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精选(九篇)

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

第1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按照农业部农机化司的部署,省局决定开展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全会精神,研究我省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及发展的新思路。

2、当前农机化工作中存在哪些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全省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装备总量迅速增长,作业水平大步提高,农机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但是,农机化事业发展中仍存在重快轻好、重当前轻长远、重动力增长轻结构优化,发展领域不均衡等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反思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找准影响和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3、在农机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如何建立保障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反思和查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农民需求的实际,找准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农机农艺结合、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补贴政策等方面,如何建立健全保障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4、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化三基”战略,如何发展、壮大、提升和做强农机化产业,在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着重抓哪些关键环节,促进农机化质量工作上新的水平。

5、对做好明年农机化工作的建议。

二、调研时间:

10月28日至11月2日。

三、调研方式:

第2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党的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个人认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当今和今后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城镇化,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必须依靠先进的农机装备,让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实行城镇化。那么如何发挥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关键是广大农机手不仅要熟练掌握安全驾驶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农机操作、维修、保养等技术,成为农场主,进行全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农机培训。本人浅谈几点体会:

1 农机培训目标

农机培训总体目标是依托农机培训和推广等机构,以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体,着眼农机化主推新技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使农业生产安全、高效、机械化。

2 农机培训范围

农机培训除了农机驾驶培训,更重要的是包括维修技术培训、保养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和新技术培训等。在当前情况下,新技术培训主要有水稻育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旋耕、机开沟、机深松、机条播等操作培训。

3 农机技术培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主动与农业部门联系

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部门项目多,有新型职业农民、雨露计划和“包村联户”等项目,要主动联系,整合培训资金,加强对农场主、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教育培训,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同时,加大科技培训投入,切实搞好科技示范推广,把职业农民培养为科技示范户,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2 要注重与农机推广有机结合

农机推广不仅是农机新机具推广,更重要的是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如何做好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就离不开农机培训,农机培训寓于农机推广之中,农机推广工作包含了农机培训工作,两者互不分离。任何一项农机化新技术必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反复培训才能推广开来,才能让广大农机手和农民朋友熟练掌握和广泛使用。可以说,农机培训工作与农机推广工作一样都属于公益性的事业,都是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3.3 要掌握农机补贴政策实施的动态

当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农民购买什么机械就说明市场需要什么的机械,也就需要我们农机部门去推广、开展技术培训。因此,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潜下心来,时刻把握农民的所需所盼,紧盯市场变化,时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加强对农机新机具研究,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新机具操作要领。例如近年来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我们就要率先学习、率先试验、技术成熟后再进行示范推广、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打捆机、秸秆全量还田等操作技术。

3.4 要加强与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联系

任何一项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农机生产企业最早研发、掌握,再通过其“三包”技术人员传给农机销售企业。因此,农机部门要积极开展“社企共建”活动,选择一批农机合作社作为示范,加强与他们沟通、联系,学习他们掌握的成熟操作技术和经验,可以请他们担任授课教师,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使农机化新技术尽快地传授给广大农民、扎根于农村。

第3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09-02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基层治理的学术研究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就研究内容而言,多集中在乡村治理的外部条件、内在机制和改革探索这三个方面。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特别是从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角度开展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的研究成果不多。就研究层次而言或开展宏观研究,从以上层制度、政策演变为中心开展宏大叙事式的铺陈论述;或以典型乡村为个案,开展于乡、村微观实证的研究。在农村基层治理的研究中,综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合、互动研究不多。

一、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的重要特征就是“变革”。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是巨大而影响深远的。以农村土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转型。可以说,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发展是这种转型的最显著、最深刻、最普遍的特征。农村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改变了乡村社会的乡土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治理体系。社会转型使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构建与农村多元、分化、流动和开放相适应的基层管理与组织方式,怎样建构一种制度化、秩序化、不断开放的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据此,社会建设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

要开展社会建设视域中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应该深度分析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原因;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重点分析三个问题。一是农村社会正在经历怎样的社会转型?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到底呈现出何种新的特征?以农村阶层分化为例,在农村中除农业劳动者外,还有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等不同阶层。这些阶层在社会转型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有怎样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

二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流动的趋向、社会组织的构成、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变化等对基层治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传统的农村社会治理比有什么样的异同点?比如随着农村社会流动的加剧,社会分化、就业多样化,农民之间的异质性也逐步增加,农村社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村庄的半熟人化程度加剧。面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传统的治理方式是否适用?社会治安如何保证?村民自治如何有效开展?这对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再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农村社区逐步兼具城市社区的特点而成为过渡性社区。对于过渡性社区如何治理?

三是这些变化给基层政权改革以及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社会转型的加速,必然将乡村社会进入更加开放的社会体系中。农民接受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视野更加开阔,公民素质得以提升,价值观念更加开放、行为模式更加民主,主体意识更为强烈。社会转型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他们更加要求分享权利,参与治理。“农民对个人利益的认同、维护和追求是乡村社区民主得以内生和发展的基础。毕竟在乡村社区中,所有的群体和社区利益都直接或间接与村民个人利益相联系,最终都可能转化为个人利益,并促成农民采取一定的行动。”[1]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组织也在大量涌现。这些都为多元参与新形势下基层治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社会转型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内在机制、存在问题与原因

重点要考察社会转型中“乡政村治”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需要改革的空间。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乡镇政权的运行机制、乡镇政权与县级政权、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乡村基本秩序状况及其维持机制、乡村干部的角色与动力机制、乡村工作任务的执行机制、乡村政权面临的困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乡村关系紧张化、基层政府的公共管理缺失、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作用有限、个别村庄过度自治化等问题的原因。

以乡村关系为例,目前乡村关系多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乡镇党委统筹乡镇工作,工作机制多为任务分解制。一般由乡镇党委布置中心工作,然后任务和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村,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任务的完成。在压力型政权模式下,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村民委员会在事实上承担了行政和自治双重职能。在发生矛盾时,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多让位于行政职能。这样实际上抑制了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客观上也不利于农民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

3.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重点要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如何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不应仅仅依靠政府进行高度集中的单向行政管理的行动,它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互动的治理过程,通过“协商”合作确立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们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和总结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比如很多地方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开展试点撤销建制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成立农村社区党委与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日常工作,同时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社区成为农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对于此类农村社区多元参与建设的经验,需要认真总结。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改革方向加以分析。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应该以农村基层政权职能改革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社会建设为抓手,重塑基层治理框架,推动“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的模式转换,构建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体制。这需要重点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乡村共治的模式下国家权力体系在基层如何有效延伸,乡镇政权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有效运行的机制和路径有哪些?如何在实际的治理中以解决好乡镇政权的有限主导性与职能的合理性问题?二是探讨基层自治空间与自治能力,即构建乡村治理的横向网络结构。社会转型背景下,治理主体更为多元,村民委员会、村级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农村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乃至农民个人都可以参与乡村治理。如何把多元主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农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合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规则和方式是什么?三是探索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即如何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及农民个人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构建与农村社会转型相适应不断开放的、制度化、秩序化的农民参与基层政治的机制,形成民主合作的善治结构。

三、社会转型视域中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在研究中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基层治理的逻辑思路与建设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采取将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根据实证和典型案例的调研,结合理论的反思和分析,提出具有说服力的新结论。第三,运用“国家―社会”分析理论展开分析,深入揭示国家政权与乡村民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农民与国家、社会、村庄之间的协商合作,探讨包括农民、民间组织与国家政权在内的所有国家和社会力量对中国农村的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第4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1.1提出土地公有制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方式他对当时英国政府将土地集中的做法给予肯定,表示“正是由于这种集中,才能在农业中使用机器,实行大规模的劳动分工”。并且,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公有制才是推动土地生产关系变革和最有效利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1.2理清了合作社与国家的关系,明确合作社的性质对于如何实现土地公有制下的规模化经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种途径,其中一个是组建合作社。“合作社并不占有现有的生产资料,而只是同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并列地建立新的合作生产”。按照恩格斯的理解,他认为,国家与合作社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又独立存在的关系。国家仍然是土地的所有者,合作社并不具有所有制的性质,国家支持和领导合作社的发展但又不能给予过多的干预,合作社是独立经营的。

2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经济思想

列宁的合作化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化思想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俄国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得以形成,归纳起来有两点:2.1论述了合作社发展的伟大意义他说“国家支配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农民及极小农民结成了联盟…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而且足够的一切”。列宁阐明了合作社发展的伟大意义在于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我认为,发展合作社是不是就犹如列宁所说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足够的一切”还有待商榷。2.2指明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则其一,合作社建立要遵守保障小农的利益的原则。他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发展“买卖机构”的合作社,发展“买卖机构”的合作社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其积极性,更好的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二,合作社建立要采取和平改造的原则。应“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不搞强迫命令,不追求表面形式,而讲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斯大林则延续了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重点致力于农业合作化运动,1927年粮食危机发生后则发生较大转变,重点致力于农业集体化运动。但是,斯大林重生产合作,轻流通合作,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模式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合作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邓小平合作经济思想

第5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供销社企业 洋快餐 营销模式 启示。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enlightenment of Western Fast Food’s Conver-sion of marketing model on 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model enterprise.

周末,一同事在家休息。时值春夏之交,天气说变就变,早上起床天气还是好好的,准备下楼买菜时,突然变天,下起雨来,而且如柱的大雨丝毫没有停止之意,为午餐发愁的他们一家正一筹莫展时,同事家的孩子笑嘻嘻地拿出麦当劳和必胜客的外卖广告纸,说,妈妈,我们今天吃麦当劳好吗?同事一看,上面有全国范围的免费电话……不出30分钟,外卖到家了。

不出家门一样可以享受到热腾腾的汉堡包、炸薯条、炸鸡块。

在中国,麦当劳、KFC、必胜客三大洋快餐正进行一场“速递火拼”。香港麦当劳从2008年7月开始推出“24小时麦麦送”,KFC自1999年底开始推出“好味速递”,必胜客分别于1989年、2008年推出“至hot外送”及PHD(必胜宅急送),他们都尝到了甜头。2008年7月至今,在金融海啸对香港绝大部分企业严重冲击的情况下,香港麦当劳营业额不降反升,逆市中算是一商业奇葩。

2008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使许多企业面临危机,各行各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销社企业如何应对,是被动适应还是主动出击?是坐以待毙还是寻求新的商机?三大洋快餐新的营销模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1.实施差异化战略,有利于企业间进行良性竞争。

今年6月初,在大陆,麦当劳高调宣布在北京、广州、深圳全面启动24小时送餐服务“麦乐送”,并开始在武汉、南京、天津等城市拓展该业务。麦乐送不设最低消费,即使顾客仅需要一份薯条,麦当劳也会送货上门。同时承诺在未遇到极端天气或不可抗因素的情况下,30分钟内送达预定地点,送餐费用是7块钱。

肯德基的宅急送只在10点至22点提供服务,虽不能实现24小时送餐,但在两家外送时间重合的时间段,肯德基便宜一块钱的送餐费,却也能给肯德基赚回一些顾客。改变营销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间开展良性竞争,最后的结果必将是双赢。

供销社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在于:

第一,认识自己;第二,认清对手。

供销社企业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扬长补短。“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的英文缩写,SWOT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公司运营与公司环境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将精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SWOT的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是内在要素,机会与威胁则是外在要素。那么,企业如何进行SWOT分析呢?

我们用SWOT法再来分析一下供销社企业。

优势--品牌优势(老字号);渠道优势(供销社点多面广,在农村有巨大的经营网络)劣势--经营模式陈旧;消费者对供销社的偏见(认为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机会--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指导;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威胁--所有现行的商业业态,包括百货、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等对供销社企业的威胁目前,供销社企业应好好利用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经营网络优势,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重点工程和工作;供销合作社立足于自身优势,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推进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经营网络建设,拓展农村市场;积极创建专业合作社和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增强服务职能,发展经合组织的作用。同时,依托传统业务优势、通过产权联结优势、发挥龙头网络优势来推进联合,充分体现供销社合作联合的特色,围绕“帮农致富、助农增收”

这一核心,把供销社做大做强。

2.创新营销模式能为企业注入生机。

营销模式创新的根本是打破常规的、传统的思维定势,保持高度灵活的营销思维和机智敏锐的市场器官,在市场竞争的理念与战略层次上进行系统创新和大胆创意,以创意推动企业变革和战略突破,以战略突破和理念领先赢得市场目标。

供销社企业如何创新?

回顾近几年供销社系统的历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种种原因,供销社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与严峻的考验后,奋力拼搏,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逐步摆脱困境,供销社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供销社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四个创新”。

一是坚持理论创新。在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应认识到合作制与股份制等其它经济组织形式一样,都必须遵循市场法则,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改革模式上,应努力创造合作经济发展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组织形式上,应注重发展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在社有企业改革上,应实行多元化、社企分开,转变联合社职能。

二是坚持体制创新。要加快基层社和社属公司改革。通过减人、减债、减负、实行人员分流重组、资产整合重组、经营结构调整,对社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打破单一投资主体;对基层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同时,在坚持自愿互利前提下,吸收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和经济组织加合社,实行开放办社。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减能增、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是坚持业态创新。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手段,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资源整合,构建农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提高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营运效率。

在这方面,浙江供销社做得很好。

首先是在培育农产品现代营销主体方面。

浙江供销社培育出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 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社属教育资源,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鼓励系统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参与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其次是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方面。大力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信息系统、质量检测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以及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了市场档次,增强了交易功能;创新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方式,推进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对接,引导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农改超”或“农加超”工程,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制、拍卖、网上交易等新的交易手段。再次是在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方面。将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作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与龙头市场、核心市场的对接,有效促进主产区农产品的对外流通。最后是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配置相应的检测设备及专职检测人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浙江供销社从市场开拓到经营产品、经营渠道、经营模式全方位实施创新,产生了良好效应:2010年1-4月,全省系统14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9.7%。

3.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寻找新的商机。

供销社长期与农民接触,在农村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曾经是农村流通的主渠道。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靠农民这一消费群体,显然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的,供销企业应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寻找新的商机。

一是充分利用宅商机和网络营销。

宅经济起源于日本的“御宅族”。“御宅”是指一些人过份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等。他们对自己沉迷的事物无所不知,还每天不断寻找新的资料加以牢记,希望把想知道的事情尽量记入脑中,也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与此同时在金融风暴下,民间消费力紧缩,失业潮衍生一批待业在家或放无薪假的人士,加入“宅”的生活型态,这些“宅人”利用网络进行平价消费,一指搞定食衣娱乐的生活所需。供销社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像一些传统企业(如餐饮业)可以加大对“宅经济”的投入。通过开通线上业务,或者将这项业务独立出来经营,聘请专职员工负责线上业务等等,满足“宅人”们的需求。

二是营销手段多样化,多种方式相结合。

首先是自办连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原有经营网络。各区(市)供销社将基础较好的流通企业改造为超市,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将落后的商业网点升级、改造,并吸收社会经营者加盟,实行连锁配送,从源头上封杀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其次是加盟连锁企业。双方签订特许加盟合同,以供销社原有网点为基础,吸收连锁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实行连锁经营。最后是合作开办新的连锁企业。特别是积极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联合社会资本、村委会兴办“农家店”、便利店和综合服务站。

上下互动,加强联合和合作,共同构筑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药品等连锁经营网络,保障农民方便消费和放心消费。以建立起以城区连锁企业为龙头,镇级连锁超市为骨干,村级便利店为基础的覆盖全市村镇现代流通网络,引导农村商品流通走上连锁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三是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绿色营销。

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世纪和绿色经济的时代,绿色营销也成为21世纪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绿色营销是供销企业的又一出路。在“垃圾食品”充斥市场的今天,消费者呼唤绿色的、健康的食品。供销企业应充分利用自己在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强市场信息开发,努力巩固和拓展经营,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容量,让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进入市场,进入消费终端。围绕农产品进超市,加快现有花卉、蜂产品、农副产品等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企业的对接,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推行农产品“小包装”,扩大消费群体,拓宽销路。

在新形势下,供销社企业如何发展?洋快餐及时转换经营模式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开发新产品,开拓新渠道,创造性地采用新的促销模式等等。惟有创新,才能激活供销社企业的资源,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广阔农村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措施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实施试点改革以来,各项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参加改革的省份,何时进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质性操作,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在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一、目前海南省推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利条件

1.全国其它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能为海南省提供示范效应。我国已有29个省市实施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各项数字表明,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2005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37206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200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070亿元,增长57.9%。总负债35553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262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8%),比2002年末增加12751亿元,增长64.2%。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全国第四个存款突破30000亿元的金融机构,所有者权益已达1653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927亿元。两年多的改革结束了农村信用社连续10年的亏损局面,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以上。[1]显然,其它省市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以为海南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成功的经验,如改革方案、增资扩股、消化历史包袱、启动资金、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均可以通过借鉴兄弟省份的改革经验而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带来了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实施必将使得海南省农村再生产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海南省农业集约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的金融资源必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只有尽快的甩掉包袱,完善经营机制,加快改革,才能尽快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能。

3.近几年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有一定的基础。2005年9月,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改革试点省份,虽然目前还没有进入改革的实质性操作阶段,但借助农村信用社改革东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截止2006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3亿元,近三年来存款增加32亿元,增幅52%。在贷款方面也创历史记录,截止2006年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51亿元,近三年来累计发放“三农”贷款40亿元。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至2006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创建信用村89个,评定信用户3.3万户,扶持了一大批农业专业户,有效地帮助了农民增加收入。[2]此外,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这几年的不良资产率也在逐年下降,内部的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也在增强,干部职工渴望改革的心愿强烈。上述一切表明,公众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信心正在恢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所需的内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4.国务院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优惠。中央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银行再贷款,另一种是央行专项票据。鉴于海南省曾遭受过房地产泡沫经济的重创,中央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资金给予了很好的政策,参与改革后海南省可获得专项中央银行票据20亿元以上,对消化历史包袱的支持率至少达50%以上。因此,尽快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借助央行资金的“输血”支持,可以化掉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沉重包袱,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有海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更大的经营空间。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权交给省政府后,必将进一步调动海南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空间会进一步增大。这主要因为:一是会取消政府单位、企事业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的限制,并安排涉农资金在农村信用社缴存、结算;二是地方政府会协助清收历年不良贷款,打击逃废债行为,如2005年清收党政干部的欠款已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可优先获取政府优质涉农项目的优先经营权;四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也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得以扩展。从2001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退出海南省县及县以下地区,撤并网点机构,上收贷款审批权限,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迅速占领市场、巩固客户群体、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6.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八年的努力,海南省已从金融高风险区变为相对稳定的金融安全区。从2005年起,海南省金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金融总量稳步增长,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金融潜在风险不断得到化解,金融不稳定的因素已经得到根本消除。这一切都给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成熟,改革的障碍已不复存在,其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全面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使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真正得以焕发活力。

二、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需要解决好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问题。要维系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问题,根据海南省的“省情”、“农情”和“社情”,坚持多元经营方针,充分发挥服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不断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一是立足农村,面向“三农”;二是在城区坚持立足社区,成为面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的社区性零售银行。

2.需要配备好省级联社领导班子,明确各级管理职责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后新的管理体制为省联社、市(县)联社、基层信用社等三级管理,在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之前,如何选好高管人员,配好领导班子,明确管理职责,由此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索解决的问题。一是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好省级联社领导班子。因为一个好的班子可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不称职的班子可以把一个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所以能否配备好省级联社领导班子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二是省级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

,管什么、如何管?怎样做到既要管理服务好基层信用社,又不干预其正常业务经营,既不越权又不缺位。三是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省联社管理、市(县)联社管理、基层信用社自主管理,三者如何磨合,才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3.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涉及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对高管人员高素质及专业人才高水平以及操作人员高质量要求是信用社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是支撑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人才匮乏,因此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精简分流富余人员,留住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优化人员结构,使用人机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市场化,适应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4.需要进一步加大海南省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诚信宣传,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继续在农村、城镇开展评选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居民信用社区的活动,使海南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保证新增贷款良性循环。

5.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传统“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基地支持的力度;二是调整网点布局,统一网点标识,方便客户存取,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改变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服务手段陈旧等突出问题,尽快加入“银联”大家庭,借助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络,延伸自身的服务平台。

三、加快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构想

如何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借鉴全国其它省市的改革经验,笔者认为,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必须“搭好一个平台”。建立海南省联社模式是海南省目前的最佳选择,由于省联社模式门槛最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在实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是“三级管理”、“二级经营”,能较好的履行改革期间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能够实现指导本地区农村信用社自律性管理的要求,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迈上新型的股份制信用合作银行创造有利条件。

2.必须把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增资扩股量的大小是能否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关键。为了做好增资扩股的工作,必须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是注意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澳新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已先后入股我国的天津银行、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浙江的农村信用社等地,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必将是外股关注的重点。二是要注意引进省内外大型农业集团公司,如海南省橡胶集团等。三是要注意吸收农民入股,鼓励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参股,建立多元化的股权制度。

3.必须加大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宣传力度。农村信用社改革工程启动后,必然在社会上引进很大的反响。由于受海发行关闭的负面影响,有相当部分客户对农村信用社和原城市信用社在概念上认识模糊,加上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设置分布偏僻、标识不一、电子化建设落后、员工老龄化等原因,使农村信用社的公众形象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应该把农村信用社改革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可考虑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外宣办、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银监局、省联社筹备组等派员联合组成宣传办公室,统一组织和策划。通过宣传,增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支持。

4.必须提高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农村信用社改革工程开始后,由于股金的增加和业务规模扩大,可运用的资金会迅速扩大。因此,必须注重新增贷款的质量,着力解决风险控制问题,这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抓好人与制度两方面的建设。在人员方面,一是选好各级高管人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要有效解决员工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瓶颈”问题。在制度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业务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完善以岗位规范操作和以稽核监督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完善、管理有效”的营运机制,有效杜绝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没有金融部门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纸上谈兵

大林寺村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之路怎样走?经过当地农民讨论、商议,最终决定发展生猪、蛋鸡和食用菌三个产业。

要发展产业,没有钱只能是空谈。如何解决资金难题?顺庆区委、区政府首先意识到:像过去那样由政府为老百姓发展产业垫付资金,大包大揽行不通了。于是决定政府不再为老百姓出钱购买种鸡、种猪、食用菌袋。

政府不投入,老百姓手里又没钱,产业发展的“两难”如何破题?顺庆区委书记陈修鹏想到了金融部门:“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将目光瞄准了“农民自己的银行”——区农村信用联社。

多方受益,化解农民无钱投入和信用联社有钱不敢贷难题

今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农村信用联社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支持现代农业,并在支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该区信用联社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专题调研和深入分析,信用联社向政府提出了“既要运用资金,又要防范风险,创新‘金融助农’模式,推行政府、龙头企业、信用社、农户、保险公司五方联动机制,既确保产业发展资金,又降低金融部门投入风险”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并选择大林寺村作为金融扶持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

于是,顺庆区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对区信用联社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进行担保并由政府贴息;信用联社对担保基金按3倍的比例放大担保额度,对贷款损失信用社承担10%,担保公司承担90%;担保公司负责为大林寺村种养殖园区的农户提供3至8万元贷款担保,对担保公司的贷款由事先确定的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提供再担保。

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为园区种养业主统一提供蛋鸡、仔猪、菌袋,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回收产品,并与每位业主签订《公司农户合作协议》,确保业主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区信用联社制定了严格的担保贷款操作流程,根据《公司农户合作协议》发放担保贷款,用于农户修建圈舍和大棚以及购买蛋鸡、仔猪和菌袋,并在园区实行规模种养殖。

进入种养殖园区的农户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借贷投入为辅,对所借担保贷款按季向信用联社付息,付息后凭据向政府申报享受贴息政策。农户与3家龙头企业签订产、供、销和收益协议。

保险公司则负责对种养殖园区农户饲养的生猪和家禽提供保险服务,并将信用联社作为第一受偿人。

创新服务,农户收入与信贷业绩同步增长

为了督促贷款农户恪守信誉、按时足额还款,信用社对种养园区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服务优质,贷款期限为两年,分期还款。对每位种养殖农户在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行专户存储,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偿还贷款;当地政府负责催收每笔贷款的到期偿还和利息支付,若当地政府督促归还任务未完成,则由区财政扣留当期下划当地政府的拨款。这样保证了农户严格遵守协议,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诚实守信,农村产业发展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信用联社的强力支持,撬动了大林寺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7月底,大林信用社共向大林寺村生猪、蛋鸡、食用菌3个园区的57户农户发放担保贷款260余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园区农户年底可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大林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98万元,同比增加189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配合政府产业政策,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农村信用联社驻南充办事处主任康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分肯定顺庆区信用联社的“金融助农”模式,并要求全市合作金融机构借鉴和推广。

短评

这条路子走对了

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产业是关键。发展产业必须有启动资金,过去由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农民赚钱后再还给政府,但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难以长久。发展的资金难题如何解决,顺庆区找到了金融这棵“大树”。

第8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探索应以历史为鉴。苏俄新经济政策何以成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成功之举,其背后有深厚的哲学支撑。它的哲学维度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熟谙运用唯物史观、兼具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辩证演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准绳和实践借鉴。

[关 键 词]列宁;新经济政策;哲学意蕴

政策制定需要理性,苏俄新经济政策何以成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利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探讨在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理性之举――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立足于实践,指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为了应对危机和寻求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而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1]。它在对农民的关系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在工业所有制及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表现为加速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在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上,企图直接通过共耕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大农业”;在经济联系中,取消货币流通而代之以经济实物化[2]。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有客观原因。列宁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为了捍卫工农政权,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集中力量,实行余粮收集制。列宁说:“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食粮,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供养工人。”[3]但随着战争结束,列宁辩证地分析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一些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降低,粮食产量连年下降,生活堪忧。看到大多数农民和工人对政权不满意,社会秩序不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他意识到这种政治危机背后不仅是他们的经济危机,而更是政策的危机。列宁着眼全局,全面、发展、辩证地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取消自由贸易转为允许自由贸易,由贸易隔绝到农村与城市的商品流通。

二、新经济政策演绎唯物史观――实质是工农联盟的稳固

为建立稳固的国家政权,必须满足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基于此,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基本观点,及时调整政策,由忽视农民转为以农民为主体实行迂回过渡。新经济政策施行前,“余粮收集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家集体的需要,却严重忽视了农民个体的需要。农民的利益不但没有满足而且被剥夺,新生的国家政权如何来看待农民的地位?怎样取得农民的信任支持?怎样做出适合农民的政策?

列宁指出:“在俄国这样的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第一个条件是及时得到一个或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援。……另一个条件,就是实现自己的或者说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在其他国家的革命还没有到来之前,只有同农民妥协。” [4]这说明列宁在“余粮收集制”的弊端中警醒,认清改正对农民的政策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列宁曾严正指出:“全部问题在于农民跟谁走:跟无产阶级走呢,还是跟资本家走。”[5]他看到争取农民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这不但是统一战线问题,更是明确农民的地位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6]所以,要夺取建设的成功,就要依靠农民,而依靠农民,就需满足农民利益。于是“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从而稳固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列宁逐渐意识到就俄国国情而言,“土地问题,即如何安排绝大多数居民――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我们的根本问题。” [7]而共耕制则主张让农民集中劳动,实行平均分配,把所有粮食都交出去,结果使农民丧失了自由支配产品的权利,这种制度没有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8]。列宁以国有化为基础,让农民有权利占有和使用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本着唯物主义立场,他对农民问题分析更加理性,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困惑,最后又引导农民合作起来,走合作社的道路,变分散的、不经济的小农经济为双赢的合作化经济,使农民私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融。列宁还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参加国家管理,提高其参与民主政治的程度,巩固了工农联盟。

三、新经济政策彰显实践思维――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前提的。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客观实践活动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遵从客观规律,这体现为追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追求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新经济政策既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情,即无产阶级领导者探索落后贫困的国家如何进入到社会主义、进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民主政治文化广泛发展、如何在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中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同时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找到了落后国家进入并建设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同时必须满足农民及其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入和发展到社会主义,必须采取适合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

列宁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既充分重视发展生产力,又在强化经济基础夯实的同时,立足实践,注重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力,重视商品交换的作用,利用并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这个问题列宁的思想有一个转折的过程:十月革命前,列宁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货币,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他曾指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就是可笑的”。[9]但实践中,列宁看到当时的苏俄不能离开商品经济,他说:“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到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生产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10]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和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把它纳人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11]这里,列宁客观看待资本主义的地位作用,视其为社会主义利用并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离不开商品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物质准备和前阶,又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的方法和手段;既是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环节和途径,又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式。[12]在新经济政策后期,由国家资本主义转到调节商品买卖和货币流通,找到了一条通过商业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在全社会实行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尽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3],在实践中采用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列宁在运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清醒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运行中会有风险,实行新经济政策只是有限地暂时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来恢复经济,而不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糅合在一起,更不是搞资本主义。[14]在这里,列宁把发展资本主义只当做手段。通过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效、有序地利用,使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服务,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使社会生活安定,上层建筑得到发展。

四、苏俄新经济政策开启蓝图――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纵观新经济政策,无论从政策的适时转换、还是主体性内容的实行,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列宁的探索实践虽在苏联特殊的国情下具有矛盾的特殊性,但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带有普遍规律性意义的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既达到目的性的认识,又体现了人类价值的追求,为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的借鉴。

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为了完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此仍然需要发展包括国家资本主义等在内的生产关系。同时继续开创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的生产关系,巩固国有经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各样的非公有制经济;为加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列宁提出的农业合作制思想。中国农业必须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规模经济,可我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规模经济相抵触,只有让农民实现生产的联合亦即走向合作化道路,农业才有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可能,而这正符合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业的第二个飞跃,即实现走规模化道路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如何在政治格局趋向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复杂国际形势下,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是新时期我党的重大课题。正确的道路离不开科学理性政策的指导,政策必须既具工具理性又兼具价值理性,既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方面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无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沿着苏俄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基本规律继续实践。

参考文献

[1]靳晓光.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两点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蔡亚志.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

[3]列 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2

[4] [5] [6] [7] [9] [10] [11]列 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1、185、91、245、111、176、393

第9篇:农机合作社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何思源;义务教育;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20世纪之初,在科举制度走向穷途末路、学堂教育方兴未艾之际,“义务教育思想作为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被引入中国。”①1904年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制》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理念,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壬子学制》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还没有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没有具备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②,义务教育仅限于学理上的论证和政策上的规定,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认为“复兴民族最基本之工作,无过于义务教育者”③,开始大力推行义务教育。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召集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决定厉行国民义务教育。同年6月,何思源被任命为山东省教育厅长,从此执掌山东教育达14年之久。在任期间,何思源在大力发展山东基础教育的同时,对义务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形成了关于义务教育的系统理论。

一、义务教育的实施目的

(一)义务教育是为了延续民族的共同生存

何思源认为,由于时代不同了,现在“社会的斗争都是团体的活动,只站在个人的立场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整个民族有出路,个人才有出路;必须整个民族生存,个人才能生存。个人要在整个民族中找出路求生存。”所以,“我们办教育的主旨不仅在多设学校,是要根据大家的需要,求共同的生存。”④由于日本的肆意侵略,国家领土已不复完整,局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大权已操诸他人,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既然生为中国人,更不幸生而为现代的中国人,必须求整个民族之生存。”“民族的生存不是一人之责,这是民族与民族的斗争,必须各个青年觉悟才可。”而唤醒青年的觉悟又不是纯粹靠枪炮所能成功的,教育才是根本的办法,“因此,义务教育就是民族教育。这是我们现在办义务教育的最大目的。”④

(二)义务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国家观念

何思源认为,义务教育必须以培养儿童的国家观念为中心,而这种国家观念的培养应该从四个方面做起:第一,要注意个人生活。即养成清洁、整齐、简单、朴素的习惯,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这是为国家做事、为社会服务的基础。第二,要注意家庭生活。因为家庭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基础,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姊妹”,才能养成协作共事的习惯,才能实现国家的团结与民族的合作。第三,要注意社会生活。“现在社会上派别分歧,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互相倾轧,推其缘故,即由于不能合作。”④由于中国人不善合作,常常发生内乱,把一切的精力和金钱都耗费在国内的互相残杀上,不仅被外国人讥为一盘散沙,而且为其所乘,受其欺侮。所以,为求民族的生存,义务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合作意识。第四,要注意民族生活。“义务教育的出发点是要从个人与个人之合作起”,“其次与父母兄弟合作,再其次与社会合作,最后才能达到民族生存。”④所以,义务教育也就是锻炼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教育。

(三)义务教育是为了养成学生的生产意识

何思源指出:“在中国,自来求学都讲究治人之术,都是准备学而优则仕的。”④这种读书为做官的观念,一直到现在,犹遗毒未尽。但做官必须有文凭,学生“入学校的心理,是为的得文凭,能升学,最好是快

得文凭,快能升学。把学校变成贩卖讲义的市场。”⑤所以,传统的士大夫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纸面教育或求官教育,只不过由于过去的教育是限制性教育,受教育的人很少,“所以士大夫教育还不至于发生如何大的恶果。”⑤但现在提倡普及教育,中小学生仅以山东而论就有150多万,如果有机会,都想升大学,都想去做官,必然要互相排挤,互相倾轧,从而导致党派对立,纷争不已,“中国二十余年来之国内战争即由此而生。”⑤所以,要挽救中国的破产,必须反对这种求官教育而提倡生产教育。在何思源看来,“现在的义务教育之训练即在培养生产意识,现在的义务教育就是生产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求生教育。”④

二、义务教育的实施途径

何思源认为,学校教育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我们在学校里教给学生的是如此,家庭里的父母,社会上的亲戚朋友所影响反如彼,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教育哪能有效果?”④所以,要实施义务教育,仅仅发展学校教育还不够,还必须大力改造社会环境,发展民众教育。为此,何思源提出,要“扩充民众教育,力谋学校与民众教育之联络,并利用学校之设备,以便普及民众教育。”⑥学校必须成为民众教育的中心,小学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乡村民众的老师,具体而言,他们要承担如下责任:

(一)小学教师有指导民众健康生活的责任

何思源认为,卫生知识的宣传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身体衰弱、非死即病,学问再大也于社会无补。为此,他在《山东省政府教育厅教育行政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锻炼国民体格――鼓励运动,提倡卫生,发扬国技,实施军事训练。”⑥而作为农民卫生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乡村小学里的教师,至少要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去和农民接触,了解农村的卫生状况和农民的健康需要,而不是急于先教农民识字。在何思源看来,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其领导者真正了解了农民们的实际需要,认识到农民“对于文字教育远不若实际生活问题之有兴趣。”⑦他们在“卫生方面的事业与成绩,也是有系统的,是不但科学化而且人道化。”⑧所以,何思源据此得出结论:“教育必须认清人民需要,然后方能发生作用,获得人民信仰。”④

(二)小学教师有指导民众经济生活的责任

何思源在《乡村教育之重要》一文中指出:“吾国北部农村,农人在秋收以后,均无所事事,终日袖手晒太阳。”⑨“小学教员应考察当地农副业,利用农作外的长时间向农民提倡副业”⑩,在农民认识到发展副业的重要性并对其产生兴趣之后,小学教师要乘机教给农民相关的经济常识,并借此开展识字活动,“使他们感觉到识字是帮助工作的,便利生活的,也就是教育是为生活的。这是小学教员教育经济合一的责任。”⑩

(三)小学教师有指导民众政治生活的责任

何思源根据其本人一贯倡导的求生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必须“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间的民众教育做起,使儿童及一般成人对于教育另具一种‘求生’的观念,这是小学教员根本挽救教育破产的责任。”他还认为,作为求生教育最终的执行者和贯彻者,小学教师实际上“是作教育、经济、政治三者合一的工作”⑩,因为他们有知识,在农村中备受尊重,所以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指导农民的政治生活,给农民以切合实际的政治训练,“使他们感觉着政治便利他们的生活,政治性的教育是为求生的。这是小学教员教育政治合一的责任。”

何思源最后指出:“小学教员在下层能对农民尽教育、政治、经济合一的责任,充分的把这种工作做到使学校成为社会的中心,不只农村经济可以发展,农民的知识可以增进,政治的基础可以稳固,并且还可以根本改革一般人对教育的观念,读书人不事生产,生产的人不必读书,便由此根本打破。”⑩由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得以形成,成功的义务教育得以实施,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中国才算有了出路。

三、何思源义务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发展义务教育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同步

何思源执掌山东教育之际,正是中日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之时,在严重外患的形势下,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不断走向高涨,国内各派政治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乡村的发展”,(11)农民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何思源结合时代特点,从中国农村大国的实际出发,将发展义务教育与开展面向农民的社会教育相结合,希望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经济和政治三位一体的综合指导,为义务教育的实施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背景下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之路,为30年代山东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1923年,山东全省共有小学27 167所,在校学生76.648 6万人,(12)到了1936年,全省小学总数已达42 174所,在校学生190.186 8万人,专任教师73 864人,年经费962.717 8万元,(13)山东省的义务教育一时成为各省之冠,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全省的国民素质,对于山东整个教育事业的近代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义务教育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肆意入侵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形势的急剧变化,要求义务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何思源站在延续整个民族生存的历史高度,将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觉和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形成了义务教育即为民族教育的办学思想,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爱国主义特色,赋予义务教育以崭新的时代内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虽然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但义务教育的爱国主义特色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义务教育事业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新的发展。

(三)义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家,何思源深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与改造社会环境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主张充分发挥小学教师在民众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中小学生的成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亟待人们为基础教育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借鉴何思源三种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对于办好义务教育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6.

②熊安明.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1.

③高叔平.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3.

④何思源.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和途径[J].基础教育,1936,(4).181.182.182.183.183.184.185.185.

⑤何思源.士大夫教育之恶果及教育改造途径[A].马亮宽.何思源文集:第二卷[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35.730.733.

⑥何思源.山东省政府教育厅教育行政纲要[A].马亮宽.何思源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53.748.

⑦巫宝三.“定县主义”论[J].独立评论,1934,(96).9.

⑧衡哲.定县农村中见到的平教会事业[J].独立评论,1933,(51).22.

⑨何思源.乡村教育之重要[A].马亮宽.何思源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60.

⑩何思源:什么是求生教育[A].马亮宽.何思源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67.768.767.768.

(11)刘克辉.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2007,(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