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九篇)

当代文学思潮

第1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一、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先得考察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是怎样的,我们首先来看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实际上,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变体,是基于现有的文学史观基础之上的文学思潮史模式。这种模式只是在文学史叙述模式的范畴内进行微调或者上升,而并不存在超越或者本质的区别。这自然限制了文学思潮史的拓展、改变和创新。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到底是如何限制的? 现有文学史叙述模式基本是按这样的体例进行的,即由三大版块加起来构成的文学史。一是文学背景 + 文化与文学运动 + 理论主张等构成的历史。不论是以阐释文学作品为主导的文学史,还是以介绍文学史知识为主导的文学史,基本是以文学创作思潮和文化与文学运动为主要线索来串连具体文学作品的,由此就形成了这样层层推进的体例,即在一定的文学背景之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与文学运动,从而出现了某种理论主张。例如叙述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1917 - 1927) 的文学史,大多数是先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情况,再谈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流派的蜂起,最后介绍胡适、周作人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等。二是文学体裁史。现有的现当代文学史,多考虑文学体裁的布局,并以文学体裁来划分章节。为了区分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状况及各自的创作特征,往往是先介绍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之后,再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进行排列阐释。三是重要作家作品论( 包括某些重要创作流派) 。这种呈现常常是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环境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 或创作流派) 当作这一时期的主导精神/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像鲁巴茅、郭老曹、艾丁赵、沈从文、张爱玲等所谓经典作家及其创作几乎是每部文学史著作讨论的重中之重,而如京/海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伤痕/反思/改革/寻根文学等创作流派或现象也是重点论述的内容。无疑,这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文学史思维模式。

我们具体来看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从两个方面而言,一是已有的文学史叙述是按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来叙述的。所谓从外到内是指先叙述远离文学创作的外在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再叙述文学创作。而从大到小是指文学史叙述总是先叙述一个时代的文学,再叙述这个时代的文学流派,再叙述作家。先看从外到内,正是在这种认为人及一切思想观是社会环境底产物[2]( P. 297)的思维模式影响下,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篇必然绕不开先交代第一次文代会与所谓的新文学体制建立的问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及社会背景的变化,然后再从这个由现代到当代所谓跨越的框架之中来叙述具体的文学创作状况。即使是以解读文本为切入的某些尝试重构新文学史的著作( 如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3]( P. 6 -7),但是这种文学史叙述在追寻文本研究和历史语境( 包括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等) 关系的时候,不仅没有完全跳出由外到内的传统路数,而且还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了所谓的内外互动的叙述道路上去了。

再看从大到小,这种思维模式先是宏观或整体把握时代背景,然后细化并筛选出与之相关的流派,最后是阐释具体的作家作品。为了呈现这一问题,我们以艾青的《向太阳》、《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为例,大多文学史著在叙述这些诗歌时,往往先以相当多的篇幅叙述在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的整体面貌,接着分别叙述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的各自创作情况。再转到在解放区文学的大背景之中,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了,然后重点叙述艾青和田间等七月派诗人的诗歌创作状况,最后指向的才是艾青的《向太阳》等诗歌的创作情况。尽管不同的文学史著作在文字叙述或标题设置上稍有不同,但是遵循的仍然是这样一种从大到小的思维模式,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无疑,这种思维模式混淆了文学史与社会史/历史的关系,研究者习惯性地把文学史当作了社会史/历史的某种变体。但实际上,文学史并不是恰当的历史,因为它是关于现 存 的、无 所 不 在 的 和 永 恒 的 事 物 的 知识。[4]( P. 305)

二是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模式。所谓先理论后创作是指文学史家叙述文学思潮史时先认定一个时代文学创作必然是由一种文学理论或者文学主张引发的。所谓先思想后形式指的是文学史叙述者在叙述、介绍、阐释、研究创作现象、作家作品时,先在的持有一种观念,即认为文学创作是由思想主题和文体形式两个层面构成的,而文体形式是为思想主题服务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众多文学史叙述中总是先分析一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然后再分析它的艺术成就,包括语言、结构、文体色彩等等。如叙述鲁迅的《阿 Q 正传》,基本是先分析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特征的阿 Q 形象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病态、缺陷、弱点乃至劣根性的画像,并指出这部小说国民性批判的基本思想主题,接着叙述小说的艺术成就,如讽刺、议论、古典和文言句式介入的语言,开出反省的道路的叙述方式等。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也无意一一列出,但不可不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自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文学界掀起重写文学史热潮至当下,我们仍见不到足够令人满意的文学史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先理后创、先思后形的思维模式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事实上,文学和艺术的全部特点在于它们的特殊性。文艺作品都是一些鲜活的经历,而并非抽象的教条。这些作品赏心悦目、精致优美,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而,这些抽象概念难道不就是把这些都消灭于无形吗?[5]( P. 72)在某种意义上说,伊格尔顿的这种质问倒是指出了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思维模式的不合理之处。由此,我们也可洞见这种思维模式必然表现出文学史家在叙述文学史时先在地具有一系列基本的文学理论观念: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由此也说明了文学理论、文学主张是与文学创作同步的和同构的; 第二,文学创作的思想与形式之间,认为思想决定形式,同时也说明任何文体的思想、形式可具有可分性。

当然,现有文学思潮史与文学史叙述相比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比文学史更多的加大了文学背景、文化与文学运动在叙述中的比重; 二是更加突出了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在文学思潮史中的地位; 三是减少了作家论的比重。拿近几年新出版或修订的文学思潮史著来说,像杨春时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李运抟的《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刘中树和许祖华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刘增杰和关爱和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李扬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等不同程度呈现出了这些变化,而且这些文学思潮史著在写作方式或思想观念上也有所创新,但是其叙述仍然没有超出传统意义上划分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等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这些文学思潮史的叙述已经与文学史叙述有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足以与文学史叙述模式区分开来,不能够从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定势中逃出来,更不能摆脱理论先在的固定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文学史叙述模式及思维定势再加上理论先在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中同样存在。

二、对现有文学思潮史存在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批判

上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存在问题主要是描述性的,以下从理论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以便为我们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廓清理论上的障碍。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反思和批判。

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是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是不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一方面文学理论的嬗变、文学主张的更新有时候是按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引起的,并非完全因政治、社会、时代背景的改变、压迫、逼迫而完全改变,这也是艺术理论相对独立之所在。也就是说,就文学的理论形态而言,一旦形成一个或多个自足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可以不受文学运动的牵扯和制约而独立存在,也可以不需文学创作的印证而自成系统,也就是说文学理论形态能够摆脱文学史纠缠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别于文学史的自身价值。[6]实际上,恩格斯在1890 年 10 月 27 日《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曾就这样指出: 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 独 的 劳 动 过 程 就 会 成 为 相 互 独 立的[7]( P. 485)。毋庸置疑,文学( 理论) 也是社会规模中分工的单独的劳动过程,因此,文学( 理论) 与其他单独的劳动,如法律、哲学和道德等一样都具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这种相对独立性在文学创作中正明显体现出来了,譬如,关于文学表现人性的问题文学要不要表现人性( 或人道主义) ,而人性到底是人类普遍存在,还是要区分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尤以阶级性为要? 尽管这一文学主张因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建国以来前三十年的理论界和文学界屡屡遭禁,但这并不表明人学理论就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这一理论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自始至终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呈现,像《小巷深处》、《红豆》、《百合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波动》等小说和《白雪的赞歌》、《野兽》、《故园九咏》等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续或发展了人学理论。

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学理论、文学主张不完全一致的,由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本质区别所决定,文学创作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审美意蕴总是远远大于理论的框定。甚至有些时候,文学创作的形象和叙事伦理的指向与来自同一作家或者同一流派的文学理论追求相矛盾,不仅不一致,而且是彼此否定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 克伦威尔 序言》中这样宣扬:没有别的规则,只有翱翔于整个艺术之上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只有从每部作品特定的主题中产生的特殊法则。[8]( P. 126)无疑,这个宣言不免是偏激的,但是也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文学创作的独立价值和意义。当然,文学创作的这种理论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并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或文学现象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像钱钟书的《围城》本身就有着多层意蕴,我们不仅难以用哪一种具体的理论/主张来框定,而且这部小说所表现出的现代文明的危机、现代人生的困境等意蕴也不是某种理论/主张可以相对应的。再看文学史著中所谓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两者的文学创作实践则呈现出与其所宣扬的文学理论主张相矛盾之处,即前者在写实追求之中又有着浪漫或唯美色彩,后者在坚持所谓的纯粹艺术之中却往往有着相当比重的写实内容。这种矛盾的现象同样出现在某些作家的创作中,如丁玲的文学创作一度代表的是解放区文学的成绩,但是她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 甚至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等小说所显现的自我表现等因素,不仅仅与当时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规范不一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对当时主流理论要求的某种否定。

第二,根据现代语言哲学的观点,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与其艺术形式之间不应该由文学思想决定文学形式,不应该先有文学思想,然后再由形式把思想表达出来,更不应该把思想与形式分裂开来进行二分。因为是形式创造思想,而思想本来就寓于形式之中。在论述历史时,恩格斯在 1890年 9 月有这样的论断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 P. 461 -462)在这里,恩格斯论述的是历史的创造,他把历史事实的生成解释为多种力量共同起作用的产物。尽管我们不能将文学创作完全置换成历史事实,但是这一论述对我们不无启发意义,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又何尝不是有着这种相似性? 我们可以认定的是,文学也同样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一社会/政治集团意志的产物,而是由许多意志和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相融合或者相冲突,最后形成的一个总的合力。可以说,文学思想和文学形式是形成一个总的平均数的主要方面之一,形式与意义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关系很容易确定: 意义全部存在于形式之中。[9]( P. 124)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说得更为明确,他认为思想( 或思想主题) 并不成为抽象的思想,同时,并没有僵死的形式,有的只是活生生的创造,一部文学作品的形式的生动的美正是文学作品( 不仅仅是诗歌)具有庄严思想的证明。[10]( P. 52 -53)在别林斯基看来,文学作品的思想与形式本来就是融合的,两者是一个完整、统一而有机的整体,并不存在所谓的思想与形式的分野。

然而,文学史家习惯于把文学作品当作是某种思想的实践产品,甚至有时当成是思想的附属产物,这种阐释作品的方式显然是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在当代的遗产。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思路就会不可避免地让文学思想成为了文学( 不仅仅是文学形式) 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将文学创作当作是概念化或图解化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思路在文学创作中并不鲜见,像茅盾在上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便呈现出了这方面的倾向,这部小说是对当时思想界正在展开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某种回应,也算茅盾以文学创作形式开辟的论战。当然,这种将思想观念转移到文学创作的做法导致了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缺失,即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概念化倾向,情节也显得过于戏剧化等。更为重要的是小说所表现的艺术却是落后于当时的现实时代的,这也与艺术的职责,是揭示在一个生气洋溢的时刻,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类总是在种种旧关系的罗网里挣扎,所以艺术总是跑在时代前头,而时代本身总是远远落后在这生气洋溢的时刻后面[11]( P. 233)的艺术本真追求相背离了。可以说,这种创作实践上的偏离倒与现有文学史著的写作思路趋于一致,但是这种做法误解了文学思想进入文学的方式,更是颠倒了文学形式对于文学思想的创造价值与意义。

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方法和途径

毋庸置疑,在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其实是在谈论社会思潮史、文学史、文学运动或者社团史等等,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将其作为一种进一步谈论的知识前结构。在此情况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研究,很难避免不进入非文学思潮的误区,而且进入了这一误区却并不自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彻底走出这种误区? 又应该如何在林林总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建构之中,来重构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呢? 我们以为应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首先,重心应该落到创作思潮上,我们需要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思潮史,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 单位) ,而不能以作家或者流派为依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研究者在研究文学思潮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能够生产作品的作家作为研究的基点,以此出发而延伸到作品文本、写作风格的研究。虽然也有一些敏锐的研究者指出要以文本为基础,但是由于对此并无自觉认识,导致了在研究时并没有摆脱作家的束缚,实际上还是以从作家出发的文本为基础。对此,我们还是需要再一次反思与清理,破除文学研究中作家对文本的奴役。事实上,文本一旦呈现,我们就该将其当成一个相对自主的研究对象,而不再是依附于作家的附属品,作家的阐释对文本意义的呈现有补充作用,但是文本却不是作家后续意义的某种延伸。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只在作者大脑里未呈现之前才具有一义性,当文本一旦呈现,便具有了独立阐释性,此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已无关紧要了,即作者已死[12]。对于作者的边界在哪里,作者是否真的有权主宰自己的作品,福柯曾有这样的论述:作者不是一种灌注一部作品意指的无限源泉,作者不能优于作品作者是人们用以阻滞虚构作品的自由支配、自由传递、自由处理、自由构筑、自我解构和重构的呼应。[13]( P. 292)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必须解除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奴役关系,将文学文本从作家那里解放出来。文学思潮研究的起点和主体,应该是文学创作这一活动的结果即文学文本,应该在一个相对严谨的意义上将作家、社会思想等放在文学之外。

另一方面,得到解放之后的文本,是相对独立的而并不是孤立的,即不依附于作者但是也不割裂于作者,应该是一种互相独立、互相拥有自主性而又互相关联的有机关系。自主地呈现意义倾向而不是外部的过度阐释,思潮史的重构,正是要着眼于这种文本自主呈现的意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意义的释放应该以语言为基点,在语言的多义性之中形成一个宽松、开放的体系,也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研究的视野才能够真正地打开。第二,在宏观的建构上,应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大致分类,此为大类,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历时性的论述。每一种思潮事实上都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变,都存在着自己的历史逻辑。传统上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述,无论是以什么标准,在架构上都是总体遵循时间的线索,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其好处,即思潮横向看,条理清晰,而纵向看脉络也清楚。但事实上,这种安排有重大缺憾,因为循时间先后而动,所以很容易被社会史所规训。在这样的架构中,思潮史研究很难摆脱被社会历史事件所切割的命运,因为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往往被重大的历史事件所规范。最终的结果是文学文本不可避免地被吸入社会变迁甚至被社会事件所规训,这样,所谓的文学思潮史其实是某种社会思潮史。为了避免文学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奴隶,我们在研究中就必须要打破这种总体上的时间架构,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分类而不是分期。总体架构上的分类,显然能够让文学思潮的研究回到文学思潮本身,因为去时间化的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分类,而分期则是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寻找文学思潮变动的理由。因此,整体结构的专题化有利于将属于某个专题的文学思潮,按照自身逻辑走向论述清晰,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思想的大量入侵,从而尽量避免文学思潮被社会化。当然,遵循这一思路,我们主要从这样三个大类( 专题)来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简而言之,这三类文学思潮分别对应的是文学文本在内容上的宏观化,展现较为阔大的图景和追求某种广度的表达; 文学文本对人性的发掘及人性弱点的揭露与启蒙的内在需要的体现; 文学文本对审美价值和文本丰富感性的追求等。

第三,在叙述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必须同时兼顾各种思潮( 主要是上述的三大类的文学思潮) ,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一种互相补充的发展态势。关于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以往的叙述并非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注重依靠作家这一要素,所以作家的本身的思想倾向往往决定思潮的属性,这样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一些思想复杂的作家也会被分割在不同属性和不同分期的思潮里。不过,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自觉的意识也不明显,并不能形成一种总体上的论述特色和有意识的研究模式。

适应思潮史总体架构的去时间化,在叙述方面可采用这种互见性的总体叙述模式。互见性的叙述方式在我国早有传统①,同时也完全可以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中,为思潮史的重构提供一种新的整体化模式。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在专题化之后,文学思潮固然回归到了文学思潮本身,但这又带来一个很难避免的困境,专题化的思潮往往容易走向单一化,但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语言的多义性为基础的文本应成为思潮史研究的基点,那么我们的研究就不得不是完全开放的态势。一个文本,既可能呈现出一种思潮倾向,也可能同时呈现出两种或三种思潮倾向; 有可能两种思潮在文本中并行不悖、同等重要,也有可能以其中某一种为侧重点,而另一种或两种则并不突出。因为总体上的分类架构安排,在叙述时不可能同时表述一个一个文本中的各种思潮,只能先表一支,而在另一种思潮的叙述中再互见其另一个思潮侧面。显然,这种互见性的叙述模式可以让对思潮史的叙述更加富有张力。

然而,我们都是处于历史的流动之中,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而成为一种绝对性存在,所以,去时间化的架构只是总体上的,而在具体的每一种文学思潮叙述中,依然是要突出时间意识的。总体上专题化的目的在于,首先要让文学思潮研究回到文学研究本身,但我们并不是要做思潮的横截面研究,不能也不可能一直是共时性的姿态,在具体的思潮叙述中,还是要遵循历史的流动。只不过,我们这里讲到的历史,依然不是社会史,而是文本自身按照线性时间自主呈现出的思潮流变,这才是我们所需要重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第四,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该拒绝现有文学研究中习惯使用的各种文学史概念,同时也拒绝使用不同历史时期偶然出现,然而又被文学史接受和强化的概念。一般而言,如果要进入某种特定的语境,无论这种语境专业与否,首先接触的便是能够打开这个语境的概念,在文学领域同样如此。进入文学思潮史的语境,即是从接受文学思潮史的概念开始的,思潮史概念是文学思潮史的表征。因此,无论是在读者对文学思潮史的接受上还是在研究者对文学思潮史的解读上,概念都在对接受或者解读起着规范作用,如果从既定的概念出发,那么我们很难突破对文学思潮史的既定观念。当这种思潮史观念已经固化,且不能体现文学思潮本身的流变甚至与文学思潮渐行渐远,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更新概念开始。文学概念和文学观念显然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文学思潮史观念的固化和非文学化,与概念的表达失效密切相关。

事实上,当下文学思潮史叙述中构成思潮史学术架构的概念,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将创作方法或创作原则当成创作思潮,比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等,文学思潮史应该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即文学文本所体现的创作上的内在思想流变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而不是创作原则方法等理论思潮。其次,现行文学思潮史概念本身就是社会思潮的概念,如左翼文学思潮、左倾文学思潮、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等等,通过这样的概念首先进入的便是大社会思潮语境,而很难进入文学思潮的。最后,现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概念中存在着一些偶然出现,却又被文学史接受并强化的概念,如伤痕文学、朦胧诗、新写实小说等。不过,所谓的伤痕文学并不伤痕,而称之为朦胧诗的诗歌并不见得就朦胧,这些偶然出现的概念没有经过文学史的长期沉淀与选择,不仅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而且也不能有效地对文学思潮进行准确的表述。

因此,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概念体系,重新启用一套概念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进入文学思潮史的入口,不一样的入口自然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文学思潮图景; 也只有这样,才能置换我们审视文学思潮史的途径,不一样的途径才可能寻找到不一样的思潮史意义与价值。

四、重构思潮史在学理上的必要性及其学术史意义

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政治伦理的规训下获得相对的自主权之后,就一直在试图寻找某种途径回归文学研究,还原文学研究的本体意义。应该说这个意图在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上,有了某种程度的突破,而在现当代社团史和文学运动史尤其是现当代思潮史的研究上,人们依然没有太多的进展。这种状态不应持续下去,走出文学思潮史构建的误区,以文本为基点,以内在流变为线索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一,如此构建,既可以避免理论思维的干扰和先在的框定,又可以避免放大社会、文化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的支配性作用。就文学创作而言,在理论家这里,就是对存在价值的激情的灵感式的言说( 书写) 。[14]( P. 103)在作家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燃烧。[15]( P. 214)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文学创作( 及其内在价值) 本身就与理论思维、社会/文化背景存有某种距离。因此,我们尝试从文学文本出发,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试图突出的是文学文本自身所反映出的思潮轨迹,注重这种轨迹的流动性,不陷于文学思潮之所以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而是探究在这种原因和背景下,文本思潮的自在走向。如此,可以避免先在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思潮史轨迹的探求,还思潮史的文学本性;另外,也可以阻止外在于文学的各种社会史、政治史等对文学思潮史的入侵,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应该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内到外的自主阐释而非从外到内强制解读。然而,这种构建基于文本却又超越文本,分析文本但并不过多地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在对文本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其创作倾向和内在思想指向,并试图展现这种倾向与指向的走向和内在逻辑脉络。

其二,如此构建,方可抓住文学思潮的本质,突显文学思潮的能动性、个体性、自律性和创造性,因为文学创作思潮史既不能是被外在社会历史理论或社会思潮完全框定的,同时又有着不可取代的创造思想、重构伦理的创造力量和多元性的本质。文学终究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由被动的知觉构成,而是一种知觉化的方式和过程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16]( P. 192)当然,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种动态的构造性的文学并不是某种社会改造的现实工具,因此,任何想给文学创作和文学阐释负载过度重量的做法都是与其本质相背离的。过去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工具理性往往主导构建者的思维,习惯性地着眼于文学的现实改造性,而忘却了文学虚构与想象的本质,从而使得文学思潮史失去了自己的文学本然个性,远离了作为一种生命体验的文学诉求。无疑,构建文学的创作力量本应该是思潮史研究的重要目的,但是事实上我们从未真正有过这种意识,自然也从未做到过,构建思潮史的目的仅仅是对过去文学思潮的历史做出符合某种特定思维模式的确认,并予以传播,大多与文学本身无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其重要意义便在于激活文学的创作力量,重构文学创作的开放性体系,还原文学的多元性本质。

其三,这一建构,由于唯创作思潮马首是瞻,还可避免放大文学流派对作家的限定,文学社团对作家的规约,即这种重构可消解创作思潮以外的力量对作家的束缚。一直以来,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的问题在于,是作家而不是作家的创作本身在构建中一直以来都处于支配地位。外在于作家具体创作的各种属性,譬如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等,都被组合进了思潮史并受到重视,这种普遍性的现象也又一次导致了文学思潮史的非文学化。然而,重要的不仅是应着重指出文学流派中的个别和一般的统一,而且应该指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审美的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文学流派的形成不是由于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具有少许独特性的结果,恰恰是由于其中每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一定艺术原则的作家具有创作的独特性( 文学流派的,论者注) 主导倾向不是以失去个人特点 的 形 式 出 现 的,而 有 其 个 人 的 表 达 方式。[17]( P. 188 -189)但是,实际上,我们多见到的是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对作家的限定,在特定文学流派的先在视野里和文学社团的某种规训下,我们看不到有个性的、感情丰富的作家,而是在流派理念束缚和社团主张规约下的某个符号,最终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作家创作的多元性指向都被遮蔽。当然,对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的强调,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文学知识,也能让人们快速进入文学语境。然而,这些始终是一种僵硬的文学知识,而不是文学创作者想传递的生命体验,这种文学语境也是一种破碎的理性场地,而不是真正的文学世界。确立文学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中的核心地位,还原创作思潮在思潮史构建中的主要力量,可以消解非文学创作思潮力量对作家的束缚,回归创作,回归文本,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文学思潮史。

其四,这样一种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文学思潮史构建,有利于打通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避免过去文学思潮史过多受到文体史影响的弊病。乔纳森卡勒认为: 体裁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 知道我们读的是一本侦探小说还是一部浪漫爱情故事,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部悲剧,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期待,并且会对能够说明意义的东西做出判断。[18]( P. 76)也就是说,文学文体的区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学认识框架,根据表达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文体,而除创作上的方便以外,文学研究也可以根据文体的划分来了解文学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等等。然而,对事物的任何分类都是有危险的,对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都是一种障碍。过度强调文体的框架功能,或者说,正是研究者习惯于这种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的时候,更容易给文学研究带来很大的弊端。实际上,无论是文学思潮史还是文学史,都长时间地受到文体分类所带来的困扰,人们习惯于从文体去看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是从文学的创作意图上。这样无疑肢解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不管是文学史还是文学思潮史,其实都是以文学文体史为前提的,甚至直接就是文学文体史,这显然是一个已经被忽视了许多年其实却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然,我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就是要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只要在共时性上创作思潮一致,就应该归于一种思潮范畴,在论述上也一并进行; 在历时性上属于一种思潮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敢于打破文体的限制,将其视为一种思潮流变,并加以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文体的束缚,回归文学思潮史本位。 最后,这一建构最终的目标,是要呈现出文学思潮史的流动线索,主要是理清思潮史内在流动的线索,从本质上与理论史、社团史、流派史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学史区别开来,并从逻辑上加以超越。无论是在研究上以文本为基础,还是将思潮在总体架构上专题化; 无论是在论述上采用不同文本相同思潮的互见法,还是拒绝所有的现有文学研究所使用的概念,都是为了确立创作思潮的核心地位并形成一种自身内在的流变,即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要构建一个文学本身的思潮史。规避社团流派对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理论、制度的限定,回归文本,从作家创作的文本探讨思潮倾向,又避免过度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品评,而着重于文本本身的内在逻辑变化,即文本在历时性向度上体现出来的、具有逻辑性的文学思想流。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 一切皆流[19],而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是要呈现出这样一条清晰的文学文本自身的内在流变。

注释:①互见法的源头可追溯到《吕氏春秋有始览》,而司马迁的独特贡献在于将互见法与纪传体两者结合起来,并为其后纪传体史书的撰写提供了有效经验。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章沧授的《论 吕氏春秋 的文学价值》,《文学遗产》1987 年第 4 期;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等。

参考文献:[1]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俄]普列汉诺夫. 论一元历史观之发展[M]. 冰夷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3]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英]特里伊格尔顿. 理论之后[M]. 商正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6]朱德发.三大板块: 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构[J]. 淄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1) .

[7][德]恩格斯. 致康拉德施米特[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7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8][法]维克多雨果.《克伦威尔》序言[A]/ /雨果论文学[M]. 柳鸣九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9][法]米歇尔杜夫海纳. 美学与哲学[M]. 孙非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俄]别林斯基.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 第五篇)( 1844 年) [A]/ /别林斯基论文学[M]. 梁真译. 上海: 新文艺出版社,1958.

[11][英]戴赫劳伦斯. 乡土精神[A]/ /袁可嘉编.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法]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随笔选[M]. 郑法清,谢大光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3][法]米歇尔福柯. 什么是作者? [A]/ /王岳川编.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董学文. 文学理论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王蒙. 王蒙文集[M]. 北京: 华艺出版社,1993.

[16][德]恩特斯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7][苏]赫拉普钦科. 赫拉普钦科文学论文集[M]. 刘捷,刘逢祺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第2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当代文学;影响

一、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综述

(一)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20和30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作家思想上的自由,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可谓各有特性,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文学是自由的,包容的,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周作人这样解释,“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反映日常生活,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又不想放弃文学,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八十年代中期,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邻里间的猜忌,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赢得读者的喜爱,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说起文学自由,没有严格的定义,有的人理解为文学创作上的内容和思想的自由,有的人认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文学自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写作成为一种职业,网络签约作家和网络自由如牛毛搬出现。何为文学,何为文学作品,也就日渐模糊。网络文学把文学自由给无限扩大化了,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后果。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木子美的《遗情书》、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等,在他们作品中最常见的是灯红酒绿的夜店、宣泄欲望的酒吧。对于主流道德思想,他们是排斥的,他们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作品呼喊出大众心中的无聊、空虚与堕落。这种自由是扭曲的自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文学自由表面上更加完善,其实却在很多方面走向了偏激和不归路。虽然当代文学已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着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自由,反对各种压抑人性的现象,并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的理论积累和创作经验,对当前文学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下文学,是多元化的文学,是更迭频繁的文学。当代文学借鉴现代自由主义合理成功的部分,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不好的文学现象。但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呼喊文学的自由、人性、为人生,是永不过时的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

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时期与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关爱“小儿”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伟大的文学是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十年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失落”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了谈论。

三、“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人道主义理论,该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他从不同角度对于人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在当代人道主义缺失于文学创作中的情况下重建该理论的必要性,为创作早期“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遇冷,这使其发展上陷入低谷。提出了关于“人性”与“阶级性”相对立的观点使众多作家不敢在对人性进行讨论。期间,文学个人创作被集体创作取代,文坛充满了欺骗性,文艺创作也失去了独立性,“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受到巨大打击。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其发展道路坎坷曲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玉花. 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J]. 青年文学家, 2013,(1):87-88.

[2] 谭凯红. 浅论中国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J]. 岁月(下半月), 2011,(3):32-33.

第4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当代;影响

社会思潮是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反映一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思想愿望、利益需求和情感需要,它是一种有社会理论做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它常常被人们称为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社会思潮具有复杂多样性、直观现实性、批判反思性、国际全球性、强弱并存性等特征。在当代中国,存在着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潮以及反主流社会思潮这三种流向;同时,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又可分为维护性社会思潮、弱挑战性社会思潮和强挑战性社会思潮这三种类型[1]。

社会思潮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多种积极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唤起了大学生的思想觉醒,催化了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

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与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有着必然和直接的关系。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而当代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大学生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于是它唤醒了大学生的思想觉醒,激发了他们的思想和热情,那么,以此作为条件,再加上它的异向性与大学生喜好标新立异相合拍,就促成了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

(二)促进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现实问题

社会思潮中的许多理论都针对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阐述的。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华尔街运动等,使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同时进行深刻而理智的思考。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智冷静、客观辩证的面对和看待这些问题,看到社会思潮中的先进思想内容和现念,既能从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潮中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共性,同时也看到问题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完善和制度的健全而得以解决。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出现并相互交织在一起,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和落后的以及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形成一种复杂的集织,使大学生面对形形的社会思潮,失去了分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能力,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上的混乱和困惑,对他们构成了现实的冲击和影响。

(一)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淡漠和迷失

最为典型的表现为全球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全球化思潮倡导超国界的整体主义,鼓吹"趋同论"、"民族国家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观点,而这些观点和论调也都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家提出的,企图取消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本质是企图制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此思潮影响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爱国意识淡化、政治观模糊等不良后果。

(二)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狭隘

由于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被唤醒。但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之情时,展露出狭隘的民族意识,以极端对峙的思维方式对待国际争端,甚至有些大学生错误的期望政府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

三、针对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一)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待当代社会思潮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也同样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影响的最重要的对象。社会思潮本身掺杂了许多利益因素和政治企图面对政治文化有着一定的解构性,它的理论外形往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由于对外界社会认知的缺乏,往往在半知半解的壮况下就接受了各种社会思潮并对之赋予理想化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否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认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

(二)倡导先进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由于大学生在选择接受社会思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不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理论研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也要掌握最新、最适用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文化巩固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注意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审美、心理健康等多重角度对其进行正面疏导,提高大学生面对事物的思辨能力,这才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接受社会思潮的根本。

(三)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正确的当代社会思潮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减少因工作被动而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思潮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以防患于未然。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和话剧等艺术作品往往与当下社会现实、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相联系,体现着诸多社会思潮。积极向上且具有崇高价值的电影能引领大学生奋发向上,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这些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影片,大学生可以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并自觉将个人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从中找到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

[2]刘勇波,徐传武.当代社会思潮的特殊性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3]田遵辽.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4]杨子.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J].教育理论研究,2011,(7).

[5]李玲芬.当代社会思潮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

[6]马卫国.正确引导大学生应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J].社科纵横,2012,(27).

第5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现代性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剧烈变革,文学也必然回应这种变革,或者表示赞成,或者表示反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这就意味着每个民族的文学思潮的特性是由它的现代性特性决定的。因此,考察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必须考察中国现代性的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是它的外发性。所谓外发性是指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的现代性不是来自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是启蒙理性,包括工具理性(科学精神)和价值理性(人文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而发生于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本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佛家(本土化了的禅宗),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都没有成为现代性的土壤。这就注定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必须从外部引进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具有外发性。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进的,确切地说,部分是西方列强强迫我们接受的,部分是我们自觉地引进的。在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中国经历了从抵制和被迫地接受到自觉地接受、学习和引进现代性的运动。这种现代性的外发性,必然与中国文化传统冲突,也必然缺乏本土文化传统的支援意识,从而造成中国现代性的脆弱性和艰难性,它的历程必然是曲折迂回甚至是有反复的。

中国现代性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欧洲的历史表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致的,现代性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动力,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是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社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这意味着批判西方现代文明;而现代性又必须从西方引进,这意味着以现代西方现代文明为楷模、向西方学习。这样,中国的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就发生了冲突,二者不能同步进行,必须取舍其一。由于民族危亡的紧迫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建设现代性的任务。于是,五四以后,以牺牲现代性为代价,甚至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走上了争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基本任务的革命道路。这就造成了中国反现代性思潮的强固影响以及现代性的滞后性。

20世纪是中国现代性发生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冲突的历史,也是现代性失落与回归的历史。20世纪的中国历史大致上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现代性被引进和发生的时期。第二阶段,五四以后至建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压倒实现现代性任务,启蒙转化为革命的时期;而建国以后至“文革“是初步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但反现代性的思潮(表现为极“左”思潮)仍然主导的时期。第三阶段,新时期以来(包括80年代的新时期和90年代的“后新时期”)则是现代性回归和建设的时期。

在交织着现代性启蒙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主题的20世纪,文学思潮也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作为现代性的反应的文学思潮也具有了外发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体现为它不是本土文学的内在发展的产物,不是自发地生成的,而是受外来思潮的影响,从国外引进的。由于传统社会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没有产生现代性,因此,中国文学只是与前现代性发生关联,没有发生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条件。中国古代文学虽然有不同的风格、流派,但一直没有摆脱古典文学的传统,基本上没有超出传统理性的制约。因此,中国虽然有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但是并没有发生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只是在现代性进入中国之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才真正地产生了。在五四启蒙运动中,从西方引进了科学、民主,这是现代性的中国称谓,这意味着现代性产生。现代性引发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剧烈变革,面对着这种变革,文学必须有所回应,于是就有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既有现代性发生的历史条件,又有国外文学思潮的思想资源。中国的文学思潮接受了欧洲文学思潮的影响,并且直接引进了欧洲现代文学思潮。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就已经知道欧洲文学有理想与写实之分,以后又知道有写实与浪漫之分。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以西方文学为榜样,发生了“三界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的革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前奏。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界自觉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对西方文学思潮的了解就更详细、真确了,不仅知道了诸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主张,而且也大量翻译、介绍了这些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使这些文学思潮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中国文学又对欧洲现代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五四以后又从苏俄接受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新古典主义;同时也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其他非主流文学思潮。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就发生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使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相沟通,并具有了基本内涵的一致性,从此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行列。在传统社会,中国文学是封闭自足的,它没有汇入世界文学潮流之中。只是在引进了现代文学思潮之后,中国文学才向世界文学开放,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茅盾说:“民族文艺的新生,常常是靠一种外来的文艺思潮的提倡,由纷乱如丝的局面暂时地趋向于一条路,然后再各自发展。”[1]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学现代化之路是引进西方文学思潮。胡适主张“全盘西化”,他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不可不取例。”2傅斯年主张:“我们希望将来的文学,是‘人化’的文学,须得先使它成欧化的文学。就现在的情形而论,‘人化’即欧化,欧化即‘人化’。”3这意味着中国文学思潮必然大体上遵循世界文学思潮的发展路线,包括它的内涵和命名都与世界文学思潮基本上保持一致。这就触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要遵循西方文学思潮的路线,并且要冠以西方文学思潮的名称(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而不能有其他的路线和命名呢?根本原因是,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而现代性是人类共同的选择。尽管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文学传统不同,但社会发展一定要走现代性之路,文学也一定要回应现代性,因此,就必然形成相应的文学思潮。从欧洲文学史上看,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否定性回应;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否定性回应;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生存危机的否定性回应。这些文学思潮虽然是首先在西方发生的,但由于有相似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学思潮的传播,也将在中国发生,尽管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会有某些不同的特性,但在基本内涵上应该有一致性。

我们应该充分注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特性,这种特性来源于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包含着后发性,即它是在西方已经实现了现代性之后才开始引进现代性的。这就造成中国文学思潮的后发性,即它不是与世界文学思潮同步的,而是滞后的。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而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五四文学时期,西方文学思潮已经是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而中国文学面对的是欧洲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全部文学思潮,诸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作为思想资源而被引入。五四以后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中国文学对这种多元的文学思潮必须有所选择,而不能一股脑儿地接受。选择的根据就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需要。20世纪的西方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而中国还是前现代社会,因此,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也必然不同,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体现在各个阶段中,无论是五四时期,还是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新时期、后新时期,都是如此。

20世纪中国现代性与世界现代性之间的时间差,使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受到了历史上形成的诸多外来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诸多外来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潮。因此,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是直线的传播,而是多元选择的结果。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受到诸多的外部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包括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前半叶的浪漫主义、19世纪后半叶的现实主义、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主义和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思想资源都可能被中国接受,从而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但是,中国文学思潮形成和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也是是以中国现代性的发展状况为根据的。在20世纪,中国从诸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外部文学思潮中,选择了特定的思想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主潮。

五四时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性没有确立,当时的历史任务就是引进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民主的旗帜,呼吁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文学也呼吁和争取现代性,而这正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因此,五四文学思潮的主流就是启蒙主义。它的批判对象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而是封建主义的前现代性。五四文学的基本主张是启蒙主义的,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表明了这一点:“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其中强调了新文学的写实性(描写现实)、社会性(启蒙功能)和平民性(平民主义)。这都是启蒙主义文学的特性。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表现人生,指导人生”,蕴涵着鲜明的启蒙理性。这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主张,而是启蒙主义的主张。 创造社虽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启蒙的使命。创造社的理论家成仿吾提出文学的三种使命:“(一)对于时代的使命,(二)对于国语的使命,(三)文学本身的使命。”2这种社会使命就是启蒙的使命。这种主张也不是浪漫主义的,而是启蒙主义的。五四时期的西方已经进入现代社会,而且现代性已经确立并且显露出负面性。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生,开展了对现代性的历史批判。这样,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与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由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性还没有确立,而是刚刚发生,文学的历史任务只能是争取现代性,而不是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不可能接受现代主义,而对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采取了置而不论的态度,并没有加以引进。五四启蒙思想家的想法是,按照进化的顺序,先引进和发展写实主义,以后再引进和发展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例如陈独秀说:“ 我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1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世界文学已经走出现实主义而进入现代主义,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仍然认为要引进写实主义(实际为启蒙主义)。文学研究会指出:写实主义在世界文坛已经有衰竭之象,但国内还有介绍之必要,“而同时非写实的文学亦应充其量输入,已为进一层之预备。”1五四以后开始了革命运动,这是为了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需要文学的支持,相应的文学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五四以后引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它的政治理性原则以及诸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形式规范是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和形式规范的变体。因此,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包括“文革”文学)的主导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它的极端形式“两结合”。而此时,西方世界现代性已经高度发展,其弊端充分显露,文学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全面批判和反抗,世界文学已经处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期。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也没有选择现代主义,这是由于,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引进和发展新古典主义,这就意味着强调文学的政治理性主义和形式规范,而不能接受非理性和破除形式规范的现代主义,更何况现代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如果说五四时期是搁置了现代主义的话,那么五四以后的主流文学思想几乎无一例外地抵制、批判现代主义,如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认为:“譬如未来派意象派表派等等……这些新派根本上只是传统社会将衰落时所发生的一种病象,不配视作健全的结晶,因而亦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艺术上的遗产。”1对现代主义的抵制和批判一直延续到“文革”。

转贴于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重新引进和争取现代性,因此文学思潮的主流是恢复五四启蒙主义传统。新时期文学主潮反思和批判反现代性的极左思潮,争取人的价值,这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都发挥着文学的启蒙功能,启蒙理性特别是人道主义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指导思想。新时期后期开始出现批判现代性的文学倾向,非理性主义抬头,各种先锋派出现,但没有形成现代主义思潮。同时,新时期文学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没有注意,更没有加意引进。90年代以来,进入后新时期,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现代性开始确立。虽然中国现代性刚刚发展,但在争取现代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反思和批判现代性,虽然解构现代性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历史选择。此时西方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世界文学思潮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后新时期文学开始接受现代主义,但对后现代主义仍然难以消化。后新时期文学思潮多元化,理性主义消退,非理性主义高涨。与此相应,启蒙主义消退,而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崛起,开始对现代性进行批判。这个时期的文学趋势是向现代主义过渡。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非同步性,也造成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接受的“误读”。由于对外来文学思潮的接受受到国内现代性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对外来文学思潮的理解往往被当前的需要所左右,这就造成了对外来文学思潮的误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显著也是最为影响深远的“误读”是五四文学以及革命文学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读”。

五四文学是启蒙主义文学,它接受的思想影响也应该是欧洲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但欧洲的其他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也成为五四文学的思想资源。在接受这些思想资源的时候,就发生了误读。五四以前,文学界对西方文学思潮了解不多,仅仅知道有“写实”与“理想”之分,并不知道更具体的文学思潮的划分。它们认为“写实”派除了运用写实手法以外,还用文学干预现实,它的内涵不仅包括了现实主义,而且也包括了启蒙主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新古典主义。它们还认为,“理想”派超脱现实,有审美主义倾向,它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了浪漫主义以及唯美主义等现代主义(因此现代主义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这就意味着五四以前,并没有把握这些文学思潮的实质,不能准确地区分各种文学思潮,从而为五四文学对外来思潮的误读设下了伏笔。五四文学认为自己是以写实干预现实,因此就沿用了写实主义的名称,这个名称范围不仅仅限于现实主义,还涵盖了启蒙主义等,但现实主义较之启蒙主义时间上更接近五四,而且也影响更大一些。后来受苏俄文学理论的影响,写实主义很自然地就改称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内涵就完全被排除了。五四文学把现实主义当作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接受,吸收了它的写实手法和批判精神,但却进行了实质性改造,即把现实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转换为对封建主义(前现代性)的批判。五四时期的茅盾提倡“自然主义”(当时对现实主义的称呼),但他强调不是“人生观的自然主义,而是文学的自然主义”,“是自然派技术上的长处”1这里明显地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技巧接受,而舍弃了其批判现代性的精神实质。而且,五四接受的外来现实主义思潮,有的就是对启蒙主义的误读。这里主要指的是对俄国启蒙主义的误读。俄国19世纪文学交织着启蒙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思潮,因为当时俄国面临着批判封建主义与批判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而五四文学把19世纪俄国文学包括普希金、果戈里、契可夫等启蒙主义一股脑地当作现实主义接受了。郑伯奇指出:“文学研究会的写实主义始终接近着俄国的人生派而没有发展到自然主义。”2这就造成了以现实主义之名,行启蒙主义之实的状况。新时期文学延续了对现实主义的误读,它恢复了五四启蒙主义,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就是启蒙主义对现代性的回应。但新时期文学却自以为恢复了五四现实主义,把启蒙主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当作了现实主义的任务。新时期文学的强烈的启蒙理性使它区别于现实主义,从而成为现实主义旗号下的启蒙主义。

五四以后,接受了苏联传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是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的,而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现实主义。但是,它却被当作现实主义的发展,这里面仍然有误读的成分。由于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手法或超历史的“创作方法”,因此就可以不顾其历史性和前现代性的本质,赋予其完全不同的思想倾向,即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写实手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新的、更高形态的“现实主义”。

对浪漫主义的接受也是一场误读。由于浪漫主义在五四以前就被当作理想主义,因此虽然五四时期创造社作为启蒙主义中的一个流派并没有自称为浪漫主义,但在30年代,在苏联文学理论的影下就进行了浪漫主义的命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抽离了浪漫主义的历史性和反现代性内涵之后,在接受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程中,就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包含着浪漫主义。到了50年代后期,更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即所谓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结合。而实际上,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性、,而浪漫主义也不等于理想性,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特殊方面的批判。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互相包容,也不可能互相结合。总之,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创造社和建国以后的“两结合”都不具有浪漫主义的品格,前者是启蒙主义的一个流派,后者是新古典主义。

与欧洲文学思潮演进的有序性相比,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进具有某种非有序性。欧洲文学思潮与现代性的发展相适应,而欧洲现代性的发展是正常的,它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具有同一性。因此,欧洲文学思潮就按照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顺序发展。而在中国,由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现代性发展受挫,文学思潮的发展顺序被打乱。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演进顺序是: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五四以后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的启蒙主义和后新时期的多元发展并向现代主义过渡。这个历史进程有颠倒,如欧洲新古典主义之后是启蒙主义,而中国则是启蒙主义之后是新古典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任务,走上了以反现代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这就造成了启蒙主义的夭折和向新古典主义的后退。同样原因,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演进也有反复,如五四启蒙主义夭折之后,时经半个多世纪,在新时期又继承了五四传统,开始了启蒙主义。而且,在五四以后发生的非主流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在抗战和建国以后中断了,而在后新时期得到恢复、发展,从而表现为一种历史的重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非有序性还表现为多种文学思潮同时出现,打乱了文学思潮的先后顺序。欧洲文学思潮虽然也有两种文学思潮同时存在的局面,但那是在思潮更替时期的短暂现象,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替时期。但中国多种文学思潮的同时存在并不是由于思潮的交替,而是由于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多元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并存,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性并存,因此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对现代性的呼吁以及对现代性的超越批判都同时发生,加之历史上发生过的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就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同时并存的局面。30年代启蒙主义的余波仍然存在,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已经产生,现代主义开始露头,而革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潮。由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是现代性发生的初期,也出现了多种文学思潮杂陈的情况,如鼓吹人道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主义虽然开始退潮,但仍然存在;以张承志向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新写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崛起;同时,各种先锋派组成的现代主义开始高涨。这种状况造成文学思潮混杂不清的局面,如果不加以准确的区分,很容易出现认知上的混乱。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特殊性,也造成了文学思潮的复合性。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是朝发生之时,西方已经发生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它们都同时引进,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茅盾如此描述这一现象:“近代文学的各种-ism都在我们文坛上起过或大或小的泡沫,然而又不是此兴彼伏的递代,而是同时交流,成一个大漩涡。”[2]郑伯奇也说:“我们只想指出这短短十年中间,西欧两世纪所经过了的文学上的种种动向,都在中国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来。”[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由于受到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自己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吸收多元的文学思潮的因素,从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单纯了,往往呈现出多种思潮的复合性特征。五四启蒙主义吸收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甚至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从而使自己具有了某些非启蒙主义的特性,如鲁迅与文学研究会的创作带有某些现实主义的特点,其写实性、批判性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的某些特点,其主观性和理想主义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鲁迅的《野草》等作品还具有某些现代主义的特点,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即使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也受到了现实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建国前的革命现实主义(如《子夜》),具有某种现实主义的特点,其批判性也超越了欧洲新古典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有这种情况,如启蒙主义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有的甚至渗透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因素,典型如王蒙的小说对“意识流”手法的尝试。还有,新写实主义本身具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性质,但是也吸收了某些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因此其批判性不像现实主义那么鲜明。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与受阻,使反现代性文学思潮薄弱,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文学思潮,而启蒙主义(时间较短)与新古典主义(时间较长)交替成为主导思潮。中国始终没有形成成规模的现实主义思潮。五四以后,在新古典主义的主潮之外,也有批判资本主义(即使是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灾难的现实主义思潮,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对现代城市中底层生活的描写,对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给人带来的苦难和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但中国现实主义思潮很薄弱,远没有可能与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抗衡而成为主流。中国浪漫主义也发生了,但更薄弱,更不可能成为主潮。由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出现,传统农村文明的衰落,也产生了讴歌农村文明、批判城市文明的浪漫主义。典型如沈从文对农村乡土人情的美化和留恋,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拒绝和批判。这种浪漫主义像一朵绚烂的小花,虽然美丽出众,但寂寞寥落、转瞬既逝。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全面拒绝和反抗,在中国,这种思潮也超前地出现了,如李金发等的现代诗歌、刘纳鸥等的新感觉派小说、张爱玲等的都市体验小说等。但其主流只是在30年代昙花一现,就在抗战催发的强大的新古典主义潮流中消失。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呼吁现代性的启蒙主义主潮之外,也存在着诸如反叛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的浪漫主义(张承志、张炜):揭露、批判庸俗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新写实)和拒绝现代性、抒写现代人生体验的现代主义流派,但它们仍然没有成为主流。更重要的是,这些反现代文学思潮都不大成熟,特别是现代主义不够成熟,以至于难以确切定位,甚至有人说它们是“伪现代派”。中国反现代性文学思潮的薄弱与不成熟有中国现代性薄弱与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理性主义的强大影响的原因。中国文化缺少科学理性的传统,也没有发生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因此现实主义的基础薄弱,现实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传统的强大影响下,中国文学很难接受现实主义的客观主义与批判精神。即使五四时期提倡写实主义的茅盾,也对现实主义有所保留。他说现实主义“(一)是在太重客观的描写,(二)是在太重批评而不加主观的见解。……但是徒事批评而不出主观的见解,使读者感着沉闷烦扰的痛苦,终至失望。”1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倾向与欧洲希伯来文化的非理性传统截然不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难以接受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怪诞、神秘、颓废的风格,从而限制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也缺少欧洲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如沈从文小说的写实、理智、宁静的风格就与主观、非理性、神秘主义和颓废精神的欧洲浪漫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再如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产生的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虽然具有某种非理性主义因素,但远没有达到西方现代主义的程度。在后新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一种非理性倾向,代表如王朔的小说,还有贾平凹的《废都》,这种潮流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道路。但中国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的出现,仍然要假以时日。

参考文献:

[1]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1922年7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

3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1卷第2号。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2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1923年5月12日《创造周报》第2 号。

1 陈独秀《答张永言》1915年1月15日新青年》第1卷第4号。

1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载1921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载1925年5月《文学周报》。

1 《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通信》》。

2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8月出版。

[2] 茅盾.中国新文学运动史[A].茅盾文艺杂论集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P474.

第6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西方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况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其表现在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带有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社会思潮。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重整,新媒体和计算机的出现及应用,政治的激烈变动,社会改革的推行,在社会层面上引发了激烈的动荡。这种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必然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各种社会思潮正是这种精神震撼的表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摧生了众多应运而生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绿色和平主义思潮等新思潮纷纷登台亮相,从而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平台上演绎出一副多音争鸣、眼花缭乱的思潮景观。这些思潮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各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二、当代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社会思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反映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倾向。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深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为当前大学生所熟悉并对其思想道德产生较大影响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主要有后现代主义、全球主义、消费主义等。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危害和弊端,高扬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统治和被统治、改造和被改造、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人类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这对于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一切后果的近视者来说,不亚于一服极好的清醒剂。但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价值论上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对精神世界产生了一种流浪意识。

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抛弃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加随意化。面对社会大众物质欲望的极度膨胀和社会生存方面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开始变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由此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意识淡化、政治信仰缺乏、政治观念模糊等严重不良后果。

2.全球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全球主义思潮强调世界时空的缩小,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正逐步趋于“全球化”,即所谓“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全球意识”、“全球民主化论”、“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出现,使大学生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已强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也就是说,全球化主义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削弱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同时,全球主义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观点直接与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这些观点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国家、漠视集体利益,认为追求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使国家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全球主义的实质是西方强势国家制造的、试图控制世界的发展方向并从中为其牟利的新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一些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海洋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信奉“金钱至上”,以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由此成为“西化”的俘虏。

3.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消费主义的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出现盲目、攀比、奢侈的消费模式。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消费主义的误导,引发了大学生各种盲目消费行为,致使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其次,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费主义片面强调对物质的追求,使人成为财富、金钱和欲望的奴隶,成为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躯壳。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变得贪图享受、讲排场、爱慕虚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从而缺少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三、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应对之策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一把启迪与冲击并存的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其中, 积极的因素给大学生以理论滋润、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个人人生价值观而努力奋斗。但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难以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受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有效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必须从澄清概念、倡导校园文化和加强形式政策教育三方面着手。

1.澄清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西方社会思潮派系庞杂,学说众多,具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础、较强的逻辑性和煽动性,其中蕴含着闪光的有价值的思想材料,简单地否定、武断地排斥不是科学的态度,是不能说服人的,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善于扬弃。要消除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误读和曲解,首先要澄清概念,如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和理论争鸣活动,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解读,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社会背景、理论根源、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提高辨别各种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倡导校园文化,拓展主流阵地。

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是大学校园,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传递新观念和修身明德、立言正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利用校园环境,积极倡导校园主流文化,扩展主流文化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在建设校园文化中,要大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广泛组织融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为一体的品位高雅、哲理深刻、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意,了解历史与现实,了解外国与中国,从而使大学生摆脱虚无颓丧、轻狂放荡的后现代主义、人权至上、世界大同的全球化主义和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能够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形式政策教育。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全球化思潮的推进和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借口干涉中国内政的加剧,使得形势更为复杂,要针对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迹以及国际形势,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们国家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认清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增强党和政府的共识,增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适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坚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一定能够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坚定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在全人类实现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荣.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和对策[J].就业与成才,2010,(10).14-15.

[2].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0,(8).65-98.

第7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大学生;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正确把握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前提和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一、当代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简析

(一)功利主义思潮。功利主义的主张是关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主张,其基点建立在后果评价上。它认为任何人的幸福都在于快乐的量超过痛苦的量,任何行为的善也在于其产生的快乐的量大于其痛苦的量。这种主张是把利益作为个人行动的驱动力,其主要特点也是片面讲究实用和利益,在价值判断上以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为标准,认为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二)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强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实用、效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其整套理论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实用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点就是鼓吹工具主义的“价值至上”观,将认识中的价值关系、效用关系置于事实关系之上,甚至以人的主观需要的满足程度来排斥认识的客观性,其主张“有用就是真理”集中体现了这种特点。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它鼓吹国家在现代社会中不应该起任何作用,现代社会必须回到自由放任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崇个人自由,自我实现,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外在干预,这些观点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个性张扬的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四)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化思潮,是晚期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来讲,后现代主义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等反叛性特点,并深刻地批判和揭露现代资本主义。

(五)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消费主义是侧重于一种消费价值观的描述和批判,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一种缺乏批判意识的无度消费,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代表着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无限制,无终结,它主张消费越多越幸福、越民主、越进步。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第一,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使得价值取向功利化。功利主义思潮所滋生的急功近利情绪严重侵蚀着不少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达到个人的私利目的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它所带来的残酷竞争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实用主义思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对旧哲学的批判引起了当代大学生的共鸣,这就使其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功利化。

第二,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树立远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得理想信念淡漠。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上造成了个人与社会的根本对立,使不少大学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而后现代主义渗透着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让大学生无所适从,好与坏、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减弱,影响其健康成长与发展,理想信念被淡化。

第三,社会思潮使得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大学生继承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随着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需要,更是要充分的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跟上时代的潮流,容易导致其消费观扭曲、劳动观淡薄、审美品位丧失、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而且由于家庭背景的不一致,家庭条件落后的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第一,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它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往往习惯于向高校聚集,寻找其思想文化土壤,而高校在接受各种社会思潮后,使其扩散、流行,不断向社会传播和辐射。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产生过程和实质以及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在客观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第二,根据大学生与当代社会思潮的互动特点,系统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途径以及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有针对性地探讨教育引导新渠道、新方式。我们要充分了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途径以及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渠道,不断根据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各种教育因素、教育途径与学生教育相结合,更新并创新教育渠道和教育方式。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帮助大学生从自私和功利中解脱出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8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 大学生 消极影响 应对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问题、新观念。然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的斗争长期存在。坚决摒弃当代西方思潮中所包含的消极、落后的东西,批判地吸收一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对我们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借鉴价值。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思想界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的深刻反思和批判[1]。后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这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所宣扬的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价值观上的多元性,使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社会中丑恶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放松自己,追求在所谓的“流浪”意识中实现价值[2]。

这一切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危害很大,使他们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别人和集体的利益,把金钱至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理论指导上的迷茫与社会生存方面的激烈竞争使大学生们模糊了高尚与卑鄙、正义与邪恶在价值上的区别,开始变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由此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意识淡化等严重不良后果。 [3]

2.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是一种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消费主义思潮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精神快乐[4]。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攀比、竞争和模仿。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其次,消费主义思潮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变得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独立性差等,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从而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对金钱和物质过分看重,引发一些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容易引发大学生走向犯罪[5]。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解决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必须承认西方思潮具有两面性,对当代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具有创新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实现统一

学校可以通过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解读,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批判和评价西方社会思潮,从理论认识根源上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2.加强学生对形势政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实际状况,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使大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消除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从而得出对西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优化校园环境,扩展主流文化阵地

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对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在健康的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4.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和品德教育

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咨询体系,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从心理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尊重大学生积极个性的发展。启发大学生对社会进行深层次思考,不回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从现实的困惑中解脱出来,逐步实现从矛盾自我向理性自我的转化。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坚决清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教育体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2]徐丹.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传承,2009,(1):66-67

[3]杨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攀登:双月刊,2009,(2):11-20.

第9篇: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一般说来,社会思潮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某种理论体系为导向,对社会大众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社会思想潮流或思想倾向。在西方学术界,学者们并没有把“社会思潮”这一词汇当成专业的学术用词。在我国,最早对社会思潮进行论述的是梁启超。他在1902年《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今之恒言, 曰‘时代思潮’ 。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 其国民于一时期中, 因环境之变迁, 与夫心理之感召, 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 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在产生与社会变迁之中,具有时代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即社会群众“心理之感召”,具有群众性;社会思想不一定能成为社会思潮,但能成为社会思潮的社会思想一定有价值,即价值性。梁启超和以后研究社会思潮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认识都是从其单一特征与特点进行的,不同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论述也是各有各的着重点。下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思潮的特征进行阐述。

一、理论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理论或观点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也是社会思潮区别于社会心理的基本标志之一,社会思潮的理论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思潮的自觉性、稳定性与系统性,而自发、感染与不稳定的社会心理构成社会思潮的基础。社会思潮以某一理论体系为基础,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观。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而又是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哲学往往体现出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与价值层面的诉求,哲学具有阶级性。指出:“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所有的哲学学说,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哲学的命运,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2]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而资产阶级思想确是以实证哲学为内核,为资产阶级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统治服务。

事实证明,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必然会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在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理论满足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需要,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广大劳动人民需求,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自由主义思潮的引领下,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同样,自共产主义学说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思潮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实实在在地为无产阶级谋福祉,获得了千百万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反之,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丧失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必然暗淡无光、销声匿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盛行与德意日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反动分子虽然猖狂一时,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在轴心国被击败之后,独裁法西斯土崩瓦解,其思想也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二、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辩证统一

根据某种思想理论与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可以分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非主流思想意识。同样,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我国,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并不是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实施打压,而是应该具体分析,并且加以区别对待。非主流社会思潮中,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伪科学、新儒学等;另一类为对马克思主义无害的社会思潮。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必须通过法律与政策的途径加以取缔,抑制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无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应该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其发展,进而促进交流与融合,繁荣文化。加深对社会思潮特征的认识,不但要理解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思想”,更要认识到社会思潮的主流性特征,坚持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统一。

三、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而普遍联系的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思潮同样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历程。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为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观点的提出,在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之前,它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一旦社会思潮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削弱,这种社会思潮也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5]。

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的传播都有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即产生、发展、衰落、消亡。他把社会思潮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期(生),第二阶段为会盛期(住),第三阶段为蜕分期(异),第四阶段为衰落期(灭)。按照梁启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第一阶段的启蒙期和第四阶段的衰落期看成社会思潮的隐形性特征,而把第二阶段的会盛期和第三阶段的蜕分期看成社会思潮的显性特征。社会思潮表现为显性特征时,波涛汹涌,激荡千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能导致社会革命和政权更替。例如,自共产主义思潮诞生以来,以其科学的真理性与联系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实践性,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世界劳动人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世界统治秩序。

而在社会思潮表现为隐形特征时,涓涓细流,不为人知。当然,表现为隐形特征的社会思潮,并不是从思想文化领域中消失了,而是以潜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继续存在,一旦时局动荡,必然风云变幻,再次吸引大众的视线。苏联巨变、东欧解体之后,西方一些政要和右翼思想家迫不及待地放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宣称“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经走完”。这些论调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西方学者的一致认识。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前苏联与东欧剧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致,它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本身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而是使其变得更加纯洁、更有吸引力,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认清社会思潮的显性与隐形特征,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才能使无产阶级思想占据思想阵地。

四、复杂多样性与单一性的辩证统一

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种社会思潮在世界思想文化舞台上纷纷登场,在各个领域表达不同的观点与价值倾向,争夺话语权,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各个理论、学说、主张对同一的社会热点与重大问题发表观点,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在人类社会发展前途与未来的重大问题上,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通向奴役之路,社会主义已经终结。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虽然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暂时的挫折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第二,同一社会思潮内部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在对同一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对其细节与子问题的争论。如新自由主义虽然坚持自由化与市场化,但根据对传统自由放任原则的恢复力度和提出的政策主张看,大体可以分为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温和的新自由主义、创新的新自由主义三类。除了一致对外,这三派之间也存在不同的争论与见解。第三,社会思潮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社会思潮、经济社会思潮、伦理社会思潮等,从而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与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相比,其单一性尤为特殊。一方面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绿,特殊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其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在我国,就体现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另一方面,虽然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但还是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些政要和右翼学者看来,是如何抑制社会主义这个单一社会思潮;而在我国看来,是如何防止单一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坚持与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原理,才能对社会思潮特征进行深入的辨析。深入认识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引领,加强社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探索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卷).中华书局.

[2]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

[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