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技术创新计划全文(5篇)

技术创新计划

第1篇: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运营方式;管理运营

一、科技期刊现行管理形式

传统的出版作品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随著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不少的数字化的出版作品:比如网络期刊,电子书等。但科技期刊大多还是保存在传统的出版方式,数字化运用的很少,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耗时很长,如正常组稿到确定录用与否基本需要用时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还必须排除稿件丢失等其他异常情况。但如果在整个流程中使用全部数字化管理,时间可以缩短到两周或者更短。目前科技期刊的资源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弊端。现行的制度下,大部分科技期刊社没有做到无纸化办公。各种纸质稿件在发表之前都要打印输出,并按照栏目,序号等分类处理,然后保存至固定的地点,给后续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很容易出现稿件的混乱或者丢失。由此可见,现行的编辑出版流程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路

科技期刊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期刊时展。

(一)网络首发出版模式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从《意见》中可以看出,网络首发是编辑出版的发展趋势。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其中“根文献”是指网络出版论文的主体部分。用网络时,论文也可以有多种形态。增强论文,是将与文献有关的图、表、数据、推导过程等以附属材料的方式实现出版,一些工程类论文,还能附上具体的示意视频;数据论文,则是通过互联网出版的方式来数据,以数据论文和数据集双重方式实现[3]。期刊论文网络首发可采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和“论文优先数字出版”两种方式,文献表述可采用传统、增强、协创、数据四种论文模式。网络首发期刊区别于传统的以纸媒为核心的出版模式,在缩短文献发表时间、快速确认科研科技成果的首发权、加快和方便学术传播和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优先公示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学术成果验证方式、提升学术影响力,必将打破传统的审稿、组稿、校对、核红等一系列的传统模式,带来的是作者、编辑、读者等一系列的变革,将对编辑提出更多的要求[4]。

(二)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

在编辑出版学中,出版编辑的模式发生的改变,往往都是因为科技的变化提高来造就的,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给编辑出版扩展了新的思路。建立出版编辑的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的来源可以有以下几种:(1)自身部门的数据;(2)出版行业的数据;(3)相关单位的数据;(4)对外收集整理的数据。当这些数据全部整合到一起以后,一般估计的数据跟实际应用不会相差太大。通过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可以存储文化,传播文化,进行大数据分析,顶层设计,学术引航,制定方案、细则,吸收学术成果,定位指导。加强大数据的结合,融合发展新技术,创立新的出版流程。近年来对大数据的研究有很多,各编辑出版行业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三)结合5G网络加快发展

新的5G网络相比4G将极大提升信息的共享效率和传递能力,为出版融合提供发展机遇。对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生产印刷、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带来深远影响。利用5G网络形式丰富多彩,信息接收方便等特性来提升电子终端的信息表现,期刊的信息数字化,肯定不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复制、粘贴。简单的内容照搬是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4]。科技期刊可以根据读者的特点,增加专门的栏目,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利用5G网络无法比拟的速度优势,针对电子终端的栏目选取一些内容适合图片表格表达的文章,改变过去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传统,以图片等为主,少量的文字配以音频说明。同时在过去的平面图基础上增加视频等动态效果、色彩效果,多方位组合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直接地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资源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加快编辑与读者的多点互动。借助5G更快,更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编辑出版单位提升融合发展能力满足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结论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长远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科技期刊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但在数字化转型之路对科技期刊来说并非一路平坦,新技术的运用必须有相应的人才,现有编辑人员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应对数字化的改变,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解决都将是科技期刊数字化改革中的难题,面对转折点,科技期刊必须选择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破釜沉舟选择改变。注重提升自身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让先进的思想引领我们不断更新办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曾广翘.数字化出版形式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82-183.

[2]杨建梅.数字出版—新时期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出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8):88-90.

[3]张盖伦.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N].科技日报,2019-08-21.

第2篇: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优化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电子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对于电子工程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先进的技术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电子通信技术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通信技术、数字模拟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等,各个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凭借着电子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发展电子通信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电子通信技术在发展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像技术创新性不高、运营策略不够完善等等,所以,电子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解决。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1电子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电子通信技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现阶段的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来讲,地区发展不均衡十分明显,这主要还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并且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均衡也会导致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进程缓慢,像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子通信技术与西部电子通信技术上就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就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来讲,东部地区的电子通信技术比西部地区的电子通信技术发达,其与经济基础紧密相连,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其次,电子通信技术的研发人员缺乏自身的创新能力。就我国现阶段的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来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较晚,所以发展也处于一个摸索阶段,现阶段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整体实力较低,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对于研发人员来讲,要具有一定的产权意识,不能一味地复制粘贴国外优秀的电子通信技术成果,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整个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地培养研发人员刻苦钻研、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人才空缺的需求要积极地去弥补,当前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大,而培养电子通信技术人才的能力有限,其培养模式以及培养人才的速度并不及时。人才供需不足的问题会给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造成严重的阻碍,人才培养计划不完善也是难题,就人才培养上应该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有一个逻辑性的培养方式,这样一来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来说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来说,电子通信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上提供了许多帮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措施。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通信技术越来越向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所以就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来说,它不受任何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能够在有效的空间里进行企业之间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合作,这样一来,对于人们获取信息来讲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公司的运营以及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以及方法。同时,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电子通信技术也成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发展势头以及经济实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更能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且,电子通信技术也往往会被应用在军事以及国防事业领域,所以作为国家军事以及国防上的前进工具来说,电子通信技术对于国家的安定发展以及国家维稳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此外,电子通信技术的资源信息共享不仅仅体现在同行业上,也体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可以实时地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资源网络框架的构建,促进各个行业之间的发展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发展的基本方法,为自身谋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此外伴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国际化推行,各国与各国之间、不同的人群之间也可以进行彼此的网络信息交流以及网络资源共享。这样使得电子通信技术展示出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优化策略

3.1大力发展电子通信技术

针对我国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研究现状来讲,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处于缓慢的爬升阶段,所以要想通过一些方法去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在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实现电子通信技术大发展。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讲,最主要的是要意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要想让人们的思想能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足够的重视,就必须要在每个层面对电子通信技术有所强调。对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来讲,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企业的层面上,都需要引起每个单位的足够认识。首先,对于不同的行政单位要具有不同的职能,在国家机关以及政府的层面上来讲,国家以及政府机关要积极地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无论是从人力方面还是资金层面来讲都需要一定的扶持政策以及扶持手段的支持,要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其次,对于各个公司单位来讲,要积极地配合好相应的政策,熟练地知悉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利用好每一个对于公司以及企业发展有利的方针政策,在国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寻找有利的条件发展电子通信技术。在各公司部门之间也要做好统筹工作,每个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发展。同时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有着较强的考验,需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对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可以起到一个统筹兼顾的作用,对于事情的解决方式以及解决方法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人员问题的解决。此外,对于设备的使用年限要有一定的掌握,使用年限较高的设备以及仪器要做到及时地调整以及更换,确实保证公司的发展以及通信技术业务能力的提高。

3.2强化电子通信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我国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来讲,人才短缺是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是影响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敢于在人才培养上花费资金,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其次,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不断地激励培养人才以及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奖励机制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通过奖励机制的运行来不断地激励培养人才进行刻苦钻研以及学习,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对专业人才进行业务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基准考核,出色的考核机制对于人才的培养策略以及培养方向会有一定的程度的指向作用,可以不断指引培养人才朝着优秀的方向努力发展。还可以实行外聘制度,通过外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能力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及相关业务的培训,能够不断地传输一些好的方法、好的策略。这样一来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讲,是有利的。经验丰富的人才对于现阶段我国培养的人才来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学习行业佼佼者身上的优点,不断地进行革新,培养个人的新能力,使自己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个人电子通信技术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电子信息通信知识也在不断地积累,这样一来,人们电子通信技术的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突破以及发展,自己的思想也能被进一步提高,能够实现个人电子通信技术的全方位发展,对于个人的基础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上升到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大发展来讲,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思想的革新是一个全面的突破,对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起到不断创新的作用,实现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全面发展。

3.3企业内部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应该具有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就企业来讲,应该积极地进行创新,不断地增加自身对于行业核心技术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发展。企业应该积极寻求核心手段的创新,对于核心技术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把握好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腾飞。企业核心技术是企业占据发展首要地位的关键性因素,能够迅速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地向其他企业进行请教交流,学习先进的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其他企业发展的手段以及方法,实现发展手段以及发展方法的全面发展。此外,对于企业的交流发展来讲,不同企业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企业的发展成本来讲是一个较为节约的发展方式,大大地减少了企业发展的注入成本,并且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为积极的影响。技术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仅能够产生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于研发效率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促进了电子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并且对于行业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新的可能,实现了企业之间互帮互助,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4规范性生产

电子通信技术的生产手段应该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及计划,研发标准应该规范化、逻辑化。生产工作应该根据研发的标准来进行,在生产阶段严格按照生产要求以及生产方案进行生产工作的实施,产品的要求应该按照现已指定的生产要求进行。同时,政府要密切监督产业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达到生产的标准,应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制度,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标准化的统一,让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好产品,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依法对产品进行生产,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4结束语

第3篇: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关键词:文化艺术;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

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十分重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对国民综合素质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机制的创新方面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从文化艺术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得出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内容是结合群众、带动群众,总体意义是提高国民素质,针对文化机制的创新提出了从大局出发,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效率公平统一的文化体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化体制等建议,希望能够对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作出贡献。

一、文化艺术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照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1]。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内容和总体意义

(一)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主要内容

针对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通常被我们认为是指在公共文化的全面建设和全民性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在这之中,是以群众为主体而展开的。文化艺术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项目建设工作、文化艺术的教育和推广工作,在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文化信息教育和推广,以及针对文化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在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工作重点之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第一是保证文化的文化艺术性,第二个是保证在全体人民之间进行推广即全民性。最终的工作落脚点就落在了普及推广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以全民性参与活动为主要载体,从而对文化艺术进行教育和普及推广工作。要能够以保证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需求为最终的落脚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树立具备全民性的艺术文化推广理念,积极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形式上结合群众,带动群众,最终引导人们群众参与到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建设工作之中。

(二)全民艺术普及的总体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包含着重要的精神文明部分,所以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有利于达到对文化艺术的共享效果,从而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推进作用,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极大的推动了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进程。开展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建设工作,能够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发展作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作用,对于我国文化艺术的事业发展有很大振兴作用,能够对人民社会生活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国的文化强国的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

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民之中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能够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管理体制建设,在文化的机制创新工作中,要不断构建文化体制创新的宏观路径,不断健全现代文化的市场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将文化推广的效率和公平相平衡的重要路径,不断建构新型的符合现代文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探索与时俱进的符合我国国民文化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新路径。

(一)从大局出发,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党对于文化事业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工作就要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化监督管理机构,加大文化资源的管理力度,规范文化的发展方向,把文化艺术的资源管理作为文化体制创新的航标。要能从宏观上完善文化的管理体制,加大对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管理,努力完善对文化体制创新的管理机制[3]。要能够根据政府和文化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改革和调整。针对管理达到管理制度符合相关的资产组织管理,能够针对文化企业的管理做到符合管理模式要求,这种管理方式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创新之处。

(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效率公平统一的文化体制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机制的建设,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文化机制对于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所以在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过程之中要能够发挥市场的自我调整作用和政府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对效率的提升和针对公平的统一性建设作用,这样有利于提升市场的主体竞争力和文化资源的流动性。对于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有很大推动作用。在针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方面要做到职能的管理,才能够对文化机制的创新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构建文化体制创新体系既要注重市场体系的微观调节作用,使得文化资源的流动保持活力,又要能够将政府的导向作用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公平性。

(三)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化体制

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中,要努力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文化体制新路径。只有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文化艺术教育的广泛性,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播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中,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只有保持文化服务体系保持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特征,那么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将文化服务的做到符合标准和均等化,才能够提升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活力。政府要能够完善与落实国家的人才工程,多层次的建立文化产业的培训体系,为更多的群众带来实质性的效果[4]。能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在能够迈上新台阶。

四、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对国民综合素质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大力重视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中的内容和意义,积极结合群众、带动群众以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还要从大局出发,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效率公平统一的文化体制以及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化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菲.浅谈全民艺术普及在国民审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J].明日风尚,2016,13:4.

[2]王刚.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6-19.

[3]王焕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4,01:34-37.

第4篇: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公路运输经济;创新路径

公路运输经济中,内容比较琐碎,工作量大,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在整个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发挥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监控与数据分析作用,有效推动运输经济改革。但是,当前的公路运输经济中普遍存在活力不足、体制落后等问题,在信息系统运用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是必由之路。

一、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

对运输过程进行调控与监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到运输每个环节,在信息系统中输入客户与货物信息,不仅能够进行运输费用的计算,还能存储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由于公路通常建设在相对偏僻的地方,运输过程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挥信息技术的实时监控作用能够对一定范围内路面状况与天气情况进行监控与分析,并具有灾害预警功能,能够显著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能;便于公路运输单位进行工作管理。由于该种单位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并且工作内容繁琐,很难避免在工作中不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记录公路运输管理不同环节,降低记录与查询信息的难度。另外,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人员,保证考核的透明度,防止出现沆瀣一气等现象,营造公平、和谐的内部工作氛围。

二、基于信息化管理探究公路运输经济的创新

(一)基于信息化管理探究公路运输经济的创新原则

1、系统性。在进行公路运输经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性内容进行把握,重视整体上的设计,在排序中立足于各项工作内容,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系统的完善性。在信息化管理流程中,首先需要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然后设置订单与服务信息,在检查无误后才能开展货物运输工作。按照运输实际需要,分析货物信息、选择运输路线、进行装车等,完善运输体系。另外,在运输中需要跟踪实际信息,及时反馈客户运输情况,提升客户体验。2、经济性。在创新工作中,经济性为基础。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能够对运输中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发挥信息数据的作用对其进行完善,优化资源配置,尽量提高经济收益。另外,需要发挥现代大数据的信息分析作用,对其他公路运输企业与事业单位进行数据分析,借鉴其中有益部分改善自身存在的缺陷,提高对时代的适应能力。3、可持续发展。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为可持续发展。为满足国家发展要求,在创新公路运输经济体系时,需要全面把握细节,在进行资源调配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原则,优化运输资源的配置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循环使用运输资源。在进行管理时,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驱动的监控设备实际监控车辆运行状况,使用绿色环保型车辆运输货物。

(二)基于信息化管理探究公路运输经济的创新路径

1、完善信息化管理网络。在创新公路运输经济时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网络进行构建,将整个运输过程每个环节囊括其中,提高管理结构的全面性。具体措施包括: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分析公路运输状况,制定适用性强的策略。另外,利用网络的信息传播作用引进成功经验,提高战略计划的科学性;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内容进行落实,形成扁平化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促进信息之间的交互。与此同时,使用信息技术调配各种资源,智能调整管理体系,例如在管理中出现突发事件时使用自动化报警调整装置等及时预警与处理,能够使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得到降低。2、构建信息分析与评估制度。将信息系统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相结合,不仅能够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检查货物状态与运输状况,还能够对不同时间运行的公路运输管理进行把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应解决措施。因此,需要完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制度与评估制度的建立,在信息系统中查询信息,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3、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服务内容进行把握,包括采集客户具体的服务需求、记录与分析客户信息、提供客户服务等。在明确服务内容的基础上使用信息技术对其中每个工作环节进行补充与改善,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为便于客户操作,需要在服务平台上建立专门的服务板块,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另外,还需要进行评价板块的建立,积极听取客户意见,完善工作细节。4、建立评估机制。在进行评估机制建立时,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原则,立足于市场需要,切实分析信息化管理环节与效益,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运输单位能够进行人员评价与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从而对运输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持续完善,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另外,公路运输单位需要加强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进行针对性提高,有利于培养人员创新思维,并将这种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结语

信息化管理与公路运输经济的融合,能够将公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进一步发挥信息管理监控、信息记录与分析等的作用,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中,需要完善信息化管理网络、构建信息分析与评估制度、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与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系统。

参考文献:

[1]彭婷婷,朱学坤.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公路运输经济分析与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2]吕圣杰.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探究[J].中国市场,2016.

[3]赵通,梁桂菊.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

第5篇:技术创新计划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煤矿;机电技术;创新应用

当前,国家能源结构持续调整,煤矿工程事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需求,所以,必须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煤炭开采工程的顺利有序进行。

1煤矿机电自动化的优点

1.1多元多样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技术方法不断出现,呈现出显著的创新趋势,技术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趋于多元化。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中,也逐渐形成了多品类、多形态的技术格局,为煤矿机电技术自动化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可按照煤矿机电自身的特点开展相应操控,极大地提高了煤矿机电设备的实际应用效率[1]。1.2高度集成化在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数据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存储技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部分情况下会将上述多种技术进行充分整合,达到高度集成的目的,为煤炭开采工程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集成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全面提高煤炭开采流程的连续性,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高效衔接,有利于推动煤炭开采工程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1.3兼容性

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程度不断加深,需要充分整合不同技术的优势,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的最大化,并适时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极大地提高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兼容性。在向兼容性方向发展的趋势下,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模块等可实现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与交互的精准性,同时也体现出较强的智能化发展特点。

2自动化应用于煤矿机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是自动化技术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纵观当今煤矿机电实践,普遍存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一共性问题,它严重制约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质量。尽管部分煤炭开采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客观性不足,脱离了煤炭工程开采实际,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不相匹配,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制约着煤炭机电设备的应用效率。因此,建立健全系统化、完善化、层次化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体制机制,势在必行[2]。

2.2操作水平较低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专门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控制。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层次较低,更多地停留在煤炭开采初期层面,导致整体操作水平较低,难以真正体现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另外,部分操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煤矿机电自动化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少相关操作经验,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存在随意性,甚至违章操作,给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创新应用

3.1监控监测设备自动化

监控监测设备是煤矿机电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系数。由于煤矿开采工程大多需在井下施工,如果即时性的监控监测缺失,则难以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隐患,会对安全生产构成挑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强化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动态化监控监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当煤矿井下发生意外状况时,可及时获取相关基础信息,有效组织开展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煤矿开采操作过程的安全系数。同时,员工出勤、设备维护等工作,同样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监督和管理。为了提高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应用效果,需要根据煤矿工程实际,不断优化,强化创新[3]。

3.2提升设备自动化

煤矿开采中需要通过提升设备进行材料下放和人工升降等操作,提升设备是煤矿机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提升设备的自动化,可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始终保证其在安全条件下工作。当前,数字化提升机已经相继问世,并投入煤矿开采实践,取得了理想效果。数字化提升机是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实现及时、准确、高效的提升效果,且具有自我检修功能,可以准确判断自身存在的故障,及时发出维护管理信号,为设备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引导。

3.3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

井下传送设备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可提高传送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大的煤炭传送量,提高传送过程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当前,全自动带式传送机便是井下传送设备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在煤矿开采实践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但由于其长期处于井下运行,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及时检修维护,防止因检修维护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运行隐患[4]。在煤炭开采工作中,基于主运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的传送设备已经投入实践,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主运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3.4采掘设备自动化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采掘是中心、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煤矿开采的整体效果,同时,采掘环节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工程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实现采掘设备的自动化。在实际工作中,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采掘设备中,可有效降低劳动消耗,提高采掘作业安全系数,避免因对风险要素掌控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作为采掘设备的典型代表,电牵引采煤机这一自动化采掘设备可适应相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具有适应强、牵引力大、可靠性突出等特点,运行过程中摆脱了防火装备的限制,提高了煤矿采掘效率,在提高煤炭生产企业发展质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3.5电气设备自动化

电动机、电风机等均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电气设备,它们承担着为煤矿机电设备提供电能支持的任务。因此,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对于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在电气设备中深入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使电气设备根据既定流程自主运行,并自动排查检测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节点,及时上报故障信息,请求维护,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还可在保障自身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为用电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5]。

4结语

综上所述,受技术工艺、操作实践、理念创新等因素的影响,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应用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它们制约着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及其可靠性。鉴于此,有关人员应该从煤矿机电技术应用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监控监测设备、井下传送设备等多个方面深化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为煤矿工程开采事业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树阁.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方面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4):145-146.

[2]安斌.试论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54-155.

[3]董明,马宏伟,陈渊,等.超声检测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18(22):124-126.

[4]鲍捷,欧仁侠,陈洪斌.浅析矿山机电设备技术的改革和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19(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