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精选(九篇)

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

第1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环境问题频发,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随着国家对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大学生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真实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和高职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我们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进一步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

1 高职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样本说明

为了保证调查的普遍性、可靠性,本次调查以旅游财经系、农业系、基础教育系、医学系、艺体系5个系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农村和城市)的高职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71份,收回问卷364份,有效问卷收回率98.1%。被调查者中:男生占38%、女生占62%;农村学生占80.2%、城市学生占19.8%;以上各系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旅游财经系13.5%、农业系23.4%、基础教育系17.4%、医学系20.7%、艺体系25%。

1.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环境关注意识、环境认识意识和环境行为意识。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也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

1.3.1 环境关注意识调查

结果显示,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等环境基础知识的学生仅为15%。关于“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校园宣传占有率为零、新闻媒体为75%、书本教材为25%(主要是农业系的学生,该系开设环境类课程)。对环境基础知识的调查反映出高职学生环境知识薄弱,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单一,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度不够。

1.3.2 环境认识意识调查

为了考察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该调查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学生评价自己的环保意识“一般”,仅有10%的人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高”;在提及购买价格更高且更节能的电器时,有72.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而大多数城市学生选择“会”;对于垃圾实行分类的问题,被调查者都认为“有必要”实行,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 当问及如果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会降低生活质量时,有56.8%的人选择“不愿意”,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农村学生,绝大多数城市学生都选择“愿意”。说明学生的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城市学生的环境认识意识高于农村学生。

1.3.3 环保行为意识调查

在日常环保行为调查中,高职学生的环保行为与其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调查显示:对一日三餐中使用最多的就餐工具,有73%的人选择一次性的餐具(其中,城市学生占85%,男生占80%);68%的学生表示“不会节约用纸”(男生占65%、85%的城市学生);购物时是否会使用环保购物袋,71%的学生选择“不会”,在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男生和城市学生,29%的学生选择经常会,其中,绝大部分是女生;当问及是否会节约公共场所像宿舍、教学楼的水、电时,30%的学生选择“会”,70%的学生表示“不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关注意识、环境认识意识明显超前,相反的,城市学生的环保行为相比于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又明显的滞后;女生的环保行为明显的高于男生。

1.4 结论

①高职学生的环境知识贫乏、环境认识水平总体偏低、环保行为亟待进一步的提高。农村学生环境知识的储备比城市学生要薄弱,但是环保行为意识远高于城市学生。

②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环保行为与生源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环保行为与性别有关;环境知识、环境认识水平与环保行为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③高职院校要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环境类课程,以扩展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行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保氛围。

2 高职教师环境教育状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及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以学院不同性别、职称、学历的教师为对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95.6%。被问卷调查的教师中:男性为22.9%、女性为77.1%;高级职称占20.9%、讲师占51.2%、助教27.2% ;学历为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师分别占68.6%、30.2%、1.2%。

2.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性别、教龄、专业、职称、学历等;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如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教师的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教师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

问卷中有4项内容是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基本认识的题目。当问到如果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您是否支持时,90%的教师选择支持,10%的选择无所谓,没人选择反对。在问到抓好环境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时,所有的教师都选择“有益”,说明教师们都认同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及社会上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时,教师们是各抒己见,39%的人认为是地方一把手,34%的人认为是普通百姓,27%的人认为是地方领导,这也充分说明了环境教育的不到位,从地方一把手,到企业领导再到普通老百姓环保意识较弱、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不积极。

2.3.2 高职院校教师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

意识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对待环境的观念和态度决定了环保行为的实施情况。

2.3.2.1 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

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包括了教师的环境意识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意愿。首先从教师环境教育参与意愿来看,有67%的教师愿意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13%的教师没想过,15%的教师认为环境教育与他们所教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与别的课程关系更为密切,5%的教师不愿意参与其中。表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意愿来参与环境教育。其次从教师的自我环境意识来判断,有69%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比较强,经常谈到,但具体的环保行动做的并不够,51%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很强,能够以身作则,没有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不强。

2.3.2.2 教师环境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要做好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既与教师环境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关,又与教师环境教学方法、手段有关,同时与教师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学习或培训有关。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9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仅有7%的教师参加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或学习。针对大学里环境教育所选取的最好形式,32%的人选择外出参观,实地调查,29%的人选择录像、视频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案例为素材,18%的教师认为要以课本为主,普及环境知识,21%的教师认为在普及环境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录像视频教学巩固基础知识,再辅以实地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3.2.3 学校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当问及学校领导是否支持环境教育时,88%的人选择了不知道,9%的教师选择应该支持,3%的教师选择不支持,选项后面注明原因是环保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短期内看不到政绩。当问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对环境教育的看法时,60%的教师支持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将环境教育类的课程作为必修内容来学习,13%的教师表示没想过,23%的人表示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有4%。

2.4 结论

①大多数教师都具备良好的环境教育品质,对环境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②学校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环境教育师资的系统培训。

③高职教师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水平与教师的职称、学历、性别、教龄没有关联性。教师们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也不一致。

3 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建议

3.1 发挥高校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学科的综合教育。贯彻落实2011年环保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部门,来协调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计划、目标,把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3.2 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的环境知识培训,鼓励师生参加环保类实践活动

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的环境知识培训,给高职学生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环保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为人师表”,加强环境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环境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建议在高职院校开设《环境

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等公共必修课。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积极参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日等重大的环保公益活动日,既能长知识又能起到宣传环境教育的目的。

第2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国俄亥俄州NDCL高中(留学) 克里夫兰 44024

[摘要]对沈阳市不同年龄结构的市民进行了环保意识调查,在分析了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市民环保意识的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以一个高中生的思考视角提出了学校教育、政府宣传等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对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市民;调查问卷;环保;垃圾分类

引言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的大中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飞速提升、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大中城市的环保问题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让市民从生活入手做好环保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结合对沈阳市随机50位不同年龄结构(10-65岁之间)的市民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市民的环保意识现状,包括对环境的认识、环保的认识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从学校教育和政府宣传两个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调查问卷包含环境的认识、环保的认识两部分内容,每部分有5道问卷题目。

1.对城市环境的认识

市民对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认识的调查题目有5项,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综合图2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市民对城市环境总体满意度并不高;认为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和汽车排放;对工厂的废物排放情况了解不够;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不好。而对河道水质满意度较高,这是得益于政府近年来对河道治理取得成效。

2.对环保的认识

市民对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认识的调查题目为5项,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综合图2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市民普遍认为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废气和废渣排放;平时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上网和书报,教育和政府普及方面力度还不够;对垃圾分类了解不够;市民整体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3.对提升市民环保意识措施的思考

通过上述市民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看出,市民对所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来高,但对如何进行环保,特别是如何从自身生活做好诸如垃圾分类投放等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的提高是个复杂过程,但其影响却是惠及子孙万代的。所以,要想做好社会的环保事业,首先应该从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入手。下面就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途径和措施作如下探讨。

(1)依托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环保意识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针对学生实施环保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应该积极承担起在校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城市的中小学还是有很浓的“应试”教育氛围,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不系统和深入,即使有这样的课程也流于形式。反观美国中小学,十分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形象生动的课程,还成立“环保社”,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的从事环保活动,如:公园海滩捡拾垃圾、做垃圾分类投放宣传等。所以,学校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过程中,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制定长久和系统的环保课程教学计划和大纲,根据环保形势的不断变化,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特别注重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环保知识教学经验。其次,成立“环保社团”,由该组织自发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和社区参与环保活动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环保教育,同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如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方法等。最后,在学生环保知识考核过程中,要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计划、撰写环保调查报告等,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环保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

(2)依托政府宣传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除了依靠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外,政府有效的宣传引导更是提升全社会市民的有效途径。目前,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多停留在平面新闻媒体、电视新闻报道等层面,而且多是报道的负面新闻和案例较多,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真正的环保知识宣传和引导工作不具体,环保工作落实不深入。以涉及千家万户的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为例,大多数城市街道已经设立了分类投放垃圾箱,但调查问卷反映垃圾分类投放得效果并不好,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太麻烦,二是不太清楚如何分类。这两个原因都和政府的宣传和引导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对于如何进行分类,大多数市民都不清楚。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进行环保意识的引导和宣传,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环保设施设备,特别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环保设施,如分类投放垃圾箱,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室外的垃圾箱加大尺寸,以便能在箱体上列出分类明细,便于投放时明确分类;而居民住户内免费赠送小型分层分类投放垃圾箱;其次,政府应通过电子显示屏、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系统的环保知识宣传;最后,要通过政府引导,发挥社区作用,积极组织居民家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学习以及环保实践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升市民环保意识。

4.结论

通过对沈阳市不同年龄结构的市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由数据分析了目前市民环保意识的现状,并提出了为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学校教育、政府宣传两个途径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当前,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逐渐重视,省市各级政府针对城市环保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特别是对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居住的城市环境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朱丹,高晶晶.市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技,2011(06)

第3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一、幼儿教育环保中的问题

(一)光说不做

目前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仍然只停留在光说不做的阶段,就是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说教的层面,与幼儿认知的发展规律是相反的。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够完善,对于周围的事物认知大多数都是依靠知觉和亲身的感受。所以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要从激发幼儿的环保的兴趣为突破口。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积极进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而且一些教师本身的环保素养不高,而且环保行为不足也是造成目前光说不做的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做不到与其他领域的结合

当前的幼儿园环保教育中,环保教育都是单独并且有专门的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所以忽视了与其他领域的结合,这种分离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某些程度上有助于幼儿环保意识的提升,但是整体来看效果不是很好。

二、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和社会教育完全不同,跟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同样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这是由于幼儿的成长特点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是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来讲的,所以我们认为有儿童的环保教育应该有如下要求:

(一)渗透性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刚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进行苦口婆心的讲解,这都与幼儿认知的发展规律相违背,只有让幼儿有着亲身体验,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体验,结合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将环保理念和行动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趣味性

幼儿的思维模式大多数都是具体形象的,这就造成了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让幼儿掌握,所以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很枯燥无味,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导致幼儿根本无法提起兴趣,应该采取生动丰富的形式,强调在生活中幼儿的学习和参与,将环保教育和儿童的生活与社会进行结合,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拓展,从而达到环保知识的趣味性。

(三)激励性

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这种不成熟不仅仅只表现在生理上,还有心智上的不成熟。在一些价值和对错的判断上,幼儿主要依赖于成年人的引导。如果他的行为被成年人否定,他们就不会再去做,并且会改正过来,但是如果成年人对他们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儿童便会更加想去做这件事。所以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的日常环保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进而促进幼儿环保素质的进一步加强,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

教师是幼儿园开展环保活动的执行者,也是环保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环保教育的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环保素养,请环保局的人来幼儿园对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学习环保知识,然后促进幼儿教师的情感发展,可以组织教师到附件的环保工作场所进行参观和学习,让教师切身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环保素养。

(二)让环保教育和幼儿活动相结合

环境不仅仅只表现在教育这方面,只有环境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认知,被称为教育内容或者教育材料,这样才能称为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幼儿园的环境建设,这样才能让幼儿通过好的环境熏陶,与周围的人、物进行交流和互动中体会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首先幼儿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校园风气,可以将幼儿园建成绿草如茵、生机盎然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幼儿园,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上贴出环保为主题板报等等。这种环境的氛围能够体现出学校师生对于环保的共同追求,有助于营造全园共同参与到环保教育中的氛围。

(三)将环保教育与其他领域结合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其他的领域中,比如幼儿园的语言、社会、美术、音乐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将环保的意识、做法、理论统统加到这些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起来。把大自然作为进行各领域活动的资源,在科学领域可以展开对于一些植物和动物的认知,可以将环保意识逐渐渗透进去,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比如保护动物植物、节约用水、认识家乡土特产等等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

结语

第4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三辰影库、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建构主义、活动教学、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课题的提出

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从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连年不断,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因此,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正因为如此,通过电影教学,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已成为当今幼教工作者丞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借助于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工具,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交流,最后,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对知识的意义的理解。

2、情境化学习理论

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是情境化的,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环境是学习者所不可避免的整体的一总部分。情境化学习理论坚持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当置于一个真实度很高的情境中;二是学习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因此,也就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3、活动教学理论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为,活动是认识发生的前提。活动可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学习的发展是内部活动的外部活动双重建构的过程。“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宗旨。通过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在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感性认识,最终,活动实现内化,促进学习思维逻辑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主体的整体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4、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具有阶段性,他指出:

第一,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

第二,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是非连续性的;

第三,阶段间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照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三、过程

(一)假设:科学运用电影教学,能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提高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变量:

1、自变量:将三辰影库中的300多部优秀影视片,按内容和适合孩子年龄段观看进行分类,并利用电影媒体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反复看、分段看,同时精心设计导语,科学合理地开展影前、影中、影后活动。

2、因变量:幼儿认知水平、环保意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干扰变量:①教师科研水平起点较低。②幼儿家庭背景不一,年龄有悬殊,个体差异较大。

(三)对象:3-5岁,各年龄组平行班中确定两个实验班。

(四)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分析,是我们幼儿园进行电影课实验的主要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不识字、没有文字记录能力,这就要靠老师通过观察了解认识幼儿,正确地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以便及时地采取对策,解决问题。

2、调查问卷法:是幼儿园进行电影课实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书面调查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料,并不受空间的限制。

3、电话访谈:通过与家长电话交谈获取信息,了解幼儿电影课实验前后在家的一些真实表现和家长的一些看法、见解,此方法灵活,获取的信息更为详细。

4、行动研究法: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和协作性的行动研究,借助于家长等外部人员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随时记录行动效果,并及时调整行为方式。

(五)目标

1、让孩子们能看到中外影片中的“精品”,使孩子开阔视野,了解自然和社会。

2、通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富有感染力的中外优秀影片,借助现代教育手段DD多媒体、电视、VCD、录相等最新传播载体,促进孩子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主动关心和保护周围环境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3、探索电影与幼儿园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个领域有机结合,并通过电影与活动的结合,探索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4、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探索具有幼儿园特点的电影导看模式。

5、通过实验,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六)原则

1、选片原则:

①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子课题实验需要选片,可适当补充影片。

②片长限度:根据幼儿生理和年龄特征,每次观影时间小班不超过30分钟,中、大班不超过40分钟。

③集数限度:影片过长采取分段看。

2、教育相结合原则:

①观影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从不同领域、以不同形式,挖掘电影教学与幼儿园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个领域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②与主题活动结合,如绿色承诺活动、节日活动等。

③与家庭、社会结合,通过问卷、电访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并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活动,让家庭、社会了解、关心、支持电影课实验。 四、结果

在国家课题组、省二级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在园课题组的组织、策划下,实验教师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根据影片内容、孩子的心理特点、课题实验的需要,对影片进行了归类。

我们将三辰影库300多部影片分发到老师手中,让老师带回家利用休息时间观看,熟悉影片的主要内容,写出每部影片的内容提要,并根据影片内容将影片分为环保类、语言类、科学类、社会类、艺术健康类和其他类。然后,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老师则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需要以及课题实验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影片供孩子们观看,为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总结了一套符合幼儿园特点的观影模式

电影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目的性,如何充分发挥电影的教育作用,让幼儿通过电影接受环保教育?在实验中,经过探索发现,一部有趣的影片孩子们会百看不厌,而一部太长的影片孩子们则不能一次看完。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观影新模式,即:反复看、分段看。反复看,就是将选定的影片,在不同的时间内多次反复组织幼儿观看,但每一次观看老师都要进行不同的重点指导,使幼儿加深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分段看,就是老师将较长和内容较难理解的影片,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成几个片断,组织幼儿在不同时间内观看,进行连贯的指导,使幼儿不至于人为地将一部影片割裂开来,以达到观影的效果。

(三)形成了一套幼儿园电影导看“三部曲”模式

电影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与幼儿园其他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如何指导幼儿看好一部影片,是摆在我们课题组老师面前的又一新“课题”,老师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研究,拟定了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电影导看“三部曲”,即影前导语、影中指导和影后小结。影前导语的设计在观影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影前导语能充分调动幼儿观影的兴趣,并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影中指导在观影活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幼儿对影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突破性的理解,从而使幼儿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影后小结是观影活动中的关键,观影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对影片内容作出正确评价,并找出学习的精典。通过电影导看三部曲,使每一部影片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育功能。

电影课能提高幼儿素质,这一课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幼儿对电影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我们采用电影这种融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可以看出,幼儿最喜爱看动画片。因此,我们在选片时,特别注重选择幼儿喜爱的影片,如《小鹿斑比》、《海尔兄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鹿与康太》等等,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运用调查研究法,验证了电影课促进幼儿环保认知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形成和环保行为的养成的可行性

我园开展《电影课促进幼儿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环保意识》的实验研究,目的是通过电影课促进幼儿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主动关心、保护周围环境的情感、态度,并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而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形成才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终极追求。

用提问法和观察法对这170名幼儿进行了环保意识、认知、行为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1、电影课促进了幼儿环保认知水平的提高。

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环保行为的养成和发展,是以环保认知的掌握及积累为基础。幼儿只有在了解掌握了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方能建立环保意识。就电影课对幼儿环保认知方面的影响,我们分年龄组设计了不同的问题,对幼儿进行了测查。

结果表明,电影课对幼儿环保认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通过电影课让幼儿了解连家长也知之甚少的环保知识,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的环保知识,提高了幼儿的认知水平。

2、电影课促进了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

幼儿的环保认知水平提高了,环保意识也逐渐形成。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分小、中、大年龄组同样设计了不同的问题。

结果显示,小、中、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了,这说明电影课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3、电影课促进了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

幼儿虽然可塑性强,易受引导和训练,但他们行为的稳定性差,还处于习惯养成初期,电影课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幼儿的环保认知,意识支配行为,幼儿的环保行为增强了,通过教师的观察可得出结论。

结果表明,经过电影课实验,幼儿形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实践证明,电影课有利于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

(五)电影课使家长受到了环保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实验中,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谈,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看电影,将影片带回家与家人一起看,并不断将幼儿园的实验活动向家长展播等形式,使家长受到了环保教育,产生了互动的教育功能。

结果表明,通过电影课实验,家长的环保认知水平提高了,环保意识也增强了。

(六)电影课实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不断地组织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如全市绿色承诺活动、上街发宣传单宣传环保、清洁城市DD捡垃圾、植树节植树等活动,并通过电视台对我园科研活动的追踪报道,以及老师不断撰文发表在萍乡日报上,特别是进京参展喜获多项荣誉,加大了电影课实验的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不仅了解了电影课,而且密切关注并大力支持幼儿园的电影课实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分析与讨论

1、电影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认知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注意力易分散,不持久,要利用好电影集光、声、形、色为一体,具有趣味性、形象性、艺术性,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能吸引幼儿的特点,发挥电影教学的作用。

2、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电影导看模式

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受其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电影导看应该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影前的导语设计和影中的及时指导是电影课导看的关键,让幼儿反复看、分段看是幼儿园电影课的主要导看模式。在导看中,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导看语和模式,以达到观影效果。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电影教学效果更佳

电影课与幼儿园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有机结合,为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每看完一部影片,从不同领域、以不同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如情境表演、讲故事、演电影人物、画电影、设计时装、宣传、以大带小等活动,能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电影教学的作用。

4、电影课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第5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有关“资源”、“环境”、“生态”的表述同以往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相关文献的表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相关文献有时不提“生态”,只将 “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譬如:

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时,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就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时,十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其中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时,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虽然没有出现“资源”、“环境”、“生态”字样,也是分别对应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因而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此外,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十报告明确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中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如此等等。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最全面、最完整的正确表达,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上不同于以往一些相关文献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功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样,人们对于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要站在正确认识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任务的高度,以及正确认识报告体现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特别强调上述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正确性,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表述出自十报告,更是因为这种表述符合生态学原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

其中,所谓“资源”,泛指“自然资源”,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它具体指的是在该国领土和可控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资源的总称。通常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主要是森林)资源、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五大类。

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前者称为“原生环境”,后者称为“次生环境”。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酸度等)和生物环境,后者构成其他有机体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它代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非生物环境既是生命活动的空间条件,也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

这就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生态是分别体现自然对于人类不同功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正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对立”,指的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主要指它们强调和体现的自然对于人类的功能不同。其中,资源强调的是实体功能,体现为自然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环境强调的是客体的“受纳功能”和“服务功能”,体现为接受并容纳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无用副产品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繁衍提供栖息地等直接与间接有用性;生态强调的是主体(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状态及主体与客体(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功能,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

这里所说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统一于自然这个整体,都是自然对于人类功能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定义的,都是能为人类提高福利水平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因而都属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的范畴。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就没有资源、环境、生态可言。

二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的区分,而不是对特定的自然物质实体的区分,不是把自然存在的要素硬性地区分为资源、环境、生态。换句话说,资源、环境、生态作为自然对于人类功能的体现是自然界所兼有的,也是同一自然介质所兼有的。以森林为例,我们不能认为这片森林具有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等资源功能,那片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容纳废弃物、减低噪声和提供生存游憩空间等环境功能,还有一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而应认为同一片森林同时兼有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一旦人们为了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则不但其资源功能遭受破坏,其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必将遭受相应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十报告做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论断,其道理就在这里。

三是指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里说的转化,主要指资源、环境、生态在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中的地位的转变。就是说,它们在人与自然功能关系中的地位会随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还以森林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凸显,森林的资源功能被摆在第一位,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林业建设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人们又意识到“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森林的第一需求”,国家也相应做出了“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战略调整,森林的生态功能也取代资源功能而成为了首要功能。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并做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判断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的部署,正是上述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其主要表现是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即将“生态”混同于“环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环境”的范畴,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如此等等。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都时有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学术理论界,这一情况起初是由某知名学者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的发言引起的。当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该学者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将“生态”与“环境”联结在一起的新名词。

本来,在该学者提出“生态环境”这个新名词后,如果将其视为联合词组,即将其理解为“生态、环境”或“生态与环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后的情况却是:在我国一些官方文件和新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的“生态环境”一词,往往被误用或误认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亦即“生态的环境”,这就把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弄混淆了。譬如:

2003年,在我国的一个对外文件白皮书中就曾出现过作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一词,在译成德文时,就曾经遭到德国人的质疑。

后来,有些学者又在学术论文中主张将“生态环境”一词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这一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此外,在研究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时,更有许多学者把“生态危机”包含于或归结于“环境危机”,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只将其称为“环境危机”,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这种把“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也常常把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事项混同于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譬如:

在设立全面涵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职能的“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时,只标明“资源和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致使人们误认为其中的“环境”已经把“生态”包含在内。

在区分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能时,常常将诸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职能混同于污染防治等属于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准确的把握,给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召开全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关工作的会议时,只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实际上也是误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混同于环境保护工作,致使承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职能的部门无权参加这类会议或者无权在会上发言;

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只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因素纳入其中,而将生态因素混同于环境因素,或者将生态因素归入环境因素,致使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在该核算体系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十报告在谈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生态”因素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照本文前述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十报告和报告所依据的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只讲资源、环境而不讲生态,或者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都是同上述十报告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也是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事实上,十报告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全面、正确、完整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现实中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有力澄清与矫正。因此,笔者有理由期盼并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十热潮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将有望逐步得到澄清和改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人类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某些习惯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也很难设想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会随着十的召开而很快改变,弄不好还可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十报告已经做出了不同于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明确表述,人们对此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仍应引起适当的注意。

我们如此强调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是因为真正弄清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体现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上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加自觉地把资源、环境、生态并列为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同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更加自觉地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上所述,根据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生态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懂得资源、环境、生态的状态如何事关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懂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和谐的标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恶化的体现;就会懂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上述“严峻形势”已经不是仅仅涉及资源、环境、生态中某个单方面、局部性的一般问题,而是全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的全方位、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对于全面增强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大力增强人们积极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过去,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正确认识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就为全面落实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和努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譬如,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三个关键词,就会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这三项任务都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推进,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为这三项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再不会只重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懂得了生态和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就会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对十报告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一指示的认识并将这一指示落到实处,而不会再将生态系统保护混同于或归结于环境保护;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会切实提高对十报告关于“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科学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十报告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进而从资源节约入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4.〔英〕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K.A.沃科特 J.C.戈尔登等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丁圣彦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曹克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核算框架与实现途径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黄秉维: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青还:“生态环境”在德国有争议,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4月9日

11.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工程院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编)2005年第7期(总第93期)

1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绿色消费;大学生;环保可持续

一、引言

当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发展动力枯竭,传统道德的衰落衍生大量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问题,消费品受到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此情况下,生态学者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人们传播绿色文化,关爱环境,关爱健康。

绿色消费是一种消费观念。国际上将其内涵概括成5R,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1]在中国,普遍接受的“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能,实现可持续消费。[2]

从含义来看,绿色消费是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要求的消费模式,是极具推广价值的理念,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践行。大学生是社会上庞大且特殊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在消费内容、心理、行为等方面呈现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推动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的实践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阶段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提升绿色消费的态度和意愿,促进主动的绿色消费,对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征明显,呈现出消费水平差距大、消费多元化、消费超流行和前瞻性、追求个性化、自主意识强几方面的特点。[3]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消费潮流。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绿色消费问题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对日常环保的关注;对节能行为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意识4个方面。问卷形式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两种,综合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研究来看,描述统计是最能展现调查全貌的,直观简洁的统计方式,这里也将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描述统计对问卷进行分析。

本研究立足于北京林业大学,以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展开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设计问题,注重调查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选取7个学院共120人填写调查问卷,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共有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85.83%。其中被调查男学生39人,女学生64人。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103名大学生中,52人认为他们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占总人数的50.4%;46人表示对其并不了解,占到总人数的44.7%;选择我很不了解的只有5人,没有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调查设置了关于绿色消费知识的细节题,用五个选项阐述了绿色消费的5个范畴,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他们认为属于绿色消费内容的选项。但52个在第一题选择“了解”选项的人中,能将5个选项全部选中的只有21人,在选择“不了解”的人数中有17人全部选中,概念认知正确率为36.9%。可见大家虽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认知并不清晰,概念模糊。统计结果如图1。

(二)环保关注度问题

关于大学生环保关注度的问题,主要通过其对商品绿色标志或环保标志的认知和对待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两方面来考察。绿色产品标志或环保标志是商品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全过程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保证。大学生是否会留心产品的绿色标识,可反映出他们的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偶尔关注”绿色产品标识是被选择次数最多的选项,百分比高达73%,其次“从不关注”和“经常关注”两选项有11%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环保标志的人只占少数。

大多数学生对绿色标识和相关环保认证的关注度不高,随意性大,未形成较好的环保意识,经常关注的人数过少。

一次性消费品包括一次性碗筷、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这些商品不能被重复使用,生产过程对外排放的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此类产品质量并不可靠,经常使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丢弃后处理困难。问卷选取了大学生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与对绿色标志的关注态度呈现一样的山峰趋势,选择“偶尔使用”的人最多,只有一位同学选择“每次都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环保可持续的认识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身不环保行为,减少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三)校园节能意识与节能行为

校园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往往离不开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环保购物等。若每个学生都能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环保出行,将会为社会节约庞大的资源,减轻水电供应负担。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文明将不再是空谈。为了了解大学生节能意识,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法,让被调查者为公共交通出行、节水、节电、环保购物、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5个环保行为评分,5分为最重要,1分为最不重要。结果显示,93位学生将公共交通出行评为5分,未评5分的学生认为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也很环保;几乎全部的同学都认为节水节电是最重要的;87位同学将环保购物评为5分,82位同学将废物回收评为5分。

但现实的校园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随处可见,废旧衣物书籍回收再利用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参与同学少,环保购物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环保节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

可持续发展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这一理念,例如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的回收并妥善处理,对消费品进行循环使用等。问卷以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二手书籍回收利用为例,研究大学生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从图3可看出,大学生对废旧电池回收与垃圾分类关注少,但对二手书籍回收再利用关注度很高,这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认为,虽然社会广泛呼吁垃圾分类与废旧电池回收,但落实情况并不好,相关硬件软件服务跟不上。人们希望做到垃圾分类,可分类之后没有对应的回收条件。居民间能响应的少之又少,也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垃圾分类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一情况切实反映在校园里。废旧电池回收也面临同样的尴尬,生活中少有人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回收问题更无从谈起。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绿色消费认知与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较低。多数人不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对内涵认识较为模糊。绿色消费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公众对其了解还不够,这样的现状必会导致绿色消费无法普及,无法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从2008年开始,学者们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但得到的结论一直是认知程度较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虽有转变但不明显,绿色消费理念还需普及。其次,大学生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不够好。大学生是素质高群体,但这个群体的环保与生态文明意识并未明显优于社会其他群体,这一点会极大影响社会的节能环保实践。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环保意识但不强烈,虽关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但停留在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的阶段,环保理念未能深入人心。能做到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人过少,但对此表示毫不关心的人数也非常少。

(二)建议

针对大学生而言:提高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 加强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与宣传是关键。学校作为传道授业的知识殿堂,在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的方面能做许多工作。学生自身也可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认知水平。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习科学的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非常有必要。大学生应积极了解绿色消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自觉拓宽获取绿色消费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态度。[4]这样,绿色消费才能落到实处,全面发挥作用。

针对企业而言:企业为其产品进行宣传促销、实际体验等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消费者灌输绿色消费的思想。因此基于企业的角度,可以考虑:(1)积极实践绿色营销活动。绿色营销是指:在满足消费需求、争取适度利润的同时, 注重环保减少污染, 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和活动。[5]企业想要取得长久成功,发展绿色营销是关键。销售过程应注意保护生态,推广绿色健康产品,确保产品营销过程的绿色环保。(2)加大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教育。鉴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普遍较弱,企业在进行产品推广前应首先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宣传,为后续营销活动打好基础。(3)制定合理销售方案,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绿色产品往往依据现实情况而定,选择产品时更加注重质量和价格因素。如今高校的绿色产品市场并未引起各产品厂商的关注,考虑大学生消费现状,企业应当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控制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适时适度将绿色产品投放高校市场以获得销售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秋剑.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2:35-36.

[2] 赵明辉.绿色消费_新世纪的消费主题[J].北方经济,2001(05):36-39.

[3] 张天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04:265-266.

第7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85-02

一、引言

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1]环境文化是人类在对环境危机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环境保护共识,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馈,在人类与环境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正确的发展理念。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是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环境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然,即: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取得的成效

1.制订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

辽宁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等部门共同主办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农村环保工作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成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一把“生态尺子”,实行一票否决制。[2]2013年,辽宁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对辽宁农村环境的治理任务。2014年1至同年11月,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共9个,涉及资金4079.2万元。

2.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试点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旨在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对示范村实行村庄亮化,环境美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管理优化;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垃圾站,文体广场,路边沟村内水渠等,农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盘锦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以整治环境为突破,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绿化、畅通、碧水等九大类工程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同步推动,宜居乡村建设大步迈进,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映了美丽中国、美丽辽宁、美丽乡村在盘锦的生动实践,打造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升级版。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环境文化意识淡薄

辽宁省有11 595个行政村,农民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农村环境成本的承担者、农村环境保护的旁观者。由于农民受保守思想的束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治观念也很淡薄,导致农民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仍然很淡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还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量喷洒农药、化肥,都体现出农民对破坏环境行为缺乏认识和自我约束。农民普遍认为农作物要生长,施肥是关键,但是据农业部门测定:农民在农业中所使用的化肥,只有30%左右被农作物所利用,其余的则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或挥发损失。农民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在农民的意识中,环境法律、法规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忽视了法律是维护自己权利的保障。

2.政府部门对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妥协与忽视

辽宁省很多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堪忧,缺乏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的实力。农村环境物质基础设施投入仍然缺少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由于乡镇政府与排污企业常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导致乡镇政府出现一些“不作为”的现象。一些污染企业本身就是乡镇集体企业,污染企业的利益与乡镇政府利益不可分割,导致乡镇领导对相关企业的污染情况采取包庇、隐瞒的态度,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农民权益的严重侵犯。

三、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环境文化教育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

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先行。环境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对农民的环境教育要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更重要的是要贴近生活,有针对性,政府要有措施作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应该从学生抓起,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学生普及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对环保有所认识。针对成年人要开展一些短期培训,普及环保知识,使环保知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村的环保宣传一定要做到位。

2.推广和培养环保技能,发展生态农业

要加强环境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农业集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为一身。对当地农户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培训,安排培训经费,用于印制相关培训资料、打造生态示范田等,引导农户减少对化肥和农药依赖。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环保技术,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技能,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先进的生态农业。利用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把农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大型养殖基地里,运用无公害化处理技术,实现猪粪尿无臭化处理、有机肥加工、沼气加热,发电等一条龙模式;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杜绝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对土地只用不养的行为,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无机质提升等地力保护项目。

(二)保障农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性地位

1.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

由于农民自身在知识结构、法律认知能力方面水平相对薄弱,对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农村污染相关信息的公开是保障农民环境知情权的有力保障。只有农民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农民才能对自己的环境权益做到更好的保护,才不会出现粗暴、无序的维权行为。

第8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一、环境意识概念界定

目前,环境意识概念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但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内涵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将环境意识简单地定义为:对环境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具有的认知、理解和行动能力。它包含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环境观。环境意识首先是一种认知和态度,是在对环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基础上形成的环境伦理观和道德观,是环境意识的核心;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是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理解;环境行动。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倾向。综合来看,环境意识既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能力:具备环境意识的人应该具有正确的环境观、掌握基本环境知识、养成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更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

二、环境意识调查设计

(一)测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目前有关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在内容上比较相近,甚至有不少题目都是一样的。本文借鉴现有的问卷内容,结合对环境意识概念及其维度的界定,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尝试着设计一套测量指标体系。

本套指标体系总体上包括环境观、环境知识和环境行动三个测量维度,以标准化得分方式来表示一个人环境意识水平高低,满分为100分。其中由于环境观是环境意识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所以在总体上按照4:3:3的比例在这三个维度上分配分值,即环境观占40分,环境知识和环境行动各占30分。在每一维度上进一步分别设计若干测试题,以对测试题的回答情况计算得分来表示环境意识水平。

环境观。有关环境基本认识、态度及评价:您认为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您认为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您认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怎样的?您认为我国环境总体状况如何?您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工作吗?

环境知识。包括环境术语和基础知识。环境术语选取的方法是通过百度检索常见的环境术语,选取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沙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赤潮,光污染,厄尔尼诺现象和生物入侵,环境知识测试题为:“‘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含磷洗衣粉对河水、湖水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和“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环境行动。具体测试题是:“如果学校(社区)开设专门的环境知识课程,您的态度是?”“您是否关注媒体上的环境信息?”“在公园的空地上就餐后,发现周围有人留下了一些垃圾己经离开,您会怎么做?”“如果您家附近新建了一家造纸厂,您觉得其污染了环境,您的首选做法是什么?”“如果学校(社区)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您是否愿意参加?”

(二)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于2006年6月进行,研究仅以大连理工大学所有在校本科生为总体,从中抽取2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是运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200个宿舍房间,再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房间抽取1人作为最后的调查对象。如抽中的大学生因故不能填答问卷,则以同寝室邻床大学生代替。如抽中房间所有4人都不能填答问卷,则以邻近房间代替,回收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95.5%。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

按照指标及其得分标准计算,可以得到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基本数据。反映环境意识水平的总的平均得分是73.6,最低只有25分,最高则是满分100。由于没有可以比较的参照群体,不能评价大学生的这个环境意识水平到底怎样。但根据数据本身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中等水平的数字。

其中,环境观、环境知识和环境行动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0.4、25.0和18.3分,换算成百分制分别是76.0、83.0和61.0分。从中可以看出,环境知识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环境观平均得分,环境行动平均得分最低,并且只有环境行动平均得分低于总的平均得分 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表现相对欠缺、滞后。

(二)不同特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

以自然和社会属性为区分标准,比较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情况得到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女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要高于男大学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环境意识水平上差距不大,大一总的平均得分为72.3,略低于大二、大三。(3)文科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以及在各个方面的平均得分都要高于理科专业大学生,(4)农村出身的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要好于县级城市和大城市出身的大学生。(5)从总体上看,家庭收入越高的大学生环境意识各方面表现都要逊于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

经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性质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积矩相关分析显示,家庭收入水平与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及环境行动平均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就是说,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及其在环境行动方面的表现越差。但是皮尔逊相关系数都很小,说明相关程度比较低。总体上可以认为,不同特征的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相差无几。

(三)大学生环境意识其他方面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周围同学的环境意识水平评价较低,有63.8%认为较弱、很弱,大学生的环境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公益广告和学校教育,比例分别是31.7%、25.8%和20.8%。其中学校教育仅排在第三位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本题的回答上,有71人占37.2%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可能的解释是大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所拥有的环境知识的来源,或者来源分散而不集中。

在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确定上,认为应该是个人、政府和企业的分别占32%、30.8%和26.7%。这一结果或许与问题表述不甚明确有关虽说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对环境保护负总责的应该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各自活动范围内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可以说大学生对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定并不明确。

在“根据您的观察,近5年您家

周围地区的生存环境(如空气、水等)的变化是怎样”的回答中,有48.4%的大学生认为“环境由好变坏”在这些大学生中,家庭所在地是农村以及县级城市的大学生占76.1%进一步分析显示,家庭所在地与该题的回答存在显著性相关 这揭示的现实是,大城市环境保护措施开始发挥功效,环境在逐渐转好而县级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不佳,环境仍在恶化之中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得出基本结论为: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整体上不高,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表现相对滞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性质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收入水平与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存在一定程度负相关关系,这个结果有待进~步验证和分析:大学生的环境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公益广告和学校教育;县级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环境仍在恶化之中。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大学生环境观 环境观是环境意识的核心,对于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所以应将环境观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通过开设选修课甚至必修课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观教育,同时将环境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样有助于推进高校环境观教育的纵深发展和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

结合大学生课程建设,丰富大学生环境知识 应该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 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两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选修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重点讲述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 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选修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深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环境知识水平

第9篇: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意识;重要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71-02

1引言

伴随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理念已逐渐得到当前社会各层面的共识。当前世界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环保意识的提升又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只有在人们有意识的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环境信息时,才能使社会公众正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发展观。基于上述因素,对全民整体环保意识的养成和环境素质教育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2环保意识概述

2.1环保意识概念

环保意识隶属于生态伦理范畴,是建立在生态伦理之上的生态文明,是以顺应自然和人心的生态要求为前提[1]。关于环保意识概念的理论研究很少,对环保意识的定义描述有多个版本,其中李宁宁[2]提出:环保意识是环保行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验与行为倾向。它由3种组分构成,即环保认知、环保体验以及环保行为倾向。伴随着环保意识概念的建立,使行为个体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能够从环保或生态的角度来有选择地面对、审视环境信息,主动地去认识、评价与保护环境相关的事件,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更符合环境规范与环境道德。

2.2环保意识提升的紧迫感

环保意识大众化有助于推进公众参与,而推进公众参与是开展环境保护的神圣职责。当前大多数普通公众还没有意识到个体对环境保护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公众参与环保的认识不够、意愿不强、环保意识淡漠、观念模糊甚至无环保意识。具体表现在人们的环保知识贫乏、有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当前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构建“两型社会”的瓶颈,环保意识亟待高效提升[3]。

3环保意识培养盲区

自“十一五”以来,全国各级环保宣传教育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对于环境意识普及也还存在着诸多培养教育盲区。

第一,环保参与者多以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往往是口头的、不具体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并不明了环保意识内涵,不清楚公众参与对实施具体环保项目的基础作用。

第二,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环保社团,环保宣传范围小,往往局限于大学校园内,以青年学生群体为主,宣传扩散效果不够明显;宣传舆论渗透性较差,对普通群众的认知引导性不强。

第三,由于我国环保工作起步晚,广大中、小学校对学生环保教育知识有限,表现为环保宣传教育深度不够,力度不足,在环保意识培养体系中出现“断层”,作为具体环保工作实践者的普通民众大多环保意识模糊。

第四,有关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策略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第五,“一五”前关于环境教育多由环保部门主导,教育部门呈现配合、辅从地位,不利于环境教育的内化整合、具体实施。

第六,环保思想研究当前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推广很少,不利于环保意识、环保思想、环境教育的大众化。

4环保意识提升策略分析

4.1深化各级学校环境教育培养优势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识别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4]。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环境知识的灌输,对环保意识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要从学校教育抓起。课堂教学是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形式,由于开展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特定教育,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不仅仅只在大学生中开展,而应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环境教育从小做起,伴随环保意识的启蒙教育,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参与环保,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高校要为培养具备前瞻性、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参与和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国家的“两型社会”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5]。当然,在我国高校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也存在课程体系不完整、培养目标不明确、环境师资力量缺乏等等问题[6]。因此,为保障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急需建立完善以学龄前、中、小学到大学的环保教育机制。具体实施环保教育着重于以下几方面:①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注重幼儿环保启蒙教育。②中小学环境教育逐步培养环保思想,深入生活,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环保价值观。③高等教育阶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推广大学环境课程的普及,设立环境选修课。提高大学环保社团的理论素养,不仅仅停留于咨询、宣传等等环保意识表层认知层面。④各级学校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以及环境专家培养。⑤由环保部门领衔,协调个人、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推广实施环境教育实践。

4.2拓宽环境教育宣传途径

在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通过大众媒介等方式向全社会渗透环保意识,传播环境信息的重要窗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日渐突出。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效应,建立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环境宣传渠道,使得环境信息公开化,让公众充分及时的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形成普通民众与行政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增强政府环保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有效的了解和掌握第一手信息是前提。扩展信息的传播面,使公众真正拥有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从而让公众在参与过程中提升环保意识[7]。

4.3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联系

各种环保民间组织与环保志愿者以多种形式推动环境保护、增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了积极的影响[8]。基于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的联系,充分利用行政主管部门的公权力影响加大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扶持力度,支持民间环保机构开展工作,组织协调专业培训,通过广泛联络各界群众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既增强民间环保机构在开展环保活动中组织有序化,使之成为环保战略的一面旗帜,又可以弥补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唱独角戏的窘状,逐渐达到促进环保思想意识的扩大化,深入民心的目标。

4.4完善环保部门、公众与企业之间对话机制

在构建“三者对话平台”过程中,企业科学发展理念中的环保思想寓于环境管理部门施政方针、公众环保参与积极性的有机体,其中公众参与力量强化了企业发展中的环保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例如日本等国家的有识企业提出了循环经济原则,打造循环型社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等环境管理思想,使得企业自身在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赢结果的同时,又助推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公众的环保参与力度[9]。

4.5发挥环保社团作用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作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的青年学生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大学成立环保社团,如绿色社团、自然之友、地球村、绿色家园等等,围绕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为主题,开展“绿色与环保”、“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等系列公益环保活动。通过相关活动,树立大学生群体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保护素质,为推动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间接带动、影响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关注环保的良好局面,形成以学生环保社团为主题、全民参与环保的浓郁氛围。

4.6政府职能部门导向作用

在生态保护这一系统工程领域,政府相关部门是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导者、推动者和执行者,其责任是主要的。因此要由环保部门领衔,协调个人、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推广实施环境教育实践,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我国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导向作用。

4.7构建立法维权机制

立法是促进环保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治理整顿环境执法部门的执法不严的现状;同时又可以使违法者正视环境问题,对公众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进而有利于良性环境意识氛围的形成。

5结语

当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升个体的环保意识,养成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社会各个阶层都有义务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10]。作为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环保意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环保意识的建立、提升有利于实施科学、正确的环境行为模式,并不断地反馈、促进环境保护理论与时俱进,进而引导全社会因子积极参与到和谐发展建设当中。因此说,环保意识是一项具有根本性的环境保护战略措施[11]。

参考文献:

[1] 苗启明,林安云.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121~122.

[2] 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J].学海,2001(1):120~122.

[3] 缪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谈高校环境教育[J].高教论坛,2006(5):51~52.

[4] 宋爽.日本的环境教育及其启示[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5] 陈真.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114~117.

[6] 陈云嫩,梁礼明,秦晓海,等.高校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J].信息系统工程,2010(3):27~28.

[7] 梁礼明,陈云嫩.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08(4):100~102.

[8] 张文江.刍议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性问题[J].绿色科技,2012(9):198~199.

[9] 严燕韵.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