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精选(九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第1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随着国际贸易从欧洲向亚洲和新大陆迅速扩充,存在于国际交换中的地域分工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无论用于国际交换的商品的种类、数量,还是参与国际交换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了迅速增加。西欧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同时,还采取超经济手段在一些殖民地建立起面向宗主国市场的早期专业化生产,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由于远洋运输的困难,这一时期的国际交换尚未成为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因而这种建立在手工工场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还只是一种扩大了的地域分工。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的形成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世纪60年代,最先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技术基础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机器的广泛使用不仅实现了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规模生产,而且使工业内部分工进一步发展,以致于分离出专门生产原材料和专门生产消费品的各种独立的工业部门。同时,随着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和这种工业内部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国际交换中大规模长途运输的需要,以轮船、铁路等为代表的交通工具和以电报和海底电缆为标志的通讯业迅猛发展。在这些条件下,生产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逐渐消失了。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已非本国所能满足,其产品也非本国市场所能容纳。“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先进国家逐渐垄断了工业部门的生产,而强迫落后国家成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这种分工不断地在世界范围扩展,逐步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不同程度地纳入到这种国际分工之中。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铁路、轮船、电报等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十分迅速,海路和陆路的交通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在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世界工业产量和世界贸易量成倍地增长。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借贷资本输出逐渐取代了商品资本输出而占据统治地位。在这一时期,还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形成了多边支付体系等。所有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参加国际分工的各个国家大都有一些产业部门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同时每个国家中生活所需的许多食品和生产所需的许多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也由不同国家的生产者制造。国际分工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国际分工继续深化。主要表现在,自19世纪以来形成的以工业部门和原材料部门分工为特征的部门间国际分工转向以各个产业部门内部分工为特征的新的国际分工。在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用于国际交换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产品生产工艺更加复杂化、产品技术和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生产专业化分工,主要是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即实现同一产业部门内部在国际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国际分工的深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贸易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把不同国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其内部管理活动中,使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和混合分工等分工形态并存发展。

    二、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作用趋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性要素的作用趋于增强,而这些要素具有高度的国际流动性。这些要素在不同产业、同一产业不同产品和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形成了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和工序。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不同产品之间以及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之间分工的多层次国际分工体系。其中,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成果。

    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传统分工的国家边界已经明显弱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分工的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活动,如研发、采购、制造、分销、服务等,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更加专业化,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价值链中不同活动之间的分工发展,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机构分别从事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通过价值链的解构,跨国公司可以只控制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创造利润多的环节,并在这些环节上保持垄断优势,而把其他不具战略意义的、创造利润不多的环节分解出去,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灵活性。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也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的国际贸易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重。在内部市场上,国际分工既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非股权的分包方式进行,选择何种方式更多地由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决定。“相对于某一‘群组’或某一‘网络’的生产活动和贸易往来而言,跨国公司现在越来越像是乐队指挥,指挥着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跨国关系。”

    在过去,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甚至因跨越多国而具有世界性,但由于它们分散在世界不同国家的各分子公司在海外各据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各地的生产过程之间不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国际分工只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国际贸易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而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与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生产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细密的专业化分工。每一个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散的、独立的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乃至全球市场。由此,跨国公司体系内的产品、技术和人员等在遍布全球的各分子公司之间的流动性更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国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

    三、世界经济格局的历史演变

    19世纪国际分工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成为先进国家控制和剥削落后国家的一种经济强制。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少数先进国家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它们垄断了先进的工业部门的生产,而把落后的农业部门的生产转移到海外。先进国家工业产品低廉的价格成了征服外部市场的有力武器,它破坏了其他国家的手工业生产,并由此强迫这些国家变为工业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这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城市与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渐演变成为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资产阶级“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分离和对立逐渐固定化,整个地球变为一个由“中心”和“”即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构成的体系。伴随着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的节节胜利,这些国家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在破坏这些国家原有的经济结构之后,逐渐把它们改造成为依赖于国际分工的单一经济。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直到19世纪末,恩格斯这样描述当时的世界体系:“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殖民政策的加强和争夺殖民地斗争的尖锐化,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完毕。垄断组织的出现和金融资本的形成,加剧了世界经济内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日益加强。“最新资本主义时代向我们表明,资本家同盟之间在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而与此同时,与此相联系,各个政治同盟、各个国家之间在从领土上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争夺经济领土’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垄断资本在经济上和领土上的对外扩张,还造成了许多“过渡的国家依附形式”,“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依附关系的罗网缠绕着”。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年代,大规模的战争和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冲击着原有世界经济格局,并孕育着试图改变这种格局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世界范围内的非殖民地化运动逐渐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一大批原殖民地、附属国逐步改造原先的殖民地经济、发展民族经济,以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巩固政治独立。为此,它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如制订工业化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运用国家的力量加强对国内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同外国垄断资本作斗争,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等等。这些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有了重大变化。但是,过去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仍然严重束缚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危害着它们的政治独立。二十世纪60、70年代流行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等世界经济理论大体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格局的真实面貌。

第2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

   人们往往把处于变动之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力量对比状态,混同于世界格局所应具有的稳定的结构。实际上,格局的转换都需要时间,只是长短不同而已。何况这次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其涉及面之广,变化之深刻,影响之久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转换时间。

   在这一漫长的过渡时期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任务是保证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核心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通过何种路径和机制确保向多极格局过渡的和平实现。核威慑下的格局转换具有冷和平的起点,仅仅有这一点是非常不够的。格局和平转移的热和平方式是目前学者们十分关注的。

   热和平转移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和平方式,应综合考虑国力、制度和认同三大因素在影响格局转移中的作用。格局转移是国力竞争、制度竞争、认同竞争的综合竞争的过程。

   综合国力竞争是最古老的竞争,也是基础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决定了全球层次上的结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大国的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权力竞争、霸权争夺,没有对权力的追求就没有对权力结构的争夺,也就无所谓格局转移过程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了。如果过于专注于这种权力竞争,冲突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很大。应当使这种恶性竞争回归到正常竞争,即相互攀比、相互争胜、相互追赶、相互超越,抑制其转化为冲突与战争的可能性。从目前的综合国力竞争态势来看,一方面竞争正在加速向经济与高科技转移。全方位的经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建立以高科技为龙头、经济力为基础、政治与外交为保障、军事力为后盾、政府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大国综合国力发展有趋于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国力竞争重点的转移,以及大国国力的均衡化,有利于格局的和平转换。此外,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兴起的大国,也打破了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她并不扮演以追逐霸权为目标的挑战国的角色,而是以和平手段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如果我们很明智地把注意力引向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那么这两种竞争和磨合会大大削弱大国对国力竞争的过度关注,它们即使不会消除也会大大减少对立大国间的威胁意识。换言之,制度和认同在软化安全竞争方面举足轻重。因此,解释世界格局和平过渡问题,就必须研究在何种条件下对立大国能够相互间建立起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形象、共识与信任,从而有利于共筑彼此间可以接受的世界秩序与制度的问题。

   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导致世界格局和平转移。

   第一,对立大国经过长期的战略克制和相互调整,最终将对方视为具有良好形象的国家,这个互构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双方不再把对方视为威胁。因此,国家特征的观念转化与认同,是世界格局和平转移的中心环节。促使两者形成相互间的良好形象的办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存在着全局或局部的多种共同外部威胁;二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三是求同存异,对歧见进行开诚布公的机制性磋商,克制、大度和不强加于人,这大大有助于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形象。

   第二,大国尤其是对立大国成功地就国际新秩序基本达成一致,使之与新的多极化的国际形势相适应。这对于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极为重要。和平转移不仅仅取决于出现一个稳定的国际新秩序,更取决于这个秩序形成与维持的民主方式。如果秩序是一方强加于人的,它就不能长久。真正的和平转移须是各方合作和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威慑和威胁的结果。最关键的是美国明智地承认其霸权的终结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与其他大国就多极化达成共识,放弃对国际空间的垄断,代之以共享,并就国际秩序和安全管理的规则制定取得一致:如在何种情势下、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国际干预特别是使用武力是合理且合法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如何规范等。

   第三,必须使达成的世界秩序合法化。合法性也是世界格局真正和平转移与否的重要因素。秩序来自对行为规范和治理制度达成的一致。合法性能强化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认同,因而也就能使这些规范和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基础,更加富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自成.对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1999,(1)

第3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 格局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的概念,其中囊括了作为金融中介的货币资本市场,也将流通中的货币、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活动及其相关的经济和金融行为化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相互依赖影响密切,表现为: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合理性直接决定着金融业的有序发展、信贷结构的整体结构和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其结构与发展速度可以在宏观经济发展中强烈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可以作为保持健康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标,对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具有不可估计的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历经多年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积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转移至金融市场部分当中,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的持续改进将促使它在将来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国际金融格局包含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对国际货币和金融问题上主要是国际货币问题,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其核心在于货币问题。

(一)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的《资本论》中以唯物主义角度,将商品的内在矛盾作为出发点,将货币的来源、功能,、货币形式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货币进行讨论,构建出自己的货币理论。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第三卷阐述了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指明了金融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系统性风险或危机的必要性的内在矛盾,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金融体系。

虽然马克思的国际金融理论体系还不够独立的和完整,不过他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在跨境使用的货币、世界货币的不同功能等方面也略有建树。

(二)列宁

在当年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大环境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对资本输出进行了自己的深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进化后,可以说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是其经济基础。列宁也认为“资本剩余”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先决条件。

张淑君(2009)提出,“列宁的时代是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时代,世界金融资本剥削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相互间的依存性空前增强” 。随着世界帝国主义经济融入世界金融资本当中,银行促进了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全球化过程。帝国主义已经形成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和殖民体系,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全球化是世界资产阶级直接瓜分世界的催化剂。与此一同,金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主导地位的统治,控制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与军事。

(三)关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相关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由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1973)和肖(1973)提出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构成。

经过了更为丰富的完善,最终孕育出麦金农――肖范式(即 M-S 范式)这一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是“金融资产增长、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成长和金融体系开放”等多方面构成的动态变化过程 。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影响辐射近半个世纪。

熊彼特(1912)认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中,创新是最主要的步骤,不过他并没有提及金融创新的内容、模式、条件等。国际清算银行(1986)在《近期国际银行业的创新》中提出,“金融创新是按照一定方向改变金融资产特性(收益、风险、期限、流动性)组合的过程”。 广义的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市场、机构、业务、制度、监管等多方位的创新,但狭义的金融创新意味着金融工具的创新。根据创新,金融创新可依据主体的不同,区分市场与政府作为主导时的不同创新;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可以划分为流动型、风险转移型、股本创造型等多种金融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促使人们越来越多得关注金融全球化这一命题。即是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市场机制在全球自由流动和趋于合理配置的现象,也是国家与区域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表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中之重是金融全球化。王健(1998)提出,金融全球化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开放市场与项目管制,放松资本限制,鼓励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从而形成全球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

二、国际金融中心相关概念

(一)国际金融中心

以往,学者们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大部分来源于对其特征的描述。其后基本形成了两个趋势:第一,注重制度研究的角度,着力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财政资金要素、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相对集聚。第二,注重功能性的角度,着力于某些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定功能。

(二)金融功能

王广谦(1995)指出,金融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促进商品流通;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金融中介;资源配置。吴晓求(2003)认为,现代金融核心在于分散与转移风险,形成非固态的风险传递机制。总而言之,金融发展的进程主要决定着金融功能的发展,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首要构件在于金融市场与中介。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与中介的发展程度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的发展程度。

(三)国际金融中心功能

Kinderberger(1974)认为,交易功能、存储功能、中介功能是金融中心的重点。胡坚(1996)强调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国际金融和信贷中心。何基(1996)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存在金融中介功能和年期转移供能。金融中介功能在于平衡资金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区域。年期的转移功能可以促进经济中的资本流动。

三、当代国际金融格局现状及问题

(一)当代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连续经济危机使得美元退出了与黄金的对等关系,代表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进入“无系统”时代。随着美元强劲的经济和美国的金融实力,美元仍然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多货币格局得以形成。在诸多的缺陷和矛盾之中,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平稳发展着,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序的汇率制度极其缺乏,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美国从国际金融交易中取得了大量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全球失衡,美国经常性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可以得到双倍的好处。

(二)当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通过对国际金融格局的正面演变的分析,可以得出国际金融势力不仅包括了国家的权力,金钱的能力,还包括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的权力,它是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银行作为第一个出现,也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类型,且其业务的日益国际化和规模的日益庞大,不仅对国家的权力和金钱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国际金融格局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但其问题是:少数发达国家几家银行长期占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的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太大而不能倒闭”引发道德风险。

(三)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格局

国际金融市场由国际货币市场,国际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农业和商品期货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组合而成,且通过各种市场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形成庞大的系统。随着各个国家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趋于一体化。但其也存在相应问题:金融监管发展相对滞后于金融创新,市场倾向于投机,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了市场风险,各类国际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之间缺乏防火墙。

四、当代国际金融新变化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格局的基础是世界经济格局,可以说后者决定了前者的基本面貌,同时,前者又是后者的组成部分,二者却又相互独立。国际金融格局的调整可以由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导而来。可以发现,以往的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在二十一世纪,经历了各种恐怖活动、反恐活动与特大自然灾害,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开始呈现。2008年后,其调整的幅度更加加强,而目前,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出现不稳定,不平衡的,不协调的缓慢复苏的趋势。

(二)新兴经济体金融力量崛起

新兴经济体这个概念的定义目前还比较模棱两可,一般指的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掌握经济和金融权力最为突出。若当美国,欧盟,日本遭受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即便新兴经济体难以幸免,但其依旧保持一贯的增速。其中,“金砖四国”作为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体现了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

(三)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不断加速,使得经济转型个体与新兴经济体经历了如金融危机的爆发等的各种混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不足暴露于前,使人们明白加强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不然世界经济将走向不可回头的深渊。虽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极其漫长的道路,但改革的契机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利益攸关的各方都在自己的立场上形成了不同的改革方案,主动为国际货币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消除威胁国际货币与金融稳定的根本稳定因素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前必须对造成这样困境的不合理因素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这一点在受难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各国中几乎达成共识。但具体如何改革却不易确定,因为这将会涉及到所有国家的战略利益,而每个国家只会从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出发提出建议,与此同时,一些研究机构也都提出了改革方案。各国计划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一般包括:多元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建立;设置超货币,如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为“世界中央银行”;金本位货币制度重建等。

五、中国应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的策略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基于对国际金融结构的历史研究的发展的分析,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格局在当代出现了部分改变和调整,且中国在此格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认为,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经济影响力的契机。只要有针对性的科学制定适当的战略和对策,抓住机遇,强化执行,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能够赢得未来,实现金融“中国梦”。

(一)加快转变金融机构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冲击远远要小于西方金融机构,并且只看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地位排名,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依旧可以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但并不代表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比西方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金融危机抵御能力。从另一方面说,这预示着中国金融机构的规模远没有深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与其激烈的竞争。

长久看来,对于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在国际金融机构竞争之中获得主动权,真正的竞争在于打开国门,积极学习国外经验教训,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破坏力,同时不断地学习借鉴别国机构的发展经验,为适应金融全球化而时刻调整战略,深化内部改革和开放,并有效地真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推进金融业结构调整,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的历史表明,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取得国际金融地位的过程中,其本国的资本市场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同时,国际货币格局中,某国的货币地位主要取决于来自货币资本市场交易中的支持。强大的公平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于吸引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聚集,促进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该国货币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国际金融格局使得该国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权威性。得以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及其资产的定价的根本在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目前,增强国际金融结构的中国的影响力,提高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人民币的影响力,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金融业重组,深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加强各方面的资本市场建设极为重要。

(三)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稳定

我国在相应的历史阶段对于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全球视野来发展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提出了相应要求。中国的金融业也面临着创新驱动的问题与机会,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战略规划,促进国际金融规划和战略层面的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将推动金融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达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一版.

[2]张伯里主编.世界经济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年 4 月.

[3]张淑君.论列宁的金融全球化思想[J].特区经济,2009 年 7 月.

第4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定位

[中图分类号] F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36-02

一、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兴经济体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结构或框架。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即美国和前苏联各占一极。前苏联的解体,使“两极”格局彻底崩溃。第二次,即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并存的格局。从本质上讲,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不是决策型的霸权,即以命令式或独裁式的方法对其它国家拥有绝对的指挥权,而是一种博弈型的霸权,即建立在与列强博弈,或讨价还价基础上的霸权。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了有史以来巨大冲击,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各种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但是,这次危机并没有令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近年来,美、日、欧经济依然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研究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全球的50%,贸易量占40%,外汇储备占70%。有关研究世界经济的专家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将持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关于新兴经济体,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是笼统地将新兴经济体分成前后两个梯队: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为第一梯队;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为第二梯队。

新兴经济体的构成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都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可。在经济上,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逐步缩小,作为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总量增大。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目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已达43.7%(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到2013年该数字将上升为50.2%。截至2010年底,新兴经济体九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已从2000年的11%升至16%以上,与西方七国同期从77%降到56%以下相比,扩展与萎缩对比鲜明。

二是经济拉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增幅的约80%以上来自新兴经济体,全球石油金属消费增幅的90%和粮食消费增幅的80%都依赖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拉动,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金砖四国”更是贡献了约50%的世界经济增幅。

三是国际竞争力提高。连续近10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度国际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印尼等国的位次每年都在前移。在西欧并购案中,新兴经济体并购次数和金额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实体工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中期增长取决于是否能够对增长驱动力进行再平衡,即更多的增长应来自国内,而不是依靠外部需求。报告预计2011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将增长9.2%和7.9%。印度经济2011年将增长8.4%。巴西2011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1%。东欧新兴经济体2011年预计将增长3.1%。俄罗斯经济2011年将增长4.3%。

二、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对地区经济格局的影响

有相当数量的新兴经济体成员互为邻国,在亚洲、美洲的一些地区,新兴经济体呈现块状分布,彼此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而紧密,互补性强。

一是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以新兴经济体为主力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实质性推进。1967年由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五国创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成员国数量已扩大一倍,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在南美洲,2004年诞生的南美国家共同体,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为紧密层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平台——南美洲国家联盟成长速度很快,有蔓延之势。

二是地区经济环境和平稳定。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亟需和平稳定的环境,协同维护周边和区域内安全秩序成为新兴经济体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亚欧大陆,由中、俄、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长期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行反恐合作。在南美洲,殖民统治的烙印和大国纷争,给该地区留下了政见不和、领土纷争和战乱频发等“旧伤”,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有鉴于此,在巴西等国的倡议下,成立了南美洲国家防务理事会,由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国组成,对避免新冲突的发生和塑造稳定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意义深远。

(二)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是挑战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受新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小,由绝对优势向相对优势转变。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日益得到首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遭到质疑,使得其长期作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倡导者、推动者的形象受损。一直以来雄踞世界经济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受到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顽强挑战。

二是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变革。众多新兴大国参与20国集团峰会,因而备受瞩目,“金砖四国”财长就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联合发表一揽子方案,展现了新兴经济体推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的强烈愿望,会议作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特别提款权的决定,被认为是认同了新兴经济体的关切。实际上,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上升。

三、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当中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类似“中国模式论”、“中美共治论”、“中国”等各种各样的言论脱颖而出,不绝于耳,“捧杀性”言论和“指责性”言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大多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当中,中国的定位,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主要发达国家在综合竞争力、经济增长质量、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一是理智地处理好与大国间的相互关系。今后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软硬约束”。“硬约束”是指逼迫人民币升值、提高关税、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等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措施。“软约束”是指炮制“中国制造威胁”、“人权”等问题牵制中国,通常以媒体为先导,捏造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甚至以局部民意为名,达到分散中国发展经济的注意力、增加中国经济运行成本的目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畏浮云遮望眼,要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入木三分地认清本质。

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软硬约束”,要理智地处理好与中美、中欧、中日和中俄等大国间的关系,核心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由于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要建立全方位的互信至少在短期内是奢望的,但不能建立互信不等于不能建立互惠,利益的双赢也可以促使两国加强合作,谋求各取所需的经济利益。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高度依赖,即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的产品和资金,互为贸易伙伴,这为两国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成就巨大,但是经济不可持续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贫富差距已超越社会大多数人可接受的限度,且这种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让改革成果得到广大人民即全社会公平合理的分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让社会成员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和宽容非主流的发展模式,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抓主流,看基本,放眼大方向。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虽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要的症结在于缺乏配套改革,摸着石头过河,体制改革不到位、深层次问题没有有效涉及,缺乏预见性,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还严重滞后。

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不打破改革的障碍机制,只会使改革半途而废。在当前,要特别注意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在经济领域,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格市场主体。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改革,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和能力,包括自负盈亏的约束力。通过深化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和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注意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全社会各阶层公平享有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改革的成果,把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可接受的限度内,使差距成为市场主体自我发展的动力,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能够得到弥合。此外,还要进行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的改革,紧紧抓住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王炳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及中国的定位[参考文献]

[1][美]温迪·道伯森.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何海峰.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征途待启与变中求稳[J].农村金融研究,2011.

第5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66-02

1 知识经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1 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国家实力的变化

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发展的好坏能够对国家的综合国力产生重要影响。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都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的发展空间,各国都通过发展知识经济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因此,现今国际社会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便是其是否是经济大国,是否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国家间政治力量的变化,进而改变国际政治格局。谁能掌握世界最新技术,谁就将赢得世界霸权。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在国家经济实力中的作用不断地加强,并对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各国都把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1.2 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随着发展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已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成为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经济体系的过程。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而促进了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会影响它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简单来说,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在某些地区,由于经济整合程度较高,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经济体系的形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经济体系所在地域各国的政治联系。

政治格局多极化的经济基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多极化的发展促进了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并积极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发展知识经济引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向,是促使其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1.3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战争的实质转变为经济实力的战争

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当今的战争再也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简单的国防战争,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就能决定是否能在战争中取胜,是否获得的利益就比付出的多,这些简单的观念已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革命,各国所希望的通过和平手段来追求、实现本国的国家目标,已经成为了可能。现代的战争更是经济实力的战争,因此哪国拥有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那么必将左右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正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两大主题,这也是现今世界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而处于总体和平状态的重要原因。

2 知识经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2.1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当今全球发展知识经济的浪潮之下,为了配合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各国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分配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地域,而是冲破了各个国家的界限,各国在发展本国经济时,需要获得更多来自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地域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并要求向海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丰富的经济资源以便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和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时这就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世界市场的发展必须以知识经济作为基础和依托。因此,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趋势下,各国原有经济活动的范围早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各国为了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正在不断增强各自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并且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世界银行、国际经济组织等也都已成为了世界市场发展的推动力。

2.2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日益明确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内部分工变得越来越明确,而这些更深的分工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国际分工需要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形成经济上相互信赖的劳动分工,这是一国内的劳动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由于知识经济与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带动的新技术,使得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相对的优势就形成了产业内部的分工,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劳动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变得更加清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相对于原本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来说,知识经济的发展降低了生产原料的消耗,开发了更新更多样的能源,从而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依赖。所以知识经济的发展,必将加快国际分工的进程,进而加速国际贸易的往来。

2.3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之间的原本就已存在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短,反而正在逐步拉大,这主要体现在南北半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为了发展本国的知识经济,各国需要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这就需要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并投入大量的技术资金用于科研开发,发达国家往往在这一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2.4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的技术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如果能够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创新和抓住机会,经济必当有所斩获,而如果没有抓住机遇,限于历史以及客观的因素,其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减慢,经济实力必然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发展知识经济,开展新技术革命,必然会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打破目前的美日欧三极格局,使世界经济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 总 结

第6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第7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格局调整;中国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8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这个趋势的变化,全球金融格局也相应地受到影响。美国作为曾经的金融霸主,现如今的地位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世界金融的部分格局渐渐地被欧洲所取代,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在世界金融格局分得“一杯羹”,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全球金融格局,现代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金融改革,我国的优势是用较短时间就能完成发达国家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事物存在两面性,这不仅是中国创造机会的时刻也是存在风险的时代,对此需要提出应对之策,以使我国能够在此机遇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将中国变为金融强国的目标。

1国际的金融格局发生变化

11标志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逐渐蔓延到发达国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20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金融危机,这些渐渐地蔓延到全球,美国在21世纪所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和欧洲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西方多数国家都有着高福利的政策和巨大的军费开销,导致长期以来入不敷出,造成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1]

12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呈现下落趋势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金融上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确立了美元直接和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挂钩的货币体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变得不稳定。但是根据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纵使美国在世界金融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其影响力仍不容忽视。

13欧盟金融受到严重冲击

在金融风暴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当今的欧洲银行负债累累,某些国家宣告破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机,欧盟在此环境中经常性地出现经济负增长,其金融受到严重的冲击。

14日本所面临的困境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受其冲击,国际消费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贸易也有所下降,作为日本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的汽车和电气都无法避免地受到波及,日本的经济在此之后也经常性地出现负增长,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都严重削弱了日本经济,估计日本经济在短期之内很难恢复。[2]

15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地位日渐上升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冲击不是很严重,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业并没有完全开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替代了对冲与私募这两个基金,这说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主体的金融力量在不断地壮大,并将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对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2中国的相应对策研究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经济主导地位不再稳定,美元也无法再处于等同国际货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如今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实力大部分保存的情况下,地位开始日益提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需要对当今的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此发展自己,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主要方法有下面几种。

21打破资本市场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的经济

开放型的经济是中国能否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高地位的保证,开放国内市场,用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的国际经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压力巨大,对此需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策略以使国内的资本市场最大化的开放,将国际间的竞争压力转为我国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将产业开放领域以及业务的范围扩大,使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联系,并且还要加强风险的防范体系,保护国内的经济不会受到外部的冲击。[3]

22加强金融的监管工作

我们放开金融的范围不代表着放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力度应该不降反升,政府对于金融的监管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这可以稳定金融的环境。金融行业是一个大众性产业,金融等机构所经营的“商品”是社会上的货币资金,银行作为支柱以高负债来运营,这就会面临许多的风险,而且风险还有传播的特性,若不对金融进行监管,就会导致金融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害,为此需要加强对于金融的监管工作,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通过把握好金融监督和创新使我国的金融稳定地发展。[4]

23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M程

我国的人民币在当前的形势下地位逐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际化是人民币的最终发展目的,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虽说人民币在国外流通的数量不少,但是距离国际化还是很遥远的,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国内金融市场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够是原因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要中国不断地发展自身经济,在合适的时候,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

24转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每个国家都在培育新兴的产业,积极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调整,金融应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承担起必要的责任,明确转变的方向以及重点,在融资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把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对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地改善当前的金融管理方式,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以及信用氛围,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帮助作用。

3结论

当前的形势是机会和风险都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严重受损的同时,也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了登上国际金融舞台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得到了保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应该抓住机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金融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中国要想发展就需要抓住当今的机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加强对内对外的金融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掌握话语权,为中国的崛起提供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盈利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6):105-106

[2]林小斐中国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3):163-165

第8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字: 当代 国际关系 国际体系转型 特点

当代国际关系的范畴,主要囊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已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国之间和国际社会主要行为者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面貌。从世界格局结构的演变及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来看,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一、当代国际关系演变规律的探析

(一)“冷战”爆发及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在冷战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的美苏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1947年作为冷战标记的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遏制战略,意图阻止苏联扩张,施加强压,力图最终搞垮对手。[ 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P13]美国以遏制苏联为借口,进行全球扩张。通过复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和亚洲同盟体系,建立前沿基地,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美国建立以其自己为领导的西方联盟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同在1947年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还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组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和斗争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两极格局,其主要特点包括:(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超强的军事实力、经济资源及政治控制力,对全球事务起着支配作用;(2)以美苏为盟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的两大阵营组成对立的军事集团在各自势力范围和分界线对峙,在中立地区保持默契;(3)互视对方为主要敌手和威胁,保持高度紧张与敌意。(4)系统的平衡机制在两极自身。双方的相互核威胁是战略平衡的基础,地区的常规威慑构成均势的子系统。两极竞争的零和性质决定双方对威胁的反应迅速、及时、适度,在战争边缘上保持克制。

(二)从量变到质变:两极格局终结的原因和过程

剧变使得苏联迅速解体,独联体取而代之,其速度之快,令世界惊愕。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来看,剧变是质变。这种质变的发生是以从冷战初期开始的国际形势不断发生量变的积累为前提基础的。具体地讲,两极格局终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世界政治舞台上新兴力量的崛起。二战后,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登上国际舞台,面对美苏激烈对抗的冷战环境,他们积极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与超级大国的干涉、控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展开了坚决斗争。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遏制了美苏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促使两极格局不断发展、变化,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进程。

(2)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所致。早在60年代,美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日趋严重。与此相反,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六十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三大中心三足鼎立的局面。

进入七十年代之后,美国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1970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8年的54%下降为37.8%,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由32%下降为15.2%, 1950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49%年下降为15.5%,[ 袁明,国际关系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P290]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更使美国元气大伤。

而在进入80年代后,西欧的联合也不断加强,1979年欧共体九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美国对外贸易3倍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贸易集团;黄金外汇储备大大超过了美、苏、日三国黄金外汇储备之和;同时欧共体强调“用一个声音讲话”,对内加强协调, 对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成为一支颇有影响的力量。,此时的日本迅速崛起,其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1%。同时日本采取“多边自主外交”,以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而对美国来说,长期的争霸导致美国国力相对衰落,加之1979年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其经济为“滞胀”所困扰。与此同时,第三世界、日本、西欧、中国等力量继续向前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3)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随着实力的增强,苏联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由于苏联共产党在处理同兄弟党关系上搞大党主义,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上先是奉行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后来则发展成为霸权主义。以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宣告中苏关系破裂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的标志,以致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乘美国内外交困之机,加强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由大国主义发展为霸权主义,美苏争霸首次出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进入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更加明显。此时苏联的经济出现停滞的趋势,1987年苏联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被日本取代,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连连受阻,政治上也矛盾重重,苏联作为两极中的一极,已难以为继。到90年代初,病入膏肓的苏联终支持不住而解体了。

最终,美苏争霸,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拖垮了苏联,造成两个超级大国“一死一伤”。两极格局的发展从发展成为了质变,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迅速发展。纵观两极格局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出,正是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推动两极格局从渐进的量变发展到90年代初的质变,直至最后终结了两极格局。

二、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主要特点

国际体系,实质上就是国际政治体系,也就是国际关系体系,具体的讲,它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由国际法和国际制度规范的抽象的实体,是国际领域内各种行为体(主要是国家)相互作用形成的固定关系组合。[ 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目前这次转型是本世纪国际关系的第三次转型。{在此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体系取代了延续百年之久的维也纳体系,二战的剧烈变动又造就了美苏抗衡的冷战格局。}与本世纪前两次的国际体系转型相比,两业已展开的第三次转型在主体、主题、转型的主要方式和理念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参与主体的角色多元化和类型多样化

主体,即为转型的主要参与力量。第三次转型主体得特点包括,数量多、类型多、实力增强。首先是参与角色的多元化,是本次转型的主要发展趋势。从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来看,虽然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出现若干新的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是国际公认的主要力量。它们拥有比较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力,成为国际关系中基本矛盾的主要参与方,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上升到具有支配意义的极的地位。

另外参与角色的多类型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非国家行为体的大规模涌现,为国际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有: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紧密型的共同体-欧洲和松散型的国家群体-第三世界。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在同一个国际舞台上展开活动,发挥各自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正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各参与角色的实力显现出普遍增强的趋势。

由此可见,本次国际体系转型参与主体在数量上的多元化、类型上的多样化和实力上的增强等种种变化,使得第三次转型的复杂性、竞争性和综合平衡难度显著增加。

(二)主题内容复杂化和范围扩大化

主题指的是转型期所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二战以来,人和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次转型逐渐把重点从具体事务的解决转向共处规则的确立和全球文明的维持。因为目前世界事务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为以前所不可比拟,结合目前局势,转型的内容在范围和内容上都有所突破。

首先,本次转型除了竭力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如利益对立、民族对立、贫富对立、区域对立等之外,还试图确立对危机的干预机制,对越轨行为的管理机制,区域间的协调机制,大国间沟通机制,重大问题的协商机制,全球事务的管理机制。

其次,作为国际事务的主题不再局限于通常的军事问题和武器问题,而增添了经济科技的新内容,增添了事关全球文明发展的内容。现阶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竞赛的广泛展开,经济科技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份量大为增加,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对个参与者来说,都是十分紧迫和至关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今天围绕人类的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诸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保护、能源危机、人口控制、经济债务、政治难民、大规模饥饿、国际恐怖主义、跨国贩毒等难题均成为转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与诸如大国均衡、军备控制、局部战争、边界纷争等传统主题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上这些问题的恶化将危及整个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迫使国际大家庭和主要大国正视这类超国界问题的解决,将其作为转型期乃至今后新格局和新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和平转型的主要方式

追溯历史,国际体系的转换都是以流血战争的方式完成的。而此次转型至今总体上保持和平转型的势头。和平方式使得某些传统的军事手段作用下降,各国由此积极调整国家战略和策略,更加注重外交斡旋、政治谈判、政策应对、合作策略等和平运作手段。由此不难看出,流血战争样式的转型其实是较为低级的国际政治,非流血的和平转型则预示着一种更为高级的国际政治实践的出现。[ 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P368

]这样反映出国际关系在进步,国际体系的转换方式也在进步。但这次和平转型终究不完全是世界各国自觉、理智、成熟基础上的选择,所以不能排除战争因素在某个发展环节上局部的发生作用。冷战后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当今的利比亚战争就是此类现象的反映。

(四)指导理念新颖

指导理念是支配体系转型的上层建筑。之前两次体系转型的主要参与者信奉的是强权政治论和地缘政治论,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追求权力、崇尚军事暴力、奉行秘密外交和零和博弈等观念。相比较之,第三次转型涉及更多领域、更多课题,需要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指导思想与之相对应。目前兴起的相互依存论、世界秩序论、区域一体化论、全球主义、依附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都针对转型期的现实的各个侧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随着局势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将不断修正、补充和改进现有的认识和观念,使之符合于变化中的现实状况。

三、结语

国际体系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客观基础,国际秩序如何建立则从主观上反映了国际体系格局。国际体系的变动,必然引起国际秩序的转变,而国际秩序则是国际体系的表现,并且一些新秩序思想也总是在格局形成之前就产生的。国际秩序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国际秩序一旦确立,就会发挥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作用。各国关于国际格局的主张决定和制约着各自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体系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需要,受历史时代的制约;适应国际关系发展需要的国际体系就存在,反之则消亡,故而国际体系处于不断的转换中。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体系特点与规律的探究,对现在和未来国际体系发展与变化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俞正粱.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H].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刘廷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冯绍雷.潘世伟.国际关系新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5]林利民.张浩.现代国际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10.

[6]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7]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塞缪尔・亨廷顿,李盛平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第9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在政治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例如现在埃及等非洲国家出现的中,国有化浪潮加剧,许多中国海外投资企业被当地政权收为国有,所有投资付诸东流;利比亚战争的发生更是导致了中方企业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运营,产生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更为常见的是政策的变化,如南美等国在上世纪90年代频繁出现的政策变更,这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受到限制,经济利益受损,收益不能汇回等等。

1.全球政治格局概述

20世纪末期,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逐步显现。包括联合国(U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②等多个组织形式的存在使得几个大国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有所提升。世界范围内相对均衡的多个力量的出现成为了全球政治多极化的重要标志。虽然新格局的最终确定也许还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及一些区域性经济或军事集团为基本架构的多极化格局已经清晰地表现出来,即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1.1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客观而言,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政治影响力,美国仍高居世界之首。正是凭借着这份超强的实力,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提出“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和“三个支柱”(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和人权)的对外战略总体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

1.2 各国间实力对比逐步均衡

就世界各国来看,多强格局也逐渐显现出来。拥有5亿人口的欧盟的成立与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因素。特别是随着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遭遇了滑坡,但其仍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不断向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扩大势力和影响。同时,日本军费开支居世界第二位,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将建立军事大国作为实现其政治大国的重要步骤;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教育事业发达,技术基础雄厚,并且具有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③,军事上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虽然现已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其发展潜力仍然不可低估。特别是普京任总统期间,俄罗斯明确提出了重振大国雄风的口号;而中国的和平崛起代表着整个发展中国家这支新兴力量,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这些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他们也将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冲击。

1.3 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多极化的中坚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治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敢于对美国说不,团结反霸的声音明显增强,如在近些年来的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就多次团结起来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拒之门外,并在2010年的会议上对美国的人权状况进行了审查,显示了发展中国家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在经济上,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了进一步提升。

2.全球政治格局发生的新变化

在传统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途径主要是国家自身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其中有些依靠同盟关系借助别国力量来保障国家安全。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这种以实力为后盾的传统安全模式中国家并不能完全摆脱“安全困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传统安全依然突出并有新表现的同时,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非传统安全一般可以定义为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的安全威胁。冷战后国际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以民族、宗教问题最为突出,如波黑内战和南斯拉夫分裂解体以及前苏联地区的民族冲突和分离运动、1991年塞拉里昂内战和1992年索马里内乱、1994年卢旺达国内的部族屠杀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经济安全问题走向前列,主要事件有: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风暴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恐怖主义问题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首要问题,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主要标志,还有2003年蔓延全球的“非典”。不容忽视的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美欧围绕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争论至今未了;全球使用量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激增;非法移民势头不减;各种形式的跨国犯罪更加猖獗;信息网络侵害和攻击与日俱增。过去十多年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东盟也越来越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视之为对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的直接新威胁,并体现在其战略与外交之中由此可见。

在最近几年,美国次贷危机、印度洋海啸、禽流感及汶川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等一系列事件使得金融危机、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核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更加凸显,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当代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是诸多因素相互推进与综合作用的产物,存在着其独有的特点与多种表现形式。

3.中国海外投资在政治格局新变化下的机遇与风险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全球政治格局不断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国有及民营企业规模迅速壮大,许多企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海外投资实力:在“一超多强”格局逐渐形成的情况下,作为“多强”之一的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这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凭借这股东风及其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纷纷跨出国门,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与并购,成功案例屡见不鲜。从另一个方面,多极化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合作需求亦是中国海外投资有利的政治环境。

就这次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而言,对于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如美国与欧盟等国目前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对于受危机影响较小的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而对于一些盛产石油的中东、北非国家,他们虽然资金充足但缺乏技术与优质项目,迫切需要一批优势项目注入,中国企业的介入一方面可以使其有效利用大量闲置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其逐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

为尽快恢复国际金融体系的可信度和稳定性,阻止经济衰退的蔓延以刺激增长,重塑各国对开放型经济的责任,以增强投资信心和鼓励创新,国际社会已经和正在做出各种积极的努力和行动。就国际层面而言,各类国际机构或区域集团极力呼吁世界各国,避免采取任何新的投资和贸易限制措施,如G20在1999年4月2日英国伦敦召开的峰会上,重申“将各国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对投资和贸易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保证“不采取金融保护措施来限制世界范围的资本流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④也敦促各成员国政府“保持并不断扩大开放的国际投资环境”。

就国家层面来看,无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一方面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及配套产业振兴方案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大幅度放宽对外国资本的限制,或对境外直接投资实施新的优惠政策,以期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来缓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在全球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出现的所谓“中国”始终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政治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特别是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日益提高,不仅同发达国家、客观上也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形成了竞争,这些国家将中国这个迅速发展中的大国视为威胁,狭隘爱国主义下的投资与贸易壁垒仍然存在;中国企业发展时间仍然较短,在政治局面并未稳定的情况下,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能力以及投资决策与风险控制机制仍不完善,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不会一马平川。在政治变革与危机中发现海外投资的机遇,在机遇的背后探寻可能蕴含的各种风险并设计规范相应的管理机制,这对于中国企业的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③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的优势,就称为地缘优势。

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

参考文献:

[1]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An Interim Report[R].Paris,OECD,2009.

[2]Simon Jeffrey D.Political Risk Assessment: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J].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82(3).

[3]Stefan H.Robock.Political Ris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J].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71(4).

[4]艾洪德,郭凯,高新宇.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J].财经问题研究,2006(07).

[5]班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以更高的环境标准要求自己[N].中国环境报,2010-11-15.

[6]包运成.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J].社科纵横,2009(1).

[7]曹旭平.海外投资的国有化风险防范[J].经营与管理,2005(7).

[8]曹旭平.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8).

[9]辰英.当前全球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世界,2011(6).

[10]陈江生.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2).

[11]陈全功,程蹊.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02).

[12]陈收,李双飞.金融海啸中内地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损失分析[J].管理评论,2009(2).

[13]陈松川.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及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10(1).

[14]陈颖.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经济,2009(7).

[15]程尔宁.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现状、缺陷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