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灌溉技术主要特点精选(九篇)

灌溉技术主要特点

第1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我县现有水源11196处,其中铁管井5757眼,大口井5143眼,方塘256座,提水站3处,截潜5处,塘坝32座,全县现有水库1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3座,兴利库容3130.13万立方米,现有能发挥作用的水源8217处。

2农业生产现状及灌溉方式

义县农田以旱田为主,2013年粮食总产量14.85万吨。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土地产出率低,抗旱能力差,作物产量受降雨多少及时空分配差异的影响很大。虽然近几年来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使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农业的主要灌溉方式是漫灌,漫灌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很大,并且在灌溉过程中水分蒸发、渗漏的损失严重。目前各乡(镇)没有有效的灌溉设施,一直以雨养农业为主。

3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2009年辽宁省遇到了百年未有的大旱,义县遭遇特大旱灾,致使义县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许多村、屯由于水源工程的缺乏出现了大面积绝收的局面。当地政府和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有了明显的认识。同时,县政府和水利局大力宣传节水灌溉工程优势,提高了当地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认同,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各乡(镇)近年来通过政府、群众积极参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一些乡(镇)已经实施节水灌溉的地块,出现了“旱年不旱”增产增收的喜人局面,提高了农民对节水灌溉意识,有效推动了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实施。

4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及应用

节水灌溉灌溉技术包括滴灌、管灌和喷灌。滴灌技术,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且对地形要求不高。义县的果树、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基本种植在规整、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块,即使稍有坡度,也可以顺坡方向铺设滴灌带,受地形限制因素相对较少。同时结合滴灌技术的特点又可以根据果树的生长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控制,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能有效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因此,在义县果树种植区大规模的推广果树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果树结果率,保证水果的质量。喷灌具有节水、省工、节地、增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节水30%~50%。管灌:管灌输水是以管道代替明渠,采用较低的工作压力将灌溉水输送到田间地块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输水时所需压力较低,出口流量较大,不易发生堵塞。因此具有较高输水效率、节能、节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优点。我县的大田作物种植的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花生,根据我县的气候和玉米种植结构,玉米采用微喷灌与低压管灌结合灌溉方式。微喷灌溉主要集中在玉米播种期和出苗期,低压管灌主要在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利用喷灌技术对地形、土壤适应性强,易于自动化控制的特点,依次对项目区地块进行均匀喷洒灌溉。喷灌技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有利于改善作物局部生长条件。并且与地面灌溉相比,玉米喷灌一般可节水30%~50%,水资源节约效果明显。水灌溉示范项目粮食作物灌溉采用微喷灌与低压管灌结合灌溉方式,经济作物采用滴灌方式。

5结语

第2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水资源的调配、灌溉用水的输送、浇灌和作物吸收是农田灌溉的基本过程。然而在水资源的输送和灌溉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如土壤蒸发、输送渠道出现渗漏等,使农作物实际获得的水量减少,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进而使农作物减产,效益降低。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输送水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减少水的蒸发和泄漏。在灌溉的过程中,使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降低,提高灌溉质量,减少深层渗漏以及地表径流。做到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农田的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从管理的角度入手,采取合理的灌溉方法,提高用水效益以及农作物产量。

1.1减少输水过程水量流失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灌溉技术也不断发展起来。挖土成渠是农业灌溉中所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这种方法较为传统,在输送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蒸发和渗漏的问题,从而导致灌溉用水的浪费和流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输水环节的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1.1渠道防渗。为减少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渠道防渗材料,干砌块石和浆砌块石是目前节水灌溉工程所采用的主要防渗材料。对于渠道较小的混凝土护面,为提高输水流量,可以采用U型混凝土渠道,从而达到减小过水断面的效果。

1.1.2管道输水。导致水资源损耗的因素很多,渠床杂草和水面蒸发就是输水过程中造成水资源损耗的主要原因,而利用管道输水则可以使蒸发的损失降低。采用喷灌、滴灌进行灌溉时,需使用高压的输水管。

1.2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的应用

1.2.1喷灌技术的应用。喷灌技术具有保证灌溉面均匀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管道来输送水资源,在压力的作用下,输送水资源到需要灌溉的农田,接下来使用喷头将水均匀地喷射到农作物上,喷到农作物上的水量较为均匀,因此能够实现节水的目的。

1.2.2微灌技术的应用。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由灌水器、水资源、灌区首部和输配水管网组成,是在滴灌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小管涌流管、滴灌、微喷灌、渗灌等方式。微灌技术主要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灌溉,具有灌水流量小的显著特点,灌水的周期相对较短,一次灌溉的时间长,其优点就是能够准确控制水量,可以直接输送水分和养分到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中,节水效果非常好。

1.2.3步行式灌溉技术的应用。以电力和农用机械作为灌溉的动力是步行式灌溉技术的主要特点,可以提高移动灌溉的适应性,并且能够结合配套的灌溉设备使用。简单的说,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有机地融合了机械化技术和节水技术的优点,所需的配套设施较为简单,流动性和适应性强,采用组装的方式装配机器,能够很方便地对急需作物和地区进行灌溉。该技术还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所需的资金和劳动力较少,同时还能确保灌溉的有效性。

1.2.4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应用。自然降水是灌溉用水的有益补充,雨水集蓄技术有助于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繁荣。通过采用工程措施收集自然降水,并利用管道来输送雨水到田地。该项技术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利于农民种植模式的改变。在干旱和季节性缺水的区域尤为适用,既补充了人畜饮水,又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

1.3节水灌溉的系统制度

1.3.1不充分灌溉方法的应用。为提高单位水量的收益,可以采取不充分灌溉的方式。与之相对比,充分灌溉的方式,其单位水量的收益难以保证,虽然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单位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却不高。

1.3.2水稻的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应用。长期以来,水稻的种植一般采用漫灌和串灌的灌溉方法,使水稻的灌溉保持在较深的水层,造成水肥的严重流失。目前研究的水稻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具有很好的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水稻的薄、浅、湿、晒灌溉就是利用薄水插秧,返青时是浅水灌溉,在分蘖前期保持田间湿润,分蘖后期要进行晒田,水稻拔节抽穗时薄水灌溉,乳熟时要田间湿润,水稻黄熟期湿润落干。

1.4田间灌溉节水处理各种灌溉技术都有其优缺点,而选择灌溉技术的根本原则就是确保农作物生长和吸收的需要,使农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而中耕保墒和麦秆覆盖就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中耕保墒防止水分蒸发是通过切断水分蒸发的毛细管道来实现的,需要在灌溉后将土壤的表层耙松。麦秆覆盖方法减少水分的蒸发是通过覆盖表面来实现的,需要在土壤的表层覆盖上切碎的麦秆。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2.1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根本原则,应根据罐区的具体情况,如农作物类型、农田的水土条件等,科学选择相应的灌溉技术,防止因灌溉技术选择不当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甚至造成环境的破坏。如果资金较为充足,条件较好,可以选择需要较高投资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对于一些投资较小的灌溉技术,如膜垄沟灌技术等,也应该加大应用和推广的力度。根据农作物的类型选取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大田粮食作物,其产出效益较低,因此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时应以地面灌溉为主要方式。

2.2依据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和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就是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压缩耕地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以及扩大耗水较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耗水高农作物的种植而积,以此来选择和确定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单位用水量的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产出。

第3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膜下灌溉技术;新疆;果蔬栽培技术

新疆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光照时间长,降水稀少,而且由于蒸发强烈水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灾害的恶劣严重影响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膜下灌溉技术有着非常多的优势,不仅节水节肥,而且对盐碱地有着非常好的适用性,近几年在新疆地区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通过广泛的实践应用证明,膜下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达20%~50%,非常适合新疆果蔬优化栽培,具有较好的洗盐、压盐的效果,能够极大地促进果蔬的幼苗成活率和产量。

1膜下灌溉技术的特点

膜下灌溉是覆膜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相结合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管道使得灌溉水呈现水滴状,从而均匀、缓慢和稳定地浇灌农作物根部区域,通过合理地调节,不仅保持农作物根系区域土壤最佳的含水量,而且覆膜还能起到减少水分挥发,保持地温的作用。充分将覆膜栽培技术和灌溉技术优势相结合,保证农作物的幼苗成活率,其主要的特点有:(1)节水:原因在于滴灌的过程可调节,采用适量的水达到最好的浇灌效果,实践证明,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内膜下灌溉技术节水率高达44%。(2)节肥:可以将肥料溶解到浇灌管道中,从而直达根系部位,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3)省药:由于水质可控,极大避免了水中微生物的危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4)抗灾能力:由于采用了覆膜和科学的浇灌技术,使得农作物生长稳定,抗灾能力强。

2新疆果蔬优化栽培技术中膜下灌溉技术应用范围

膜下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革命,不仅在微观领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且对于宏观的新疆农业经济和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在推广膜下灌溉技术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其应用的范围,从而提高膜下灌溉技术应用的实际效益。其使用条件如下:(1)应用的地区范围。鉴于膜下灌溉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干旱、地面蒸发量大而且具备一定灌溉能力的地区,本文探索的果蔬优化栽培基本满足了这一条件。(2)使用的作物。膜下灌溉技术首次提出是以棉花为大面积试验作物,实践证明,只要是适合覆膜、穴播的农作物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膜下灌溉技术,例如,番茄、葡萄、辣椒等新疆常见的果蔬作物,但实际应用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果蔬作物的倒茬问题。(3)关于生产规模和管理方式。由于膜下灌溉技术需要管网铺设和稳定的水源,因此,最好具有条田连片的条件,从而方便管理,提高果蔬栽培的优化过程。(4)设备和政策。我们探索的果蔬栽培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给膜下灌溉技术建设过程提供了保障,相关的农具和滴灌器材设备的购置过程均有一定的政府补贴。

3膜下灌溉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膜下灌溉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针对新疆这样的干旱地区,果蔬优化栽培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提高膜下灌溉技术在新疆果蔬优化栽培中的应用。首先,膜下灌溉技术过程中要面临大面积的管道铺设,而且相关的器材非常的多。其一次性经济投资较大,在实际的应用范围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尽管有一定国家政策的鼓励,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由于不同的果蔬品种膜下灌溉技术生产标准还没有确立,例如葡萄、哈密瓜等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还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水分和肥料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阻碍膜下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另外,后期的维修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膜下灌溉技术的相关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漏、断”的现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且对于管道的质量要求较高。最后是长期使用膜下灌溉技术会导致土壤根层的盐碱上移,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果蔬作物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第4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季节性缺水 节水灌溉制度 设计

前言

在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中,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引起重视。但长期以来,节水灌溉制度没有完善的设计方法,虽然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一些基本理论,但实践中仍然按照充分灌溉理论,基本沿用常规灌溉的设计方法,这和实际情况不符。依托863课题“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四川简阳示范点,本文在总结示范点采用的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及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以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为指导,提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方法。

1 四川简阳“863”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季节性干旱较为严重。以四川为例,四川东部丘陵区的季节性干旱就非常严重,很多地区常常是春旱、夏旱连伏旱且十年九旱。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灌溉水成本逐渐提高的影响,节水灌溉、科学灌溉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及高科技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灌溉用水进行科学管理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四川简阳“863”节水示范区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的特点,通过建立农业用水基本信息数据库、灌溉水量监测与农业用水监测系统、动态配水模型,科学合理地对灌区灌溉用水进行了管理。

灌溉制度设计是灌溉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节水措施是节水灌溉制度设计的基础。依据地形、地貌、农业气候等特点结合现有水利设施,该示范区集成与展示有十项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如下:

(1)水稻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2)玉米、红苕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3)小麦、油菜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4)果树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5)渠道、塘堰防渗堵漏综合节水技术

(6)坡面集雨节灌综合节水技术

(7)喷、微灌综合节水灌溉技术

(8)沱江提灌站、万古水库与仙女滩石河堰联合调配技术

(9)小水利工程(库塘堰站池井)联合运行模式

(10)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四水联动调配技术

2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方法

2.1 灌溉制度设计原则

示范区所在地四川简阳属川中丘陵区,旱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水分多数时间处于适宜土壤水分的中或下限,不少时间低于下限,作物或多或少地受到土壤水分胁迫。以往的灌溉制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充分灌溉理论(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内潜在蒸发蒸腾需水量,作物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在适宜水分的上、下限之间)设计的,这和实际情况不符。计算出的灌溉定额比当地高产年份实际采用的灌溉定额要高,而且高的幅度较大。

该示范区灌溉制度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十项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着力于提高示范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时采用了一些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受旱胁迫减产率小于5%。

2.1.1 旱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旱作物需水量计算可采用Jensen对数公式:

(1)

(2)

式中:为土壤水分胁迫修正系数;为相对有效含水率,,其中为根系活动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为凋萎系数,为田间持水率。

根据对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的研究,为了保证胁迫减产率小于5%,根活动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在作物生长敏感期(关键期)应保持在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以上,在其余生育期可低于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0.82以上(轻度缺水,轻微度受旱)。 在节水灌溉制度设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参数修正法,即对农田水分平衡方程中的计算参数按相应节水灌溉技术要求进行修正。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等节水灌溉制度的全部数据。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适合于灌溉管理、大、中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另一种是综合修正法,这种方法直接对常规灌溉制度计算的灌溉定额结果进行打折修正,得出节水灌溉定额,但无法获得节水灌溉制度的其它指标。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合于水资源平衡计算,小型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目前许多节水规划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这里采用参数修正法为主综合修正法为辅的计算方法。

2.1.3 种植结构调整

由于示范区均为提水灌区,特别是沱江灌区,提水扬程较高,渠道较长,灌溉供水成本较高,不适合进一步发展高耗水作物。根据现有情况,对水稻面积进行了控制。

2.1.4 节水措施 旱作物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构成比水稻复杂,一般都是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一起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控制性灌水、秸秆覆盖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种子及根系生长能力、减少棵间蒸发、抑制植株无效蒸发、多蓄雨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果树综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由优质苗木靠接技术、关键期水肥结合沟(点)灌技术、抗旱剂喷施技术和棵间覆盖(秸秆、种壳、杂草、肥料等有机混合物覆盖)技术组成。

2.2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参数

2.2.1 水稻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分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情况对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如作物系数、初始水层、降雨深蓄限、适宜灌溉水层上限、适宜灌溉水层下限等作调整。

2.2.2 旱作物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对旱作物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土壤适宜水分上、下限作调整。

3 四川简阳“863”节水农业示范区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成果 表1 示范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表

采用技术

减少泡田水量

减少需水量

减少渗漏量

综合节水

实施面积

旱育秧技术

35~45%

15~30%

85~95%

40~65%

30%

秸秆覆盖技术

/ 20~35%

15~30%

15%

薄膜覆盖及“强化大三围”技术

20~35%

30~50%

50~65%

30~50%

第5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 园林工程施工; 灌溉技术

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但仍旧存在着资源耗损率相对较高、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等一系列相关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较快增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以及矿产资源等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较大的影响了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因而各行各业特别是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灌溉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提高园林灌溉新技术, 进一步节约园林灌溉用水。

1 现代园林建设对园林灌溉技术提出的要求我国当前的精品园林建设需要植物配置的多样化, 因而精品园林也要依据各种植物对于水分的不同需求而采取多样化的园林灌溉技术, 比如喷灌、微喷、滴灌以及涌泉灌等。通常情况下, 草坪选取喷灌技术, 将散射与旋转喷头相结合, 以满足植物的需水量, 同时对于园林的景观效果也予以了合理的考虑; 而花卉、绿篱以及灌木等较多选取滴灌或者是微喷灌溉技术; 树木则选取滴灌以及涌泉灌灌溉技术。

2 可以满足植物需水并且具有高效节水特点的现代园林灌溉技术

2. 1适用于草坪的喷灌灌溉技术

管道输水以及对草坪进行广泛性的湿润, 符合草坪根系的自然生长分布特征, 相对容易满足草坪对于水分的实际需求量, 并且水分应用的有效率能够达到约85%, 相对于传统大水漫灌的草坪灌溉方式而言, 喷灌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40%~ 50%的水资源, 但是仍旧存在着目前尚不能够合理有效控制的水资源漂移损耗以及水资源的深层渗漏损耗现象。

2. 2适用于花卉、灌木、树木以及绿篱生长的园林微灌灌溉技术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是应用微灌技术设备而组装成为微灌灌溉系统, 从而输送有压水并且将其均匀的分配于田间农作物当中, 利用灌水器(比如微喷头以及滴头) 以较为微小的流量水缓缓对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进行湿润。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灌溉技术, 微灌灌溉有着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2. 2. 1 微喷

微喷的流量较滴灌大, 而相对于大喷头则较小。由于其喷出的水滴较大喷头小, 因而对苗圃幼苗以及花卉的伤害相对较小, 其雾化效果较为理想, 可以有效的形成田间局部湿润性小气候, 适合于树木、苗圃幼苗以及花卉的生长。

2. 2. 2 滴灌

滴灌的优点为流量相对比较小, 其肥料的有效节约利用率可达70% 左右, 而其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率可以高达90%以上, 适合于对树、花卉以及绿篱进行多次、少量、精确的灌溉以及施肥, 可以较好的满足树、花卉以及绿篱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 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 有利于园林灌溉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实施, 并能够较好的节约园林灌溉管理的相关成本, 减少园林灌溉施工的劳动力; 但是微灌技术也存在着诸如园林灌溉施工时的造价相对比较高、对于灌溉水质的要求较高、容易发生堵塞以及对其管理和维护相对比较困难等不足之处。

3 喷灌系统组成

完整的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 首部枢纽, 管网以及喷头等相关部分组成。

( 1) 水源: 主要为自来水, 河、湖水以及中水。

( 2) 喷灌系统的首部枢纽设备。主要包括了动力设备、过滤器、水泵、施肥器、逆止阀、泄压阀、水表、压力表及控制设备, 比如衡压变频控制设备以及自动灌溉控制器等。喷灌系统的首部枢纽设备可依系统的类型、水资源条件以及用水需求相应增减。

3. 1过滤系统

可防止泥沙对喷头等设备的磨损。主要有: 砂石过滤器, 可过滤有机杂质, 多作为一级设备应用; 砂分离器, 过滤无机杂质, 多作为一级设备应用; 网式过滤器, 在水质理想时单独应用, 多作为二级设备应用。

3. 2控制设备

3. 2. 1 全自动灌溉系统

全自动灌溉系统无需人力, 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并依据农作物需水参量可长时间自动启闭水泵, 自动按轮灌顺序灌溉。该系统除管道、灌水器、管件以及水泵、电机, 同时还具备中央控制器、传感器( 其中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雨量传感器)、自动阀以及电线等。

3. 2. 2半自动灌溉系统

存在手动的控制属于半自动控制, 定时定量的控制器控制为半自动控制。灌溉制度当中的灌水时间, 灌水延续时间以及灌水周期均通过人工决定, 其合理性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密切相关。

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可较大提高水利用率, 合理节约淡水资源,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较人工灌溉而言, 喷灌相对比较均匀, 可以进行集中控制, 能够提高约20%~ 30% 的水资源利用率; 可满足植物需水量, 提高产量,改善生长状况; 可较好的节约灌溉管理相关费用。

较定时定量自动控制器灌溉而言, 中控灌溉可据每日蒸发量进行编程灌溉, 有效的满足植物需水量, 从而进行精确灌溉。中控灌溉还可外接多种传感器, 比如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 可对灌溉系统的程序进行监控以及修正。较定时定量自动控制器灌溉而言, 可节约30%的水资源。

3. 2. 3管网

可输送压力水并将其分配于草坪灌溉区域。由多种管径管道组成, 比如干管、毛管以及支管等, 通过相应管件以及阀门等设备, 将各级不同管道连成一管网系统。现代灌溉系统较多采取的塑料管为PP- R 聚丙烯管、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等。其承压力随管壁厚度以及管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通常为0. 4Mpa~0. 6Mpa, 地埋喷灌供水管的水压可达0. 6M pa级甚至1Mpa级, 选用时需注意此方面的相关问题。

4 结语

较为成功的园林工程灌溉系统, 需要合理的规划及设计, 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经济而稳定的水源、合理的灌溉技术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在进行施工及安装的过程当中, 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 在未经设计人员许可情况下不要擅自设定系统, 损坏其合理性。园林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园林灌溉系统要进行周到的维护, 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灌溉系统方可更好的为现代园林绿化而服务。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灌溉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提高园林灌溉新技术, 从而更加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最大程度的发挥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灌溉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绿水,汪建华.浅谈发展我国节约型园林的技术途径及管理对策[ J].生态经济, 2010( 15)

2 林勇兴. 生态建设及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 J].中国水土保持,2010 ( 1)

3 达塘. 现代园林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初探[ 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 8)

4 杨挺博. 蓄压节水点灌技术在园林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7)

5 聂磊. 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2010 ( 14)

第6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75-02

宁波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据计算,宁波市水资源总量7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加上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由于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不够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5,,节水潛力巨大,因此农业发展走节水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宁波市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全市农业用水状况。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作物(种植业)灌溉用水、林业(茶、桑、果等)用水、畜牧业(猪牛羊及家禽等)用水。农作物灌溉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除了天然降水还不能够满足正常需要而进行补给的灌溉用水量。其大小不仅受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作物种类、土壤种类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是用水大户。1980年全市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02亿立方米,占全市年用水总量13.96亿立方米的86%,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推广,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社会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占总用水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工业用水量、城乡生活用水量却快速增长,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限制了农业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这也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之路。

2.全市节水灌溉设施现状。目前,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3.7亿立方米(含河道),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269.4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3%;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77.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61.1%。各县(市)区在低产田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设了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了管道灌溉、渠道防渗、灌溉用节水阀门、泵站节能改造、排水降渍、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0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249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87.6万亩,低压管灌面积5.7万亩,喷微灌面积23.4万亩。

3.全市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应用模式。(1)节水灌溉工程性技术。渠道防渗。其糙率小、流速快,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输水管道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虽一次性投入较高,但综合经济性能仍优于明渠。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以均匀地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至2010年底宁波全市喷微灌累计受益面积已达到23.4万亩。微灌。微灌是比喷灌更省水的灌水技术,到2006年末,全市喷微灌设施累计受益面积已达10万亩。(2)节水灌溉非工程性技术。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简单说就是“薄灌水,常露田”。这种方法,使水稻田有一半时间湿润而无水层,使水稻根系既有水分,又有氧气,促进水稻生长,并在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1998年开始,全市进行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不同,形成水种湿管、直播湿管和旱种旱管三种方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入21世纪,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宁波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推广高效新型种植模式,把大面积高耗水农作物退出种植结构。而以蔬菜、瓜果、豆类等耗水较少、高效经济作物取代。早、晚稻由1990年的448.1万亩稳定调减到目前的180万亩左右。而耗水量较少的经济作物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节水增收明显。

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基础研究滞后。高效农业节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宁波市过去对单项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较多,对农业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研究欠缺,难以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特别是至今缺少适合宁波市特点的规范标准、衡量和度量节水效益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虽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几种农业节水的模式,并在前几年进行了试验,但面对农业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尚难提出全面规范的技术标准,导致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节水灌溉设备的生产和产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节水灌溉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2.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力度不足。目前,节水推广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助外,农户自己要负担三分之一,负担较重。近几年宁波市虽然非常重视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由于投入不足,一些灌溉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小规模种植管理模式制约喷微灌发展,先进灌溉设施建设速度偏慢。宁波市以往建设的农业节水工程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与效益农业、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先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较为缺乏,现有喷、滴灌等高效、先进节水设施灌溉面积仅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比例还不高,全市尚有近40%的农田由大量农户分散经营,面积小而不成片,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相互制约,喷微灌推广使用面临较大困难。

4.推进高效农业节水政策不完善。各地对农业节水的配套扶持政策研究不够,如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农业节水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如何用经济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政府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哪些保护扶持政策,以及对粗放用水应实施怎样的约束机制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发展。

三、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支撑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推广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农业生产节水、增产、增收为总目标,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建立健全节水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及高效用水管理体系。各地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建设一批区域性农田水利示范镇(乡)和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以推进高效农业节水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行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1)针对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要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配套、更新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加快高效节水设施灌溉工程建设,以高新节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喷、微灌等工程建设,把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提升传统农业档次,适应节水农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来抓,因地制宜发展露地固定喷灌、露地(设施)滴灌、露地(设施)微喷灌、设施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工程建设。(3)大力推广农艺、生物节水技术,以高效、高产、节水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重点,积极调整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及配套技术,探索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技术,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方法、新技术。

3.研究制定扶持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或实行低息、无息、贴息贷款金融政策和经济补贴,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农田节水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将推广高效农业节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计划,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4.开展高效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高农业节水科技含量。科技创新是高效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科技创新,要认真总结宁波市和国内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试验与推广,为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的研发,研究、生产符合宁波市农业节水实际需要的技术、产品,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5.建立完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随着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对其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原则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建立专管与用水户组织相结合的水管理队伍,建立行之有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9

2.李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实,2007(1)

第7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measures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Xinjiang area are the probl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Xinjiang area.

Key words: Xinjiang irrigati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5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农业灌溉科学化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而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新疆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新疆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

1新疆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属内陆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00 毫米, 年蒸发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是典型的干旱戈壁沙漠地区, “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是其显著特点"新疆共有大小河流570余条,河川径流总量为882 亿m3, 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冰川雪水和大气降水, 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2 m3。在现有水资源利用的状况下, 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实际需水量为495 亿m3,总缺水32亿m3 ,缺水主要为农业灌溉。新疆是农业大省,农业年均产值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强, 农业用水缺口日益突出。然而, 由于新疆财力薄弱、国家优惠政策缺失, 新疆节水灌溉建设发展缓慢, 远不能适应新疆农业大发展,各族农牧民增收的需要。截至2012 年末,全疆田间高效节水面积已达2000万亩,仅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30%。

2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与地区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工程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节水灌溉技术与新疆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适应。虽然新疆在近年来,引进了很多节水灌溉的技术,也在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和试验,但仍然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节水灌溉发展模式。这种区域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对于节水灌溉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是节水灌溉得到充分落实的前提条件。

2.2节水技术发展单一

部分节水项目发展较好的示范区,所采取的节水措施比较单一,往往只注重工程方面的节水技术应用,而不注重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的共同发展,节水管理也没有同步到位,使工程节水技术与措施没能得到更大的效益发挥资金短缺。

2.3资金短缺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投资是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解决,而现行的一些节水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节水灌溉的技术发展要求。另外,由于现行水价基本只能维持水成本50%多一点,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较多,落实较少,不同程度影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2.4管理不到位

通常水管理机构的末级部门都设在乡镇级,也就是只负责管理斗渠以上的配水。而喷灌、微灌、滴灌以及其它地面灌溉工程等通常分布在农田,由于农民的节水意识较淡薄,加上管理的介入不彻底,所以单独依靠水管单位来实现节水设施的全效发挥,往往效果不佳。

3改善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基本措施

3.1灌、排渠系配套, 合理利用地下水

新疆灌区因降水稀少, 蒸发强烈以及排水工程不配套等原因, 开灌后都不同程度存在盐渍化问题, 因此灌排渠系配套是灌区必备的条件。由于我国建设投资是国家管骨干, 地方和农民管田间, 结果许多灌区骨干渠系建成几十年, 地方资金不到位, 田间配套未完成,发挥不了灌区应有的效益, 这种体制需要改革, 否则半拉子工程难以避免。灌区应重视井渠结合灌排方式, 使灌溉水和降水得以重复利用, 既可节水又可防治土壤盐渍化, 但地下水的开采应注意采补平衡, 控

制超采。近年来天山北坡一些灌区, 采用井渠结合都取得了上述实效, 但也不同程度的发生地下水超采现象, 必须采取措施,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力求采补平衡。另外, 新疆南疆塔里木河灌区, 利用地下水很少, 土壤盐碱化严重, 应适当开采地下水, 补充渠灌用水不足, 并可改良盐碱地。

3.2因地制宜、合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疆在节水灌溉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内地中的两湖、两广地区,节水灌溉模式相对单一,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探索多种节水模式联合使用的途径。

滴灌、喷灌、微灌节水技术已成为新疆目前最主要的节水技术。

由于新疆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的不均匀性, 以及耗能较高, 决定了发展喷灌的局限性。

滴灌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已在新疆各植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疆已成为我国在大田应用滴灌面积最大的地区。膜下滴灌技术已在沙漠、戈壁、荒滩上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疆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的全面启动和精准农业战略的实施, 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 节水、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与常规沟灌相比, 可节水50%左右, 增产15%~25%, 肥料利用提高约15%, 每公顷节水增效约1500元, 人均管理定额提高3~4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采用该节水技术有效避免了深层渗漏, 抑制了地下水位上升, 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改善。

3.3加大资金投入

节水灌溉的资金和设备投入不足,是现阶段阻碍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程度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积极引进节水灌溉设备,鼓励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从而推动节水灌溉产业化,让农民真正从中获得实惠。只有节水灌溉走向了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的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新疆许多地方政府都在技术推广和资金投入上作了很多工作,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3.4建设和完善管护机制

节水灌溉推广、工程管护机制以及农业水价的改革需要进行科学的结合。要间接新疆的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充分低发挥用水者协会、水管单位的作用,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渠道系统改造工作,规范农民用水协会建设,并且结合节水灌溉措施

的推广,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备,推行农业水价的改革,全面的推动节水灌溉的实施和发展。

4结语

第8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节水增效示范区建设、末级渠系改造、水权转换等工程项目和管理项目,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区,逐步推行了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动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

1.我国节水灌溉现状

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模式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等方向发展。此外,地下滴灌技术近年来也发展较快。由于任何一项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此,普及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的方针。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和缺水地区实施了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起步较晚,目前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农田面积在总灌溉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我国农田的节水灌溉的潜力非常巨大。

2.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给压力也随之增大,对节水技术的改进、推广和创新越来越迫切。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主要从工程和农艺两方面考虑。

2.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重点解决水量蒸发和渗漏损失问题,通过工程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推广改进了多种技术措施,将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地面灌溉新技术等成功应用于绝大多数省市,对水资源有效利用意义重大[1]。渠道是我国农业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其防渗技术是提高水利用率、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不透水层的不同材料可分多种类型,较常见的有粘土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沥青防渗以及砖石防渗等等。低压管道输水的特点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具有设备简单、投资较低、输水效率高、节约土地等优点,主要应用在北方机井灌区,对北方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引进喷灌技术,目前已发展到28个省、市、自治区。喷灌节水效果显著,灌水均匀,土壤不易板结和盐碱化,同时也可有效地改善田间局部小气候,利于作物增产和实现种植机械化、产业化。但喷灌同时也具有易受风影响,设备折旧较快和一次性投资较大等问题。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渗灌和涌泉灌等都属于微灌技术,各种技术具备不同的特点,但整体上都有省水省工省肥、耕地利用率高、灌水均匀、避免土壤盐碱化等优点。另外,对地面灌溉进行改进和创新,采用新型技术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如采用长畦分段短灌、间歇灌溉、地膜覆盖、波涌灌溉、水平畦田灌溉、激光平地等,这些措施近年在新疆等多地区研究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2.2节水灌溉农艺技术

应用农艺节水技术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水农艺技术包括耕作技术(蓄水保墒)、作物合理布局、抗旱作物栽培技术、覆盖保墒技术、控制性灌溉和作物调亏灌溉技术、土壤保水剂、化学调控及生物技术(抗旱品种选育)等。目前,农艺技术普及性较好,其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但是我国在生物技术、水肥耦合高效利用等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有些落后,需更多钻研和重视。

3.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灌溉要求系统化、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向精细化、自动化、可操作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在技术上,逐渐将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测量监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节水灌溉领域,深入研究非充分灌溉、精细农业等技术;应用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实现灌溉自动化;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在管理上,结合国情现状,发展高效节水管理技术和系统,研究节水灌溉管理模式的适用性、选择条件和规范化管理办法,在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创新。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4.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也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节水灌溉技术,形成好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环境。

4.2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我国实际

一是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 自动化方向发展。我们在追赶国外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水土不服。二是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4.3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2]

由于我国地面灌溉量大、面广,需要采用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问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4.4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及其他先进的节水技术

非充分灌溉技术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领域,我国于1986年开展了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缺水地区受到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充分灌溉理论将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四水”转化理论等高新节水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创建新的灌溉理论及技术体系。此外,我国目前正在开展“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等相关的课题研究。如果能在农业节水中推广应用“3S”技术,产生的节水效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前,国外还出现了地面浸润灌溉、坡地水管灌溉、土壤网灌溉、绳索控制灌溉等新的节水灌溉技术,这些都对我国的节水灌溉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此外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是一种可研究的方法,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用性是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5.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用水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工增收和区域水资源平衡,对改善生态环境、拉动了节水灌溉设备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灌溉技术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对策

1.我国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分析

1.1农田渠道防渗技术

当前我国的农田灌溉的输水方式主要是渠道输水。水资源利用在传统的土渠输水中其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4-0.5之间,相差仅为0.3,绝大部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都因为渗漏或者蒸发而损耗掉了。农田灌溉用水的损耗主要也就在渠道渗漏中存在。现代农田灌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之后,渠道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相比之传统的土渠输送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此外,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之后其熟睡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改观,这有利有农田生产季节化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我国目前采取的较为有效的主要的节水灌溉措施之一。

1.2喷灌

(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 水可以当2m3 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 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1.3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2.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地面灌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诸如膜上灌、涌流灌溉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仍将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最主要的趋势之一。同时,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进行水平畦灌、田间灌水设施自动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现代精细灌溉技术将成为地面灌水技术发展的趋势。

(2)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

(3)逐步应用与推广现代高新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体系。近年来,节水灌溉不断涌现新装备、新应用技术以及灌溉新理论,包括智能化的集成节水装备技术、应用3S的精细灌溉技术、应用多项目技术系统集成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以及非充分灌溉等新理论。

(4)由单项技术向综合技术发展。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已开始重视研究节水综合技术,将工程技术、农业/艺技术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节水高效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

3.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1)简述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要加强在农业节水防时尚的推广。这方面可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旱育稀植、秧苗抛植、覆盖地膜、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料等有效措施,以提高农田土壤对自然降水的储蓄能力。此外,还可以引进一些耐旱品种以及旱地作物进行在中,调节土地作物种植结构,这也是当前进行水资源有效节省的措施,在干旱缺水的区域应该加大推广范围。

(2)因地制宜,按照农村发展实际实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科学合理规划摆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农田灌溉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土地开发科学分期及注重实际效用的原则。站在全局的角度,从长远发展的方向上做好每一次的决策,严格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管理,确保这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问题,是工程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及经济健康增长的问题。节水灌溉技术一旦不能让广大农民得到好处和实惠,也就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中,要注意技术的改进,也要根据我国农业分布地形,比如山地丘陵地形,井灌区、旱地作业区等,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节水灌溉技术,该做什么样的技术改进。这样,才能将节水灌溉措施真正落实到农业遍布反而区域。

(3)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意识。农田灌溉用水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走节约利用水资源这一发展道路。在日常的生活用水中,在工农业的用水方面,必须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急存在,加强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都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的进行循环用水的习惯,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杂志、简报、宣传条幅及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将以往的喷灌式灌溉法和漫灌法等用水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的节约用水形式,鼓励人们的节约用水行为,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作物种植栽培上,积极推广节水农作物,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水计划并付诸实施,让全社会都参与到节水灌溉中来,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加强农田节水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及改造。随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其相关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节水灌溉设备的制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中新的增长点所在,成为一项新的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俄新型技术。在改善我国现有的传统灌溉方式上应该保持兴修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库的方式,同时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的改造。结合我国各省市农业分布发展的具体情况,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技术的更新一定会依托于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和改进,因此,在改造以往旧材料旧设备的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对高智能型的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让节水灌溉技术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区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及农业用水量均远小于世界平均占有量。目前,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相比之下,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均落后于世界水平。为提高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作物有充足的供水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学习和借鉴国外节水灌溉技术成果,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