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第1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神话教学 文本细读

神话教学中,文本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点、教师的关注点无一不指向“趣味性”和“想象力”,这两点是神话教学的支撑点。那么,神话教学中,如何能做到“趣味性”和“想象力”共得呢?笔者认为,文本细读是一条挖掘神话文本,寻找想象切点,设计想象练习的有效途径。

神话教学中,“文本细读”怎么读?

1.关注文题,开启神奇的想象。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笔者对文章题目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看得见的内容,如《夸父追日》一文,有老师就提了这样两个问题:同学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事?先不谈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必要,也不要计较教师这样提问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单就这篇神话故事来说,对于文题这样的探讨,显然是不够的。能不能紧扣神话故事文体的特点,打开思路,围绕题目另做思考呢?实践研究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大家想象一下,“夸父”的形象是怎样的?因为他竟然敢追赶太阳。学生反应热烈:夸父的身躯像一座山;夸父的眼睛像湖泊;夸父的耳朵像盆地;夸父的鼻子像山洞;夸父的头发像森林……夸父的鼾声像隆隆的雷声;夸父流出的眼泪像河流;夸父的手臂能举起一座小山……课堂教学之初来自题目的第一次思考,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想象之门就此打开,学生对夸父的形象在想象中清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梳理情节,串起神奇的想象。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神话教学中,对于故事情节的梳理都会关注到的,但大多数情况下,落点集中在故事的内容上,而对于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想象”的关注度不高,挖掘不够。以《女娲补天》一文为例,关于故事情节的设计可以分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第一种关于内容的设计:《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学生阅读反馈的内容一般为:天塌地裂——人类遭难——女娲补天——补天成功。第二种关于情节中的“想象”设计:《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中,有哪些有趣的想象?这个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的想象,神话故事的情节如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在学生面前展现:天塌地裂时,想象到了大火封山和洪水困人的场景,为了拯救人类,想象到了求雨神赐雨灭火,想象到了造船渡水;天空洞开,喷火肆虐,想象到了补天;为补天想象到了寻找五彩石,为补天想象到了挖坑炼石;补天成功,神话结尾,甚至想象到了“五彩云霞”。相对于第一种的设计,这个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开启和语言能力锻炼的价值更大,学生反馈的内容更具体,更有意思。可见,进行神话教学,梳理故事情节时,落点于“想象”之上,的确可以给教学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挖掘细节,丰富神奇的想象。如果说,神话故事的情节串起了想象,那么,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细节”则起到了丰富想象的作用。这些细节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语、几个核心句子、几处触动人心的情感、几处形象的修辞、几处激发人心智的智慧等。无论那一个点,设计的思路都要努力指向“想象”。如《夸父追日》一文中“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两句,就是夸张修辞的妙用。教学设计时,去掉关键词语“霎时间”,削弱修辞(夸张)的作用,与原句比较想象的效果。在比较中,“霎时间”让学生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出现了夸父张开巨口让波澜壮阔的黄河、渭河瞬间消失的场景。教学中,去掉了拟声词“咕嘟咕嘟”与原句比较想象效果。结果,“咕嘟咕嘟”拟声词在这里的效果就体现出来——学生透过想象,似乎看到了夸父那巨大的喉结“蠕动”的情形,非常有趣。可见,神话教学挖掘细节,可以丰富神奇的想象。

4.欣赏结局,美丽神奇的想象。一般情况下,神话教学的重心落在故事发展过程的中间,即高潮部分,而开头和结尾(结局)往往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和探究,其实,神话故事的结局不仅仅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也起着升华神话的作用。也就是说,结局中仍然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如《女娲补天》一文的结局(结尾):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的五彩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单就“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的地方”想联系来说,想象合理而又美丽,“五彩云霞”与女娲补天中的“五彩石”相契相合,天衣无缝。教学时,以欣赏的眼光看结局(结尾),不但可以美丽神奇的想象,也可以美丽笔者的语文课堂。

5.理解主题,升华神奇的想象。神话故事教学中,对于主题的理解和挖掘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感受美好,明白道理,受到启发,而要进一步延伸到对想象的理解和把握。如,以《女娲补天》为例,其主题为: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可以从中提出三个问题:女娲补天的目的是什么?她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她的身上有什么美好的品质?研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发现有趣之处。原来神话故事的源头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为人类排忧解难;原来神话的过程充满着曲折——历经千辛万苦;原来神话故事的本身闪耀着美丽的光芒———善良、勇敢、智慧。发现了神话的秘密之后,笔者学生自己不就比较容易地走近了神话故事的创作。

6.探究未知,扩展神奇的想象。神话故事中,本身展现出来的详细叙述的“想象”是教学的重点,而那些蜻蜓点水般提到的内容,其实也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敢于挖掘这部分资源,勇于扩展“神奇的想象”。 如教学《女娲补天》时,抓住了“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一句中“炼了五天五夜”这个细节,设疑:第一天炼成什么样子了?第二天炼成什么样子了?……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象成果展示出来。有同学说:第一天,只炼化了红色的石头,其他四种石头浸在红色的背景中,像一幅由黄、蓝、白、青做成的水彩画;第二天,又炼化了黄色的石头,大盆里,黄色液体环绕在盆边,给红色的液体镶上了金色的边,像初升的太阳;第三天……教学设计在这个地方的设疑,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7.引入同类,厚实神奇的想象。教学中,可以试着将同类的神话故事引进课堂,丰富教学,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厚度,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将《后羿射日》引进课堂,与《女娲补天》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不错。比“目的”:《女娲补天》中女娲“为了不让人类受灾受难,决定补天”;《后羿射日》中后羿看到十个太阳让人类陷入火海之中,他为了帮助人类脱离苦海,射掉了九个太阳。比“情节”:《女娲补天》中,女娲为了补天,先是寻找五彩石,结果只找到了四种,后来又费尽辛苦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接着,女娲挖坑炼石,泼“五彩石液”补天;《后羿射日》中,后羿先射两箭,射掉了两个太阳,觉得还热,第三箭用力一射,一下子射掉了四个太阳,后来,剩下的一个太阳吓坏了,躲进大海里去了,结果大地一片黑暗,人们又去请求天帝,呼唤最后一个太阳出来,结果,第二天,最后一个太阳羞羞答答地从海面上升起来了;比“结局”:女娲补过的天空,印上了美丽的五彩云霞;后羿后来被赐为天将,与嫦娥结为夫妻,幸福生活。在比较中,收获了趣味,也厚实了神奇的想象。

8.主动假设,创造神奇的想象。神话教学时,可在以上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抓住“美丽的结局”做文章。有意地破坏结局,制造“残缺的结局”,进一步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在教学的末端就主动制造了一个假设的结局:女娲在补天时,突然遇到大风,大盆里的“液体”有一少部分被吹走了,结果……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说说(写出)补天的另一种结果。有意制造的意外,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新的想象和创作,效果不错。实践研究中,学生的确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进行了确有实效的创作,教学效果不错。

第2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周口市的淮阳县。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世界混沌初开,伏羲带着他统一了的东方夷族部落,为了繁衍生息,从干旱、荒芜的成纪(今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终于来到了一个水美土肥、树茂林密、水中有鱼、林有禽兽的地方——宛丘(古称陈州,今周口市的淮阳县)。这里的湖泊一万六千多亩,比杭州西湖还大一倍,她象一条盘旋的巨龙,紧紧地包围着陈州城。?

伏羲和他部落的子民缘湖居住下来,宛丘成为伏羲的都城,他以龙纪官建制,自号龙师,宛丘就成了龙都,他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数千年之后演变成如今的中华民族。至今周口一带的群众仍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绩:一发明了网,开创了中国的远古畜牧时代,结束了狩猎采集时代。二创画了八卦,八方有序,以卦治天下,结束了千古结绳记事,创立了天、地、人三才共构的宇宙大科学观。三通媒约,制嫁娶,开创了“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乱婚。四以龙纪官,统一了天下“部落万国”,创立了龙天下原始宗教崇拜。五始养六畜,创始熟食,结束了千古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六正姓氏,自姓为风,命姓氏。七作甲历,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八造书契,中国方块字开始萌芽。九治屋庐,去巢穴。十斫桐为琴,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发明音乐。

特别是八卦作为伏羲氏的主要发明创造(淮阳县的画卦台至今游人如织),揭示了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即四面八方,八卦的符号只分阳爻、阴爻,即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表示矛盾对立的概念。应当说,八卦是以二进制数理为基础的一门哲学。伏羲氏发明八卦之后,按照传统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成书。也就是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所谓“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即所谓人更三圣)完成了《周易》,从此,一门伟大的科学诞生了。

中国和国外学者认为,做为一切学科的母源,易学确实是一种经得起历史考验并畅扬不衰的文化学术,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国,易学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都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数千年来,注释、阐发、评议《易经》的著作,就有三千多种,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参加研究,数千年不衰。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对此种文化现象有过这样评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今天,易学文化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为经济界、艺术界、建筑文化界等各个社会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易学文化是融象数与义理于一体的独特思想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富有开拓未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外,黑格尔自己就公开宣称,他所创立的辩证法,就来源于中国的易学文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详细论述。他在研究了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说:“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这一点莱布尼兹本人也从来不否认。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经要求政府把授予他的爵士徽章设计成太极图样式,因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正是深受易学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对此,物理学家李政道是这样解释的:“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和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伏羲创画八卦而衍生的易学文化,跨越历史,跨越时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辩方式和具体方法。?????

总之,在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时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基础,即使站在21世纪的今天看待伏羲文化,她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

伏羲氏在宛丘完成了他的大业后,寿终正寝,享年196岁。后人在宛丘建陵寝以祭之,曰太昊陵,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朱熔基等人均在此题词,朱镕基的题词为“羲皇故都”。为弘扬伏羲主要功绩之一“定姓氏”,凝聚全球华人的寻根情,2004年在周口市的淮阳县举办了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正在筹建国内最大的姓氏文化广场。

中华民族创世说的代表——女娲文化

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

影响5000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朽学说——道家文化

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出生和讲学的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王珏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地下出土文物和实地田野调查三种资料考证了老子故里,指出: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楚”即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太清宫镇。古代“相县”亦即春秋以后的“苦县”,二说虽异、其地则一。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后仕周任守藏史,并被封为“柱下史”。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王子朝携带守藏史典籍逃奔楚国,老子因而被免职归居故里。随后他到了鲁国,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并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孔子。公元前505年老子隐居沛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老子晚年返回陈国故里居住,孔子曾亲赴曲仁里第三次见老子。公元前478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弃家骑牛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其著述,遂命笔写出了他对宇宙、社会、人生具有独特看法的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赴秦隐居,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东汉时期,黄老之学开始逐渐演变为道教,老子遂正式成了道教教祖。至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境地。由于唐王室姓李,太宗自认为李耳之后,于是在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帝亲至老子出生地鹿邑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在老君庙建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玄宗李隆基又亲躬紫极宫拜竭先祖李耳,易紫极宫为太清宫,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立碑祭祀(现此碑仍立于太清宫,号为唐碑,被专家称为国宝)。天宝十三年(公元755年),玄宗再次拜竭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宋、明两代也崇奉道教,宋徽宗和明太祖都亲注《道德经》。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为李母立“先天太后赞”碑并序,御制御书并纂额(现在此碑仍屹立于太清宫,号为宋碑)。

老子终生著述只有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以来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近代以来,老子的影响遍布世界各地,老子思想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指出,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天下、治乱世的理念主要导源于两个基本观念:

一、君民都要无为无欲;

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这些见解对现代社会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教授指出:道学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也必将成为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吉林大学哲学系刘国梁教授指出: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是《老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第

一、按规律办事,不造假作秀;第

二、把握复杂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第

三、谦逊待人,以常人之心处事,切不可傲气横溢;第

四、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可劳民、愚民;第

第3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尚书・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释地》云:“河西日雍州。”《周礼・职方》云“正西日雍州。”黑水有今甘肃张掖河、党河、青海大通河等说;西河一般认为是指今陕西与山西之间的一段黄河。雍州约有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部分,是人类的发祥地和文明起源地之一,长江、黄河的源头也在这里。仅以陕西地区说,它还包括古梁州(今汉中、安康市)、豫州(今商洛市)的一部分。其东北境有黄河,境内有支流北洛河、泾河及渭河等支流,秦岭南有长江支流汉水,汉水又有支流丹水。

一、伏羲氏的传说遗迹

我国的母系氏族社会,约于一万年以前进入渔猎经济为主的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自然条件较好或氏族文化比较进步的地区,已出现原始农业(稻、粟等)、手工业(陶器)、记事符号(陶器刻划符号)等。一般认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可以追溯至这个时期,如氏后的华胥、有巢、燧人、有娇、有熊氏等,皆为一万至七八千年前的传说人物,而燧人氏还被列为“三皇”之首。

1.老祖母华胥氏的故乡

《三坟》云:“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帝王世纪》云:“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风俗通义》日:“女娲,伏羲之妹。”这里的燧人、华胥氏,自然非第一代人,只能说是他们的后裔,二者通婚,生伏羲、女娲。亦可理解为是燧人、华胥氏两个部落派生出了两个氏族。《纲鉴易知录》云:“太吴之母居于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县),生帝于成纪。”今蓝田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故里,有华胥镇、华胥渚等地名,还有三皇祠。陕西秦岭南面称华阳,东支余脉处有华山(又名太华山)。《尚书・武成》云:“归马于华山之阳”《周礼・夏官・职方氏》云:“河南豫州,其山镇日华山。”太华山之旁又有少华山。北魏于山北置华山郡,西魏改华州,民国置华县。汉代在华山北置华阴县,今县城南有掌华山,山南有华阳乡。大荔县有华原,西安市临潼区有华清池、华清宫,铜川市耀州区古称华原等,均因华胥氏族居住而得名。《白虎通》云:“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日华山。”《华山记》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因日华山。”以花多而得名,正合华胥氏以华为图腾之义。《仙佛奇踪》载:五代时道士“陈抟居华山,有一客过访,适值其睡。旁有一异人,听其息声,以墨笔记之。客怪而问之,其人日:此先生华胥调、混沌谱也”。那个“异人”把华山看作为华胥之地。可见华山乃因华胥氏而得名。商州称华阳,也是如此。

2.伏羲氏的徙都地

《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今甘肃秦安县),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水经》云:“渭水过陈仓西。”注云:“姚睦日:黄陈,言在此。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也。”又注云:“成纪水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吴庖牺所生处也。”何光岳释曰“陈,为伏牺、神农、黄帝所都,他们起源于甘青高原,这个陈应是陕西宝鸡县之陈仓(今为宝鸡市),不是河南淮阳县的陈国,淮阳之陈乃太吴氏由陈仓东迁后所居地(何光岳著《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这就是说,太吴伏羲氏(含女娲氏)氏族部落从成纪向东迁徙中,曾在陈仓居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可称为是其部落的第二个邑地(聚落地)。

3.羲皇助禹凿龙门

《史记・夏本纪》云:“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汉书・地理云志》:“梁山在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之间)。”大禹治水时,不仅发动了氏族先民,而且还传说有“神仙”相助,伏羲和其女儿助禹治水就是一例。《拾遗记》载:“禹凿龙关之山(即梁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千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今称猪),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今称狗),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即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又见一神人,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邪?’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这个神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禹治水得到伏羲氏“八卦图”启示的史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羲皇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禹和先民开山凿洞,使河水畅流的史实。相传帝舜将禹划的九州改为十二州,就是应羲皇之“十二”之数的。

二、女娲氏的遗迹

不论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妇,他们在全国各地的传说遗迹,往往都是联结在一起的。

1.平利县的女娲山

女娲氏部落在共(今河南辉县市)附近与共工部落发生领土之战后,共工归服。之后,女娲氏便和部分氏族先民西迁,沿汉水西上,沿武关(今陕西丹风)北行,折而向西,进入今安康。《路史・后记》云:“女娲氏工而迁于中皇之原(今陕西安康市平利县),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丽。”平利县位于安康市东南部,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接四川省城口县,处于大巴山北坡,凉亚热带气候,有坝河、黄洋河,在古代是先民生息的较好地方。近年,平利县已举办了首届女娲氏学术研讨会。

2.三皇故里蓝田县

女娲氏族在女娲山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北迁于母华胥氏的故地“华胥渚”(今陕西蓝田县)。《太平寰宇记》卷二六“蓝田县”条云:“西有尊卢氏(太吴伏羲氏后裔)陵,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于此。”《汉书・古今人表》、《帝王世纪》均记载:女娲氏亡后,大庭氏王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皆袭庖牺之号。由此可知,栗陆、尊卢氏为伏羲和女娲氏的后裔。《长安志》引《后魏风土记》的记载,与此相同。《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称,蓝田县始设于秦,以境内南山产玉石闻名,而次等玉石古称“蓝”,便取名蓝田。实际上,蓝田的得名有着更早的历史和含义,系“五帝”时代东夷(今山东)中蓝夷的一支迁居 该地后,以氏族之名“蓝”称居地为“蓝田”。其南部和东部是秦岭山地,北部有横岭,中部有川、原,气候为暖温带,距今约115万前的蓝田猿人就劳动、生息在这里。传说时代的中华民族的老祖母华胥氏又生活在这里,子太吴伏羲氏、女儿女娲氏等,皆曾迁居于此。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个县境内有“三皇祠”者,惟有蓝田县。因此,蓝田县不仅是西北地区猿人的故乡,而且也是中国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更是炎、黄的祖先故里,在中华古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至今出版的《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在《名胜古迹》内对此却一字未提。改革开放后,对华胥、伏羲、女娲、尊卢氏的宣传,对他们遗迹的开发利用,至今也未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人士的注意,真可谓身在“三皇”故里不识其历史价值!一块人间罕有的振兴蓝田经济之金字招牌,至今也还沉睡在黄土内!

3.临潼区的女娲遗迹

《路史・后记》说女娲氏又“继兴于丽。”丽、骊通用,秦朝时还称丽山。清乾隆《临潼县志》云:“丽戎国(今西安市J临潼区),古女娲氏,继兴于此。”另一说是女娲氏在骊山炼石补天,遂住在这里。《类编长安志》引《三秦记》云:“骊山巅有三皇庙,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道”,三皇庙“又呼人祖庙”。何光岳释:“因女娲氏被华夏族视作人类祖先,祭祀的为人祖女娲氏,元代以后讹为仁宗庙。今骊山最高峰有名仁宗庙,临潼县仁宗乡也以此而得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第42页)。《类编长安志》云:骊山有老母殿。相传唐玄宗时期(713--755年),陇西(今甘肃临洮)人、道士李笙(号达观子)在嵩山(今属河南)隐居,修炼道术。有一天,他在虎口岩石壁中发现了一卷用红漆写在白绢上的书,书日《黄帝阴符经》。为弄懂经的含义,他西行人关求师。走到骊山下时,遇到面对着火的树木而神色自若的老太婆闭目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大惊,恭敬地问:“老大娘怎么知道《阴符经》之语呢?”答日:“我得经已一千又八十年了,你怎么知道吗?”李笙跪拜,禀告了实情。老母遂收其为弟子,讲述了经的含义。讲毕,已到中午,老母取出麦饭,又取出瓢让李笙取水,归来后已不见老母,伤心而哭。宋敏求《长安志》云:“唐李笙于此遇骊山老母,说《阴符经》。传教即毕,令笙取水。笙乃携瓢就泉水汲水,已失老母,因泣,名咽瓢泉。”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相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殿内塑有女娲像,手持五色石,供人祭祀和瞻仰。李笙据老母(女娲氏)授的经义,潜心研究,后著《阴符经注》、《太白阴经》等道教经典传于世。骊山西麓今有女娲氏庄名(俗称娲氏庄),北麓则有女娲谷等。

此外,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及其他县还有俗称的娘娘庙,也是祭祀女娲氏的,以“送子”给无儿女的人而香火旺盛。临潼骊山流传有女娲造人、补天及与伏羲结为夫妇的故事。

4.潼关县的女娲陵

潼关古称桃林寨,东汉始置县,位于关中盆地的东端,东接河南灵宝,北临黄河,与山西芮城隔河相望。《战国策》、《史记》等书皆曰有风陵,《水经注》则日风陵渡有女娲氏陵。《酉阳杂俎・忠志》记载虢州刺史王光奇向唐肃宗(756-762年)上奏见女娲坟事日:“天宝十三载(754年),大雨晦阴忽沉。今月一日夜,河上有人觉雷声,晓见其坟涌出,上生双柳树,高丈余,下有巨石。兼画图进。上初克复,使祝史就其所祭之。”《太平广记》卷三九。引《唐历》载:乾元二年(759年)六月,虢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刺史王晋光曾向肃宗奏日:“潼关口河漳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时人号为女娲墓。”女娲陵有多处,多以为古风陵渡的女娲陵比较真实。由于黄河的改道,风陵渡今属山西永济。潼关、灵宝、永济三地志书记载的女娲陵,均指唐朝时已淹没在黄河中的一座小山陵。

第4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一、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反思

小学生因为受到定向思维的影响,导致思维比较狭窄,他们的质疑能力有限,因而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日常学习中也可以根据适当的场合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发现这些错误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质疑。通过在课堂上的探讨,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有效培养学生散发型、求异型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谚语就充分的说明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也不是一天时间就能够培养和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和锻炼才能够形成和培养的,当然,要想让学生读好课文,真正的进入文本,教师在每一节课里都要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起到主导示范作用,给学生创设敢于质疑与提问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所采取的评价方式要不一致,有些学生不能够直接面对老师的批评,这会让他们觉得很丢面子,失去自尊心,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由此可见,老师应该抓住情感这条主线,推动学生的情感不断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达成一条主要战线,大胆对老师的讲述与书本的知识进行质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话语和讲课的内容产生质疑,他们会在课后对不解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寻求答案,但是课后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都是短暂和有限的,就会导致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质疑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一系列的阻碍,务必应该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敢于对教师的话语以及教材的内容进行质疑。

二、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宽松积极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是课堂的权威,而课本被认为是最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书籍。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存在迷信“权威”和盲从的心理障碍。我们教师自身必须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置身于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也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工具的教学,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直观、清晰、可见,他们才更乐意去思索、质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中的《女娲补天》一文中,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播放一些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剧等,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促进他们联想和思考。这时,他们就会根据电视剧中的女娲来产生质疑,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女娲补天为什么要用七彩石呢?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补救天空了么等等问题。

(二)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

古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之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才是解决当前学生质疑能力不足的根本之道。但质疑也要要求质量,不要为疑而问、一疑就问。要引导到学生自己解决疑问。那么高质量质疑的标准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是高质量的疑问包括质疑的深度和广度,质疑的深度是指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要使你更加接近你所寻找的正确答案;而质疑的广度是指质疑的范围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老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

例如,在人教版中的《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进行深度较大的质疑,包含一些学生不容易想到的更符合课文教学的质疑,例如,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在写钓鱼,但实质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作者带自己的儿女去小岛上钓鱼,是想告诉子女什么样的道理呢等等。

(三)牵手更要放手,全面培养学生解疑能力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统教学中,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学生也往往习惯去找老师解答疑惑。但是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扩充,学生们知识不断地增长,仅仅依靠老师解惑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老师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尝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才能使其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消除学生对老师过度依赖的现状,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因此解疑教学方法,不仅要学生学会向老师学习解答疑惑的方法,更要学生学会在同学之间学习解疑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解答疑惑。

例如,在人教版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学生提出质疑,小红军已经饿得不行了,面对陈赓同志给的干粮,为什么还不吃一点来挽救生命呢?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我国抗日战争年代的长征还是朝鲜战争中呢?小红军的“倔强”突出表现在哪里呢?这些问题倘若逐一找老师解决,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依赖感,只有多鼓励学生先查找资料,仍然存在问题的就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组交流,并从中寻求可行答案。

(四)设置悬疑,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适当的设置悬疑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

第5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摘要: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掘,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高屋建瓴式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品味咀嚼式的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性价值;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功能,实现文本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价值 策略研究

何谓文本?朱立元先生的解释是: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文学作品有一种物质载体(语言),即使广义的泛文本也都凭借其它媒介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且有待阐释的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教材,广义的理解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文字及其它材料。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而文本价值功能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此,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就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的前奏。文本价值的“挖掘”,体现着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甚至是教师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等,这都对文本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广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期待视野”水平,也决定着文本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成为了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高屋建瓴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体验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对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文及与此相关的课程资源,感受文本的人文性、语言性及价值取向,为教学的引领做准备。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走进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驾驭水平。而正是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解读引领,体现着文本阅读的高度:也正是教师深入地挖掘文本价值,才为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以《女娲补天》解读和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女娲的形象来看,她是美丽、善良、勇敢的造人之神、母亲之神,女娲补天不仅补的是“天”,而且是补救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就在,“通过神话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企图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积极追求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向大自然进行英勇智慧的斗争现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反映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核心美学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神话文本的特点。神话故事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把握文本的故事性。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感受女娲人物的形象。因为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要把这种美学价值传承给学生,就要抓住人物的美丽、善良、勇敢这三个特点,展开文本教学,通过教学树立神话人物的丰满形象,并在其中感受神奇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解读与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文本和文体的特点,又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渗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地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探寻的过程,那么,教师对文本价值进行选择和重构,就是将文本价值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及其“期待视野”,正确选择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选择文本解读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教师要追寻教师、文本、作者与学生“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理解、感受、通体验、能提升,从而真正建构起文本的价值。在挖掘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的、高屋建瓴式的解读,把握了文本的真正意义,体现着文本的旨归和方向,这是文本价值功能发挥的基点。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浅出”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涵泳语言乃至启迪思维和激发情感,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品味咀嚼地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对文本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阅读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及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获得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是一种通过阅读活动 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活动是文本功能的释放、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文本价值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是文本的人文性价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预设,由浅入深地进行情感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后涌现着的是师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从中展现着文本的包容与博大,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广度。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三步回环的情感铺垫过程,呈现着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震撼,可谓水到渠成。第一步:体味诗中的桂花,激发学生的对桂花的情感。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两句关于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在深情入味的品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桂花,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阅读期待”。第二步:走近琦君眼中的桂花雨,感受琦君细腻的思乡之情。教师将琦君眼中的桂花和清代诗人张云敖描写西湖满觉陇的桂花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故乡情结的琦君眼中那浓浓的乡情,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到桂花香里包含着对家乡的思念。第三步:让学生体味自己眼中的桂花雨,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桂花雨里的那份情感。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从诗中的桂花到作者眼中的桂花,从作者眼中的桂花到自己眼中的桂花,分明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深入”和“浅出”的过程,在情感的把握上一波三折,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心而往之的冲动,从而激活了师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文本的人文性价值。

另一方面是发挥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语文教学是一串长链,其中长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来贯穿,而其中的珠子就应是语言性,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形成语文能力。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探寻为过程来组织语文教学,而在其贯穿过程中应是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珠子,以体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及运用语言为最终目的。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宜字斟句酌地咀嚼、品味,呈现文本的沉潜和韵味,从而拓展文本阅读的深度。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就要在语文课堂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语文现象”可以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法,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通过品味、比较、体验,让学生领悟语言、习得语言。在《画家与牧童》教学中,建构了以语言为核心取向的语文课堂,通过对“语文现象”的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在教学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斗牛图》时: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句话,重点读出夸赞的语气: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上的比较异同,“称赞”与“赞扬”,“太像”和“画活”,“绝妙之作”和“神笔”之不同。

第三步:能否将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换过来,从而让学生领悟角色不同,地位不同,用词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秘密。

第四步:如果你也站在《斗牛图》边上,请用上一个称赞的词,想想你会怎么赞扬这幅画?出示:画得太( )了,画得太( )了,( )。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上乘之作……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情境与文本语言价值功能的发挥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注意语言价值的发掘和语文现象的关注,抓住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特色,从而体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对语言现象的关注、阅读与运用中,品味人文内涵,实现语言和人文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三、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价值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活动中,与文本价值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超越文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本作品的产生来看,文本创作时经历了三次变形:一是选择时的感知变形,即选择表达对象时的一种变形;二是组合时的构思变形,即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时代及作者的理想、境界等要素;三是成文时的表达变形,即真正成文本时,由思想形成了文字,又一次发生了变形。由此我们发现,任何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从阅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看,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因此,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就成为了可能。正像曹明海先生在《语文教学解释学》里所说的,“当优秀作品以其丰富的、强烈、新鲜的信息突破学生原有期待视野时,学生就会超越自我,建立起与作品相适应的新的期待视野,开成一种新的文化心理建构。”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升华,正是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是文本价值功能新的超越。

第6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字学 小学识字教学 教学运用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的古老文字,可谓中国汉民族一个伟大创造,同时也为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古往今来,汉字教育就是我国文化教育的起点,诚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言,“《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注重汉字的教学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如今识字教学更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大约2500个的常用汉字,其中低年级要会认1800个字,会写1000个字。相比较其他语种的学习而言,这样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法一般为字形分析法,即“独体字分析其笔画,合体字分析其结构”。尽管此种教学法使得师生双方都会感到任务重中、效率低,但无疑却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既然无法回避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就有必要在教学法本身多动心思。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不妨多适当地运用一些文字学的知识进行教学,以增加识字课程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含量,如此一来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可以得到保证,且与《课标》中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是一致的。

文字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并不是说它不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识字课教学,事实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均已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运用了文字学的知识。作为语言学的一支,文字学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文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还有正字法和个别文字演变的情况,而文字学知识则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我们的识字课教学。之所以选择文字学作为小学识字教学的辅助手段,缘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它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字,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汉字的构造形式以及汉字发展的过程,便会发现汉字中的文化蕴涵和古人造字时的思维轨迹。可以说,表意体系的方块汉字本身就是历史,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天文、地理、艺术、神话、哲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该如何实施我们的教学计划?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配齐一些基本的工具书,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等等。至于具体的教学方式则至少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进行:

其一,我们可以通过汉字中蕴藏的历史、神话等知识增加识字课程的趣味性以及人文含量。

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中蕴藏了不少文化知识。比如说,“后”字。在今天看来,“后”主要与空间、时间上的先后有关,以及与王后、母后有关。其实在今天的简化字改革之前,此二者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今天的“后”字在古代从字理上讲一般指王后、母后。为何?因为甲骨文中的“后”乃为一个女人形状的象形字,它往往与“土”连缀为“后土”一词,而“土”则解释为“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后土”在我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指共工氏之女,是一位掌管土地、山川河岳的神祗,就是土皇,民间俗称“后土娘娘”。在农业生产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历来对土地充满敬仰之情,因此在我国的神仙谱系中“后土”地位很高。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期的文字中“后”与“垢”、“土”与“吐”均音意不分。

在汉字中涉及神话传说的字还有很多,再如“娲”字。“娲”字专指女娲。女娲与伏羲、神龙并称三皇,为我国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相传远古的时候她就在天地之间游荡,望着水中自己的影子感到十分的寂寞,便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捏了好多小人。随着地上的小人越捏越多,她长长地吹了一口气,这些泥人因之便伸伸胳膊踢踢脚都有了生命,于是地上有了人类。不过人类的太平日子没多久,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被打败的共工一怒之下,用头撞倒了不周山——此为支撑苍天的大柱子,天因而踏了下来,且破了一个大窟窿。一时间洪水滔天,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只好来到黄河边挑选五彩石在火中烧炼,最终用九天九夜的时间把天补好了,天上又重新出现了五色云霞。再如“羿”字专指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君主,以善于射箭著称,他曾射掉天上的九个太阳,同样救民于水火之中。“嫦娥”则为“羿”的妻子,因服食西王母的不死之药飞上月球,成为月神。只要我们留心,便会发现汉字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将使我们的识字课增色不少。

其二,我们可以通过汉字中蕴藏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期一石两鸟。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其中很多的人文信息同样蕴藏在汉字中,因此借助汉字中具有价值判断信息的字对学生进行教育自然是小学语文老师应予以重视的事。如“忠”字,是指把心放在中心,即将心放正之意。我们一直讲做人要心正,心若不正,变成了“歪心眼”。我们讲忠,就是说对祖国要表现出自己的赤子之心,对亲友则要表里如一、讲诚信。那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言行是我们应该反对的。讲真话、守信用一直是我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党提出“八荣八耻”的说法与之如出一辙。再看“耻”字,《康熙字典》对其解释道:“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意思是说,知耻的人若有了过错,便会脸红心跳。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一直将“知耻”作为“修身”的基本要求之一。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云:“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意即当官的人应该不把自己穿破衣、吃粗饭当作可耻的事,而应该把普通老百姓没能受到他的恩惠,亦即我们今天讲的“公仆”未能对“主人”服务好当作羞耻。而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应该在“知耻”中不断进步,知耻而后勇。

我们再看“愧”字,古人认为心中有鬼,必然就有愧。如此说来,我们做人就应该坦坦荡荡,以期无愧于心。明代的刘伯温曾这样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又有古语云“求个良心来管我”。有了良心我们心中便会无愧,且充满善念,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所谓“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是也。

通过文字学的梳理,我们将会发现汉字中类似的文化信息可谓不胜枚举。事实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文字学的知识并非是过高要求。这既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又符合《课标》中识字教学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水意象涡旋纹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神奇的造物,它几乎对所有人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早在畜牧农耕时代,人类祖先就“缘水而居”,人们对水的依赖几乎超过了陆地上任何一种物质。不论风调雨顺还是洪水泛滥,这些在历史中积淀了数千年的欢乐与悲哀都浸润到人骨子里,汇集成一种亲水情结。人们不仅把水当作自然存在物看待,而且把它和万物的生成、宇宙间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以水来承载对生命运动的体悟,以水来寄托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与水相关的意象符号,在远古时代就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语言形式,那充满生命张力的涡旋结构,交织着原始先民神秘的神灵意识与对自身生命形态的体验,释放出激荡人心的感染力,让跨越时空的现代人依然能感受到先民们鲜活的生命律动与虔诚的心灵告白。

符号论学者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说:“如果要想使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激发人们的美感,它就必须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1]原始艺术中的水意象便是一种生命的逻辑形式,其视觉构成所呈现的生命之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设计语言取向,是值得现代设计倡导和借鉴的形式语言。

一、原始岩画中的水意象

水对古代先民来说无疑是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沿海岛屿、崖岸的岩画中都留有关于水的记载。这些岩画大都是表现巫术中“祈求渔猎丰收、求雨、祈福平安”的题材,大都作于不易观赏甚至很危险的地方。在这些岩画中出现了大量的涡旋结构,原始人通过这种形象描绘施行巫术魔法。有资料显示,甲骨文中有关拜河祈雨的卜辞不下500条,其中有一种求雨方式叫“作龙”,即用土塑成龙的样子,举行祭龙祈雨的仪式。祈雨仪式是一种巫术,希望获得丰收,便请巫师舞雩求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雩。”[2]所谓雩,是我国原始社会中求雨时跳的一种舞蹈。看原始岩画中的涡旋结构,联想数千年前巫师舞雩的场景,那神秘的舞蹈动作、祈雨的土龙造型、水的漩涡,那旋转的线条是极其简朴抽象又极其生动鲜活。

据考察,在黑龙江及其支流的岸畔遍布着以人物为主题的岩刻,“人面上相间有水纹、涡旋纹,透露出人面的威严与活力”。[3]这些人面像不是什么生活在水下的黑龙,而是从远古走来的黑龙江渔夫的身影。考古学家认为,凿刻者描绘这些人面像的出发点是出于“先民们的祖灵崇拜意识”,“之所以要把人面刻画得那么威风凛凛和大无畏,正表露出作者在企求一种神力,一种可能是来自祖灵的神力来救助自己,去适应自然环境,去和各种天敌争斗而图存。”[4]在台湾万山一处名叫“孤巴察娥”(土著语,指有花纹的石头)的岩画也有类似的表现,其中一幅描绘的是“手牵圆涡纹的人体像”“大量的圆涡纹烘托着祭祀的气氛,炽烈地抒表着乞水的意愿”[5],涡旋纹既是水纹的描绘,也是被神灵赋予力量的原始人自己的化身,两者的生命力在漩涡的交融中扩张,成为原始部落自然崇拜的典型标志。

如果说涡旋纹再现了水意象的自然崇拜,那么生殖的象征则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大的母题——水意象作为生命的繁衍与人类兴旺的象征。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对生物和人的生殖机制尚未有科学的认识,在原始混沌思维和神话的作用下,给生殖和生命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圣的面纱。人类希望自然界万物繁殖兴旺,也希望自己的民族繁殖兴旺。因此,他们借助神话传说,寄托对生殖之神的敬仰。自然界中,水是生命之本源,便有相当多的生殖崇拜与水有关。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就有一位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东方的女神女娲。所谓“女娲补天”,实际上是治水,这就是“下雨不停祭祀女娲”[6]的缘故。女娲的神话意象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她的主要功绩是理水、补天、造人、祈雨等,与水和生殖的关系极为密切。将军崖岩画上的女娲正中有一根线条通向大地,反映了她用绳索造人的故事,也映照了《山海经》中所说的女娲之肠。到了汉代画像石作者的手下,绳索和肠子又变成了蛇身。据史学家们分析,在原始社会,女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育,蛇是卵生动物,生命力特别强,而且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中往往阴云密布,雷鸣电闪。闪电的形状弯弯曲曲,酷似蛇类爬行动物。于是,古人又把这一现象与爬行动物雨前活动的特点联系起来,认为它们能够升到天空,行云布雨,是通水的灵物。而这些特征都与女娲补天治水、生育繁殖的能力不谋而合。因而岩画中的女娲既是人们心中的水神,又寄托着先民对生殖的崇拜。

动物崇拜中的鱼、龟、蛙等都是生殖之神,龙为男神象征,也是先民根据蜥蜴、大蛇、鳄鱼等水中动物融合创造而成。《管子·水地》解释:“因为它们都享有水的滋润,把水看作是构成灵物机体的内在基因,也因此使各种水中灵物具有超常的本领,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所无法企及的。”[7]神话故事赋予了水意象与生命繁衍的紧密关联。(转第144页)

(接第136页)对大自然的臣服与对人类生存延续的渴望是原始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岩画中关于水的意象,表达了先民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和生殖理想的象征。水意象的形态语义自一开始就交融着人类对生命的执著追寻,对生命意义的苦苦求索,岩画中的旋涡也由此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二、原始陶器中的水意象

与原始岩画并行发展的是原始彩陶纹样。有专家认为原始彩陶中的涡旋型几何纹是蛙纹演变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自然界诸如水的涡型旋转、云气的升腾流动、藤蔓植物的卷曲、树的年轮、螺壳的纹理,以及原始人在生活劳动中关于旋转运动的体验共同构成了对涡旋型结构的认识。水的涡型与自然界中的螺旋型生物共同呈现出宇宙运动的图式,这种力的图式在现代科学中得到解释:“宇宙存在一种螺旋场效应,地球上万事万物承受一种上有顺时针、下有逆时针两种相反的螺旋力场的作用。”[8]

原始人将涡旋纹在陶器制作中大量使用,并加以丰富,从马家窑出土的彩陶就以涡旋纹样最为出色。马家窑彩陶所表现的并行线,有的呈水平并行线,有的呈弧线并行线,线条流畅,间隔相等,尤如现今之仪器所描绘,没有高度熟练的描绘技巧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见,此时彩陶的发展已进入繁荣时期。联涡纹是半山型纹样的代表,有两个或多个,但以4个为最多,称四联涡旋纹,它是由马家窑的涡旋纹演变而来的,但更加规范化、程式化,有一定格律,四联涡旋纹装饰在陶壶的肩腹部位,器物放在地上,人的视线正好可以接触到它。

原始艺术简朴、稚拙且又散发着神秘气息,这种艺术的特性充满了生命之美。这是一种在表达中直率地强调艺术家的本能直觉体验,而呈现出的一种与自身生命相关的形式之美。这种美虽来自于简单的工具在粗糙的岩石表面刻绘的稚拙线条,然而高度概括的结构是与生命运动相类似的结构,充满着浓郁的巫术与原始宗教混沌未开的情感,由此传递出跨越千年与生命对话的感染力。

岩画中象征水意象的涡旋纹是原始人表达生命运动的形式语言,这种源自生命而又再现生命的视觉符号,无疑在岁月的积淀中成为与生命同构的原始意象。因此在后来的视觉艺术中,我们还可频繁地看到涡旋结构作为生命运动的形式象征出现。如荷兰画家梵高用旋转的笔触作画,让我们感受到他生命的律动和内心激情的绽放。金特·凯泽是爵士乐领域一名杰出的海报设计大师,他认为头部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演奏及其他行为的指挥所。他用旋转的头发造型表达音乐的思想、音乐的灵魂。可见,涡旋结构是数千年来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形式,研究水的意象亦是研究生命的形式符码,对启迪当下艺术与设计共同关注人的感性生存与生命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4][5][6]李洪莆.太平洋岩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

[7]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第8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国;远古神话;管理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充满幻想瑰丽的神话传说,是初民艺术想象力的杰作,它开启了古文明的先河,历代相传,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以深刻的影响。神话传说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艺术奇葩,是不可多的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同时通过人们的世代相传,在潜意识里还反映了后世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许多学者从历史学、文学的角度对中国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管理学领域尚属空白。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所隐含的深刻寓意的研究,及其在流传中的发展演变,结合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能够解读“中国式”管理思想的起源。

一、女娲造人———等级制度思想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国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很多古籍中,如《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内容包括诸如: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等。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最早记载于东汉学者应劭(约153年—196年)所著的《风俗通义》(简称《风俗通》)中,但因年代久远,遗失众多,现存仅十卷(原书二十三卷)。无从考据,但从北宋李昉(925年—996年)编撰的《太平御览》引载中可见端倪:“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绝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1]大意是说:开天辟地的时候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成人,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样太累,于是用绳子蘸泥水甩出泥点,变成人。所以后来有富贵的人是捏出来的黄土人,贫贱一般的人是用绳子蘸泥甩出来的人。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从而创造了人类社会。从传说来看,女娲所造之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富贵者,一类是贫贱者。女娲又称女阴,众多传说中都是女性的形象,据此推算女娲神话应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正处于原始社会,社会普遍实行财产“公有制”,没有“私有制”更谈不上私有财产,同时也不可能有阶级和剥削,当然也不会有富贵贫贱之分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用黄土捏成富贵之人,用绳子蘸泥水甩出贫贱之人,这种所谓“富贵贫贱说”实属后人杜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朝灭亡之后,西汉成为继秦之后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中以等级为基础的治国制度确立起来,这让东汉学者应劭在两百多年后叙述女娲造人神话时自觉不自觉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建立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社会要维持下去,必然要找到某种理论上的依据。[2]神话传说影响深远,传播广泛,依靠神话传说来强化等级制度的统治,借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维持封建统治关系,也许更有说服力。

客观来说,这种讲究“尊卑”、“等级”各安其份的儒家思想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对于维持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保持社会稳定,以实现长治久安,其作用不可低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依然对等级制度的设计情有独钟,秉持“官本位”等级观念的人仍然大行其道,可见等级制度影响之深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式”管理思想一贯注重等级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盘古开天地———强调“首创精神”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人徐整所著《三五历记》,可惜此书早已亡佚,现在仅部分段落存于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已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在《艺文类聚》中有描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3]大意是说:在人类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关于盘古的原型,实际上有很多的版本,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他的丰功伟绩,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特别是他的首创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编撰者欧阳询(557一641年)等人都为大唐的开国功臣,作为封建盛世的唐王朝,以盘古神话寓意破旧立新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来不缺乏创新精神,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燧人氏取火等等远古神话,那一个不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逐步脱离愚昧走向文明的探索过程的反映。江泽民同志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想,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封闭、保守、僵化曾经成为它的基本特征,使得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发展缓慢。但是,这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常常为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而自豪,甚至连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曾总结出“中国一百个世界第一”。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才让我们虽然历经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更替,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甚至遭受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而没有被灭亡、被瓜分,依然能够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且不断地创造出中国奇迹的原因吧。

三、唐尧治国———责任分工的开始

据史书记载: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传说中,尧是部落联盟首领,他推广水井,促进农耕,设立谤木,实行禅让,开启了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文明。尧是《尚书》开篇首载的仁君,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三皇五帝”之一。[4]后世史书记载尧舜时期,政治组织更严密,分工更具体,论功行赏,还有考核制度。据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所著《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坂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故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5]可见在尧治理国家之时,辅助尧的五个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任命舜为司徒,主管教化;任命契为司马,主管军务;任命禹为司空,主管工程建筑;任命稷为大田师,主管农业;任命奚仲为工,掌管百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每个官员分管不同的部门,同时又仅对自己职权范围的事务负责任。有了分工,同等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更多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提高效率,完善责任制度。首先,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其次,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再次,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最后,分工使得每个人的权责更加明确,便于考核奖惩。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分工的产生意味着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从这里不难看出,唐尧对后世责任分工制度的影响功不可没。

四、大禹治水———疏胜于堵的理念

大禹治水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6]故事情节简单,仅介绍天帝杀鲧,鲧生禹,禹定九州,并没有详细介绍大禹治水的过程。到了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撰写《史记》,广收篇章,博采众说,才丰富了这个治水过程。“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琻。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觽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觽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7]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为什么鲧治水失败,而禹成功呢?《史记》中有精彩的分析:“夫水,柔物也,围之,则泛;堵之,则溢,此其性也。鲧不谙其性,围追堵截,急之于刚猛,固难成功!至禹,察父之败,反其道行之,不围不堵,挖渠疏道,导之以流,使小入于大,大通于海。终能变害为利,成其大功!”[7]可见大禹治水成功原因在于疏而非堵,围追堵截则水患越重,因势利导反而变害为利。司马迁的分析的确一语中的,给后世历代君王治国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左传》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精彩论述,由治水到治国,治水与治国均同此理,《左传》大概在《山海经》之后,在《史记》之前,这种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治理国家就要施行仁政,安抚民心,广开言路,合理选才。正如给老百姓唯一出人头地的希望的选才制度一样,秦朝以前选才是世袭制,到了汉朝采用察举制、征辟制,魏文帝时用九品中正制,到了隋朝出现了科举制度,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普天之下读书人的共同理想,“学而优则仕”制度彻底打破了权贵门第之分,建立了稳定而庞大的文官队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稳定的原因之一,是有道理的。回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经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又有谁能够否认,在它的背后隐藏着“疏胜于堵”这个管理学的重要原理呢?

五、龙的传人———文化整合与包容

我们经常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实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动物。相传伏羲氏率领的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蟒身、鳄头、鹿角、虎眼、鲤鳞、蜥脚、鹰爪、鲨尾、鲸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现在,关于龙文化的研究已经对龙的形象得出了大致一致的结论)。这个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伏羲氏命名为“龙”。[4]很显然,龙的形象是融合的,龙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合包容、兼收并蓄。从历史角度看,中华民族经历了几次大融合:传说时期炎、黄二帝的民族融合;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清代民族融合等等。每一次民族融合都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历代思想家都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即便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实也仅指统治思想方面主张用儒术,而从学者层面说,他是不排斥其他学派的。可见,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当然,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我想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很多管理活动有着明显的“中国式”的痕迹。中国特色管理文化也正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的最好诠释。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本文仅举几例典型作为代表,意在说明神话传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而且由于它与远古社会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思想起源的重要资料。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思想文化与历史发展进程是一脉相承的,其管理思想也源远流长。本文希望通过对远古神话传说所蕴含管理思想的梳理探究,探寻中国管理思想的源头和历史,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线索更加清晰、完整,对整个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6.2版.

[2]朱超威,李君兰.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J].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56.

[3]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王忠伟,费素斌.中国远古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刘安.淮南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第9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语文;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教学开始的导入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几种,以见一斑。

一、释题导入法

分析课题导入法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文章,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可以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罗布泊早期是个仙湖而现在是个沙漠。学习这篇文章我们通过罗布泊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文题。为揭示文章的“主脑”,弄清题意就是文章的突破口。

二、时代背景导入法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议论起事也。”(《孟子·万章下》)这就是说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知人论世”。所有的诗文无不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又因时因地因事而发,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若要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三、故事导入法

先讲一个短小精悍的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可以先讲《红楼梦》的第一回有两个故事: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贾宝玉随身佩带的“灵通宝玉”。“木石前盟”主要就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这顽石即天庭的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了医嘱“绛珠仙草”,使其得以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身所有的眼泪回报他。这株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真以为有这段前缘,在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象在哪里见过的一般”的感觉;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至于还泪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都看不好了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不许见哭声”相呼应。

四、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币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的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新课开始时可利用音乐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的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有“善于使者,成功以半”的说法。比如我们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那深沉,雄浑的乐曲将学生滴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氛围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种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任务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人物形象也历历在目,如在眼前。这样,歌曲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五、设置悬念导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