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会计顶岗实习目的精选(九篇)

会计顶岗实习目的

第1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06

顶岗实习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会计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使得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都把第6学期安排为“项岗实习”。笔者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将学生安排到对口的企业或公司参加顶岗实习,会计专业学生自主联系或由系部联系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学生找到实习的单位,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学生找到适合会计专业的单位,然后和单位签订实训协议。按照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学生确定实训的目标、实训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企业的师傅带领学生完成实习工作。单位师傅给学生写实习鉴定书,评价学生实习的效果。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顶岗实结,从而学生的实习过程结束。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所交的材料还有学生在单位的表现,还有教师到现场对学生实习的了解情况,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考评。

二、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较难找到对口单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很难找到能够一次性容纳为数众多的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单位接收有困难;所以顶岗实习单位目前是由学校牵线与学生自找这两种形式相结合。

(二)学生实习期间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实习单位安全设施不健全,学生上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第二,实习单位疏于管理,学生上班以外在厂区或在社会上发生安全事故。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的顶岗实习秩序,不仅会给实习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给学校带来许多麻烦。

(三)顶岗实习学生和单位比较分散,不便管理。由于学生 实际人数和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实习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有的甚至不在本市或本省,这也给学校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同时由于分散,给学校和老师在联系学生,时时关心学生项岗实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小的困难。

(四)学生自身状况导致实习困难。一是认识上期望值太

高。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三年学习自己已有了不少本事,能为企业创造不少价值,因此非常在乎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如果实习岗位安排没有达到要求,情愿不实习甚至到了实习单位也要打道回府。二是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顶岗实习单位比较重视的能力,如沟通协调、积极的态度与行为、职业道德、持续学习、团队合作、思考与解决问题等,恰恰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薄弱项目。由于学生缺乏具体的会计专业操作经验,学生不能把会计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会计知识不扎实、似懂非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成绩和实习效果。三是很多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多半是被动的学习,学习课程均为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还有实习岗位来说,缺乏轮岗换岗与接触企业核心管理岗位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方面不能全面学习各个岗位的知识要领,另一方面也不能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院校方面的问题。现在,很多院校都在抓学生的就业率,很多高职院校出台了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联系在一起的政策 :“规定必须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毕业生才能去顶岗实习”。但是许多单位可以接受学生实习但不愿聘用,或者是让学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再签合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签不到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能去顶岗实习。但是不去顶岗实习又没有实习成绩。所以这些毕业生就找一些小商店,小公司,花一些钱,让它们在就业协议上盖章,算找到工作了,能顶岗实习了。造成就业率的虚假和顶岗实习的虚假。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只有加强顶岗实习的教育与管理,全面做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综合性会计人才的教育模式,确保高职会计人才教育的质量。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密切关注顶岗实习的效果,尽量缩短教学与就业的距离,使顶岗实习这一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加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2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教学功能;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23-02

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功能是其重要的基本属性。伴随着岗位的工作过程实施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能够大大提高顶岗实习实效,并能有效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在顶岗实习中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技能训练和教学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并通过细化过程管理,使顶岗实习落到了实处。但就整体而言,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工作仍然十分薄弱,许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环节,有“工”无“学”,或有“学”无“教”,使得顶岗实习实效大打折扣,更使一些平时就不善与人交流、且技能水平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任务的学生,想干不会干,想学无人教,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功能薄弱已成为影响当前顶岗实习实效的关键所在。

教学功能设定不足,提高认识是关键

顶岗实习质量是根据顶岗实习环节的功能设定和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来衡量的。功能设定不足,自然难以收到较好的实效。顶岗实习是否应该具有教师主导下的教学功能,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长时间里是模糊的。曾经有人认为顶岗实习就是顶岗工作,学生只要在岗位上工作,就自然会在工作中学习,也就自然会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于是,顶岗实习在其主导方(学校)的功能设定和功效预期上,就已经将教学丢弃了。顶岗实习功能设定不足,缺乏对开展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因而对顶岗实习实施专业教学的要求意愿不强、态度暧昧,甚至认为在顶岗实习中安排专业教学是多此一举。其表现为实习文件中根本没有专业教学上的考虑,既无教学目标和要求,更没有教学内容设计,甚至连实习岗位或工作任务与学生专业都不对口。学生在实习单位做什么事,是否与所学专业内容关联,关联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等,都缺乏明确的要求。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岗位的工作过程实施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任务的链接,缩短从专业到职业的体验进程,从而大大提高顶岗实习实效。因此,必须提高对顶岗实习环节开展专业教学活动的认识,将专业技术知识传授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这是强化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前提。

强化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作用

就职业教育而言,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可称为施教主体;企业因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确立,也逐渐从协办方变成了共办方,与学校共同担当育人任务,与学校结成共同体站到了施教者行列,亦可称为施教主体。此“双主体”,既是办学的双主体,也是施教的双主体。就顶岗实习这一具体环节而言,在校企合作共同体中,企业担当了顶岗实习的主要教学任务,因而,其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校则更多地发挥着主导作用。

然而,在实施中,学校和企业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处于主体地位的企业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除了是生产的主体外,还多了一份施教者主体的身份,不十分了解自己应尽的主体义务和承担的主体责任。他们并不真正关心学生的实习效果,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学生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常见到学生被安排到非技术岗位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根本没有教学目标设计。更有甚者,对学生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学生愿来就来、愿走就走,对过失情节严重的学生也是一退了之,企业的主体作用严重缺失。另一方面,作为顶岗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始终未能把企业当作共同的主体,未能主动地帮助企业确立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不是主动地协助企业创建教学环境,参与教学活动,而是被动地等待,最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是走马观花地巡视一番,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当然,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企业本来生产就很忙,能接收学生实习就已经很难得了,不能再让企业为学生做这做那。

显然,施教主体乏力已成为顶岗实习环节教学薄弱的软肋,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是强化教学功能建设的当务之急。当然,强化企业主体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有赖于企业的利益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统一和紧密结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顶岗实习中克服单纯的依赖思想,深入企业,服务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树立教学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搞好顶岗实习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顶岗实习教学取得实效的基础

顶岗实习系统化设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顶岗实习作为整体实践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应与其他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并在整体设计中彰显自身优势;二是指顶岗实习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自身应该有一个系统化的设计。

目前,顶岗实习的教学设计已成为实践教学整体设计的“瓶颈”。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模式已经成为最具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教学环节应该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循环递进的培养路径,并据此做出各环节有机衔接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对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问题,要正确认识这两种实践教学环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定位,进行科学设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育人合力。但实践中我们常看到,相对于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目标过于笼统,内容内在联系性不强,过程与形式随意性大,与前期课程缺乏从目标到过程、从内容到形式完整而有效的系统化设计,成为影响实践教学整体设计的“瓶颈”。

顶岗实习自身也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所谓自身系统化设计是指根据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工作条件和企业文化等因素,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需要出发,对实习内容、顶岗方式、管理和评价办法等作出的系统化设计。

顶岗实习自身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必然具有明显的教学特征。经过系统化设计的实习内容可能与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不完全一致,也许是对多个岗位的任务的整合,也许需要对岗位工作任务做必要的补充,使工作过程更加完整、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做好这个设计,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和岗位,与企业人员一起经过深入讨论和反复磋商。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确保顶岗实习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而有效的企业资源是做好顶岗实习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顶岗实习拼的是专业对企业资源的占有程度。一个企业资源丰富、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专业在进行顶岗实习设计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样就有可能综合考虑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因素作出最合理的设计,甚至可以准备多种方案以供回旋;相反,就不可能有好的设计,甚至没有设计。我们看到一些院校的不少专业因企业资源匮乏,出现“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不是饥不择食地能联系到什么企业就在什么企业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自找门路交回一张顶岗实习合同了事,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使得顶岗实习难以形成吸引力、凝聚力,使学生无心向学。

顶岗实习应该有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

顶岗实习一般是采用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岗位上完成一定的岗位工作任务的形式来进行的,即顶替岗位,在实践中学习。这也是顶岗实习的本来涵义。然而,顶岗实习是一个过程,顶岗形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顶岗实习从开始到结束,学生经历了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熟练到熟练的成长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顶岗实习的形式也应不断地变化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在顶岗实习的开始阶段,应以跟岗实习为主,跟着看,学着做;待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后,可以进入师傅指导下的试岗实习阶段。此时,学生将有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操作的机会。在学生具有备了熟练的岗位能力后,再进入真正的“替换式”顶岗实习,往往这时顶岗实习也接近了尾声。

伴随着岗位上的实习,还可以根据需要以授课的形式组织教学,也可以实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类似“学习岛”形式的学习活动。

此外,对于在就业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的情况需要视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到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微企业就业的学生采用就业企业与基地企业相关联的办法进行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要避免走入“绝对化”顶岗实习的认识误区。其实,在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上,高职学生是难以胜任自始至终的“替换性”顶岗的。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岗位工作任务过于简单、没有教学设计、把“顶岗实习”简单地混同于“顶岗工作”所致。追根溯源,仍与忽视顶岗实习的教学属性不无关系。

重视顶岗实习的教学属性,加强对顶岗实习的教学研究,切实搞好顶岗实习的教学功能建设,是关系到顶岗实习能否取得实效、能否保证高质量的关键。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请思路,把握方向,搞好顶岗实习的内涵建设,让顶岗实习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静姝,石伟平.简论职业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的困境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7).

[2]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3]沈忠红.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4]赵志群.岗位实习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J].职教论坛,2010(27).

[5]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6]张登宏,方桐清.“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企业学院”进校园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作者简介:

耿壮(1954—),男,山西浑源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与网络技术。

第3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教学 管理

顶岗实习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学生对专业背景和生产实际的了解,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践和专业岗位技能,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和专业基本技术的能力。顶岗实习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增强组织纪律性,增强职业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下面就顶岗实习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各方面做出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1 顶岗实习的分类

1.1 按地点划分的顶岗实习类型 ①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完成的顶岗实习教学。②校内顶岗实习: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室完成的顶岗实习教学。

1.2 按方式划分的顶岗实习类型 ①集中组织顶岗实习:是指由各教学分院统一安排的,以专业为单位相对集中的顶岗实习。②分散顶岗实习:是指学生自己或他人联系实习单位,一般不超过两个人在一个单位进行的顶岗实习。

2 顶岗实习教学的管理与实施

2.1 顶岗实习工作应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进行。

2.2 教务处的主要职责 教务处是管理全院学生顶岗实习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组织、协调、实施和管理全院的顶岗实习工作。研究制订有关顶岗实习工作的政策、条例、规定;审核全院的顶岗实习计划安排,管理顶岗实习相关资料;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大纲开展顶岗实习教学和成绩考核工作的检查;组织全院顶岗实习工作的经验交流。

2.3 各分院主要职责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研室制(修)订和审定顶岗实习计划和大纲;审核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组织制订和落实下一年度顶岗实习教学的实施计划,并报送教务处备案;对顶岗实习过程的跟踪检查和考核;组织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和顶岗实习教学的工作总结;负责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逐步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2.4 专业教研室主要职责 在分院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制(修)订顶岗实习计划和大纲;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人选,并经系分院院长批准;落实学生分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填写“实习教学安排表”报教务处备案;研究制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办法;与实习单位协调好顶岗实习教学的全过程;总结本专业的顶岗实习教学,以及提出改进顶岗实习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5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在顶岗实习前,应根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和实纲要求,熟悉顶岗实习单位的业务、环境、管理和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实习的岗位要求,会同顶岗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执行计划(包括顶岗实习场所及岗位、顶岗实习内容与要求、顶岗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实习报告及时间安排等),经教研室主任同意,主管院长批准,以实习计划和要求的形式提前印发给学生,并报教务处备案;顶岗实习开始前,应发给学生顶岗实习执行计划,指定顶岗实习教材(指导书)等,明确顶岗实习目的、要求、时间安排和实习进程,布置书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应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实习岗位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并请实习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经常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深入实习现场,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强实习指导和考核,及时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日记,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报告;对实习学生加强管理,对违反规定或有其他错误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应停止其顶岗实习,令其返校,并向分院院长汇报,给予相应的处理;经常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并定期向顶岗实习单位教育管理部门汇报顶岗实习情况,争取顶岗实习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注意搞好实习单位与学院的关系;根据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做好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和顶岗实结工作。

2.6 顶岗实习选题管理 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岗位情况,确定毕业顶岗实习报告题目。②所选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选题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训练,也便于对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选题难度适中。③实习报告的内容可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特点予以确定,内容要多样化,应紧密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实际真题真做。④学生确定毕业顶岗实习报告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一个题目不能超过8人。

3 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

①学生应认真学习毕业顶岗实习有关管理规定,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做有损学院声誉和企业形象的事情。按照实践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②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内,应服从毕业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单位。有特殊原因者,须征得学生所在学院同意后,方可安排第二次实习。

4 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

院内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成绩评定意见并给出总评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填写《企业指导教师评价表》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包括考勤、遵纪守法、安全生产、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工作认真负责、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

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满成绩考核依据以下要求进行综合评定:①《企业指导教师评价表》由学院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②《顶岗实习报告》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主任共同评定,占顶岗实成绩的40%。③《顶岗实习周记》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占顶岗实成绩的10%。④答辩成绩占顶岗实成绩的30%,如果毕业答辩成绩不及格,总成绩视为不及格。

5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顶岗实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加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

5.1 毕业顶岗实习安全要求 ①树立“安全第一”理念,重视毕业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②落实安全责任制,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系结合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及时清查各种安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做到预防为主。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齐抓共管,全方位做好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安全工作。④学院、企业、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⑤在毕业顶岗实习开始前,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否则不允许进行毕业顶岗实习。

5.2 顶岗实习过程的安全管理 ①顶岗实习是教学功能在企业的延伸,学院要履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②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接受学院和企业的教育与管理,明确自己既是学生又是职工的双重身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必须遵守和服从企业的纪律及管理,遵守一切安全操作规程。③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工作环境。④学生若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则根据相关法律和约定,各方协商解决。

6 事故处理

①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学院和有关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做好协调工作。②当发生一般财产损害情况时,在场实训教师与学生应保护好现场,并视情况报告学院及公安机关,请求调查处理。③当发生火灾事故时,首先报告消防机关,请求救援,同时视情节轻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救灾活动。④当发生重大事故后,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学院领导报告、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将事故发生过程以书面形式上报学院教学安全工作委员会。⑤学生在非学院安排的实习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院可协助处理,但不负安全责任。

7 其它

①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参加实习的学生应提前填写“分散实习申请表”,经家长签字和分院审核同意并指定指导教师,教务处认定后,方可进行。②顶岗实习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新参加顶岗实习。

8 结束语

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的工作范围、性质、要求、职责、程序、方法等,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景永平.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04).

[2]周登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 2013(10).

第4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 财会专业 顶岗实习 指导 管理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其办学宗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其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而顶岗实习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实习的不可替代性,对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其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通过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完成基本教学实习之后,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获得对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它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其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在于要求实习者在经过一系列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后,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掌握本专业职业技能,以至于达到能完全履行工作岗位的全部职责,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从业打下良好基础。

就财会专业学生而言,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能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掌握和增强会计专业技能,适应岗位角色,展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向企业推介自己,促进就业的顺利实现。因其具有这些重要意义,所以理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企业财会工作岗位与其他工作岗位相比,其工作性质及其工作要求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使学生的顶岗实习较其他专业的顶岗实习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梳理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使顶岗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二、我院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人数少,实习地分散,不利于学校老师指导和管理

因财会岗位对从业人员需求相对较少,导致其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一个单位只要一至二人,学生不可能以集群的方式参加实习。这样,使学生实习区域分散,不能集中实习,“放羊”现象严重,不利于学校老师指导和管理。

(二)单位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和保密性,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接触到财务各岗位的真实账务

财务数据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由于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保密性、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原因,所以目前一般单位招聘财务工作的岗位,要求要有会经验的工作人员,很少接收实习生。一些单位认为接纳实习生会增加单位的负担,担心顶岗实习的学生工作中出现差错,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运行风险。

(三)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情绪“不稳定”,导致“跳槽”现象频繁出现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身份从“学生”转变成企业“员工”,紧张的工作氛围和严格工作要求,长时间简单重复的劳动和枯燥单一的生活,这些与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变化,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对工作厌倦、心理紧张、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导致学生在实习顶岗期间频繁跳槽,也使企业费用成本增加,不利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更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四)学生专业对口实习率低,导致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选择出现了“盲目性,多元化”倾向

因会计岗位对人员的需求量不多,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找到与会计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实习,为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只好去选择文职岗位、销售岗位、服务岗位等职位进行实习,此种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职业技能的掌握。

三、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为使顶岗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根据我院具体情况,作出如下建议:

(一)校企各方重视学生顶岗实习,齐抓共管

一是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宣传和教育。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宣传指导工作,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和作用,做好不怕苦、不怕累的心理准备。二是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家长和指导老师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三是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岗位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尽力为学生能对口实习创造条件。四是校企合作,共编教材,将学校理论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贴近,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二)优化校内实习环境,创办校办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一是通过校内仿真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有效提升。实习过程中可以模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务,让学生能够接触到高仿真的凭证、账簿等实务资料。二是可以通过创办校办企业,如财经学院创办记账公司,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接触到真实账务、双方又相互信任的顶岗实训平台。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结成产学共同体,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对接。

(三)强化指导、管理工作,使学生正确对待顶岗实习

首先,在思想教育方面重视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校内走向社会,要面对现实,作出正确的选择。在社会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指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与情感变化,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正面理解学生诉求,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沟通与消除,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保持着健康、积极的心态。

其次,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管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明确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与要求,要在与学生的交流时间与交流方式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做好对突况的正确应对。另一方面,要求顶岗实习学生须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习周日志以及实结报告;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邮件等方式,随时保持紧密的交流、沟通。

四、结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正确指导与管理,让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学生能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转化为专业技能型实战专才,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在工作中完全能履行其工作岗位的所有职责。我们相信,通过加强对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克服学生顶岗实习中的一些问题,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健康发展,让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就等于就业,而不是毕业就面临失业。

(作者单位为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顶岗实习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加强对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工作,因为顶岗实习其实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是课堂教育的一种延伸。但顶岗实习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会计类专业,很少有企业愿意让实习生接触账目。

一、会计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校方管理松散影响实习质量

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参加顶岗实习是一件既轻松又困难的差事。轻松的是会计类学生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集中在某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进行,老师管理学生比较困难,最多要求实习单位写个评语或盖章了事,很多学生都存在走过场的心理。而困难的是如果学生想通过实习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多实习单位出于对会计工作的私密性,而不允许学生参加具体的业务工作,使得学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企业无法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实习岗位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一般财会岗位只允许一个人进行处理,

而一个普通企业真正所需要的财会岗位只有两、三个而已。因此,会计类专业学生如需要大批量地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学校通过社会关系把学生安排进财政部门或者是银行部门进行批量实习,也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

3.学生自身态度、能力问题

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由学院统一推荐的;另一种是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的。对于自主联系的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在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自身要求不高,往往存在应付心理,觉得参加实习只是走

过场。

学生自身的能力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所以企业管理者还比较重视学生除专业外的其他交际能力,如: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因为会计专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的学生走向会计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是做出纳岗位,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现金,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甚至是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所不容忽视的。

二、解决会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

1.校方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的管理部门要根据会计类专业的特点,要充分听取企

业、老师和学生各方的建议,不能搞所有专业“一刀切”的模式,而要根据会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及完善顶岗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另外,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应实行“双导师制”,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各自的责任,这样,在会计专业方面可以直接由企业的“师傅”来负责传授,避免学生进入企业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来点名。

2.选择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实践和就业等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校可根据现有专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有目的、分步骤地选择信誉良好、专业对口、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接收并负责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关系与社会上的诸多记账机构和会计事务所取得联系,进入这些会计中介机构来得到顶岗实习锻炼的机会。显然这是一个对学校、会计机构和学生来说三赢的模式。

3.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会计仿真实验室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最佳途径是学校自己建立一个校内实训基地。会计类专业学校可以将日常教学与实训、培训、专业业务融为一体,建立会计仿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像进企业一样做账务处理,从登记每笔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制作月报表,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会计实践过程中,比较好地解决了实训、实践条件不足、顶岗实习岗位欠缺的矛盾。但是对于学校来讲还要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资金的到位,否则靠院系和老师的努力是很难开展的。

4.完善顶岗实习成绩评价考核体系

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评价与考核应不同于校内所开设课程的考核,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且严格的评价考核体系。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应用一套完整的手工账册作为最重要的评价结果,再加上师傅和老师的评价以及出勤率,这三项考核按照40%、30%、30%的比重给学员打分,这样做可以

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偷懒、走过场的行为。到期公布考核结果,优秀者给予奖励或者重点向企业推荐,不合格者则参加下一轮顶岗实习,推迟毕业。

高职学院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是近年来才采用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使其职业素质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这种形式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来加以不断完善,使之不断成熟,以便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引起校方、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把会计类学生顶岗实习这项工作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任晓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26).

[2]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11).

[3]梅爱冰,严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08.

第6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顶岗实习 技能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18-04

为了解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尤其是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情况,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 2011、2012、2013、2014 级等四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涉及纺织、服装、染整、平面印制技术,以及数控、机电、计算机、会计等专业,顶岗实习企业所在的地区有广西(22%)、广东(57%)、浙江(4%)、江苏(3%)、上海(0.5%)、福建(11%)、其他(2.5%)等地。发放问卷调查表 400 份,回收 357份。同时,从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技能的培养并不乐观。

一、从中职学校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等于“顶岗就业”。顶岗实习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国外都有成功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但是,中国有些中职学校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简单地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等同起来,实际上变成了“顶岗就业”。从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显示,一些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视同于“就业”。因此,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就业”,学校管理也就逐渐松懈。此时,这些中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羊”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技能培养”的问题要想在学校控制下实施,是很不现实的。

(二)学校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滞后。中职学校设置专业、开设课程严重滞后。其专业设置的程序较为死板,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新生入学后经过两至三年的培养,当满怀信心地走到社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已经饱和,或者是所学知识已被淘汰。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岗位,不得已只能到不对口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据调查,纺织类的专业对口率高,通用类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据对某职业学校 270 名岗实习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突出,完全对口的 57 人,比较对口但不完全一样的 54 人,合计对口率占 41%;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 75 人,完全不对口 84 人,合计不对口率占 59%。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接近六成,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会专业等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口实习的情况更为严重。

(三)学校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差距较大。一是校内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存在较大距离。以电工电子类为例,我们调查咨询了从 2006 年开始担任广西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总裁判长及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裁判近十年的冯守汉老师,他介绍说,由于工作需要这些年几乎走访过广西境内绝大部分学校的电工电子类实训基地,学校的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大多是固定式的模块结构,学生仅用带插头的线对准预留插孔进行简单插接操作即可完成实训操作,方便教学。但是,企业的生产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先进,且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极高,在应用性、技术性、功能性、先进性、操作性等诸多方面实训设备和生产设备均不同。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环境缺少企业元素。校内实训教学的职业仿真环境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学校内的综合实训、现场实习和仿真模拟实践环境宽敞明亮甚至豪华,但缺少企业元素,如企业氛围、企业文化、企业规范、企业标准等,也没有完整的真实环境,设备先进化、企业管理化、系统功能化、人员职业化的实践实习机制尚未形成。

(四)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方式单一。顶岗实习的学生,名义上是双重身份,校企共管。实际上,学校根本管不了。远离企业,不能插手企业日常管理的学校,很难翔实记录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学生考核和评价一般依赖于企业提供的一份描述性的实习反馈表,以及学生的实习报告。仅凭这两份材料,作为学生实习的终极考核依据,作为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的重要凭证。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要求企业和学生分别填写一份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自律程度及安全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适应与学习能力、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每一工作标准下有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等反馈表,该表更多的是进行主观描写,学校则依据考核表作为实习的重要证明材料,发放毕业证书。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出入较大,不能充分体现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

就现今情况而言,中职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考评制度不能适应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各个学校的管理、考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写实性的评价,评价较为随意;并且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很不利于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展开。

(五)岗前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对学生融入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中职学校不重视岗前培训工作,或许是出于条件限制,或是受其他工作干扰而没有对顶岗实习学生在上岗前进行集中、全面培训与动员。

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甚了解,多数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明确,功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较为严重。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但也只是一般性的培训,比如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或注意事项的培训,中职学校无法就某个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岗前培训。没有就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安全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心理辅导、文化知识、职业规划等进行培训。 (六)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职能无法延伸到企业。一是管理不到位。中职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他们还要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不可能长期到实习单位驻留指导实习学生。如果能够安排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在企业留驻时间达到 3 个月左右,那么就可较好地帮助顶岗实习的学生平稳地度过适应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的学校无法做到。二是没有详细、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计划。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特别是技能培养,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怎样才算合格?但是,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制订关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培养的详细教学计划。三是无法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之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企业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解决了多少问题。由于学生多是新手,也考虑到学生的不稳定性,于是把学生安排到简单的、枯燥的流水作业的岗位上,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使其不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学校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希望企业能够配合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技能的培养。但是,此时的合作是企业作主,学校无法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即使学校制订了详细技能培养的教学计划也难以实施。

二、从企业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企业难以批量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实习岗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养成职业能力,职业学校必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企业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能,它是以生产为主的盈利组织,要让企业停下生产、承担批量的学生来顶岗实习,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对企业来说有点勉为其难。首先,社会没有檠校提供能够满足培养顶岗实习学生技能的实习单位。其次,与中职学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满足批量的实习生群体。

(二)企业基本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轮岗机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可能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轮岗训练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往往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从事单调简单的流水线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很少有企业会给学生提供在各个岗位轮流实习的机会。企业里技术含量较高、设备比较先进、涉及核心技术的岗位基本不会向顶岗实习学生开放。

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 29% 的顶岗实习学生因生产需要,得到“轮岗”的机会。轮岗机会少、实习内容单调势必影响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实习成效。学生在单一的岗位实习,缺少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其技能训练也是有限的。企业更多是从中职学校招到一批劳动力,以解燃眉之急,解决用工的需要。学生的身份直接变成了“工人”,这与顶岗实习的初衷是相违背。

(三)企业不愿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学生”来管理。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企业是用人的单位。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由于企业没有教育的职责,因而虽然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是很多企业消极应对,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渠道并不顺畅。即使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后,企业也不按“学生”的身份进行管理,而是将学生混编到其他员工中,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如果学校提出要按学生身份进行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则放弃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据浙江某校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是否愿意接收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时,在接受调查的 50 家企业中,有 21 家选择“不愿意”,占被调查总数的 42%。中职学校推荐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名义上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实际上还是要靠一定私人关系。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都要由企业的用工情况而定,而不是由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来定。

(四)企业把学生顶岗实习视为“顶岗生产”。通过问卷调查,有 81% 学生接受了入职培训后上岗,还有 19% 没有接受入职培训就安排直接上岗。培训的时间有 1 至 30 天不等,内容主要是厂规,或者基本操作要领。特别是一些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流水线中,学生和普通工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差别。有的企业以及中职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理解为“顶岗生产”。所谓的“顶岗实习”就成了企业招聘用人,以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储备干部。中职学校教育的延伸,在这里不存在,更不考虑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不会给中职学校的定岗实习生做相关职业规划。因此,企业对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技能和强化素质的培养不予关注,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就是要求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根本不按顶岗实习计划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靠在工作学习中的自我提升以及企业师傅的指导,企业的定期培训仅占10.6%。因此,大多数顶岗实习的中职生都被固定在某个生产岗位上顶岗生产,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的目的无法达到。

(五)企业视顶岗实习为缓解用工紧张的手段。随着招工难进一步恶化,以及各地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的成本增长比较快,为解决这些困难,一方面,一些企业把招聘新员工的目光投向中职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学生。部分企业打着“校企合作”的名义,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短缺和日益上涨的用工成本困难,从中职学校招聘顶岗实习学生填补企业的空缺岗位。另一方面,学生因是实习生,企业按实习生的待遇支付工资,规避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这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据问卷调查得知,企业安排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80.4% 以上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安排的,只有 19.6% 是根据实习需要安排。

(六)企业培训顶岗实习生的目的是让其尽快上岗。从调查中得知,企业为了让中职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尽快上岗,也会安排相关人员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某校对 270 位顶岗实习学生调查发现: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且效果好的 187 人,占 69.25%;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一般的 44 人,占 16.29%;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差 4 人,占1.5%;企业没有安排专人指导的 35 人,占 12.96%。不过,企业的培训、指导仅此而已。因为它们培训、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上岗、独立操作,而不是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企业没有考虑与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计划相对接,更没有着眼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当这些“新入职的工人”―― 顶岗实习学生,能够上岗、独立操作后,这些“培训”和“指导”也就随之结束。 三、从学生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大多数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功利性明显。学生顶岗实习目的不正确,认为到企业去“工作”、去赚钱,选择岗位主要以薪酬为主。他们没有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技能,没有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积攒职业生涯的动力,却误认为顶岗实习是“挣钱与享乐”。学生的这种功利性的行为,不利于顶岗实习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实习的效果。二是盲目性严重。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清楚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近期的打算、远景的目标是模糊的,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地等待实习。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不屑一顾,但实际情况则是他们缺乏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又无法承担起企业所提供的高技术需求岗位的重担。三是稳定性缺失。一些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少则几天,多则几月就辞职走人。能坚持在同一单位实习半年的学生已不足半数。从调查分析中归纳顶岗实习学生更换实习单位的原因:其一,选择实习单位具有盲目性;其二,学生相互比较待遇的高低;其三,学生难以适应环境,旷工逃避而变更实习单位;其四,因怕苦怕累,因“追求轻松”而变更实习单位;其五,缺乏独立意识,因“从众”而变更实习单位。

(二)自身因素,难以适应顶岗实习的要求。一是没有学好本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对顶岗实习产生巨大阻碍。据调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联系顶岗实习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设备,还是与之配套的工艺都是走在同行的前沿,因此,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比如要求工艺较好、懂英语等。很多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失去这些较好的顶岗实习的机会。即使是个别学生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由于产生害怕、畏难的心理,主动放弃到这些企业去顶岗实习。二是缺乏职业道德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于对企业设备陌生,操作不熟,一方面,由于缺乏培训和指导,直接进入生产环节,还要承担产品质量的责任等,害怕承担责任,加大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从专门学校出来的,理应高人一筹,对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屑一顾。因此,在定位上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就业阶段,更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职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因此,随意离职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挫折教育不够。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企业对其管理一般与正式员工是相同的。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是不可避免的。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反映出耐挫能力不强,一旦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再加上在校期间挫折教育不够,顶岗实习目标又不很明确,人际交往的经验缺乏,种种原因,最后呈现出较差的岗位适应能力。于是封闭自我,感觉孤独;有的选择逃避,中断实习。

四、对策

(一)国家应出台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到目前为止,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企业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一是有利可图,可以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二是被动接收,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但是,不管怎样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生,都没有办法从正式渠道获得国家的政策红利或补贴。另外,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利润,解决了企业的一些困难,但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当企业用工不紧张时,是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这样的话,中职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岗位就非常困难。企业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意味着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为了保证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得到顺利实施。需要制定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政策:一是要在企业的营业执照上注明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或法规,保障企业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得到补助。

(二)国家应出台专门的顶岗实习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的法律责任。现行教育部颁布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中,没有明确学生、学校、企业的关系,各方的权责比较笼统,且不具有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交给学校,其实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到企业去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相关的劳动部门、财政部门等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在校生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学生在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但是,企业又得按企业员工身份进行管理。对于某些中职学生来说,有时会利用这种身份,既不服从企业的管理,也不接受中职学校的管理。于是,在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但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既找企业承担责任,又找中职学校承担责任,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同时产品的不合格率会增加,从而也会增加生产成本,企业面临两难选择。所以,必须从国家层面上,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中职学校、企业和学生各自的责任、义务。

(三)校企之间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互动。学校跟企业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顶岗实习”。可实际上,在校企合作中,合作形式简单,合作度很浅,校企合作仅仅是有一纸合作协议,很多学校和企业合作没有实际意义,校企合作协议便成了校企各自评估的佐证材料,形式主义特别明显。

有的中职学校只考虑学生需要实习岗位,企业则考虑补充劳动力,双方的合作程度浅显,浮在表面,这与提出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相背离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无法建立,双方都没有办法影响对方的决策。比如,企业无法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习制度设计。此外,因为企业一般都有十分繁忙的生产工作,实习工厂一般都有加班,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后,往往都会优先利用这些实习生劳动力,而没考虑如何培养其技能的问题。中职学校则从学生技能培养的角度考虑,想与企业长期合作,其目的最终也是无法达到。

总之,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技能培养是主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校企在学生顶岗实习中技能培养存在的现状及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在这个框架里,有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各自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因为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关乎中职教育的教育质量,事关学校、家庭、企业等多方利益。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培养我国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这关乎中职学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大国工匠顶尖人才,也关乎中国制造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论文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数控技术专业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前五学期以文化课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及校内实训为主,第六学期在企业操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磨练,使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融会贯通,实践技能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得以提升,进而形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不少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成简单劳动或初级打工,对顶岗实习过程疏于管理和指导,甚至出现学校与接纳实习的企业两不管的“放羊”状态。实践证明,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它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学校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对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顶岗实习是一个走过场的环节,学生一旦“进厂实习”,学校就“卸了担子”,不用再去操心,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即可万事大吉,放松了管理。事实上,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因而学校应与接纳实习的企业及时沟通,加强管理,学校绝对不能懈怠,不负责任。

对顶岗实习单位选择缺乏专业性。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学生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获取独立工作的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到全面锻炼。所以在联系顶岗实习企业时必须对实习单位条件、实习环境、内容能否到达实践教学的要求严格把关。那种认为能联系上一个顶岗实习企业已经很不错了、饥不择食的做法不但达不到学校设计的教学目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监管缺失。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己找单位。学校统一联系顶岗实习企业好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这是因为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条件差,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点或者是远程指导,并不能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通过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本没有到实习单位报到,最后通过各种不正当关系获得了实习证明资料,使顶岗实习徒有其名,质量无从谈起。

2.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指导不力

大部分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招收实习生后,常常只是安排两周时间岗前培训,然后将学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开始从事生产劳动。企业只关注他们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产值,而对于他们业务学习、技能提升、思想生活等方面问题却无人问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运转及利益,不可能让大批学生进行轮岗,把他们长期安排到流水线上做操作工,这样一来学生觉得顶岗实习是白白浪费时间,学不到什么。而学校迫于难找实习单位,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安排,明知学生成年累月做“流水”根本学不到技能却无可奈何,最终伤害了学生。

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重缺失

学生对顶岗实习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简单的生产。对企业待遇斤斤计较,尤其是同工种津贴待遇与工人差距较大时,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工作失去兴趣,表现在实习中工作不积极、不配合等。其次是顶岗实习期间游山玩水,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面对艰苦的实习条件和环境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知难而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企业方面的实际状况,稍不随意就要求企业调岗,达不到自己目的就离岗返校等。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

1.有条件地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我院牵头组织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数控及自动化分会为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企业资源。我们选择了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生产任务较饱满的名牌大中型企业和有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单位。在第五学期一开始就邀请这些企业到学校召开校企见面会,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或顶岗实习协议,对优秀学生企业优先签订就业协议,对一般学生先签订顶岗协议,然后通过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决定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对签订协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校内上岗前培训,这样使学生在校实习期间就能得到与未来的工作岗位一致的实践培训机会,使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而对多次面试被淘汰的学生,学校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重新推荐合适的顶岗实习单位。 转贴于

2.优化顶岗实习内容,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顶岗实习之所以处于放任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少顶岗实习教学实施方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岗位职业要求,缺少明确的技能、知识、素质教学目标,顶岗实习中工学相脱离,学生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只知道工作,不知道学习。工余时间学生无所事事,放任自流。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数控技术专业首先明确了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是数控设备操作岗位或其他相关岗位。学院指导教师与企业一起研究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实习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并对顶岗实习岗位特点及每个岗位技能、知识、素养(安全、操作规程等)提出具体的要求。有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改变了学生顶岗实习中只做不学的现状,实现了工与学的有机结合。

3.顶岗实习应由校企联合指导,强调学院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中的管理责任

顶岗实习应由校企联合指导。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主要以技能指导为主。学院指导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担负起更多监督和管理职责,他们要和企业协商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或毕业设计项目进入实习岗位,避免学生到流水线上当操作工;监督学生严格按照实习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顶岗实习学习任务;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不断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

顶岗实习严重地冲击着传统校内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方式。那种封闭式、脱离实际、空对空的毕业设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为此,我院从2010年开始就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结合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通常由企业指导教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也可由实习学生在参加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后,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及顶岗实习内容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内容应以企业行业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以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学院专业教师为辅双方共同指导。这样一来吸纳了校企双方的优势,利用了校企双方在人力、课题选择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1+1﹥2”的效应。

5.加强“校中厂”和实训基地建设,破解实习岗位不足的难题

所谓“校中厂”顶岗实习模式,就是利用校办工厂和实训基地设备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岗位,完成企业一部分生产任务。我院校办工厂在国内同类院校规模最大,能同时容纳400名学生实习,生产的数控磨床系列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地。最近几年学院又重点加大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投入建设,先后购置了电火花加工、线切割、数控车削中心、数控多轴加工等设备,能同时提供四个班学生实习。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和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资源优势,与华星无线电器材厂合作,为该厂完成了固定导轨零件的加工生产任务。利用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高档4轴、5轴数控加工设备以及师资力量为企业及时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了帮助,取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今年初该企业又明确提出派出技术人员并提供刀具和专用夹具与学院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合作加工特殊零件和异形零件。通过“校中厂”和实训基地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和高精度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又破解了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实习的难题,达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第8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以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实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尤其是校外实习由于实习指导教师有限,使得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时难度较高,往往出现诸多问题:

1.1过程考核评价单一,流于形式或者完全没有过程

考核评价根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只需要在学生返校时交顶岗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鉴定表即可评定实习成绩,虽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要求撰写实习周记上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以便随时和指导教师进行互动,但是多数学生仅仅只是应付式的完成各项任务,而教师由于在校工作量较大,只能兼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因此也只是疲于应付式的检查学生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过程指导。

1.2评价主体单一

在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进行考核时,大部分高职院校会结合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意见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评价,但是仅仅凭实习单位的实习意见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得企业参与评价变得形式化,因此需要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1.3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缺乏可操作性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评价结果不客观、不真实,无法有效的考核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情况的优劣程度。

2评价指标设计要求

2.1全面性原则

建立指标体系要体现全面性原则,以全面反映相关影响因素,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标准的某一指标。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原因很多,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指标来衡量,应该从不同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彼此间的联系,全面完整地反映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

2.2科学性原则

在确定指标的过程中划分为,应恰当划分层次,可把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使得指标得出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充分体现科学性原则。

2.3可操作性原则

建立有效的会计顶岗实习评价指标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考核,对其结果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以更好的促进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2.4整体性原则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择既要确保能够全方位的考虑到测评的目标,又要兼顾各个目标间的相互补充配合。同时,在制定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区分重要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避免非重要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干扰,确保评价体系的整体性。

3高职会计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3.1岗前评价

学生在出去实习之前,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学生,教师应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会计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会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各科理论课程考核是否为合格及以上水平,会计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为相关会计课程实训成绩是否为合格及以上水平。

3.2过程评价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扮演了双重角色,他们既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他们顺利的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化。过程考核下设的五个二级指标中,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需要每周将实习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总,撰写周记,以便于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出勤与表现包括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考勤率、学生的实习态度、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空间互动指学生应及时跟指导教师就会计顶岗实习情况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可以及时掌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最新动态。

3.3结果评价

学生结束顶岗实习过程之后,我们应结合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认真查看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企业的一些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学生返校后还需要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答辩,答辩的具体内容都是结合实习报告,围绕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

4高职会计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9篇:会计顶岗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 国培计划 美术学 顶岗实习

根据高校美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工作,教学研究人员和基础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学课程设置时,美术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也比较大,说明实践教学在本专业的重要性,加之美术学专业又是一门技能型较强的专业,所以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在2010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其中在“国培项目”之一农村中小学置换脱产研修子项目,为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同时,又提供给了高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 根据“国培计划”项目要求,农村中小学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学校按照1比1.5的比例选派实习生到农村中小学参加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基于顶岗实习的特殊性,我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宣传、认真组织,顺利了完成了两年的美术学专业顶岗实习计划。在美术学专业顶岗实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为了更好的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完成“国培计划”项目,笔者在担任两年的顶岗实习带队教师期间,对本专业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

一、“国培计划”中我校美术学专业顶岗实习简述

根据“国培计划(2011)”—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在2010-2011年,我校积极组织申报,取得了美术专业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根据项目要求,我们需要按1比1.5的比例派出实习生到农村中小学参加顶岗实习。两年间,本专业顶岗实习的地区包括仙桃、潜江、黄冈以及咸宁市各区县,实习学校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涉及的实习学校50余所。我校根据“国培计划”的相关要求,积极宣传,认真组织,选派了近90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

我校实习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认真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顶岗实习学生。他们的出现,给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带去了新的活力,充实了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力量。在实习学校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美术教学公开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市的少儿美术作品大赛。在2011年元旦,我校和仙桃市杨林尾中心学校共同举办了“元旦文艺汇演”节目。我校实习生的精彩演出给当地领导和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顶岗实习学校分散,给学校的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了一定难度

在湖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项目统一部署下,两年来我校的合作单位有仙桃、潜江、黄冈以及咸宁市各区县教育局,参加培训的教师多为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选派的骨干教师,每个学校每个学科也只选派了1名教师参加培训。自然顶岗实习学校多在农村,主要为镇际和村级学校。如2010年,我校与仙桃教育局合作,仙桃教育局提供的17个乡镇的学校共30所,我校选派了30名实习生全分在了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学校。

实习地区远、实习学校分散的情况,给我校的实习指导工作带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在两年的顶岗实习工作中,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在学生下点前,特组织专班对顶岗实习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学生实习安全、住宿、生活、教育实习等方面展开调查,以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三、置换培训教师与顶岗实习学生交流不够

根据“国培计划”要求,置换培训教师采用的是“2+1”培训模式,培训时间为3个月。因此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份开始,为期3个月。实习生会在骨干教师出来培训前一周到达实习学校。也就是说,顶岗实习学生和所置换的骨干教师只有1周的时间接触和交流。在这一周里,指导教师要向实习生介绍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情况、备课情况、授课内容、组织课堂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则要听课、备课、制作教案等。如此多的环节,对一个顶岗实习生来说,准备的时间相对较少。为了克服此类问题,我校在学生实习前开展模拟实习演示训练活动,以便更快的投入到顶岗实习中去。

四、农村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不足,跨学科实习问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