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当代建筑进展趋向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当代建筑进展趋向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当代建筑进展趋向研究

本文作者:王弦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艺术系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引发长时间、大范围争议的香山饭店。对于香山饭店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有三点:其一,饭店的入口大门将传统建筑中的牌楼最大限度地二维化。其外形也将牌楼常见的分段起伏的轮廓简化为平直的两竖一横的剪影式构成,它是对传统牌楼形象高度抽象的结果。其二,饭店中段的立面顶部带有菱形方洞的女儿墙、坡屋顶及其两端高高耸起的山墙,成为一个视觉的焦点,如同传统的屋脊与兽吻的演化,但在视觉直观上相似之处已经不多了。其三,香山饭店在中庭运用传统园林造景借景的手法,竹子和石笋挺立在白粉墙前,同时也成为透过海棠窗洞看到的一景。正是这些形象使得香山饭店表现出一种深受传统滋养,同时又别具现代气息的美的意境。

中国国土面积大,民族众多,每个地区、民族都创造了具有本地风格的地方特色。创造具有地方风格的现代建筑,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许多建筑师在这个主题下的创作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王受之在《世界现代建筑史》的第十章“当代建筑—现状和发展”中就专门有一节对地方主义的评述。他认为地方主义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途径,即:(1)复兴传统建筑:其特点是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突出文化特色,删除琐碎的细节,突出形式特征。(2)发展传统建筑:与第一种方式相比较,这种手法更加讲究符号性和象征性,在结构上则不一定遵循传统的方式。他又认为(1)与(2)两种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都具有较多的依靠传统、地域建筑形式的地方,而建筑的对象往往是博物馆、休闲度假村这类比较容易发挥传统、地域特色的建筑。(3)扩展传统建筑:所谓扩展传统建筑,是将传统形式扩展成为现代的用途。比如许多现代建筑的结构是传统建筑所没有的,这就形成所谓的“扩展”,扩展是指功能的扩展,而形式上则是传统的。如中国建筑家吴良墉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住宅群,选用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构造,但是加以重叠、反复、延伸处理,也是扩展了传统的地域建筑特征,使之具有现代功能和内容。(4)对传统建筑的重新诠释:这个流派主张使用传统建筑符号来强调建筑的文脉感。王受之认为这种途径、方式应该得到提倡。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及产业类建筑,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上世纪后期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影响范围波及全球。事实上,这些产业废弃景观中的产业建筑不仅有其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挖掘研究,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作为物质载体,产业历史建筑及地段见证了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其的关注反映出城市发展模式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辩证回归。而在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都重新修订了其城市总体规划,开始进行城市的结构更新,力求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转型相适应。中国城市正在进入一个以更新改造与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其内容里包含了大量的产业类建筑和地段。以某城市为例,这里面既有全新用途的再开发利用,如外研社印刷厂改造、远洋艺术中心、苹果社区售楼处等,又有最引人注目的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再利用。大量的产业历史类建筑被艺术家改造成风格各异的画廊、工作室、酒吧等的文化艺术场所。例如上海的泰康路和苏州河,广州的“酒吧一条街”,北京的“藏酷”、“798”艺术社区等。这种自发性的“文化产业”聚集利用方式,不仅可以暂时保留历史建筑,也为历史资料的整理和汇编作出了非凡贡献。

实际上,无论是处于“后工业化”的欧美国家还是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对产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都要经过必然的认识和接纳过程。在德国鲁尔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早期也是由民间提出的,在经历了排斥和否定之后,先是试探着接受然后才发展到战略性的开发。因此产业类建筑的去留,不仅仅取决于艺术家和建筑师,更取决于整个社会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在欧美国家的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进程中,1997年欧洲工业和技术考古协会的第一次会议上,与会者都是欧美国家,在为工业遗产何去何从的问题而成立了这个团体。事实表明,他们所作的不懈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在国内,我们也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有了这样的机构和组织,我们就可以对各地的产业类建筑进行资料的记录和档案的管理,保证产业历史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并给我们提供具有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