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第1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性

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群体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对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的一种爱心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特殊儿童群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提高兴趣,改进学法,激活思维,开拓视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主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阐述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虽然在众多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对学生特殊状况的认识不够。在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理解不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不够深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层次,很多教材体系根本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方法还停留在板书教学的阶段。同时,特殊学生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智力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大多存在生理缺陷,心理脆弱,极易受到打击。特殊儿童的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一样敏感,一触即收,这就要求教师要谨慎对待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有任何的歧视、挖苦,以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殊学校的教师要与学生真心的交朋友。教师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放大,让学生知道优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察觉到学生的进步时,就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一般较低,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师生沟通的问题,教师有时讲的很累,学生却无心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有耐心,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平等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其效用。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儿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们的主体地位是不能被改变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某几个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5、6人。教师与小组合作成员有良好的沟通,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并随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是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积极地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特殊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的问题教师统一指导,个别的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指导。课后反思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光是有关学生问题的思考,还有对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比如说教师备课时忽略的问题、自己上课的状态都要进行反思。

三、融入积极、融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特殊儿童作为小学生,很可能受到兴趣和感情的诱导,对数学教师的好感很容易成为对数学科目感兴趣的原因。教师在不仅是课堂上的老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也是生活中的长辈,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高的期望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激情,更容易有符合教师期望的表现。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会把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学的教材一般是抽象乏味的,特殊儿童对其喜爱程度不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教师的积极情绪来唤起师生的共鸣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特殊儿童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对特殊学生的要求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特殊儿童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特殊儿童就能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亲身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就不会觉得数学太过抽象而感到乏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指导不仅仅限于听课,课前的预习、作业的指导、错误的纠正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结合数学实际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方法,比如理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温故知新等。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教学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只有如此,才能有望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晓霞 单位:浦江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赏识教学

1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1.1 赏识教育的缺失使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乏自信。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数学有困难,长期处于家长或者教师的批评之下,对学习越来越失去自信心。作为小学生,自己的行为或语言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赏会感觉到非常的高兴。这种受关注的感觉会让学生乐于做家长或者教师喜欢做的事。

1.2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小学数学是一门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一部分抽象思维比较差的孩子,学习数学就会显得有些费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优点。当学生的优点呈现的时候,教师要能够适时向学生表达赏识,此时,学生非常容易便被激发起一种积极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起积极学习数学的学习氛围。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赏识教育,要对学生给予肯定,时常鼓励学生。作为教师,其必须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坚持唯物主义辩证观,从两方面来看待一个学生。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要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鼓励那些喜欢数学却不敢发言的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数学基础稍微薄弱些的学生。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能有效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 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方法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赏识方法。在对优等生的赏识教育中。教师要针对他们的聪明、成绩好进行赏识,尤其要在他们解答出较难的问题时进行表扬,这样可以给他们极大的自信心进行更深一层地学习:对中等生进行赏识教育,教师要针对他们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这种学习态度,相信他们最终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后进生进行赏识教育,教师要针对他们学习上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进行表扬,还要注意挖掘他们身上的其他优点,让他们不自卑,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我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就非常自卑,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写的粉笔字很漂亮,就经常让他在黑板上抄一些例题让同学们做,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我发现他上数学课时比以前更认真了,课下也经常向我或是其他同学请教数学题,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也变得开朗了不少。

4 把握有度,操作恰当

赏识性语言对学生评价要适度、真挚,眼神要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描淡写,也不要过分夸张。有时在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学习水平要求。对那些完成作业练习经常出现错误和不积极的学生,要以鼓励、培养其自信心为主,让其融入课堂中。对调皮的学生要以引导为主,以纠正其不良习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恰当使用赏识性手段,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数学观察判断能力、数学知识点的运用整合能力,能够扩大课堂参与面,提高课堂效率。另外,教师的先天气质、性格、习惯、素质等对教学的影响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5 加强家校联系,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建立优点卡

5.1 教师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聪明,常会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长此以往,学生的缺点被无限制放大,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消极。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优点卡,并通过优点卡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家校一致的联合激励性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5.2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建立优点卡。教师可以建立优点卡,鼓励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进步或者好的表现记录下来。或者将班内学生进行分组。由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学生的优点记录到优点卡上。当周一班会的时候,教师在班里公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学生的教育方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赏识教育方法进行教学,除了能有效活跃教学课堂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不同领悟能力学生在相同的氛围中一同学习和进步,真正实现新课标规定的学生主体性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会充分融合当前的教学环境,确保赏识教育能够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更好协调,为新课标的真正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寿业青,丁红.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第3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育;模式;应用

本文探究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与传统游戏不同,数学课堂上的游戏需要很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一、什么是数学游戏教育模式

什么是游戏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导师;有人认为游戏是儿童在生命前期的经验积累,是他们体察成人世界的基本方式;还有人认为游戏是儿童自身创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世界。从这些论点中我们可以得出,游戏对儿童的性格和情绪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游戏是儿童精神世界形成的最初方法。数学游戏对于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

二、为什么小学数学要引入游戏教学

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学者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要以游戏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这说明游戏不仅自古就有非同寻常的教育作用,更适应了现代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人生命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所以从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十分重要。小学时期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学生智力、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快速增长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时期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游戏以一种天真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屏蔽来自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使他们保持天真和纯洁;同时也能够增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可爱。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育模式的创新

1.学生是游戏的主角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真理。仅仅通过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和演算传授的知识是没有效果的,最终只会导致数学在学生心中变得越来越难的尴尬境地。游戏则弥补了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学生的地位提高了,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通过与同学进行比赛,体会竞争的快乐;通过小组协作,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师则变成了游戏的引导员和监督者,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留给学生。这种师生间角色关系的转变,是教育的一大创新。

2.对游戏效果及时反馈

游戏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游戏教学的结果反馈也很关键。这种反馈讲究时效性、双向性和可调整性。时效性是指反馈一定要及时,要在学生仍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对课堂教学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双向性不仅指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可调整性则指这种游戏教学的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其中有不足,要及时调整方向。

3.游戏引入课堂的“三适”原则

“三适”原则分别是适当、适时、适度。第一,游戏也有局限性,所以不能所有数学内容的教学都采用这种方式;第二,如果当时课堂需要严肃认真的氛围,就不能引入游戏,只有在教学内容轻松,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才能引入游戏;第三,通过游戏来教学固然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没有限制。只有达到了这三点,才能从游戏教学模式中取得良好效果。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类最为可贵之处是人存在思想,能够进行思维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需要认清学生的思维特点。然而目前的教学教师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熟练情况,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很难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感情,不愿意主动思考。而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其实就是尊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理性学习的同时进行感性思考。保证思维训练和认知训练共存,是教育学发展至今最大的成果,目前小学生想要在数学领域全面发展,离不开游戏教学模式。

四、总结

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会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会关注和其他成员的交流和合作,会激发其积极的兴趣,这些都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古今中外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在童年时期有过一段自由且放松的学习经历。由此可见,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虽然目前游戏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一定会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慧娟.教育游戏的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3):29-30.

[2]王琴,崔春梅,张义兵.学习、游戏可兼得——初探在线教育游戏及其教学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40-42.

第4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地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教学方法在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问题导向式教学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向式教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正确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有利于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

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对于小学生来说,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十分关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课前精心设置的数学问题,将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产生深入研究和挖掘问题本质的想法,从而激发出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在課前就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从而进行高效的数学教学。可以说,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效率。

2.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如果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够扎实和牢固,将对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打消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小学生的发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关注知识的填鸭式灌输,根本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的学习特点,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导向式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小学数学就教育形式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3]。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效的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要求

1.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基本都已灌输式教育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中老师具有课堂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的节奏也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4]。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老师的角色应该由教学的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小学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革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形式存在诸多缺点,无法适应时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在充分掌握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问题引出课堂教学内容[5]。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并不完善,对于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基本都是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出适合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评价指标,增加教学评价的频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及时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形式。

结语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形式,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齐国.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7):198-198.

[2]陈其玲.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1):173-174.

[3]刘昌奎.探析小学数学体验式问题导向教学[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4):54-54.

[4]陈婷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

第5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外实践;课后练习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因为其自身兼备教育性、激励性和娱乐性,较为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能将教学的知识性和游戏的趣味性统一在一起,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自身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玩、好动的性格特点,所以传统课堂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就需要采用教育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活跃、轻松且健康的将学习和娱乐合而为一的平台,让学生能在学习的时候获得快乐,在游戏的时候获得知识。 在参与到教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竞争或者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积极性。 教育游戏的等级是根据游戏自身的难易程度来划分的,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让学生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并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具体运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安排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 将其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时,应该对其进行认真的探究,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规避。比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育游戏的实践,偏重于教育游戏的娱乐效果,尽管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但是却远离了教育主旨,这样的教育游戏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价值;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课本知识讲学,将大量的知识内容融入教育游戏中,这样的教育游戏难度会打击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使教育游戏失效。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游戏的时候,首先应该科学定位游戏教学知识内容,将游戏作为知识教学的载体,以传授学生知识为重心,对两者比例合理分配,使教育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这一学科相较于其它学科更抽象一些,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疲倦心理。 但是教育游戏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将其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将让学生觉得难度较大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激发起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生在进行 20 以内混合运算的学习时,在以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不断地练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笔者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走迷宫的教育游戏。 笔者先利用教室里的桌椅,将其设计布置成迷宫的样式,并将“11-2+4”这样的混合算式贴在桌椅上,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发了 1 到 20 的数字卡片,在让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迷宫入口进入,将需要填空的地方用自己手上的数字卡片补上,最先走出迷宫的小组为获胜,并能得到奖励。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被激发出来,还能在游戏中找到运算技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只有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生活中,才能更灵活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发挥创造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认识方位”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兔子回家”的教育游戏。笔者先让学生将学校图书馆、操场、教学楼、大门以及食堂等位置都记住;接着将学生带到大门处,让学生找到去食堂的路线,比如,从大门出发,由教学楼经过,向东北方向走 100 米到操场,再由操场向右走 60 米到食堂。 然后给最快到达食堂、 并且能将路线清楚流利的进行叙述的“小兔子”奖励。笔者设计这一教育游戏,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灵活地掌握方位教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后练习中的运用在小学数学中为学生安排的课后练习,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巩固,同时方便教师通过学生的习题练习情况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在课后练习中运用教育游戏,能帮助学生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授了“认识钟”这一知识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和时间赛跑”这样一个教育游戏,让学生对自己从出门上学,直至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进行记录,看看自己花费了多少时间。 这样的教育游戏不仅不会占用学生课后时间,恰好是利用了学生爱玩的特点,让学生能对认识钟产生兴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游戏自身所具备的激励性质、趣味性以及竞争性等,是其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竞争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学生的个性需求有所满足,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知识。 但是教师在运用教育游戏的时候,应该注重其比例的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赵玉清.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5,12(3):194-195.

[2]庄淑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85):64-65.

第6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学习质量;测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87-01

前言:现代世界在信息化中进行高速的发展,数学是现代科技产品开发的基础保障,是国家创新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而保证科技人才培养的一大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各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数学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鉴于数学在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便逐渐出现研究学者致力于数学的研究工作。而我国对数学研究成果相对不完善,需要吸取先进经验进行充实。

一、全美教育进展的评价

1、NAEP的发展

NAEP是全美教育的简称,NAEP的发展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美国教育部门针对学生学习质量缺少了解,开展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周期性研究项目,称之为全美教育进展评价,也就是NAEP。此项目使用多维度的评价框架,详细的描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的反映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此项研究使全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初步的了解。到80年代时期,不同地区的要求下,NAEP在各州开展了测评体系[1]。随着NAEP发展逐步成熟,越来越受到各教育部门的重视,不仅如此此项研究在国际教育事业中也引起了极度的重视,1988年国际教育进展评价研究使用NAEP的评价体系,在所参与的6个教学机构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价。足以见得NAEP教学研究成果的质量。

2、NAEP数学评价系统

NAEP的数学评价系统力图描绘出,全美中小学生数学教学成绩的变化状态。NAEP在1990-2003年这个阶段所使用的评价结构包括了,数学内容、数学能力、数学质量三个方向,其中数学内容所指的是书的性质、运算、测量、代数与函数等等,数学能力所指的是对概念的了解、程序性知识等,数学素质干改了推理、交流与关联。到2005年NAEP的数学评价结构所反映的是最新的课程重点与课程目的[2]。为达到在数学内容与了解做数学的方法上保持平衡的效果。

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研究

1、PISA的评价体系

PISA的概念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评价是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提出的论据是认为数学素养是理解与使用数学的能力,以及数学对人类在未来生活与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于良好的判断能力。所以PISA的方向是学生未来的发展,所重视的是学生发展的潜能。不只是倾向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掌握程度,与数学教学的目的,而是同时吸收校内的教学内容与校外所学习的元素,关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的数学能力。

2、PISA的数学评价结构

PISA同样是属于定期的持续的评价项目。第一次的评价测查开始于2000年,参与国家高达30个OECD成员国,此后PISA的进度是每三年进行一次测查。PISA的目标是以一个更开阔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数学的考察。PISA的基本结构涵盖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数学内容,通过更广泛的意义去理解数学内容,例如定量推理、从属关系等等。第二个是数学过程,所指向的是思考与推理、交流、解决问题等等呢过。第三个是数学情景,所指向的是人的生活、工作、科学关系等想关联的情景。更加开阔了评价的范围。

三、已有研究结论对我国教育评价的启示

1、确定正确评价目标的前提

正确的评价目标属于建设可续评价系统的前提。对于技术数学质量的评价需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数学素质为方向。国内现阶段的数学教育评价对基础数学教育的改革行程了阻碍。现阶段的书序质量评价主要重视的是高难度方向,目标是甄别与选拔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评价系统的反馈学生发展的性能。科学性的数学评价系统需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科学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2、确保教育评价的科学规范实施

目前已经形成的国际数学研究结论是,客观的研究资料、严格的测查过程是进行成功评价研究的保障。结合研究过程来看,要先保证调查抽样的随机性,对国内中小学生进行测评时,要涵盖各个范围的中小学教学机构,避免抽样调查的不全面性。在进行全面测查前,可进行小范围内的测评,对测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掌握,确保测查的有效进行[3]。测查方式可选择多种渠道,最后在进行测查结果分析时要确保其真实。可靠,在收集测查结果是要细致,测查结果不仅要显示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还应该查看数学素养的发展进程。

结论:国际数学测评的最新理念与测评的最新方式,对我国进行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我国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形成的教育发展进度的重要阻碍。在我国教学模式中各类的考试也是在进行学生的测评,若是在测评过程中,加入学生过程测评与数学素养测评则更具现展的意义。对中小学数学测评的研究,可对国际现有的先进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充分丰富我国中小学数学测评的理论依据,提升教育改的的进度。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孙庆括.我国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2(06):41-48.

第7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游戏 应用建议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游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符合快乐教育的理念,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游戏将化解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游戏活动,已经成为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结合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概括出以下几点结论。

1教育游戏定义

目前在国际上对教育游戏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个定义为:能够开发游戏用户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教育作用的电脑游戏类软件。

2教育游戏的价值

2.1学生获得思想方法与数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游戏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数学史上,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情况下做出的观察,或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将产生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当人们以自愿而嬉笑的心态来看待一门学科时,将能够使科学有效地取得进展。石头的排列游戏显示出的有趣的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用的,直接起源于游戏的概率论,图论也同样起源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游戏的科学。

2.2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个体性差异,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因材施教,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目前游戏部门根据学生学位难易程度的不同组织了多种教育游戏,这些级别中还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游戏任务,自定学习步伐。因此,教育游戏是会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2.3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使用教育游戏,不仅增长知识,而且在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首先,教育游戏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模型改编而来的,它描述的对象往往是拟人化的,在游戏中能让学生轻松地生成对象以促进情感交流。此外,教育游戏通常会包含图形、文字、声音等元素组织成某种有意义的形式,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受到启迪,并最终塑造完美的个性。

3教育游戏形式

3.1创设问题情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其角色,充分发挥创造力,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在设计教育游戏时,你可以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教学情境,使教师可以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3.2建立背景经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死记硬背课本知识,而是要自主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活动,为学生建立相关的背景经验显得尤为必要。你可以设计一些教育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经验。

3.3用于同步练习

学生掌握了知识后,为了最终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同步应用一些教育游戏,可以缩短学生练习 - 教师批改 - 学生修正周期时间,不但反馈更及时,也更人文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4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几点

4.1要有明确目标

我们提倡课堂教学中采取教育游戏教学,以达到更好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盲目地、毫无目的地进行游戏化教学,将导致课堂上的混乱,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在游戏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教育游戏的优势,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戏的每一步都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摇摆。

4.2要保持严肃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游戏是严肃的,有时游戏的趣味性会使小学生陷入其中而忘记学习任务,这就改变了教育游戏教学的初衷,失去了它的严肃性。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控制游戏的时间,积极监测,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停止或启动游戏或转移到其他形式的学习当中,不要让教育游戏的娱乐性掩盖游戏的教育性。

4.3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因此,对待走进课堂的教育游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其特点,取其精华,避其短处,通过多种方法组合使用使教育游戏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它为教学服务,才能保证教育游戏更好、更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来。

4.4要恰当定位教师角色

要恰当定位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游戏并不是没有限制地让学生去探索,而是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则需要有更广泛的知识,以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一、 《元角分》教育游戏概述

1.知识点

《元角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的内容,笔者结合教材,并和授课教师交流,对学习者、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最终设计了以下两个游戏情景和关卡。

2.情景和关卡设计

游戏第一关卡:购买文具。游戏者可以点击游戏中货架上的物品,按照显示屏上提示的价钱,点选右侧相应的人民币,直到累计点选金额与显示屏上的总价一致,则可点击“确定”按钮,进行成功交易;若点选金额和显示屏上的总价不一致,则出现失败画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交易10次则顺利通关。

游戏第二关卡:拯救白雪公主。以小学生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为背景故事,为成功营救白雪公主,必须从城堡中取出十件宝物,游戏者首先点选珍宝阁中的宝物,然后再点选界面右边的人民币。如果累计点选金额与宝物价格一致,则付款成功,获得宝物;否则,购买失败。在规定的时间内购得10件宝物,则顺利通过本关,成功营救白雪公主。

二、 教学实验的设计

1.实验目的

笔者将自主设计并开发的《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应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验证其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游戏对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成绩的影响。

2.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等组控制前后测实验设计。

自变量:小学数学《元角分》课堂教学中采用教育游戏软件。

因变量:学生在课堂中的关于本知识点的学习成绩。

3.具体做法

在某小学一年级中选择由一位数学教师带的两个平行班。

A班为对照班:教师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B班为实验班:课堂采用《元角分》教育游戏软件,以及小组讨论、合作、咨询老师等学习活动,最终掌握知识点。

首先使用两个平行班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作为前测成绩,把学生按成绩的高低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班级总人数的前27%为高水平的学生,后27%为低水平的学生,剩余为中等水平的学生。实验完成后,通过笔答试卷对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数据:

(1)两组被试期中数学考试成绩的比较;

(2)两组被试中同一学习水平(高、中、低)的学习者后测成绩的比较;

(3)两组被试中同一性别学习者在成绩方面的比较。

4.分析

采用T检验对两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横向差异显著性检验。

5.被试

被试为山西省晋城市实验小学一年级3班、4班的学生,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均由董老师来授课,其中3班为实验组,4班为对照组。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不是随机的,而是两个自然班,因此本次实验研究称为准实验研究。

三、 教学实验的实施

1.前测

将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作为实验前测数据,分析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如果差异显著,则进行调整,尽可能的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各方面差异性不显著,并且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处理

对于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老师由同一数学老师担任;保证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时间和教材一致,实验班不增加学生负担。

3.后测并统计处理

在实验处理之后,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成绩进行后测,得出数据。通过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四、 教学实验的结果

1.学生前测成绩的比较

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结果F=0.539,P=0.464>0.05,方差齐性,并且t=0.582,sig=0.562>0.05,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数学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两组学生是同质的。

将两班学生分为高、中和低水平三组,分别对两个班三组学生做显著性检验,结果为:高水平组t=-0.012,sig=0.991>0.01;中等水平组t=-0.223,sig=0.825>0.01;低等水平组t=-1.345,sig=0.188>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2.三种水平的学生数学成绩的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后测。并对高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低水平组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表2、表3。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水平学生的t=0.437,sig=0.665>0.05,两组学生的成绩并无很大差异。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等水平学生的t=-0.626,sig=0.534>0.05,两组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很大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低水平学生的t =2.914,sig=0.006

3.不同性别的两组小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的比较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之后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实验小组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按性别分组后,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表5。

从表4中可以看出,f=0.065,p=0.799>0.05,所以方差齐次。t=-0.882,sig=0.381>0.01,因此对于男生而言,两组学生成绩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f=11.456,p=0.0010.01,所以对于女生而言,两组女生成绩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性。

从上述的均值检验来看,对于男生或女生而言,两组学生成绩无较大差异,因此,不能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是更适合于男生,还是更适合于女生。

五、 分析与结论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有助于提高低水平学生的成绩,但对高中水平的学生成绩影响并不显著。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软件进行学习,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了低水平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很多学习内容,因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中高水平的学生成绩较稳定,不会因为短时间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成绩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课堂教学效果出发建议:为小学低水平学生设计开发数学课堂教育游戏软件是值得的,而对于中高水平学生而言,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太大必要。

在课堂中使用或不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成绩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本次实验是在小学一年级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的差异不是很显著,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9岁的男孩和女孩掌握所有科学知识(除了物质科学以外)的程度几乎相同,到13岁时男女生在科学方面的成绩出现明显距离[1]。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性别差异不大,而且笔者所设计的游戏是以大多儿童都喜爱的童话故事为背景,而没有选择一些有倾向性的故事情境为背景,所以使用教育游戏软件以后,整体低水平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但男女生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而言,不应该有教育游戏更适合于男生,或者更适合女生的偏见;专门为男生或女生设计开发教育游戏软件似乎没有必要。

第9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9-01

1.文化性缺失——数学教育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六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结果,几乎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2.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的形态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

我们的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2.1 充分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识等,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時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的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后,信心倍增;……

数学家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3.反思与展望

数学充满着人性因素,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的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

趣味数学活动课仅仅是我们所做的初浅的尝试,我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有效彰显数学文化的途径与策略,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日常数学教学,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的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智得以不断的滋养,才干得以不断的升华,人格得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教育文化学》郑金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数学文化学》郑毓信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

[4] 《数学教育的价值》/ 黄翔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课程文化发展论》范兆雄著.-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