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当代科学技术全文(5篇)

当代科学技术

第1篇: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去中心化

一、超人类主义

超人类主义也被称为超人文主义或者过渡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主张甚至是断定人类可以通过应用科技手段来改进自身条件,特别是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种广泛可用的技术来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和死亡等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界限,因此超人类主义也形成了一场极大地增进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科技文化运动。超人类主义者思考和研究这种人类增强技术(humanenhancement)以及其它以此为目的的新兴技术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这些强大的新兴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或者危险。超人类主义关心的议题还包括人类应用增强技术手段之后的生活状态。人类增强技术是理解超人类主义的关键概念,这些技术是已存在的、正在出现的或者即将出现的技术手段的总称,从再生医学到纳米技术、激进地延长人类寿命、意识上传、人体冷冻以及其它领域内的科技手段。同时,超人类主义运动之中还包括不同特色的研究派别,比如,自由主义的超人类主义(libertariantranshumanism)、民主的超人类主义(democratictranshumanism)以及负熵主义(extropianism)。所谓“熵”,就是一切事物走向最终消亡的过程,一些怀着超自然理想的专业人士用“负熵”(extropy)一词来表示“熵”(entropy)的对立面,负熵主义是一门关于超越的哲学,负熵主义的研究人员相信他们会成为拥有“急剧增长的智力、记忆力和体能”的超人类(transhuman)。上述这三种研究派别都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只不过程度不同。超人类主义将科学技术视为重组人类的主要手段,这犯了技术还原论的错误:基于理性思维,推动社会进程的技术成为阶级分层的工具。当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类仍然疲于生存的时候,超人类主义坚持认为通过技术手段能够促进人类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提升,他们高估了技术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最终会导致阶级歧视和技术中心主义。

二、后人类主义

尽管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一样关注技术对人体的作用,然而他们对技术以何种方式作用于人类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超人类主义主张技术对于人类的改造重组,本质上是实在论和技术还原论。与超人类主义渴望技术改造人类身体不同,在后人类主义看来,人类应该正视技术重组人类的可能性,而不是害怕和反抗技术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后人类主义并没有将技术视为关键因素,而是将技术作用于人类之后带来的本体论上的转变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后人类不仅突破了人类在本体论上的纯洁性,而且在与其它物种的关系之中,人类也不再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中解构主义的实践过程之中,后人类主义也被视为一种后排外主义(post-exclusivism)。后人类主义的理论视角不仅可以用于女性主义的重新解读,它还适用于二战后广泛的文化空间。后人类主义代表着一种去中心化,它试图消解西方话语在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两性以及身心结构上的二元对立。随着后人类主义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后实证主义思潮,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比如,有些女性主义或者种族主义研究领域的学者主张拥抱后人类的异质性,他们强调后人类主义的去中心化,试图颠覆原本由男性主导的两性结构以及西方话语占据主导地位的霸权模式。然而,后人类主义并不坚持阶级分层的结构,后人类主义类似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后人类主义的异质性空间里,没有任何一个行动者居于中心地位,不管是人类、非人类还是后人类彼此之间并不形成主导与被支配的地位。后人类主义哲学思潮通过一种多元联系、多层次结构的方式提供了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更适用于分析当代文化语境的视角,它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后二元对立”(post-dualistic)和“后等级分层”(post-hierarchical)的模式,这种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能够让人们预见挑战人类认知界限的新的发展空间。

第2篇: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1.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

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功能主要集中在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这样三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第一,就起大学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来说,“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换一种方式说,美术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人之“主体性价值”。按照鲁迅所说:“美术可以辅以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总之,美术教育功能是陶冶人之情操,净化人之心灵,让人们的主体性价值得到积极地发展,从而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席勒语)”。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人是实践主题,其次人又是精神主体。所谓实践主体,指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这时人是实践的主体;所谓精神主体,指的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主客体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认识的,这时人是精神主体。第二,就大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功能来说,主要是指通过以艺术鉴赏为前提,去了解自然、认识历史、把握现实、体悟人生、扩大人生视野,以便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指导生活的价值,不断向着新的意义攀升。第三,就大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来说,它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的思想,而是为了人之身心愉悦,或者换一种方式说,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心身得到积极的休息,暂时摆脱外在社会的牵连,不与外在社会发生任何的功利瓜葛。因此,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总是一个不与现实社会发生任何利害瓜葛的世界,可以使人摆脱生活的千疮百孔,体验不能经历的冒险、不能得到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艺术的最初动机都莫过于此,当然,这也无疑构成了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的作用和重要性。

2.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创造性品格

当代美术教育对于创造性品格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急功近利的情况,从这个立场出发,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品格其主要体现在主体性的不断超越,即:超越前人、超越同代人和超越自己。超越前人是大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整体所面对的任务,在他们的身后,是长长的过去,前人固然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创造,但过后却成为了过去、成为了传统。后起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权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但却无法原本的模仿。所以,如果没有对前人的观点、理念和思想的创新,又何来进步,主体性的价值功能何以得到彰显呢?超越同代人是要求我们加强教育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并借以启发灵感,激发主体意识的创造品格。所以,超越自己的是实现大学美术教育中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美术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功能,才能使大学美术教育的创造性价值和意义得到实现。

二、结论

第3篇: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前景;方向性建设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完成,我们成功的进行了农业、工业的改革以及社会的转型,从而也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互联网、网络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为主的科技革命,它一改以前的实事做法,将人们的生活由以前的实体变成了虚拟的网络,但是这大大的拉进来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科技的发展。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很荣幸见证了互联网及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壮大,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网络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建设性人才[2]。

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1.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的分析

互联网始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美国,特别是在美苏争霸期间,美国充分运用与重视网络科学技术,来发展航天航空事业与导弹科技事业。这也促使了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升空,小时候一直不懂,为什么航空事业也可以跟互联网网络工程技术擦上边,互联网不就是用网络来聊天,来搜索东西,来购物的吗?由此可见,我们对于互联网,网络工程及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的太少。我国引进互联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可见我国其实对于互联网的引进算得上是非常的迟了,所以很多方面还需要我国去完善与改进,促进我国互联网、网络工程、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壮大。

1.2网络工程专业办学

当前由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出现了很大一批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等高科技产业,这也就使得我国更加注重对网络工程技术专业办学,更加注重培养关于网络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我国还是各大高校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与困境,因为缺乏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所以教育教学的水平始终提不上去,这也就使得我国普遍的各大高校的网络工程技术专业跟外国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资源和人力教师上,还是在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3]。我国也需要多多加强这方面的完善与努力。

2网络工程专业方向性建设策略

2.1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现今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是很重视,而对于网络工程专业来说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比理论知识的掌握重要性相差不大,企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看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应聘的竞争力的高低。而单单只是注重其实践教学也是不行的,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而理论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实践操作来验证。

2.2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针对于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全,资金缺乏等等现实问题,政府可以鼓励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也就是校企合作模式,并且对于相关学校与企业进行奖励和相关政策的优惠。学校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相关的实习生产等等,而企业也可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对学生的招聘以及培养,这种模式对于学校与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而又能够起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不仅仅适用与网络工程专业,更是适用于所有的专业,尤其是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理工科专业。

3结语

随着当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地向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也发展了起来。当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快的惊人,例如,马云所创建的阿里巴巴,生动而形象的诠释了网络工程在我国发展的进程。网络工程在我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发展前景也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态势。网络工程已经在逐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佼佼者和领头羊,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和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加上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是为我国的网络工程及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与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和资金、人才及科技支持。当今的国际形势,国与国直接的对抗与竞争,说白了就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抗,而综合实力的体现很大一部分都取自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近几年,由于网络的兴盛与发展,我国居民购买商品更多的由去实体店购买改成了网购[4]。网络及网络工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交流方式,影响着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也将通过网络工程的应用以及网络工程的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来深入研究网络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应用新领域。

引用:

[1]夏卓群,廖年冬,姜腊林,李平,熊兵.新技术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的调研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2]周建存,陈伟宏,吴鸣.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

[3]史文崇,曹丽君,王海明.从已有探索看网络工程专业综合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第4篇: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当代;艺术设计;服装设计

一个时代的设计产物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面貌、科技水平、宗教信仰、文化思潮等,设计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活动。从时间维度上讲,当代服装设计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现在的服装,它受到现代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是当代社会环境的体现,是时代风貌的缩影。

一、当代服装设计概述

十九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数次生产力革命使得人们的生产速度、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大幅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同时推动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在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与对生活的观念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精神层面的需求,服装造型也之不断变化与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体现出的包容性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影响着当代的服装流行,如一些青年文化思潮中对于个性的追求,产生了嬉皮风、摩登风、摇滚风和朋克风等,并且至今还在小范围内反复地流行着;女性思想的解放推动女权主义的壮大,女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迎来身体的解放,如1960年玛丽•奎恩特(MaryQuant)设计的超短裙受到当时年轻女孩的欢迎,掀起了60年代迷你裙的浪潮。同时中性风格也开始流行,这些都是一种通过服装来表现的反抗传统观念的方式。80年代,随着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在西方社会得到关注和认可,世界开始接受解构与不对称这一服装上对形式的颠覆。科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了当代服饰文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当代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方式,使服装表现的意识和形式更为丰富,其首先体现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之中,当代设计师可以非常便捷的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活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也得到了更为直观的设计效果,其次则表现在新技术在服饰成品的运用之上,如2016年获得MetGala最佳着装的美国女演员ClaireDanes的发光礼服(图2),灯光下是一袭浅蓝色的抹胸及地长裙,而在较为暗淡的宴会上却发出光亮,赚足眼球,这是新技术运用于服装中的一个完美体现;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成熟与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快速及时的获取时尚资讯,这大大推动了人们对于时装的理解和感受,对服装发展出更多样更深层次的需求,使得当代服装造型蓬勃发展。服装设计师们也从之前的模仿为主到现在追求极具新意的独立创作,服装设计也从更多领域吸取灵感,当代服装文化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为人们带来丰富精彩的新体验。

二、当代服装设计的跨领域合作

服装设计是一个伴随着人们生存生活始终的行业,服装设计的对象是人,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最终以各种样式的服装与我们见面。而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两面,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服装的功能性的需要,如遮风、挡雨、保暖等;另一方面即是样式和时尚,人们总是希望选择符合当下审美与潮流的服装,可以通过穿着来表达自我的品味、素养、社会地位等。这就要求服装设计要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服装的多方面的需要。本文主要通过服装与艺术、服装与技术、服装与生态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服装设计。(一)服装与艺术。被誉为“时装之王”的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保罗•波烈(PaulPoiret)曾说过“女士们希望我为她们设计美丽的服饰,就像她们希望杰出的画家在画布上描绘她们的形象一样。我是个艺术家,不是裁缝。”服装设计和艺术有着一衣带水的紧密关系,使得服装在某种程度上为艺术与生活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绘画、建筑、传说、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服装间接地表现出来,是使生活艺术化的一种方式。服装中的艺术形式可以概括为从单件艺术作品和从某一艺术流派中获得灵感两方面,当代服装艺术设计中,服装品牌直接与各界艺术家进行跨界联合也是实现服装艺术化的主要手段。设计本身就蕴含了艺术的基因,当代的服装设计大师们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寻找灵感,从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中提取设计元素,或改变其表达方式,对其进行再设计,将其改变成符合服装特点的形态借鉴到服装设计中来。图3YvesSaintLaurent设计的蒙德里安裙服装设计艺术化的灵感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单件的艺术作品,如图3所示为伊夫•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1965年的设计作品,名为“蒙德里安裙”,它的灵感来源于荷兰风派画家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的现代绘画作品《红、黄、蓝》,圣罗兰对其进行再设计,提取他的颜色和线条,配合人体结构和曲线在裙身进行色块搭配和线条分割,使整个造型简单明快富于现代感;二是从某一艺术流派获得启发,服装具有审美特性,每个人对服装的审美都蕴含着个人的审美偏好,艺术流派则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着服装的设计语言,服装可以通过对不同艺术流派的表现获得该种艺术流派所特有的社会视角和审美意识。以波普艺术为例,其大胆斑斓的色彩、活力十足的图案、超强的视觉感官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和元素,波普在服装中主要体现在面料和图案的创新,对服装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设计师们通过对其的再创造来反映年轻人的态度、吸引波谱艺术爱好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波普艺术的发展。如意大利品牌莫斯奇诺(Moschino)就在其设计作品中大量使用波普元素,建立起其以诙谐戏谑著称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如图4)。当代服装设计中,服装品牌与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是实现服装艺术化的另一手段。一方面品牌通过与艺术家的合作获得很多的灵感与创意来源,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和体验,提升品牌形象,甚至使得自己的产品超脱服装本身,而成为一种收藏品、艺术品;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少艺术家也通过与品牌方的合作使自己的作品和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二)服装与技术。“设计从本质上看,即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服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范畴,也是如此,只有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设计师最初的设想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荷兰学者舒尔曼将技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古典技术和现代技术,古典技术即传统手工技艺,现代技术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技术。对应的服装与技术的结合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装设计中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另一方面是服装设计中对新型技术的运用。18世纪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为人们带来了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设计发生了从以手工生产为主转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伟大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反对机械生产的粗制滥造,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虽然这场运动将手工艺设定在工业化的对立面,没有看清历史前进的真正方向,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在20世纪初就已经衰落,但这场运动在号召人们关注传统手工艺,探讨设计的合理化方面具有重大贡献。在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当代,保护传统手工艺这一理念仍然是设计师应该遵循的设计之道。传统手工艺即是服装制作过程的手段和方法,又使服装成品具有历史意义和韵味,是当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元素。而与新型技术的结合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新技术的运用从创作过程到成品表现伴随着整个设计的始终。在创作过程中,当代设计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计算机进入设计领域,设计师最初将创意图像化依靠的是纸与比,而当代设计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这为设计带了便捷与高效。服装设计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变得不断紧密,客户可以将自己身体数据通过互联网时事、准确的传达给设计师,使得二者之间的沟通更为即时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设计的成本。新技术在成品中的运用更加丰富,如发热的内衣,检测人体心率的袜子,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礼服等等(图6),新技术的发展为服装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图6IrisVanHerpen2017ss高级订制系列(三)服装与生态生态设计思维是当代艺术设计的一个新的特征。传统的服装设计是一种单向流动的过程,表现为“资源-服装产品-废弃物”,这中间就充满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生态服装设计思维是一个循环流动的过程,表现为“资源-服装产品-再生资源-资源”,强调从设计源头节约资源,设计产物用后处理再生资源,对环境更加友好有利。其要求在设计中要遵循“3R+1D”的设计原则,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这一理念符合可持续的需要,推动服装朝着与人、社会、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精神层次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服装亦然,人们除了需要服装为其提供遮风挡雨的基本的功能性,审美性,象征性(体现个人品味、社会地位)以外,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人们希望自己的服装从材料到工艺都是对身体无害的,并且在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影响下,逐步由关注自身健康转变为关注整个社会大环境,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绿色消费意识连年增强,进行生态设计也成为当代设计师的一个新的责任。

三、结语

当代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科技极为发达的时代,这为当代艺术设计师们的创意和想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表现方法、空间和形式。从古至今,时装都是要符合“当下”的,要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偏好和情感诉求。本文提到的服装与艺术、服装与技术的结合古已有之,并非是当代才出现和发展的,但当代艺术的独特性、当代技术的先进性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的,以此为基础的当代服装设计也必然表现出了它的独一无二。相对以往,当代的服装设计与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方式更加多样,潮流的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人们更加追求个性,更加愿意去追求新型事物。从古代到现代到当代,设计的手段、方式、偏好不断变化,这也使设计的产品必然表现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在于人的需求的变化。在当代设计中,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是设计的终点。然而人的需求欲望往往又是无止境的,从身体到心灵到社会等,当代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活动中,不仅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还要考虑到设计的道德尺度。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靠后人来传播,我们的自然资源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时代的智慧往往也表达在设计之中,所以当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又要注意可持续设计,关注当代艺术、技术和整体环境,以开放的思维与各领域进行合作,拓展和丰富设计资源,为服装设计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更加符合和顺应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诺埃尔•帕洛莫•乐文斯基著,周梦,郑姗姗译.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5.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61-62.

[3]唐纳德•A•诺曼著,付秋芳,程三进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XXXIV.

第5篇:当代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创新;中国梦

发展是人类社会最现实、最根本的基础,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神州飞天,都离不开发展。但是,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一、建国以来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而创新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不断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推陈出新了一系列的科技制度。

(一)科技创新思想的初步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夏大地,百废待兴,要想使国家真正的崛起,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科学技术是保卫新生政权的重要因素。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建联合国军与中国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第七舰队陈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苏联与华为敌,酿成中苏对峙,引发珍宝岛冲突。另外,由于印度方面的咄咄逼人,最终诱发了1962年的中印之战。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无法捍卫新生的政权。1958年6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还是希望搞一点海军,空军搞得强一点。还有那个原子弹,听说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其次,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建国初的十余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中国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出了“两弹一星”,搞出了现代化的国防和工业。这种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后辈迎难而上、奋往直前的源泉。

(二)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面对蓬勃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敏锐的洞察到科技创新的力量。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邓小平绝不缺乏学习外来文明的魄力和智慧。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已经意识到,要想掌握新科技,必须学习,善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的国际形势,中国怎样屹立潮头,保持“万绿丛中一点红”呢?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的强盛不衰,是最好的回答。基于此,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科技创新思想的日渐成熟

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高潮。而发达国家在新兴科技,尤其是核心科技方面对中国输出限制的壁垒日渐增多。因此,中国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席之地,有更多的话语权,必须依靠自主创新。2006年1月,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期所面临挑战的灵活应对。综上,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承,前后相继,他们为今天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中国的科技创新日益走向世界的前沿,科技创新思想也日渐成熟。

二、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儒家文明曾经是东方文明的灯塔,“四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史学、文学、艺术令西方世界顶礼膜拜,茶叶、丝绸、瓷器是东方文化的标签。但是,明清之际的闭关锁国,导致了百年沉沦。建国之后,中国人民历经了六十多年栉风沐雨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世人终于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所阐释的“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这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认为,发展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前进,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当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宜妄自菲薄,但也要正视现实,通过科技创新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去实现中国梦。

(一)科技落后导致单位资源能耗较高

中国面对最浩瀚的大洋,背靠最广博的大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绝大部分人均资源居于世界平均线以下。由于发展观念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过大,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人均资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经济体体量的加大,更加难以为继。近些年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但仍然任重道远。

(二)科技落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伴随能源高消耗而行的是环境问题突出。化石能源的燃放,致使空气污染,雾霾盛行,呼吸道类疾病激增。粗放式的经营使大量污染物从工厂企业排出,地下水、地表水受到波及,山海河湖难逃噩运,癌症村日渐增多。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到了27%,出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的湖泊达到了75%,2/3的城市供水不足,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种种问题,都要求用科技创新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三)科技落后导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在知识、人才、科技间进行较量。中国虽然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行列,但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与美、英、德、法、日、韩等传统科技强国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017年6月15日,《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经济体第22位,比2016年上升了3位。这说明中国在知识密集型就业、高校与产业研究协作、专利申请量、科技文章、科技出版物等方面“含金量”有了明显进步,但通过数据排名不难看出要走的路还很远。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圆梦中国的必经之路,是解决当前发展中问题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开拓进取,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一)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

在新时代,中国重大的战略创新震动了世界,诸如“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提出、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新时期军改的启动等,尤其是科技创新更是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的科技论文、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在数量上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从抽象的陆相成油理论到具体的北斗导航,从航空母舰到基因工程,从“神州”飞天到“蛟龙”入海……,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邓小平同志所设想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标,但是这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明显不符,因此,未来的科技创新还需要党中央谋篇布局。2016年5月,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高屋建瓴的从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五个方面对今后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布局,从宏观上给未来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勾画出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时间表,使广大科技人才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从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2016年吹响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渐梦圆。

(二)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申海涛个角度来看,大量的劳动力会被更加智能的机器所取代,工人失业,贫富分化更趋严重。基因重组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会异化为人类的敌人。由此可见,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一定要趋利避害,让它成为人类的工具。2014年,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我们将承担负责任大国的使命,通过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造福中国人民,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主旨演讲向世人宣布了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这就是科学技术要服务于人类,不能因为一己之私、一国之私让科技创新走上歧途,这既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担当,又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总之,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诸如产业升级、模式转变、治理污染等方方面面都与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息息相关。1949年以来,中国历经五代领导人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适于中国、利于世界的科技创新思想,尤其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发展规律,创造性的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给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1927~1996[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2001.

[5]尤琳.国防科技专用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6]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5.

[7]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中国软科学,2008(08).

[8]许海云,张娴,张志强,隗玲,侯雪婷.从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看中国创新崛起态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09).

[9]王义桅.创新中国的三重使命[J].红旗文摘,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