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精选(九篇)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第1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苏州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总体显示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人才储备初具规模,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的作用逐步显现。2013年,苏州新增人才16万人,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突破1万人,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员1871人,新增外国专家722人;全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4.1万人,其中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4900人。至2013年末,全市人才总量累计为19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累计为1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为123万人;苏州高技能人才总量累计为43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1%,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突破600人;入选国家“”总数累计达到141人,连续7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累计入选国家“外专”外籍专家累计2人,待批8人。2013年,苏州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十大引智强市”和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苏州虽然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高层次人才比重、人才政策环境、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

人才总量处于领先地位,但高层次人才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按照省现行人才统计口径(即人才总量为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高层次人才为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与周边城市比较,苏州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率居全省首位,但高层次人才数量、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和每万人占有人才数量,相比南京、无锡还有差距。目前,苏州高层次人才数量和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均只有南京的50%左右,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只有无锡的58%,每万人拥有人才数量比南京低9%。

人才生活环境指标看好,但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苏州曾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具有引进外籍人才的先发优势,但随着全国各地人才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苏州人才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如无锡市制定出台的“东方硅谷”一系列人才新政策,其中规定获得部级和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或“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村(社区)”称号单位,分别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引进的外国专家执行项目期间,按1:2进行经费匹配。再从国家外国专家局2011年起举办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来看,苏州已连续3年成为全国引才十强城市之一。2013年,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四大评选标准中,苏州生活环境得分位居全国引才十强城市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而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则位居第十。在全国引才十强城市中,苏州虽然生活环境指标看好,但外籍人才在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薪酬待遇、升迁发展机会方面还有待改善。苏州曾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具有引进外籍人才的先发优势,但随着全国各地人才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苏州人才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

重视专家型人才共识广泛形成,但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苏州在人才开发方面,对博士、硕士、技术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对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技能人才的重视也已有了良好的开端,2014年市政府举办的“首届技能英才周”就是对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但在社会导向、政策扶持、培育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注重开发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形成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技能人才队伍。

产业创新人才有效集聚,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全市产业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重超过80%,基本形成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层次分明、稳定高效的人才梯次配置。但苏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偏少,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3.89万人,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2.18%,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不相匹配。

二、苏州人才工作的新思路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苏州把人才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平台、培育特色、构筑品牌,加速增创与国内外其他城市人才竞争与发展的比较新优势,努力建设人才“首选城市”。

增创“人才优先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积极顺应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按照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一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长远”的理念,坚持高端引领,突出以用为本,强化绩效导向,扎实推进“1010工程”和“姑苏人才计划”、“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海鸥计划”、“鲲鹏计划”的实施,2014年,全年开发引进、培养新增人才16万人,引进海外人才1200人;全市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万人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累计达到1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达到600人以上,继续保持苏州人才工作在全省和全国的领先地位。二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扣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延伸完善纳米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软件和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位居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特色集群的要求,在人才总量领先的基础上,加速高端人才资源引进和培养,通过制定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以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来集聚各类人才资源。通过加快实现人才积聚高端化和人才结构的最优化,进而以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布局,全面提升人才对于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要重视社会科学类人才特别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开发和引进,提高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以促进苏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三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重点需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在培养、引进和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中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其中包括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经费、推介引进经费、生活安置经费、工资福利待遇、科研资助经费、专利申报经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政府奖励经费和股权激励等。在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渠道上,进一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专项基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实行风险投资,建立和利用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参与政府育才引智项目的投入;建立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实施科技与金融结合方案,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将科技、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并实行贴息贷款的办法,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从而形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回报的黄金资本链。四是人才政策优先创新。要加大人才政策的创新力度,由过去注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转变为健全科研资助、成果转化资金配套、专利分红、股权激励、工资福利、企业年金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同时,通过建立部级省级产业园载体,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改善苏州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给予引进人才更优的就业创业扶持、薪酬待遇和升迁发展机会。从而积极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海内外行业协会及人才中介组织为支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为平台,多方力量整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新格局,始终保持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和开发优势。

增创“双高人才建设”新优势,进一步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技能人才则是支撑产业的直接资源。要围绕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两大重点,突出高端引领,努力从科技领军人才到一线技术工人多个层面,加速各类优质人才资源引进和人才资源结构调整,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为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方位提供人才保障。一是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政府引导,探索积极务实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模式,研究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资助和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强苏州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指导和汇聚各类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向企业流动和集聚,并更加注重做好本土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培养选拔,以进一步增加高层次人才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二是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及相关政策,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责任制和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中端配套人才,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培育的扶持力度。积极打造培养、选拔和引进高技能人才新平台、新品牌,进一步办好集“苏州技能状元大赛”、“校企合作对接”等内容为一体的“苏州技能英才周”和“苏州技能状元大赛”,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工作地位,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探索造就复合型人才。主动顺应重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全国率先探索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两大评价体系的贯通路径,创新建立专业技术职称证书与高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双向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和高技能人才考评,推进全市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形成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的苏州模式。

增创“人才载体建设”新优势,进一步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在全市拥有11个部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16个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引才聚才的载体建设,充分发挥载体引进、吸纳、集聚和使用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科技创业园区建设。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特别注重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积极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积累机制,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拥有更加宽广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二是加强科研院所建设。加快发展科研院所,建设国家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公共平台;鼓励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到经国家批准规划的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或转化中心。三是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重点加快发展高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工程研发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直接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2014年,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增至280家以上。四是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重点加快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给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孵化科技企业和科研成果的场所,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挥得好。五是加强海外合作组织建设。充分利用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成员单位、海外人才、项目资源优势,全面延伸海内外招才引智的渠道和平台,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引进营造环境、拓展渠道、整合资源,广泛集聚与苏州产业发展布局相契合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项目,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实际签约率和落户率。六是加强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作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十二五”重点项目之一的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划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要实施以“一园多区”的建园模式,即以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为主核心区,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等集聚区为分园区,加快建设成为部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

第2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东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新的发展规划,出现了经济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五个城市。

一、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的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朝阳专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目前苏南地区已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11所,它们分别是:南京市的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市的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市的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以及位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太湖学院。

二、苏南地区旅游人才培养优势

(一)政府政策优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进行了全新定位,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条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苏南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无锡市为例,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全力加快传统支柱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旅游业,将无锡打造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长三角旅游度假中心城市。”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化服务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使旅游业成为无锡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城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把无锡建设成“旅游城”和“区域旅游度假中心”。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作为为地方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苏南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认真研究旅游教育的战略背景,准确把握旅游业战略定位,参考兄弟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1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53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个部级5A级景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苏南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旅游业发达。苏南地区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江苏总数的61%;14个部级5A级景区,占江苏总数的82%。

南京是“六朝古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尤以其明代文化及民国文化为最,其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明孝陵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其园林是江南园林中的经典,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无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等自然风景区。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境内名山遍布,人杰地灵。

(三)旅游企业优势

苏南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凭借着本地区发达的旅游业,以及蓬勃兴盛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校实习和毕业后在就业择业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选择。

旅行社是毕业生最为对口的就业企业。从2012年开始的江苏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中,所有的12家五星级旅行社全部花落苏南,南京4家、苏州3家、无锡3家、常州2家。江苏省百家诚信旅游单位分布在全省13个地市。人民网公布了2013―2014年度江苏省百家诚信旅游单位名单,其中苏南地区45家,分别为南京11家、苏州11家、无锡9家、常州8家、镇江6家。

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江苏省挂牌五星级酒店共有89家,苏南占据了其中的64家,分别为南京19家、苏州30家、无锡15家、常州9家、镇江3家。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的举办,以及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的举行,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毕业生亦可从事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管理,据最新统计,目前江苏省共有18个5A级风景区,分别为南京市2个,镇江市2个,苏州市6个,无锡市3个,常州市2个。旅游景区已经形成江苏省旅游业的半壁江山,这些景区遍布苏南地区的各个城市,任何一类旅游景区都是一条就业出路。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错位

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笼统单一,跨度太大,定位过宽,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忽视对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现象。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二次就业现象普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到旅游行业工作,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从旅游人才的需求方来看,部分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够青睐,其人才缺失问题并没有因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得到缓解。而已就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为传统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面临着和其他院校甚至是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未能凸显学校的专业定位优势。这反映了当前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也表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工作主动性教育不够

根据部分旅游企业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出现问题往往消极等待,不会主动解决或者请求帮助。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大部分同学在面临工作困难时都存在消极等待现象。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实习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任务分配不当、企业的沟通缺陷和组织的不匹配等;有些是学生的心态问题认为只是实习,没有必要太投入,或者和学生性格有关;另外一些则和我们的培养方式有关,比如说教育过程中对职业道德、责任感培养的缺失,或者是学生解决问题思路不够,缺乏有效的职业锻炼等。

(三)环境适应能力培养欠缺

在我国教育被戏称为象牙塔,学生在家长、学校筑起的防线下安心读书,以确保学生免受社会的干扰。这无形当中导致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脱节,生理成长的同时,心智成长却相对落后。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面对各类风险时要么懵懂无知,要么束手无策,惊慌失措。这种问题的产生也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家长和学校已经努力将学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学生直面风险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当期独立工作,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便存在困难。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骤然接受社会,社会经济大潮中的许多负面信息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四、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一)根据地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鲜明特色便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当前旅游企业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接近企业需求;二是能迅速融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注重搜集来自旅游业界的信息和知识,以旅游业的前沿动态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旅游专业理论性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性课程设置。应用性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广而大,增强实用性和战略性,这样才能保证院校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人才需求的成功对接。一方面应该坚持办学的区域定位,服务于苏南地区的经济及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紧贴苏南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相应的课程,使学生了解长苏南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地区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旅游管理的最新发展重建办学方向,与实力强大的旅游企业机构合作,共建培养体系,培养适用于我国当前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的人才。这既能解决专业培养没有特色的问题,又能解决和企业合作办班不够稳定,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二)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性与多面性

旅游业是涉及众多传统行业和社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其成功发展依赖于有关专业和部门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求旅游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旅游发展的整体意识。未来旅游发展的潮流是个性化需求,市场机会把握、新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环节将成为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战略管理特别是资本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市场发展战略管理将成为大型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维度。因此,未来旅游管理人才至少应具备战略管理知识,经营决策、业务开拓、应变以及人际交往等管理能力。结合行业的这种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强调对学生“一种意识,一种素质,两种能力和三种语言”的培养,即:具备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意识,具备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具备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语言”――国际交流的语言、计算机网络语言、专业语言。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风险意识,学校应该将各种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学生逐步融入社会,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种兼职和社会调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建议在今后的培养中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积极开展行为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决策的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技巧。

(三)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第3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1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判断产业集群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区域出现产业集群,那么就会带来工业产值或就业人数的增长,使得该地区该产业的工业水平或雇员水平高于同一产业全国的平均水平,区位商是识别产业集群情况的主要方法。1.1区位商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衡量某一产业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内相对集中程度的指标,一般从就业人数、企业数量和产业产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即指一个地区内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与该区域内全部行业的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之比同全国该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企业数量或产业产值等)之比二者相除得到的商。使用区位商识别产业集群时,衡量标准为区位商系数是否大于1。如果区位商系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的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如果区位商系数小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优势相对较弱;如果区位商系数等于1,说明该地区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该产业的生产基本能够满足本区域的需求。1.2产业区位商系数由于区位商分析法将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上都认定为相同的,没有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如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因此,这里根据区位商模型,以2009-2011年为时间段,以规上企业为分析对象,统计了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产业产值比值三个基础性指标的同时,增加了人均产值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2009-2011年期间,苏州医疗器械规上企业从业人员、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区位商系数都大于1,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其中,从业人员区位商系数呈稳步增长,说明苏州的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生产企业区位商系数在2011年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规上企业的统计范围发生变化(2011年,规上企业统计数据由企业营业额500万元变更为2000万元),另一方面区位商系数上涨进一步说明苏州集聚了一批超2000万元的医疗器械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主要体现为大型外资企业的入驻;工业总产值区位商系数有较小的波动变化,这与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有关联,也表明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大。人均产值系数是比较不同地区产业劳动率差异的指标,是指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人均产值与全国该产业的人均产值之间的比例。表3列出了2009-2011年期间,苏州及全国医疗器械产业人均产值以及苏州相对于全国的人均产值系数。从表3可以看出苏州医疗器械人均产值增速缓慢,人均产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在制造设备不断升级的生产环境下,结合下降的人均产值系数,说明苏州医疗器械产品是以需求激增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1.3产业集群分析目前,苏州医疗器械产业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主,集聚了包括强生、富士、飞利浦等知名外资企业,但其主营业务基本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对苏州本土企业很难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机构主要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以及苏州大学为主,产业链下游的经营以销售收入低于100万元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的单一结构为主,显示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链条的不完整,设计研发能力薄弱,经营服务意识不强,不利于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格局。由此可知,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型外资企业入驻明显提升了苏州医疗器械的专业化水平。但苏州医疗器械产业的集群基本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且产品以低附加值为主,而从事技术研发的企业较少,新产品开发能力有限。

2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

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跨国企业集团占据行业垄断地位、国内企业产品同质化、资源环境严格制约等形势,苏州应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和外资集聚效应,并结合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比较优势,优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1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依照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政府可作用因素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3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是集群发展的年轮,科技创新是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税收优惠是集群发展的外生动力。对于正处于形成期阶段的医疗器械产业,苏州市政府应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各方力量,从政策、人才、金融、市场等领域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般可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3个层面制定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根据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更为规范的医疗器械产业组织方向为指引,建立能促进医疗器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产业结构政策以引导企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集聚化发展为趋势,鼓励建立“合作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互助互推模式,特别对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关键项目,要在土地、资金、能源、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倾斜。产业技术政策是引导、推动和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引导、扶持、激励等手段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的技术开发能力,并借助“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示范应用与评价工程”等产业化平台,使更多质优价廉的国产设备进入医疗应用市场,培育发展医疗器械产业。2.2注重区域布局,促进企业集聚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步伐加快,使世界制造业加快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苏州各区域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如产业网络、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以优惠政策为手段,通过招商实现企业集聚。对具有产业集中优势和外资集聚的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可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等平台,推进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嫁接与配套,实施设计研发与营销服务的培育与引导工程,将地域集中变为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示范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常熟、张家港、吴江等地区可充分利用低端产品加工优势,以产品互补、错位发展等方式积极承接周边大都市产业迁移效应带来的发展空间,促进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增加产品种类,并鼓励大型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汇聚,形成规模经济。2.3强化分工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校在基础研究、企业在技术开发的主导地位,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使基础研究机构依据成果的产业化可行性推进技术开发的进程,技术开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基础研究的内容。加大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充分发挥中科院在苏州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基础研究优势,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国际大鳄技术垄断,从已有的人工心脏、无创呼吸机、1.5T超导MRI等单个产品进行突破,逐步克服高端技术难点,加强中低端技术研发能力,实现从依赖引进、仿制的简单生产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增强上游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集群里的企业应强化市场早期部署的意识,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寻找市场空隙,灵活采用集成创新、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购买、企业并购等方式形成差异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2.4树立品牌观念,实施营销发展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业进入成长期以后,产业进入门槛降低,同时受高利润吸引,更多企业会进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立品牌偏好与忠诚度将是企业的营销目标。由于苏州医疗器械企业相当部分或是加工企业或是贴牌企业,市场营销观念普遍相当淡薄。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尽快转变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摒弃长期形成的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观念,真正树立现代经营理念与市场竞争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树立企业的差异性优势,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好口碑,自然形成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当然,品牌塑造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耕耘、不断积淀,绝非一蹴而就。因此,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产品从开发研制、临床试验到进入市场各个环节中加强产品检验检测,以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控制、认证体系为参考,强化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并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进而在医疗器械领域拥有一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作者:吴建荣 陈洪梅 孙惠娟 单位: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第4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关键词] 会展苏州发展

一、苏州发展会展业的条件

1.区位优势

从地理环境看,苏州是长三角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毗邻中国最具实力的大都市上海,处于中国最活跃的两条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会点上。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正在形成的三大会展经济带之一,近年来,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国际会展城市的地位日益奠定,尤其是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的召开,无疑将对苏州会展业发展的起到促进作用。

2.经济优势

近年来,随着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2004年苏州GDP完成3450亿元。在苏州聚集着16800多家外国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国和港澳台资金已突破5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8家投资苏州。

3.产业优势

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2005年,苏州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2万亿元,是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并正在加快建设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中,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型家电、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也为会展业的成长提供支持。苏州市政府已将发展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从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发面积极加以推进。物流业、研发与软件业、旅游会展业、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金融业已经成为苏州服务业的六大潜力板块。

4.城市形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里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沧浪亭先后被列为世界遗产,2004年荣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年度城市”称号,2006年荣登“中国魅力城市”榜首。2004年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使苏州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苏州。

5.会展设施

苏州会展设施相对完善,目前有专业的会展中心5个,其中2005年建成的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共18.86万平方米,总设计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其规模在江苏首屈一指,在整个华东地区也仅次于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二、苏州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会展企业良莠不齐

据初步统计,目前苏州市注册登记的专营或兼营会展业务的公司20多家,几乎都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开展的会展活动大都局限于小规模的展览展销、会议服务、礼仪活动等等,品质不高,公司获取的利润也不大。在与广州、上海等会展同行的竞争中缺乏实力,即使是像“电博会”这样在苏州举行的大型活动,本地的会展企业因为能力所限,无法独自承担,反倒被上海的同行揽去了大部分生意。

2.会展业区域竞争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对苏州会展既有带动作用,也产生区域竞争的问题。上海会展龙头的地位勿庸置疑,国际知名会展集聚上海,在这种区域辐射下,苏州会展业的国际化道路必将受到一定制约。而周边近邻杭州、宁波、无锡、南京也树立了“会展城市”的发展目标,苏州会展业竞争严峻。

3.会展专业人才的瓶颈

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州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预计近3年苏州市会展专业人才缺口在5万左右,会展人才已经成为苏州的紧缺人才之一。

4.会展业形态单一,缺乏品牌

会展业又称MICE产业,是包括会议、展览、节庆(事件)和奖励旅游的综合产业。而目前苏州会展形态主要集中在展览(销),比较具有规模有号称“IT产业第一展”的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此外还有“苏州住宅产业博览会”、 “中国人力资源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但这些展览的知名度不高,品牌价值不高,缺乏国内国际知名的展览展销。另外在会展的其他形态会议、节庆和奖励旅游方面的发展相对薄弱。

三、苏州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会展人才培养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方式,加快会展教育的普及,同时以“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招引培养会展专业的各种人才。

2.培育多种会展形态,促进综合会展业的发展

苏州不仅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具有实力的工业城市,具有发展综合会展业的有利条件。在面临上海和周边城市会展业竞争的形势下,苏州会展业的发展应该在避开劣势,错位发展,有明确定位和特点,在发展会展业的同时,也应加大会展旅游业的开发。另外,根据苏州的经济特点和城市条件,加速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会展和专业的会展企业,提升苏州会展业的竞争力。

3.加强区域合作

区域优势是苏州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区域会展业的合作,实现会展发展百花齐放的共赢是应对区域竞争的良性对策。

4.加强行业管理

苏州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政府部门应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会展业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通过会展行业协会促进会展企业的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会展企业的规范化与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余向平: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文萃, 2006(1)

第5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关键词】苏州就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思路;对策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5年“中新合作”开辟工业园区以来,因政策和地缘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苏州更是以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定位,制定了“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建设人才首选城市。从而推动了工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第一线技能应用性人才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以下笔者以苏州就业市场特殊性环境为例。结合苏州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苏州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苏州的就业环境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发展除了高校具有共性之外又受到来自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或环境差异的影响,导致其在就业环境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苏州高职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及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

(一)苏州商品经济发育程度高,为高职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就业环境保障

经济既为教育提出需求,即提出培养各种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又为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1995年“中新合作”开辟工业园区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及相关辐射的地区就业带(上海―常熟―无锡―常州)在逐渐成型,苏州完成了以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后,苏州依靠自身优势,成为了全新的“苏南模式”典型代表,提高了苏州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因政策和地缘等方面的特殊优势,为苏州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援助与支撑,进一步促进了苏州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高职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

(二)苏州地区产业结构给高职大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就业基础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江苏省2000年统计年鉴获悉三大产业在苏州所占比例:苏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江苏的71.23%。在苏州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占1.38%,第二产业占53.46%,其中工业占据三产的45.75%;第三产业占45.16%。在苏州地区的三产结构中,第三产业增长的势头强劲;第二产业中,工业依然占据首要地位,但对苏州地区工业的发展进一步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其经济增长点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利用科学技术并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高新技术企业;二是通过吸引外资并投资于苏州地区的制造业。

(三)苏州企业需求层次给高职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源泉

本次调查我们还针对了苏州地区的企业做了分析,其中民营企业占到83%,国有企业占10%,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7%。企业业务领域广泛,涉及到IT行业、金融、证券、保险业、建筑行业、商业、农业、房地产、教育、交通、环保等领域。基本涵盖所有行业:制造业13家,服务业26家,外贸物流类9家。公司规模不等:企业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28家,200至500人7家,500至1000人5家,1000至3000人1家,3000至10000人2家,1万人以上3家。①

经调查,企业需求数量在10人以上的占8.7%,需要3人的占32.6%,需要2人的占6.5%,需要1人的占21.7%。从需求层次上看,71.7%以上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有34.8%的单位表示需要本科学历的人才。不少企业认为,他们急需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人才,看重的是高职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业务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相比本科生在就业上,企业的需求上是绝对有优势的,换言之,理论研究型岗位的需求少于技能型第一线岗位。

(四)苏州高职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苏州经济、人才需求相得益彰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课程结构的;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显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明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据苏州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占53.46%,第三产业占45.16,在苏州地区的三产结构中,第三产业增长的势头强劲,第二产业中,工业依然占据首要地位,而正好,这些工业大都是加工制造业,换言之,加工制造业急需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给我们高职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就业空间。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苏州具有良好经济基础和独特优势,也适合大力发展短期、实用性强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和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高职生在就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

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提出是来至于企业管理领域,指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大家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逐渐有很多学者把此概念引入到更多领域,如现在广为被大家所接受的大学生就业管理领域。

结合就业、高职大学生以及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关系,笔者认为高职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一种区别于其他人才类型结构的综合能力体系,是面向社会第一线、实践能力突出的、有较高整合智能的技术型竞争能力,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替代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可以说高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影响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

三、提升高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设置专业、增强办学特色

核心竞争力运用到学校层面来说,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在创办过程中,要对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进行调研,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高职院校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针对性。

基于苏州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应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着手,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加强实训环节,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系部在召开专业指导会议时,可以邀请有影响力的企业进行座谈,参照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和用人要求,制订了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甚至组建专业。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参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机会。校企合作当中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学校的模式如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提升高职大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实践经验,当他们他们与本科生在第一线工作岗位竞争时,高职生的优势将会脱颖而出,因为高职生平时的上课学习期间就已经十分熟悉这样的工作流程,学校有模拟的实训基地,有些甚至有全真的实训基地,此外条件好的有校外实训基地,他们平均接受这样的学习以及实地操作有一年多的时间,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基本上可以不用培训,学生就可以直接上岗,给企业减少了人才培养的成本,也促进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重点培养核心关键能力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每一个领域都绝不是绝对独立和单一的,越来越走向融合,尤其苏州这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以轻工纺织为例,苏州基本上是一个加工制造中转站,许多来料加工的订单来自于全国各地,所需求的人才不紧紧要懂得纺织、染整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跟单、报关、报检、经济贸易等其他知识,因此学生将成为各职业岗位直接进入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对他们来讲,培养关键能力尤为重要。就此笔者认为以下能力应该重点培养。

1.英语能力。苏州是个包容性、开放性的城市,紧紧依托优异的地理资源,并随着工业园区的成长,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对掌握英语的综合型人才更加重视和青睐。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英语课程安排和设置上,第一要紧扣专业的针对性,加入专业英语课程。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模拟的工作环境,紧扣专业教会学生学会与外国人流利进行商务谈判和协商,并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沟通和基本的英语书写邮件交流。第二在公共课开设上,教学安排可以穿插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进行教学和辅导。根据我们对苏州企业走访,大多数都要求英语过四级,通过六级者优先考虑,甚至有些企业明确表示在工资待遇上过六级的员工一旦进入企业比一般员工要多200-400元不等。在英语教学上在保障国家课程大纲时要合理地组织、并大胆、有效地实施校本、系本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学课程,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核心关键能力。

2.职业素养。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和管理服务一线的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竞争力,一看是否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二看是否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要培养高职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吃苦精神,对毕业学生进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发挥课堂优势,在实验实训中,锻炼合作精神和互助作风,维护好实习场所的秩序和环境;另外,在实习实践中,让他们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体验行业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职业情感。

3.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应区分为基本技能、重点技能与综合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来说,重点技能和综合技能更为重要,特别是解决技术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应用性问题,更体现出综合技能的重要性。重点技能与综合技能的高低,应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轻工纺织高职教学为例,苏州基本上是一个加工制造中转站,许多来料加工的订单来自于全国各地,所需求的人才不紧紧要懂得纺织品织物结构与设计、染整技术、纺织品功能整理等重点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跟单、报关、报检、经济、企业管理、经济贸易等相关知识综合技能,大部分企业对员工的英语要求是相当高的,一般要求英语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至少在业务办理上要求能跟外国人无障碍沟通。因此如某职业院校就根据苏州市场需求设置了纺织品检验与贸易这个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多面手的综合技能。

(三)加强自信心训练,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竞争力

参照我对某校某系高职大学生抽样问卷调查,我对某校某系的高职大学生57名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17名男同学、40名女同学。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对自己未来找工作有是否有信心这一问题上,有55%的受访同学表现为信心不足;18%的受访同学对找工作没有信心;并感到渺茫;9%的受访同学表现为不知道;仅有18%的同学对找工作有信心,其中80%为男同学。因此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女同学找工作的自信心不如男同学,有82%受访者对未来找工作是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的。

另一方面我还对受访学生是否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进行了调查,有80%的同学认为十分有必要;有19%的同学认为还行;只有1%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

因此加强对高职大学生自信心的训练指导是非常有必要和及时的。

参照我对高职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就业求职的自信心是训练和指导学生首当其冲的问题。

1.老师应增强高职大学生的对职业、专业优势的的引导

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在学生进入学校初期就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或教学倾向设置上做出安排,并能够灵活的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和正确合理的就业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目的是促进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定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团队合作精神

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当学生战胜困难,克服了原来以为无法克服的一个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完成一个个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将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容易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会不断地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力获得的提升。学生在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容易与困难等多种体验的基础上,会自觉调整心理对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进一步认识自己,激发个人潜能,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鼓励的自信心。即使高职大学生在面临就业不顺时,也较之没有参加过素质拓展训练的同学更容易摆平心态,而不至于影响以后的生活。同时能够很好诱导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要求积极向上的平稳心态。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增强学生求职自信心、抵抗学生自卑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四)对高职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在我国求职就业全面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求职成了一门艺术,求职训练和职业指导也成了一门学科。在求职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在求职者具备个人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求职技巧已成为求职者成功就业的推动器、剂。因此,对高职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生求职过程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交流和选择的过程,更是高职生展示自己品质、才能和实力的过程。求职技巧指导既要实用又要符合科学。

1.指导学生学会问题双向设计

指导老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用人单位可能常规要问的问题平时加予训练,还可以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企业宣传资料、实地参观等形式收集与用人单位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和了解,以防用人单位提问相关单位的问题,而失去竞争的机会。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要学会对面试官进行提问来了解单位的背景,如试了解单位对员工是否有培训机制,帮助员工的成长;单位的福利待遇怎样,以此来更好确定,应留那家单位,换句话说,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要进行横纵比较。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很多人在面试中往往忽略对用人单位的提问而处于被动方,到工作单位以后不久就发现,这里并不适合的自己发展,而怠慢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期。

2.指导学生面试形象设计

指导他们了解求职的程序和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谈吐、服装、姿势等礼仪规范,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面试官对求职者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要指导学生根据工作的性质做服饰上的安排,既要自然、得体、整洁、大方,体现出大学生的形象气质,又要符合招聘岗位、面试环境要求。不要奇装异服,更不能浓装艳抹,修饰过分,这样反而会让面试官觉得到反感,认为学生有缺乏自我认知、缺乏社会责任感之嫌

3.指导学生做好求职面试中应急技巧的掌握

求职者要做到文明有礼、吐字清晰、沉着自信,体现应聘者的学识、修养、气质,是面试成功的首要条件。同时要注意倾听、大脑要灵活多变。求职者注意倾听问题是对考官的尊敬和便于理清思路,更好的回答问题,在回答过程中还不要紧张,要保持大脑清醒,能够随机应变。

面试过程中,一方面可能会按照我们准备的既定轨道在走,跟我们平时训练指导的差不多,学生不会紧张,并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另一方面面试的规则不在事先安排之中,所以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掌握应急技巧。

在面试过程中遇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法作为参考:

第一,马上调整呼吸,轻轻放松呼吸,同时面带微笑面试官,尽量不要面试官察觉你紧张。很自然大方让面试官给自己一点时间整理思路,从而给自己一个心理上有一个缓冲。

第二,如实在回答比较困难,也不要气馁,可以向面试官虚心请教,让面试官帮你解答,同时要表示将会努力把这块知识填补上。同样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既诚恳又谦虚。

(五)就业指导课编入学校的必修课程,同时辅助就业指导讲座

把就业课程编入教学,可以教授学生怎么准备求职材料,如怎样写简历、双语求职信、怎样学会面试等等,这是学生核心竞争力实际能力的表现,其中我们就可以依托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就业指导讲座主要是系统的向学生介绍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工作。增强学生的职业愿望和意识,为学生提供认识职业的机会,并积极开展职业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对各种职业进行客观评价。这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宝贵的择业实践经验,增强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和认识。就业指导课一般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了解相关政策,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扬长避短,谨防学生对自己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同时配合学生的求职训练,教授学生怎样去面试、怎样去些中英文简历、举行模拟面试,如情景面试、电话面试、怎样去外企面试,同时建议最好是分专业进行培训,因为专业有分工,面试时要谨防有些用人单位会进行专业测试。

参考文献

[1]朱俊霞.2009年苏州地区文秘专业人才社会需求[J].职业时空,2009,6(1):156.

第6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转型升级;苏州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05-0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主要依据。“十二五”时期是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型。苏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态势,不仅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增加,还改变了人才需求结构。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其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关系着人才供给的数量和结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顶层设计”[1]。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情况

2012年,苏州地区参加当年招生的高等职技院校有16所,省内招生规模约为2.8万余人,专业设置总数达149个。专业设置覆盖了《普遍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19个一级专业大类中的17个、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45个、531个三级专业中的138个,专业总覆盖率达28%。此外,《目录》外专业有11个,占当年全部149个招生专业的7%。对照《目录》,从一级专业大类看,苏州地区高等职技院校除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公安大类外,17个一级专业大类前5个专业的覆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子信息类65%、财经类61%、艺术设计传媒类53%、文化教育类46%、制造类43%。

(二)分专业高职院校数量

按一级专业大类分,高职院校数依次为财经15所、旅游13所、电子信息13所、艺术设计传媒13所、制造12所、文化教育11所、土建10所、轻纺食品8所、交通运输7所、生化与药品5所、公共事业3所、农林牧渔3所。有4个一级专业大类仅有1所院校开设,分别是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医药卫生、法律。按二级专业类分,超过半数院校设置的专业类共有11个,依次是财务会计15所、工商管理13所、计算机13所、旅游管理13所、艺术设计12所、市场营销12所、语言文化11所、自动化11所、电子信息10所、机械设计制造10所。从专业看,院校数排名前10位的专业依次是物流管理13所、计算机网络技术12所、会计11所、机电一体化技术11所、软件技术9所、市场营销9所、计算机应用技术9所、模具设计与制造8所、应用电子技术7所、数控技术7所。

(三)分专业招生规模情况

从招生规模来看,2012年省内招生计划规模约为28868人。2012年位列前3位的一级专业大类依次为财经类(5240人)、电子信息类(5077人)和制造类(5029人),其招生规模占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3%。二级专业类中前3位依次是计算机类(3142人)、机械设计制造类(2335人)、艺术设计类(2016人)。招生规模较大的前4位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1349人)、会计(1110人)、物流管理(995人)和软件技术(955人)。

二、苏州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状况

(一)苏州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加快“大苏州”区划变局,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支柱产业稳定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444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六大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第二,新兴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传统产业得以提升发展。苏州重点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带动了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2012年上半年,新兴产业产值、利润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度分别达到41.3%和40.2%,成为拉动苏州工业经济增长新的主导力量。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第三,现代服务业总量逐步扩大,服务产业蓬勃发展。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现状

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苏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62.3%下降到2011年的4.5%,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27.1%、10.6%上升到2011年的58.4%和37.1%[2],显示了苏州就业人口在产业之间的转移速度。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了苏州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低端普通操作工为主转变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

目前,苏州存在着人才需求结构与产业发展紧密程度不高、与产业结构优化不适应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不合理,新材料、新能源等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过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计算机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第二,人才需就业结构不合理。苏州市2011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02万人,占4.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5.87人,占58.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13.56人,占37.1%[3]。在不同产业之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足且素质不高。例如,2011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仅为7.8万人,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三、苏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一)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紧缺人才开发工作办公室在对市区内200多家重点和新兴产业企业的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征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公布了《苏州市2012年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包括通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在内的20个重点行业的102类专业人才被确定为苏州紧缺专业人才。与以往相比,2012年度苏州紧缺人才一半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对照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苏州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分析如下:一是专业设置对传统产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财经等)覆盖率较高,对紧缺专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覆盖率偏低,如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覆盖率为0,而且专业门类也不齐全。在专业设置上没有以服务区域社会或行业企业为目标的具体而明确的岗位指向。二是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在一定层面上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招生就业竞争加剧。例如,超过半数院校重复开设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招生规模比例达27%。三是个别院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开设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动漫游戏设计等《目录》之外的新专业,以适应苏州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但这些新专业招生人数均偏少。

(二)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从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近三年的招生规模来看,2010年省内招生计划数为27139人,2012年为28868人。招生规模数虽然增加了,但是从各个专业来看,只是在招生绝对值上有所递增,增减幅度并无明显变化。总体来看,制造类、电子类专业增长幅度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态势基本吻合,但是与新能源、医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依然紧缺,与第三产业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偏少,招生规模小,明显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四、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优化策略

(一)重点设置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特点的专业

苏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结构特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第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仍是苏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加快培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专业的人才。第二,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苏州工业经济增长新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不断融合,并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国内外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高职院校应针对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涌现的情况,加强与行业、企业、职业界联系,大力发展与之适应的新专业。第三,苏州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倒逼机制,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新增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106家。服务外包产业、软件产业初具规模,动漫外包产业优势明显,与现代制造业配套的物流外包发展前景良好。苏州高职院校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还需要大幅调整,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市场需要。

(二)建立专业设置的预测系统

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忽视市场需求、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4]。苏州高职院校应主动会同行业企业,组成专业评测机构,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根据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相关数据,可以对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进行审核与评估,完善专业设置准入制度,从而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专业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平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招生就业矛盾。

(三)注重优化专业结构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相统一

在专业设置上,高职院校要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动向,统筹并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着力打造重点专业,把长短结合、以短补长作为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5]。在专业建设上,要根据不断发展的专业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计划,充实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养。在教学实践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体现技术创新的培养思路,建立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模块。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高职教育“专业”的涵义、特征与问题――基于高等教育类型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7):92-94.

[2][3]苏州市统计局.2012苏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2-60.

第7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由江苏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财政全额投资的新型科技服务机构,宗旨是通过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孵化服务,配备必要的共享设施,创造一个局部优化、适合技术创新的“不在国外,胜似国外”的环境和条件,使中小科技企业能够依托国际资源迅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记者电话采访了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黄臻。

记者:孵化器与新技术革命兴起和发展伴生而来的公益性创业基地,时至今日,169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遍布全国。作为全国首批“国际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首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之一的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

黄臻: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4年,1996年被当时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和联合国开发组织评选为全国第一批“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1997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之一;1998年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

作为全国首批三家“国际企业孵化器”、首批十家“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首批十家“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之一的创业园,历经十多年发展后,被科技部、教育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火炬计划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在有关政策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不懈发展,苏州创业园累计孵化了科达科技、东菱振动等科技型企业1000多家、毕业企业近300家,吸引留学人员企业近400家,吸引教授、研究员以及海内外高级人才1200余人,其士193人、硕士400多人,开发出高科技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300多项,拥有40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近年来,苏州高新区高科技项目近85%以上集中在苏州创业园,且2006年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数量占全省的26%,占苏州市的85%。苏州创业园累计实现销售160多亿元,创利税30多亿元。

记者:成功源自艰苦奋斗。请问黄主任苏州创业园是怎样创立、完善、逐步发展起来,为创业者创造一个优良工作生活环境的?

黄臻:苏州创业园成立以来,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在创立阶段,苏州创业园依靠国有闲置厂房、闲置资产起步,对亏损倒闭饭店、烂尾楼进行工程改造,不断改善硬件设施以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在逐步学习和摸索中完善了最初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以不断更新的理念丰富服务内涵,为苏州创业园步上正轨,及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一阶段,苏州创业园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如和芬兰因诺玻利科学园、美国德里威孵化器等海外同行结成姐妹园合作关系,大胆尝试一系列从人才、项目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设想,并在1996年通过国家科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工发组织联合评审,成为我国首批三家“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这期间,苏州创业园吸引了很多具备市场潜力海外高质量科技项目,也引进了一大批相关高级技术人员。1998年,苏州创业园在总结国际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基础上,提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设想,在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司等部门悉心指导下,在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等部门支持帮助下设立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从而打造了苏州高新区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并为进驻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记者: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苏州创业服务中心已由初创阶段迈向全面发展辉煌阶段,并取得骄人成绩,请问黄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坚持做大手笔动作,进一步规划建设提高创业中心自身发展?

黄臻:是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做了很大动作。苏州创业园凭借多年积累,率先成立“全国少有、江苏唯一”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此外,还建立了苏高新软件园、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孵化器,有效地对高新区内产业结构进行集聚。

根据本区域以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作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的特定条件,并分析近年来“外资生产型企业内迁、外资研发机构登陆”的明显趋势,明确了“民营企业研发、发展国际化,国际企业研发、生产本地化”的工作思路,将众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如日本佳能、台湾华硕、以及摩托罗拉、飞利浦电子等研发中心引进。这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功能定位,既是孵化器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区域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之计。因此受到了亚洲孵化器协会、中国孵化器专委会专家充分肯定。

此外,苏州创业园在国内较早建立毕业企业发展基地,目前规模达1096.2亩。近30家购地的毕业企业建成集研发与生产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孵化示范区。

记者:黄主任,刚才你说到率先成立了“全国少有、江苏唯一”的生物医药、苏高新软件园、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孵化器,能否介绍下各孵化器情况?

黄臻:好的。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创业中心为辐射点,大力发展了这三个专业孵化器,以此加大对创业中心的发展力度,也有利于资源集聚、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整合。

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中心(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是由江苏省科技厅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04年通过江苏省专家组验收,具有设备精良的专业公共实验室,并为企业设计装配其要求的孵化单元实验室。2005年又在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基础上启动建设江苏省生物医药创业服务平台。

目前,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中心已经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88个从事生物医药、生物芯片、基因测试和保健食品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的企业,已开发出包括5个一类新药,2个二类新药在内的大批高科技项目,显示出较高生物医药研发水平。

苏高新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之一,已通过科技部专家验收。软件园主要以软件开发和IC设计企业为主,以研究开发集成电路、网络软件、金融软件、教育软件为主要特色。目前已有各类软件及软件相关企业近100家,其中一批已经获得软件企业称号。

苏高新机电一体化专业孵化器是聚集高新区内光机电企业的产业优势、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而组建的专业孵化器。孵化器主要以研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专业成套设备、特种加工设备等为主,以电加工设备、林业加工设备、试验设备为特色。目前已有20余家各类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企业入驻,其中大部分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有的企业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有的企业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有的企业已成为国内同行业领跑者。

第8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关键词】战略;战略定位;物流

物流保障生产。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原材料的采购、各工艺流程的进行、物资的回收、弃物的管理等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外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要求迫切。对苏州地区大量的外资企业而言,物流的速度、准时是关键。外资企业中尤其是IT产业的企业对原材料、产成品的进出都有严格的时效要求,据力捷公司、旭电公司等公司反映,他们在苏州的公司接到总部指令后,一般要求在48小时内进行供货或72小时内完成从零配件送到生产部门,商品包装后送到分销商手里这样一个流程。他们都很想能找到一个离他们公司不远,又能符合送货要求的物流企业,以求长期合作。由此看来,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很好地沟通采购、生产和销售间的信息,而且能保证物流的速度和准时性,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最终达到真正使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所需要的物品。

一、优势分析

1.区域交通优势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邻上海,是连接上海通向长江流域广阔腹地的咽喉,是重要的区域通枢纽。沪宁高速和苏通大桥和江阴长江大桥贯通通了苏州与苏北物资的交流。沪宁铁路和新长铁路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三大经济区的南北陆海大通道组成一线。而上述陆海铁路通道两侧城市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出能力,促使了苏州中转的物流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苏州物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展,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

2.物流基础设施优势

2008年苏州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1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与此同时,苏州先后投资三百多亿元开工建成苏嘉杭、绕城、沿江、沪苏浙高速公路,还扩建了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形成了“一纵二横一环二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投资100亿元改造和新建的两千多公里通往县乡及行政村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二级以上标准的公路连接,至2008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00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总里程54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现有水平。港口建设加快实施,太仓港三期工程4个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如期开工,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97个。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发展良好,全国首个国际电子产品交易基地获批建设、苏州高新区建立报关报检中心、张家港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苏州一园二中心的保税物流(张家港保税物流园、苏州物流中心、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为苏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物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2007年,苏州社会物流总额为273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6%,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35.78%。具体分析物流需求来源: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700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大,达到17651.36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64.55%,进口物流总额7405.01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27.08。二是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2007年完成货运量1.18亿吨,货物周转量82.0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9.9%。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4亿吨,增长21.8%;集装箱运189.5万标箱,增长52.5%。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2000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达2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

二、劣势分析

1.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传统条块分割的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不同的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各自独立发展,物流资源分布散乱,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仅运输业就牵涉到铁道部、交通部等若干部门,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物流过程中的陷阱”。这些与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相矛盾,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也较大。可见传统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物流业规模小、服务水平低

截至2004年底,全市拥有货运企业2.7万家,道路运输服务企业974家,共有营运车辆超过6万辆,总吨位20.7万吨,数量虽然不少,但整体处于“小、低、散、弱”状态。一是规模不大,苏州市货运企业户均车辆不足3辆,而且货车以小型车为主,集装箱车、冷藏车等专用车很少,平均每辆车的运力仅为3.4吨。二是层次不高,全市注册名称中带有物流的企业323家,注册以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分别为553家、162家、49家、427家、600家和15家,60%以上的企业是以仓储、运输和货代为主营业务,从事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物流环节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5%,真正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没有。

3、现代物流研究相对滞后、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尽管当前物流很热,但大家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依然很浅。苏州物流从业人员初具规模,但大多是从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行过来,真正掌握物流理论的中高层次物流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机遇

1.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2002年,江苏出台《江苏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该规划提出要建设南京、徐州、苏锡常通三大物流区域。2006年苏州出台了《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出苏州十一五期间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加大苏州港开发建设力度,以太仓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为重点,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完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加快建设白洋湾综合物流园,规划建设常熟招商城和东方丝绸市场物流储运中心。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2.经济持续高位增长,物流市场空间巨大

据统计,2007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273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6%,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4.8,即全市每单位GDP产出需要4.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从物流总额的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大,达到176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5%;进口物流总额7405.01亿元,增长16.75%,农产品物流总额15.81亿元,增长19.23%。

四、面临挑战

1.国际物流巨头的竞争

2004年12月11日物流业正式对外开放,国际物流巨头纷纷斥巨资涌人中国市场。随着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中外运高新物流中心等的建立,三井物产、DHL、UPS、伯灵顿、大田等国际国内知名物流公司相继落户苏州,而当前苏州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苏州本地物流企业还不具备与国际巨头抗衡竞争的实力,其中有一些将在优胜劣汰中被淘汰,这对苏州本土物流企业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苏州开放型经济势头发展迅猛,经济外向度较高,进出口贸易较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8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0.1%。而国际知名企业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苏州现代物流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五、苏州物流业战略定位

第三方物流以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为主要特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把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的目标模式。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通过存量盘活、资产重组和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着力形成不断改善的物流企业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我国物流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大好机遇,重点引进一批世界知名物流企业以及国内重点物流项目,加快做大做强我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进一步加快实体物流中心建设,形成高效的港口综合物流体系;大力建设苏州口岸物流中心,提升苏州高新物流中心功能,提高通关速度,逐步形成集进出口货物集散和国内原辅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大力推进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形成苏州空港物流中心。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为优质、便利的物流服务。政府鼓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形式。组建一批业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加大物流项目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物流企业要通过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的创新。迸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物流营销渠道。一方面政府加大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吸引国内外既具有大型物流平台运营管理经验又具有相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投资建设专业化第四方物流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为平台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设施和配套服务。

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物流人才的竞争。为此,必须利用在苏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实行校企合作,培养物流专门人才。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奖励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熟悉物流运作规律、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总之,坚持以区域经济和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依靠先进的物流理论、技术和装备是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订科学的区域物流发展政策和体系规划,建设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努力构筑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促进苏州迈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新步伐。

参考文献:

[1]王莉.物流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2]丁立言.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张绪昌,丁俊发.流通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2007年苏州市物流业发展统计公报.

第9篇: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

(一)发展软件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软件产业被喻为朝阳产业,是本世纪最具生命力、最具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软件产业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可郊区化、高渗透性等特质,因此,不仅其产业本身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通过其渗透、带动,可以促进三次产业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迈进。纵观全省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地区发展不平衡,江苏三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软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徐州都市圈软件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徐州是江苏的人口大市。也是一座资源枯竭性的老工业基地,一方面随着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徐州相对于苏南而言,尚处于后发阶段,若想在较短的时期内缩小和苏南的差距,就必须走跨越发展之路,而这方面,徐州完全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徐州具有雄厚的科教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全市积聚大中专职业院校30所,在校大学生28万人,两院院士6人,这些是软件产业赖以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同时,徐州产业基础扎实,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光伏光电、物流商贸四大支柱产业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

(二)发展软件产业关键在于准确定位

徐州软件产业发展首先需要城市的资源禀赋,找出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障碍,同时了解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的格局。目前。国内外软件产业迅猛发展,全国已经产生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江苏已经形成“一城(南京)三地(苏州、常州、无锡)五园(5个部级软件园)一带”的发展格局。结合徐州实际,软件产业的发展方略应为:以江苏虚拟软件园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利基市场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强化管理为抓手,抓住十大产业调整振兴机遇,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硬件与软件结合,从国内到国外,从低端到高端,打造江苏软件新城。

――以江苏虚拟软件园为依托,充分共享江苏软件产业的服务资源。江苏率先在全国开创性地提出了建设国内最大的省级“虚拟软件园”的概念,江苏虚拟软件园依托全新管理手段,为物理上分散的园区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商务基础。“虚拟软件园”为徐州的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体系,徐州必须学会通过网络获得远程服务。共享这些资源。

――以主导产业为重点,打造徐州软件产业特色。围绕优势产业做文章是错位发展的关键,国内很多城市成功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苏州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地,根据这个产业优势,发展嵌入式软件,将苏州打造成为嵌入式软件产业基地;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发源地,围绕集成电路设计这个领域,将无锡建设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徐州的装备制造业是优势主导产业,以徐工集团为核心的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经济总量占到全省同行业的80%,业内素有“北徐州南长沙”的说法。徐州应当紧扣工程机械产业特色建设做文章。加强工程机械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的自主研发,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电子产业链。做大装备制造电子产业规模,将徐州打造成装备制造业软件城。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产业集聚。要把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实施“大企业战略”,着力引进、培植优势企业,打造“以大带小、专业配套”的软件链条,通过大企业的辐射作用,形成以优秀企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影响并带动形成强大的企业舰队。徐州发展软件产业起步之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引进大企业,国际的暂时引不来,可以先引国内的大企业。没有大企业的牵引,很难带动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软件产业的核心问题是软件人才

一座城市要发展软件产业,吸引企业落户,最大的砝码是人才,人才供应不足,企业就会流失,这就是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徐州具备了发展软件产业的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高等院校聚集。徐州市委、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举全市之力谋划软件产业的人才发展规划。

――超前谋划。在时间上,人才战略与软件产业战略目标应同时启动。大连软件产业成功的经验就是,软件园第一锹土建东软信息学院,首先启动“教育工程”。因此,徐州应当确立“人才先行”的指导思想,超前谋划徐州软件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需求量多少?应当如何培养?摸清底数之后。对辖区内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产教互动。在人才教育方向上。要建立起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互动的格局,从人才的结构、人才的层次到人才的数量,都要紧密结合徐州软件产业定位,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既要培养软件白领,又要培养软件蓝领,既要培养软件人才,又要培养外语人才。徐州要抓住软件产业发展的契机,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由供给主导型教学模式向需求主导型教学模式转变,从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到具体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

――以本土培养为主,以吸收引进为补充。人才培养要两条腿走路,本土培养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对于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办法获取。徐州市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者提供更加优厚的条件,广泛吸引国外人才和北京、上海、南京等软件发展先进城市的人才来徐州发展。

(四)发展软件产业的依托是园区建设

据有关资料称,美国的软件企业在通常环境下的成功率为16%,而在硅谷软件园区中的软件企业的成功率达到60%。从硅谷模式中提炼出的可资借鉴的经验是,以高校为依托、政府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园区高起点规划。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员和资本在硅谷创业。徐州发展软件产业,建设高标准的软件园势在必行。

――企业为本。企业是园区的主体,建设软件园应将软件企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园区建设在规划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发展软件所应具备的一系列功能。一要考虑研发支撑设施。争取省财政支持投资建设公共软硬件技术支撑平台,为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测试和应用等软件开发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二要考虑生活配套设施。软件经济是头脑经济,软件人才多为知识白领,对环境挑剔,生活品质要求高,他们需要网球场和健身房,需要星巴克,因此,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要充分考虑白领的需求。

――管理为魂。园区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是园区吸引企业集聚的灵魂。各地都在探索软件园的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有政企合一模式,也有政府指导下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徐州软件园的管理。可考虑采用第三种模式,即在政府指导下,由专业服务商管理。政府的服务是组织协调层面的,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为企业解决专业问题,因此,专业化的管理,能为产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