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孝文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孝文化的内涵

第1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由于养老问题与孝道紧密相连,于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其中,早期专门研究传统孝文化的学者占据大多数,近年来,对于传统孝道观念当代价值的研究兴起。本文中,笔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逻辑的梳理,现概括如下。

一、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对孝的起源的研究。肖群忠教授在《孝与中国文化》中首先提到了孝的起源与演变,他从历史文化角度及现象入手,对孝的起源进行分析。他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了,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魏晋隋唐时期,玄学、佛教盛行,这体现了道、佛对儒家的冲击,在儒、佛、道对立交融的过程中,该时期的孝文化体现出崇尚与变异的特点,魏晋仍以“汉以孝治天下”相标榜,但已出现了一些援道入儒的新特点,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而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唐代时期,从总体来看,甚至不太重视孝道。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外,宋、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则体现为愚昧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愚孝”。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孝道,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以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软弱性,往往又出现徘徊和对旧的礼教传统的复古。i到了现代,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对待孝道;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尤其是“”时期,孝道是被否定的;近些年又重新对其进行辩证分析,进而扬弃。

肖波先生在《中国孝文化概论》中探讨孝文化的起源时认为,孝文化起源具有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特点。就其起源的原因来讲,可以分为:生命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信仰性起源。其中,生命个体性起源是因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本能性。社会性起源则是由于孝是一种伦理层面的规范,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ii所以,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到生活中,于是,孝文化的社会性起源也就不难理解了。信仰性起源存在两方面崇拜,一是生殖崇拜,二是祖先崇拜。再者,从孝文化起源的条件来看,有特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中国个体家庭三个条件。肖波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有基础性的精神内涵,它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它和人类社会发展相统一。正如黑格尔指出的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文化总括性地涵盖了人伦本源的孝伦理和政治化了的孝道德,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iii

第二,在孝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朱岚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中对孝的内涵作出概括,她认为,中国传统孝观念内涵丰富,从行孝对象及行孝内容来看,有四层含义,分别为:对在世或已故父母的孝敬;对先祖先公的追念祭祀;对君王天子的孝;继承先祖德业、立身扬名,以耀族荣宗、光前裕后。张云风在《漫说中国孝文化》中谈到孝的内涵时指出,孔子在《孝经》中全面阐述了孝的内涵,包括孝的地位与意义、孝的阶段与层面、孝的标准、孝的作用,孝子施孝方式等等。iv并且,他认为,“善事父母”是孝最重要内涵,但是,由于“孝”涉及道德品行的各个方面,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所以,将其固定于“善事父母”还是不够的,还应推广为“泛孝论”。

第三,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方面。曾仕强教授在他所著的《孝就是道》中对于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二十四孝”的故事所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其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去理解。这些故事中,一些故事迄今为止仍具有深远的意义,要用心体会其中的道理。另外,对于孝的现代价值的理解,曾仕强教授认为,现代人有时过分自我,彼此疏离,需要孝道和谐来调适。更重要的是,道是要实践的,人能弘道,但是不能等着道来弘人。

另外,对于孝的反思与当代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在继承传统孝道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的集成,并对其负面作用进行反思,从而弘扬其正向值。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者、教授利用传统孝道解决现实问题,以挖掘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时,很统一的对养老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关于孝文化的若干思考》、《社会变迁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孝与折衷主义:中国城市养老的实证研究》、《中国传统孝文化探析》、等。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指出孝的德育价值意义;陈旭《传统孝道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价值研究》揭示了孝道与和谐家庭的关系;方程《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审视》在孝道的历史与现在中把握其意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孝道文化,如何正确把握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孝道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二、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于“孝”的研究并非国内学者的专利,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国外不乏一批学者钻研儒家文化,研析传统孝文化,可以说,孝、孝道、孝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是世界性课题。外国人同样讲究“孝”,西方人则更多的将目光放在感恩教育上面。他们眼中的孝文化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一同构成了世界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早在古希腊时期,孝道就被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这些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一样,把传统孝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价值体系来弘扬和教育人民。所以,在西方,除了《圣经》这本经典以外,对孝的相关阐述不在多数,而西方哲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社会养老问题中,所以西方社会养老理论发展速度较快,而孝文化研究发展缓慢。虽然这些成果没有全面地阐述孝的前身及后延,但是却对我国自身研究孝及孝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则同样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儒学研究上。

一方面,日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将儒学渗透于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以儒学规范行为,并将其融入到人际关系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直以来,日本的民族行为极为明显,传统孝道文化贯穿于日本发展,逐渐变成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是,同它的积极意义相比,这种极端化的思想给其它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能被掩盖的事实。

另一方面,韩国对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至深。我国传统孝道在韩国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韩国同我国一样,将孝道观念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血缘关系情节深厚。然而,虽然两国对于孝道的认同相似,但是在孝道的实践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韩国对于孝道的发展与我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韩国目前所推行的孝道仍具有一定的封建统治色彩。

以上就是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状况的浅略综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对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厘清孝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的发挥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i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ii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4.

iii 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第2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以德治国;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58-01

一、传统孝文化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传统孝文化内涵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孝”这个道德观念和人类的其它道德观念一样,都源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也提出:“一切以往的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一个国家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该国家的观念形态。“孝”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概念。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及精神。千百年来,孝逐渐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对民族道德的培养、文化的认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是人类矢志不渝的社会理想,同样,这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2005年2月,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我们可以读出,社会的和谐关乎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与矛盾,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使相应的政策与国家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现实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中无一不贯穿着一个“和”字,“和谐”是家族、社会、国家的共同追求。在儒家传统看来,和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对家庭与社会和谐状态的极佳论述。家庭的和谐可以从孝文化着眼分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均为构成和谐的家庭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样,孝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孝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支撑。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人格品行等方面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每一个作为“个体的、独立的人”的努力来完成,只有保证每个人从精神层面上认同和谐社会,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所以,孝文化作为文化支撑来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促进传统孝文化走向更高的层次。孝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作为孝文化的传承载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加强传统孝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其前提则需要有序的社会环境作为基础和保障。

三、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孝文化的摇篮在于家庭的孝顺与和谐,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和谐的社会是由无数和谐的家庭组成的,所以,家庭和谐是社会最基础的和谐,家庭和睦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贡献,家庭成员将这种和谐的家庭温馨融入社会,社会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孝道文化,就是在孝敬老人和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和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传统孝文化对于整体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提出:和谐,包含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组织这三者的相互和谐。同样,这三者的和谐,也是传统孝文化所提倡的逻辑落脚点。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统一,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使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研究;影响;发扬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忠孝”特别重视。孝文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我国历史的演进,孝文化不断被继承和发展。现今社会,人们对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发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得传统的孝文化很好地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孝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家国同构”,在这种环境之下,孝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孝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认识。

(一)古代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为我国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处理、调整各种关系提供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伴随着孝文化的不断发展,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稳定化,“养亲”“敬亲”“顺亲”“荣亲”“祭亲”“念亲”等逐渐成为孝文化丰富的内涵。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特征。孝文化是建立在血缘情感上的文化,具有血缘原始性;孝文化规定了父子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具有伦理政治性;《孝经》《二十四孝》等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应该履行的行孝义务做了具体的规定,具有普遍义务性;孝文化的普遍性,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发挥着良好的教化功能,具有实践教育性。

(二)历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倡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的雏形、汉代的政治化、魏晋隋唐的弱化、宋明的系统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总的来看,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理论化、愚昧化和绝对化[1]。先秦时期处于孝文化的雏形时期,在这个时期孝文化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只是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孝”的一些内容而已。汉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治天下”等治国理念,将先秦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孝道予以实践,孝文化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汉代大一统时期的形成,为孝文化的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孝文化的教化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这个时代的孝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在很大程度上就对人的自由形成束缚。魏晋隋唐时期的孝文化,从整体来看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对孝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统治者依旧重视孝文化,到了隋唐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佛教的广泛流传,另一方面由于唐朝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孝文化的地位有所下降。宋明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弱,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和完备化。由于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孝文化虽然有积极的发展,但消极方面也逐渐加强。例如程朱理学提倡的“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愚忠、愚孝逐渐的普遍化。辛亥革命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反思,一方面批判孝文化的愚昧性,另一方面批判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些都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

(三)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孝”

元素殷商时期,卜辞中的“爻”字,是对孝的一种最早的定义,虽然这个时期的孝道并没有系统化,但是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孝的意识。《论语》中有关于孔子对“孝”的见解:“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的解释。《孝经》是我国古代对孝文化详细阐述的著作,书中对“孝”深入细致的叙述,为人们理解认识孝文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对孝的观点和见解,在性善论当中,孟子对孝文化有具体的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孝文化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为后来“以孝治天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孝元素,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文化也逐渐成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精神。不论对于传统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社会,孝文化都在塑造个人、约束家庭以及引导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西方国家逐渐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建设,使得人们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社会,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能够引导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从而促进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发挥岳飞以及董永等孝子的榜样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向名人学习,使得我国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弘扬。自古以来,我国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孝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利用孝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的意识,帮助人们树立生态和谐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之间矛盾的缓解。

(二)孝文化对家庭的约束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孝文化的落实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家庭的融洽与和谐对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孝文化在对家庭的约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亲子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关于父母被子女遗弃、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非常多,同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丢弃子女的现象也同样普遍,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缺失造成的,因为孝文化强调感恩,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培养人们学会感恩,从而协和亲子关系。[3]2.在夫妻关系方面我们知道,其实夫妻双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正是这种不具血缘的关系构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孝文化在夫妻关系中能够起到和睦夫妻、增进情感沟通等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3.在婆媳关系方面作为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派生关系,婆媳关系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由于婆媳关系的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婆媳矛盾逐渐升级,我们知道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对于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孝文化对于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婆婆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嫁过来的媳妇,另一方面媳妇要理解婆婆们的辛苦,爱屋及乌,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对待老公的父母,这样婆媳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淡化,从而建立融洽的婆媳关系。孝文化对于家庭的约束作用,很好地体现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方面,发挥孝文化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三)孝文化对个人的塑造作用

与西方的社会道德观不同,我国的社会道德与人身心具有紧密的联系,孝文化经历了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逐渐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规范个人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孝”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能养”(养活父母)、“弗辱”(不让父母感到耻辱)、“尊亲”(尊重父母)———这是对行孝的三个要求,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规范的标准,让人的行为无论是从行为方面,还是从言语情绪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从而进一步使得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个人性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在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当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行以及品行方面,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这就有利于人德行的塑造[4]。人们从性格和德行等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将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一)以孝敬规范家庭成员行为

孝文化强调感恩,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它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构成,当复杂的多元化的家庭成员共处一室之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对于这些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进行约束和规范。传统孝文化中所倡导的“三从四德”,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种规范性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不孝、愚忠以及愚孝等现象的出现。

(二)以孝敬促成良好人际关系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另外,由于深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物质至上的现象渐趋普遍化,人与人之间关系渐趋物质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提倡互尊互爱,因此,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为人们的社会人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在人际关系当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利益矛盾等的产生,从而用孝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以孝敬形成社会行为示范作用

当今社会长幼、家庭等矛盾突出,我们可以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活动,引起人们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学习,让人们加深对我国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正确孝道观念的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挥孝文化的教化功能,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用孝文化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5]。

(四)以孝敬构建和谐社会

利用孝文化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的建立,利用孝文化对个人进行塑造,利用孝文化对社会进行引导,以达到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行为的示范的效果。发挥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重要作用,用孝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从而加强对社会行为和道德的规范,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

[2]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5).

[3]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J].社会工作,2007,(2).

[4]韩文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由青少年孝道缺失引发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第4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4-01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经济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为孝道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经过殷商时期的发展,孝道思想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而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古人把善待父母作为最基本的孝顺原则。其次,尊祖敬宗。对于周初孝的含义,查昌国先生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姚,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最后,传宗接代。孝之初始含义除了尊祖敬宗外,另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如果说尊祖祭祖出于对祖先的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对生殖或生命的崇拜。《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予同先生所提出的孝起源于生殖崇拜的见解,可谓慧目卓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现代孝文化的缺失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从而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缺乏感恩的心,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弱化,遗老虐老现象时有发生。子女的不孝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沦丧,更侵犯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家长制度的道德规范――“孝”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行为规范也会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的变化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是趋向小型化、松散化,个人本位逐渐代替家庭本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大多以事业为重,从而家庭意识淡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家庭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体制本身还并不完善,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把家庭放在次要位置。当然还有些历史原因,如“五四”运动、“”的冲击。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命运是由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所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当代所要构建的孝文化必须是继承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要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是反映当代人的愿望和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推进家庭和谐

孙中山先生说:“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那现代人要如何才能重拾传统孝文化,维系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孝文化呢?首先,扬弃传统孝文化。孝文化也是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传统孝文化中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要继承的优秀思想。但“忠孝合一,移孝做忠”“绝对服从”“厚葬久葬”等封建思想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法制新风尚相悖。其次,加强公民自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道德上对子女的要求,它更是需要子女学会自省,从个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最后,开展孝文化活动。开展孝亲尊老活动可以社区、村落为基本单位,开展评选孝亲尊老模范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尤其是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敬老活动,激励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热情。

孝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涵盖炎黄子孙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并且渗透于民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普及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希望我们能借鉴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孝敬父母,创建和谐家庭,最终使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予同,孝与生殖崇拜,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232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1 餐饮市场竞争现状

随着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消费者教育程度的提升,其消费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特性。消费者消费过程中,不仅注重产品实体本身,还对无形的服务、产品内化的文化价值有了更高的期许。以餐饮消费为例,餐饮产品具有实物和服务相结合的典型特征,消费者在就餐过程中,除对菜品的质量和价格有明确的要求外,对酒店所提供的的服务、菜品和服务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也有很高要求,有时甚至愿意直接为后者而买单。餐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从注重简单地吃饱、吃好过渡到注重吃出品位、氛围和文化;对餐饮产品的评价模式从以价格为主,过渡到包括注重品牌、服务和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评价。

目前,餐饮企业普遍重视的是菜品、服务和就餐环境的品质提升,对文化价值挖掘不够,除了一些知名企业外,大多数中小餐饮企业对文化营销的实施及效果评价值还缺乏足够认知。未来餐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竞争内容看,市场将由单纯的价格和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服务和文化品位的竞争;从竞争规模看,市场将从单店、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连锁化、集团化和多业态竞争;从竞争地域看,市场将由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竞争的市场半径将大大延长。

2 餐饮企业文化营销的价值

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实体产品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产生于人类挑战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于以时间、空间和人为因素构成的共同思想意识形态之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地方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历史人文元素,是餐饮企业重要的营销资源。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能提升餐饮企业的文化品味,满足顾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企业的菜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普遍都有了质的飞跃,企业很难在这两点上与对手拉开差距;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修养程度的普遍提高,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评价或选择标准,已不再仅仅停留于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层面上,而是更重视消费过程的文化体验。餐饮企业深厚的文化内涵能使餐厅的形象丰满,进而获得顾客的情感认同,缩短与顾客的情感距离。由于文化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这有利于企业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也使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市场定位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而文化的长久生命力,又使餐饮企业建立的竞争优势具有长期性。因此,餐饮企业应大力实施文化营销,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使命,整合和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开发有文化内涵的餐饮产品,构建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核心价值文化,塑造有渗透力和亲和力的文化品牌。

3 餐饮企业区域文化营销实施策略

3.1 餐饮市场细分与定位要基于区域文化

不同阶层、地域、民族和年龄段的群体,文化背景有很大区别,这就决定他们在选择餐饮产品时对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质的需求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餐饮市场的细分和餐饮产品定位时,可以区域文化作为市场细分变量,开发与目标消费者心理意愿和价值文化一致的餐饮产品。针对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进行定位,树立独特的餐饮文化形象,与竞争对手在产品文化层面上形成差异,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2 餐饮企业品牌要巧用区域文化元素

餐饮企业的品牌名称是文化营销的重要切入点。企业命名除了注意与企业的产品类型、经营风格相协调,同时还应融合更多的所在区域文化内涵,符合公众的文化审美。这里所说的区域文化既可以是区域内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是区域内不断提升的现代时尚文化。如果企业的命名能给人一种浓厚的地方特色感觉,就能够与当地顾客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也满足了外来游客的猎奇心理,对吸引顾客和传播企业品牌有很好的作用。

3.3 餐饮环境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就餐环境是展现文化餐饮不可忽视的空间,是顾客在就餐过程中感悟和接受区域文化的最佳载体。餐厅的装饰布置、服务器械、员工服饰和言行举止等方面都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风格。要充分调动餐厅服务环境的各种文化因素的力量,烘托餐饮主题激起顾客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这不是要求一家餐厅的装潢经常变化,而是要在餐厅的环境布置上根据营销策略和餐饮主题灵活地营造区域特色文化氛围。例如餐饮器具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餐饮主题和菜式,巧妙搭配不同风格的餐饮器具从而给顾客增添特别的文化情调。此外,适当悬挂一些字画和照片,摆上几件象征时代特征的物品,播放一些地方特色戏曲和音乐,组织一些区域文艺表演,举办若干富有区域文化个性的有奖猜谜等等,都可产生浓郁的区域文化情调,激起顾客的情感共鸣。

例如,作为以“孝”立名的城市,孝感的“孝”文化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孝感的某酒店意图以“孝”文化作为营销的支点,就可以在酒点内墙上悬挂一些壁画介绍“孝感”地名的由来、二十四孝、孝文化的内涵及时代变迁;介绍孝感地区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传统艺术和地方特产;摆放一些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椅子及桌子。这样的环境设计,充分挖掘“孝”文化的价值,使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顾客在就餐过程中能充分地感受到当地的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最终也就形成了对酒店的良好品牌认同。

3.4 产品和服务中的区域文化策略

从文化角度来看,产品或服务是人们价值观念的一种物化,是文化营销的载体。餐饮企业应针对特定目标顾客群的偏好,从文化角度立意,推出别具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4.1 利用区域文化包装宴席

宴席由若干款冷菜、热菜、点心和瓜果组成,它在表现地方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餐饮企业可通过挖掘地方历史素材,进而推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宴席。如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体验区根据历史上扬州豪商巨贾对商海财富、对宦海仕途、对家道兴旺的追求这一特点,推出了三大类宴席:贾顺宴、政和宴和家旺宴。三类宴席针对不同接待对象,并且因季节而变化,一年四季让食客在就餐中品味当年盐商的经世心态。这种宴席设计充分运用了区域文化资源,迎合了食客特别是外地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3.4.2 利用区域文化营销菜品

菜品是餐饮企业市场竞争的基础和根本。企业在实体菜品生产过程中,要继承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将区域文化融合于产品设计、生产环节中,从菜品命名、选料、加工、切配造型、烹调到器皿的选择、装盘等方面着手,以文化点缀和装饰产品,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魅力,能有效地提高宾客满意程度。

很多顾客都具有怀旧心理,愿意回起过去的美好事物,而美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那些强调本地特色的菜品的选材和制作上,要极力保持原汁原味,突出传统的、地方的色彩,这样顾客在品尝这些菜肴的时候能更真实的了解到浓郁的区域特色。餐饮企业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使菜品体现现代科技文化的饮食潮流,大力创新开发具有特色的、符合现代文明时尚的营养保健菜品与绿色天然菜品。对这类菜点的营销,不仅要体现在菜品的保健功能、配方设计和制作工艺方面,还要积极使用现代科技文化来包装促销。

3.4.3 基于区域文化营销服务

服务员从服饰到言谈举止,都应与区域文化特征谐调。在服务过程中,融合酒文化、茶文化、菜品文化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创新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服务方式,在迎宾、砌茶、斟酒、上菜、结账、送客等服务过程中,巧妙地将民俗礼仪、风土人情、菜肴典故、名人轶事、现场烹饪等内容,艺术地嫁接到餐厅服务环节中来,展示文化服务的特色,使顾客回味无穷,增加宾客的满意度。每个服务员都是文化餐饮导游,餐饮企业要对服务员开展系统而深刻的培训。除了熟知企业文化,统一着装,步履轻盈亲、笑容可掬以外,服务员还应能熟练讲解各个包厢的主题、每道菜品的文化内涵,满足食客文化消费需求。

3.5 以区域文化为指导,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

餐饮企业要实现文化营销战略目标,有赖于一支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创造满意的顾客。餐饮企业要尊重、关怀和培养员工,促进员工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高,设计有效的报酬和激励制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内、外在需求,从而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要借助区域文化力量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运用文化力量影响和感化员工,使员工和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对于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以“孝”文化营销为例,餐饮企业可以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中的“和谐友好”这一思想内涵发扬光大,强调“社会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便会和谐”这一孝文化内涵,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对顾客报以友好优质的服务、员工与员工之间报以友好互助的合作来表现和谐友好的关系,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和谐继承,也体现了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6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孝文化 大学生 德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的民族。“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范畴,是一切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传统社会人生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传统孝道观念在人们的心中逐步弱化。特别是近些年,受社会市场经济大潮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以及家庭、学校孝道教育的缺失,“善事父母、友于兄弟”等传统伦理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难觅其踪。这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传统孝道观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身修养,促进其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弘扬优良民族传统,培育时代精神,意义重大。

一、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

汉字中“孝”为会意字,《说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侍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1]传统孝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孝最早可见于《尚书》,在《论语》中孝被认为是仁之本,而在《孝经》中,孝被称为德之本,被推崇成为最高的伦理范畴,孝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具体。

第一,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曰:“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3]“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3]这些论断告诉我们,子女的身体和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是父母生命在世间的延续,所以我们不能随便损伤自己的身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孝敬父母的基本前提。

第二,反哺报恩,敬养父母。《礼记正义·祭义》曰:“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4]《诗经·小雅·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5]反哺之情和报恩之意在这些论断中充分流露,感人肺腑。它既是一种生命根源意识的体现,又是人类源于动物而又超越动物性的关系与情感一种表征。父母不仅给予了子女身体和生命,而且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最无私、最忘我、最精细的爱。因此,子女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全面的赡养和满足。首先就物质层面而言,子女要从吃穿住行到生老病死对父母照顾周到,无微不至。《孝经·纪孝行》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言,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2]其次从精神层面而言,子女侍奉父母要心怀崇敬,和颜悦色,使父母从精神上得到安慰。《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6]《孟子·万章章句上》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7]《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曰:“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3]

第三,尊亲承志,建功立业。尊敬父母,要做到顺从无违;同时要认同和继承父母的精神志业,建功立业。《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6]《论语·里仁》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6]《论语·学而》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6]《孝经·开宗明义章》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孝道观不仅强调尊亲无违,持家守业,而且要求进一步创造事业,成就功业。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在我国独子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因而其价值观念、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都有其显著的特征。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孝道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敬老意识薄弱,对长辈的行为观念不能理解和尊重;不懂得照顾和尊重父母,多数大学生把父母照顾自己看成天经地义之事,考虑问题只顾自身感受;不能满足父母的成长期望,部分大学生入校后贪图享乐,互相攀比,荒废学业;忽视对父母的精神慰藉,一些学生入校后感觉终于从父母的唠叨中解脱了,很少与父母联系交流,往往只有在缺钱时才会想起父母。

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缺失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社会历史原因,又有家庭和学校教育失衡的因素。

第一,近代以来,传统孝文化的不断边缘化。从历史看,在我国古代,始终把“孝道”作为德育之核心,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孝道文化的社会作用。人们从生到死,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孝道教育,并把遵守孝道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但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之后,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日衰。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党内“左”的思想盛行,不断地“批孔”、“破四旧”,传统孝道观自然被批判,孝文化被从学校教育中剔除,不断边缘化。

第二,家庭教育失衡,学校教育缺失,孝道教育失位。从家庭角度看,由于受社会生存压力等因素影响,加之目前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因而家庭教育多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家长对孩子期望通常较高,要求孩子学习好就行,道德教育往往被无意识地无视。加之中国家庭的4-2-1模式,四个老人照顾一个孩子,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使得部分孩子认为长辈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之事,孝道意识淡薄。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本身不注意自己对待长辈的言行,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

从学校角度看,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贻害,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比较缺失。而高校德育中受功利思想影响,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对孝文化的知识传播比较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流于表面。

第三,市场经济和功利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在变化。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遵守的一些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准则还未确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受到商品经济大潮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人们现在做事都讲求利益,要求回报。这种思想严重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对高校的德育是极大的挑战。

三、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重大意义

传统孝文化内涵丰富,对个人的修身养性、人格塑造和为人处世都有不可低估之作用。在高校德育中开展传统孝文化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文化认同,热爱祖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其思想道德状况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大学生爱国,中国人讲叶落归根,这其实不是对家乡的物质认同,而是文化认同。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没有对孝文化的认同,怎么有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自然就更谈不上爱国了。所以,古人认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怎么会忠于国家呢?只有孝于亲,才能忠于国。

第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传统孝文化首先要求子女要珍爱生命,善待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敬养父母。当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要求也是要大学生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由于各种原因,当今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高达百分之十以上。[8]近几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更是呈上升趋势。所以在高校中把孝道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让每个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可以使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校园悲剧发生。

第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父母的养育之恩,情深义重,做子女的永难忘怀。因此,孝敬父母,报答父母成为人们年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与准则。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培养其感恩情怀,使得他们理解长辈,懂得尊重和照顾长辈,这对减少现代家庭人情冷漠问题,建立“父慈子爱”的和睦家庭意义重大。同时,从孝的内涵出发教育大学生,能够使他们心存感激,心怀感恩。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就能宽以待人,友爱同学;以后参加工作,勤勉尽责,努力积极,实现理想,报答社会。

第四,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风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9]而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可见,赡养照顾老人,尊重关心老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中华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人们要尊老、敬老、养老、送老。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敬养自己的父母,而且推己及人,还可以使他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境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助老风尚。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道德进步,和谐有序。

四、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主要途径

传统孝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孝道教育时要有所扬弃,注重融入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着重进行感恩与爱国教育。

孝道教育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教师要把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教师在讲授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章节中的“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敬老爱幼”、“爱心奉献”等内容时,要把传统孝文化的内涵阐述清楚,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传统孝道观。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典型事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传统孝道观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孝道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传统文化讲求知行合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坚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如感恩方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孝心、爱心的形成。比如,学校要充分利用“重阳节”、“清明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实践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一封家书”、“我的学期账单”、“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艰辛,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高校引导学生弘扬传统孝文化还应该注意在校园中培养“孝”的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美德的魅力。学校应该对校园中涌现的孝行典型建立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不仅对学生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大力宣传,给予奖励,而且应该对教师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表彰,达到孝行彰显,孝义广播之目的。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思想道德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我国古训亦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道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觉悟,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1979:39.

[2]生,陈美兰译注.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221,254,221.

[3][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82,85,83.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51.

[5]靳勇等注译.诗经[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224.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15,43,8.

[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66.

第7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孝” 起源 事鬼神 事人

一、“孝”涵义之解析

何谓“孝”?《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许慎的解释来看,其主要说明了以下三点:一是从“孝”字的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意为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此为孝的本义。二是“善事父母”。意为子女要好好照顾、侍奉父母。三是“子承老”。这是说子女尽孝,不仅要从物质方面侍奉好父母,而且还有责任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志愿。此外,“子承老”还有将家族血脉传承下去之义,《孟子离娄上》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是此意。“无后”就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当时的人们认为家族的每一分子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的血脉延续下去,否则就是对祖先的最大不孝。这是要把家族的血脉延续下去,以避免因为家庭成员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的家族乃至种族不能够继续发展,甚至消亡。

虽然《说文解字》中对于“孝”字的解释主要强调的是“事人之生”的方面,但其实已经内在地涵括了“事人之死”的方面。第一,“善事父母”一语可以引申出“事人之死”的方面,即由“事人之生”方面可以引申出子女在父母过世时的丧葬及之以后的祭祀等方面所做诸事宜以尽孝道的“事人之死”含义。第二,“子承老”也涉及到“事死”方面。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子承老”之“继承”实际上是对权威的继承,而这种权威在丧葬祭礼中—尤其是在祭祀方面—有着明确的体现。因此,“孝”的涵义涵括了“事人之生”与“事人之死”两个方面。

二、“孝”观念之界定

从“孝”的涵义来看,其都限于“事人”方面,而“事人”又包括“事(人之)生”与“事(人之)死”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

第一,“孝”观念应当界定在“事人”方面。“孝”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践行的生活行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伦理制度,因此,将“孝”观念界定在“事人”方面,不仅可以使其具有社会生活层面上的实践操作性,同时也使其具有了理念制度层面的理论规约性,即在实践层面上人们可以践履“孝”的行为活动,在理论层面上则可以规范孝行伦理,进而在实践与理论的双层面上保证了“孝”观念的完整性。

第二,“孝”观念被界定在“事人”方面,但是“孝”观念的起源却并不是一开始就限于“事人”方面,而是起源于“事鬼神”。当然,这并非说“事鬼神”就是“孝”,而是说“事鬼神”是“孝”观念的最早起源。当“孝”观念发展至“事人”时,“孝”观念才真正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事鬼神”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事鬼神”是指从丧葬方面对于鬼神的敬事,主要是指一些祭祀活动。广义的“事鬼神”除了包含狭义的“事鬼神”涵义之外,还包括由于古人们对于血缘关系的崇拜而践行的一些“孝的行为”,这是因为其并非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神秘性基础上的一种自发的活动。概而言之,人们从丧葬方面对于鬼神的敬事以及未有明确“孝”观念前的社会生活中的“孝的行为”,都是广义的“事鬼神”行为。

第三,“孝”观念之界定还应当注意到“孝”是何时以“观念”的形式出现的。“孝”观念是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的,因此其必须要上升到理念层面才符合它的涵义。所以,第二点中所指出的盲目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孝的行为活动,并不属于“孝”观念的范畴,而只能构成“孝”观念之起源的组成部分。

三、“孝”观念之起源

笔者认为,“孝”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而“形成”于周代。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殷商时期的“孝”强调的是“事鬼神”而非“事人”,其观念尚未形成,其成为“孝”观念之“事人之死”方面的起源。二是殷商时期的“孝”活动虽已出现,但这种活动是自发而非自觉的,亦未上升到观念之层面,其成为“孝”观念之“事人之生”方面的起源。而周代的“孝”不仅回到了“事人”本身,而且成为自觉的活动,标示着“孝”观念的形成。

1.“孝”观念的起源与人们对待鬼神的态度有着直接关联,它是随着人们对于鬼神态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而“事鬼神”与“事人”二者在“孝”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交叉性,因此,我们不能够采取一种非此即彼的截然二分态度来看待“孝”观念的起源与形成。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夏商周三代人们对于鬼神的态度作一下分析。《礼记表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由此可见,夏商周各代最明显的特点即是“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夏道尊命”,我们可将其诠释为因夏王朝尚处于从蒙昧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夏人对于鬼神之概念亦未有清晰明确之分辨,所以对于宇宙自然中之冥冥主宰之“命”茫然尊信,完全崇拜。虽然“命”这一概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提升为最高的形上概念,但在夏朝时,“命”仍是作为原始的宗教性概念,并显示出夏人之原始宗教性的茫然崇拜之情。当然,殷商以前,因无文字出现,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其真实的社会生活面貌,所以暂将殷商以前之时期“悬置”,待以后有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再论,本文暂且存而不论。

殷商时期人们对于鬼神的态度是最为“尊从”与“敬事”的,以至“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墟到目前为止所发掘到的16万多片甲骨中,其大多记载的是当时人们的占卜、祭祀之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殷人对于鬼神的崇敬之情。此外,殷商时期人们对于鬼神的敬事,还表现在厚葬方面。厚葬在商以后是“孝”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此时的厚葬是否能够表明殷商已有“孝”观念的出现呢?笔者认为:首先,由于古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神,而鬼神又能够祸福现世,因此人的死亡特征便从经验事实性上升为宗教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因为生者与死者有着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本身在当时又具有一种神秘性,所以这种原始的宗教崇拜中内在地包含着祖先崇拜。二者结合在一起,即可见出殷人的厚葬并非是一种对于死去之人的敬事,而是对于鬼神的敬事。或者说,殷人并不是将死者作为“人”来对待,而是作为“鬼神”来崇敬。因此,“孝”观念在此时并未形成。

到了周代,周人以礼制作为最高也是最为根本的行为规范,此即“周人尊礼”。周人“尊礼”,而非夏人“尊命”、殷人“尊神”,表明周人已经有了明确的鬼神观念,能够将“事人”与“事鬼神”分开,更加强调礼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或说更加注重“事人”方面,而对于鬼神虽仍“敬事”,但已“远之”,这与夏人未有明晰分辨之鬼神概念的“事鬼敬神而远之”有着本质的不同。“周人尊礼”,尤重丧礼,他们此时已经不是把死者作为鬼神来看待,虽然仍有鬼神的因素贯穿其中,但总的来说是回到了对死者本人敬事追思。可见,“孝”观念在周代已经形成,它来源于殷人狭义的事鬼神,并逐渐发展成为周人“孝”观念中“事人之死”的方面。

2.从社会生活方面来看,殷商时期已经出现“孝”字。如果“孝”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确为会意字的话,那么它必定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某种行为的反映,而这种行为就是“孝的行为”,这种行为即体现出“孝”字的本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孝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表现在“事生”方面。但这种“事生”是本着血缘关系而自发产生的活动,它并不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毕竟殷商社会人们主要关注的是“事鬼神”,而非“事人”。这种原初的“孝的行为”是伴随着宗法社会而出现的,它并不能够说明“孝”观念此时已经形成,因为“孝”观念的形成必定要上升到理念层面,并明确以“事人”为主,但它却是“孝”观念之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就此而言,殷商时期的“孝的行为”也是“孝”观念的一个起源,并逐渐发展成为周人“孝”观念中“事人之生”的方面。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孝”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形成于周代。“孝”观念最早起源于广义的“事鬼神”,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广义的“事鬼神”到“事人”的过程。殷人狭义的“事鬼神”是“孝”观念之“事人之死”的起源;殷人“孝的行为”是“孝”观念之“事人之生”的起源。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17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3]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考古学报,1974,(2).

[6]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南开学报,1988,(2).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第8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孝道文化 农村养老模式 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养老现状的分析、城乡养老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而从文化角度阐述养老模式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选择从孝道文化的视角来阐述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孝道文化概念的文献综述

孝道文化是家庭私有制和父权制产生以后形成的一种伦理道德,即子女奉养父母。它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代际情感模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含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孝文化是指家庭子女对于父母的奉养;广义的孝文化是把家庭子女奉养父母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相联系。杨懋春认为:“孝不一定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当然的事,也是作子女者的一种义务,或一种应当扮演的家庭角色。”(杨懋春,1972)孝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衣食上的赡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崇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权威。经过伦理的倡导和法律的维护,孝文化已成为中国国民心理的一部分,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渗透(肖群忠,1998)。很多学者将孝视为中国的根本文化,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杨国枢,1989)。中国人将孝道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主动顺从,他们都会因为孝道观念而照顾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孝道规范对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影响。黄坚厚在对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关于孝道的调查中发现,孝道对于青年人孝敬父母有深刻的作用(黄坚厚,1989);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城乡调查”显示,老人中担心子女不孝敬的为数不少。总体而言,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也有1.2%的城市老人反映子女不孝顺,29.7%的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张秋霞,2003)。传统孝道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依旧存在,调查表明华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价值观。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中国七城市的孝道实践研究显示,中国人仍然崇尚传统的孝道观念(关锐煊、张宇桥、伍锡洪,2003)。2000年中国城乡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内的孝道广泛存在,孝文化仍然担负着联系父母和子女的纽带(伍小兰,2003)。

在我国传统的古籍记载中,孝道与养老模式的建立也有着密切关系。《尚书・酒诰》记载说:“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孟子提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上》)《孝经》提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2]

由此可见,养老是传统孝道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一直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也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中国的法律与道德也一直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而,分析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我们分析农村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及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一)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观念则构成了传统养老文化的思想依托。从现有资料看,传统农村养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养老、尊老和送老。

第一,养老。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供养有两种:一种是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冻饿之虞,“是谓能养”;一种是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老年人,使其饱食暖衣,营养充足,“是谓善养”,传统养老文化主张后一种。另外,养老不能只注重物质而不注重精神,如果没有爱的精神,“虽日用三牲,尤为不孝也”。

第二,尊老。要养成尊老的社会风气和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如在尊老风气上,指“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另外,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社会伦理道德体现在称谓、礼仪和吏制等各个方面。如在称谓上,称长者父老、父兄;在礼仪上,古代敬老,行有行礼,坐有坐礼;另外,在吏制方面,国家设立父母官,“职养德高年长者”,以敬养老者,让其安度晚年,享受社会尊敬。传统养老文化不仅把“尊老、敬长”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且是“养老”的最高境界。

第三,送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葬意义深邃,其重要性超过了养生者。“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重视送老的观念,不仅导引出传统社会中一些“生不极老,死乃崇丧”的反常现象,而且培植了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特性。民间说法,“生要在苏杭二州,死要在厦门泉州”便是很好的写照。[3]

(二)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受传统养老文化的影响。第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儒学中,许多对孝的论述和要求,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使养老由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演变为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敬老、爱老、养老成为社会公认的美德。在传统社会里,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孝观念在传统社会里被绝对化、宗教化。强调父为子纲,孝子要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模式就被理念化。“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家庭养老从注意对老年人生活的实际利益转移到注意其中蕴涵的理念。这种经过数千年积淀的形成的传统养老文化理念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第二,我国古代兴行“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并且历代法律也都对子女不孝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此外,国家还通过“举孝廉”,表彰孝道有成的孝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孝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可以说,孝道文化不仅影响个人赡养自己的父母,更强调了从国家的高度上对老人的赡养,即社会养老。因此,在考虑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时必须考虑我国具体的文化背景。

四、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建立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

在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主要靠的不是现实行为,而是源于文化的动力”。[1]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西方国家“接力式”的代际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不同,我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改变,始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尽管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但并不能否定家庭养老的价值。由于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暂时缺损,农村老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主要依靠家庭养老,我们应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中国农村之所以普遍采用家庭养老,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经济状况。由于农村一直以来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使得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也就丧失了从土地中获得金钱的来源。而他们的孩子也就相应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第二,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敬老、养老文化心态。就我国而言,人们选择农村家庭养老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因素。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要孝敬”、“勤持家”、“讲礼俗”、“重人伦”等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这种思想与旧中国不发达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匹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敬老观和养老观,并支配着中国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比较愿意采用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赡养老人,老人也希望晚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因而,政府和社会都广泛提倡这种养老方式,并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大力推广。第三,社会养老无法替代农村家庭养老实现精神慰藉功能。物质上的供养虽然构成养老的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需要,但是它是养老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活照料是养老的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物质供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精神慰藉是养老的第三个层次,因而也是最高的层次,它是养老的深层境界和高层追求。

第二,社会养老。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正确估计和利用国家的权力和威望,在国家政策等相关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养老模式。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也就是说,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家庭养老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其实,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国家都能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如我国现代的婚育文化,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的形成,国家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7]。社会养老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社会服务而实施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重要支柱。

第三,自我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核心家庭的出现,人口流动的出现,甚至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文化观逐渐淡漠,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就要求农民个人培养和强化自我养老保障意识。一般而言,家庭中经济资源大部分是老年人一生的财富积累,老年人不应一味地“无偿”转移给下一代,而应强化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利用这种控制权进行自我养老。

五、结语

笔者以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为主线,探讨了在传统的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这就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性。随着我过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缺失,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模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这种养老模式的思想根基,孝道文化的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3]高和荣.构建中国农村养老方式[J].人口学刊,2002,(1).

[2][5]潘剑锋.传统孝道与中国农村养老的价值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沙莲香.中国人的民族性(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第9篇:孝文化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