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第1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神话;伏羲神话;女娲神话;神话谱系

【作 者】蓝阳春,《广西日报》主任记者。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23-007

Fu Xi Legend 、Nu Wa Legend and Pan Gu Legend Are the Three Different Myth Pedigrees

Lan Yangchun

Abstract:The myth originated from the upper 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our country,which Fu Xi invented Bagua、 decided Yinyang 、created the routines of the marriage ceremony,and the spreading legend origina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which Nu Wa patched the heaven and created the human beings with the soil,all of these were the typical myths of the north system. However the myth in the Zhujiang River Valley of the South China,which Pan Gu opened up the sky and land 、created all things on the earth、bother married sister and recreated the human beings,the headstream、 original ethnic group and the content of this myth pedigre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two pedigrees. With spreading the Pan Gu culture to the north,the later people transplanted the content of the Pan Gu myth into the Fu Xi myth or Nu Wa myth,furthermore they came into being the sub-ecosystems. Pan Gu myth is the first myth of China forever.

Key words:Pan Gu myth;Fu Xi myth;Nu Wa myth;myth pedigree

在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广为流传着女娲补天、搏土造人和伏羲创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契结绳记事的神话传说。这是典型的北方二元体系的神话。后来,随着中原封建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包括伏羲和女娲在内的汉文化也随之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并为许多少数民族接受和吸收,伏羲和女娲神话逐渐在包括壮侗语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中流传,与其民族的神话内容相混合。

一、伏羲神话

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一位重要的神话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开拓先祖,源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一带,后来逐步在中原及周边民族地区流传。在流传过程中,这一神话不断发展演变,内容日愈丰富,而且说法甚多。有关伏羲神话传说,历代史籍多有记载,各族民间亦广为流传。流传于黄河上游甘肃地区的伏羲神话说:

神话来源研究相传自从开天劈地之后,天下荒凉,人类愚昧。玉皇大帝便派圣母带仙犬下凡管理人间,居于华胥之地(今陕西蓝田)。有一年雷公神发怒,河水泛滥,人们遭遇巨大的灾难。圣母就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姑娘,世称华胥姑娘,前往雷泽国(甘肃境内)说服雷公不要随意发怒,危害人间。一路上,圣母娘娘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雷泽国附近,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巨人脚印,因此心动。哪知这一凡心感动了天上的彩虹,便飞下来绕住了圣母。恰巧雷公在此,便领着圣母进了华池,圣母因与彩虹相交而怀孕,在成纪生下伏羲,而其实为大风国雷神之子。后人为纪念华胥姑娘踩巨人脚印生下伏羲,至今豫东犹遗俗称“担经挑",即“巫舞"的习俗。

伏羲自称“风"姓,“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姓字。后雷公听从了华胥姑娘的劝说,便改邪归正,不再随意发怒危害人间。从此,天下便安乐太平、五谷丰登了。①

后来,始创“八卦台"(在今禹州方城山)。伏羲在此设台作八卦,仰观日月星辰之象,伏察地内山川陵谷之形,揭示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

在古籍记载中,伏羲的名号或称谓繁多,有称太昊即大?、太皓;有称密牺即包牺、包羲、伏戏、伏牺、炮牺、必戏等等。“先秦以前太昊和伏羲两个名称本是各不相属的,到秦末汉初《世本》出现,才开始把二者合而为一。”②有关伏羲神话传说的内容,不仅史书记述零散,而且因时代不同而异。唐代以前的史书里,主要是记述太昊伏羲是东方的天帝,掌管春天,说他是“百王之先”,教人仿效蜘蛛而结网捕鱼,作“瑟”之琴,又谱“驾辨”之曲。其历史功绩主要是创造八卦,开创文明。到了明清时期,伏羲的文明创造依然不断,如“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又说他“画卦结绳,以理诲内”。③到了唐代,伏羲神话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增加了与原先的神话主题完全不同的事件与情节,伏羲由“独子”变成了“有妹之兄”,由“单身男子”变成了“有妇之夫”。如唐人李冗《独异志》中说:“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意思是说,宇宙初开,天下未有人民,女娲兄妹二人被迫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李冗的文章并未点明女娲的哥哥是谁,大概是因为伏羲与女娲同属“人首蛇身”的原因,便“同类合并”。认定女娲的哥哥便是伏羲,于是变成了伏羲与女娲结合而繁衍人类,甚至有当时诗人卢仝也在他的《与马异结交诗》中写出“女娲本是伏羲妇”④的句子赞同这种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婚的说法。

二、女娲神话

关于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也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源于我国北方地区,是史籍中记载较多的一位神话人物。《楚辞》中屈原的《天问》就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⑤句;《山海经》中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⑥综观史籍中的有关女娲神话的记载,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曰“炼石补天”。西汉《淮南子・览冥篇》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烂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二曰“抟土造人”。汉代《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恒人也。”三曰“与伏羲婚”――即前文所引的唐代李冗的《独异志》的说法。

在史籍中,有许多关于女娲神话的记载。但时代不同,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关于女娲补天造石桥的传说:

昔日,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大战于大周山下,共工战败,大怒,一关将苍天撞破。于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滔滔洪水由北向东南铺天盖地而来,环山绕岭,冲毁村庄,淹没田地,人类面临灭顶之灾,作为人类创造者最伟大的母亲女娲,心急如焚,为了拯救人类便决心把塌下的天补起来。她采不周山巨石,引天火,日夜烧炼五色石,把天补得完完整整,呈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多彩,非常好看。大面积洪水被控制住了,但有些河还很难渡。女娲又让工匠鲁班,用补天剩下的石头建一座桥。鲁班不用刀斧,用无边的法术将石头变成羊群,从不周山赶到河边,一夜之间便建成了世上罕见、独具风格、大跨度的赵州桥。因能安邦济民所以取名“安济桥"。

在女娲补天之后,赵州双庙一带,依然洪水滔滔,困扰着当地百姓。有一天人们看见一男一女乘坐一个大葫芦顺水漂游而来。到了双庙龙泉古庄村北,他们用法眼看到有两个泉眼在汩汩冒水,这正是他们几天来一直寻找的洪水长期不止的原因。于是他们立即跳下葫芦,用石砖、泥土堵塞泉眼,但用尽各种办法也堵不住,于是他们决定用身体来堵。女娲、伏羲分别坐在两个泉眼上,洪水立即停止了。从此以后,伏羲、女娲便在这一带居住下来。为了让人们生活得好,便教给人们种庄稼。没有种子,他们让成千上万只鸽子从水中叼来一个个草穗,这就是后世的五谷杂粮。种子有了,教人们种庄稼,收储粮食,建房屋,置家具,使这一方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女娲神话中有“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和“与伏羲婚配”三种不同的内容。其中以“炼石补天”流传最为广泛,如同开天辟地神话一样,几乎尽人皆知。而女娲“抟土造人”传说,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地区。第三种内容“与伏羲婚配”的传说则只见于少数历史文人的著作中,民间则少有流传。

三、伏羲、女娲洪水后结婚再造人类神话是对南方神话的

移植和套用,与原来的伏羲、女娲神话自相矛盾

神话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产物,是先民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原始信仰以及对自然的认知方式不同,对世界的由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的探索与解释也不相同,于是就产生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神话故事。事实说明,凡世界上某一种著名的神话,总是由一个地区或大河流域的某一族群所始创,而后呈滚雪球的态势,逐渐在与之关系密切的族群或区域流传,形成一个同一母题的神话圈。由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文化模式的不同,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对神话的加工与演绎也不同。另一方面,随着民族的迁徙流动和文化的传播、交流与互动,各地各民族的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也相互影响和吸收,使神话出现相互交融、混合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探索神话的起源地和始创民族时,首先需要对历史文献中有关神话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神话的主题、内容的质态及其产生的年代进行甄别,进而追溯其最初流传的地区,而后需要对已经被混合或演绎了的神话内容进行甄别,以便正本清源,还复其历史面貌。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很强的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而其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且是有条件的,“变”则是绝对的。神话也是如此。一种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神话主题和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大的变异,如壮族民间流传的神话就是如此。而有的神话故事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的迁徙、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异,有的甚至脱离了原来的主题和内容而重新进行加工与演绎,其内容和情节多已面目全非,伏羲和女娲神话便属此类。

另一方面,神话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民族的发展与分化,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其神话也会产生某种借代、移栽、交叉、混杂、转套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伏羲、女娲三个神话都有反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分析和探讨,分清本与末或源与流,还其本来的面目,以免造成思想上和学术上的混乱。

正如前文所述,伏羲神话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河上游流域,而后逐渐向黄河中游一带流传。其神话原本只说伏羲画八卦、教人结网捕鱼、饲养家畜、制琴编曲等,是文化智慧方面的始祖神。女娲神话原本只说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捏土造人,是一位创造人类的始祖神。这两位传说中的始祖神,原先都是各处其地、各司其职、互不相关、受人尊敬的两位始祖神。可后来,一些人却把伏羲与女娲同时说成是兄妹关系和夫妻关系而繁衍人类,其神话的主题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与原初的主题内容相背离。因此,我们将这种已经被异化了的伏羲、女娲神话称为“后伏羲、女娲神话”。

从神话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与扩大,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加入新的时代观念与内容。但这种变化首先应该是合理的,即按原来神话内容的内在逻辑、思路和情理进行演绎或新编,不应该与原来的主题相矛盾,如果相矛盾了,则与情理不符,其新编的故事便不能成立,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其次是新编的故事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即故事的人物、情节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不与别的故事相雷同,即便是模仿也不应该与别的故事完全相同,更不是照搬、照套和全盘移植,否则会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引发混乱。基于上述基点,现试对后伏羲、女娲神话进行甄别和剖析。

(一)女娲故事主题内容前后自相矛盾

女娲神话本是说女娲炼石补天和捏土造人,而“后女娲神话”则加工演绎并强加女娲与伏羲婚配,繁衍人类。其前后自相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前面已经是说是“抟土造人”,怎么后来又变成以自身繁衍人类呢?既然自身可以繁衍很多人类,那么早先为什么又要用泥巴来造人类呢?很显然,“后一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后一种说法"是给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非常清纯、完美、尊贵、鲜明的女娲崇高形象蒙上了一层杂乱的阴影,造成了明显的“硬伤"。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甘东村有一座古老的以岩洞为屋的大庙,而离甘东村不远的大洲村又有一座小型的女娲庙,我们于2005年春到大洲村考察时,问当地群众:“你们这里已有了大庙,怎么还要建女娲庙?"群众给我们以简洁的回答:“开天女娲补天嘛!"表明各族群众所敬奉的女娲主要的还是在于她“补天"的功德。

(二)女娲结婚故事是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移植和套用

女娲兄妹结婚的传说始见于唐代李冗的《独异志》,但《独异志》中并没有记载女娲的兄长是谁,后人在解释这一记载的过程中,可能认为与女娲同一时期且地位相称的传说人物还是“单身”的男性只有伏羲,而且他俩的属相又相同(同属人首蛇身),于是乎伏羲便被“拉郎配",成了女娲的哥哥和丈夫了。按李冗《独异志》的记录,女娲兄妹结婚的地点是在“昆仑山",与《山海经》所说的昆仑山相同,是人们理想中的一座神山,其位置在黄河的中上游一带,但在神话传说中并没有讲到发生洪水的事,因我国北方是很少发洪水的。可是,后来的一些文人学者可能又觉得李冗的原作故事过于简单,内容不够丰富,于是就用套换的手法,把南方少数民族洪水过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说成是伏羲与女娲婚配。发表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一文便是这种说法最为典型的代表。这样一来,使得兄妹结婚故事与伏羲女娲结婚故事发生了混淆,甚至被冒充和全部取代,其谁先谁后的次序自然也就被颠倒了。

其实,南方的壮、毛南、仫佬、布依、水等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兄妹凭借葫芦躲避洪水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与伏羲、女娲结合的故事,各自产生的时间、背景和流传的地区、历程都是清晰的,其差异也是明显的。

1.兄妹结婚造人神话产生与流传的年代要比伏羲女娲结合的故事产生与流传的年代至少要早千年以上。兄妹结婚造人类的故事早在汉代以前已经产生,南朝梁人任《述异记》中明言“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还说故事有“秦汉间俗说"、有“先儒说"、有“古说"等,说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传说在秦汉以前已经在我国南方地区流传。而李冗记述女娲兄妹结婚的文章是在唐代的后期,显而易见,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出现的时间上至少要比故事晚近10个世纪。这两个故事是谁先谁后,谁为源、谁为流,谁为原生、谁为次生,可谓一目了然。

2.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是对兄妹结婚故事的套用与翻版。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纪》,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⑦也许正是在这种“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重振伏羲的“雄风”,便对其神话进行加工,添加新的内容,于是到了唐代后期便出现了李冗的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当代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曾在《神话选译百题》中,对李冗关于女娲兄妹结婚故事的原文作了注解,并在“说明”中说:“女娲兄妹结婚的神话,原是一个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神话,它流传在我国西南苗、瑶等少数民族中。”⑧在此文中,袁珂先生已经清楚说明:李冗的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来源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即的故事。只不过李冗在“移栽”、“转套”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故事变成是产生于我国的北方,于是把原故事中没有讲明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改成发生在黄河中上游的“昆仑山”;又因为北方少雨,少发洪水,而原故事中的前面部分讲述天下发大洪水淹死了人类,这也不符合北方的情况,于是将其丢弃,改成是“宇宙初开之时”、“天下未有人民”,这样就使我国南方的故事完全“北方化”了;再有就是把兄妹说成是女娲兄妹,其余故事的内容情节基本上都与的故事相似或相同,特别是故事的核心主题内容即“兄妹结婚再造人类”这一点则完全照搬到女娲与伏羲婚配的故事中。因而,有学者认为“李冗的女娲结婚故事是故事的移栽、照搬、套用和翻版”,一语点中其中的真谛。然而,“李冗首创,其后发扬。”如果说,李冗套用神话传说在手法上还有些遮遮掩掩的话,后来的一些文人学者则是无所忌讳,特别是到了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些学者出于某种目的,觉得李冗的“原创"还不够精彩、充分,于是就采用“转音"、“转引"、“推想"、“拆字"和“属相"等方法,干脆把神话说成是伏羲女娲结婚造人类神话在南方的“版本"。这样,神话全然被强行掠夺一空,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成了既有“北方版"(即李冗写的故事),又有了“南方版"(即洪水造人故事),使伏羲与女娲的婚配也是在洪水灭绝了人类之后,这就显得完美无缺了,其文化意义也被大大地提升了。殊不知,这种完全照搬或冒用的做法,并不影响神话在南方的大量存在与流传,人们依然在传颂故事,唱赞歌,演唱戏,祭拜的还是庙。与此相反,学者们在论述持洪水造人故事就是伏羲与女娲结合故事这个观点中,越来越多地发现其中的矛盾与破绽,不但不能自圆其说,令人难以置信。如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一文中,把南方洪水造人故事都说成是女娲兄妹结合的故事,这就引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很明显这就与原先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完全相矛盾。因为女娲补天的故事已说天下发洪水,经女娲“积芦灰以止(洪水)",最后是“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已分明是说洪水灾祸已经得到了平息,人民得到了安生,而现在怎么又说成是洪水治止不了,灭绝了人类,最后女娲只好兄妹结婚再造人类呢?这个前后的明显矛盾,谁也无法解释。又如徐松石先生在《伏牺考》一文中,也通过考究字音字义等办法,“考证"得出了“王和伏羲氏原是一个人",“即伏羲";又在《与伏牺》一文中“考证"得出了“伏羲即盘瓠",如此一类推,也就是盘瓠了。现在看来,这种“、盘瓠、伏羲同一论"的说法是十分牵强的,缺乏民俗学资料依据,完全是主观臆断。其实、伏羲、女娲、盘瓠是完全不同的神话人物,不仅它们各自产生的年代和内容不同,而且流传的地区和崇拜的民族也不同。

在故事被套用为女娲兄妹结婚故事的问题上,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那就是既然说南方洪水造人故事都是故事,而不是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那为什么南方个别地方的个别洪水造人故事中的兄妹,其哥哥的名字为什么又叫作“伏义(羲)”呢?表面看来显得复杂,其实内中的原因却相当简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南北文化即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和的结果,是属于一种很正常的文化交融现象。因为,南方洪水造人的故事,其中的几个人物大多数都没有其具体的名字,只称呼他们的从属关系,即哥、妹、父亲,而雷公也是用日常的称呼“雷公”,并没有另外的名字,直到现在,大量的壮族的故事也仍是如此。由于南方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缺少通行的文字,大量的各种故事也只能在当地的民间口头上流传,很少有用汉字将其介绍到外地乃至全国。其故事也是这样,只有幸被东方朔、徐整、葛洪、任等几位汉族学者用汉字作了简要的记录较早地见诸一些古籍外,而大量的故事都是到了解放后,特别是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后才被民间文学工作者收集整理、出版印行。而与此相反,汉族神话故事一产生便就有口头和文字两种渠道同时传播。如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尽管源于故事,出现也比故事晚了一千多年,但由于它是北方的汉族故事,一开始就以汉文字记载与传播,而后又不断在书籍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文化强势,所以当它流传到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时,一些人便认为它来自“主渠道"――汉文字,又“有书为证",其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又与自己的故事相同,于是便反客为主,以为人家的伏羲故事才是正宗的、权威的,这样为了提高自己的故事的文化地位,也就把自己的故事中原本就没有名字的哥哥也就称之为“伏义"了,所以就出现了个别地方的故事中其兄的名字也被称之为“伏义"的现象(但却没有同时将其妹妹的名字也被称作“女娲"的)。这一现象出现以后,由于一些学者缺乏对、伏羲、女娲三个故事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又缺乏田野考察和历史的科学分析,未能理清三者的来龙去脉,于是就凭着想象,推论为整个的南方洪水造人的神话故事就是北方的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

四、正本清源:、伏羲、女娲各尊其位

综上所述,正本清源,我们应该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伏羲、女娲这三个神话故事是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时间,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文化内涵,各有各的文化地位,它们原来各自的文化界线是十分清楚、明白的:是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之大神;伏羲是教人智慧、创造发明之神;女娲是炼石补天之神。至于后来的个别文人依样画葫芦套用故事杜撰出女娲兄妹结婚造人故事,和再后来的一些文人把南方的故事直接就认定为北方的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这都属于“强扭的瓜”,不甜,很是不合情理,始终得不到广大群众的附和与认同,也不被北方的民众所接纳,直到今天,就连被传为伏羲出生地的被称为“羲皇(即伏羲)故里”的甘肃省天水市的群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万人公祭伏羲的活动,但其大典所纪念的也只是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用文明之火引导人类走出了鸿蒙”⑨的功德,根本就没有提及他与女娲结合造人类的事。再有,2005年8月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发出的“关于举办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中国作家羲皇故里采风活动的通知",其通知所介绍伏羲的功业也只是“画八卦、造书契、制礼仪、教佃渔,开创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也没有提到伏羲与女娲结合造人类的事。还有,河北省涉县在关于举办“首届女娲文化节"的启事中,也只是说要“大力弘扬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根本不提及女娲与伏羲结合的事⑩。由此我们认为,后来所强加给伏羲与女娲两大神头上的“结婚造人类"的不正当光环应该尽快排除和取消,恢复他们原来各自堂堂正正的形象,以使其显得更为高大,而羲皇故里的群众、涉县的群众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已率先这样做了,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理智的和高明的,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五、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一切还得从叙起,不管此说的出现或先或后。”[11]这是著名的神话学家、原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讲的一句话,这话已把神话的重要性讲到了最高点。故事的重要性是其他故事所不能比拟的,这是由于它有着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它的价值和优势起码有如下12个方面:

1.创世性。故事是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实实在在的、纯属中国南方本土自然产生的创世性神话,是人类最源头、最根本性的神话,也是最高级、最顶尖性的神话,它的存在,使得那些外国的“中国可能是主要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唯一没有真正创世神话的国家"的疑问与论调成为妄说与废话。

2.原生性。故事是纯粹产生于民间的神话,一开始就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其实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一种表达,是一种共识的结果,根深基牢,生命力强。

3.初始性。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大事,是人类历史的源头,是一种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它是一部人类起源史,永远受到人类的记忆与关注,它将与人类共存亡,只有人类没有了它才会消失。

4.悠久性。故事从先秦上古时代流传到现在,已经历三、四千年而不衰,已成为最悠久的文化经典。

5.完整性。故事有始有终,有人物,有情节,没有什么残缺,给人以一种完整感和厚重感。

6.优美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大亡大兴,生动感人,魅力无穷。

7.稳定性。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其主题内容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给人印象深刻,成为了含金量最高的文化名片和品牌。

8.多样性。故事已发展成歌、舞、戏、庙、集会庆祝等多种文化形式,已成为了以故事为龙头的一种文化体系。

9.群众性。故事早已在全国各地传开,形成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局面,影响最为广泛。

10.奇特性。故事内容重大,情节特殊,不与别类故事相仿或相同,因而形象十分鲜明,令人难忘。

11.和谐性。故事既有民间口头流传,又有上层古籍记载,上下和谐一致,形成了一种很有优势的文化力量。

12.国际性。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大事,讲的是中华各民族之祖,讲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它时刻牵挂着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各族人民的感情和命运而令其朝夕思念不已!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开篇这样写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破鸿蒙,开辟从此清浊辨。……[12]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开头这样写道:

混沌初分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13]

当代乐坛怪杰、出生于辽宁沈阳的民间机智歌王沙鸥,专以唱歌来回答观众的现场提问,当他回答观众关于“公鸡为什么不下蛋”的提问时,他是这样唱的:

“自从开天地,世间万物有定律。……”

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第2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甘肃;汉、魏晋时期;伏羲、女娲像

[中图分类号]K87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24-02

一、近年甘肃考古发现的汉、魏晋时期伏羲、女娲图像

(一)高台出土的魏晋壁画砖中的伏羲、女娲图像

于2001年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西南苦水口1号墓出土。砖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壁画砖位于1号墓前室顶部,作为藻井使用。伏羲人首蛇尾,头戴三株冠,着交领广袖袍服,腹部绘一轮太阳,太阳中墨绘三足乌,手中持规。(图1)

(二)敦煌出土的魏晋壁画砖中的伏羲图像

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湾墓群。砖呈正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四周勾绘白色边框,画面中央绘伏羲。白色打底,墨线勾勒轮廓,然后施以红、黄等色。伏羲人首蛇身,头戴三株冠,脑后发丝飘起,下颏蓄胡须,左肩长翼,手持规,尾弯曲,墨线勾绘网状纹。伏羲胸部画有圆圈,外圈墨线、内圈红粗线绘制。圈内墨绘飞鸟,长颈,昂首,展翅飞翔。(图2)

(三)民乐出土的东汉、魏晋早期墓葬壁画中的伏羲图像

这一画像现存于1993年甘肃民乐出土的八卦营东汉、魏晋早期墓葬2号壁画中。画中三人均为人首龙身,中间一人有胡须,当为伏羲。墓室壁画中相应的内容还有:日,日中绘金乌;月,月中绘蟾蜍及持杵的玉兔。另外,还有云气纹、北斗七星、独角兽。色彩为土黄和白色,画面简洁,线条流畅。日中绘金乌,月中绘蟾蜍及持杵的玉兔形象,见于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铭旌上。北斗星见于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漆式盘的地盘上。可见,汉代以来数术家和占星家、阴阳家的思想在河西走廊地区有影响。

(四)嘉峪关新城魏晋墓木棺盖上所绘伏羲、女娲图像

2002年9月由嘉峪关文博部门发掘。画像上伏羲、女娲相对而立,伏羲手中执规,“山”字形头发,留须。图像下有一太阳,中有金乌,棺盖所绘其他图像有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角绘柿蒂纹饰、天马、飞禽,并辅以云气纹。颜色有黄、绿、黑、白,对比明显。

(五)高台汉、晋墓出土棺板画上的伏羲、女娲图像

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台县南华镇发掘了13座汉、晋古墓。其中10号墓出土棺板上画有伏羲、女娲像。伏羲、女娲相交在一起,伏羲头戴“山”字形冠,女娲头有发。伏羲的胸前是太阳,中有蟾蜍;女娲的胸前是月亮,中有金乌。

(六)敦煌莫高窟285窟伏羲、女娲和诸神图像

敦煌莫高窟285窟,修建于北魏时期。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一面斜坡,甬道平顶。主室平面方形,中央为低矮的方台,窟顶覆斗形,正壁凿一大两小的圆券形龛,南壁和北壁各开四个小禅室。窟顶绘制了伏羲、女娲、日天、月天、风伯、雷神。在这生动形象的天体中,穿插着身材细长苗条、飘带翻卷潇洒的飞天。在南壁佛教本生故事壁画上方,为一条6米多长的飞天乐队,12身姿态优美、富有韵律的飞天演奏着琵琶、鼓、箫、笛、笙等乐器,为飞天代表作之一。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该窟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时的伏羲、女娲像已经被赋予宗教的含义,在道、释等其他宗教中扮演了神的角色。但在创作形象上仍然受到河西壁画和壁画砖的影响,比如手中分别持规和矩,色彩的炽烈浓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相关内容更复杂。(图3)

二、关于甘肃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的几点认识

甘肃出土的伏羲、女娲像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区。在河西地区的中西部,汉到十六国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而地上遗迹中见于莫高窟壁画中,时代偏晚。故需要在六盘山周围和天水、平凉、庆阳等地的考古发掘中注意有关伏羲、女娲的材料。

一般来说,汉魏时期的伏羲图像是与女娲图像相伴出现的。河西伏羲、女娲图像在内涵和形式上是在中原地区相关题材的影响下出现的。随着佛教的传入,伏羲、女娲图像首先在河西可能被赋于多神教的意义。

从上述考古发现的画像内容来看,汉魏时期,伏羲、女娲神话故事仍然保留了上古宗教的遗迹。比如人首蛇身形象,似反映了巫师在进入迷幻状态进行灵魂旅行时化身为某种动物的情形。还有学者认为,汉代画像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层次的划分及对宇宙不同层次关系的认识,因而主张将画像内容题材分为天上世界、仙人世界、人间世界和地下鬼魂世界四大类。这种对宇宙层次的认识与原始宗教的“三界宇宙说”理论无出其右。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的伏羲、女娲图中,伏羲被塑造为少数民族形象,由此可知伏羲、女娲的传说在西北少数民族中也产生了影响。由于河西魏晋墓中出现了羌、氐、鲜卑等少数民族形象,这个影响的过程也可能是从河西走廊开始的。(图4~7)

第3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并且要求学生要对文章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新课程授课伊始,我觉得这样做未免太夸大其辞。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毕竟是老师,学生的能力再大,老师也能画个圈,让他跳进去。但没想到,那堂课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惊]

那天,我讲的是七年级上册的《女娲补天》,悉心设计、精心准备、并且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程也在按照我的预定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准备进入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师:人类是“万物之灵”,他们靠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生生不息,运动不止的神话世界,他们编造这样的故事,用意是什么呢?

生1:表现先民的敢于同自然作斗争的勇气。

生2:鼓励人民同自然作斗争。

生3: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生:老师,远古时代的人的大脑发育是不是不发达呀!

刚一说完,大家哄堂大笑,教室里唏嘘不断。我不看,就知道是最令老师头疼的汤三林的声音,他既没举手,也没经我允许,更让人恼恨的是他说话的语调是阴阳怪气,我一下子怒火上涌,但转念一想:不妨让他撒撒野,再狠批也不晚。我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强装笑脸,说:“汤三林,你能说说理由吗?”

“上幼儿园时,老师说我们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刚才,你又说这些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编的,你说他们低级不低级。”

我一想,确实不无道理,同学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我的火这才一下子消了很多,发自内心地鼓励道:

“你看,汤三林能把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与语文结合起来,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同学们也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我接着说:

“大家现在顺着他的思路想:神话为什么会诞生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呢?”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跃跃欲试。

生1:远古时代人们往往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自然,只有祈求神灵。

生2:那时,人们只会逆来顺受,没有勇气付诸实践,只有等待神灵的到来。

生3: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同学们兴致勃勃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我由衷的庆幸自己的做法,但更出乎意料的还在后边呢。

[叹]

离下课还剩三分钟,按照教学程序马上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小结,然后结束这堂课。我兴致勃勃地说:

“《女娲补天》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古人的生存环境固然恶劣,但是天肯定不会漏,甚至可以肯定地说:这永远都不会成为现实……”

话还没说完,我班有“小博士”之称的郭昊马上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您错了,前不久,我听我爸说《女娲补天》中神话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天空中的臭氧层有了问题,出现了一个洞,并且越来越大,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小博士”彬彬有礼地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都啧啧称称赞,我当时显得非常尴尬……正在这时,下课的钟声敲响了,该怎么办呢?已容不得我多想,我灵机一动,笑着说:“郭昊真不愧是‘小博士’,老师真的是自愧不如。不过,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留个作业,课下大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臭氧层的资料,明天上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看看我们能做点什么。好,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儿,下课!”

第二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更让我始料不及的。

生1: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保护神。

生2:臭氧层是空洞每年都在增大,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的皮肤癌患病率要提高1%。

生3:智利南部,好多动物都莫名其妙地失明了,水中的鱼儿得了白内障,这都是臭氧层惹的祸。

……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不难看出,学生的“活资源”不可小觑,现代的生活开放而充满活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质疑”的知识和能力。这节课,如果没有那位不举手发言的同学的“没头没脑”的话,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不会沿着他的思路,去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对神话做出一个新的阐释;如果不是“小博士”的质疑,断然否定老师,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就不会挖掘出《女娲补天》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当女娲补天的神话已成为严峻的现实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做,我们还不知道“补天”的能力人人具备,并且举手可得。这节课更让我们师生都深切地体验到一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体现了语文艺术的熏陶作用,这也正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第4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书。神话只是保存在《楚辞》、《淮南子》、《穆天子传》等书里,尤其在《山海经》中神话的成分最多。以下选说数则有名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女娲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王逸《楚辞章句天问注》说女娲是人头蛇身的神。李冗《独异志》云:“昔宇宙初辟之时,惟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中,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妻。又自羞耻,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娶妇执扇,象其事也。”说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兄妹结合为夫妇而产生了人类。近人根据古代出土的器物上画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传说。证明伏羲和女娲原是传说中的兄妹为夫妻的一对人类始祖。李冗所记这则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血缘婚姻的情况。今电视剧《天地传奇》,就是根据“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创作编剧的。

伏羲一作宓羲。亦称皇羲。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他和妹妹女娲氏结婚而产生的。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始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又传他曾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

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据三国时期徐整所著《三五历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后乃有三皇。”(《太平御览》七十八引)徐整所著《五运历年记》又说: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等自然存在和自然现象,都是死后,由他身体各部位和声、气等变成的。开天辟地反映了原始人对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的探索,是原始人类的原始哲学、宇宙观。

共工共工,传为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中国古籍中关于共工的记载很多。但诸说不同。在旧的传说里,多把他写成一个兴风作浪的凶神。如《淮南子・本经训》说:“共工氏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意思是他发起洪水,迫近了空桑(今山东境内)。连他的臣子相繇,也是个同时把九个头放在九个山上,吃尽九个地方东西的恶煞。大禹杀死他后,水腥臭无比,流在地上连五谷都不生长(《山海经・大荒北经》)。

共工又被传说为部族领袖。据《尚书・舜典》及《史记,五帝本纪》载:共工是尧的臣子,试授工师之职。后与兜、三苗及鲧并称为“四罪”,被尧流放于幽州。他还被传说为敢于改变天地日月星辰的英雄。《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中有“不周山下红旗乱”。就是用这一传说,把共工作为胜利的英雄来比喻红军的。

后羿据《楚辞》、《山海经》、《淮南子》来看,后羿有两个:一是神话人物。在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大旱灾,加以怪兽、怪鸟、水火怪异为害,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创造了后羿这位神,以表达他们征服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但这位为人们艳称的神话英雄,到了后世史学家手中就历史化了。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种说法,即“人性”的羿,称夷羿,传说是夏代东夷族首领,善于射箭,后夏朝统治,夺得了太康王位,号称有穷氏。据《离骚》王逸注说:羿当政后。“娱乐田猎,不恤民事”。不久被国相寒浞指使家臣逢蒙射死。

嫦娥亦作恒娥、娥。后羿之妻。据《淮南子》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但早出的《楚辞・天问》则说:“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思是说,帝降羿下来,本是抚恤下民的,为什么羿射了河伯而以洛嫔为妻呢?虽然这里说洛嫔为羿妻,与《淮南子》所记不同,但“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文人所引用,早已深入人心。

洛神即洛(雒)水女神洛嫔。关于她的记述藉屈原的作品,特别是曹植的《洛神赋》而闻名于世。在《离骚》中称洛嫔为宓妃,把她描写成一位自恃其美而骄傲的女子。李善谓“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女,为神。”因“宓”与“伏”古通,故“宓羲”即“伏羲”。估计古时有关宓妃的神话含有恋爱成分,所以屈原才引用以喻己意,曹植才作赋来寄寓自己对君王的思慕之情,反映衷情难以相通的苦闷。

西王母亦称“金母”、“王母”或“西姥”。《山海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日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主知灾历五刑残杀之气)。”到《穆子传》里,西王母已不是上述怪物,而演化为一个雍容平和能歌谣的妇人。到了《汉武内传》中的西王母则是“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年三十许的女神。她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神异记》又为她塑造一个配偶东王公,一年一相会。在后代小说、戏曲中,又称“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都来她上寿。旧时多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钟馗亦作钟葵,传说中故事人物。据宋代沈括《补笔谈》云:唐明皇(玄宗)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自称为钟馗,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誓为皇上消灭天下妖孽。明皇因而病愈,遂命画工吴道子(大画家)画成图像,并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旧时民间风俗。于端午节多悬钟馗之像(唐、宋时悬于除夕),以图驱除邪祟。

第5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价值 策略研究

何谓文本?朱立元先生的解释是: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文学作品有一种物质载体(语言),即使广义的泛文本也都凭借其它媒介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且有待阐释的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教材,广义的理解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文字及其它材料。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而文本价值功能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此,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就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的前奏。文本价值的“挖掘”,体现着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甚至是教师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等,这都对文本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广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期待视野”水平,也决定着文本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成为了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高屋建瓴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体验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对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文及与此相关的课程资源,感受文本的人文性、语言性及价值取向,为教学的引领做准备。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走进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驾驭水平。而正是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解读引领,体现着文本阅读的高度:也正是教师深入地挖掘文本价值,才为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以《女娲补天》解读和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女娲的形象来看,她是美丽、善良、勇敢的造人之神、母亲之神,女娲补天不仅补的是“天”,而且是补救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就在,“通过神话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企图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积极追求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向大自然进行英勇智慧的斗争现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反映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核心美学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神话文本的特点。神话故事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把握文本的故事性。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感受女娲人物的形象。因为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要把这种美学价值传承给学生,就要抓住人物的美丽、善良、勇敢这三个特点,展开文本教学,通过教学树立神话人物的丰满形象,并在其中感受神奇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解读与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文本和文体的特点,又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渗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地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探寻的过程,那么,教师对文本价值进行选择和重构,就是将文本价值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及其“期待视野”,正确选择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选择文本解读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教师要追寻教师、文本、作者与学生“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理解、感受、通体验、能提升,从而真正建构起文本的价值。在挖掘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的、高屋建瓴式的解读,把握了文本的真正意义,体现着文本的旨归和方向,这是文本价值功能发挥的基点。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浅出”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涵泳语言乃至启迪思维和激感,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品味咀嚼地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对文本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阅读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及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获得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是一种通过阅读活动

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活动是文本功能的释放、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文本价值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是文本的人文性价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预设,由浅入深地进行情感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后涌现着的是师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从中展现着文本的包容与博大,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广度。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三步回环的情感铺垫过程,呈现着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震撼,可谓水到渠成。第一步:体味诗中的桂花,激发学生的对桂花的情感。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两句关于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在深情入味的品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桂花,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阅读期待”。第二步:走近琦君眼中的桂花雨,感受琦君细腻的思乡之情。教师将琦君眼中的桂花和清代诗人张云敖描写西湖满觉陇的桂花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故乡情结的琦君眼中那浓浓的乡情,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到桂花香里包含着对家乡的思念。第三步:让学生体味自己眼中的桂花雨,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桂花雨里的那份情感。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从诗中的桂花到作者眼中的桂花,从作者眼中的桂花到自己眼中的桂花,分明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深入”和“浅出”的过程,在情感的把握上一波三折,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心而往之的冲动,从而激活了师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文本的人文性价值。

另一方面是发挥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语文教学是一串长链,其中长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来贯穿,而其中的珠子就应是语言性,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形成语文能力。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探寻为过程来组织语文教学,而在其贯穿过程中应是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珠子,以体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及运用语言为最终目的。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宜字斟句酌地咀嚼、品味,呈现文本的沉潜和韵味,从而拓展文本阅读的深度。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就要在语文课堂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语文现象”可以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法,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通过品味、比较、体验,让学生领悟语言、习得语言。在《画家与牧童》教学中,建构了以语言为核心取向的语文课堂,通过对“语文现象”的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在教学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斗牛图》时: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句话,重点读出夸赞的语气: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上的比较异同,“称赞”与“赞扬”,“太像”和“画活”,“绝妙之作”和“神笔”之不同。

第三步:能否将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换过来,从而让学生领悟角色不同,地位不同,用词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秘密。

第四步:如果你也站在《斗牛图》边上,请用上一个称赞的词,想想你会怎么赞扬这幅画?出示:画得太( )了,画得太( )了,( )。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上乘之作……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情境与文本语言价值功能的发挥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注意语言价值的发掘和语文现象的关注,抓住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特色,从而体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对语言现象的关注、阅读与运用中,品味人文内涵,实现语言和人文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三、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价值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活动中,与文本价值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超越文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本作品的产生来看,文本创作时经历了三次变形:一是选择时的感知变形,即选择表达对象时的一种变形;二是组合时的构思变形,即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时代及作者的理想、境界等要素;三是成文时的表达变形,即真正成文本时,由思想形成了文字,又一次发生了变形。由此我们发现,任何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从阅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看,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因此,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就成为了可能。正像曹明海先生在《语文教学解释学》里所说的,“当优秀作品以其丰富的、强烈、新鲜的信息突破学生原有期待视野时,学生就会超越自我,建立起与作品相适应的新的期待视野,开成一种新的文化心理建构。”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升华,正是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是文本价值功能新的超越。

第6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一、通过学生自读来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内容浅显,通俗易懂,尤其是一些相对来言比较简单的课文,我便采取“大放手”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配有的图画,来进行自读。学生可以图文结合,试着来理解文意。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会产生一些最初的体会和实践。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课文内容质疑,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实际上,学生读一读和讨论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文意理解的提升,再加上老师有意识地对课文疑难点的质疑,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以锻炼。因为学生从读到思考到领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这样一方面教师讲课做到了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通过学生表演来培养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多数情况下最喜欢角色扮演了。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寓言《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时,我便采用了让学生表演的教学方式,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让组内推选出学生代表,让这些代表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演来诠释寓言的内容。在良性竞争力的驱使下,学生们查资料、讨论、研究……唯恐自己组里落后,努力地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浓厚。在很快的时间内,学生就理解了两则寓言的含义和寓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貌似老师讲的少,但是同学们收获并不少,在人人参与,人人出谋划策中,锻炼并培养了学生表达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在课堂语文知识拓展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效的语文实践应该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最直接的。例如在学《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我便趁机在语文知识拓展中组织了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真正体会本篇课文所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在学第六册的《燕子》这篇课文时,我便让学生观看了有关燕子的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对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课文对燕子活灵活现的描绘,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画笔来画一下燕子的外形……这一举措,学生观察的就更加细致了,在画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地反复去读课文中对燕子描述的文字。这样在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锻炼了其绘画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借助课外语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来自生活,生活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一味地让学生识记、朗读,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借助丰富的语文活动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语文活动来认识语文,理解语文学科的含义和性质,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部分小学生喜欢色彩,对自己的理想或喜欢的事物喜欢用颜色或图形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这一喜好来调动W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月球之谜》、《女娲补天》这些课文后,我便鼓励学生用手抄报或简笔画的形式,将课文内容描述出来,还可以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小学生善于幻想,在他们对未来的大胆设想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男生,画出了自己心中所想――长大以后自己要亲自登上月球,去认识月球,利用月球,开发月球……这是多么值得肯定的理想,如果没有这一语文活动,只依靠教师单纯的说教,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对于《女娲补天》我所采取的语文活动是用简笔画,画出女娲的求雨灭火、找五彩石补天的过程……在小学生稚嫩的简笔画下,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来把天补好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

第7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中国;远古神话;管理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充满幻想瑰丽的神话传说,是初民艺术想象力的杰作,它开启了古文明的先河,历代相传,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以深刻的影响。神话传说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艺术奇葩,是不可多的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同时通过人们的世代相传,在潜意识里还反映了后世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许多学者从历史学、文学的角度对中国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管理学领域尚属空白。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所隐含的深刻寓意的研究,及其在流传中的发展演变,结合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能够解读“中国式”管理思想的起源。

一、女娲造人———等级制度思想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国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很多古籍中,如《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内容包括诸如: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等。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最早记载于东汉学者应劭(约153年—196年)所著的《风俗通义》(简称《风俗通》)中,但因年代久远,遗失众多,现存仅十卷(原书二十三卷)。无从考据,但从北宋李昉(925年—996年)编撰的《太平御览》引载中可见端倪:“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绝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1]大意是说:开天辟地的时候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成人,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样太累,于是用绳子蘸泥水甩出泥点,变成人。所以后来有富贵的人是捏出来的黄土人,贫贱一般的人是用绳子蘸泥甩出来的人。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从而创造了人类社会。从传说来看,女娲所造之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富贵者,一类是贫贱者。女娲又称女阴,众多传说中都是女性的形象,据此推算女娲神话应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正处于原始社会,社会普遍实行财产“公有制”,没有“私有制”更谈不上私有财产,同时也不可能有阶级和剥削,当然也不会有富贵贫贱之分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用黄土捏成富贵之人,用绳子蘸泥水甩出贫贱之人,这种所谓“富贵贫贱说”实属后人杜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朝灭亡之后,西汉成为继秦之后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中以等级为基础的治国制度确立起来,这让东汉学者应劭在两百多年后叙述女娲造人神话时自觉不自觉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建立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社会要维持下去,必然要找到某种理论上的依据。[2]神话传说影响深远,传播广泛,依靠神话传说来强化等级制度的统治,借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维持封建统治关系,也许更有说服力。

客观来说,这种讲究“尊卑”、“等级”各安其份的儒家思想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对于维持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保持社会稳定,以实现长治久安,其作用不可低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依然对等级制度的设计情有独钟,秉持“官本位”等级观念的人仍然大行其道,可见等级制度影响之深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式”管理思想一贯注重等级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盘古开天地———强调“首创精神”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人徐整所著《三五历记》,可惜此书早已亡佚,现在仅部分段落存于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已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在《艺文类聚》中有描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3]大意是说:在人类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关于盘古的原型,实际上有很多的版本,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他的丰功伟绩,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特别是他的首创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编撰者欧阳询(557一641年)等人都为大唐的开国功臣,作为封建盛世的唐王朝,以盘古神话寓意破旧立新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来不缺乏创新精神,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燧人氏取火等等远古神话,那一个不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逐步脱离愚昧走向文明的探索过程的反映。江泽民同志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想,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封闭、保守、僵化曾经成为它的基本特征,使得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发展缓慢。但是,这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常常为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而自豪,甚至连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曾总结出“中国一百个世界第一”。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才让我们虽然历经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更替,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遭受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而没有被灭亡、被瓜分,依然能够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且不断地创造出中国奇迹的原因吧。

三、唐尧治国———责任分工的开始

据史书记载: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传说中,尧是部落联盟首领,他推广水井,促进农耕,设立谤木,实行禅让,开启了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文明。尧是《尚书》开篇首载的仁君,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三皇五帝”之一。[4]后世史书记载尧舜时期,政治组织更严密,分工更具体,论功行赏,还有考核制度。据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所著《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坂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故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5]可见在尧治理国家之时,辅助尧的五个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任命舜为司徒,主管教化;任命契为司马,主管军务;任命禹为司空,主管工程建筑;任命稷为大田师,主管农业;任命奚仲为工,掌管百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每个官员分管不同的部门,同时又仅对自己职权范围的事务负责任。有了分工,同等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更多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提高效率,完善责任制度。首先,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其次,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再次,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最后,分工使得每个人的权责更加明确,便于考核奖惩。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分工的产生意味着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从这里不难看出,唐尧对后世责任分工制度的影响功不可没。

四、大禹治水———疏胜于堵的理念

大禹治水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6]故事情节简单,仅介绍天帝杀鲧,鲧生禹,禹定九州,并没有详细介绍大禹治水的过程。到了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撰写《史记》,广收篇章,博采众说,才丰富了这个治水过程。“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琻。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觽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觽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7]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为什么鲧治水失败,而禹成功呢?《史记》中有精彩的分析:“夫水,柔物也,围之,则泛;堵之,则溢,此其性也。鲧不谙其性,围追堵截,急之于刚猛,固难成功!至禹,察父之败,反其道行之,不围不堵,挖渠疏道,导之以流,使小入于大,大通于海。终能变害为利,成其大功!”[7]可见大禹治水成功原因在于疏而非堵,围追堵截则水患越重,因势利导反而变害为利。司马迁的分析的确一语中的,给后世历代君王治国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左传》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精彩论述,由治水到治国,治水与治国均同此理,《左传》大概在《山海经》之后,在《史记》之前,这种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治理国家就要施行仁政,安抚民心,广开言路,合理选才。正如给老百姓唯一出人头地的希望的选才制度一样,秦朝以前选才是世袭制,到了汉朝采用察举制、征辟制,魏文帝时用九品中正制,到了隋朝出现了科举制度,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普天之下读书人的共同理想,“学而优则仕”制度彻底打破了权贵门第之分,建立了稳定而庞大的文官队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稳定的原因之一,是有道理的。回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经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又有谁能够否认,在它的背后隐藏着“疏胜于堵”这个管理学的重要原理呢?

五、龙的传人———文化整合与包容

我们经常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实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动物。相传伏羲氏率领的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蟒身、鳄头、鹿角、虎眼、鲤鳞、蜥脚、鹰爪、鲨尾、鲸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现在,关于龙文化的研究已经对龙的形象得出了大致一致的结论)。这个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伏羲氏命名为“龙”。[4]很显然,龙的形象是融合的,龙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合包容、兼收并蓄。从历史角度看,中华民族经历了几次大融合:传说时期炎、黄二帝的民族融合;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清代民族融合等等。每一次民族融合都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历代思想家都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即便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实也仅指统治思想方面主张用儒术,而从学者层面说,他是不排斥其他学派的。可见,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当然,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我想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很多管理活动有着明显的“中国式”的痕迹。中国特色管理文化也正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的最好诠释。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本文仅举几例典型作为代表,意在说明神话传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而且由于它与远古社会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思想起源的重要资料。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思想文化与历史发展进程是一脉相承的,其管理思想也源远流长。本文希望通过对远古神话传说所蕴含管理思想的梳理探究,探寻中国管理思想的源头和历史,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线索更加清晰、完整,对整个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6.2版.

[2]朱超威,李君兰.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J].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56.

[3]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王忠伟,费素斌.中国远古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刘安.淮南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第8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一、多媒体网络开放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敢于向自己的认知挑战,敢于在课堂教学中质疑问难,努力探究,拓展语文教材的局限性,而多媒体网络为贯彻这一理念提供了便利。例如《女娲补天》一文,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给学生展示动画片《女娲补天》,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女娲补天的过程。使学生发现,同样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但两者所展示的内容却不完全一致,从而寻找出问题的症结——这种故事,缘于远古的传说,流传时间长,而且由于人们所祈求的心愿不同,因而融合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课本并不是唯一的,进而启迪学生,要获得真知,就要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向自己的认知水平挑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树立探究意识。

二、多媒体网络拓展了语文教材,发展了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手段——网络、媒体,容量大、生动、直观、内容丰富,能以更加快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表象,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了前提,并激发他们思考、探索、创新的热情。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青蛙坐在井里”的投影片,再让学生观看“青蛙跳出井以后”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青蛙跳出井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情景?”这样,学生借助电教媒体提供的想象材料,在表象与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三、多媒体网络开放了语文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查阅资料,这样使知识得到了延展,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求得知识,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学《太阳》一文时,我将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综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决,这样不仅在轻松愉悦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太阳的许多相关知识,不仅使语文教材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而且使枯燥的说明文也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四、网络、媒体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美感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艺术与文学形象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更多地从中体验和享受文学的魅力,使情操得到升华和陶冶。例如《天路》在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雪山皑皑的图画和青藏铁路通车后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营造氛围。朗读课文时播放《天路》歌曲,让学生感悟课文中歌词与音乐的联系,以及不同音乐韵律所反映的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播放《天路》光盘,让学生看着画面,聆听优美的旋律,再一次感受青藏铁路给藏族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五、多媒体网络整合了语文学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内容所反映的信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及生活现实较远,用网络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大量的感性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探索兴趣、愿望的驱使下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由此形成自信心理、合作精神。例如:《恐龙的灭绝》一文,“恐龙”的相关知识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就可以完成学生最感兴趣的时空穿越,把漫漫数千万年的历史演变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恐龙灭绝原因以及恐龙的各种形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选择知识内容,共同研究,拓宽知识面。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多媒体网络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的思想,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

第9篇: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

一、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感悟到数学、语文的真谛,养成自主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离开空间,离开学生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可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发现、探索、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中,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课文的难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件中我把列宁的话全部放在幻灯片左边,小男孩的话放在右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语言反复读,读后告诉同桌自己体会到的人物心理活动。接着,同桌之间一个扮演列宁,一个扮演小男孩,朗读的同时加上动作和神态,这样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后,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比赛,再次体会人物心理。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亲身体验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神态、动作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妙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更有劲,难点不攻自破,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所以在课堂上不妨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精选思维材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

创造性思维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的流畅、求异也不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选择典型的文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一次四年级语文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短文《卖瓜》略去了老汉捡到公文包时的动作、心理等,试发挥你的想象力,构思一段文字描写老汉捡到公文包时的情形。”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草稿纸上写起来,大部分学生写的是:老汉十分高兴,神采飞扬,立刻看了一下包中的物品。“哇,我发财了!”老汉兴奋不已。接着左右打量了一番,快速把包藏了起来。

对此,老师不置可否,不做评价。少顷,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读了他的不同文字。

老汉急忙喊道:“丢了包,这是谁的包?快来拿。”可是无人应答。老汉心想:“丢包的人一定很急,我要在这等他,他一定会回来找包的。”于是老汉静坐着。

大多数学生的写法属常规思路,见钱眼开、贪图小利,很狭隘;最后这个学生在思想、内容上都进了一步,尽管在思维的深度和独创上较前者进了一步,但还不是最佳写法,我在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肯定其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指出这不是最好的构思,接着进行诱导:“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最两全齐美的办法是什么?既不让老汉干等,又让失主尽快找到包。”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大地调动起来,终于有学生写出如下文字:

老汉捡到包急得团团转,他知道丢包的人心更急,他想:“也不能干等,如何是好?”他想到了警察,警察可以通过身份证最快找到失主,这时他毫不犹豫地奔向警察局。

这样的训练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应用语文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创造性思维要从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有意识地发现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影碟《女娲补天》,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影片时身感心动,从而结合课文提出疑问,发现课文与影片的不同之处,经过全班学生的讨论、质疑,学生对《女娲补天》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并结合三年级下册《奇怪的大石头》中李四光从小敢于质疑、善于发现的精神,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创造。

四、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