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精选(九篇)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

第1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 微量血糖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82

近年来,新生儿血糖的测定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些治疗措施中如静脉营养、重度窒息的治疗等,血糖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1]。2008年采用微量血糖测定仪,应用罗氏微量血糖仪,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患儿,足月儿43例,早产儿20例,新生儿窒息14例,糖尿病母儿1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低血糖25例。

检测结果失败原因分析

错误的操作程序:操作错误会使检测失败或者测出虚假的测定值。护士应熟练掌握血糖仪的操作。例如,罗氏血糖仪是血糖测试片再滴血的,如果滴血后等待时间过长放进血糖仪,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消毒后残留的酒精,检测时摆动试纸条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采血部位:新生儿经常难于从手指上取到足够的血滴,采用足底采血简便易行。

采血不当:若测试时采血量不足,特别是反复挤压后所得到的标本,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偏低的结果,这时就需更换试纸条重新测定。血量多一些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过多则会溢出测定区,有时也会导致失败结果。因此,采血时因血流不畅而过度挤压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会使检测受到影响。

血糖仪的影响:不洁的血糖仪测试血糖时,不可避免会受到环境中血液、灰尘、纤维、杂物等的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仪器上的血液,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保养。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注意,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以免损伤其光学部分。

试纸条的影响:试纸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所有问题中最关键的,绝大部分的检测误差都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变性所引起。很多血糖仪测试血糖的原理是血糖试纸上的酶(氧化酶或己糖激酶)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并显示颜色,血糖仪分辨后显示读数。血糖仪本身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其他影响因素:例如血糖比积偏差,血液中的其他糖类及内源性物质、药物影响等因素。

护理对策

采血前应室温控制在22~24℃,检查一下新生儿足底温度,对四肢冰凉者,最好采用加温法,但应注意加温袋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烫伤。局部针刺不宜过浅或过深(足月儿3档、早产儿2档),同时应注意避免在有炎症和瘀血、水肿的部位采血。针眼之间应相距≥2mm。对加温采血者,局部血量较丰富,按压止血要>2分钟。取血完毕后予棉球压迫针口止血,试喂糖水安抚婴儿。选择采血部位:选择足跟内、外侧缘,此部位血运丰富、皮肤组织较厚,损伤小。早产儿可浅些(刺针2档),让血自行流出,避免用力挤压针口以致影响检测结果。最先流出的血液含有组织碎片,应用棉签拭去,再将流出的血液滴于血糖仪试纸上。应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采血,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如足底已有硬肿、水肿避免采血。试纸条必须储存在原先有密封盖的小瓶中;绝不能将试纸放置于其他容器中;放置于气温≤30℃的阴凉干燥处,避免直接光照和热;不要冷藏、不要弯曲、切割,或以任何形式改变稳定状态的血糖试纸;手指等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尽量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条,试纸条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应对护理人员进行采血的护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此类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采血部位消毒:在准备消毒穿刺前,检查新生儿足部是否清洁干净和足够温暖,用75%酒精棉球消毒针刺部位,待数秒后自然干燥,才可操作,以免影响结果。整个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周围环境清洁、干净,婴儿要保暖;操作时条形码与试纸条应相匹配;电池应足量。

讨 论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一直是儿科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生儿早期,不仅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而引起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2,3],高血糖也可导致高渗性利尿、全身脱水甚至颅内出血[4]。而新生儿血糖异常时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故对新生儿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现采用微量血糖仪具有简便、用血量少、快速等优点,便于动态监测,本研究通过对130例新生儿包括足月儿和早产儿监测微量血糖的研究发现,护士熟练的操作方法、采血部位、温度、血样的量以及仪器的清洁程度均对微量血糖的数值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监测中加以注意。

需加强围产期保健,普遍开展新生儿血糖的监测,对新生儿早期,尤其是早产儿或有窒息者应在48小时内动态监测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早期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而加重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陈赫赫.窒息新生儿微量血糖的监测与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3):70.

2 王佩茗,黄春香,黄晓强,等.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4):236-237.

第2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母婴同室;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71-02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于1993 年开始实行母婴同室,经过10 多年的实践观察,发现母婴同室不仅有利于母亲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但还有很多隐患。

1母婴同室在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健康隐患

1.1发生新生儿窒息

根据观察,婴儿刚出生后几天内,还有一些羊水残留于胃肠道内,加上喂奶、喂水量掌握不适当,极易引起呕吐,另外,由于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贲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且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导致呕吐,若呕吐物处理不及时,而引起呛咳,甚至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因此,婴儿的很重要,要保持侧卧位,以利于呕吐物溢出,但大多数产妇和家属并不懂得这一点,也做不好,甚至不少家属为了让婴儿躺个好看的头型,专门让婴儿取平卧位,这就更加重了呕吐时呛咳的危险因素,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一些初为人母的产妇,得子之后的兴奋无可比拟,即便是睡觉,也舍不得让婴儿单独睡,加上缺乏做母亲的经验,睡觉时把孩子搂在怀里或干脆抱着睡,一旦产妇熟睡,新生儿很容易被产妇的身体所压迫,或者因为被服过厚而堵塞新生儿呼吸道,导致新生儿窒息。

1.2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为3%~11%,在高危新生儿中发生率可达25%~33%,人工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国内报道不一,高者达14%,母乳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少有报道[1]。国内资料表明,新生儿生后6~12 h内血糖值最低[2]。

1.3 医务人员错误认识

实行母婴同室管理后,一大部分医护人员思想上有了一种错误认识,即婴儿在母亲身边,母亲是第一监护人,出了问题自然由母亲承担,与医护人员无关。这是非常危险的认识。事实上,产妇和新生儿既然住在医院里,又付了住院费,和医院就有一个合同关系,如果出现意外,家属追究,医院也有一定责任。

1.4 传统的错误认识

实行母婴同室,新生儿几乎是由产妇和家属照顾。有些老人总认为孩子怕风、怕凉,把孩子从头到脚全部裹住,一点缝隙都不留,加上被子盖得太多,这就无意中让孩子处在温度较高,空气污浊的环境里,而影响呼吸,有的新生儿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甚至发展成脓疱疮。

1.5母婴安全问题

由于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地处县级市,闲杂人员多,加上当地风土人情,产妇分娩后要看望三天,大量探视人员进入病房,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机会。中午、夜间时,产妇和家属都非常疲劳,几乎都处于睡眠状态,看护婴儿警惕性放松,这样就等于没有人看护婴儿,也很难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更谈不上及时处理,曾有媒体报道,医院有丢失婴儿事情发生。

1.6 产妇饮食问题

诸多的产妇都是初为人母,有的一味听从传统,只喝小米汤和鸡蛋汤而不吃青菜,有的为了身材苗条,一味地控制饮食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产后恢复。

1.7 问题

有的剖宫产术后病人害怕进食后会发生腹胀,等排气后才进食,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有的因腹部切口疼痛,活动量明显减少,主动给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次数减少,造成乳胀;有的因婴儿含吮不正确,哺乳方法不当或过度在上使用肥皂等而发生皲裂。

2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母婴同室管理中,护理人员承担着重大责任,产后母婴健康是每个家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准,护理人员要按照护理程序向产妇及家属作健康知识宣教。

2.1 一般知识宣教

由于产妇多数初为人母,不同程度地缺乏产后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为此,一方面医务人员要加强与产妇交谈,解释疑问,另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取得产妇信任,加强巡视,要求产妇在产后0.5 h内与新生儿皮肤早接触,新生儿早吸吮30 min,母婴同室后按需哺乳,不定时,每日哺乳8~12次,间隔不超过3 h。介绍生后最初几天新生儿取半侧卧位的意义及原因,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如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等等),让产妇及家属学会相关的护理知识。

2.1.1脐部的观察与护理观察脐部是否出血,如有出血应立即消毒重新结扎,如果脐部有渗液、红肿,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撒上抗生素粉,要保持脐部干燥。

2.1.2 颜面部及皮肤的观察及护理认真观察婴儿颜面部及口唇是否紫绀,如有应及时处理,观察和鉴别婴儿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大部分足月儿在生后2~3 d出现的黄疸,5~7 d最重,10~14 d消退,早产儿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病理性黄疸包括:①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黄疸出现较早,24 h内出现,且呈进行性加重。②新生儿病毒性肝炎,常在生后1~3周缓慢起病,此时生理性黄疸已消退或又出现甚至加重。③新生儿胆管闭锁性黄疸,新生儿尿色深,粪便呈灰色或淡黄,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④有无皮肤感染征象,新生儿感染或败血症可致黄疸或加重黄疸。

2.1.3 观察婴儿体温由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根据室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1.4 观察婴儿大小便婴儿出生1~2 d内为黑色胎粪,3 d以后可转为黄色软便,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如果婴儿一天大便次数频繁且为稀水样便,考虑肠道感染,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

2.1.5产妇饮食宣教由于产后机体的需要,应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适当的滋补食品,如芝麻、血糯米、枸杞、当归等,只要饮食调配得当,不仅能使产妇的体力迅速恢复,还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对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具体情况,在术后6~8 h后可适当进汤汁类食物,早期进食有利于早期排气,有利于机体康复。

2.1.6护理哺乳前母亲要洗手,用温开水清洁及,若发生乳胀,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频繁哺乳、排空,若出现乳汁不足,鼓励产妇树立信心,指导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间哺乳,适当调节饮食,还可扎针灸、服中药等,若发生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于婴儿含吮和大部分乳晕,先在损伤轻的一侧哺乳,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新生儿。

2.2专业知识宣教

2.1.1 怎样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黄疸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会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致婴儿死亡。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证实,接受抚触的婴儿,能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其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加婴儿吃奶次数,并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经肠道排出,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从而降低高胆红血素症的发生率[3]。提倡尽早喂乳,让母亲尽早接触到自己的宝宝,多餐喂养,尽量让婴儿多吃,促进胎粪的排除;有条件的还可以让新生儿进行游泳,游泳可以增加消耗,促进进食,同时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加快新生儿肠道正常细菌的产生,使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进而排除出体外。

2.1.2 怎样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葡萄糖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而脑组织对能量需要量却很大,持续较长时间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害,新生儿生后第1 d低血糖发生率最高,且均发生在12 h内,尤其以生后2 h左右为低血糖好发时间,主要考虑新生儿糖储备来源于母体,出生后来源中断,生后初期摄入不足,体温偏低,糖耗增加,而新生儿糖代谢不稳定,致生后血糖迅速下降,如不能及时补充,易发生低血糖,尤其对于低血糖高危儿,如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出生婴儿,在生后早期给予适量糖水,加强保暖,早期喂养,要详细记录新生儿大小便次数,通过观察大小便次数及全身状况,判断摄入奶量是否足够,对早期喂养确实不足的新生儿采取适当的补给严防低血糖发生。

2.3 定时对母婴同室进行消毒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限定探视时间和人员数,每天用爱尔施牌消毒片500~1 000 mg/L空气喷雾消毒和擦地面、擦拭床头柜等物品,0.5 h后适当开窗通风,每次30 min,以避免空气污浊,减少呼吸道感染,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有关医院感染、新生儿感染方面的知识,使产妇及家属主动配合母婴同室的管理,严禁患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及探视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

2.4 提高安全意识

2.4.1 为了新生儿的安全,母婴同室之新生儿接送,以母亲身份证及手圈确认辨识,新生儿推回母婴同室交给戴识别证的护理人员,不交给不认识的人。

2.4. 2 拒绝推销人员进入病房,如发现有推销人员骚扰,立即通知护理人员。

2.4.3 第一次将新生儿和母亲实施母婴同室,由护理人员指导母亲及人处理新生儿常见问题,如呛奶、溢奶、发绀等。

2.4.4 勿让新生儿离开母亲视线范围,须随时有人陪伴,避免将新生儿单独留在病房,如暂无人须通知护理人员。

2.4.5 护理人员至少每2小时巡视房间一次,房间内备有灭火器及监视系统监控进出之人员。

2.5 产后指导

鼓励产妇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 h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尽早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4]。

2.6 出院指导

保持身体清洁,产妇居室应通风,注意休息,至少3周后进行全部家务劳动,于产后42 d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参考文献]

[1]李春涛,盛辉.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三天血糖、体重的监测[J].新生儿杂志,1998,(13):74.

[2]吴明远.214例正常新生儿血糖测定[J].新生儿科杂志,1990,6:266.

[3]陈旭维.探讨早期干预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05,6(6):643-644.

[4]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

第3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个性化阶段护理;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25-02

妊娠糖尿病在我国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部分产妇生产后糖代谢可能恢复正常,但中年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1]。同时,该病对母婴均具有较大危害,早孕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流产率为15%~30%;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难产、产后出血、剖宫产率的可能性也高于正常产妇[2]。该研究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给予个性化阶段护理,旨在观察对母婴围生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均为单胎),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尿糖、血糖测定确诊,符合《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者,孕周不足35周者,精神障碍或文化水平不能配合该研究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8.1±3.2)岁;经产妇19例,初产妇30例;孕周36~41周,平均(37.8±2.1)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38.7±2.8)岁;经产妇21例,初产妇28例;孕周36~42周,平均(38.1±2.4)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围产期日常护理和检查。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阶段护理,对该组责任护士进行护理培训,使护士了解每阶段个性化护理的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①入院护理,入院后收集产妇基本资料(孕周、BMI、血糖等),针对产妇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第一阶段护理主要介绍疾病常识、回答产妇提出的疑问、进行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常规产前检查和血糖监测(至少1次/周),确保产妇摄入母婴所需的热量和营养,避免餐后血糖升高、酮症等发生,必要时酌情给予药物治疗,并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通过贴心的沟通和温馨的环境使产妇进入良好的待孕状态;②孕中期护理,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缓解邻近产期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嘱家属多陪伴产妇,并多鼓励产妇,指导产妇进行适当活动,根据产妇体重变化、病情及时进行饮食调整、每日热能供给增加200~300 kcal,少量多餐、适当补充叶酸、钙、铁等微量元素,确保产妇体重增长不超过0.5 kg/周,坚持血糖、血压监测(2~3次/周);③孕晚期护理,每日热能供给量增加200~300 kcal,血糖监测1次/d,根据产妇病情进行产前教育,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注意事项,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以顺利分娩,加强心理疏导;④分娩期护理,产妇及胎儿情况正常者鼓励产妇自然分娩,分娩时监测血糖、尿酮体等指标,分娩时间超过12 h或具有剖宫产指征者时进行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葡萄糖静注,防止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现象,并加强产妇血糖监测;⑤产后护理,密切监测母婴血糖及其他基础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治疗,根据产妇身体情况安排合理饮食、运动,进行新生儿喂养及护理指导,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脐带、口腔护理;⑥院后护理,产妇出院后1个月内进行电话对方1次/周,介绍其家庭护理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答疑。

1.3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餐前30 min:3.3~5.3 mmol/L;餐后血糖、夜间:4.4~6.7 mmol/L;尿酮体(-)。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及对应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围生期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窒息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正常妊娠时因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加上产妇生理功能变化使产妇空腹血糖较非孕期低(约下降10%),但孕前患有糖尿病及妊娠期发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者则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4]。妊娠糖尿病易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不良事件,固孕期应密切监测产妇血压、水肿、尿蛋白情况及胎儿成熟度、胎盘功能及胎儿状况。胎儿出生后需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密切监护血糖、胰岛素、胆红素、红细胞压积等指标[5]。妊娠糖尿病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给予饮食、运动治疗,必要者需药物干预,固围生期孕妇需要针对性护理。目前临床研究多采用整体护理、中西结合护理等模式[6-7],给予产妇常规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该研究针对孕妇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孕妇精神状态、疾病程度等整体情况,不仅给予孕妇专业的临床护理,还能在护理中与孕妇及家属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孕妇保持轻松、积极的情绪。同时该研究分阶段对孕妇进行护理,不同阶段介绍不同的护理常识和应对措施,使孕妇循序渐进接受围生期护理知识,避免了笼统的健康教育导致知识接受度差;而且不同阶段孕妇病情及心理状态不同,需要据此调节饮食、运动方案和治疗手段,方便整个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该研究结果显示孕妇早产、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04%、2.04%,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8%,胎膜早破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8.16%与对照组83.67%比较也显著较低。提示个性化阶段护理能显著减少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张建红[8]研究结果与该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阶段护理对母婴围生期并发症具有显著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君,李红星.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3):429-431.

[2] 毛益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2):112-114.

[3] 裴正学.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1.

[4] 林艳玲,杨文莉,李萍华,等.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72-273.

[5] 柳珍莉.整体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28-30.

[6] 岳红,胡雪花.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中西结合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17-18,21.

[7] 申娟茹,李俊玲.妊娠糖尿病护理干A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2):145-146.

第4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初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单胎头先露,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26.05±3.08岁;终止妊娠孕周34~38周,均无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其中单纯GDM 29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羊水过多4例,胎儿窘迫2例。对照组:同时取同期正常妊娠初孕妇50例,年龄25~35岁,平均25.05±3.27岁;终止妊娠孕周35~39周。两组病例在文化程度、年龄、孕周分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诊断标准:①50g葡萄糖负荷试验1小时血糖≥7.8mmol/L,并且空腹血糖≥5.8mmol/L,即可确诊;②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空腹血糖≥5.6mmol/L,1小时血糖10.3m≥mmol/L,2小时血糖≥8.6mmol/L,3小时血糖≥6.7mmol/L,至少有两项异常即可诊断为GDM;如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疗效观察:新生儿结果和自然分娩率。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果

分娩结局: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35例,剖宫产15例,其中2例在产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例持续性枕后位,对照组孕妇经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10例。两组比较自然分娩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新生儿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讨论

护理干预:①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理想的饮食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不影响胎儿的发育,又能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三大营养素占总热量的比值为旦白质20%~30%,脂肪30%~40%,碳水化合物40%~50%,热量分配于三餐及睡前,早餐25%,中餐30%,晚餐30%,睡前15%,预防夜间低血糖,每餐搭配高纤维素食品,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并坚持低盐饮食,同时指导孕妇自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饮食。②运动疗法:运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基本疗法之一,运动可使肌肉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机体血糖水平降低[2]。根据病情、年龄及是否有合并症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散步、中速步行,时间安排餐后1小时进行,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在运动时携带少量糖果、饼干类以防发生低血糖和意外。但有心脏病、先兆流产、阴道出血者等应列为运动禁忌症。③心理护理:由于饮食控制、药物的应用,加上反复进行监测血糖,孕妇担心胎儿宫内安危,出现焦虑和紧张,孕妇心理压力大。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本身给孕妇带来的躯体不适及消极的生活事件是导致患者产生心理社会应激的应激源[3]。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健康教育以帮助孕妇及家属了解GDM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外,向其解释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暂时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健康问题,使其意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应对GDM孕妇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可有效地控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且有利于血糖的控制。④药物护理:对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后,不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为避免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则应接受胰岛素治疗,医务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形式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使用胰岛素。如注射时间要准确,常用胰岛素有普通胰岛素和诺和灵,应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注射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餐;注射剂量要准确,在抽吸时,要先向瓶内注入一些空气,再倒拿药瓶药液即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可避免小气泡混人,保证注射剂量准确无误;正确选择及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可选择两上肢三角肌和腹壁皮肤松弛部位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前要先回抽,无回血时再注入药物,以防注入小静脉,导致血中胰岛素水平骤增而突发低血糖危险。一旦出现疲乏无力、出汗、颤抖、饥饿、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时可诊断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糖果等食物以求缓解,或迅速注射50%葡萄糖20~40ml。⑤产程监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密切临护胎儿状况,有条件持续胎心电子临护,观察羊水性质。鼓励产妇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液供应;鼓励并协助产妇2~4小时排尿1次,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影响产程进展。产程时间不超过12小时,如产程>16小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第三产程,注意准确测量宫底高度,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避免子宫收缩不良引起产后出血。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尿酮体并记录,观察有无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或恶心、呕吐呼吸快且有烂苹果味等表现,以评估孕产妇有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

毒症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优生、优育,每位孕妇均应在孕24~28周进行常规糖尿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以各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传授糖尿病基本知识,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合理化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了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以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

第5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妊娠期;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14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Select a treatment area from January 2013 to 2016 June Changchun Maternity Hospital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220 cases of women with diabetes pregnancy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give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mental nursing, nursing care of nursing in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the third birth process nursing, diet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and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gestational period, no 1 case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o give targeted car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ensure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Key words] Diabetes;Gestation period;Heart disease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为11.6%。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一种合并症,发病率为0.5%~1.5%[1],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占80%左右,尤以二尖瓣狭窄最为多见,在我国孕产妇死亡中占第二位,由于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合并心脏病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对糖尿病患者妊娠合并心脏病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的度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是医务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对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220例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0.1±2.7)岁,孕周28~40周,平均(32.5±3.2)周;初产妇119例,经产妇101例;心功能分级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3]:Ⅰ级55例,Ⅱ级115例,Ⅲ级34例,Ⅳ级16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87例,糖尿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36例,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53例,糖尿病妊娠期合并其他心脏病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肝、肾等疾病。所有患者的各种资料均经患者的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测血糖,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不能自行坐位的患者给予被子、高枕等靠物,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吸氧3次/d,1 h/次,Ⅲ~Ⅳ级的患者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5];加强巡视,15~30 min/次,及时发现患者的生活所需并给予解决。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其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3 第一产程护理 患者应保证休息和营养,吸氧,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产初期间隔4 h查一次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于宫缩间歇时间每隔1~2 h听胎心一次。

1.2.4 第二产程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此产程宫缩频而强,胎儿易产生缺氧,必要时进行胎儿监护,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 h[6],新生儿娩出后进行新生儿评分 Apgar评分,脐带结扎,无菌纱布覆盖。

1.2.5 第三产程护理 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检查会阴小内侧有无裂伤,产妇全部结束分娩后,要留在产房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出血量情况,2 h后方可送出产房。

1.2.6 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以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食物为主,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 g以上,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吸烟、饮酒。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发生死亡。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非直接妇产科死因中占第一位[7]。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直接危害母婴健康,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可以随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知识宣教,使其正确的对待疾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减轻孕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一产程护理可以做一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了解患者的宫缩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胎位、胎方位、胎心音及胎头入盆的程度,充分利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的监护及母儿情况监测;第二产程护理要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适时给予待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指导产妇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配合宫缩,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次宫缩时反复上述动作直至胎儿娩出,后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第三产程护理可以发现胎盘小叶有无缺损,胎膜是否完整,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断裂,并及时发现副胎盘,然后密切注意产后血压有无异常;饮食护理可减低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防止血管收缩痉孪,减少因血管壁水肿而引起的管腔缩小等,减轻心脏负担;还可以预防便秘,避免排便过度用力。从医院的研究中发现,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发生死亡,与O|[8]报道的所有患者都成功治愈,其中50例经过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通过阴道自然分娩,患者及新生儿都健康出院的结果相似。可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妊娠合并心脏病进行早期监测和各项护理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民.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孕产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6(1):76.

[2] 张丽敦.高龄产妇的妊娠特点及影响安全分娩的因素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2(6):3.

[3] 盛松花.浅谈产科妊娠合并症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6,5(15):6.

[4] 陆小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7(4):23.

[5] 杨冬梅.连续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7(5):87.

[6] 袁文香.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程护理[J].医学信息,2015, 9(47):4.

[7] 高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11):5.

第6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妊娠糖尿病(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所致。指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系高危妊娠,它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早发现并早干预,加强血糖监测和护理,对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42例,年龄21~37岁;孕期35周,4周;均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确诊为GDM;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32例;新生儿体重在31~45 kg 32例,5kg以上10例;对42例GDM患者在妊娠、分娩和产后各阶段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血糖控制较好,孕妇均未发生低血糖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胎儿发育良好。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大部分GDM是通过产前筛查发现的,孕妇对得糖尿病原因,对母婴的危害,治疗方法不了解,护理人员要加强对GDM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GDM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提高重视程度,并让其认识到良好的饮食控制及系统的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嘱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2.2 心理护理

心理指导对GDM患者的病情控制非常重要,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护理人员深入病房多和孕妇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护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判断、准确评估,鼓励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自觉调整精神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使孕产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顺利渡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

2.3 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是最基础的治疗措施,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之目的为:提供母体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使母体及胎儿能适当地增加体重,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妊娠毒血症及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GDM患者要少量多餐,多维生素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多粗纤维;每日糖类40%~50%,蛋白质20%~30%,脂肪25%~30%,以蔬菜、豆制品、瘦肉、蛋、奶、鱼为主,水果以含糖量低的为主,饮食清淡少盐、少糖、少油。

2.4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益于母子健康,还可以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运动主要选择比较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天运动时间30 mim,最好选择餐后30 min~60 min运动,运动过程要注意低血糖反应。

2.5 分娩期护理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普遍存在恐惧及焦虑的情绪,运用心理学知识实施治疗护理,使产妇临产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安慰、鼓励产妇,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及分娩时体力的保存。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证,如有胎位异常、巨大儿、病情严重需终止妊娠时,常选择剖宫产。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知识,教会产妇宫缩时深呼吸,宫缩间歇期全身放松,消除或减轻紧张心理,稳定产妇情绪,使其顺利分娩。若胎儿发育正常,宫颈条件好,则适宜经阴道分娩。

2.6 产后护理 产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分娩后产妇抗胰岛素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定时测血糖、尿糖、酮体,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分娩后由于胎盘排出,对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产后24 h内胰岛素用量减半,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为控制血糖、预防酮症酸中毒,产后仍需饮食控制;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以防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杀菌作用明显降低,同时由于产妇抵抗力差,易并发各种感染,产中产后应严格无菌操作,产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需加强皮肤、口腔及伤口等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硬节,分泌物等感染征象;GDM患者易发生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告知患者多饮水,观察手术切口及会阴侧切伤口的局部反应,每日冲洗会阴2次,适当延长伤口的拆线时间,鼓励其母乳喂养,定期复查。

3 小结

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孕妇的多发病,越来越多的孕期妇女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复杂化,严重影响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如病情未控制或合并并发症,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等情况。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饮食控制措施及治疗护理措施,只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糖,早期应用胰岛素,使血糖达到正常范围,尽早对GDM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乌兰其其格.妊娠期糖尿病16例分娩前后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87148715.

[2] 朱翠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护理研究,2007,21(1):151152.

[3] 冯函杰.妊娠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中外健康文摘,2009,32(2):2325.

第7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1资料与标准

1.1入组孕妇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1日-2014年11月30日在我中心入组建册的<20+6周的孕妇5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胎妊娠6例,孕前糖尿病1例;年龄27~45岁;辖区户籍孕妇493例,外地户籍孕妇9例;博士学历孕妇1例,硕士学历孕妇28例,本科学历孕妇200例,大专学历孕妇159例,中专学历孕妇80例,高中学历孕妇2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孕妇12例;孕妇及家属均自愿入组IDF科研项目,孕妇及家属均告知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接受随访。

1.2入组标准选取

孕周<20+6周建册的孕妇,不排除孕前糖尿病。

2调查、评估情况

2.1调查、评估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和体质量指数(BMI)

(1)评估502例入组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知晓率: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问卷调查入组社区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病因,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造成的损害和防治方法,远期患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2)评估入组孕妇BMI情况。BMI=孕前体重(kg)/身高(cm2),分为:BMI19.8为体重超轻,BMI19.8~26.0为体重正常,BMI26.1~29.0为体重超重,BMI29.0为体重肥胖。发放问卷502例,回收问卷502例。

2.2调查、评估结果

(1)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本科及以上学历孕妇完全知晓143例,占62.45%;部分知晓86例,占37.55%;不知晓0例,占0.00%。大专学历孕妇完全知晓96例,占60.38%;部分知晓59例,占37.11%;不知晓4例,占2.52%。中专或高中学历孕妇完全知晓49例,占48.04%;部分知晓47例,占46.08%;不知晓6例,占5.88%。初中及以下学历孕妇完全知晓0例,占0.00%;部分知晓5例,占41.67%;不知晓7例,占58.33%。社区孕妇普遍缺乏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识,特别是缺乏对孕期饮食搭配,体重增长、运动知识的指导。(2)入组孕妇BMI评估结果:BMI19.8体重超轻26例,BMI19.8~26.0体重正常386例,BMI26.1~29.0体重超重47例,BMI29.0体重肥胖43例。

3预防护理管理

3.1预防护理方法

由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1名组成科研项目IDF科研护理管理小组。(1)对<20+6周建册的孕妇除询问普通病史、查体之外,还要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建册孕妇问卷调查,进行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时间15min。(2)进行体重管理,计算BMI。(3)发放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手册,利用多媒体、视频窗口进行宣教。(4)每周六举办妊娠期糖尿病学习班,教育时间1~2节课,对16~18周的孕妇强化宣教,由主管护师或副主任级专家老师授课、视频教学相结合,以食物模型为例。

3.2预防护理内容

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饮食干预和运动锻炼及预防方法等。制订不同体重孕妇孕期增重标准。

3.2.1健康教育

根据孕妇的文化层次,由副主任护师对502例孕妇逐一进行健康教育;利用每次孕检的时机为学历较低的孕妇,细致地讲解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识,让孕妇的生活行为健康规范化;对文化层次高的孕妇,指导她们上网查阅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文献,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让社区孕妇通过学习对妊娠期糖尿病有科学的认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常识。

3.2.2体重管理

加强对超轻体重、超重、肥胖和双胎孕妇的体重管理。定期检测孕妇的BMI[2],指导孕妇画体重增长图。根据BMI情况制订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范围:BMI19.8孕期体重增长12.5~18.0kg;BMI在19.8~26.0之间孕期体重增长11.5~16.0kg;BMI在26.1~29.0孕期体重增长7.0~11.5kg;BMI29.0孕期体重增长6.0~7.0kg[3]。

3.2.3饮食营养计划

帮助孕妇制订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理想的饮食计划很重要,蛋白质、脂肪、糖类在人体氧化后能产生热量。全天总热能的计算:按身高(cm)-105=理想体重×30kcal/(kgd)计算出非孕时期患者的每日热能量,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怀孕4个月以后,每天增加200kcal/d的能量,BMI正常的孕妇热能1800~2000kcal/d左右。孕前超重的孕妇每日应摄入能量25~30kcal/d,孕前肥胖的孕妇,每日摄入量应减少30%,但不低于1600~1800kcal/d[4]。三大营养素配比。推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摄入比例为15%~20%,饮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0%[5]。在热量分配方面,实行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早餐摄入10%~15%,午餐和晚餐各摄入30%,每次加餐占5%~10%[1]。每月根据妊娠体重管理图随时调整饮食计划,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2.4运动指导

根据不同孕妇情况,指导孕妇适度运动。可以选择步行、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孕期瑜伽。其中,步行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项目,可作为首选。运动的强度、时间及频率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孕周、等个体差异而定,运动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1~2h。建议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上下楼梯,孕期瑜伽,最好以散步为主,一般选择餐后2h步行30min。但是如有妊娠期合并症:先兆流产、子宫肌瘤、胎盘低置状态等特殊情况发生时不宜运动。

4预防护理效果评价

4.1妊娠期糖尿病诊断

遵照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要求:孕早期空腹血糖≤5.8mmol/L的孕妇,孕24~28周,先采用50g葡萄糖筛查法,服糖后1h血糖≥7.8mmol/L的孕妇,转诊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行OGTT确诊;2次空腹血糖≥7.8mmol/L的孕妇直接转诊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确诊。

4.2预防护理

妊娠糖尿病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孕前糖尿病1例,经过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确诊妊娠期糖尿病9例;妊娠期糖尿病总发生率为1.99%(10/502)。

第8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妊娠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为了确保腹中婴儿能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生长环境[1],母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妊娠期内一些孕妇可能出现糖尿病倾向,这种现象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孕妇的血糖值越高,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予以存在,在此同时为其进行合理运动和饮食干预可起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某医院就诊的86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孕妇在治疗期间实施饮食指导联合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得出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某医院就诊的86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区间为23.5-36.4岁,平均年龄为(27.9±1.88)岁。孕周区间为33.5-42.3周,平均孕周为(38.6±1.58)周。经产妇例数为32,初产妇例数为54。经临床诊断,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发的关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

现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平均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孕妇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期间为其实施围生期保健和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对其提出的问题加以耐心解答。以此为基础,护士为观察组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并对其运动实施护理干预,详细为:

(1)制定科学饮食计划

控制孕妇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量,严禁食用高糖食品,多食用新鲜蔬果,牛奶,鱼类食物。少食多餐,每天补充豆制品,食物以清淡为主,限制氯化钠摄入量,结合孕妇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食谱,做好血糖监测工作,保证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

(2)实施运动干预

在患者无先兆流产情况下,可进行低强度运动。饭后1h内可进行。以不疲劳,舒适为度。例如步行,广播体操等等,每周进行3-5次,。孕妇可以进行举上肢运动:将重量为1kg左右的哑铃以交替的方式举过头顶,反复10次之后,改行平举:张开双臂,肩关节和肘关节保持平衡,如此反复10次,后向上举,进行10min后休息10min,如此进行三次,每周保证在4组以上。

1.3观察标准

从患者住院之日起,随访至产后1个月,对其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餐后2h血糖进行观察。每个月为其检查血糖1次,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每3个月检查一次。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计算,当P

2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3例新生儿窘迫,1例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4例发生新生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儿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

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9篇: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围产儿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84-03

doi:10.14033/ki.cfmr.2015.05.03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孕妇产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在5%左右,对围生儿和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因此,必须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确保良好的妊娠质量,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2]。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将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两次测定空腹血糖>5.8 mmol /L[3]。观察组60例孕妇中,年龄21~29岁,平均(28.98±0.85)岁;孕周34~41周,平均(38.57±2.33)周;其中经产妇34例,初产妇26例。对照组60例孕妇中,年龄20~30岁,平均(27.23±0.44)岁;孕周35~41周,平均(39.78±3.32)周;其中经产妇37例,初产妇23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管理产妇血糖水平,加强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孕妇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展开科学性、人性化的孕产妇妊娠糖尿病管理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必须在早期筛选出高危女性,对于高危因素的产妇可以选择75 g葡萄糖耐量测试。确诊娠期糖尿病产妇后,结合其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制定护理目标、糖尿病护理计划等。同时,进行建立产妇个人资料档案,包括:姓名、年龄、体重、血糖、尿糖、血压等体测信息,并定期动态更新血糖、尿糖信息,由资深的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从而为产妇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1.2.2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对疾病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担心胎儿健康和预后情况,大多会伴随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孕妇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特点,采取心理疏导干预,全面解答产妇存在的困惑,使产妇减轻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分娩。

1.2.3 加强健康教育 在妊娠期护理干预中,可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健康教育形式,向孕妇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高孕妇对疾病预后知识的认知。同时,实现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为孕妇讲解后续治疗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增强孕妇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1.2.4 饮食护理、运动干预 饮食控制以及合理控制血糖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关键性环节。在妊娠期中要求孕妇每天吃热量限制在125 kJ/kg左右,碳水化合物大约为50%,蛋白质大约为15%,脂肪大约为10%,同时为孕妇补充适量的维生素、钙、铁等元素,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为孕妇提供药物支持治疗。另外,提醒其保持充足的休息,指导孕妇进行适量的上肢运动,以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保持血糖稳定等。饮食疗法后血糖仍未达到理想水平的孕妇应使用胰岛素来治疗。

1.2.5 加强血糖监测与孕产妇和胎儿情况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周至少进行测试1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采取对症药物治疗。在全程监测孕产妇和胎儿情况过程中,指导产妇掌握基本方法,早、中、晚各阶段多次监测胎动,要求正常的胎动次数应>12 次/d[4]。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必须加强眼底、肾功能、尿酮体、尿蛋白、血压等项目检查。

1.2.6 产褥期护理 由于分娩时能力消耗过大,必须严格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宫缩乏力的现象,防止出现产后出血。在分娩后基础护理上,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宣传母乳喂养,且协助新生儿进行吸吮,灵活按摩产妇,促进乳汁分泌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且记录产妇分娩方式。分析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结局,孕妇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围产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新生儿死亡、早产、巨大儿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糖变化比较

在入院第3、5天,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趋于正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新生儿死亡、早产、巨大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相关文献[5]表明,血糖水平与孕期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胎儿血糖会随着孕妇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新陈代谢不断增加,增加巨大儿发生的可能性。血糖水平的增加将会引发微血管病变、高血压疾病等,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6]。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升高,导致羊水中的糖含量过高,对羊膜分泌产生刺激效果,造成羊水过多,易引发胎膜早破,导致孕妇早产,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7]。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为孕产妇提供妊娠糖尿病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干预、产褥期护理、血糖监测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理念,严格控制营养素和能量摄入,满足胎儿和母体营养需求,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8]。本文研究表明,在入院第3、5天,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趋于正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确保孕妇妊娠质量,充分保障围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理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4):154-155.

[2]潘小佳,胡善荣,孙园,等.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2(22):134-135.

[3]邹丹,金丰梅.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12-14.

[4]杜献,阮淑萍,朱剑峰.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9):2069-2072.

[5]李琦,苏筱颖,曾苑玲,等.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9):147-148.

[6]陈艳霞,魏辉,魏燕.不同时期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23):3665-3666.

[7]易云霞,卢群.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4):855-85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