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第1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时代 国际经济秩序 延续 变革

针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一直延续三年之久,其波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的危害性严重的影响着传统的国际经济思维和金融理念,更是对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国际现行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针对这样的形式,在新时代国际金融环境发展的今天,对国际的金融形式产生了严重的变迁和影响。通过金融环境当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延续与变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际经济权利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一)新兴经济群体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使得其在国际的经济结构当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涌现。并且在实际的大舞台上得到相应的扩散,使得发展中国家努力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并且积极的配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相应的市场经济和投资体制当中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由于起步相对较早,使得其经济体制在发展同时,逐渐的失去了技术优势,将产业外移,生产产品的竞争能力逐渐低下。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当中的发展能力变得低下,经济实力下降。在金融环境爆发之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相应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的在一定时期内快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世界经济格局逐渐的向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转移,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形势。

(二)金融危机加速经济格局转变

经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相应的转变。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的上升,使得两者之间逐渐的、进入到均衡发展的状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受到影响。根据相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占据的比重就占据80%左右,发达国家的相应的经济比例明显下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舞台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世界各国的经济排名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超越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逐渐的复苏。虽然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结构逐渐的均衡,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主体格局没有受到根本影响。

二、国际经济观念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经济观念是根据社会实践当中各种知识的结合体,通过人脑的主观意识进行判定,是生产力水平和人脑的抽象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经济观念是能够控制世界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并且具有实践性、历史性以及发展性的相应特点。经济观念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效实施能顾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如果经济观念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生产力水平,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在国际经济观念逐渐与社会的生产力相脱节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对于这样的影响,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以期待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实行新的自由主义政策。加大世界贸易的交流程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扩张当中也出现了经济秩序的弊端,使得金融体系逐渐的混乱,造成相应的经济风险。

世界经济在发展的进行当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风险。这是经济观念的问题,只有合理的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确立正确的金融观念,才能促进社会各个国家经济秩序的有效发展。

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与完善

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的核心在于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发展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延续和变革。国际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依附于国际经济权利,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建立。并在世界经济秩序逐渐交融的今天形成一个东西方共同治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局面。

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经济环境当中的治理机制新旧更替,在进行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各个国家公平公正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方案的有效开展。在新世纪的发展当中,想要发达国家控制现代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具有相应的难度。其中的环境问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国际能源问题,这都是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难题。国际经济环境逐渐的向着全球共同治理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金融危机过后的国际经济体制的制定和调整都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之下建立的,是对现有的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使得其运行体制更加全面和稳定,减小了世界经济环境危险的产生,使得经济体制能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秩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国际经济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国际经济制度是完善秩序的关键。确保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的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随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升,更是为了预防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应该金融国际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世界经济能够发展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03).

[2]于学伟.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秩序变革研究――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学家,2011,(10).

第2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空前强化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度并扩展了竞争范围。二战以来,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内产生了关于南北关系尤其是南方国家不发达问题的诸多论说。

从现代化理论

到世界体系理论

1、西方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6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或发展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二战后处于激烈社会变革中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历史是朝一定方向发展的,先进与落后处于同一时间序列,而落后社会与先进社会相比处于一种劣势。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援用了以生物体自我增殖为原理的系统论概念和重视组织分化过程的结构功能主义。在此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包括布莱克、英克尔斯、艾森斯塔特、内特尔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将现代化理解为一种过程与产物的复合体,它描述了产生于西方、历时近三百年的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社会变革的过程与成果。在探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与策略时,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受到自然主义历史观和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全面影响,如罗斯托、帕森斯、列维、亨延顿等。

2、激进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

该理论流派出现干60年代中期,独特之处在于,把欠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现象”、“不发达发展”和摆脱依附状况的出路等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以及资本主义体系的总背景下考察。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主要表现为:巴兰及阿明的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普雷维什的中心――体系论;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论;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理论;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以及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就依附理论而言其基本观点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尤其是后者受内外因素制约而产生的依附状况及摆脱依附、自主发展的途径为研究对象;其次,对依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达成共识:依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间在经济的上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结果是统治国获得了扩展与加强,而依附国只是这种扩展的反映,从而导致依附国的落后与受剥削的局面;其三,依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即中心――的对立模式以及国家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格局之中的;其四,反对照搬中心国家发展模式,认为应根据自身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政策,其中以“停滞论”、“脱钩论”为较为激进的观点。

3、世界体系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以一种总体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剖析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区分了世界体系的三种历史形态:其一,“互惠的小体系”,即自给自足的不存在剩余和剥削的氏族社会;其二,“再分配的世界帝国”,即国家诉诸政治权力并以纳贡形式从直接生产者手中掠夺剩余的体系;其三,“现代世界体系”,即利用国际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机制把剩余从向中心转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分析的基本命题是拥有内部经济循环的庞大帝国如何向一个处于全球化经济体系框架内的民族国家体系过渡。作为激进的新者,沃勒斯坦反对现代化理论所指示的上升为中心的追赶型路线。他认为,当代世界体系正因为克服经济停滞的机制失灵而陷入深刻的危机,由此,他主张建立作为“反体系运动”的产物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南北关系的现实

1、国际投资领域

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垒球化的主要动力源,它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由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国际直接投资在南北国家间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在国际投资流出与流入的两个方面,发达国家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国际投资基本上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三大区域性国际投资圈,即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圈,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边缘化”趋势。

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与流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就是发达国家所忧虑的“资本外逃”现象。

2、国际贸易领域

二战后,国际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化原则在全球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但分析全球贸易的结构会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仍居中心地位,它们占据了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

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南北国家所占份额及增长率的差异,不仅是历史的产物而且是现实竞争的结果。不断强化的竞争使得南北之间关于“公平贸易”和“自由贸易”的争论愈加突显出来。北方国家迫于国内就业、绿党环保运动以及国内消费者运动的种种压力,指责南方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过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社会倾销”和“生态倾销”,认为这是一种“竞相跑向低洼处”的倒退的竞争,主张发展中国家在遵守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及环保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坚决支持者和实践者,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不考虑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特性的差异而要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遵守统一的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认为“公平贸易”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乔装改扮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真正意图在于固化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地位,保持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地位。

3、全球性生产体系

生产领域内的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约有4.45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许可、分包及特许等多种生产与服务的组织方式,建立起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生产体系。然而,在这个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南北国家的参与地位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许多学者在考察谁是垒球化的最大获益者时,都倾向于将跨国公司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如果我们真的想寻找一个中心。

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将轻而易举地找到。它的名字不叫跨国公司,而叫美帝国主义。”

由于在垒球性生产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来自不同国家类型的参与者的地位与利益格局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决策权和利润分配两方面。耐克运动鞋的价值链就清楚地反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跨国公司垒球性生产体系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异,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解读南北关系

的两点思素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竞争不是唯一的层面

尽管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南北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生产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内的竞争有所加剧,但竞争绝不意味着一场针对“现有有限资源”展开的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全球经济体系将为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南北双赢创造条件。70年代以来,发生在南北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所引起全球性关注都生动地说明,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南北国国际投资、贸易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双方都关注于现有资源的得失,而忽视双方深入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创造出的新资源。南方国家所获得的这些资源在未来又会促进其国内消费力的增长,从而为新一轮的竞争创造“空位”,为南北的双赢创造条件。

现代化理论的西方中心论、趋同论、赶超论诱使南方国家执着于北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必将引发南北国家之间就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同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从而加剧南北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反对派,激进的依附论在尖锐批判“趋同论”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脱钩论。“脱钩”自然不会加剧共同现有资源的争夺,但脱钩也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希望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谋求本国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义愤。

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 关于南北关系格局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面临解构。

从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现代”、依附论的“中心―边缘”到世界体系理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在解读南北关系时各种分析框架都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的特征。尽管90年代以来有学者试图结合经济垒球化的时代特征对以上理论流派做出全局性的反思,但对以上流派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似乎尚无人触及。例如依附论的代表人物贡德・弗兰克在其新作《白银资本》中试图在历史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恢复中国、印度等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然而就分析范式而言,被弗兰克倒置了的世界体系仍在一种“中心―边缘”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之中。

一方面,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即其“分析单元”的有效性面临质疑。在经济垒球化背景下,以民族国家国内经济GDP构筑的结构化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让位于一个无中心的多元化的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许多人认为国家的衰落、跨国公司的统治目前还是言过其实,但国家的权力让渡是不争的事实。非调控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不断实现双向让渡――向上让渡给国际组织(诸如WTO、OECD、IMF等),向下让渡给跨国公司、职业团体、新闻媒体及各种NGO组织。经济垒球化正在逐步抽离将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元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从而预示着他们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第3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首先,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监管或管治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固有的内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含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还存在着由于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因为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其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一般表现为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最后,金融危机的往往表现出如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造成经济危机;影响深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

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4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一方面—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接纳了来自西方的经济学理念,国民在思想价值观方面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模式。而经过国内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越高,而且是越来越快的步伐更替着,这也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缺乏的现象,导致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师生之间沟通、情感的交流,造成了整个教学的失败,使学生对这么学科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缺乏兴趣。造成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有以下几方面:(1)客观原因。“政治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其实一个抽象且缺乏乐趣的学科,并且跟我们的生活联系是缺乏直接性的,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其抽象性,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2)教学方法陈旧。通常情况下,教师是根据以往的教学思想在备课,讲述想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忽略了学生针对这门学科的主动性问题,总是按照一贯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课堂内容结束后,教师忽略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往往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就下课了,这样就是去了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学不到这门课的精髓所在,所以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的。(3)主观原因。学习不只是一方的原因,作为传授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存在问题。作为接受者的学生而言,其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视度不够,认为这是一门不适合自己的课程,也就忽略了其学习的必要性。第三方面—教师素质。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一切从基本内容开始,由最初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进而推论出经济学的原理,但是事实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对于现今的教学来说,单纯的讲述已经不能引起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了,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明白其重要性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单纯的以教完内容为任务,要以教会学生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融入到学科中为主要教学目标。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

2.1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讲的较少,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知道不多、分析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掌握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而进行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和讲解。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尽量避免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讲的内容重复,相反倒要与之实现科学的衔接。我们在讲授到垄断至今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候,经常把当代资本主义放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去考察,既在思维方式上拓展了空间,又可以增加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回答像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腐而不朽这样的间题时,必须有缜密的理论、严格的逻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笼统地教条式地回答只能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疑间和困惑。2.2根据当今社会主义的基本状况,教学内容部分发生了变化,虽然大体内容不变,但是其教学任务也是相当繁重,头绪繁多。其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外经济关系以及原则;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等等。2.3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改革的分析,同时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其教学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对于老师而言,教学任务增加了,备课量增加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不同的备课方式,使老师自身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备课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阅读了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归纳总结,以及概括吸收,不仅促进了教师对于新知识的渴求性,同时也解决了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教学内容的变化,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发现了新的东西、活的东西,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并且学生自己也会去反问老师一些关于政治经济领域的问题,使老师跟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加了,逐步的深入到了学生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学困难。使那些对政治经济学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开始接受这门抽象、晦涩的学科。

三、新世纪政治经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政治经济学不只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记住根据课堂内容跟课堂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设计备课内容,对此我们规定了一下原则:1)坚持的基本原理;2)将改革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灌输原则;4)坚持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原则。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好的教学方式传承下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关注实际问题,用正确的思维跟思考方法去面对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结语

第5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点滴体会。在此,对《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学生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使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后续人才。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要注重充实新内容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并无东亚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东亚共同体正随着“10+3”进程的推进在逐步构建中。中国是构建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又如,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只是依照课本引用2004年的数据就没有说服力,最好引用2007年的数据。必要的数据更新,需教师花费精力去寻找,应尽量使用各国官方、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二)跳出“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模式,加强理论分析,做到上下游课程的关联

相当部分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甚至不少论文,常常体现“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格式——在陈述观点之后,即以数据加以佐证,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学中,为了对论点进行展开分析,用数字来加以佐证,确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复“论点加数据”的模式,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当用经济理论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进行理论升华,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课程的关联性,融进邻近学科的知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在教学中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剖析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课程与《世界经济概论》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中,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另外,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相结合

讨论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讨论课的次数,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讨论课上,让学生陈述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

文科的基本功包括“口头”与“笔头”,即便一个人有许多创新的见解、缜密的逻辑思维、搜集了翔实且丰富的资料,但最终要通过“说”与“写”表达出来。经济类专业严格地说应介于文理科之间,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要锻炼“说”与“写”的能力。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说”的能力,书面作业或者小论文则是锻炼学生“写”的能力。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写一些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似乎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都不用粉笔,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特别是针对一些烦琐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教师的讲解。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感觉像放电影,记不住。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力求简单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可全盘用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一个共享的信箱或者网络U盘,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

我们是中国人,因此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好些。如谈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七)教学离不开科研,宜寓科研于教学之中

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不能脱离科研,科研可充实教学内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研究过的问题,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讲起课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费力并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师,要重视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并将其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以上仅仅是本人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碧玉.“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3):63-65.

第6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逐步改善,中国服务贸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还较低,结构还不尽合理,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还较低。从国际环境看,现代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从国内看,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2006年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好的一年,服务贸易继续呈现增长的良好势头,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附加价值较高的服务产品收入有较大增加。但是,由于历史及国际经济格局的现状短期内还不能有所改变等原因,中国服务出口还缺乏竞争力,服务产品的档次还较低,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努力,还需在要较长时间通过改善各种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才能达到更高发展水平的目的。

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纵观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有令人幸喜的方面,也有较多不足的方面。

1.1令人欣喜的方面:

1.1.1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2006年服务贸易收支总额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与GDP之比为7%,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八位和第七位,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的3.2%和3.8%。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1990年为0.7%,0.5%;2000年为1.99%,2.38%;2004年为2.51%3.0%,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见表1)

1.1.2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在进一步改善。2006年,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略有上升,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增长4.6倍,广告和宣传项目顺差增长25%,咨询项目逆差6亿美元,同比下降33%。

1.2不足方面:

1.2.1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2006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9万亿美元(包括货物与服务贸易)其中货物贸易总额为1.7万亿美元,占89.93%;服务贸易总额为1928.32万亿美元,占10.07%。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4%,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2%,服务贸易的增长慢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货物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升至第3位,而服务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为第7位。

1.2.2服务贸易结构单一,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作为服务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旅游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0.22%、运输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8.72%和保险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86%,旅游、运输和保险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而高附加值行业中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仅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额的0.78%和0.54%。贸易差额的结构也不合理,旅游项下顺差96亿美元,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项目,运输、保险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分别为134亿美元、83亿美元和64.3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前3位。

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3/4。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2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2.1中国服务业落后制约了服务贸易发展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72%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64%(巴西),而同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只有33.2%,2006年也只达到39.4%,2001年至2006年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中国服务业落后直接导致服务出口缺乏竞争力,从而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中国服务业落后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必然导致较低水平的服务需求。

2.2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国际分工及其格局的形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2、国际生产关系制约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方向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水平分工在现在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该格局首先符合先进国家利益,后进国家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收益,但与先进国家的收益比是不对称、不平等的。而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之一:先进国家主要从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而后进国家则集中于产品的生产,它强化了分工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掠夺性与强制性,发展中国家只有被迫迎合这种分工格局才可能获得发展机会,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滞后是正常的。

2.3人力资本投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人力资本造成各国服务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为以各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服务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间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亚产业间贸易。

其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导致服务的生产通常存在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服务业中相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内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亚产业内贸易。

再者,从需求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与收入高度相关,收入与需求密切相连,服务需求量的放大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成为服务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模式多元化的推动力。

3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3.1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

我国服务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这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但是从长远发展看劳动密集型服务由于缺乏高附加价值,竞争激烈,缺乏利润的获取力。当代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同时,应分阶段、有重点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业的增长方式实现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为手段,解决服务业人员的结构性短缺。服务出口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由以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到两者并举,最终到以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3.2建立和谐均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当今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世界上,更为均衡的经济秩序,将使所有的国家受益。当代有2/3的人生活在低发展和越来越落后的国家里,有1/4的人营养不良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系统是岌岌可危的。更为均衡的秩序致力于弱化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致力于资源分配、资金流动、市场分割和利益共享方面,促成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机会;应当以诚信为基础,以此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应当以合作为途径,各国之间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发达国家应该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促进发展在国家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应当以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促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优化。

3.3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由于许多服务业如运输、通讯、金融、保险与医疗、教育等部门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一方面致力于振兴我国服务业并积极推进出口,另一方面对国内新兴服务业予以一定的保护。按WTO规则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发展服务贸易,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

3.4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服务业市场秩序。

首先,要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第三,要改善服务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06).

[2]吴婧.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5,(09).

[4]赵书华,宋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5]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2006,(07).

[6]赵书华,李辉.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第7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TheCon-ditionsofEconomicProgress)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矿业在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与公共工程)的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娟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部门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助其他生产过程的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

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②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我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①。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②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1)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研究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基本框架。③(2)克拉克采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克拉克考察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的变化。(3)克拉克通过分析若干国家在一定时间序列中所发生的变化,来探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规律。(4)克拉克引用了最终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劳动来规范经济事实。

因此,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上看,克拉克所发现的规律,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配第定理,即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描述性规律现象;二是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2.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1971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④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I部门)和服务业部门(S部门)。他认为:“分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及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信;服务业——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⑤

库兹涅茨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和产值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所使用的生产性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动”⑥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是类似的: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40%以上降到近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示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以及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这些趋势在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份额数量中可看到……所有这些都由近年的按人口平均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间的截面联系进一步证实。”①

“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A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急速地下降,从开初的50%-60%水平下降到60年代初的10%以下到20%左右的水平。I部门份额则从开初水平的20%-40%,在大多数国家都上升到超过40%—但情况与产值份额的变动不同:I部门份额的上升与A部门份额的下降相关地来看,它并不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上升,或是低于S部门,或是大体相等。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和缓上升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份额的和缓上升,这同制造业在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对照。接着的则是S部门份额的显著上升,它抵消了A部门份额下降的大部分。如果说,产值结构的‘工业化’和部分地‘服务化’了。”②当然,“主要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趋势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及劳动力份额间近年来的截面联系是相一致的”③。

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部门相对产值的概念,对部门I的产值与部门I的资源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我们令:T和TI分别为总产值和部门I的产值;O和OI分别为总资源和用于部门I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fi为部门I占总产值的比重;gI为部门I占总资源的比重。则有fi/gi=(Ti/Oi)(T/O)

因此,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上升比例(ki)大于其中总资源的比重的上升(mi),相对于全国劳动生产率,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于其占资源比重的下降,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当然,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运动,也将依赖于全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的变动(T/O)。

在多数国家农业部门占总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比重的相对下降几乎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相对下降一致,那么ki/mi约为1。相对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而言,这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肯定保持着同一水平,因而,农业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肯定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一致。同样地,工业部门的情况证明,其占总资源的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总产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于ki/mi大于1,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相比,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肯定会明显地以高速上升。最后,事实表明,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占总资源的比重相对上升得比其占总产量比重要快;且ki/mi小于1,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明显地低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

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这表现为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处地位的变化。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分别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

1、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点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必然会同“一、二、三”向“三、二、一”转换(表6—1)。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在19605年至1980年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下降,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5%,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9%,发在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1%。其中,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得尤为明显。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上升,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1%,发达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4%。其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得尤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上升,分别提高了4%和8%。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极大地吸引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一时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别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比重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从1960年和1980年两个时点横向比较分别观察到,一国经济处在低收入阶段,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占绝对地位,而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阶段时,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位居第一位。一国经济从低入到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下降了60%,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了约20%-30%,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更为迅猛,约为30%-40%。这些充分证明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吸引力最大,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2.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么饮食、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消费需求升迁,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医疗、教育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表6—2)。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1960年至1990年,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1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11%,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6%,其中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比较显著。

因而,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60年的“一、三、二”,转换为1980年的“二、一、三”,1990年演化为“二、三、一”。低收入国家地区在1980年和1990年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属于向“三、二、一”演化的过渡状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始终呈现出“三、二、一”的状态,但其内部构造有所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继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趋缓。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也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但产业结构软化趋势非常迅猛。在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迅猛上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趋于下降。因此,从不同收入的国家类型的时间序列中可以观察到,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先升后降。这必然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演化为“三、二、一”。

《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样是时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型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次序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及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较低;与此相反,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横向比较同时发现,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单就技术经济因素来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第一产业,在第一次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第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只有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界限。所以,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强农业也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全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工业的主导地位作用主要表现为为第一、三产业提供现代化的劳动手段。总之,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但双向的关联性质又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三个产业的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分工发展和市场规模的差异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三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力,但对各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有差别的。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其科技进步比第二、三产业要困难得多,所以必须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科技进步会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第二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减少和吸收相抵就导致了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稳定,这也是形成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和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长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三个产业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其自身的劳动力相对比重降低和绝对量减少,这就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即劳动力必然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一产业,这也是加速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生产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三个产业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民的需求。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相适应的。收入水平越高,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越会相对下降,而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需求则会相对上升。因为第一产业的产品主要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弹性不大;而且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总量中会趋于下降。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提出更高和更大的需求。这就必须在大力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调整工业结构。21世纪我国应在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基础上逐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规范管理,重点应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服务的行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知识产业与文化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二、一、三”向“三、二、一”的方向转变。

当代世界的知识经济与文化经济之潮

长期以来的两极对立思维使我们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文化与经济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差异鲜明,独擅一域。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指出,一定的经济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建立,一定的文化则必然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包含着文化。

前已述及,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所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至少包括当代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级化的趋势,经济的文化化趋势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这就是说,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

1990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玻特(M.PORTER)提出了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

投资驱动阶段: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

也有学者把前三个阶段对应于资源经济阶段、资本经济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资源经济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集约化

投资驱动阶段——资本经济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集约化

创新驱动阶段——知识经济阶段——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集约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的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产业下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

产业结构下游化的突出表现是实业逐步让位于服务产业。如从总体发展来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部门,商业等流通部门的地位逐步上升;其后,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产业等经济方式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心;再次,服务业的地位:如从业人员数量、层次,吸纳社会资本的总量,资金流量和行业利润率等进一步上升。

产业结构下游化源于需求结构的上游化高档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需要也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人们在生活中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在总体支出中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则会大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这就是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的定理:饮食费用占整个家庭开支的比重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减少。饮食费用与家庭总开支的百分比就叫做恩格尔系数,人们的收入越高,对主要提供人们食品的第一产业的需求就相对越少,恩格尔系数就越低。

70-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人们提出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进行划分,将其中的脑力劳动部分称为第四产业,一般称其为知识信息产业。这一命名历时近20年,才为我国经济所瞩目。

下游产业和高级需求优先增长的规律,在文化经济领域就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的优先增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们在满足了生活最基本需要之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9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方面的精神消费的支出不断提高。1995年此类消费的比重为8.84%,1996年提高到9.57%,1997年提高到10.7%,消费支出1997年为人均448元,比1995年增长43.1%,比1996年增长19.6%。其中在娱乐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年人均为112元,比上年增长25.3%,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238元,比上年增长16.5%;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年人均98元,比上年增长21.1%。另据林毅夫先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99亚欧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国际会议提交的论文)一文提供的材料,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1994年社会文化娱乐用品的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1%,1994年我国书报杂志的社会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2.7倍,年均增长率17.2%,而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是1978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为8.3%。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娱乐用品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

当代世界服务业异军突起的现实实践,促使人们又将第四产业中的满足人类心理感觉的服务业分出来,称其为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想象、故事和情感。他断言,在未来25年里,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贫穷将被重新定义为“无力满足物质需要以外的需求”。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资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和逸闻趣事。他甚至预言,未来收入最高的人要数那些“故事大王”,一个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给产品所编的故事。看看当今的“故事大王”们,你就会觉得此言不虚。看看今日席卷全球的世界杯足球浪潮,看看罗马里奥数千万美元的转会费就一目了然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温芙雷当然是讲“故事”的行家,闻名世界的大导演斯匹尔伯格也真正是讲故事的巨匠,大众文化明星迈克尔•杰克逊则更是煽情的高手,他们无一不是坐拥十亿的亿万富翁。而迈克尔•乔丹则是制造“故事”的“一代天王”。这位NBA的“激情王子”成了这个星球上激情事业的象征,ANYTHINGISPOSSIBLE,一切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梦都是可能实现的。NBA就象这个世界上曾经经历过的革命、摇滚艺术,甚至性解放一样,成为席卷世界的飓风。NBA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在一个消费故事和消费梦幻的时代,它出售故事和梦幻。所以有学者提出,随着人类对服务业、娱乐业、旅游业、影视业、信息业、网络业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心理学。当然这是指中心地位的出让,而不是指经济学的消亡。在我看来,今日的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因此,未来的发展不是心理学取代经济学,而是经济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的双向交融,是经济文化学或文化经济学取代今日的经济学。

总之,当人们的初级的、低层次的、偏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高级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就会凸现出来。人们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

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艺术文化生态格局的巨大影响

文化在经历农业经济时代之后,步入工业经济时代。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新技术革命,以及由此伴生的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的新经济革命。文化发展如果不与这种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文化传播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媒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艺术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工业、广告工业直至多媒体工业,而且带来了旧的传播媒体的更新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和出版工业。如果认为文化媒体革命仅仅只是传播方式变革,无疑是极大贬低了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因为它同时带来了文化本体革命,实现了从纸媒质文化向电媒质文化的变革,荧屏取代舞台成为表演艺术的主要天地,广播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的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20世纪初叶经历了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文化具有了崭新的传载形式,不仅实现了人类文化史上继纸媒质发明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化媒体革命,同时也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与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相对应的文化艺术就是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电影艺术等都是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时代的最新创造是音像、多媒体艺术形式。它们组成了光与电序列。它们是间接艺术,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艺术本体通过电子艺术媒体传播。在间接媒体艺术领域,如今以它们为代表的电媒质艺术已经取代了以图书报刊为代表的纸媒质艺术上升到前沿地位。即使在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之间也是代际更替,相继领先发展的,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相继问世,依次占据时代前列,显示了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创新更生态势。这一序列才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再问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代表性艺术作品和里程碑式的人物的时候,答案将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序列可以参加侯选。

一些曾经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大众,一部分曾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文艺样式将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被边缘化。其中一部分传统样式将主要依靠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继续生存发展。如果说通常所说的文物是死文物、是死的文化化石或者静态文化遗产,那么它们则是活文物、活的文化化石或者动态文化遗产,应该列入文化遗产支持保护目录之中,受到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支持保护,使之不断传承下去,不致于湮灭失传,从而保护人类和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其中的一部分经过更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适应了新的文化生存环境,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将继续发扬光大,活跃在文化大舞台上。这正是我们提倡的积极的文化支持保护战略。

迅速动员,实施21世纪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221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第8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不仅有其深刻的背景,也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全面地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利于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对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思考。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概述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就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立体式的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标明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如果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一简单的概括,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它具体包括:(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2)客观地估价 对外贸易在一国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 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

(二)格局创新 它具体包括:(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 ,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趋势,全球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3)国际贸易重心已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单一重心的格局。

(三)制度创新 它具体包括:(1)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拥有更强约束性和更高运转效能的世界贸易 组织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2)区域性协调机制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加强;(3)国别的“管理贸易”制度的 推广和普遍化。

(四)政策创新 它具体包括:(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开始相对地退 入低潮;(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措 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它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溶合;(4) 区域内“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形成。

(五)构成创新 它具体包括:(1)国际贸易的在比例结构上出现重大调整;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 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尖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 别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服务贸易、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以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体制以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多边体制的管辖范围。

(六)工具创新 它具体包括:(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2)现 代通讯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信息工具;(3)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的革新更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如虎添翼;(5)各国在促进和便利贸易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实际内容还远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深入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和当代国际创新、国际投资创新的日益溶合,产生新的更广泛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国际经济的全面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这个全面的立体式的国际贸易创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

其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由于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在时间上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并构成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国际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的时期内。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的时代的来临。

再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崇尚开放与自由,努力挣脱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近20年的禁锢,鲜明地高举起了开放和自由的旗帜,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从观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格局创新到政策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开放与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长期抗争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退让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创新方面。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但是,承诺贸易集团成员共同一致的对外保护的合法性本身又标明了这种自由化的浅薄。因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相对提高了贸易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

最后,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特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首先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在国际政治发生根本性变迁后,与此关系最为紧密的西方发达国家既出于争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于维护共同的国际利益才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和深入发展,并直接成为各个创新领域和方面的主要参加者。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一直操纵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全过程,把握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些都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者。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剖析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为90年代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形成的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现实基础。全面地深入地剖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利于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加以剖析。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的“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把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政治和军事对抗的威胁之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和制约。随着苏联的突然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的政治格局终于被打破。但是,由于旧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发性”,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无法形成,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新格局的酝酿和形成的“无格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了政治神经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下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的位置。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方面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宽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当代世界生产力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最显著的特点。

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就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凝合为一个整体。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过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其它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

全面的渗透,进一步地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领域溶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它、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 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其基础还是在其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的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的推出,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尖技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日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它们本身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上,更表现为广大发展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它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更快地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当各国开始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以后,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大都共同面临着下列问题: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溶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

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两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的最新发展。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动力的驱动,当代国际贸易才发生了从观念到格局、制度 、政策、构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创新。

三、几点启示

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的初步剖析,可以得出下列启示性的结论,它们能够引发人们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发展,还可能成为经济贸易振兴与腾飞的前提条件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得益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实质性转换,得益于和平与发展的真正到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政治环境的稳定。这是保证中国改革开放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第二,只有坚决地把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溶入国际经济的发展体系,中国经济贸易才会有真正起飞的明天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建立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基础之上。没有这种依赖关系,国际贸易创新就难以形成。事实上,如果一国经济脱离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那么它也就不可能从这种相互依赖中获得利益。尽管溶入相互依赖关系体系需要付出代价和作出牺牲,但对于长期实行封闭经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从长远利益看,这乃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基本出路。

第三,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不仅要在观念上,更应该在实践中,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甚至是根本支撑。

第9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范文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各类经济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融合,最终朝着无国界经济转变的一种过程和趋势。伴随着国际分工日趋深化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其主要标志是: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跨国公司作用显著强化;国际经济合作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快速膨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中,能够获得它们自身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发展中国家要想得到发展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特殊的“后发优势”,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优势,就有可能以发达国家所远远不及的速度发展,加快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拥有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它们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游戏规则”,试图把经济全球化灼过程变成其谋求经济、政治霸权的过程,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以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切实把握好分寸,注重趋利避害,防止欲速不达,在经济和政治上受控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国家改变了对外国投资的态度和政策,纷纷取消了在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中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旨在吸引外资的政策法规,为适应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有些国家还大力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创造良好的硬环境,以便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这些行动本身对国际投资者来说就是一种绿色信号,无疑有利于投资要素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优化配置和自由流动。我国境外投资者应该及时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这些条件和机遇,寻求优越的投资环境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以便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当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仅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竞争也空前激烈。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起着支配作用。而我国境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创办跨国公司的经验相对缺乏,加上西方发达国家正时刻警惕着中国这个第三世界新兴的强劲对手,使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我们既要积极发展境外直接投资,使本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又要保持清醒头脑,使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内商品短缺的现象已基本结束,市场开始出现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在9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如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已经高出市场需求的4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60%,空调生产厂家开工率只有43.4%,供大于求的电子产品达到75%。另据国内贸易部对605种商品的供求情况排队,供大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的品种高达99.8%,其中供大于求的品种占72.2%。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过剩并不是极少数产品的偶然性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致的,而是大面积的产品和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面对这种严重的生产过剩,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扩大政府支出,降低银行利率,增加出口退税,减少法定准备金,甚至在通货紧缩时期逆势加薪等等。采取这样大的力度和密度的综合调控手段,旨在扩大内需,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然而其成效不甚明显。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过剩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是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造成的,这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不可能完全仰赖常规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来解决,而必须采取治本措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我们应该适当扩大境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向国外转移部分富余的生产能力,开拓国际投资的新领域。特别是发展以实物形态资本为载体的境外直接投资能增加我国国内市场的总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在国内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一些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同时,还存在着某些资源短缺的问题。若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资源丰缺的标准,即资源种类的齐全程度、资源储量的充裕程度和资源品位的高低程度来衡量,我国属于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则相对贫乏的国家,而且矿产资源品位低。如石油、木材、橡胶、铁和铜铁矿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不少资源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我国目前已探明的铁矿资源虽有500多亿吨,但其中97.3%的储量为贫矿,平均含铁率仅为30%左右。按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预计到2010年国内45种主要矿产资源约有1/2不能满足需要。面对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更多地将眼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开发的合作与竞争,有选择地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以便解决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与某些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同时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

三、外贸出口环境变化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世界生产力加速发展,许多国家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外贸领域的摩擦和争端此起彼伏,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仍很盛行。许多发达国家在加强贸易保护的过程中,重点强化了非关税壁垒,包括质量标准壁垒、环境无害化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反倾销壁垒等。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对出口国的依赖,提高本国自立能力,推行进口替代政策,设法提高关税,实行配额限制等。特别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入发展,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区域性集团内部相互取消关税和进出口限额,乃至完全开放边界,使成员国远比过去更为便利地进入当地市场,实现商品交换和优势互补,大大增加了相互间的贸易机会,使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体”内循环为主的特征。与此同时,集团成员以外的国家,由于不能享受种种优惠政策和权利,其商品很难进入区域性集团内部市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面对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化,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境外直接投资,通过这种方式越过各区域集团贸易保护壁垒,渗透到不同区域集团内部设立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以便占据当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我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增长,连年出现贸易顺差,出口商品结构也逐步改善,但仍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到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等瓶颈制约,我国目前外贸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为主,技术含量和档次较低,从而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外贸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偏重港澳地区、日本、美国及欧共体国家,这在一方面加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遭到反倾销指控明显增多。三是我国外贸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外贸政策、竞争法规和价格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出口企业相互杀价竞销,这不仅导致外贸企业效益增长大大低于外贸出口数量增长速度,使部分外贸企业亏损,而且为国外反倾销提供了口实,丧失了部分市场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抓紧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有效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有必要拓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条渠道一境外直接投资,努力形成基本合理的境外投资区位及产业布局,通过建立发展境外生产经营体系,广泛开拓国际市场,这样既可避开上述影响出口的制约条件,又可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牵引拉动力量。从国际经验看,一国要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较大影响,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占据较为主动和有利的地位,不能单纯仰赖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必须努力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支持国内有能力的企业构筑境外生产经营体系。当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保持相对稳定,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会被境外直接投资所部分取代,国际分工亦将由贸易主导型向投资主导型转换。

四、世界科技加速发展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主动权,处于优势地位,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竞争的舞台上扮演主角。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使高科技产业逐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如美国近年正式颁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企图以此作为带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确立其在世界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英国推出了“技术前瞻计划”,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发展计划;法国推出了“阿丽安娜新型火箭计划”和“新空中客车计划”;日本则推出了“地球科学综合研究计划”、“超级钢铁材料开发计划”、“脑科学时代计划”、“辐射光科研计划”、“智能制造技术计划”等等。由此可见,加速发展高科技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一张“王牌”,高科技产业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一道宏伟而靓丽的风景线。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给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原有产品质量,从而更方便地打开东道国大门,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另一方面,由于当代世界科技创新8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格局尚未改变,它们通过种种措施维持技术的垄断,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能力减弱。

对于我国境外直接投资而言,世界科技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以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的取得,表明我国在有些领域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有些领域里正在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也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缩小这种差距,仅仅靠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是不够的。因为发达国家为了延长其对先进技术的垄断时间,往往极力避免先进技术在东道国过快扩散,将许多研究开发活动和关键产品的生产放在国内母公司进行,而只将成熟技术和最终产品的装配线转移至东道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难通过利用外资获得完整的、一流的先进技术。而且过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恶化,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我们应在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同时,努力拓展境外直接投资,以多种形式主动参与国际企业间的合作,以便更直接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及时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向国内进行传输和扩散,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和“辐射效应”。

五、加入WTO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WTO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的宗旨就是从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突破国家和地区保护主义的障碍,逐步实现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达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各国劳动者充分就业,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WTO作为当今世界调节国际经贸关系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其巨大的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WTO后可以得到最惠国待遇,从而避免在出口商品时遭受歧视;可以享受稳定的、较低的关税税率,以利于本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可以利用WTO所确定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使有关贸易争端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也有利于及时掌握世界经贸的动向和信息,并从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中受益。但是,加入WTO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也会遭受巨大的冲击。作为WTO的成员国必须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贸易透明度,扩大金融、保险、电讯、运输等服务领域的开放度,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直接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WTO既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很大挑战。从总体上看,加入WTO使我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大增加我国在世界事务、特别是国际经贸方面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使我国能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我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使我国在乎等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以便更充分地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在境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可利用WTO正式成员国的地位,争取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进入东道国市场,可以将我国一些长线产业的生产能力转移出去;拓宽境外直接投资的领域,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我国经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入WTO对于我国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但是,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带来一些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金融、电信、计算机、汽车等行业领域,我国企业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由于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使我国跨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国内市场这一保护性屏障和依托,处于腹背受“敌”、内外夹攻之中。对此,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速企业技术进步,通过苦练内功,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要变压力为动力,主动迎接挑战,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抓紧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尽快构建一批能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重量级选手”,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效益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廖民生.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张金杰.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资本流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聂名华.试论中国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J].财贸经济,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