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精选(九篇)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

第1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NICU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漏诊,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低血糖症38例临床表现及护理,以助于提高诊治及护理水平,减少儿童神经系统后遗症。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新生儿低血糖症38例,均符合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1]。男20例,女18例;年龄50分钟至16天,平均3.2±2.9天;胎龄42周5例;体重﹤1 000g 1例,1 001~1 500g 6例,1 501~2 500g 18例,2 501~4 000g 8例,﹥4 000g 5例;入院时疾病诊断:早产儿12例,新生儿败血症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新生儿窒息8例,新生儿溶血病3例。

1.2方法 所有新生儿于入院后30分钟内测末梢血糖,采足跟末梢血0.1ml,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ne touchⅡ型血糖仪及相应试纸测试,使用前均矫正定标。诊断标准参照邵肖梅等主编的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

2、护理

2.1 加强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在疾病允许下生后30分钟试喂或鼻饲10%葡萄糖,若无喂养不耐受,每3小时一次,连续3次后改喂母乳或配方奶;严重低血糖者,在未建立静脉通道前立即肠道内供给奶或糖水;对持续性低血糖者,在静脉补糖及药物治疗同时亦应加强喂养,可增加喂奶频率或适当增加奶中糖的浓度,以便逐渐撤药及减少补液量;在此应注意以下几点:患儿无肠内喂养禁忌症;喂养量必须根据患儿消化能力调整;不同胎龄、体重的新生儿喂养奶品不同,母乳为首选,但在两次母乳间应加喂糖水;因低血糖导致吃奶差的患儿应立即予以鼻饲。

2.2 密切观察临床表现:新生儿低血糖症大多为无症状性,本文占47%,况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如下表

表1 38例低血糖新生儿临床表现构成比

2.3密切监测血糖:对初筛血糖2.5mmol/L,每1h复查1次,直至血糖稳定于2.8mmol/L以上;可延至每4小时测血糖1次,连续3次血糖正常,改6小时1次,渐延至12h、24h;

2.4 静脉补糖:根据低血糖程度决定输糖速度及浓度,维持静脉血糖正常,外周静脉其输糖浓度不能超过12.5%,顽固性低血糖,需提高输糖浓度者,应建立中心静脉置管;

2.5 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出生时由于体表水分蒸发,体温迅速下降,使棕色脂肪消耗增多,寒冷刺激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调节室内温度,保持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的环境。必要时将新生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台保暖。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6.2℃~37.0℃。减少糖原耗竭。

2.6人文关怀:初生婴儿生病,做父母的无比焦虑,况且对无症状低血糖者仍需密切监测血糖,频繁针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做父母的怎能理解呢?这就需要详细告知家属低血糖可能导致的后果,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目前主要任务是维持血糖正常,防止脑损伤发生,同时寻找低血糖原因,以便对因治疗。大多数低血糖为暂时性或一过性,经积极开奶,充足肠内喂养即可治愈,以便解除家长焦虑,取得更好配合。

2.7 对因治疗:抗感染、阻断溶血、适当氧疗、纠正酸中毒等。

2.8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5-10mg/kg.d,Q8h或Q12h,强的松1-2mg/kg.d Tid;二氮嗪、胰高血糖素。

3、结果

38例患儿治疗结果如下表;

表2 38例患儿低血糖分类、病因及治疗结果

4、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Hypoglycemia,以下简称低血糖症)多为无症状性或暂时性,即使有症状亦为非特异性[2.3],临床症状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可表现为反应低下、体温偏低、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暂停、苍白、阵发性紫绀或多汗,易激惹、震颤、眼球异常运动、肌张力异常或惊厥等,往往难以区分是低血糖所致还是原发病所致。本文38例患儿,无症状占47%,有症状性低血糖中以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占首位,其次是反应差、拒乳、表情淡漠等,都是没有特异性的,在许多新生儿疾病中都会出现,与文献报道相符。新生儿低血糖需边治疗边查因,维持血糖于正常范围,防止低血糖脑病。本文38例患儿经精心护理及治疗后97%痊愈,暂时低血糖占92%,治愈率100%,且不易发生低血糖性脑病。

常规筛查血糖是发现低血糖症的主要方法,鉴于其无症状性及症状无特异性,对生后72h内入院的新生儿进行常规低血糖筛查,均在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筛查常规[4]范围内。因造成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不明确,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不论有无症状,均可能引起脑损伤,脑干诱发电位和脑MRI检查[5]证实。一旦诊断立即给予积极护理措施。本文亦证实护理、治疗积极,后遗症发生率较低。

总之,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筛查常规;(2)密切观察临床表现;(3)一旦诊断立即予以相应护理及治疗。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使用新生儿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5.

[2]Straussman S,Levitsky LL.Neonatal hypoglycemia.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1):20-24.

[3]Hay WW Jr,Raju TN,Higgins RD,et al.Knowledge gaps and re-search need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neonatal hypoglycemia:workshop report from 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J Pediatr,2009,155(5):612-617.

第2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个性化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我国发生率1%-5%[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减低,体育锻炼的减少,高龄产妇的增多,GDM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GDM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2],会出现一系列母婴合并症,如妊高症、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早产、死产等。加强GDM孕产妇的产前心理、饮食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是降低并发症、保障母婴平安健康的关键。为此,我们做了较为细致的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确诊并给予健康指导的GDM孕妇4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住院生产,入院后才确诊的GDM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年龄(28.4±0.54),对照组平均年龄(27.3±0.29),身高(cm)实验组158.53±0.46,实验组160±0.38,分娩时孕周对照组37.8±1.6,对照组37.3±2.3,两组孕产妇年龄、身高、分娩时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妊娠期糖尿病入选标准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2011年GDM诊断指南[3]:妊娠24-28周直接进行75 g 葡萄糖负荷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OGTT的诊断界值如下:空腹、1小时、2小时血糖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92、180、153 mg/d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界值,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健康指导内容

1.3.1 心理指导 孕妇在诊断为GDM后,情绪波动大,担心是否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故而产生焦虑、忧虑等情绪,研究表明[3],GDM孕妇孕中期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并且焦虑是GDM的风险因素。因此,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致关重要。帮助孕妇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保持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自觉调整精神压力,帮助孕妇度过焦虑期。

1.3.2 饮食指导 GDM中85%仅用饮食疗法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亦即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研究表明[4],孕期的膳食总热卡和三大营养物质及其结构比例与GDM的发生发展有关;妊娠期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够降低不均衡饮食诱发GDM的风险,进而从整体上降低GDM的发生率。门诊饮食指导原则[5]:每天宜分4-6进餐、食用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营养治疗的同时又要避免孕妇因过度饮食控制而引起低血糖和饥饿性酮症。根据孕妇的身高和体重,评估其食物摄入、代谢状态、生活方式、经济因素等制定专门的营养治疗方案。食物品种应以蔬菜、豆制品、瘦肉、鱼、蛋、奶为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分别为:55%-60%、20%-25%、15%-20%。血糖控制的标准是空腹血糖≤5.6mmol/L,三餐后2h≤6.7mmol/L。并结合孕妇宫高与胎儿生长情况调整。

1.3.3 运动指导 运动是治疗GDM重要的手段之一。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至少一次,餐后一小时进行,持续半小时。

1.3.4 分娩期的护理

1.3.4.1 血糖监测 分娩期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临产后产妇进食减少,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应每4h测血糖、尿糖和酮体,保持血糖不低于5.6mmoL/L,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1.3.4.2 加强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均按早产儿护理,分娩时注意清理呼吸道,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增加新生儿耗氧量,定时喂糖水防止低血糖发生,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面色,吸吮能力和肌张力。预防新生儿的脐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来表示。

2 结 果

2.1 GDM孕妇健康辅导前后血糖的变化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已成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有研究认为有部分GDM孕妇数年后成为糖尿病患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同时GDM可导致母体广泛的血管变化,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细,导致组织缺氧,很容易并发妊高症;由于胎儿的血糖增高,高渗性利尿,羊水随之增多;同时导致胎膜内压力增加,增加了早产的几率;胎儿孕期处在母体高糖状态,蛋白、脂肪合成增加,易造成巨大儿;胎儿代谢增加,易导致宫内缺氧;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状况下,体内高胰岛素仍存在而易发生低血糖。

所有这一切改变说明,GDM在孕期对孕妇及新生儿均造成了危害。通过我们的工作可见,在健康指导下,孕妇的血糖较前有了明显的控制;而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国内其他探究结果相同[6]。为了提高孕妇的孕期安全感及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作为产科工作者有义务及时检测出GDM患者并给予及时的健康指导。对于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我们更应加强GDM的筛查工作,其中高危因素有:①既往有流产、胎死宫内、畸胎、巨大儿、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等;②肥胖(体重指数≥0.24);③既往有糖尿病史(伴发于口服避孕药或妊娠);④有糖尿病家族史;⑤此次妊娠反复发作真菌性阴道炎史;⑥本次妊娠间断两次发现糖尿;⑦年龄≥30岁;⑧妊娠次数≥3次。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孕妇,宜在首次产检时就行筛查试验,及早诊断,为治疗赢得时间。

在针对GDM的健康教育中,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尤为重要[8]。自我管理和控制在治疗GDM患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防治和延缓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保证。通过对GDM患者施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健康行为,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对维护母儿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在其了解糖尿病的基础上,建立医患间、患者间彼此沟通的平台,从交往中解除压力与焦虑,通过实例来教育鼓舞后来者。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人民出版社,2008:150.

[2] 田文秦,乔莹.孕期肥胖与妊娠期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46-3647.

[3] 王蔚军,崔咏怡,王达平,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45-47.

[4] 马春玲,马润玫,芦延峰,等.妊娠期糖尿病与膳食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04-4807.

[5]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suppl 1):S11-S61.

[6] 尹红,邢雅娜.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指导[J].天津护理,2008,3(6):179-180.

第3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摘要目的:总结格列本脲治疗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科格列本脲治疗6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儿口服格列本脲血糖控制理想,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调整新生儿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同时,严密预防感染,做好饮食、症状及用药护理,准确监测血糖,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格列本脲;新生儿;糖尿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33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普儿二区

刘莉莉: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

新生儿糖尿病(NDM) 是一种罕见而治疗十分棘手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可分为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和新生儿永久性糖尿病两类[1],主要是指患儿在出生3个月以内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症状[2]。NDM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易延误诊治,患儿常因感染诱发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才来就诊[3-4]。过去NDM一直被视为Ⅰ型糖尿病的早发类型,长期给予胰岛素治疗,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且患儿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合理应用格列本脲可使大部分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2-8]。我科自2011年3月~2014年4月先后收治6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采用格列本脲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8 d~2个月。病程5 d~1个月。均合并有支气管肺炎。本组患儿均无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和宫内发育迟缓情况。符合NDM的诊断标准[9-10]:(1)生后3个月内发病。(2)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病程大于2个月。(4)排除应激性高血糖、医源性或其他原因的高血糖。入院后同时检测了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未见异常。胰腺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1.2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胰岛素调节血糖、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血糖基本控制,能够进食后逐渐转为格列本脲口服。

1.3结果本组患儿中5例治疗顺利,仅1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经积极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6例患儿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转为口服格列本脲血糖控制良好,于住院12~21 d后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格列本脲并定期门诊随访。

2护理

2.1预防感染本组患儿年龄小,合并支气管肺炎,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皮肤、口腔、泌尿道、消化道感染。故需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控制感染。

2.1.1环境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收治,尽量予单间收治,减少陪伴和探视;病室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天通风3次,每次大于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保持地面清洁,使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每天2次。

2.1.2床单位保持床单位整洁,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栏杆、床旁桌,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被套。

2.1.3皮肤护理尿糖刺激会阴部会引起患儿痛痒不适,而且尿中糖分易引起局部细菌繁殖,对本组患儿更要做到及时更换尿布。每天至少早晚各清洗外阴1次,如有大便应及时清洗,注意由前向后清洗,预防糖尿病会阴炎;患儿及照顾者的指甲需及时剪短,防止不慎抓伤患儿皮肤;出汗多时及时擦干必要时更换衣物;每次喂奶后用棉签蘸温水清洁口腔,每日观察口腔黏膜情况,预防口腔感染。

2.1.4饮食卫生用后奶具及时清洗晾干,下次用前以沸水冲洗消毒;奶液现配现用,配奶前认真洗手;母乳喂养者指导母亲注意个人卫生,每次喂奶前洗手并清洁乳头。本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医院内感染。

2.2饮食护理结合患儿个体情况计算每日供给量,因患儿均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并不严格限制热量摄入。每日的总热量按50 kcal/(kg·d)计算[11],根据母乳及配方奶的每100 ml热量计算患儿全天所需的奶量并估计其每日进食次数,平均分配到每次的喂养中。

2.3症状护理

2.3.1发热本组患儿年龄小,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发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调节室温在22~24 ℃,衣着被盖适宜;患儿对物理降温敏感,故以温水擦浴、退热贴外敷退热;退热过程中,出汗较多及时擦干,必要时更换衣物;每4 h监测体温1次,观察病情变化。

2.3.2颅内出血本组患儿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表现为面部肌肉及四肢的抽动,头部CT辅助诊断为颅内出血。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后抽搐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囟门张力、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抽搐及抽搐的具体表现;保持病室的安静,减少刺激,头部制动,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该患儿在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后颅内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2.4用药护理

2.4.1胰岛素本组患儿均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治疗之初采用静脉双通道,一通道给予生理盐水补液治疗,另一通道给予小剂量胰岛素0.03~0.05 U/(kg·h)持续静脉匀速输注。由于小婴儿对胰岛素往往较敏感,必须每1 h监测血糖,以及时调整胰岛素的输注速度,使血糖按每小时下降3~5 mmol/L,但应维持在11.1 mmol/L以上。本组患儿中1例在入院后第2日胰岛素静脉输注过程中出现血糖下降过快的情况,1 h内自18.6 mmol/L降至9.2 mmol/L,立即停止胰岛素输注,并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入,血糖升至12.9 mmol/L。

2.4.2格列本脲患儿在血糖控制后均转为格列本脲口服。服法为每日3次,每次1~1.6 mg,而1粒药物为2.5 mg,为保证剂量准确无误,每次服药时,护士将每粒药充分溶解于12.5 ml水中,再根据所需剂量抽取给患儿服用,服完后再用温水荡涤注射器给患儿服用。并将此方法教给家长,方便患儿回家后家长给予正确的用药护理。因格列本脲可导致肝脏损害,所以在服用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2.5血糖监测的护理由于小婴儿缺乏皮下脂肪,对胰岛素常常较敏感,治疗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极小,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维持血糖稳定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预防低血糖发生。本组患儿均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匀速输注2~3 d,期间每1 h监测血糖。护士在血糖监测时注意合理选择采血部位,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减轻患儿痛苦,缓和家长焦虑情绪。选择采血部位时注意选择血循环较好的部位,注意每次轮换位置,患儿指尖、趾尖、足跟、耳垂侧边均可采血;如出血不理想,可从近心端向采血点轻柔按摩促进血液流出,不可挤压采血点;消毒时酒精必须严格待干。

2.6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小,所患疾病又需要长期的治疗,并且可能发生并发症,家长存在焦虑情绪,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我院护理工作者坚持贯彻“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责任护士每天除了完成最基本的治疗护理工作,同时也非常关注患儿家庭的心理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家长解疑答惑,帮助家长正确认识NDM,消除家长的顾虑,帮助建立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的信心。

2.7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向家长详细讲解新生儿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教会家长正确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掌握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处理,掌握口服药物准确分剂量、喂服的方法,指导家长在选择患儿口服药物时注意其成分,避免口服含有糖分的药物。出院时向家长交代门诊随访的时间,指导辅食的添加及饮食注意事项,注意预防感染,监测血糖、体重增长情况,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反应差、发热、拒食等,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讨论

在我国NDM糖尿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NDM患儿仍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终身给予胰岛素治疗[9]。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KCNJll和ABCC8基因突变导致的NDM能够通过口服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有效控制血糖[2,6]。据Suzuki等报道[7],由KCNJll和ABCC8基因突变导致的NDM约占全部NDM患儿的35%。对这部分患儿进行正确的基因诊断,不仅能使他们摆脱胰岛素治疗,而且能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及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异常等其他临床伴随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在NDM的治疗中,基因诊断非常重要,但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许多地区还不能做这样的诊断,常规的胰岛素治疗往往因为患儿年龄小,进食不规律难以取得明显而稳定的效果,家长也难以承受在婴儿期即采用长期胰岛素注射并通过每天多次测血糖以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依从性差,导致长期存活率不高的现象[10]。国内学者在其研究的基础上也指出[4,11],即使在无条件检测基因时,也可尝试使用格列本脲进行治疗。对此类患儿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在严密预防感染的同时,做好饮食、症状及用药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准确监测血糖,注重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Metz C,Cave H,Bertrand AM,et al.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chromosomal analysis in transient and permanent cases[J].Pediatr,2002,141(45):483-489.

[2]Rariq M,Flanagan SE,Patch AM,et al.Effective treatment with oral sulfonylurea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sulfonylurea receptor 1(SUR1) mutation[J].Diabetes Care,2008,31(2):204-209.

[3]李秀珍,张晓红,刘丽,等.新生儿糖尿病13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75-778.

[4]罗飞宏.新生儿糖尿病的磺脲类药物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6):1-3.

[5]王彤,肖新华.新生儿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3):162-165.

[6]Pearson ER,Flechtner I,Njolstad PR,et al.Neonatal Diabet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Switching from insulin to oral sulfonylurea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Kir6.2 mutations[J].N Engl J Med,2006,355(5):467-477.

[7]Suzuki S,Makita Y,Mukai T,et al.Molecular basis of neonatal diabetes in Japanese patient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10):3979-3985.

[8]陈秀丽,沈水仙,罗飞宏,等.新生儿糖尿病致病基因分析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6):488-491.

[9]Hattersley AT,Ashcroft FM.Activating mutations in Kir6.2 and neonatal diabetes:new clinical syndromes,new scientific insights,and new therapy[J].Diabetes,2005,54(9):2503-2513.

[10]Stoy J,Greeley SA,Paz VP,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diabetes:a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J].Pediatr Diabetes,2008,9(5):450-459.

[11]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9.

第4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已有糖尿病而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为妊娠期糖尿病,其发生率因种族和地区的不同差异较大,近年来有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大多数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加。孕妇糖尿病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婴均有较大危害,应引起重视。

糖尿病与妊娠之间的相互影响。①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怀孕以后,母体糖代谢的主要变化是葡萄糖需要量增加,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由于胎盘合成的多种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以及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都有拮抗胰岛素的功能,使孕妇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②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糖尿病可造成孕妇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感染、羊水过多的几率也增加。另外还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胎儿子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及低镁血症发生率也会增加。

妊娠期间糖尿病的诊断包括两种情况。孕前糖尿病已经确诊、或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增或下降)的孕妇,于孕晚期较易确诊。但GDM的孕妇,常无明显症状,有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容易漏诊和延误治疗。GDM的诊断首先是注意病史。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大于或等于90千克,胎儿出生体重大于或等于4千克,不明原因流产、死胎、巨大胎儿或畸形儿分娩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者,均应警惕糖尿病。其次是糖尿病筛查。由于GDM患者通常没有症状,而糖尿病对母儿危害又较大,因此所有孕24~28周的孕妇均应做糖筛查试验。随意口服葡萄糖50克,1小时后测静脉血糖值,如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每升时,为异常,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GDM的诊断。GDM的诊断标准为:①两次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1毫摩尔/每升;②任何一次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而且再测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1毫摩尔/每升;③孕24~28周50克糖筛查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每升,进一步做OGTT,其中任何2项超过正常值,均可确诊。

GDM的处理原则为: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根据这个原则,首先是控制饮食,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保证胎儿营养,合理用餐,如果血糖控制不满意,需加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剂量,预防并治疗酮症酸中毒。整个孕期必须对母子进行严密监护,注意孕妇血糖、眼底及肾功能的变化,防治并发症。定期胎心监护,及时了解并判断胎儿的安危情况。原则上在加强母儿监护、控制血糖的同时,尽量在孕38周后分娩。出现下列情况,要提前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伴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分娩方式依具体情况而定。新生儿出生后需注意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第5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GDM) 75g糖耐量(OGTT) 诊断标准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40-02

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GDM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改善围生儿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更为重要,只有加强对GDM的认识,提高GDM诊断率,才能减少GDM孕妇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

GDM筛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未统一。由于GDM受地域、种族、年龄、生活方式及体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GDM发病率亦有不同,尤其是地域与种族与GDM关系极大,因而各国报道的发病率不一[1],欧洲白种人为1%-2%,非洲黑人为9%,我国上海1978年为1%,我院2010年1月为1.2.%,这些都是以以往沿用标准来判断的,自2010年3月10日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公布了一份关于妊娠期高血糖诊断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并发表于3月份《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建议75gOGTT的阈值为5.1,10.0,8.5。2011年1月我院开始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对前来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进行筛查及诊断,并进行妊娠期管理,现将我们的观察研究详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产科门诊量较大,每个月孕妇50gGCT的量在900人次左右,本观察研究随机抽取了按以以往沿用标准来判断的2010年1月参加GCT筛查孕妇904例为对照组,而 2011年1月1112例采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新标准进行筛查及诊断,为观察组,按新标准诊断GDM。两组孕妇地域、种族、年龄、孕周、孕次及生活方式无差异性。比较两组中GDM的诊断率,分娩后两组中GDM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后6周GDM产妇随访OGTT异常率。

1.2 方法

1.2.1 50克葡萄糖筛查方法:将50克葡萄糖溶解在200ml水中,5分钟之内喝完,从第一口开始计时,1小时后测血糖(末梢血),期间不能进食水。

1.2.2 75克葡萄糖筛查方法:空腹12小时,将75克葡萄糖溶解在200ml水中,5分钟之内喝完,从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测血糖(静脉血)。期间不能进食水。

2 诊断标准

GDM(妊娠期糖尿病)以往沿用诊断标准

50gGCT:1小时血糖<7.8mmol/L为筛查正常;

1小时血糖≥7.8mmol/L为筛查异常,需进一步行75克糖筛查确诊; 75gOGTT: 空腹≥5.6mmol/L;服糖1小时≥10.3mmol/L;服糖2小时≥8.6mmol/L;服糖3小时≥6.7mmol/L;任意两项符合均可诊断[2]。

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

50gGCT:1小时血糖<7.2mmol/L为筛查正常;

1小时血糖≥7.2mmol/L为筛查异常,需进一步行75克糖筛查确诊;

75gOGTT: 空腹≥5.1mmol/L;服糖1小时≥10.0mmol/L;服糖2小时≥8.5mmol/L;

任意一项符合均可诊断。

3 结果

对照组904例中GCT阳性者399例,经OGTT诊断为GDM者11例,分娩后巨大儿6例,产后6周随访中OGTT异常者2例;

观察组1112例中GCT阳性者714例,经OGTT诊断为GDM者28例,分娩后巨大儿7例,产后6周随访中OGTT异常者2例;

表一 新推荐方法与以往沿用方法诊断GDM孕妇巨大儿发生比例

P

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诊断GDM,产后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新推荐方法与以往沿用方法诊断GDM孕妇产后6周随访OGTT异常发生比例

P

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诊断GDM,产后6周随访OGTT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GDM对母婴的影响

GDM对母婴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GDM对孕妇的影响有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难产及软产道损伤、继发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早产,甚至酮症酸中毒等等;GDM对胎儿的影响有宫内死胎和胎儿畸形等;GDM对新生儿的影响有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心脏病、新生儿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新生儿肾静脉栓塞及新生儿远期并发症等等[3]。实施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和处理可改善妊娠结局已得到共识。有研究表明,GDM孕妇产后6周随访OGTT异常发生率在7.5%,巨大儿发生率在0.15%-12.3%[4],由于产后孕妇的随访不尽如人意,数据偏差难免,所以通过对诊断标准的探讨研究,以确定高危人群对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4.2 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诊断GDM对流行病学的影响

GDM的发生同样受地理、时间、种族和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GDM90%妊娠时诊断,产后即消失,所以各国各地报道悬殊,美国依靠人群调查和筛查诊断报道发生率为1%-14%,我国GDM为2.5%-3.1%[3],我院采用以往沿用方法诊断GDM为1.2%,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诊断为2.52%,相较以往沿用方法诊断GDM提高1.32个百分点,覆盖了更多范围的GDM孕妇的妊娠期管理,有利于减少GDM孕妇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

4.3 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诊断GDM对GDM孕妇进行妊娠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之后增加了GDM的覆盖率,对于扩展GDM的妊娠期管理,有效控制巨大儿及产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然而同样是用于采用IADPSG 推荐GDM诊断新标准,增加覆盖率的同时也增加了GDM管理的工作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按照新标准诊断的GDM的治疗策略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发现更多的糖尿病孕妇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干预增加、提前分娩、CS及NICU增加等等,所以加强GDM孕妇的健康教育,培养GDM孕妇学会能够自我监测,并进行妊娠期的自我保健、自我管理的能力,把握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从而有效降低上述风险。

参考文献

[1] Persson B,Hanson V,Lunell NO.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gnancy.Zn Alberti KGMM,De Fronzo RA,Keen H,eds.International Textbook of Diabetes Mellitus.Johu Wiley&Sons Led,1992,1096-1099.

[2] 乐杰、谢幸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152.

第6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妊娠;糖代谢异常;妊娠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28-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常会导致母婴并发症的增加,尢其是巨大胎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妊娠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文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以及同期妊娠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妊娠孕妇及新生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评价GDM和GIGT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中诊断为GDM115例,诊断GIGT共254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糖代谢正常的孕妇305例,两组年龄、产次等无明显差异。

1.2GDM及GIGT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①孕期2次空腹血糖≥5.8mmol/L;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及服糖后1、2、3h 4次血糖值中2项分别达到5.8、10.6、9.2、8.1mmol/L者。达到以上任一项诊断为GDM,符合OGTT4项中之一项者诊断为GIGT。

1.3血糖控制情况GDM组102例仅单纯饮食控制即可,有7例需加用胰岛素治疗,有3例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6例未治疗。

1.4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用spss13.0统计软件χ2检验,P

2结果

并发症及终止妊娠方式的比较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GDM组中,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巨大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锁骨骨折、早产、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发病率比较GDM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例、锁骨骨折1例、早产5例,合计19例;正常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例、早产7例、合计13例。GDM组与对照组对比(χ2=8.86,P

3讨论

3.1妊娠糖代谢的特点及血糖筛查的意义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糖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孕妇血中葡萄糖作为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对葡萄糖需求量增多,孕妇空腹血糖逐渐下降,孕12周达最低水平,并以此水平维持到分娩。随着孕周增加,胎盘分泌的多种激素,包括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以及皮质激素逐渐增加,尤其是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的各种抗胰岛素激素于24~28周时快速上升,32~34周达高峰,此时胰岛素抵抗作用最强。提示应在24~28周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及早发现GDM[2]。

3.2GDM对母儿的影响GDM孕妇的胎婴儿患病种类主要有妊高征、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其中以巨大胎儿最常见[3]。本组资料中,GDM组巨大胎儿发生率为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胎儿的5%(P

3.3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妊娠期糖代谢变化有了一定认识,对GDM对母儿影响较为重视,但对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孕妇重视不够。GIGT不像GDM糖代谢异常那样严重,但也确实造成了妊娠的不良结局出现。本组病例中巨大儿、剖宫产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都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本文GIGT组新生儿病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可能与我院对GIGT和GDM孕妇在产前进行系统管理和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有关。总之,GIGT应与GDM一样等同重视,GIGT的诊断更应及早,大多数GIGT的孕妇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都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3.4GDM的围产期监护

3.4.1本文中GDM有102例(占GDM的89%)仅需饮食控制,7例需加用胰岛素,2例诊断为GDM,因拒绝入院系统治疗,致使孕晚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晚期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以对诊断GDM孕妇进行饮食治疗和血糖监测,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

3.4.2早期确诊GDM者,首先采用饮食疗法控制血糖,同时应于孕22-24周常规B超检查,核对胎龄并排除胎儿畸形,以后每4周复查一次B超。多数GDM孕妇仅通过饮食疗法即可将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6.7mol/L),少数需加用胰岛素治疗,通过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可明显降低巨大胎儿发生率。

综上所述,由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属高危妊娠,对母婴的健康均有较大危害,应对糖代谢异常孕妇早发现、早诊断、严格监控,多种治疗方法综合使用,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孕前健康指导、孕期检查、宣教,做好孕期管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改善孕妇及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营养治疗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占80%。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得糖代谢异常,不排除在妊娠前已有糖尿病但并未发现,在妊娠后才确诊[1]。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IGT)是指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的4项结果有1项异常,介于GDM与正常血糖之间状态。对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确诊GDM的42例,GIGT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糖代谢异常的孕妇69人,其中确诊GDM的42例,GIGT17例,年龄21~44岁,平均32岁,其中初产妇47例,经产妇22例,均为单胎妊娠。选择同期住院的健康正常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孕24~28周在门诊行50 g糖筛试验(GCT),将50 g口服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中,在5 min内服完,服后1 h血糖(P1hPG)≥7.8 mmol/L,为糖筛异常,如果(P1hPG)≥11.1 mmol/L,则首先复查空腹血糖(FPG),如果(FPG)≥5.8 mmol/L,不必行OGTT检查即可确诊为GDM。

如果GCT异常则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试验前禁食8~14 h后,晨起将75 g口服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中,在5 min内服完,服糖后1 h、2 h、3 h分别3次化验血糖,如果空腹血糖≥5.8 mmol/L,服糖后1 h血糖(P1hPG)≥10.6 mmol/L,2 h血糖(P2hPG)≥9.2 mmol/L,3 h血糖(P3hPG)≥8.1 mmol/L。其中1项结果异常为糖耐量异常,2项或以上异常即可确诊为GDM.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诊断标准为:空腹(FPG)≥5.3 mmol/L.服后1 h(P1hPG)≥10.0 mmol/L.2 h(P2hPG)≥8.6 mmol/L,3 h(P3hPG)≥7.8 mmol/L.但是在5月30日的最新诊断标准又重新制定为:空腹血糖(FPG)≥5.1 mmol/L.2 h血糖(P2hPG)≥8.5 mmol/L.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高达6%~10%。

2 结果

GDM组患者剖宫产率、羊水过多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GDM组的新生儿的巨大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表2

3 讨论

GDM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并发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M的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原来的发病率在1%~5%,但随着现在诊断标准的修改,GDM的发病率已经高达6%~10%。而且约50%的GDM孕妇最终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生肥胖、糖尿病的机率大大增加。

3.1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饮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和基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饮食是既保证孕妇及胎儿的营养,又不会引起餐后高血糖,也不会引起饥饿性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发生。加强饮食的健康教育,帮助孕妇及其家属提高对GDM的认识及严格执行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以增强“动力”,自觉实施饮食治疗。促进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利于血糖的控制。GDM的患者一般的心理是矛盾的,要么是什么都不敢吃,觉得不吃血糖一定不会高,要么是为了孩子不管不顾的随心所欲的吃。对饮食控制没有足够的认识。整个孕期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0~12 kg较为理想。每日总热量摄入为125~150 kJ/kg.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40%~50%,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30%~40%。具体热量分配:早餐、中餐、晚餐分别占10%、30%、30%,加餐的30%平均分配为上午9、10点,下午15、16点及睡前1 h,各占10%。一般饮食中少吃脂肪如肥肉、内脏、油脂、脑类、腌制肉类、奶油类、全奶类等食物,增加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谷类建议粗粮类、大麦、黑米、番薯等,豆类有低脂奶粉、大豆、冻豆腐、魔芋等。南瓜胡萝卜炸土豆就属于禁忌了。水果中的选择比较多,樱桃、柚子、桃、梨、苹果、李子、葡萄、猕猴桃、香蕉、芒果等,甚至西瓜也可以食用。营养专家提出其实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怎么吃。只要保证所摄取的热量在要求范围之内,在饮食指导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给予具体指导,使孕妇及其家属懂得并学会食品食品交换份使用的注意事项:①同类食品可以互换。② 不同类食品当营养素结构相似时,也可以互换。③在不增加全天总热量的条件下,吃500 g西瓜和25 g馒头是一样的。

运动指导运动是GDM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2]。它是与饮食治疗相辅相成的。运动处方是指符合个人状况制定的运动方案,骨骼肌运动除消耗能量外,可以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改善心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消耗葡萄糖,减少胰岛素的需要。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操等,强度要求自己能耐受即可,每天30 min,尽量选择在餐后1~2 h,运动应持之以恒。

3.2 胰岛素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GDM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仍认为需要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二、三代磺脲类及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缺乏无致畸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目前GDM糖代谢的治疗是首选胰岛素。大多数GDM在饮食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情况下,首选胰岛素注射。主张用人胰岛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超短效的胰岛素不通过胎盘,且在母体内几乎不形成抗体,故对胎儿更为安全,使用胰岛素期间注意用药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颤抖、甚至昏迷等,应急测血糖,尿酮体,确定是否有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的发生。一旦低血糖,马上饮用糖水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空腹在3.3~5.6 mmol/L,餐后2 h 4.4~6.7 mmol/L。

总之,适时筛查,早期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GDM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GDM孕妇产后定期予以糖尿病相关检查,对潜在的孕前糖尿患者及早进行生活干预,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进而有效改善母儿预后。建议产后6~12周复查OGTT,坚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第8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44―0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新生儿颅脑损伤,常见的原因为缺氧、产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与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及凝血因子不足有明显关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预后差,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预防继续出血,保护脑细胞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及时筛查、诊断,抓住重点,及时治疗,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2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均为我院住院患儿。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早产儿6例,足月儿16例,硬模下出血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6例。

1.2临床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常见的表现有:(1)颅内高压症的表现:惊厥、尖叫、前囟隆起。(2)神志的改变:激惹、过度兴奋、嗜睡、昏迷。(3)眼的改变:双眼凝视、斜视,对光反应差,瞳孔不等大。(4)肌张力增强或者减弱。(5)原始反射减弱或者消失。(6)呼吸改变: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呼吸增快、呼吸减慢。22例中颅内高压症者12例,神志改变者22例,眼改变者6例,肌张力改变者17例;原始反射减弱者9例,呼吸改变者4例。

1.3病史

22例中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前均有以下病史:(1)围生期窒息:宫内窘迫或者产时窒息。(2)难产:臀位分娩、足先陆、负压吸引助产、第二产程延长。

2 诊断

有上述容易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危病史患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表现,及时做头颅CT检查,及时诊断。

3 治疗

3.1一般治疗

(1)保持患儿安静,头偏向一侧;(2)保暖,使体温在36.5―37℃之间波动,体温过低,可并发硬肿症等;体温过高可增加脑细胞的耗氧量,不利于脑细胞的恢复,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吸痰,如有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呼吸增快、呼吸减慢改变,及时吸氧,使氧饱和度在90―95,尽量用头罩或者面罩吸氧。(4)合理喂养,哺乳时间可推迟,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而加重出血,至一般情况好转后开始喂奶,喂奶时不要抱起患儿,出血轻者用滴管喂养,出血重者可用鼻饲喂养以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及热量需要。给患儿喂奶时要少量、多次、慢喂,以防溢乳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鼻饲管1―2天换1次,每次喂完后注入3―5ml温开水冲洗管腔,做好乳剂的消毒管理。

3.2防止继续出血

可选择应用维生素K12-3mg、止血敏10-15mg/天、维生素C100-150mg/kg.d。

3.3镇静、抗惊厥:有惊厥者用苯巴比妥负荷量治疗,首次剂量为10-15mg/kg,以0.5mg/k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之后用维持量5mg/kg.d,分2次用,连用3―5天。

3.4监测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高血糖,注意葡萄糖24小时均匀输入,血糖低于2.2mmol/L,立即予百分之十的葡萄糖2-4ml/kg,1ml/min的速度静推,随后速度为5―8mg/kg.min,根据血糖调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高值5mmol/L左右波动;监测血气分析及二氧化碳结合率,及时纠正酸中毒,纠酸用碳酸氢钠,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纠正缺氧,如有呼吸衰竭,及时治疗;维持心率和血压在正常范围,使全身各器官有良好的灌注,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为多巴胺,如有心音低钝,心率小于120次/分;皮肤苍白、肢端发凉;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3秒及时应用,剂量用2―5ug/kg.min,若用多巴胺后心率仍慢或者升压作用不明显,加用多巴酚丁胺。

3.5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脑性尖叫,肌张力降低或者增强,原始反射消失,为急性脑水肿表现,早期首先用速尿,1mg/kg,静推,每日1―3次,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加重颅内出血的可能,如经用速尿、吸痰、吸氧等治疗后得不到改善,仍有颅内高压,可用甘露醇0.25g/kg静滴,每4―8小时1次,同时限制液体量,记录出入液体量,,根据电解质、尿量、体重变化进行调整,病情稳定后可配合高压氧治疗。

3.6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药物

一般生后3天开始用ATP10-20mg/d,胞磷胆碱在生后2―4小时开始应用,每次0.1,每日1次,连用10天。

3.7患者如有昏迷、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脑干症状时,及早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05-0.1mg/kg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h静滴,持续4―6小时,连用2-3天,或者至症状明显好转时。

4 结果

22例经精心治疗后,治愈17例,有效4例,好转后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无效1例,签字自动出院。

5 讨论

5.1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因窒息及产伤引起,发生围生期窒息后,首先引起新生儿的代偿机制,为保证重要器官如脑、心、肾上腺的供血,血压突然升高,此时最容易引起颅内出血;如胎头过大,急产或者第二产程延长,足或者臀先露以及胎头吸引助产均可因产伤引起颅内出血,考虑与抬头受到产道的挤压有关。如有围生期窒息及难产情况,要想到颅内出血的可能,如有颅内出血的相应临床表现,及时做头颅CT等检查明确是否有新生儿颅内出血,以便及时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以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

5.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主要是减少窒息及产伤的发生。治疗上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脑细胞,预防感染。在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加强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吸痰、合理喂养等护理工作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精心呵护。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不是靠单一的某种药物就能解决的,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保持血气和血液酸碱度在正常范围;维持心率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这三项是治疗的基础,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治疗。同时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的对症处理,还有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药物的也很重要。

因此,新生儿颅内出血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技能,使患儿能及时得到高质量的治疗,确实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

第9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健康管理;分娩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7)09(b)-0139-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者发生的糖尿病,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我国目前发生率为1%~5%[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分娩量的增多,高龄、肥胖等高危孕妇增加,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中国妇女中,8.8%患糖尿病,14.9%处于糖尿病前期[2]。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分娩时并发症明显增多趋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星增多,妊娠期糖尿病仍是导致围产儿病率甚至围产而死亡率升高主要原因之一[3]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取决于糖尿病孕妇的病情与血糖控制水平[4],为了控制孕妇血糖水平,该文通过在门诊产检科建立妊娠期糖尿病教育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建立健康档案、产前的评估,孕期营养保健知识个体化宣教,为孕妇建立合理的个性化饮食方案,营养代谢的测定,相应的血糖管理,落实体重管理,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建立糖尿病孕妇微信群进行相关知识咨询和交流、互动,糖尿病孕妇之间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定时对高危孕妇电话随访。2016年1—12月门诊对孕产妇96例落实多项管理后,住院待产分娩期在巨大儿、产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方面并发症有着明显减少,效果显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采用的是收集2016年1—12月在该院门诊产检并在该院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6例作为实验组,收集健康教育门诊成立之前在该院门诊产检并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6例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实验组在门诊产检科健康教育门诊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筛查、评估孕妇有无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巨大儿史、有无足月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潜在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早期立即给予抽血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纳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①孕中期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立即纳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对纳入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孕妇首先发放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健康教育评估表,调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来判断患者掌握的饮食知晓率和饮食的误区,以达到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②通过全身评估测算出孕妇理想体重、每日适合的总热量、依据血糖的情况的为孕妇建立合理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整个孕期鼓励孕妇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使孕妇营养摄入与消耗平衡,落实体重管理记录体重增长幅度,使体重增长在一定范围之内,常规的体检,营养代谢测定,根据血糖结果不断调整饮食结构,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根据血糖检查的结果再次进行评估和转介。③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建立糖尿病孕妇微信群进行相关知识咨询和交流、互动,糖尿病孕妇之间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定时进行电话随访,孕晚期进行胎儿全面评估、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产后定时进行电话随访。

对照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定时给予发放妊娠期糖尿病健康宣教处方和门诊孕妇学校的例行授课进行宣教。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正态分布数据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资料以[n(%)]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0.7)岁,平均孕周(38±5.2)周,平均身高(1.62±0.1)cm,平均孕次(2.0±0.5)次;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身高、孕次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早期筛查,孕中期严控,孕晚期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落实多项管理后,两组孕妇在并发症比较(表1)巨大儿、产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方面(表2)除了产伤其余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显示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比在巨大儿、新生儿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伤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孕妇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妊娠期糖尿病认識不足,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加上农村老人传统习惯认为体重越大出生后越好养,文化层次底的孕妇没有积极的去控制饮食,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对母儿结局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流产、死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严重危害母婴的健康[5]。增加难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母亲过多的热能营养素使胎儿生长发育加速,成为大于胎龄儿,会造成难产、出生过程中容易有产伤如骨折、神经损伤、肌肉损伤,常见为锁骨骨折、臂丛神经麻痹、胸锁乳突肌血肿等。巨大儿出生后容易有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合并症。因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多数孕妇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均能使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以往门诊宣教采样方法为统一的宣教单和孕妇学校集中宣教,传统的健康教育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没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宣教,达不到预期效果,在门诊产检科建立妊娠期糖尿病教育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建档,孕中期通过发放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健康教育评估表,调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来判断患者掌握的饮食知晓率,有针对性通进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宣教,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知晓,平衡膳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科学的饮食护理可以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为孕妇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通过营养代谢的测定;不断调整饮食,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落实体重管理,孕妇对饮食方案的依从性提高。孕妇孕期及产后血糖均控制在较理想水平,通过观察发现两组产妇并发症比较,糖尿病孕妇分娩时发生巨大儿、产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21.87%、5.21%、12.5%、3.13%实验组:6.25%、3.13%、2.08%、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发生巨大儿、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由于产伤受到会阴条件、产次、胎方位、胎儿大小、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样本量小。所以在此方面没有意义。健康教育门诊对孕妇进行多项管理是有效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分娩对母婴的损伤。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专科护士专业知识得到社会的认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对围产期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青等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 

[2] Yang HX.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WS 331-2011)[J]. Chin Med J(Engl),2012,125(7):1212-1211. 

[3] 杨慧霞.产科诊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