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保护树木的建议精选(九篇)

保护树木的建议

第1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第二条市、县(市)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和稀有、珍贵、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

树龄在300年以上的,特别珍贵稀有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第四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是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划、对全市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城市古树名木统一编号、建档和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志等项工作。

县(市)、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承担本辖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鉴定、定级、汇总上报等项工作。

第五条一级古树名木由省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市人民政府确认,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古树名木生长地的管界单位或个人,为该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在公园、游园、城市绿地、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负责保护管理;

在风景名胜区、寺庙、古墓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其管理部门负责保护管理;在铁路、公路、河渠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分别由铁路、公路、河渠管理部门负责保护管理;散长在各单位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负责保护管理。

在风景区、旅游景点的古树名木,责任单位应当设置围栏加以保护。

第七条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共同制定养护、管理方案,落实养护管理措施。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养护管理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

变更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到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八条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护古树名木的规定,对古树名木应精心养护管理,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古树名木出现非正常生长情况,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及时报告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会诊,采取防治保护措施。

第九条古树名木的养护费用,由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养护古树名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所在县(市)、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补助。

抢救、复壮古树名木的费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适当给予补贴。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应从城市维护管理经费、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十条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不得买卖或转让,捐献给国家的,可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应提出避让或保护措施。在征得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二条古树名木主干周围5米以内,严禁新建、改建、扩建任何形式的建筑物或其它非保护性设施。城市道路建设不得损害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十三条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在树干上乱刻乱划、钉钉子、缠绕绳索、架设电线;

(二)依树盖房、搭棚或用树作支撑物;

(三)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内兴建临时建筑、堆放物料、挖坑、建滤池、熬沥清、点火、排放烟气、倾倒垃圾、污水和其它有害物体;

(四)未经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采摘叶子、果实和种子;

(五)攀树、折技、挖根或剥损树枝、树杆、树皮;

(六)封闭2×2米范围内的树穴;

(七)擅自砍伐和修剪、迁移古树名木。

第十四条因特殊原因需要移植古树名木的,一级古树名木应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二级古树名木应报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所需费用由移植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经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主管部门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予以注销登记后方可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损伤、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均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十七条在保护管理古树名木工作中做出下列成绩之一的,由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为保护古树名木,取得较大科研成果的;

(二)在管理、养护古树名木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三)在制止破坏古树名木方面事迹突出的。

第十八条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因养护管理不善,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或枯萎的,每棵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每棵处以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经批准移植古树名木的,视损失程度,每棵缴纳赔偿费3万元至5万元。因移植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每棵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视情况给予以下处罚:

(一)损害行为轻微,未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责令停止损害行为,每棵予以50元以下罚款;

(二)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每棵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按古树名木价值赔偿损失,并可处以每棵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给予以下处罚:

(一)擅自修剪古树名木的,每棵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的,除赔偿实际损失外,每棵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三)砍伐古树名木的,除按古树名木价值赔偿损失外,并处以每棵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古树名木的实际损失程度和价值由3名以上的专家小组议定。

第二十三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擅自买卖、转让、移植、砍伐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2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景观共进关系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南京轨道交通某条在建线路是国家批准的《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东西向骨干线路。其一期工程线路途经鼓楼、玄武、江宁、栖霞等四区,共设站18座,建成之后将与已投入运营的1、2号线及正在建设的3号线实现换乘,加快构建完善了主城区范围内的轨道线网,从而使南京原先的“十”字形两线交叉形态发展为“井”字形线网骨架。同时,将江北、河西、江宁、仙林片区与主城快捷连通,极大缓解主城区内部和进出城的交通拥堵压力,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1共进关系的建立阶段——绿评制度

绿评制度出台的背景

2011年的3月,南京市民不经意间发现,位于太平北路两侧约50棵梧桐树“不见了”,接下来,热心的市民将根根绿丝带系在了棵棵行道树上。一场名为“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总结,该次事件的发展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

规划设计阶段的公众参与程度不尽如人意。虽然在工程开始前的规划编制阶段,建设单位进行了地铁3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但是在广度上有所不足,为今后遭到公众质疑埋下了隐患;

公众关注借助网络、自媒体等手段得到放大。等待移栽的场面拍成照片,在网络上传播、讨论,并通过“转发”功能在网络上宣传和评论之后,事件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且吸引了传统媒体加以报道。同时南京市政府在正确的执政观念下通过报纸、网络新闻等渠道作出相关回应,妥善处理了本次公众参与危机;

重大工程建设绿化评估亟待制度化。南京市政府吸取了此次事件的相关教训,为行道大树建立数据库以实施实时动态管理,并实现了重大工程前进行“绿评”制度的制度创新。

事件的最终妥善解决是南京市政府决定顺应民意,暂停施工,建立“绿评”制度优化工程方案。经过这次事件,“绿评”制度被作为今后重大建设前的必要程序,实现了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创新。

绿评制度的重要意义

( 一) 聚集网民智慧,促进最佳城乡规划方案的形成科学化。关涉城乡建设的民意表达是公众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城乡建设的具体体现,代表的是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这些利益主体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也熟悉基层民众对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

( 二) 平衡公益和私益,保障城乡规划目标导向的正确。随着自媒体等网络信息渠道的发展,公众借助这些新兴工具对城乡建设议题的探讨更深入,提出的建议更深刻,从而能更好地界定规划是否真正体现公共利益,确保公权力的运作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防止由于腐败造成私益受损,有助于在公益实现和私益保护方面找到平衡,保障城乡建设目标的正确导向。

( 三) 提升行政规划的社会认同度,有效减少城乡规划过程中的阻力。政府在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满足了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意愿,网民由此感到自身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了尊重,在内心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对城乡建设的必要性产生认同感,从而减少城乡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促进社会和谐。

2 共进关系的深化阶段——绿评方案评审

绿评制度总体原则

①为进一步规范南京市城市建设中绿化管理,严格树木移植保护审批程序,保护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科学实施重大工程建设。②对城市建设中涉及古树名木及一定规模以上的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应进行树木移植、保护咨询。 ③咨询工作由市住建委牵头,市城管局、旅游园林局、规划局、公安交管局共同组织实施。④咨询小组由园林、建筑、结构、交通等方面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组成。⑤咨询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相关设计方案、工程建设对绿化的影响,以及古树名木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方案等。⑥工程建设单位要向市住建委提出树木移植保护咨询申请,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工程相关设计方案、古树名木、行道大树的移植保护范围。 ⑦咨询小组应采取查询工程相关资料,听取工程建设及树木移植保护方案的汇报,实际勘探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向建设单位出具评估意见。⑧建设单位根据咨询意见完善工程建设方案后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树木移植许可,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内容进行许可条例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对树木移植保护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审批。

绿评会议相关工作

(1)绿评方案准备

组织相关设计单位编制绿评方案的各个部分,如由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编制树木影响分析报告,由委托的专业绿化移植施工、监理单位汇报树木移植淘汰工作的实施方案,由专业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汇报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后的景观恢复方案。

(2)前期踏勘组织

由市住建委统一组织,建设单位进一步与绿评委确认会议相关事宜,包括时间、地点、需要提前知晓的内容等,并提前递送材料,让其对所涉站点、绿化情况等有初步的了解,其中包括站点建设方案,所影响的绿化现状及影响的原因,所需采取的措施(迁移或砍伐)以及分别对应的处理方法,解答市民代表的提问。

(3)召开绿化咨询评估会议

相关专家、人大、政协委员、市民绿评员组成绿评委员,以及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旅游园林局、市交管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代表和媒体代表参会。会议的主要议程为推荐专家组长主持会议、编制单位汇报相应方案、绿评委员提问、相关单位解答、专家组长组织绿评委员讨论、形成绿化评估咨询意见并宣读。

绿评方案的编制工作

如上文所述,绿评方案由多部分组成,一般来说由相应单位分别编制并由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组织整合,其工作分配一般如下:

表1 绿评方案主要内容及编制工作分配

绿评会议后续工作效果跟踪

该方案体现了各有关单位对绿评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绿化影响分析、树木移植淘汰数量和景观恢复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比较,原则上同意。

3 共进关系的巩固阶段——绿化移植工作

工作总体安排

南京地铁工程树木移植原则: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三控制”;对合同的履行、环保、安全和信息处理“四管理”;协调建设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工作关系“一协调”。

树木拟安排在国庆以后进行。灌木及草皮移植根据施工需要进行。

树木移植一般工作流程

迁移工作总体流程为:

(1)迁移树木编号及建立移树档案,“一树一档”

(2)修剪树冠;

(3)树木起挖

(4)大树吊装

(5)苗木的运输

(6)卸车

定植工作总体流程为:

(1)大树栽植挖穴,保证开挖树坑的规格大于根盘的规格;

(2)大树入穴,按原生长时的南北向就位,保持树木直立;

(3)大树填土,栽植时分层填土、分层夯实,施工时不损伤根茎;

(4)裹干,用裹干专用布将树木的主干包裹起来,包裹高度约180-200厘米,保证裹干紧密牢固、高度一致;

(5)大树筑土堰,在坑外缘取细土筑一圈灌水堰,用锹拍实,用于灌水;

(6)大树灌水,大树移植后立即安排有序灌水;

(7)大树支撑,待浇水后土壤沉降到位,立即进行支撑。

后续养护

(1)排灌水

(2)修剪

(3)松土除草

(4)病虫害防治

4 思考与建议

坚实的绿评工作奠定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景观维护共进关系的基础

由市住建委牵头,市规划局、城管局、旅游园林局、交管局参加,召开了地铁某在建线路的绿化咨询评估会。有关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25人组成的绿评小组在听取了建设、设计、绿化移植和景观恢复等单位关于树木移植、保护和景观恢复方案的汇报后,经充分问询、深入研究讨论,一致认为此次提交的方案兼顾了绿化保护、工程建设及交通功能等方面因素,总体合理并全票通过了绿评方案。

可以认为,该条线路的树木绿化迁移乃至恢复是在多方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听取社会大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工程实际,努力做到程序完备、方案科学、实施合理,力争做到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和谐并进。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景观维护共进关系也是城市记忆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为生活在南京市的一员,轨道交通线路的各参建单位对公众保护城市环境、保留城市记忆的心情非常理解和赞同。一个城市的记忆是动态的和不断更新的,建设单位同样希望通过单条线路乃至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能够使南京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便利,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成为后人城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3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古树群;保护现状;广州;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731.2

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大面积成片生长的古树被划定为“古树群”。【1】古树是大自然经过漫长历史变迁后留给人类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科研、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好现有的古树就是保存了一部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史书、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一个优良的种质基因库,也是保护了一种人文和自然景观。这对研究本地区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物种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惠及子孙的工作。

随着广州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了解古树群的保护现状及其生长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是摆在古树管理和保护部门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广州市古树群资源情况

1.1古树群数量及分布情况

根据广州市第一至第五批古树名木调查以及2008年开始的广州市“青山绿地工程 ”之大树名木调查结果,截至2011年9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现有古树名木11484株,这些古树或单独生长或形成大小不一的自然群落。据统计广州市现有古树群共54个,群内古树共计4633株。

从各区分布情况来看,除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三个中心城区外,其他各区(市)均有古树群分布。其中萝岗区古树群最为集中,且古树多以成群分布。各区(市)古树群分布见表1。

1.2古树群树种情况

从古树群树种情况来看,广州古树群无疑凸显了典型的岭南特色――荔枝文化。在现有54个古树群中,有39个为荔枝Litchi chinensis群(指群内古树树种均为荔枝,下同),占广州古树群72.22%。调查发现,在萝岗区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树木,村前屋后、院子、路边、山岗。这些果树胸径在40cm以上且成群分布,表明当地居民有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的悠久历史。其他树种的古树群共有15个,其中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群有9个,乌榄Canarium trandenum群3个,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群、白锥Castanopsis fabri群、荷木Schima superba群各1个。

1.3古树群生长状况

处于自然条件下、人为干扰少、具有良好生长空间的古树群一般长势较好。本地区不少古树群由当地村民进行承包管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荔枝群等果树群保护较好,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萝岗区贤江荔枝科普示范基地,因为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古树群总体长势良好,每年硕果累累;而番禺区新造镇南约村古荔枝群长势相对较差,虽然在2007年已由番禺区人民政府挂牌保护,但各项管养技术和管理措施仍然无法落实,古树下的猪栏、牛棚没有拆除,猪粪牛粪遍地,村民在树干上拴牛,白蚁、木蠹蛾等钻蛀性害虫危害严重。调查组曾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每年巡查该古树群,发现长势一年不如一年,并且已有两株古树死亡。

其他古树群,如格木群、乌榄群、荷木群等,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当地村民缺乏保护意识,所以大多长势不良。如花都区花东镇水口营村格木群,原有格木416株,最大的树木树龄超过200年。但由于长期缺乏保护,存在滥砍滥伐等现象,数量由2002年的416株减少到2010年的269株,短短的几年间减少了147株!照此速度,不出几年,广州乃至广东地区的珍稀格木林将彻底消失!

1.4 主要古树群

1.4.1 古树数量最多的古树群 位于增城市荔城街道莲塘村的古荔台和榄园是美丽的增城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占地面积约133hm2,生长着500株173年的古荔枝以及1300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乌榄,连成一片巨大的古树群,气势磅礴,独具特色。

广州最大的古树群[此图需单独发送,勿插于文内,文内仅在相应位置用序号(图1)标识出来,图片需大于1M。谢谢!]

1.4.2 树种最丰富的古树群 树种最为丰富的古树群位于从化市良口镇高沙村,由荔枝、秋枫、榔榆、白车、假苹婆、海红豆组成,资源十分丰富。

1.4.3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格木群 广州共有格木群9个,分布情况为:从化3个、萝岗2个、花都1个、增城3个。其中树木数量最多的格木群位于花都区花东镇水口营村,共有269株格木;而广州树龄最大的格木群则在从化市城郊街道大夫田村,在村里的每个角落都能见到高大挺拔的格木,大部分格木树龄在200年以上。

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当地村民对树木的保护意识不够,大多数格木群遭到严重破坏,存在白蚁危害、树洞现象严重、被随意砍伐等问题。格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极为珍贵,建议通过设立格木保护区或格木公园等形式,采取必要养护复壮手段,将它们集中起来加以保护。

2 广州市古树群保护工作现状

古树,特别是古树群,是国家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较之古建筑、古文物等其他有形遗产,这些记忆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保护好古树,就是保护本地的历史,保护本地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广州市绿化主管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古树群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2.1调查及树龄鉴定

从1984年到2007年,广州市曾分五批对中心城区古树名木进行调查与树龄鉴定,并于2008年开始对广州市管辖范围内的十区二市范围内大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对符合古树条件的统一悬挂铭牌进行保护,赋予了古树合法的保护地位。

2.2初步建立专业的古树名木维护技术队伍。

广州市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建立专业的维护技术队伍,对重点区域重点古树采取了建围栏、修补腐朽树洞、改善立地环境、白蚁及病虫害防治、健康评估等措施进行保护。番禺区还专门设立了古树维护经费,为古树群竖立保护铭牌、划定保护范围,并为每株树木建立围栏等。这些措施都使得古树群得到一定的保障,群内古树的长势相对较好。

3 广州市古树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地方如萝岗区的水西村,非常重视古荔枝群的保护,村民自觉为古荔枝树防治白蚁并作支撑。但现存古树群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生长均有衰退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3.1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古树群位于广大的农村,村民往往只注重其经济实用价值,不在乎其生态及历史价值,对古树群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够,不知道如何保护,不了解哪些行为会对古树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树上牵拉电线、悬挂杂物、树干钉钉、在树底堆放杂物等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在树底圈养牲畜。这些行为都会对群内古树的生长造成干扰,妨碍其正常生长,甚至构成生命威胁。

3.2缺乏系统的调研、鉴定和保护

在本次调查之前,广州市没有对古树群进行过系统的调研,未能掌握全市古树群的实际数量、树种种类和生长状况。因缺乏专人管养,大部分古树群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3.3病虫害危害

防治病虫害是延长古树群生命周期的关键性措施之一。由于树龄的逐年增加,古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逐渐下降。危害本地区古树群生长的主要虫害有白蚁、天牛、木虱、小蠹虫和木蠹蛾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白蚁,它们往往蛀空树干,使输导组织受损和机械力下降而倒伏或死亡。本地区古树群白蚁的发生率为100%,调查组所到之处均能发现白蚁危害。从化市城郊街道大夫田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大量珍贵的格木被白蚁蛀空,不少树木已倒伏,急需古树管理部门的救助。

3.4树洞现象严重

本地区古树群的古树树洞现象十分普遍,甚至相当严重。树洞一方面影响古树的生长,严重可致树木倒伏,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又影响古树群的观赏性,因此要及时对树洞进行修补。

4 广州市古树群的保护对策

保护好古树,特别是成群分布的古树群,对于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生态旅游事业以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地的古树群,本文针对广州市古树群资源现状提出以下保护对策:

4.1广泛宣传,增强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现场宣传等手段,宣传古树保护的意义,切实提高干部和群众的保护意识,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如各个村委会通过办墙报、举办古树有奖知识问答以及古树传说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古树群等古树密集的地方,可通过设立大幅的宣传标语,宣传古树保护的意义、价值和有关法律法规等。

4.2提升技术,加强管护

组建区、街道办两级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队伍,对技术人员进行古树群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管养水平,并定时对古树群进行巡查。

4.3持续开展白蚁综合治理工作

目前,本地区古树群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白蚁的危害。对此,绿化主管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内的古树群的受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防治的对象,建立防治档案,明确责任人,力求控制白蚁的危害。

4.4修补腐朽树洞

本地区古树群内树洞现象相当严重。以往修补树洞都用水泥、石灰等材料,这些材料容易开裂、脱落,雨水渗入后还会进一步引起腐烂。建议采取环氧树脂等弹性材料进行修补,或委托有经验的专业机构进行修补。

4.5建立古树群生态保护区

笔者建议当地古树保护管理部门将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古树群建成生态保护区或古树公园,让村民既可以享受古树资源,同时又能了解古树群保护的生态、人文价值及保护古树群的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建立萝岗区暹岗古树生态保护村、水西古村与古树保护区、榄树排村古树公园、南沙区黄阁镇亭角村古果树保护区、番禺区新造镇南约村古荔枝群公园、从化市城郊街道大夫田村古格木群保护区、花都区花东镇水口营村格木群保护区等等。

本次调查的古树群都是人工栽种的,它们的生命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就这个意义而言,其存在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见证。它们顽强的生命与力量赋予人们历史的厚重感和有益的启示,我们不该将它们的存在视为当然,而应继续保护并尊重这些历史的见证者。

致谢:感谢广州市各区、市林业园林局主管部门以及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树木保护研究室各位同仁在本次古树群调查过程中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规定[R].2002.

第4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1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 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

造林这一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2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3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4参考文献

[1] 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 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3] 郭朝清.开发种植石榴拓宽致富门路[j].河南农业科学,1995(10):38.

第5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1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 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造林这一

[1] [2] 

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发展建议

第6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扬州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绿杨城廓”之美誉。而古树名木是树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变迁,同时,古树名木作为珍贵树木或濒危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自然界的“活化石”。古树名木作为扬州历史变迁的见证,遍布于城区的大街小巷,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象征,其价值是代何其他文物所不能替代的。

二、 活动目标

1. 调查扬州城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生存现状。

2. 了解古树名木的定级和保护措施,增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3. 初步学习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进行课题分解,选择研究内容。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初步学会按活动需要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分工,能大方有效地与各种活动对象交往,会利用采访提纲进行采访。

三、 设计思路

为此,本课题小组进行了“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目前扬州城对于现存的一些珍贵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四、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故事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柯一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

2. 指名学生讲解(“南柯一梦”的故事)

3. 教师过渡(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吗,“南柯一梦”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扬州。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僻静的扬州驼岭巷,到那里看一看那株历尽沧桑的古槐树!

4. 播放录像资料

5. 导入主题

扬州的古树名木究竟有多少呢?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的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

6. 提出对于“古树名木”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有价值的,随机板书。)

(二) 学生商讨

如何展开调查活动,分好小组,确定小组研究话题,明确责任、分工,设计调查提纲,形成活动方案。

(三) 调查小组调查采访

调查小组根据设计好的方案、提纲,到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园林局、老小区、旅游风景区等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四) 调查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1. 调查扬州的古树名木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

第一调查小组根据调查、采访后交流、总结:这么多古树名木,它们都分布在哪里呢?

2. 了解扬州城的古树名木生活得好吗?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

第二调查小组根据实地考察、采访后交流、总结:扬州城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扬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寺庙、宅园的紧密关系。

3. 上网调查哪些树木可称为古树名木呢?它们是如何定级的?

教师过渡:在风景旅游胜地,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树上钉有“古树名木”的小牌子。那么,哪些树木可称为古树名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出示公园“古树名木”上挂小牌子的图片)

第三调查小组到园林局等地采访、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古树名木如何定级。

组员1:古树名木共分3个等级。

组员2:目前不少地方规定,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距地面1.2米)在6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楸树、榆树等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古树,且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

组员3: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银杏、楸树、榆树等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龄在300―499年的,定为二级古树。

组员4:各类常绿树及银杏、水杉、银杉等胸径在25厘米以上,树龄在100--299年的定为三级古树。

组员5: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其中各国家元首亲自种植的定为一级保护,其他定为二级保护。

组员1补充:当然,不同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

教师过渡:老师听说你们在这次的调查、采访中还认识了一个传奇人物,谁来给大家讲讲这段活动中的小插曲呢?

4. 说说扬州古树名木的“守护神”――孙如竹(播放图像资料后组员6讲故事)

5. 怎样保护好古树名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教师过渡:扬州城这么多古树名木,而且分布较广,在日常的养护中,大家有没有考虑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有什么措施吗?哪个小组研究了这个问题,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第四调查小组根据实地考察、采访和上网查阅资料后交流、总结。

(出示采访市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录像)

组员1:市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从各古树名木的树龄、生长情况等因素看,首先,制定相应的古树名木管理措施;其次,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清除乱堆、乱放、乱搭建棚和有害气体、物质等,给古树名木一个自由清新的生存空间;第三,对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地下部分做好通气透水、培土筑坎,地上部分做好护栏保护、修剪或迁移遮挡树木等措施,杜绝有损树木生长的行为发生;第四,还要做好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建立古树名木生长的预防机制。

组员2: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知道了在平时日常的养护分一般养护和特殊养护两种。一般养护包括保护树皮、设置围栏、做好生长记录、浇水或排水、施肥、修剪枯死枝梢、进行支撑加固、定期检查病虫害、高大的古树名木设置避雷装置、逐年做好养护记录存档等。特殊养护主要指古树名木生长在不利的特殊环境,需作特殊养护。进行特殊处理时需由管理部门写出报告,待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施工全过程需由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做好摄影或照像资料存档。

6. 活动生成

教师过渡:大家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古树名木的知识,现在,活动接近尾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感想吗?关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有什么想法与建议?

组员:我们各实践小组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呼吁、宣传下,大家的保护意识增强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重视了。调查小组建议要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落实管理单位、加强日常养护。因为市区众多的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生长树形较高大,特别是那些生长在老城区里的树木,车辆无法进入,只有靠人工作业,很难得到较好的养护。少数树龄较大的古树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和创伤,出现腐心、枯损、露根、倾斜、折断、病虫害等现象。

教师过渡:大家经过此次活动能产生自己的想法,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除了提一些建议,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呢?

其一,给市长写一封信――“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

其二,研究校园的花草树木,提出保护措施。

其三,写一写活动所感,在班级交流。

7. 教师总结活动,提出希望。

第7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3月12日 是中国的植树节,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于1912年05月设立农林部,并于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07月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0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03月12日 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象征着中山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我们知道,树木花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制造新鲜氧气,是“新鲜空气的加工厂”、“大自然天然的绿色氧吧”。它们还能够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等,对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它们还像一台巨大的空调,为我们调节温度和湿度,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洁净舒适。许多国家的护林实践表明,当国家森森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时,国家就不会发生较大地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正是有了树木花草的保护,才有了我们所向往的山清水秀,遍地碧草如茵、鸟语花香。

然而,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发展,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繁荣,人们对森林资源过度砍伐,对绿色植被肆意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人类曾经美好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变成了黄沙满天的荒漠,洪水无情地吞噬了人类的家园,蓝天白云已成为某些地方美好的回忆……有人曾经作出这样的计算,一棵树木的身价有多大?从它生产氧气、防止空气污染、保持水土、制造蛋白等方面来算,一棵树的无形的价值可达到近20万美元。而现在,人类为了获得一倍的经济效益,往往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更多的代价去弥补造成的毁坏。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6.5%,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感焦虑!如果毁坏树木花草,就是在毁坏我们自己的家园。

第8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二、规划部门在下达建设项目设计条件时要明确保护树木的要求。项目业主单位在制定设计方案中必须包含伐移树木的意见和详细具体的树木保护方案。规划部门在审查上报的设计方案时,要将实施树木保护方案作为重要审查内容。对能够采取不伐移树木措施而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或没有树木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案一律不予批准。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树木,切实做到能不伐除的树木,坚决不伐;能不移植的树木,坚决予以保留。

确需移植、砍伐树木的,项目业主单位须在取得规划审批之前向市园林部门和辖区政府提出申请,经市园林部门和辖区政府现场核实,由主要负责同志签署意见后上报市政府审批,并予以公示。

需砍伐或移植一棵树木的,须经主管市长批准后方可进行;涉及多棵树木的,须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树木移植要遵循“移一补一”的原则,即由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在确保移植树木成活的基础上,再补植成活同数量、同品种和不小于原规格的树木,确保城区绿量不减少、绿化质量不降低。

五、在市政、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通过的树木保护方案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树木实施有效保护。如发现树木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其停工、直至树木保护措施完全落实到位。

六、树木移植工作须由绿化管护单位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实施作业。移植树木须留冠留根,树冠主枝不得小于6米,根系不得小于1米。在起挖、运输、栽植过程中须做好树体保护工作,确保树体不受机械损伤。

七、移植和接收单位要认真填写苗木去向备案表和苗木交接单,做好交接及备案工作。接收单位要做好移植后的养护管理,确保树木成活。移植及养护工作须接受市园林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在住宅小区改造中,项目业主单位必须按照本意见认真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并实施严格的树木保护措施。各区园林部门要切实强化对小区树木的监管,真正落实“移一补一”的要求。

第9篇:保护树木的建议范文

林带选址、宽度方面的问题早期的林带,以“卫生防护林”为代表,对减轻有害气体污染、降尘、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因林带一侧紧挨着石化化工厂区,一侧紧挨着生活区,宽度为264m,且部分林带缺乏管理,林带形成断缺,随着化工厂区产能的上升,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相应增多,因没有预留敏感过渡带,林带后期管护时不能随着化工厂区污染气体、粉尘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改变,有毒有害气体影响到林带外的居民区,防护持续性效果欠佳。在即将建成的二工区林带中,内部林带因为原有房屋拆迁、市政道路、新建厂房等与林带建设的不同步,导致了林带部分地块断断续续,不能很好地成为一个整体,减弱了林带吸收吸附毒气、废气的效果。林带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林带结构是指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形态特征,林带结构直接影响着防护效果。在已建成的林带中,如省界林带二期,因厂房未拆迁等诸多原因,虽然位于石化厂区和金山二工区的下风向,林带应以紧密结构为主,通过多种植物的复合种植,最大限度地降低该处的污染,但由于宽度以及土壤的原因,该处在不进行大面积换土的情况下,只能种植灌木和地被,消弱了林带的防护效果。在二工区林带内部,因地块内项目还未全部明确,可能产生的污染也未全部明确,导致了内部林带在树种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影响了防护效果。

化工集中区防护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和建议

“因害设防”,与化工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按照生态园林和景观生态学理念,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在化工区规划设计时,按照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均衡性原则,应“因害设防”地规划安全防护林体系,在保持化工产业优势的同时又创造适宜居住的和谐生态环境,达到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共荣。防护林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从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共荣的角度来看,在与工业区同步规划的同时,应尽早于厂区投产前实施,使之初具规模,尽快形成安全防御系统,保护环境安全,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生产环境,尽早为化工工业与居住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宽度及林带结构要进行科学验证,合理布置化工集中区防护林带宽度及林带结构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风向及化工企业的污染强度,经过调查污染源、污染排放强度、上下风向、风速大小等因素,按照正常工况下污染源无组织排放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议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化工区与生活区的控制间距,防护林带宽度在这个间距内进行合理的布置。林带结构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上下行风向以及污染源,合理选择通透结构、疏透结构和紧密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使用。化工防护林平面布置形式化工防护林包括化工区的隔离林和内部的卫生防护林,隔离林一般宽度较宽,平面布置形式建议以带状结构为主,以园林养护道路、排水干渠分割为若干块状、带状单元,每一单元种植一种或两种建群树种,带状混交与块状混交相结合,形成林带植物群落镶嵌分布的形式。内部的卫生防护林包括道路、河流以及各厂区的防护绿地,平面布置相对灵活,以乔木形成林带骨架,在乔木林的前面适当地点缀一些景观树种,以功能为主的同时兼顾工业区内的景观。化工防护林树种选择林带的树种是组成防护林带的最小单元,化工防护隔离林最大的目标是“因害设防”,通过吸收、吸附有毒和有害气体、粉尘,保护生活居住环境,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故在树种选择上应选用生长抗性强、抗石化废气及毒气、滞尘、杀菌、减噪等功能好的乡土树种,适当选用一些抗性强、吸收毒废气强的外来树种。化工区内卫生防护林树种要依据企业所在地不同的立地类型特点,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状况,科学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又对有毒有害气体抗性较强及吸附作用、隔声效果较好的树种,坚持以防治污染和美化企业环境为目标,坚持污染防治效果和视觉景观效果兼顾。具体选择树种如下。抗乙烯树种:夹竹桃、凤尾兰、棕榈、雪松、龙柏、女贞、中山柏、五针松、罗汉松、桔、鸢尾、金盏菊、中华结缕草、百日草、、千日红、鸡冠花。抗二氧化硫树种:罗汉松、龙柏、桧柏、粗榧、侧柏、日本柳杉、夹竹桃、大叶黄杨、棕榈、女贞、樟树、栀子、山茶花、丝兰、石楠、柑橘、胡颓子、海桐、蚊母、枸骨、苏铁、厚皮香、八角金盘、广玉兰、樟叶槭、杨梅、黄杨、珊瑚树、华北卫矛、沙枣、柽柳、旱柳、紫穗槐、枣、构树、臭椿、朴树、白榆、鹅掌楸、柿数、无花果、楝树、桑树、合欢、刺槐、青桐、梓树、乌桕、槐树、丝绵木、香椿、柃木、麻栎、板栗、山楂、白蜡、无患子、八仙花、紫藤、地棉、紫薇、木槿、玉兰、腊梅、桃树、黄槿。抗氯气树种:龙柏、桧柏、侧柏、夹竹桃、大叶黄杨、棕榈、女贞、樟树、栀子花、柑橘、胡颓子、海桐、蚊母、樟叶槭、黄杨、珊瑚树、构树、桑树、刺槐、加杨、朴树、白榆、鹅掌楸、合欢、青桐、臭椿、丝绵木、槐树、华北卫矛、皂荚、白蜡、沙枣、柽柳、板栗、柿树、枣树、无花果、梓树、接骨木、紫藤、紫薇、地棉、木槿、黄槿、桃树、山茶。抗氯化氢树种:龙柏、黑松、夹竹桃、大叶黄杨、栀子花、茶花、小叶女贞、罗汉松、丝兰、黄杨、臭椿、构树、枫杨、丝绵木、加杨、朴树、白榆、枣树、无花果、合欢、华北卫矛、沙枣、柽柳、槐树、加杨、接骨木、乌桕、垂柳、樱花、八仙花、紫藤、紫薇、木槿、锦带花、丁香、木芙蓉、玉叶地棉。抗二氧化氮树种:龙柏、黑松、夹竹桃、大叶黄杨、棕榈、女贞、樟树、构树、广玉兰、臭椿、无花果、桑树、楝树、合欢、枫杨、刺槐、丝绵木、乌桕、石榴、酸枣、旱柳、糙叶树、垂柳、蚊母、泡桐。抗硝酸雾树种:罗汉松、臭椿、无花果、桑树、石榴、泡桐、木槿、木芙蓉。抗苯树种:棕榈、女贞、无花果、楝树、桑树、悬铃木、枫杨、喜树、梓树、接骨木、月季。抗苯酚树种:棕榈、女贞、无花果、楝树、桑树、悬铃木、枫杨、喜树、梓树、接骨木、月季。抗氯乙烯树种:泡桐、紫藤、美人蕉。抗烟气树种:侧柏、臭椿、槭树、构树、梓树、银杏、山皂角、白蜡、落叶松、枫香、加杨、刺槐、榧树、白榆、榉树、女贞、榔榆、山茶、柳树、麻栎、无患子、青冈栎、悬铃木、广玉兰、厚朴、桑、鹅掌楸、冬青、皂荚、梧桐、椿树、七叶树、糙叶树。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