府来牵头,财政,工商、物价、公安、交通、粮食等部门共同参与,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研究审议粮食安全应急措施,统一领导,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粮食的应急工作,保证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安全。

五、强化粮食质量检测体系

第2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历来重视粮食安全。这需要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责任。去年底,国务院出台首个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专门文件。目前已有17个省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其中,4个省份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5个省份采取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监督考核机制等办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今年是全面落实文件的第一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并将定期组织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

粮食生产决不能掉以轻心

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就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出台的首个专门文件。出台该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后,继续稳产增产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同时,在粮食连年丰收和当前部分粮食品种供求相对宽松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以来,中央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工作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特别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因此,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意见后,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进一步明确了各省级人民政府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与责任,对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作出了全面部署。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务院69号文件的出台,是新时期我国粮食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目前已经有17个省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其他各省级人民政府也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4个省份将粮食安全责任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5个省份采取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监督考核机制等办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2015年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并将定期组织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

不能简单说粮食“多了”或“不够”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农业组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有说“粮食多了”,有说“粮食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那么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不够?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数量充足的粮食储备、顺畅高效的收储供应体系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对粮食安全形势作出任何判断,都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经济、能源、金融等方面情况来谨慎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说粮食数量“多”或者“不够”。

这两种说法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目前粮食供求的部分情况。

先说“多”。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全球粮食消费增速特别是工业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国内政策性粮食收购量、库存量不断增加,部分粮食品种如玉米、稻谷呈现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的状况,一些粮食主产区面临巨大的收储压力。从这个角度讲,似乎粮食是“多”了。

再说“不够”。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虽然基本平衡,但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品种间差异也很大。从区域分布看,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其中冀、内蒙古、辽、吉、黑、鲁、豫等7个北方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五成。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库存分别占全国的71%和9%,消费量分别占62%和17%。从品种结构看,除玉米、稻谷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特征外,小麦已连续4年产不足需,大豆产需缺口仍然很大,对外依存度很高。从这个角度讲,部分地区、品种的粮食确实“不够”。

同时,从长远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安全还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不到900斤,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消费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而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将使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粮食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制约因素将日益凸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粮食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几年也恢复不过来,对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当前既要妥善解决好部分粮食品种库存积压、主产区收储压力大的问题,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不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不轻言“粮食多了”。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努力形成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

随着粮食供求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近年来粮食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宽松“双碰头”,国内外市场价格严重倒挂。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粮价形成机制来破解难题。

完善粮价形成机制,就是要遵循价值规律,积极探索“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路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同时,要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使农民种粮不吃亏、有收益、得实惠。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延伸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措施,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目前,国家粮食局正在抓紧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粮食流通发展战略目标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和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全面实施“粮安工程”,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

围绕以上战略目标,我们在《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基础上,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编制《“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

一是全面深化五项改革,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主要包括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粮食市场调控和储备管理机制改革、粮食行业发展机制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改革等。

二是健全六大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粮油加工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监督检查和质量标准体系,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加快实施粮食企业“走出去”战略。

第3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food security in Yunnan Province, in view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to think,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the strategy to solve the food security problem that "storing grain in farmland", "featured products for food" and " taking food from forest ", " graining production from overseas " etc., for the reality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able land in Yunnan caused by the special landform of Yunnan highland and 96% of mountain area.

关键词:粮食安全;对策;云南

Key words: food security;countermeasures;Yunnan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15-02

0引言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云南地处高原,山地面积占96%,特殊的地形决定了云南耕地数量有限的现实,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值得我们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角寻求对策。

1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评价

粮食安全评价,主要是从粮食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粮食的供需平衡直接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和消费能力。粮食的生产能力由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水平等所决定,粮食消费主要用于口粮、饲料、种子、工业加工等。

1.1 云南粮食供给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云南省2009年末有耕地面积607.21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420万公顷,粮食单产3.75吨/公顷,粮食总产1577万吨,人均拥有粮食344公斤。近30年来,云南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总体上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

1.2 云南粮食需求情况从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的各种构成情况看,一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口粮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尽管不同学者对人均口粮消费量的看法不尽一致,但大家都认为,随着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口粮将趋于减少,只是减少的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人均口粮消费区间为200-240公斤;二是畜牧业饲料用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逐步由粮食消费型向多结构营养型的转变,体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畜牧业饲料用粮占到粮食总消费量的40%左右,已成为粮食消费的主要构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种子用粮,基本稳定在80到90万吨左右;四是工业生产用粮包括酿酒、调味品生产、副食品生产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几年每年消费200万吨左右。综合各种消费需求,云南省粮食需求按人均来说要达到400公斤左右。

1.3 云南粮食供需缺口总的来看,云南省粮食一直处于短缺状况,但从趋势上看,缺口量逐步减小。1995年供需缺口达386.77万吨,2009年下降为255.08万吨,15年间下降幅度达34%(如表1所示)。

1.4 云南粮食安全状况按照我国粮食安全的标准:人均占有粮食不低于400公斤,自给率95%以上来衡量,2009年云南省人均占有粮食344公斤,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算,供需缺口255万吨,自给率86%,存在粮食安全隐患。

2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从宏观上讲,粮食安全主要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长期战略性问题。对于省份地区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省份地区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不能就粮食论粮食,而应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全局高度去思考。针对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结合耕地资源、单产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既要积极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粮食的绝对安全和自我平衡而忽视或不顾云南的实际情况。

2.1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不能仅从实物数量方面考虑,也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农户,其理性的生产经营目标是经济效益或利润最大化。云南农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粮食种植没有优势,从比较优势原则出发,云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林产品、茶叶、烟叶等效益更佳。从全省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看,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为89%,2009年下降到69%,从经济角度看,这是种植主体――农户的理性决策。或许有人担心,如此下去,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根据我们大量走访农户调查,老百姓对种植粮食是有感情的,即便种粮效益低甚至亏损,老百姓最起码也会保证自己家庭口粮的需要安排粮食生产。

2.2 我们之所以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需求,民以食为天。事实上,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也发挥着粮食的功效,所以粮食概念要突破传统统计意义上的粮食范畴,粮食概念向食物概念拓展:蔬菜、水果、林产品等也是粮食的重要补充。云南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色突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决定了云南食物资源丰富,且大都是生态、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根据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既确保农业增产,更有利于农民增收。

2.3 从耕地资源条件看,耕地数量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条件,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云南地处高原,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占96%,平坝仅占4%,特殊的地形决定了云南耕地数量有限的现实。同时,耕地质量也决定着粮食产出数量和质量,在云南省现有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7%,且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平均每年有30%左右农作物受旱,25%左右的耕地受到洪水威胁,近2/3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云南农业是典型的“雨水农业”。

2.4 从水利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看,虽然云南水资源总量排在全国第三位,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大江大河都流经云南,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使得云南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要素极不匹配,在山清水秀的地貌下,隐藏的是长期缺乏农业用水的现实。另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和灌溉方式落后,也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水资源的浪费。

2.5 从单产水平看,单产水平是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近30余年来,云南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平均单产从1978年的157公斤/亩提高到2009年的250公斤/亩,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60公斤/亩。结合云南耕地质量、基础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分析,进一步增产尚有潜力可挖,但难度加大。

因此,我们认为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是就粮食论粮食,而应站在“三农”的高度进行分析。对于云南来说,在保证基本口粮需要的基础上,一定要从农民增收的角度优化种植结构,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布局农业生产,走出一条适合云南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3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

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要突破传统束缚,拓展粮食来源渠道、种类、区域等,由此提出以下解决云南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路。

3.1 走“山区经济”、“高海拔经济”之路跳出粮食范畴思考粮食安全,从经济发展视角研究粮食安全。云南的农业发展出路不是粮食问题,而是山区、高海拔地区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核心是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云南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与其他经济发达省区有很大差距,要缩小差距就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不能亦步亦趋。因此,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认真对地方资源和优势进行分析诊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山区经济”、“高海拔经济”路子。

3.2 走“以特换粮”的粮食安全之路云南在粮食生产上缺乏优势,而在蔬菜、水果、干果、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品上有优势,经济效益好,农民获利高,因此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菜、果、林等产品作为粮食的替代品,随着消费理念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既可用菜、果、林产品作为粮食补充,同时也可用其收入换取所需粮食。

3.3 走“藏粮于田”的粮食安全之路粮源于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要素。在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组合配套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粮食可持续增产的关键。近年来,云南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高产创建、良种良法、耕作制度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通过选择能互相促进的作物,进行有效的时间、空间和品种搭配,采取适当的播种时间和种植规格,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把“天拉长、地拉宽”, 逐步走出了一条“藏粮于田”的粮食安全之路。

3.4 走“森林取粮”之路森林是大自然的宝库,不但拥有大量的木材资源,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食用菌等森林特产资源。森林食品从广义上说,是指生长在森林中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食用的植物、动物以及它们的制成品。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占96%,森林面积广,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食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云南的核桃、野生食用菌等皆已形成产业,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伴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提高,森林食品资源的潜力会逐步开发出来,森林食品将成为粮食的重要补充。

3.5 探索“境外产粮”之路与云南相临的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土地资源丰富,越南还是世界稻谷主产区,稻谷生产成本低于我国,更低于云南。最初源于禁毒工作开展的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既减少了的严重危害,又能获取短缺资源,补充了省内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带动了边境地区特色经济和地方企业的发展,替代产业和替代经济逐步形成。目前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发展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这将是云南发展的一次机遇。境外替代种植具有较好的国内政策支持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云南实施“走出去”发展替代种植的政策平台已经形成,一大批省内外企业参与替代种植,近年来,参与替代种植的企业不断增加,替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替代种植返销农产品进口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因此,借助境外替代种植,把外汇储备变成资源储备,把粮食进口变为境外替代种植返销,不失为解决云南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种策略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聂振邦主编.2009中国粮食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梅燕著.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第4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粮食产业整体性比较效益低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业的平均利润低于经济作物和工商业,对于农民而言,主要是粮食的平均利润低于棉花、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粮的收益低于外出务工的平均收益,从而诱使农民减少或者放弃粮食生产,改种经济作物或外出务工经商,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复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是种粮比较效益过低所致。二是粮食产品阶段性的低价格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比如1998―2002年粮食价格比较低,农民纷纷减少粮食生产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导致粮食供给不足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即个人理性导致集体谬误所形成的“囚徒困境”。三是国内外大资本投机性介入,如买空卖空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虽然粮食产业还没有出现由于大资本操纵的买空卖空现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国内外非生产性、投机性大资本过多,通过市场投机而导致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以上三个方面都属于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由粮食供求和粮食价格等因素导致的。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因为收益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介入才能够解决,即将粮食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予以重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不需要政府介入,让市场自行恢复平衡,当然如果出现“蛛网效应”的苗头,政府可以适当调控;对于第三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则需要政府前瞻性的防范,完善粮食储备系统和流通设施,防止投机性大资本“上山下乡”,扰乱粮食产品的正常供求关系。

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能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即是否具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耕地数量。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有了一定数量的耕地,粮食安全就有了基础。但是有较多的耕地数量,并非就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很多耕地丰富的国家,粮食安全也不能保障。因此,耕地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二是耕地产能,即分析粮食安全问题要将生产条件――旱涝保收的耕地数量考虑进来,考虑耕地的质量。只有早涝保收的耕地,才能够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旱涝保收的耕地也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三是速生粮食生产能力,即如果遇上粮食安全问题,耕地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且迅速种植粮食的能力,其能力还包括速生型粮食品种和技术储备――品种是否比较多,是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四是技术和管理问题,即粮食种子的改良及田间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粮食品种的技术改良而保证的。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生产能力的问题,但是生产能力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而技术条件的改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判定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将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区别开来。前者可以通过政府必要的调控和干预予以解决,后者是结构性的问题,短期无法解决。而对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也要根据其类型具体分析:对于耕地数量,现在关注的学者和官员比较多,但是必须认识到耕地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从粮食生产能力视角来看,必须将粮食安全保障重点放在提高粮食增产技术和改良中低产田方面。另外,还需考虑到即使有耕地、有旱涝保收的耕地、有增产技术也不见得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因为粮食安全问题还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僵化地看待耕地及其数量,不能总是盯着耕地和播种面积,而更应该注重粮食生产能力:一是要保证有基本的生产粮食的能力,严控耕地的非农化,保证农业用地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二是要保证万一出现粮食短缺,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确保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的能力,即粮食生产的快速应变能力。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农业用地和快速生产粮食的能力,任何粮食安全问题都不足为虑。

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更不是同质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是某一个区域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如1998年江南地区的大洪灾、今年西南地区的干旱。二是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比如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因为气候问题而诱致某类粮食产品短缺,从而影响粮食供给结构,导致粮食安全问题。三是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问题,即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粮食产品遭受了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的重大减产。

不同的自然灾害诱致粮食安全问题的程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总体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是短期性的,带来的冲击力度比较大。但是相对于市场性、能力性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比较单纯,也较易解决。具体而言,对于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可以通过国内贸易调剂或者通过部分进口解决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对于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更不足虑,虽然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食替代率比较低,但完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进行调剂,解决结构性供给问题。对于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则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启动应急性速生粮食生产机制,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作物;二是迅速抛售国家粮食储备,保证粮食正常、稳定供给,平抑供求关系。

“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则不是由粮食短缺诱致的,而是由社会性心理恐慌和舆论夸大其词“制造”出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这类粮食安全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新闻媒体的夸大性报道。我对粮食安全问题坚持战略上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战术上则理性对待,具体类型具体分析,不放大也不缩小。记者们根据对某些专家的采访而夸张性地报道,但是被采访的专家可能并没有掌握总体情况,也可能不是粮食问题方面的专家,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感性认识来答记者问,其话语会带有片面性,加上新闻媒体对轰动效应的追求,致使媒体和记者

反复炒作粮食安全这个话题,再次将粮食安全问题放大。其次,就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新闻舆论会诱致消费者和相关投资者形成粮食短缺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如通货膨胀预期一样,无限放大了粮食安全问题,从而将一个根本不存在或者并不大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将一个纯粹的产业性问题变成了一个公共性问题,一个经济问题变成社会性问题。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经常会有“狼来了”的叫喊声,但是“狼”并没有来,其原因就是很多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人造性”的粮食安全问题,而不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这种阶段性的“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有比较客观中立的政府机构或者研究机构对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审慎的、科学的评估和判断,而不能够由具有利益关系的管理部门、专家和新闻媒体来主导和。其次,对于粮食安全水平要有一个基本判断标准,根据减产的程度确定粮食安全的等级,不同的安全等级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笼统地谈论粮食安全问题、笼统地要求中央政府采取干预措施。

第5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徐绍史充分肯定了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全国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方针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粮食流通和市场运行保持平稳,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粮食流通效率明显提升,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他要求,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好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三个方面,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粮食“去库存”,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粮食行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抓好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

现将徐鸣的工作报告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这次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深入分析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粮食流通重点工作。

一、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成效明显

一年来,全国粮食系统着力推进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面对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流通运行平稳健康

2016年,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特大洪涝;东北和华东的超强台风,局部地区的地震,都给粮食收购、储存、供应带来了严重困难。粮食收购方面,全年各类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9200亿斤。针对夏粮受灾较重情况,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新疆等地出台省级临储、专项收购、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积极抓好超标小麦收购,有效防止了农民“卖粮难”。“去库存”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启动临储玉米划转轮换销售、超期和t囤储存粮食定向销售、2013年“分贷分还”临储玉米和大豆销售等。2016年累计销售政策性粮油1185亿斤,同比增加216%。江苏、安徽两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竞买国家政策性粮食给予补贴。储粮管理方面,面对超高库存的巨大压力,始终把储粮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保供稳市方面,加强市场调控和产销对接,市场供应数量充足、质量良好、价格总体稳定。受灾地区群众和救灾部队的粮食供应得到有力保障。北京、天津、河北建立了京津冀一体化粮食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协同保供。

(二)“粮安工程”极大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安工程”去年投资53.7亿元,加上前3年中央投资累计达300多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投资近1000亿元,极大改善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一是粮食现代仓储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新建仓容1582亿斤,其中去年新建近200亿斤,现代化仓型比例大幅提高,“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带动了功能提升。二是粮食物流设施得到加强。近年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3亿元支持建设粮食物流设施,形成了一批多功能粮食物流园区。南宁中国―东盟粮食物流园区、西安粮食物流枢纽、贵州西南粮食城等项目积极推进。三是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安徽、江苏、湖北已率先开发建设了省级综合信息平台。四是粮食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省长责任制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

如果说“粮安工程”极大地奠定了粮食安全的物质保障,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6年启动了考核工作,各省区市政府都出台了考核办法,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天津、山西等省区市将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

(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开拓了粮食工作的新空间

去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后,各地积极响应,努力推进。山东、湖北粮油加工业总产值均超过3000亿元,河北、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8省超过千亿元。各地积极推动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山东涉粮企业有中国名牌产品40个。湖北的“荆楚粮油”经过几年发展,品牌效应开始显现。黑龙江省政府明确粮油加工业由省粮食局负责管理。西安爱菊、天津聚龙、上海良友等一批粮食企业集团“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五)深化改革为粮食流通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

近几年,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改革,去年取得了新成效。一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部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改革的内容是取消玉米临储政策,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国务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明确由国家粮食局负责日常工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粮食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落实鼓励加工转化、强化信贷支持、加强运力调度等政策措施,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三家央企坚持始终在市均衡收购;销区粮食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到产区采购,共同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二是推M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湖北、贵州、云南、安徽等省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三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去年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110亿元。湖南已有6家粮油企业上市。

二、准确把握当前粮食流通新形势

总的看,粮食形势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流通能力显著提升,为我们做好今后的粮食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但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对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从生产看,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8613亿斤增加到2016年的12325亿斤,且连续四年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我们整个粮食行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品种上,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布局上,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产量与产能的关系上,产量高是好事儿,但资源环境牺牲大,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生产能力还相当薄弱。产量与效益的关系上,高产量与低效益并存,特别是去年种粮纯收益开始下降,有的经营主体已经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何通过改革,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升级,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流通看,粮食供应充足,但“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三高”压力沉重。近年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在国际粮食市场数次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资源要素配置扭曲,粮食流通环节“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问题十分突出。当前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库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中,占到85%以上,其中中央事权的粮食又占88%,财政负担重、资源浪费大。一方面是“高库存”,另一方面又“高进口”,特别是大豆和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这既有生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市场价格扭曲等流通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还有“高成本”,受流通现代化水平低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1倍多。加快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有效化解“三高”并存问题,是摆在我们粮食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消费看,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加快升级,但绿色优质粮油供给不足。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突出表现为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但当前这方面的缺口很大。粮食产品低端“大路货”多、高端精品少,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比如,面包、糕点、饼干等强筋粉、弱筋粉制品的消费增长迅猛,但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国内供给明显不足。粮食的流通方式非常粗放,“千人一面”、“万人一米”,与“盯人定量”的柔性精准流通方式距离甚远。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体系还很不健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霉烂变质等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现在不单有人到国外抢购“马桶盖”,也有的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大米。这就说明老百姓对质量可靠的高端粮油需求是很强烈的。如何实现从解决“吃得饱”到满足“吃得好”的“华丽转身”,这是我们粮食部门的新使命。

从改革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强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了。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要绷紧,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几年,随着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国家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的思想苗头开始抬头,这是很危险的。从长远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然任重道远。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双重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不断加大,粮食产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对于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这几年,粮食流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相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粮食流通改革的差距还相当大。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与之相适应的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去库存、降成本也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来实施。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真心实意地深化粮食流通改革,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开放看,国内外市场加速融合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资源,但外部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粮食行业也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开放。这有利于我们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提高流通效率,拓展发展空间。但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也显而易见。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供给充裕,粮食价格持续低位运行,2017年粮食供需仍将保持宽松局面。由于价格倒挂等因素,国外的粮食会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进口压力很大,势必要冲击我们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同时,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反全球化倾向、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加快粮食流通改革,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不断提高竞争力。

三、2017年工作基本思路和总体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粮食流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要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一)切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粮食工作的主线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粮食系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全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国内粮食流通存在的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在于供求结构性失衡。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简单地采取扩大需求的办法尤其行不通,必须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矛盾、破解难题。今年,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有效推进收储制度改革。这是使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价格机制和收储制度不改革,农民生产的粮食国家“照单全收”,就不会有动力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品质,结构性矛盾也就缓解不了。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改革玉米临储政策入手,下一步还要研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这是继1993年粮改、1998年粮改、2004年粮改之后,粮食行业的又一次重要改革,而且是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主动用市场化的理念推进粮食改革,把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在更加牢靠的基础之上。东北三省一区要继续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购销主体,保障收购资金,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防止出现大面积“卖粮难”和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地区,要深入研究如何完善政策,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更好地保障口粮绝对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

二是加快玉米“去库存”。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想方设法加快消化玉米库存。这是粮食行业贯彻“三去一降一补”最重要的任务。配合做好扩大燃料乙醇产量和使用区域工作,并且要深入研究探索消化玉米库存的新门路。结合发展产业经济,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转化。要加快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鼓励多元主体收粮,鼓励企业和农民多存粮,努力减少政策性库存增量。协助有关部门在鼓励加工产品出口的同时把握好进口,坚决打击粮食走私。尤其是沿海沿边省份的粮食部门,要引导企业多用主产区的粮食,短期内虽然成本可能高一些,但对保持和增强主产区粮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大局。

三是切实增加有效供给。指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粮食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高掌远跖,探索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流通机制。优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升的中高端粮油消费需求;优价,让种粮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我们粮食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由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转到推动“种粮能赚钱、吃粮促健康”。

四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改制步伐,积极稳妥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支持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粮食企业集团,开展全产业链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工作,也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粮安工程”建设,使国内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迈了一大步,上了新台阶。针对粮食行业的“短板”,今后实施“粮安工程”,不再搞量的扩张,而是在质的提升上做文章。根据收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集中力量再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管理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绿色储粮、生态储粮。要着力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实施“互联网+粮食”,推进粮库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调控信息化、交易网络化,尤其要加快构建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要着力推行“四散化”运输,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物流园区,打通重要节点,加快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要树立大流通观念,各地粮食部门应利用行业优势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粮食加工转化,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在深化改革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体系

总理强调,“面对复杂局面和多难抉择,我们要统筹处理总量与结构、当前与长远、国扔牍外的关系,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有针对性地出招发力。”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更多粮源将由政府的粮库转到社会主体手中、转到市场上,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逐步由依靠直接调控,转向以政策引导为主的间接调控。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构建与改革相适应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一要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这是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石。要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准确掌握市场行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立预测预警数据模型和粮食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要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这是粮食部门的看家本领。要发挥好储备粮的“调节器”“蓄水池”功能,灵活运用收购、销售、轮换等方式,有效调节供求,合理引导预期,保持粮食市场稳定。要与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价格等手段的调控作用。

三要建立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机制。要在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银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收购、加工等信贷业务。在这方面,江苏、河南先跨出了一步,设立了用于粮食收购的风险担保基金,已运行两年多,效果不错。按照国务院要求,东北三省一区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中,分别设立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对解决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融资发挥了作用。要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形成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还要高度重视“粮食银行”等粮食金融模式的发展,以及粮食保险业务。金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粮食部门的同志一定不能墨守成规,要主动学习掌握我们陌生的调控管理方式,在改革大潮中站稳脚跟、发挥作用。

四要加强产销衔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形式多样、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促进区域间粮食供求平衡。

五要建立粮食运输协调机制。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中,国家粮食局与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玉米运输协调机制,东北三省一区也与当地铁路局等建立了相应机制,共同制定运输需求与运力供给对接工作方案,统筹运力安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调运是粮食工作的一项老职能,只是实行托市政策之后淡化了,适应收储制度改革。要总结推广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过程中与铁路等部门协调合作的经验,全面建立与铁路、交通、物流等相关部门长期稳定的统筹协调机制,确保粮食运输及时、快速、安全,满足粮食调控需要。

(四)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

托市政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后,成千上万的多元主体进入市场,必须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各地要充实监管力量,增加必要的经费,满足新形势下的粮食市场监管需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粮食经营者信用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防止出现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害农现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要推动《粮食法》立法进程,加快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任何监管都要依法进行,并自觉接受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这里,特别强调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这项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要做好考核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各环节考核,确保“首考”圆满。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风险底线

指出,稳中求进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我们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四条底线,及时有效化解行业风险。

一是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卖粮难”。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影响粮食的生产能力,尤其不能出现大面积“卖粮难”,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底线之一。要按照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要求,抓好政策落实。强化玉米等市场化收购的监督检查,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粮食卖得出、卖得好,全力维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确保储粮安全。这是我们粮食行业“看家”的业务,如果储存的粮食都看不住、管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现在粮食系统负责管护的粮食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树立红线意识,全面实施“一规定两守则”,继续深入贯彻全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强化库存安全监督检查,层层压实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责任,既要做到安全储粮,又要确保安全生产,坚决避免发生大的粮油储存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确保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不出现大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是我们粮食工作的一条重要底线。我们要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按照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要求,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粮食流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建立污染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做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库存粮食的处置工作,严防流入口粮市场。

四是确保不断档脱销。粮食供应形势再好,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市场监测和跨区域调运,坚决防止出现局部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上涨。要进一步健全应急供应机制,完善应急供应网络,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充分做好粮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关键时刻靠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四、认真抓好七个“突破口”

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明确了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还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带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一)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总理指出,要“推进农I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专业化水平低,是我国农业的一个短腿。建立经营性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市场化收储条件下农民售粮的议价能力,有利于粮食提质进档、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后服务体系以开展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五代”业务为重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建设主体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支持农业合作社、有实力的粮食经纪人、工商资本联合粮食企业共同建设或单独建设。建设方式上,以基层现有粮库为基础进行功能改造,配置清理、烘干等相应设备,提升粮食保鲜储存能力。原则上要盘活存量,不再新建库容。2017年将选择一批产粮大县开展试点,根据粮食产量、商品量、布局等情况和需要,每县建设3―5个产后服务中心,并给予必要支持。

(二)建设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

明确指出,“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为了解决市场化收购条件下的质量安全问题,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要求,将质量检测功能向市县延伸。从今年开始,在人口大县(市)、产粮大县建立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完善检验检测功能,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粮食质量监管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加强粮油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测,及时排查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适时粮食质量安全信息。到2020年,新建1000个以上市县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建设智能粮库

第6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一、河北省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政策,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切实提高粮食调控能力,初步建立了生产稳定、流通顺畅、保障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全省粮食总产连年提高。从2004年到2010年,河北省粮食已连续7年丰收,总产达到595.2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地方粮食储备库存充裕。河北省认真落实国家粮油储备计划,省级粮食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市、县粮食储备数量增加,全省地方粮食储备库存不断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近几年,河北省还新建了地方食用植物油和成品粮、小包装食用油储备,粮油储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得到提高。三是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河北省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活跃了粮食市场,促进了农民增收。四是粮食应急体系初步建立。省、市、县都出台了粮食应急预案,2010年省粮食局还制定了越冬粮油应急供应预案。河北省建立了粮油市场预警机制,落实了规模以上企业的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信息监测制度,建立了粮食应急供应、应急加工和应急储运网络,为紧急状态下粮食市场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河北省各级粮食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到2010年底,全省粮食仓储企业有效仓容达到1465万吨,油罐容量达到41万吨。在农村推广应用农户储粮小粮仓6万户(套),深受农民欢迎。制定了《河北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先后启动了11个大型粮食物流建设项目,新增中转能力90万吨。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必须引起重视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形势更加复杂,保障粮食安全难度不断加大。一是影响粮食市场因素增多,稳定市场价格难度加大。2010年以来,虽然我国整体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全球流动性过于宽松,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屡创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市场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加上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国内游资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加大,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价格上涨预期效应也将放大,势必增加稳定粮价的工作难度。二是粮食供求形势日趋偏紧,保持供需平衡日益困难。从全国和河北省看,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而且呈不断趋紧态势。从粮食生产形势看,粮食生产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增加等因素影响,保持连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从粮食需求情况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消费量呈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消费多样化日渐明显,饲料用粮和深加工用粮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三是粮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困难。外资、央企、民营企业加快进入粮食收购领域,争先抢占市场,使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生存危机加剧。同时,国有粮食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企业对粮油市场的供求变化、价格波动、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见不够,基础设施改造与上下游联合、跨行业协作还缺乏力度,企业重组整合的质量和效果还不够好,小、散、弱状态仍然突出,企业资源闲置和经营无力问题依然存在。四是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粮食市场监管要求提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食品消费正加快向科学消费、健康消费转变,广大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三鹿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商品,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三、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仍需完善和加强

当前的粮食形势,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紧紧抓住确保粮食安全这个核心,继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加大力度,不断提高粮食供给能力。着力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投入力度,继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持续增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同时,继续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扩大储备,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保障能力。适当增加地方粮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省级储备库点布局,使省级储备布局与中央储备、市级储备、县级储备更好地衔接,提高粮食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加强省储粮业务管理,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关健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三是完善政策,大力加强应急网络建设。应将粮食应急管理工作费用纳入粮食风险基金支出项目,积极推进应急网络建设。对列入应急网络的企业,各级财政应积极给予资金支持,用于建设和维护大中城市及其他重点地区的粮食加工、供应和储运;工商、银行、税务等有关部门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定期粮食价格供求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提升层次,全力推动粮食产销合作。根据河北省粮食供需情况,搞好省内外产销衔接,畅通合作渠道,探索长效机制。在巩固已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京津销区的粮食购销衔接,销出河北省产需有余的小麦、玉米等品种,保障京津地区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产区的购销协作关系,购进河北省产不足需的稻谷、大豆,保持河北省粮油主要品种供需基本平衡。同时,组织好省内中南部小麦主产区与北部无麦、少麦区的产销合作,维护河北省区域产销平衡。五是壮大实力,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大力实施国有粮食企业振兴工程,坚定不移地加快企业战略性重组。在现有库点布局的基础上,鼓励骨干企业依托优势,通过对小型企业实施兼并,组建粮食企业集团;全面实施国有粮食企业公司化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主体;在企业兼并重组中,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粮食仓储设施不得随意处置或改变用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六是转变职能,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按照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能和国家粮食局的要求,加快推进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在新的粮食行政管理体制下,大力开展粮食行政执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质量检测与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行业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7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一、充足、稳定的粮食获得能力

一个国家的粮食获得能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身农业生产,一种是粮食进口。从自身农业生产角度来看,要想获得充足、稳定的粮食供给,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一整套能够确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度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主要包括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以中国为例,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体系,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系统性、制度性保证。这些制度性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加强科技支农力度、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惠农补助、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等各方面。从粮食进口角度看,适量的粮食进口数量和稳定的粮食进口渠道是确保一个国家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据研究,90%的粮食自给率是较合适的,太高则经济上受损;太低,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引起国内市场的剧烈波动,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旋律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国家新秩序的背景下,粮食禁用的风险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世界关系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各种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制定相应的措施,拓宽粮食供给的渠道,实现粮食进口主体的多元化、稳定化战略。

二、优良的粮食品质和优化的粮食结构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品质和结构方面的问题。所谓粮食品质,指的是从粮食生产到粮食加工,从粮食流通到最终消费,粮食应该具备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各种品质。粮食安全的品质要求必要强调政府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人们能够放心地摄入各种各样的食品。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发生的诸如毒大米、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恰恰反映品质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同时,从广义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粮食安全是一个大农业概念,不仅包括通常所讲的农业粮食,而且包括牧业和渔业等。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关牧业和渔业的产业安全问题也是粮食安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狭义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不仅包括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大豆、小麦等,而且包括一些小宗农产品和经济作物。这些小宗农产品和经济作物虽然在整个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但是对一些特定产业和特定人群,这些粮食的稳定和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高效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

充分的粮食如何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配送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手中,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应有之义。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机制。而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涉及粮食市场经营主体的确立以及各种经营主体构成的粮食市场结构关系。在粮食经营主体方面,我们要降低进入粮食交易的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粮食经营。在粮食流通市场结构中,要培育出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功能互补的粮食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才能对居民的粮食需求做出灵敏反应,从而确保居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粮食。只有粮食市场经营主体能够自主、积极地对市场价格做出反应,且政府的粮食储备体系具有对市场失灵做出灵敏反应的能力和意愿,则粮食供求可以稳定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范围之内,避免粮食供求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实现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建立高效的粮食流通体制的目的是构建有效的粮食流通市场竞争格局,理顺粮食流通关系,降低粮食流通和交易成本,确保粮食安全。

四、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第8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粮食;安全;稳定;购买力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1.1 数量

在1978~201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93%。过去的9a,粮食生产的弧线始终上扬,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5亿t增加到5.9亿t,增长了93%,中国的粮食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耕地总数不足1.2173亿hm2,已接近1.2亿hm2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必然增加。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及建筑用地不断扩张,土地面积将会进一步减少。耕地面积越来越接近1.2亿hm2“红线”,这将是对粮食安全的一种挑战。

1.2 土地质量

保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在确保耕地不减少的同时,还要注重耕地质量。中国耕地资源中,70%属于中低产田,且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耕地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酸化等问题比较严重。近些年种地基本都使用化学肥料,土地质量越来越差,土地的后劲明显不足,势必将给粮食生产带来潜在危害。

1.3 种子

要想粮食获得丰收,达到稳定高产的效果,选用优良的粮食品种是关键。判断种子是否优良,不仅要看粮食的产量,同时还要看粮食质量。种植转基因种子,虽然粮食产量暂时上去了,但其粮食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对人畜的影响到底如何,目前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种植转基因的农作物,而不掌握转基因种子的培育技术,种子一旦受控,那么粮食的种植及粮食的安全将是非常可怕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4 田间管理

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要注重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抓好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作物虽然做到无公害是很难的,但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科学地选择农药、杀虫剂,杀菌剂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地块加强指导,农药管理部门经常到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完全可以做得到,要合理控制农药的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1.5 水力设施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水利设施进行了大量资金的投入,改善了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在水利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还不能形成有效的灌溉,浪费严重,农民种地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不能做到“旱涝保丰收”,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

1.6 安全储存

要保证粮食的质量不仅要加强粮食收获的管理,适时收割,合理掌握入仓时间,减少粮食生霉、变质等问题,还要加强粮食入库的管理工作,科学、合理使用防护剂、杀虫剂等,减少外来粮食污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2.1 稳定性

要建立国家、省、市、县的分级粮食储备制度。要满足每年超过6亿t的粮食需求。虽然现在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已基本建立,能够满足市场应急及平抑市场物价的需要,但储备的分布还极不平衡,大部分的储备粮库基本在大中城市,由于受地方财力、物力的影响,县级储备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建立,加上粮食储备品种的不尽合理,成品粮储备很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粮问题,这对粮食安全必定产生不良影响。

2.2 加强成品粮储备

成品粮不易存储,但只要采用科学的储粮方法,加强粮情检查,适时轮换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目前,各储备粮库的情况看,大部分不具备成品粮加工的设备和能力,建立粮食加工车间是完全必要的,另外还应选择经营较好的加工企业,让其保持一定量的可流动的成品粮食库存作为成品储备,既可以减少储存成品粮的不好保管的问题,同时确保市场粮食需求时,储备粮食用得上、用得好。

2.3 长期性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农民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粮食供应长期发展。很多地方农民的土地“摞荒”使可耕种的面积相对减少,粮食产量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对我国粮食的稳步增长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要建立农民种粮成本调查机制,合理的制定出粮食的最低保护价,保证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

3 保障人民的购买力

3.1 合理控制粮价

中国粮食需求呈现不断的增长趋势,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粮食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同步增长。生物燃料、生物制药的发展,都将消耗大量的粮食。要搞好市场粮食调控,合理控制粮价,依法管粮,防止市场粮价暴跌或暴涨。既要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要让百姓能够买得起生活所需的粮食及其他食品,使粮食经营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3.2 理性对待粮食进口

粮食生产任重道远,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粮食的进口也在增加,从过去的粮食贸易看,美国、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家一直是粮食出口的主体。由于粮食的特殊性及对国际民生的重要影响,一旦出现大量粮食缺口,世界主要产粮国家就会对粮食出口进行干预,粮价将迅速攀升,高昂的粮食价格必定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保证百姓的粮食购买力,保证人民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则必须掌握粮食价格调控的主动权,积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建立稳固的粮食供给来源,可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第9篇:粮食安全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必要性;措施

粮油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安全管理重于泰山[1]。因安全监测不严格而导致的粮油食品安全事故近些年偶有发生,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在保安全,促民生的社会大局下,强化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等级标准,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监测管理模式就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研究。

1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基本概述及其实施必要性分析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是我国粮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政策性,关乎社会安全,民生推进。从内涵上看,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主要是借助科学的方式方法,围绕粮油食品及其制成品进行卫生指标评价分析,其中,卫生指标涵盖了粮油食品的物理特性、营养特性、食用特性、工艺品质、储藏特性等多个方面。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贯穿于粮油行业运行流通的整个过程。而从社会实际看,随着粮油市场竞争加剧,粮油食品市场格局更具多元化,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及行政执法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2]。特别是近些年来涌现的许多粮食经营企业,其对粮油食品生产过程疏于监督,在安全及质量标准的执行上有所折扣,相关岗位质检人员经验短缺,工作随意,导致粮油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广受社会关注的地沟油、农产品农药成分超标、红心鸭蛋、陈粮变新粮、转基因大豆油、三聚氰胺奶粉、增白剂面粉、食品运输包装污染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极大损害了民众的生命利益,从侧面也揭示了当前开展实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现实必要性。

2创新改进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相关措施

2.1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从源头封堵安全事故隐患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要进行前提,在源头上即展开相关的质量监管。首先,建立并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在粮油食品的原料进货环节,把好质量关,守好安全线。各地方粮油食品监测管理部门,要对区域范围内的粮油食品供应源头进行普查,建立动态信息档案,严格检测货源,封堵质量不合格或源头即有污染的粮油食品入市。其次,对粮油食品的出库、包装、运输环节进行分段式质量检测。1)选取无污染无毒副物质的包装;2)对粮油食品包装环节及运输环节进行防污跟踪;3)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处罚细则。

2.2完善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及时跟进粮油质量安全检测

在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的构建上,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覆盖上级管理、中级监督、基层执行的质量监督及规范机制。针对当前粮油食品市场化开放背景,明确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标准,让基层粮油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可以复制,推进粮油食品质量检验的规范化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生产及主产粮基地的质量监测上,要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全面覆盖到粮食种植、粮食出产、粮食加工、粮食包装、粮食运输、粮食流通等各环节。采取不定期抽查及专人跟盯的方式,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可靠安全。

2.3强化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软硬件建设

首先,在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单位硬件设施建设上,应重视其在整个监测化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投入充足的建设资金,用于粮油食品监测化验仪器设备的更新上。随着化验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上可以借鉴药品监督管理模式,配置完整成套的化学试剂检验装置,更好地服务于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实践。确保粮油食品监测设备能够全面检测粮食的发芽率、面筋吸水率、粘度、蛋白质溶解比率、脂肪酸值、油脂过氧化值、油脂酸价等指标[3]。其次,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软件建设上,应正视基层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的弊端,广泛招揽专业化验人才,让其补充到基层化验岗位中,通过人才高质量配置,扩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辐射范围,提高监测精度。

2.4做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依据提供,提前预判质量监测风险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部门除了对市场上的粮油食品进行监测监管之外,还要注重发挥自身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依据及标准服务方面的职能。例如,在粮油储藏环节,相应的安全监测部门可以对储藏的技术标准及依据给出建议,如大豆、玉米、水稻的储藏环境、储藏温湿度数值、储藏时限等,便于粮油外观及内在营养成分的保持。此外,在粮油入库时,重点对粮食可能产生遭遇的微生物入侵、霉变、芽变、陈化、鼠虫害等情况进行预防,通过粮食分级储藏的方式,不定期设置专人对粮食加以抽查,查验其各类指标是否存在不良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对储藏方法及储藏工艺进行调整。而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因素的防控及预判上,应先做好粮油食品风险监测计划,根据计划要求,确保前期开展的各项监测结果精准无误,然后结合粮油特性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安全质量监测风险控制点,对这些风险点进行专项的质量数据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予以消除。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