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女娲的传说范文

女娲的传说精选(九篇)

女娲的传说

第1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关键词]汉水文化;圣母女娲;形象形成;文化英雄;冠名权;冠名权权属

马克思曾说,要认识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文化真正的本性,最好从他的神话开始[1]。因为,任何神话都是一个民族作为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只有神话才是最深厚、最本源的东西,民族文化的根在这里埋得最深、最远。同样,要认识汉水流域人民和汉水文化真正的本性,就必须深入到汉水神话,从汉水神话开始。汉水流域最早的神话人物应该追溯到伏羲和女娲,尤其是圣母女娲在汉水流域竹山县留下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存。

一、女娲形象的形成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的。也就是伏羲、女娲、神农—炎帝为三皇;五帝呢?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女娲时代属史前时期,是我国上古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七千八百年的历史。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女娲形象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屈原《天问》和《山海经》为代表,主要强化女娲的造化功能:“女娲有体,谁制匠之?”[2]即追问女娲的身体是谁造的,说明在先秦战国时代女娲造人的故事就在流传了。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女娲之肠”化作十个神人的记载,已经显示出女娲造化万物之神力。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注道:“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许慎《说文解字》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在《太平御览》中说她一日造鸡,二日造狗,三日造羊,四日造猪,五日造牛,六日造马,七日造人。可见在汉代民间传说中,女娲已明确具有了化生万物的始母神神格。

第二个阶段以《淮南子·览冥训》为代表,强调女娲造化万物之外的历史业绩。对女娲形象作了轮廓的勾勒和内容的丰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不灭,水浩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青、黄、赤、黑、白)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3]——炼石、补天、斩杀猛兽、治理洪水。

第三个阶段以《风俗通义》中进一步具体化、世俗化(阶级化):“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绠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绠人也。”女娲形象被赋予浓重的阶级色彩[4]。

第四阶段以南阳汉画砖、唐帛画和明清仕女画为代表,对女娲形象进行修复。由人首蛇身赤发到清雅秀丽的窈窕淑女。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刻和四川新津汉石棺画像均如此(与伏羲在一起,女娲手托月),在明代肖云的《离骚图》中为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中又画为楚楚动人的仕女。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复杂、由同体、险恶陌生到神人同体、亲切熟悉的过程。这是一个对女娲逐渐认识、丰富,逐渐圣化、美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也是女娲形象逐渐强化普及、深入人心的过程。

二、女娲作为文化英雄的历史业绩

女娲的崇高地位取决于她所建立的齐天盖地的丰功伟绩。对此,《淮南子·览冥篇》云:“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考察她的伟业和影响,上冲云天,下入九泉,比天高,比地深;名声可以覆盖千秋百代,光辉可以普照宇宙万物。这个评价简直是无以复加了,有如曾经有过的对伟大领袖的迷信和崇拜:最最最最,伟大伟大,万岁万岁。但是对女娲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女娲的功业在于:一是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三是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制定了婚姻制度,教化了人类;五是创造了笙簧音乐,娱乐了人类。这五大功劳,旷古烁今,无一神一仙可比,无一皇一帝可比,都是空前绝后的创造、空前绝后的义举、空前绝后的功德,都有空前绝后的影响。正因此,她得到了中华民族广泛而长久的崇拜和尊敬,被炎黄子孙公认为创世神和始祖[5]。

三、女娲圣地命名权的当代之争

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最普及、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杨利慧博士统计,在全国各民族、各省份中,明确有女娲出现的神话和故事有247个,女娲文化遗存1439个,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和各个民族,甚至世界各个民族对她都有认识和了解。可以说,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制度,什么政治观点的人都对她充满了钦佩和仰慕之情,给予了普遍而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时至今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全国各地都在争抢对女娲圣地的所有权,都想将女娲圣地据为己有。争得最凶、喊得声音最高的是六家:一是陕西平利,平利县应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个县的女娲山就是传说中的“女娲治所”。二是河南周口女娲城。文物部门根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经过长期勘探,发掘了该古城址。该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层,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挖掘出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壮伟,居民殷盛。这一珍贵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山西省,认为女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是在山西太行山上的黄土高原,因此,太行山又以“女娲”或“皇母”命名。据《地理通释》记载: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为天下之脊,一名“皇母”,一名“女娲”。经笔者实地考察发现,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已发现的女娲活动的著名遗迹就有八处:长治市东南天台山,有女娲“炼石补天”处“望儿台”;晋城市东南的浮山北谷,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娲皇窟”;长子县西发鸠山,有女娲氏所化“精卫填海”的遗迹;黎城县西南广志山,有女娲足迹所至的“娲皇庙”;平定县东南40里东浮化山,有女娲补天的“补天台”;平定县西70里“西浮化山”亦有女娲“炼石补天”遗迹;临汾地区吉县西60里清水河畔的柿子滩,更发现了距今一万多年以前的中石器时期的“女娲补天、造人”岩画……四是女娲陵在山西赵诚侯村。他们有3000—5000年历史的猴头柏作证的女娲陵庙。五是甘肃天水女娲庙。地处天水秦安县城北45公里的陇城镇,相传为女娲出生地,“女娲,风姓,生于城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据《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北有女娲洞,此地有以风姓命名的风沟、风谷、风台、风茔等地名,还有娲皇、凤尾、龙泉等,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城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也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捏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画栋雕梁的女娲庙,大殿正中有女娲氏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情景。现陇城女娲庙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访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六是山西晋城泽州: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已由一种软性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硬性战略资源而已。较之从前,文化名人的资源价值已身价百倍。一则可以借重,使地方成为名人的家属、亲属和乡邻,抬高地方的门第、血统,神化地方的文化出身,二则可以张显,创造名人效应,带来丰厚惊人的广告价值。三则可以贵卖,既然高贵闻名,就要贵货贵卖,就能够、就可以、就应该卖出高价。广元市一张邓小平纪念陵园的门票卖到80元,面积小,建筑少,投入不大,每年门票收入几个亿,一个贫困小县很快因此升格为地级中型城市。陕西黄陵县凭着一个黄帝陵,每年净得10亿元以上的门票收益,等于十堰市所有县区税收的总和。四则可以长利。历史人物是姓历史的,历史延续到什么时候,历史人物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而且,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利益只会有增无减。一年两个亿,十年、百年呢,再加上利上滚利,简直不可想象!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全国各地争夺名人、名胜之战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假乱真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见缝插针、以斑代豹者有之,明抢暗夺、巧取豪夺者有之,总之,荒唐滑稽,不一而足。这种带有很强政府色彩的见利忘义、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不仅是对学术历史的亵渎,更是对诚信和社会风气的污染,值得文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警惕和深思。但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对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并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各地对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热潮,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说,既是一种不妨一试的策略,也是历史学术所面临的不幸中的大幸[6]。

四、女娲在汉水的文化历史遗存及女娲圣地冠名权属汉水流域的依据

都想给女娲定位归宗,都想使女娲圣地落地生根、归为己有,但女娲究竟应该花落谁家呢?由于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因此有女娲传说的地方有很多——这也说明女娲得到广泛的认同、爱戴和崇拜,但神话和传说往往有中心和发源地,要确定这个中心和发源地,必须要有王国维所主张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互参证)和当今的三因素法(即典籍记载、物质历史遗存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佐证。

1.从古代典籍文献看,支持女娲炼石补天在竹山的证据有十:一是唐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二是五代蜀杜光庭著《录异记》中:“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民之所,古迹存焉”。按上庸即今湖北竹山县,与陕西平利相接,以上诸说实指一地。907年-97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北方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南方及山西则有吴、南唐等十国。本书作者为五代蜀人,无论是前蜀还是后蜀,都在十世纪上半叶,因此可以说这是最早记录女娲庙的文字之一。三是《郧阳府志》明正德版称:“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即此,山下有女娲庙”。四是清陈梦雷、蒋廷锡著《古今图书集成》的有关记载为证:“女娲山,去县(竹山)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娲庙”。五是清人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六是明徐道的《神仙全传》,其中涉及炼石补天细节:“共工头触天柱,倒倾缺坏,山南一带行人不能周匝,故曰不周山。其旁百姓为共工怨气结滞,阳和不达,一望空黑,常有凄风惨雨,难以存活,乃奔告女皇。女皇因想郁华有言正气亏缺,炼石可补,即同众往竹山中,仍见巨石累累。令人运至山顶,按色分五方排列,聚本植于旁,候东风起,纵火烧之。令童女、男各一,持巨扇鼓扇,不时添木助火。炼一七日,气成五色缕,随风散布空中,西北不和之气,得阳气冲去,阴翳消灭,依然覆帱无垠(今郧阳竹山县有女娲山,其上最平,故秦曰上庸)”。七是“竹山是传说女娲造人、补天圣地”之说也得到当代女娲研究权威杨利慧、康丽、吕微等专家的认同。八是清代的《康熙字典》以及现代神话学权威袁珂的《中国神话大辞典》,特别是《康熙字典》(可信度最高和最严肃的国家典籍),都明确标明了女娲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的地方是竹山宝丰的女娲山(《康熙字典》丑集下·女部·娲字条下曰: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又女娲始制笙簧。《史记·五帝纪》:“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九是《郧阳府志》(康熙版)、《竹山县志》(同治版)均有记载,“娲山青锁”为竹山县的八景之一。十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公元354年)“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刘林注:“作道”在今陕西平利县东。而平利与竹山仅只50公里之遥。

2.从物质形态看,女娲神话在竹山有其广泛的物质历史遗存形态流传,它所依托的物质形态极具代表性的有八:一是竹山县女娲山地处古老的汉江流域。生命缘水而生,文明缘水而兴。汉水早于长江和黄河七亿年诞生,也是最古老的生命诞生地,这里考古发现有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有距今18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从逻辑上讲,最早产生生命的地方,应该是最先关注生命、最先追溯和回答生命起源的地方,当然,也应该是最适宜女娲造人神话产生的地方。二是竹山县地处古地质青峰断裂带,四周断壁冲天、山高谷深,群峰连绵,是地壳剧烈运动、火山爆发过的突出特征。而在女娲山附近四周则是赭红色的火成岩构成的丘陵和略显赭色的黄土。这些地质地貌特征与女娲造人补天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一对应。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剧烈的火山爆发,引发强烈的地壳运动,一时间,天昏地暗,山摇地动,天塌地陷,给人世界末日的感觉。巨大的地质地理变化,也打断了自然界的生物链条,长期蛰伏在深山密林中的老虎野猪、巨蟒老鹰因为惊恐,四处奔腾而出,为害生灵。三是以竹山宝丰的女娲山为中心的一系列女娲自然社会文物遗存。这些遗存既有实地和实物,又有后来的建筑,如双龙井:双龙协助女娲造人处、高望山:女娲遥望伏羲归来的山岗、打儿窝:当地人们投石入穴向女娲求子处、打儿庙:当地人们虔诚献祭向女娲求子处、圣母山:圣母女娲显圣处与藏宝处、花栗树是当年女娲砍木燃炉的木材场、凤凰堰是女娲为炼石补天的同盟军凤凰吹笙奏簧的地方、摇钱树是女娲上天之前为防儿孙冻饿而植下的可以摇下铜钱的宝树等[7]。四是有建于晋代的女娲庙遗址和保存至今的“女娲炼石天真”古碑。五是在竹山县武陵峡里发现了尚待坐实年代的伏羲传经洞和伏羲女娲双修摩崖石刻。六是在女娲山及其周围存有大量被传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绿松石,这种宝石晶莹玉润,玲珑剔透,荧光闪烁,真像是经过了冶炼一般,被称为东方圣玉[8]。七是与绿松石矿毗邻,发现有大量米黄玉矿石,其晶莹剔透也堪比天边的云霞。八是在同是汉水流域、据竹山县女娲山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的陕西省平利县也发现了女娲山和伏羲山,而且有碑、有殿、有庙。据传据证,无论是在包括夏商的史前时代或先秦时代,还是在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汉六朝,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竹山和平利都隶属于上庸古国和上庸郡,而上庸古国和上庸郡的国都、郡治都在今日的竹山县。

3.从女娲神话流传的精神形态看,竹山有大量的关于女娲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以及对女娲娘娘的祭祀活动。一是发源于堵河流域,流布于鄂西北各地的,被誉为汉民族创世史诗的民间丧鼓歌《黑暗传》。在其第四部分“人祖创世”中,唱女娲的诗有500多行。从女娲出生到逝去一一铺叙,几乎包括古代典籍中有关女娲神话的所有内容。“抟土造人”叙述得精细传神:“女娲出世一美女,身高一丈有余零。出世学会观天象,又察地理手段能。……九山九海无人住,需要传衍子子孙孙。起个念头心中喜,不如挖泥做泥人。比着自己一般样,泥人泥手泥眼睛。有牙齿,有眼睛,有腿有脚无灵性。……女娲要用自己血,一点一滴做成人,有血有肉有灵性。比自己,画人形,先画眉毛并七孔,五脏六腑画完成,画上三百六十人骨节,又画血脉身上存。九十画得四肢出,汗毛十万八千根,顶头额角都画尽,十指连肺手连心。”《黑暗传》对女娲伏羲兄妹合婚诞育人类也有铺叙:“说起女娲哪一个?她是伏羲妹妹身,洪水泡天结为婚。之后她为尊,兄妹二人已成婚。统天统地统三光,包天包地包乾坤……阴阳会合真造化,造化天地产贤能。结胎原是卦爻定,胎漏产出众黎民。”女娲炼石补天,在《黑暗传》中写得尤为精彩动情:“共工撞倒不周山,上方倒了擎天柱,下方袭了地与井,洪水泛滥又混沌。好个女娲有手段,忙炼彩石去补天。一把彩石手中拿,口水喷在彩石上,一把一把补天漏,又吹冷气冰固凝。……哪里天穿哪里补,哪里缺了哪修整,彩石片片随心意,北边天地才补成。彩石补天止天漏,止住天河往下淋,天柱折了来接住,昆仑山高作磉礅。多亏女娲易变化,一双巧手补天庭,时化大鹏飞上下,时化巨龙绕昆仑……造土造人多辛勤,劳累而殖民多地平。女娲逝后化地母,后土载物养黎民。土生万物也生人,世代不忘地母恩。”[9]对女娲神话的完整保存和广泛普及,说明女娲神话和女娲神话传统在此流传既是古老久远的,又是深入人心的。

二是在竹山,由女娲神话派生出来的风俗就特别丰富、普及、持久。风俗是文化传统深厚与否的突出表征。风俗稳固顽强是某一文化传统深远强大的表现。比如,在竹山民间婚嫁的婚俗中,新娘子的脸面在早年都要搭上红盖头。而盖头的起源,在竹山是有与女娲相关的来历,也即女娲在与哥哥成婚之际,非常害羞,临时由太白金星想了个遮羞的办法,伸手在天上拽下一片红云搭盖在女娲的头上,遂称之为盖头。而后世所有新娘子在成婚时都有害羞的感觉,也都自然而然用上了盖头,形成了一项固定的民俗。再比如新婚新人的新房,称作洞房,这是因为女娲成婚的时候,还没有现成的房屋,只能够在山洞里成婚,于是就形成了“洞房”这一专用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进,在竹山虽然不用盖头了,但是把新人新房叫做洞房的称谓至今没变。再如在丧俗中,某一个家庭中做丈夫的去世了,在竹山做妻子的哭诉有专门的腔调,开腔哭诉的第一句话类似于戏曲中的叫板:“我的姊妹呀,我的哥呀,我的人呢……”这个叫板以后,各人再哭诉她们各自不同的境况。从这一风情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女娲伏羲是兄妹成婚,而女娲作为妹子和妻子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情分,于既是哥哥又是丈夫去世的悲痛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中,确实不好称呼对方,而最妥帖的就是姊妹称呼。所以,竹山民间哭丈夫亡灵也就沿用了女娲的哭诉称呼方式。从竹山这一民间风俗来看,既说明了女娲为繁衍人类,兄妹成婚已经深入人心;也说明了女娲兄妹是在竹山成婚后对本地人的深刻影响,以至形成妻子哭亡夫为姊妹的习俗,至今没有变更,也无从变更[7]。

三是在民间文化中,女娲神话也在竹山留下了深重的痕迹。如,在竹山民间有吹打《皇祖点子》的习俗,凡是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乔迁祝寿都以吹打《皇祖点子》为荣为乐。关于《皇祖点子》的来历是这样的,天地人有三皇,女娲是公认的人皇,是人类的始祖,竹山人合二为一,称女娲为皇祖。竹山人的祖先对女娲的感情特深厚,在女娲补天献身以后,竹山人为怀念和纪念女娲,编创了以竹山民间锣鼓敲打点子为主,并辅以笙箫丝竹形成套曲,专门用于祭祀女娲的活动,是专门献给皇祖的点子,所以称为《皇祖点子》。由于竹山人对这个点子的特别喜爱,后来则逐渐扩大了演奏范围。《皇祖点子》听起来,既有宫廷音乐的韵味,又有道家音乐的遗风,最鲜明的则是民间特色。年节时候演奏《皇祖点子》,还辅以一大四小一组花灯相伴,大灯是莲花座灯,小灯是四条鱼灯,而这鱼灯则是固定下来的鲢鱼、鲶鱼、鲫鱼、青鱼,象征着和和美美,连年吉庆。这种对乐队的装饰实属罕见,它充分证明了竹山人对女娲的特殊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女娲民本思想的光环,为民祈福、造福正是女娲的意愿[10]。

从以上有关女娲的遗迹和民间风俗的例证来看,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密切的,与女娲的感情是独特的。女娲神话及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化者,融合普及也;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上述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8.

[2]屈原.楚辞.天问[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9.

[3]左鹏.汉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5.

[4]匡裕丛.再说女娲[EB/OL].今日竹山网,2007:05-29.

[5]袁林.论汉水流域的女娲文化遗存[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24.

[6]潘世东.论《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和诗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27.

[7]陈心鸣.炼石补天话竹山[M].竹山县文化体育局(内),2002:156.

[8]华赋桂.话说堵河文化[EB/OL].今日竹山网,2007:05-29.

第2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着眼主流戏剧,可以说以女娲神话直接入戏的剧目在历史上不多,大概这跟中国神话过早步入历史化轨道以及远古女性神话被后世男性中心社会“删节”得七零八落有关。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明清传奇有《女娲氏》“演炼石补天事”,又有明末《二十四孝》演女娲炼石补天,摄古今著名孝子二十四人之魄现身敷演。二戏作者不详,剧本今亦不存。不过,转换角度看华夏民间小戏,古老的女娲信仰还是在其躯体上烙下了不可谓不深的印迹,这尤其体现在女娲与傩母的关系上。

“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华戏曲,从发生学层面跟原始宗教仪式不无瓜葛。前人所谓“八蜡,三代之戏礼也”(《东坡志林》),正向我们道及此。巫傩文化在中国由来甚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论述“上古至五代之戏剧”时,就从古代巫觋文化角度追溯戏曲的发生,提出“后世之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并且说“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巫是沟通神、人的中介,当其进入迷狂状态而以神之代言者的形象出现时,当其以象征性的歌舞形式作仪式化巫术表演时,庶几从中可观后世演艺中角色装扮的表演情形。《说文》以舞释巫,不无道理。傩或傩祭、傩仪是指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其中唱的歌和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而傩戏便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活化石”般存在于民间的仪式戏剧如傩戏、目连戏等的研究热潮在海内外兴起,为今人重新审视中华戏曲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念,从中发掘出的诸多宝贵的民俗资料也受到学界重视。

考察民间傩戏可知,女娲正是备受崇拜的神灵之一。巴蜀傩戏中的师道戏,有泸州龙门派道坛和梁平正一派虚皇坛,后者奉太虚玉皇和三宝天尊。从其坛场布置的神图上我们看到,位于“三清”左右的神灵是伏羲、女娲。[1]在湘、黔、滇、川等地民间,演唱傩戏时供奉戏神“傩公”、“傩母”,其为伏羲和女娲。有研究者指出,“湖南自古巫风繁盛。长期以来被视为上古神话的一场古巫之战(‘炎黄大战’),导致中原九黎部落在其首领尤被杀后南逃洞庭,与以女娲为人祖的土著组成‘九黎——三苗集团’,以尤头为图腾,史称‘三苗国’。”而在湖南民间,“沅陵傩坛属‘娘娘教’流派,即以南方人祖女娲为傩神。巫师行法时多‘礼请’并赞美女巫或女神。女巫师在《和神做追究》傩坛法事中必须搬请‘东山圣公、南山圣妹、潮水洞大娘二娘三娘、五天五岳皇后夫人……’除了东山圣公(伏羲)外,其余几乎全是女巫和女神,其中南山圣妹即女娲。”[2]以“圣妹”称女娲,盖在民间有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又据高伦《贵州傩戏》介绍,不但被尊为“人皇”的“‘傩公’是传说中的伏羲,‘傩婆’是传说中的女娲”,而且傩堂法事巫书中也有二人“对天一拜成婚配”的叙事。

女娲是怎样进入傩神行列的,详情无从而知,但其作为“生”的象征具有压邪祛祟的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诚然,伏羲、女娲以兄妹婚配而繁衍人类的故事流行于史,但这种神话叙事其实出现较迟。伏羲、女娲之名在先秦典籍中已提及,可是,相互间并没什么瓜葛。岁月推移,及至汉代他俩才被绘入帛画中或刻在砖石上,成为互有关联的人首蛇身的神话造型,如四川合江出土的汉代石棺上该类形象常见。这时,其关系或是兄妹(如《路史·后纪二》注引《风俗通》:“女娲,伏羲之妹。”),或是君臣(如《淮南子·览冥》高诱注:“女娲,阴帝,佐宓戏(伏羲)治者也。”),并未婚配。到了唐代,二位方才摇身一变成夫妻(如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即是其反映),并且形成了唐末李冗《独异志》中记载的“昔宇宙初开之时”、“天下未有人民”而女娲、伏羲兄妹“议以为夫妻”的故事。对此演变史,今天研究民间以伏羲、女娲为“傩公”、“傩母”的习俗时,是应有知晓的。

作为太古神话中名声赫赫的大神,女娲做了两桩惊天动地的大事:补天和造人。当年,鲁迅撷取古史创作小说《补天》,就热情地歌颂了这位炼石补天再造乾坤的大女神。结合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看,远古时期曾发生一场世界性大灾难。在那天塌地裂、洪水泛滥、猛兽横行、生民遭难之时,是大神女娲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浮水”,由此“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从此天下太平。而据《列子·汤问》,女娲之所以补天乃是因为大地原本有缺陷,其曰:“然则天地亦物也。天地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缺”。此外,洪水神话是一个世界性母题,也在中国各民族口头文学中有丰富多彩的折射。透过神话看真相,“积芦灰以止”的女娲其实是比鲧、禹要早得多的治水英雄,故受到万世崇敬。

女娲补天,使用的材料是土、石、芦灰,皆跟大地有密切关联。女娲造人神话见《风俗通义》等书:“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在此神话中,女娲造人凭借的仅仅是黄土,而土所表征的也就是大地。大地生长出植物,人类社会中母亲生养子女现象正与之相似。由于“类比”这神话思维的基本逻辑使然,“以地为阴性名词,图像作女人身”[3]并由此产生地母崇拜是世界性现象。民俗事实表明,女娲在国人观念中正是“地母”(Earth Mother)偶像的原型。《论衡·顺鼓》记载汉代风俗:“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按“社”即桑社,是古人祈生殖、祭地母的标志。《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淮南子·说山》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抱朴子·释滞》则一语道断:“女娲地出。”今之学者亦肯定,“女娲既是地出,就带着庄稼神兼土地神、泥土神的性质。”[4]既然如此,古老的“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实质无非是说:女娲作为人类的大祖母,她仅仅依靠自身便生养出了人类。至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女娲之肠化生十神,又是一证。这里,既无作为对偶的伏羲,也无作为群偶的诸神,难怪《说文解字》释“娲”这“古之神圣女”时也肯定其是“化生万物者”。

古有“三易”之说,根据《周礼》介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三者从时代上乃分属夏、商、周。关于商易《归藏》,前人所谓“坤以藏之”(《周易·说卦》)、“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引郑玄对《归藏》名义的解释),凡此种种,无非是在说“万物归藏于母”,强调天地万物皆由神圣的母性所生所养。区别于《周易》,更古老的《归藏》以“坤”而非“乾”开篇,自有其跟人类息息相关的发生学根基。[5]《说文》称“坤,地也”,地字“从土,也声”,而“也”乃女阴之象形,因而段注释“地”云:“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故地字从也。”坤为土为大地,象征着母性,即所谓“地为母”(《后汉书·隗嚣列传》),“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也”,“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初学记》卷五引《白虎通》《物理论》)。《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于是正‘乾’、‘坤’,分‘离’、‘坎’,依象衍数以成一代之宜。谓土为祥,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正因为“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说文》)、“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土地是养育万物之母,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产资料都来自大地,所以“谓土为祥”。

“以土为祥”,这是古代农业崇拜的体现。而在母系居主的远古时期,由于生殖崇拜和农业崇拜在初民原始思维中的重合,土地和母亲在神情意象上往往神秘互渗。“地母”崇拜成为跨民族、跨地域的多见现象,其深层缘由盖在于此。

神话是先民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产物。人类起源的发生学探讨,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远古“大母神” (the Great Mother)崇拜。《苗族古歌·枫木歌》有道:“假如是现在,爹妈生你我,生下就生下,有啥值得说?回头看当初,枫树生榜留,有了老妈妈,才有你和我。”这位先于人世间具体“爹妈”(两性结合)的“老妈妈”,实为人类起源传说中独自生养人类的“大祖母”或“大母神”。从中国多民族文化角度审视,女娲神话在汉族之外的许多民族中都有传播和影响。苗族生殖信仰里就有崇拜“圣母”女娲之风俗,如前人记载:“妇有子,始告知聘夫,延巫师,结花楼,祀圣母。圣母者,女娲也。”(贝青乔:《苗俗记》)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中国以血缘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中,“无子”是国人大忌。为求子嗣,为了传宗接代,民间有拜送子娘娘的风俗。这送子娘娘的主要原型,首推华夏神话史上的女娲。河北涉县中皇山有娲皇宫,民间俗称“奶奶庙”,传说此处就是“人祖奶奶”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庙里有广生宫,宫里有子孙殿。庙中,神像前会摆着各种泥土或其它材料做的娃娃(人偶),专供前来烧香求子的信众们“拴”走带回家去。农历三月十八相传是女娲生日。每逢此日,方圆几百里的人们都要来赶庙会,其中求子妇女居多。求子的妇女,或向送子娘娘磕头烧香许愿,取“神药”(香灰)回家用水服下;或以红头绳在送子娘娘像前拴一人偶娃娃揣在怀里,不回头走到家里。日后若是生了孩子,便来庙里还愿,除了烧香磕头还要送三个布缝或泥土做的娃娃。每逢庙会,人山人海,香火旺盛,还有戏班艺人演唱《刘二姐拴娃娃》等节目,唱的是刘二姐因不生育而遭受婆婆白眼和丈夫虐待;求子心切的她和小姑子去赶庙会,向送子娘娘烧香磕头许愿拴娃娃的整个求子过程。由此有人物有情节的演唱不难看出,女娲信仰深深地扎根人心,老百姓对女娲在现实中的功用如送子、治病赐福、保佑发财等耳熟能详,对该女神也顶礼膜拜至极。中皇山原名女娲山。女娲在天、人、地“三皇”中位居“人皇”,因此娲皇宫所在山名“中皇”。如今,当地还办起了娲皇宫文化节,“古代的习俗,也借庙会在长期流传着”[6]。

跟许多地方称女娲为“人祖奶奶”不同,河南省西华县思都岗女娲城庙会称女娲为“人祖姑娘”。其实二者在生殖崇拜底蕴上并不矛盾,后者折射出更古老原始的“贞法受孕”或“处女生殖”母题。思都岗女娲城庙会远近闻名,“庙会上有传统祭祀歌舞,有传统服饰、步法、禁忌,称‘担经挑’,也禁忌男性参与,唱经歌《龙花经》,乃长篇祭歌。其中有一首唱及女娲庙会起源的歌,表明‘龙花会’所祭祀的主神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只唱‘祭女娲,朝祖宗’而未提伏羲。庙会上,老百姓大都能讲出女娲创世治世的系列神话;部分‘宣传功’的妇女能唱出女娲治水、居住、采集、斗兽、补天等英雄神迹。‘对功’为庙会传统祭祀歌舞之一,又叫‘盘功’,庙会上相识或不相识者,以对唱方式结识并切磋功力,即兴演唱,较量女娲所赐道行及各方面的知识。‘渡船’也是庙会传统祭祀歌舞之一,内容与‘对功’相似,唱两岸风物,形式借助地方戏曲声腔、道白,双方扮作村姑和船家,以能否让人上船渡到对岸去见女娲老娘而展开对答。”这种祭祖娱神的“担经挑”(又称“担经跳”、“担花篮”)表演,在河南淮阳人祖庙(太昊陵)的庙会上亦见。淮阳人祖庙的主神是伏羲,但其主要习俗表现出强烈的女性崇拜意向,因此有学者推测,“也许此处崇拜的大神最初本是女性神女娲,后来才慢慢变成伏羲的”,“是后来男性中心社会意识渗入的结果”[7]。也就是说,对大母神女娲的信仰和崇拜,有更古老的文化根基。

以上“人祖”信仰习俗,跟古籍记载的女娲独自“抟土造人”神话相呼应,表明着女娲作为生养人类的伟大祖母的至上地位,她理当是华夏神灵殿堂中先于诸神又高于诸神的始祖神。

注释:

[1]参见于一:《巴蜀傩戏》第43页,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

[2]胡健国 :《长无绝兮终古:论〈楚辞〉与沅湘巫傩文化》,载《艺海》1998年第3期。

[3]钱钟书:《管锥编》第1册第56页,中华书局,1979年。

[4]萧兵:《楚辞与神话》第36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5]参见李祥林:《〈归藏〉及其性别文化解读》,载《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

[6]欧大年、范丽珠主编《邯郸地区民俗辑录》第190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7]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第14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神灵信仰研究(一)”的阶段性成果〕

第3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一、超越自我的创造精神

关于人类的起源先民们曾做过种种臆测,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女娲造人的神话了。《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演义》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洹人也。”泥土捏人的神话产生于原始人类与泥土密切接触的社会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但女娲造人的行为确实是惊人的创举。这不是一般的创造,是宇宙天地间前所未有的惊人之举。创造的是人类本身,在人民对人产生之谜未解之时,人类就通过女娲的双手作出了最根本的创造。她的创造完全超越自我,使沉寂的宇宙活了起来,一种灵性从此在无限永久、无限开阔的时间空间中持续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开来。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致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唐代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由女娲独立创造的人类的独创性到两性关系的出现,可见此时的人们已渐渐脱离原始的胚胎,正逐步迈进科学的轨道,虽为神话,但已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女娲时代的创造精神渐显平淡。

二、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

在中国哲学中,“地”一向是作为宽容博大的象征。女娲精神与“地”具有密切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大地的象征。《抱朴子•释滞》说“女娲地出”,《淮南子•览冥篇》所载女娲补天故事,也不仅与“天”有关系,同时与“地”也有密切关联。古人还通过这个神话来说明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例如《论衡•谈天》,“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言也。”《路史•后纪二》罗苹注:“世遂有(女娲)炼石成霞、地势北高南下之说。”其实,“补天”本身已表明她是象征“地”的,因为地与“天”相对互“补”。《列子•汤问》中载:“……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就是对我国地势认识的很好说明。至于“抟土作人”的神话,也是把造人跟“土”联系在一起的。女娲从事的补天载地的工作,不是发动残酷的战争,恰恰是疗救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共工和颛顼为着争当天子的一己之私,竟然不惜一切代价,撞坏天地。女娲并不是首先对他们作挞伐,而是像母亲及时补救不懂事的小孩子闯下的大祸一样,挺身而出,消灾避患,终使地平天正。天可以补,地可以立。还有什么样的灾害不可以抚平?可见,女娲有极广大的神通,故无所畏惧、无所忧虑;因无所畏惧、故能厚德载物、无限包容。总之,中国哲学传统中大无畏精神和博大的包容精神,正是女娲精神的胎传。

三、母仪万世的生息精神

上文谈到女娲造人引出生命诞生的源头,女娲补天却表现出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创造生命,还有对人类生存的无限关怀。《淮南子•览冥篇》所载女娲任劳任怨、不辞辛劳地为人民平息灾难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后有女娲兄妹成婚再造人类的传说,因此被后世祀为生殖之神、送子娘娘等都源起于女娲造人神话。《路史•后纪二》:“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楳(高媒)之神。”罗苹注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吕氏春秋•仲春纪》:“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高诱注:“《周礼》,媒氏以仲春之月合男女于时也,奔则不禁,因祭其神于郊,谓之郊禖。郊音与高相近,故或言高禖。”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不论儒、道,始终关怀人的生命存在,关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超越。《周易》讲“生生之谓易”,是这种生命哲学在轴心时期的确立;这种生命精神,早已由女娲精神加以象征。如果像尼采所说,日神形象的诞生是“作为诱使人生活下去的补偿和生存的完成”①,那么,女娲形象的诞生就是使群体生命存在得以延续下去的生命精神的象征。

四、协调矛盾的和谐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一种突出的精神传统,女娲精神就是其早期的神话体现。女娲补天之前,天地之间的环境十分糟糕,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不和谐使得人不堪命、民不聊生。作为拥有无限智慧和神力的神,她没有去已有的世界,而是朝着符合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补缀和修葺,以协调世界与人类的关系。

第4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1、按照小说《洪荒》中的说法,他们是师兄妹的关系。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经过几世修行,道法得成。后传授四小生灵法门,老大鸿钧,修“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玄空气”,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后人分别尊其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2、按照《封神演义》中的说法,鸿钧就是“大道”的代表,是“天道”的代表,三清,西方二圣,女娲等混元大罗金仙的指引者与监督者,是女娲的师傅。“先有鸿钧后有天”,鸿钧是开天地前就成圣得道的;

3、按照中国上古神话来说,鸿钧和创始元灵都是不存在的,是小说虚构的人物。而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譬如“开天辟地”,这是中国最远古的神话传说之一,其实是古人关于人类起源的最初思考。“开天辟地”被后人又称为“开天劈地”,清雍正年间刊刻的小说《廿一史通俗衍义》上,就有一手执斧、一手持钎正在开山的图画。在孟宪明先生依据典籍和口传所著的《中国经典神话》中,神话是这样的:

远古时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万物,混混沌沌的像一个大蛋。伟大的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他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时长成了一个巨人。慢慢地睁开眼睛――这可是人类第一次睁开眼睛!眼前只有厚重黏稠的黑,漫无边际的黑。他站起身,举起长臂,蹬直双腿,打了一个威力无比的哈欠,黑暗竟然被他“哈”出一道缝隙!哈欠打到第三个,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蛋裂开,一片光亮透进来。他怕黑暗再合上,就伸直胳膊挺直腿上下使劲撑……上升的部分形成天,天为清气,所以澄澈透亮;下沉的部分形成地,地为浊气,所以朴厚浑黄。天高九万里,又称九重天。心血耗尽,累倒在地,他的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丽的月亮……

死,万物生。这就是 “开天辟地” 的神话。可见,远古的先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思考的已不仅仅只是衣食住行等等眼前的、切身的问题,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宇宙起源”这样的终极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试图解答这样的问题。是先民最早崇拜的神,他就像一束亮光,赋予了先民最原始的信仰,赋予了先民生息繁衍的自信、勇气和力量。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远古时期,先民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他们的生活和生命没有保障,甚至随时就有死伤危险,他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感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把生命中的痛苦变成生存的绝望。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抟黄土为人”的神话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类对终极问题的感悟,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已试图表达对于回归主题的探索意识。依然采用《中国经典神话》说法:

开天辟地,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河流,有了生灵万物。女娲和伏羲姐弟俩生活的那个时代,发生了祝融与共工之间的权力大战。共工战败,一头撞到不周山上,将顶天的巨柱撞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汹涌而下,女娲和伏羲躲在一只巨鳌腹中才幸免于难。女娲和伏羲从巨鳌口中出来时,天还没有长好,都是裂缝,洪水还没有消尽,滔滔奔流。女娲在弟弟的帮助下,炼五色石补天。洪水毁灭了万物生灵,不见一个人影儿,搭救他们的巨鳌劝女娲和伏羲姐弟俩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然而单靠女娲和伏羲又能生育多少?一天,女娲来到河边,抓起泥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一个泥人,对着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活了,对着女娲喊“妈”,欢欢喜喜地跑起来。女娲好感动,好高兴,蹲到地上飞快地捏。她又让伏羲和自己一起照着对方的样子捏。女娲捏出来的全是男人,伏羲捏出来的全是女人,男女双双婚配。女娲仍然觉得人烟稀少,于是把藤条的一头系在水边的大树上,另一头扎进泥浆,用劲摆动,飞溅的泥浆也变成了人……

先民借助女娲抟土为人的神话故事,似乎回答了“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极难说清的终极问题。我们小时候洗澡从身上搓泥巴,老人们就会说:“人是女娲娘娘用泥巴做的,咋搓也搓不干净。”

由于女娲抟土为人的神话,在人类群体的感情意识或潜意识里就有了两个母亲:一个是女娲娘娘,一个是大地母亲。没有女娲超自然的神力,泥巴不会变成人;没有大地,女娲也就没有造人的泥巴。也就是说,泥土给了人类肉体,女娲赋予了人类灵魂。女娲是神,是看不到的圣灵,只可敬拜,不可期及。大地却实实在在,一日不曾离开。所以说,女娲作为人类的母亲,只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万物皆离不开大地,大地才是养育人类的衣食父母。先民们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脚下实实在在、生长万物的土地的重要,于是“大地母亲”的意识便逐渐显现出来。

第6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此八字箴言曾被胡适先生视为治学宝典。然其衣钵传至当下某些学者处,却变成了无处不大胆——从大胆假设,到大胆求证,再到大胆公布“学术猜想”、“学术畅想”乃至“学术臆想”、“学术幻想”,一切都变得般简单。

据报载——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及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根据C14同位素测定结论,认为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娲皇即女娲,熟悉神话传奇的读者对这名字不会陌生,在各色演义当中,女娲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团土造人、炼石补天,可谓开宇宙、立世界的女神。《风俗通》引《春秋运斗枢》中谓:“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女娲为中皇、娲皇。

开辟鸿蒙的人物,竟然有遗骨传世?感叹者,自然是孜孜不倦的血脉探源又有了“新成果”,似乎将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已有专家提议在人祖山建设祭祖广场、朝圣天阶和史前人类博物馆,并修复人祖庙和伏羲庙,作为旅游项目;惊奇者,正如你我质疑一般,“女娲只是个传说”,“三皇五帝”都很玄,更何况发现遗骨?

但凡稍明时事,你我自然能够理解:这些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挖掘背后,无不暗藏利益。此一番人祖山的“考古发现”,如报道所称,也已透露开发旅游的迹象。发展经济本自无妨,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社会发展也是好事一件。但倘若不论真伪,抑或不顾自身文化形态,动辄牵强附会、强行落地,旅游未必发展起来,反而可能授人以柄、劳民伤财。

前有曹操墓,后有女娲遗骨,其间所反映出来的,恰恰是对文化缺乏认识、对建设缺乏创新的“啃古”心态。

堂堂中华文明,上下历五千余年,身旁脚下随处都可能是某一段历史传说。倘若目光只顾逡巡打量,辄有动静即欣喜若狂,大兴土木、追逐小利,哪里有我们的祖先那种遏洪水、补天阙的精神气质?又哪里有那种战天斗地、奇情壮采的恢宏想象?

女娲文化反映了原始初民在人类繁衍和应对自然恶劣环境时的自强不息,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它可能会给考古发现一定的参考,却绝不是文化附会的雾薮。如果考古有新发现,我们自然乐见其成;但过分工具化地看待文化,甚至侵蚀学术的科学精神,则只会让我们的精神传承日渐皮相。

第7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纵观娲皇阁,嵌于绝壁,雕梁画栋,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娲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蚕姑姑”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较为完好。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18平方米,字数也多达4.1万有余。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娲皇阁亦称三阁楼,坐东面西,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从下向上依次名之为"清虚"、"造化"、"补天",通高23米,建筑式样为歇山顶,七踩三下昂斗拱,龙形要头,属典型的清式建筑,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设深壑,犹如桂殿兰宫嵌于绝壁,故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重碧灿然,坐若霞蔚"之赞。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夺天工的建筑风格堪称一奇。各层均三面设廊,背依悬崖,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据传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啷啷作响,故素有"话楼"、"吊庙"之称。

第8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   侯新颖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两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学习这两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 读文找出神奇之处,体会神话特点,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4.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设想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通过以文带文的形式,学习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看图画猜故事。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

2.读故事名字,发现其特点。总结,题目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题目就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揭示《女娲补天》的课题。

4.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从题目中感受神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品读故事  感受神奇

1.故事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学生默读课文标画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

3.全班交流。

预设:(1)交流天塌地陷、水深火热的相关语句。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神奇、可怕。从女娲造船救人、求神灭火的行为中感受女娲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2)交流炼石补天的相关语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女娲动作的字词体会神奇,感受女娲不畏艰险、一心为人类的品质。

4. 女娲虽然是天神,但在补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女娲寻石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做的呢?

5.品读寻石的相关语句,感受女娲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

6.方法总结。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形象。

三、以文带文  学法迁移

1.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夸父追日》。

(1)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可以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想法。

(3)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夸父。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四、对比阅读  感悟特点

1.刚才我们一起读了《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这两篇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预设: 

(1)都很神奇——这是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

(2)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们要通过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都是英雄——每个神话故事中都会有一个让我们敬佩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力量。

2.总结神话特点。

四、拓展阅读  走进神话

第9篇:女娲的传说范文

中国神话仍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一些神话还成为典故和熟语,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典,故事是这样子的: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以前曾提到过她抟土造人的事迹,现在她又补好了苍天,对人类来说真是功德无量。所以关于女娲的事迹流传甚广,并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风俗。

《中国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故事,为了人类、为了百姓的、为了穷人等等,甘愿牺牲自己,换来别人安危与幸福。这本书,让看的人明白了善与恶、好与坏、做了善事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恶人总会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道理。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口耳相传的,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