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现场分析方案精选(九篇)

现场分析方案

第1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字】工作总结;设计问题;仪表专业

引言

2014年4月29日,神宁集团年产5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聚丙烯装置顺利中交。本人于2013年11月17日到达宁夏现场,并任驻现场仪表专业设计代表一职。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因为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场工作的经验与之成正比。在现场发现了一些设计及施工问题,希望以后在设计中注意到并加以改善。

1、挤压楼顶层仪表桥架的设计问题。

挤压楼顶层有两个料仓,料仓底部各有4个称重仪,称重仪的供电电缆及信号电缆需要接至控制室;料仓顶也有少量仪表,其信号电缆需要接至控制室或添加剂系统。综上所述,需要进入主桥架的电缆量不多,8根主电缆即可。

原设计中,想利用料仓底部与楼板之间的空隙,通过穿线管接至仪表主桥架。当时收到的条件为:料仓底部与楼板之间有450mm的空间。而施工现场真实情况却是只有大概200mm的空间,如图1-1、1-2中所示。通过此处的电缆信号有本安、非本案及220VDC供电电缆。应设计规范要求,本安信号与非本安信号线路应用隔板隔开,也可采用不同汇线桥架。且现场情况不方便穿线管的施工。因此此处的穿线管改为仪表桥架,中间使用隔板把不同类型的信号电缆隔开。

解决方案:

(1)改为使用桥架,并把桥架本身的高度做相应修改,能安放电缆并盖板即可,如图1-2中所示。隐患:当料仓装满粉料时,称重仪内的弹簧会被压缩,料仓高度会下降,有可能压到仪表桥架上,轻者磨损电缆,重者压断桥架及电缆,导致仪表信号中断。

(2)在建筑5楼的墙上水平开孔,桥架沿外墙翻上至楼顶(脚手架已经拆卸,不宜施工,所以选择第一方案)。

设计时,应避免从设备与建筑的空隙中走桥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施工,且会有隐患。高层建筑的桥架应尽量避免从建筑外走,由于仪表桥架施工后还有敷设电缆,还要为桥架盖板,后期已经拆除了脚手架,不方便施工。

2、现场仪表阀门的朝向应方便检修人员操作及检修。

当设计时,仪表专业会向管道专业提出阀门条件,有阀门尺寸、执行机构、操作空间及管线内介质等工艺参数。管道专业接收条件后再分配布置管线。而到场的仪表阀门会有部分差异,比如执行机构的大小。它有可能是不对称的,例如当操作面板或电磁阀朝向为右侧,阀门的气缸在阀前会占用较大空间。

由于管线内介质是有流向的,阀门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安装。而到场的仪表阀门的执行机构是与阀门一体的,其操作面板或电磁阀朝向在仪表生产出场时已经被固定。因此导致部分仪表阀门的操作面板或电磁阀朝向不利于检修人员操作及检修。

一般情况只需要把阀门的执行机构调转方向即可,施工队可以自己做,也可通过厂家指导安装。但是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当阀门的气缸或执行机构不是在阀门正中间,调转时,会占用更多的空间。比如气缸在阀前占用较大空间,当调转方向后,气缸在阀后占用较大空间。在装置区管道是很密集的,空余空间都不多,管线在阀后很近的地方就转向上,调转阀门的执行机构时就与之产生了碰撞。

现场解决方案:阀门位置挪动,整体沿管线往前移。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责任在制造厂家,而有些国内的制造厂家制造精度不够,有些业主会选择国内的制造厂家,问题就总会出现。为避免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在设计初提条件时,应对执行机构的大小,操作空间等预留多一些余量。

3、仪表桥架挡住设备的检修空间。

现场施工时,结构专业施工队未按图纸增加横梁,而当仪表专业施工时,结构专业的施工队已经撤场了,仪表专业施工队就认为不方便按图纸施工,且在仪表设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修改桥架,导致仪表桥架挡住设备的检修空间。

解决方案:增加桥架支撑,并按图纸修改。

主要问题:沟通不足,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设计时应仔细地走一遍桥架,凡桥架转弯、抬升、降低或穿墙和楼板等处认真考虑桥架支撑,及时向结构专业提条件,包括埋件、立柱和开孔,且会签时应格外注意。设计文件中,设备的检修空间需要保留,并详细绘画桥架剖面,包括桥架规格、高度、方向、桥架编号或电缆内信号类型、桥架支撑立柱及托臂、附近其他专业桥架及管道简图。桥架转弯、抬升、降低或穿墙和楼板等处需要标注距离附近的立柱、横梁或墙面的距离。

在现场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且应注意施工顺序。最好在管道专业施工基本完成后再敷设仪表桥架,这样能最大程度避免桥架与管道专业的碰撞。在建筑结构专业和管道专业施工基本完成时,要在现场注意关注有关仪表专业的埋件、横梁、立柱和开孔等。

结论:

仪表专业敷设桥架和安装仪表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很多问题是设计人不了解施工情况,做设计时想当然导致的。这次现场工作完成以后,总结了一些现场工作经验,对本人以后的设计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设计规范必须遵守,也要考虑人文因素,增加设计深度。做到设计文件符合规范要求,争取使得施工队看图纸一目了然,且方便施工。

参考文献:

[1]HG/T 20507 - 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2000(11):47-132

[2]HG/T 20512 - 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2000(11):235-254

第2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血痕;血迹种类;现场重建

一、对作案时间的分析

血痕因其自身的物质含量和性质的特殊性对分析案件时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血迹的凝结程度、颜色变化及理化鉴定等方面对现场血痕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作案时间。

1.根据血迹的凝结和干燥的程度。案发现场的血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凝结干燥。通过对血痕凝结程度的观察可以推断血迹遗留的大致时间,进而推断作案时间。血泊经过时间与血痕现象之间关系表述如下:0.5~3小时,血泊的面积不在增大;3~4小时,血泊边缘厚度较薄的区域表面开始结成薄膜,轻触有涌动感,逐渐干燥,从表面上看较为湿;4~8小时,干燥由血泊的边缘向中心发展,面积逐渐扩大,中间是浓缩状的血液,水分进一步减少巴掌大的血泊基本干燥,扇面大的血泊1/3 至1/2干燥;8~12小时原已干燥的那部分血迹干燥程度进一步增加,手指触之无粘稠感;12~15小时,大的血泊大部分干燥,剩下中心血泊部位尚未干燥,周围干燥的部分进一步干涸,血迹有硬感,与客体紧紧黏贴在一起;24小时,此时血迹边缘干燥的血迹出现冰裂纹,裂纹大小不一;24~36小时血泊普遍发生烦躁裂纹,边缘部位的血迹逐渐与客体相分离(客体表面越光滑越容易分离),干燥的血迹呈细小的块状翘起。

2.根据血迹颜色的变化。血液从人体中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逐渐遭受破坏,血红蛋白变为正铁血红蛋白,再变成正铁血红素,因此颜色也逐渐发生改变,从鲜红色--暗红色--红褐色--褐色--绿褐色--黄色--灰色逐渐变化。

3.根据血清氯的渗润测定分析。血迹中的血清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基质周围渗透,利用硝酸银和氯的反应对血迹进行处理,可以推断出血清氯扩散的程度,从而推断血迹遗留的时间。

4.根据其它方法分析时间。溶解度的测试、分光光度测定、白细胞过氧化酶的检查等等也是目前推断血迹遗留时间的一些方法。

二、对作案地点的分析

利用血痕对案发地点进行分析具有简便、直观、准确的特点。根据现场血痕的种类、形状、位置等因素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第一现场,是否存在移尸等现象。

1.根据血迹的种类对作案地点的分析。血迹按其形成机制结合形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10种类型。(1)喷溅型血迹(projected bloodstain)是指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血迹,其喷溅的动因是动脉血压驱使。(2)抛甩状血迹(cast-offbloodstain)是指沾血的物体运动时在载体上留下的血迹,其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呈弧形,如挥动沾血的器械、摆动出血的肢体等。(3)溅落状血迹(splash bloodstain)是指物体碰撞在表面有血液之处或者表面沾血的物体与其它物体碰撞时向四周溅散所形成的血迹,如出血的肢体坠落与地面发生碰撞等。喷溅状、抛甩状、溅落状的血迹多是在打斗过程中形成的,若是在案件现场发现此类血迹,极有可能会是案件的第一现场。(4)滴落状血迹(drop bloodstain)是指血液呈自由落体运动于载体上形成的血迹。一些案发现场有时可以根据现场遗留的滴落状血迹来分析作案人的行走路线,从而分析判断案件的发案地点。(5)流柱状血迹(flow bloodstain)是指血液受重力的影响,沿物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的血迹。现场的流柱状血迹可以反映出尸体的变化,通过分析血迹的方向位置是否是自然重力形成,可以判断出是否发生移尸的现象。(6)擦拭状血迹是指沾血的物体以碰撞、触摸、擦蹭等运动方式直接与载体接触所成的血迹。(7)转移状血迹是指沾血物体的特殊形态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在载体上所留下的血迹。擦拭和转移状血迹往往是作案人在作案后急于逃离案发现场或是受害人反抗或是求救时所遗留的,通过将其与案件现场的其他物证相联系,可以判断现场的作案人的来去路线,判断准确作案地点。(8)浸染状血迹是指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体(如衣物、纸、土等)上所形成的血迹。在案发现场,通过分析沾有血迹的物体是否是案件现场的物品,可以对是否为案发现场做以初步判断。(9)稀释状血迹是指血液被其它液体混合后形成的血迹。(10)血泊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以杀人案件为例,对于血迹的分析应该和尸体受到的开放性损伤结合在一起,根据对流血量的分析可以分析是否有移尸的现象,从而判断案发的第一现场。

2.根据血迹的形状和位置分析案件地点。在一些暴力类的案件中,确认第一现场对尽快破案有重要作用,而现场血迹的分布对于找准作案现场提供了依据。例如在一些难以确定作案地点的案件中,可以根据血滴的方向,喷溅血迹的方向及血泊的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出准确的作案地点。

三、对犯罪分子的刻画

(1)对犯罪分子体貌特征的刻画。在一些现场保护较好、痕迹物证较多的现场,可以根据作案人留下的的血迹痕迹分析作案人的体貌特征。例如可以根据现场血迹的分布分析作案人作案的经过,从而进一步分析作案人的体力状况,可能从事何种行业。另外,也可以根据血手足印的长度来判断作案人的身高,对其体貌特征进行初步的判断。(2)分析犯罪分子和受害人之间的关系。对在现场血迹的分析有也可以判断出犯罪分子与受害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及其对环境的熟知程度,从而可以缩小侦查的范围。例如在某杀人案中,侦查人员发现在门后遮挡着的胶合板墙壁上溅有一滴米粒大的血迹。这滴血迹证明作案时门是关着的,结合犯罪现场,不论是推开门还是关上门,这种门都会发出很大的响声。若是陌生人被害人听见声音一定会起身或是呼救,但是从现场受害人的姿势可以看出当时受害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受害的,由此推断出是熟人作案。

四、对案发现场的重建

1.判断案件性质。在自杀、交通事故、高坠等案件等特殊案件中,可以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分布状况来判断案件性质。例如在枪击案件中可以通过检查被害人手部血迹的分布及其周围的血迹分布是否自然,有没有被遮挡的迹象就可以初步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

2.分析作案过程。(1)对作案人行走方向的分析。犯罪现场血迹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圆形,接近于垂直角度滴落所形成的,在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或是慢速运动时可以形成;另一种是椭圆形,是以一定的角度撞击物面时所形成的,在案件现场较为多见,其边缘呈一定的毛刺状,被称作“锋芒”,其于人体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2)对出血点位置的判断。出血点位置就是血源的位置,一般是指出血或者溅血时刻的血迹原始位置。通过对血源位置的判断,可以分析当时受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从而判断案件的经过。要判断出出血点的位置,首先就要对血滴角度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角度计算出出血点的高度和位置。(3)攻击次数的分析。人体每受到一次攻击就会有一次血迹的喷溅,出血点的数量和攻击的次数往往是一致的,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出血点的数量和攻击次数。

综上所述, 血迹对现场分析和破案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案件时,不仅要树立整体观,重视血迹的范围、形态、种类、大小, 数量、方向, 以及血迹与血迹、血迹与其它痕迹物证、血迹与尸体、血迹与承受客体之间关系等,同时要结合尸体上损伤的分布范围及特点,全面地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真实准确的重现犯罪过程,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第3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由于受到现场环境气氛的影响,产生出临场特殊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语言、行为和神态等在作案现场和人们头脑意识里留下了特殊的痕迹。这些痕迹被称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侦查人员通过对嫌疑人心理痕迹的追溯、分析和研究,推断出犯罪分子的心理动机、心理状态,从而推断其身份、职业等相关特征。本文以作案现场物质的转移、作案人的行为依据、现场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引入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探究。

1从物的增减追溯心理痕迹

犯罪行为一旦产生,必然存在犯罪现场。犯罪现场也必然较原状出现物质的转移和增减。现场增加的物质就是遗留物,减少的物质就是损失物。分析犯罪现场的物质增减痕迹是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痕迹的重要依据,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极为重要的机关和线索,是心理痕迹分析是否准确的重要依托。侦查人员应做好对现场物质痕迹的收集、归类和整理,仔细勘察现场一切与案件有关的细节,包括物品、现象、气味、声音等所有物理现象、自然状态,全面细致的做好登记、提取、整合、汇总,为下一步的心理痕迹分析工作做好基础。

11从现场损失物追溯犯罪心理痕迹

现场物品的损失情况可以折射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实施目的。损失物如果是贵重、价值高的物品,可能嫌疑人是为利益而动,推断出嫌疑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基础;如果贵重物品放置得很隐秘,又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嫌疑人熟悉作案场所,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由损失物的体积大小、数量和重量分析还可以推断出案件的作案人数及是否使用交通工具,作案前是否预谋商议等犯罪心理痕迹;根据现场的破坏程度查明并无明确物品损失的现象,可推断犯罪心理痕迹,疑犯可能是恶意报复。

12从现场遗留物追溯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现场遗留物品种类繁杂,办案人员应独具慧眼找到其中与犯罪分子有牵连的物品,如犯罪行为人的随时物品、使用工具及犯罪分子的身体分离物等。通过它们追溯嫌疑人的身份、身体特征和作案心理。他们是案件证据的主要来源,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侦查人员应依据遗留物的方位、特征、联系等分析犯罪心理痕迹,推断出作案人当时的心理状况、遗留物品的原因,进一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特征。如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外形特征、年龄职业等。如由嫌疑人使用的烟具,可推断他的吸烟习惯,烟的种类可折射出作案人的消费能力,还可以从现场留下的作案工具,推断其职业、技能、生理特征,如果有嫌疑人使用的衣物、用具、遗留的血迹、气味等,都可以进一步追溯出有用的依据。

特殊情况下,犯罪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留物,侦查人员不能从中发现任何线索,这也意味着嫌疑人作案时动作熟练,不犹豫,心理素质较高,心态稳定,可由此推断作案者是惯犯或累犯,做事老练,有经验,也可能是知情人或内部人作案,熟悉作案现场。相反,如果现场一片狼藉,痕迹较多,则说明嫌疑人极度紧张,情绪和心理极不稳定,可能是初犯。

2从人的行为追溯心理痕迹

犯罪分子作案时为了达到实施目的必须选择一种手段,使用一定的工具,帮助他完成。对于经常作案的惯犯来讲,他已经拥有了成形的想法,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模式,轻易不会改变,侦查人员可以通过作案人的作案手段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推断嫌疑人的内在心理原因以及作案时的心理斗争。犯罪分子使用的工具,表现出的技能,可以体现出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行为方式,作案时的情绪、心态、个性等心理痕迹,高技术、高技能的使用还可以判断嫌疑人的智慧水平、职业特征,便于侦查人员追溯其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常常有一些反侦查的行为,如为了掩盖其作案事实,进行部分遮掩;还有的人为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想方设法地对现场进行改变,有意地进行伪装来逃避责任和打击,甚至不惜破坏现场,这些脱离正常思维的反常理行动更暴露了嫌疑人的真实心境,侦查人员应透过现场的表征,查出真相,揭开嫌疑人真实的面目。从嫌疑人的行为分析可推断作案人的心理阴影、违法经历、知情特征等基本情况,更利于缩小侦查范围,找准断案方向,刻画出嫌疑人的真实背景特征,进一步挖掘出其心理痕迹。

3从环境的条件追溯心理痕迹

分析犯罪分子在作案时的心理活动,除了考虑到其有习惯性思维驱动和刻意主动性的思维驱动之外,还不能忽视嫌疑人的下意识或者说无意识的行为驱动,这从嫌疑人对作案现场的环境选择上可略见一斑。犯罪分子在系列作案中,不自觉地呈现出很多相同和形似性的作案环境选择,如选择同一时间、相似的作案地点、周围环境布置极为相似,嫌疑人进入和逃离的线路选择相似等,这些无意识的选择是由于犯罪分子在之前的案例成功后,当时采用的行为方式在大脑皮层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刺激,在后来遇到类似场景和相似条件时,会继续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指导其思维,采取类似的行动。侦查人员应把握住这一特点,进行串案分析或合并类似案件的侦查行动,提高侦查效率。分析案例时挖掘作案人选择作案现场时对现场的位置、人流量、自然条件的优劣等因素的内在心理痕迹,从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展开深入的调查。

第4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文种特征

1.概念

营销策划方案是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销售之前,为使销售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各种销售促进活动的整体性策划文书。

2.作用

营销策划是针对某一客户开发和某一产品营销而制作的规划,它的任务是为将朦胧的“将来时”渐变为有序的“现在进行时”提供行动指南,由此而形成的营销策划方案则是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蓝本。

3.特点

营销策划方案必须具备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强烈的针对性、突出的操作性、确切的明了性等特点,即体现“围绕主题、目的明确,深入细致、周到具体,一事一策,简易明了”的要求。 结构模式

1.种类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因其策划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大型优良客户营销策划方案、重大项目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调查策划方案、产品推介策划方案等等。

2.结构

营销策划方案的基本结构是:

第一部分:营销策划方案封面

在这部分内容中,策划者需分项简要概述以下内容:

(1)营销策划的全称。

基本格式是:××银行关于××××营销策划书

(2)营销策划的部门与策划人。

营销策划:××银行××分(支)行客户部

主策划人:×××、×××、×××

(3)营销策划的时间。

××××年×月×日

第二部分:营销策划主题和项目介绍

根据不同的营销策划对象(即营销策划项目),拟定各自所应围绕的主题。营销策划主题是整个营销策划的基石和内核,是营销策划的基本准绳。在阐述营销策划主题的基础上,要对策划的项目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项目的概况、项目的进展、项目的发展趋势等。 第三部分:营销策划分析

营销策划分析可以是逐项分类分析,也可以作综合分析,视策划的具体情况来定。

(1)项目市场分析。

宏观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走势、资金市场情况等等。

项目市场状况。主要包括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客户对商业银行新产品或服务的潜在需求、市场占有份额、市场容量、市场拓展空间等等。

同业市场状况。主要包括同业的机构、同业的目标市场、同业的竞争手段、同业的营销方式、同业进入市场的可能与程度等等。

各种不同的营销策划所需的市场分析资料是不完全相同的,要根据营销策划需要去搜集,并在营销策划中简要说明。

(2)基本问题分析。

营销策划所面临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生成原因是什么?其中主要原因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何确定,出发点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采取什么方式解决?等等。

(3)主要优劣势分析。

主要优势分析:围绕营销策划主题,将要开展某一方面的市场营销活动(如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市场促销、广告宣传等),拥有哪些方面的优势,主要是自身优势(即自身的强项)分析,也应考虑外部的一些有利因素。营销策划就是要利用好有利因素,发挥出自身优势。分析优势应冷静客观,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要实事求是。

主要劣势分析:主要劣势分析就是分析与将要开展的市场营销活动相关联的外部一些不利因素和自身的弱项、短处等。营销策划就是要避免和化解这些不利因素,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错开自身的弱项。

主要条件分析:主要条件分析就是分析将要开展的市场营销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包括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须创造的条件,逐一列出,逐一分析,以求得资源的最佳利用与组合。

第四部分:营销策划目标

不同项目的营销策划,有各自不同的营销策划目标,而营销策划目标大多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所组成。拟订营销策划目标,要实事求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第五部分:营销执行方案(即保障措施)

制订营销执行方案,是营销策划的重头戏,是对市场营销活动各道环节、各个方面工作的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和逐一布置与落实,是营销活动组织、开展的脚本。

制订营销执行方案应考虑以下问题: (1)理顺本次营销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关系;(2)把握本次营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3)确定本次营销活动应采取的策略;

(4)弄清楚开展本次营销活动可利用的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与条件,确定好策划预算:(5)本次营销团队人员的组成,各参与部门及人员在本次营销活动中所应完成的任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充当的角色;(6)开展本次营销活动 的监控、反馈机制和传导系统;(7)完成本次营销策划任务的时间安排(分阶段任务);(8)开展本次营销活动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与应急措施;(9)对本次营销活动的考核奖惩方式。

写作指要

撰写营销策划方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要突出买点。说服是策划方案的本质特征。每个策划方案一定要有独特的买点,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心动,以说服领导采纳。

第5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网上审计,即在审计机关所在地点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起可靠的网络连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对外投资、财务收支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业务管理等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做到动态审计与静态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时提供审计监督服务,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一、审前调查全面了解企业信息情况明确审计目标

网上审计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其信息化水平越高,实施网上审计的效果就越好。SDJC及大部分下属单位财务系统采用ORACLE软件,业务系统有收入结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与SDJC联网后,可以采集并浏览这些数据,通过非现场审计完成一部分审计工作。

对一个集团公司来说,全面掌握它的信息并不容易。不管是财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它只是众多信息中的一部分。审计组在审前调查中采取多种渠道大量获取各种信息,一是从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上获取与SDJC有关的重大事项,了解企业对外展示资料和披露情况,为审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二是获取企业基本信息的手册,了解各下属企业的股份组成从而明确企业性质,为审计事项的定性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三是获取三年财政部报表软件及基本财务数据,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四是通过审计署法规软件等查阅并综合被审计单位所适用的行业政策、法规;五是查阅被审计单位基础资料、党组会议纪要、董事会会议纪要、总经理会议纪要等,与相关人员座谈。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可以在审前调查中抽出一周时间来进行上述工作,这是现场审计需解决的内容。

取得上述资料后,由审计组组长和各审计小组负责人统一查阅,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线索,再将资料拷贝给每个审计人员,并在审计组内结合有关财经法规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大家都能很快熟悉有关资料,在审计中就能随时关注这些线索,如对外投资过大和委托理财等问题线索就是通过此方法分析而得。

二、确定审计实施方案明确现场和非现场审计内容

网上审计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应如何操作还在探索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具体的、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网上审计的审计方案应该与常规审计不同,应该突出网上审计的特点。审计方案中除了应明确审计目的、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审计方法、人员安排、分工以外,还应合理分配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任务,明确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内容、时间安排、目的等。

我们认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是网上审计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审计和审前调查阶段都需要确定。比如,在审前调查阶段,现场审计需要完成的是搜集内部控制资料、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取得被审计单位承诺、查阅被审计单位会议纪要、取得会计报表及辅助资料等,非现场审计需要完成的是对电子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基础性中间表和分析性中间表并进行总体分析和类别分析、进行初步个体分析等。在审计阶段,现场审计需要完成的是对数据分析报告的线索进行核实并完善个体分析、完成观察座谈盘点等必须现场完成的任务、核实原始凭证等并进行审计取证、完成审计报告等,非现场审计需要完成的是结合审前调查和现场审计情况完善数据分析并加强进一步总结等。非现场审计中可以结合电话询问和网上信件等方法进行事实核实。

在组织安排上,可以考虑建立分别适应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组织管理。一是审前调查分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分电子数据组和综合信息组,电子数据组由计算机业务人员和若干审计业务人员组成;综合信息组以审计业务人员为主。各组人员具体组成由审计组长会议讨论决定。现场审计时,电子数据组负责电子数据变化情况了解和相关数据调整等;综合信息组负责了解企业制度、会议纪要、会计报表资料等。非现场审计时,电子数据组负责数据检查,保证从网上审计软件生成审计必需的总体分析和类别分析图形;综合信息组负责对图形进行总体分析和类别分析,提出分析结论和问题线索;二是审计时分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分电子数据组和延伸调查组。电子数据组由计算机业务人员和若干审计业务人员组成;延伸调查组以审计业务人员为主。各组人员具体组成由审计组长会议讨论决定。资料整理组负责针对延伸结果和个体分析模型修改软件有关情况,并针对软件适时情况及时向延伸调查组沟通;延伸调查组负责对具体问题线索进行核实取证,并针对延伸情况进行个体分析。

此外,非现场审计要保证审计地点和审计时间,审计地点可安排在联网审计室,审计时间安排和审计管理视同现场审计,并与现场审计一样给与相应的后勤经费保证。各小组方案和各人的审计计划、审计数据需求说明书、审计数据说明书、数据分析报告和延伸建议书作为重要附件,共同形成审计实施方案。

三、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实现审计档案数字化

审计档案作为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直接记载和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既具有重要的鉴证作用,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我们积极推进网上审计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适应网上审计的现状,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保管档案,转向开发利用审计档案,不断总结档案利用工作的成功经验,以业务流程文件资料为载体,设计档案流程图,使审计档案发挥了价值。

纳入电子档案管理的电子文档包括:审计方案(含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工作底稿、审计日记、被审计单位与财务管理有关的电子数据等。在网上审计现场结束时,我们注意完善和规范与财务管理有关的电子数据、电子工作底稿等电子文档,以适应电子档案的要求。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几个方面

第6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命案现场;痕迹检验;法医

1、引言

命案现场的勘查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勘验与检查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法医命案现场勘查,对于分析和识别被害人的身份揭示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被害人的联系,以及分析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等有着重要作用。法医和痕检技术员本身都是现场勘查人员,尽管分工不同, 但工作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进行命案现场分析重建和发现、固定提取痕迹物证,如何能做到协调部署,统一合作从而提高现场勘查的质量和效率, 是当前命案现场勘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就是对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的分析与运用,痕迹检验有助于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事发”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并据此推断出犯罪嫌疑人在整个现场中的作案过程,甚至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区分犯罪嫌疑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可见,站在刑事科学技术尤其是痕迹检验专业的角度,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与检验,是侦破命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痕迹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表结构、物体增减、位置变动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痕迹。痕迹物证是整个证据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大量的犯罪信息,分析和利用现场勘查中的痕迹物证,对我们侦破这种案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痕迹检验能够提供有关犯罪事实的信息,提供作案方式的信息提供某人与犯罪现场之间联系的信息,分析犯罪的时间、作案人是否作案的可能性等;提供犯罪分子个人情况的信息,验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书面证据的可靠性。

3、法医检验

命案现场勘查必须有法医参加,法医在命案现场勘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医不仅要参与命案现场勘验、尸体检验,还要对现场上的物证进行分析、判断,进行命案现场重现的推断。另外,现场分析也是案件侦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判断案件性质,能否破案、能否快速破案的关键,法医的参与也必不可少。法医命案现场勘查,往往能够对刑事案件的特定事有助于分析和识别被害人身份。而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往往是侦破命案的首要条件。法医的现场勘查一方面有助于揭示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被害人的联系,按照物质交换原理,犯罪人在实施杀人的过程中,往往会在现场遗留下血迹、精斑、唾液斑、毛发、皮屑等生物检材,被害人的毛发、血液往往也会附着到罪犯的身体或物品上。这就暴露了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分析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法医命案现场勘查所获物证的存在形态可为分析犯罪嫌疑人进出犯罪现场的路线、案件发生的经过等提供依据。

4、如何使痕迹检验与法医工作更好的协调工作

命案现场勘查中法医工作是重中之重,法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命案现场勘查的成败。而同时提高痕迹物证的分析与运用又是侦破命案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协调好痕迹检验与法医工作,是命案现场勘查中重要的内容。

4.1做好现场协调部署

如何才能在现场勘查中更好的合作,这对法医与痕检技术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掌握对方的基本业务知识,法医要了解技术员的基本知识,反之亦然,这样才不会在繁琐的勘查中,忽略到细节,消除对方工作中出现的空白。现场勘查的指挥员是刑事现场勘查任务最要的人员,勘查中反馈回来的各种情况都要集中到这里,综合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安排,所以指挥员是勘查能否以正确方向进行的主要因素。其勘查内容包括指挥法医、痕检技术员进行勘查并汇报情况。掌控法医与痕检技术员的勘查进度,并掌握法医与技术员的基本业务知识。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对法医与痕检技术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意见分歧作及时判断。

4.2尸体检查时以法医为主

尸检之前要在现场进行初步的尸表检查,以防搬运到尸检中心尸体的原始状态以及尸置无法复原,所以在尸体检验之前要全方位的拍照固定,以及详细的绘图记录,指挥员在此时也要全程指挥。

4.3明确痕检技术员与法医的工作

痕迹检验和法医的虽然分工不同,然而有共同的目标,由于法医和技术员的日常工作存在差异,所以在命案现场勘查中,往往形成法医只要干好法医的活,技术员只要干好技术员的活,不考虑对方的工作,这种思想和作风万万要不得,因为现场是唯一的,两者都是在为勘察现场服务,目的都是为了提取物证,还原作案过程,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但是由于工作的重点不同,往往只重视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东西,忽略了一些对方比较重要的东西,所以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都要有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及时沟通,这能更好的服务于勘查。

4.4法医与痕检技术员要做好沟通

二者之间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论证。案发现场重建是现场勘查的最终目的,在分析现场的过程中,法医与技术员要根据检验结果和自己的综合判断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特别在法医给出尸检结论以后,如果痕迹技术员有不同的意见,要积极的讨论,现场是唯一的,技术员对现场的分析和血迹的部分要以尸体损伤为依据,尸体的死亡原因也要结合现场,不能孤立的只谈法医或痕检技术员,只有把双方的勘查结果和分析意见综合才能提高分析深度和准度,还原现场。

4.5寻找发现痕迹物证的过程中要以痕检技术员为主

痕检技术员与法医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如果有痕检技术员与法医需要共同提取的物证,需要共同研究,统一协作,在实际的现场勘查中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在同一物证的表面既可能留下犯罪嫌疑人的脱落细胞又可能有嫌疑人的手印,而通常情况下提取手印后,脱落细胞便无法提取,这种情况应先看看能否采用无损方法的提取手印,如通过照相提取手印,然后再由法医提取生物物证,如果遇到二者不可兼顾的情况,应选择最有价值、最有把握成功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提取。

4.6痕迹检验判断第一现场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判断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一起命案可能具有多个现场,每个现场都会隐藏许多信息,要查清犯罪事实就必须找到与案件有关的每个现场,特别是第一现场,从而在第一现场中寻找破案线索,划清犯罪嫌疑人的界限。对犯罪现场有关的人身和物品法医应积极参与,才能全面细致的做好勘查工作。

5、结束语

刑事侦查工作担负着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日益严峻的犯罪形势和狡猾的犯罪分子,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和法医要分工不分家,要相互提醒,相互照应,不能忽略其中的一方,这样才能对现场有完整和正确的推断,重现犯罪过程,分析作案特征,为侦查破案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 教学模拟 交易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案例部分和证券实验模拟交易三大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出现了许多如复杂的股权结构(如股权分置)和多样化的资产重组等等金融现象,已经成为现有的《证券投资学》不能覆盖和尚未解答的前沿问题;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势必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应该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育的

平台,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构想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介绍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够全面理解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

证券投资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市场上的证券品种,进行对比,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

3.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并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构想

1.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目的及内容介绍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1)证券模拟交易的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由板书、投影、PPT到现代的多媒体,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2)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内容介绍

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本部分课程以我系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为蓝本安排课程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

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

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3)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

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②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三、教学效果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生通过课堂以及课下对教学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和模拟操作,真正地开始理解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并且在研究中能够提出问题,具备讨论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用所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诸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经济政策进入了应用性分析,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齐瑞宗.谈实践教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1,(11).

[2]王晓渝.案例教学法在证券投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6.

第8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职教育;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依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能够满足中职院校培养营销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要求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过案例形式就难于清楚地表达出来。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将所持观点变得更趋完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案例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课堂气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案例分析多是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由同学自己去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中所涉及的行业、企业及产品有很多是同学的生活中接触到的或是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4.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案例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分析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采用大量的真实事例作为分析的对象和内容。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事实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中。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大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恰当与否,既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1.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1)精选案例。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全面了解案例主题,把握教学知识点。在案例选择上要尽量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目标明确、描述客观、虚构合理、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重在要有利于学生思考、讨论和参与。

(2)设计话题。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会出现秩序的混乱。为此首先精心挑选案例,拟订思考题,确定组织形式和方法。其次为学生思考创设知识储备的提示范围和加强事先预习。针对可能出现的怪答案、完全不正确的答案思路设计一套解决的方案。

(3)学生分组。为有利于案例分析讨论的全面展开,可以让彼此兴趣爱好相投、性格特点相似的同学自由组队,使讨论气氛融洽,发言无拘无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弥补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考虑到讨论效果,每个小组4-6人一组比较合适,多了会缩短小组成员发言或交流的时间,达不到沟通思想观点的效果;太少了则不利于相互讨论启发,集思广益。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共同推选出小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全体成员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为了便于讨论和互相提问,各小组在教室里按顺序就坐,这样做也方便平时过程性考核的记录。

(4)讨论形式。在课堂讨论案例时,为了使讨论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每次以一个小组的发言为主,其他小组成员就发言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或发表个人观点,然后对两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既可以达到全班交流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2.案例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师选择好案例后,应充分分析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准备解决方案;教师还应提前给学生分发案例资料,并把讨论的问题、基本要求告诉学生,指导学生阅读案例;要求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前必须认真地阅读案例材料,对营销活动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能够准确把握,这是进行案例讨论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学生,学生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小组主要观点,特别是课堂发言的小组,还要对发言的方式、内容进行准备,其他小组还要准备对发言小组提出问题。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师生教与学所作努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合作以发挥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这个环节,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主讲到讲台上陈述小组观点或现场展示策划方案,其他成员补充,配合其它方式,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班上其他同学就两个小组表达的观点进行点评或提问,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的观点及掌握的资料进行解答,若不能解答,可请求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

(3)点评与总结。学生发言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表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重视其见解和观点。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同时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以利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挑起争论的“事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教师点评时,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进行简单判断,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讨论能够继续,比如“还有什么可替代的方案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者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评议,让学生尝试总结辩论,进而明确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具有独到之处,是否还存需要改进的环节等。

(4)指导撰写报告。案例分析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创新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让学生在个人分析及与他人讨论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案例分析报告质量评定分数,记入成绩,以此激励学生踊跃参与。

三、案例教学的运用

虽然案例教学法有诸多的优点,在教学中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其重要性,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没有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无从下手。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有效地结合,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法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加以运用。对刚入学的新生,由于他们刚刚接触企业管理知识,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分析问题能力有待于培养,因而整个课程中一般以两次为宜,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一次。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增加案例教学的次数。以32课时课程为例,四次左右为宜,如分别在《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讲完之后各进行一次,期末时再进行一次整个课程的综合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徐国伟.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体会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1).

[2]武文珍.案例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01).

第9篇:现场分析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场遗留物;犯罪嫌疑人画像;方法和步骤

1 现场遗留物概述

现场遗留物是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在现场留下的其自身携带的物质物品。现场遗留物为侦查活动提供线索,可以为认定罪犯等提供依据,甚至还可为警犬追踪和鉴别提供嗅源。可见,现场遗留物可以应用于侦查实践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现场遗留物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可疑作案工具:如刀斧类、匕首类、剪锯钻钳类、枪支弹药类、毒物等。2)可疑人身物:如人体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人体气味、以及血迹、毛发、唾液等生物检材。3)可疑携带物:如衣帽、手套、烟头、火柴盒、纸张票据、食用的残余物以及包装袋等。4)可疑附带物:如泥土、植物根茎叶、花粉、油漆、油垢等。

根据其物质形态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定的大小、形态的宏观物品。如现场遗留的刀具、衣物、烟头火柴等;另一类是物小、量少、辨认价值不大的微量物品。前一类物品,一般在侦查实践中比较重视。但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侦查措施的流失也相对比较严重。加之作案人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前一类犯罪遗留物的发现提取难度也将随之加大。相反,后一类物质则不容易被作案人破坏,其也将成为我们新形势下侦查工作的一个重点。

2 刻画犯罪嫌疑人概述

刻画犯罪嫌疑人,亦称“犯罪嫌疑人画像”,即通过现场勘查情况及侦查讯问等工作对犯罪嫌疑人分析,以描绘出其大致的情况,以供侦查机关及时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方法。通过对犯罪人的刻画,可以缩小侦查人员摸排范围,甚至提供比较准确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在案发不久,如果能迅速对犯罪人进行准确的刻画,并据此进行设卡阻截或者排查,将大大加快侦查破案进程。

刻画犯罪嫌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涉及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相对比较广泛,加之笔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加以穷举。故在此仅从其主要的三个方面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外貌体态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特征。

3 如何利用现场遗留物

3.1 必须充分重视现场遗留物的发现提取和利用

现场遗留物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已被多数侦查人员认可,但仍有不少人对此认识不足。特别是现场遗留的一些大众化物品,因为利用价值不到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因重视不够而造成工作被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现、提取现场遗留物。做到:1)及时、客观、全面、细致的发现提取现场遗留物;2)及时进行现场访问,确定发现物是否为现场遗留物;3)在提取现场遗留物之前要详细记录,固定他们的原始状态;4)对遗留物要加强保护措施,及时登记,妥善处理。

3.2 必须对现场遗留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现场遗留物因其种类、性质、使用程度不同,反映出的特征和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的现场遗留物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利用。1)从现场遗留物的种类进行分析。现场遗留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不同种类的现场遗留物,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服装类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作案人的年龄、身高、身份、职业等;对工具类的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来源、性能、分布范围等;对其他生活类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作案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通过分析,对作案人进行充分的刻画。2)从现场遗留物的产地、性能、使用、销售范围进行分析。常见的现场遗留物往往是有正式商标的产品,这类物品因使用量大,分布广泛,特征少,侦查活动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但对这类现场遗留物只要认真梳理,照样对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依据。3)从现场遗留物的使用程度进行分析。有许多现场遗留物,虽然是常用物品,但由于长期使用,产生了一些特殊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可以刻画作案人的动作习惯、爱好、居住地等,而且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将现场遗留物和其他同类物品区分开来,为以物找人创造条件。4)从现场遗留物包含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有许多现场遗留物不是完整的物品,而是一些微量的物质和碎片,如泥土、杂草、金属碎屑、碎纸片等等,这些物质看起来量小,普通,但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特征,只要我们找出这些特征,就可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用现场遗留物刻画犯罪嫌疑人方法步骤

4.1 收集

现场发现与收集遗留物的渠道比较广泛,主要通过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进行与开展,以及现场搜查等侦查措施的运用加以实现。犯罪遗留物的收集不仅应该注重宏观遗留物的收集,也应该注重微观遗留物的收集。

4.2 犯罪嫌疑人画像分析

犯罪嫌疑人的刻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2.1 犯罪嫌疑人自然特征

刻画犯罪嫌疑人自然特征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衣着特征、冠带特征、习惯和爱好等。刻画作案人的自然特征可以根据犯罪遗留在现场上的物质信息可以对犯罪人不同的人身形象特征进行刻画。

4.2.2 犯罪嫌疑人心理特征

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是内在的、隐蔽的,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行为是外在的、暴露的。但犯罪人心理活动特点必然在犯罪行为中暴露出来,表现在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之中。刻画心理特征主要是分析作案人的文化意识、道德品质、人格类型、犯罪经验和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分析作案人是否属于人格异化、心理变态以及属于何种异化变态。另一方面,要对人格正常者,分析其实施具体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侦查人员通过现场遗留物的解读,可以刻画出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判断犯罪人作案的动机、目的以及作案过程中或作案之后的心理状态,为案件的侦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现场遗留物的特征,进行犯罪嫌疑人的刻画,对侦破一系列案件、串并联案件精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实现侦查途径的优化,达到侦查效益的最大化亦有重要的价值。

尽管犯罪人心理特点的刻画在侦破一系列案件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该领域研究的不成熟与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在当前我国相关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关于不同案件犯罪行为的统计数据严重不足,统计的方法也不规范。因此,对犯罪人进行犯罪心理特点的刻画,应采取谨慎、适度的原则。

4.2.3 犯罪嫌疑人社会特征

刻画犯罪嫌疑人社会特征主要涉及:职业、社会身份、生活状况、前科情况、以及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作案人数等。

1)职业的刻画

犯罪嫌疑人由于长时间从事某种行业,逐渐形成一系列反射链系统,即形成自己的一种职业习惯特征。嫌疑人在作案的过程中无论有无意识的支配,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物质、物品。

2)社会身份的刻画

社会身份的刻画主要涉及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地位高低,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等。根据现场遗留的身份证件、行业标志等,则可以直接指明作案人的社会身份,甚至指明犯罪嫌疑人。

3)住所、地域范围的刻画

住所、地域范围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状况、活动地范围等状况。通过对现场遗留物所反映的产地、性能、销售渠道等方面信息的解读,对于判断犯罪人所处的地域范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特征的刻画包含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要根据现场遗留不同种类的物品,刻画出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特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犯罪现场上遗留的血迹的种类、血迹的多少、分部情况,可以推断犯罪人受伤的情况、估计作案人数等。

用现场遗留物刻画犯罪嫌疑人,即给犯罪嫌疑人“画像”。通过现场收集到遗留物分析,同时和犯罪模拟画像、现场分析重建、摸排等侦查措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来准确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情况,供侦查机关确定有效地侦查措施与方法,以迅速、准确、及时打击犯罪嫌疑人,从而对侦破案件有重大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海.主编.刑事案件侦查[M].法律出版社,2012,2.

[2]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大中.犯罪现场勘查[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马丽霞.犯罪现场勘查[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5]马忠红.刑事侦查学总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