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对数字经济的感悟精选(九篇)

对数字经济的感悟

第1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诗词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97-02

诗词文化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甚至使中国有了诗词王国的美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之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诗词名篇。从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古典诗词的遴选情况来看,其中所收录的各类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这些诗词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以及美学修养培养的重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诗词教学的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传统诗词文化的浸染,进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独具的文学魅力以及文字魅力,最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诵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法宝。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经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读一字……只是要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依然要奉行诵读这一法宝,让学生自主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从初中诗词教学的角度来看,诵读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的全身心付出,唯有这般,方能感受到古诗词所具备和承载的意境与韵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诵读契机。在学生自主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引,以便第一时间对学生诵读过程中所发生的舛误进行纠偏。具体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诵读古典诗词时应当保持何种语速,如何对诗词中的节奏加以掌控,如何对自身的语气加以调适等等,以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学之美与意境之美。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们俗常生活的文学形式。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诗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悟等。比如,登山时,望着脚下的群山,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又如,当学生考试失意时,教师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他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答了这一问题。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心收集各类古典诗词名句,并要求学生将其所收集到的各类古典诗词名句运用于日记、作文之中。我还会鼓励学生对习得的古典诗词进行改写,以此作为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素养的手段。

三、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由此可以看出,古典诗词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其蕴含与承载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带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感受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一)透过文字去领会情感

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透过文字表象,去领会其中的情感。

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完诗词的内容时,教师要激发学生通过作者的景物描写展开大胆的想象,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生动的大地回春的景象。如此使得�W生领会到苏轼对美好自然的无上热爱之情。

(二)注重学生个人感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文学并非1+1=2那样简单,对待同一首古诗词,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诗词的解读,不仅仅是因人而异,还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对于诗词的解读强行加到学生身上,而要注重学生对于诗词的个人感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作用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第2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企管科 孙琴琴

8月24日至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统计局举办的2015年第1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业务培训班的学习。来自全省煤炭系统的统计人员共196人参加了培训,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文兼武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

本次培训班准备充分,培训课程针对性强,授课专家规格高,除了省统计局的专家,还有相关统计行业的专家,讲授的内容都是授课专家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该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让所有参训学员受益匪浅,本次参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

从事统计工作多年,觉得统计数据水分多,工作压力大,感到从事统计工作很困惑、很痛苦,有时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各专家系统的讲解,使我豁然开朗,明白了统计数据并不像财务数字那样精确,只要方向对、趋势正确就行;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才能做好统计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了统计理论知识

此次培训组织严密,学习扎实,在培训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统计基础知识》、《能源统计基础知识与主要内容》、《煤炭企业能源统计》、《节能指标评价》、《能源统计分析》等内容,此次学习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统计理论基础,而且明白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眼睛,分析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起到参谋和预警作用。

三、提供了互相交流平台

培训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同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机会。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在统计工作中要做到坚定信念爱岗敬业、抓实统计基础,搭建管理平台、吃透文件准确业务处理、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努力提升工作协调能力、挖掘数据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开拓视野重视统计调研分析、善于思考总结,做企业管理的多面手。

四、指明了工作方向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我觉得统计人才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指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是经济主管部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工业统计人员,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3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语文素养 技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明灯,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强调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科学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绿色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乐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舞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实效性,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跟上时展的步伐,从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以充实他们的头脑,完善语文知识结构,便于将来在运用时能够随心所欲。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较多,而版面和课时有限,很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理想效果。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它能融合大量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利用网页课件、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在丰富教学内容、开拓知识视野的同时,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

比如,在进行游记散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教学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维也纳森林。上课时可利用网页课件进行交流展示,分为景色、大小、作用等几个小组进行。通过交流展示,很多学生说出了教材以外的知识,尤其是谈到维也纳森林的景色时,很多学生列举了发生在维也纳人与森林之间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学生大声朗读了描写森林的优美句子或段落。这种教学方式,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它需要学生从语文的本质上去感知语文知识。除了基本的字、词、句、段、章等知识的学习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感知文章的立意、结构、思想,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心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情感。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将课程资源通过音画作品、动画、电子绘本等形式的展示,为学生创设特殊的语文情境,有效激活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比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时,由于北方学生对济南的了解不多,仅仅通过文章阅读很难感悟到济南冬天的美。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济南的冬天的视频简介,通过对视频的欣赏,学生全面了解到:济南的冬天是那样的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这些美丽的景色,启迪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抒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尤其是对那些词语、写作手法的运用理解得入情入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写作教学,突破作文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原则对教学目的有了明确的定论,那就是教学是为了运用。我们教师必须遵循这一教学原则,本着教学是为了学生运用的宗旨,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其中,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平台,通过写作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语文实践运用技能。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支持,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遇到问题可以到网上进行查阅,解决写作教学中的疑难,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主题为“保护环境”写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大自然所遭受的伤害,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工厂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物的视频,人们过度砍伐森林的视频,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视频,生活、建筑垃圾随意丢弃的视频等资料。视频中有的通过数字说明的方法阐述了我们的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有的通过动植物灭绝情况告知人们大自然被破坏到什么程度。那些令人震撼的视频、惊人的数字,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学生在字里行间之中表露出对破坏环境的人的憎恨,由衷地产生一种保护大自然的使命感。这种写作教学,既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大大提高了写作教学质量。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资源保障和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阅读,随时随地交流。学生在阅读与交流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技能,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会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优化,课程资源的整合,重难点的突破,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推动着教学改革。但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整个语文教学改革,教师还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会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刘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甘肃教育,2006(12).

[3]厉素云.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祖国:教育版,2013(6).

第4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

第5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午后》的编辑你们好,我刚刚开始看咱们杂志,最喜欢里面的情感故事。我看到杂志里有一个“我拍我秀”栏目,不知道这个栏目对故事和图片有要求吗?

济南 菲菲

菲菲你好,“我拍我秀”栏目就是个秀自己的场地,完全没有什么限制,你的故事,你朋友的故事,和《午后》有关的故事,无关的故事,都可以拍出来发给我们,不过记住要注意照片的质量和清晰度哦!负责这个栏目的小编的邮箱是。想要展现自己但没有拍摄条件的朋友可直接联系编辑部,我们帮你拍出来。“我拍我秀”栏目期待着你的参与!

鲨鱼

【读者出镜】

我叫吕宁,是一名文艺兵。一次偶然,邂逅《午后》,从此对它爱不释手,特别是“快乐”和“心理播报”这两个栏目。随《午后》一起感悟人生之快乐,感悟生活之幸福,《午后》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你忠实的读者:吕宁

【好书抢鲜看】

开书店的朋友转行了,留给我一大堆最近的畅销书。有两本读后感悟良多,特想推荐给大家。一本是贾艳玲的《超越自己》,贾艳玲笔名西贝,曾在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多万字,数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是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诗歌学会的会员。她的新作《超越自己》收录的是博客里的一些文字 ,从一个女性的视角观察家庭、生活和社会,文字真实、流畅,娓娓道来,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平淡生活中沉淀下来那么多感激和幸福。

另一本是素黑的《放下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25元。《午后》的读者对素黑应该不太陌生,她是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著名作家,这是她在大陆首度推出的“素黑心疗系列”第一本,分为关系盲、贪恋、无法放下、感情错觉、任、绝望主妇六个部分,针对女人在两性情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引导读者寻求自我疗愈和心灵的持续健康成长。

北京海淀区 简宁

【论坛直通车】

看着咱们祝你幸福杂志社的论坛越来越热闹,小编们心里乐开了花,从本期开始,留言版将专门开辟 “论坛直通车”栏目,及时记录读者们的“金语良言”。祝你幸福杂志社论坛:省略/,随时恭候您的光临!

喜讯!咱《祝你幸福》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啦!真叫我这个多年的老读者激动啊。我是在《大众日报》上发现的,向杂志社的员工们贺喜!把荣誉化为动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啊!

惊悚故事近几年非常流行,许多期刊上都开辟有专栏,我也很喜欢看。好的惊悚故事应该着力于塑造那种恐怖的氛围,用气氛来感染人,好像在黑夜中走过一片黑森林一样,虽然什么也没看到,但背后却有一股凉嗖嗖的感觉。《午后》的惊悚小说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尤其是周德东老师的。

木知

【问题一箩筐】

鲨鱼你好啊,我今年28岁,但因为常年在外面跑业务,皮肤倒像30多的。每次人家猜我的年龄,总是很客气地说,“也就30出头吧?”这让我很郁闷。前段时间看报道,说一个女明星之所以不老,是因为打了什么美容针,这东西真的这么管用吗?我倒是很想试试。

第6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笔者仔细研读“课标”后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既重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也要注重对古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基于此,我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读”,就是读文章。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抑扬顿挫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去理解品味,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底子功夫。正如朱熹所说:“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比如教学《三峡》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错读漏读,再读出句内正确的停顿,最后把握句式,读出正确的语音、语速、语调。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另外,读的形式可以多样,领读、男女读、分组读、竞赛读等方式,在不断变化的朗读中,让学生熟悉并走近文本。

二、“理”,则是理解文意。文言文里稍难理解的句子,教材里都有注释。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此环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学生自主探寻、互释疑难、分组讨论、教师答疑等。理解文意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文化常识、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句,这里的“河阳”就是文化常识,古代的“阴、阳”是一个地域概念,须让学生识记。一词多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要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记忆,从而夯实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要能准确翻译出文中重点句子,且落实到具体的重点字词上。日久,学生就能获取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悟”,指悟文理、悟特色。先说悟文理,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优秀篇章。文言文教学,旨在引领学生感悟文理,使其认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品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感悟文章的内涵美。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唤醒自己与文本相似、相关的情绪情感体验,以更细腻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思。联想与想象就如古文学习的双翼,它们能帮助学生走入作者心灵的深处,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意融为一体,形成心灵的合奏与精神的共鸣。比如学习《童趣》,就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充分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唤醒自己内心和作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学习《愚公移山》,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解读文本,领悟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则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唐雎不畏、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再说悟特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领悟文言文的写作艺术特色,琢磨作者谋篇布局之法,揣摩其运用修辞手法之妙,领会作品言语表达的“秘妙”。如,学习孟子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孟子是如何运用大量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达到说理效果。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则要领悟作者如何以生动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进而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诵”,指背诵文句。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优美的文言句段或篇章,能有效地增加其语言积累,增强其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文言语感,写作时就可以达到“厚积薄发”。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进一步体会到文本的内涵,升华民族的精神,涵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此过程,教师可结合文章的特点,给予适当引导。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精巧的板书设计,这十分有助于学生的背诵。当学生能熟练诵读这些经典作品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民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人文精神就会渐入其心,甚至成为其精神底色。

第7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石涛 我法

 

石涛(1642—1707)是近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他反对以四王作为正统画派的食古不化,提出了“我法”的绘画创作观。在艺术创作上他注重从现实观察中寻找创作灵感,主张伸张情感意蕴与个性精神,其探索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正是石涛开启了文人画在其发展的后期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转变的历史。 

石涛“十四写兰”很早便走上了绘画艺术之路,青年时代的石涛即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创作思想。“法”是中国画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几乎无处不在,既有各种“描法”(十八描)、皴法、染法、点法又有运腕用笔的“心法”和“破法”。石涛青年时代就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然后又先后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无法而法,是为至法”等有关法的论述。石涛的这些关于法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对画“法”理解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石涛 “我自用我法”的绘画思想基因主要来自于佛门。石涛1662年佛门证道,但他在1657年即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思想。石涛将学习佛法的心得应用于其绘画上,应该说1657年石涛在提出“我自用我法”的绘画思想时,从一定意义上证明了他对佛学的理解。1662年松江证道后,在宗师的指点下,石涛放眼“八极”,开始新的修持布道的禅僧生涯,此时的石涛在佛门中是有一定地位的。作为临济宗的传人,他开始了布道说法的生活,石涛说法时遍举禅宗典籍为话头,不为公案文字所拘泥,也不为祖师评价所束缚,不崇拜权威,直观宇宙人生,深得临济宗的“真传”,这时的石涛已理解了佛法的真谛,他的“我法”就是要任持自我之性,此时的石涛很以天童道忞之孙、善果月之子的佛门身份而自豪。“我法”即是他的绘画思想学又是他的佛学观点。 

佛门证道使石涛领略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真正义蕴,也得到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无字之禅”。石涛曾有“头白依然不识字”章,“不识字”、“无字禅”其实就是不以知识的、概念的、逻辑的方法看待这个世界,不以习以为常的标准评价这个世界,不以常规的定法拘束自己的心灵。他认为作画动辄言某某派,某某法的人,就如同佛门讲某某经典,某某言的人一样,是“迷人”,石涛认为,作画需要“无念”,无念的核心,就是念念不住,一念之住,就会为名所系;不执着于相,一相之执,就会为法所拘。 

正如朱良志先生在其《石涛研究》一书中所指出的“平常的认识途径充满了无所不在的法,传统的力量,习惯的态势,知识的沾染,情绪的倾向等等,如同一条条绳索捆缚着人,使人无法达到‘无法’。所以一身禅病冷如冰的石涛将禅宗的悟作为解脱法的束缚而达于无法的根本途径,期于一悟,才是石涛眼花缭乱的画学语汇所要强调的根本内容。他的‘一画之法’、‘至法’等只有在悟中才能实现。” 石涛的“无念”的境界是其佛学认识里面的最高境界,也是其绘画所要表达的理想境界,石涛最后将表达这一理想境界的结合点落实到“一悟”,对他来说自我的个人情感只有在与宇宙山川之精神融合为一时,才能达到他要表达的境界。“我法”在绘画艺术上所要表达的就是一种充满了“我”与宇宙精神(宇宙真理)同在的艺术境界。

第8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日本俳句;禅宗;寺庙

[中图分类号] I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1-012-04

引 言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韵文学最早的传统形式――和歌,经过短连歌到长连歌再到俳谐连歌的发展,在室町时代后期,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等人又将俳谐连歌的发句独立起来,产生了最早的俳句。俳句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一首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每首俳句有一个季题。季题就是指与四季有关的题材,与春夏秋冬四时变迁有关的自然界现象及人事现象都包括在内。松尾芭蕉在俳句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使俳句由俗到雅,由滑稽文学到严肃的文学。而后又经过谷口芜村和正冈子规等人的改革,俳句日趋成熟,并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法国和英美。当代著名诗人赵朴质就创作了不少汉俳。此外,我国还有著名的以日文创作俳句的葛祖兰,出版有《祖兰俳序》。在法国,有人模仿日本俳句的形式创作了“法国俳句”,在英美,产生了许多“英俳”诗人和俳体诗理论家。如“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就用英语创作了七百多首俳句。

一、俳句与禅宗邂逅

俳句有一种独特的简洁凝练,自然闲寂的艺术韵味。而俳句艺术魅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禅宗。“禅”,是梵语“禅那”(Dhyana)的音译简称,其意译为“思维修”或“定静虑”,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铃木大拙曾指出:“迄今为止,俳句是用日本人的心灵和语言所把握的最得心应手的诗歌形式,而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卓越的天职。”(郑民钦,2004:274)禅的参与直接推动了俳句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从俳句正式进入艺术殿堂的松尾芭蕉时代到当代新俳句,期间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不仅从未消散过,而且已经成了俳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像血液一样渗透到了俳句的每一个细胞里。

“禅”于6世纪起源于印度,印度禅讲静观,讲无我,形式上以坐禅为主。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期把印度禅宗引入中国,到六祖慧能时期,禅宗脱离了印度的厌世生活态度和苦修参禅方式,追求一种顿悟,一种精神,强调个人的体验和感觉,由此开创了真正的中国式禅宗,而影响俳句的正是这种被汉文化变异的产物。到唐末,中国有禅宗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十分兴盛。奈良时代,中国禅宗开始传入日本,但并未产生很大影响。镰仓时代,僧侣荣西将中国临济宗传入日本,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为日本武士们“提供了不靠一切形式、不依任何他力即可成佛的法理”,(刘毅 ,1994:176)因此得到镰仓幕府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人们对禅的关注和重视。其后,僧侣道元传中国曹洞宗入日本,此后临济宗和曹洞宗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

俳句诞生于室町时代。叶渭渠指出:“室町时代的文化,不是有禅宗的影响,而是禅宗成了室町时代的文化。”(叶渭渠,1997: 199)室町时代,从统治阶级的室町幕府到平民百姓,禅宗思想已渗透到日本生活、艺术的各方面,对绘画、建筑、剑道、茶道、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方面尤以俳句较为显著。

禅宗与俳句得以水融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日本俳人多为僧人,或者与僧人、寺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有“俳谐之祖”之称的山崎宗鉴,是战国时的禅僧。“俳圣”松尾芭蕉早年曾跟随禅者北村季吟学习俳句,后来跟随佛顶法师参禅,他还喜爱阅读各种禅师语录。著名的女俳人加贺千代女在经历了丧夫又丧子后深感人生的无常,51岁时剃发入佛门,号素园,所以也被称为千代尼。剃发修行,参禅打坐使她对人生和俳句创作有了更独到的体悟。

二、禅宗对俳句的影响

禅宗对俳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意境追求方面。禅宗精神的实质在于“悟”,“悟”就是靠自身的体验抵达存在的智慧彼岸,是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回归,讲求“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在禅宗看来,概念和理论体系都是附加之物,它不是心灵的一部分,它只是使人暂时变得知识丰富,却不会帮助人们获得“悟”,对于追求禅的大智慧的人来说,“悟”就在于一瞬间的得道,在于电光火石间的大彻大悟,它不依靠任何外力,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到答案。年纪尚轻的僧人总是渴望从老者那里获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而智慧的老者从来不会告知任何秘诀和要领,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秘诀和要领。“悟”是直觉的体验,是直接与心灵沟通。铃木大拙说过:“要了解日本人,就意味着必须理解俳句;要理解俳句,就应该体验禅宗的悟。”(铃木大拙,1989)严羽也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郭绍虞,1983:12)俳句创作正是追求灵感的捕捉和直觉体验。“にとまりて眠る胡蝶かな”(译:石老寺钟的裂缝里,酣睡的蝴蝶哟。)这一景象的出现也许是出于“无意识”,但与疲倦了停落在吊钟上的彩蝶柔弱的身躯相比,沉重的青铜吊钟是个庞然大物,当圆木撞击,铜钟轰鸣时,这只安详的蝴蝶会怎样呢?强烈的大与小,强与弱的对比,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思。禅宗的生死观、无常观,皆浓缩在这十七个音里了。俳人捕捉到自己瞬间情绪,将个人的直觉体验以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来,俳句的“禅意”也正是体现在这里。

俳句取材多来自于大自然。禅宗所倡导的“山林水鸟皆宗佛法”的内聚理解方式和“我心即山林大地”的外射观察方式的结合,使得俳人们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溪都感到亲切,用心灵直接和自然沟通。这也许正是禅宗所说的“梵我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俳句亲近自然还与日本俳人与僧人和寺庙联系密切有关。僧人们爱自然,因为他们住在寺庙里,远离市井和人群,环绕他们的是自然山水,鸟语花香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正如铃木大拙所说:“由于禅院一般在山林之中,禅僧们得以与大自然终日相随。他们同情自然,亲近自然,并发自内心地模仿自然。他们观察着为市井之人所不知的虫鸟、山兽、岩石和溪流。这种观察的特殊之处在于深深反映出了他们的直觉。和那种博物学家不同,禅僧要在观察中直接契入对象的生命。因此不管描绘什么,都必定表现出他们的直觉,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蕴含着‘山与云’的精神 。”(铃木大拙 ,1989:27)河合凯夫写道:“碧流のその先をゆく青”(译:碧水奔流,熏风吹起在前头。)夏天,熏风吹过河面,碧绿的水哗哗向前流去,熏风拂过青葱的草木,草木在风中摇曳。碧水,熏风,草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夏日情趣图。俳人对自然的爱,犹如农人对四时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他们以一颗顺应自然的心虔诚地企盼在收获的季节里得到自然丰盛的赠与。俳人们以直觉描写自然,将自己和自然融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熏风在前面吹起,而“我”直接契入碧水的生命中,

“我”就是那“碧水”一直向前流去,有湍流,也有平静,但始终一往无前。俳人们从自然中寻求慰藉,远离纷扰的都市,于是他们笔下的自然更显超然脱俗。如河合凯夫的另一首俳句:“ 神ながら禅いくたびも音をえて”(译:面对亡魂,秋蝉几度变鸣音。)秋天是万物凋敝的季节,所以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通常都是感伤的。面对亡魂我们感到悲哀,以这样的心情来听秋蝉,似乎鸣音中也充满了悲伤悼亡之情。然而,秋蝉是活的生命,它的鸣叫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秋蝉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但把其放在更广阔的的天地中来看,蝉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却是接近永恒的存在,面对人事的变迁,禅的鸣音会改变,却不会停止,人的多变在自然的不变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人生就应像秋蝉一样,以超然脱俗的心看万事万物,在人与自然的深深契合中无所执着。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当宗教的直觉必须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特别讲究文字的简练,不是曲折隐晦地点到即止,就是借用种种比喻,以此来激发读者的主观想象力并期待有所领悟。在这样的宗教观的影响下,俳句创作上也追求凝炼含蓄、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俳句形式上短小凝练,内容上却表达深邃,由此形成了言简意繁的创作特色。俳句都是十分短小凝练的,只有十七个音节,但却蕴含着创作者博大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而且俳人们喜欢以具体景物动植物来做比喻或象征物。当然,这种的短小凝练的形式也符合岛国人细腻的性格特征。

当代著名俳人佐藤和夫酷爱养猫,出版有俳句集《猫也如人》,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短日の日向消ゅれぼ猫もまた”(译:冬昼阳光转瞬消,猫犹觉寂寥。)诗中写道,冬天的阳光非常短暂,转瞬即逝,阳光消逝后留下的阴郁,让猫都感觉到了寂寥。然而真的是猫感觉到了寂寥吗?作者并不能走进猫的内心世界,其实真正感到寂寥的是作者自己,“猫”不过是一个比喻或者幻像而已。禅宗讲“世界万物,皆我心幻化。”由于俳人们擅长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因此山水、草木、花鸟均为有情有义、通人性的存在。这也是俳句艺术生动形象的缘由。

铃木大拙说:“在感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人往往会沉默不语。因为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把此时的感情确切地表达出来,或许连十七字也过于多。无论在什么场合,多少受到禅的影响的日本艺术家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产生了用最少语言的倾向。如果十二分地表现了感情,就失去了暗示的余地,暗示力是日本艺术的秘诀。”(铃木大拙,1989: 154)俳句是俳人们突然跃动的灵感之光的捕捉物,它是俳人们的情感碎片的最精炼的组合。它往往借用各种比喻或欲言又止地点到即止,以期待读者可借助想象的翅膀自由驰聘,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到无限的思维空间,追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日本近代俳人泊月有名句: “负曝冬日下,物我两忘情。”表达的正是这种与自然融合的喜悦之情。当代俳人宫崎重作收录在《苇航》中的这首:“梅くやに逢えるとてろまで”(译:梅香阵阵,走到尽头见故人。)翻译成汉语后寥寥的十二个字,却好似讲完了一个故事:有人追随着阵阵梅花香,走到尽头和故人相会。安田笙在解释这首诗时说:“唯有极端的迷妄才能有极端的悟道……此句究竟表现的是‘迷妄’呢,还是‘悟道’呢?”(李芒,1991:6)也许这故事正是比喻一个人“悟道”的过程,在这之前也许他罪孽深重,也许他碌碌无为,当他穿过梅花香,穿越“一花一世界”到达尽头,便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启迪,和故人的相遇表示心灵的回归,回到生命的起源中去寻找自我。十几个字却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可谓做到了言简意繁。

三、关于俳句与禅宗结缘的思考

可以说,禅宗与俳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契合在一起,从内容到形式,禅宗的影响早已深入到俳句的“骨髓”。这种宗教智慧与文学审美的结合,对一种文学形式来说,到底有几分积极意义,几分消极影响呢?

从禅宗对俳句情感内涵的积极影响来看,禅宗使俳句由俗到雅,由滑稽诙谐、插科打诨到清新有趣又不失严肃。禅宗思想强调的“悟”、“梵我合一”等,使得俳句具有超然脱俗的闲寂美。众所周知,松尾芭蕉之前的俳句,往往过分流于庸俗而不具有太多艺术价值。松尾芭蕉是使俳句由俗到雅的功臣,他笔下流溢的“闲寂”和“余情”皆是受了禅宗的影响。可以说是松尾芭蕉俳句中的禅宗因素提高了他俳句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当代的俳句在禅宗的影响下依然延续着这样的雅和超然脱俗,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俳句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例如饭田龟太的一首俳句:“雪山の どこもかず花にほふ”(译:雪山永不动,樱花正芳春。)樱花因为短暂所以美丽,生命因为无常所以可贵。雪山象征不变,变与不变静默对峙。

当代的俳人们从禅宗精神中获取养分和灵感,他们在题材选择上依然偏向于自然。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犹如一次修行,是身体和灵魂的对话才产生了如此精美的句子。禅宗的独特魅力使俳句数百年来保持了恬静寂寥的风格,一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禅宗为浮躁的现代人提供了宁静思考的可能,而俳句依然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但是,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也不完全是积极的。首先“悟”和“物我合一”必定要求俳人们远离市井,远离社会,到自然中寻找绿洲。过度的出世思想会让俳句表现为对当下的生活和社会的过度疏离,缺乏与时代的共鸣感。其次,禅宗倡导人们回归自我,从自身寻找生命真谛,这不利于诗人关注与挖掘重大社会历史政治等题材,从而把创作局限于个人情绪抒写的狭小天地。因此在风云骤变的世界中,俳句显示出的是久居庙堂之远的孤寂,这多多少少影响了俳句的发展。

结束语

从禅宗对俳句形式上的影响来看,禅宗追求的“不立文字”、直觉体验等使得俳句简洁含蓄,独具韵外之致。而俳句的兴盛也使得禅宗思想传播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欣赏俳句而对禅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禅宗抽象的禅理也由于俳句这种文学形式的表达显得通俗易懂。但是禅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俳句的发展。总而言之,俳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被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理解俳句与禅宗的联系有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体验俳句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郑民钦.日本民族诗歌史[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2] 刘 毅.悟化的生命哲学――日本禅宗今昔[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 .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第9篇:对数字经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严羽;以禅喻诗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45-01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始创于欧阳修,而后历经数代,到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如继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之后,南宋又有张戎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将后三者定位为“鼎足”之三者。其中《沧浪诗话》它集宋代诗学研究之大成,是“宋代诗话的压轴之作,也是宋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沧浪诗话》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卷末附有《与吴景仙论诗书》一文,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福建文苑传》亦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

1 严羽写《沧浪诗话》的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诗歌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峰。宋诗要有新的创造,必须独辟蹊径。散文化和议论化便成为当时宋代诗坛的一个特色,这确实是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现象。但是江西诗派却过分强调,他们过多地发议论、讲道理,排比典故、掉书袋,片面追求文字工巧,这些倾向的恶性发展,违背了诗歌发展的艺术规律,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被奉为江西派之祖的黄庭坚就提出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认为“词意高深要从学问中来”(《论诗帖》),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再答洪驹父书》),提出“夺胎法”和“换骨法”(参看《冷斋夜话》卷一),主张创作要对古人名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窥入其意而形容之”。王若虚《滹南诗话》曾尖锐指出:“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如方孝岳先生所说:“严羽生在南宋之季,当江西派盛极一时之后,所以他的立论,多半是针对江西派而发。”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以黄庭坚为“宗祖”的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弊病的攻击,一是指斥他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二是指斥其作诗一字一句,必论出处来历。由此也便涉及了宋诗的具有普遍性的弊病,认为“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对苏轼、黄庭坚都表示了相当的不满。这在揭示宋诗的主要弊病方面,力图扭转歪风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以禅喻诗”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妙悟”说。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以禅论诗,并不始于严羽。在唐代自从禅宗思想广泛流行之后,禅宗那种“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对文艺创作就有很大影响。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也大有人在。“学诗如参禅”之说,自北宋苏轼发端,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而吴可有三首《学诗诗》,再三以“学诗浑似学参禅”点出学诗与参禅的相似处,并描述在参悟之后所呈现的境界,后来便引起两宋人士一连串的迭相应和,开启了“以禅论诗”的风气,并在诗话、诗论中广泛出现“以禅喻诗”的评论潮流。

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并以明确的理论意识使用这种方法。在《诗辨》篇中,严羽宣称“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由于严羽并不精通禅学,以至于在他借用禅的术语时发生了一些舛误,因而授人以口实,尤其以清初评论家钱谦益及其学生冯班的批判为最。钱谦益在《唐诗英华序》中说:“严氏以禅喻诗,无知妄论,谓汉魏、盛唐为第一义,大历为小乘禅,晚唐为声闻、辟支果。不知声闻、辟支果即小乘也。谓学汉魏盛唐为临济宗,大历以下为曹洞宗,不知临济、曹洞初无胜劣也。”冯班也在他的《严氏纠谬》中批驳严羽“剽窃禅语,皆失其宗旨,可笑之极。”钱冯二人对严羽“以禅喻诗”的批评,主要是抨击严羽对于禅学没有专门研究,对禅家用语较一知半解,而不是要理解严羽提出“以禅喻诗”的动机和内容。但是应该看到严羽目的并不是要谈禅论道,而是要借助于禅师建构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是用“禅道妙悟”来比喻“诗道妙悟”,以说明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特征。

另外严羽“以禅喻诗”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就是他力求使其摆脱作为儒学婢女地位、以弘扬其审美特征。

因为历代以来诗家都是以儒治诗,而儒家诗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人生,先秦儒家的诗学,都是为着政治的、社会的、伦理的目的。后期儒家诗学也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发展。“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说,就是最典型的命题。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口号,就明确揭示了儒家诗学这种浓厚的外在目的性。诗歌创作的目的与功能,在儒家看来,不在于审美,也不在于艺术,而是为了“载道”,或者是为了裨益于社会政治。那么,对于诗歌的自身规律、内在特征以及思维特质等问题的忽略、欠缺,也就带有某种必然性了。严羽正是觉察到了儒家诗教的缺欠,同时,他也朦胧地认识到了诗歌的内在审美特征以及思维与禅学有着某种共同性。所以禅学便成为他治诗学的一种思想工具。禅不依恋、不迷信于外在的神灵与权威,禅是心灵的超越,禅是最具有心理学色彩的。禅的核心在于“悟”,而“悟”正是一种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诗歌最根本的内在特征,不在于韵律、格式乃至句法等因素,在于诗人心灵中所孕化的审美意象。诗是用文字符号创造出审美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审美意象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方式,而非逻辑思维同样是“禅家妙悟”的基本特征。禅宗教义强调“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就是要求众生以独特的、不可言喻的个性体验,返照自身的“佛性”。严羽论诗,正是深入到这个层次。他的“以禅喻诗”,意义上也就在这里,他用禅的思维特征,比拟出了诗歌的思维特征。

采用“以禅喻诗”使诗学抛开了儒道以及它的政教功能,而重在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与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这不能不说是严羽诗学的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