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技术创新模式精选(九篇)

技术创新模式

第1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1.由于利益需求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割裂的创新模式缺乏存续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出于抢占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考虑,往往缺乏合作的充分信任,也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决策参考盟形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获得知识成果和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获得经济成果为主要目标,这种利益需求的互补性有助于各方相互信任,从而降低新的合作伙伴选择的交易成本,实现强化创新合作的路径依赖。

2.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由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企业以及企业间实施的创新活动较多关注短期的竞争性项目,难以有效和组织和实施具有战略性的研发创新项目,也难以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形式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引入,使其关注长远性、基础性的创新性研究成为可能,也使其能够有效克服企业独立研发创新中的“短视”现象。正是由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深化创新的持续性,该模式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已经上升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战略的层面。

3.研究假设通常,从创新的过程性分析,创新绩效表现为创新的知识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成果产出。知识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获得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授权,科技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科研获奖、科技论文等,经济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等。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经济成果绩效。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变量因变量选取。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不同类型产出影响的差异性,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从知识成果、科技成果和经济成果三个方面遴选因变量指标。其中知识成果指标选取“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指标选取“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经济成果指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是实现经济产出的重要前提,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研究问题的具体特征,选取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作为资本投入的表征变量,选取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当量作为劳动投入的表征变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以及数据易获取性,选取“高校和科研机构筹集的资金来自企业的资金”作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强度的表征变量。综上,

2.研究样本和数据以我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即以上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地区由于数据残缺的因素,未纳入考察的范围)。研究变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刻画。回归分析的主要应用步骤包括模型显著性分析、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等环节。随着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推出和广泛应用,回归分析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模型设计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设置三个模型进行研究。

三、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政策建议

1.夯实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系。传统的产学研体系通常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企业居于从属地位,这种体系结构往往造成创新的指向性不明确、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成果难以市场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与市场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对市场需求更具敏感性。因此,有必要重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组织形式:首先,应积极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配置,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其次,应加大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参与程度、深化企业参与机制,特别是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有必要形成企业牵头机制;最后,应综合利用财政和税收的工具形成企业积极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设置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大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税前扣除都是从财政和税收角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第2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转化能力;技术扩散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2-0098-05

一、引言

一直以来,内部研发被认为是一项战略资产,甚至是许多行业防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只有那些具有雄厚的资源和长期研发能力的大公司才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如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自己本身几乎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强,他们都是在其他公司的研究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而且这些成功的公司背后,还有一大批年轻的企业虎视眈眈地期望在时机成熟时取代这些公司的领导地位。同样,这些年轻的公司也主要靠别人的研究成果来获得行业的领导权[1]。2003年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在其学术专著《开放式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新规则》中,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目前国际许多大企业正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引入开放式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成了企业抢占市场机会的一个关键手段。

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相反的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从企业外部也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取,开放式创新策略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理念同等对待,用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或新服务提供给顾客。这种创新模式把外部的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它的思维逻辑是建立在拥有广泛的知识技术基础之上,只要向发明技术的公司提供一笔费用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项技术。同样地,企业不再把新技术保存起来以备后用,企业可有很多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赚钱,研究实践不再仅限于研究发明新技术,好的研究实践还包括获得和整合外部知识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防止别人使用,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对手对新技术的使用而获利。当然,研发工作并未停止,不论研究什么课题,都必须把外部的活动和资源考虑进去。新技术从外部进入企业,经过整合、加工、转化,再扩散到企业内部或外部。因此,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要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扩散能力[1]。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概括为技术扩散能力、转换能力、吸收能力等构成要素,见图1。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对其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杨静武: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二、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吸收能力

Cohen & Levinthal在1990年提出吸收能力概念,认为“企业有能力去辨识新的价值、获取外部知识、去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运用于商业目的上”。企业吸收能力越高,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控制能力也愈高,越有机会将竞争对手的外溢知识引进企业内部。也就是说吸收能力代表组织对外吸收新知识的能力[2]。在Cohen & 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后,引发其它学者讨论并提出多种关点,如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Mowery & Oxley(1995)将吸收能力定义为“需要处理移转知识的隐性成分和修正重要知识的技能”[3];Kim(1997a、b,1998)则提出吸收能力是“学习跟解决问题的能力[4]”。

Zahra & George(2002)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能力与实现能力。潜在能力为“取得能力”、“辨识能力”;实现能力为“转换能力”、“应用能力”。取得能力即企业有能力去评价及取得外部新知识;辨识能力,透过组织员工的日常运作去分析、解释及了解由外部来的资讯,转换能力;企业有能力去组合现存的知识和新取得的知识;应用能力;新知识纳入企业的现行运作之中。在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结果中,上述四种能力扮演不同却互补的角色[5]。Eisenhardt & Martin(2000)认为这些能力在不同企业间具有其共通性和维持相同结构,但因为在企业追求、发展、利用的过程中是有特性的,这些变化使企业得以发展不同型态的竞争优势[6]。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学习外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英特尔公司成功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增强吸收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2001年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半导体公司,年收入达265亿美元,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8.3万名职工,公司的规模较大,但是历史很短,但在高科技行业里,英特尔公司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己本身很少进行基础研究。英特尔公司的研发模式是典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首先,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型组织机制来管理研发和生产部门。英特尔公司的模式是,所有的新进入公司的研究人员必须在生产部门工作六个月,之后如果你被分配到开发部门的话,自己可购买新设备设计芯片,但是必须自己操作设备,还要在现在的生产部门内找到放置的空间。这种模式下,科学研究不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因素,而是来源于对技术转入生产程序的密切关注。过去,先进的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是完全分割,生产部门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有自己的想法,研究和开发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设备、工艺和完全分开的生产线,公司不存在统一的设计原则或生产标准,所以,设计部门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的设计工作,就会把设计方案“扔过墙”落到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新的机制既能使每一位研发人员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也弥合了生产和研发部门的裂痕。

其次,公司关注内外部知识的连接以及建立获取外部知识的辅助机制。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同样重要,企业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去了解每个技术是怎样被利用的。英特尔公司的研究理念促使研究人员十分关注外部的知识技术资源的获取。在决定内部研究项目之前,英特尔公司总是要先搜集一下相关外部资源。公司努力思考如何把分散的外部技术和内部的技术联系起来,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创在一个新的架构或系统。此外,公司还设计了多种方式加强实验室与外部研究机构的联系。公司每年的内部技术会议把各试验室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举办论坛和研讨会使公司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外界的学者交流;定期出版各种学术报告和技术周刊,建立研究委员会负责外部的研究项目,针对外部的研究活动设计全面管理政策。例如支持哪些项目、资助哪些学者或学校,公司并不简单地向研究生提供基金,而是派自己的雇员直接与资助的研究生和导师取得联系。1999年公司派31名雇员专职负责此事,还有87名自愿顾问指派给学生,使自己的经理们了解到感兴趣的领域正研究着哪些先进的研究项目。此外,公司还在大学附近建立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一位教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学教授合作,选择性地对学术研究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把分散的大学科研项目集成一个大的科研项目。

第三、表面看英特尔公司不具备独立的研究机构,但是在研发事业上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2001年英特尔公司投入了38亿美元,1/3用于工艺改进项目,2/3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公司不采取中央实验室的模式,但建立了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专门的研究领域,构建一个分散化的分布式的研究模式,这种安排是希望每个实验室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更有针对性和研究深度。开放式创新的模式扩大了研发部门的职能,使之除了技术的更新之外还要担任技术流动的中介人。

开放式创新强调利用外部技术,吸收能力成为外部技术进入企业的关键因素。Cohen & Levinthal等认为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有: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结构、公司的R&D投资、外界环境的特质和先验知识等。英特尔公司的创新机制中,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获得外部知识的辅机制有利于组织学习机制的更新和组织先验知识的积累,增强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与制定新的研发模式等措施,也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组织的吸收能力。

三、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转化能力

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组织内部持续重新定义产品技术的能力,当组织所拥有的知识或技术与目前的市场需求之间有差距(gap)产生时,组织若拥有此能力将保留正确的知识或技术,组织会在创新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成效或较快达成组织的目标。

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相对地,转换能力则是基于厂商内部机会,不断重新定义产品组合能力,因此,技术性机会是来自于企业内部[7]。

IBM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提高转化能力对于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IBM公司设计了许多向客户学习的项目,较著名的是“第一类”项目(first of a kind)简称FOAK,该项目让研究机构与领导型的大客户签约,解决重大问题,公司还会派出自己的研究队伍在客户那里工作一段时间。这种安排扩大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有助于他们获得多个部门的信息,使研究人员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学术难题。同时,这一措施使IBM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快速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IBM公司清楚地意识到,光有新产品还不足以营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从创新中获得价值。公司的客户群是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公司为这部分客户群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IBM公司意识到用于向消费者传递完整解决方案所需的价值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研发成果,公司再也不能包揽所有的基础元件设备的制造,必须从外部寻找最先进的技术,并提高公司将这些技术整合到有效解决方案里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了很多种外部的技术,扩大了收入流结构,甚至还创造了直接出售管理知识的业务形式。

IBM公司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措施是致力于找出现有业务的盲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实现将来的目标公司现有的业务存在哪些差距,哪些领域缺乏适合的产品,而该产品是维持公司销售额和市场发展动力的必要因素。IBM公司就是因为发现了他们只能向主要客户(花旗银行)提供基础性技术,而不能向更多的银行提供业务所需设备,进而改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使自身的客户能长期地使用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了创新并长期获利的目标。

IBM公司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公司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赢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转化能力。而较强的转化能力,也有利于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

四、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是指一种“新技术”透过某种“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时间”的经过,散布在某一群“潜在使用者”中。可见技术扩散包含了四个要素,即新技术、时间、潜在使用者的特质以及传播信息的方式。Mansfield(1961)按技术扩散的范围将其分为三种:(1)企业间的扩散(inter-firm diffusion),指某一产业中,新生产方法由一企业扩展到另一企业的过程。(2)企业内的扩散(intra-firm diffusion),指个别企业开始采用新生产方法之后,由部分到大量,甚至全部采用该生产方法的过程。(3)全面扩散(overall diffusion)指某种新生产方法透过产业间的扩散,乃至全面采用的过程,一般亦称为产业间的扩散[8]。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合理扩散,关系到企业能否最大程度地获利。这样,技术扩散能力可以概括为正确通过技术扩散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

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IBM公司仅将技术专门应用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其他公司要想获得子系统,就必须购买整个系统。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公司改变了战略。1993年公司向苹果公司出售2.5英寸驱动器,苹果公司利用此驱动器生产畅销的膝上电脑,虽然IBM公司自己也拥有膝上电脑,但是公司认为与其将先进的驱动器用于自己产品赚取利润,还不如通过销售驱动器赚取更多的利润。可见,将技术向其他公司的扩散也是盈利的有效方法。

此外,IBM公司不仅将外部先进技术充分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还向其他公司出售技术和专利使用权。仅2001年IBM公司因出售专利使用权而收到的特许使用金达19亿美元,而当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只有6亿美元。

可见,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自身利用新技术,还可以向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出售自己的技术,从而获利。如何正确地选择技术扩散的类型的能力也就是技术扩散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模式最终获利的关键。

五、结论

总之,企业需要有大量的新技术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而研发部门无法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即使象IBM这样的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的公司也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一种快速跟进的战略,强调在对内、外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加快创新的因素,不管它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应积极地创造组织模式去利用这些因素来参与创新。Oliver Gassmann & Ellen Enkel(2004)认为利用技术获利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现有市场,企业的边界应该是一个半透膜,便于技术溢出和引入[9]。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知识技术的充分而及时的利用,以一种全新的、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各种技术整合起来,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而获利,或者通过转让专利获得利润。企业应将目光投向外部,吸收外部知识与技术, 经转化、整合后,再扩散到原有市场或新市场。成功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即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企业现阶段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意味着封闭式的创新模式,所以,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Cohen, Wesley M,Daniel A Levinthal1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1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1990,(35) :128 - 1521.

[3]Mowery,C,and Oxley J.E.Inwar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petitiveness:The Rol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momics Vol 19,1995,pp67-93.

[4]Kim, Linsu1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a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5]Zahra , S. A. , George ,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 reconceptualization , and extension [J] .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 , 2002 , 27 (2) : 185 - 203.

[6]Eisenhardt,K.&Martin,J.(2000)Dynamic Capacity: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105-1121.

[7]Grand ,R,&,Nayyar,P.R.(1994).Transformative Capacity :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nationalTechnology Transf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365-385.

[8]Mansfield, E. 1961.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In Econometrica No. 29 (4), P. 741-766.

[9]Oliver Gassmann & Ellen Enkel(2004) .Towards a Theory of Open Innovation: Three Core Process Archetypes[J].Proceedings of the R&D Management Conference (RADMA), Lisbon, Portugal, July 6-9, 2004.

Research of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YANG Jin-wu

第3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重大举措。高职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支有生力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当前,高职院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既是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方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推动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积极培育创新理念,拓宽创新人才成长空间。一是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学校积极开展创新作品进展览、进工业中心、进大学生科技园的“三进活动”;开展创新理念融入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黄炎培大讲堂及青年大讲堂的“四融入活动”。同时,注重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类别按需求设计不同教育活动。二是成立精英人才学校,设立创新后备人才库。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学生常规建制,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原则,开设创新精英班。对于重点培养的创新对象和创新团队,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专项资金、专家指导及专业实验实训场所。目前,通过精英人才学校培养的创新先进典型每年不少于50人,在全校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三是开展创新竞赛,检验学生创新成果。学校通过校内选拔、推荐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想和创意变为成品或模型;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实践成果送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发明杯”、“挑战杯”等创新大赛现场。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纷纷设立创新赛事。学校还设立了百万元的学生创新项目奖学金、竞赛扶持基金和科创成果奖励基金。

全力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良创业环境。一是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了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全真环境、全真管理、全程扶持的特c,为创业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创业条件。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大学创业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近300家企业建立创业见习基地,搭建创业转化平台,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效帮助。二是针对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场所,实现一体化服务。依托学校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咨询和创业项目的网络模拟运行;在大学生创业园苗圃基地建立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推介等服务;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六个子系统”,即公共技术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政务信息服务系统、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人才培训系统、就业创业支撑系统。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的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搭建了“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学生发展、品牌引领、企业盈利、园区兴旺的多赢局面。

第4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技术创新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通过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历史的考察,结合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理论,初步阐释了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变轨迹及发展的驱动力。自明清时期安化黑茶兴盛以来,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依次经历了20 世纪之前的边疆市场(边茶)和政府系统(官茶)协同拉动模式,20 世纪初到20 世纪末的黑茶科学技术单向推动模式,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的内陆市场需求单向拉动模式,以及目前逐步形成的技术、市场交互作用模式。

关键词 :安化黑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10071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校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子课题“基于技术创新视角高校与产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2013BAD20B00);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以茶产业推进武陵山片区综合发展的对策研究”(2014ZK2029);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推动湘茶产业发展的茶文化资源挖掘及其开发模式研究”(2013ZK2020)。

第一作者简介:陈升毕,男,1989 年出生,山西平顺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茶业经济与茶文化。通信地址: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E-mail:690551257@qq.com。

通讯作者:朱海燕,女,1971 年出生,湖南双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文化与茶业经济。通信地址: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十一教北535,E-mail:306529731@qq.com。

收稿日期:2014-11-12,修回日期:2015-01-23。

0 引言

安化黑茶在唐宋时期就有记载,但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产生影响却是明清时期被定为边茶和官茶之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安化黑茶产业的兴衰发展取决于黑茶产品、制茶工艺等的创新和变革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创新和市场开辟。创新,尤其技术创新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理论最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 年提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经济发展的高潮源于一项新发明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于是产业内部其他企业竞相模仿,随着技术扩散,经济发展会平稳下来,并陷入低潮,随着新的创新出现并应用,经济又进入下一轮高涨。

技术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时刻推动着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使之依次经过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等各阶段。当产业成熟稳定之后,技术创新又会不断跟进,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导致产业的升级或者新兴产业的开辟。笔者尝试分析安化黑茶产业从明清时期的第一次兴盛到目前再次复兴其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变化,以及在各历史阶段与湖南农业大学等技术创新中心的互动,以期为安化黑茶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指明方向,提供借鉴。

1 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

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把创新理解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在生产系统内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合,这种革新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上[1]。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内含十分丰富,是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主要包括技术性创新和非技术性创新两部分。技术性创新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非技术性创新指由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组织、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入,技术创新的概念也开始成熟,中国学者柳卸林进一步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更倾向于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等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强调技术创新要和经济效应联系起来[2]。一项新技术如果没有应用于商业活动产生经济效益,只能称为发明而不能称为创新,并且此处的技术创新就属于技术性的创新。

技术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点概念,而是一个系统性和过程性的经济学概念,是创新理论的核心,贯穿从新观点出现到新产品、新技术第一次商业上成功为止的整个过程。技术创新是科学研究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过程,其宏观表现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

为提高创新绩效,按照技术创新自身规律去实施技术创新,有必要弄清楚技术创新的具体实施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模式最先从企业层面提出来,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相对成熟的大型企业都会拥有一整套技术创新战略和实施模式。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宏观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的指导下,针对具体技术创新项目制定出的项目实施途径,主要包括确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目标,明确项目所需科技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主要来源[3]。《牛津创新手册》中将创新过程分为3步: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将知识转化为用品,回应并影响市场需求。后来发展出众多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基本都涉及思想观点产生、基础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与制造、产品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如图1 所示。

罗斯韦尔对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归纳总结,并指明创新模式的发展方向。按照罗斯韦尔的观点,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经过5 展,分别是科学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和市场交互能动模式、职能并行一体化模式以及系统集成网络模式[4]。这种划分奠基于时展之上,不同时代主导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不同,20 世纪50 年代,适逢战后经济复苏,经济增长有赖于工业的快速扩张,新型技术的应用和发明导致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出现,技术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到20世纪70年代,新产品主要基于已有技术,市场开始成为主导的创新动力,20 世纪80 年代,需求开始饱和,供给能力超过需求,技术和市场开始交互发展,90 年代之后,一体化并行模式和系统集成网络模式等新型创新模式逐渐形成。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张炜认为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创新并非必须沿着过程模式依次升级,而是与企业和行业本身的情况密切相关,如医药行业更适合技术推动模式,消费品行业更适合市场拉动模式,高新技术产业更适合系统集成网络模型[5]。人们往往十分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导致对处于中观层面的产业技术创新关注不够,技术创新可以划分为3 个层面,即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中观层面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宏观层面的国家技术创新[6]。很难有百年的企业,但是一个产业的发展历史往往几经兴衰,横跨百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也会有历史性的演变过程。

2 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产业升级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开始的一种自身演化过程,必须把握技术进步的方向,依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掌握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向现代化、高层次演进[7]。安化黑茶产业在转型、升级、演化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也会不同,影响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监管、科学技术、市场需求,结合罗斯韦尔对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分类,可知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依次经历了政府和市场协同拉动模式、科学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市场和技术交互作用模式。

2.1 政府和市场协同拉动模式(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安化黑茶产业的兴盛,主要源于安化黑茶定为贡茶和官茶之后引起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湖南的安化黑茶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由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之后陕、甘、宁、晋等地区的茶商领茶引至安化采购黑茶,运销西北陕、甘、青、新疆、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大部分都是由安化黑茶供应[8]。明清两代政府实行“以茶治边”的政策,视茶叶为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物资,安化黑茶的品质风味又深受边疆人们的喜爱,因此,政府也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安化黑茶曾一度畅销西北边疆地区,主要原因是被政府列为官茶,成为茶马贸易的主角[9]。

1644 年(清顺治元年)有“泾阳砖每封旧秤五斤,每二封装一篾篓”的说法。此为茯砖茶最早的文字记载。1820 年以前,被称为西客的山西商人经常来湖南安化就地加工茶叶,并运销山西和陕西等北方地区。主要产品有天尖、贡尖、生尖、花卷茶等,每年加工采购量约达1720 t[10]。晋商对安化黑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安化成为全国著名茶区,与晋商当时在安化设厂制茶密不可分。茶叶经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茶树种植,成品茶加工,包装销售等多重环节。晋商在安化设立茶厂,除大量雇佣茶工外,还雇佣蔑工、裱工、铅匠、锡匠等,茶场规模少则数10 人,多则成百上千[11]。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晋商会寻求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以求得更大利润。陕商于道光年间到安化采购茶叶,踩捆成包,制成“澧河茶”,后制成小圆柱型,改称“百两茶”,后世称“道光百两”,这便是“百两花卷茶”的由来[12]。同治年间,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千两茶,后称“同治千两”。茯砖茶、尖茶、百两茶、千两茶等安化黑茶产品的创制显然得益于贡茶和官茶模式。官茶主要运销西北市场,贡茶主要供应政府系统,政府通过茶引制严格控制安化黑茶的产销,形成独特的茶政。士农工商的阶层观念导致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并不发达,很多行业的技术进步都在政府严格控制下进行。这一时期,湖南农业大学是缺席的,因此技术创新的重任就落在制茶工人和商人身上。在没有专门的技术研究机构的情况下,技术创新主体只能是长期种茶制茶的茶叶世家或者贩茶卖茶的商人。如图2,这一阶段的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应该归结为“政府—市场协同拉动模式”。

2.2 科学技术推动模式(20世纪初—1990年)

技术推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新型技术发明或发现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应用研究、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产品市场化的线性序列过程[13]。即技术创新主体通常以科学技术本身为出发点,依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自身特点,进行产品和工艺的创新。20 世纪的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可以归结为“技术推动”。这段时间,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经历了从孕育到建立的整个过程,开始成为安化黑茶产业的智库,但二者之间互动不是很紧密,主要以学者个人的形式,对安化黑茶进行科学上的早期探索。

19 世纪末,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商直接由南方贩运茶叶到恰克图,又夺了中国商人的生计,使其破产,恰克图的中国商号纷纷倒闭[14]。安化黑茶的西北市场丢失,号称“买卖城”的恰克图和晋商群体开始没落,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使清政府疲于应付,往日西北市场和政府系统对安化黑茶的拉动力彻底消失。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落后于世界,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下,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茶叶科学,对安化黑茶作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彭先泽早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习,1927 年回国,先后在长沙修业学校农科、江苏省淮阴农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第一次对中国黑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现有《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2 部专著,被誉为“中国黑茶理论之父”。机械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黑茶生产机械的研发也有促进,冯绍裘于1932 年研发出木制揉茶机和人型烘茶机,在茶区推广,安化黑茶也开始实行机械揉茶。《湖南省建设汇编》载:1939 年5 月,湖南省茶业管理处派副处长彭先泽至江南试制黑砖茶样成功。1953 年,安化白沙溪茶厂试制茯砖茶成功,打破“茯砖茶只能产于泾阳”的传统制茶格局,5 年后,白沙溪茶厂改手制茯砖为机压茯砖,江南人民公社制成黑茶初制机械,第一块花砖茶问世[15]。新中国成立后,施兆鹏先生为编国家茶学教材《制茶学原理》,带领学生到安化对安化黑茶进行探索实验。20 世纪90 年代,茶学系依托实验室,对黑茶理论进一步作了深入、详细的研究,成果辑录成一本《茶叶科学》,后来又将主要理论成果写进全国统编教材《茶叶加工学》。

这一阶段,安化黑茶产业有很大发展,各种制茶机械研制成功并推广。砖茶创制成功,使安化黑茶品类更加完整,“三砖、三尖、一花卷”的安化黑茶品种格局开始形成,加工工艺逐渐完善。安化黑茶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直接导致现代化的安化黑茶产业初步成型,其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源于科学研究本身。一批学者和专家通过对安化黑茶作基础研究,实现黑茶技术上的革新,促进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如图3,这种由科学研究导致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被称为“科学技术推动模式”。

2.3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1990—2005年)

20 世纪末到21 世纪的最初几年,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创新主体通常将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去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人们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安化黑茶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除西北边销茶市场以外,积极开辟内陆市场。

安化黑茶的市场需求是被普洱茶带动起来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生活的健康品质,普洱茶所具有的医药价值、功能特性,以及茶马古道和当地少数民族的茶风茶俗等文化被逐步挖掘出来,加以重构和论证[16]。至2005 年,普洱茶名声大震。由于同为黑茶,安化黑茶借助普洱茶的东风,也开始被人们熟知,且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安化黑茶对市场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消食去腻等保健作用,安化黑茶能阻碍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具有去脂,解油腻的功效,主要原因是安化黑茶中含有的叶绿素、茶多酚、维生素C对体内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脂主要成分的含量上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7]。这些保健功能都为安化黑茶占领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主,包括各大黑茶企业在内的技术创新主体开始为安化黑茶的市场需求做论证。

此时,湖南农业大学除研究黑茶基础理论之外,主要以安化黑茶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其保健功能作出一系列科学研究,包括各种专利和硕士博士论文,导致黑茶产品、工艺和包装上的创新,使其在传统的“三砖、三尖、一花卷”品类产品格局上,创制出更多企业专属的黑茶产品,将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推向新阶段。这种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源于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被称为“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如图4。

2.4 技术、市场交互作用模式(2006年至今)

2006 年至今,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可以归结为“技术、市场交互作用模式”。该模式是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既来自于新发明、新技术推动,同时也会受市场导向和消费需求的诱发,并且科技推力和需求拉力都受制度影响[18]。安化黑茶产业不能单纯依靠科技推力或者需求拉力,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产权要明晰合理,科技资源安排不能脱离市场,通过产业政策将科技和市场相互融合。因此,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都成为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结合创新政策等环境因素,共同完成安化黑茶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过,如图5 所示。

20 世纪上半叶,由于国内时局动荡不安和科学研究的刚刚起步,忧心安化黑茶的学者只能专注于茶叶学术研究本身。20 世纪下半叶,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对茶叶统购统销,市场观念缺乏,热心于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人士,只能专注于黑茶理论技术,整个20世纪,安化黑茶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科学技术研究。20 世纪末,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被计划经济束缚的安化黑茶产业,迅速投入市场经济的怀抱,以市场为导向,正式开辟内地市场。这一阶段,安化黑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市场需求。2005 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对一篓53 年前产自白沙溪茶厂的黑茶进行验证鉴评,专家评估价达48 万元,轰动茶叶界和收藏界。“鉴宝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安化黑茶单纯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走向巅峰。

技术创新是一个各种创新要素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系统过程,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线性序列过程[19]。目前,单纯依靠技术或市场的产业发展策略不再奏效,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始进入“技术、市场交互作用模式”阶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安化黑茶产业的核心监管部门(安化县茶叶协会)的成立和安化黑茶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成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确认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安化县茶叶协会成立,开始对安化黑茶产业进行规范。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由企业自发组成的商业联盟和政府部门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协调和规范作用,第一代产业集群的研究者认为企业和企业间的网络是产业集群的起源和基础,政府的作用可忽略不计。第二代产业集群的研究者则认为,在扶植产业集群方面,政府部门正扮演重要角色,当追逐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成为产业升级的基础时,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作为安化黑茶产业的对口监管和扶持部门,茶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化黑茶产业创新模式的转型和升级。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技术创新又必须以人力资源为基础,并且二者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充分说明高校和高等教育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21]。湖南农业大学长久以来承担着向安化黑茶产业输送人才和技术的重任。随着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列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关于安化黑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始步入正轨,湖南农业大学也开始成为安化黑茶产业的智库。

3 小结

将技术创新作为基本动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操作路径和实施方法,安化黑茶产生以来,其创新过程模式历经政府、市场协同拉动模式,科学技术单向推动模式,市场需求单向拉动模式,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模式。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黑茶市场的成熟,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将日趋完善和高效。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3-74.

[2] 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2.

[3] 梅妹娥.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20.

[4] Rothwell R. Towards the fifth- 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4(1):7-31.

[5] 张炜.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发展演变及战略集成[J].科学学研究,2004,22(1):96-97.

[6] 黄涛珍,任淑林.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剖析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3):158.

[7] 王宏起,田莉,武建龙.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2):87-94.

[8] 李朵姣.明清及民国时期湖南茶业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14.

[9] 靳环宇,刘浩.晚清时期安化的黑茶贸易调控政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3):29.

[10] 肖力争,彭雄根.湖南黑茶产销历史与现状[J].中国茶叶,2007,29(3):6.

[11] 梁四宝,吴丽敏.清代晋帮茶商与湖南安化茶产业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9.

[12] 廖奇伟,张红莲.,李运华.安化茶行史略[J].茶叶通讯,2006,33(4):28.

[13] 张为峰.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21.

[14] 郝玉凤.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述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30.

[15] 伍湘安.安化黑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318.

[16] 范丽丽.是茶非茶—民族学视野下的普洱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2.

[17] 刘艳,廖成勇.安化黑茶的保健功能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5):116.

[18]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0.

[19] 高怀,金向荣,茅益明.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2):95-96.

第5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汽车工业;创新;发展;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0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我国汽车工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零零六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国汽车工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行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汽车诞生于一八八六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来看,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自主研究开发模式和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自主研究开发模式。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基础,自主研究开发,技术有很强的独立性,处于世界汽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他们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初期引进、学习、吸收国外产品和技术,形成相应的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有人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存在另外模式,本国的汽车工业完全依赖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例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国际依赖性。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汽车技术更新的巨大动力,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二、我国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1、载货车、客车、专用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一定开发能力,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在高档产品的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2、轿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做局部改进创新,但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尚不成熟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关键零部件是国外产品的仿制品。

三、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1、引进技术,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是与国外汽车生产大国存在差距的关键。形成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汽车工业想走“引进一吸收一消化一创新”之路,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始终停留在“引进一模仿一再引进”过程中,转变认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没有必要照搬日本、韩国的发展模式,制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利用国内科技力量做好二次创新,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方式,

获得新技术。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我为主,提高开发新产品的水平,最终形成自主开发。

2、加强汽车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建设,战略规划和组织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国家应支持大集团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调动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实施产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一支拥有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才队伍,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

3、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6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一)界面粘度的形成与作用机理分析界面粘度反映合作双方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合作难易程度与技术创新与转化的难易程度,其形成与作用机理要从组织与技术两方面来分析。从组织上讲,界面粘度是组织界面的存在的结果。界面是系统边界的一种形态,是把系统与环境分开的某种界限。当两个不同的系统在一起产生交合时,界面是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汇集处,是矛盾的集中点。界面的清晰与模糊体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章琰,2003)。从时间上讲,如果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化的过程中,技术交易的时间节点是具体、明确的,则界面在时间上是清晰的;从空间上讲,同理如果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化的过程中,存在明确的产权转换点,则界面在空间上是清晰的。如图2中A点所示,在这一节点,进行技术、资金、信息等的交换,同时进行技术产权的转换,在该技术转让模式下,这一系列的交易都集中在技术成果与采用的对接,其时间与空间节点非常明确,交易的边界层非常狭窄,即时间的短暂性、合作的局限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这不仅加大了交易成本,还会导致交易双方之间的不信任,简言之这种模式可视为知识与技术的交易模式,缺乏合作的默契,易造成技术转化不彻底的弊端。界面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粘滞信息”的存在导致的不同系统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同系统部门之间目标与价值取向的不同(郭斌等,1997)。经济学意义上的高校一种非营利组织(郭晓川,2001),而产业部门是典型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盈利组织,二者的价值观与技术创新动机有着突出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双方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的界面障碍,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子系统之间“质”的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界面有效性就越不确定,从而使界面极有可能成为决定系统整体功能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方一冰等,2004)。从技术上讲,界面粘度是技术范式转变的结果。技术范式的转化分为线性转化和非线性转化。拉卡托斯(1987)的技术范式转变体系认为技术范式的转换是技术共同体人或组织“格式塔”的转变。在产学研合作双方技术范式的转化中,若高校的创新技术是对企业原有产品的功能、外形与设计标准的提高,则这种技术范式的改变是线性变化的,其双方的信息沟通、技术交流是比较畅通的,即双方的理论水平、技术差距比较小,造成交易界面比较模糊,界面粘度较低。若高校的创新技术是企业方面未涉及的领域,如设备、工艺的重组,使技术路径和设计理念与企业原有的技术范式有质的区别,则这种技术范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双方在技术交流、信息沟通方面不易进行,即双方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差距大,造成交易界面比较清晰,产生的界面粘度高,严重阻碍技术转化。根据分析可知,界面粘度的清晰与模糊是随着技术范式转化程度的不同而改变的。技术范式转变的非线性程度越大,其组织界面越清晰,其界面粘度越大。因此,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面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采用界面迁移的方法,通过加强双方合作沟通,增强双方技术创新与转化的共识,减小双方之间的差异,降低技术范式转变对界面粘度的影响,进而降低界面粘度。

(二)传统模式下界面引起的问题1.技术转化不畅。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得到自身需要的技术,高校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但知识形态的转移不是很顺畅,因为人是传播知识的介质,由于界面的存在致使双方技术人员交流出现障碍,技术的研发人员与应用人员出现了脱节,导致了双方之间的技术差不断加大,这不利于技术的产品转化,实现不了技术应有的功能价值。2.技术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技术转让模式并不能很好的促进高校技术的创新,这个过程是企业选择技术的过程,由于界面的存在导致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研发人员在不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研发,在研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新技术,但企业只需要某一种技术,很多新技术得不到应用,或研发的新技术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有一定的差距而得不到利用,导致技术创新与利用的效率太低,形成了大量科学技术成为展品的现状。3.交易成本高。由于高校在研发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技术资源的浪费,这些成本也会加在交易成本当中,同时由于技术接收端对技术的不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对技术了解和学习,这个过程也会增加成本。通过以上对界面的形成及导致问题的分析,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效率就必须解决界面障碍问题,在技术阶段实现两个系统合作界面的模糊化,增强两个系统之间的渗透性,从而实现知识在两个系统之间的顺利流通,实现界面模糊化现阶段有效的方式是界面迁移,通过界面向前或向后迁移,实现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率的目的。

二、界面迁移机制研究与模型的建立

通过分析可知,高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不可完全消除的组织界面和技术界面,只能把它模糊化,从而降低界面对技术合作的影响。现阶段实现界面模糊的方式是界面迁移,通过增强双方组织与人员之间的接触,淡化双方之间的隔阂,实现知识形态从高校到企业的转移。本文研究产学研模式下技术创新与转化的促进机制正是建立在界面迁移的基础上,通过界面迁移,拉长双方合作的时间,加大双方合作的领域与深度,最终实现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率的目的。界面迁移模型如图3所示。界面迁移取决于技术创新与转化过程中高校退出与企业进入的时间点。高校由于在理论方面具有优势则其进入创新与转化的阶段是明确的,即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由于在营销方面具有优势则其退出创新与转化的阶段是明确的,即在市场营销阶段。如图3所示,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中高校系统与企业系统的界面发生在S0面,在A点发生交易,其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非常明确。若将高校与企业两个系统交互的界面向前移动,即企业提前进入研发阶段,如图中的S1所示,这样企业与高校的界面变为整个S1区域,其交易的时间与空间节点变得模糊,企业技术人员进入研发组织,可使其学习高校的技术范式,降低技术范式转变造成的影响,从而降低界面粘度,使两个系统的技术、人员交流更加密切,技术创新的过程更加流畅。若将高校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面向后移动,即高校推迟退出时间,如图3中的S2所示,这样企业与高校的界面变为整个S2区域,其交易的时间与空间节点变得模糊,由于技术发明人的参与,降低企业对技术理解难度,从而降低了技术范式转变造成的影响,降低了界面粘度,使技术在商品化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功能价值。

三、界面迁移对技术创新与转化的促进过程分析

本文研究产学研模式技术创新与转化促进机理是高校与企业两个系统交互的界面迁移,企业进入研发阶段或高校进入商品化阶段,使企业与高校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技术交流、人员交流和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来实现合作双方界面的模糊化,界面迁移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意义,本文从技术、人员、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方面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高校负责技术研发,企业负责技术商品化。高校具有理论优势,技术是把理论变成产品的工具,同时也是知识的载体,但高校的研发人员对市场的需求了解不明确,会造成但很大一部分的创新脱离了现实需求,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技术创新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高校与企业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应用的程度不同导致双方存在技术差,由于技术差的存在,在企业进行商品化的过程会造成企业人员对技术功能理解的不透彻,从而造成对技术价值功能的浪费。界面前移:企业进入研发阶段,企业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自身产品的不足,即企业是带着自身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进入研发阶段的,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高校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创新技术又能切合实际的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所以界面前移对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意义。界面后移:高校进入商品化阶段,高校研发人员作为技术的发明者,对技术能实现的功能有深刻的了解,在技术商品化的过程中不存在技术差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开发产品的功能,实现产品功能的最大化。

(二)人员方面技术是知识的载体,其传播是以人为介质的,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对技术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企业作为接受技术的一方,也只有在技术转让后派一些员工接受培训,了解该技术的操作方法,对于技术的作用机理基本了解不到,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技术问题。界面前移:企业进入研发阶段,企业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参与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能够深入了解技术的原理,能够在研发的过程中提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新技术中改进或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界面后移:高校进入商品化阶段,由于技术发明者的介入,企业技术人员能对技术的应用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能把实际中的问题与技术发明者进行沟通,实现产品功能设计的最优化。

(三)经济方面降低研发成本与提高产品价值是产学研合作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能够提高合作双方的合作热情,减少双方之间的隔膜,实现技术创新与转化的目的。界面前移:企业进入研发阶段,由于双方合作研究目标明确,减少大量的技术资源浪费,实现开发成本的降低。双方合作时间的拉长,促进了双方相关组织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双方信任机制的建立,从而降低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界面后移:高校进入商品化阶段,高校的进入可以很大程度上开发技术的商品价值,根据社会需求与功能设计满足需求的产品,实现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通过从技术、人员、经济三方面的分析,界面迁移能很大程度上实现界面的模糊化,能够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使知识从高校向企业转移的过程顺利进行,从而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

四、技术创新与转化促进机制的建立

(一)组织互动机制双方联合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成立项目组来管理专项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协调双方之间的组织问题。同时组织内部要对合作双方的责权利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建立公平公正、风险共担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二)人员互动机制双方技术人员的交流是技术研发与转化的关键,建立人员互动机制,双方互派技术人员,了解对方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建立技术人员之间的默契,这对于技术创新与转化非常必要。

(三)资金投入机制由于双方合作界面的迁移,企业资金投入的时间由原来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变成了一个时间段,在研发与转化的过程中分阶段的投入资金,企业必须建立资金的投入机制,以保证控制成本和对研发人员的激励。

(四)技术互动机制双方之间进行技术互补,建立技术研讨会机制,通过相关专家与学者的集思广益,来解决技术攻关遇到的问题。基于以上机制,建立以界面迁移为基础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与转化的促进机制,如图4所示。当界面S0向S1、S2迁移时,伴随着组织、人员、资金、技术交流的深入,随着界面的逐渐模糊化,技术范式转变造成的界面粘度逐渐降低,其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效果会愈加明显。建立以界面迁移为基础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与转化的促进机制,其外部环境的建设非常重要,尤其在我国,善于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对于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吴晓波,1995)。

第7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知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知识资源的丰富,进而对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对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潜力进行挖掘,加快企业整体的创新速度与创新效果,降低不确定因素的产生,进而增强企业产品的使用功能与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作用

1.丰富知识存量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技术创新就知识产生与实际运用的整个过程,在知识流程的基础上,以知识为发展核心,不断增加其知识存量,实现知识管理中知识资源的丰富与拓展。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借助技术与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阶段性创新结果或者是持续性创新结果,技术创新会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增加知识数量,优化知识整体质量,使得知识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一般要依托于外在知识提高创新技术的系统性与全面形,创新组织利用创新制度与技术平台,和其他创新组织进行融合,以实现共享创新知识的目的,进而利用这种外生性增长,实现知识存量的提升。

2.优化知识资源

技术创新在实际发展中是资源运用与不断优化的过程,从创新思维到创新成果,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一系列淘汰。首先,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知识在各个创新主体方面进行运用和碰撞,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相转化与促进。其次,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会发生规律性转移,在此过程中创新主体和转移媒介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作用,以人为知识转移载体,利用编码和解码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输和接收,以达到知识转移的效果。

3.实现知识共享

技术创新主要以知识共享为基础,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与协同性,实现共享机制的优化与完善。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利用隐性知识进行开发与融合,形成知识创新与丰富,以原始创新为基础,引入的企业外部知识,将其转化为企业新的知识过程,进而实现企业知识共享,提高知识管理水平。第二,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企业搜索其他相关技术,借助企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将外部技术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为企业知识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应用

1.应用技术创新,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创新在实际发展中要借助有形资产的力量,这种有形资产只有在知识作用的情况下才会发挥其作用。从这一层面上看,有形资产作为连接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桥梁,使其二者之间产生很大的关联性。对此,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建立内外部知识网络,通过知识进行企业内外部的交流,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并运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实现企业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企业知识网络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在企业发展创新力量过程中,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而言,企业要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将供应商、中间商以及客户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分享,进而实现一体化企业外部知识网络体系。

2.利用技术创新,整合知识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使得技术创新从传统单一线模式转化为复合模式,进而形成技术创新系统的多层次持续反馈。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系统化行为,在实际发展中呈持续动态过程,其创新思维具有多样性,可以扩散到产品的各个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企业产品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不断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企业要对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实行知识管理,及时反馈出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以降低创新风险与创新安全隐患。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定期对知识资源进行梳理和核查,特别是技术创新设计和研究阶段的相关资料要重视其保存和管理,进而形成知识动态反馈管理,实现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技术创新,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利用技术创新,整合知识管理系统、重视知识工程,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钱明 孟旭 丁艳霞 单位: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漆贤军.我国自主创新需求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研究[D].武汉大学,2014.

第8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探析

前言:

根据教改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并与其它学科相互综合,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新课标》提出:信息技术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素养,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是创新思想

信息技术涉及范围较广,包含很多其他学科内容。同时又具有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的特色。例如,信息技术中涉及到数学、设计等诸多知识。因此,教师应打破信息技术教学以“讲授”为主要教学途径的观念[1]。将信息技术的具体实践操作为手段,进而更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实际应用性。为适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脚步,《新课标》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钻研探讨,以此对教材内容深刻了解,对教学过程及步骤进行恰当科学的设计安排。这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模式真正得以体现。

2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创新教学设计

2.1提高创新教学效果,创新教学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是理解力要求更高、应用性能更强,因此,将软件的具体使用作为案例展现在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2]。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明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实践性,虽然信息技术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具体软件的使用,但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具体软件为例,使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操作。例如,将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表格制作设置成课堂作业,使学生有目的性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演练。二、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不要以“考”为主要目标,要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加以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能力。

2.2拓展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具体是指,依据教学理念的指导,完成指定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并加以科学应用,有利于教师拓展信息技术知识以便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更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改革,这要求教师完善课堂的基础上使用实际演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现有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形象生动的感知,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了教学的本质,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深刻,为学生形成规律的学习概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进而促使学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更深一步理解。此外,教师应积极研究和发现以学生自主应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整合式创新教学模式。

2.3重视作业处理,创新信息技术操作过程:

作业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布置适当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学习效果加以巩固。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多注重与计算机操作的充分结合。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让学生利用PPT软件进行简单的图片演示,使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手脑并用,更加形象的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若计算机操作教学组织不够合理科学,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操作之前,教师应做好前期工作,使学生有序、有效的进行计算机操作学习。

3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性和主体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由于课堂教学存在时间限制和环境的局限性,很难使学生思维得到自由发挥,因此教师应加以指导,将课堂拓展延伸,增设各种教学情境将课外活动变得有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教学知识得以巩固、补充、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使信息技术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4创新管理理念和评价模式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创新管理理念和评价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实现民主化教学,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实现其价值的平台,使教师摆脱无法施展创新拳脚的局面,增强教师创新教学的信心。

2)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模式要求教师要对创新教育给予评价,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应对学生完成作业任务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互动探讨问题给予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结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珊珊.“翻转”式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第9篇: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本文所言的创新是对公司而言,而不是对世界市场而言的产品或工艺的创新。根据技术创新与原技术的联系及其发生的阶段来分类,弗里曼(Freman,1992)将创新活动分为不同层次,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或称为过程创新。产品创新主要指公司、大学或政府实验室中有意识的R&D新产品的生产和对旧产品的一些非连续性的质变性的创新。过程创新指持续发生的小的量变性的创新,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制造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善等等。尽管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两种技术创新,如美国就有大公司为主的波士顿创新模式和小公司为主的硅谷创新模式,但美国更以小公司模式见长,所以我们主要硅谷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无疑是世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领袖。1997年世界上最大的10个高新产品的出口国和地区依次为:美国(2580亿美元)、日本(1520亿美元)、德国(1440亿美元)、英国(1050亿美元)、法国(900亿美元)、新加坡(700亿美元)、荷兰(590亿美元)、(500亿美元)、中国(490亿美元)、韩国(460亿美元)。一个强有力的研发部门,能够产生大量的创新,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它往往位于大学附近,和其周边技术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它们的活动,领导公司直接增强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前沿地位。

1、 R&D资金投入的数量和偏向

美国R&D的投入不仅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美国将R&D资金的2/3用于提高产品技术、即进行产品创新,l/3的R&D资金用于进行过程创新。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使美国在突发性、激进性的技术创新上更有优势。(见表1)

2、小企业的组织特点

(1)企业组织松散,类似由工程师组建的合作组。公司鼓励非正式交流,提倡建立分散化的组织系统,如半独立的商业部门,以便及时反馈顾客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小公司特有的灵活性,职员共同参加策划和行政管理、享有同等利润分成的股票期权,可以允许公司内部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的。

(2)小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也对其技术创新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在硅谷,跳槽十分普遍。而不仅接受这种变动,而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70年代,硅谷的公司平均每年的雇员变动为35%,而小公司则高达59%。这种分散化和流动性的环境加速了技术和技能的扩散。即使有事先签订的保密协议,工程师跳糟时仍会带走在以前工作中获得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并将它们带入以后的工作中。

(3)公司内部独特的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人为本、冒险精神、个人主义、强调平等、愿意接受不同的文化,使企业内充满了灵活性的创新精神,是有效的企业技术文化。独特的文化使人们的社会地位更多地是由技术成就而不是由成功来决定,这就使人们更多地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3、特殊的企业间关系和非正式交流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竞争者之间讨论技术的非正式合作和交流十分频繁。在大公司中,或在其他无地缘优势的企业中,这是无法想象的。共同的求学经历和经营历程,以及地理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人际关系十分巩固。“准家族式关系”的存在使企业之间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

(2)与专业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公司拥有一种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硅谷内的公司有很多种合作形式,如交叉受权、第二来源安排等,它不同于传统的大批量定购所造成的合作关系,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的机会,避免垂直一体化的成本和风险。企业甚至与供应商交流长期业务计划以及共享机密的销售预测和成本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关系密不可分,双方还是维护着自己的独立。硅谷的许多公司不让他们的企业占用供应商的收益的20%以上,也不让客户占有他们自己收益的20%以上。

4、市场结构的影响

(l)行业结构高度分化。专门化及分化的过程不断重复,发展出了一种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工业系统,横向和纵向的专业化孕育了一个持久的工业多元化过程,并有利于工业结构的弹性和适应性。但硅谷的分散型的工业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集中性,区域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

(2)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为主的结构对创新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风险资本企业是硅谷崛起的经济引擎,风险资本家们不仅是其关键的资本来源,而且也是当地社会及职业系统的中心人物。与大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的是,硅谷的风险资本产业是在原有的技术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资本家为注资的企业带来技术技能、操作经验和行业接触的以及现金资本。

5、其他相关支撑机构的作用

(1)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政府干预和大量的公共补贴,有助于建立为基础的工业和知识经济。1998年,政府提供的R&D投入的总额占到全部R&D投入的30.2%。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SmalBusi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ct)在所有王要的联邦研发机构中都设立了小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组(SBIRSmall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以增加政府对高新小企业的资助。现在还试行鼓励大学和联邦实验室的R&D成果商业化。小企业的技术转让项目(STTR,Small TechnoligyTransfer Progfam)为在一个研究组织中的科学家和一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和实施的项目进行资助。

(2)一般来说,R&D能力主要有3个承载着:企业、大学和其他非官方研究机构、政府实验室。在美国,企业和大学与政府机构由共同的兴趣和资金供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与企业之间大量的合作实践为互相之;同的和调整提供了基本体系。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也是公共技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因素。他们与当地公司订立合同,为其雇员专门上课。

(3)专业供应商和服务公司日益扩大的网络使新公司的创立更为便利,从而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突发性技术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律师、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公共关系公司等的作用基本相同。他们往往也由熟悉当地技术产业的个人来经营,这样也就与其他地方主要由熟悉非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不同,更能促进小公司和新公司的发展。

二.日本技术创新模式

日本增量性的技术创新可以从日本专利的特点上得出。尽管日本企业在申请专利的绝对数量上超过美国以及其他世界各国,但是绝大部分的专利申请只是针对技术的一些相对很小程度上的改进。作为跟进者,日本公司往往在领导公司之后,在突破性技术创新领域几乎毫无建树。

1、R&D资金投入的数量和偏向

尽管日本在R&D投入的绝对数量上不如美国,但是R&D占GDP的比重却超过了美国。日本R&D占GDP的比重一直在增长,目前已达到3%的水平,基本上是目前世界上这一比率最高的国家。但是在日本的企业中,R&D投入中2/3用于过程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日本更加擅长于过程创新,而美国则更加擅长于产品创新。

2、日本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特点

(l)技术创新主要在大企业群体而不是小企业进行。日本的大企业和与其有联系的企业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企业群体。母公司在金字塔的顶端,具有最高的权力,生产的流程从上到下,而报酬的流程是从下到上。在这个金字塔中,有很多的分包企业,他们的任务是为与其直接联系的上层企业提供产品。金字塔集团的技术研究通常都由这些小公司进行,并把研究成果逐渐传递给母公司,帮助母公司设计产品部件并经常性地予以改进。在企业集体内部,母公司与分包企业之间有很强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母公司对小公司经常性的低价销售,许多小公司被迫破产。母公司运转良好,这也是这种制度的目的所在。日本的大公司模式与美国的小公司模式相比,在技术创新上有两个优势。一是他们可以将技术融入产品中,并很快从技术创新产品的生产阶段过渡到市场营销推广阶段。另一是他们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全球技术信息按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实行多年以来一直行之有效的技术模仿和快速赶进策略。

但旧本持续改进的管理思维是决定日本创新方式的中心。日本式管理的精髓是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其实现基础为团队合作精神、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可衡量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其实现方式为问题觉察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和成果标准化机制,最终成果将扩散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台机器,使其效果最大代。管理实践包括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库存管理等。

(3) 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使用通才而不是专才的特点也是增量性创新的重要原因。增量性的创新需要了解现有技术、其他相关技术以及公司本身的优缺点,其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轮岗制,二为终身雇佣制,以实现部门间有用信息的传递以及对公司发展目标达成一致认识,有利于增量性创新的发生。

(4)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重视秩序与和谐的集体主义使日本企业更重视大规模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的产生。重视权力和地位的等级制度思想使个人的创造能力不能得到发挥。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使日本更加强事物发展的过程,尽量地规避风险。儒家思想中的忍耐精神、社会地位决定的命令传导机制要求人们勤奋工作、负责任、在所分配的任务中极力帮助群体工作,而不是想要提高个人的利益。由此,这样的社会也更加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增量性的而不是激进的、突破性的创新。

5、日本的市场结构的

(l)产品的市场结构 首先,日本技术创新主要是有市场导向的,以商业化为主。大部分的日本技术创新(约有1/3强)的目的是节约原材料和能量,节约空;间,这导致了日本增量性技术创新的产生。如果技术创新是由用户推动的(既可指外部顾客,也可以指公司内部顾客),日本的优势更大。而美国公司更擅长于利用技术本身所带来的机会。其次,日本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导致大量差异化产品的产生。过度竞争使日本尽量规避风险,在很大范围内迫使公司在新产品发展而不是基础上投入更多的努力。这当然也就阻碍了创造性的技术创新的产生。

(2)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低流动性和资本市场上产权交易的不完善,日本风险资本并不象美国那么活跃,而大银行则倾向于贷款给大公司,而不是给一些毫不知名的小企业。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缺乏中途进入的渠道,新成立的公司一般很难进入市场,所以企业家失败的风险比较高。

4、其他支撑型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由于日本劳动力市场的低流动性以及日本企业集团的内部封闭性,所以企业集团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明显,我们在此仅考虑政府和大学的作用。

(l)政府融资比率较低,使R&D的研究方向偏向于商业化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这就使日本的技术创新偏向于风险较小的增量性创新。1995年,日本R&D资金总量中约有20.5%来自于政府投入722%的资金来自于企业投资。与之相比,当年美国R&D投入中525%来自政府, 345%来自企业投资。R&D资金来自于政府的比重一般少于3凡在1995年,产业自身融资率达到98.2%,而在其他工业化国家中,政府投入的比率一般为10%。另外,政府R&D资金大多流向附属研究部门和大学,而这些机构往往缺乏必要的动力,造成日本基础研究十分薄弱。

(2)在日本,大学缺乏必要的动力,这是日本基础研究匮乏的重要原因。这包括资金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从资金上看,大学的大部分研究资金来自部,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研究人员的供给,而不是为了资助某个特定的研究项目,严格的预算约束造成基础设施差,缺乏研究资金,基础性的研究得不到支持。从制度上看,日本大学以传播知识而不是创造知识为重要目的,导致其对创造能力的重视不够,年轻的学者没有机会进行独立的研究。

三、韩国技术创新模式

韩国作为后发国家,其创新形式主要是后发企业外国技术,并最终过渡到自身技术创造的过程,方式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合资企业、许可证贸易、OEM(OrignalequiPment manufacture)、ODM(Own-design andmanufacture)、海外投资、国外买方支持以及其他非正式方式(如海外法训、雇佣国外人员)等等。

1、R&D资金投入的数量和结构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韩国的R&D增长很快,其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97年其在GDP中的比率达到了2.7%。在国民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R&D的总支出在过去40年中平均增长了8.3%,在1998年达到了90亿美元(IEA GHG Meetings in Korea,1999)。韩国公司R&D投入的大部分是用于取得和消化国外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持续性的创新,许可证贸易和转承包业务在90年代早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来源。

2、韩国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特点

(l)后发公司的特点造成了其技术创新的独特性。后发公司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克服市场进入障碍和技术障碍,然后取得技术和增加出口销售。韩国技术发展的阶段经过了从早期的依靠OEM和许可证贸易到80年代转向ODM然后再转为与国外公司建立技术上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并提高国内的R&D投入,并进一步收购国外的一些高公司来促进本公司技术的发展。

(2)大公司的组织模式是造成技术创新的决定注因素。在韩国,大公司占有绝对优势。1977年,韩国大型企业集团的销售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15.7%,雇佣的职员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91%,在1994年销售额比率增长为27.2%,而雇佣的人数比却降为8.l%。但与日本不同的是,韩国的公司没有在产品供应链上的大量中小型公司,因此在90年代初期,韩国公司已经丧失了技术发展的根基。尽管以生产能力为导向的极度纵向一体化战略使后发公司克服了市场进入障碍,但是三星等公司在产品创新能力上仍然十分薄弱。大企业所特有的规模过大、严格的等级制度都削弱了年轻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创造能力。规模密集型的经营方式限制了公司的灵活性,减慢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3)企业管理模式上的区别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首先,公司的大型化所带来的垂直的等级制度、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决策权的集中性都是根深蒂固的。由于传统家庭的影响,韩国公司内的等级制度甚至比日本更为严格。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十分落后,很难适应快速变动的技术环境,在许多韩国的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仍然没有分开,这加强了管理的独裁,减缓和阻止了权力的下放和管理技术的推广。其次,由于企业所有者仍然是韩国工业中最有权力的力量,公司发展的关键取决于领导者的技巧,是否可以维持和发展与政府的合作关系,技术创新的动机在相当程度上得以削弱。这种公司结构和战略在可预测性市场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取得了成功。但是当遇到快速发展、复杂的高科技行业和尖端市场时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失败。最后,公司是半家庭式的团体,半终身制的雇佣制。在韩国,雇员的忠诚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人如公司的所有者或是高级经理。这与日本式的忠诚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日本,归属感往往是针对一个群体或是组织本身,因此可以象群体或组织一样持久。而在韩国,忠诚度取决于雇员与其所忠于的人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雇员愿意工作的时间期限往往比日本雇员愿意工作的期限短,当然这要比美国建立在特定期限的雇佣合同的时间长。

(4)韩国公司文化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但更偏向于日本模式而不是美国模式的特点对创新的影响。与日本一样,韩国同样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重视教育、非正式团体在经济关系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纪律性。但在很多方面如在种族、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处境上,韩国更倾向于日本模式。同时,韩国企业文化也受到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影响,80年代后期开始的政治民主化导致了工人罢工,同时尽管韩国也相对地具有群体趋向注,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很强的个人倾向,对组织的责任感稍弱。

3、国际市场和需求结构与技术创新有直接联系

韩国公司与其想进入的国际市场距离较远,那些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不是在发展家,而公司面对的是不发达的、规模较小的国内市场和并不复杂的客户要求。想要成功,后发公司必须克服市场进入障碍,在国外发展具有创新性的供应商和客户,刺激技术进步。

后发公司将技术机制和出口机制结合起来,形成了双重效应的市场和技术渠道,使他们可以利用出口市场作为刺激技术创新的一种机制,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的学习机制也同时服务于出口市场。这一过程使当地能够从符合出口市场的需要的角度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了后发公司技术和专门技能的提高,使企业克服缺乏高标准的客户和客户——生产商的产品链所带来的不足,克服了当地市场的不足,提供了需求机制以使生产商缩小技术差距。当地的竞争刺激了创新,成功的出口商被其他的企业模仿。

在研究韩国的技术创新模式中,不可不提的是三星公司。作为一个后发公司,三易取得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这在后发公司是并不多见的。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根本点在于它采用了出口带动的技术发展战略。通过世界市场的高标准、复杂的需求结构,三星成功的做到了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交货以及良好的服务,从而取得了竞争优势。如果三星将产品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的话,极有可能无法做到后来居上。

4、政府的巨大作用

韩国的大学在技术上较薄弱,其他教育和技术机构的设备也很落后。韩国技术创新的相关支持机构主要表现在政府的作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