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当代经济发展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当代经济发展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当代经济发展

第1篇: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张謇;经济主张;经济发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各国经济发展并不能脱离全球大环境独立存在。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并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和两个经济体主导。真正主导经济发展的更多的是市场。那么作为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好经济就不能只是单一的买方或者卖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中国的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十几亿人民努力奋斗得来的。作为发达国家的英美等国,都在过去进行了国家的产业转型,大量的实体经济和工业由英美本土流向了发展中国家。今天的英国和美国,实体经济已经逐渐被虚拟经济替代。基于英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很多人认为金融业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成熟的标志,实体经济并没有过去那么重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经济在近年来更是成为热门话题。关于是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还是像发达国家一样逐步开始转型也成为热议话题。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明显看到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一个国家机器来说尤为重要。在今天,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中探讨出新的内容。中国近代知名实业家张謇先生的经济主张值得我们进行新的探讨和研究。

一、背景研究

(一)张謇思想的提出背景

清光绪年间,变法之声不断,涌现了诸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作为通过传统士大夫之路走上政坛的一名传统文人,张謇最初可以说是标准的“保皇派”。张謇起初对于变法并不赞同,他并不认为通过学习日本的变法经验可以改变清政府领导下的中国,他不认为激进的变法适合当时的中国。事实上,张謇的主张一直比较温和,比起变革,他更希望改良,他的很多主张应该属于“改良主义”。戊戌变法使整个清廷都受到了剧烈的思想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改变”可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路径。张謇虽然不赞同变革的做法,但是他对于变法派是抱有同情的,作为同样的爱国者,他能够理解为了使中国走出困境所尝试的一切努力。张謇在新思潮的冲击中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经济思想,“实业救国”的主张被提出。张謇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建立在工业发展之上的,因此轻工业中的代表棉花和重工业中的代表钢铁才是铸就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被拖入了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当时的中国是几乎没有工业的,如同一个扛着农具的人走入了琳琅满目的世界市场。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工业化系统,让人看到另一种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结合中国的实际,张謇认为必须发展工业。由于张謇的各种主张抱负并没有得到采纳,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希望通过实践证明“实业救国”的主张是行得通的。

(二)当代背景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就处于疲软态势,各国为了经济增长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效果各异。2020年,全球经济又开始急速下行。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统计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率为负值,具体数值大概为-4.3%,整体经济倒退。迄今为止,这是经济大萧条之后,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严重下降。2020年全球经济的损失总量超过了12万亿美元。根据分析,2019年全球制造业持续衰退,工业产业发展缓慢。由于多种因素,如航运压力剧增等,全球进出口额也受到了巨大影响。2020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额开始稳步上涨,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具备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以及制造业上的优势。张謇的“棉铁主义”和“实业救国”在21世纪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张謇的经济主张在后疫情时代又有了新的研究意义。

二、张謇经济主张的具体实施措施

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滨江临海,是一个运输方便的港口城市。作为中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2位的城市,南通的经济发展成绩非常亮眼。南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它的工业奠基人———张謇。张謇为这座城市投入了毕生的热情,他将自己所有的抱负都在这座城市施展,将自己所有的经济主张都运用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之中。

(一)大生纱厂的建立

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使用武力压迫等手段打开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大门。此时的西方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工业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英国初见雏形。1840年前后,英国的纺织业已经进入由机器生产代替传统手工加工的时期,这就使得西方在生产力方面的竞争力快速增强。中国国门遭到强行打开以后,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对外销售大量的丝织品、陶瓷与茶叶,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但在鸦片战争以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西方在中国境内倾销产品提供了便利。大量机器制造的纺织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贸易逆差被逐渐逆转。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农耕文化盛行的时代,面对新世界的技术冲击,农耕文化无所适从,中国的棉纺织业遭受重创,大量的真金白银流出中国,成为外国资本家积累的原始资本,为外国资本家压榨中国提供了更多支持,形成了恶性循环。张謇从中看到了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其中工业发展才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积贫积弱不单单在于封建制度的制约,实业的发展落后也是导致中国失去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张謇的首次实践就开始于大生纱厂的建立。1894年因家中长辈去世,张謇丁忧回乡,回到了通州也即今南通市守制。1895年,张謇受命于张之洞,开始着手在南通设立大生纱厂。张謇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在运输方便的唐家闸建立大生纱厂,在此处设厂有利于之后产品的生产与运输。最开始纱厂的建立依赖于政府拨款,但是,由于款项较大,拨款的速度很慢,款项迟迟不能下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謇不断奔走,大生纱厂才得以最终建立。建立之初的不易,也让张謇意识到资金的重要性,单纯依赖已经孱弱的清政府拨款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在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早期的股份制形式,纱厂的运营开始向社会集资,依靠民间力量。这也是张謇被毛泽东评价为“产业资本企业代表人物”之一的重要原因。

(二)南通海垦牧公司的建立

1901年,张謇又进一步筹划建立了海垦牧公司。海垦牧公司建于沿海位置,统一进行筑堤、开河、建闸等工程。垦区以种植棉花为主,张謇将海垦牧公司的土地租给棉农,由他们种植棉花,棉花成熟后再作为原材料卖给大生纱厂。海垦牧公司的建立使完整的产业链出现了雏形,海垦牧公司在产业链中属于中间环节。当代学者温铁军曾认为,张謇是一个社会企业家。大生纱厂以及海垦牧公司都是社会企业,这类型公司会调动整个社会进行运作,不是单一地由资本进行操作。清末民初的企业家在创办企业的时候更多地带着爱国情怀,创办企业是为了实现实业救国这一最终目的。

(三)产业链的形成

大生公司的经营模式在当时是具有创新性的“公司+农户”的形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把农业领域里的原料生产与纺织业产业链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张謇的经济主张从不是单向发展实业,他为生产建立了双向通道,做到不同产业合作发展,最终达到1+1>2的效果。近代中国农业发达,工业落后,将两者结合,可以使整个产业链达到一种发展平衡。在大生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张謇一直致力于对南通进行综合建设,实现城市与人民一体化、整体化发展。这其实就是把整个社会当企业来经营。反之,我们也可以说是将企业社会化。张謇的理想一直是“余毕生抱定村落主义”,农业工业是相辅相成的。在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张謇的经济主张可以具体归纳出两条经济学理念:其一,通过建立全产业链节约成本,共同发展。其二,将外部风险放到内部来处置。首先是成本方面,张謇的实践做到了全产业链在地化,所有的交易在这个产业链中得到了循环,节约了各个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额外成本的同时也将收益实打实地送到人民手中。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张謇将农业、商业、工业、金融等多种经济门类结合到了一起,外部可能产生的一些风险无形中被内部化处理了。所有的风险都只是发生在生产销售环节当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业链的建立保证了大生集团的长期发展。农、商、工独立存在,但又相互协作。在经济得到发展、产业获得利润之后,张謇利用这些成果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他在南通兴建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博物院、医院、福利机构等等也一一在南通拔地而起。本土产业链产生的利润在本地得到最大化利用,也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真正做到了取之于南通,用之于南通。

三、张謇经济主张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对当代经济发展的正面启发

在张謇的经济主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强调“实业”的重要性。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他始终认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工业、农业都不可以成为为了发展一方而牺牲另一方的关系,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式,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原始资本大量积累,英国也因此成为第一批发达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英国开始迅速转型,大量的工厂开始向海外转移。直至今日,英国本土的工业已经所剩无几。伦敦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英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一部分食物大量依赖进口。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中国是否要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放弃工业和实体经济而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成为新的议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大量资本涌入金融市场,很多人开始思考是否金融市场的发展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2020年,海外许多国家出现生活物资匮乏等问题。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量出口物资,小到口罩、防护服,大到呼吸机、消毒灭菌设备等,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医疗器械,中国再次利用自己的工业优势拉开了贸易逆差。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在特殊时期展现出了雄厚的实力,也成为中国面对危机的底气。结合古今,张謇的经济主张中的强调“实业”这一理论在经济发展遭遇危机时依旧具有启示意义。我们不能因为要发展一个产业而去选择放弃另一个产业,这是顾此失彼的举措。完整的工业体系犹如一个链条,是国家向前迈进的重要零部件。中国是当今世界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这是一种优势。在当代,经济要发展也需要随时进行一些变革,一刀切地去放弃某一个产业不是明智之举,这是没有思考的举措。虚拟经济的发展其实也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我们要做的是整合产业链,进行产业优化,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虚拟经济的发展要和实业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终达到全产业的升级和革新。

(二)张謇经济主张的局限性

第2篇: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当代中国;石油经济;经济发展

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各个国家都迫切需要石油,能源危机是非常大的,这样就很有可能约束我国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必须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这样才可以彻底打破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实现中国石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一套完善的石油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上的石油消费和生产大国。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体系越来越完善,其发展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当前,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目标是以开发和运用可再生能源为主,比如天然气以及石油等,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出台有关的政策。并且科学制定有关的节能策略,积极开发和勘探油气资源,不断创新现有的方式,提升产品的有效利用率。努力开展丰富的新能源,多鼓励采用石油的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原油的依靠程度。构建完善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对其不断完善,让其可以符合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形势。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很多石油公司都已经渐渐发展成知名的跨国大公司,比如中海油公司以及中石化公司等,而且在国际石油经济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石油经济也开始朝着全球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中国石油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1)石油供需失衡。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我国石油消费已经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该阶段原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供应越发紧张,这样容易阻碍我国石油经济稳定发展。[1]一般来说,石油储量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我国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当前中国石油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是石油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2)石油价格上升。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日益提高,我国进口原油价格自然也就会越来越高。我国进口石油在2002年的费用已经超过127亿美元,但是在2009年已经超过880亿美元。油价的日益提高很有可能会造成我国外汇支付量迅速提高。但是伴随着石油开采越来越难,油价上升是势在必行的。

(3)原油资源不足,使用没有节制。世界上任何国家,其原油的储量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对油品需求的增加是当前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因为原油开采难度相当大,而且全球石油经济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石油资源很有可能面临耗尽的结果。

(4)进口途径缺乏多元化。交通途径是否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发展。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途径是以海运为主,进口途径缺乏多元化。并且在我国海运路线中最关键的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容易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一旦碰到恶劣的天气或者外交因素影响,只要出现冲突,我国就容易处在被动的状态。

(5)能源外交。当前,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日益激烈,石油不只是单纯地作为商品在全球进行流通,其属于较为特殊的战略物资,石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事实上,国家之间的能源外交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3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调整产业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要想促进炼油业稳定发展,必须要注重经济增长,积极创新石油行业的发展路径。因为经济依靠石油当作城市提供拓宽石油石化产业链,积极促进先进服务理念的运用和开发,融入天然气的石油中心,建立国家级石化基地,进而形成大规模的石化产业基地。尽管依靠石油资源,但是其已经使影响发展的因素发生改变。并且因为石油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不断创新产业转型渠道。

(2)有效缓解我国社会发展和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为了使我国能源资源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得到高效缓解,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合理运用能源资源。第一,必须要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节省资源,将节省资源作为重要的方法,积极开发以及运用最新的节能降耗技术,对于物耗和能耗都相当高的产品以及设备,必须要将强制淘汰机制落实到位;第二,科学制定专项规划,清楚明确每个行业的节水节能工作,努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以及公共建筑;[3]第三,加强循环经济的发展,以社会消费以及资源开发等多角度,促进资源循环运用以及综合运用,尽可能开发可再生能源;第四,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从根本上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第五,重视节约能源生产消费方法的提倡,在全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3)提高低碳发展意识,构建低碳思维。长期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石油产业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积极响应中国梦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石油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低碳发展意识,将企业的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宣传节能减排的理念,倡导低碳消费。就整体战略层次来看,必须要针对企业合理制定低碳发展的战略和长久的规划,进而实现稳定发展;就职能战略层面来讲,不仅要建立和健全对应的节能减排机制,利用制度保证以及约束低碳环保策略的推行,必须要加强企业职工以及管理者的低碳意识,需要构建完善的低碳评价体系和制定有关的激励政策,将经济利益和低碳管理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研究节能环保方式得到主动性,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需要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作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好不要使用污染较高和消耗较高的能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友好型建设目标。

(4)构建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处理意外事件的效率。就我国基本国情来讲,要想长时间处在世界经济环境下,必须要构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其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效率做出正确的判断。结合我国国情,根据消费者对石油产业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对石油的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石油资源很有可能用完。[5]如果有这样的一天,我国就只可以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这样容易导致我国石油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要构建国家石油储备,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国际石油市场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经济危机,进而防止在石油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科学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石油储备管理制度。结合全球每个国家构建石油储备的情况,立法在建立石油储备管理制度中是最关键的。我国有关部门需积极出台关于石油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的法律规章,实现市场中一切经营行为的规范化,进而促进我国石油经济稳定有序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石油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经济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想要获得更多的核心市场竞争优势,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石油储备制度以及石油储备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样有利于推动我国石油经济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龙.当代中国国有企业伦理建设的双重维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2]张天祎,丁浩.探讨当代中国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18(3):51-53.

[3]黄金秋.当代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346.

[4]张明功.中国石油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第3篇: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立统一;生态文明建设

1两者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对立性,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就会不可避免的伤害环境;如果单纯保护环境,经济活动又会受到限制,得不到提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直都把经济发展放在了首位,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年土地荒漠化、森林质量下降,草原退化、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现在一到冬季,大部分地区的雾霾久久不散,好多地方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好多城市都像是雾都一样。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政治、民生、教育、医疗等提供了支持,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表现,也是我国立足于世界的本钱,但是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以一定的环境因素作为依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的质量,这是两者之间所必然存在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绝对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着统一性,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发展的,不管是哪一方的发展走势良好都会带动另一方的进步。进入新时代的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付出更多的精力,不会再单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去盲目的追求经济的GDP。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对原生大自然的改造上的,如今的地球表面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两者之间共同促进发展,而不是相互成为羁绊。经济活动是以大自然为依托进行的,没有了大自然提供的生产原料,经济活动就施展不开,没有了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了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进行加工,我们的社会也得不到发展完善。坚持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要坚持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就要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就是事物中所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是彼此促进的过程,缺一不可。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另一方面其实就是生态环境的开发过程,如今我们不再对环境盲目的利用,而是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去做好我们的经济活动,两者不是阻碍的条件,而是一起奋进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总是以经济的发展为首位,以为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国家就会强盛,民族就会强大;但是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也不会发展的很长远;因为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是会枯竭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对自然环境毫无节制的利用是自作自受的结果,终究是会报复到人类身上的,我们应该爱护这个可爱的地球。我们以后所要发展的经济是在保护好大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活动,环境问题不管是对于我们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世界的清洁空气,就必须把两者统一于绿色发展方式过程当中,以此使得两者共同进步。

2对我国的当代价值

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保障人们生活。“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要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使我们人类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干净的空气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有了高质量的空气我们才能生活的更加美好,所以必须重视良好生态的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与财产安全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一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之前的我们一直在追求经济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环境,如今看到了这样盲目的后果,重新分析并认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生态的保护就更加积极。二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在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转变过来并循环利用、节约回收资源的经济模式,是一个升级版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以绿色转型为主攻方向,全面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把循环发展作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基本途径。”通过绿色方式作为主打歌,更好的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平常也可以感受到相关潜移默化的节约过程,让我们也能亲身的体会到资源节约方式所带来的好处,给子村后代的发展留下更珍贵的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学整合——环境、经济、资源,秉承伤害最少的环境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理念。循环经济是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是当下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绿色低碳方式为前锋,鼓足干劲更好的保护了资源,更大程度上也把经济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三是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的活动是要以保护大自然为基础的,否则总有一天会受到大自然的反击。我们人类离不了绿水青山也少不了金山银山,缺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在为人类的后续发展提供原始动力,才能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经济水平发展的再好,也不能像大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为人类提供最基础的生存条件,碧水蓝天的环境才能为人类提供无限的可能。“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相互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经济发展才会更好,环境也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3结语

步入新时代以来,在的领导下对于生态文明的保护更是提出了很多的措施。我国的发展道路是经济和环境并重的路子,摒弃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做法,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为了两者的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中华大地乃至整个世界都可以天蓝、地绿、水清。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不再生活于“雾都”之中,让我们每一天都可以拿下口罩去呼吸干净的空气,也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强国而努力。作者简介:张巧飞,1992年生,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许建玲.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8(3):27-29.

[2]陆波.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3]宋明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创新境界[N].青海日报,2018-12-06(005).

第4篇: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代经济管理;影响作用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概述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科学的经济管理思想,从此以后,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大多是由科学的规范来实践的。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主要以农业的经济发展为主,所以一直以来,我国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的理念与方式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运转模式主要以家族观念和亲缘观念的经济组织与管理方式为主。所以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农业经济比商业经济更为重要。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百家争鸣时期,都倡导重农抑商的思想,并且,墨家思想强调均贫富,这种传统的经济运转模式虽然较为理想,但是与经济的运转规律和自我调节规律不相符,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并不适用,人们需借助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探讨更适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经济管理模式。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需要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稳定。传统的中庸精神形成于小农经济意识与农业生产思想的结合,这种精神表现在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就是,当进行经济管理行为时,长期以来不敢进行较大的改变,时刻保持平稳的向前发展态势,将中庸思想应用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平稳进步。

(二)对供求活动的影响

供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根据经济活动,将供求管理氛围流通管理、生产管理、消费管理以及分配管理四个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极其重要,要综合推动所有领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抑制某些产业而鼓励另一些产业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平衡。通过以往的经济政策中可以看出,平均和均衡是流通领域的两项措施,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就业率。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下,供求活动中的流通管理与生产管理不能简单得出结论,要在不同的条件下决定经济放任和经济干涉。通常情况下,以富民为发展目标,实施经济放任的管理措施,而以富国为发展目标,则实施经济干预的管理措施。无论是富民还是富国,都应合理把握管理尺度,将经济干预与经济放任协调进行,才是促进生产与流通管理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

(三)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影响

在需求、供给与管理工作中,货币的使用实现了三者的有效结合,进而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活动。人们通过对经济管理活动以及供求关系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供求关系与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进行货币金融管理时,人们将价格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参考官方定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商业和农业的重要性也是通过农业生产出产品的价格来决定的。所以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合理管理货币对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统一了货币以后,民间私铸货币的行为被有效地制止,但是随着朝代的频繁更替,私铸货币的行为又不断涌现,直到纸币的出现,通过总结历史上的货币管理状况,人们得出了正确的货币金融理论体系。目前,货币的存在影响了借贷行为,国家通过严格控制高利贷行为,有效地解决了利息与借贷活动对货币金融管理带来的问题。

(四)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人们通过科学的规范实现对企业的管理,这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端。后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创新与发展相关的管理理论,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根本仍然没有发生改变,综合来看,企业管理的发展是一个由古典理论到行为科学再到现代管理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企业管理学的科学性逐渐提升,在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保持不断发展的态势,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供求活动管理、货币金融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工作都形成了影响,必须分析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结合时展背景,得出能适应时展需要的经济管理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8(29).

[2]王春海.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商情,2018(14).

第5篇:当代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机遇;发展方向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依据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新境界。[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宗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剥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2]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呈现出“新常态”,深入研究并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为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得到的最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新中国建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基本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提出了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如建国之初的经济建设以农业为基础,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同时兼顾农、工、商协调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建设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发力,中央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调控,各地区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特色经济,但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经济建设道路上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确定农业、工业、国防现代化发展总目标,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以后我国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系列经济发展理论和措施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开端,为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分析国际国内新形势后,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发展国情,对中国化的马克思政治注意经济学做出的进一步阐释,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腾飞。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理论,新成果;改革开放的道路、目标和具体实施方式的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及如何协调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论;深化改革,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理论;中国城镇、农村及东西部各区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立足我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展的角度,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战略构想:一是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生动的勾勒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发展社会主义新理论。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加国有经济活力,但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公平竞争,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活力,为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3]。三是实现了经济开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要实现“多元”“安全”“高效”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在开放方面要更采取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先后提出了“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等战略。四是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转型,以往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国情,以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经济发展新理念。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挑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西方经济学逐渐在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西方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有不断被削弱的趋势。但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合理解释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能否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将我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形成重大理论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指导,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高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大任务,但当前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授课内容越来越多,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相关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数量萎缩明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迅速,这两种企业吸收了我国大量的就业人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国家层面的治国理政的学问,而西方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市场下发展相对成熟,总结出了一套比较贴合私有制经济的实用理论,有利于提高个人在就业时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当下我国西方经济学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摆脱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如何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实现广大人民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必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契机。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至今仍没有恢复到良好状态,西方经济学理论受到了一定质疑。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追捧,盲目迷信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认为市场通过自由竞争能够维持市场的均衡发展,虽然会产生阶段性的某部分产品过剩,但市场可以通过自我调控出现另一部分产品的短缺,这种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并进一步的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向,从而保证经济市场的均衡发展。[5]但是受这一理论指导的西方经济市场在2007年-2009年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在面对这场危机时,西方国家流行的经济学理论稍显乏力,这次危机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低迷至今尚未恢复。这一事实有力证明了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万能的,给国内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部分专家学者泼了一盆冷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基础。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开拓进取的政党,从建国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我们广泛借鉴各种优秀理论的成果。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积累了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建设理论体系,为十八大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突破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3.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势在必行,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反应,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分析新常态,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成功,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这种新常态与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态势不同,所以没有现成的理论经验可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往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原理进行创新性探索。在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离不开国际交流,但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部分国家仍对我国采取一定程度上的敌对,我国经济要想更好更快的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就需要更加对我国现有经济理论进行大的创新,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突破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契机。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生产关系更加复杂,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理论要对社会实际做出指导,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理论创新。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经济建设成果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缺乏现成理论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获得的,任何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成功的实践经验,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通过经济学理论创新来指导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植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和现实条件,创新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2.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突破了各国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经济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势必要更加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去,所以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型经济学理论,为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3.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进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2015a.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光明日报,2015-11-25(01).

[2]马克思.2009a.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13-420.

[3]张宇,王亚玄.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01):8-12.

[4]蔡万焕,张祎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方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01):121-1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