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精选(九篇)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

第1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9-01

新生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够,无法为肺泡提供足够的条件,患者即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我院选取了2010年3月——2012年12月于新生儿科进行早产儿呼吸窘迫征治疗的患者60例,对其采取PS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方式,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早产儿呼吸窘迫征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胎龄维持在27-35周之间,平均胎龄30.4周,患者体重维持在831-1975g之间,平均体重1337g。按照《实用新生儿学》标准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早产儿呼吸窘迫征症状,将患有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征、感染性肺炎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早产儿在生后7h对其进行X线胸片检查显示有2-3级的不良改变,对患者的血气分析可知有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的表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在早产儿出生7h即可判断为早产儿呼吸窘迫征。

1.2 方法 使用材料NCPAP、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将气管插入,通过气管来进行给药工作,而调节固尔苏注射液的速度为90-180mg/kg,采取NCPAP来进行辅助通气工作。动态血气分析时利用PS前后均来解决,连续不间断的检查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情况,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还未改善的话立即选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方式。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预防患者后期感染和营养不足情况,在生后2.5-7h即可进行给药活动。

1.3 护理模式

1.3.1 给药护理 在完成气管插管工作后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处理干净,使得血氧饱和度大于0.94,PS液使用前先进行适宜温箱预热,然后用手心温热,等到悬液均匀后使用。药液进入注射器后即可使用一次性5号半头皮针,护理人员保证戴上无菌手套后即可对气管导管外壁进行消毒处理,注射器尾端会集合2ml空气,利用2.5-3.5min时间来进行注射。持续给氧活动使用药物复苏囊,使得患者肺部得到全面的扩张,双肺会受到药液的作用,给药后继续使用NCPAP进行辅助通气工作。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针对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呼吸频率减缓的患者采取停药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

1.3.2 呼吸道护理 PS液在肺内的功效发挥需要一段时间,为了防止PS液分布不均匀等现象出现,一般在完成给药护理后进行呼吸道护理,让患者呈仰卧姿态,禁止对患者实施拍背、翻身措施,等到出生后时间超过11h后才可进行首次吸痰活动。禁止使用吸引器进行吸痰,一般使用医用擦拭棒来处理口腔内分泌物。吸痰器的使用要保持8.2-13.5KPa之间的压力。

1.4 观察指标 进行治疗和护理后的12h、24h对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根据《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标准来判断胸片好转程度。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记录给药护理后不同阶段血气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和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1.5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针对均数间比较问题采取t检验的方式。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患者经过PS液治疗和护理后PH值和PaO2相比于治疗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唯独PaCO2有了大幅度下降,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数值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

2.2 症状改善情况 患者经过PS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方式后之前的发绀、吸气三凹征、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减缓,2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膜红肿的现象,3例患者存在腹胀情况,经对症处理后无恙,X胸片检查显示34例患者在护理12h后即好转,剩余26例患者护理24h后好转,并无任何患者出现肺不张、气压伤等并发症的情况,60例患者均治疗和护理痊愈后出院。3 讨 论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减缓呼吸困难、、三凹征等症状,而针对治疗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也至关重要。我院针对6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PS联合NCPAP治疗方式,同时采取给药和呼吸道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患者血气指标有了大幅度改善,且无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音、肺部力线检查有斑、片状阴影等为特点。本病为婴幼儿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气温骤变时多。本病治愈率高,极少数病例因冶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肠麻痹等,甚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我院儿科从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小儿肺炎50例,经过积极合理治疗与护理,治愈率达98%。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总数50例,男孩28例,女孩22例。最大的10岁,1例;最小的2天,1例,其中2岁以下36例,占72%。2岁以上14例,占28%,死亡1例。

2护理措施

2.1环境的调整:

小儿肺炎的病房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避免对流风。

2.2休息:

小儿肺炎常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主要表现。临床上要做到使患儿安静、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这一点,确实很难。因此,我们在护理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病情的轻重进行护理,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药及氧疗法。

2.3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师共同处理。

2.3.1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改变、鼻翼扇动、青紫、三凹征、双吸气或抽泣样呼吸,提示有呼吸衰竭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好各种抢救准备。

2.3.2注意观察心力衰竭的指征,如烦燥、气促、心率加快,肝在短时间内增大,应及时报告医师,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

2.3.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程中,突然体温骤然升高,呼吸困难加重,有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可能,应及时作胸部力线检查。

2.3.4注意观察神志变化,如烦燥、惊厥或萎糜、嗜睡、昏迷、肌张力高、呼吸不规则、呕吐等,有并发中毒性脑病的可能,立即与医师共同抢救。

2.4降低体温、防止体温过高: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必要时给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如头部冷敷、酒精擦浴、肌注解热药物等,并根据体温的变化情况判断病情或提示是否发生并发症,敬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2.5改善呼吸功能:

我们在护理时应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

2.5.1经常协助患儿取合适,如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60。,促进分泌物引流。尽量保持舒适,护理操作集中,避免引起咳嗽的任何刺激,避免哭闹,降低耗氧量。

2.5.2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时间,吸痰前后也应注意给予氧气吸入。

2.5.3分泌物粘稠时超声雾化吸入(加α-糜蛋白酶等)每次20分钟。

2.5.4帮助患儿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成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2.5.5重症呼吸困难者,避免经口给药、进食或饮水,防止误吸。

2.5.6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

2.5.7及时处理腹胀以免影响呼吸:可用中药或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或针炙天枢、神厥等穴。若是低钾血症引起者可按医嘱补充氯化钾,若是中毒性肠麻痹所致应禁食、胃肠减压,按医嘱给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2.6营养及水份的补充: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多饮水,静脉输液应严格控制滴速约5mg/kg•h,最好用输液泵,保持均匀滴入,重症患儿应精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2.7心理护理,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有关的知识,取得他们的合作。

2.8出院指导

2.8.1健康指导,讲解肺炎的护理要点如保持患儿正确舒适的,并注意经常变换,在患儿咳嗽时协助拍背。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呛咳,喂养时要少食多餐为宜。

2.8.2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多晒太阳,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天气变时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8.3指导患儿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预防接种。

3体会

通过对50例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儿顺利有效的排痰,合理准确的用药及细致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治愈小儿肺炎的重要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延力主编、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9.12.116

第3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9-0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儿科较为常见,好发于早产儿,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在生后6h内发病,可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病情呈渐进性加重,若未及时有效干预,可因窒息而死亡,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并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发生机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因孕母患有糖尿病、剖宫产或感染等原因导致于肺表面分布的活性物质生成不足,娩出胎儿时出现缺氧、窒息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表面活性物质功能,进而造成患儿肺顺应性下降,肺泡广泛萎缩,出现严重的通气障碍,肺内动静脉分流,诱发酸中毒及严重低氧血症,肺损伤加重,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生成进一步减少。胎龄越小,越有较高的发病率[2]。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易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积极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行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 基础护理干预

需对患儿的意识状态、液体输入量、pao2变化、气道有无阻塞、末梢循环状况、皮肤色泽等情况行密切观察。若呼吸机高压持续报警,pao2呈下降表现,患儿情绪烦躁,则可能存在痰液堵塞、管道漏气、通气不足情况,需对原因积极查找,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3]。对患儿的末梢循环状况、呼吸、面色加强观察,记录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若气管导管内出现痰液,需行轻柔吸痰操作,负压设置在50-80mmhg,时间<10-15s,避免损伤气管。患儿肺萎陷程度较重者,需在吸痰操作后加压吸氧,使pao2迅速提高。加强体温监测,注意保暖,记录血气分析变化。若有酸中毒先兆,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确保水分、药物、营养物质、电解质的有效供给[4]。因患儿机体各器官尚未完善发育,需控制输液速度,适当补充营养,防止发生应激性溃疡。

3 气管插管前后护理

3.1气管插管护理:应用经口插管方法,需对插管妥善固定,避免脱管事件发生,对外管长度每小时行1次测量,对管道有无受压扭转、接头有无漏气松脱进行检查。调整蒸馏水在湿化器内的深度,控制在标准线刻度处,加温湿化,控制吸入气体温度在32-35度,对呼吸道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并使分泌物得以稀释,方便排出。吸痰操作后需正确固定导管,对肺部行听诊操作,观察是否为对称呼吸音,记录痰量、痰液性状、吸痰时间,必要时取痰标本送至实验室培养,以及时掌握病情[5]。

3.2拔管后护理:取地塞米松1mg/kg在拔管前30min静注,对生命体征行密切观察,若患儿血氧饱和度>90%,有良好自主呼吸,即可行拔管处理。将鼻咽、口、气管内的分泌物在拔管前充分吸出。拔管后采用头罩行吸氧操作,常规雾化吸入(氨溴索+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喉头水肿。拔管后需行超过24h的禁食,以防呕吐症状诱发窒息,给予营养液遵医嘱用药[6]。

4ps药物应用方法及护理进展

肺表面活性物质(ps)于肺胞气液界面分布,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可起到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以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或释放为根本原因,造成肺广泛性萎缩等导致呼吸困难。故针对病因采用外源性ps补充代替治疗,可起到良好效果。ps由专用溶解剂溶解后于辐射台上放置温化,合理选择给药体位,以气管插管内注射为常用给药途径,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护,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检查气管插管位置的准确性,用无菌注射器取出外源性ps,经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行1min的辅助通气,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肺内。用药后做好吸氧,呼吸机参数依据病情调整,氧疗、保证营养供给予,重视早期干预等护理,以提高患儿生存质量[7]。

4.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及护理进展: 临床治疗通常包括支持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炎治疗、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液体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抗凝治疗、抗氧化物应用、加速炎症消散等。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治疗方法将会进一步完善。多方研究表明,对患儿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运动和智力发展水平,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在提高人口素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

5 医院感染控制

工作人员专用衣物每日均需更换,外科室工作人员需洗手、戴口罩,更换专用隔离衣帽后进入。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需暂调离新生儿病区。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卫生清洁,听诊器等用具需专用,每日更换床单,及时清洗奶瓶并消毒[9-10]。复苏囊和呼吸机管道均专人专用,定期更换。用消毒液每日擦暖箱,避免残留分泌物、奶液、血液等异物,恒温箱每周更换1次,并彻底消毒,对医护人员带菌情况、空气质量、消毒灭菌质量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控制,以避免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确保患儿生存质量。

6 小结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效果不佳,有较高病死率,与低体重儿和早产均有一定相关性。多由妊娠合并症、出生时窒息、难产和剖宫产所致。故需加强围产期保健,行完善的产前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终止妊娠指征,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虽预后差,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及合适治疗方法,可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江桥,邱燕玲,林伟玲,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及控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373-1375.

[2] 廖颖芳,林冰纯,熊小云,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护对策和护理技巧[j].中国小我急救医学,2007,14(4):322-323.

[3] 黄少燕,陈海钿,陈佳佳,等.新生儿肺透膜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37-378.

[4] 卓志强,王瑞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55-56.

[5] 陈静,杨滢.珂立苏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b):62-64.

[6] 王春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06.

[7] 王秀芳.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观察及护理要点[j].华夏医学,2003,16(5):626.

[8]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033.

第4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胃管;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需留置胃管喂养的共58例,其中经口留置32例,经鼻留置26例,均为早产儿,及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其中早产儿15例,中度HIE36例,重度HIE7例,男38例,女20例;胎龄32~42周,平均胎龄38周;出生时体重2000g~4100g,平均体重3050g;均采取入温箱,氧气吸入,对症输液支持疗法,心电监护仪等治疗护理措施。

1.2 操作方法

1.2.1物品准备:3.0、外径4.2的硅胶胃管2根、液体石蜡油10ml、注射器一支、胶布、镊子、压舌板、无菌纱布

1.2.2 插管方法:经口插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到剑突距离。插管时,患儿取平卧位,操作者一手持管,一手托起患儿肩、颈、枕部,使患儿头稍后仰,助手持压舌板轻压舌中下段,暴露咽部从口腔轻轻插入胃管;经鼻胃管长度为发际正中到剑突距离,首先托起患儿头部使其稍后仰,从鼻腔中插入胃管,当胃管到达患儿咽喉部时,再使其头稍向前低下,让下颌部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食管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胃内。插入后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其妥善固定于患儿鼻翼部、面颊部。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值检验,用P值进行其显著性推断。

1.4 结果。

1.4.1 32例经口留置胃管者均1次插管成功;26例经鼻留置胃管者,15例1次插管成功,6例2次插管成功(即从另一侧鼻孔重新插入),5例2次插管均未获得成功,插管时有阻力感。两种途径插管成功率见表1。

2护理

2.1插管前备齐抢救物品,在吸氧的同时进行插管,插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技术娴熟,并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发现患儿面色发绀、呛咳、呼吸困难、心率改变等症状时,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1],休息片刻后再重插。

2.2 防止喂养不耐受情况。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HIE患儿,胃容量小且承受能力差,为防止出现不耐受情况,如腹胀,胃内残留,呕吐等,在每次注奶前均应抽吸,证明管在胃内的同时,观察胃内是否有残留。另外,因危重新生儿本身的需要量和耐受情况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故不能硬性规定注入量,要对患儿每24小时摄入的热量,水分及大小便做详细记录,以便分析、调整及时补充营养。

2.3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其上端和食道连接处贲门较松弛,胃中的东西很容易通过食道倒流出来,所以在患儿留置胃管喂养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有否胃管返流,。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腹部及二便异常情况,特别是在第一次注入奶液后,即使有轻微的腹胀,亦应停喂观察,并注意患儿大便的颜色、形状,以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

2.4保持患儿口腔、鼻腔清洁及湿润。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鼻饲管应至少每3天更换一次,拔管时应捏紧管腔,将胃管末端反折当管前端近患儿咽喉部时应迅速拔出,以防管内液滴入气管而引起呛咳、窒息。

3讨论

3.1 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是其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新生儿急救中心试图采用静脉全营养解决此问题,但是,静脉全营养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操作复杂。有研究表明:因病不能进行胃肠道喂养的新生儿可导致胃肠发育的延缓,全肠道外营养可迅速引起胃肠道的改变,包括明显的粘膜萎缩,刷状缘酶活性降低和吸收面积减少[2]。通过鼻饲管进行胃肠营养,可以使胃肠激素和胃肠动力发生变化,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加速向全胃肠道喂养的转变,尽早形成独立性的代谢[3]。所以留置胃管喂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并且据许多作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出生7天之内较之出生7天之后经肠道喂养者,不仅NEC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且早喂养者,喂养耐受好,血胆红素低,血胰高糖素和胃泌素增高,肠发育成熟和肠动力好,并且骨质形成佳[4]。因此,危重新生儿应根据其生后病情发展及生理特点选择合适时机早期进行胃管喂养。

3.2 新生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道狭窄,并且早产儿和HIE患儿多伴有呼吸道炎症感染,使原本狭窄的鼻腔更为狭窄,胃管很难顺利通过,再加上经鼻插管,胃管容易盘绕在口腔咽喉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插管失败,而且反复机械性刺激更加引起鼻腔粘膜充血、水肿,使患儿烦躁、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甚至窒息。而经口留置胃管不涉及鼻腔,仅对患儿咽部有轻微的刺激,对患儿影响较小。

3.3新生儿以经鼻进行腹式呼吸为主,当经鼻留置胃管时,势必会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升高[5]。特别是危重新生儿,本身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不完善,当鼻气道阻力升高时,紫绀加重,更加重脑缺氧,更易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另外,当鼻阻塞时患儿适时的反应是改为经口呼吸,而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量少,使患儿口腔粘膜干燥不适。而经口留置胃管则避免了这些不利因素,更适用于危重新生儿。

参考文献:

[1] 张敏,新生儿24h食管PH监测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25-27

[2] Lucas A.Ontogeny of gut hormones and hormonerelated substances.Acta Pediatr Scand,1989,1351(Supp):80.

[3] 李蓬,孙梅.极低体重儿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87-488.

第5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在对这218例先心病患儿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病种,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在术前护理过程中应先从心理护理人手,解除患儿及家长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呼吸道感染,做好患儿的准备工作,这是术前护理的关键。在术后护理中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改变,根据患儿及病情选择、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呼吸道管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后要注意患儿有无缺氧状态,吸痰时间不宜过长,要吸净。低体重患儿须用微量泵输液,注意监测肾脏功能,保证出入平衡,同时要注意各种引流管及动、静脉置管的护理,饮食护理,并且做好出院指导。

1 临床资料

2002年8月-2006年2月我科共收治先心病患儿218例,年龄最小3.5月,最大15岁,体重4.5kg-45kg。均手术治疗,除1例死亡外,均康复出院。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先心病患儿经常因感冒、肺炎住院,对医护人员及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重复操作,消除其不良心理影响,语言和蔼,尽快与他们熟悉并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从害怕到喜欢,为手术前治疗及术后护理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与患儿接触,还可发现患儿有无语言障碍,眼睛,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有无畸形,避免术后不必要的纠纷。

2.2此类患儿因肺炎心衰长期住院且营养不良,反复静脉输液,穿刺时影响一次成功率,家属有抱怨情绪,因此要常与家长谈心,介绍疾病的护理及术后可能碰到的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由于患儿易患感冒、肺炎,家长唯恐小儿着凉,紧闭门窗,衣服穿得多,要勤给病人换内衣,勤开窗通风换气,避免交叉感染。

2.4患儿的准备。测量体重,因心脏病患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甚至有营养不良倾向,应定期测量体重以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同时评价营养状况。手术部位的准备,根据手术需要于手术前一日备皮,晚间清洁洗肠,注意液体温度。

禁食,按常规术前6-8小时开始禁食,以减少胃内容物被误吸的危险。在术前教会患儿深呼吸,咳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护理

3.1术毕回ICU途中因体位改变可引起病情变化,要严密监护病人,与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进行详细的交班,固定气管插管的位置,按患儿体重调好呼吸机工作条件,了解血管活性药物的浓度及给药速度,争取短时间内使各项监测项目及时显示。 3.2体温、心率、心律、血压、末梢的监护。术后患儿常体温不升,肢体末梢循环差,应进行安全缓慢的复温。术后肛温应控制在38℃以下,以物理降温为佳,使用冰帽时防止冻伤皮肤,避免因发热而加重心脏负荷,密切观察心率节律的改变。以微量泵控制血管活性药物,浓度依临床指标调整剂量,观察用药反应,效果,不在同一静脉通道上推注其他药物。如安置临时起搏器应掌握使用方法,一旦发现心率低于正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3护士应注意观察胸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如当前引流液为血性,提示有出血问题,小儿引流液大于4ml/kg/h,连续3小时,应考虑开胸止血。术后24小时无渗血倾向,胸腔无积气或积液,且引流液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每日小于50ml即可拔掉引流管。

3.4呼吸道管理。患儿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进行气管内吸痰时,吸痰管应使用软质硅胶管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吸痰前给纯氧加压辅助呼吸6—10次,痰液粘稠者需向插管内注入0.5-1ml生理盐水,吸痰过程中发现紫绀,心率减慢,血压波动等乏氧表现时应停止吸痰,给予大潮气量纯氧辅助呼吸,监测氧饱和度,早期发现并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3.5肾功能监测。术后每小时记录尿量,24小时累计出入量,观察尿液性质,尿PH值及比重,尿量减少时分析原因,利尿后注意补钾,防止电解质平衡紊乱。观察膀胱充盈情况,若排尿困难,可采用听流水声等帮助患儿排尿。放置导尿管的患儿,一旦临床允许就应立即拔除,减少感染的机会。

3.6术后疼痛的护理。当患儿因咳嗽,深呼吸和活动感到疼痛时,应帮助患儿取舒适的体位,提供安静的环境,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必要时与医生联系为患儿进行有效的镇痛治疗,可用持续芬太尼微量泵注射,并详细记录止痛效果。

3.7饮食护理。手术后患儿的营养与水分摄入应予重视,患儿在气管插管拔除后即可少量饮水,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逐渐增加固体饮食,直至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在有低心排和内脏运动障碍、缺血的患儿宜行静脉内高营养。正确掌握饮食原则,少食油腻,食欲好时应控制饮食,以免消化不良。大便排出困难时,可开塞露灌肠。

第6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重型喘憋性肺炎;小儿;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82-02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偏胖患儿,其主要病原是合胞病毒,由于小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和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咳嗽、喘憋、缺氧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且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治疗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46例小儿重型喘憋性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12月龙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患儿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均在2岁以内;以肥胖患儿多见。入院时均有发热、咳嗽、气促、气喘、面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后医嘱给予下病危、输氧、抗感染、止咳、平喘、强心、利尿、完善相关检查等处理。其中治愈38例,占82%;好转6例,占13%;死亡2例,占4%。并发心力衰竭30例,并发呼吸衰竭24例,两者同时并发者15例,合并3个或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5例,住院天数为6~25 d,平均15.5 d。

1.2护理体会

1.2.1做好接诊时的急救护理

1.2.1.1立即安置患儿入住急救室,取头高足低位,输氧。采用输1%酒精氧,这样有助于降低肺内泡沫表面张力,去除肺内泡沫,使氧易弥散入肺泡,促使萎缩的肺泡重新扩张,改善肺氧合功能。临床应用过程中无一例出现颜面潮红、苍白及神经兴奋等酒精中毒症状。

1.2.1.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有效地供给药物,按医嘱正确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强心剂、利尿剂、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镇静剂等。

1.2.1.3极重型喘憋性肺炎患儿经上述处理后半小时仍无好转者应立即给予高频输氧,根据患儿自主呼吸的次数及缺氧情况来调节呼吸频率。

1.2.1.4重型喘憋性肺炎患儿,特别是合并肠炎者,常有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遵医嘱加急测E4A、CO2CP、BUN,血气分析,可采用手足小静脉采取静脉血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方便,避免了传统的静脉采血及前后囟采血的麻烦和危险性。血气分析通常采用头皮动脉采血的方法。

1.2.2病情观察及护理

1.2.2.1面色:面色较前红润,提示缺氧症状改善,病情好转。但持续发绀或面色苍白,提示病情恶化,需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1.2.2.2心率:使用过海俄辛的患儿,心率常增快。如安静时心率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不能用发热、哭吵等原因解释者,应通知医生酌情给予强心处理。

1.2.2.3呼吸: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均匀、对称。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有无三凹征。如出现呼吸节律不整齐、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点头式呼吸或呼吸暂停等,常提示中枢呼吸衰竭;如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常提示梗阻性通气障碍,应检查是否有痰液阻塞;如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常提示毛细支气管痉挛尚未改善;如出现面色口唇持续发绀,常提示弥漫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1.2.2.4腹部情况:腹胀明显时常提示病情加重。如肝脏进行性增大,提示心衰存在,腹部膨隆,肠鸣音消失,提示中毒性肠麻痹,急性胃肠功能衰竭。使用海俄辛的患儿,常常烦躁,哭吵不安,呼吸增快,使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胃内加重腹胀。

1.2.3一般护理

1.2.3.1重型喘憋性肺炎常突然反复发作,因此,应及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在病情稳定期向其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并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关心、爱护患儿,多运用肢体语言,减轻其恐惧心理,促使疾病的康复。

1.2.3.2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周紫外线消毒2次,使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为60%左右。

1.2.3.3行高频输氧的患儿应严密观察导管是否通畅,追踪检查血气分析情况,及时调整参数,并注意气道湿化。

1.2.3.4若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可采用超声波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重型喘憋性肺炎患儿多为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雾化吸入药液中加入干扰素,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用法为:生理盐水20 ml加干扰素50万U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5~7 d,此法较肌注及静脉给药能明显提高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观察过程中,除少数患儿存在喘憋不适、哭吵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1.2.3.5重型喘憋性肺炎患儿病情较重影响进食时,可置胃管鼻饲母乳或药物,但必须谨慎哺喂,以防窒息。

1.2.3.6口腔及皮肤护理:口腔的温度、湿度及残留的食物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患儿抵抗力下降,细菌常趁虚而入,故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3次,口唇干燥者涂石蜡油。

2结果

4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有38例痊愈出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讨论

除了上述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合作,观察细微、耐心、准确,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姚春睿.博利康尼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120例疗效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3):78.

[2]胡金萍.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5(2):20.

[3]冯红.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9,11(1):87.

[4]于丽.经皮给药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观察和护理[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2008.

第7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围产期和围产期保健

在了解围产期保健以前,应先了解什么是围产期。顾名思义,围产期是围绕生产期的一段时期,也就是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是根据胎儿出生后存活机会而拟订出来的。正常怀孕期一般为四十个星期,在怀孕不足二十八个星期以前出生的胎儿基本上不能存活;当达到足二十八个星期时,他才开始有生存的机会,但此时死亡的机会仍相当多。随着怀孕期的延长,胎儿的生存机会也跟着增加,死亡的机会就跟着减少了。出生后的新生儿在应付子宫外的生活环境上是会发生困难的,甚至会发生死亡,而新生儿死亡大多发生在出生后的最初七天。因此,联合国所属的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围产期从怀孕足二十八个星期开始到产后七足天为止。这个时期的胎儿和婴儿统称为围产儿。

围产期医学是研究围产儿的生长发育,病理生理,损伤及其异常变化。围产期保健就是探寻研究保护围产儿的方法,使他们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和安全地出生。由于围产儿有相当时间是寄居在孕妇体内的,进行围产儿保健显然必须包括孕产妇保健。

围产期保健的内容很丰富,本文不能作全面的介绍。为了便于对一般读者进行科学普及宣传的目的,笔者拟分期介绍围产儿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者之间存在难分难解的关系。

围产儿保健的关键环节

一、早产儿早产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2,500克之问的新生儿,他们大多是在怀孕足二十八个星期至足三十七个星期间出生的。这种婴儿体重越轻、月份越小,死亡的也越多。江苏省城市近年曾经作过一次调查,发现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有47.8%是早产儿,可见这个环节如能得到控制,就可能避免大约一半的死亡。

早产儿容易生病和死亡,也可能发生智力和发育障碍,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发育好。在子宫里,胎儿是浸泡在恒温的羊水里的,不怕受寒受热,也不用自己呼吸、进食和消化,一切问题都由妈妈代劳了。但他们一旦走出子宫,就进入一个需要自立更生的陌生天地,可是他们的主要脏器如心、肝、肺、肾等还存在功能不足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弄清,肺功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果肺功能不行,其他脏器的功能也差。因此,医学家研究出多种用羊水化验来测定肺功能的方法。有人用B型超声仪扫描胎儿和胎盘也能预知胎儿是否发育成熟。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定时测量子宫底高度,虽然准确性差一些,但有实用价值,所以每次孕期检查项目中常包括这一项。

在出生的最初七天中,早产儿保健有四件大事:保证呼吸、保温、注意喂养和防止感染。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呼吸不良,也许是早产儿无力管理呼吸,也许发生了肺炎,也许气管里有羊水、粘液或奶汁堵住。最严重的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它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产儿的呼吸需要严密的注意,特别要注意是否呼吸费力,不匀称,面部发紫,因为这些现象表示呼吸不良已达到了氧供应不足的程度。必须从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早产儿的第=个大问题是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常随环境温度高而发烧或环境温度低而体温不升,忽冷忽热的环境特别不利。因此,医院里常把早产儿放在恒温婴儿孵箱里。

早产儿的第三个大问题是不能很好地吮吸和吞咽,以致难以摄入足够的营养。喂养需要细心和耐心,可能需用滴管将奶汁一滴一滴地滴进他的嘴里。可是辛辛苦苦滴进的奶汁还可能被吐出来,或流入气管,影响呼吸。

早产儿的第四个大问题是易于受到感染,所以必须注意隔离,至少应避免与外界亲友的不必要接触和探视。

二、畸形儿在同产儿中有多少发生畸形不易准确地统计,国外学者估计在每百个活婴儿中约有两三个,有临床意义的畸形在每百个活婴儿中约有一两个。畸形的种类较多,有些影响很小,如多指症和多趾症等,有些影响容貌和功能,如兔唇、颚裂、生殖器畸形等,有的影响智力,如先天性愚型等’有些可以造成死亡,如无脑症,水脑症、先天性心脏病等。根据江苏省城市围产儿死亡的调查,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三位原因。有幸生存下来的畸形儿,其体质和智力上的病残无疑使他本人受到痛苦,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长期负担。

虽然近年国际上有人研究切开子宫为胎儿行手术纠正畸形,但这仅是极少数研究人员的尝试,而且也只限于几种畸形。总的说来,严重的畸形是难治好的,所以对待畸形的最好对策是通过孕产妇保健来预防畸形的发生;如果畸形已有可能,最好的对策是早期确诊和及时终止妊娠。

第8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低流量吸氧是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早产儿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的主要方法。传统的鼻塞法吸氧,鼻塞大,流量粗,不适早产儿,临床上常用头皮针软管代替早产儿吸氧管,由于特殊的护理需求,常常需要短时间断开吸氧数分钟,但由于早产儿皮肤稚嫩,反复撕贴胶布极易造成皮肤破溃及发红,在近年的护理工作中,从中总结了一项小窍门,此方法可供临床的护士姐妹们参考。我科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采用简易头皮针软管连接,应用于婴幼儿吸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自2008—05~2010—05我科住院的186例早产儿吸氧患者,其中早产儿122例,足月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改良鼻导管连接法100例,平均年龄3.2岁,采用普通胶布固定组86例。

1.2材料 普通一次性头皮针,医用胶贴。

1.3方法 将一次性头皮针针头端剪去,留取软管部分长10cm;②将普通成人鼻导管在鼻塞连接处剪断留下约0.2mm,另一端打结。

③将此管与头皮针软管连接,连接紧密。④医用胶贴两条,一条胶布固定于左或右恻鼻翼,另一条固定于患儿耳垂处固定氧气管,以防过度牵拉。

1.4护理 在吸氧过程中,保持吸氧管通畅,防止打折;②进行各项简单的护理操作时可直接断开鼻导管和头皮针连接处,无需摘掉鼻翼及耳垂处胶贴。③同一患者在第2次使用时,只要换粘在胶管外的胶贴即可。

2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使用改良鼻导管连接法的吸氧效果及皮肤破溃发红现象明显好于胶贴固定连接吸氧法。也就是说,改良鼻导管连接法,更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反复操作时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缩短了护理时间。

第9篇: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问题范文

1.1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摄入能量少,体内糖元储存不足,产热少。汗腺发育不好,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极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环境温度过高又容易出现发烧。[3,4,5]

1.2呼吸不稳定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功能不稳定,肺和支气管发育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并发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频发的呼吸暂停,导致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3,4,5]

1.3消化功能低下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差,经口喂养困难;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不恰当的喂养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甚至坏死性小肠炎,出现进行性腹胀;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胃、食道返流,出现溢奶、窒息现象。[3,4,5]

1.4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来自母体的抗体、补体含量较少,故抵抗力差,极易继发感染危及生命。[3,4,5]

2早产儿的护理

2.1保暖护理保暖是对早产儿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护理措施,对早产儿采取的任何治疗和抢救措施均应在保暖的前提下进行。[6]

2.1.1控制环境温度由于早产儿体温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早产儿体温异常,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设早产儿专室,控制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至27℃~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以防失水过多,并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湿度过低,会使早产低体重儿蒸发量加大而散热,影响保暖效果,故需每天检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室内备新生儿保暖箱、蓝光箱、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抢救车,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吸痰、心肺复苏等。[7,8,9]

2.1.2保持中性温度中性温度是指患儿处于该环境温度下,既能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又能使其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暖箱来提供中性温度的。暖箱的温度和湿度均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出生日龄来调节。一般来说,体重越轻,胎龄越小,所需箱温和湿度越高。一般出生3d,箱内湿度可达70%~80%,1周后降至55%~65%。温度调节,一般体重在2000g~2500g者,暖箱初始温为28℃~30℃;体重1500g~2000g者,箱初始温度30~32℃;体重1000g~1500g者,暖箱初始温度32℃~34;<1000g者,暖箱初始温度34℃~36℃;使患儿体温保持36.5℃~37.2℃之间,昼夜波动勿超过1℃,在这个温度时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小,随着其天数的增加,暖箱温度渐降1℃~2℃。对临床症状不稳定的患儿,为了便于操作,可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上,根据体重设置好辐射台温度,使用塑料薄膜遮盖患儿体表,以减少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根据病情适当增加输液量,防止脱水热的发生。低出生体重儿在暖箱内一般不宜,可着尿布及单衣,以防辐射增加,一切护理操作应尽量在暖箱中进行。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作好记录,根据体温高低调节箱温,同时加强巡视,确保箱温稳定,防止以外事故发生。[11,12]

2.1.3皮肤接触取暖胡宝俊[13]报道:正常婴儿分娩后和母亲肌肤接触30min,除可促进母乳喂养、增加母子感情外,还可以借助母亲的体温取暖。经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母亲自身的体温比暖箱要好得多,并且使出生的新生儿在寒冷孤独、不适应的环境下,再次接触母亲温度、湿度适宜的皮肤,接触胎儿期熟悉的母亲的心音、呼吸音,能使早产儿产生一种安全、舒适和满足的心态,有利于婴儿保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促进母亲早泌乳,利于母婴健康。董俊梅[14]认为:如不具备暖箱条件,可采用肤温传热的方法,把早产儿抱于母亲怀中紧贴母亲皮肤保暖,一般1h~2h后体温能升至36~37℃,此方法既经济实惠,又利于增进母子间感情。

2.2呼吸管理生后6h内必须严格监测呼吸情况,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四肢末端的色泽,对有呼吸困难的患儿应给予氧疗。氧疗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要加温、加湿,氧浓度为30%~40%,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一旦缺氧症状改善应立即停止吸氧。临床资料证实长时间吸入60%的氧可带来新生儿肺损伤,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年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屡见报道。吸氧的同时应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如出现呼吸暂停应予以物理刺激,如拍打足底、托背等处理。对出现频发呼吸暂停或肺出血的早产儿应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同时做好呼吸机管道护理。[15]

2.3喂养护理

2.3.1喂养方式对不伴有消化道疾病的早产儿,主张早期喂养,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无发绀、窒息者,吸吮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吸吮母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吸吮反射欠佳,吞咽功能尚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喂养;吸吮吞咽功能差的早产低体重儿,改用鼻饲管喂养。高玉先等则主张:①体重在1300g~1500g的小儿,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较差,但胃肠功能尚可者,可采用间歇胃管法,即用注射器垂吊式,操作时奶液自针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不可用力推入;②不能耐受间歇胃管法喂哺及有缺氧症状或呼吸困难者,可采用持续胃管法,即用输液泵将乳品1日量以1mL/kg·h~2mL/kg·h速度匀速注入,在使用该方法时,必须保证胃管的正确位置,加强巡回观察,4h更换奶液1次,并检查胃残余情况。对有发绀、窒息者,可适当延长喂养时间,由静脉补充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12]

2.3.2喂养量奶汁首选母乳,其次是雀巢早产儿配方奶或惠氏早产儿配方奶,出生体重小于1000g者1h喂1次,开始量为1mL~2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1mL;1001g~1500g者1.5h~2.0h喂1次,开始量3mL~4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2mL;1501g~2000g者2h~3h喂1次,开始量5mL~10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5mL~10mL;2001g~2500g者,3h喂1次,开始量为10mL~15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10mL~15mL,每日测体重1次,及时调整喂养量,使体重保持在每日增加10g~30g为宜。[12]

2.4预防感染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护士必须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意识,从点滴做起,防止交叉感染而危及患儿生命。进入病房人员均应更换专用鞋、帽和工作服。每次接触患儿前洗手、带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患呼吸道疾病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病房。病室每天通风换气3次,每室安装空气净化器。每天使用消毒水擦拭暖箱内外侧面,每周更换清洁暖箱一次,每月对病房实行封闭熏蒸大消毒一次。每月定期做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护人员手指细菌培养,发现疫情立即进行终末消毒处理。[9,10]

2.5康复护理

2.5.1抚触由专业人员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抚触。黄叶莉[16]等报道,婴儿抚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医疗护理技术,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肌肤施以轻柔的。多年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性,同时也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婴儿的情商。温和的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伴随着胃肠道的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多,使食欲增加,同时减少婴儿焦虑和不安,增加睡眠时间,两者均利于体重增加和体格发育。柯国琼[17]等对400名足月正常婴儿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420d时两组婴儿头围、身长、体重、神经系统等有极显著性差异,抚触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抚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温度,改善营养,有利于凝固脂肪软化和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抚触刺激通过一系列反应能升高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减弱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汤丽娟[18]研究报道,新生儿抚触可以明显缩短新生儿第1次胎粪变黄时间和有效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期的经皮黄疸指数,即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以及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可见,抚触有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完善,增进亲子感情等。总之,婴儿抚触是一种对婴儿健康有益的、简便、实用、安全有效且值得广大医护人员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2.5.2健康教育在早产儿出院时应建立健康联系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通健康咨询热线,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早期干预,并定期跟踪观察及早发现问题,改善远期成长目标,提高早产儿存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1.

[2]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79.

[3]程玉娥,吴晓英,陈玉秋.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4,202:154.

[4]季武兰.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42.

[5]王翠英,孙花,邵欣胤.出生低体重婴儿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4,207:155.

[6]赵时敏,孙建伟.小儿急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7]费献民.518例早产低体重儿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3:108.

[8]李士娜.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359.

[9]王青.105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经验[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34.

[10]李春兰.54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4,334:550.

[11]卓燕芳,郭惠敏.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体会[J].海南医学,2004,151:105.

[12]高玉先,张葆荣,李春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式与体重增长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53.

[13]胡宝俊.30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04,1318:2494.

[14]董俊梅.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J].航空航天医药,2004,153:168.

[15]朱清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73.

[16]黄叶莉,霍世英,蔡伟萍,等.国内外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14-16.

[17]柯国琼,林小燕,黎宁,等.改良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8-280.

[18]汤丽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2002,1712:941-94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