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技术管理知识全文(5篇)

技术管理知识

第1篇: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现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原则

1.1科学合理

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图纸设计时,应保证工程图纸的科学、合理,并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结构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程图纸,这就对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还应保证现场施工技术的准确性,并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作业,科学、有序地进行工程施工。

1.2施工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往往涉及的内容和工种比较多,其主要有水泥工、钢筋工、粉刷工等,且每个工种都有自身的施工标准规范,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

1.3安全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都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工程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第二,必须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1.4成本效益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施工企业必须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约施工成本,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1]。

2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还有一些施工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得到落实,这就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工程管理者虽然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但对现代技术质量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缺乏一定的保障。

2.2材料质量管理不到位

施工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施工材料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问题。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调查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缺乏完善的现场材料管理制度;材料进场流程不够明确,进而使得很多不合格材料投入施工现场。另外,由于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对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很多材料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到位,甚至很多流程只是“走走形式”,进而导致后期施工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2.3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由于项目负责人对前期准备工作不够重视,未进行施工动员会议,导致很多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无法进入状态,且对相应的施工标准不够了解,导致后期施工中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另外,由于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缺乏一定的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施工现场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且没有形成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在现场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法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不利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2]。

3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要点

3.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并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工程项目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工程现场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小组,并由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总工程师应加强与相关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各环节的质量。

3.2现场原材料及成品质量检测

建筑材料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具体可以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首先,相关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选择合格的材料,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其次,在材料运输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注重天气的影响,避免材料受潮,并防止因材料丢失增加施工成本;最后,在材料存储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验收,并做好后期的防火、防潮处理。

3.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施工企业应重视技术交底工作,保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要求,充分了解新技术、新构造的初次使用状况,为后期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其次,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严格对工程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现场的施工材料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最后,施工企业可以成立工程项目研究小组,发现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并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才能够把握施工成本状况,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开支[3]。

3.4加强对现场施工工序的监督管理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有效培训,不断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意识,不断将工程项目的各施工工序落实到位。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施工工序、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的了解,以为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加强对现场问题的协调和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施工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铁柱,丁殿国.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14.

【2】李健权.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62-63.

第2篇: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与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四大要素密切相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成败。所以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从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情况上看,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究其根本原因如下:

1.1相关制度缺失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相关的制度作为指导依据,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管理有据可依。但是有的施工企业对质量和安全制度的建设过于重视,却忽视了与施工技术管理有关的制度,从而导致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因制度缺失,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严重制约了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作用也无法获得充分发挥,增大了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发生几率,对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2技术管理方式方法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加之涉及面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但是有的施工企业在技术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无法满足建筑施工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技术管理方法不当,导致施工中各种问题频繁发生,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施工企业却并未意识到技术管理方法的落后,也没有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致使技术管理的整体效果差强人意。

1.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高低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受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从而使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随之增多。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诚聘大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因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施工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技术管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使其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施工企业必须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提供保障。

2.1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当对技术管理制度加以健全,通过相关的制度指导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借此来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健全施工方案审核管理制度,结合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进,并将专业的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制度当中,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同时,应当建立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加强质量和安全检查。其次,可在管理制度制定中,引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制度的有效性。最后,要保证所有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发挥出各项制度应有的作用,促进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创新技术管理方式

施工企业可设立技术管理中心,围绕建筑施工进行技术创新,以施工作为立足点,开发新工艺,借此来增强技术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借此来促使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施工企业可对现有的技术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施工和管理部门进行划分,并对具体的职责加以明确,由此能够使技术管理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此外,施工企业应当依托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优势,对技术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使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更加快速,而且还便于各方的沟通联系,这对促进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强化管理队伍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对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他们满足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以此来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施工企业可以从人才引进入手,通过不同的渠道,引入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并为他们通过优厚的待遇,以此来为管理队伍注入活力,使技术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施工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为使培训工作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可制定激励机制,同时,培训形式应当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提升需要。施工企业只有对人才的培养予以重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三是技术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自我完善,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与建筑施工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四是施工企业应当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确保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落实到位,每一项任务都有专人负责,可制定考核机制,借此来调动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这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中国建材,2018(12):134-136.

[2]丁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65-167.

第3篇: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解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1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

当前建筑行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市场竞争情况加剧,各建筑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怎样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才能减少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1.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影响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建筑企业当前最需要正视的现状。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对建筑企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减少了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了项目的施工成本。然后在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方面,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人员的调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情况的加剧,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施工成本的竞争。相关人员提高建筑施工方面的管理水平,定期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这样当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才能迅速合理的解决问题。

1.3建筑施工技术影响企业施工水平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项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企业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决定的。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力度,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对于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

2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现状

2.1建筑施工技术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很多繁琐的工序,施工现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因此建筑施工技术中还存在着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建筑施工技术缺乏规范性就是其中非常显著的问题。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没有明确的施工技术标准,这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显然这样的情况对施工进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突发问题还会导致一些施工项目出现返工现象。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一些建筑物更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当然这是对当前建筑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一些施工工艺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优化,这样的情况使建筑企业根本无法满足一些建筑物的施工要求。

2.2专业协调能力不足

一直以来,在各个建筑企业中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施工项目在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协调下就能顺利进行。其实施工项目如果想要顺利进行,那么就必须要有非常高专业素养的项目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并解决当各个部门条例发生冲突时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建筑企业中有很多项目经理不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因此根本无法正确解决这些基础工作,使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3缺乏施工现场技术和质量的管理

施工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施工技术监督力度。尤其是一些施工项目过程非常复杂时,如果建筑企业不注重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那么施工项目很可能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导致施工项目的质量大打折扣。一些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因此有些专业素质较高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根据施工要求工作,而一些专业素质较低的现场施工人员只能凭借自己的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施工,这给施工项目的质量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控制措施

3.1提高现场施工人员专业素养

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企业要重点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因为施工项目的很多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所以如果现场施工人员没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素养,那么很多的施工操作是无法全面进行的,施工技术的运用更无从谈起。建筑企业想要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那么就必须对新入职的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应的培训工作可以交由工龄较长的在职人员担任。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使新入职的员工对自己将要胜任的工作有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和定位。

3.2完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筑企业不能只关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进而实现材料质量、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等的管理工作的充分结合,积极落实管理责任,形成真正有效的追责机制,切实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监督

在施工项目进程中,建筑企业不仅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还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深入分析具体的施工情况,构建合乎实际的技术管理监督体系。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有些建筑工程之所以问题频发,归根结底就是施工现场缺乏监督。只有加强现场监督,才能对一些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影响工程质量的巨大隐患,进而保障建筑企业的收益。

3.4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施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开始出现。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使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及时更新企业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才能使建筑企业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陈俊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83-84.

[2]施海囝.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149.

第4篇: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长输管道;施工数据采集;质量

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造成的后果,引起了国内管道企业的高度重视,各企业纷纷展开自查工作,尤其是已经施工完成未投产或者在役管道成为重点对象。随着国标32167的实施及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各管道企业逐步搭建起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的运行需要数据支撑,数据恢复及在建管道的施工数据采集被空前的重视起来。在役管道数据恢复需要企业消耗重金来完成。因与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相关的大量数据,产生在建设期,在此,我们就如何在工程建设期完成施工数据采集进行了研究,希望给管道行业的数据采集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1数据采集的重要性

数据采集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始终困扰着管道建设的管理者和参建方,他是进行科学性数据分析的基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价值,所以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手段将是数据分析应用及管理者决策的前提条件。管道前期数据可依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和科研的单位成功数据,管道运行的生产数据依托采集设备,在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相对比较稳定、可靠。建设期由于牵扯面广、施工周期长、参建人员多等各方面,造成施工数据采集的质量存在问题。

2施工数据采集常见的问题

长期以来不管是系统应用还是建设归档,建设期施工数据采集的质量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应用,现场的施工进度、数据采集的体量,采集人员的素质等等,均是制约数据采集的因素。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数据标准问题。长输管道大型的运行管理企业均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国家标准规范及结合自身的管理要求,制定了竣工资料管理表单,但是同企业下不同管道项目的管理者又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在本企业竣工资料管理表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管道施工企业也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制度及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相关的表单。所以在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表单,不同单位间制定的表单,部分数据是重复的,造成大量的冗余数据,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数据采集标准,满足不同单位的不同表单要求或者是制定出管道企业数据采集标准,满足不同层面的数据管理及表单的要求。2.2数据保存问题。传统的数据采集,均是按照管理单位或者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的表单,打印后现场进行数据采集,由于管道建设周期长,环境复杂,使用纸质模板进行数据的填报,极易发生填报错误和数据丢失;如何有效的进行数据保存,是各层管理单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2.3数据及时性问题。长输管道工程建成投产后,竣工资料不能按照竣工资料管理办法及时归档上交,除了格式方面存在问题之外,现场施工数据采集相关表格未能及时完成是导致资料上交缓慢的重要原因,其次现场施工数据的采集人员与资料编制人员不一致,资料管理人员频繁变更,也是导致资料无法及时上交的愿意之一。2.4数据准确性问题。传统的现场施工数据采集现场人员对于所需采集的数据抄录到记事本上,然后再进行资料的整理,时常因为抄录问题,导致数据出现差错。随着信息平台及移动端的应用,虽然避免的抄录的问题,但由于数据录入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导致焊口编码、管号、中线桩号录入不规范或录入错误。

3施工数据采集重难点解决探究

随着国家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应用,解决了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互联网+银行,日常的业务再也不用去银行排队,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互联网+交通,乘坐公交车,直接刷二维码就能乘车,兜里再也不用装着零钱了等等,互联网在持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试图将互联网引入我们长输管道的日常管理及数据采集,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便捷性,在困扰长输管道管理者及建设者多年的难题上进行探讨,力争寻求到一个突破点,助力施工数据采集高质量的完成。3.1数据采集标准建立,确保数据完整性。在长输管道施工建设、施工管理、管道运营管理等单位,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阶段,即使同一个工序关注的数据点也不一样,比如与焊缝相关的余高、焊缝宽度、电流、电压、焊接材料、连接的钢管信息、补口信息、坐标数据等等。数据很多,也繁杂,经过研究,我们按照GB32167的要求,以管道本体为出发点,不管是过程数据还是结果数据,凡是与质量相关的数据,均纳入数据采集标准,制定出一套符合各方管理要求的,数据采集标准。3.2搭建承载平台,确保数据存储安全。搭建公司内部的管理平台,承载标准规范所采集的数据,是互联网的必经之路,因为不同公司、不同企业或者不同项目,管理要求不一致,所以都在建设自己的管理平台,我们此次研究也是依托项目进行管理平台的搭建,希望再不久的将来,在施工数据采集或者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摸索出一套适合所有项目的平台,类似于淘宝这样的平台。平台搭建完成以后,不管处于工程建设的哪种阶段,只要将数据录入平台后,就可以永久的保存下来,再也不用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更换而担心数据的丢失。3.3注重人才培养,确保系统使用的可操作性及持续性。随着长输管道互联网的深入应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都需要提升现场人员的基本素质,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人员的系统平行,培养出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避免现场人员频繁变更,导致数据采集无法及时正确的录入系统。

4小结

第5篇:技术管理知识范文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灌浆施工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良好的灌浆施工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确保工程综合效用的有效发挥,但想要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还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此才能为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提供支持,推动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灌浆施工技术价值以及常见类型

1.1灌浆施工技术价值

灌浆施工主要就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提前配制好的浆液灌入结构缝隙。在对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压力设备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将会对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灌浆施工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有效修补结构裂缝,以免出现结构渗漏问题;第二,能够将原材料基本属性改变,使原材料能够与新灌入浆液相混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固结体,增强结构稳固性,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结构倾斜的问题,使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1.2常见灌浆类型

1.2.1土坝坝体劈裂灌浆为了提高水坝的防水性能,水坝通常需要按照例条件分配,沿着固定方向运行,对于泄漏现象要尽早处理,通过分离泥浆,能够大幅度增强水坝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增强其可塑性。

1.2.2高压喷射灌浆在地层当中注入高压喷雾泥浆,借助注射管,水泥泥浆能够进入高压土壤,这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核心所在。通过该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水坝剪切效果以及压力强度,由于对地面上施加的压力,大多是集中在上部,因此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地面损害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工程需要涉及高科技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且对于地质的要求也比较特殊。

1.2.3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与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同,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主要是将黏土和水泥的混合物作为主要原料,其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气候变异性、复杂地形以及高湿度地区,并不适宜采用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2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灌浆材料选择

对于灌浆施工而言,能否对灌浆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和配置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灌浆施工以前,相关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对灌浆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特别是水泥、添加剂以及粉煤灰等材料,其都是灌浆施工中较为关键的材料,需要工作人员结合设计要求对各项材料进行调配,并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材料的质量以及凝结后的强度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与此同时,要在浆液当中加入减水剂和膨胀剂,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干缩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升浆液的流动性,确保灌浆施工的顺利完成。

2.2钻孔施工技术

在灌浆施工中,钻孔是最为首要的工作,对钻孔顺序以及钻孔直径进行合理地设置能够使灌浆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落实钻孔操作时,要保证钻孔垂直向下,且孔壁要保证均匀顺直,避免孔斜过大造成返工问题。而为了对灌浆施工的质量加以保证,还需要对钻孔顺序进行严格地控制,钻孔顺序应该与灌浆施工对应,要将先灌浆的钻孔定为第一序列,然后进行依次排列,尽可能避免失误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要针对钻孔落实压水试验,以此来检测其吸水率。此外,要对钻孔及裂缝进行清洗,将钻孔及缝隙当中的铁砂粉以及岩粉有效清除之后,才能进行灌浆操作。

2.3灌浆施工技术选择

常见的灌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压式灌浆,另一种是循环式灌浆,其中前者不需要进行浆液的循环,对其进行应用能够使浆液直接沿着灌浆管进入到钻孔底部;而后者又分为孔口循环以及孔内循环,孔口循环是指施工期间浆液会在孔口就将注浆循环完成,其在本质上来看,属于纯压式循环的一种,利用循环式灌浆能够有效保证浆液的流动状态,使灌浆过程中的颗粒沉淀有效减少,有利于灌浆施工质量的提升[1]。

2.4灌浆顺序

一是分段灌浆法,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灌浆,在使用这种灌浆顺序进行施工时,需要将钻孔工作一次性完成,且在灌浆时,需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段进行,每个灌浆段的长度应该控制在3cm-5cm,要确保灌浆操作的连续性,这样能够将灌浆设备搬运工作有效减少,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但这种方法一般在岩石强度较大或者是岩层倾角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且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证;二是一次性灌浆法,在对这种灌浆顺序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钻孔一次完成,使工作人员能够沿着钻孔全长进行灌浆操作,一般在钻孔深度较小的情况下较为适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灌浆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灌浆成型效率,但在一些透水性差或者是岩层裂缝较少的区域并不适用。三是从上到下的灌浆顺序,其主要应用压力差以及高度差进行操作,在自重压力下进行灌浆能够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且施工风险相对较低,一般在岩层倾角较大且破碎严重的区域应用。缺点在于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且由于具有较大的钻孔间距,所以施工期间机械移动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要对施工图纸加强审核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想要对灌浆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管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证施工图纸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对此,还需要在实施灌浆施工以前,由各单位针对施工图纸加强会审,结合所在区域的现场勘查情况以及工程的设计要求,对施工图纸加强审核,确保其中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在施工以前有效改进和优化,避免由于施工图纸存在问题,无法对施工操作进行科学的指导,形成质量问题。各单位可以针对图纸中的各项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最优的处理方案,使施工图纸中的钻孔布局、钻孔数量能够更加合理,以此来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确保灌浆施工的有序开展[3]。

3.2要对施工过程加强质量控制

对于灌浆施工而言,能否对各项施工操作进行严格落实,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对此,还应该对施工过程加强质量控制,首先,要在施工以前,要求设计单位结合图纸有效落实技术交底工作,要让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明确工程技术要点,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要专门设置质量控制人员对施工过程加强管控,一方面要通过巡视检查以及定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违规操作等行为,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例如,严格控制钻孔清理情况,并要求在清理完成以后对钻孔进行及时地密封;又如在对灌浆进行搅拌过程中,要对搅拌方法进行严格地控制,确保灌浆的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避免灌浆质量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各项施工设备加强管理,在设备应用以前,要对其性能进行全面检查,避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灌浆施工造成不利影响[4]。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只依靠压水实验来获得透水率还远远不够,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及时评价,在完成灌浆施工之后,还要妥善做好后续养护工作,正常情况下,在施工之后的4周之内,还要对灌浆孔进行严格检查,认真做好压水实验。在检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妥善记录,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通过对灌浆资料进行分析和排查,能够为工程灌浆施工质量提供保障[5]。

3.3要对质量验收工作进行有效落实

想要进一步控制灌浆施工的质量,还需要相关单位对质量验收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具体需要对灌浆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握,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在每一环节完成以后落实质量验收工作,在检查质量合格以后,才能允许进行后续的施工操作。当然,由于灌浆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单纯地依靠肉眼观察并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质量问题,所以,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总结,以此来建立质量指标,用于施工质量的检查和判定,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科学性[6]。在完成灌浆施工操作之后,通过质量验收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良好保障。首先,就是对灌浆孔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技术标准;其次,要及时开展压水实验,以免出现泄压问题,增强保水性能;最后,对灌浆面胶合状况进行查看,保证粘贴的牢固性。在施工后的质量验收环节,压水实验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出现泄压问题,往往需要涉及到返工操作。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在无形之中消耗大量资金。

3.4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升

对于灌浆施工来说,施工人员是保证各项施工操作有效落实的基础,因此,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的管理效果,还要相关单位针对施工团队加强建设,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7]。首先要对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进行引入,以此来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水平,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通过相关技术措施的科学应用,实现灌浆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其次要对现有施工人员加强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提升其操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认识,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操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效用发挥的影响,从而主动落实相关质量控制措施,有效确保灌浆施工的质量[8]。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灌浆施工技术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合理应用,能够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对各项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措施保持高度的重视,并在工程实践当中进行有效落实,以此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红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29):219.

[2]王忠浩.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34):234.

[3]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7,28(5):27-27,29.

[4]肖新强.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4(2):47-48.

[5]魏忠合.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28(13):67-68.

[6]施宇峰,景祺.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9,24(12):156.

[7]樊艳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